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2024-10-04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用10篇)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1

Java是一种跨平台、面向对象、基于网络及支持多媒体的编程语言,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Java的实验教学在Java的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非项目驱动与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优,以提高学生利用Java进行软件开发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一、非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非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通常有“读、改、填、写”四种方式。

读———选择一个和实验目的紧密结合,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正确无误的程序,让学生来阅读并上机验证阅读结果。这可使学生对课上理解不够透彻、不够全面的知识点加深理解和记忆。

改———给出一个在相关的知识点上故意设置了错误的程序,让学生在上机实验过程中去改。在学生已经能够读懂程序、对实验相关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设置一个有错误的程序,让学生去查找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简单的应用,而且能防止设计程序中类似错误的发生。

填———给出一个在重要知识点上留下空白的不完整程序,让学生在理解程序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补充完整。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更加熟练,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程序整体结构的把握。

写———给出程序功能的文字叙述,要求学生完成该程序的编写。通常对程序的功能要求不太强大,以能够运用到本实验知识点为宜。

总体来讲,非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是围绕Java知识点和程序体系结构进行的,以掌握Java基本知识和程序基本结构为目标。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机会,而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没有自主地感官体验,所学知识主要是应付考试。

二、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方法

1、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述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形成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到有意义的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项目,师生通过实施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多媒体教学演示、学生分工实践、小组讨论、团队协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项目的实现,了解并把握项目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

(1)明确任务

通常由教师本着规模适度、难度适中、实用性强、趣味性强的原则,提出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计划

由学生对项目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析,以了解项目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制定出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3)实施计划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最终完成项目的Java代码设计。

(4)项目评价

完成项目的设计之后,首先,要在项目组内部进行自我评价,检查是否按照项目计划完成项目中的功能;其次,项目组之间进行互评,以发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取长补短相互进步;最后,教师客观的对项目组的设计进行评价,要充分肯定每位同学的成绩和付出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5)归档应用

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3、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

(1)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1)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项目教学法在实施中,要求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获取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也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检验,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战略,教师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学习,摆脱了传统教育形式中唯一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束缚。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时,适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培养和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项目教学大多要分小组完成,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软件开发人员要求的基本素质。

(2)项目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1)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不够。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淡化了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入程度有一定局限,若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保证。

(2)课堂组织、管理的难度增加。项目教学法没有特定的结构或一成不变的教案或教学材料,它是一个复杂但灵活的框架,它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也给教师带来了课堂组织、管理的难题。项目教学中,教师已从课堂的权威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这一角色的转换,往往会使教师难以把握课堂纪律,管得太多,不利于学生开展活动;管得太少,又会造成学生的放任自流,甚至影响项目任务的完成。

三、非项目驱动与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学习效果比较

研究表明,非项目驱动与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学生学习效果如表1所示。

四、结论

采用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分析问题、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组织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项目的合理拆解,将项目分步骤划分,结合课堂上对项目从简单的结构分析到最后整体系统的分析,实现学生在实验上从简单的项目单元实现到最后的整体系统实现,每次实验甚至课堂均围绕这个项目来实施或者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开始就围绕着项目进行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体验项目开发的整体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1-44.

[2]迟全勃.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3):61-65.

[3]朱小英.以项目方式驱动Java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93_96.

[4]朱剑锋.项目教学法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琼州学院学报,2011(2):82_84.

[5]胡海,雷桂平.浅谈项目教学法在《Java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7708_7708.

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篇2

关键词:建筑动画;教学探索;课程项目情景

1 基于项目驱动的专业课程体系

1.1 项目驱动模式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法,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最终收获知识经验的过程。项目化课程强调 “知识、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做”的一体化,“做事与做人”的一体化,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

1.2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可分成四大阶段、十二个步骤,如表1所示。其中课程教学设计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需要与教学项目设计紧密相连。

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按照先进职教观念提出的一个教学改革新概念,根据现代系统理论中整体性原则,课程的“整体设计”需要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出发并遵循以下原则: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目标;课程必须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2 项目化课程的设计

2.1 项目化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引入项目还可以对市场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市场职业需求和建筑动画职业能力分析更有利于项目的引入。

2.2 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划分

项目最终要落实到单元,在引入项目后,可根据项目工作和教学需求结合背景资料,设计出课程的项目任务及其单元情景。《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主要培养建筑动画策划、脚本制作、场景模型制作、建筑动画渲染、建筑的分镜头设计及后期处理等方面的综合技能,课程划分成六个教学单元,如图2所示。

