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世界观

2024-10-18

生态世界观(通用12篇)

生态世界观 篇1

摘要:2013年7月,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举行。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 大量中外媒体多层次、多方位报道了本次论坛, 贵州媒体也推出了多档宣传栏目。笔者将就《贵州新闻联播》推出了《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栏目, 浅谈栏目的优点与还可改进的一些地方。

关键词:贵州新闻联播,生态文明看世界,生态文明在身边,评析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贵阳市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切入点,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制定了生态文明城市规划, 建立了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 并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引领工业化和城镇化, 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后发赶超、同步小康。2009年, 贵阳被国家环保部批准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2010年又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首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在2012年12月份,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 (2012-2020年) 》[1]。

贵阳自2009年起已连续举办了4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年初, 原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经国家批准正式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会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该论坛也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生态文明的聚集点, 世界共享、全球参与, 现已成为以我中国为主导、海内外多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索和经验交流的专业性国际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也承担着对外宣示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展示我国生态文明成果、积极创造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舆论和环境、进一步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的责任。

2009年举办第一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 贵州电视台卫视频道、贵阳电视台、新浪网进行直播关注, 多家媒体参与生态教育和传媒论坛讨论[2]。2010年举办第二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 中央媒体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关注并参与报道[3]。2011年, 中央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对“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召开给予高度关注和全面报道, 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政协报及中国环境报等中央级媒体分别在其头版头条、《新闻联播》等显著栏目刊载和报道。据不完全统计, 会议期间, 中央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累计报道“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相关新闻近百条[4]。2012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成为媒体常态化报道主题。

2013年, 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 国际、国内媒体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贵州的本土媒体也提前进行了策划, 各展所长, 全方位报道“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贵州卫视推出了《生态文明智汇贵阳》, 《贵州新闻联播》推出了《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生态文明在路上》, 其它媒体也先后推出《生态文明我知道》《我们的绿色生活》《生态你我文明同行》等栏目[5]。在整个过程中, 笔者一直观看《贵州新闻联播》的《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 本文下面将就《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栏目的策划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 精心策划

好的电视栏目, 是充分理解栏目的宗旨和定位、选择恰当的时机、有特色的形式包装等各方面资源有效有序调配的多元结合。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贵州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贵州媒体启动报道倒计时制, 相关报道不间断涌现。《贵州新闻联播》于2013年7月4-18日播出《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系列专栏, 每期时长约1分40秒。其中《生态文明看世界》每期1分钟左右, 用广阔的视角观察和展示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如《瑞士:立法保护莱茵河源头》、《巴西:智能公交系统》、《丹麦:全球风能开发的楷模》、《克利夫兰:精明增长的森林城市》、《北九州:“七色烟城”变“星空之城》等。《生态文明在身边》每期30秒左右, 介绍大家如何从身边小事去实践节能减排, 如《科学使用电脑降低能源消耗》、《夏季使用空调省电有“绝招”》、《容易被忽略的汽车节能细节》、《在办公室当“环保志愿者”》《少用塑料袋等于节约石油》等。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在《贵州新闻联播》这一新闻资讯和党政宣传报道平台上首播, 充分体现了该节目的策划理念。主要表现如下:

1) 小栏目大意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命题, 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贵州广播电视台创新性将“看世界”和“在身边”两个小节目融合在1分40秒的专栏中——《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 两相对比, 又相互映衬, 节目短小精悍而意味深远, 将世界、中国、贵州、人结合在一起, 将报道与宣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为贵州开阔视野, 了解国际最新的生态理念和成果。另一方面宣传生态文明的文化理念, 切入每个人的生活, 号召民众从身边小事做起, 践行环保节能。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国际与国内的窗口作用、理念与生活的桥梁作用、展现与引导的中介作用, 并传播贵州声音;

2) 抓时机打前站。在生态文明会议召开之前,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文化和生活文化内容以风景图片和图表方式, 提前定时定量出现在受众面前, 让受众形成期待效应和收视习惯, 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报道暖场, 体现了媒体工作者“超前工作”的策划意识, 也为后期策划节目打好前站;

3) 旧材料巧运用。如果翻阅以前的媒体报道, 就会发现:2012年南方都市报报道过《丹麦:成功开发风能的世界楷模》[6];2012年新华网报道过《巴西:智能公交系统》[7];2011年人民网报道过《新加坡:花园城市》[8];2009年搜狐网报道过科学适用电脑降低能耗[9];2011年东莞日报报道过巧用空调节能[10]等。《贵州新闻联播》创新性地集纳这些资源, 再开发利用, 转化媒体展现形式, 配合先进生态观念下国际生态文明盛况美景图像, 用示意图方式展现日常生活中践行的环保节能小细节、小经验, 两相组合形成对照互补新栏目, 降低了栏目制作成本。

4) 精选材切实际。《瑞士:立法保护莱茵河源头》、《巴西:智能公交系统》、《丹麦:全球风能开发的楷模》、《克利夫兰:精明增长的森林城市》等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样本的选择, 并不是无心选择, 而是切合了省委书记赵克志“贵州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六项工作”[11]的讲话, 切合贵州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正是在追赶国际典范、后发赶超中与国际媲美的。例如:贵州的“两湖一库”生态水源保护和立法, 绿色贵州和爽爽贵阳的自然生态环境, 贵州的风电资源和民族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 贵州高科技转型与低碳理念的交通等。切合贵州独有的生态和发展实际, 展现着贵州具有实践生态文明城市的优势, 无形中体现贵州的国际视野及与国际交流的互动。

5) 小制作活形象。要做长易, 要做短难。《贵州新闻联播》寸土寸金, 1分40秒的时长, 节目就有较长持续性, 编排上也能灵活穿插, 可出现在集纳栏目的前部、中部或后部, 起到填充空白、调整节奏、活跃气氛的作用。

1分40秒的节目, 考验了制作人员精选镜头、妙写解说、创新剪辑的能力。节目创新性运用了图片、图表、概括性解说词, 保障了节目的简明和形象生动。如:在介绍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样本时, 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其生态文明的特色;用清楚明白的数字展现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作用。节目采用一点一报道, 不贪大求全, 内容能持续常做常新, 受众能在无视觉疲劳中被潜移默化。

2 节目运作中的欠缺之处

栏目运营往往会影响到栏目策划的呈现和成效。《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在节目策划上符合电视节目的“短、小、快、活、新”的特点。但栏目运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 报道的整体衔接上欠妥

该栏目应该更好利用《贵州新闻联播》对生态文明的持续报道, 在受众的前摄心理, 前后连接, 形成媒体报道的整体性氛围。

7月1日贵州媒体专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贵州新闻联播》播出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对人类未来产生重要影响》。7月2日贵州省省委书记赵克志接受《人民日报》访问, 《贵州新闻联播》播出了《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把贵州建设成为“东方瑞士”》。7月3日《贵州日报》发表《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为中心, 贵阳百花湖畔将建生态文明实践区》, 体现贵州本地的反思和实践。7月4日《贵州新闻联播》再隆重推出《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专栏。但7月3日《贵州新闻联播》漏报了关于《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为中心, 贵阳百花湖畔将建生态文明实践区》的相关新闻, 使得7月1日-3日为《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专栏作的铺垫的缺失了一组镜头, 未能一气呵成, 难免有所遗憾。

该节目完整的持续播放到7月12日, 时间不前不后, 没有顺利将媒体报道“接力棒”和受众关注度逐渐转移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会场内, 媒体报道时机与其它节目的衔接掌控不足。

2.2 节目内部衔接欠妥

1) 节目编排时, 应该将贵州省省委书记赵克志“贵州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六项工作”的讲话与节目内容进行融合, 边播边宣传。

2) 7月13日、15日、17日,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节目的断缺;7月14日、16日、18日, 《生态文明在身边》节目短缺。节目对比效应失去, 受众收视期待受挫。

3) 《生态文明看世界》与《生态文明在身边》在内容上设置上有对应关系更佳。如:《生态文明看世界》中播出《瑞士:立法保护莱茵河源头》, 《生态文明在身边》播放如何节水用水生活经验内容;《生态文明看世界》中播出《克利夫兰:精明增长的森林城市》, 《生态文明在身边》播出办公室打印机节约用纸。播出内容上的关联度越强, 针对性越强, 潜移默化作用越强, 受众更能接受, 并利于受众身体力行。

2.3 节目播出灵活性欠妥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节目绝大部分靠近片尾播出, 一定程度上形成播出定势, 没有充分利用其节目短小、编排灵活的优势, 与其它节目进行巧妙组合播出, 产生更大节目稿件群的联合整体效果。

2.4 与其它媒体展示平台联动不足

1分40秒的节目给受众打开了一个生态国际视角、文明生态生活窗口, 引发了受众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内容需求。贵州卫视《新闻全方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重播, 并制作或引进更大时间量的相关节目来满足受众群需求, 其它媒体平台也没有相关报道和推广, 没有充分利用贵州本地媒体展示平台, 媒体内部通联互动不足, 弱化了传播效果。

3 结论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栏目, 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策划意识、科学的宣传报道理念, 抓住了媒体报道的主流和主旋律;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 策划了一档短小而有文化内涵的节目。

但在栏目运作中, 应更加精细化挖掘, 协调好栏目中节目之间的时间关联和内容关联, 多元化报道, 多种媒体平台联动, 发挥媒体人文环境的软实力, 优化传播效果。

生态世界观 篇2

作者:陈伟华杨曦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01期

有关环境伦理学的争论中,李德顺先生认为,其实质在于“确定人的宇宙地位,或者确定 自然界与人的关系”。[1]那么,人类应如何理解和把握自己,如何界定自然,才是人类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才算找准了人与自然的合适位置。本文通过对当前环境伦理学中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的比较,对学界探讨颇为热烈的自然“内在价值 ”存在与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期望引起进一步广泛而热烈的探讨,对人与自然关系有更 深层的认识。

