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评价

2024-09-19

档案工作评价(精选12篇)

档案工作评价 篇1

本着坚持实事求是与规范有序的原则, 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细化、分解评价指标, 统一评分标准, 确定档案评价工作的组织原则, 制定适用于单位执行的档案工作综合评价与考核要求, 建立档案工作综合评价备案制度, 不仅有利于加强、完善并促进档案工作及其管理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也便于对单位档案工作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跟踪与指导。由于已有的档案工作评价相关研究基本集中在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教学档案等定性方面, 而对档案工作的定量评价涉及较少。本文以某航天企业为例, 在构建档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航天企业档案工作进行评价并具体分析。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式

模糊综合评价 (FCE) 的计算前提条件之一是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也就是权向量, 它一般由决策者直接指定。其基本过程是:首先从直接填写的权向量创建评测问卷, 然后将评测问卷分发给各个分发评测问卷, 专家评测完成后收回问卷, 最后导入数据并计算得到评价结果。

某航天企业档案工作评价采用评分制, 评价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设施设备、基础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等五个部分。根据实际情况, 具体评价指标见 (表1) 。

二、具体的评价步骤

档案工作评价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很难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求出具体值, 况且不同单位的档案工作评价体系其指标有不同的侧重, 因而对档案工作体系的评价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下面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步骤。

(一) 生成评测问卷。独立地使用模糊综合评价过程创建生成评测问卷时需要指定权向量和评价等级信息。

在yaahp软件的快速功能界面的“模糊综合评价”功能分类下能够看到“创建评测表”功能按钮。

点击“创建评测表”, 打开生成评测表设定窗口, 该窗口中的各个输入项鼠标悬停后会有提示信息。各输入项说明如下:1.Sheet名称:生成评测表所在的Excel Sheet的名称文本;2.评测表标题文本:评测表上方的标题文本;3.说明文本:评测表的说明文本, 显示在输入数据表格的上方;4.编辑评价等级:为各个评价指标打分时的可选评价等级文本;5.权向量:即模糊综合评价的权向量参数, 制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各个权向量之和必须等于1才能继续。填写各个输入项后, 点击“确定”并指定保存文件位置即可生成评测问卷。

(二) 专家填写评测问卷。将生成的评测表分发给专家后, 专家用Excel打开该文件即可填写数据, 可编辑项在Excel中以淡绿色单元格显示。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通过下拉框来输入, 下拉框中的内容即生成评测表所设定的评价等级。

(三) 导入评测问卷和保存数据文件。点击软件快速功能界面“模糊综合评价”功能区的“导入”, 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准备导入的评测问卷, 即可完成导入。

点击左上方的“保存”按钮将当前的模糊综合评价数据保存到.fce文件中, 随后使用软件快速功能界面“模糊综合评价”功能区的“打开”功能直接载入之前保存的数据。

(四) 查看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报告。打开.fce文件或导入数据后, 显示模糊综合评价数据查看界面。在此界面通过点选左侧的评测对象查看专家评测数据。

点击上方的“评价结果”标签, 切换到评测结果查看界面。左侧表格中显示各评测对象的综合评价得分, 中部的表格中显示各个指标的得分明细。

点击左上方的“报告”按钮, 选择报告文件保存位置后即可生成当前数据的报告。

三、结论

由此来看, 该航天企业2013年档案工作综合评价值为2.5, 其综合评价等级为“A级”。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对该航天企业2014年的档案工作进行评价, 在得出综合评价等级以后, 计算其综合评价值为2.68, 其综合评价等级与2013年也为“A级”。同一综合评价等级中2014年综合评价值较高, 其档案工作被认为是比较好的。

据2013年档案工作评价得分, 除了项目1 (7) 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和网络建设, 2 (1) 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室实行“三分开”, 3 (6) 对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开展异质备份, 4 (4) 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并实时或定期归档, 5 (1) 档案编研工作, 5 (2) 档案编研成果获奖情况, 5 (3) 开展档案管理方面的研究, 5 (5) 编制了档案利用实例分别得1分属C级;2 (3) 档案库房采取了“八防”措施, 4 (3) 开展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和全文数据库建设, 健全网上查询功能与程序分别得2分属B级外, 其余项目均得3分属A级。而据2014年档案工作评价得分, 除了项目2 (1) 、5 (1) 、5 (2) 、5 (3) 、5 (5) 分别得1分属C级, 4 (3) 、4 (4) 分别得2分属B级外, 其余项目均得3分属A级。相比2013年, 该航天企业的档案工作在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和网络建设, 档案库房采取了“八防”措施, 对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开展异质备份, 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并实时或定期归档四方面指标内容得分较高, 2014年这四个指标内容被认为是比较好的。

参考文献

[1]吴加琪.发展性档案工作评价理念及其运行机制[J].浙江档案, 2014 (03) :5-7.

[2]吴加琪, 徐祥丰.构建发展性档案工作评价机制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 2014 (04) :25-28.

档案工作评价 篇2

学习了案例材料后,我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档案袋评价”在设计与实施方面有很多优点:

首先,档案袋里可包罗万象 : 学生既能把自己好的作文放进去,又能在学习中把自己认为好的素材放进去,这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除此家长、教师、学生三者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对档案袋的制作都是围绕着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地,他们一定对他们自己精心制作的档案袋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以自己的喜好对 档案袋 进行设计,有兴趣去做,是自己喜欢的就能做得认真,比教师布置作业要求他去做更有效。

第三,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以前学生只是把作文当成是完成任务,个别学生敷衍了事,学生对教师认真的评语甚至看都不看,教师劳而无功,学生也不对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改正。而作文教学档案评价袋让学生有更多自主能动性,学生是认真完成的,对教师的评价能认真对待。

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第一,档案袋评价可能会花时间多、牵涉的面广,有时候难以实施;

第二,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家长素质的不同都会对评价带来麻烦。档案袋评价可能流于形式。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袋评价的好处,学生和教师可能会出现应付心理。

档案工作评价 篇3

【关键词】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0-02

一、档案袋(portfolio)

关于档案袋的定义,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随着档案袋的广泛应用,其定义也逐渐由简单到复杂。

Meyer,Schuman and Angello(1990) 认为档案袋是有目的地收集学生的作品,并在所选择的领域中最大限度的向同学和其他人展示学生的努力、进步或者成就:(1)学生参与选择档案袋内容,(2)选择的标准,(3)评定成绩的标准,(4)学生自我反思的依据。

Porter和Cleland认为:档案袋是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汇集,主要包括学生作品及作品反思。作品反思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扩展所学知识,并且可以使读者对学习者及其学习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Arter﹠Spandel(1993) 认为一份学生记录袋就是“一个学生作业和表现的专业收容库,可以告诉你关于这个学生的努力、进步或学业成绩的经历”,它涉及一个或者更多的学科领域。

在这些定义中,每位学者所给出的解释都具有合理性,正如对档案袋有详细研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比尔·约翰(Bill Johnson)所说, “如果要求五个不同的教师给档案袋下定义,你很可能会得到五种不同的答案——其中每一个都是没有“错”的。它们通常是与特定情景或使用它的学校联系在一起的。”

国内关于档案袋的定义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其中关于“portfolio”的译名有很多种,主要有:档案袋、成长记录袋、历程档案袋等。徐芬、赵德成(2002) 认为档案袋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可见,档案袋的英文名称只有一个“portfolio”,但其涵义却多种多样,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看在结合具体的情景时适合不适合之分。

