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2024-09-09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精选9篇)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篇1

1 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

职业中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新型的教育机构,它承担着为新世纪和社会主义社会输送新型人才的任务,它融学历与技术、知识与道德、基础与发展于一身。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加快改革步伐的人才资源。可是备受关注的中等职业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观的更新,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凸现。笔者对广东境内的一些职业中学教育调查发现,现青少年犯罪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另外属“两低”(文化低、年龄低)的学生犯罪所占比例大;犯罪目的明显,侵财为主;作案手段残忍,向成人化、暴力化发展;团伙作案。这些中学生的思想过于单纯,加上年少气盛,作案时依赖人多势众壮胆,对一切危害行为和后果往往无所顾忌,其社会危害性极大。

当今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选择,正背离原来的道德轨道,淡漠信仰。自我中心主义膨胀导致了行为失范、犯罪率增长。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迷失与行为失范,不仅折射出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且折射出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学校道德教育的“道德缺失”。任何领域的职业,都有自己的德行操守,如医生必须树立高尚的医德,只是将看病看作自己的职业。孔子说:“德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对道德的关注应该是当今职业教育界的焦点问题。

2 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2.1 学业不良造成的挫折感过强

绝大部分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前奏就是成绩差、厌学。高中分层分流是学生的第一次人生“自主选择”,但是,不如意的初中生涯使之暂时成为学业路上的失意者。一方面学校的成绩往往是一种荣耀,学业成绩好就被同学所尊敬与羡慕,学生往往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而不想与学业不良学生“同流合污”,因为学业不良学生往往被教师认为是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不良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学业不良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学校中地位较低,也不愿与好学生交往。两者的相互排斥造成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感觉更为不良,自卑感也更加强烈,结果导致自暴自弃,问题行为频频发生。另外,一些学业不良学生在交往与社会能力上有困难,如理解与口头语言表达困难、行为不成熟、行为冲动、交往技能不良等。这些困难也妨碍了他们与同伴之间正常的交往。

2.2 认知上对规范行为意义认识存在偏差

行为规范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能够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学中的某些研究表明,当青少年头脑中已形成的某些心理因素阻碍他对一些规范的理解,从而导致不能把要求转化为需要的现象叫作意义障碍。出现意义障碍的表现为:今天检查的行为明天又出现,或是明知故犯。

2.3 意志薄弱,责任心弱,自制力差

意志是人在面临矛盾冲突的情况下,能够为达到更有意义,但此时并不吸引他的目标而克服那些直接的、从情绪上吸引他的动机或需要的一种能力。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是职高生的通病。常常表现为明知故犯。如知道作弊是错误的,但与认真复习相比,他控制不了通过作弊可以轻松获得好成绩的诱惑;他知道打架是不对的,但遇到具体情况便不能控制自己,造成错误行为。

具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责任心较弱。对于老师交给的任务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做事缺乏信任度。如学生作值日生是常规,但是个别学生一个学期难得作一次。他们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例如,他们不认为上课迟到会对他人有影响,认为作业做不做问题不大。

2.4 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

自信和自卑都是人的主观体验,它总是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所有人都有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多由于成绩差、缺点多,受老师批评也最多,他们的自尊心受伤害最严重。于是本能地用其它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其中之一是表现其他同学所没有的能力,比如明目张胆的违反课堂秩序。他們这种做法,是畸形的自尊心理。要征服他们,就要扳倒他们这根不健康的心理支柱。不解决这一要害,任何教育措施都是无效劳动。他们这种畸形自尊心理的最大弱点就是妨碍大多数同学听课的利益,最容易引起同学反感。教育这把刀就应该插到这里。明确了教育主攻方向,具体教育措施也就容易选择了。

2.5 是非辨别能力低下

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价值观混乱,不能客观辨证地看待事物。价值观是判断好坏的标准,也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当代中国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社会转型带来了文化与价值的振荡与冲突。这对有些人来说是价值根基的毁灭、对有些人来说是新价值的重构,而对部分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困惑、迷茫与焦虑,这是导致他们产生各种问题的最深刻的精神根源,为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职高生尚未建立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认知受外界影响很大,不良的思潮很容易扎根。免疫力较弱的学生接受之后,会导致不良影响,产生问题行为,甚至引发犯罪。青少年学生往往自其思想认识和辨识选择能力的局限性,而找不到正确的价值标准和原则,感到无所适从,找不到思想的依归。不可避免会出现认知的茫然和混乱状态。

3 改进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的对策

3.1 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判别能力,使每个学生具有正确的主体精神

在学生时代,如果学生对正确的东西接触多了,自然会对非理性、伪科学的东西产生免疫力,因此,学校应给青少年多读《弟子规》、《三字经》、《民族魂》。引导学生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现舆论监督,从而使广大中技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做出正确的理解、判断和筛选,学校德育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宣教,或者强制性灌输,这种形式,忽略了心理内化作用。德育应有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表层的冷眼的理解,也不是强硬直接的灌注,而是经历撞击、感悟,上升为辨证的灵活的解读。如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安提出教师在德育中应做到五个“E”即:榜样、解释、劝诫、环境、体验。其中,学生的体验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给学生独立感知、体验和思考,尊重其个性在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体现德育的具体性、针对性和主题内涵及人生意义。

3.2 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塑造“自律、自尊、自强”的行为范式

自制力对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德育过程是用统一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很多品学兼优、博学多才的学生竟然也会无法抑制冲动行为,做出很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培养学生克己自制的品质至关重要。磨练学生道德意志,只有依靠惯性和反复的自我控制训练,才能使学生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下,随时警示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克制自己。

建立“以人为本”机制,融法治与德治为一体。免监考考试作为考试改革的一项内容,旨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考试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诚信守纪的品质。可见,如果一个学校能建立“以人为本”机制,倡导自律诚信,尊重学生人格,营造互相信任人性化的环境,更有利于学校杜绝违纪违规现象。德育不同于智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充分激励学生自律、自尊、自信、自强,让他们在德育实践中锻炼自己,自我完善。

3.3 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操,使学生人格得到提升

江泽民同志曾说:“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80年代末,日本、新加坡等国把中国古代圣贤的话编成语录或德育课本,对其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中华传统文化与其现代思想融合得很好,在教育的广度、研究的深度上也比我们下的功夫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生活庸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现状。而庸俗的生活情趣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眼界狭隘,丧失远大志向,使人道德水平低下。职业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风华正茂德育工作任重道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2).

[2]施振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与虑[J].文教资料,2006(20).

[3]石莉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沧桑,2008(6).

[4]戴克明.关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6).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篇2

机电职业技术学校20德育改革措施

按照学校年度工作规划,本年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是全面学习和推广东莞联合技工学校先进德育工作经验:坚持育人为本,以全员管理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以传统文化去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为确保德育工作成效,特制定如下德育改革措施。

一、成立 “学习传统文化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内,其职责是:制订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评价考核方案、内外宣传等。学生科负责检查、评比、总结、反馈。

1、完善全员德育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德育管理职责;

2、负责全校教职工月度德育工作评价考核;

3、加强对全体教职传统文化和礼仪的培训,(本学期第五周前完成礼仪培训)并定期通过演讲、征文、考核等方式强化传统文化学习效果;

4、统筹全校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开展“五个一”德育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推向深入

这“五个一”是:“每天一个分享,每周一次感悟,每月一次成果展示,每学期一次专题文艺表演,每学年评选一次感动校园十大人物。”

1、每天一个分享的做法是:利用早读时间,各班安排一名同学向全班分享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做法、心得体会等,全班同学轮流分享。由本班分享逐步过渡到交叉分享,并挑选分享得好的同学在本部出操时向全专业部师生分享。分部分享的讲稿统一交学生科存档并在学期结束后进行展评。

2、每周一次感悟的做法是:每周的班会课,班主任都要安排一部分时间,提前定好针对传统文化的主题,由学生对自己或本班同学的行为作一次深刻的感悟。学生科在学期初收集和公布相关的主题,并收集好的感悟期末统一展评,作为班主任工作考评的一项内容。

