翻译题型

2024-09-28

翻译题型(共10篇)

翻译题型 篇1

研究生英语考试中的翻译是从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中划出5个句子, 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将其翻译成中文, 分值10分。考纲上关于翻译部分的规定是:“能将一般难度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 理解基本正确, 译文达意。”也就是说, 翻译是一项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题型, 它不仅要求考生对词汇、语法、语篇以及文化知识等有较好的掌握, 还要求考生有很强的对目标语言的组织能力。

1 两种语言的总体比较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互译开展比较

第一、英文句子侧重形合和汉语侧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 所以英文中有许多内在固定结构和从句根据语法跟主句层层相连, 而, 汉语翻译的时候, 往往是根据内部的逻辑关系来组织语言。

例如:Another try, and you’ll find the pleasure of Bungee Jumping.

译文:如果再试一次, 你就会发现蹦极的乐趣。

这个句子中, 英文原文的another try和you’ll find the pleasure of Bungee Jumping.这两个句子是通过and连接的简单句。时态是将来时。翻译成汉语的时候, 我们不需要翻译“and”这个词语为“和”, 因为它的作用只是语法连接词。翻译汉语的时候, 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两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也就是假设的关系。所以可以翻译成为如果再试一次, 你就会发现蹦极的乐趣。

再例如:

The lack of such a figure is leading European club executives and sponsors to concentrate on filling region-specific marketing needs, particularly in Asia, which is now seen as the merchandising gold mine that could help bring Europe’s ailing teams out of the red.

译文:缺乏这个一个角色会使得欧洲俱乐部的足球经理人和赞助商们全身关注于弥补区域性空白, 尤其是在亚洲区, 这种需求现在被视为能让欧洲的岌岌可危的球队走出财政危机的一个大金矿。

这个句子中, 译文原文是由“which”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来连接两个句子。时态是现在时, 通过插入语“particularly in Asia”来解释说明区域情况。翻译成汉语的时候, 我们要理清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也就是后句是对前句中的名词“needs”的解释说明, 就很好来开展翻译了。

由此可见英语强调形合, 也就是形态上连成一个较长的复杂结构, 汉语侧重意合, 可以把句子拆分成几个单句来完成表达。所以, 英译汉中, 我们第一步就要分析英文句子的句法结构, 再根据汉语意合的特点和规律来翻译, 如果逐个单词的翻译, 那样会造成句子的支离破碎。

第二、英文句子结构繁杂和汉语句子简单明了

引用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话:“就句子的结构而论, 西洋语言是法治的, 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所以, 我们可以理解成为英语是"法治"的语言, 如果结构上没有语法错误, 一个长句可以包含很多的意思;然而, 汉语则不然, 由于是"人治", 语义通过单个字体和词汇能以非常直接的表达含义, 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我们可以看到, 近些年来, 考研英译汉试题难度非常大, 从结构上来看, 主要是要翻译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而考生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中文的时候, 需要化繁为简, 把长难句变成短小精炼的短句。

例如:Scient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grown up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too many parental protections which usually destroy his self-reliance will turn out to be nobody in his adult life.

译文:科学家认为, 如果一个儿童在充斥着父母亲的溺爱中成长, 而这些溺爱将破坏他的自理能力, 那么, 这个儿童将有可能长大成人后一无是处。

英文原句是一个由33个单词组成的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英文原文并没有分割成若干短句成分, 所以这就依赖于翻译者的语法基础, 将长句拆分成为相互关联的若干短句来进行翻译。

我们拆的第一个成分是主干句:Scientists suggest that.翻译成:科学家认为。我们拆出的第二个成分是宾语从句:the child will turn out to be nobody in his adult life.。翻译成:这个儿童将有可能长大成人后一无是处。我们拆的第三个成分是child后来带的一个定语从句:who is grown up in an environment。翻译成为:他生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我们拆的第四个成分是environment带的一个状语从句:where there are too many parental protections。翻译成为:这样的环境里面充斥着父母的溺爱。我们最后拆的第五个成分是protections后来跟的一个定语从句:which usually destroy his self-reliance, 翻译成为:这些溺爱会毁了他的独立能力。最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长句在翻译成汉语时候, 可以拆分成5个成分, 最后合并成为4个小短句, 最终完成英汉的完美对译。

第三、英文句子多用被动语态与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汉语中的被动句很少为人使用, 因为并不符合大多数人使用习惯。从行文习惯来看, 英文的被动态的句子往往会以主动形态呈现在汉语表达中, 笔者总结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英文被动句的主语保留, 仍然翻译成汉语句中的主语。

例如:The speech was rudely interrupted.

译文:演讲粗鲁地遭到打断

2) 英文句子翻译成汉语的时候, 增添相应的人称代词, 如:"人们", "有人", "大家", "我们", 让整个句子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Gas is found to be a good source.

译文:人们发现, 天然气是很好的资源

再例如: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gold mine at the foot of this mountain.

译文:人们说, 在山脚下有座金矿。

3) by后面的动作执行者翻译成为主动句的主语, 英文句的主语翻译成为汉语句中的宾语。

Actions have been taken by some organizations to avoid this kind of damage.

译文:一些机构已经采取行动来避免此类破坏。

4) 英文句子翻译成汉语时候出现的无主句特殊情况。

Some unknown ingredients have been added to this series of milk products in the past.

译文:过去这个系列的奶制产品已经增加一些不明成分。

5) 英文被动语态句子翻译成汉语的主动态的判断句。

如"是由..."、"是因..."、"是在..."等等。

例如:His happy childhood was spent in China.