2.3 课程项目情景设计

将项目定位到课程单元教学时,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项目的情景设计。所谓项目“情景”,就是事情的由来、它的工作环境与约束条件,可以分成整体情景、阶段情景、单元情景。通过情景设计推进“工作线索”,用情景覆盖工作“实际情况”,从而引出学习线索,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

根据市场调查、企业反馈、能力需求分析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引入了《首府地产》项目,按照教学单元中的内容,设计出与实际工作中一样的工作情景。如下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情景设计分成六个阶段情景,各阶段情境之间都属于平行关系。

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阶段情境的合理引导,制定计划以及角色分配,按照实际工作的标准化来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化课程实施与跟踪评价标准

3.1 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情境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出错情境以及意外、违规情境,让学生操作过程中“体验”情境,在“各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下,教师进行行动引导。教师需要在学生出错后展示专业做法,通过将学生做法与专业做法比较后,得到该课程重要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化课程实施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教师情境展示、项目任务下发、学生制作、教师展示专业做法、逐一比较正误结果、课程内容展示,如下图3所示。

在任务开始前,教师以项目总监的身份为学生制定统一的项目制作要求如:建筑模型与贴图的规范要求;灯光设计的合理性;动画的镜头数量;景别的切换等。这些要求尽量具体,可以让学生在实施项目时更为规范,目标性更为明确。同时作为项目最终评价标准,给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审核提出修改意见提供了相对统一的评价系统。

3.2 项目跟踪评价标准

在项目评价体系中会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评价在项目考核中占比50%,小组组员之间互评与学生自评共占比50%。

4 结语

随着项目化课程的应用与教学改革的深入,我院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设计坊模式下的学徒制”教学模式。依托学校工作室、设计公司,将工作情景、教学项目引入课堂的项目化教学理念,以此解决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015年我院建筑动画专业牵头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动画专业教学标准》;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动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与《高职教育建筑动画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也通过初级审批。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我院建筑动画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但随着企业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企业对学生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项目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教学体系改革中重要环节,必将成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曹洋.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

例析高中生物项目驱动式教学 篇3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与传统相比, 项目驱动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它是以项目或任务为主线来重新组织教材内容

一般来说, 传统教学的内容组织是以教材的内容和安排为依据, 按照已规定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而项目驱动式教学则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以项目或任务为主线来重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把学习内容按项目的拓展和递进分成若干个教学任务,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讲授占很大比例, 而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首先是提出学习项目和任务, 然后由学生自己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去分析学习项目和任务中的问题, 思考解决所遇到问题的方法, 探寻解决问题的步骤, 并通过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终完成学习项目和任务。

3.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与传统教学相比, 项目驱动式教学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 学生进行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学习项目和任务的最终完成大多需要依靠学生团队的努力, 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要求

1. 学习项目和任务的意义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以项目和任务为主线, 因此, 学习任务的设定和其内在的教育教学价值是最为重要的。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必要设计成学习项目和任务?设计成怎样的学习项目和任务?通过学习任务实现怎样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些都是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项目驱动式教学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 学习项目和任务的明确性

一般来说,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一节课由2-3项学习任务组成, 而每项学习任务又可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 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各种学习活动。因此, 项目驱动式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事先设计出方向明确、难易适中、实际操作性的学习任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可以利用的相关学习资源, 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怎样才算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

3. 学习项目和任务的主体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后, 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分析、对任务中所涉及问题的思考及相关资源的运用, 并通过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为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可以说, 学生参与完成学习任务过程的程度是项目驱动式教学成败的关键, 否则学生也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是笔者在《细胞中的化合物———核酸》一课的复习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案例。

1.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 说明核酸的基本结构和种类;认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简述检测核酸的实验原理,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 学习项目与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 (1) :回顾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结构通式,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肽键的结构式等。

学习任务 (2) :核酸的组成与分类。

学习任务 (3) :DNA、RNA、蛋白质的水解和代谢。

学习任务 (4) :如何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 教学实施

(1) 将学生进行分组, 每两个小组分配同样的任务。

(2) 学生在组内根据本组所分配到的任务进行合作学习, 并完成教师事先下发的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3) 各小组选择代表对学案上的问题进行汇报,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与补充, 教师给予点评并总结。