3、每月一次成果展示的做法是:各班在指定位置设立成果展示栏,展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成果,如优秀学生照片、心得体会等。学生科制定学习、纪律、礼仪、孝心、文体等方面标兵的`评选细则,各班每月评选一次,并把获选者的照片放在班级成果展示栏上,整学期各个月结评选果综合评出学校标兵。

4、每学期一次专题文艺汇演的做法是:鼓励各班,开展多形式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诗朗诵、小品、大合唱等。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或比赛,向社会展示我校师生的良好风貌。

5、每学年评选一次“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的做法是:每学年结束后评选一次“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并举办专题的颁奖晚会大张旗鼓予以表彰。这些人可以是老师、学生也可以是职工、教官、门卫,内容包括勤奋好学、埋头苦干、爱校如家、科研兴校、为校争光、孝敬父母、自强不息等方方面面。另外还要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和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增强榜样力量。

三、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强化规范管理

1、通过教师带头、值日教师示范、劳动班学生在校门口及宿舍区门口设礼仪岗监督的办法,在全校推行整套校园标准礼仪。前5周为制订和骨干培训阶段,6-8周为全员培训阶段,9-10周为评比展示阶段,11周为全面实施阶段。

2、逐步推行宿舍军事化管理。学生科加强检查督促,全体班主任配合教官队,规范宿舍管理,以女生楼和其中一幢男生楼为突破口,推行宿舍区军事化管理,为全面军事化管理开好头。

3、加大学生干部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学生干部提供更多的培训、锻炼机会,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协助管理作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4、组建学生义工队伍。加大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组建学生义工队伍。学生科、实训科共同挑选社团和兴趣小组中的优秀学生,加以培训、引导,尝试组建学生义工队伍,承担学校部分工作(如维修、清洁、服务学生等),营造奉献、互助、和谐的校园氛围。

5、鼓励各专业部通过“一部一特色”活动,开展“东莞联合”模式试验。如自动化部开展引进太极拳的早操改革及为师生维修电器的义工活动;经管部实施宿舍军事化管理和开展为学生修补校服的义工活动;汽车部开展为师生洗车的义工活动;机械部组建公物维修义工队;大专三会与中专团学会对接,带领中专生开展自主管理等。

6、每天行礼规范。

一、早读前行礼

主持:班长

1、班长:“请大家轻身起立,请大家端身正义,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背诵《弟子规》总叙:”

全体学生:“背诵《弟子规》总叙…”

2、班长:“请向父母问好:”

全体学生:“父母好!”

班长:“行礼:”

全体学生:行鞠躬礼(面向黑板)。

3、班长:“请向老师问好:”

全体学生:“老师好!”

班长:“行礼:”

全体学生:行鞠躬礼(面向老师);教师还礼。

班长:“礼成,请大家轻身就坐。”

二、晚自习结束前行礼

主持:班长

1、班长:“请大家轻身起立,请大家端身正义,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请向父母致谢:”

全体学生:“谢谢父母!”

班长:“行礼:”

全体学生:行鞠躬礼。(面向黑板)

2、班长:“请向老师致谢:”

全体学生:“谢谢老师!”

班长:“行礼:”

全体学生:行鞠躬礼(面向老师);教师还礼。

班长:“礼成,请大家轻身就坐。”

鞠躬行礼的要领

(1)行礼时,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叠放于腹前。

(2)面向受礼者,距离为1-1.5米远。

(3)以腰部为轴,整个上身向前倾60°以上;父母等长辈要向前倾90°(深鞠躬)。

学校文化的现实批判 篇3

毫无疑问, 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学校管理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研究, 在我国是1985年之后的事”[1], 自此之后, 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大约从80年代后期开始, 有研究者较早开始使用“学校文化”[2], 学校文化开始取代校园文化成为理论研究者更认同的说法。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校长的以学校文化为主题的专著。至于学校管理实践工作者对学校文化关注的表现更是令人兴奋:有些学校大搞“学校文化建设年”;有些政府对学校的评估里要求学校必须把学校文化具体为“三风一训”;有些学校提出“文化立校”策略;有些校长在汇报、交流的时候言必称学校文化, 甚至在市场上更是出现了以学校文化规划与设计为业务的咨询项目。在目睹学校文化在研究和实践上貌似繁荣的景象时, 我们有必要对眼下的“繁荣”作出冷静的思考, 以期使学校文化在理论上更加清晰, 在实践上更加理性。

一、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兼议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异同

尽管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如此繁荣, 但如果真正想对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取得共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况且, 其中还不断掺杂着更被中小学校长们常用的“校园文化”;再者, 共识也未必能代替学校文化的本质。我们从已经出版的著作中摘录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是什么”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 以社会文化为背景, 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 在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结果, 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3]。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 是以师生价值观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4]。

“一所学校同样也有自己的个性, 这种个性在管理学上被称为组织文化”, “将组织文化的有关理论运用于学校管理实践, 就有了学校组织文化,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校园文化。所谓校园文化, 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5]。

“所谓学校文化, 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它表明一所学校的独特的风格和精神, 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 是学校的灵魂所在”[2]。

“学校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组织背景下以特定价值观念为基础进行物质与精神创造的结果及其过程。作为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文化是以学校为背景, 以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为主体, 以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交往———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为基本形态, 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和主要运作方式, 以积淀、凝聚、内控为优化机制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组织文化”[1]。

“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 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组织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故事、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 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 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筑、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6]。

“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 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 而所谓的“内隐规矩”则是指“大多数组织成员在主导的或者说强势的做事方式的左右中形成不约而同的某种做事方式”, 所谓的“内隐概念”指的是“做事方式中体现的对于某个问题的价值判断”[7]。

“上网搜索‘校园文化’的资料, 共有633000项, 搜索‘学校文化’共有2150000项, 细细往下看, 会发现几乎所有资料都把两者混为一谈了。但我认为, 校园文化有别于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相同点是以‘文化’为主体的反映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特征方面的内容。不同点有二:一是遣词上的不同, ‘校园’一般指一定的空间形式, 而学校一般是指作为社会重要的分支机构, 这样称呼在于它更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二是校园文化常用来指学生的活动, 而学校文化是涵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组织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在内的。‘校园文化’可以看作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子系统”[8]。

“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是两个含义十分相近的概念。……我们认为, 校园文化是中国人自己提出的一个概念 (此类概念在教育领域还有一些) , 它的提出差不多与国外的‘学校文化’的概念同时, 但双方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和用这两个概念的。我们目前的看法是,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在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但在倾向上又是有微妙区别的, 区别主要在于:学校文化凸显的是组织价值和组织行为;校园文化是区域 (空间) 文化, 凸显的是主体价值和主体行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代替另一个, 更不能以‘接轨’的名义侵夺我们的发明权”[1]。

“尽管有的学者所使用的‘校园文化’概念几乎是‘学校文化’的同义词, 但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使用‘校园文化’一语的内涵要窄得多, 往往指反映学校价值的外在的现象, 有时甚至变为学校校园环境的代名词, 而且, 人们通常将‘校园文化’与‘建设’两字联系起来, 从而使‘校园文化’又体现为‘活动’的性质”[6]。

综合分析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可能只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或具体表现;尽管论者的出发点不同, 但学校文化属于组织文化是基本的共识, 或者说, 学校文化研究借鉴了企业中的组织文化理论研究框架和研究成果;学校文化是有结构属性的, 无论是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 或者教师文化、学生文化, 亦或者是课程文化、管理文化, 学校文化都必然“由里及表”地表现为沙因的“默许假设、共享价值观、共享行为规范和象征性活动”, 其中, 默许假设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更进一步说, 默许假设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

二、学校为什么需要有学校文化:兼议学校文化的功能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 “学校需要有学校文化”是个“不证自明”的问题, 因为, 学校就是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组织。但我们有必要反思, 我们的学校真的在传承与创新文化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 我们的学校究竟在传承与创新什么样的文化?其实, “传承与创新什么样的文化”问题正是学校文化无法回避的问题, 或者说, “传承与创新什么样的文化”正是学校文化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虽然在一般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时不去刻意提及文化中的糟粕或者文化的负向功能, 在承认文化多元性这一事实的前提下, 事实上每种文化里都存在着精华与糟粕, 或者说优势与劣势。未必像有些学者所说的, “文化无好坏之分, 学校文化亦是如此。各个学校所处的实际环境状况有所不同, 而这必然就决定了学校获得成功的方式以及学校文化的类型———这也正是不同的学校文化可以在不同的学校获得成功, 同一学校文化在不同的学校遭到不同境遇的原因所在”[9]。