生态世界观 篇3

关键词:卡洛琳·麦茜特;自然;妇女;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界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浑然一体的生命系统,各物种之间共生共存;但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人类对自然界了解的加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用于开发自然的工具的生产和进步,人类为求经济快速增长而开始了对大自然史无前例的征服和统治,忽视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其在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女性与自然之间的隐喻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很常见,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曾遭受的剥削和统治,但两者之间真的有联系吗?如果有,那么联系到底又是什么呢?卡洛琳·麦茜特就在其《自然之死

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这一开创性的著作中深度解读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两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根源,并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生态女性主义世界观。

一.生态女性主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也不例外。“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奥波尼在其作品《女性主义-毁灭》中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女性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中的潜力,同时指出妇女和自然所遭受的压迫具有直接的联系。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女性生态主义在中西方国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因研究重点相异而分为不同的流派,主要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社会——构建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尽管研究的角度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从性别角度切入生态问题,批判了等级二元论和男性中心主义,分析指出了女性和自然所处的地位是意识形态强加的结果,是主流父权制价值观影响下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者从性别的社会构建出发,指出在男性支配的社会,女性和自然同为他者,都同处于次一等的地位,构成了西蒙·波伏娃所说得“第二性”。它们致力于研究女性所遭受的压迫和自然所遭到的破坏及出现的退化之间的联系,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赞美女性本质,但并不完全是本质主义的,还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和攻击性的价值观。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破除男人与女人、人类与自然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通过构建和弘扬女性文化倡导尊重差异、文化多元以及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以求更好地解决生态危机。

二.麦茜特的生态女性主义世界观

卡洛琳·麦茜特作为最早的生态女性主义者之一,除了《自然之死

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这一标志其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开创性著作之外,还有《生态学的革命》、《彻底的生态学》、《关心地球:妇女与环境》、《哥伦比亚环境史指南》、《重解伊甸园:西方文化中自然的命运》等著作,她通过分析研究女性概念與自然概念在历史文化构建中的关联性以及女性与自然逐渐遭受剥削与统治的历史进程,认为对于女性和自然的支配和压迫具有同源性,而且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是社会构建并被以人类和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所强化,批判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二元论和机械论世界观,主张把人类共同体和非人类共同体看作多元、复杂的统一体,阐明了自己生态整体性、平等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

(一).自然概念和女性概念的关联性及两者形象的改变

无论在中西方文化中,地球都会被有意无意地与女性所扮演的角色联系起来,对“地球母亲”这一隐喻的认同便是其中一例。卡洛琳·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中将有机论概括为“有机理论的核心是将自然,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相等同,她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女性,在一个设计好了的有序宇宙中提供人类所需的一切”,她认为女性和地球同有能够孕育、繁殖和哺育新生命等特征,两者都是生命的载体,又同具有生命力,是有机论的重要内容。这源于她对16世纪之前流行于欧洲的自然观的考察,比如将地球比作女性母亲的子宫以及生命的看护者,而连接动植物与地球的介质是脐带等。她还提到文艺复兴时期有机论的观点是万物都渗透着生命,生命与非生命物质难以区分。自然通过“母亲”这一形象的比喻获得了神圣性,这一与爱有关的身份深受认同与敬重,以至于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也出现了相反的观点,即母亲除了慈爱的形象外,还有邪恶的继母形象,地球也不例外,她总将很多可用的资源隐藏起来,让人类难以获得;同时女性身上表现的任性与淫荡象征了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女性所具有的阴暗面使代表控制力量的男性凸显了出来,而这又与形象跌落了的不可控的自然和象征进步和有序的人类形象相呼应。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后,西方机械论哲学使“有序”统治“无序”,“进步”克服“退化”的观点得到了支持,驾驭和征服自然的观念也被广为接受,成为主流价值取向。对自然和妇女处于被支配和被统治地位的认可导致了作为生命体的自然的死亡,也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加速掠夺和破坏。

(二).女性与自然被统治地位的形成

卡洛琳·麦茜特以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顺序考察了女性与自然遭受剥削与统治的历史进程。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对自然很敬畏。当时妇女从事的采集劳动构成了生活的主要来源,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妇女也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并深受敬重。女性与自然得到的相似待遇使“地球”有了“大地母亲”的称呼,自然被看作与母亲等同的生命有机体。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男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变大,而女性却由于生理原因在社会劳动中受到了更多的限制,享有的崇高地位不复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形成。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方法的更新与进步,还学会了把人类提高到高于其他生物的地位加以思考,人与自然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但改造自然的能力仍然有限。卡洛琳·麦茜特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和社会观念,建立在人体与世界或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之间的有机类比基础之上。在这个大框架下,存在着一系列可称之为有机论的不同理论类型。”这时候的地球被当作正面意义上的女性,是个大写的人。而“16、17世纪之际,一个有生命的、女性的大地作为其中心的有机宇宙形象,让位于一个机械的世界观,这里,自然被重新建构成一个死寂和被动的、被人类支配和控制的世界。”机械框架的建立,使作为女性的自然通过实验被控制,人类理性的地位被拔高,对自然和女性的控制和统治得到了认可。“新科学’的发现助长了对自然有机秩序之衰退和有疾病的感觉,大宇宙的旧等级结构已被哥白尼宇宙学破坏。”而且16、17世纪时,将自然和社会看作荒野的倾向正在增长,控制自然和主宰自然的命运得到了极力的鼓吹:宗教改革对女巫的审判使妇女的阴暗面成了难以驾驭的自然的象征,混沌的荒蛮自然和妇女同被看作驯服的对象,“妇女既是处女又是女巫”,同样,自然也是人类征服和开放的对象。进入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后,麦茜特认为“活的有生气的自然死去了,僵死无生命的钱被赋予了生活。……自然、妇女、黑人和周薪劳动者被置于一条走向新身份的道路上,它们的新身份是现代世界体系中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也许在这一转型中根本的讽刺在于它们被给予一个新名字:合理性。”这时人类的终极目标便是经济增长,只要是能进行剥削的对象,根本不管是自然还是人,也不顾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在长久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nlc202309091128

尽管女性与自然被统治地位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但观念结构所造成的影响才是决定性的。其一是男性中心主义世界观,这一世界观将女性与男性对立起来,并把女性同与自然置于较男性低一等级的境地。卡洛琳-麦茜特认为“把妇女和兽性认同为人类生活的较低形式,是基于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区别,自然

文化二元对立在西方文明以牺牲自然而取得的进步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类学家已经指出自然和女人都被认为处于比文化低的层次,文化在符号意义上和男人联系在一起。”因为女人的生理功能使其更接近自然,她们在历史文化结构中的社会地位比男人低,基于自然

文化二元对立而产生的男性中心主义观念便造就了妇女与自然低一级的社会角色。其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盛行的机械主义和理性主义,“机械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其最光辉的成就是,它围绕人类经验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成分

秩序和力量

重新安排了实在。”。卡洛琳·麦茜特认为“世界灵魂的死亡和自然精神之被消灭,更加剧了不断升级的环境的破坏,这一切的结果之发生都是因为,所有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观点相关的思想都已被清除,代之而起的机械主义的世界图像,是更理性的、更可预测的,因此是更可操作的。”她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则主要集中在二元论的思维上,理性主义将人类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完全对立起来,确定了人对自然、男性对女性的无限统治。对于男性主体而言,自然和女人都构成“他我”,都需要理性的人控制和操纵,这种思维模式肯定了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支持了压迫自然和女性的合理性。

(三).麦茜特的整体主义生态观

卡洛琳·麦茜特把整个世界称为“宇宙之链”,这是她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观察研究的结果。在她看来,自然是“宇宙之链”的一部分,融于自然之中,与其他的生物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共存共亡。如果人类伤害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便是在间接地伤害自己:如果人类肆无忌惮地藐视自然、剥削自然、破坏自然,最终将会毁灭自己。因而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调整,必然导致人类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文明的深刻变革,也必然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新进步。这样的整体主义生态观,要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要求人类各种因素,如性别、种族、肤色等的平等;要求人类与构成生态平衡的各要素和平共处:要求人类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构生态平衡,重构“自然

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和有机整体。

三.麦茜特女性主义生态观的意义

首先,在环境史的研究中,卡洛琳·麦茜特将“自然歧视”与“性别歧视”联系起来,并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她特别注重研究具有女性象征意义的自然在具有男性象征意义的科学技术等劳动的改造下成为被动改造对象,并被剥削和控制的历史进程及其决定性因素:即生产力的发展及与其有关的包括机械、理性等要素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而这也被麦茜特认为是女性与自然同被统治的同源之处。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低男性一等,女性的生理功能接近自然,所以自然受支配是合理的。但在麦茜特看来,女性概念和自然概念是历史社会构建的结果,“性、性别或自然,并没有不变的‘本质’。每一个个体在其出生、社会化和受教育的社会里有许多观念和规范,正是吸取这些观念和规范,每一个体组建关于自然以及他们与自然之關系的概念。”就是人类理所当然应该统治自然、男性理所当然应该控制女性的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女性歧视和自然歧视,唯有打翻主流价值观,重新敬畏自然,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生态危机。

通过女性这一独特的视角,麦茜特不仅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受统治的思维框架,还将妇女解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为女性参与生态保护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其次,麦茜特的生态主义世界观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理性主义和机械主义等不利于妇女解放和生态危机解决的狭隘世界观,并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宇宙之链”,各要素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女性和男性、自然和人类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保护运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在解决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应把两者和其他社会问题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生态世界观 篇4

