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档案工作

2024-06-21

农村档案工作(精选12篇)

农村档案工作 篇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档案作为农村各项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见证, 也是维护农民利益、规范村务管理、保持农村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和凭证。档案部门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 使“三农”档案工作融入新农村、服务新农村、造福新农村, 成为强村富民的好帮手。

一、大力丰富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 把反映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多种门类的档案资料收集起来, 把反映当地名人、名产、风土人情、乡土风俗、历史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收集起来, 确保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劳动力就业、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领域的专门档案。

其次, 以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市场动态等内容为主要信息资源,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及时发布对农民致富有帮助的科技档案和农经信息, 为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利用劳动力就业档案为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利用合同档案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 切实让农村档案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的好参谋、科技兴农的好顾问、强村富民的好帮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服务。

再次, 运用现代化技术, 建立信息网络。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网络的运用、计算机的普及等, 都与档案信息的传播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并运用这些现代化工具, 档案工作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条件成熟的农村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 增强档案信息的收集与传输能力, 将档案法规、档案馆藏介绍、开放档案的目录、档案业务工作流程、档案查阅手续、档案工作动态以及最新建设成果汇编等信息载入农村网站, 让档案信息融进农村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二、强化新农村建设中各类档案的管理

1. 强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档案的管理。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代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逐步规范管理。要全力把散存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制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工作制度, 保证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编制好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归档范围涵盖的内容应宽泛一些, 要考虑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共性, 也要考虑到个性, 要涵盖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管理、产供销、技术指导服务、财务管理等方面, 并保持归档范围的相对稳定;对现有的文件材料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和组卷, 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 要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 但不要苛求档案保管条件, 只要档案能得到安全保管、方便利用即可;对尚未建档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尽量把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初步建立起档案工作, 对缺失部分, 可在以后逐渐弥补、完善。

2. 强化农村民主建设档案的管理。

要把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当作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规范村务公开档案管理, 建立村民委员会工作记录簿、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记录簿、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登记册、村委会选举档案、村务公开档案, 并妥善保管。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文件材料的标准、格式, 把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同普遍开展的村级建档结合起来, 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档案的管理。

档案部门要与管理、建设、设计、规划、施工监理等部门密切协调, 加大对农村基本建设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切实加强对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公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等相关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 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齐全完整, 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4. 强化农村民生档案的管理。

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抓好农民保障工作, 而建立农民医疗档案、养老保险档案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环节。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 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家庭健康档案, 使投保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甚至国外, 通过建立档案, 外出务工农民的个人信息、就业市场信息得到交流, 为农民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途径。

三、提高农村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1. 领导高度重视, 上下齐抓共管。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收集和整理日常材料提供充裕的时间。各级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指导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加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 提高农村档案工作质量。

2. 树立参与意识, 强化应用观念。

积极参与是做好档案业务工作、优化档案服务的必由之路。农村档案管理人员应把档案业务基础做实, 先期掌握档案材料的形成情况, 超前预测档案需求的社会动向, 主动开展档案服务工作, 使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向更新更高的要求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信息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档案的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和把握诸如农业科技、农村发展规划等信息, 如果将这些档案信息运用于经济建设和科技开发, 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或者与各行各业展开交流, 扩大档案信息的流通渠道, 就能使深藏不露的档案真正“活”起来。

3. 注重自我进修, 提高理论水平。

农村档案管理人员要自觉加强档案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熟悉由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和档案工作反馈信息处理组成的档案工作系统及其功能。同时, 应学习档案法律法规, 增强档案法制观念, 切实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另外, 还要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理论修养, 充分认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档案以及档案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使档案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农村档案工作 篇2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和今后档案部门一个时期服务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带着这样的问题,结合近两年开展新农村档案工作的情况,做了一下调查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建档工作现状

做好村级建档工作对于实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传播农科知识和技术、编史修志、招商引资、解决纠纷、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局通过联合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向全区下发《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档工作的帷幕。几年来,我局在新农办、各涉农办事处的配合下,利用召开办事处工作会议、新农村示范村建档现场会,大力宣传、积极发动,并在下村专门指导、重点帮扶的基础上,规范标准、以会代训、以点带面,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新农村村级建档工作的有序开展。从新农村示范村建档情况看,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基本上是好的,是有成绩的,到目前为止,全区10个示范村、4个重点村已完成规范建档。但从全区来看,建档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很多村建档工作仍相当薄弱,还需档案部门和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认真研究予以解决。

二、我区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农村,普通村民由于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的影响,档案意识淡薄。同时由于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由此导致部分涉农办事处领导和村民对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足够的认识,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上跟不上当前农村发展的潮流,认为经济不抓不行,档案不抓对村工作也影响不大,对档案资料的留存过问少,管理差,一些经济合同、土地转让等重要资料散落在经办人员手里,没有及时归档保存,造成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流失,使一些社会矛盾、社会纠纷无据可查,无法办理,给今后的工作造成隐患。农村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亟待提高。

2、档案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行政村编制一般为3-7人,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或村主任兼文书,致使部分行政村档案工作分管领导不明确,兼职档案人员不到位,自己负责的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自己保管,档案管理混乱,影响农村档案工作正常开展。大多数行政村没有建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对村级组织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归档、保管、利用方面缺乏制约机制,因而造成档案材料不齐全,丢失严重。

