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诚信教育(精选12篇)
学生诚信教育 篇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上的一些新的思想观念以及新老体制的碰撞, 使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近些年出现了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的大学生诚信档案能有效的减少大学生失信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档案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概况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一些腐朽思想趁机走进了中国, 传入了校园, 使大学生出现了很严重的各种形式的诚信缺失现象。这些诚信缺失现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 在学业上。
考试期间很多学生运用各种先进的作弊工具进行作弊。或携带小抄、或用窃听器、或拿电子词典等等。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欺骗老师, 更欺骗自己。还有些学生在考试过后通过恐吓教师的方式来逼迫教师给自己打出高分。这些行为性质都比较恶劣, 应该要受到学校的严厉惩罚。
(二) 在毕业时找工作上。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所以, 很多学生都会非常慎重、认真地做简历。但是还存在一部分学生通过制造虚假简历想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蒙混过关。
(三) 在经济上。
高校中助学贷款、贫困生助学金的发放都是对贫困学生的一种资助。但是有很多学生通过上报虚假信息或者夸张自己家庭情况等不正当的方式来获取学校发放下来的助学金, 也有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申请的助学贷款, 在毕业工作多年后出现还款拖欠的行为。这些失信行为使得国家对大学生失去信任, 减少了助学贷款的名额, 也加大了对贫困生助学金的审查力度。
(四) 在网络上。
在长期不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不健康的网络环境下, 大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在网络上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网络诈骗等各种失信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不仅给他人带了伤害, 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二、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 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非常严重, 有些行为给学校、给社会、给国家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二)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符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人而无信, 不可知其可也。”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所以一定要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放在首位。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 加大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挽救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党在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中都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中其中之一的内容就是要诚信友爱。
三、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一) 要通过教师授课讲解、学校广播、报纸等媒体形式的宣传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帮助大学生了解各种诚信缺失行为的危害, 以减少他们的各种形式的失信行为。只有大学生在意识上将诚信问题重视起来了, 才能够自觉的避免各种失信行为, 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
(二) 大学生的教育可以分为入学教育、各专业学科内容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各个内容和环节。所以, 学校要将诚信教育融入到每个教育环节中去, 对诚信教育紧抓不放, 使诚信教育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课堂内容上。还要运用抓典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 这样会使诚信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学校还要注意对社会主义关于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让学生明白失信行为的严重后果。
(三) 要在校园内部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合理的诚信监督体制, 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和提醒。如果拥有了一套对各种失信行为进行记录和披露的制度, 对学生的各种失信行为、造假行为以及欺骗行为进行记录并做严厉的处罚, 将会大大的减少大学生失信行为。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长效机制, 要以“多形式宣传、多渠道渗透、全员参加、全过程加强”的思路, 构建起大学生诚信建设监督机制和宣传长效机制。
四、如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也是改善大学生失信行为的有效措施。大学生诚信档案应该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方面应该是大学生学业上的真实内容, 这部分应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每次考试情况做详细的、真实的记录, 一边供社会企业单位的查询和核对工作;另一方面的内容应该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情况, 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诚信方面的情况。这部分内容又包括学生的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住址、日常行为表现、身份证、以及经济信用记录等各个方面。那么, 应该如何建立起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呢?
(一) 学校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诚信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是在档案的建立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 学校一定要对各个诚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细分和布置, 另外还要给档案管理工作划拨转向经费, 使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稳定的进行下去。档案填写和记录人员, 学校一定要挑选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班级辅导员, (下转第59页) (上接第57页) 尤其是政治辅导员, 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认真、严格、真实、详实的记录。并且将学院财务科、保卫科、学生处、团委等各个部门上记录的学生的诚信行为统一汇总记录。
(二) 要使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和工具, 实现大学生诚信档案内容的同步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要实现随时更新和上传, 利用好网络资源实现快速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管理人员要在网络平台上快速实现档案文件的录入、存档、整理、存档以及安全性保护工作。在实现诚信档案的标准化管理上既要求诚信档案内容方面要实现标准化, 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内容、格式以及分类、保存位置等都要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最后就是要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化, 即诚信档案管理技术的标准化, 包括数据库管理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
(三) 要利用好大学生诚信档案, 让它起到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牵制和约束作用。
诚信档案反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表现情况,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管理的有利工具。诚信档案不仅要做为学生毕业找工作, 企业参考和选拨的标准。而且还要让诚信档案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党员、助学贷款、贫困助学金的发放、研究生保送、出国留学等各个发展机会相挂钩。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国的伟大历史使命。诚信档案的科学、高校管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有制约作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学生的失信行为, 改善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现状。
参考文献
[1]肖文建, 文杰, 刘烨.制约我国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档案时空, 2005, 08.
[2]胡浩群.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状况研究[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8, 02.
[3]管敏.大学生诚信教育浅议[J].零陵学院学报, 2004, 08.
[4]郑凌云.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探讨[J].南方论刊, 2006, 02.
[5]秦丽君, 池卫东, 李虎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探索[J].教育探索, 2007, 09.
[6]焦青.从高考考生电子档案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J].兰台世界, 2006, 03.