一生态唯物主义: 马克思生态世界观的理论基点

在福斯特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当代绿色理论中的唯心主义、唯灵论和二元论,正是因为他的社会理论属于唯物主义。一种理论如果要想在生态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站在唯物主义的根基之上,并以自然科学为友。马克思的生态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一牢固的基础之上的,一旦这一基础遭受破坏,其生态理论价值也就无法体现。

( 一) 唯物主义与自然概念

彻底和全面的唯物主义是与更大范围的自然界联系在一起的。福斯特指出,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方面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却又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唯物主义的本性。在他们的观念当中,好像只有恩格斯才持有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马克思则成了一个脱离了唯物主义,并且逐渐远离自然科学的马克思,这一看法显然与事实不符。福斯特认为,唯物主义自然观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即使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对劳动异化的理解之中也应该包含着对自然的异化。实际上,在马克思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异化、人类的生存以及人类与土壤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农业问题,都给予了十分深刻的阐释。在福斯特看来,理解马克思思想有一把很重要的钥匙,即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不能分开,马克思的社会思想与其生态学世界观同样不可分割。

当马克思不再从客体或直观形式,而是坚持从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角度去理解社会现实时,他也完成了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自然本体论向现实的、历史的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转换。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变革,是把自然纳入人的历史性活动过程中。可以说,在马克思那里,“自然是一个社会的概念,……现在已被它自身的一个方面———人类社会所重塑和重释”[2]。在工业化的自然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体现,自然变成了属人的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二) 生态唯物主义的历史溯源

福斯特指出,为了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思想,重新确立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就必须追寻生态学的唯物主义根源。马克思对生态的深刻见解并不是天才头脑中瞬间闪烁的火花,它来自于17—19世纪人们关于自然的新认识,这主要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与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所引发的。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已经开始了对唯物主义的密切关注,集中表现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上的探索。同时,从唯物主义哲学家例如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费尔巴哈、达尔文直到恩格斯、布哈林以及考德威尔等人的思想中,考察了唯物主义发展史与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关系,福斯特追溯了马克思唯物主义产生的渊源,梳理了发展脉络,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的本质特征。

福斯特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具有生态世界观的倾向性,因为他把“守恒原则”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揭示了伊壁鸠鲁作为希腊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的地位,他的哲学预示了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唯物主义、人文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兴起。在伊壁鸠鲁的哲学那里,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自由的可能性,打破了必然性的束缚。这就是说,他要捍卫唯物主义,同时又反对一切形式的僵硬的决定论。这种自由性赋予生命以意义。“对马克思来说,伊壁鸠鲁象征着带来了光明或启示,这种启示就是对自然宗教观的拒斥,就是一种唯物主义,也是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一种形式。”[1]67这种强调自由的唯物主义为他与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从而使马克思果断地走上了唯物主义之路,尽管当时他的思想在外在形式上是思辨的,但在本质上却越来越趋向于唯物主义。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的时候,尽管他的观点还带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色彩,但他已经具有了唯物主义者应该具有的立场,受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已经体现出非机械论和非决定论的特征。当然,此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属于本体论与认识论范畴的唯物主义。后来,即便是在其思想的转变过程中,也没有放弃这种唯物主义意义上的自然观。同机械唯物主义和机械决定论相区别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主张人类在自然条件的限制面前,有一种自由,即“转向”的能力。因此,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生态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二是“影响这一过程的人类能力。但这种人类能力的自由始终不能避开现实的“自然条件”必然的约束。

( 三) 生态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

福斯特强调,马克思对界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进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后来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或多或少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以至于他们看不到马克思思想中含有丰富的生态观念,使其丧失了这一核心。福斯特指出了两种思想倾向: 一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对实证论的否定中对科学持一种忽视或敌视的态度。这是一种完全拒绝科学的经院式的和人道主义的传统。另一种是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则将理论完全建立在盲目崇拜和扭曲的科学观念的基础上,是一种完全的实证主义的态度,是机械性的“科学”。这两种思想倾向,都无法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的生态观点的价值。在福斯特看来,唯物主义既要关注人类的生态问题,又要不妨碍人类为自身需求对自然的改造与开发,其内涵是一种理性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是最先为此种类型的唯物主义制定原则的思想家”[3]。

受伊壁鸠鲁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形成了“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这是一种更普遍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福斯特认为,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用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积极因素对这种唯物主义进行了改造,把它改造成一种具有实践性的唯物主义,其中内蕴着马克思思想中那种固有的深刻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这种自然观不仅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超乎寻常的现实力量,尤其在应对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时表现出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生态辩证思维: 马克思生态世界观的认知方式

在福斯特的分析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两种观点对于彻底的生态学分析来说缺一不可,同唯物主义一样,辩证法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包含的必备要素。恩格斯曾经指出: “辩证法是最高度适合于自然观这一发展阶段的唯一思维方法。”[4]也就是说,生态辩证法是马克思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之道

相比于那些对自然界进行目的论解释的唯灵论与生机论,唯物主义者对进化做了反目的论的解释,将其看作一种无限的自然历史过程。在福斯特看来,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的自然哲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反目的论的观点上不谋而合。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展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妥协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抓住了这一机会,以达尔文的新理论作为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论据。恩格斯认为,进化的发展对于如下两种观点都需要: 一是要像在新陈代谢的交换理论中那样看到“有机界中的和谐的合作”; 二是要看到自然中的生存竞争。“生态学必须妥善处理以下问题,比如相互依存与相对自主、相似性与差异性、一般与特殊、偶然与必然、稳定与变化、连续与非连续,以及诸多矛盾过程等问题。它必须逐渐自觉地认识到它自己的哲学,并且在同时成为唯物主义哲学和辩证哲学的意义上,这种哲学将是有效的。”[5]“正是这种复杂的辩证的自然主义,即把自然看作‘辩证法的试金石’。”[1]263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论学说则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唯物的和辩证的自然观的可能性。

( 二) 伊壁鸠鲁原子论中的自由因子

福斯特认为,达尔文与马克思的自然哲学具有同根性,都可以追溯到伊壁鸠鲁哲学。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天然地孕育着辩证法的因子。伊壁鸠鲁在肯定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与决定性的存在时,认识到了偶然性、意外性和自由的可能性。而他的这种既允许决定论同时又允许偶然性存在的这种开放自由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吸引力,有助于解释他对达尔文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不仅如此,福斯特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对待费尔巴哈哲学的态度。他认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但是他的自然观不是辩证的,而是抽象的、静止的。在费尔巴哈那里,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 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 人是以身体( 肉体) 为基础的灵魂与肉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 人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这些认识当然具有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但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却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脱离了历史发展条件与具体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在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中,伊壁鸠鲁与费尔巴哈都是其批判的对象,然而,在福斯特看来,“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更具有实践性,……事实上,正如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论证的那样,伊壁鸠鲁试图通过强调偶然性以及因此而来的人类自由,使唯物主义恢复其能动的方面———伊壁鸠鲁之前的唯物主义只是提出了一种机械决定论。”[1]125

( 三)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思维

的确,费尔巴哈所坚持的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直观的、静止的、非历史的唯物主义。它缺少一种能够改变不合理现实、消除异化的力量。因此,马克思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不可避免。这一批判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得以实现,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积极因素,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创立了一种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福斯特认为,这一批判虽然导致唯物主义思想的关注点由自然转向历史,却并没有否定自然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所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基础的。福斯特认为,这种强调自然先在性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将伊壁鸠鲁与黑格尔加以对比时产生出来的。“马克思在他自己的悖论中用黑格尔代替柏拉图,力图去理解最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内在辩证法与最初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的内在辩证法之间的关系。从这种批判而辩证的探索中,出现了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综合。”[1]258这种唯物主义是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突发性和偶然性蕴涵于其中,辩证法是其核心。

按照福斯特的理解,自然进化的过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有机统一的过程,其中偶然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在物质条件基础之上并受此限制的人具有自由意志,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并承认自然先在前提下发挥自由意志进行物质实践,从而才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这正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理念。

三生态政治学: 马克思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旨归

福斯特认为,生态问题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资本主义危机实质是一场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中,矛盾观点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理解生态危机的主要理论依据。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的内驱力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造成了社会发展与生态持续性的矛盾,人与人的对立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打破了自然与社会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 一) 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

在福斯特看来,要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全球生态危机,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而问题的根源不应在生物学、人口统计学以及技术等因素中找到,而应到人类社会现有的生产方式中寻找,即资本主义制度寻找。目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质上是人与人关系异化的投射和反映。为此,应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关系的异化现象。

福斯特断言,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以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其发展的目的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资本主义是,对利润的追逐为其发展的动力,因而不断地扩张是这种制度的逻辑。这种扩张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形成了一对矛盾,造成了资本主义与全球环境之间潜在的灾难性冲突。福斯特强调,生态遭受破坏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资本家个人的责任,那个正在起作用的“资本主义的市场原则”才是罪恶之源。[6]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被狭隘地理解为在竞争的事物中进行选择的权利。这种概念下的进步是通过不断的劳动分工和所谓的‘征服’自然而取得的”[7]。由此,福斯特指出,由于这种片面的自然观,生态问题将不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彻底解决。

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行为引起了极端的两极分化: 财富的无限增长与异化的、被剥削、没有尊严的生存相互对立,只要资本主义体系中的矛盾不消除,这种扭曲和异化人的本质的制度就随时有可能被炸毁,剥夺者随时有可能被剥夺。

( 二) 消除自然与社会之间新陈代谢的断裂

人类与自然之间通过生产而进行的新陈代谢的作用过程,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与现实的生产关系不可分割。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自然与社会之间物质变换的异化结果必然导致新陈代谢的断裂,这一思想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得到了充分论述。

