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2024-09-29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通用12篇)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篇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档案作为农村各项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见证, 也是维护农民利益、规范村务管理、保持农村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和凭证。档案部门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 使“三农”档案工作融入新农村、服务新农村、造福新农村, 成为强村富民的好帮手。

一、大力丰富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 把反映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多种门类的档案资料收集起来, 把反映当地名人、名产、风土人情、乡土风俗、历史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收集起来, 确保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劳动力就业、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领域的专门档案。

其次, 以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市场动态等内容为主要信息资源,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及时发布对农民致富有帮助的科技档案和农经信息, 为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利用劳动力就业档案为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利用合同档案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 切实让农村档案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的好参谋、科技兴农的好顾问、强村富民的好帮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服务。

再次, 运用现代化技术, 建立信息网络。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网络的运用、计算机的普及等, 都与档案信息的传播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并运用这些现代化工具, 档案工作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条件成熟的农村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 增强档案信息的收集与传输能力, 将档案法规、档案馆藏介绍、开放档案的目录、档案业务工作流程、档案查阅手续、档案工作动态以及最新建设成果汇编等信息载入农村网站, 让档案信息融进农村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二、强化新农村建设中各类档案的管理

1. 强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档案的管理。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代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逐步规范管理。要全力把散存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制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工作制度, 保证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编制好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归档范围涵盖的内容应宽泛一些, 要考虑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共性, 也要考虑到个性, 要涵盖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管理、产供销、技术指导服务、财务管理等方面, 并保持归档范围的相对稳定;对现有的文件材料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和组卷, 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 要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 但不要苛求档案保管条件, 只要档案能得到安全保管、方便利用即可;对尚未建档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尽量把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初步建立起档案工作, 对缺失部分, 可在以后逐渐弥补、完善。

2. 强化农村民主建设档案的管理。

要把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当作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规范村务公开档案管理, 建立村民委员会工作记录簿、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记录簿、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登记册、村委会选举档案、村务公开档案, 并妥善保管。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文件材料的标准、格式, 把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同普遍开展的村级建档结合起来, 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档案的管理。

档案部门要与管理、建设、设计、规划、施工监理等部门密切协调, 加大对农村基本建设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切实加强对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公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等相关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 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齐全完整, 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4. 强化农村民生档案的管理。

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抓好农民保障工作, 而建立农民医疗档案、养老保险档案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环节。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 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家庭健康档案, 使投保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甚至国外, 通过建立档案, 外出务工农民的个人信息、就业市场信息得到交流, 为农民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途径。

三、提高农村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1. 领导高度重视, 上下齐抓共管。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收集和整理日常材料提供充裕的时间。各级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指导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加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 提高农村档案工作质量。

2. 树立参与意识, 强化应用观念。

积极参与是做好档案业务工作、优化档案服务的必由之路。农村档案管理人员应把档案业务基础做实, 先期掌握档案材料的形成情况, 超前预测档案需求的社会动向, 主动开展档案服务工作, 使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向更新更高的要求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信息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档案的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和把握诸如农业科技、农村发展规划等信息, 如果将这些档案信息运用于经济建设和科技开发, 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或者与各行各业展开交流, 扩大档案信息的流通渠道, 就能使深藏不露的档案真正“活”起来。

3. 注重自我进修, 提高理论水平。

农村档案管理人员要自觉加强档案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熟悉由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和档案工作反馈信息处理组成的档案工作系统及其功能。同时, 应学习档案法律法规, 增强档案法制观念, 切实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另外, 还要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理论修养, 充分认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档案以及档案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使档案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篇2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五十年来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切实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农业税收的依法征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事关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税费改革的资料档案有哪些特点,如何做好当前农村税费改革资料的收集管理,是当前农村税费改革中急需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就此浅谈点看法:

一、农村税费改革资料档案的特点

农村税费改革资料档案,就是指农村税费改革从实施前的准备、组织实施、新的农业税收征收到税改完善,整个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表册、照片、音像等资料。它是农村税费改革全过程的真实写照,是新的农业税收征收的主要依据,也是今后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具有其独特的显著特点。

一是资料来源广、数量大。不仅有来自上级的文件、批复、领导讲话材料、简报,还有来自国土、交通等部门基本建设、公益事业占用计税土地的材料,本级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各个阶段形成的材料,以及下级上报的文件、方案、请示、表册等资料,资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给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是资料保管条件差。由于各地农村税费改革机构一般为临时性机构,资料保管的硬件设备大部分地方没有配备,影响了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一些表册数据未能及时建立电子册籍,影响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效率。

