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精选11篇)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篇1
1.实施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必要性
课程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给教师的理解带来一些模糊性, 因为它的表达范围太过广阔, 因此, 一线的教师会对内容标准中的一些词语很难理解。在理解物理课程的目标方面, 有许多教师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 对教学目标的分解技术的本领比较弱, 对于大多数的教师来说, 根本不懂得一个行为目标可以分解成多少的要素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例如, 在网络上是我现成的教学目标, 而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基本的教学目标。
据资料显示, 我国现在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编写得太过宽泛, 教师使用起来比较生疏, 难以抓住其中的要义。做好基于“上海市物理课程标准”的常态教学, 不仅是物理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同样也是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既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又需要兼顾我国的课程标准, 以便使得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 上海的教师提倡教学目标的简单化, 从简单的教学目标入手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到所要学习的知识。
2.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1) 教师在教学中要由简到难“优化教材”。比如, 在上海版的物理教材中有这样的一节课中介绍了“运动和力”。它是这样来安排课程结构的:机械运动、直线运动、力、重力、力的合成、二力平衡、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教材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 先学习机械运动、直线运动、力的定义之后再学习力的大小和方向, 而是在实践认知中将物理的知识传输给了学生。
在认识力的过程中, 可以将认识分成四个方面, 一是需要学生简单的认识“机械运动、直线运动”;二是引进“力”的概念;三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力的作用;四是通过归纳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得到巩固。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的井然有序, 学生在学习完一章之后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另外一章, 章章递进, 让学生在心中建立一张巨大的学习网络结构图。学生在学习完整本书之后再次测验教学效果, 是非常有效的。
(2) 观察实验为基础, 关注物理探究的本质内涵。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 在实验中学习物理科学知识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快乐中逐渐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例如, 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有许多的困难需要解决, 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 难度相当的大。因此,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通过探究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教师可以以教室为地点, 通过观察窗外的物体为线索, 通过倒影成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让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之后, 慢慢掌握调节物体成像的要领, 在实践过程中明白和理解“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 学生以这个为线索作为实验的数据, 最后再次动手实践验证实验是否成立。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从而学习到本课的最核心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是简单地重复规律, 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规律, 运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展个性特长。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接受学习的新知识,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教材合理安排了综合探究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选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自己感兴趣的作为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的物理知识, 还在快乐中接受了新的学习内容。
在上海的物理课程标准中, 专家们经过多次的探讨和研究, 将面向所有学生改成了学生在快乐中全面的发展。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 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在物理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因素, 希望教师能引导学生, 挖掘更多的教育因素教好学生。
摘要: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 物理课程标准非常的宽泛, 这在教学过程中会造成教学目标的过于模糊。本文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详细的地介绍了物理课程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期为奋斗在教育岗位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启发。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0) .
[2]周通洲.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06) .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篇2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篇3
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物理其实并不陌生,他们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物理,已有两年的学习过程,这为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之间存在差异,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若其对于物理学习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则学习高中物理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了。因此,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过渡与衔接工作,对于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高一物理教师应注重对初高中教材内容的研究
一方面,高一物理老师应做好相关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的衔接。研究过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师都会发现,初中物理教材偏向于将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掌握。比如:初中物理教材中对"速度"的定义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教师应使学生明确此定义仅仅是指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在各时刻运动的快慢及方向相同,任意时刻的速度都与整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但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其各时刻运动的快慢与方向是不同的,这里的速度只能是物体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因此,准确的来说应该用"速率"来表示。同时,在此也可引出高一物理将要接触到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内容。再比如:初中物理学到的摩擦力,很多同学都认为摩擦力就是阻力且永远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教师应明确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人走路的时候,主要依靠人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才能前进,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人运动的方向是相同的。还有一个常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普遍具有的一种属性,可以通过质量来度量其大小。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可以使学生更自然地进入高一物理的学习。
另一方面,高一物理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熟悉物理单位及英文符号。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的将各种物理量的符号做一规范、统一及渗透。比如:绳子拉力常用"T"来表示,在涉及到有关绳子拉力的问题时,尽可能的要求学生用T来表示;摩擦力通常用"f"来表示,那么涉及到摩擦力的问题尽可能要求学生用f表示;支持力通常用"N"来代表;也就是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不同作用的力,而不是一味地用"F"来表示。
二、培养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人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拥有很强的好奇心。那么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利用这一点。例如教材序言部分涉及到的"蛋碎瓦全"、"瓦碎蛋全"、"声音使酒杯震碎"、"带电鸟笼里的鸟安然无恙"等演示实验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其对于物理课的兴趣。再比如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可将一个空饮料瓶在靠近底部的地方钻个孔,实验开始前先将孔堵住,往瓶中倒入适量的水,开始试验,先松开小孔,学生可以观察到水从孔中喷出,然后再放开饮料瓶使其自由下落,可以发现在下落的过程中水不再从孔中喷出,从而由此引出自由落体运动,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及探索欲望进入课堂。也就是说通过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一物理的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相当密切,那么教师就应该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注重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培养