在福斯特看来,资本主义社会里造成自然和社会之间新陈代谢断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分裂敌对,使得新陈代谢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其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土地所有制是造成新陈代谢断裂的最根本因素。因而,要弥补自然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断裂,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构建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然而,这种变革不是简单地改变社会制度的调节方式,而是从本质上超越现存的积累体制。因此,只有进行社会变革和生态革命,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 三) 走出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福斯特认为,“人类的未来……最终取决于我们重塑历史,彻底改革我们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生态环境关系的意愿”[8]。这种要求体现“在所有方面对异化的超越: 一种具有现实基础的理性生态学和人类自由———生产者联合起来的社会”。[1]287根据马克思的设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即共产主义社会,“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9]。在未来理想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类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消除了对立和异化,矛盾得到真正解决,完全实现了科学而合理的生态世界观和人道主义。只有这样,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等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生存的问题才能彻底得以排除,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四结语

福斯特以其独有的视角,挖掘与阐释了马克思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世界观。这种生态世界观以生态唯物主义为立足点,使自身深深地扎根于自然物质世界以及现实的人类社会环境的土壤中,赋予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生态内涵; 以生态辩证思维为科学认知范式,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与社会历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彰显了改变不合理现实、消除生态危机和自然异化的力量; 以生态政治学为最终落脚点,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模式下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特别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新陈代谢断裂,在指出生态革命重要意义的同时,更为深刻地阐释了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目标。虽然与莱易斯、奥康纳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不同,福斯特更多注重于学理上的探讨,但他深入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制度进行了富有见地的生态批判,对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无疑是相当深刻的。尽管福斯特所进行的探讨和阐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但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如何立足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实践,全面地探讨当代生态危机问题,如何运用整体主义理论与方法,系统地构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如何适应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科学地建立本土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一个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公正[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64.

[3]Foster J B.Ecology,Capitalism,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Nature[J].Monthly Review,2004(11):5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55.

[5]Levins R,Lewontin R.The Dialectical Biologist[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134.

[6]陈学明.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能摆脱生态危机吗?:评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世界观当代意义的揭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0(1):12.

[7]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兴,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8.

[8]Foster J B.The Vulnerable Planet:A Short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Environment[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99:14.

生态瓶中的小世界作文600字 篇5

“哇,你的生态瓶好精致啊!教室里传来一阵阵赞美声,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是我们在展示自己做的生态瓶,让我们起看看吧!

一接到做生态瓶的任务,我就高兴得手舞足蹈,做生态瓶这么简单有趣的事,对我来说真是十个石头捏田螺——十拿九稳。我先找翻箱倒柜,到处“通缉”塑料瓶,哈哈终于找到你了,我把塑料瓶的瓶口剪去,在和妈妈一起去买金鱼和水藻,经过万里挑一的筛选。我终于找到了两条可爱漂亮的小金鱼和一根绿油油的水藻。我把塑料瓶里装满了水,再把可爱的小金鱼和水藻和邻居送给我的河螺放进水里。再找一些干净、圆滑的小石子放进去,一个精致的生态瓶就完成了。小金鱼似乎也很惬意,只见小金鱼金灿灿的,嘴巴一张一合,真像一个穿着一件金色衣裳的仙女,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可爱极了!我又看见小鱼一会儿吐出泡泡,一会儿把泡泡吞下去,令我捧腹大笑。

星期三的科学课,同学们都把自己的生态品带到了学校,我也不例外,其中王诗怡的金鱼最好看,有红的、有黄的、还有黑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开始上课了,老师向我们说明了生态瓶里的.金鱼如何才能活得更久,我的同桌看了一下我的金鱼,说:“顾铖巍,你的金鱼好像缺氧了。”我看了看,只见小金鱼一个劲地往上钻,就像一个吹着泡泡的小男孩。我们立刻告诉了老师,老师不愧是老师,飞快地把我生态瓶里的水换了一遍,并告诉我河螺不能放太多。最后,我们有开展了一个活动:看谁的金鱼活得久,小鱼你可要努力啊!

生态文明理念如何走向世界 篇6

章新胜曾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曾连续两届当选为苏州市长,参与创办了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任首届管委会主任兼工委书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理事会主席、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2013-2016IUCN总裁兼理事会主席,也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始人之一兼秘书长,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和实践。

“中国人连任IUCN主席,体现了中国对全球自然保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体现了对过去四年中国人领导力的高度肯定。”章新胜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已逐步得到国际的理解。“中国的环保问题过去在国际上曾备受指责,以前我们一些人自信不够,加之我们一些人不熟悉在国际上宣传推广一个新理念,习惯于跟随和解读人家的概念,或是对中央提出来的生态文明理念和践行理解不深、不到位,或是不太熟悉对外宣传不同于对内宣传,常常落得本人讲得很累、对方听得也很累且听不懂,所以以前一直不太在国际舞台上用生态文明的概念,现在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如果生态出了问题,这个文明就消失了”

《财经国家周刊》:你曾做过国家旅游局副局长、苏州市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为什么会如此关注生态问题?

章新胜:因我从小就喜爱大自然,父亲有空就带我们到森林、山岭、湖泊和长江边上去游玩。当了苏州市长,亲历了市场经济和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却又带来了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市民们对良好环境的期盼和呼声日益高涨。我曾劝谈新加坡政府来合作共建苏州工业园,成功论证了既提升产业结构和层次又培育生态系统的双丰收,市民更愿意到中新合作工业园区去工作生活。

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席后,组织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的主题大辩论,在哈佛大学攻读了城镇规划硕士学位,故而我确定了余生专注两方面:教育和生态环保,于2008年开始在贵州这个人均GDP倒数第一的省份,创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从历史来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亡。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文明、玛雅文明、楼兰文明,这些古文明为什么消失了?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毁了,这个文明就没有了。一个朝代腐败可以有另一个朝代来替代它,但是如果生态出了大问题,这个文明就消失了,不可逆转。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概念和联合国通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何异同?

章新胜:2012年,我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负责人在巴西里约+20举办边会,当时外国人提问:“你们提出生态文明,和我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增长有什么不同?”我国领导人回答:“我们的生态文明就是把你们这些都包括在内。”

国际上只是承认我们的经济发展成果,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在现代化和脱贫上走了和西方不同的路,但是在“两先两后”上还是走了西方的老路: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不只是走老路,有的地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现在的雾霾、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的农产品等。我觉得中国现在在生态文明上的转型上是个非常好的机遇。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有“三同三不同”。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三个垂直的支柱,一个是绿色经济,一个是包容型社会,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社会发展,一个是环境保护。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社会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盼和呼声日益高涨。

前两个方面没有太大的不同。第三个方面,他们仅称之为环境保护,我们生态文明把其第三支柱定义为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是一个大而全面的文明转型问题,现在不少的部门、地方政府、院校、企业等把生态文明仅列为环保领域。生态文明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涵盖得要宽并且深得多,它是个文明的转型,也不排除商业文明,它和商业文明是互相催生的,在商业文明的基础之上升华为生态文明。

世界正开始进入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催生靠的是生态文明。我认为这次是中国要参与引领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灯塔和旗帜。历史上,中国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均落后于西方国家,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我们与西方几乎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过去我们一直在西方文明体系的游戏规则和思维定势内,目前西方难以引领新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责任历史性地落在中国的肩上,我们应该参与创造新的文明标准。许多国家也都希望中国能在生态文明方面有所引领。

中国人可以更自信

《财经国家周刊》:国际社会是如何理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概念的?

章新胜:早前少数人可能缺乏三个自信,我看到把生态文明翻译成 ecological progress,即生态进步,不敢译成生态文明。现在已经翻译成ecological civilization。雨果说过,思想的伟大,在于它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一轮的新的文明的转型引领已经悄然在中国大地上萌芽。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时候,我们带他到中国农村看了看,他不相信,家家有沼气池,还有的有LED灯,他自己又跑到几个地方去看。他说:“看来中国重视生态环境不是由于西方的压力,而是自身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

从中央的战略部署到老百姓的需求,空气、水、土壤、江河湖海等污染,我们不能有鱼有肉吃、有车坐就行,我认为生态文明对我们实现全面小康,解决生态环境短板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说中国提出生态文明是基于自身发展,要解决突出的矛盾提出来的解决方法,其次是基于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精神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危机而提出来的治本之策。

这一轮生态文明的引领,中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地球到2050年可能有90到100亿人口,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标准要3.5个地球来支撑,按欧洲的标准要2.5个地球,所以人类到那个时候必须要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才能实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所定的目标。

不管是于己还是于世界,落实国家的百年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还是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我们都要软硬结合,让生态文明的概念走向世界。

《财经国家周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环保问题颇有争议,“生态文明”概念走向国际,你有哪些建议?

章新胜:首先,我们不仅要自己努力,也需要借鉴国际资源和国际经验。从德国来看,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环保运动中成立起绿党,还有美国的邻避运动等,都是社会发展阶段难以避免的过程。用好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世界各国的经验,避开人家的弯路,像IUCN这样的组织可以协助国家做战略规划,制定政策措施,并且直接参与项目。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人类不能只谈发展,也要可持续发展。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循环经济的经验非常多。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第一位就是循环经济。我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创始人之一,园区里上个厂的废料、废气、废渣有可能就是下个厂的原料,吃干榨净。现在中国到处去向世界推广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和新城镇更能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欢迎。这是国内生态文明绿色经济主体内容。

第三,抓好节能降耗,新的可再生能源建设。

第四,不能盲目照搬西方一些特大化城市或发展中国家早熟的特大城市经验,城市周边还是贫民窟,不久的将来人类的70%人口将涌入城镇,城镇化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点是践行与城镇化建设之中。

第五,要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包括现在领头的新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干细胞技术等。科技具有巨大的变革力量,尤其是颠覆性技术,颠覆性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

第六,根本还是要靠教育,靠可持续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和模式,特别教育好青年作为生态文明实践的先锋。

以生态文明为“软件”走出去

《财经国家周刊》:IUCN与中国会有哪些合作的方式?