4. 分析与思考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4

一、以课题和项目带动教学,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

编导专业作为一门“技术的艺术”、“文科中的理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中缺一不可的两翼,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成为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编导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以往重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轻社会需求;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面,积极探索“项目驱动教学、学研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项目运作带动和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效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编导专业教学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对接。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采用项目调研——项目申请——项目委员会考核批准——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总结的完整工作流程,采取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双线并举的方式,通过由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团队,设置课程群组,组织多名教师集体授课,围绕作品创作中的各个环节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以实际工作环境和创作机制要求作品水准,使学生在自主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实现调研能力、创意能力、实践能力及沟通协作等专业能力的提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首先要注重课题和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在结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人文基础与人格培养,根据不同阶段专业教学应实现和完成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的进行设置,使课程之间有效衔接。按照课题、项目任务来组织学习内容,改变原来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互分离的情况,以课题、项目任务为纽带把这两类知识进行整合,将热点话题、社会关怀、文化情怀、人生信仰等渗透到课程体系内,人格培养为先,人文基础为核,为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全面训练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如通过对项目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前期市场分析来提升学生的调研能力;然后在了解掌握市场和行业前沿信息及受众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创意和前期创作,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最后在完成各个创作环节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执行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等。

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

在行业快速发展和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加强行业亟需的多元化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为社会培养艺术方面的普适性人才,另一方面也要为行业输送高端编导专门人才。对于特长突出、发展潜质较大的学生,组织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项目组,用适合学生特长发挥和发展的项目、课题,将有潜质的学生集中培养。另一方面,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虚拟课题或承接实际项目,在项目、课题的实施中进一步激发其创作潜能。

在项目驱动教学灵活的开放式双向选择机制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进入不同项目组,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实行编导人才的分层次教育和分方向发展。教师针对学生承担不同的工作环节,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实现编导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主要以教师作为传播者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学过程在课题、项目实施运作中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互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对课题、项目的探究,在教学中体现出平等沟通、合作的特点。影视编导专业的实践课程具有实际问题多、解决方案多等特点,根据学生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准确判断学生的知识盲点,随机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对知识难点进行学习分析,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解决方案进行论证比较,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学会质疑分析,发挥创作个性和特长,扩大知识辐射面。同时,完成课题和项目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前沿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和行业发展相融契。以“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创新”为特点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把被动的“传授—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阐释—理解—知识建构”,教师和学生同是教育者和求知者。通过平等互动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得以发挥,专业潜能发掘成为可能,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实现分层次教学,分方向培养,为行业输送多元化编导专业人才。

三、以市场检验教学,构建科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艺术、人文与技术,可以看做是影视教育发展的三个支点”[1],针对编导专业自身特点,在项目驱动教学的评价中,需构建人文品格、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的三维立体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首先要把学生人文品格的提升作为衡量教学的一个基础指标,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的运作实施均强调学生的人文基础与人格培养,使学生的创作和实践始终注重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其次,项目实施运作注重过程管理。针对学生个性、兴趣,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意能力的学习过程。教师将项目任务分解为实践的各个具体环节,对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估,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准确和人性化;同时带动学生对项目运作的每一个阶段都主动重视、积极参与,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过程管理中,把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也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使学生在“做中学”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塑造合格的编导人才。此外,在结果管理方面采取内外结合机制,强调课题、项目成果的水准评价。内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实现学生交流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外部评价则以实际工作环境和创作机制要求项目水准,将作品带入市场,邀请企业或一线创作人员评价的方法,切实提高课题与项目与市场对接的契合度。

编导专业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意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注重社会责任和人文品格的高素质编导专门人才为目标,依托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运作,积极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使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项目驱动教学可以使编导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实现具有媒体融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编导人才专业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5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 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取得的效果不理想;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 英语的听说能力都不是很强,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不敢说英语, 课下也没有兴趣练习, 学的是“哑巴式”英语。因此,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任务繁重。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法。它把职场上某种具体工作岗位包含的各种任务转化为课堂上的学习任务, 即项目, 课堂教学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合作学习处理完成项目的任务, 实现“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并发掘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项目驱动教学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 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 经过不断的发展, 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 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想潮流。目前, 在英语教学中有不少学者开始探讨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项目驱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因此在第一学期英语口语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学期项目:“A new life on campus” (大一的新生活) , 历时一学期, 包含8个子项目, 主要涵盖英语日常生活口语会话, 如:问候与介绍、感谢与致歉、问路、谈论天气与体育运动、安排日程等, 项目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共需12个教学周完成。项目的实施则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师按照“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3~5人) , 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性别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同时, 教师提醒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各自的角色, 各司其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教师全程参与, 指导、督促学生顺利完成项目。项目“A new life on campus” (大一的新生活) 的实施共分为三个时期:

项目准备期, 即项目构思阶段 (Conceive) 。学生分小组查阅所需要的活动相关内容, 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 一起来确定自己小组的项目场景, 然后根据场景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 通过查找资料, 形成对整个项目的初步构思, 在组内形成统一的构思后, 再向老师进行汇报, 老师肯定了改该组的构思以后, 该小组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活动。项目准备期是该项目获得成功的前提, 构思的主要内容是项目最终要达到的结果, 并包括详实的背景资料, 这些内容都直接决定了该项目能否成功, 所以构思阶段至关重要。