例如:在讲授如何利用磁场来获得电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感应电流的大小、强弱与感应电流的方向两方面进行大胆猜测。那么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可能会想到: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切割磁感应线的快慢、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等有关;感应电流的方向大概与磁场的方向、切割磁感应线的方向有关。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熟悉课本、记住概念公式就可以了,物理学习最重要的是知识的应用,主要表现就是习题的练习。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不对题目进行分析,就开始瞎套公式。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题目的分析,讲清楚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该类题目的切入点,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画图。比如: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画力的示意图,在做有关运动学的题目时要画出物体的运动过程图,解答动力学的有关题目时,最好画出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这样不仅形象直观的展示了物体状态,同时也便于分析题目、理清解题思路。
然后要注重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上节相关知识,然后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或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动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光滑斜槽上放置一个小球,让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提示: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小球是做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在小组成果展示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受到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重力作用而做曲线运动",那么这种曲线运动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平抛运动。
四、注重对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听课上,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在习题练习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在运用公式解题时,要注意公式适用的条件。如:在解答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题目时,要注意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还要注意重力加速度g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是垂直向下。解题的过程中用符号而不是文字表述。比如说,到重力加速度,就用"g"表示;说到摩擦力,就用"f"表示;说到重力,就用"G"表示等等。
在习题改错习惯方面的培养。首先,应在设立一个专门的物理改错本。其次,改错本要定期复习。在知识归纳总结习惯方面的培养。必修一的物理知识比较多、比较杂,有很多零碎的知識点。比如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主要包含四个大问题:"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每种运动里有包含各自的定义、规律、公式等细小的知识。通过知识框架的建立,零碎的知识变得有规律可循,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五、小结
初中物理之美与物理教学的艺术 篇4
关键词:教学艺术,物理情景,物理思维,学习乐趣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雕塑大师、美学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物理也是如此, 物理本身也是一种充满了美感的科学诗篇, 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作为中学物理教师, 我们的天职就是引领学生畅游物理知识的海洋, 让他们在一节节物理课上逐渐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领会物理思维的乐趣, 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物理科学美的熏陶, 发掘出物理内在的美感, 从而爱上物理课, 爱上物理, 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物理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 而且还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一种美的创造。教师作为这种艺术创造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应该掌握各种技巧, 实现创造的成功。本文希望能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提供一些技巧, 和大家共勉。
一、创设物理情景, 让学生通过“生活”学物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阶段是思维发展的转折点, 容易引起学生的成绩分化, 影响学生道德思想的转变。同时, 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对身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的阶段, 因此, 作为老师,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对矛盾, 在课堂教学中,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起, 一步步让学生走进物理情景中, 身临其境地学习物理。
例如在讲述“光的折射”现象时, 我们就可以先设置一个类似生活中渔民叉鱼的物理情景, 让学生自己去“叉鱼”, 具体过程如下;在一个玻璃槽中装上水, 水里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 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 然后让学生轮流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 看他们是否能如愿刺到鱼。在不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之前, 学生一定觉得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就是鱼的实际位置, 在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的误导下, 学生自然会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学生动手完毕, 教师再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 学生会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了鱼的上方, 学生一定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教师就可以开始告诉大家: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情况, 你们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了。
再如, 在讲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两手“搓一搓”使手发热和用“哈气”使手暖和来亲身体会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等效性,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大都表现的非常活跃。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 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激发起来了, 他们往往就更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类似结合生活实例的物理小实验还有很多, 初中物理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日常生活中种种现象紧密相连, 因而教师可以通过这样设计简单, 可操作性强的小实验, 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融入物理情景实验中, 学生也会喜欢这样的物理情景小实验, 并且容易理解相关知识。而且这样的实验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好动的特点, 能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 为接下来的授课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学生学完相关知识以后也能很好的理解并记住这些实验、这个知识点。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多年前物理课上老师教授的内容也许现在已经忘记了, 但是那些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却因其实用性而至今记忆犹新。
物理源于生活, 也可以用于指导生活, 这大概也是物理之美的表现之一, 作为教师, 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这种独特的“美”。实验过程中,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之下, 一个个物理情景使教学内容变美了、变活了, 物理知识深入到了学生的心灵之中, 实现了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 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了学习的动力, 物理教学也就产生了艺术的效果, 物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学习, 而是成为了一种艺术。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的思维“起舞”