章新胜:比如说北京密云水库项目。2007年北京市政府就找到我们,我们参与了整个密云水系的整治。第一,它的山林都是单一树种,需要改变;第二,从1958年以后种的都是经济作物,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所有的水都汇聚到密云水库,水质能好吗?所以我们从流域治理开始,做了7年,现在解决北京地表水供应的40%,这是应用IUCN的技术和理念来解决问题的一个案例。即我们现在向世界又一新理念:基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在参与帮助解决广东的东江水流域整个水系流域的问题。东江水系是香港和广州供水的上游,我们不是就水库本身来解决问题,而是基于自然生态和自然规律来设计解决方案,如同老子的“道法自然”。过多地相信技术、相信工程,以为可以违背自然规律来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

IUCN 更擅长为国家做整体战略规划,进行大布局,也可以具体做项目。现在在全球有1500个项目在进行。纽约的水厂也是用我们的技术,英国的洪水治理,最后也是找我们来解决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国内自己要抓起来,也要利用类似IUCN 这样的国际组织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财经国家周刊》: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倡议有何适宜的结合之处?

章新胜:有的大公司走出去只顾发展,在环境重要性方面认识有限。特别是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不论是在海洋还是陆地,我们以前的要求比较低,评估体系和监理体系就更不健全。

世界著名生态城市速览 篇7

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 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 在其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 这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 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 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 城市应该是紧凑的, 是为人类而设计的, 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 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 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 从而防止城市蔓延, 使城市回归自然。

瑞典马尔默——生态可持续发展

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市, 很早就是一个工业和贸易城市, 但是由于受到了高科技产业的冲击, 旧有工业面临关停并转, 使得整个马尔默面临城市转型。基于马尔默市政府和瑞典政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福利社会”的共同认识, 他们希望通过改造, 使马尔默西部滨海地区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地区。1996年, 由马尔默、瑞典、欧盟等有关公共和私营机构一起组织了一次欧洲建筑博览会, 通过地区规划、建筑、社区管理等进行持续发展的超前尝试, 这个项目称为B001, 也被称为“明日之城”, 该项目2001年获欧盟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奖”。

日本北九州——地区整体废弃物排放为零

日本北九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 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 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 其具体规划包括:环境产业的建设 (建设包括家电、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再利用的综合环境产业区) 、环境新技术的开发 (建设以开发环境新技术、并对所开发的技术进行实践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 、社会综合开发 (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及教育基地) 。

市民积极参与, 政府鼓励引导, 是北九州生态建设的经验之一。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北九州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宣传活动。例如, 政府组织开展的汽车“无空转活动”, 制作宣传标志,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 将家庭生活费用与二氧化硫的削减联系起来;开展了美化环境为主题的“清洁城市活动”等。

巴西库里蒂巴——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 其公交导向开发模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赞誉, 同时它也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城市构建的学习典范。

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而享誉全球, 也受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还由于垃圾回收项目 (联合国的环境项目) 、能源保护项目 (国际能源保护协会的项目) 而分别获奖;并因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的革新成就而获奖。

加州大学伯克分校的规划教授Alan Jacobs认为, 库里蒂巴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规划和开发计划, 这得益于库里蒂巴连任3届的市长杰米.勒纳 (Jaime lerner) 在过去20年中把城市设计规划和管理合为一体。库里蒂巴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 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城市有50万辆小汽车, 但目前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 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尽管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 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 交通也很少拥挤。此外, 其垃圾回收项目和众多的以公共汽车文化为核心的各类社会项目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新加坡——世界“花园城市”

新加坡是一个在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屿城邦, 是世界有名的“花园城市”。虽然只拥有有限的700平方千米土地面积和480万人口, 但是新加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缘于其综合创新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及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新加坡的狭小提出了有关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可用性的挑战。为了优化土地利用, 新加坡推动高密度发展, 不仅包括企业和商业实体, 同时也包括居民住宅结构。高密度有利于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生产力, 有利于确定的绿地和自然区域的保护。此外, 高密度的开发已转化为更多使用公共交通, 主要的商店、商业和住宅区都与一个综合的公共交通网络紧密连接。2004年, 在繁忙时间, 公共交通占所有交通方式的比重达到63%。公共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 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公共交通的高载客量也意味着新加坡可以通过票价收回所有公共交通的运营成本, 这是在现代的高度发达的城市中, 只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实现的伟大成就。

新加坡进口大部分的自然资源, 包括食物、水和工业原料。因此, 谨慎的资源规划至关重要。例如, 新加坡已经采用环流和级联用水的水资源综合管理, 它表现为一个集成到一个系统的封闭的水循环, 而不是基于一次通过的流动供水系统。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跨部门协调的结果, 用水效率被集成到其他部门的活动。例如, 新的房屋发展计划都配备了高效的雨水收集设备, 使建筑屋顶成为集水区。

新加坡已经推出了各种工具和激励机制, 以管理资源的攻击和需求。例如, 他已经实施了战略水费关税制度, 创造性的能源政策, 道路收费计划, 车辆配额制度, 这些措施阻止人们和企业使用超出了城市的容量的资源供应。

生态世界观 篇8

我们每一天都发觉世界比前一天更加杂乱无章。 似乎一切都不再起作用。 世界已经不可收拾。 我们每每以为能排难解纷, 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 当局日复一日救了燃眉之急, 然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带来了比先前要解决的更重大的问题。 我们责怪石油公司, 责怪政府的经济顾问, 责怪工会, 责怪知识分子, 凡有一点干系的人们都在责怪之列。 我们的周围到处是堆积如山的垃圾, 无处没有污染:从地面冒出来, 在江河里渗透, 在空气中滞留。 它刺痛了我们的双眼, 使我们的皮肤变色, 肺功能衰退。

我们陷入了泥潭, 社会陷入了泥潭。 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都犯了同样的毛病。 同一种无可抗拒的分崩离析的力量在吞噬我们, 无一例外。 当今这个星球上不可能有哪一个领袖人物, 哪一种个别的意识形态能解决普遍存在的危机, 因为他们都囿于现行的同一种世界观。

现代的世界观大约是四百年以前形成的, 尽管此后得到了极大的提炼与修正, 但许多方面仍保持了它的雏形。 我们生活在17 世纪牛顿机械论世界模式的影响之下。 巴黎大学的历史教授雅克·吐尔古就是这么一位出类拔萃之辈。 1750 年的一天, 他步入了巴黎大学的一个教室, 取出了讲稿, 并用拉丁文宣读了一篇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新的历史观的论文。 在他读完论文, 把讲稿放回提包时, 他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结构。 吐尔古既驳斥了循环往复的历史观, 又批判了历史是不断衰亡的观点。 他尖锐地指出历史是直线发展的, 而且每个阶段与其前身相比都是一个进步。

每一种世界观都有它的建筑师。 机械论世界观的形成要归功于培根、笛卡儿和牛顿。 整整三百年过去了, 但我们仍然离不开他们的思想。 培根给了古希腊世界观狠狠的一击, 从而为机械论模式奠定了基石。 他那部出版于1620 年的《新工具论》是一篇宣传杰作。 培根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荷马的全部著作贬为“有争议的学问”。 他不愿坐在一边苦思冥想自然的奥秘, 他想找到一种途径来征服自然。 《新工具论》一些章节读起来像今天的办公室备忘录, 而不是一篇经典哲学论文。 培根是现代第一个讲究实际的实用主义者。

如果说笛卡儿给了人类一个“信念”, 即他们能够揭示世界的奥秘, 成为世界的主人, 那么牛顿则提供了得以维持这个任务的工具。 牛顿发明了描述机械运动的数学方法。 机械论模式的建筑师们把万物的质从它们的量中分离出来并排除在考虑之外, 从而使他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由没有生命的物质组成的冷冰冰的世界。 从一个纯物质世界到一个物质至上的世界, 仅一步之遥。

人们现在该做的事情已经十分明了: 应该搞清自然规律是如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 并按这些规律行事。 人们把历史看成是不断进步的过程, 它把社会从杂乱无章的状态带到了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所阐述的井井有条、准确可靠的状态。 有两个人立刻开始寻找这些普遍规律与社会运行之间的关系。 约翰·洛克把政府和社会的活动同世界机器模式联系了起来。 亚当·斯密则在经济领域里进行了同样的努力。

正如培根把上帝驱逐出了自然界那样, 洛克把上帝驱逐出了人类舞台, 从而他在宇宙中只有人类做伴了。 为此, 洛克提出了一个至今还统治着现代世界观的观点。 这个社会有一个, 也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用洛克的话来说, 彻头彻尾的个人利益, 成了建立社会的唯一基础。 洛克成了宣扬无止境的增长与物质财富的哲学家。 如果从今天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洛克的观点, 那么我们难免会惴惴不安, 因为洛克不给地球上每条河流安上水坝, 不让每个自然之谜一览无余, 不把每座高山敲成碎片榨出石油, 他是不会罢休的。 洛克就这么决定了现代人的命运。 从启蒙时代开始, 人类就只能在生产与消费所带来的尽情享乐中寻找他们的人生目的和意义。 人们的需要和欲望、梦想和渴求, 都被囿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之中了。

与洛克一样, 亚当·斯密对机械论世界观推崇备至, 并决心建立起一种经济理论来反映牛顿模式的一般概念。 亚当·斯密宣称,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经济学的自然规律, 我们就会得出以下这个必然结论:最有效益的经济结构是放任主义的经济结构, 即让一切都不加干涉, 人们可以为所欲为。

