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传播特点研究论文(共7篇)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研究论文 篇1
新闻学与传播学在中国都属于“舶来品”, 由于起步晚且发展历经曲折, 因此,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自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教材《新闻学大意》问世,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道路上一直有西方的影子相随 (徐宝璜自密苏里大学毕业, 继承西方相关新闻传播学思想) 。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学习, 成为我国在探寻自身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模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国人在向国外学习时, 便开启了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开端。时至今日, 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如何?有何特点?本文通过对1979年至2009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内的有关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151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 对我国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特点进行描述, 并试图从研究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再思考, 得出有关今后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启示。
一、研究对象介绍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979年至2009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内的有关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151篇文章。
(一) 研究对象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的来源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世纪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世纪期刊) 收录了1979年至1993年 (部分刊物回溯至创刊) 的4195种过刊引文数据较高的刊物。两者是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文献数据库。
(二) 研究对象的抽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的抽取分为三个步骤:首先, 键入“新闻教育”为检索词, 先后以“全文”、“主题”、“题名”为检索项, 进行跨库检索, 排除重复检索结果, 保留符合标准的文献。然后, 键入“传播学教育”为检索词, 以“题名”为检索项进行跨库检索, 保留检索结果。最后, 对前两步检索到的173篇文章进行全文通读, 排除内容重复、一稿多登 (同一稿件刊登在不同的期刊) 及与研究主题不相符的文章, 最终获得151篇文章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1]。
(三) 研究对象选取的理由
期刊文章所反映的多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且由于数据库的检索年限最早为1979年, 因此, 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1979年至2009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的文章, 不包括以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为研究主题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 也不包括有关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专著。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为研究方法。对151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 涉及两方面的编码:一方面为文章的基本信息, 所建立的研究指标包括文章作者、文章形式、文章来源、发表年份等。另一方面为文章的基本内容 (观点) , 所建立的研究指标包括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方法等。
三、研究发现
(一) 研究成果综述
总体来说, 30年间, 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文章总量较少, 但呈总体增长的趋势。从1979年至2009年, 以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为研究主题的文章平均每年有5篇。1979年至1996年, 国内以此为研究主题的文章较少, 每年不超过5篇, 1991年、1992年文章数量为零。1997年至2003年出现第一次研究高峰, 1998年此类文章达到11篇。2004年至2009年出现第二次研究高峰, 2006年研究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章达到26篇 (如图一) 。文章研究所涉及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 (苏联) 、德国 (西德) 、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埃及、罗马尼亚、匈牙利13个国家。此外还有以西方和世界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以单一国家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有126篇, 占总体的84%。而这126篇文章又以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 (苏联) 四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为主体, 占总体的81%。其中, 以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数量达到66篇, 超过一半, 占51%。此外, 研究涉及2个或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文章有19篇, 主要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比较研究。其中, 中、美两国新闻传播教育比较研究的文章有11篇 (如图二) 。在文章来源方面,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国际新闻界》、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新闻大学》及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现代传播》成为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文章的主要阵地。刊载在此三份期刊上的文章数量超过总数的一半, 占51%。在文章形式方面, 本文所研究的151篇文章的形式主要有6种, 分别是学术演讲、新闻报道 (学术动态、会议等) 、知识介绍、访谈、访学见闻、研究论文。其中研究论文为96篇。在研究者来源方面, 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教育进行研究的主体主要来自学界, 而业界人士对此的研究参与极少。除去译稿和访谈 (视为中外合作完成) , 国内作者原创自撰的文章为109篇, 所占比例为72%。
(二) 研究方法
本文所分析的96篇研究论文中绝大部分为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较少, 且全部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研究方法上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⑴个案分析法。例如, 由武志勇和李由撰写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主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个案研究其新闻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模式[2], 由蔡雯和周欣枫撰写的《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是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个案研究其新闻教育改革[3]。⑵比较研究法。有17篇论文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例如, 由邹琼撰写的《中美高校新闻教育资源比较研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美两国高校的新闻教育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4], 由刘鸿英撰写的《中美两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及教材的比较研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美两国新闻学和传播学权威教材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5]。纵观这96篇论文, 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的论文较少, 大部分的论文为思辨性论文。
(三) 研究内容
经过对这151篇文章进行综合考察, 将其研究内容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 纵向的研究: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纵向的研究是指对外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的研究, 注重对历史的梳理、现状的描绘及对未来的展望。
(1) 对新闻传播学教育历史的研究。
例如, 由吴信训撰写的《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梳理与解析了世界新闻传播教育史的发端、兴起、发展[6], 由张晓静撰写的《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新拓展》对20世纪40年代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描述和介绍[7]。