三是资料变动性大。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尚处在试点阶段,许多问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解决,在不断进行完善,各项数据在不断进行修正。

四是资料保管人员业务不熟。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人员来自各个相关部门,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有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即使配备了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因不熟悉档案管理业务,未能及时对资料进行分类保管,没有起到收集管理档案的作用,达不到为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提供及时、标准、规范服务的要求。

五是资料的综合利用较多。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内容较广,领导决策需要参考的资料较多,需要提供多方面的材料。

二、加强农村税费改革资料收集管理的措施

一是提高对农村税费改革资料收集管理的认识。对农村税费改革资料收集管理工作,各级领导和税收工作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将资料的收集管理纳入税改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

二是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各级税改机构要针对税改的特点,制定税改资料收集管理的有关规定,抽调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层层把关,落到实处。

三是提高资料管理的科学化。在做好农村税费改革纸质资料的收集管理的同时,应当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各种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册籍和电子档案,提高对农村税费改革资料的利用效率。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篇3

关键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县乡村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河南各地正在逐步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林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六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基础的产权制度改革,为下一步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改革村级治理体制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等奠定基础。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是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的具体见证。及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建好、管好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档案,是巩固农村改革成果,维护农村集体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农村产权档案大部分形成于县、乡、村三级,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为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改工作做好服务是个重要的课题。

1防微杜渐,确保服务效果

1.1 防止集中统一管理不到位。在工作实践中,职能业务部门往往重权属类档案、轻管理类档案,产改中不同类的档案分散管理。综合管理类档案往往归综合档案室管理,权属类档案归部门科室管理,纠纷调处类档案归纠纷处理人员保管,导致本职能业务产改档案内容割裂,标准不一,影响将来的有效利用。

乡镇往往在镇机关档案室保存组织实施工作形成的文书档案,业务工作中形成的重要的底册、图表等专业档案材料则保管在相关的承办机构农办或村镇办,没有集中统一管理到一起。

村级保存的档案,应该有村两委贯彻执行产权改革工作形成的方案、决议、结果公示、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结果报告单、合同协议、纠纷登记等,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散失在有关人员手里,往往没有集中到一起归档保管。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加强对这些单位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1.2 防止文件材料形成、积累不规范、不全面。农村产改工作面广量大,产改中各相关部门往往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进度,会出现一些环节没有严格产改工作操作流程,致使形成的产改档案材料不规范、不全面。如档案材料上签字、盖章、日期、附图等不齐全完整,村级公示内容和照片未全部形成、积累等,因为工作环节不严谨,会给今后工作带来隐患。为此要及时提醒产改职能业务部门加强对归档材料的把关、检查,严格履行签字手续,做到应收尽收,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

1.3 防止档案部门越位组织建档工作。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容易急躁冒进,孤军奋战,仅凭一己之力单方面组织建档工作,这样往往抓不准档案材料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把握不准有利的归档时间,忽略职能部门的业务程序导致事倍功半。要加强和各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各产改职能部门对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使档案工作与产权制度改革同步进行,为档案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人员保障,并把档案工作纳入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之中,使产改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2 站位全局,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融入大局,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作为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一个有力切入点和着力点,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担当意识统一档案人的思想,积极参与,精心谋划,做好新时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3 依法行政,履行岗位职责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主管部门,要依照档案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定位,勇于担当,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理顺好与县级农业农村领导机关、各相关涉农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加强沟通协调;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建立产改档案规章制度,制定档案管理规范,认真做好产改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监督、检查县域内农村产改档案工作。

4把握重点,明晰工作思路

4.1 抓关键部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涉及农业农村领导机关、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城建等多个职能业务部门、所有乡镇和农村,各部门条、块相联,各自形成有重要的档案材料,量大面广。各部门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科学归档是个核心问题。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从档案产生的源头抓起,密切与这些关键部门的联系,明确县、乡、村三级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的具体内容,加强规范管理。

县级农业农村领导机关即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组织督导,在改革过程中形成有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等综合类档案材料。

县级产改职能业务部门是组织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部门,负责产权登记发证和产权流转,所保存的档案材料内容与类别最为全面和丰富。既包括产权权属界定、合同、登记、图表清册等权证登记类档案,也包括组织和实施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方案、意见、措施等产改综合类档案,还有在权属争议与调解中形成的纠纷调处类档案等。