项目执行期, 即项目设计阶段 (Design) 与实现阶段 (Implement) 。在上一阶段小组内学生与老师讨论了已经基本确定的项目场景, 在得到老师的同意以后, 首先确定场景的名称以及顺序, 然后组内成员一起讨论、制定比较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方案和时间分配表, 制定好了方案后, 再次跟老师汇报, 得到老师同意后, 学生再将这些任务细化, 分别去完成项目的设计。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完成自己的任务, 比如去图书馆查阅一些英语口语的书, 上网搜集相关的英语口语内容, 或者相关的语音及视频资料, 小组成员还要精心挑选制作场景幻灯片需要的背景图。个人任务完成后, 小组的组长负责汇总各个小组成员的资料, 同时组织小组内成员一起讨论整理组内材料, 最终形成详细的项目实施演示幻灯片以及角色之间的对白文字, 这样就完成了项目实施阶段的所有工作。项目执行期是是整个项目中周期最长、任务最重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老师要对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并且要规定小组组长按时汇报小组项目进行的情况, 这样老师能及时发现小组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及时给与帮助, 同时也可以通过监督管理, 帮助小组解决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小组活动遇到困难时也要及时找老师寻求帮助。

项目成果运行期, 即项目运行阶段 (Operate)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工作, 小组制作完成了场景展示PPT以及角色之间的对白文字, 为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做好了准备, 初步完成了项目活动。但我们不要认为到了这一步项目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阶段, 小组内成员要分配好组内的角色, 并一起表演练习对白内容, 练习熟练之后, 所有的小组都要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汇报表演, 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汇报表演完成以后, 各个小组要一起对表演进行综合评定, 不只评定其他小组的成果, 还要评定自己小组的, 也就是我们平时进行的组内自评和组之间互评。自评和互评之后, 还有评委会对展示的评价, 评委会成员包括英语老师、外教和学生代表, 评委会的评价结合小组自评和互评的评价, 形成最终评价。项目运行阶段的工作很重要,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 可以扬长避短, 为以后的项目打好基础。

三个阶段完成以后, 情景项目的实施全部完成。这种教学方式,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 并体验团队合作的经历, 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不但丰富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 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中心和主体, 从而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在进行项目实施的时候, 学生能利用课外的时间搜集资料, 进行讨论, 增加了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 同时同学之间还能互相帮助, 老师及时指导, 给学生提供了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这些项目活动都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的,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并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之间的互相帮助缩小了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差距。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教授英语口语, 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困难, 并帮助老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新的模式, 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在真正实施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Kathleen M.Bailey.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peaking.[Z]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7.

[2]Earl W.Stevick.Working With Teaching Methods:what's at stake?[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3]赵金霞, 虞龙发.项目驱动教学法:一种贴近职场的外语教学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9) .

[4]马燕.CDIO教育模式与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9) .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6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学生需要自主地获取知识,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或询问别人来掌握知识内容。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方法,通过设置一个模拟工作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对项目进行设计与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充当辅助者,不能代替学生去完成。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对象是项目,推动学生进行展开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实践基础。

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职学校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引入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商务英语的项目驱动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商务英语的驱动式教学模式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 教师的素养能力不足。

高职学校教师的素质能力是高职学校培育人才的基础和关键,教师的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想要培育出适应能力强的学生,首先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扎实系统的专业文化理论知识及丰富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实践经验及教研能力。高职学校商务英语的教师一般毕业于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较好但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教师在学习期间获取的知识一般偏向教育类,很少进行商务知识的学习,没有接触过商务管理,所以在教学中也无法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商务管理知识。

2. 学生的信息素养薄弱。

在当今的世界中,信息迅速发展的年代里,能否获取、利用有效信息成为一个人取得胜利的关键。据此,项目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各种信息和资料,将这些信息和资料转化为自己所用。然后,高职学校的学生在信息获取和转化利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信息的判断处理上也缺乏一定的辨别力,学生无法识别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所以获取的信息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帮助。

3.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内容,学生也习惯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知识,教师和学生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深厚。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时,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主,没有对知识进行延伸扩展,也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对于商务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毕业生相比较本科商务英语毕业生而言,在学历上就比较没有优势,所以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高职学校要迎合市场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商务能力,让学生了解商务管理的基本知识。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合商务英语市场的发展需求。

四、推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展开的策略探究

1. 加强教师师资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教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能力,所以高职学校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高职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商务英语专业水平,还要考虑教师的文化素养及实践能力,还有相关商务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的队伍建设是高职学校想要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高职学校要多倡导教师进行学习,不仅要观察新的商务知识,还要时刻更新教学理念,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2. 师生双方要积极变换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属于课堂的中心,课堂围绕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设置为辅助功能,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实践,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当今网络的发展,促使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使得信息的存储容量扩大,在千万条信息中寻找出有效信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高职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五、结语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对于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高职学校有必要好好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促进学校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克静.高职英语“联想—对话”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3).