二、档案袋的类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研究者因为对档案袋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就出现了对档案袋不同的分类方法。

国外学者对档案袋的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勒,以档案袋的不同功能为标准,把档案袋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理想型。比尔·约翰逊把档案袋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

国内学者对档案袋的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徐芬(2001) 把档案袋分为过程型、目标型、展示型和评估型。姚玉龙(2004) 认为,档案袋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课堂型以及理想型。目前主要推崇的是理想型。包括作品创作过程的证明,学生的系列作品,学生的自我反思记录,他人的评价等。

学者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档案袋进行分类,说明档案袋的应用是灵活多变的。同时,不同的分类也为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目的设计和应用档案袋提供了参考及借鉴。本研究主要想采用过程+评估型档案袋对幼儿绘画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档案袋和展示型、文件型等类型的档案袋不同,它包括对幼儿绘画作品本身产生过程的记载以及对作品的反思两个方面。

三、档案袋评价

关于“portfolio assessment”的译名也很多,主要有“成长记录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定”这几种,本文采用了“档案袋评价”这一名称。

彭俊英(2002) 认为,档案袋评价,是指收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典型的表现记录,以儿童的现实表现作为判断儿童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杨小玲,陈梅香(2005) 认为,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是指在某过程中为达到某个目的所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有组织呈现,通过这些资料或者材料,可以展示事情的进展过程或者个人的成长经历。宋凤芝(2007) 认为,“档案袋评价”就是以档案袋为依据对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

四、档案袋评价的作用

档案袋评价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广泛运用,近些年又在幼儿教育中普遍被使用,研究者认为主要是档案袋评价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吸引着广大学者和实践者去研究和使用。

国内学者在阐述档案袋评价的作用时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姚玉龙(2004) 认为,档案袋评价的作用非常大,主要体现在:(1)学生是主体;(2)教师由“主宰者”变成“主导者”;(3)档案袋便于了解和尊重学生;(4)档案袋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5)档案袋评价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他强调有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使记录的材料真实、典型、客观;(6)档案袋评价淡化了终结性评价;(7)有利于师生共同创新。

施章清(2004) 通过传统评价法与档案袋评价法的比较从而凸显档案袋评价的意义和价值。具体为:(1)档案袋评价有利于学生评价功能的多元化。它通过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注重通过有目的的收集学生作品,展现学生的努力、进步与成就,使学生体验到自身的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获得显著提高。(2)档案袋评价有利于学生评价内容的系统化。它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做出评价,既包括对课程学习状况的测验,也包括对具体问题情境处理的评价;既包括教师的评价又包括学生本人及其同学、家长的评价(3)档案袋评价有利于学生评价形式的人性化。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更好地发展;评价内容不仅仅考察知识和技能,还综合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4)档案袋评价有利于学生评价主体的自主化。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家长等。

研究者比较赞同彭俊英老师的观点,彭俊英(2002)指出,“档案袋评价能够:(1)真实、全面、动态地评价儿童,反映儿童千姿百态的个性;(2)让儿童体验成功,并提高其自我反思能力;(3)为教师教育决策服务;(4)有利于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

五、檔案袋评价的实际运用效果

档案袋评价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王春燕,刘媚通过调查发现现实中幼儿档案袋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创建目的不明确;评价内容不全面(多是美工作品);评价主体缺乏多元性(教师一人当家);评价过程缺乏高效性;评价的标准化程度低。

通过有关档案袋及档案袋评价的相关研究的综述,为研究者进行本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合理正确的使用档案袋评价敲响警钟。

参考文献:

[1]【美】Richard J﹒Stiggins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译.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58页

[2]Elizabeth F.Shores& Cathy Grace著,何厘琪译.幼儿学习档案袋——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德成,徐芬.成长记录袋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2,(5)

[4]彭俊英.档案袋评定——一种新型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法[J].山东教育,2002,(33)

[5]姚玉龙.从质性课程评价谈档案袋评定,甘肃教育理论探索,2004(2)

[6]杨小玲,陈梅香.档案袋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

[7]转引自胡中锋.学生“档案袋”的新内涵与类型[J].现代教育论丛,2007,(3)

档案工作评价 篇4

一、档案管理和质量体系的关系

对企业来说, 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开发、制造、检测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而企业档案是企业各种活动的直接记录, 它包括企业的市场营销、技术管理、产品生产、产品开发、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材料, 并以书面、图纸、磁盘、电子媒体等形式保存下来。在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评估过程中会产生和查阅大量档案, 因为质量评估活动需要的大量数据都是来自企业档案的长期积累。

二、质量体系评估需把好档案管理的几个关

1. 档案安全关。

安全是质量体系的重要元素之一, 档案管理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室是防火重点部位, 虽然档案资料看起来没有企业的一些原材料那样可以明确的衡量价值, 但是档案的无形价值更高, 档案室出了事故同样是安全事故。档案室要配备专门的防火负责人,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 保证文件资料的绝对安全。档案室要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对器材经常进行检查, 以便于在急需的时候快速使用。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档案室要规范用电, 对线路进行经常化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档案室禁止使用任何与档案资料无关的用品, 尤其是一些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档案室内禁止吸烟, 以及销毁物品。

2. 档案库房环境控制关。

我国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尤其是东部沿海, 降水比较多, 所以说保持库房的相对湿度, 对档案管理是很关键的。研究表明, 档案室库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纸张中含水量越多, 档案就容易生虫、长霉, 以及容易造成字迹扩散。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档案室放置除湿设备, 降低档案室内湿度, 创造档案保存的最佳环境。一般档案库温度应该控制在14~24℃±2℃, 相对湿度范围45~60%±5%。档案室工作期间可以将温度保持在18~28℃, 相对湿度在40~60%, 在此温度和湿度下不仅仅可以保证在档案室进行拍照、拷贝、校对等活动的进行, 而且可以保证档案的有效保存。

3. 档案质量关。

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对档案的质量管理也不能忽视。加强档案质量管理需要档案管理员的积极参加, 在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保证形成高质量的档案。在档案质量管理中需要全体档案管理员参加, 各部门积极配合, 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完成资料移交、收集和整理工作, 尤其是对电子文档及时传输、积极归档。在档案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执行全程控制方针, 从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到开发利用都需要引入质量管理。防止走过场, 特别是要防止为认证而认证, 质量认证的目的是最终提高组织质量管理水平, 而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形象的宣传。

三、质量评估中档案员配合工作的内容

1. 准备执行相关文件、标准。

档案员在配合进行质量评估外审的过程中, 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准备相关文件。文件的准备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对一般基本资料准备, 也就是平时管理中的资料, 比如各项管理标准等文件, 另外是对特殊资料的准备。档案管理员主要是配合管理者代表, 在管理者代表的提议下准备一些非常规资料。准备资料的标准是按质量手册中职能分配和部门职责的要求进行, 准备资料标准也是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准。在档案员准备资料的过程中, 积极参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随时准备调整。对资料进行更改需要有效进行沟通, 对其中有变动的, 积极地提供改进证据, 进行配套使用。