学生诚信教育 篇2
诚信——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成才的必备素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得到了不断的洗礼和升华,诚信教育已在神州大地上扎下深厚的根基,具有悠长的历史渊源,培养了一大批倡导诚信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和人民做着贡献。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从来都是重信守诺,是最讲“诚信”的民族。关于“诚信”问题,孔子曾讲“民无信不立”,孟子曾说“朋而有信,人无信而不交”。
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诚信”的核心是强调忠诚,主要包涵朋友的信义、爱人的忠贞、君臣的忠实等。孔子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士”,亦即君子,且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此。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就是有“信”和“守信”,他曾郑重地说:“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信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可见,作为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欲成君子不可“无信”。
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保证,诚信就是一诺千金。信用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反映,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德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指的是一个人的资信记录,是指一个人的负责任的能力,不是简单的道德人品问题。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事事讲信用,那么他的事业将会走向成功,人生将会亮丽多姿。反之,一个处处背离信用的人,如果经常食言,久而久之他定会失去周围人的支持和信任,最终会抑郁、不得志,其人生必将黯淡无光。当代大学生应当把诚信看成与生命一样重要,视诚信为自身道德品质的生命,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否则,在社会上将难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
诚信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是一个不讲信用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只能是一个可怜的生物群落。江泽民主席提出“以德治国”,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十六大报告中着重提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可见讲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关乎民族进步、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大学生——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今天,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已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初步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某些方面仍不成熟、不完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仍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亟待探讨解决。
(一)助学贷款考验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国家推行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多数大学生诚实守信,及时还贷,这使我们自信的看到,大学生是最有前途的群体,也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却不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片面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国家的支持误解为免费的午餐;二是个人诚信素质低劣,“根本就不想还钱,能不还就不还”;三是个人花销大,家庭和个人又无资金来源,想还又还不起;四是侥幸心理,就业单位不固定,又无具体担保人,认为“出了地边不怕见官”,银行很难找到自己,拖一天算一天。
殊不知,诚信是当今时代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处事之本。享受助贷款的大学生是在用自己的诚信作担保,条件成熟时或者毕业后应当积极偿还贷款。如今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二)高校图书馆考验大学生诚信
高校图书馆购入的书籍,几年后常常由当初的几十本变成了几本甚至孤本,图书数量总在递减。据悉,高校图书的流失量平均在借书总数的10%左右。为防图书有去无回,不少高校图书馆纷纷制订应对措施。如:部分学校建立样本书柜,用于收藏孤本;针对毕业生离校前不还书的现象,学校将赔偿金额翻了几倍,或规定更细的赔偿制度,但这样的赔偿制度实际并不十分奏效。有的学生甚至把绝版书籍据为己有,给单位甚至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 篇3
[关键字]诚信 教育 学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诚信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中,“信”居其一。但是当前,我国高职学生不容乐观的诚信状况与社会诚信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告诫我们应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突出强调诚信教育。当代高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诚信状况就更值得我们关注。
一、开展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诚信是高职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事的基础。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学校教育在努力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事的品德。努力使学生做到真诚待人,踏踏实实的工作,坦坦荡荡的生活。
其次,诚信是高职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交易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和完善的表现,也是每一个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学生要在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以诚信为准则。
第三,诚信是高职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道德基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客户不会喜欢跟一个经常行骗的人做生意;领导不会放心把一项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同事也不愿意与一个虚伪的人合作。青年人若要成功,就该视诚信为生命。
二、现行教育体制和大学生的自身素质造成了高职学生的诚信缺失
(一)不良的社会环境是诱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传统伦理文化中潜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直言贾祸、真诚多磨”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等等感叹真诚之难的谚语流传颇久,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歪曲了诚信美德的本意,也使许多人(包括大学生在内)往往在利害紧要关头,禁不住利益诱惑,放弃原则。环顾现实生活,不诚信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而且趋于频发与泛化。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政治领域的腐败、职业生活领域敬业精神和诚实劳动的“贬值”、甚至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等等,这些不诚信现象的泛滥,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诚信缺失的危机。
(二)教育体制的弊端是造成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都是强调应试教育,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要求不高,诚信教育也就相对弱化。学生一直奉行“唯有考分高”、“考分高就能过独木桥”等观念。造成一味读书,忽略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最终导致教学和品德教育分离。
教育工作者方面来看,诚信育人的观念不够强。不少教师只注重教授文化知识、技能,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尤其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方面观念淡薄。
(三)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是导致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当代高职学生大部分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不良的家教环境导致他们不良的生活作风。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己的要求低而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其次,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化的影响。
三、应该努力通过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来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一)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我们国家在以法治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指出干部要为政以德,清正廉洁;公民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大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就必须进行道德教育。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我们要培养高职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而且要把这种基础性的诚信升华为高层次,高境界的诚信,即忠诚,一忠诚于祖国,二忠诚于人民,三忠诚于事业。
(二)加强学生纪律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在校园中除了遵守学生守则外,还要遵守校规校纪。它包括课堂纪律、宿舍纪律、食堂纪律、图书馆纪律、考试纪律等。其实,纪律无处不在,纪律使大学生和睦相处,纪律使大学生生活有良好的秩序,纪律使学生学习成功,理想实现。
(三)加强学生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通过法律课的系统学习,使大学生了解诚信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大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既要遵纪守法,还要守德。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进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后能拒绝诱惑,坚持诚信、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学生诚信教育 篇4