3、农村基层档案工作者素质较低

农村基层档案工作者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人才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现代化管理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学历要求、专业要求、现代化管理技能要求,而农村现有档案专职人员匮乏,学历低,一般的行政村没有专职档案员,档案工作多由兼职人员担任,档案员往往又是统计员、出纳、会计或其他工作人员,兼职过多,使档案员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同时,由于时常变动,其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工作中档案业务不熟,缺乏基本的文件材料整理归档知识,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甚至有的就简单地用牛皮袋或档案盒将应归档的材料装好,放入柜子中保管,天长日久,档案乱堆、乱放、乱存现象严重,给规范化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4、对档案载体、内容认识不清、分类不准、材料形成量少不规范,科技档案含量低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档案,档案的内容反映着各项工作的历史面貌和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村级档案内容多是反映农业生产的,比较单一,往往不需要怎样分类就可以装订立卷保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级档案的内容除农业生产外,还有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纪检监察、换届选举、民主管理、村规民约、农村经济发展、新技术推广、土地管理、公路维修、交通运输、电线架设、村办企业、村级建设、税收、社保、计生、农民医疗、社会治安、婚姻登记等方面的内容。载体形式上除纸质档案外,还有照片、录音、录像、实物档案等,分类较细,这些文件材料,是农村政权建设,科学文化进步,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制订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凭证,是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源。而大多数

村在归档时,收集的大多数是办镇下发的文件,而涉及本村自身工作中形成的文件相当少,特别是科技档案存量更少,除与办镇或村民签订的一些合同外,几乎没有形成其它文件材料。从档案中反映不出村“两委”、村级组织工作职能以及行政村的历史面貌,难以满足农民增收需要。

三、改进措施及对策

1、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涉农办事处干部及村干部,特别是“两委”一班人的档案意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利用办事处、村干部会、专题会、现场会广泛宣传档案工作及其法律法规,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涉农办事处和村干部的档案意识,提高对开展村级建档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地认识档案、理解档案、主动利用档案维护合法权益,让档案融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

2、健全机构,完善体制,制定档案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涉农办事处、村级档案管理网络,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办事处办公室综合档案室,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成立以办事处分管领导、党政办综合档案室专兼职档案人员、村书记或村主任等为成员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重视农村档案工作,真正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强化管理职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定期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配备政治可靠、文化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村干部或其他专业干部为兼职档案员,建立村级档案工作整理归档、档案保管、保密、利用等制度,制定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及保管期限表等档案工作业务规范,不断促进和完善行政村的档案工作。

3、加强对办事处、村档案干部的档案工作基础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一方面可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将村档案人员集中到办事处,由区档案局的指导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授课,示范操作规范;另一方面也可由办事处经常组织他们到档案建档规范化程度高的村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尽快胜任本职工作。

4、强化收集,努力做好档案基础建档。农村档案是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村党组织、村委会工作历史面貌、村行政管理、村级建设和发展的真实反映。在日常工作活动中,要重视材料的收集,把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和上级机关有关政策性、指导性、业务性的文件,本村需要贯彻执行和今后工作具有查找利用价值的文件资料,特别是办事处、村自己制发的文件资料,如村换届选举材料、村干部花名册、农村社保、合作医疗、农田区划界定协议书、扶贫开发项目、土地承包、财务管理等材料,进行立卷归档。为确保资料完整,村档案工作人员还要认真做好文件收发登记工作,每年及时将处理完毕的材料按时保质完成归档,确保村级档案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5、建章立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由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涉及面较广,包括乡镇农科、畜牧、林业、水利等方面,因此档案部门在抓好村级建档的同时,还应积极与涉农主管部门搞好沟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根据本区农村档案工作实际,及时配套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通过文明乡镇、示范村争创,档案管理升级达标等目标管理办法,使建章立制真正落到实处,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依法开展。工作中善于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在村级建档上,要采取先易后难的作法,以示范村、重点村、先进村为重点,先建档,树立典型,以他们为示范,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争取先把架子搭起来,后充实完善,再实现逐步规范提高。

6、根据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特点,合理开发档案资源,注重实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农业和农村的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在完成基础建档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农民当前增收的需求。结合一些地方已经取得的成绩,可以重点建立以下需求档案:建立无业劳动力档案,为农民就业服务;建立农民就业档案,为提高劳动力素质服务;建立种植、养殖档案,为农民增收服务;同时还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农村特色档案,结合不同村、不同涉农办事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优势等,利用档案挖掘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创造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比如建立山林土地档案;建立古迹特色档案;建立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档案。通过合理开发档案资源,突出实效,切实为农村科学发展服务。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服务“三农” 篇3

关键词:农村档案;服务;“三农”

中图分类号:G27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07-1

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应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立足基层,强化措施,构建农村档案服务体系,创新档案服务机制,这样才能深化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

1 农村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 建立健全农村村务档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许多工作都需要以档案工作为支撑,如“村级组织健全、工作有力”要求选举有原始档案记录;“村务公开全面真实”明确村务公开,相关的档案齐全并按规定管理;“民主决策科学规范”则必须保证相关会议上的表决和会议记录等档案的完整性;“民主管理扎实有序”,要求制订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规范。农村基层政权中的村镇及农户档案,记载村民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和维护农村稳定等奠定基础性作用,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1.2 建立健全农民(户)档案,受益万千农民

1.2.1 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新型医疗和养老保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采取各项措施,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新型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就是政府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逐步推进,使占我国人口绝大多的农民受益。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家庭健康档案,便于相关工作开展。

1.2.2 建立健全档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甚至国外,中介劳务机构也相继产生。中介劳务机构工作的开展,需要档案管理工作做支撑。通过建立档案,外出务工农民的个人信息、就业市场信息得到交流,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工就业。

2 如何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

2.1 提高认识,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

基层档案管理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认识模糊,档案资料无人收、无人管、无处存,损坏遗失比较严重的现象。应加强领导,提高此方面的认识。