2. 迎审问题回答。

资料需要整合在一起, 分类放置, 电子版文件和记录等应该放在同一个目录中, 以便快速提取给审核员。对属于档案部门的问题, 积极进行解决, 不能推脱, 对存在的问题, 需要勇于承认, 尊重审核员, 平等对话, 不能争吵, 以免引起冲突。对于提出的问题, 由相关人员回答, 无关人员不要回答。在回答中尽量的做到少说、多听、多看和多想。对有争议的问题需要冷静进行思考, 想办法和审核员进行有效沟通。也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问题, 以便于快速回答。

3. 相关记录表格的提交。

档案员必须提前准备各种表格记录, 比如《温湿度登记记录》、《消防设施检查记录》、《档案查借阅记录》, 这些都是认证时随时要抽检的资料。温湿度管理对库房保持适合档案储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湿度记录情况可以反映档案管理中的科技因素, 对温湿度进行记录、整理和规律总结, 也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消防检查记录可以对消防情况进行明确反映, 可以体现出档案管理中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 档案移交、档案销毁和档案借阅的记录, 可以对档案的来龙去脉有效展示出来。提供档案的各项精准记录, 对质量评估的顺利进行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牛家旺.档案管理信息化下档案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2

[2] .高金娥.浅谈关于档案管理员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海故事博览, 2010.8

评价档案标题 篇5

1.百色皓海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一)2.百色皓海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二)3.广西驰程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德保汽车总站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2013.12

4.广西西林大西南林化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松香产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5.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物质制5万吨/年聚乙烯醇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6.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百色田阳县田州镇三今工业区大道加油站北站 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7.广西兴业锦祥化工有限公司松香、松节油生产安全现状评价

8.广西兴业锦祥化工有限公司松香、松节油生产安全现状评价

9.博白县松旺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

10.广西红墙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项目

(一期工程6.5万吨/年)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11.田阳县玉凤镇群里加油站安全设置竣工验收评价

12.田东东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城东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013年)

13.大新桂南华工有限责任公司

14.百色市天源松香有限公司松香节油生产安全现状评价

15.来宾市兴宾区孚石化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6.玉林市国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7.广西靖西信发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8.广西容县名天林化有限公司松香节油生产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9.平乐县二塘工业园区加油站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档案信息质量评价之指标体系构建 篇6

关键词:档案信息质量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档案信息资源是整个人类信息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社会,是否拥有并善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正常运行与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档案资源,据统计,在我国3995个各级各类档案馆中,仅国家综合档案馆就保存有1.3亿卷档案。面临如此浩瀚的资源。其保存质量状况如何,尚无法知晓。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直接涉及档案质量评价的主要是传统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档案鉴定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关注档案个体信息,但也未能突破个体范围而从馆藏整体或者用户角度全面评价档案信息。笔者试图从档案个体、档案集合(馆藏)、档案用户三维构建一套全方位的档案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希望通过层次分析法精确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实际工作提供量化标准指导。

1、构建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1.1档案信息具有多维属性,需要多角度的评价指标,档案信息反映的是社会各项活动的记录,包罗万象,具有多方面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档案信息的最终确定需要经过收集、鉴定、保管、利用等流程,具有操作复杂,质量确定较难的特点;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服务普及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具有复杂性、隐含性、模糊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对档案信息的评价不可能只单方面而必须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以形成相辅相成的指标组即系统、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

1.2可供利用的档案质量并不明朗,需要全方位的评价指标。陈永生教授认为“档案利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有多少档案和有哪些档案可供利用”,不过需要补充的是“量”的确定并不能保证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用户需求的满足,只有全方位了解和评价档案的“质”,才能较为全面掌握可供利用的档案情况,使档案工作者清晰地知晓档案信息的生存状态、区分优劣,使档案用户明明白白“消费”、轻轻松松利用档案信息。

1.3传统档案信息评价(鉴定)未能从馆藏和用户角度考虑。曾有资料统计表明档案已供利用的情况是“档案利用与99%以上的人不相关,与90%以上的档案不相关”,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在于传统档案鉴定工作以“客观价值”为主要标准,没有充分考虑馆藏质量和用户需求。另外,目前我国对档案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较少,直接涉及档案信息相关评价指标、构建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更少,已有的也只有极少量的关于档案利用、网络档案信息及数字档案馆等方面的质量评价研究。

2、档案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档案信息质量,基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指标。本文沿着档案形成到进馆保存再被利用的时间主线,从形成时的“个体”,到进馆之后的“集合”馆藏,最后用户的利用“效用”三个角度来构建档案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1档案信息个体质量指标。客观性,档案反映的事实总是某个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属性。它要求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与一切个人感情、偏见或意见无关,不带有自己的偏好和利益。有些学者也提到真实性、可靠性等,笔者认为真实性、可靠性必须通过客观性来保证,客观是真实、可靠的本质和内核,具体反应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应当与其所要表达的客观事实保持一致或吻合:二是具有相似背景的不同用户分别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事件加以分析。应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三是档案信息应减少档案工作人员的偏差,不应有预定结果的偏向。例如,在纸质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中,档案信息的客观与否就通过反映的真实即数字化后的档案内容是否与原事实保持一致、能否仍然可证实以及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有否因为人员的偏差而出现错误来判断。

正确性,相对客观性而言,正确是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事实上,档案信息的形成、利用等过程中完全不具有个人的主观性是不可能的,即在一定程度上档案信息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但这种主观性的引入必须与事实、公认的道理和标准相一致、相符合,这种主观性在档案信息质量中就表现为正确性。

权威性,一指档案信息来源的权威,档案信息形成者的权威越高,则档案信息权威性越大:二指档案进馆后对档案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手段是可靠的,如在进行档案信息检索时所用到的方法或公式应该使用户觉得是有道理的:三指提供档案信息来源的公信力,提供档案信息的部门公信力越高,则档案信息权威性越大。

背景性解释,指与档案信息密切相关的背景性信息,有助于了解和表达档案信息,其本身也是档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电子文件而言,为了使电子文件能够长久保存,诸如扫描方式、各种处理和保管格式、所处的软硬件平台等背景性解释在某种程度上说决定电子文件信息质量。

2.2档案信息集合质量指标。全方位研究档案信息的质量,除了保证个体档案的质量外,集合质量也是确保档案信息质量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个体质量高只是为集合质量提供了充分条件,我们不能确定一份份个体质量高的档案信息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金山”,相反,如果缺少了集合质量,档案信息不能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应,很多档案就只能成为“信息垃圾”或“鸡肋”。

丰富性,指档案信息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收集与主题范围、时间范围、地区范围、重要人物范围等相关的档案,提高可用的资源数量,实现档案类型和特色的多样性。

优化性,指以最低限度的消耗,保存所需利用的最大限度的档案信息资源,对没有利用价值或对利用者无用的档案信息给予清除,提高管理效率。

相关性,指档案与档案之间各信息元素的关联程度,馆藏质量高的档案信息应该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样目的明确的用户能快速知晓自身所需的信息与馆藏的匹配程度,而毫无关联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将使用户不知所云,无法使用。

完整性,是指作为信息集合,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述事实、描述事物。具体而言,某单位、行业、地区、国家的档案馆(室)收藏的档案应该反映所代表的单位、行业、地区和国家的全貌。例如,单位的档案室,无论从时间、责任者、档号等哪一方面检索,档案信息都应具有连续性,如果缺少了某年某个档号的档案,所反映的档案信息结构就是不完整的,不能完整地记录机构的历史。