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常都是“给”与“收”的关系,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只需要理解、死记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常常无益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物理学习是一种思维训练, 是思维的舞蹈, 而长此以往学生将难以体会这种让思维起舞的快乐, 认识不到物理学习的“美”, 失去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的思维“起舞”呢?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因为授人以鱼只能解决一餐之需, 而授人以渔, 让对方学到捕鱼的本领, 却可以满足其一生之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物理教学也是如此, 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 逐渐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自己去发现身边的物理知识, 自己去体会物理之“美”。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的提问就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 教授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怎样才能让湿衣服尽快变干?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 答案不唯一, 办法越多越好, 于是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经历, 想出各种各样办法, 例如把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用电熨斗烫、放在火上烤、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晾晒等等,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这些办法, 归纳一下这些办法都有些什么共同点, 学生也许就能说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中的某一个, 甚至是全部因素来, 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再如, 讲授热传导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 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 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 下面的小鱼为什么还会安然无恙?像这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提问, 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主动、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 当对答案求之而不得的时候, 就是教师引入相关知识的最好时机。
通过这样教师设问--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都得到了锻炼,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教科书中呈现的都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 早已形成定论的知识, 然而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成为这些知识的“发现者”, 重新领略前人发现物理知识的乐趣, 一步步体会到物理的“美”, 喜欢上物理思维的过程。无论是创设物理情景, 让学生参与“发现”物理知识, 还是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其目的都在于此。
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 因而初中物理教师一方面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 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生活现象看到物理实质, 从物理意义上认识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现象, 逐步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情景小实验与提出物理问题让学生回答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一涉足物理的世界就能感受到物理之美, 就能通过教师的物理教学艺术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从而为学生将来高中、大学阶段的物理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烨, 《物理教学的艺术性探讨》[J]考试周刊2007年53期.
[2]林崇德, 李庆安《。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一期.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篇5
物理模型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于现实现象的深入思考,很大程度上要求对于本质的追求,而对于次要因素一般采用忽视的方式。抽象出来的实际问题不再是原来的问题,但是可以显示出问题的根本性质,这种方式就是物理模型的思考方式。例如,针对某一个实际物体在平面上运动的具体规律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忽略摩擦力的次要条件,这样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平面运动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之后,在进行有摩擦力条件下的考虑,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究的难度。可以说,抽象研究可以有效地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当然,需要进行对事物本质的规律进行抽象,而不是对于次要条件的抽象。而对于物理模型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初中物理中的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对于主要因素的把握,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一定的处理方式来探寻相应的事物规律,继而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由一般性向普遍性转变,这种方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对于模型的研究,水平运动的研究,可以采用质点作为研究对象加以研究其具体规律。
其次,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1]。这种方式需要加以必要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不仅仅表现出相应的物体直观形象,更可以用过逻辑推理来验证事物发展规律。可以说,理想模型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作为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的表现形式,在经过一定的严密的验证之后,就可以表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初中物理模型的构建程序
(1)分析研究对象原型特征
物理研究中对于模型的建立首要要求就是提取出正确的事物本质特征,能够做出合理的抽象是成功的第一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建立相应的模型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例如要建构“质点”这个模型,需要在开始之前就充分的认识到,质点在研究总具有何种意义,如何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简化。
(2)确定影响研究对象的主、次因素
对于主要矛盾的把握,是建立模型进行研究的根本性要求,对于次要问题的忽略,可以有效的凸显出关乎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建模过程中,对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把握不到位,那么不仅仅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反而会把人带入误区。因此,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等方面的重视,是成功研究出问题的基本要求。这样,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教师对于课堂内容和课堂节奏的把握都能够提供必要的帮助。
(3)把握住研究对象本质特征并做出合理抽象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本质和主要影响因素对于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从中,物理模型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有必要要求物理研究表现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對于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的揭示,是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3]。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一个正确的物理模型对于物理研究具有的重大意义。这种模型的建立,要求必须有相应的研究数据作为支持,是对这些数据经过人脑处理的总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的同时,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并且,一个模型的优良与否,要求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同时配合修正手段加以完善。
三、初中物理模型的构建应用
为了学生构建模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成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能用对称法画出平面镜的虚象。
在桌子上放两摞书,图1中那样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为了便于移动它,你可以把蜡烛尾部烧熔;然后把蜡烛粘在一个旧瓶盖里).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
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
三、结论
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物理模型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仅可以体现初中课本知识中的难点和热点,同样对于初中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物理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问题,但是实践教学过程中,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合理利用模型来进行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框架的搭设和学生个人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卞志荣.计算繁琐不易求,面积解题显神通[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12):30.