[2]林芸.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8).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7

Auto CAD是一款出色的、应用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在很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广告、服装等行业。《Auto CAD电气设计》这门课程也成为高等院校、各类职业院校电子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1 Auto CAD项目式驱动教学现状

《Auto CAD电气设计》是一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电气设计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传统的Auto CAD教学都是按应用软件操作命令先后顺序编排进度计划的, 往往一个学期结束后“课程内容讲完了”会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 但学生却不知从何下手"缺乏系统性和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授课方式知识点持续性不强,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习效果不突出。

目前, 有些高校采用的项目式驱动教学方式是:首先讲解一些基本的绘图和编辑命令, 然后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项目模块罢了, 这种方式并没有很好的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还有一些高校所采用的项目式教学是设计和制定一个工作任务, 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给定一个完整的项目, 系统、完整的将零散的绘图命令技巧与训练结合在一起, 用实际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有高校, 在Auto CAD课程项目式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形式。课程一开始, 给授课对象分配相同的项目任务, 根据前1-2次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 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了“统一授课, 分层辅导”的方式, 最后项目评价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不同标准的评价, 来完成项目式分层教学, 教学效果显著。

探索实施《Auto CAD电气设计》课程的项目式教学, 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 授课方法进行转变, 变成在企业的实际工程绘图项目的基础之上, 把软件操作命令贯穿在项目之中。实现知识点的反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2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1) 课程项目式教学的目标和任务。Auto CAD电气设计项目式课程, 要以学生为主体, 每堂由任课老师给出企业实际工程的绘图项目, 老师在课堂的前一小部分时间将做项目所需的绘图步骤、绘图命令进行讲解, 其它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分组后自己讨论, 包括绘图命令的选取、绘图技巧的选择。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最后有看得见的成果。在项目教学设计中, 三个原则需要把握:学生是主体、老师是辅助, 项目是主体、教材是辅助, 实践经验是主体、理论知识是辅助。在选取教学项目时既要类似于企业需求又要难度适宜。

(2) 项目式教学实施步骤。1) 项目分析。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 还要带领学生对任务进行研究分析, 了解实例的性质、所涉及的知识点和绘图技巧, 学生则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绘图的路径和步骤, 并选择合适的命令最终完成该项目任务;2) 项目示范。项目实施前, 教师对项目任务进行示范和演示, 主要包括操作命令的执行、错误操作的演示、操作技能的规范等;3) 项目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是先根据所学专业不同以及学生的的层次按4-6人一组进行分组。每小组确定一名组长, 首先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明确项目实现目标, 严格按照绘图规程对工作任务进行讨论, 确定操作过程以及操作所使用的命令并进行分工。其次组员根据自己的分工任务开展自主性学习, 查找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最后通过组员间沟通、讨论, 解决具体问题, 共同完成项目实例的实施。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关注项目的进行, 学生遇到问题时, 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相互交流、协作, 最终完成项目任务。

(3) 项目评价。各小组完成任务后, 对完成的项目进行展示, 教师需要及时对项目完成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完成、学习知识和技能、学生遇到问题解决能力、和课堂纪律方面以及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等。在评价项目时, 教师要把握分寸, 充分尊重学生的成果, 不能以对与错来简单地衡量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 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4) 项目教学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绘图的过程中应用知识和绘图技巧的熟练程度,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么克服的。是否达到了本项目要求的目标, 找出缺陷与不足, 总结经验和方法, 为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下一阶段的学习积累宝贵的经验;1)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本项目中成功的地方与不足之处、项目的进程安排是否合理、项目任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成果、学生是否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真正的学习到了知识和技能、该项目是否具有最佳的教学效用等。教师还应该对比项目任务完成较快的和进展较慢的学生, 调整教学思路, 改进教学方法。

3 项目驱动教学法遇到的问题

3.1 项目式教学中的项目来源以及选取。

项目式教学中项目模块的选取非常的关键, 紧密的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 提出实际类似的工作项目、设置专题训练任务, 根据实际绘图难以程度, 确定训练时间。并且当用人单位需求发生变化时, 能及时的较容易的调整项目教学模块的内容。

3.2 编制Auto CAD电气设计项目式教学教材。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Auto CAD电气设计教材编排都是根据绘图命令的先后顺序串在一起的, 不能满足项目教学的要求, 所以项目课程教材的教材需要编写。