一、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同样离不开诚实守信,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学生不诚信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习上存在着课堂学习失信问题以及考核失信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风不正, 学习失信。主要表现有上课旷课、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甚至有的同学不想上课, 找人替课。在考核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学术抄袭现象严重。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 生活散漫, 自制力较差, 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 便想通过夹带纸条, 雇佣抢手等作弊行为获得高分。学术抄袭现象也有走向公开化和职业化的趋势。还有就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 部分大学生不是靠努力和实力去争取学校的相关职位, 而是通过请客送礼, 拉关系走后门的方式。在高校评奖评优上以及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弄虚作假。
2.在经济生活中, 大学生群体信用意识缺乏。这主要表现在学校经济行为诚信缺失和社会经济行为诚信缺失两个方面。在学校经济行为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助学贷款问题上。国家推行助学贷款制度的初衷是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但在现实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少数大学生夸大家庭困难程度, 甚至开具虚假贫困证明, 通过不正当手段拉选票等不诚信行为获得国家助学金;还有一些获得资助的大学生不合理分配使用助学贷款, 甚至毕业不能偿付贷款。
对于作为社会公民的大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行为, 不能漠然置之。因为, 这些行为和现象, 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也影响着高校的形象。对于大学生不诚信的现状, 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能偏激地全面否定大学生群体, 而要明白诚实守信、优秀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要客观地观察和分析当今大学生的诚信面貌, 应该正视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要加强自身诚信修养;广大教师也应正确分析原因, 加强诚信教育。不应该也没有权利一味地责怪大须生群体, 他们的诚信现状与社会预期的反差, 暴露了我国教育体制的缺陷和社会诚信环境的弱化。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外部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 同样有它的内在必然性和外在的客观原因。由于大学生的三观还未成形, 社会阅历尚浅, 特别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以及他人行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 学校教育不能与时俱进, 家庭教育乏力
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忽视甚至是无视了个体需要与个体价值, 忽视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又大多采取了灌输和说教的传统方式, 不能把诚信理论和实践内容联系起来, 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够重视, 往往造成诚信教育知行脱节。在家庭教育方面, 由于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 诚信教育又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而很多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有些家长言行不一, 趋利避害, 不能身教示范, 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这些都影响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三) 学生自律意识不高, 道德修养水平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辨能力和分析选择问题的能力, 由于社会阅历不深, 缺乏对事物的全面理解和认知, 对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 感到困惑, 有些人就放弃了诚信原则, 产生了大量的失信行为。同时, 由于涉世不深, 并不知道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 对道德失范带来的后果没有形成足够多的认识。道德修养水平有待提高。
(四) 约束机制缺乏, 亟需建立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 约束机制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在新的关系和环境中, 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而新的维系手段尚未建立时, 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对于高校来说, 校纪校规是保障诚信的防线, 突破它的行为就应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 我国高校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诚信监督体系和诚信信息查询系统, 也没有诚信奖励制度, 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经济上的各种行为没有相应的评估标准。
三、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途径
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全方位的配合。
(一) 学校层面
1.让诚信教育走进课堂, 组织各类与诚信相关的主体活动。高校应通过设置有关诚信教育的选修课, 在价值观上积极引导学生以诚信为荣, 把诚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引导。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多样化。, 不应仅仅局限在两课教学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抵制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行为, 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要注意开展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从理性上把握诚信与成功、失信与失败的关系, 从而给诚信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建立诚信档案, 将大学生诚信档案电子化、网络化。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档案, 这其中包括奖惩记录、缴费状况、贷款状况等, 特别是在校期间是否有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行为。记录每一个学生从进入学校到毕业这几年里的各种行为, 使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成为他们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促使他们自觉地确立个人诚信目标, 努力增强个人诚信意识。诚信档案更要做到不仅在学校适用, 在社会中一样有效, 进而督促学生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将大学生的诚信与升学就业推荐相结合。把大学生诚信记录作为录取研究生、就业、择业的一个指标来衡量考核。将诚信档案电子化、网络化, 实现每一名学生的诚信情况能够在学校诚信教育网站中随时查询, 这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将起到约束和制约作用。
3.规范诚信教育奖惩机制。要想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单靠学校诚信教育还远远不够, 还应该把这种教育渗透到高校具体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学校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校规校纪, 用规范化的制度引导和管理学生。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执行力度, 不能让制度变成一纸空文。学校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并以此公平对待每个同学, 对失信的大学生加大惩戒力度, 提高他们不守信的成本, 与各类评奖、评优、入党、保研等活动联系在一起, 从而消除学生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诚信重要性的心理, 使他们自觉加强道德素养的学习, 努力养成优秀诚信品质。
(二) 社会层面
诚信品质的培养需要教育的内化, 也要靠制度的约束。目前,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理想, 信息内容方面也不够完整, 征信系统也没有完全做到联网互动, 因此不能实现全部审查。对于拖欠贷款、信用卡欠费或拖欠学费等失信学生难以形成跟踪, 难以真正实施有效惩罚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 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体系, 形成制度的外在约束, 对于诚信品质和素养的提升非常有助益。
(三) 家庭层面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第一因素, 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家庭作为一个人成长的最初环境, 对每个孩子的品德形成起着定势作用, 初塑性将影响人的一生。家庭环境的好坏, 给孩子的人格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因此父母的诚信品质如何, 诚信教育意识如何都影响着子女的诚信品质。另外, 家长的榜样与示范是形成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基础。家庭要参与诚信情感的培养, 提升诚信认同。实施道德教育时, 要考虑到既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又兼顾道德行为背后情感意志的培养。
(四) 个人层面
大学生诚信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通过社会实践不断锤炼自我, 努力提升诚信品质。这就需要学生个人不断努力, 审视自我, 找到不足之处, 确定改进方向, 给自己制定诚信目标, 从小事做起, 提高自控能力, 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加强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优良诚信品质, 推进我国高校诚信体系的建设,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构中凸显的重要实际问题。在分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及分析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框架, 并对大学生诚信提升进行对策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影晰.构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2]叶佳, 曾贤贵.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6) :35-37.