译文:我快乐的童年在中国度过的。

再例如:He firmly believes that this famous theory was put forward in 1960.

译文:他坚信这个有名的理论是在1960年提出的。

6) 英文句子翻译成正常的被动句, 用以强调被动状态。

Polluted water has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译文: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 污水应该加以处理。

第四、英文句子多呈现抽象状态与汉语多具体表达

与汉语比较而言, 英语表示状态或抽象概念的抽象名词较多。在英译汉时, 如果直译后不能表明汉语所要表达的具体意思, 常常需要通过增词翻译或者改换说法的方法, 把这些抽象名词进行具体解释。

例如:

feed on fancies这个英文短语, feed是动词表示喂饱, fancy是抽象名词, 意思是幻想, 字面意思是靠幻想喂饱某人。但是汉语翻译的时候, 我们把幻想这个抽象的概念, 可以加以具体化, 翻译成:画饼充饥, 这样, 汉语的阅读者就能清楚的知道这个短语的意思了

再例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在这句谚语中, out of表示在。。。之外, sight和mind是抽象名词, 分别表示视野和头脑。如果我们采取直译, 有可能翻译成为:在视野之外, 在头脑之外。这样汉语阅读者肯定不知道这个谚语想表达的意思。在翻译成为汉语的时候, 我们翻译成为:眼不见心不烦, 这样就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

第五、英文侧重语言的变化和汉语侧重语言的反复

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比如说, 英文表达很重要的形容词有非常的多:“important”, “significant”“vital”“key”“crucial”或者短语“be of importance”。相比之下, 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么高, 很多英语句子中的变化的同义表达当翻译成汉语的时候, 只需要重复词义就可以了。

例如:

Serving as responsible parents, they should take the burden of raising their young kids.To be a filial kid, one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aking care of their senior parents.

译文:作为有责任感的父母, 应该承担抚养年幼孩子的责任。作为孝顺的孩子, 应该承担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Serve as和to be后面跟名词都可以表示"作为", “take the responsibility”和“take the burden”两个短语都可以表达“承担责任”的意思,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英语表达上侧重于变化多样, 而译成汉语时使用了重复表达法。

2 小结

总之,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作为考研英语选拨考试, 考察的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句法能力, 还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了解中英文语言差异能力。本人从英汉差异的五个方面对考研英语中的翻译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我们在进行翻译时, 应当遵循先辈在翻译实践中得出的理论, 另外我们也当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有所领悟, 从而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力.王力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何凯文.考研英语长难句解密[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

[3]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4]杨莉藜.英汉互译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

[5]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翻译题型 篇2

东方的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应有助于加速中国外贸的国际化进程,为宏观经济局面的形成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通过促进商贸业,制造业,农业,技术产业和银行之间更为密切的合作,我们能够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出口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会成为一个大市场。

2.众所周知,在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关系中,欧盟占有重要的地位。2008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中国与欧洲贸易总额的77%,目前中国欧盟已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一个传统市场,在我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欧盟一个重要出口市场,在其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在上升。欧盟还一直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重要来源。中国与欧盟在先进技术,尤其是高科技产品方面的合作有助于欧盟扩大对华出口,也有利于中国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更新,符合双方利益,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只有执政为民,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4.和平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能够快速增长,主要 得益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5我们应该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和平、缔 造和平、建设和平方面的核心作用。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6我们应该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以民主、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实现共同安全,做到一国内部的事情一国自主办、大家共同的事情大 家商量办,坚定不移奉行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7关于吃月饼这个传统的来历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唐朝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当时地球被10个太阳包围着。有一天10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巨大的热量几乎把地球烤焦了。多亏一位名叫后羿的神箭手射下了9个太阳,地球才被保住。为了奖励后羿,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种长生不老药,但是王母警告他必须正当使用。然而后羿没有理会王母娘娘的警告,他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变成了一个暴君。后羿美丽的妻子嫦娥对他的暴行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她偷走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飞到月亮上逃避后羿的狂怒。从此就有了关于月宫仙子嫦娥,这个月亮上的美丽女人的传说。

8有人说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个孩子。那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这个孩子永远也长不大。他对周围的一切怀有难以满足的无穷的好奇,不分辨是清醒的还是梦幻之中的世界。他不懂得去憎恨任何人,也不相信任何人真的会喜欢他。人生的经历并没有置他于不顾,却也未能

知足的东方人自安于简陋的生活,故不求物质享受的提高;自安于愚昧,自安于“不识不知”,故不注意真理的发现与技艺器械的发明;自安于现成的环境与命运,故不想征服自然。西方人大不然。他们说“不知足是神圣的”。物质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钢铁世界,蒸汽机世界,电力世界。理智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的科学世界。社会政治制度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的民权世界。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

9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伸展。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10虚荣心使人生出种种愿望,其中最普通,或者最少受非议的,莫过于希望能以谈话艺术博得他人刮目相看。有些人不论到哪里都能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一进门就仿佛欢乐也同时降临,但是一旦离去,大家又会惋惜不已,仿佛北方严寒天气里太阳突然消隐,仿佛想象失去了灵感,欢乐失去了源泉,少有其他人能像他们那样经常受到大家的艳羡。