(2) 对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的研究。
主要描绘外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 归纳其特点, 提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例如, 由胡连利撰写的《简论日本新闻学教育的特征》在总结日本新闻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了日本高等院校的新闻教育“重理论、厚基础”的特征、在职新闻教育“系统化、常规化、业务和思想并重”的特点、新闻普及教育“深入、持久、扎实”的特点[8];由花田达朗撰写的《日本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的现状与课题》描绘了日本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9];由王怡红撰写的《美国传播教育的发展、目标与结构》追溯了美国传播学教育的历史发端, 概述了现今美国传播教育事业的现状, 包括院系设置、教学目标与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 并指出美国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界限逐渐淡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愈来愈亲密的特点[10];由杨瑞明撰写的《当代美国新闻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特征》一文描绘了当代美国新闻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 在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特点, 最后提出了当代美国新闻教育的困境和前景[11]。
(3) 对新闻传播学教育未来的展望。
主要涉及在全球化、国际化、新技术背景下, 外国新闻传播学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新课题。例如, 由美国学者威廉·G·克莱斯特和泰瑞·汉尼斯撰写的《2000年: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的使命与目标———一份来自美国新闻教育机构的报告》对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与目标进行了阐释[12], 由付晓燕对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进行的访谈就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由Maurine Be as le y撰写的《新世纪美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就新世纪美国新闻学教育的模式和挑战进行了探究[13]。
2. 横向的研究: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
横向的研究是指对外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各方面、各环节的研究, 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体系、职业训练 (人才培养模式) 等多个微观层面。
(1) 教育理念的研究。
教育理念作为办学思想的核心对教育模式等各环节有重要的影响。新闻教育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应该重“学”, 还是应该重“术”;新闻教育应该培养通识型人才还是培养专业性人才;新闻学与传播学应该相结合, 还是应该界限分明等等。这些问题是我国学者在对外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理念进行研究时的关注点。代表性的文章有:黄鹂撰写的《对美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思考》, 陈昌凤撰写的《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 武志勇和李由撰写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冷淞撰写的《中西方传播媒介教育观念之碰撞》, 丁俊杰和郭林撰写的《中美高校传媒专业教学理念比较研究》等。
(2) 教学模式的研究。
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多方面。代表性的文章有:武志勇和李由撰写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伍春明、谢毓祯撰写的《二十世纪末俄罗斯新闻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型》, 刘畅、张羽撰写的《英国的新闻教育模式:重“术”轻“学”》, 胡斌编译的《计算机辅助报道与新闻教育》, 路元采写的新闻报道《汤姆森基金会新闻讲师的授课技巧》等。
(3) 课程体系的研究。
对课程体系的研究包括课程设置、学制、课程考核、教材使用、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诸多内容。代表性的文章有:申凡和李蓓撰写的《中美新闻教育培养目标之比较》, 陈犁书和吴瑛撰写的《中美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韩隽撰写的《国外新闻传播学教材形理解析》, 王积龙和蒋晓丽撰写的《美国大学如何构建环境新闻学教育———以密歇根州立大学环境新闻学中心为个案》, 黎莎、许婷婷、肖旖旎撰写的《美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匡文波撰写的《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等。
(4) 实践体系的研究。
新闻传播的实践性强决定了各国对学生实践的重视, 因此各种实习形式、实践方式也成为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一大主题。代表性的文章有:黄瑚撰写的《实践:新闻教育之要义———美国夏威夷大学新闻系见闻》, 刘瑾鸿撰写的《加拿大新闻专业的学生如何实习?———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新闻学院观感》, 蔡雯、周欣枫撰写的《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 蔡雯撰写的《如何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等。
(5) 师资体系。
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资队伍的构建。外国谁在教授新闻传播学成为国内比较关注的研究点, 对师资体系的研究涉及教师的成分、资格、科研成果、媒介经验等多方面。代表性的文章有:张威、周秀芳撰写的《澳大利亚:谁在教授新闻学?》, 陈中原撰写的《割席分座———美国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 周霖译自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中的文章《美国新闻学校需改进课程和教师学历》等。
(6) 职业训练 (人才培养模式) 的研究。
国外有哪些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职业训练机构?职业训练的方式如何?时代变迁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有哪些?研究这些问题的代表性文章有:陈俊峰撰写的《NCTJ与英国大学新闻教育的职业训练特色》, 马嘉撰写的《论日本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观》, 宋耿编译的《罗马尼亚是怎样培养新闻工作者的》, 大卫·卡拉特尔撰写的《美国新闻人才培养趋势》, 王异虹、丁洁撰写的《新闻学校:记者培训的重要环节———德国新闻教育见闻》等。
(7) 其他。
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学生就业、不同学制的教育差异、学界与业界的联系等等也成为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内容。代表性的文章有:马嘉撰写的《日本新闻教育制度解读》, 陈昌凤撰写的《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 黄瑚、励嘉撰写的《面向未来的美国新闻教育改革尝试》等。
四、研究的特点及启示
综观30年间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151篇文章, 将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特点及启示归纳如下:
(一) 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学者长期关注的一个课题。
三十年来, 研究外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文章总体数量不容乐观, 除去翻译国外的相关文章及对国外学者的访谈文章, 国人独立撰写的文章只有109篇, 平均每年3.3篇。由此, 可见我国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 研究力度还有待加强。今后,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向更广、更深的方向拓展。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 国内外交流日益增多, 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情况也为越来越来的国内学者所知, 国外先进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和经验也日益为国内学者所了解。在新世纪的转型期, 国内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了解国外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将促使学者们加强对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球交流和信息流通的加剧, 为增强本国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的竞争力, 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文章将继续增多, 研究的范围将不断拓展开来。
(二) 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将向更广、更深、更专业化的方向拓展。