[3]周兆德.弘扬诚信文化, 构建大学生道德建设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8) :12-15.
[4]马军党, 张秀玲.试论高等学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创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1 (2) :142-145.
小学生诚信教育案例 篇5
让诚信扎根孩子的心田 涝戈庄小学 郑云海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情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侵蚀了我们洁净的校园,给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可以说,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道德。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一、故事经过
2017年上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记得在一次家长会结束后,我把班里刘兆浩的妈妈请到办公室,交谈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我跟刘兆浩的妈妈说:从最近孩子的语文测验看,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语文只考了62分。我刚说完,孩子的妈妈吃惊的说:“孩子回家说考了98分,怎么是62分呢?”这时孩子的妈妈回忆说,记得那次孩子放学回家,刚进门孩子就笑着说:“妈,这次语文测验我考了98分,老师说考得不错,所以不要订正和签字。”那时我正在做饭,就信以为真,就没有看孩子的试卷。我看到孩子妈妈满脸生气的神色,我立刻会意到孩子撒谎了。
二、案例分析
这看似一个简单的事例,其中却折射出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二年级的孩子出现了故意说谎并隐瞒事实真相。这种情况多半是儿童潜意识里,说了真相就会受到家长的训斥和责骂,因而故意说谎并竭力隐瞒。因为他们有了曾经说实话而受指责的经验。这就说明了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处理的方法还有不当之处。
三、方法对策
首先,家长及老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作为家长和老师追问事实真相,但态度不可蛮横,也不宜太严厉,否则儿童就会有所顾忌而不吐真言。针对儿童的这些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创造出宽松、平和、理解、民主的环境,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其次,发挥学校主阵地的教育功能。学校的升旗仪式围绕着“诚信教育”。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自己诚实待人,真诚待人,关心他人;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通过思想品德课、人文艺术课的多元途径,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品德的养成紧密契合,既教书又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的诚信水准。因此,教学工作都要多管齐下,贯穿诚信教育这条主线。
再次,做好家校共育这篇大文章。家庭是教育的基础,沟通是一种桥梁,家校联手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电话等联系方式,我们的老师要学会与家长、与学生多层面的沟通,同时还要学会掌握沟通的艺术,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成功。学校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得以培养。
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发挥着社会粘合剂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然而,从近几年大量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却发现大学生整体诚信状况不容乐观。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有着较其他群体更强的示范作用,他们的诚信状况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甚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诚信的现状
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应该共同遵守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与准则。但是调查表明,近年来,在整个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其文明素养,尤其是在诚信道德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诚信的现状
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学业方面。在一些高校,抄袭作业已经成为司空见怪的现象,撰写学术论文更是等同于篡改数据、东拼西凑甚至全文粘贴。不少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却期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惜置考场纪律于不顾,采取各种作弊手段铤而走险。
2.生活诚信的现状
在生活中,大学生也不同程度上的表现出诚信意识淡漠。一些学生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进学校,为了达到评优评奖、竞选学生干部和入党的目的,拉帮结派,请客送礼。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中不以诚实守信为准则,言而无信。
3.就业诚信的现状
目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失信现象也十分严重。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生为了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不惜花重金对自己进行“包装”,不仅求职简历越来越精美高档,还在履历上大做文章:伪造学习成绩,虚构获奖证书,甚至在社会实践经历上造假。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引导的偏差、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内在因素等原因造成的。
1.家庭的引导偏差
家庭被认为是“制造人格的工厂”,同样也是诚信品格养成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谈举止、教养态度和教养方法对子女诚信品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过分重视对智力的培养,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引导;有些家长受社会上逐利意识的影响,与人交往虚情假意,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会养成虚假的人格特质。
2.学校教育的不足
在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相当数量的高校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偏颇。一方面,学校片面强调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学校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中丢失了最基本的诚信之道。
3.社会的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空前发展的同时,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却没有得相应的完善。在违法成本较低和公民契约意识尚未完全觉醒的情况下,民众很容易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导致大量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产生。 而大学生正处于伦理道德的塑造时期,极容易受到社会诚信缺失的影响。
4.大学生内在因素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性质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因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据。大学生诚信缺失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欠佳、思辨能力不强。现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容易被误导,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
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子女的诚信教育方面没有什么比活生生的榜样,特别是父母的诚信榜样更令人信服了。因此,作为父母,必须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家庭道德教育,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成为孩子诚信品格发展的第一个引路人。
2.加强学校教育
诚信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逐渐养成学生的诚信品格和良好习惯。
3.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如果说学校、家庭是小环境的话,那么社会就是大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大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公民诚信品格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诚信光荣的观念,运用诚信暗示等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体系。
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诚信道德的养成和诚信教育的落实,除了不断更新、改进教育方法,还必须辅之以科学的信用体系和完善的奖惩制度。因此,为大学生建立一份科学民主的诚信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内容方面,大学生诚信档案除了个人的基本信息之外还应当包括诚信承诺书、学业诚信档案、生活诚信档案、经济诚信档案。第二,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的诚信档案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发贵.中华传统美德丛书.诚信卷[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6