学校之所以需要学校文化, 我们可以尝试从管理实践、学校管理实践发展的视角加以讨论。从常识的意义上说,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实践, 自从有了学校, 就有了学校管理实践。但我们能否以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 (或者说劳动工具) 为根据, 把管理实践大致分为农耕文明时代的管理、工业文明时代的管理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管理?依此, 将学校管理实践分为农耕文明时代的学校管理、工业文明时代的学校管理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学校管理。如果这个说法成立, 那么这三个不同时代的管理实践的最显著的特点有可能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 农耕文明时代的管理实践是“人治”———人亡政息、一朝天子一朝臣;工业文明时代的管理实践是“法治”———制度、规则至上、效率优先、人成了组织目标实现的工具;那么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管理呢?我们能否称之为“文治”———回归到人是万物的尺度, 找回人的尊严?组织文化的研究刚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组织文化研究从原来对技术、制度、效率等“硬件”的关注转向了对价值观、人的价值和人的高层次需要等“软件”的关注, 尽管有研究者认为这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更温柔、更具欺骗性的剥削花样。

学校之所以需要学校文化, 源于学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 以及人们应对竞争的手段的考察。有相当多数的人认为, 学校之间的竞争是生源的竞争, 因为没有好的生源, 再好的教师也培养不出好的学生;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师资的竞争, 没有好的老师, 好的学生将无从谈起;学校之间的竞争是校长的竞争, 因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之间的竞争是政策的竞争, 如果没有好的政策, 好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好的基础。这些看法都具有一定条件的合理性, 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考察这个问题, 好的学校就是生源好吗?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好教师的标准又是什么?而现实中某些好的标准其实是畸形社会背景下孕育的“怪胎”!从根本的意义上说, 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学校文化的竞争, 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间竞争的软实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遗传密码, 学校文化具有不可“移植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也正是学校文化的最基本功能之一。

具体到学校文化的功能, 从功能的对象加以讨论也许会变得简单可行。学校文化的功能对象包括社会、社区 (家庭和家长在内) 、学校、员工、学生。在讨论学校文化功能问题时, 已有研究者注意到学校文化的负向功能[6]。由此看来, 学校不仅需要文化, 更需要正向功能强大的文化。而这样说的后果自然带来了下一个问题, 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三、学校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兼议学校文化的生成机制

应该说, 文化问题本就是个复杂的问题, 文化生成机制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绝不是校长、几位校领导或者他们邀请的专家在一起就能够设计或规划的。

依照文化哲学有关“文化生成机制”的研究成果, 依照学校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基本逻辑, 依照已经被实践证明具有优良学校文化的学校管理实践, 在此尝试将学校文化的生成机制概括为“观念、制度、行为、习惯、风气”逻辑进程, 这个逻辑进程在实践中形象地表现为“无形—有形—无形”。

之所以将“学校文化”的生成机制概括为这个逻辑进程, 是因为人的行为除了受“自然属性”支配之外, 作为“社会性动物”、“目的性存在”和“理性的存在”, 人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更受“社会属性”支配。

1. 学校文化生成与变革中的观念

观念是学校文化生成的“基因”, 制度、行为、习惯和风气都是在这个基因的基础上生长的。人的行为、制度设计、习惯与风气的形成都无法摆脱观念的支配。

这里的“观念”从根本上讲是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学校初创者的观念, 这里的观念是学校管理者对于人生、人类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的系统思考, 是学校管理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化, 这里的观念最集中地表现为学校管理者的教育哲学和管理哲学, 它是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取舍的依据。

问题的关键是, 作为学校管理者取舍依据的“观念”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会不会由此陷入“观念决定论”?在这里, 文化哲学的“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这一研究视角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并且, “就我们的文化哲学的课题而言, 对于文化的存在形态作关于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 比关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更为重要。”因为, “这一区分与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文化自身的理解, 而且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的演进开启独特的地平线”[10], 同样地, 这一比较与分析也为我们分析“学校管理者的观念”究竟从哪里而来提供了可信的分析框架。

所谓“自在的文化是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感情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 “这些自在的文化因素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示范等方式而潜移默化地融进每个人的生活血脉中, 顽固地然而往往是自在自发地左右着人的行为”。而“所谓自觉的文化则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 它是通过“教育、理论、系统化的道德规范、有意树立的社会典范等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引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由此可见, 尽管学校管理者的“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其因生活时代和地区影响而形成的“自在的文化”, 但重要的是, 学校管理者的“观念”应更加表现为“自觉的文化”, 正是学校管理者的“自觉的文化”, 才会使学校管理者的“观念”更加理性, 更加接近于社会发展规律, 更加符合人性的追求。从宏观与微观的文化生成来看, “一般来说, 文化的演进或进步离不开文化内在的动力机制。我们认为, 正是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张力构成了文化演进的内在动力机制”[10]。

2. 学校文化生成与变革中的制度

一般来说, 制度与行为本不可分。因为, 行为乃制度规范下的行为, 制度乃为鼓励或约束行为发生订立的制度。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有的学者把“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合称为“规范文化”[6]。

我们需对文化生成意义上的“制度”作广义的理解, 它不仅指我们熟知的显性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章、制度, 也指隐性的、强制力较弱的习俗、舆论, 简言之, 凡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鼓励与约束的要素都可以被称为广义的制度。具体到学校之中, 学校章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岗位职责规定、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仪式规则属于显性制度;学校风气、学校心理氛围、学校舆论等则属于隐性制度。无论是显性制度还是隐性制度, 制度的根本属性则是对学校成员的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的“鼓励或约束”, 换言之, 学校制度的根本追求就是使学校提倡的“观念”得以在实践中、组织成员的行为上得以体现。在这里有必要对学校制度的产生作出逻辑说明, 简单地说, 制度乃是观念的具体化。或者说,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与之匹配的制度。因为,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制度文化的提法才能够成立, 因为, 冷冰冰的制度背后存在着生动、鲜活的观念。

3. 学校文化生成与变革中的行为

所谓“行为”是指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本质特征”, 即实践活动。具体到学校, 从实践活动的主体看, 学校中的行为包括: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决策行为、沟通行为、交往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和交往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交往行为。作为实践活动的上述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与集体双重属性, 但作为学校组织一员的管理者、教师或学生, 其行为的个体性或者说个性追求势必会因为组织利益受到程度不同的约束, 因为, “文化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首先表现为文化是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价值规范体系;进而还表现为文化提供了特定时代公认的、普遍起制约作用的个体行为规范。”[10]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的价值观除了在人的言谈和论述中表达出来, 更多地是通过人的行为真实地表现出来”[10]。

4. 学校文化生成与变革中的习惯与风气

对于学校组织而言, 习惯、风气与行为密不可分,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风气是“社会上或集体中流行的爱好、习惯等”。因此, 与其说是习惯还不如说是“行为方式”;所谓的风气就是集体成员的习惯或行为方式所体现出来的一贯的风尚和气度, 是学校成员行动的“自然依据”。因为, “每一所学校的校风, 实际上就表达了一种学校文化, 但校风不同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蕴含着校风, 是校风的基础, 校风则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因为, “把‘校训’变成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事实, 直到形成传统, 即使不立文字, 也可被人感受到, 才可谓之‘校风’”[11]。

对一所学校而言, 它的风气无外乎是我们常说的“校风”、“学风”、“教风”。对于学校集体而言, 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以及由此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风气, 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为, “风气就是空气。‘空气好’使一班青年朝夕浸染其中, 无论上课不上课, 考试不考试, 学问都会好的。‘空气不好’, 无论考试如何严格, 校纪如何整饬, 学问都不会好的”[11];因为, “如果说简单而独立的个人习惯力量是伟大的, 而互相结合、联系及交融的集体习惯力量则更伟大。因为在这里有榜样的教诲, 同伴的安慰, 竞争的促进及荣誉的推动, 在这里甚至连习惯的力量也达到了顶峰”[12]。