[2]林少平.浅谈“物理模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人教论坛,2002(2):6.
初中物理电学的教学方法 篇6
一、学生在初步学习电学知识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九年级,学生集中学习了电学知识,这些知识是中考的重点知识,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的重难点比较多,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种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对于基础题的解答还可以,但是遇到比较灵活的题目解决起来就会比较吃力。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 学生对于某些物理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了,所以并没有真正地掌握。比如说学生总是容易把“电功率的单位———千瓦”和“电能的单位———千瓦时”混淆在一起,有时候还会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记乱,对于知识的理解混淆使得学生在遇到具体的题目时,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2. 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对于电路图的清晰概念,因此对于电路的设计也掌握不牢固,不会连接实物图。由于学生对于电路图中实际电路的理解不够透彻,只会生搬硬套,所以总是会出现一些解题过程中想当然的失误。比如在物理课本中的电压表一般都在直接测量小灯泡的电压,而在求小灯泡的功率相关练习题当中,有时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学生因为自己的惯性思维,没有经过思考就理所当然的以为电压表测的的数值是小灯泡的电压,然后在后面求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时候,学生就直接用前面所测到的电压数乘以电流,以至于出现做题的错误出现。
3. 物理知识其实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之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不能真正抓住解题的关键,相关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容易把这些知识混淆在一起。比如在考查电路的连接这一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因为家里的电路连接都是暗线的形式,学生看到的只有开关、插座和电灯,因此他们不能直接了解这些电路的线路流向,学生根本不懂得电灯和开关是串联的,也不懂得开关应该先连接在火线上,然后在连接电灯是为了安全起见。其实这些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反复的讲解和强调了多次,但由于学生没有直观观察和亲身体验而不能真正理解相关知识。
4. 在解答计算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地进入到物理的解题模式中,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物理公式的意义,因此对于公式的相互转化掌握不到位,特别是对于电功率、电能和热量的计算。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掌握不住问题的关键,比如在出现关于电饭锅、电磁炉等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的题目中,学生对于高低档要求的功率和热量的多少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下手计算。对于其中的电阻直接的串联和并联的关系判断不正确,其实就是对于物理当中有关电阻的公式Q = W = Pt = UIt = U2t / R = I2Rt掌握不牢固。对于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把握不好,导致解题错误。
二、对于学生在电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面对这些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理解和运用上的错误,教师要多反思,多总结,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物理基本知识和常用公式的掌握,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利用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能否学好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不能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长期学习下来,学生会逐渐丧失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学生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欲望,变苦学为乐学。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亲手去尝试,所以做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讲解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修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幽默,更能感染学生。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注重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新课,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不只局限于基本题的得分,更能多解决一些物理应用问题。
4.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对于物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全部演示,并争取让这些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多接触,课下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既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不宜理解知识用多媒体来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
5. 把物理重难点知识尽量简单化。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认真思考,把握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找到解决这些重难点知识的恰当方法,把这些知识简单化、生活化,寻找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知识。对于这些重难点,教师应该放慢讲解速度,详细阐述,多做相关练习,由浅入深。比如,在学习《电功率》这一课时,重点就是电功率的概念和理解,我们可以先用两个功率不同的灯泡来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这两个灯泡在工作时电能表的转速,从而引导出电功率,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电功率的相关知识。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7
一、引入物理概念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初中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时候, 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有直观形象作基础的特征。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内容时, 最容易接受的是像人拉车那样沿着力的方面运动着的物体受到的力, 但对缺少直观形象作基础知识的, 如车也在拉人这一反作用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典型的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抽象的概念。例如, 最好利用弹簧吊着物体 (弹簧被拉长、物体不下落) 、手提水桶等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车也拉人”这一不太直观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 甚至让他们亲身体验人拉车时, 当绳子突然断开, 人会向前倾倒这一事实, 从而知道车的确也在通过绳子向后拉人。所以, 在讲过一个物体概念时, 就应尽可能借助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形象化的语言等形式进行实践。
在概念教学中, 要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有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共同因素很多, 此时在复习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就能帮助理解新概念。如功率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但都是表示快慢, 因而在引入功率概念之前回忆复习速度概念, 功率概念的建立和学习就不会费太大力气了。又如在学习比热概念时可以先复习一下密度概念, 这样既巩固了知识, 又使新概念的引入有一定的基础, 使学生既不感到新概念来得突然, 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对新概念的理解。