乡镇一级主要是配合县级产改职能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有产改工作中形成的方案、措施等综合类档案,辖区村各类产改工作统计表、摸底表等业务类档案。

村级保存的档案,主要是村两委贯彻执行产权改革工作形成的方案、决议、结果公示、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结果报告单、合同协议、纠纷登记等。

这些部门形成的产改档案,项目多、材料细、任务重。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他们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确保应归档材料齐全完整、准确系统,档案整理规范、管理科学。

4.2 抓关键环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周期长、相关工作环环相扣的系统工作,各工作阶段形成的材料应按工作推进的时序规范建档。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指导过程中要从档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建言献策县级产权制度改革领导机关、各相关职能业务部门等,把档案工作纳入各产改业务工作的目标任务,纳入工作台账,纳入业务工作程序,纳入考核考评;做到档案工作与产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验收,和产改工作同步推进,实现“四纳入”、“四同步”, 积极创造有利环境,确保产改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4.3 抓典型示范。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是一项全新内容,为确保工作质量,要紧密结合工作试点,积极调查研究,先行先试。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点多面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科学谋划,分类实施,示范引领,全面开展。要分别不同情况,在县域内培植多种产改档案工作典型,要树立职能业务部门的档案管理示范、乡镇的档案工作示范、农村的档案工作示范,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观摩活动,发挥积极带动引领作用,促进县域内各部门、各类产改档案工作分步实施,有效推进。

4.4 抓考核验收。产改档案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产改档案管理情况是评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将档案管理纳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质量验收标准》,成熟一个,验收一个,不遗漏死角,把产改档案工作真正抓到实处,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做好产改档案工作。

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分析 篇4

一、争取领导重视,把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

无论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得到领导的重视,这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更是如此,更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领导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领导重视与否,决定着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与成败。农村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并争取领导的重视。有的农村领导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在农村可有可无,因此,对领导加强有关农村档案方面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要经常把有关文件、材料给领导看,在领导的脑海里留下印象,打下烙印,使领导看后受到启发,更加重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要使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领导必须重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摆上位置,把农村档案管理作为农村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农村其他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要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同时,在农村档案设施上要加大投入,拨出经费,为档案室配备计算机等必要设备,使农村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保障,软件上不落后,以适应农村档案信息化的需要。

二、整章建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农村档案

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和保证。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规章制度才能保障其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一是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要制定和完善《农村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农村档案保管制度》、《农村档案保密制度》、《农村档案查阅制度》、《农村档案统计制度》、《农村档案移交制度》、《农村档案销毁制度》、《农村档案立卷归档制度》等,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以此规范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使其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强化制度的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依法依规搞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每年结合《档案法》执法检查,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适时组织回头看,跟踪整改。通过以上措施,来保证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有序开展。

三、立足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农村档案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农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将极大地影响农村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实现农村档案信息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档案数字化、信息化都是信息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努力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农村档案信息化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档案的作用。目前,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农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等工作,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将有效推动农村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者也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是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型农村档案管理人才,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四、搞好利用,深入开发档案资源,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农村档案建档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让这些档案更好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在工作中,要在做好保管的同时,更好地做好开放利用工作。每个乡村都要确定1名专兼职档案员,平时负责档案的调阅利用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位。要求将形成的档案目录向群众公布,并将可能用到的档案如婚姻登记、土地二轮承包、林改等方面档案的存档地点告知群众,让群众对自己需要查询的档案存放地点有清晰地了解。同时,要求对利用档案填写的利用效果登记表、典型的事例及时上报。开展好农村档案调阅利用,能极大地方便群众,充分实现农村档案的社会效益。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着眼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丰富档案内容,切实做好与农民相关的档案管理,尽量做到文件材料归档齐全完整,方便群众查阅利用,以发挥农村档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玮.关于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科技展望,2014.5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篇5

会议时间:2013年5月17日下午 会议地点:XXX 参加人员:XXX 主持人:XXX 会议议题:学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扎实做好档案工作 为了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理档案工作氛围,进一步推进我所档案工作法制化。我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档案法律、法规专题学习会,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所长XX同志强调: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是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要深刻把握档案法规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认真学习,全面提高我所专兼职档案员的法律素质,推进我所依法治档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二、副所长XX指出: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档案法》是档案工作开展的尺度准绳,依法履行档案管理职能,充分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XX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只要全体干部职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关心和支持,档案人员积极努力地工作,我所的档案事业必将有新的发展。