学校文化的生成总是在特定背景下进行的, 或者说, 学校文化必然会带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色彩。与此同时, 作为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学校教育, 在社会现实中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校文化不仅必然具有时代烙印, 同时, 学校文化更应该体现社会进步的方向。正因此, 学校文化的变革是必然的。学校文化的变革同样遵循了“观念—制度—行为—习惯—风气”这个逻辑。

值得指出的是, 学校文化的生成与变革历程并不是“自然的过程”, 因此, 学校是否有自己的独特文化, 与学校办学时间长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决定一所学校是否有独特学校文化的, 是办学者特别是学校创办者对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独特性的理解, 即所谓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葛金国, 吴玲, 周元宽.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2]朱颜杰.学校管理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

[3]安文铸.学校管理研究专题.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

[4]俞国良等.学校文化新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5]吴志宏.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季苹.学校文化自我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8]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9]赵中建.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1]林语堂.谁最会享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9.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篇4

[摘要]德育教育在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德育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的分析,尝试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改进提供一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德育;学生个性化;教师素质;课程设计;创新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业务素质为主,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在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讲话中提到:“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我们要从科学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学生德育素质提升起到很好作用。

一、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道德标准

高深的理论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抽象的内容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和社会需求处在分离状态。

(二)教育过程脱离学生的实际

包括传统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学生出发,而是把学生作为单纯被塑造的对象,这样造成与目前学生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

(三)教育形式无法与学生形成互动

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

(四)教育思想与行为严重脱离

目前,学生的道德价值标准存在多元化趋势,道德行为更趋于社会化,一方面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该如何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另一方面,也使得当前僵化的德育教育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德育教育问题的成因

(一)功利化、短期化的教育指导思想仍然存在

有些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为了让学生早就业,提高就业率,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将更多的课时、师资资源都投入到了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等课程中,而德育类课程的教育资源不足。

(二)部分教师不能够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

方面,职业学校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忽略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我国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致使有些人觉得职业教育的教师不如普通教育的教师,造成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师或想办法调离或自办经济实体,无心从事职业教育,不能教书育人,难以为人师表。

(三)德育课程内容陈旧

德育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德育课程内容老化,不能体现时代特色,更不能贴近需求单位的行业特征、企业文化内涵,造成了教师不愿讲、学生不愿学、企业不需要的局面。

(四)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当前,很多职业技术学校仍然沿用“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等僵化、枯燥的教学模式。德育教育本质上属于思想层面的引导,因此衡量教学成果的关键不是学生考试得多少分,而是学生能对老师所介绍的内容有所反思,并能指导自己的实践。单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地使学生和教师都产生倦怠情绪。

三、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首先充分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下各种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方法、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安排课程设计,使得最终走向用人企业的学生不但掌握先进的工作能力,同时也符合用人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

(二)让学生有动力和自信来提升自我道德素质

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因此对于他们来讲,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就是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现状。而这种直接动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动机更加趋于功利性、短期性,忽略或者不重视个人德育素质的提升。

因此,当前应集中精力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通过“减”、“免”、“贷”、“奖”等手段和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二是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和对口升学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成才立业;三是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在课程资源投入、教师道德素质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了增加课时外,更应该长期、经常地开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同时也应该通过提高薪酬福利、选优评佳、岗位轮替、校际交流、企业考察多种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个人荣誉观、工作成就感,以及岗位价值的自我认同感。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由说教式向体验式德育转变,组织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工厂、听取用人企业的领导讲话和沟通等实践活动,在自觉参与中让他们有机会去参加真正的道德情感体验,以理解道德要求和生活意义。

(四)深化课程改革

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生硬的文字转化为图片、动画、影像等多种表达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推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增强模拟性和实践性,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同时,这些学生也是对互联网较为熟悉的一代,他们更愿意接受这些新技术、新生活方式下的学习,比如通过建立学校论坛和QQ群等形式拉近师生距离,加强师生互动,利用淘宝网等B2C电子商务平台来帮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中的商业流程管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陈至立。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努力开创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新局面[J]。教育与职业,,(1)。

[2]郑姝俐。谈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篇5

近几年, 由于大学扩招等原因, 技校生源紧张, 素质不高且逐年有所下降。本人长期在省信息技术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据观察其特点可概括为“四多两低”。“四多”, 就是中考成绩差, 甚至无中考成绩的多, 独生子女多, “双差生”多, 弱势群体子女多。“两低”, 就是文化素质低 (且参差不齐) , 思想道德素质低。其中道德素质低又可以概括为“四个淡薄、四个不强。“四个淡薄”, 就是理想信念淡薄、集体合作意识淡薄、纪律意识淡薄、劳动意识淡薄;“四个不强”就是自信心不强、上进心不强、自我约束和调控力不强、思想情绪稳定性不强。此外, 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 娇骄二气比较普遍。进入技校后, 老师不能及时为其进行思想品德和人生观的培养教育, 一些学生很容易自暴自弃, 养成一些坏习惯, 以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学业, 更有甚者会中途选择退学。另外, 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而言, 大部分是第一次进城市学习和生活, 面对许多新鲜的事物及各种诱惑, 很难辨别, 不加以正确和教育, 很可能走上歧途, 甚至犯罪。在生活习惯上城市与农村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如果不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职业道德习惯, 他们毕业进入社会, 就会很不适应各种工作环境。日本某家企业招聘员工时, 就特别强调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及日常生活习惯, 而把专业技能放在了第二位。该企业主管表示, 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进入企业后可继续培养, 但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则是在企业无法培养的。所以, 提高技校教育质量,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使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 已是大势所趋。

2 如何加强技校生德育教育工作

2.1 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否有效, 并不取决于他对道德理论的讲解, 而是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取决于教师的举止言谈等每一个细节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加强德育工作首先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长期与学生接触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及生管老师, 学校应定期组织他们学习, 可采取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2 充分发挥德育课的正面教育作用, 增强道德知识的灌输力。

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以学习“道德知识”为开始, 逐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 进而达到“知行统一”。在第一课堂德育课教学中, 除按教育部规定的学生必修德育内容外, 还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如树立“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 三品 (勤奋、合作、诚信) 、三观 (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 , 进行心理健康, 为人处世, 文明礼仪等的教育学习, 较好地发挥道德知识先入为主的作用。

2.3 发挥班会课教育功能, 提高班会课质量。

上好班会课, 能够统一全班学生的认识和行动, 对形成、巩固和发展班集体,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但以往的班会课, 往往形式单一, 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内容贫乏, 以贯彻学校的中心工作, 进行纪律、安全教育为主。学生, 特别是像我们这类学校的中职生, 对班会课没有兴趣, 班会课收效甚微。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广大学生勇跃参与的主题班会。可以学生主持、师生共同主持, 讨论、辩论、座谈、观看影片、知识竞赛、课外活动、表演等形式开展如下主题:《谈建设班集体的责任》、《团结就是力量》、……, 使班会课别开生面, 增强了学生参与班会课的兴趣, 使学生们学到更多知识, 懂得更多道理, 情操得到陶冶, 思想获得升华。

2.4 完善德育培养的机制, 制定一系列的德育奖励和惩罚措施。

把“厚德”和“敬人”作为校训、学风的主要内容。制定“学生文明公约”;“绿化、美化校园活动的规定”;体现学生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一系列考勤、考绩、考德的规章制度;鼓励鞭策班级和个人争先创优的竞赛考核办法, 使学生成长进步基本上实现了学有方向, 行有规则, 赶有目标。学校可尝试量化管理, 开展积分竞赛。这样能有效地促进班级和宿舍之间争夺流动红旗的良性竞争, 使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2.5 从学生行为习惯入手, 抓好养成教育。

有句话说得好:“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用人单位所需的学生除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外, 更需有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勇于竞争、文明向上的职业品德。但是, 从上述技校生源素质状况分析来看, 他们的素质存在较大差距, 物别在行为方式上还有许多不良习气:如吸烟、酗酒、打架斗殴、逃课上网等。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