[2]吴继霞.诚信品格的养成[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222
[3]陈颖.谈大学生诚信滑坡的内外因素及对策[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8)
[4]吴菊花,方德静.当代大学生诚信及信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6)
【作者简介】
尚景乐,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7年月21日,籍贯:北京东城,工作单位:浙江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
学生诚信教育 篇7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为了客观准确地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笔者随机抽取了所在学校的1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6份。经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中存在以下一些诚信缺失现象:
(一)弄虚作假严重。
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近60%的学生承认曾有过作弊行为。实际上,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对于少数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在本次调查中近8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写论文时拼凑现有论文或直接抄一篇。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日趋严峻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在本次调查中近50%的学生表示在填写简历时会随意夸大或略有夸大。
(二)信用意识缺乏。
一是骗贷逃贷。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近20%的学生表示在申请困难补助时会虚报自己的真实情况。对于还贷问题,近3%的学生表示能拖就拖。二是拖欠学费。虽然不乏贫困生确实因家庭困难交不上学费,但其他原因拖欠学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每年交学费时,总有一小部分怀着各种心态的学生能交却不交,用家长给的学费上网、消费的大有人在,一边拿着父母的辛苦钱“潇洒”,一边跟学校说家里困难。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道,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
(三)人际关系淡漠。
据报道,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的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学生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以上只是大学生缺少诚信的主要表现,在一些日常的小细节上,如:上课代签到、编理由请假、逃课等,也可以看出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出现上述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外部环境欠缺。
从社会大环境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使得一些经营者在利益驱使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坑蒙拐骗现象,经济生活中的虚假欺骗不同程度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大学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缺失必然影响大学校园和大学生。
(二)学校教育滞后。
一是重视不够。目前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只管“教”,不管“育”。“教”只是传授知识,“育”则是要培养健全人格。由此在道德教育上引发出两种恶果:一是教育只管“知”,不管“行”;教育里只有知识教育,而无情感教育。没有情感教育,则培养不出善的情感,没有善的情感,谈何诚信?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
(四)自身主观原因的影响。
首先,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裕的生活环境中,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其次,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容易受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五)约束机制缺乏。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在传统社会,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又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三、通过构建科学诚信教育机制解决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诚信素养,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传统的道德教育着重于道德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主体认知的内化,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难以发挥自我塑造的作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既要有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这是诚信教育的关键和基础。诚信教育必须综合考察大学生诚信素养形成、发展、改变的诸多因素,努力探索大学生诚信素养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逐步构建科学诚信教育机制,切实推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持续开展诚信教育。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变以往以教育论教育,以道德谈道德的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应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德育课程以分数论英雄,淡化德育课程,把德育变成一门普通的文化课的思想倾向,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着眼于人才的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入人文精神,使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二)以树立良好校风和学风为目标,努力营造诚信氛围。
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关键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并敢于将不诚信的行为公开化,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使恪守诚信者受到舆论的肯定、宣传,让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判。在这样一种舆论力量的作用下,大学生的诚信自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约束,并规范着他们的行为。高校各单位、各部门要妥善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教职员工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接受社会和大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大学生;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生干部评定评选等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将诚信作为学校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大环境,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以建立高校学生诚信网络为平台,建立健全大学生评价体系。
建立全社会的诚信机制是客观要求,所以作为“社会风气引领者”的高校应建立网络化的立体诚信教育和评价体系,不断寻找新的教育载体,拓展工作空间。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入现代网络工具,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渗透,搭建网络化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是大势所趋,也是工作的需要。应从建立以“记录为主、评价为辅”的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入手,把通过对个人诚信,如身份证、户籍、家庭背景、居住地、基本经历、学习成绩、各类素质表现、助学贷款、曾获得荣誉和处分、特别记录、就业情况等记入学生诚信档案,并以此与各类评奖评优、就业等挂钩,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团支部班委会评议、学院评议和学校评议等全校广泛参与的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也不可能照搬。我们要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指引下,围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为推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敏.大学生的信用危机和诚信教育[J].安徽师大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31, (3) :304-307.
[2]刘俊英, 田洁.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与重建[J].党史博采 (理论) , 2007, (4) :50-51.
[3]苟加明.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3) :181-195.