2.1.1 提高认识 尽快转变基层干部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如政府发文、档案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对《档案法》的学习,明确村级建档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意义,营造依法治档的良好氛围。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知度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档案工作从不需做到要做的思想转变。

2.1.2 培训学习 工作应有统一的规范,另外,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相关的规范及管理工作,如需要,基层政府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档案工作培训班,印发相关工作标准,培训相关人员,统一归档要求。

2.1.3 完善基础设施 各基层镇、村(居)成立组织,明确了分管领导,确定专、兼职档案员。抽出资金,购置档案设备,腾出办公室作为档案室,硬件基础设施完善,方能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对部分经济比较困难的村,当地政府应给予适当补助。

2.2 加强领导,规范制度,确保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应成立档案工作领导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了层层有人负责、级级有人落实的工作局面。可以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进一步强化监督指导力度,切实做好各种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度是工作的规范,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制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鉴定、销毁制度以及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明示。上级部门适当时期开展相关工作的检查,以利于监督。

2.3 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给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基层档案管理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可以新农村示范村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示范点,完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各项制度,规范档案工作行为。并以其为样板,通过现场会形式,组织档案员进行现场观摩,全面推广。

2.4 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方式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选好工作切入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层次,丰富档案工作内涵,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创新地开展工作,如完善并提供失地农民保障、土地、城建、社保、计生、合作医疗、农业科技等农民群众高度关心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等,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档案服务中心,农民凭有效证件,可以查阅相关文件,让“红头文件”走出“深闺”,这是一项开拓性的保障农民利益的工作。类似的工作形式,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郭惠兰.如何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J].新农村,2006,(07).

[2]郑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07,(22).

[3]陈春啸.如何搞好农村档案管理[J].农村财务会计,2006,(10).

[4]黄美春.谱写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J].档案学研究,2007,(2).

浅议农村档案工作 篇4

1. 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村委会每三年都要进行换届选举,上一届领导班子在村镇建设、发展经济方面的工作有可能在本届任期内完成不了,一旦换届时不能实现连任,或者对选举结果不满意,心理上难以接受,加上档案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在交接班时可能会将一些重要的文件和档案匿藏或销毁,造成下届领导班子工作的被动。还有一些村干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多此一举”,认为档案就是用过的资料,与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必要过分地抓,所以没有重视档案工作,从不过问档案管理情况。加之大多数从事农村档案工作的人员不是专业人员, 对档案知识了解不够,对档案是信息的认识程度不足,致使日常许多重要的档案材料流失。

1.2 投入资金不足软硬件设施配套不齐全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目前农村档案工作离不开村两委的重视,但投入资金相对不足,虽然有些条件比较好的村建立了档案室,但由于没有重视档案工作,也没有指定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工作经费没能及时落实,致使档案室堆放杂物,变成了储物间。甚至一些贫困山区的村委会没有配备办公场地,更就落实不了档案经费和配备档案的装具包括档案合(袋)、档案密集架或档案柜、复印机等设施了,只能将档案保存在干部家中,档案安全难以保障。

1.3 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接续工作不理想

目前,大部分村委会的主要工作都放在搞经济建设,而对这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归档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自己眼前需要的文件资料能查到就行了。有些村委会换届时,只是履行人、财、物的交接,却没有履行档案的交接,村里的文件资料大部分散落在两委班子个人的手中,无法收集和移交。还有一些村干部将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占为己有,错误地认为是自己的个人财富。很多农村只注重收集农村发展的各种红头文件, 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档案信息, 致使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 档案接续工作不理想。

2. 关于农村档案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提高建档工作的认识做好建档工作

各村委会要加强对农村档案建档工作的领导, 形成思想共识,要让村干部深刻认识到搞好农村建档工作在村委会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工作中他们能十分便利地利用村委会保存的档案制订计划、做汇报材料、做村务公开信息、应付各种统计、检查等,各项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并充分认识农村档案工作对“三农”工作的促进作用、对建设小康和农村城市化的基础作用,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我们应该成立农村档案建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农村档案建档方案,专门召开农村档案建档工作会议,阐明农村建档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以及工作任务重点等等。成立建档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档案有组织机构,实现人员到位,制度健全,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列入村委会的岗位职责,列入有关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中,要求村干部把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书面材料及时交给档案员统一归档保管,不得把活动中的材料作为私人财产占为己有,更要杜绝藏匿、销毁档案及未归档材料的违法行为。完善领导机制和监督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解决档案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档案工作的需要。

2.2.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保障档案安全

目前,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办公场地比较狭窄,档案设备相对简陋,难以适应农村档案综合管理、统一档案实体分类的需要。农村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档案,又要利用档案,要改善农村档案保管条件,为档案规范化管理作准备。要形成农村档案管理机制,为全面部署和铺开农村档案工作, 乡镇政府及村委会要明确档案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加强领导,应加大对档案室 (库) 的投入,完善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购置充足的符合标准的档案密集架和档案柜等装具,应安装标准的档案密集架和档案箱柜,有报警器或闭路电视系统,并配置电脑、打印机、空调机、抽风机、抽湿机、灭火器等设施,使到档案室 (库) 安全、实用、整洁。箱柜充足、整齐、规范、统一。严格按“七防”进行管理,防火、防高温、防潮、防盗、防尘、防霉、防虫“七防”措施落实。还应制定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档案保管、档案资料开发利用、档案鉴定和销毁等管理制度并进行上墙公示, 实现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人管理、有档案室 (库) , 使档案的保管条件得到明显的提高,为延长档案的寿命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档案安全。使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很好地在这里贯彻落实,使档案工作适应农村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2.3.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稳定档案队伍