3.3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Auto CAD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答疑解惑。以任务驱动、以项目引领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在应用中学习的教学思想, 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增强, 项目工程实例绘制技能的不断累积, 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为日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华.项目教学法探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8 (02) .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8

1 高职院校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由于职业教育办学历史造成的原因,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学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 基本都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惯性发展, 这样的教学思路既不能体现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特色需求。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其问题逐渐显现, 就是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问题, 其主要表现如下。

1.1 教师方面, 对于高职体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理念还比较模糊

近年来, 高职体育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但课程深层次的涉及仍旧较少, 并未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模式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中心, 重教轻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重视运动技术的教授, 轻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2) 重视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轻视体育意识和自愿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3) 轻视身体教育, 重视心理和文化教育。

因此, 不仅在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效性、文化性等方面欠缺, 而且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以及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也需要提高。

1 . 2 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前, 体育教学基本沿袭原有的教学模式, 按照“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进行, 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及练习方法的指导。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结构单一

高职院校的三年级的学生, 大部分在准备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 一般高职院校对三年级的学生都没有开设体育课程, 加上就业率的考核影响, 学分制的实施基本没到位, 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没能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联系, 体育课程的开设类型少, 体育理论知识狭窄, 因此满足不了各种层次、各种水平以及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

1.4 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

教学内容的指令性、统—性、固定性制约着教学互动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从而来检查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充裕的时间来拓展创新, 从而满足不同兴趣的学生需求。

1.5 课程改革的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

由于课程改革涉及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许多方面, 课程与教学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 相应的激励机制没有跟上等, 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

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每个项目的实施, 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中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高职教育的体育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导向工作体系, 而不是学术体系, 因此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体系, 也应与工作任务相对接。体育课程模式可以理解为打破传统体育学科体系, 以整体的职业分析为背景,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即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相结合,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色。如营销系包含有营销与策划等服务性较强的专业, 该系体育课程设计瑜伽、健美操等教学项目, 这样可以面向市场需求, 塑造学生整体的形象, 增加学生交际交往等能力。这应该是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特色所在。

3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中的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效地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及健康的体育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与高职体育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 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 除了能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外, 还能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分析如下。

(1) 在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上,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项目导向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 在课程结构及设置方面实施“按分层次、模块化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即按第一学期基础素质课, 第二、三、四学期专项选修课, 三年级俱乐部活动课4个层次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从而培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能够制定合理的个人锻炼计划, 提升自身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等。

(3)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利用集体性项目,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发挥自身潜力, 通过精心设计任务、巧妙引导,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学有所获。项目导向式教学采用较多的是工作小组的合作方式,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各自特长的发挥,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建立起团队中彼此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 为其职业生涯的顺利畅通创造有利空间。

(4) 学习成果以多样化为特征。在项目教学中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正确性, 更重要的是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是“好”或者“更好”, 而不是以对与错来区分。在项目教学中, 学生会根据自身的不同思维方式、经历、阅历、经验等, 给出不同的解决任务的方案。因此, 学习结果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样化的。

(5) 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最大限度给学生提供选择教师、上课时间、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 鼓励他们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 自觉参与教学过程, 参与老师对话的全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体验, 他们才敢于交流, 敢于在群体中表现自我, 使个性得到张扬。

4 结语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这个模式的出发点, 使学生知识、技能、经验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尽快适应社会这个模式的目标。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要坚定执行《纲要》的基本原则, 在具体实践和应用的基础上, 树立创新的精神, 不断学习, 多次实践, 用科学的态度检验教改计划和具体方案实施的正确性, 并不断改正在改革中出现的错误, 真正实施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在前进中不断的探索, 取得的成效也不断的提高。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使他们在现实的社会中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 才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和最佳选择。

摘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公共体育教育是素质拓展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目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对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课程的结构和设置、教学活动和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构建,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乃至综合职业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能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参考文献

[1]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12) .

[2]胡振浩, 童建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12 (6) .