培根、笛卡儿、牛顿、洛克和斯密都是机械论世界观的伟大普及者, 其他许多人不过是他们的继承者。 每当我们听到当代的企业家、政治家和科学家就某个重要问题发表意见时, 我们仿佛觉得他们的讲稿似乎是那几位早已作古的思想家捉刀代笔的。 它已经开始失去它的生命力, 因为它赖以生长起来的那个能源环境已气息奄奄。

在今天, 一种新的世界观即将诞生, 它最终将作为立身的组织机制取代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 这就是熵的定律, 爱因斯坦誉之为整个科学的首要定律;亚瑟·爱丁顿爵士则把它称作整个宇宙的最高的形而上学定律。 熵的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是守恒的, 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的定律告诉我们, 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 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 从有效到无效, 从有秩序到无秩序。 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上就是说宇宙万物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 无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荒废发展。 熵就是对宇宙某一子系统中由有效能量转换而来的无效能量的衡量。 根据熵的定律, 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宇宙或任何地方建立起任何秩序, 都必须以周围环境里的更大混乱为代价。

熵的定律摧毁了“历史是进步的”这一观念。 熵的定律也摧毁了 “科学与技术能建立起一个更有秩序的世界”这一观念。 实际上, 它具有说服力地超越了现代的世界观。 科学家们多少年来为这两个定律的真正含义绞尽脑汁, 地球上各民族文化的民谚却早已悟出其中三昧。 我们都听说过这些说法:“你不可能不劳而获”, “覆水难收”或者“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如果这些谚语对你来说不算陌生,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反复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的话, 那么你就懂得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概念乍听起来有些深不可测, 其实它们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简单而又给人印象最深的科学概念。 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可以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来表达:

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个常数, 总的熵是不断增加的。

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能量。 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是固定的, 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它告诉我们能量虽然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一个人、一幢摩天大楼、一辆汽车或一棵青草, 都体现了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东西。 要证实这一点你只需呼吸一下。 你刚才吸进了曾经让柏拉图吸进过的5000 万个分子。

如果我们需要考虑的仅仅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那我们滥用那万世不竭的能源也没有什么奥妙了。然而我们知道世界并非如此。 比如我们烧掉一块煤, 它的能量虽然并没有消失, 但却经过转化随着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一起散发到空间中去了。 虽然燃烧过程中能量并没有消失, 但我们却再也不能把同一块煤重新烧一次来做同样的功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了这个现象, 它告诉我们每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 我们会“得到一定的惩罚”, 这个惩罚就是我们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 这就是所谓的熵。

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 这个名称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8 年第一次造出来的。 但是年轻的法国军官迦诺却比克劳修斯早41 年发现了熵的原理。 迦诺在研究蒸汽机工作原理时发现, 蒸汽机之所以能做功, 是因为蒸汽机系统里的一部分很冷, 而另一部分却很热。 换一句话说, 要把能量转化为功, 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就必须有能量集中程度的差异 (即温差) 。 当能量从一个较高的集中程度转化到一个较低的集中程度 (或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 时, 它就做了功。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能量从一个水平转化到另一个水平, 都意味着下一次能再做功的能量就减少了。 当河水下落时, 它可被用来发电, 驱动水轮, 或做其他形式的功。 然而水一旦落到坝底, 就处于不能再做功的状态了。 这两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分别被称为“有效的”或“自由的”能量, 以及“无效的”或“封闭的”能量。

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 每当自然界发生任何事情, 一定的能量就被转化成了不能再做功的无效能量。 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 许多人以为污染是生产的副产品, 但实际上它只是世界上转化成无效能量的全部有效能量的总和。 耗散了的能量就是污染。 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

克劳修斯在总结热力学第二定律时说:“世界的熵 (即无效能量的总和) 总是趋向最大的量的。 ”每当你点燃一支香烟的时候, 世界上的有效能量就减少了一点儿。 世界上的生物生老病死、繁殖后代, 使地球的熵值不断增加, 这就意味着未来生命能享有的物质将日益减少。 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 因为每个孩子在学习生物学基本原理时都被告知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循环再生着的。 这一点并没有错, 因为它说的只是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重复而已。 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而这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质虽然可以循环再生, 但必须以一定的衰变为代价。 当有效能量告罄时, 我们就称之为“热寂”。

历史上有许多人企图找到一个逃避熵定律的方法, 甚至有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也乐此不疲。 波尔茨曼推销他的热力学的可悲举动, 就是这种怪癖的症状之一……根据这门新的科学, 一堆灰烬也可能重新烧热锅炉, 而一具尸体也满可以从地上爬起来, 把生前的顺序倒过来再活一次。 只是这些事情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统计力学的鼓吹者们坚持认为, 我们之所以从未亲眼见到这些“奇迹”的发生, 只是因为我们还未观察过大堆大堆的灰烬或尸体罢了。

爱因斯坦曾经苦思冥想: 哪一条科学定律是当之无愧的最高定律。 最后他下的结论是:

一种理论前提越为简练, 涉及的内容越为纷杂, 适用的领域越为广泛, 那这种理论就越为伟大。 经典热力学就是因此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只有内容广泛而又普遍的热力学理论才能通过其基本概念的运用而永远站稳脚跟。

如今流行最广的关于宇宙起源和发展的理论是大爆炸学说。 大爆炸学说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它声称宇宙是以有序的状态开始, 并从此不断地向无序的状态发展。 如果这个理论有些似曾相识, 那么也不足为奇。 古希腊和中世纪基督教历史观与现代宇宙学家的宇宙历史观是有不少共同之处的。 希腊人认为历史是一个逐步衰亡的过程 (如同中国古典的“致君尧舜”意识) 。 古罗马的贺拉斯也认为“时间磨灭了世界的价值”。 希腊神话把历史划分为五个时代, 一个比一个退化和粗俗: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 青铜时代, 英雄时代和铁器时代。 那些坚信人类历史是从原始的辛苦劳作进化到二十世纪美国的悠闲舒适的人们, 只要读一下对非洲丛林人与其他狩猎—采集型社会的详细研究, 一定会大吃一惊。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变化最少的社会秩序才是尽善尽美的社会秩序。 他们的世界观里根本没有持续变化与增长这些概念。 说到底, 增长并不意味着给世界带来更大的价值或秩序, 而是适得其反。 如果历史的确是一个原来完好的秩序不断衰亡, 原来有限的财富不断耗尽的过程, 那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把衰亡的过程尽量减慢。

让人费解的是, 我们这些现代人一方面愿意接受相信宇宙以完美而开始, 以衰亡混乱而告终的宇宙历史观, 另一方面又顽固地坚持地球的历史却截然相反, 是从混乱状态“逐步”走向有序秩序的状态。 目前我们只能肯定一点:对于我们这个小小的太阳系和地球, 熵定律仍然是“自然界一切定律中的最高定律”。熵定律的最重要之处莫过于它对时间的定义。 “时间不等人”, “时光流逝”, “时间不会倒走”, 确是至理名言! 这些格言说的是我们所体验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时间流逝的方向只有一个, 那就是向前。时间体现了能量从集中状态到耗散状态, 从有序状态到混乱状态的变化。 时间永远向前运动, 因为能量本身永远从有效状态转化为无效状态。 每当发生任何事情, 世界上的能量就有一次耗散, 熵的总值就有一次增加。 说时光就要流逝完就是说世界的有效能量就要告罄。亚瑟·爱丁顿勋爵说:“熵是时光之箭。 ”

机械论世界观的大师们鼓吹我们的世界实际上正从混乱状态“走向”有序状态。 他们的时间观认为人们改造自然的速度越快, 人类进步就越大, 世界就日益秩序井然, 我们就能赢得更多的时间。 这是一种完全颠倒的时间观和历史观。 随着宇宙中可用能量的消耗, 发生的事件日益减少, 这就意味着剩下的“真正”时间越来越少了。 最后宇宙达到了热寂的平衡状态, 任何事情就不再发生了。 既然没有任何变化可以发生, 那么我们所体验的时间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世界上的能量消耗越快, 可能发生的事情剩下的也就越少, 世界上所剩下的时间也就相应地越来越少了 (2014 年春晚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不妨说也表露了现代人无意识的内心惶恐) 。

我们已习以为常地认为生物进化就是进步。 然而我们现在却发现在进化之链中, 越是高级的生物, 就要把越多的能量从有效状态转化为无效状态。 化学家G·泰勒·米勒用一个范畴简单的食物链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每年需要吃掉300 条鲑鱼, 这些鲑鱼要吃掉9 万只青蛙, 这些青蛙要吃掉2700万只蚱蜢, 而这些蚱蜢要吃掉1000 吨青草。 ”因此, 一个人要维持较大的 “秩序” 状态, 每年就要耗费2700 万只蚱蜢或1000 吨青草所蕴藏的能量。

熵定律向我们表明, 进化过程耗散着对地球上的生命有用的总能量。 然而我们的进化观恰恰相反。我们相信进化论神奇地在地球上创造着更大的价值和秩序。 只是在我们环境的耗散和混乱变得如此显而易见时, 我们才开始重新反省我们的那些进化、进步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观念。 进化意味着为建立起秩序越来越大的孤岛而必然带来更大混乱的海洋。