2.3档案信息效用质量指标。怎样的档案信息对用户而言是最好的?当然是在合适的时间对用户是有用的,在数量上是适当的用户容易查找利用的,在内容上是独特的最好与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匹配一致。

有用性,指档案信息与用户期望的信息内容的差距。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能满足不同用户的相类似的档案信息需求:能满足不同用户不同需求层次、需求层面、需求方向的档案信息需求;能满足不同职业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能满足不同用户档案信息的使用、能满足社会和国家的各种档案信息需求等。

实时性,指档案信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超出这一时间限制的档案信息可能会失去价值。档案信息的实时性可以用过去的时间长度来度量,档案信息能够发挥效用的有效时间越长,则实时性越好。

适量性,指档案信息量应该尽可能适当,不管是何类型的档案用户,其需要的档案信息量都不是无限的。档案信息量不足,会使用户得不到所需的详细信息,无法满足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档案信息量过量,会浪费各种管理资源,增加用户利用的难度。

独特性,指档案信息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存在别人在别处无法获得的档案信息。具体说来,主要是指反映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机构内容的档案:年代特别久远的档案;名人档案、文革档案、特别稀少的珍贵档案:涉及重大秘密的档案等。

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篇7

随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 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已经涉及了很多层面。近些年的研究理论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笔者在做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课题时, 发现此类课题研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理论研究较少。

2000年11月国家档案局已经颁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在此背景下, 近年来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越来越多, 而档案信息资源质量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却少有人问津。笔者于2009年2月22日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题名或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或“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估”, 其数据库收录时间为1989年至今, 跨库检索, 搜索结果为零;检索题名或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评价”或“档案信息资源评估”, 搜索结果为1篇;检索题名或关键词=“档案信息质量评估”及“档案信息质量评价”, 检索结果为6篇;而检索题名或关键词=“信息资源评估”或“信息资源评价”, 检索结果为106篇。

2. 相关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较多。

对于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研究迄今为止鲜有涉足, 相关研究主题主要是“档案质量”、“档案信息质量评价研究”、“档案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其中档案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中有很多未辨明概念。因此, 在做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时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档案信息资源质量”, 将相关概念辨析明确后, 才能找到符合档案学特点和实践的评价指标, 进而对其作出正确、合理的评价。

二、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相关概念辨析

1.“档案质量”、“档案信息质量”、“档案信息资源质量”。

要明确“档案质量”与“档案信息质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要分析档案与档案信息的关系。从其产生来看, 档案是一种实物, 是实践的直接产物;档案信息是一种抽象, 是对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和背景的抽象。虽然“档案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信息贮存形式”[1], 但档案不能和档案信息画等号。既然“档案是内容和原始储存载体的统一体, 两者不可分离, 并具有法律凭证作用, 而档案信息目前一般认为是指档案的内容”[2], 那么在对档案质量评价时必然要考虑到两个方面, 着重点在“档案”;而档案信息由于并不因存储载体的改变而改变, 更多关注的是档案的内容信息, 所以在对档案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时要关注档案信息及关于档案信息的信息, 着重点在于“信息”。在属概念上, 两者并不是一类, 因此对其质量的评价研究自然也不能等同。

档案信息资源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档案信息的集合, 因为要成为一种资源必须要满足规模性、有用性和系统化管理三个基本条件, 所以可以把档案信息资源看做经过加工处理的, 达到一定规模的, 有用的档案信息的集合。而广义上的档案信息资源还包括档案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 如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因此, 在评估“档案信息资源质量”时不能等同于“档案信息质量”, 还要评价与档案信息有关的其他因素。明确了这一点, 我们在谈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估时便有了方向, 跳出单纯围绕档案信息的圈子, 正确评估作为一种资源的档案信息的质量, 给理论一个提升的高度。

2. 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的角度。

现有的关于“档案信息资源评估”的研究中, 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评估, 立足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 其指标体系由国家信息化部门制定实施, 也就是说在档案信息资源评价的主体上倾向于档案信息机构, 更多关注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的“量态”。但是如果关注档案信息资源的“质态”, 那么又该从什么角度去评估, 其评估主体该是谁?我们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 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价更多地转向了用户, “‘质量就是用户的满意度’这一理解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3]。如果把档案开发成为一种信息资源, 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利用, 那么对档案资源信息质量的评估, 也应该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因此, “信息资源质量评估”应该反映利用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满意程度, 立足点站在利用者的角度。这一点也是谈论其影响因素和指标构建的立足点。

三、影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因素

从用户角度来说, 获取及消化所取得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全过程都会对其最后的利用效果产生影响, 影响其质量判断行为。从用户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来看,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档案信息资源客体质量, 即档案信息资源本身的质量。影响档案信息资源本身质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 档案信息资源的分布。档案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或不集中都将影响其质量。而信息分布的“富集”和“贫集”现象不是档案信息资源分布所特有的, 而是信息分布的一般规律。这种现象必然造成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富”和“贫”, 对档案信息资源质量产生影响。

(2) 档案信息质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档案信息经过系统开发管理才能形成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的质量是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基石。因此, 档案信息的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原始性。原始性是指档案信息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最先形成的, 最真实地反映事物的信息。 (2) 可理解性。 (3) 时效性。时效性是指在信息失去有用性之前到达信息需求者手中, 并且在信息质量不受大的影响的前提下越快越好。 (4) 适量性, 指档案信息量应该尽可能适当。 (5) 符合法规。档案信息要符合《档案法》等相关法律制度。 (6) 相关可比。相关可比是指档案信息必须与使用者决策需要相关联并具有可比性。 (7) 全面完整, 指应全面地反映事物全貌, 从构成形式到具体内容都必须全面, 不应缺损、遗漏或零乱。 (8) 突出重点。档案信息数量庞大, 因此在档案信息量上必须突出重点, 有利于高效利用。

(3) 档案信息资源生产机构。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们”, 因此不同的人群、不同行业、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发形成的档案信息资源, 质量必然会存在差异, 也势必会从整体上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

(4) 技术手段。不同的时期, 由于受知识、技术的限制也必然会对生产出的档案信息资源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传统技术下, 档案信息资源多以纸质文献为主, 这种类型的资源存在检索速度较慢、查找不便等困难, 如果用户想要查询利用此类资源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如果将之转化整合为电子资源, 或者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直接产生电子文件, 将之整理为便于利用的数据库, 对于用户来说, 利用此类资源的效率必然要高于前面的传统资源, 这时对于用户来说显然后一种质量要优于前者。

2. 档案信息资源传递交流。

由于在档案信息资源的传递过程中, 要经过多次变换转化才能到达用户, 而转换会发生信息的缺失等现象, 从而影响其质量及利用效果。如原生档案信息资源、一次档案信息资源、二次档案信息资源之间的信息内容发生的变化将会对用户的利用产生影响。

3. 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者。

本文开始已明确, 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估主体从用户角度出发, 因此带入了一些主观因素。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需求方向、知识结构、知识背景等, 即使对于同样的档案信息资源也会作出不同的质量判断。