学生诚信教育 篇8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规范。诚者, 开心见诚, 无所隐伏也;信者, 诚实不欺, 信而有征也。诚信就是求“真”, 就是追求正义, 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写进中国公民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 呼唤着“信用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倾向, 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 大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1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1) 考试作弊。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 也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的诚实在校阶段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但伴随学生求学过程中的考试作弊、抄袭别人的论文和作业等等现象都很普遍。诚实与守信的价值观已经不是滑坡, 而是快要消失了。
(2) 虚假经历。随着这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 一些学生为迎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 在自己的“实践经历”一栏里添上许多子虚乌有的打工经历;有人把别人的等级证书、奖学金证书、优秀学生干部奖状以及发表过的文章, 改头换面复印, 转眼就变成了自己的“辉煌履历”。
(3) 就业违约。据报道, 某市第二中级法院已接连受理6起大学毕业生劳动争议案, 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大学生提前解除合同引起的, 这些大学生负面形象的存在归其原因就是大学生诚信与道德品质的主观意愿使然了。
(4) 拖欠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用于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 可部分学生贷款下来后却成为提前消费的“资本”;学生毕业后回避还贷、不及时还贷、不及时如实地通知自己的变动情况等, 种种大学生诚信问题导致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
(5) 网络道德虚拟。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 也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和道德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 能否正确的使用网络, 不出现互相漫骂、攻击, 不发表一些不负责的言论, 从一定意义上讲, 取决于大学生个人的诚信品质。
2 缺乏诚信的原因
(1) 教育缺失。近年来, 在大中小学教育中, 学校和教师不知不觉地以升学为重点,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养成。即使提倡素质教育, 也有一种误解, 认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技能的锻炼就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北京师范大学吴安春博士后认为, 诚信的缺失主要源于三个问题的背离: (1) 道德知识与价值的背离; (2) 道德认识与信念的背离; (3) 道德知与行的背离, 归结起来实际上是个信念问题。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道德认识, 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将之转化为信念, 唯有如此, 学生才会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将之体现出来。
(2) 社会影响。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 这种变革, 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思想都带来很大的冲击, 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复杂的变化。而在当前经济的转型时期, 我国还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 失信行为还不能够得到监督和应有的惩罚, 社会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违背道德的现象。在校的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人生观未完全定型, 由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在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时, 自身也不由自主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道德底线一降再降, 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 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 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这一切都要求高校的诚信教育必须站在一个高起点上, 才能登高望远, 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从教师自身抓起, 教育者先受教育发挥示范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 身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广大教师在诚信教育中, 要做表率和楷模, 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加强道德修养,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接受群众和学生的监督, 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 带动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
3.2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开展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诚信教育
(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 做到教书育诚。课堂上老师的表率和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收集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关于诚信的箴言,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与情感;选取现实生活中科学家、儒商诚信的实例, 正面教育学生, 有步骤地实施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计划。
(2) 创设诚信环境, 做到环境育诚。人为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影响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学生只有身处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 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 因此班级诚信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这涉及两方面, 一方面是教室有宣传诚信的阵地, 如张贴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宣传诚信美德的故事;另一方面在班级中培养浓厚的诚信之风,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 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 情操上得以陶冶, 诚信品质上得到升华。
(3) 寓诚信于活动中, 做到活动寓诚。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有效开展不可或缺手段。各级学团组织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导航人,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 专题培训内容和思想宣传阵地上应将其作为指导性原则有目的的开展学团工作。在各种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 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长此以往, 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让学生自我审视诚信或其它方面不足的客观约束力。
3.3 进行诚信实验
通过各种途径如开展考试无作弊保证签名活动、助学金自觉偿还、本校模拟就业签约等,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设立大学生诚信基金会, 每年组织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评比, 优秀者及时表彰。
3.4 加强考察监督机制
大学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 同时也离不开大环境中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比如, 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的健全。这些要依靠全社会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逐渐完善。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学做真人, 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必备要求。通过课堂教育渠道和校园文化的烘托两方面共同打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我们所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 因为当代大学生是若干年后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所以加强对他们的诚信教育, 是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李翠兰.传统诚信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6) .
[2]韩景旺.关于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小学生诚信教育初探 篇9
一、遵循认知规律, 开展分层次诚信教育
小学生年纪小, 年龄跨度大,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不一、思维不同、意识差异, 因此, 在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 要以新《中小学生守则》、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制订不同的教育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这样按不同年级, 分层次进行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诚信教育,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这样才能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二、以课堂为渠道, 各学科教学渗透诚信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 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 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学习学科知识, 因此, 我们更应该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各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诚信教育的渗透点, 加强学科诚信教育的渗透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诚信教育。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诚信教育进行有机的渗透, 才能实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
三、营造愉悦氛围, 寓诚信教育于活动中
1. 阅读型
(1) 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过程中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格言、谚语、摘抄并做成书签, 相互传阅。学生可从哲人的“言必信, 行必果”, 诗人的“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民谚的“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及“一诺千金”的佳话中感受到诚信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集萃古今中外名人的百个诚信小故事, 编撰一本故事书, 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 汲取诚信的营养。
2. 竞赛型
(1) 讲诚信故事竞赛中, 学生从故事《狼来了》受到失信导致害人终害己的后果的教育。 (2) 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中, 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欣喜地听到《人人讲诚信》的呼唤。 (3) 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 那振振有词的告白“诚信, 我的人格”、那铮铮入骨的誓言“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孩子, 在校做一个诚信的学生, 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 无不激励着孩子们诚实守信。竞赛既能激发儿童的参与积极性, 又潜移默化地强化了诚信意识, 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 讨论型
讨论的话题因学生的年龄、思想特点而定。针对部分学生曾持有“现在社会老实人要吃亏”“作弊的比诚实的考得好, 得奖励, 受表扬, 老老实实考试的因为考不好被老师批评, 同学瞧不起”等观点, 我们在高年级以“老实人是否吃亏”为话题展开讨论, 学生在论中反思, 在议中达成共识:“诚”是做人的核心, “信”是做人的根本!