(1) 量化达标考核一条线。详细地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诸方面的行为规范要求, 具体分解成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单项考核指标, 以一定的应得分和实得分的“分值”百分比率, 规划出“超标-达标-不达标”三个量化标级 (如量化考核百分率90%以上的为超标, 70%以上为达标, 70%以下为不达标) , 一条线地贯穿于班集体和学生个人每日、每周、每月乃至学期、学年行为考核的全过程。 (2) 实行“三检评”即三个阶段、三个主要领域、三支队伍的联检考核。每日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和教学区、生活区 (宿舍为主) , 校园公共区的检查与考评。可由学生科、班主任、学生干部三支队伍联检考核。 (3) “四挂靠”。将班级每个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 通过一定的量化考核结果, 评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几种操作成绩, 并与学生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评比、毕业成绩鉴定、就业择优推荐相挂靠。

2.6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职业意识教育。

从近来技校学生的教育来看, 许多学生存在观念滞后, 创业意识较差, 理想与现实错位等问题, 对职业的确定, 主要从个人利益、前途和兴趣爱好出发。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群知之甚少;对社会、对职业、对自己的特点不甚了解。对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思想准备不足, 出现了许多问题与矛盾。因此, 我们有必要加强职业意识教育。首先, 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来加强理论教育。其次, 开展走出校园, 走进工厂车间活动, 让学生切身体会自己将来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生涯。长期与一些用人单位相挂钩, 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或分时段、分批次下厂实训, 实训时间可由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此类实践活动, 能够促进学生加强职业意识, 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面对的职业群,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职业期望值, 为学生以后顺利地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7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由团委牵头组织, 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此举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可开展如下活动:如军训, 入学思想教育, “迈好青春门, 走好成人路”主题活动, 学雷锋、献爱心活动, 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卫生保健、文明礼仪、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讲座, 出各种主题的黑板报。开展征文活动, 读书活动, 知识竞赛, 演讲比赛, 合唱比赛, 各种体育比赛, 棋类比赛, 书法、绘画比赛, 中秋、元旦文艺晚会,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演练, 参观英模、先进事迹展览, 观看教育视频等等。希望通过开展上述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 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

也许, 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知识结构不尽相同, 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教育过程中我们应从经济学著名的“希尔顿钢板价值说”中受到启示: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 如果普通的工匠把它打造成马蹄掌, 它仅值得10.5美元, 如果中级技师把它打造成钢针, 它可值3550.80美元;如果一个用心良苦的技师把它打造成名贵的表针, 它的价值就可以攀升至25万美元。一个尚待成长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正如一块普通的钢板, 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就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 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我相信, 只要我们集思广益, 勇于创新, 从德育、行为习惯、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方面加强教育, 就一定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优秀中技人才!

摘要:阐述了技校生源现状, 分析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技校,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篇6

1 使用技术

1.1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不完全、有噪声、模糊、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其中、人们事先不知道、但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发现了的知识可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还可进行数据自身的维护。在学校管理中,数据挖掘可提高对学生管理的决策能力;检测异常情况;并在过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预言发展趋势等。数据挖掘需凝结各种技术和创造力,去探索可能隐藏在数据中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是为了实现以下三种目的:

发现知识:在德育管理应用中数据挖掘可用于发现分割、分类、关联、喜好四种知识。知识发现的目标是从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关系、模式和关联。发现分割知识可以将学生记录分组,策划为学生度身定做的推销活动。发现分类知识可以将输入的数据分配到预定义的类别中,发现和理解趋势以及对文本文档的进行分类等。发现交叉学生的机会是一种关联知识,以及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喜好的知识。如对于学生上网问题,有的班主任一味持否定态度,但通过数据挖掘,我们了解到:现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知识学习已经和网络息息相关,压制是不可行的。

数据可视化:需搞清楚数据库中存储的大量信息的含意。下文中列举了部分我们用的调查量表。

纠正数据:数据挖掘需以稳定的方法识别和纠正这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调查样本的选取。在德育调查时往往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采取平均取样,尽可能消除样本差异。

1.2 数据挖掘方法

数据挖掘方法分为神经网络方法、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数据库方法。

统计学的方法是经典方法,包括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探索性分析等。

机器学习中包括归纳学习方法、基于遗传算法、范例学习、粗糙集等。

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处理非线性数据和含噪声数据的能力,常用算法包括自组织神经网络、前向神经网络等;

数据库方法主要是OLAP方法。OLAP系统的数据库为高效存储静态数据构建。其存储结构的设计是为了高效检索聚合数据。

我们在德育管理中尝试的主要是关联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发现隐藏在大型数据集中的令人感兴趣的联系。所发现的联系可以用关联规则或频繁项集的形式表现。

1.3 数据挖掘过程

数据挖掘的一般步骤:

1)分析问题;

2)提取、清洗和校验数据;

3)创建和调试模型;

4)查询数据挖掘模型的数据;

5)维护数据挖掘模型。

2 具体实施

在多种德育教育问题中,笔者使用了数据挖掘方法,下面就针对职校生的“空穴”家庭与生存教育状况作一定的过程描述与分析。

问题来源:扬州地处省中部偏北地区,我校招生多面向苏北广大农村,由于经济的发展较为落后,造成劳动力大量外流,形成了大量“空穴”家庭。这种现象必然会造成一系列影响,而这些影响中又以对“空穴”家庭子女教育和生存影响最为突出。

首先制作了一系列的调查问卷,发给所有班级的班主任(如表1)。

收集好调查表后,按照数据仓库需要的格式创建数据汇总的表格。将数据按一定格式录入,并进行预处理。如对空缺值的处理:数据挖掘时需要用到学生对临时监护人的看法和学生的梦想。但收集到的数据中这两栏数据有些并没有填写。可采取的手段有:首先,询问班主任是否了解该学生。如果是的话,由他们提供相应的信息;其次通过以往毕业的学校老师来获取学生信息;最后,利用和家庭电话交流的机会询问相关信息。如对清理重复数据。产生重复数据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一个学生由于留级,调班等而提供了两份资料。判定准则:如两条记录具有相同的家庭地址和学生姓名,就可认为是同一学生。可使用Trillium等数据仓库系统来完成。当数据量较少时,也可编制宏程序来实现。

下面是汇总表,用二元形式表示:(由于数据项多,表2仅仅为部分示意)

A代表学习情况优秀B代表学习情况良好C代表学习情况合格D代表学习情况不合格E代表父母只顾挣钱顾不上子女F代表学生是否盼望父母回到身边G代表学生性格内向H代表社会关心“空穴”家庭学生I代表学生不良上网行为J代表学生不良打架行为K代表学生不勤俭节约行为

……

这里的每一行是一个学生的调查情况,即一个事务,每一列是一个项。本次调查数据集中共有1435个事务和34项。

利用数据挖掘演变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等功能,寻找“空穴”家庭学生行为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这里的规则是形如A=>B的蕴涵式,其中A属于I,B属于I,并且A交B为空集。如“当存在A时,可以推出B”规则,即当有A行为发生时,还会有B行为。在实际情境中,如果发现学生已有A行为,可以马上分析其产生B行为的可能性,及时制定策略制止或促进B行为的发生。

在这里我们采用的算法是Apriori算法,这是第一个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由于调查数据集中有34项,理论上存在C341+C342+…+C3436z种候选项集,Apriori算法使用基于支持度的剪枝技术,系统地控制了候选项集指数增加。

这里有两个关键的参数,支持度S(support)和置信度C(confidence),支持度是A出现的前提下,B出现的频率,置信度C是A、B同时出现的频率。关联规则的强度可以用两个参数度量。

接下来我们就要在调查产生的事务集合里,找出支持度大于或等于支持度阈值(minup),并且置信度大于或等于置信度阈值(minconf)的所有规则。

但如果计算每一个可能规则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其计算量过大,所以采用的策略是划分为两个子问题:

1、用Apriori算法找出所有具有最小支持度的项集(频繁项集)。

Apriori的基本思想:

频繁项集的任何子集也一定是频繁的;

即如果{AB}是频繁集,则{A}{B}也一定是频繁集;

从1到k(k-频繁集)递归查找频繁集。

2、使用频繁项集生成期望的关联规则。

对于每一个频繁项集l,找出其中所有的非空子集;然后,对于每一个这样的子集a,如果support(l)与support(a)的比值大于最小可信度,则存在规则a==>(l-a)。

以下是Apriori算法的伪代码算法

当然,这是基本算法,还有提高Apriori效率的方法,如基于Hash的项集计数,减少交易记录,分割,采样,动态项集计数等等。

表3是我们在假设minup=30%,minconf=90%的情况下得出部分结论。

通过数据统计与挖掘内在关系,我们得出很多以前在学生管理中虽然有一定了解,却缺乏科学数据支持的关联规则。在这次的“空穴”家庭学生情况调查中,我们认为“空穴”家庭子女缺乏良好的管教和心理依靠,容易受不良风气影响,染上不良习惯。本来拥有的自信心让他在条件优越的同学面前变得缺失。他们会比较,也有思想,,但一不如人意会变得孤僻、内向,前景很令人忧虑。班主任得到这个分析结果后会有针对性地去关心这个特殊群体。

3 小结

1)数据挖掘过程的计算量随结果集的数据项个数和关联规则复杂性的增加成指数增长,特别是学生性格,外部环境的多样化使性能表征的数据结构复杂化,需要基于大型、多维和异构数据库进行运算,在此基础上的高效数据挖掘需作进一步研究。

2)目前在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中主要依统计学原理建立关联规则,属于“黑箱”模型,建立基于学生心理的“白箱”模型或多模型融合下的关联规则,降低问题的非结构化程度,以提高数据挖掘效率是发展方向。

3)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自学习能力,包括优先级确定法则、关联规则建立逻辑、数据检索过程等,实现动态调整关联规则的强弱度,优化挖掘过程。

4)与DBMS深度融合,形成包括数据库、规则库、模型库的三库数据挖掘体系,并与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形成统一整体。我们下一步将开发出如图1的基于B/S模式的系统。

(1)人机互动界面:学习者可以向系统手工添加学习者信息、提出分析要求,同时查看分析结果。

(2)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信息包括学习者的基本信息、绩效信息、学习历史、学习偏好、知识结构等。

(3)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库按照元数据标准对数据进行清理、集成和变换。

(4)数据分析模块:利用经过转化的数据,按照数据挖掘规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果并输出。

综上所述,数据挖掘技术在职校德育教育中有很大作用。目前困难主要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目标的选择、接触手段的选取。而这些都可在挖掘的前期加以解决。最终要建立一个学生情况的模型,来帮助德育活动开展,为德育管理获得更多的理论支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使学校广大班主任和德育管理人员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地和学生联系,更好更科学的进行管理。

摘要: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新亮点。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校管理工作更是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行为、心理等各方面内在关联,为学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德育教育,数据挖掘,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1]陈京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JiaWeiHan.Michelins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范明,孟小峰,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陈富赞,寇继松,王以直.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8):78-79.

[4]邹涛,戚广智,蔡丽娟,等.网络信息挖掘系统IDGS的实现[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0(2):183-188.

[5]W.H.INMON.数据仓库[M].王志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学校批判”之发展研究 篇7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 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受批判, 并在批判中逐步成熟与发展。从古罗马西塞罗“无耻的学校”到伊里奇、弗莱雷等, 以及今天“生态性学校”的提出, 学校批判日益理性, 学校教育的依附性, 封闭性等矛盾在危机中开始寻找出路。

一、学校批判的历史追踪

每个历史时期的学校批判均是对其时代合理性的一种论证与评判。追述中西学校批判历史, 最具代表性和撼动力的主要有九个阶段, 其批判的方式可以归属为三种类型。

1. 对学校制度之批判

古罗马的奥古斯丁对当时学校体罚成风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批判, 认为儿童进校读书, “经受了多少忧患、多少欺骗”, 学校教育是“为我们准备了艰涩的道路, 增加了亚当子孙的辛劳与痛苦。”[1]对当时学校制度给予了一定冲击。

我国明代王阳明批判明代科举制度导致学校教育追逐“功利”, 完全失去了“明人伦”的立学本意。指出“然自科举之业盛, 士皆驰鹜于记诵辞章, 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 于是师之所教, 弟子之所学者, 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为扭转当时重功利轻修养的社会风气, 增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1916年蔡元培进京后, 对北京大学校政腐败、学校制度混乱、封建气氛浓厚、学术气息淡薄等现象进行了严肃地批判, 并提出将1922年的25周年校庆定为“师生共同反省的日子”, 对北京大学的校风、管理体制、教学体制、师生观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为近代中国的教育管理做出了杰出贡献。

2. 对教学内容之批判

战国时期韩非子为了稳定时局, 抨击“二心私学”, 对战国时期私学的存在, 以及以儒学为内容的教学强烈反对。认为“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 而人主兼礼之”这是天下祸患的根源。这一批判为以后秦朝彻底废除私学, 以政治强权统一全国提供了理论先导。

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以CCCS为中心对主流教育中的教育目的、青少年亚文化、学科等进行了批判, 尤其批判了学校“教材内容偏重机械性或经典性知识, 忽略现实生活资料;教材以表述为中心, 缺乏教室里面对面的语言;教材内容是固定的、脱离现实生活的, 忽略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2]在欧洲起到了实用主义学校批判的异曲同工之效。

3. 对学校功能之批判

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试图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 提出“民主社会的教育问题在于消除教育上的一元论, 制定一种课程, 使思想成为每个人自由实践的指导”, 而且, “一切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需要;选材时, 必须以改进我们共同生活为目的, 使将来比过去更美好。”[3]提倡学校的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及实际能力。

20世纪70年代, 奥地利的伊凡·伊里奇提出了“去学校化”思想, 伊里奇主张废除的学校是指“与教师有关的、要求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全日制地学习必修课程的过程”的学校。[4]批评学校不仅无法实现所宣称的教育平等, 而且通过教学、文凭及课程等一整套控制手段实行社会控制。主张废除学校代之以教育网络作为教育的途径。“去学校化”的提出是对现代学校危机的一种警示, 促使人们重新反思个体成长、学校教育与社会功用之间的关系。

同一时期的巴西保罗·弗莱雷批判学校教育患有“历史精神分裂症”, [5]即鄙视现实, 逃避现实;认为学校的教育观、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文本等多方面均对主体的个性彰显有所压制, 使个体学习丧失了价值。提出“交流”、“交互”、“我们”等主体在场的平等教育话题。

20世纪80年代, 美国的尼尔·波兹曼, 在1959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的第一次教育批判与1970年学校官僚主义批判的基础上, 从媒体生态的角度批判学校教育的失败。他指出, 电视作为一种课程, 成功地战胜了学校里的课程, 甚至几乎消灭了学校里的课程。“儿童上学时是逗号, 放学时成了句号。”[6]并质问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这将学校批评的争论引入一个新的高潮。

纵观以上各种思潮, 大多数批判均以实践为指向, 以实践的最优化作为根本原则, 都追求时代适应性和现实合理性, 批判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能适应所在社会物质生活方式并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人才。然而, 批判思想不具有实体性, 不能归属于任何非历史的抽象主客体, 因为不存在超越一定历史传统和共同体的普遍价值, 批判只有追求“逻辑的和谐性及与经验现实之间的彼此相符”。[7]我国的学校批判也一直潜在地寻求着这种和谐。

二、我国现代学校批判的态势分析

合理性的选择无法逃避历史与社会情景的关联, 学校教育的合理性需要在文化—经济—社会系统中确证。针对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弊病及不合理现象, 我们曾开展过两种框架的批判与反省。