四、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估指标

因为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评价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 所以评价指标要围绕“效用”, 带有一定主观性和动态性。在实施办法上, 可以以定性方法为主, 用设计问卷调查法、评分法等方法来实施。在此笔者拟照以上思路, 构造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指标, 列出了七项指标内容, 但是只是做定性的探讨, 未给出定量的计算方法, 但由于指标带有主观性和动态性, 因此对评价指标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指标如下: (1) 信赖性。信赖性是指档案信息资源所收录的信息是否满足档案信息的质量要求, 可以从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信息加工层次、相关性等方面做评价。 (2) 匹配性。用户需要的资源与获取的资源有多大的匹配度, 换句话说就是否具备用户所需的资源类型, 主要是评价档案信息资源的覆盖率、收录量。 (3) 有用性。有用性指用户所获取的资源对实现其利用目的有多大的帮助。此项指标可以采取用户评价打分的形式进行。 (4) 及时性, 评价更新速度的一个指标。能让用户了解掌握最新最及时的信息的档案信息资源系统, 其质量当然要比一般的高, 可以从日更新数量上来评价。 (5) 便利性, 主要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技术手段、检索途径等方面的评价。质量较好的档案信息资源对于用户来说, 要做到目录规范、层次分类合理、检索工具齐全, 且便于不同知识水平的人群搜寻利用。 (6) 经济性。用户获得此类资源要花费多少成本, 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如时间成本、支付费用等。 (7) 服务质量, 主要是针对传统档案信息资源的评估, 服务质量显然也是用户关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服务设备、服务态度、服务时间等等, 可采用评分制的形式来评价。

摘要:档案信息资源质量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不容忽视, 直接关系到建设效果, 但是此类研究成果有限, 现有的有关课题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因此, 本文就此问题尝试做一些理论性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何嘉荪.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11) .

[2]潘连根.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辨析[J].档案与建设, 1998 (5) .

档案工作评价 篇8

《三课五环绿色课堂》环环都体现了学生的“动”。自学感知体现了学生动脑动眼, 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突出了学生动脑动口, 教师精讲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开阔视野。巩固提升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一、档案袋管理评价法的原则

《三课五环绿色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档案袋管理评价法也应以学生发展为原则。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让教师的语调、笑容使每个学生的心情舒畅, 进而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评价方式多样性原则。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与对学生综合艺术品质的评定相结合;书面评定与口头评价相结合。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原则。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原则。对学生美术学习情况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美术学习态度, 参与体验与合作精神, 在学习活动各环节中的审美及再现能力, 从感知到感悟, 从再现到创作的全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二、档案袋管理评价法的操作方法

课堂上先口头评价, 课后记录。《三课五环绿色课堂》的每一环节都设置了问题, 都在激发学生探讨、交流发表, 教师评价, 学生互评, 并可激烈辩论, 以小组为单位给予加分记录。教师在评价时随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动机、兴趣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多鼓励、肯定, 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 也必须充分肯定, 甚至可以“过分”肯定。教师在平时不经意的一句肯定的话, 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 对自已的作品 (业) 进行自评、师生共评、公开展览作品等方法来进行口头评价, 并形成口头的综合评定, 作好记录。口头评价可以用“有创意, 有激情, 有思想, 能合作, 有个性, 有品位, 整体感强, 感觉好, 用笔潇洒, 线条流畅, 调色明快”等积极、肯定、具有启发性的语言。

对学生的作业全当成作品对待, 课堂作业, 当堂展示, 自评互评, 反馈及时。定时作业书写评语, 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一个阶段的学习后, 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布置在学校的橱窗中让学生欣赏。这既可以激励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借鉴, 还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气氛, 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许多课堂美术作品可以直接成为展览品, 即使有一些作品完成得不太好, 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展出他们的作品。当然, 对于一些问题比较明确的作品, 可以采取要求修改或直接指出问题等方法, 待修改后再展出。展览的地点可以根据条件而定, 比如一些直接能上墙展示, 可以在班级的教室里展出, 也可以在学校的宣传窗里展出。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比较合适的场合, 让学生把自己成功的作品带到大家面前, 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 在自愿的前提下, 相互交换评价创作的作品, 这样既可以让大多数同学得到别人的优秀作品, 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增进了解、促进交往。还可进行网上展览评价。由于现在先进的图片处理设备比较多, 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和多媒体教室的设备, 以及数码照相机, 把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输入计算机,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可以随时展示在学生面前, 在课堂教学中也能随时用到所有的作品, 学生也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计算机房在网上查看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还可以通过网络在计算机里留下自己的评述。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同时积极选拔作品参加上级评奖展出。只要机会合适, 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参加一些有益的比赛。这也是对他们的莫大肯定和促进。

所有学生的展出作品, 教师都拍摄成照片, 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定时评定星级学生, 充分肯定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成绩, 并隆重颁发具有特色的星。星级分为进步之星、唯美之星、速度之星、创新之星、合作之星等等, 并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档案袋管理评价法给老师带来的困惑

档案袋管理评价法无疑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评价方法, 但给老师带来非常多的困难。如口头表扬速度快, 课后记录难免遗漏。班级学生人数多, 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大, 会力不从心。档案袋管理评价法必须要求老师是一个有心人, 时时要留心学生的微妙变化, 鼓励之, 并记录。因而老师的身心容易疲惫。

摘要:《三课五环绿色课堂》在各个环节都在调动学生的“动”。学生“动”起来, 闪光点也就显出来了。教师抓住学生这些闪光点, 积累这些闪光点, 就有可能成就一个学生。因而档案袋管理评价法应运而生。案袋管理评价法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困难。

关键词:《三课五环绿色课堂》,档案袋管理评价法

参考文献

[1]网络论文:《建设“绿色”美术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网络论文:福建高中新课程论文苏媛媛《创新评价--让课堂充满生机》.

对《幼儿成长档案》的评价与思考 篇9

一、突出幼儿个体, 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 不能只是单纯的搜集幼儿的作品, 那样, 幼儿的成长档案就只能是像画册一样。记录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就要有选择、有侧重的发挥它的展示功能了。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幼儿个体, 进行细致有效的观察、记录与评价, 及时发现幼儿自身存在的优缺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后, 把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展示出来, 这样, 才能真正再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轨迹, 再现评价为幼儿发展服务的功能。

过去, 我只是随意挑选一些幼儿的作品呈现在幼儿成长档案册上, 并注上作品名字, 笼统地赞扬几句。有一次, 我看到隔壁班老师正在上美术课, 孩子们画好之后, 正在评价作品, 她细致地询问幼儿创作的细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什么意思?”“你遇到了什么困难?”等, 然后将这些都记录在幼儿作品的下方。看到这些, 我触动很大, 这才是真正关注幼儿的作品, 并对幼儿作品进行细致和有效的评价。此后, 我开始尝试选择幼儿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并将幼儿对作品的想法以及老师对作品的评价都记录在幼儿成长档案册中, 以此帮助家长较全面地欣赏和评价幼儿的作品。

还有一次, 邓轩超正在用插塑积木拼出了一幅汽车图案, 我注意到那辆汽车看上去没有车尾, 有些与众不同, 便问超超:“你搭的是什么?”超超笑着说:“是一辆吉普车。”我继续问:“什么是吉普车呢?”超超耐心地解释:“就是越野车, 可以走很远的路, 还有备用轮胎。”我启发他:“那这辆吉普车的备用轮胎在哪儿呢?”超超听了立即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改进, 在车尾增加了一块凸出来的长方形, 看上去就像轮胎的侧面。之后, 我又鼓励超超在全体幼儿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同伴也给他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我把超超对作品的想法和调整都记录在了成长档案册里。