11二十岁的时候:一听到名人就激动不已,就欢呼雀跃,就奋不顾身往前冲。三十岁的时候:一听到名人就若有所失,就心烦意乱,就怒火中烧,就.....不知道什么滋味,特别是年轻的,漂亮的,女的名人。二十岁的时候:和某个人晚上一起去看了场电影,不经意中拉了一次手,结果幸福了整整一个夏天。三十岁的时候:坐在香格里(Shangri-La Hotel)拉酒店的旋转餐厅陪客户吃自助餐,在缓缓的转动之中,莫名其妙地一阵空虚,突然间对一切感到索然无味...12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一种人类繁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这包括对极大的快乐的显露,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狂喜。就是在悲伤时,开门也会给你带来宽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但是关门要可怕得多。那是声明结局。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某件事的结束。在关门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13“天助自助者”一条老生常谈的座右铭,体现了浩瀚人生经验的一孔之见。个人得以真正发展的全部真谛均植根于自助精神,这种精神在人世百态中展现,构成了民族生机与力量的真正源泉。外来的帮助经常事倍功半,而内在的帮助总是给人以活力。无论帮人民或社会阶层做了什么,在某种程度上都削弱了他们凡事需自立的动力与必要性。如对一方人民引导太多、管辖过头,必然的趋势是置他们于一个相对而言不可救药的境地。

14《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总结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揭示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孙子兵法》共13篇,每篇一个主题。比如《谋攻》篇讲述如何进攻敌国。孙武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力求不战而胜,他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再次是使用武力,下策才是攻城。

15讽刺文学的存在是因为有对它的需求。他之所以延续下来是因为它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刺激,毫不留情地提醒着他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陈腐的思想、廉价的道德和愚蠢的哲学的地方,而这些恰恰赢来读者的欣赏。

16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对中国人民起了积极的作用。与印度或非洲不同的是,中国目前向约98%的家庭供电。即使在没有碳制约的情况下,印度也尚未实现其能源增长目标—它会声称自己不是主要污染国,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能指望它出于全球担忧考虑而降低消耗吗?

17教育的作用,美国一切大学学术机构的作用,是使我们国家的生命得以延续,是将我们经过历史烈火考验的最优秀文化传给青年一代。同样,教育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通过具有创造精神的公民行动,来改进我们美国的学术机构,适应未来的要求。

18获得更多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教育和培训。知识如同资本,物质资源和汗水一样,已经变成了生产的一个必要因素—也许是最基本的因素。因此,一个社会的教育体系应该是能够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迅速转变,否则这个社会就将不可避免地落在后面。

中考英语翻译题型分析及技巧点拨 篇3

一、判断句子结构,搭好句型框架。

一般来说,汉译英的句型可分为三大类:①简单句;②并列句;③复合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非谓语动词及其他一些特殊结构。例如:

1. 昨天我的电脑坏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ith my computer yesterday.

【答案解析】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本题考查了:①There be结构;②wrong的用法;③中英文表达的差异。

2.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彼此埋怨,而是互相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When we have difficulties, what we need is not to blame each other but to help each other.

本题考查了:①复合句: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②not... but结构;③“彼此埋怨”的英文翻译。

二、定位时态语态,注意前后呼应。

时态一直是英语考试中的重点。在英语翻译中,每句一般都含有二三个动词或动词词组,因此,正确的思路应该是首先浏览全句中文,要能够根据句中的时间状语和字里行间所给出的提示来定位一个基本时态,即主句的动词时态,而其他动词必须与之呼应。例如:

当我不在家时,吉姆总是帮助我照看我的宠物。

Jim always ________ the pets for me while I ________.

【答案解析】

takes care of/ looks after; am away/ am not at home/ stay out。

由语境逻辑和副词always,判断主句要用一般现在时态。从句动词必须与主句相呼应,所以从句也要用一般现在时态。

与汉语比较,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用得较多。例如:

Im sorry you cant go in now, because ________ (房间没有打扫) yet.

【答案解析】

hasnt been cleaned

由语境逻辑和副词yet,可判断空白处应填入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形式。

三、了解文化差异,避免汉语思维。

作为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特别应该注重中英文表述习惯的不同之处,克服母语造成的潜在障碍,在做汉译英题时,切忌将两种语言对等地进行交换。例如:

因为我起晚了,所以我上学迟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Because I got up late, I was late for school./ I got up late, so I was late for school.

汉语中“因为……所以……”常连用,但英语中Because和so不可同时使用, 但可以相互转换。同样汉语中“虽然……但是……”常连用,但英语中although和but不可同时使用, 但可以相互转换。

四、巧用变通手段,避免机械翻译。

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硬凑成英文,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词的确切含义,然后用适当的英文表达,必要时应采用变通手段。

1. 增词与减词

译文的增词、减词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精神。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句,表面上看似不忠实,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隐含在原文中的。减词则是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避免拖泥带水。例如:

①我不觉得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有什么困难。

I dont think it is difficult to speak to a foreigner in English. (增形式主词it)

②他连续讲了两小时的法语,没有出现任何的错误。

He has been speaking in French for two hours without any mistakes. (省动词)

2. 词类转换

词类变形和转换,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种最主要的词类,大部分可以直接转换使用,或者稍加变化(前缀、后缀等)即可转换为另一种词类。因此,词类转换是汉英翻译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使译文通顺流畅,也能反映出英语的风格特点。下面将英汉互译中最常见的词类转换现象,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①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例如:

你必须好好地照顾病人。

You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 patient. (“照顾”是动词,但译成英语,则用的是名词care。)

②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的形容词。汉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的动词,往往可以转译成英语系动词+形容词的结构。例如:

我为他的健康担忧。

I am worried about his health.