又如, 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可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浸没水中。学习观察到铁块下沉, 木块上浮, 却解释不了原因, 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材, 不同程度的学生, 不同环境下学生熟悉的不同事例, 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使概念的引入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 概念的引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对探索新的概念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思维就能集中, 学习积极性就高。 (2) 提出的问题必须和引入的新概念密切相关, 学生在生活中既熟悉又不能解决,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强烈愿望。 (3) 用实验引入新概念, 既生动又形象, 可以使学生获得与概念有联系的感性认识, 此时又不能解释原因, 学生必然会兴致勃勃地去探索新知识。
二、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做好演示实验, 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关系的, 具体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 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通过演示, 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也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 做好演示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惯性的演示实验。实验如下:杯子上放着塑料板, 塑料板上放着鸡蛋。当用小棒猛击杯子上的塑料板, 塑料板离杯飞出, 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通过此现象, 使学生获得“惯性”的感性知识, 从而为惯性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
演示实验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形成观察的习惯, 并具有进行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对比观察和动态观察的能力。 (2) 每个演示实验都必须突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 抓住主要因素, 使它鲜明、形象,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必须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什么, 思考什么,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知识, 打好建立概念的基础。 (4) 演示实验必须尽可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 同时演示实验必须达到实验要求达到的目的。
三、学生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 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 在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之后,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提高到理性认识, 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一步。
例1:压强概念的形成。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已获得以下感性认识: (1) 受力面积相同,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 (2) 压力相同时, 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小, 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成正比, 跟受力面积成反比。由此引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压强的定义, 启发学生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表示这一概念。
例2:比热概念的形成。
学生从演示实验中已经获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要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热是否相同?再进一步思考, 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 升高1℃时吸热是否相同?单位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热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 反映出来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学性质。为了反映这种性质, 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比热容的定义, 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反映这个概念。
对初中学生来说, 从感性认识到形成概念是比较抽象, 比较困难的一步, 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量, 它是用来说明或解决哪类问题的? (2) 如何定义这个物理量?建立这个物理量的方法怎样? (3) 它的定义公式如何?有何物理意义?它的单位是什么? (4)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 往往存在某些妨碍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以排除。a.日常生活中的直观错觉:如物体匀速上升时, 向上拉力大于向下的重力,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物体作变速运动时, 没有惯性等。b.邻近概念容易混淆。如:质量和重量、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功和工作、惯性和惯性定律等。
在概念形成后,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研究概念的定义。要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示概念的物理意义。
四、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概念
学生在概念形成的初期, 对概念的掌握是不巩固、不完全、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 理性到实践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因此, 在概念建立后作些简单的概念练习, 对学生正确地建立概念是有益的。学生学完一个概念后往往重视记忆而不重视理解, 所以教师切勿以为已讲清了概念, 学生认为已经听懂了便万事大吉。如不及时练习, 过时就忘, 很难收到正确地巩固掌握概念的实效。因此, 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去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 做实验等等, 使概念得到深化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学完密度要领之后,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水和冰的密度是否一样? (2) 由ρ=m/v能否说明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通过以上练习, 使学生明确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密度的大小将发生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从而使学生对密度概念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五、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系统性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的。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 知识水平较差, 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学时, 不能一味追求概念的“严谨性”, 毕其功于一役, 而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逐渐加深加宽, 不能好高骛远, 加重学生负担。如:质量概念在初中只作定性的粗略的解释, 指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显然这不是质量的严格定义。