三、XX发言:依照《档案法》、《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制定和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相继完善了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等。当然,如果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或是挂在墙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让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要把制定出的制度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如我们综合科在接待查档的过程中,要严格按借阅登记制度办事,不管是谁,也不管工作多忙借阅档案都要履行借阅登记手续,保证档案的安全。

践行“三严三实”做好档案工作 篇6

本期“特别关注”对市档案馆推出的“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做了详细报道。本刊深入市城建档案馆进行采访,感受首都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

“理论探讨”重点推出《当前档案大数据研究的误区与重点研究领域思考》一文,其从大数据的概念和档案发展规律入手,指出了当前研究上存在的误区,提出档案大数据领域亟需研究的重点领域与问题。《论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问题》《公共服务背景下档案馆角色的重新定位》两篇文章主要从档案馆角度出发,前者针对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现状,从法规化、标准化、集中化和数字化等方面,提出国家综合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对策;后者在肯定档案馆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发现档案馆在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后,进一步明确档案馆的定位。

“业务研究”精选了六篇文章,其中《电子文件元数据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探析》两篇文章,分别从数据挖掘入手,将元数据智能分析的理念引入电子文件的开发利用工作中;对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进行剖析,并借用管理经济学中的“利益相关方”概念,探析政府、利用者和整合共享平台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所需,重点推介《对做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优化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刍议》两篇文章,前者以重大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为例,在档案管理工作端口前移等措施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后者对西城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后,就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另外,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及防护措施》《企业档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初探》中,阐述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防护措施。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缅怀历史、铭记英烈,“档案文化”特别推出《“卢沟桥事变”的始作俑者——一木清直罪恶的一生》《抗战初期活跃在西城的中共党员张希尧》《城工部地下电台遗址》《中共第一所专业党校在北京诞生》《追求真理坚守信仰——史学大师陈垣入党记》《抗战胜利后北平红十字会的历史变迁》等系列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潮头风采”中的《开启尘封档案办理移民手续》一文,通过档案室新人调卷工作,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档案尘封的历史,更看到了档案的价值所在,以及档案人的重大责任与使命。

七月,迎来了建党94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抚今追昔,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惟有以“三严三实”为做人、做事的准则,才能做好档案工作,开创档案事业的美好未来!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篇7

一、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的原则

(一) 坚持统一领导。

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工作是事关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国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民核心经济利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流转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 实行统一领导, 统一制度, 统一标准规范。

(二) 坚持分级管理。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是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 (居) 民委员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是本级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的形成机关, 也是管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要按照档案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认真抓好本级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 并监督、指导和帮助基层特别是乡镇土地流转管理机关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 (居) 民委员会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

(三) 坚持集中保管。

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必须由档案形成单位集中保存, 科学管理, 不得分散。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 特别是县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和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关,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配备档案管理设施设备,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 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档案有专人管理、有专柜存放、有专用档案室保管。

(四) 坚持科学分类。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形成的历史记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一般可分为:文书 (综合) 类、合同类、确权登记类、纠纷调处类等。各单位在收集、整理并形成档案过程中, 要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分工和工作实际, 本着工作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 科学分类, 建立分类归档制度。

二、农村土地流转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一) 上级机关和本单位关于土地流转机构设置、人事任免、启用印章的文件;

土地流转工作会议纪要及涉及土地流转的重要会议文件;上级领导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材料;本单位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作总结、大事记、新闻宣传材料;土地流转中的协议、合同书;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纠纷、仲裁材料, 如诉求申请、调查笔录、调处协议等。

(二) 上级机关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意见、办法、方案;

土地流转工作中的数码照片等是土地流转工作中重要的文件材料, 应收集整理, 立卷归档后可划分为“定期30年”。

(三) 土地流转工作简报、数据统计、入户调查表、信息采集表、信息发布表;

出让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身份证复印件和受让方立项及批复文件或其他相关文件材料等是土地流转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文件材料, 也应收集整理, 立卷归档后可划分为“定期10年”。

三、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 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事关重大, 除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外, 加强土地流转档案的管理, 也是十分重要的。各级农村工作、农业及相关职能部门, 要切实加强对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将土地流转档案的管理列入土地流转工作议程, 确保土地流转档案齐全、完整与安全, 使其在为农民长远利益服务、为农村长期稳定服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创造必要的保管保护条件。