③汉语中的形容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名词,反之亦然。例如:

他的生日宴会很成功。

His birthday party was a great success. (“成功”换成了英语名词success。)

3. 语态转换

由于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在汉译英时,人们常常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原句的语态处理就行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如果一味按照原句的语态来翻译,往往会使译文显得十分别扭。所以我们在汉译英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态之间的转换。例如:

门锁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The door has been locked up.

句子的主语是“门”,动作是“锁”。但是众所周知,一个非生命体“门”如何实施一个动作“锁”?很显然,“门”也许是某人锁上的。这句话没有一个表示被动语态的被动标记词,但却是一个经典的被动语态句。因此,翻译成英文时不能说成:The door has locked itself.

一般在短文中要求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句子,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英语书面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实际上是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最直接、最全面、最真实能力的反映。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读全文,读懂短文的大意,整体把握短文;其次要正确理解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再次,结合语境,真实流畅地准确地把作者的思想和意思表达出来,可以直译也可以意译,但要符合语境和汉语的表达习惯;最后,认真细致地核对,力求符合作者的意图。例如:

阅读下面短文,把下面划线部分的句子译成中文。

I have a good friend called Li Qiang. (1) He used to be a doctor 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 but now he is used to being an ORBIS doctor. (2) He is so busy that he seldom phones me. He operates on two or three patients and he works for over ten hours a day. Sometimes he feels tired but when he sees his patients smiles, he feels energetic again.

Li Qiang said one day when they were in Japan, a girl came with her father. (3) She couldnt read or write, because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two eyes. Li Qiang looked over her eyes and decided to perform an operation at once. The girls eyes were cured. Now she is living happily. She is grateful to Li Qiang and nurses.

As members of ORBIS, Li Qiang and other doctors and nurses are all proud of their work. (4) They hope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join them to do something for the poor. (5)Li Qiang said we could all help this charity organization by making a donation or doing some voluntary work. What we do may change other peoples life. We will feel our life more meaningful by helping others.

【答案解析】

1. 他过去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但是现在他习惯做一名奥比斯医生。

2. 他是如此忙,以致于他很少给我打电话。

3. 她不能读和写,因为她的两只眼睛有问题。

4. 他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为穷人做些事。

5. 李强说通过捐款或做一些义务的工作,我们都能够帮助这个慈善组织。

翻译题型 篇4

提升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 翻译练习通常是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语法和词语搭配重新提炼出来, 用相似的句型出现, 让学生强化练习、加深记忆。蔡基刚指出:“尽管现在的精读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单句翻译练习, 但这些翻译实际上是一种造句, 目的是看学生能否熟练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或词汇”。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 此前的翻译题型以部分翻译出现, 题目中频繁出现各种从句、被动语态、虚拟语气以及倒装等较难的语法知识, 将翻译这种半主观试题简化成了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名为翻译, 但实际上对于翻译技巧的考察却基本没有。而新题型跨越单句翻译直接上升为段落翻译, 虽然篇幅不长, 却能直观地检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 这势必能大大提升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一提高学生英语输出能力

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广义上的反拨作用是指某项考试对社会、教育教学政策、学校教学工作等的影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可见, 考试本身需要为教学服务。然而, 由于其超高的普及率及社会权重, 这个考试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极大的反拨作用, 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向。

近些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然而在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四、六级考试中, 考察学生英语输入能力的听力、阅读和完型填空的分值相加竟然高达80%, 而检验学生输出能力的翻译与写作仅占20%。这样的命题方式使得综合能力的考察成为一纸空谈, 教师在四六级通过率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上往往屈从于前者。

这样的反拨作用给中国学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中国学生连续数年在雅思考试中全球排名倒数, 写作、口语成绩尤其不佳, 口语成绩更是倒数第一的常客。这一次又一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输出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蔡基刚就提出:“四六级考试阻碍了大学英语从基础向专业英语过渡, 阻碍了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进一步提高, 无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一般要求, 无法有效为教学服务, 无法检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行为, 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活动。J. K. Hall认为,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母语总是存在于学习者的思维之中。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英语言输入———英语译为汉语——用汉语回答并将译成英文——英语言输出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时间越短, 我们的英语能力就越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也就是说, 翻译过程一直存于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此, 翻译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生外语学习输出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提高翻译水平, 对于语言交流的能力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的认识

翻译的过程是从一种语言 (Source, 即发出语言信息的方面) 的表层结构开始, 由表及里, 探明其深层结构, 再从深层结构转换到另一种语言 (Receptor, 即接受语言信息的方面) 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说, 原文和译文的对应关系在深层而不在表层。因此, 翻译的学习要从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开始, 学习翻译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 将语言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背诵词汇和句法层面上升到对语言的认识, 反之对于语言的认识也会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英语的词汇和句法, 进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

在2013 年12 月, CET-6 关于“中秋节”的题目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天晚上皓月当空, 人们合家团聚, 共赏明月。”译为“:On this day, under the dazzling bright moon, families reunite and enjoy the moon’s beauty.”这句话在译为英语时多了“on”, “under”和“and”这样表示方位和连接的词。这是因为汉语句子的根据在语义, 英语句子的根据在语法。汉语重视的是句子意思的内在逻辑性, 而英语则重视外在的形式连接, 英语在虚词的使用上要远远多于汉语。因此在翻译这句话时, 首先要弄清楚汉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在翻译成英语时加上表达这些逻辑关系的词语。