1. 学校教育“失误”或“副作用”的分析与批判

“副作用”是与“主作用”共生存的, 是“主作用”实现的代价;“副作用”是可忍受的, 是可消除和抑制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 针对“高分低能”等现象, 我国掀起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次教育大讨论, 高考指挥棒下的学校教育被界定为应试教育, 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超额批评:“应试教育是个筐, 什么烂东西都往里装”——学校教育得到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反省。随之, “素质教育”提出并开始试点。这是我国近年来教育批判的第一个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我国主流教育发展中带来的副作用及当时的学校教育危机进行批判, 虽然是一次否定性的批判或批评, 但却为下一步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

2. 学校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应然”与“实然”分析及批判

在对应试教育否定性的批判后, 人们开始理性地评判、分辨、审查和区分学校教育危机, 将其症结归于学校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上, 为此, 教育界有了“应然”教育目的与“实然”教育目的的争论和设定。这一观点认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应然”目的, 是非实际的;升学的习俗的教育目的是“实然”目的, 是实际存在的教育目标。把“应然”的教育目的当作“实然”的教育目的就是“想当然”。[8]

诅咒黑夜, 不如点上蜡烛。为了解决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我国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目标在于: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 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改进学习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 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提高课程适应性。

新课程改革实质引入了现代社会生态文明的理念, 将教学中的各因素视为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之间的互动、互促最终促进整个教学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这种教学理念直接推动了“生态性学校”的形成。

三、“生态性”学校兴起:生态理念下学校批判的重构

基于批判理性的病理探究其深层价值是为学校教育寻求进步的契机及时代合理性。从学校批判的历史诉求及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导向来看, 学校正追求着一种生态和谐、互动社会、人人发展的目标, “生态性”学校的建构恰是这种学校成长理念得以实现的路径之一, 也是目前学校解决各种矛盾、有效服务社会的发展路径。

1. 生态文明的兴起, 指引了学校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向

20世纪后期, “生态”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 成为人文精神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理念。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将展现于人类历史。生态觉悟的实质不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 而且更深刻的是对世界的合理秩序、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9]。生态觉悟在更深层意义上, 就是建构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以及整个文明的价值生态的平衡。学校教育也应在教育与人的生命、生活间维持一种生态平衡, 在生命之维, 寻求其价值的生态合理性。

2. 教育生态学将学校发展带入了时代反省的空间

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 特别是心理生态学的兴起与发展直接促成教育生态学的形成。1976年, 美国的克雷明在沃勒的“课堂生态学”和阿什比的“高等教育生态学”等基础上, 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 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子——个体、教育机构、教育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 都有机地联系着, 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同时, 莱西、威廉斯、鲍尔斯等对教育、文本、生态危机等宏观教育问题也进行了研究。教育生态学反思了原有的学校封闭发展模式, 力图从社会、文化、家庭等方面建构教育生态体系, 将开放、互动、发展作为学校生长的新主题。

3.“生态性学校”:现代学校批判后的重构

(1) “生态性学校”构建背景

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 (FEEE) 首次提出了全欧“生态学校计划”, 也称“绿色学校”计划。这是一个教育的国际项目:爱尔兰称“绿色学校”, 德国称“环境学校”, 葡萄牙称“生态学校”等等, 根据其性质本文统称为“生态性”学校。其内涵不仅关注环境教育, 也强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的目标, 以及学校政策、管理、教学、生活等全校性、综合化的生态运作模式。

在我国, “绿色学校”不仅进行环境教育, 更重要的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将学校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结合, 来创造一种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相互关心与分享的学校氛围, 即建立一个生态互动的学校生态系统。“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首批表彰的学校是中小学校, 随着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发展和理念的指引, 将逐步扩展到所有教育层次, 使我国学校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由学校批判而转向建设“生态性学校”是对学校作用的一次扬弃和重构。生态学校不仅是一个实体, 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和方向。在此影响下, 人们开始对我国学校“马赛克文化”进行批判, 重新对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提倡学校教育与民生联系起来, 提倡学校与社会走生态互动的道路, 为现阶段学校批判的建设目标提供路径与导向。

(2) “生态性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复杂结构和伦理精神的过滤、传递活动的场所之一, 具有“文化关联性”与“背景性”, 合理性可视为其文化本性。“生态性学校”首先必须建构一种互动的生态课程文化, 即儿童生活世界的知识文化、社会环境文化, 以及儿童—社会的互动文化。“生态性学校”的教育文化传递应该是儿童经验与社会文化、个人性与情景性的交互区域, 也是师生经验的交互区域, 最终达到学生与课程、学生与教师、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视界融合。学生在这种视界融合中, 理解人生和社会, 实现自己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3) “生态性学校”的运作原理

学校教育表现为一个关涉生命并自我运动的有机生长过程, 其系统的整体性、运作的现实性、因子间的共生性等特征决定了“生态性学校”的运作必须遵循生态学方法的基本原理: (1) 照料生命状态。学校教育要理解生命的全息性与复杂性特征, 尊重生命事实, 关怀生命需要, 注重人的身心和谐与人格完善, 以促进人自身的生态平衡。 (2) 学校系统的开放性与动态性。学校教育是关涉生命的一种活动, 不仅生命系统中各因子间有能量信息的互动、交流, 而且教育的价值追求、课程文化、课程内容、教育模式等要与社会文化、经济伦理等相密合, 也要与青少年的生活节律、成长特性、文化环境相合宜, 并且它们相互间也要动态地适应。 (3) 整体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学校教育要造就“整体的社会人”。整体的人是有生命意识的人, 是与社会共生存在的人;造就整体的人与健康的社会是学校教育时代合理性的最佳论证方式。

学校教育是在批判中不断成熟与发展起来的。目前生态理念下重构的“生态性学校”, 无疑促进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实质性交流, 部分地解决了学校的“社会分裂症”及人才成长中的“花盆效应”, 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生态性学校”的发展将引导着我国学校教育的运作模式更趋于实践化、社会化, 并在不断追求现实功效中提升量级, 最终在社会生态系统建设中彰显其时代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 (卷一·九) .任晓晋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2]张等菊.伯明翰文化研究中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解析.比较教育研究, 2002 (6) .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4][奥地利]伊凡·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5][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新建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谌启标.尼尔·波兹曼学校批判与学校重构理论.比较教育研究, 2005 (4) .

[7][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8]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篇8

1 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维护职业技术学校稳定,激励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进素质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发展,也凸显出了诸如与时代脱节,落实不力等问题。

1.1 德育内容与时代相脱节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有78%的中职学生认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严重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脱节。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着德育教育内容空洞、形式横行、号召多实际少、重智育教育而轻德育教育等问题,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仍然停留在过时的传统说教,而没有根据新形势和新的社会热点和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相结合。另外,在德育教育的形式上依然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尤其是近几年面对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学校没有很好地与时俱进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及行为控制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与社会需要巨大脱节的情况,道德滑坡的现实提醒着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改革。

1.2 德育教育工作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着工作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些学校把德育教育工作当作一种形式和任务来完成,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规划和详细明确的设计,盲目的模仿别的学校的模式,而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具体量化学生的考评指标和模式,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功能的整体发挥。

1.3 德育教育管理不够规范,缺乏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金钱至上”观念的传播,中等职业学校也逐渐成为一个小社会,因此,受一些负面影响的不仅是学生,而且包括老师。但当前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仍然沿用过去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影响着学生工作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加之目前德育教育管理配套设施不够规范,教育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带来学校活力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给校园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环境的复杂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而面对出现的这些新情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缺乏相应的配套管理应急措施来抵御这一场信息风暴的袭来。

2 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建议和方法

2.1 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挖掘和丰富教育资源

教育要发展,理念要先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从理念上真正的树立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当然理念的正确与否要取决于实践的探索,在实践中更要挖掘和丰富社会和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通过全校师生的团结协调,切实做到用行动影响学生,用品德感化学生。

2.2 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构建新的德育教育工作新体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立足于自身学校,结合学校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特点,制定相关的德育教育的规范和意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学生德育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合法化和规范化。此外在学生的管理上也要发生观念性的转变,把过去的具体微观管理逐渐转变为宏观指导和检查督促。同时辅助加设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弘扬我国传统的道德品质,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道德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3 加强校园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媒体建设,利用公众舆论约束和规范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校园网络及其他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根部。因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德育育人氛围。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和法治规范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和载体宣扬党的先进思想和文化方针政策。此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的疏导,提高学生对待网络的自我免疫能力,教育学生不要沉迷网络,远离网络犯罪,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2.4 实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促成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关键是要把学生的健康教育摆在战略位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增强学校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培育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要从理念上预防学生将会出现的一切心理问题,真正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战略工程来做,从实践中不断灌输和教育学生面对现实面对挫折的勇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以及组织学生心理讲座,健全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人格。

2.5 加强教育工作力度,提高教师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模范示人,以德服人,引导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3 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德育教育,要把德育教育工作列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系统工程,要从意识和理念上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并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加强与学生直接的互动,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推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走向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本文站在理论研究的高度,就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探讨,并就如何改进和创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高建国.科技发展与学校的德育教育[J].发展论坛,2009.8.