又如:在讲功的概念时, 在初中只能讲到对物体施加一个力, 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沿力的方向前进一段距离, 在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从而引入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生能够判断:做功没有、谁做功、做多少功、什么单位就行了。知道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对物体不做功。如果作用力既不垂直于运动方向, 也不和运动方向一致, 做功没有, 要到高中才讲。如果讲死了, 说明作用力必须和运动方向一致才能算做功, 学生到高中就会认为作用力和位移成角度时, 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所以, 在初中把概念讲到什么程度, 和学生到高中怎样进一步衔接, 教师必须要作深入考虑。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 既要注意其阶段性, 要求每个阶段必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 还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注意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测量后, 一定要复习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以便在解密度、压强等有关练习题时有个良好的基础;又如:在讲到电功时, 可以先复习机械功的定义, 明确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从而进一步明确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使学生对电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篇8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高中教材实施了模块教学,有必修和选修部分组成。高一年级以必修内容的学习为主。初中教材的章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也与以前不同了等。因而造成许多高中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基础知识太差,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很慢,不如往届,一届不如一届。我从三年多的新课程的教学中,静下心来思考,觉得造成现状的主要因素是,没有做好高中、初中教学的衔接问题。现从物理教学的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存在初高中教学中的脱节
在没有进行新课程改革以前,我曾担任过九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和四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课程改革后,我从事高中物理的教学,平时也有机会接触初中教材。教学中发现,高中、初中有明显的脱节现象。
首先,说说教材的安排。新课程改革后,在章节的安排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二册的章节做了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也不同了。高中教材现在实行了模块教学。高一年级主要学习必修Ⅰ和必修Ⅱ。主要的内容是运动学和力学的知识。老教材只是对知识目标要求较高,能力目标要求较低,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就更少了。新教材则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缺一不可,知识目标的要求反而低了,烦琐的计算没有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考试中多了开放性习题,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比如,初中教材对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的要求是:认识串联、并联电路,探究了串、并联的电流、电压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复杂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不做要求,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烦琐计算也不要求。而到高中后,学到电路的串并联内容时,教师往往会把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直接放到复杂的串并联电路题中,让学生去分析计算。学生刚开始学时,复杂的串并联电路还没有搞清,再加上烦琐的计算,会无从下手。同时也增加了心理负担。教师会认为简单,学生不会做,是学生基础太差。
初中的力学是现象方面的学习,并不做深入的探究。可到高中后,刚接触的物理概念中,矢量的概念就让许多学生很难理解。速度:他们以前只管大小,现在既说大小又管方向,丢了哪个也不行;位移:以前是路程,现在明明运动了一圈,位移却为零,速度也为零。刚开始学生很难接受概念,更谈不上理解。
教材还有学科之间的脱节。如:在学习力学后,经常运用三角函数。学生初中虽然学过简单的三角函数关系,但运用不多,使用起来不够灵活,学生反应很慢。高中到高一第二学期才深入学习。所以,我们物理课上到三角函数时,一定要慢而细致。不然学不通,后面的知识就更不能消化了。
其次,教师教学中的认识和知识脱节问题。高一的教师一般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大部分教师从高三下来。教学过程中是:过快、过难、容量大、讲解不够细。不易改掉自己一年来的教学习惯。(2)对学生要求过高。总以高三学生的水平要求高一的学生,认为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并不以初学者的身份对待学生。拿高考要求作为学习目标,力争学习过程达到一步到位,加深、加大教学的难度。给初学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3)许多高中教师对初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不了解。多数教师没有教过初中,对初中教材也没有研究过,工作不够细致,只凭借自己的经验教学。还用课程改革以前的认识对待新课程下的高中生。心理还感觉现在学生难教,学习基础太差并且不够扎实。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
我认为应该针对初高中教学中脱节的根源着手,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好高一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让高一教师学习初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了解初中学生究竟学了什么。认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自身加强业务学习,熟悉高一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对教材的每章、每节都要细挖深钻。改变思想观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重新审视。寻找适合高一学生的教法,以最佳的教学能力、最适宜学生的教学水平去面对学生。
其次,做好高一新生的学前工作。刚上高中,学生在思想上并没有认识到高中课业与初中的差异。思想上比较轻视,还会沿用以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高一的同学要让他们有吃苦的准备。讲清高中课业的繁重,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观察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树立他们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做好初高中的过渡,还有很多好处和方法。高一的教师应该关注、留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教师,我只是从自身的体会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愿与同行共勉。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物理难教,学生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问题。因此,应做好高一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和高一新生的学前工作。让教师以最佳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面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究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 篇9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就像一句教学箴言存在于教学之中.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之中, 笔者也发现兴趣引发的学习往往比硬性的要求而开展的学习获得的教学效果好很多.实施也证明, 一旦学生对某一个事物或者是某一门科目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那么学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提升.