1979年至2009年, 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给予了持续性的关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从最初的翻译国外相关文章到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实地调研, 我国对外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逐渐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思考的道路。关乎此类主题的文章内容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深, 学者的视角也越来越专业。从由访学见闻产生感性认识而简单介绍国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现状到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而理性考察教育的各环节、各方面及改革背后的深层原因, 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不规范到规范、由片面介绍到全面考察的过程。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剧, 这种研究趋势将持续下来, 研究的程度将不断细化、深化、专业化。
(三) 加强对英美等发达国家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 与此同时应加大对亚、非、拉及周边国家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研究, 在发展自身的同时, 促进全球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
就研究所涉及的国家而言, 我国对美、英等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研究较多, 主要偏重于对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而对非洲、东欧、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 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因此, 造成研究比例的严重失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 美国、英国是世界上新闻传播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其新闻传播学教育也一直领先世界, 因而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关注、研究和学习的首要对象。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都属舶来品, 学习美、英的教育模式成为自然。同时, 美国是传播学的发源地, 传播学教育处于世界领头羊的地位。密苏里模式、哥伦比亚模式等称为其他各国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因此, 美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顺理成章地成为我国学者首要关注的对象。二是,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等因素, 前苏联与现在的俄罗斯及日本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成为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的对象。而其他国家或地区亦由于交往不多或新闻事业不发达而未引起国人的热烈关注。在全球化背景下, 多元文化的并存成为趋势, 我们的研究也应该趋于多元化。我们应该放宽视野, 更多地了解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情况, 去粗取精, 兼收并蓄, 扬长避短, 从别国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 不断充实本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 进一步提升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竞争力, 让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成由向别国学习转向别国来我国取经。同时, 中国作为崛起中的东方大国, 一直秉承“和谐世界”的理念, 我们在探寻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 应该对亚、非、拉及周边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引起关注, 加强交流, 为促进世界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 倡导多种研究方法使研究规范化。
就研究方法而言, 我国在研究外国新闻传播教育时多采取定性研究, 使用定量研究的文章没有。采用严格的研究方法进行规范性研究的文章较少, 多采取思辨性研究。中国有上千年的思辨传统, 这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我国学者的研究思维和视野。因此造成我国学者的研究多采用思辨、演绎的研究方法。近年来, 定量分析、田野调查、实验研究等在西方大肆流行。这些研究方法以更高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可。虽然, 我国有部分学者开始尝试使用这些研究方法, 但只是个别现象, 还未达到普及。与国际惯例接轨必然要求倡导多种研究方法, 使我们的研究更为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采用多种思维, 使用多样的研究方法, 使研究的结果更准确, 推广性更强。
(五) 研究内容细化、专业化。
虽然我国研究外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章总量不多,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的视野更为多样, 研究的内容也更为全面、细化。从纵向的研究到横向的研究, 从学界到业界, 从入学到实习、就业, 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 从本科教育到博士生教育, 研究的内容涵盖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诸多方面和环节。但具体的专业课程教育研究较少。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学科细分及新学科不断出现, 这使得我们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宏观和表层, 必须向中观、微观层面拓展, 对专业学科的设置、构建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层的研究。近年来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学科, 如新闻美学、媒介环境学等。西方作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领头羊, 对这些学科的框架构建、课程设置等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些经验应该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的。在日后的研究中可把问题具体化、细分化, 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多进行解释性研究, 而不是仅停留在表层进行简单描述。
(六) 鼓励比较性研究, 注意从别国的经验中吸取精华, 获得启发。
我国学者在研究外国新闻传播教育时, 有部分文章采取了比较性研究, 对比中国与外国新闻传播教育在诸多方面的差异, 从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以期从国外的模式和经验中提取解决自身问题和进一步发展提升的办法。此种研究应多加鼓励。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 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与外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自然存在诸多差异。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差异之中的共同点。因此, 在学习国外的模式和经验时, 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 要有条件、有选择地“拿来”, 探求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形成自身的特色。
五、总结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着历史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该何去何从?或许, 我们可以从国外的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现状中获得启发。本文通过对151篇国内有关研究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 描述了我国对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现状, 并总结其研究的特点, 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启示。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本文的研究对象单一, 仅为收录在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章, 对国内出版的研究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的专著没有摄入考察范围。而要想对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更加深入、全面、权威的分析, 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将出版的专著、硕士和博士论文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 虽然笔者尽量做到将收录数据库的相关文章纳入研究范围中, 但数据繁多, 难免有疏漏。此外, 虽然笔者提倡多进行解释性研究, 但本文仍然是一篇描述性研究的文章。最重要的是, 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 本文所得结论的推广范围和程度也将受到限制。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研究论文 篇2
一、根据受众要求合理地安排新闻主题
1. 内容与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时代的进步, 受众群体的生活也在不断的改善, 生活阅历也在逐渐的丰富, 对新闻消息的要求也就越高, 因此新闻的发布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这样才能激发受众群体对新闻的阅读兴趣, 使新闻得以有效的传播。