[2]肖积生,陈群辉.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3]陈延斌.德育良性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5.6.

[4]刘莹.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0.11.

学校德育技术化的批判 篇9

一、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近现代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强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也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普世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 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综合体的核心要素, 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力;20世纪中期的计算机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脑”;当代的生命科学技术革命几乎能代替“上帝”;信息革命引发了全球知识竞争, 促进世界经济的集团化和区域化发展;计算机与网络威力不断增强, 将全球连成一体。科学技术在当代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现代科学的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大科学和巨大技术的推行, 整个地球, 包括整个太阳系在内的自然界似乎都在‘人’的掌握之中了” (1)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产品的科技含量决定其市场竞争力;一个民族是否强大在于其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 这些就是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在科学技术正面效应凸显的同时, 其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首先, 在高科技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等现象日益严重, 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诸多专家呼吁, 如果人类不关注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自身势必面临自然环境的危机。就科学技术在政治领域的影响而言, 现代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纳入到经济与政治系统之中, 对技术活动的控制与导向已经成为了各个政府的重要权责。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 很多科技在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如在生物技术领域, 克隆技术、动物与人体试验、安乐死等;在军事技术领域, 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都是争议的焦点。另外,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 包括人类本身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而沉沦为技术的持存物:一是表现为主体性的缺失, 二是缺乏批判力, 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高科技带来的利弊。因为在科技社会中,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逐渐成为了机器的附属物, 被机器的节奏和需求所统治。

二、技术作为一个批判的对象

科学技术无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然而技术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如果过分强调技术主义, 让技术发展到了技术崇拜阶段时, 就会产生危害, 会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健康地、全面地发展。针对技术导致的社会不同层次矛盾及人的异化问题, 各领域内的学者纷纷进行了技术批判。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认为“现代技术之本质居于集置之中 (2) ”。“集置”像“座架”一样, 将一切现存事物、既定秩序以及人类自身强行纳入一个机械、呆板、统一的范式之中。也就是说, 一切现存事物、既定秩序、人类自身如同现代工业的流水线作业一样, 都被千篇一律化:“事物被展现为单纯可塑造的、遭受着技术任意性的物质 (3) ”, 既定秩序被鼓吹为迄今人类历史中唯一合法的体制制度, 人类自身完全丧失了自我本真的存在个性, 沉沦为“常人”。海德格尔的技术本质观, 反映了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 不但自然界面临“耗尽和替代”的危险, 而且人类自身也面临着生存以及全面异化的问题。

芒福德 (Lewis Mumford) 将现代技术的本质称为“巨技术”, 就是与生活技术、适用性技术、多元技术相反的单一技术或权力主义的技术, 这种单一技术基于科学智力与大量生产, 主要目的在于经济扩张、物质丰盈和占领军事优势。简言之, 就是为了实现权力的控制。

弗洛姆 (Erich Fromm) 认为现代技术反过来控制了人, “人, 已经不再是人了, 变成了一个东西, 成为了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与他们不感兴趣的人在一起, 生产着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人们不生产时就消费 (4) ”。弗洛姆的思想, 正体现了技术对人精神面貌的影响及个人心理对技术的依赖, 即在技术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判断力。在他看来, 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 使得人的主体性受到压制, 面临着自我缺失的危险。

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 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一个“富裕社会”, 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病态社会”。这个病态社会的最大病症就是它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5) 。事实上, 在科技作为改革与发展“工具”的当代, 技术社会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 从而使这个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生活于其中的人也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分析了以上学者对技术的批判, 总的来说都认为技术的危害不仅导致自然界危机、社会病态、人的唯权力意识, 还反过来控制人类, 使人类自身面临异化。而这些归根结底源于人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过分依赖,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技术的自主发展, 使它在一味地为经济利益实现最大化服务的同时, 忽视了自然、社会及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

三、技术时代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专业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授, 当其内含的技术观与教育观失去平衡时, 就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即人的全面发展可能被单一化, 人可能会被教育成“单面人”。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加以思索的问题。

(一) 职业技术教育应凸显主体价值观教育

关于主体性问题, “一般来说, 主体性指的‘是一个主体’或‘是与主体有关的’这样一种性质……形象地说, 即人总是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世间, 经纬天地, 捭阖万物, 或革故鼎新, 推动社会, 或号令众人, 招待亲朋, 等等, 即使是去做‘客’, 也总要做自己的‘主’的 (6) ”。无疑, 主体性是人的自我认同的内核, 体现人的价值性。但在当前工业社会阶段, 当科技发展成为“异己”力量时, 就会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 导致人精神空虚和消极被动, 人的主体性被压制在技术合理性之下。也就是说, 技术社会使得人成为被迫适应或屈从于科技要求的工具, 人沦为了自己创造力的囚徒。技术问题以及其带来的人类自身异化问题交织在一起, 使得主体价值观教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职业技术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主体价值观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目的之一,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所言“学校的目标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 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 (7) ”。主体价值观教育是自由而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 如何运用适当的方式, 以技术作为手段, 对技术进行“精神统治”, 是一项重要课题。而主体价值观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适当的方式”。主体价值观教育, 就是通过责任、义务和情感等内容的教育, 让受教育者可以认清楚人的各种需求及其等级次序, 重新占有对技术的领导地位 (8) , 彻底克服科技发达时代“技术作为最高的危险”。只有技术教育和主体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 双向进行, 才能够培育出职业技术教育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造就和平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应该凸显人的主体意识, 理性对待技术发展, 规避“人和存在的自身性的损坏、扭曲和丧失 (9) ”, 从而促进人主体性的发展。

(二) 职业技术教育应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

“在工业文明的发达阶段, 科学合理性日益转化为政治权利, 表现为历史选择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10) ”, 现代技术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政治与伦理问题, 当代科技工具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和道德失范。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者和运用者, 如何培养他们妥善地处理好技术和伦理上的矛盾问题, 关键是赋予个体正确的技术观, 形成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从而把人自身“从对每一事物的终极性的隶属状态中解放出来, 学会创造终极性, 组织一个他对之进行判断和评价的‘终极化的’整体。人通过自觉地组织终极性来克服被奴役11”。也就是说, 教育要使人能够理性地去直面自然现象、社会事物和人格的建构。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 要坚持以人为本, 合理扬弃科学技术工具理性, 强调价值理性, 培养受教育者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 使受教育者明白,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其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的主体性, 并致力于维护和平和保护生态平衡, 保持社会和谐, 并在环境、知识、道德、制衡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历史任务。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 职业技术教育在其目标、意义、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都出现了新的观念。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只是迎合科技进步的需要, 也是加强对人类自身反思的需求, 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向善的人, 以实现技术发展的合理性, 促进自然社会和谐与人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科学技术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中, 人类生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已成为政治与伦理领域广泛探讨的问题, 对科技批判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作为以技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技术教育, 应该对科技时代所面临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 并结合主体价值观教育, 培养受教育者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 实现社会及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术批判,职业技术教育,主体价值观,反思

注释

1 王维:《哲学视角中的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10年, 第21页。

2 [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5年, 第25页。

3 宋祖良:《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第26页。

4 Erich Fromn:The Revolution of Hope: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New York:Harp and Row Publisher, 1968.p.38。

5 (10)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第23页。

6 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 第1页。

上一篇:提高设备检验质量下一篇:提高花生播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