要加大投入, 保证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所必需的人员、经费和设施条件, 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1.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应设置专橱, 分专人负责, 防止人为损坏、遗失;2.做好各种防范措施, 切实做好防虫、防火、防水、防化学药品、防污染等工作, 防止非人为的破坏和损失。

(三)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

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和档案管理法律政策规定, 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确保土地流转档案内容真实有效、信息完整、实体安全。各级政府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政策和档案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 有章可蹈, 保证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按照法律的轨道健康推进, 顺利开展。

(四)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

各级政府要依托农村经济服务站, 安排专门人员, 投入专项资金, 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及其他相关设备, 购置土地流转档案管理软件, 确保土地流转档案实现纸质、电子双套制归档, 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已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乡镇街村需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档案信息化管理, 有条件的乡镇街村可试点农村土地流转档案信息化管理, 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五)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篇8

一、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 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 是解决农村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益事业同步推进, 环境整治与乡村文明同步加强, 农民素质与基层组织建设同步提高的重要环节。农业和农村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和原始记录。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是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也是构建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

近几年, 随着宾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普遍开展, 特别是2006年宾县安排落实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 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成效越来越突出。如新农村建设档案为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农村方针政策, 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 稳定地方治安等提供了借鉴;在“三农”工作中土地、山林等承包合同是土地、山林承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农业和农村档案为处理农村敏感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 农民群众有了“有纠纷找档案, 有意见查档案”的档案意识, 同时也增强了村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二、宾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现状

1. 档案工作发展不够平衡。

如宾县有143个行政村, 其中45个行政村建成了标准化档案室, 占总数的31%, 其他档案室在保管条件和业务建设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此数据说明各乡镇和各行政村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档案管理质量上也参差不齐, 亟待加强。

2. 室藏档案与农民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尽快增加农民收入。由于多种原因, 各行政村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与农民增收的需求不相适应, 农民急需的档案没有, 档案室有的档案农民又不需要。现有的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过小, 归档内容单一, 文件收集不齐全, 不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急需调整。

3. 在生产实践中本应形成的重要档案缺失。

农民是生产活动的实践者, 也是档案的形成者。但由于缺乏档案意识、文化水平低等多种原因, 使一些非常重要的档案不能及时收集归档, 给今后的提供利用带来了不便。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做好档案服务

1. 深入宣传《档案法制》, 提高对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采取多种形式, 通过开展广泛持久的档案普法宣传教育, 让《档案法》等档案法律法规不断深入人心, 全面提高农村各级干部的档案法制意识, 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把档案工作列入计划, 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档案工作作为村委会工作的组成部分, 平时要加强管理, 切实解决档案安全保管、设备和人员等实际问题, 积极为群众提供利用服务。

2.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 指导农民建立档案。

应围绕农村中心工作和农民需求, 进一步规范农业农村档案归档范围。一是建立农村特色档案, 为农民增收服务。特色档案包括行政区域内山林、土地档案, 辖区内旅游项目、景点、有升值潜力的古迹特色档案;辖区内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档案;农产品身份档案、科技信息档案;农民经济信用档案等。二是建立劳动力档案, 为农民就业服务。做好这项基础工作, 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管理, 都具有长远意义。三是建立种植、养殖档案, 为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服务。种植业、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通过建立种植、养殖档案, 积极扶持农民科学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四是引导农民建立家庭档案, 使农民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五是围绕农村中心工作, 建立换届选举、土地承包等相关档案, 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

3. 强化乡 (镇) 政府的监督指导职能。

总结以往的经验, 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农村乡镇一级的档案工作, 必须形成有效的职能机制, 并把它融入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 使其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乡 (镇) 政府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档案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 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明确了它在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地位。所以, 新农村档案工作要遵照“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充分发挥乡 (镇) 监督指导职能, 全面铺开村级建档, 将乡镇机关所有单位及村级档案纳入统一管理。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篇9

一、吉林省承包地确权档案管理现状

2009年实施承包地确权试点以来, 吉林省始终重视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 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吉林省承包地确权档案管理工作, 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制度健全, 措施有力。

实际上, 从国家到吉林省, 都对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早在国家开展承包地确权试点工作之初, 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就于201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2011年, 农业部和国家档案局就着手起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 并最终于2014年11月印发。同年, 农业部还发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3个行业标准, 进一步细化了承包地确权工作的业务规范和工作流程。