2. 新闻信息丰富多样, 多姿多彩。
受众群体多种多样,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要想保证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就要让新闻信息尽可能的满足众多人的兴趣爱好, 只有这些受众全体对新闻感兴趣, 他们才会去阅读, 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单一的新闻特点。
3. 注重信息的美观与排版, 从视觉上培养受众对新闻阅读的兴趣。
图片的运用, 文字的排版都要富有想象力。因为随着受众群体学历文化水平的提高, 他们越来越关注到视觉的享受, 通过眼睛来发现美, 即使是发布过于陈旧的文章, 拥有美丽的排版, 便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 从而开始新闻的阅读, 并进行有效的传播。
4. 多渠道传播, 增加受众面。
传统的渠道包括报纸, 杂志, 现在伴随着网络的盛行, 网络新闻已经成了现在受众的主流媒体。因此在选择媒介的时候, 应牢牢的抓住网络这一新兴媒体, 集中所有优势资源。另外还要抓住移动媒体终端, 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低头族”——一直使用手机来获取新闻的人群。通过QQ, 微信, 手机报, 微博, 博客等便利的传播渠道来有效的传播信息。
5. 便利有效的服务。
这个主要是指, 要让传播新闻信息的媒介走入受众群体的生活中, 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媒介发布消息,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从而达到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以及新闻发布的时效性
1. 新闻发布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新闻之所以被关注, 是由于人们要了解近几日或者是当天所发生的事情, 所以在新闻的选材上, 一定要注意选材的及时性。在第一时间让受众群体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消息。
2. 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在发布新闻时, 发布的所有的新闻观点一定要能被广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和认同。
另外不同的新闻要根据关联性以及时效性进行区分, 不要在重要的版面布局不重要的新闻消息。
3. 加强新闻消息与受众群里的互动性。
新闻的撰写不能仅仅为了传递新闻而撰写, 还要让文章富有互动交流性, 既能让读者对新闻产生共鸣, 还应该赋予受众群体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如果读者能够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自然而然的就能促进新闻的实效性传播。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中, 每篇文章都允许读者对新闻消息自由的发表言论。
4. 增加新闻的原创性。
新闻消息的发布最忌讳的就是抄袭, 因为抄袭所带来的也许就是丧失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
三、让新闻发表与受众舆论紧密结合
没有舆论的新闻不能算是一篇真正意义的新闻, 没有探讨的消息也不能算是一则有效的消息, 因此要将新闻消息的发表与受众的舆论探讨相互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能分析受众群体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发表新闻, 更可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保证新闻消息的实效性传播。
1. 努力建立适合的稳定受众群体, 利用这些有效的稳
定群体进行传播, 这样就可以一传十, 十传百, 让新闻消息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传播。
2. 增加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占有量, 保证同一则新
闻既能在传统的报纸, 杂志上刊登, 同时又能在网络媒体上发布, 扩大阅读人群。
3. 加强对受众群体的心理研究, 通过研究他们的心
理, 在组织新闻以及回收反馈的时候就取得更加丰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柱.关于当前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 (04)
[2]石健.今报纸副刊对非互联网区域的文学传播——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其《团结报》副刊为研究主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6)
[3]曹怀明.媒介变局中的文学传播生态——以报纸和互联网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05 (03)
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篇3
1 对广播新闻传播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广播新闻传播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 作为人们获取新闻讯息的重要途径, 广播新闻传播途径被进一步拓展。目前, 最常使用的广播新闻传播途径为电视、网络、报纸等, 多途径传播的实现, 让人们更加容易获得新闻讯息。最初阶段的广播新闻传播载体为报纸等, 在新网络发展状态下, 广播新闻传播逐渐向便捷性以及多样性发展。作为我国传统媒体, 广播在我国新闻传播上具有的权威性较高。此外, 广播新闻所包含的内容也较丰富, 像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政治以及文化新闻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广播新闻传播的进行能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起引导作用, 其也能够对相关政策的传播与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分析
2.1 传播对象定位更加明确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目前, 在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采编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的状态存在。整个行业的新闻采编体系都逐渐向完善的方向发展, 其不仅具有了完整的采编结构, 参与采编过程的人才的综合素质也都一定程度的提升。以前在新闻采编过程中, 新闻人员总会把目光集中在政策新闻的收集上, 但现代背景下所采编的新闻基本涵盖了民生、时政、服务、娱乐等多个领域, 并且在新闻时效性保证上具有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 所有的广播新闻所分类别都比较细,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快速获得新闻实现创造了条件。更为精细的分类使整个新闻传播对象的明确性更强, 这为广播新闻传播有效性的保证奠定了基础。
2.2 广播新闻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新媒体以及网络技术还没有如此发达的时代, 广播新闻传播主要以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播新闻作用的发挥。在当代背景下, 广播新闻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 像电视、网络等都成为广播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 在以电视、网络等为广播新闻传播介质, 可以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加入声音、动画等因素, 这对群众对广播新闻的接受程度提升有极大意义。声音、动画等加入能够为整个新闻广播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多元化声音因素应用能够使广播新闻的优势更加明显, 并且能够创建多种新闻传播形式, 并能够实现与群众的实时互动, 进一步增加群众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这对群众对于新闻的接受度提升有极重要的意义。
2.3 广播新闻传播空间限制被打破
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受空间限制程度较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新闻传播有效性的提升。在当代背景下, 广播新闻传播的实现更多依靠手机、互联网等方式, 手机传播新闻的实现, 能够提升群众对于新闻广播节目的参与程度, 与传统的热线电话模式相比, 手机短信逐渐成为广播新闻传播互动的主要方式, 短信的采用更有利于群众自我意识的表达, 这能让群众更具有主导意识, 进而更有积极性参与到广播新闻的收听过程中。在以互联网为广播新闻传播介质时, 能够最大程度打破空间的限制性, 所有广播新闻的传播都能以全国范围作为依据, 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 这使整个新闻的趣味性更加明显, 这是提升广播新闻传播效率的重要方式。
4 结语
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 新闻广播传播对象更加明确, 并且整个新闻传播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这对顺利实现新闻传播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 广播新闻在我国新闻界的地位非常重要, 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为实现广播新闻传播奠定基础。
摘要:广播新闻是目前我国新闻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已成为我国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广播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以多样化、高效化等形式存在, 可以说现代背景下的广播新闻传播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特征, 这对广播新闻传播的有效提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广播新闻,传播,新特点
参考文献
[1]申启武, 熊科伟.广播新闻:理念变革方式创新渠道拓展[J].中国广播, 2013 (2) .