为推动农村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专门举办村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班,邀请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科的领导,对档案的收集、分类、立卷、归档、保管和信息化管理等作详细的讲解,作具体的档案业务指导和实际的操作演练,大大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使农村档案人员熟悉档案资料的收集、档案分类、鉴定、保管期限划分、实体整理、编号、上架排列、检索编制等各项环节,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加强,能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村委会在换届选举后,领导班子成员及支委、委员也必做一定的调整,村组织的调整势必使档案队伍的稳定性无法保障,使农村档案工作缺乏连续性,致使档案管理出现断档。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措施,规定如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更改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档案队伍的稳定性。

2.4. 完善制度依法治档确保档案材料的收集齐全

农村档案工作的巩固和持续开展,迫切需要通过完善制度,依法治理,提高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广东省乡(镇)档案管理办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试行办法》等档案工作的法规、制度和业务标准。结合农村档案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调整和完善农村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并加强业务监督指导。

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明确档案人员岗位职责,实现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确保各村委会的各类档案可以基本收集齐全,并在村委会档案室 (库) 集中规范管理。村干部换届选举交接班时一定要做好档案的交接班,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文件的交接,禁止档案匿藏或销毁。避免以往村委会换届选举一次,档案工作就会断层一次,甚至会出现人走档案也走的现象。让更多的干部和管理人员熟悉了解建档工作的操作程序。为每个村干部配备一个文件盒,要求各人工作中产生和使用过的所有资料都放在文件盒内, 每月或每个季度由档案员收集整理, 如个人想保存档案资料则只能是保存复印件。这样,档案的收集有了规范保障,各类档案都能有专人跟踪,村干部也意识到档案资料的重要性,能及时自觉地向档案室 (库) 移交资料,确保档案资料得到有效的收集。各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要一如既往地配合档案员开展工作,坚持每年续档,积极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资料统一及时交由档案员整理归档,以确保资料的有效保管,使到日后有档可查、有档可依。

参考文献

[1]陈作明主编.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出版社.1988年9月

[2]邓绍兴, 陈智为主编.档案管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讲话 篇5

范县迎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质量,我市各级领导班子组织召开了关于创建延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会议,会议就我市档案基础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特别针对乡镇档案建设工作提出了若干要求,学校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是本次预验收工作重点检查单位。所以,就本次迎检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增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以服务三农为中心,切实把农村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市作为示范县创建试点城市,更是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这一使命,而我们教育系统也应该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各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新农村建设学校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开展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把存在于档案工作中的不足,尽全力去完善。以严谨、规范作为我们的标尺,努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学校档案工作的达标,确保示范县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二、完善机制、加强管理,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专门组织学习了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和规范,要求各单位设置专人负责档案工作,并将专(兼)职档案员名单做了统计。同时开展了档案工作检查,对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发现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提升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加强档案工作管理力度,做到归档有范围,收集有专人,立卷有标准,管理有措施,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保证档案管理质量。

1、档案管理制度化。按照《延吉市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具体要求,建立健全档案统计、借阅、利用、保管、保密等相关制度,明确分管领导,专(兼)职负责人,实施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以规范性制度,统一指导档案工作建设井然有序进行。

2、档案管理规范化。一是成立专项机构。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指定专人专职管理,设置专用档案室,做到防盗、防火、防潮、防虫蛀等安全保管要求。二是规范整理程序。按照“接收——鉴别——分类——整理——存档”的管理程序,将文件分类暂存,以便查阅及年终归档。要对收发的各类文件进行登记、整理、存放,保证材料的接收及时、准确和完整。借阅要进行记录,确保及时归还,杜绝文件流失。三是明确归档范围。根据《延吉市普通学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将档案分为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五大类,按照永久、30年、10年期限进行细致有效地分类保存。四是档案安全保密工作要到位。保证档案的信息安全,杜绝泄露保密信息,查阅保密信息要持介绍信等相关证明,得到领导审批同意方可,个别信息复印摘抄需登记签字。

3、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成果体现。近年来,我市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要求,学校方面要尽快实现信息化过度。一是增添现代化办公设备。设立封闭式档案室,使用专门的档案柜,使用数码相机和其他多媒体设备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二是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将现存档案进行登记造册,形成电子目录,不仅方便查阅,而且对档案保存及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三是档案人员信息化。各学校应对本单位档案管理员进行信息化培训,要学会使用电脑及相关设备,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努力钻研,力求更好的服务于档案事业。

三、克服困难、狠抓落实,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迎检工作。

日前,我局联合市档案局对我市28所中小学的档案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档案管理尚未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学校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档案资料不全现象较为普遍;学校档案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能力

农村档案工作 篇6

一、搞好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建档工作,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出现了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流转,土地流转面积和涉及的农户每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建好、管好、用好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对于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避免土地流转纠纷,统筹农村各项改革,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档案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积极指导,提前介入,制定和提出切合本地区实际的土地流转合同档案收集、管理、移交的具体意见,按照县、乡(镇)、村、户四级建档管理模式,一组一卷,一村一档,一乡一柜,并坚持做到无偿为农民提供服务,保证土地承包、流转、征用等严格按照国家农村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規执行,并体现民意民愿。

二、适时建立和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档案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也随之出现了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报酬等方面正当权益屡屡受到侵害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规范档案,并切实利用档案,使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序进行,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时之需。

当前,档案部门要积极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部门,建立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档案。把有关用工意向、用工协议、求职报名、教育培训、考核录用、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各个环节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建立动态的农村劳动力档案管理网络,并及时发布,从而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自发分散流动向合理有序流动转移,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管理和良好服务,减少农民工求职的盲目性。同时通过建立劳动力转移档案,将档案作为维权依据和法律武器,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支持建立农民信用贷款档案,为农民发展经济服务