CET-4“中国结”这套题的头两句话:“中国结最初是由手工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地改进, 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译为:“The Chinese knot was originally invented by the craftsmen.After hundreds of year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t has become a kind of elegant and colorful arts and crafts.”比较可知, 在第二句话里英文译文多了一个指代上文中国结的“it”。在汉语句子中, 由于描述的主语“中国结”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即使在第二句中不出现主语也不影响理解。而英文则不行, 英文句子必须含有具备一致关系的主谓结构, 否则即便表达了明确的意思, 也不能算作句子。在汉语中无主语和无动词的句子比比皆是, 英语句子的主语和动词则不可或缺。因此, 译文中必须填加it来符合语法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英语里有时会用毫无实际意义的词来充当句子成分。例如:“看样子要变天了”, 要译成“It seems the weather is changing”。有时则要采用被动形式去规避根本找不到的主语。例如“那地方讲英语”, 要译成“English is spoken there”。

翻译教学能够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从语言的表层结构差异深入到语言的深层结构差异, 加深对英语和汉语的双重认识。

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

在这次“四六级”改革中, 除了考试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之外, 对命题的范围也做出了明确地界定, “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这样的命题可谓用心良苦, 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角度。

文化自觉, 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同时也理解所接触的他国文化, 学会解决处理文化接触的问题。当今社会, 中国人学习英语除了要掌握一门国际化语言, 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交往的同时, 还要承担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的重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来说, 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性, 才能让其在学习另一种文化的同时, 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也能够充分认识和肯定, 自觉地充当推广中国文化的使者。中国文化的推广不单单是专业人士的责任, 它应该是全体国民的自觉。作为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 这更是无法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当学生面对四大发明、丝绸之路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精华的英文翻译束手无策甚至当成自嘲的工具时, 实际上反映了大学英语教育的缺憾。

总之,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整个社会把英语四、六级抬高成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杆, 大多数用人单位, 即使基本用不上英语, 也把四、六级作为招聘的硬杠。然而作为国家级英语水平测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近些年的改革却落后于社会对其的高度期望, 尤其是中国学生在国际英语水平测试中屡屡受挫的事实, 更是让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备受质疑。因此, 这次翻译改革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一个里程碑, 它给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敲响了警钟, 让在提高“四六级”过级率或提高英语水平间挣扎的教师看到了曙光, 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思路。当英语以看不见硝烟的形式进入中国, 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时, 我们应当再次想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24) .

[2]崔江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7) .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育课程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蔡基刚.CET的重新定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1 (4-7) .

[5]Hall, J.K.Methods for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Creating a Community of L earners in the Classroom[M].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Prentice H all, 2001.

[6]Nida, 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Leiden:E.J.Brill, 1964.

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 篇5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in and collateral channels theory in TCM, the purpose of acupuncture is to dredge the channel and regulate qi and blood, so as to keep the bodys yin and yang balanced and achiev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organs. It featur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internal diseases are to be treated with external therapy. The main therapy of acupuncture involves using needles to pierce certain acupoints of the patients body, or adopting moxibustion to stimulate the patients acupoints so as to stimulate the channels and relieve pain.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cupuncture has been handed dow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and has now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Nowadays, acupuncture, along with Chinese food, kung fu ,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internationally hailed as one of the four new national treasures.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医的经络理论,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来达到阴阳归于平衡,使脏腑趋于调和之目的。其特点是内病外治。主要疗法是用针刺入病人身体的一定穴位,或用艾火的温热刺激烧灼病人的穴位,以达到刺激经络。治疗病痛的目的。针灸以其独特的优势,流传至今并传播到了世界,与中餐、功夫、中药一起被海外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国粹。

翻译题型 篇6

【摘要】翻译对于一门语言学习而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也是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2013年8月14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公布对CET-4考试中的翻译题型进行重大调整:即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因此,研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对教学的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翻译新题型 启示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简称CET)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为评价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而设立的全国性标准化考试。原有CET-4 考试题型中的翻译分值只占总分的5%,多为短句翻译题,重点考查核心语法、重点词汇、短语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内容。新的CET-4 考试题型是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于2013 年8 月14 日公布的“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中规定的题型,对翻译题型进行了较大调整:即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长度为140至160 个汉字,分值调整为15%,甚至与作文分值相提并论。因此,新题型引起了高校师生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

二、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带来的挑战

1.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缺乏有针对性、体系化翻译理论指导及翻译技巧应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英语教材翻译练习以句子翻译为主,且以重点词汇、短语、句型为训练重点,鲜有体系化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涉猎。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机倾向和主观倾向,学生很难适应四级考试新题型中出现的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段落汉译英。

2.翻译教学人才较为缺乏。有些大学英语教师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跟翻译关系不大,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摄入不够,再加上课时有限,也使得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欠佳。

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对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课程设置,开设面向全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一方面,大学英语教材应适当引入基本翻译技巧,让学生逐步了解到汉英语言文化基本差异,提高翻译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前各校已经开设了不少选修课,各高校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开设面向全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对翻译技巧运用能力。

2.传授实用翻译技巧与实战训练相结合。授课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基本、实用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技巧,结合近年四级真题进行实战训练、分析、讲解。因为真题的题材、难度、难点设置等方面都是非常标准的“指挥棒”,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对教师备课要求也会较高。

3.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加强积累。最新CET-4 考试中的段落汉译英能力是一种包括语言能力、翻译技巧、文化素养、百科知识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试想,如果学生十分了解翻译内容,对所译部分理解透彻,势必对其翻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增强知识储备能力,也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提高综合素质。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为素质教育也是大学外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巧妙利用英语课外活动。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重视翻译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也要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此外,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学校尽可能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多组织与留学生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切身体会两国文化的差异。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比如让他们去一些体育赛事等做志愿者,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会深刻体会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积极有效促进他们学习英语。

四、结语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启示作用,也将对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巨大反拨作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势必将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超出传统意义上以语言学习为目的教学翻译,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目的存在,新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势必采纳段落翻译练习,从而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学校和授课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个“指挥棒”更好地指导日常教学活动,尤其是翻译教学和文化教学,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我国的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仲飞.大学英语需要从“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过渡——评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J].上海翻译,2014(2).