[2]胡先富.浅析广播媒体的困境与对策[J].新闻世界, 2015 (12) .
[3]丁洁.浅论评论类节目对新闻广播竞争力的提升——以湖北电台《时事大家谈》为例[J].前沿, 2014 (18) .
[4]李彦荣, 刘松焘.全新闻时代的广播新闻编播模式[J].新闻知识, 2014 (8) .
[5]周波.左手机制, 右手思想——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突围战略[J].声屏世界, 2013 (4) .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研究论文 篇4
一、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新的媒体环境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媒介融合的演进, 让媒体中的交叉人才被广泛的启用和重视, 这为地方院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地方院校多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 在这样的形势下, 地方院校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 培养跨媒体的人才, 设置专门的专业方向, 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专门型人才, 顺应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和需求。比如, 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新的媒体环境的需求, 进行专项的培养, 集中训练学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应用能力和技能, 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交叉媒体间进行运用的技能和能力, 提高学生对媒体融合的意识和操作力, 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这不仅能提升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为地方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所以, 媒体融合的发展, 不仅为地方院校提供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更为地方院校在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创造契机。
二、有利于开发更多的师资来源
地方院校由于地域位置、自身发展的局限等多方面的原因, 而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上的欠缺, 不仅师资力量短缺, 整体质量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 从理论再到实践, 在整个环节中, 地方院校的师资很难做到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战经验, 也几乎没有检验过真知, 很难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这对于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院校而言,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很多地方院校也在尝试着聘请其他重点院校或者工作在行业一线的专业人士作为外聘教师, 展开教学和讲座, 但很多时候也是对传统媒体和媒体环境的教学, 创新性少, 也没能形成系统的师资建设和师资队伍, 尤其是在新的媒体环境中, 跨媒体的师资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外聘教师的教学可能很大程度上也难以满足现在的教育内容。在新的媒体环境下, 媒介融合的推进, 使得跨领域的人才迸发, 在人才培养方面, 可以设置更加适合当下媒体发展的课程和实践项目, 进行跨媒体的人才培养, 与传统的外聘教师相比, 可以从跨媒体领域聘请更多的应用能力更强的行业人才和实务型师资, 使得教学的内容更“接地气”, 更结合时代的发展, 更填补了地方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打开广阔的办学门路
虽然整体的媒体环境处于融合时期, 但是很多媒体在媒介融合中还处在逐步探索和验证的阶段, 尤其是地方媒体也在步步试探和学习。这为地方院校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地方院校可与相关的媒体进行合作, 展开科研和实践研究, 不仅实现了接地式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同时体现了地方院校的地域优势, 有助于地方院校进行学生的特色培养。在媒介融合时代, 地方媒体也需要新鲜的思想和血液的注入, 一方面帮助他们实现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的重生, 一方面实现创新。实践是媒体的最大特点, 地方院校与媒体进行结合, 一方面有利于地方院校将学生推送到媒体进行实践, 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媒体的实际操作, 同时输送教师一同实践, 弥补媒体在学术和理论上的缺失, 另一方面, 在媒体与地方院校的互动中, 地方院校可与地方媒体一同进行创新, 既实现创新生产, 又进行创新教育, 同时地方院校还可以与媒体单位设置相应的订单式培养方案, 既可以满足媒体单位的人才需求, 按需培养, 适应媒体的环境发展, 帮助媒体进步, 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地方院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定向的培养方式也为学生更好地培养专门的技能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合作中, 不但媒体和学校可以实现互动和互补, 学生还可以就良好的实践条件和环境, 及时地参与实践, 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也打开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新门路。
四、有利于培养专业特色
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 大多是从重点院校的专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模仿, 多以传统的模式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追求大而全的教育模式, 尤其是在现今, 设置此类专业的院校愈来愈多, 学校之间的竞争本来就激烈, 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培养必定会给地方院校带来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群雄中冲出重围, 成为每一个地方院校要考虑的问题。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要谋求发展, 必须要从社会的需求出发, 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办出自身的专业特色, 从传统培养模式出发, 寻求学科个性和特色。
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社会对于能够操作新媒体, 进行多媒体整合和新媒体策划、公关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人才是地方院校寻求专业发展的新出路。新的媒体环境, 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培养方向, 在培养学生时, 可以定向培养, 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不但能够为社会输送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 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 还能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媒体进步作出贡献。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有利于地方院校形成专业特色, 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综上所述,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的变化, 也给地方院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提升地方院校教育水平方面, 有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地方院校如果能够正确而及时地利用起新的媒体环境所带来的机会, 便可以在新时代寻找出自己的新出路, 为自身的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媒介融合的推进带来了媒体环境的变化, 其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 媒介的变化对作为高等院校的生力军的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融合,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培养
参考文献
[1]闵阳.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
[2]杨卓臻.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商业文化, 2012 (10) .