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档案部门帮助和指导建立农民信用档案的做法,将会对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有效地得到金融资金的支持,积极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起到推动作用。

四、积极探索农户建档模式

知民情、知地情、知乡情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前提,农户档案正是广大农民基本情况的客观记录,是反映农村总体情况的基本信息。建设以人为本、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实现农村稳定和村社文明,农户档案将是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晴雨表”,村风民情的“参考书”,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推动营造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农村社会环境。例如吉林省梨树县关东村的李京府在县档案局指导下建立农户档案6大类290多卷册,借助档案使其养殖业有了大发展,收益可观,在当地小有名气。

五、深化村务公开档案,架起干群“连心桥”

多年来,大部分地区档案部门在开展村级建档工作中,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纳入村级归档的主要内容,在维护农民利益、规范村务管理、保持农村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为有效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提供了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村务公开档案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逐步细化和完善,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集中力量建立村务公开档案和矛盾纠纷排查档案,指导乡(镇)村两级将村民普遍关心的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税费交纳、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电费、电价等热点问题的有关材料收集立卷,并定时公开,自愿查阅。要通过完善村务公开档案,让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真正明明白白,“让事实说话”,“给群众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给农村干部群众和各项工作都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使之成为农村干群的“连心桥”,改善干群关系的润滑剂。

六、立足“三农”需要,做好小城镇档案工作

建设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乡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小城镇建设进程将大大加快,在小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越来越多,涉及的部门也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了原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范畴。因此,小城镇建设档案集中管理工作应该尽快提到档案部门业务指导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一是要积极指导帮助建立起以镇机关综合档案室为核心、相关业务科室和建设开发企业为重点的小城镇档案管理体系,确保小城镇建设档案真实、准确、齐全和妥善保管及有效利用;二是要加强指导和执法监督,规范建设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小城镇档案依法管理与规范建设;三是要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确保小城镇档案符合小城镇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促进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服务。

七、做好“一网三站”建设,延伸服务领域

一网:建立农业农村科技档案信息网。即在巩固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搭建农业农村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及网页,充实内容,逐步使档案科技信息交流向现代化、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三站:建立农民建档用档服务指导站、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和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即以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与涉农部门一道建设农民建档用档服务指导站,指导各涉农部门和农户做好档案立卷、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农民,使其掌握先进的技术,从而实施科学种植和养殖;依托乡(镇)档案馆(室),建立农业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将已公开的涉及农、林、水、土地、粮食、畜牧等方面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提供给农民,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各项法规政策,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使农民能够真正感受到各级档案部门转变职能、延伸服务,拓展档案工作,为“三农”社会化服务的好处。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有关问题 篇7

作为广东省前沿阵地的广州市,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和很多突出的贡献。在广州的农村和乡镇中,档案管理的工作也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建档,管理档案的相关工作。这篇文章就广州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实际情况和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基本情况。随着农村“三个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档案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这对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我市在推行镇(街)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无论是实行政务公开还是村务公开,都要求以齐全完整准确的档案作基础,否则,公开的内容就难以令人信服。例如,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情况、年度工作执行和完成情况等等都要进行细致、精确地数据处理,这样为市政府进行资料整理、调查方面提供了大量方便快捷的信息,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和我市农业农村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存在问题。档案建设和档案管理在农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城市相比较而言,仍然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一些地方档案法规定的农村档案工作具体落实不到位。农村地方人力资源不足,土地有效率用面积不大,有经验的档案管理人员稀缺,导致了有些农村地方没有档案管理机构、没有档案室或者这档案馆、甚至将档案人员随意抽调,以此来应付各农村地方档案的相关工作。

二是一些农村的地方档案管理有严重的“偏袒”现象。对党、政府的档案能够集中存放,保存得完好无损,以便交予上级部门检查和交差。但是关于普通村民的资料和有关村民内部问题的档案则“七零八落”的分散在各地的档案处,甚至管理混乱、残缺不全。

三是农村和乡镇领导只注重效益工程,认为档案管理的工作不仅没有对他们的施政管理水平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财政负担,支付建设档案室或档案馆,并且还要指出一笔相关的费用来专门给档案的管理人员。因此,农村和乡镇领导都不愿对档案管理进行大力财政投入,只是表面上满足国家的政策和要求,在地方上建设“空”档案馆,以求政绩工程达标。

解决对策。事物是矛盾的,事物只有不断地在矛盾中解决,才能向前发展。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也一样,有问题,就要对症下药,抓住重点进行解决。

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农村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并且在日后政府的财政投入方面,也要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光只有硬件的档案室或者管理档案的软件设备,还要有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员这些相应的软件设备。充分保障农村有档案室、有专业档案的管理人员,全面发挥出档案的工作效用。

从化市围绕“农业稳市”战略,通过开展镇(街)、村档案目标管理,夯实从化市农村档案工作基础,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手段。长抓不懈的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以及钻也档案管理人员的作用。

而对于一些农村的地方档案管理有严重的“偏袒”现象。我们认为要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各级对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档案教育的宣传工作,必须要在农村的各级各单位落实到实处,让档案的法律法规全面不断地深入人心,特别是要提高各级档案管理干部的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和增强他们的意识,这样才可以让服务为民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程河镇六房村5组村民郭某的母亲,以前户口整顿时因为母亲年龄大,村里没有上报,自己也没有在意,导致现在户籍网上没有她的信息,70多岁还没有户口簿、身份证,不能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郭某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区档案馆,查有关他母亲的档案。有了档案馆出具的证明,他母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方,不需要档案制度的建设,这不仅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也与对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相违背。