4. 表演型
(1) 小品。 (2) 可将以诚信为内容的日常行为规范改编成歌曲让全校学生传唱。
5. 调查型
组织学生查找发生在同学中、校园内的不诚信事例, 并思考如何净化校园环境。通过活动, 学生查找出诸如说谎、抄作业、拾到东西不交公、称病逃避早操、不按时完成作业还说“停电”、借了同学的书不归还等身边不诚信事例, 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拓展教育空间, 深化诚信教育
1. 家校合力, 构筑诚信的成长环境
要求小孩讲诚信, 首先应该从父母做起。在家庭里,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 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诚信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校与家长取得联系, 携手合作, 教育到位。我们采取多种方式, 如:家访, 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发放家庭联系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促进家校联系, 相互配合, 构筑家庭诚信环境, 提高教育效果。
2. 深入社会体验, 感受诚信对成长的重要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 体验是不可缺少的,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感受诚信对成长的重要, 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 学校要善于与周边的社区单位取得联系, 组织学生进行诚信体验活动, 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孩子找到合适的体验岗位, 去获得全新的感受, 培养诚信品质。
如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篇10
关键词:诚信,教育,中小学生
一现状反映
1. 为什么失信
现代社会各种先进科技创造满足了人们的物质财富, 但很多人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在物欲横流及优良生活环境的压力下, 有时人们会做出一些超出原则或违背道德的决定, 这也正是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丢失的表现。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物质利益, 不少人都见利忘义, 还以此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金钱、权势的时代, 而人们的精神及心灵世界、人生观、价值观、最初的崇高理想、远大的抱负、道德情操则被逐渐流放。
2. 学业诚信
学生在学校读书是人生重要的求知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 他们可能会犯不少错。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说过:“夫过者, 自大贤所不免。”即使是圣贤, 也不可能无过失。但是, 教师应教育学生用诚实的态度对待过错, 知错即改, 不文过饰非, 弄虚作假。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 才能超越自己, 从中吸取教训知识, 走向成功之路。
学习过程中, 犯错并不可怕, 就怕文过饰非, 抱着对错误逃避、一带而过的侥幸心理。其实犯了错, 迟早会被人发现。传说宋代奸臣秦桧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杀害忠臣岳飞。秦桧死后, 王氏叫道士招魂, 看见秦桧在阴间受审。秦桧对道士说:“可否代为通传我的妻子, 东窗的事已被发现了。”可见纸包不住火,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诚信高考
目前学业失信早已充斥在各种校园。特别是决定命运的高考。2012年高考, 某些市区考点已启用身份证鉴别仪, 对考生身份证进行核验, 以防止舞弊代考事件发生。考生的违纪作弊受到处理的一律计入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 对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或将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发现违纪舞弊现象, 可拨打电话予以举报。
按照我省考试院规定, 必须对考生的身份证进行鉴别。一些市教育考试院已统一购置身份证鉴别仪, 将分发到全市所有考点, 由专人对考生身份证进行检查校验。身份证鉴别仪长约10厘米, 宽8厘米, 厚度不到4厘米, 只要将身份证插入就能在瞬间识别证件的真伪。
此外, 严禁考生携带各种无线电通信工具和具有贮存功能的电子设备进入考场;严禁考生穿校服、制服、佩戴校徽、手表和饰品进入考场。
二人际交往
在学校进行的诚信教育中, 我们应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是每一位教师所期盼的。为了营造这种和谐的关系, 教师教育学生与人交往时, 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以诚相待;以信相交;以道义相交;以平等相交。
三结合实际、具体方法
要想做好诚信教育工作, 需要注意四点:起点要低;内容要实;针对性要强;要循序渐进。
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主要是让受教育者加强对诚信的道德认知, 形成诚信的道德情感, 强化诚信的道德意志, 并外化为诚信的道德行为, 最终形成诚信人格和诚信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李桂梅.诚信的类型分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3)
[2]王秀云.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 (4)
[3]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陈昌浩等译)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48
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的道德信条,同时也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各种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给我国传统诚信观念予以打击,使得种种不诚信现象普遍存在,进而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也冲击了高职学生的诚信观。
一、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学生在校园里本应该以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为目的,但是现今的高职院校里,大多学生并不专注于课堂上的学习,然而传统的教育仍需要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于是平时缺少知识的积累将导致考试不能顺利通过,大家开始存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作弊、打小抄上,久而久之,习以为常,考试作弊在高职院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且作弊的方式手段无所不能,无奇不有,作弊工具变得现代化,作弊的队伍不断壮大,作弊者的心态也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变得比较坦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水平,缺乏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尽管各高职院校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气并没有完全被遏制住。
2.恶意拖欠学费或助学贷款
高职学生中不乏一些拖欠学费,或是不按合同还款,或是不按时还贷款利息,更有甚者毕业后拒绝还贷的,然而这些人中又不乏有些平时生活奢侈、使用高档电子产品、进出高档餐饮娱乐场所的,这些都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和声誉。恶意拖欠学费或助学贷款已经成为焦点问题,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缴费,所以学生欠费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助学贷款本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但受助学生不如期还贷,恶意拖欠,使得这项善举也处于了尴尬的境地。
3.虚报贫困补助信息
受国家政策的扶持,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发放一系列的助学金、奖学金及家庭经济困难补助金等费用,然而申请的学生中不乏一些平时的生活费用高得惊人、使用着高档电子设备的人,他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在校的生活费用能够更高一些,或者是处于自私自利的想法——国家的补助不要白不要,于是他们花心思去当地开一些虚假的贫困证明,将自己的家庭现状谎报给学校,导致学校统计信息不准确。而那些家庭经济确实贫困的学生却因为名额有限而无法获得学校提供的补助,最终导致学校不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开展奖、助学金的评比。
4.人际交往不够坦然
当前,很多高职学生在结识朋友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不够坦然,或多或少抱着猜疑、虚假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朋友,让其人际关系处于极度恶劣的状态。加上现在大学网络设备齐全,网络上的账号乱象、虚假行为和信息愈来愈多,频频展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使得大学生的诚信观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5.论文拼凑、抄袭现象严重
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顺利毕业,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从网上下载,复制粘贴,更有甚者直接“拿来主义”,把别人的论文直接冠以自己的名字,变成自己的成果,还有的学生把相关资料拼凑成一篇论文,即大功告成,丝毫没有自己的学术观点,长此以往,高职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6.虚假实习实训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5后”的独生子女,在家有父母的宠爱,一般不干活,临近实习实训时,各种担忧接踵而来,于是要么托关系,虚盖单位公章,敷衍了事,要么虚报病假,在家休息……这些现象,也给学生开始新生活前留下了不良的记录,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导致诚信缺失。
7.求职简历伪造注水