二、促进幼儿自评, 发掘幼儿的潜能、树立自信

我们在帮助幼儿丰富自己的档案袋的时候, 幼儿可以决定作品的取舍、也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评价, 更可以决定自己作品的存放方式。如果从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 引导他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并以自身的发展为标准, 调动其积极性, 有效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那教育的评价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每当幼儿做一件事或者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 我们会这样问孩子:“你做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下一次, 你有什么打算?”等等引导幼儿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我们把幼儿的成长档案袋放在低矮的柜子里, 有利于幼儿自己取放, 更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翻阅, 尝试在与自身及同伴间的互相学习、比较中, 正确地认识自己。幼儿都喜欢在档案袋中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最优秀的作品, 展示的过程中, 他会在同伴和家长的赞赏声中体验成功与收获的愉悦, 从而树立自信。

三、教师在观察、评价与反思中, 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资料搜集, 需要我们找出能突现幼儿优缺点、反映幼儿成长历程的事例与作品, 进行背景、事件等的描述、分析与评价。而对幼儿进行档案袋的评定, 需要根据幼儿所反映出来的现实表现清楚地进行界定, 如对幼儿行为上的描述;幼儿作品背景、作品好与不好之间的不同级别的描述;幼儿的发展特点、倾向以及进度等等。同时, 还要进行客观的记录与分析。幼儿成长档案袋中所呈现出来的进步与不足,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 教育的有效性、适宜性在反思过程中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育计划、教育行为与教育方案、策略等, 找到最佳的教育契机。在观察幼儿、评价幼儿的过程中, 有效促进了教师关注幼儿需要、设计适宜教育方式与活动的能力, 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利用家长资源, 全面、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 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另外, 有了从家庭到幼儿园的全天候的观察与记录, 会更真实、显性地反映幼儿自身所存在的突出的问题以及发展情况。幼儿的《成长档案》中一定时期的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都反映了幼儿在此时期的发展状况。据此, 家长也更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真实表现, 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经验, 有效地促使家长改变一些观念, 而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 提高或者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

运用成长档案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多元性评价, 是我们在评价活动研究过程中又一新的探索、实践与尝试。应该说整个评价过程从开始的目标、内容的定位到后期的活动内容的开展、材料的整理、搜集、归纳、保存、书面评价等是一个繁琐、工作量比较大的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可以让我们从中了解不同阶段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看到与家长共同教育的轨迹、发现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等等。

摘要:《成长档案》能突出幼儿个体, 促进幼儿的发展;能促进幼儿自评, 发掘幼儿的潜能、树立自信;还能促进教师在观察、评价与反思中, 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更能在家园互勉、家园共育的良性氛围中, 全面、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利用幼儿成长档案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多元性评价, 是我们在评价活动研究过程中又一种新的探索、实践与尝试。

关键词:幼儿成长档案,评价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质性课程评定的典范:档案袋评定[L].外国教育资料, 2000年第6期.

[2]张炳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教育, 2003年7—8期.

[3]赵成德.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使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3年12月第4卷第4期.

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效益评价分析 篇10

关键词:高校档案,开发利用,经济效益

高校档案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已经被社会所认可与接受,档案信息利用效益既包括货币效益,也包括非货币效益。高校档案信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其潜在经济效益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准确的把握,以便对高校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有准确、科学的把控和规划,进而实现高校档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这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一、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效益体现

1.货币效益。货币效益也成为经济效益,对于高校档案而言,其所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主要部分为科研或研发档案,因此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货币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接货币效益,即高校科研或研发档案中的科技价值在被生产活动利用后所带来的直观货币收入,或者高校档案在高校科研、学术、教学、运营等活动中所带来的节约人力、财力、物力等所带来的成本效益等;第二,间接货币效益,即高校在学术、科研、教学等运营方向决策中,利用档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高校档案出版物为高校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货币化转化等。

2.非货币效益。非货币效益也称社会效益,高校档案开发的潜在社会效益通常是指由档案信息所引发的科技、文化、生产、基建、政治等方面的效益,为社会所共享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衡量劳动效果的概念,因此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非货币效益是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档案利用的社会效益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是宏观解释,即档案利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服务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另一方面是微观解释,即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的非货币效益,本文所研究的是后者。

高校档案的非货币效益主要体现:高校档案能够为高校自身发展及决策服务,是维护高校根本权益的基础材料;高校人事档案能够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为教师在工作岗位方面的晋升、奖励等提供公证材料;高校的档案出版物能够向师生及社会展现高校风采,提升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此外,高校档案能够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或纠纷提供依据或证明材料,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凭证价值,保障高校的正当权益。

二、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货币效益评价

1.潜在货币效益评价指标确定。目前我国高校档案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普遍采用1994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的规定》(试用),其计算的函数公式为:

J=α·S-C

其中:J- 档案利用的潜在经济效益;α- 档案利用效益系数;S- 经济效益的增量;C-- 档案利用成本。在这个计算公式中,系数α是一个动态变量,是衡量档案价值或档案对经济效益增加的作用衡量指标,其体现了档案在经济效益增加中的作 用程度 , 通常取值 范围为(0,1)。在设计计算中,α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专家调查法结合平均数法、专家调查法结合加权平均数法,其计算的公式分别为:

其中,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个数;αi表示第i个专家给出的α值;Di表示第i个专家依据其业界地位所综合出的加权值。在实际的计算中,α的详细取值范围又会与档案的作用类型、作用程度等因素相关。

2. 档案利用中潜在货币效益的几种不同情况。档案利用中的潜在经济效益依据作用类型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对于高校档案而言,其主要潜在经济效益的评价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凭证作用的潜在经济效益J1,即:J1=α·B-C,B为避免损失或增加的经济量;(2)研发档案中的科研成果或技术转让的潜在经济效益J2,即:J2=α·Z-C,Z表示成果或技术转让对高校的经济增量;(3)利用高校档案在科研产品设计、教学产品开发、文化产品创造等方面的潜在经济效益J3,即:J3=α·E-C;(4)因高校档案利用所节约的原材料或能源而潜在的经济效益J4,即:J4=α·M·D-C,M表示节约的材料量,D表示单价;(5) 高校档案利用所带来的生产周期缩短、工程提前竣工、增加产量、扩大规模等带来的经济效益J5,即:J5=α·Q·D-C;(6)利用高校档案给科研、教学、产品生产等方面的质量提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J6,即J6= α·Q·(D1-D2)-C;(7)高校档案开发利用的潜在经济效益总和为:

三、高校档案利用潜在非货币效益评价

1.非货币效益评价指标确定。相对于以货币为量化指标的经济效益而言,非货币效益的评价指标则要复杂的多,但从是否可量化上来分的化,可分为量化效益与不可量化效益。对于可量化的非货币效益而言,其量化的结果也是以非货币的形式展现的,比如高校档案中每年向社会提供的档案件次、以档案为基础的著作或论文数量、社会无偿利用高校档案件次比例等;不可量化的非货币效益指标包括高校档案信息的共享对社会知识体系的扩大、对公众思想意识产生的作用、对人们生活学习提供的便利等。

2.非货币效益评价的几种方法。就目前的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非货币效益的评价方法中,常用的有模糊论方法、非线性化无量纲化方法、突变级数法等几种。