此外,农村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情况,除了要有上述“一”的要求外,还要树立强化服务意识,拓宽农村档案服务领域,建设农村档案管理的新模式。除了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也适用于农村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各级领导要把进一步做好农村档案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农村“三个文明”的重要基础。

实践证明,只有农村和各乡镇的领导充分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档案管理中心,配齐机构、人员和基础设施,不断用发展的眼光和灵活多变的措施解决农村档案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还要拓宽农村档案的服务领域和范围,靠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求得发展的空间。来满足人民日日益增长对档案的需求,这样的领导才会赢得人民大众的爱戴,这样才是真正将国家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的好领导,发挥领带带同作用,解决农业农村档案的有关问题。

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分析 篇8

一、争取领导重视,把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

无论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得到领导的重视,这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更是如此,更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领导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领导重视与否,决定着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与成败。农村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并争取领导的重视。有的农村领导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在农村可有可无,因此,对领导加强有关农村档案方面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要经常把有关文件、材料给领导看,在领导的脑海里留下印象,打下烙印,使领导看后受到启发,更加重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要使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领导必须重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摆上位置,把农村档案管理作为农村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农村其他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要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同时,在农村档案设施上要加大投入,拨出经费,为档案室配备计算机等必要设备,使农村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保障,软件上不落后,以适应农村档案信息化的需要。

二、整章建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农村档案

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和保证。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规章制度才能保障其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一是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要制定和完善《农村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农村档案保管制度》、《农村档案保密制度》、《农村档案查阅制度》、《农村档案统计制度》、《农村档案移交制度》、《农村档案销毁制度》、《农村档案立卷归档制度》等,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以此规范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使其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强化制度的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依法依规搞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每年结合《档案法》执法检查,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适时组织回头看,跟踪整改。通过以上措施,来保证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有序开展。

三、立足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农村档案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农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将极大地影响农村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实现农村档案信息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档案数字化、信息化都是信息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努力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农村档案信息化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档案的作用。目前,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农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等工作,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将有效推动农村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者也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是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型农村档案管理人才,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四、搞好利用,深入开发档案资源,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农村档案建档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让这些档案更好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在工作中,要在做好保管的同时,更好地做好开放利用工作。每个乡村都要确定1名专兼职档案员,平时负责档案的调阅利用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位。要求将形成的档案目录向群众公布,并将可能用到的档案如婚姻登记、土地二轮承包、林改等方面档案的存档地点告知群众,让群众对自己需要查询的档案存放地点有清晰地了解。同时,要求对利用档案填写的利用效果登记表、典型的事例及时上报。开展好农村档案调阅利用,能极大地方便群众,充分实现农村档案的社会效益。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着眼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丰富档案内容,切实做好与农民相关的档案管理,尽量做到文件材料归档齐全完整,方便群众查阅利用,以发挥农村档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玮.关于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科技展望,2014.5

农村档案工作 篇9

1. 深入宣传, 提高对新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只有通过有效宣传, 引起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重视到位、资金人员到位、制度保证到位, 使档案工作在便民、富民、惠民中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为此, 各级档案部门要强化宣传引导服务的理念,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 全面提高农村干群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体系, 促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 强化收集, 保证新农村建设档案的完整性。

首先, 要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归档范围, 明确归档要求和归档时间, 严格归档手续, 以制度约束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其次, 要注重引导。明确农村档案资料属于集体所有, 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或拒绝归档。要加大宣传引导工作, 通过组织农村档案收集情况、日常使用、作用发挥等交流活动, 强化档案收集意识, 使农村干群进而配合、支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收集归档工作。

3. 制定标准, 提高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一是以制度加以规范。各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 以制度规范档案工作行为。特别应强调村干部离任时, 散存在其手中的应归档材料必须移交。二是以标准加以规范。要制定硬件设施的标准、文书档案整理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 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三是以利用促进规范。在利用过程中, 通过提供利用工作检验档案工作实践, 找出不规范的弊端, 加以完善和规范。

4. 加强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农民和农村当前和长远需求。只有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深化开发利用, 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首先, 要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切实把反映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各种形式、载体、门类的档案资料收集起来。同时, 把反映当地名人、名产、风土人情、乡土风俗、历史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收集起来, 纳入新农村建设档案信息资源范畴。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民主管理、劳动力转移、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领域的专门档案。其次, 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这笔巨大的信息资源财富盘活用好, 积极构建以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市场动态等内容为主的信息资源体系, 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使广大农民从中得到实惠。把各级政府有关涉农政策汇编成专题提供给农民, 及时发布经鉴定筛选、对农民致富有帮助的科技档案和农经信息, 为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服务。让农村档案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的好参谋, 科技兴农的好顾问, 强村富民的好帮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服务。

5. 以人为本, 发挥新农村建设档案在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作用。

农村的和谐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 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 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要针对农村促和谐、保稳定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 一切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一要切实加强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宅基地审批、农村换届选举、退耕还林、税费改革、农民医保、土地征用以及支农惠农政策等各项建档和管理工作, 减少农村各类社会矛盾,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 围绕民主选举、民主理财、民主议事三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档案部门要把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同建立和谐新农村结合起来, 切实使农村档案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稳定上发挥评判查考作用, 在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中发挥稳压调节作用, 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依法行政上发挥监督约束作用, 在推进农民知情明政、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保障依据作用。