[2]张俊强.试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对教学的启示[J].英语广场,2014.10.

[3]翟晓丽.基于CET-4改革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2.

作者简介:

李哲(1980.3-),女,辽宁人,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

通讯作者:殷淑秋,女,沈阳化工大学,教授。

翻译题型 篇7

随着我国在各领域与国际接轨, 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因此, 翻译这一行业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甚至选择翻译作为职业。针对这一变化, 我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于2013年12月的考试中, 将翻译部分考试内容由单句范围改为段落翻译,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商务、文化、教育等领域。难度较之前题型相比, 有显著提升。这一题型变化, 标志着大学英语四级测试的重点由应试能力转向交际应用能力, 对学生英语语言和文化交际能力综合性的要求更高。同样, 这对大学英语教师而言, 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也让我们反思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方式及其重要性。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原因

翻译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以《希望英语I》一书为例, 每册书共设置8个单元, 每单元需要花费8到10个课时, 但关于翻译的练习每单元仅有10道练习题, 翻译技巧的学习并未涉及。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也仅仅将翻译练习作为众多练习中的一个, 导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极差, 无法达到四级考试的基本要求。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教学上重视不够

从上文提到的教科书的编排上就可以看出来, 我国的非英语专业教学中, 一向以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为主, 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中, 多以阅读篇章的形式出现。这就导致了各大高校在平时教学、考试和培训中均以阅读理解为主。

2.2 教学方法落后

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其他环节相比, 有自己的独特性。翻译是一门以实践为主, 辅以大量训练的学科, 然而,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 仍然把翻译当作阅读理解来讲, 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也并未安排大量练习, 让学生无法独立思考,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2.3 学生水平有待提高

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相对而言较差, 而翻译又是英语学习几项技能中较为综合的一项, 对学生的水平要求很高。在缺乏相关指导以及大量练习的情况下, 翻译能力低下有情可原。

2.4 翻译测试较少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 再加上翻译的出题范围较广, 很多高校的考试鲜有翻译题型。缺乏此类测试, 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四级考试中, 翻译部分得分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

3 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及相应对策

前文提到了我们高等教育根据国家发展的新形势, 深化翻译教学, 改善翻译教学质量, 从而满足新时期我国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2007年增添了翻译部分题型, 新题型主要是汉译英, 较英译汉而言, 具有一定难度, 而最初的题型是把缺失的句子补充完整, 翻译部分仅占卷面成绩的5%。而2013年四级改革中, 又将翻译部分的难度加大, 由之前的单句翻译变成了段落翻译。从这一改革可以看出来, 是时候反思以往的翻译教学模式了。

3.1 注重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

翻译对考生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 非英语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语言中的基本规则, 固定搭配等, 才有可能具备较高的翻译能力。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对语言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应用上更加游刃有余。

3.2 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

很多学生认为, 只要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翻译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其实不然, 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需要一定的技巧指导。首先, 汉英语言在词汇句法上的差异很大, 如果不了解英汉词汇和句法上的差别, 很容易翻译出不地道的内容。其次, 翻译其实是有步骤的, 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指导, 很多学生都不了解, 从而导致理解表达不到位。

3.3 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根据这几年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内容, 我们发现大部分篇章属于文化和历史类的。因此, 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培养十分关键。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 给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存储相关词汇和表达。

3.4 各高校应在指导思想上重视翻译教学

学校应从政策角度重视翻译教学, 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中, 加强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例如, 开设有关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讲座和培训, 加大翻译实践的分量。在原有翻译练习的基础上, 增加段落翻译, 内容可涵盖文化、经济、历史等方面;在平时考试中也设置翻译题型, 帮助学生养成翻译的良好习惯。

4 结语

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部分题型的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其中, 顺应时代发展, 响应国家教育改革, 各高校及大学英语教师应认真反思和研究翻译教学的改革模式,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2]高珺.论大学英语课中的文化翻译教学[J].黑河学刊, 2013, (07) .

翻译题型 篇8

此次改革给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和文化教学带来了相应的启示。

1. 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学生的翻译能力尤其是汉译英能力的低下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给学生开设有关翻译的选修课程。

1.1 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之前由于翻译题型所占的分值比例较低, 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并不注重对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另外翻译能力本身就是很多学生的弱项, 它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语言能力, 而且这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需要长时间训练和培养才能形成的。因此, 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汉译英能力的培养。

1.2 开设专门的翻译选修课程

大部分学校都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翻译课程, 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方面内容, 但是给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翻译选修课的学校则相对较少。鉴于目前大部分学生汉译英能力较差和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的现实情况, 建议给学生开设英汉互译的选修课程, 让他们具有良好翻译意识, 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 能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把一些中国文化里一些事物和现象翻译成准确和地道的英语。

2. 对文化教学的启示

学生汉译英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一方面要依赖于翻译教学本身, 另一方面也与中国文化教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质上说, 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但是很长时间以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文化教学只是被片面定义为英美文化教学, 和中国文化教学没有丝毫关系。直到近几年, 由于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无法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与现象, 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的出现也要求在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