(1)高校档案利用非货币效益评价中的模糊论方法。通常分为单个因素评判与所有因素综合评判两步。具体来说,先将所有涉及因素建立因素集,即再根据每个因素在效益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建立权重集。在权重集的所有因素权重需要满足条件由于在实际评价中,每个因素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评判结果,因此将这些可能的结果建立备择集。在建立备择集之后,对评判中的单个因素进行模糊评判,并结合备择集确定因素隶属程度;因素集中所有因素进行单个模糊评价并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之后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明确评判指标并对该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2)非线性化无量纲化方法。由于该方法中指标与评价值之间是非线性的,并且该种评价方法可以实现跨区域的不同比例转换,这就使得最终得到的大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非线性化无量纲化法分为折线型与曲线型两种。通常,对于非线性化指标值与评价值关系的确定有以下两种:一是,指标值的变动带来评价值的更大变动,即当△x1=△x2=△x3时△x1<△x2<△x3,在这种指标值与评价值的变动关系中,指标的后期变动相对更加困难,也应获得更多的重视;二是,指标值的变动带来评价值的不断变小的变动,即当△x1=△x2=△x3时,△x1>△x2>△x3,相应的,这种指标值与评价值间的变动关系,更应该注意指标值前期的变动情况。

(3)突变级数法。对于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非货币效益的评价而言,前面提到的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性,并且评价的结果也相对较为客观,但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主观性较大的权重,还是计算量较大的矩阵,对于评价过程来说都非常的复杂。而突变级数法则相对较为简便,不仅避免了权重的主观性,而且使计算量大大减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档案利用效益评价方法。首先,以投入产出为基本视角确定评价的各项指标;其次,建立基本函数与突变模型、隶属函数等;再次,从状态变量与控制变量的关系及势函数出发确立突变级数。

档案工作评价 篇11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质量;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120—03

一、层次分析法及其步骤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的事件作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办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事物评价指标权重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然后构造判断矩阵;再计算矩阵的特征向量以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即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各层次元素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即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二、层次分析法在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构中的应用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结构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元素,按照属性不同将这些元素分组形成互不相交的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对下一层次的全部或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或包含关系),层次自上而下具有逐层支配关系的一种层次结构。其中,最高层表示所要解决的问题;中间层一般是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最低层为方案层。

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服务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4年版的ISO9004-2《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要素》中总结了影响服务质量的六个方面: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文明性。结合数字档案馆工作的实际,选取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基础条件、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情况、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过程、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效果作为准则层构建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层次单排序

1.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相关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若A层中的因素Ak与下一层中的因素U1,U2,…,Un有联系,则通过两两比较构造的判断矩阵如下:

表中,Uij表示相对于Ak而言Ui对U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j=1,2,3...,N),Uij的取值依表2进行。

2.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即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某层次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层次单排序实际上是计算该层次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问题,即对判断矩阵A计算 A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于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向量Wi即为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

对于判断矩阵而言,当判断偏离一致性过大时,排序权向计算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将有失偏颇,因此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一致性比率CR。

CR=

其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且:

CI=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取值见表3。

当CR=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非满意一致性,应予以调整,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对于具体指标间的两两比较,一般可以通过调查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等进行。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比较构造矩阵并经过计算,得如下结果:

判断矩阵A-B(相对于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质量而言各准则层的重要性比较)

λmax=4.1892 CI=0.0631 RI=0.9 CR=0.0701<0.1

判断矩阵B1-C1(相对于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基础条件而言各指标的重要性比较)

λmax=3.0537 CI=0.0269 RI=0.58 CR=0.0463<0.1

判断矩阵B2-C2(相对于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情况而言各指标的重要性比较)

λmax=3.0093 CI=0.0046 RI=0.58 CR=0.0080<0.1

判断矩阵B3-C3(相对于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过程而言各指标的重要性比较)

λmax=4.1714 CI=0.0571 RI=0.9 CR=0.0635<0.1

判断矩阵B4-C4(相对于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效果而言各指标的重要性比较)

λmax=3.0182 CI=0.0091 RI=0.58 CR=0.0156<0.1

以上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三)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可归结为计算各层次元素对总目标的合成权重的问题。合成权重的计算要自上而下,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运算并进行总的判断一致性检验。其具体过程为:若上一层次A包含的n个元素A1,A2,...,An其层次总排序(第二层其层次总排序权值就是总目标下的层次单排序)权值分别为a1,a2,...,an;下一层次B包含m个元素:B1,B2,...,Bm,它们相对于元素Aj的层次排序权值分别为b1j,b2j,...,bmj(当Bk与Aj无联系时,bkj=0),则元素bi相对于总目标的合成权重为aj·bmj。

一致性检验公式为:CR==

当CR<0.1时,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该原理,计算得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质量体系层次总排序结果如下:

一致性检验:

CI==aj·CIj=0.0667×0.0269+0.1242×0.0046+0.5465×

0.0571+0.2626×0.0091=0.0360

RI==aj·RIj=0.0667×0.58+0.1242×0.58+0.5465×0.9+

0.2626×0.58=0.7549

CR==0.0514<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三、结论

传统的评价多采用定性的方法,难免产生主观性过大的弊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评价体系,将主观判断与客观数学运算巧妙的融合,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良好结合,是确定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方法。

注释:

①荩垆.实用模糊数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②杨嫚.利用层次分析法建构档案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J].情报杂志,2005(11).

参考文献:

[1]孙建军,成颖,邵佳宏,徐美凤.定量分析的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使用决策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3]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定义与特征---数字档案馆研究之三[J].浙江档案,2004,(4).

Construction of the fil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according to the layer analytical method

HU Xiao-qing

(zhongshan profession technology college,Guangdong Zhongshan 528404)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premise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fileinformation servicequality evaluation carrys outsmoothly.Layer analytical method hashed up to provide for accurate certain evaluation index sign and powers valid tool.The article usagelayer analysis method made sure the evaluation index sign system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file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ile information the service quality that the reasonable evaluates the digital archives.

档案工作评价 篇12

一、科研档案的服务资源及服务特点

科研档案相比较其他的档案如人事、社区、医务等档案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具有很强的保密性需求。目前大量的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等对科研档案的管理都采取了比较特别的方式。科研档案的服务资源因其所属各有不同, 狭义上看, 大都包括立项报告、研究方案、工艺要求、技术条件、试验记录和小结、鉴定报告与评价以及与科研工作过程中相关的会议纪要、文字记录和相应的资料、图片等。广义上看, 科研档案的服务资源还包括其所提供的软硬件服务、业务指导、咨询服务等等。在服务特点上,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的管理模式, 对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 (如科研院所、高校、国有企业) 而言, 它受同级政府管理, 还接受上级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对企业而言, 其档案管理相对简单, 也各具特色, 但也接受相关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 (2) 档案的服务理念。档案是一种历史记录, 目前多数档案管理的重心在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上, 以备不时之需, 主动将档案资源服务于社会的少之又少, 更何况科研档案保密的需要。 (3) 档案服务对象有特定群体, 基本没有直接为社会大众服务。档案的获取有很多附加条件, 政府机关、团体组织更容易获得档案资源服务。 (4) 档案服务方式, 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复制、展览、借阅向需要者提供档案原始信息;利用信息化手段或原始手段, 开通信息检索服务, 让信息需要者能尽快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需要的档案信息;对科研档案信息进行编排加工, 科研档案有一定的密集, 越是机密的科研档案越不能公开, 因此需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档案本身的秘密性, 按专题汇编、加工档案。