新技术所体现的所谓效率的提高, 实际上只是加快了能量的耗散过程, 增加了世界的混乱程度。 在狩猎—采集型社会被迫过渡到农业社会以前, 人们花了好几百万年才耗尽了环境中的能量。然而农业环境从开始到最后“不得不”过渡到工业环境, 却只有几千年的时间。 只过了短短几百年, 人们又耗尽了工业环境的能源基础 (即非再生的能源) , 开始面临一个新的熵的分界线。人类天才创造出的技术只不过是自然界所蕴藏的能量的转化器。 而且一种技术的规模越大、技术本身越复杂, 它所消耗的有用能量也就越多。 每项技术所建立起的只是一个暂时秩序的岛屿, 而在此同时这又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更大的混乱。技术批评家雅克·埃卢尔说:“历史表明, 在每项技术的运用中一开始就蕴藏着不可预料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带来了比没有这项技术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的灾难。 ”我们越是把技术扩散到整个文化中去, 整个社会就越是支离破碎, 熵的增加也就越快, 混乱程度也就越大。 我们当代世界的危机触目惊心的道理就在这里。 (想想网络微博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斯诺登)

就像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一书中人们把战争当作和平、把谎言当作真理一样, 我们已经相信混乱就是秩序, 耗费就是价值, 做功就是不做功。 现代经济学搞乱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完全曲解了一切经济活动的全部基础。 第一定律指出, 所有的物质—能量都是守恒的, 创造不出, 毁灭不掉, 只可被转化。第二定律则认为物质—能量只可作单向转化, 从可得到不可得, 从有用到无用。 多数经济学家却不理睬这样一个简单道理, 他们固执地认为, 人类施加在自然资源上的劳动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而不是减少了价值。 但是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每当人的能量、机械能及其他能量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的时候, 整个环境中便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混乱, 产生出更多的垃圾。

大家都认为美国农业技术效率极高, 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然而, 美国农业其实是人类发明的耕作方法中效率最低的一种, 使用牛、犁的农夫每单位能量的产量, 要比现代美国机械化大农庄的效率高得多。 一个头脑简单的农民每花1 卡能量, 可换得10 卡左右能量……美国农民用掉10 卡能量, 方可生产出1 卡能量。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进控制论和现代信息论以来, 科学家们认识到, 收集信息和储存知识都要花费能量, 因此, 就得为熵付出代价。 所谓信息革命引起的能量增加已在社会能流渠道里制造了大量混乱现象, 还要转移更多的能量以支付信息传播组织和机械的与日俱增的费用。 似乎是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 我们就越难做到消息灵通;发出的信息越多, 我们可吸收、保留和利用的信息就越少。

机械论世界观以持久的物质增长为出发点, 而熵的世界观则以保存有限资源为思想基础……

我们无法逆转时间或熵的过程, 那是早已定了的, 然而我们可以运用自由意志来决定熵的过程的发展速度。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熵的过程的缓急。 我们可以通过对自身生活与行为方式的选择, 决定世界上有效能量的耗散速度。

在高熵社会里, 人生的首要目的便是利用高能流创造物质财富并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 现在, 我们的世界观和社会传统正在经历一场作茧自缚的痛苦。 极目四望, 世界的熵已增大到惊人的程度。 我们天天都感受到生物学家早就知道的真理: 生物体不能在自己的污物环境中长久生存。 人类在低熵能源环境中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追求。 低熵社会贬低物质消费的重要性, 节约成了警世名言。 人类的需求将得到满足, 但也不会像美国各商场那样去迎合顾客的荒诞不经、放浪形骸的欲望。 体现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的前人智慧早就教导我们, 人生的最终目的不是满足一切欲望, 而是达到同宇宙的超自然统一体合而为一的解脱的体验。 过去的宗教大师们一致反对非分的消费、占有和对物质的普遍迷恋:

需求的培养和扩大有悖于智慧, 也和自由与安宁背道而驰。任何需求增长都会使一个人更加依靠他所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 因此, 就加剧了生存恐惧。

传统的智慧大师无一例外地信奉低熵生活的内在价值观念。 佛陀、耶稣、穆罕默德、以色列先知和印度大圣们都为这种朴素的、自甘清贫的、公有的生活起到了表率作用。

熵定律回答了历史上一切文化都必须回答的中心问题:世界上的人类应有什么样的作为? 尽管有种普遍的意见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能保护和加强生命, 然而, 如何达到这些目的, 却有无数说法。 熵定律最终提供了一个能解百题的答案。 保护、加强各种形式的生命需要有可得的能量, 可得的能量越多, 各种可能的生命形式向未来扩展的前景就越妙。 但是, 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实际上可得能量的贮存正由于各种原因而渐渐濒临枯竭。 我们中每个人使用能量越多, 身后的所有生命的可得能量就越少。 这样, 道德上的最高要求便是尽量地减少能量耗费, 这样做, 我们便表达了我们对生命的热爱, 也说明我们满怀爱意地支持所有生命的继续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爱的最高形式是自我牺牲……[3]

从以上《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的摘要看, 作者里夫金和霍华德对现代世界混乱及其根源的阐发可谓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不过他们为此所开的济世良方却显得无力而无奈。 因为, 自我牺牲的爱、安贫乐道的人生、 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固然值得推崇, 也让人内心为之神往, 可进入现代以来, 人类文明早已背道而驰, 渐行渐远,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晚食当肉怎敌他“鲍翅豪宴”, 安步当车怎敌他“香车宝马”,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怎敌他 “豪宅别墅”……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面对世界特别是哲学家赵汀阳慨叹的悖论现实———“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未必能够联合起来, 而全世界的资本家反倒是有可能联合起来”,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末尾所引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判, 倒不失为一种真切的希望和出路:

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过的时间, 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 只是人类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 社会的瓦解, 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 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 管理上的民主, 社会中的博爱, 权利的平等, 教育的普及, 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 经验、管理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 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 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4]

具体到中国现实与社会发展, 如果明了上述宇宙万物最高的“熵定律”, 并接受这一新的世界观, 那么对邓小平所谓 “发展起来的问题比不发展的问题更多”一类告诫自当多一分心有戚戚的警醒, 而对“八项规定”以及“不争论”“不折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及“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等话语, 也更多一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会心。 拿“不折腾”来说, 这句大白话既针对现实政治, 更切中自然、社会与精神等要害。 按照前述现代世界观, 折腾乃属社会常态, 从征服自然到殖民扩张,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推广, 从追逐财富到竞选投票, 无一不在折腾, 貌似越折腾, 社会才能越进步、越发展;越折腾, 日子才能越红火、越美满———全天下的经济学家以及主流媒体一直喋喋不休地宣扬这套世界观。 可惜, 按照熵定律, 大大小小的折腾无不以更大的混乱、更多的熵值为前提, 某个局部的“繁荣昌盛”必定会以其他领域的更大失序为代价, 正如美国的天堂孤岛依托于全世界的乱象海洋 (4%的世界人口消耗1/4 的全球能源) 。 自然层面的折腾已使地球生态日益不堪其负, 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均属老生常谈, 不足为奇;社会层面的折腾也充分领教、司空见惯, 包括19 世纪的血汗工厂、炮舰外交、奴隶买卖,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人口爆炸, 21 世纪以来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全球动荡———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茉莉花革命、颜色革命、金融危机等;至于精神层面的折腾, 同样乱象丛生, 触目惊心。

有鉴于此, 本文暂以低熵状态, 试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精华摘录于上, 述而不作。 关于这一世界观对中国的意味, 除了书中所言“第三世界已有几个恰当的发展模式。 毛泽东逝世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做法是保持社会的农村基地, 注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5]174, 《科学时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的新闻力作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观察生态问题的另类视角》 (2010) , 更从近些年的南方大旱湖泊干涸入手, 提供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案例:

人类社会肯定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干扰, 使其状态与原生状态发生偏离。 侗族文化有意识地限制这种偏离, 尽量保留原有的物种构成。 在中原文明中被视为害虫、杂草的物种, 在他们那里都成了资源。 这种价值取向保护了原有的物种多样性, 而原有的物种构成是上亿年演化形成的, 是当地生态系统稳定延续的基础。 史实证明, 这样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前提。 与之对比, 简单地划分资源、废物;益虫、害虫;作物、杂草;好人、坏人……对前者要极大化, 对后者要极小化, 这是主流文明价值体系的显著的特征。 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主导下, 长者数百年, 短者数十年, 原生物种构成就被彻底改变, 而新生的物种构成只能在人工养护下生存。人工养护的主要手段是耕作、灌溉、化肥、农药, 它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土流失、土质变性、病虫害激增。

与之对比, 我们国家层面的国土功能规划是否有值得反思之处? 2007 年3 月13 日, 由国务院发展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 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表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5-2006) 》;2010 年3 月该团体再次发表 《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8-2009) 》。 报告撰写人宣称: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竞争由国际上的竞争逐步扩展到区域竞争, 并进而延伸到区域子系统内的竞争。……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区域间的经济竞争, 任何一个经济区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具有能够占据优势的综合竞争力。

可见报告撰写人将国内各省间的关系视同于国家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被归结为 “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必然结论。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区域间经济竞争” 被归结为投资环境的竞争。 这指导各级地方政府为投资者保驾护航, 不论其来自何方, 所求为何。 于是, 山西要为沿海各省的煤老板开放资源, 保障他们通过采煤获得利润;西南喀斯特地区要为伐木者提供方便, 因为这是投资者眼中可变现的利润源;江河上游各省要竭力吸引高坝电站的投资者, 因为除了水能, 难有其他资源对他们有更大吸引力;新疆则要开放土地, 吸引外来的棉老板, 哪怕他们的耗水量导致胡杨林的消亡, 而胡杨林是当地生态系统的命脉;内蒙古则要吸引采矿者, 因为他们可以让内蒙古的GDP增速在国内名列首位, 尽管这将破坏本已脆弱的草原, 大量消耗稀缺的水资源……