[3]张晓静.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J].新闻爱好者, 2010 (10) .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媒体,实验室,案例教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道德制度化
我国自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以来, 仅仅走过了4年的路程, 各个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院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根据国家的用人需要, 专业硕士是一个较大的“缺口”, 用人单位更愿意聘用素质高、懂专业、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类专业更是如此, 传媒大量需要的是不经过见习或经过短暂的见习就能“顶岗”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如何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 其培养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应用性是专业硕士的突出特点
与研究型的硕士相比, 专业硕士更强调应用性。研究型的硕士重在认识世界、探究规律, 即格物致知;专业硕士重在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即知行合一。因而, 应用性是专业硕士最根本的特点, 围绕着这一特点,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
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 基本都是校内老师授课, 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 虽个别课程由校外导师来上, 但授课内容和方式大多也是以理论研讨为主, 重点放在学术创新上, 与校内老师的授课大同小异, 只是增加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素材而已。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 (实践型导师不仅仅是校外指导, 也要承担授课教师的职责) , 其主要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重点不是讲理论, 而是讲实践, 讲操作, 讲应用。如“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电视节目的选题”、“图书的选题与策划”、“图书的装帧设计”、“广告的设计与制作”, 等等。实践型导师授课增加了时代感, 针对性强, 学生学到的技能是与社会媒体同步的, 更会受学生欢迎。
2. 强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对于研究型硕士的培养, 教师也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 但不是硬性要求, 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 即使与研究型硕士名称相同的课程,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即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不是简单介绍案例, 重点要放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上。项目教学是说, 把老师的应用性项目拿到课堂上来讲解, 或是分给学生一部分课题, 让学生完成。在理论教学中植入了这两种教学方式, 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 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 这就符合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3. 强化实验室建设。
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对实验室具有较高的要求, 实验室可以模拟、再现媒体的过程, 为教师的实验课提供基本的平台和硬件支持, 为学生实验、实习、操作提供基础条件。实验室至少要有演播厅、摄影实验室、影视编辑实验室、图书报纸杂志编辑实验室、印刷实验室等, 这些基本实验室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在设备的性能和参数上要与社会媒体同步, 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与媒体的互动。
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为培养研究型的硕士, 各学校都建立了一些对口的实习基地, 这些实习基地有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的出于各种原因 (学生实习是学生和实习单位双向选择) , 仅仅是“挂牌”而已, 学生并未去单位实习或者很少有学生去单位实习, 实习基地形同虚设。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院要主动与实习基地联系, 签了协议“挂了牌”就要落实到学生, 要确保每一个专业硕士都有对口的实习单位、对口的工作岗位。如能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岗位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 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严把毕业论文关。
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主要考察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在选题上要限制在应用性的选题上, 论证要充分, 要能解决某一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要求理论分析准确、到位, 实践对策有效、合理。这就要求由“双导师”来审阅论文, 一位理论型的导师把握理论与学术, 一位实践型的导师把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位导师都通过了才能进入预答辩和答辩环节。在答辩评委会的组成上, 也要有一半以上媒体业界实际部门的专家, 确保专业硕士达到“应用性”的要求。
二、强化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基本的素质和修养, 职业道德是职业内共同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专业硕士的职业性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具有传媒业界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而目前传媒业界的情况是, 受各种利益的驱动, 虚假新闻、有偿新闻 (变相有偿新闻) 经常出现, 媒体权利寻租较为普遍, 尤其媒体的媚俗之风随处可见, 俯首即拾。要培养正直的有职业良知的传媒人,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重要一环, 同时, 要细化职业道德规范, 有些上升为纪律, 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1. 增加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
全日制专业硕士由于是从本科毕业生中直接考入的, 缺少工作经验, 其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养成依赖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校一方面要增加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 另一方面要增加此方面的案例教学, 通过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信息的强化, 使专业硕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基础。
2. 细化职业道德规范, 有些上升为纪律, 使道德制度化。
道德是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良知来发挥作用的, 当利益驱动大于人的尊严和良知时, 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 这时道德的约束就显得苍白无力。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条件下如何增加道德成本, 使道德也成为一种敬畏的筹码,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些职业道德上升为纪律, 使道德制度化。我国虽然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009年11月修订) , 各个具体行业如广播电视、广告、图书、报刊、杂志等部门也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规定, 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1997年9月) 、《广告管理条例》 (1987年10月) 、《出版管理条例》 (2001年12月) 等, 但总体说来规定较为原则, 属于“号召”性的多, 涉及处罚的相对较少, 即使有处罚也是针对较为“宏观”的大问题, 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章罚则, 专章讲到处罚问题, 但都是一些大的原则性的问题, 至于工作人员的具体违规、违反道德的行为, 一般都没有涉及, 或涉及很少, 因而对一般从业者不具有“威慑性” (只对领导具有责任性、威慑性) 。如果把道德规范细化, 其中一部分上升为纪律, 对从业者的具体行为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违反纪律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样从业者守道德不仅仅是一个心理的自觉, 更带有一种强制性、强迫性, 一种敬畏感, 使道德的成本大大增加。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上升为纪律, 哪些在纪律之内, 哪些在纪律之外, 要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定, 有关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纪律条例, 把一部分道德通过制度固定下来, 这无论对于加强道德建设还是对于减少传媒领域里腐败现象的发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基础理论与人文素养并重
专业硕士强调应用性, 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又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离开了这些, 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基础理论是说理论课要学精、学透, 强调人文素养是针对传媒业界的行业特点, 其涉及学科的庞杂性而言的。读者、观众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专业常识的错误, 使媒体的形象大为受损, 究其原因在于记者、编辑知识面窄, 人文素养积淀不够。改变这种状况要从本科生、研究生抓起, 专业硕士的培养就是关键的一环。
研究型的硕士生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专业硕士的培养同样可以沿用这三个模块, 但课程要作较大调整———去掉一些不适合专业硕士的理论课, 保留的理论课要减少学时, 讲重点, 讲精华, 增加交叉学科和实验课程, 同时增加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 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可以放在选修课中,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鼓励学生多选选修课,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选修课程, 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在学分既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奖励学生超出规定学分多选的选修课, 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 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一个新生事物, 相关高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 愿笔者的探索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仲连.当前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1) .