此外, 一旦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获得了兴趣, 那么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 随之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将得以树立, 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得到培养.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兴趣的获得和强化也将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帮助.而在教学实施中,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注意寓教于乐, 注意将趣味化的事物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继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在“压强”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 教师就可以在一开始的教学导入阶段就借助一个气球, 然后让学生逐一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挤压.并且要求学生对挤压气球产生的感受、看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必然会认识到“手指对气球施加压力气球会变形”、“在施加压力的同时, 施压的手指头亦会感受到压力.”
这些现象的出现以及学生的直观感受都将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压强有什么联系吗?”这样的一些问题都会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的联合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些都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也必将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
1. 借助多媒体生动教学
多媒体设备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帮手, 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得力辅助手段.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实施中, 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课件以改良板书效果,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声、像、画来提升教学效果.
如, 在“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这个部分的教学之中,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水轮机、抽水机、阀门之间的一种工作关系进行一个动态且慢化的教学展示进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等理论化的知识.而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是生动化的教学, 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活化的因子.
2. 角色互换体验教学
学生、教师都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要讲授者.在新课改的形式下, 笔者认为可以实施角色互换从而开展体验教学.
所谓角色互换就是让学生当一次“教师”, 让教师做一次“学生”.在角色互换的这个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都体验到对方的不易之处, 也可以更好的相互理解.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的目的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同时, 这样的一个体验教学也为学生、教师进入到教学之中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
3. 生活因素形象教学
物理这门学科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同时初中物理的很多知识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多的关联.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将生活性的因素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开展形象化的教学活动.
如, 在“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将“玻璃”、“塑料尺”、“铅笔芯”、“粉笔”、“铁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带入课堂, 让学生通过触摸产生一种直观的生活感受.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冬天里, 触摸铁管和木头带来的不同感受.
这些内容都与生活有关, 同时也和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这些都将为教学的形象性加分, 从而实现有效性教学.
三、注重教学互评
开展教学互评是为了不断地改进教学而做的工作.在完成了某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 教师可以依照传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且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开展提出一些鼓励性的目标.教师的这一做法无疑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将有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认识和发展.
而教学互评的另一面则是要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并且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学生的这种评价能让教师时刻以学生要求为第一要务开展教学, 也必将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师生互评工作无疑使得教学的进度和方式更加透明, 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将真正地扎根于学生并为学生服务, 最终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志华.浅探初中物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J].文理导航, 2013 (7) .
[2]姜观丽.初中阶段物理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3 (8) .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 从生活走向物理 教学模式
一、前言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物理教学作为一门实践型学科,更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其实践潜能。且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也就强调,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为此,笔者从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出发,谈谈自己如何在教学中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模式。
二、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据某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将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导致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物理对生活没有用,更谈不上兴趣。即使一些老师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但所举例子过于简单,仅是简单地照搬教科书上的例子,而不主动将更多生活实例加入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后,却不能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也不会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因此,要想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其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就应在教学中实施“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模式。
三、“从生活走向物理”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物理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物理是没有魅力的物理。因此,构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就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实事和应用,并在生活体验中学习物理知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的能力。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时,要求学生坐汽车或摩托车时,体验车开动和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很好地理解物体惯性的知识。又如,在教学“压强”时,可让学生用两根手指顶住铅笔的两端,体验稍微用力时手指的感觉有何不同;也可让学生体验踮着脚和不踮脚走路的感觉,从而使其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也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记忆远比课堂小实验来得深刻。
(二)将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日常用品带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提前吩咐学生事先搜集与下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物理现象或日常用品,在下节课时带到课堂中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交流、探究。如在学习《长度、时间的测量》内容时,先让学生搜集各种有长度刻度的测量工具,在课堂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测量工具都有“零刻线”,每把尺都有各自的“量程”,它们的“分度值”各是多少?进一步探讨它们的使用规则、读数方法,进而探讨其他测量工具的共性。就这样,在让学生观察、研究和“量一量”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刻度尺的应用。这样,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变成了促进者、引导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究,慢慢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顺利地掌握了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
(三)创建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模式,而且一些实验用具都是厂制型的,这让学生觉得实验“遥不可及”,即使能让学生勉强记得实验原理,但这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因此,在“从生活走向物理”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尝试将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实验搬进课堂,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如:纸锅烧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水火箭、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这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另外,考虑到农村学校物理实验器材相当缺乏,这也就要求物理教师能尽可能地从生活用具中开发物理实验器材。如,可将装葡萄糖的瓶子当作烧杯、溢水杯、漏斗、气压瓶等,家里的缝纫针被磁化后可做成小磁针等。
(四)回归生活,应用物理
新课标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是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物理理论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学习了“摩擦”,学生们就懂得了“花纹”的原理;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明白了喷雾器原理;学习了“液化和汽化”知识后,明白了为什么刚从冰箱拿出的冷饮表面会有水珠,等等。通过这样的实例、现象的解释,能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学要考虑其与自然、生活的联系,和学生一起贴近生活,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把物理规律同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不仅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强化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董静.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J].数字化用户,2013(21).