而吉林省则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 于2015年7月, 由省农委与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 (吉农经发[2015]3号) , 并以附件的形式下发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细则》。此外, 吉林省农委起草设计了41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系列文书, 涵盖了承包地确权各个环节和阶段, 全部下发各地指导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同时, 省农委、省档案局为了开展和推进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 结合省内试点工作开展了归档材料的收集和指导工作, 并分别利用全省承包地确权档案管理座谈会和全省试点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的契机, 确定了“分类收集”“一户一卷”的承包地确权档案管理模式。

二、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的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突出表现在:一是归档文件材料不规范问题。承包地确权档案涉及了农地一轮承包、二轮延包档案、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及发放情况、土地四至、田间指界, 以及因农民外出打工、嫁娶及历史遗留问题等, 材料繁多且复杂, 造成了历史档案资料杂乱无章, 加之各地归档材料参差不齐, 给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阻碍。二是档案类别繁多, 工作量大, 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承包地确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加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数量更是巨大, 且容易造成档案整理、归档积压现象。同时, 确权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土地面积、四至、等级等信息的整理, 还要收集存在的土地纠纷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对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加大了乡、村档案保管压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吉林省的实践来看, 已经形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工作机制, 值得借鉴。首先, 下发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 对全省承包地确权归档文件整理做出统一要求。此文件成为全省统一规范指导和管理承包地确权档案的依据和保障。其次, 吉林省确权办完善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文书》, 对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等环节和流程进行了明确, 促进了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的开展。再次, 省农委与省档案局为了减轻地方档案保管压力, 一方面提高了乡镇档案保管要求, 降低村级组织的档案保管数量。另一方面加大县级档案馆接收力度, 并实行县级农业部门统一保管后适时移交档案馆的方案, 解决了档案数量庞大难以有效保管的问题。最后, 吉林省提出的“一户一卷”收集方式, 减少了档案类别, 缩短了文件材料归档整理时间, 简化了档案统一编号流程, 确保了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及时、科学和高效。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不断改革和深化的必然要求, 承包地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是承包地确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以期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农业部, 国家档案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Z].2014-11-20.

[2]马素君, 王赛春, 马庆华, 刘水英.做好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档案天地, 2015 (12) .

[3]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吉林省档案局.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J].吉林农业, 2015 (05) .

如何做好邮政档案工作 篇10

一、提高对邮政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 领导方面。

在物质保障上, 应重视和加强邮政档案管理工作, 加大邮政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 确保邮政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达标, 为邮政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在岗位设置上, 应设立专门的档案机构, 配备专 (兼) 职档案员, 为邮政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人才培养上, 要给予档案人员关心与支持, 形成利于其自身发展的空间, 为邮政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为邮政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2. 员工方面。

邮政企业要利用各种机会, 采用各种形式, 全面、深入地宣传贯彻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 增强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和法制意识, 提高其对邮政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此外, 还要把邮政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等工作列入工作计划, 纳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 并结合年度工作总结检查落实情况。

二、加强对邮政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

1. 按要求完成所负责的邮政档案工作, 建立完善

的邮政档案制度体系, 包括档案收集、立卷归档、借阅利用、鉴定销毁、库房管理制度以及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通过制定一套完整、严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落实相关责任, 引导邮政档案管理人员在职责范围内, 依据工作准则进行管理, 实现邮政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保证邮政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的安全。同时, 邮政企业内部要严格进行监管, 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法进行质量检验, 以不断提高邮政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2. 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

规范标准, 与企业有关的有《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企业档案管理规定》、《邮政部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国家重大建设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档案修裱技术规范》等。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促进了邮政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三、拓宽邮政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渠道

邮政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邮政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邮政档案部门要以改善邮政企业经营管理、提高邮政通信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服务重点, 积极开展邮政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一是根据本单位的档案特点及工作需要, 重点加大对邮政企业组织沿革、全宗介绍、邮政大事记、专题介绍、科研项目及成果简介、邮政企业年鉴等编研产品的开发力度。二是在以邮政档案原件提供利用的基础上, 加大对缩微胶卷 (片) 、复印件、印发或出版文件汇编等的提供利用。

四、提高邮政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1. 注重邮政档案管理人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培养。

邮政档案工作是融政治性、保密性、服务性、严谨性为一体的工作, 要求邮政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因此, 必须加强对邮政档案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 注重邮政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

邮政档案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邮政档案工作的水平。专业知识是挖掘档案内在价值的基础, 特别是面对邮政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挑战, 具备精湛的业务技术才能使企业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邮政企业要有计划、分阶段地搞好业务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学术交流、专业练兵、参观互学、互助协作等方式方法, 切实提高邮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以适应新形势下邮政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3. 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做好档案工作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档案保密工作见解