2.1 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在教学中融入和渗透中国文化。例如, 在讲到新视野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中国文化有哪些重要象征, 学生的回答常常有长城、兵马俑、春节和剪纸等等。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尽量用英语表达这些事物, 还可以让他们把一些介绍这些事物的汉语资料翻译成英语。像这样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翻译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2.2 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的选修课程

要想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汉译英能力, 也应该给学生开设专门的用英语教授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 相关的教材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英语教程》等。[3]这样的课程对中国文化中很多特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对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对相关课外活动的启示

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多让学生观看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定期播出的CultureExpress节目, 就是一个生动地介绍中国民族文化的电视节目。此外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 学校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比如让他们去一些国际交易会、博览会或者体育赛事做志愿者, 获得用英语交流的宝贵机会, 在日后有更大的动力学习和使用英语。

4. 结语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授课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个“指挥棒”去更好地指导日常的教学活动, 尤其是翻译教学和文化教学。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听、说、读、写和译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真正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楚承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的挑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2]张荔, 刘静.CET-4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6) .

翻译题型 篇9

改革后的四级, 写作占15%, 听力占35%, 阅读占35%, 翻译占15%, 完形填空被取消。自此, 专门针对词汇和语法的题型已经不复存在。可见,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听力和阅读仍然是两个比重最大的部分, 阅读难度增大, 翻译部分也由原来的5%调整到现在的15%, 并且不是单句翻译, 而是段落翻译, 长度约为140-160个汉字。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如校园、艺术、文化、经济等, 难度大幅度提升, 这对于几乎没有专门练习过翻译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犹如一声噩耗。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1. 翻译教学处于边缘化。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 使得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 尤其是2006年四级新题型, 对听力和阅读要求更高, 而翻译只有5道半句的汉译英。所以, 在日常的教学中, 学校以及教师普遍注重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 翻译课程设置不合理。

全国高等院校对非专业英语本科生专门开设翻译课程的寥寥无几, 基本上都是在读写课程上进行语法翻译教学, 就是, 每学习一篇课文时, 通读全篇, 讲解其中的语言点包括词汇及语法, 碰到典型句型, 练习翻译, 而且是英译汉。课文翻译成汉语后, 学生理解就行了。并没有向学生传授翻译规则和技巧等。

3. 教师与学生对翻译重视不够。

由于考试中翻译所占比重很少, 历来不被重视。学生普遍认为学英语, 词汇、语法、阅读、听说较重要。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差, 语法模糊, 词汇积累少, 不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 觉得翻译很难。有的学生甚至在平日练习中, 直接摘抄参考答案, 应付老师。而教师方面, 因为大学英语课程课时有限, 处理语法和词汇已经占去了大部分时间, 考试考查翻译的也不多, 加上学生也不感兴趣, 所以, 教师一般在课堂上讲授翻译方面的内容很少, 仅仅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少量的翻译练习, 没有过多的强调与重视。

二、CET4新题型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1. 加强翻译实践训练。

在教学安排中, 尽量抽出一定的时间, 要求学生多做一些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教学中, 应耐心向学生传授翻译的思路和技巧, 使得他们熟悉两种语言思维以及表达的差异, 学会如何熟练地进行语言转换。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段落, 或者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章, 品评其翻译的优势与劣势,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使得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练习, 提高翻译能力。

2. 指导学生自主练习。

由于此次新题型是段落翻译, 难度很大, 所以, 除了掌握必要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外, 了解有关中国社会, 文化, 经济, 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也尤为重要, 因为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期刊报纸, 比如china daily等, 积累相关知识以及词汇, 多读些双语文章, 熟悉中英文的表达特点。这样既拓宽了知识面, 又熟悉了一些专有名称和固定表达, 一举两得。

3. 组织相关的翻译实践活动。

课堂上或课外, 可以组织一些翻译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社会关注的话题, 进行交流互动。增强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老师间的交互式学习, 使得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三、结语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 应该对翻译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实践能力, 所以, 教师与学生都应注重提高翻译实践水平。

摘要:从大学英语四级题型的改革与变化, 可以看出, 翻译的比重有所增加。本文介绍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CET4新题型, 翻译教学应如何调整以及如何指导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关键词:CET4改革,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格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7) .

[2]扈明丽.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中国翻译, 2002.

[3]黄忠廉刘丽芬.翻译:CET4不可或缺的题型.外语界, 1996 (1) .

翻译题型 篇10

1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是拼音文字,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是表意文字。英语有屈折变化, 汉语没有屈折变化, 英语词义比较灵活多变, 汉语词义相对稳定严谨。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 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联系。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 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换言之, 汉语句子的根据在语义, 英语句子的根据在语法。汉语造句以名词为重心, 以词组、散句和分句为手段, 习惯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横排式表述, 其内部逻辑关系“含而不露”, 甚至断句不严, 外形松散, 因此汉语常被称为时间型的动态结构, 主要体现为形式自由、富于弹性。汉语句子的内部成分常常一一罗列, 呈现并排式结构, 外形上没主从之分, 层面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标记。有人形象地把这种句子称为“板块”式结构。英语则以“主——谓”的主干结构为中心来统领各语言成分, 句界分明, 外形严谨, 主干结构突出, 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是句子的中心, 借助如, 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的连接手段, 把句子的其他各个语法成分层层搭建, 英语句子的“主谓结构”为句子主干, 其它成分则通过各种连带附加关系附着在这条主干上, 犹如树枝与树干的关系。人们把英语句子的这种结构称作“多枝共干”型。 (郝丽萍、李红丽、白树勤, 2006)