6. 强化培训,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是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培训。由于村干部对档案工作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因此, 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可以扩大受训范围, 覆盖全乡镇所有行政村, 让每位村干部对档案业务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二是全区性培训。有重点地对村级档案员进行培训, 使之进一步掌握档案业务, 成为村级建档工作的指导员;三是组织村级档案员去外地参观学习, 这既有助于档案人员增进对档案工作的直观了解, 又有利于查找不足, 自觉地加以改进;四是座谈交流, 以交流促学习, 以学习促运用, 以运用促发展;五是加强实践性指导, 通过档案业务指导人员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 提高村级档案人员的档案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之我见 篇10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认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完整丰富的档案, 不仅是新农村发展的历史见证, 也是农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农业、农村和农民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做好这项重要工作,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档案工作的认识, 为提高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积极有效地服务, 档案部门要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大局, 进一步增强搞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逐渐加大农村档案工作力度, 把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认真抓实抓好。

二、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 要营造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档案意识, 要让自觉留存档案、积极保管档案、主动利用档案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 要建立有效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机制。

一是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我们可以重点树立村务公开、农村科技、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信用社等领域的建档典型, 用典型来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努力扩大宣传效果, 并逐步推广。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档案资料, 可重点加强特色档案的管理, 如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富民档案”、反映农村面貌变化的“环境档案”、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保障档案”、服务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档案”等。二是加强行政推动作用, 争取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市 (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及考核验收体系之中, 加大考核力度。三是坚持依法治档, 建立完善有效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执法监督机制和保障措施, 依法搞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三) 要加大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 探索并逐步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信息平台、城乡一体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和涉农市场需求信息平台, 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为农民和农村各项工作服务

(一) 加强新农村村务档案建设工作, 为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服务。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国家提出:“为了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而要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就要做好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 如“村级组织健全、工作有力”要求有选举原始记录;“村务公开全面真实”明确村务公开的档案必须齐全并按规定管理;“民主决策科学规范”则必须保证表决和会议记录等档案的完整性;“民主管理扎实有序”要求必须制订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财务档案;“民主监督切实有效”则要求财务审计和民主评议档案记录必须清楚、整洁。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中的村镇及农户档案, 在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打下了了良好的基础。

(二) 加强村民民生档案建设工作, 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服务。

为了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就要做好村民民生保障工作, 建立村民医疗档案、养老保险档案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环节。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 可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家庭健康档案, 使投保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甚至国外, 中介劳务机构也相继产生, 中介劳务档案的建立, 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传递就业市场信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 加强农村文化科技档案建设工作, 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服务。

新农村建设要求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 就要发展社会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个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少不了档案文化建设, 档案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档案编研成果, 如书籍、展览、科学技术咨询等,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和科技产品能够记录和传播地方的历史文化, 宣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成就, 改善生产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 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 .孙佑民.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世界农业, 2006.10

农村档案工作 篇11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亟需加强和完善。这就要求乡镇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监督和指导职责,二是组织协调作用,三是其具有的软硬件优势;四是其在综合开发利用档案方面的优越条件。

关键词:乡镇档案部门新农村建设

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档案法》明确规定了乡镇政府对基层村民自治组织档案工作具有监督指导的职责,从法律上明确了其主体地位。为此,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各行政村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档案,实现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

一、乡镇档案部门具有监督和指导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职责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档案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明确规定了乡镇档案机构在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地位。如今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农民在生产、生活及自治管理中建立和提供档案服务,不仅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和提升农民素质的手段,也是构建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和完善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是历史的必然,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那么,乡镇政府如何履行职责,最大限度发挥其主导作用呢?

第一,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要实行“双纳入”制度,即将档案工作小组纳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将档案工作纳入镇(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范围,以统领本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机关档案工作小组职责范围,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乡镇机关档案员要履行其监督指导职责,尤其要加强对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业务科室的监督,确保各类业务档案齐全完整。

第二,健全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对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整理、保管、鉴定、销毁、利用以及移交等工作,都要制订规章制度并坚持执行,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对不易操作的规章制度要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三,定期培训村级档案人员。定期对村级专(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或通过以会代训形式进行指导,使他们了解新农村建设进程和档案工作发展动态,掌握必要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第四,对乡镇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有针对性的业务监督和工作指导,加上乡镇档案人员的自身努力,可以使一个乡镇的档案工作得到快速提高。监督、指导可以通过培训形式,也可以通过上门方式。平谷区马昌营镇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包村干部职责范围,通过对包村干部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在掌握了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后,再协助和督促所包村镇做好新农村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另外,他们还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五个好”党支部的评比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既检查了争创“五好支部”的工作情况,也促进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该做法实行两年来,有效地解决了村级档案归档难、归档不齐全的现象,在规范农村政务和村级档案齐全完整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乡镇档案部门的组织协调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的保障

乡镇政府作为行政村的领导机关,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直接或间接负责新农村的组织、规划、设计、实施等工作,掌握着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以平谷区为例,在2006年新农村建设中,全区42个部门共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69项,涉及产业培育、村庄布局、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农民培训、社会事业、基层民主和政治建设等十个方面,其中90%以上是政府主导的项目,其余部分也是由政府组织协调的项目。因此,乡镇政府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直接生成者,也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上传下达的中转站,在确保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工作中的协调作用。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众多单位,且相互间存在诸多联系,要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必然需要乡镇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各部门间的档案工作。以镇罗营镇玻璃台村新民居建设为例,由于该村建设涉及的部门多,在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后,村里保存的相关文件并不齐全,特别是规划审批的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项目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等,都保存在相关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手中,而且大部分材料由他们负责归档保存,致使村里没有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档案,不利于今后的档案利用工作。为此,镇政府先后与10多个单位和个人进行协调,对与该村建设有关的重要文件进行收集或复制,共充实文件材料100余件,这才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档案的齐全完整。

(二)对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收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由乡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办法和收集范围,并依据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周期实行定时更新,保证文件材料收集方法的适用性和收集范围的全面系统性,为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三、乡镇档案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软硬件优势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乡镇政府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为新农村档案工作服务。