0引言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医学、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重视档案工作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在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只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发挥档案工作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本单位工作大局,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服务政治建设、促进政务公开的作用,服务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的作用,服务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长治久安的作用。

档案包含着涉及国家和企业的秘密资料、科技成果、经济数据,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我县的“两烟”生产经营发展,包含着我们公司“两烟”生产经营的商业机密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档案的同时,要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职能作用,为企业的“两烟”生产经营服务。

1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两烟”生产经营服务

长期以来,在我国档案保管和利用方面,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管轻利用、利用不足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正确理解保管与利用的关系,处理好保管利用保密工作,充分利用档案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档案职能作用,把档案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烤烟生产、卷烟经营、专卖管理及各项工作服务,不断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两烟”生产经营中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使档案资源利用最大化。我公司历来重视档案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树立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的理念,充分发挥档案的职能作用,查阅档案上千人次,特别是在编写龙陵烟草志时,档案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为龙陵烟草志编写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2宣传学习《保密法》,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只有长期持之以恒的工作努力,才会有随时运用的便利

一是加快电子档案建设,在档案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二是加强档案研究,增强档案人员的保密观念,强化档案人员的保密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关键是加强《保密法》的学习,档案人员要强化保密意识,就是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新形式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言行上逐步养成保密习惯,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对档案保密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把档案保密工作列为档案管理重要工作之一,增强对《保密法》的精神实质、立法目的、意义的认识,转变思想中存在的现在是和平年代,又没有密级档案资料,又不是钱,无人要、无人盗窃、不用保密、“无密可保”、“保密无用”的观念。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保密意识。

3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监督保密工作

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一是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二是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此外,还要有敏锐的工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三是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对某些为获取凭证而来查阅档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要及时提醒,做好利用监督,并做到三勤:嘴勤,勤宣传利用档案的制度与规定,勤与利用者交谈,掌握其利用目的与动机:眼勤,勤观察动态,置利用者于视觉之中;手勤脑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况和利用效果,勤检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记制度的落实。四是健全保密制度,严格档案保密管理,保密工作政策很强,按照《保密法》的要求,我公司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档案保密制度,把制度建设当做档案管理重要工作之一,如档案借阅制度。查阅制度,阅览制度等,通过建立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档案不失密,不泄密和档案的完整性,自公司成立至今无一泄密事件发生。

4正确把握保管期限划分的原则

一是以反映本企业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企业、国家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主要包括:本机关制定的属于法规政策性的文件,处理重要问题形成的文件材料:召开重要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重要的请示、报告、年终总结,综合统计年报表;机构演变、机关领导人任免的文件材料;上级机关颁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并要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材料和非直属上级机关针对本机关主管业务并要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材料:职工花名册。二是凡是反映本企业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本机关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长期保管。主要包括,本机关一般工作问题文件材料,一般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文件材料,如职工录用、转正、调资、调动:直属上级机关颁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并需要贯彻执行的一般文件材料:半年、季度工作总结;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总结、报告和统计年报表等文件材料。三是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本机关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管。主要包括:本机关一般事务性的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颁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一般工作总结、报告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

5强化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5.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对档案信息的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

5.2加速永久档案从纸质向数字化的转化进程,永久性保存的档案因纸质年代久发黄,字迹淡化,造成档案的损耗,因此急需将这类档案转化为电子版,图片可以进行扫描,文字可以扫描识别,或者重新输入。

5.3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数字化。开发一套适合本单位档案管理的软件(平台),进行网上运行,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登录查询相关档案资料,方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归档(添加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5.4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力度,使人人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尽快搭建档案信息化平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做好编研工作。

5.5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开拓思路,更新观念。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宽、更实、更细。

如何做好文书档案工作 篇12

文书档案管理是衡量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是档案存在的基础与重要的资源发生地, 直接关系和影响档案资料的质量与完整性。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才能提高文书档案利用率, 为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一、什么是文书档案

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 文件是档案的前身, 档案是文件的归宿。一般文书档案主要是由法规性文件和行政性文件转化而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目前我们使用和形成的文件主要有: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除此之外, 文书档案是人们熟悉情况、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处理问题的依据。人们遇到问题时常常需要从过去的档案中查找依据, 如果有档案可查, 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工作也可以顺利进行。事实证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书档案的作用越来越大, 档案保存的时间越久, 作用也就越大。此外, 它还是了解、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依据。