[2]李文芳.基于项目管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0.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篇6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社会及人们的生活诸多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传播生态和媒介生存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对传统新闻媒体及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 新闻生产突破传统的组织化生产, 体现出新闻生产的互动性、及时性与广泛性, 其生产的主体以及客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新闻媒体面对机遇与挑战, 在组织结构、传播形态等方面也做了重要的调整, 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传播呈现以下特点。
一、公民新闻数量的激增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各种自媒体的发展, 使得新闻生产的主体由专业新闻媒体扩展到网民个人, UGC的内容极大丰富了互联网新闻市场。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各种条件促成了公民新闻数量的极大丰富。
移动上网的方便性。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3G、4G的逐步覆盖, 广大智能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在任何场所刷微博、聊微信、看视频, 可以随心记录分享各种信息。尤其近年来国内Wi-Fi的发展和普及, 上网成本的急剧下降, 提升了网民的移动终端上网频率及时长, 用户黏度增加。据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报告》 (2013—2014) 数据称, 手机网民中87.8%的人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 66.1%的手机网名每天使用手机多次上网。手机网民中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用户达36.4%, 每天实时在线的网民占整体数量的21.8%。
社会化媒体的丰富与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各种社会化媒体应用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12月, 我国手机微博用户数为1.71亿, 微博不仅是网络社交工具, 更是新闻资讯传播的重要渠道, 网民不仅在微博上了解新闻, 还能够转发、评论, 表达自己的意见。此外, 各种即时通讯也成为移动上网的主要内容, 如微信。据腾讯公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 微信和We 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亿, 网民的转发、评论、点赞行为活跃。多元的应用形式为新闻信息的获取及传播提供了可能。
在移动终端上网极大方便及移动终端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前提下, “人人是记者”成为一种可能。移动终端不仅是信息消费工具, 也是新的新闻生产工具。网民不仅通过移动网络获取新闻信息, 参与新闻生产的热情激增, 公民新闻的数量在网络新闻中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个性化新闻传播
伴随移动终端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移动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任何人通过移动终端, 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下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 进行阅读。移动阅读具有多项优点, 如便携性、实时性、交互性、可移动性等, 但与此同时, 移动阅读亦具有碎片化的特点, 即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和阅读进程的碎片化。人们往往利用工作、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 利用移动端进行短暂阅读, 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甚至更短, 阅读时间呈现碎片化。在这一阅读过程中, 人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目的选择性跳跃式阅读, 从一个页面快速转接到另一个页面, 呈现为阅读内容的碎片化。也因此, 在移动互联时代, 人们的新闻阅读、传播方式更加私人化和个性化, 用户的需求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体现为个性化服务的追求。这就要求移动互联网媒体能够针对不同受众, 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把传统新闻中统一、无差异化的新闻变成个性化、差异化的新闻推送过程。而移动互联网本身有天然的移动通信定位能力, 通过收集移动用户的浏览行为, 运用个性化推荐技术加以分析, 预测用户的兴趣偏好, 主动为用户推送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内容。
另外, 移动端的互联网媒体发展, 在带来新闻资源丰富的同时, 也形成媒体新闻资源同质化的情况, 同质化成为移动互联网产品所需要面对的致命伤。我们在不同客户端上看到的新闻, 无论是标题也好、专题也罢, 内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在栏目设置上, 很多新闻客户端没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栏目。要脱离这一窘境, 就必须注重用户体验, 从用户本身出发, 满足受众需求。基于用户偏好的需求, 基于场景的需求, 利用大数据和云媒体技术, 推送时宜内容并对用户进行需求引导, 在缓解移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 以个性化的新闻生产与信息服务, 提升自身专业化与竞争力。
三、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快速发展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媒体应运而生。今日头条是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信息推荐应用, 也是国内社交化的资讯阅读应用, 能便捷地了解最热门的资讯, 并和朋友互动, 发表对世界的看法。同时可收集用户关注的热门新闻和感兴趣的新闻, 第一时间发现属于用户个人的头条。可分享阅读乐趣, 查看好友阅读动态, 和好友一起看新闻评时事, 以其实时海量数据处理构架、社交和用户行为分析、精准定位人群进行传播等优点, 赢得了大量用户群。截止到2014年第三季度, 已经累计用户达1.6亿以上, 其中日均活跃用户1600万人, 成为增长最快的资讯类客户端。今日头条自身并不生产内容, 而是提供了一个内容分发平台, 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的连接, 发挥互联网思维, 充分尊重用户选择内容的权力, 特别强调用户体验, 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资讯类APP的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 面对传播环境的变化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 各大网络媒体纷纷把眼光聚焦到新闻客户端, 延伸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业务内容, 如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均推出了新闻客户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核心, 是形成以用户为基础的竞争优势, 建立以自身平台为核心的盈利生态体系。
传统媒体也在伺机而动, 利用移动互联网探索新的发展之路。2014年初, 人民网研究院公布的《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 选取的150家报纸样本中共有109家入驻至少一个新闻客户端, 占总量的72.67%。显而易见, 新闻客户端不论对于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来说都将是一个新的发展市场,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更是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一个入口。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浙江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打造的“两微一端”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探索了有效之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 传统媒体适应新的传播媒介的媒介特性, 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未来可能是谷歌眼镜、智能手表, 或者是嵌入人体的芯片, 生产内容、打开渠道、探索盈利模式, 将是未来的趋势。
此外, 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传播还呈现了实时性、互动性、社交化等特点。当然, 在诸多的优势中, 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前面提到的同质化问题, 再如网络安全问题。从詹尼佛劳伦斯等众多好莱坞女影星私密照片的泄露, 到Snapchat 13G的用户照片被公开, 以及由沃尔玛等零售巨头联合开发的支付工具在试用阶段就出现了用户邮箱泄露事件, 网络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在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 移动设备存贮了大量的数据, 安全隐患却越来越突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支撑, 网络新闻传播挑战与机遇并存。要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 运用互联网思维, 掌握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特点, 发挥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优势, 为移动互联新闻传播赢得新的机遇。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 尤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对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革命。移动上网成为人们获得新闻资讯的最重要渠道, 并且让信息扩散速度更快。移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呈现了与传统新闻传播不同的新的特点。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公民新闻,碎片化,新闻客户端
参考文献
[1]吴纯勇, 吕韩健.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媒体行业发展趋势研究[J].互联网天地, 2015 (2) .