临近毕业,随之而来的就是找工作,此时制作精美的简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有些学生为了找一个好职位,去用人单位面试时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文章,更有甚者不惜违背诚实做人的准则,涂改成绩、虚构经历,购买或伪造荣誉证书、等级证书等,为的就是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种诚信缺失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个人信誉和学校的名誉。
8.就业合同意识淡薄
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背信违约跳槽现象很是严重。有的毕业生面试成功签订劳动合同后不久,由于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有的过于功利,有的过于在乎薪资待遇,所以不能在所在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只要另外一个企业、岗位,给出更高的工资,就毫不犹豫地违约,出现频繁跳槽和违背合同的情况。这些做法导致用人单位因为学生的诚信缺失,而不敢轻易聘用应届毕业生,最终导致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和恶化。
二、增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上好校园诚信教育第一课
抓住新生入校教育的契机,上好诚信教育的第一课,要求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向学生介绍说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要认真解读学校关于学习方面的制度,告知学生由于上课缺勤、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信息谎报等诚信缺失行为所造成的相对应处罚处分条例。同时,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增强诚信意识,并把诚信思想转化为守信的自觉行动。
2.以“两课”为抓手,强化校园诚信教育的系统性
高职院校要以“两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不仅要从理论上灌输诚信的意义和要求,还要引导学生把诚信作为自身的内在需要;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把诚信融入自己的整体素质中,最终解决做与不做的问题。同时,应注重各学科教学中诚信教育的渗透,形成合力,完成系统教育。
3.注重学生的自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自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能自己寻找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科学答案,使他们学会克制自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并努力学会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要帮助学生善于学习那些有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道德,强化学生科学伦理道德教育,使他们真正做到在网络面前不迷失方向。
4.加强高职院校诚信文化氛围的建设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一方面,从学校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懂得诚信的涵义。如成立“诚信书屋”,开展诚信事迹报告会等宣传活动,让诚信观念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贯穿在每一名师生的言行中。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支撑相关制度,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主题演讲、专题讨论,营造讲诚信、守承诺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明白诚信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大力开展诚信的实践活动,如诚信考场、校园网以及教室里的诚信警句等,努力营造出一个充满正能量、“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校园氛围。
5.发挥毕业教育的作用,上好校园诚信教育最后一课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毕业前要做好助学贷款还款确认工作,为避免受助学生不如期还贷,以及恶意拖欠的行为产生,学校应在毕业季来临前,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上好校园诚信教育的最后一课,以进一步提高贷款的还款率。同时,也要和学生强调,他们即将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待人接物一定要真诚,面对工作切不可有敷衍了事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戴世英.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
[2]赵永明,马俊红.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5,(04).
[3]蒋卫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研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0,(04).
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篇12
一、大学生目前的诚信现状
从大学到社会, 这是每个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 是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的。大学生涉世不深, 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所以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是十分令人忧虑的。
1. 考试作弊严重。
大学生的失信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 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 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 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 无奇不有, 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 “手机”“枪手”, 无所不用。
2. 拖欠助学贷款。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优秀代表, 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健康成长成才, 国家推行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多数大学生诚实守信, 及时还贷, 这使我们自信地看到, 大学生是最有前途的群体, 也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不按时还款, 甚至逃避还款, 造成不利影响。
3. 制造虚假履历。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 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虚构经历, 绞尽脑汁玩手段。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 作为一种品质, 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 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到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薄、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等, 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 也使我们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2. 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都是强调应试教育, 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要求不高, 诚信教育也相对弱化。而且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过于简单化、片面化, 从而影响了学生个体的道德完善。
3. 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通常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过度溺爱、教育、保护, 导致他们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 存在着自私心态。
4. 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 具有较强的开
放性, 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因素, 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影响。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创新能力, 许多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能力。
三、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 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
2.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在指导思想上, 要坚持大教育观。不要就教育论教育, 教育学生要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要有长远的规划, 要重视个案研究。
3. 建立诚信档案。
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记录, 它对学生的各方面有较为全面的描述, 从而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 建立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 也为高校的诚信教育配备现实的教材。
4. 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成立诚信教育社团, 开展各项活动。
摘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 产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本文从一名大学辅导员的角度出发, 探讨问题所在, 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