二、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

在文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归档文件整理的规则和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标准的要求执行。凡是反映本单位重大工作与活动, 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声像制品、图片等资料均属归档范围。如:上级行政部门及主管单位的来文;反映本单位各项工作活动, 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等等, 这些都属于文书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

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档案归档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 一定要认真、仔细、不怕麻烦, 力求做到不遗漏任何一点有用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收集文件、材料, 使文书档案具有完整性、规范性。

在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中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认真办事的工作态度, 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 同时要有一颗热情、主动为大家服务之心。努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使大家逐渐认识到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应努力争取领导的重视, 是做好文书档案管理的关键。因此, 在平日工作中勤请示、勤汇报, 争取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勤动手, 经常把工作开展的情况、计划思路、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形成材料, 向领导汇报。

三、文书档案的现代化

现代档案管理科学技术是当今文书档案工作者必须学习的重要知识, 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 以便更加方便、有效地做好管理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书档案管理也面临许多问题, 例如文件和档案数量越来越多, 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文件和档案的质量。面对新时期、新工作的工作需要, 只有实现文档管理现代化, 才能有效地解决管理中的一些难题。

1.掌握现代化技术, 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传统的工作方法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 而现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统计等一系列工作, 使文件的形成、运行、积累、转换等各个环节与办公自动化相衔接。这些现代化管理技术, 迫切需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者掌握和运用。为了尽快培养一批既熟悉档案专业知识, 又掌握新技术的人才, 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 边学习边操作, 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 注重对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2.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文书档案。纸质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十分繁琐, 效率不高, 而且费时费力, 只有引进现代化技术, 才能使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这是历史的趋势。

文书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用于文书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 (1) 用计算机编制文书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 然后按不同的要求, 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 (2) 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书档案检索。按照文书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志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 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文书档案目录及其原件; (3) 利用计算机对文书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 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 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因此, 为了实现文书档案管理不同文件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 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 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 就需要加强文书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 进行文书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现代化管理。

四、文书档案的保密与利用

长期以来由于各级档案人员的重视, 文书档案的保密工作做得较好, 但在利用方面效果不太理想。如:部分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造成了档案资源的浪费;领导对档案收藏情况不了解, 不能及时有效地利用档案, 导致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 等等。怎样才能把档案的保密与利用这两者关系协调好, 是摆在广大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 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要适应新形势, 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 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 解决新问题, 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 有所突破。把死档变成活档, 把文书档案真正利用起来,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更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日常工作中,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 工作尽心尽职, 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 切实完善工作职能, 为领导决策服务。机密档案应该保密, 但保密的目的之一是利用, 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 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 失去档案的价值。当然, 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 无限制的利用会给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 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 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 对涉密档案无视其秘密性, 无限制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 则也是错误的。因此, 在开放档案为社会各界所利用的同时, 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首先, 要做好文书档案的审查工作。审查工作是文书档案开放前的重要前提, 是开放文书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科学而准确地区分、判定文书档案的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其次, 要做好文书档案的解密工作。文书档案工作者应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

五、文书档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是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轻视文书档案的现象还很普遍, 有的甚至认为文书档案整不整理都无所谓, 导致很多文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都不到位, 有的即使整理了也不符合规定, 造成很多重要资料流失。二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有待加强。在有些单位和部门, 由于不重视文书档案工作, 所以, 文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档案专业培训就直接接手工作。即使偶尔参与培训, 也是形式单一, 次数有限, 内容陈旧, 并不能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理念, 其专业素质与现代化的文书档案培训工作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跟不上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步伐, 更不能够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一个必然趋势。档案管理人员更加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使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三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衔接存在问题。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既存在直接联系又有区别, 是统一又分工的。在实际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 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应该相互配合, 建立一个分体式的管理体系。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文书和档案应该实行一种分块式的管理制度, 这是一种有效的、相对科学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这一体制却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之间的距离。文书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不强, 档案管理人员通常也很少考虑文秘工作, 这使得两者在衔接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脱节的环节, 存在很多不规范、不标准的现象。

以上种种, 需要广大的档案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把文书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文章探讨了文书档案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 文书档案的现代化, 以及文书档案的保密和利用, 对如何做好文书档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文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现代档案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谢俊霞等.新时期加强档案工作的几点体会.档案天地, 2010.08.

[2]高原.档案整理这些事儿.档案管理, 2011.05.

上一篇:科技服务资源整合下一篇:民族国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