[3]曹锦飞.我国高职院校78类专业职业体能课程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10) .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9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张燕燕(1981-),女,河南洛阳人,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讲师;马小玲(1978-),女,河南洛阳人,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6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71-01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近机类的学科安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这门课能使学生将之前所学习的“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等课程的内容有机连接起来,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目前三本院校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时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理论基础较差,不愿意上纯理论课程;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头脑灵活,喜欢动手;主动学习和总结能力不高;希望掌握较高的职业技能,谋求较好的职业岗位;多数学生自信心不足等。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的这些特点,本文从项目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入手,探讨了这两种方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做了有益的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联系和区别

对于机械专业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解决一个完整的设计问题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从传动方案的选择到动力参数的选取到设计出真正的机器,学生通过某个项目的实施,了解并掌握整个设计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要求,项目结束后有一个可见的结果,如图纸或者实物。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相似性,它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将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以某个实例为先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来掌握教学内容。

这两种方法看似一样,其实各有利弊,如果让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将非常理想:设计任务驱动法比项目教学法容易,通过任务驱动法的锻炼后再来设计系统的项目教学法,老师将更易于领会其中的实质要素;在学生基础欠缺的情况下实施项目法,由学生独立设计与完成项目是不合适的,应先使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得到新知识和新技能,之后再先易后难地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就会适应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中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弹簧、联轴器减速器在内大约有十六章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可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课程讲解,在每一章的内容讲授完成后,设计一到两个小的项目进行穿插教学,锻炼学生能力。当全书的内容学习结束后,可设计例如“卷扬机的设计”这样较大型的项目进行教学,达到两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举例

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平面机构自由度”这部分的内容为例,任务和项目的实施过程如表1所示:

在进入本部分内容学习之前,先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的项目——颚式破碎机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的计算,完成这个小项目所需的内容知识点很多并且细碎,所以在掌握这部分内容之前将相关的知识点设计成三个任务:了解构件与运动副的表示方法;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刚接到项目之后学生会无从下手,完成项目必须先驱动学生掌握上三个任务,这三个任务环环相扣,由简到难。在这三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不再是单纯得听课、复习、作业,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应用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已学知识,哪些是新知识,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任务完成之后返回到项目,学生就会发现项目的设计不像当初那么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项目的实施,学生观察颚式破碎机和牛头刨床的机构模型,分析其运动路线、确定主动件和从动件、运用在任务驱动中掌握的知识绘制机构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确定机构运动是否确定。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并巩固,教师这时再给出其他一些类似项目,或在破碎机项目上稍加难度的项目,如“牛头刨床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计算”、“内燃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计算”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总结,给出合理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的分割与“项目”的选取是关键

在两种方法的实施过程当中,“任务”的分割与“项目”的选取是关键,尤其是项目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覆盖了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知识点,并把他们中的大小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符合职业技能教学的特点;[2]另外,无论项目的难易程度如何,项目本身应是一个整体的小系统,项目的设计应该难易适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和理解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精神实质,其次,对课程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对课堂的把握有经验,认真按教学规律去组织引导学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先易后难,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设计和实施课程的“任务”与“项目”,向着真正培养较高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而努力。

2.合适的教材体系

好的教材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选择合适的教材也很重要,最好能自己编写适合三本学生的、实践能力强的教材。目前三本院校用的教材大多没有编入零件图的内容,这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绘图识图的能力是基本能力,在绘图的过程中学生要查阅相关的设计手册、熟悉各种零件的选用准则和画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中的例题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应该是为使学生能更好地领会、理解、巩固所学的相关知识而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中应该编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机械工业的猛速发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的设计方法现已大量地使用在工厂企业的设计人员中,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设计相结合,应适当编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内容。[3]

3.合理的考核体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4]因此,在项目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中,合理地评价学生相当重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老师既要着眼于优秀学生的创新也要鼓励其他学生的进步,对学生的进步要表扬和鼓励,加强师生之间互动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指导老师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如果他能正确完成任务,教师应该给予优秀的成绩;对于一个中等成绩的学生来说,正确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能够深入思考,那么教师也应给予高的评价。具体学生具体对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四、结论

将工厂实践中常见的任务和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和项目的方式尝试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通过对每一个任务的完成和对每一个项目的实践总结,让学生学会学习与分析,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总结、学会归纳和举一反三,并最终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另外,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要求教师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较强,这就迫使年轻教师积极努力地工作,对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性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

(11):36-37.

[2]李海萍,龚晓群,张长英,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探索和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1-74.

[3]张锦明.对《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编写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8):125-126.

[4]龚晓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9-90.

[5]祝林.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开展机械系列课程教学[J].机械管理开发,2005,(5):121-122.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篇10

一、高职高专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在会计职业教育方面存在着较多缺陷,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就业等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按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理论体系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导致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弱化。过分强调账务处理;理论内容偏多、偏深,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教室,没有实际生产企业作依托,所学理论没有得到及时的运用,不能转化成会计职业技能。

(二)实训教学内容重复单调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校推行模拟实习,不少学校加大了实训教学的力度,但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仍是在校内模拟进行账务处理。与此同时,实训教学内容单调重复,主要以练习手工记账为主,财务管理内容偏少,一般未能涵盖会计课程以外的更多课程,且重复处理的会计业务操作多,而诸如投资、减值准备等业务操作却很少,缺乏系统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模拟实习很难达到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学生实习得不到社会支持