2 英汉语言差异特点及翻译真题解析

2.1 汉语多短句, 英语多长句

汉语是以意合为特征的语言, 英语是以形合为特征的语言。这就意味着汉语中会有大量的短句并用, 这些短句靠意思连接在一起, 中间可以没有任何连接词;英语句子则有严格的语法结构, 有脉络衔接。在汉译英时, 考生要利用英语的从句、非谓语动词结构、短语等形式将汉语中的短句合并译为英语中的长句。例如:“‘结’在中文里意味着爱情、婚姻和团聚, 中国结常常作为礼物交换或用作饰品祈求好运和辟邪。”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 这句话由两个分句组成, 暗含因果关系, 前句为“因”, 后句为“果”。但这种因果关系没有依托连词 (如“因为”) 来体现。如果翻译成英文, 考生可以用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来连接两个句子, 如since、as、because等。例如:“Since the‘knot’symbolizes love, marriage and reunion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knots are exchanged as gifts or used as decorations to bring good luck and drive away evil spirits.”英译文使用了“since”这个连词, 将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明确地表现出来。再例如:“中文热词通常反映社会变化和文化, 有些在外国媒体上愈来愈流行。” (2014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 这两个汉语短句都是在谈“中文热词”, 译成英语时可利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结构合并成一个复合句, 比简单译成两个英文短句, 显然更地道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因此, 译为:“The Chinese hot words usually reflect the social changes and culture, some of which are increasingly popular with foreign media.”

2.2 汉语多用动词, 英语多用名词

汉语重动态描写, 动词使用比较频繁, 而且汉语里的动词不像英语里的动词那样有时态变化和非谓语动词的约束, 动词甚至可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 使用起来相当灵活、便利。英语里的动词使用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大量原本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 常需借助于名词, 而且英语里也有大量表示动作概念的名词。例如:“为了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已经投入360亿元, 用于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和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 (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 句中含有“促进、投入、改善、加强”等动词, 然而译成英语时, 只需选取“投入”一个动词充当谓语动词, “促进”作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处理, 表目的, “改善”和“加强”则直接转换为英语里的名词“improvement”和“enhancement”。全句可译为:“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 China has invested 36 billion yua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facilities in rural area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midwest.”

2.3 汉语多主动, 英语多被动

汉语里, 主动和被动的句法非常模糊, 虽然也有通过“被”或“把”等词体现的, 类似英语那样被动语态, 但其使用范围远远小于英语中的被动句型的使用范围。因为汉语中有很多句子在形式上是主动句, 但在意义上却是被动的, 所以翻译成英语时必须用被动句型才能表达其意义。例如:“这些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购买书籍, 使16万多所中小学受益。” (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 资金从逻辑关系看, 施动的对象, 是被人们使用, 暗含被动关系, 因此译成英语时应该用被动语态。参考译文如下:“The funds were used to improve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nd to purchase books, benefiting more than 160, 000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再例如:“换句话说, 核能是可以安全开发和利用的” (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 原句中虽然不是有“被”字明显标记的被动式句, 但还是很容易看出是一个典型具有被动意义的句子, 甚至我们在原句中加个“被”字, 句子都是合理的, 如“换句话说, 核能是可以安全被开发和利用的。”因此译成英语时必须用被动语态。如:“That is to say, nuclear power could be developed and utilized without accidents.”

2.4 汉语多重复, 英语多省略

重复是汉语常用的一种语篇衔接手段, 汉语为了追求音节的平衡和句法的完整性, 往往需要重复, 而英语以简洁为宗旨, 尽量避免词语的重复。也就是说, 汉语以重复见长, 英语则以省略见长。所以汉语中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重复出现某个词语, 汉译英时要千方百计避免重复。例如:“烹饪不仅被视为一种技能, 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艺术。”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 汉语中出现两次“被视为”, 翻译成英语时, 第二个“被视为”可以省略, 译为:“Cooking is considered as not only a skill but also an art.”。如果按汉语重复结构译成:“Cooking not only is considered as a skill, but also is considered as an art.”就显得很累赘, 不合乎英语表达规范。再例如:“系列报告包括三部分:科学发展报告, 高技术发展报告, 中国可持续战略报告。” (2014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 虽然句中一共重复出现了4次报告, 但从汉语表达习惯看, 仍觉自然、通顺, 并无不妥, 但是译成英语就要避免重复了, 译成:“The repor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science development, high-tec development and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3 结束语

英汉语言对比知识的学习是做好翻译的基础, 考生应该多下功夫了解英汉语言的结构差异、文化思维差异、各种词类及语态的使用特点等, 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考生在面对四六级考试的翻译新题型, 能够准确把握两种语言转换的语言特点, 翻译出表达地道的译文, 不仅能顺利通过考试, 更能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真功夫”。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新改革中翻译题型做了非常大的调整, 由原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 旨在考察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被考生视为最难的题目类型。该文拟从英汉语言差异的角度, 以改革后的两次考试的真题为例, 探讨在语言差异方面汉译英的翻译技巧, 帮助考生提高段落翻译能力, 从而顺利通过考试, 也能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汉语言差异,汉译英

参考文献

[1]郝丽萍, 李红丽, 白树勤.实用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9-41.

[2]李明.汉英互动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1-6.

[3]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上一篇:电视安全播出下一篇:政治优质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