(一)建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

作为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外延,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可以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和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便于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乡镇政府可以将“一站式”服务大厅作为服务平台,借助其人员和设备条件,有的放矢地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要从“三农”工作实际需要出發,理顺现行文件送交渠道,确保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以方便的利用形式为农民提供满意的服务。这种服务内容应包括各级政府印发的占地补偿、税费改革、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非涉密性文件,以及与种植、养殖有关的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科技信息。

(二)实行“村档镇管”

“村档镇管”,是指在不改变其档案所属权的前提下,将村级档案集中到所属镇(乡)档案室进行综合管理的方法。实施“村档镇管”,一方面可利用档案推动村级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能在镇村有效贯彻执行《档案法》及《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做到依法治档。平谷区档案局在刘店镇和镇罗营镇分别进行“村档镇管”试点,利用乡镇联合档案室的软硬件管理条件优势,对7个村的档案进行了托管,有效避免了因管理条件落后带来的档案损失,提高了村级档案管理质量。在此基础上,又对马昌营镇提出了“村重要档案镇管”的管理思路,在每年六月份将归档完毕的重要档案移交镇档案室,并做好托管移交手续,托管内容包括“两册”(党支部手册、村务公开手册)、换届选举材料、村民代表大会材料、土地承包租赁合同以及其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材料等。通过实践,“村档镇管”的档案管理形式在规范基层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村务工作衔接、约束村干部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和谐的发展环境。

四、乡镇档案部门在综合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档案方面条件优越

利用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乡镇档案室的室藏档案,加上“村档镇管”的村级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出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做好新农村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宣传推广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有利于提升新农村的文化内涵。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利用服务

通过协助和引导新农村开展档案的利用、编研、展览等多种方式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例如可以利用新农村的新旧村貌、民俗旅游、风土人情、文化成果、土特产品等声像档案,举办新农村建设图片展、民俗旅游档案展、新农村文化成果展等多种展览来真实地反映新农村建设成果,扩大档案工作知名度。黄松峪乡在为民俗旅游接待户建立家庭档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平谷区最早开展民俗旅游的乡,目前已有民俗旅游接待户109户,其中雕窝村是全区第一个民俗户建档村,全村45户居民有24户建立起了家庭档案,在此基础上,镇村档案机构深挖民俗村的文化内涵,将民间工艺、艺术文件材料、知名人士来访材料等充实到家庭档案中来,利用民俗旅游网进行广泛的宣传,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提升了民俗旅游的文化品味,实现了“旅游富民”的目的。

(二)建立乡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利用网络

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网络系统,实现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乡镇间的资源共享。各乡镇共享新农村建设档案目录,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新农村建设档案的网络化检索与利用,重点展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典型经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新农村建设档案的利用效率。

农村档案工作 篇12

一、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的原则

(一) 坚持统一领导。

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工作是事关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国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民核心经济利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流转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 实行统一领导, 统一制度, 统一标准规范。

(二) 坚持分级管理。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是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 (居) 民委员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是本级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的形成机关, 也是管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要按照档案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认真抓好本级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 并监督、指导和帮助基层特别是乡镇土地流转管理机关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 (居) 民委员会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

(三) 坚持集中保管。

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必须由档案形成单位集中保存, 科学管理, 不得分散。各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 特别是县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和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关,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配备档案管理设施设备,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 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档案有专人管理、有专柜存放、有专用档案室保管。

(四) 坚持科学分类。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形成的历史记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一般可分为:文书 (综合) 类、合同类、确权登记类、纠纷调处类等。各单位在收集、整理并形成档案过程中, 要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分工和工作实际, 本着工作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 科学分类, 建立分类归档制度。

二、农村土地流转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一) 上级机关和本单位关于土地流转机构设置、人事任免、启用印章的文件;

土地流转工作会议纪要及涉及土地流转的重要会议文件;上级领导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材料;本单位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作总结、大事记、新闻宣传材料;土地流转中的协议、合同书;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纠纷、仲裁材料, 如诉求申请、调查笔录、调处协议等。

(二) 上级机关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意见、办法、方案;

土地流转工作中的数码照片等是土地流转工作中重要的文件材料, 应收集整理, 立卷归档后可划分为“定期30年”。

(三) 土地流转工作简报、数据统计、入户调查表、信息采集表、信息发布表;

出让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身份证复印件和受让方立项及批复文件或其他相关文件材料等是土地流转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文件材料, 也应收集整理, 立卷归档后可划分为“定期10年”。

三、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 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事关重大, 除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外, 加强土地流转档案的管理, 也是十分重要的。各级农村工作、农业及相关职能部门, 要切实加强对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将土地流转档案的管理列入土地流转工作议程, 确保土地流转档案齐全、完整与安全, 使其在为农民长远利益服务、为农村长期稳定服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创造必要的保管保护条件。

要加大投入, 保证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所必需的人员、经费和设施条件, 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1.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应设置专橱, 分专人负责, 防止人为损坏、遗失;2.做好各种防范措施, 切实做好防虫、防火、防水、防化学药品、防污染等工作, 防止非人为的破坏和损失。

(三)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

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和档案管理法律政策规定, 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确保土地流转档案内容真实有效、信息完整、实体安全。各级政府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政策和档案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 有章可蹈, 保证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工作按照法律的轨道健康推进, 顺利开展。

(四)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

各级政府要依托农村经济服务站, 安排专门人员, 投入专项资金, 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及其他相关设备, 购置土地流转档案管理软件, 确保土地流转档案实现纸质、电子双套制归档, 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已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乡镇街村需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档案信息化管理, 有条件的乡镇街村可试点农村土地流转档案信息化管理, 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五)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上一篇:设计与管线工程下一篇:英语成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