[2]金璐.移动互联网时代报媒应对碎片化阅读的变革之策[J].新闻世界, 2015 (2) .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研究论文 篇7
一直以来, 民生工作始终都是一头连着党心, 一头牵着民意, 是各级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新闻传播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理念, 而且这种理念要能够与社会的发展潮流相匹配, 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发展需要。新闻传播工作代表了社会舆论的发展导向, 已经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 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 不断延伸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信息渠道。但是, 在很多地方的新闻传播工作中, 普遍都是自上而下的开展报道, 甚至很多地方的新闻报道成了部分领导的“日记”, 而且报道总是一片“歌舞升平”, 很少能将新闻材料紧密地与基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文拟针对地方新闻传播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 为新时期民生理念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融入提供参考。
2. 民生理念在新时期地方新闻传播工作中的融入策略
2.1 树立正确工作导向, 以贴近关注民生为己任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舆论和工作导向将直接影响新闻工作的发展模式和工作思维。以前, 我们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主要就是坐在办公室中, 有消息了去采访, 没消息就在网上搜集各种消息。或者紧跟领导的“步伐”, 眼睛只往“上看”, 认为领导的新闻才是新闻, 大事才是新闻。导致我们在看各类媒体新闻的时候, 清一色的是各种领导的会议、出访记录、视察等等, 真正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新闻少之又少。为此,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为我们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让我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 也读出了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所以, 在新时期, 新闻媒体工作的导向要彻底转变, 以群众为基础, 以民生为导向, 从上到下形成一种新的工作制度, 即以关注民生为己任, 以关心各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工作导向, 推进新时期新闻工作的转变。
2.2 不断转变工作作风, 深入生活一线开展工作
以往, 我们很多记者不愿意下基层, 因为基层太苦, 条件太差, 愿意呆在优雅的环境中办公。久而久之, 越来越懒惰, 不知道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甚至“久疏战阵”, 连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在慢慢的消退。这样的新闻工作怎么能有效?怎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实际上, 作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 还要具备坚定的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当然, 这里的道德素质, 不仅仅是泛泛的道德层面, 还包括有坚强的毅力, 敢于吃苦的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不讲空话的工作态度, 对百姓的问题悉心负责, 对生产的困惑要细致研究, 踏踏实实地为基层人民群众着想的决心[1]。因此, 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吃得了辛苦”, 肯于走在田间地头, 这正如走基层中说的:“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 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那么, 我们作为一名新闻媒体工作者, 又何尝不是呢?
2.3 不断夯实群众基础, 拓宽新闻素材获取渠道
很长时间以来, 记者或者其他新闻媒体工作者, 在老百姓眼中, 都是干部, 都是高高在上的。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是认识的误区, 另一方面是我们新闻媒体工作者自身的工作方式造成的。再从我们新闻媒体的获取来源来看, 大部分新闻的获取, 都需要记者自己去主动地发掘整理, 真正有能力且愿意为新闻媒体提供素材的很少。如果真正关系到人民生活的素材我们不能及时获取, 那么如何谈得上为人民服务?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新闻媒体工作的一个重大缺憾。为此, 在新时期, 我们要想把民生作为工作理念, 就要真正能够走到群众中间去, 和老百姓建立深厚的友谊, 让老百姓愿意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主动地提供给新闻媒体, 由媒体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2]。为此, 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尊重各地民风民俗的条件下, 积极地与老百姓接触, 做他们知心的朋友。在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信任, 促进群众可以将呼声尽快地反馈到新闻媒体上, 拓宽新闻媒体的获取渠道。
3. 结语
总之, 民生理念在新闻工作中的融入, 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也是我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 各级新闻媒体, 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转变工作方法、思路和模式, 不断地调整和完善[3]。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新闻工作模式, 将民生理念有机地融入其中, 为推进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苗福君.树立民生理念, 提升县级台节目[J].科技传播, 2011 (10)
[2]鲍新文.对当今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