对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最好是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但一些企事业单位不愿让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也不让他们接触实际业务的会计处理。学生很难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业务不熟,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且企事业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

由于按理论框架教学,长期以来会计课程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即由教师先讲授各章节知识点,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是公式化的,每堂课教学的形式都是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学生练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得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五)考核方式单一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会计核算课程考核重心放在期末的理论知识考试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评价,而企业更重视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学校和企业在学生评价标准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企业用人与学生就业两难的结果。学生为了通过这种纯理论知识的考试,死读书,读死书。这种考核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及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构建思考

会计专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为导向、以穿插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的主体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而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会计专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先从部分课程整合划分为若干应用项目开始,再提出具体任务试点,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到绝大部分课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一)项目的设置

项目的确认要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岗位,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根据会计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要求,设立教学项目,每个工作岗位组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项目,形成一个教学单元;确定会计岗位能力目标;根据岗位能力目标要求设计学生要完成的岗位任务。以任务为驱动确定所要学习的会计核算理论与实践知识。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所有教学内容以典型项目为核心,将项目分解安排到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模块和不同的章节中。例如在学生大一阶段,根据《计算机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等课程,按贴近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创建职业情景,将教学项目设置为:会计建账、会计记账、会计算账、会计过账、会计报账等。在大二阶段,根据《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设立出纳岗位项目、存货岗位项目、往来结算岗位项目、固定资产核算岗位项目、工资核算岗位项目、成本核算岗位项目、财务成果岗位项目等岗位项目。在大三阶段,根据《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课程,设立税务代理项目、财务分析项目、审计项目等。

(二)任务的确立

企业会计核算不仅要遵循以岗位来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以岗位任务为驱动来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核心是“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的完整性、难易程度以及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任务之前要了解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既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既考虑学生已具备的学习能力,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愿意做,同时又要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使学生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去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出纳岗位为例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如右图所示。

(三)任务实施

会计项目任务的实施,需要一个会计团队来完成。因此,在项目任务实施之前,教师应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分组时要兼顾性别、学习成绩、性格等。由小组成员推荐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的学习活动,并详细记录整个项目的进展。同时,为了保证组内学生能更好地合作,可通过考评等手段将组内学生的“利益”绑到一起,使他们共同完成任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析。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去主动、大胆地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其创造性,而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知识的多与少,要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进行动态调整。

(四)任务提交及评价

完成任务后,学生须提交各自或小组的工作成果。可以采用报表、账簿、项目报告书或项目总结等形式。项目的评价应当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学习小组及其成员之间必须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总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得失,并把工作步骤、过程和结果都通过总结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对整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对其学习成绩做出全面的评价。在检查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检查者、引导者、总结者,应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检查评价总结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指导他们的学习。

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中应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教材

由于我国会计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受“会计学科导向”影响深远,对会计的职业教育缺乏必要的研究和认识,使得会计教材在编写的基本观念、指导思想、体例设计、内容安排、理实比例上等更多地沿袭学科教育的做法,理论和实际脱节,重理论轻实践,一味强调理论系统性、体系全面性,忽视了理论与应用的结合,缺乏职业技能引导。目前市面上的教材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学科体系的知识系统进行编写,缺乏职业教育内在特质,不适合项目教学的开展。要真正推行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要有基于项目课程的教材与之配套。学校与企业专家合作共同进行教材开发是—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具有良好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推行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要求教师不仅能从事理论教学,还能够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所以要求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工作经验,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将企业会计岗位及其工作内容进行细分,从而开发出适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项目和具体任务。

(三)改变考核方式

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适应, 需要对课程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传统的考核形式单一, 考核内容过于依赖于教材, 考试命题趋向标准化。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 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只注重分数不注重积累。项目教学法方式应采用“多元评价”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基础理论和项目实践两部分组成。根据各课程的不同特点, 项目考试成绩比重可以占70%左右。对于会计项目实践的考核, 可以由企业专家、教师和项目组长共同组织进行。企业从对实施项目满意度的角度给予评价;教师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能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角度给予评价;项目组长从团队精神、分组协作的具体表现和贡献大小的角度给予评价。评价时填写相应的表格, 保证各方评价客观公正, 同时, 各评价主体不能只盯着分数, 应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指导学生的学习。在评价中, 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会, 直接听取意见, 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泽民, 侯金柱.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2].施宝林.会计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 2008, (4) .

[3].范唯, 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4) .

[4].胡静.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探讨[J].财会审计, 2010, (4) .

上一篇:信息系统审计发展下一篇:手机车辆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