二、科研档案知识服务模式的加强

1. 开展有效的咨询服务。

档案咨询服务就是档案信息服务人员根据档案信息利用者提出的具体要求, 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或有关参考文献, 或通过分析研究, 以个别解答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为利用者提供有关问题答案的一种服务方式。科研档案的需求者分为两类, 一类有科研需求和背景, 另一类则是需要了解科研进行中的一些活动, 如经费支出、立项报告、思维过程、鉴定和分析报告等, 他们可能忽略科研中比较机密的信息或档案。考虑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 为这一类需求者提供咨询服务是可能的, 它可以实现档案咨询服务从后台到前端, 由内部到外部, 以及包括用户在内的各种资源的信息交流和管理, 做到真正的档案信息共享。首先应该有受理咨询业务的平台, 用户提出档案咨询档案需求, 包括提出需求时间、档案关键词、档案具体内容等。其次, 档案信息服务人员首先要根据咨询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确定所咨询的内容是否受到密级保护。如果属于密级保护的科研档案, 其相关资料是无法获取的, 自然也不能对外公开, 相反非密级资料则应根据用户需求, 进行深入调查, 掌握涉及的基本问题, 同时归类和整理搜集到科研档案信息, 并做出筛选。最后就是将咨询结果反馈给用户, 同时鼓励用户对本次咨询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加强对科研档案的分类与价值鉴定, 让其知识服务货真价实。

科研档案传递给用户的不仅仅是一种信息, 更有大量的科研知识。但在海量的信息世界里, 科研档案可能也五花八门, 它即包括与科研、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些工艺需求、材料需求、分析、实验、结果鉴定等, 也可能包括与科研相关的外围辅助活动, 如立项报告、讨论会、会议纪要、经费支出等。很显然科研档案的知识更多的集中在前者。要提高科研档案的知识服务能力, 首先就是要加强对其进行分类与价值鉴定, 让信息需要者和提供者直接通过分类与价值多少来判断科研档案的知识含金量, 从而达到知识服务的快捷性。 (1) 科研档案的密级审定。档案的公开与其保密性是难以调和的, 因此确定哪些属于可公开的, 哪些是不能公开的是对外进行知识服务的前提。首先, 要准确把握档案密级的审定, 其依据就是国家的保密法、企事业单位的保密制度, 任何科研档案在在被纳入管理时, 应制作完整的标志, 如拟稿人、主管领导的审批、制作数量、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等等。这些信息是将其电子化的基础, 进而才能确定能否直接为对外提供知识服务或提供服务时需要什么条件。 (2) 科研档案的降秘与解密工作。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秘密,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 曾经的科研档案可能再也没有变的那么的机密甚至可以被公开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事实上, 相比人事、政治方面的档案, 科研档案的解密速度往往更快快, 因此密级鉴定与调整是一项不可间隔的常规工作。但事实上, 我国的各类解密科研档案的数量往往只占总数很少一部分, 甚至是有些内容已经公布, 档案还没被解密, 这种明显滞后的现象往往会让科研档案的知识价值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 因为信息的需要者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所获得。

三、科研档案知识服务的效益评价

科研档案知识服务的效益无法用经济数据来衡量, 但通过其服务能力和用户关系的分析可以管窥科研档案的服务效益, 而且这种效益主要体现在全社会对科研档案的利用频度、热度、宽度和广度上, 这些“度”越大, 知识服务能力越好, 社会效益越高。

1. 服务广度能力评价。

服务能力关注其服务本身达到什么程度, 如提供哪些服务、服务覆盖面、服务的具体情况, 它其实分为三个层次:简单的信息提供、去除时空限制的在线信息提供、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 数据库越大、分类越多, 提供服务的能力也就越强, 如英国的档案就收录了文本、照片、音频以及数据集和网页档案数据库等, 种类繁多。 (2) 站内搜索。数据库是基础, 搜索能力则对知识服务有着极大的影响。搜索能力不仅仅只根据用户的关键词体现搜索结果, 而是体现在更多的人性化上, 如检测结果的相关度和时间先后、被引用次数, 搜索文件的类型, 搜索条件的灵活性等。 (3) 商品在线销售。科研档案服务可以采取一定程度的收费模式, 这种商品销售不仅仅局限于档案本身, 还可以是各种科研事件的见证者, 如科研实验过程中的模型、手稿复印品、器具等, 以便档案需求者真正地理解科研过程, 而不仅仅是看看档案完事。 (4) 咨询研讨会、培训等活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光靠科研档案是远远不够的, 如针对小学生普及某项科学知识, 那么开展培训, 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服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如在线介绍、预告、接受活动预定、在线音频视频服务等。

2. 服务深度能力评价。

科研档案的知识服务深度有三个层次:简单的档案信息提供、信息互动、在线事务处理。显然这三层是层层推进且又依赖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 (1) 档案发布。主要是涉及到档案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内容多样性。有些档案信息直接与图书馆相连接, 在档案知识获取的同时, 针对疑问可以直接链接图书馆, 此时信息范围更广阔, 更包容。另外对比我国的档案推送方式上可以看出, 档案的发布多集中在文字信息, 而音视频的发布方式较少, 这与我国信息化程度相关。 (2) Web时代的各种服务已经逐步走向网上, 档案的科技知识服务业不例外。通过网上的互动交流, 档案馆或档案室可以向用户提供反馈的渠道, 用户也得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种借助用户的智慧和能力, 有利于共同推动信息资源的完善和服务的发展。反馈和交流的内容包括评论、建议、咨询等, 方式则可以通过诸如博客、微博、BBS、邮件、在线表单的方式实现。 (3) 在线事务处理。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档案周边产品的购买、信息预约的及时回复、加密认证、在线即时交流等。在线事务处理的发展更多是受到电子政务的推动, 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努力推动此项业务。

3. 服务的人性化评价。

科研档案信息的需求者往往不擅长使用网络技术来获取其相关的信息, 因此档案信息提供的人性化特别重要。传统上档案获取与到图书馆借阅书籍相差不大, 但在网络时代, 科研档案知识的获得则相对灵活。 (1) 网站设计。网站的设计与布局是服务人性化最基本的一项, 其结构应界面友好, 层次分明, 条理清晰,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 (2) 能够对不同的用户类型提供不同的服务。科研档案知识的需求者年龄、知识层次、需求目标各异。如小学生关注普通的科学实验和一般的科学知识, 科研人员关注科研素材和效果评价, 军队人员关注军事是密切相关的科研档案, 还有的关注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科研立项审查, 有的关注医药科研效果评价等。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 在数据库建设、档案搜集和知识服务方面应有针对性。 (3) 更新提示与信息推送。最近有哪些档案信息被解密?哪些档案信息可以申请查看?如果档案提供者能通过信息推送的方式直接告知用户, 用户就能掌握信息与服务的动态变化, 及时利用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在海量的信息中, 为提高访问速度, 让关注度极少的档案信息下架, 还可以避免垃圾信息的产生。

摘要:全文首先介绍了科研档案的服务资源及服务特定, 然后说明科研档案知识服务的模式:开展有效的咨询服务, 加强对科研档案的分类与价值鉴定。

关键词:科研档案,知识服务,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1]裴友泉.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创新[J].中国档案, 2008 (9) .

[2]黄晓强.企业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上一篇:光纤衰减下一篇:解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