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设计,兴趣,合作
一、设计问题, 吸引学生探究
初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正是这种动力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优秀的物理教师要善于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内容, 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 以问题为契机, 精心设计, 释疑解惑, 帮助学生完成探究知识目标, 促使学生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如教学“光的折射”一课中,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设计问题, 让学生思考光折射会产生的现象。教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塑料片、一杯水、一只手电筒、一只塑料杯等, 让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的基础上, 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教师设计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学生得到的结论比平时单纯由老师演示得出结论要好很多。
二、利用多种方法, 创新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已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逐步从加强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方面入手, 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人根据这几年物理教学的经验, 总结了一些方式方法, 与大家共勉。
1. 对比教学方法
认识一项事物往往是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的, 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和本质上都存在着差异和类同。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对比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力, 找出差异性极大的物理现象, 或找出表面上相近的物理现象, 推敲出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和联系, 使知识融会贯通, 开拓学生的思维, 并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互通记忆的能力。
2. 控制教学法
影响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要想精确地掌握物理事物的特性, 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 必须通过人为的作用对研究对象进行探究, 造成特定的便于观察的条件, 这就是控制法。控制法常常用在物理实验过程中, 运用一定的手段主动控制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特定的观察条件下去探索客观规律。
3. 疑问教学法
使学生产生疑问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开端和思维的动力, 在物理学习中, 教师一个设计巧妙的疑问, 可以使学生多动脑, 积极思维, 真正弄清物理的概念、规律和内涵。如在学习功率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疑问“灯泡的亮度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进行自行实验, 通过额定电压的加载,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得出结论: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当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 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小灯泡发光较暗;当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发光很强, 很容易将小灯泡烧毁。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 而这种动力主要来自于兴趣,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兴趣的高峰时期, 当遇到新鲜的事物他们总想探索其奥秘, 明白其原因。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使之努力、进步, 在获得快乐的同时, 也学到了知识。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阶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1. 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使其积极地思维, 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想使学生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创设愉悦情境, 引发学生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 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中的有趣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2.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学生大都对实验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 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既然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兴趣, 那么教师要格外注重科学探究, 做好物理实验, 这样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 在学习气压一课时, 在做实验前, 让学生猜想在海拔较高的高原上鸡蛋煮不熟的原因,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操作, 证实了学生的猜想, 学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同时使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四、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现在的教学方式下, 最能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是良好的互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使不同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学生与学生在相互合作、探讨中产生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冲突, 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 提高认识, 克服片面性和局限性, 从而全面正确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 通过相互沟通, 学生明白了对问题的不同解释, 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中, 每个学生想法、思路被明晰化, 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 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的氛围, 对物理教学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总之, 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是每位物理教师需要不断思索的过程, 要本着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 形成科学态度的目的去努力, 只要我们能够以严谨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 勇于探索, 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明根主编.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和教辅资料.
[3].孙袁华.《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师教学策略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的高效教学06-21
初中物理的教学创造05-22
初中的物理的教学反思09-14
学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10-21
初中物理教学的引入06-10
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09-06
初中物理教学的体会09-11
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11-01
初中物理中的趣味教学10-23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