这样的政策取向, 其后果已经昭然。 本来千差万别的地理、 气候条件导致了千差万别的地区生态环境, 它们需要千差万别的社会文化与之适应, 方能保证各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延续, 而这是整个国家持续生存的基础。 站在国家整体的立场, 这势必要求各地承担不同的功能, 这与侗族对山寨的规划并无二致。 从侗族山寨规划者的视角看, 将全国各省都推入“区域间经济竞争”, 恰如让整个山寨不分地点、条件都去比赛种商品粮。 这简直就是败祖宗业, 断儿孙路, 必然导致兄弟阋于墙, 分家散伙, 最后只能是山河破碎, 家败国亡。

这里, 我们分明看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站在“现代化”的立场看, 西南山区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无疑是“保守”的,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这样的价值取向为何持续了千百年? 侗谚云:“老树护寨, 老人管寨。 ”老树被视为村寨的灵魂与命脉, 老人则与老树处于同一地位。 主流学者们通常将这一现象归结于“经验社会”, 其潜台词是:这是一种落后、保守、陈旧的现象。 然而, 从另一个视角看, 它反映了侗族重视自己的集体生存经验。 侗族有“摆古” (口传历史) 的传统, 老人经过自己一生的经验, 对“摆古”传下的前辈经验有更深切的领悟, 重视老人的意见, 有助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理性化。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老人久经历练, 来日无多, 更多的是考虑整个家族子孙的长远生存;而不像年轻人, 易受各种欲望的诱惑, 难免短视浮躁、操切鲁莽。 一个尊重老人的社区更倾向于顾全整体、长远的生存, 更理性而稳重。

我们的主流学界却据此虚构出了 “历史主义VS道德主义”的伪命题。 在他们的“历史主义”中, 将追逐私利和个人欲望最大满足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将人的自然欲望与伤天害理、为非作歹混为一谈。 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中, 唯一值得认真对待的是利益和实力。 超越这框架的思考一概被斥为不切实际的“道德主义”。 反对这一切就是对抗历史的必然性, 就是阻碍历史的进步, 就违背了“发展”这个“硬道理”。 这样的强势文化在自己的内部造就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分化, 积累起尖锐而无可化解的社会矛盾;在其外部, 使生态环境迅速、大幅度恶化, 威胁着人类的持续生存。 不过这一点也不会让进取斗士们有丝毫的不安, 他们的先哲早就教导过: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321-322.

[2]林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定位的政治[J].领导者, 2010 (8) .

[3][美]杰里米·里夫金, 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吕明, 袁舟,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237.

[4]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

全球语言生态与世界语发展概述 篇9

一、全球化与语言生态

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特征,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语言最适合本民族的需要,却不能同样充分满足世界各民族交际的需要。目前,联合国已经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6种工作语言,德国和日本还想把自己的语言列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联合国每增加一种工作语言,每年就要增加亿万美元的开支。欧盟在召开正式大会时要提供11种语言的翻译服务,大会文件要译成11种语言。目前欧共体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其经费的三分之一都花在各种国际会议和文本的翻译上。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就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和一些加勒比国家等共十余个国家,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而把英语列为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第一外语来进行教学的有100多个国家。到20世纪末,全世界就已经有12至15亿人流利地使用英语了。据研究,英语还是国际航空的通用语言,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接受并使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推荐的英语航空术语。国际互联网80%以上的网页用英语制作,用英语存储的信息占整个信息的90%以上。英语也是公认的国际学术语言,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学者用英语发表学术论文。英语教学产业每年给英国带来70多亿英镑的有形和无形的收入。以经营托福、GRE、GMAT等英语考试为主业的美国的教育测试机构ETS,仅在2006年就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的9000多个考点赚取了8亿3600万美元的收入。英语还是美国和英国等强国从第三世界国家掠夺人才的有效工具。经济强国的这种人才掠夺,其危害并不亚于帝国主义侵略者使用炮舰对弱国财富的掠夺。丹麦学者Robe rt Phillip s on将此类现象叫做语言帝国主义。

与此同时,全球每14天消失一种语言。“根据2005年出版的第15版《世界语言志》,世界上共有6912种语言。英国语言学家Crys tal估计,在21世纪,全世界现有的语言中,80%的语言将面临消亡。美国阿拉斯加土著语言中心主任MichaelKrauss甚至认为,到2100年,世界上会消亡的语言可能多达90%。”

二、世界语的发展及贡献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l887年创立的。他用Esperanto署名,意为“希望者”。世界语的字母表由28个字母组成,其中6个有字上符号。每一个字母相应只有一个固定的声音,每一个声音也只有一个固定的字母。重音永远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全部语法由16条简短的规则组成,人们用半小时即可学会。语法绝无例外。人们可以用词缀来组成必需的一切种类的单词形式和派生词。学会这门语言的语法和词汇,比学会诸民族语,要快得多。世界语者主张保护母语,反对语言歧视,在国际交往中使用中立的国际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约翰·丹尼尔表示,世界语在推动语言平等、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

国际世界语协会目前有团体会员62个,个人会员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定期出版的世界语期刊有100多种。20世纪初,世界语由留学日本和西欧的中国留学生引入中国,并得到蔡元培、鲁迅、胡愈之、巴金、陈独秀等人的赞同和支持。在他们的倡导下,世界语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世界语的工作,1950年创办了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于1951年3月在北京成立,1980年8月加入国际世界语协会。此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每年均派团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1982年12月,中国文化名人楚图南、胡愈之、巴金、谢冰心、叶圣陶、夏衍等发起成立了中国世界语之友会,有130多位知名人士、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加入了这个组织。现在,中国外文局、中国网、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都在使用世界语开展新闻报道工作。1986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于2004年再次在北京召开。目前,世界语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大致如下:1)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世界语对全世界进行广播,报道中国的基本情况。2)《中国报道》网络版用世界语全面报道中国。3)中国世界语出版社用世界语出版了《家》《寒夜》《红楼梦》《日出》《雷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选》《聊斋的故事》《论语》《中国近代史话》《中国医药史话》《十一种语文国际贸易经济词典》《微生物遗传学词典》《汉世英法中医术语词典》《世界语汉语词典》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近40年来开设过世界语课或举办过世界语班的大专院校有近140所。其中有一些大学一直坚持开设世界语选修课。在欧盟,“欧洲议会以投票选举的方式决定是否将世界语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支持率已达43%。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们已离世界语所主张的语言平等的目标越来越接近。如果欧盟采用世界语作为工作语言,将为联合国在工作中使用世界语提供借鉴作用。”

三、结语

全球化带来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的相互碰撞日益明显。主张语言文化的单一化,追求语言文化的片面强权是不切实际和有害的。我们应当致力于建立民主、平等、共存、共赢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推动语言文化的平等和多样化。世界语在推动语言平等、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avid Crystal.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刘汝山, 王美玲.全球化趋势与世界语言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李士俊.互联网、世界语与多元文化[J].世界, 2002.

生态世界观 篇10

关键词:法国生态记录电影,吕克·贝松,《亚特兰蒂斯》,雅克·贝汉,《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吕克·雅克,《帝企鹅日记》

近20年来, 世界上最著名的几部关于自然界的纪录电影均出自法国人之手。1991年, 深爱海洋的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出品了《亚特兰蒂斯》, 成为威尼斯影展开幕大片, 开启了法国当代生态电影充满人文关怀之先河。1996年, 雅克·贝汉完成了描写昆虫界的《微观世界》, 2001年《迁徙的鸟》公映。2005年生物学家出身的吕克·雅克执导的《帝企鹅日记》引起了热烈反响。

有人说, 法国生态纪录片是“用摄影机书写自然史诗”。用“史诗”来做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这几部法国纪录片不仅以美轮美奂、充满诗意的镜头展现了海、陆、空及极地生物们的生活,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记录了它们的习性和生存状态, 更加倾注了人类对自然界、对其他物种的温情和人文关怀, 以及对人类自身造成生态破坏的反思。

一、科学与严谨——法国生态纪录片的结构特色

法国生态纪录片一般来说, 解说词精简洗炼, 在结构上有着严谨和清晰的脉络。

《亚特兰蒂斯》分为11幕, 只在片头有画外音, 此后就以简洁的词汇作为每一幕的标题, 分别为“破晓·光线”“灵魂”“运动”“游戏”“优雅”;“夜晚”“信仰”“慈爱”“恋爱”“恨”;“次日·起源”。通过这11幕, 影片展现了浅海、深海及海面上的一天一夜, 纪录了生活在其中的鱼类、水中哺乳动物、水陆两栖动物的生活场景, 以及海中植被、地貌, 和沉没于海底的人工造物。

《微观世界》从时间上分为旱季与雨季, 白天、夜晚、凌晨, 在空间上分为低空、地面植被中、洞穴和水面, 收录于镜头中的昆虫种类不计其数。

《迁徙的鸟》根据候鸟们的飞行路线划分, 每一种鸟类初次出现在镜头中时都标注了它们的名称、飞行里程、起点和目的地。影片中共记述了15种候鸟的航程, 它们的足迹遍布欧洲、远东、非洲、美洲、南极、北极, 完成了一年的飞去、飞回以及求偶、培育后代的过程。

《帝企鹅日记》由于记录对象的唯一性, 则以较单纯的线性陈述来进行拍摄。

二、高雅细腻——法国生态纪录电影的美学特征

法国生态纪录电影有着超高的艺术水准, 其高雅细腻的美感达到了无法企及的高度。

极地世界的美超出了一般化的审美经验。吕克·雅克镜头下的南极有着超现实的模样, 冰山的造型仿佛抽象画家笔下的创作。与画面相配合, 配乐带有冰冷的机械声, 沉静而洗炼。帝企鹅在吕克·雅克的镜头下与其说憨态可掬, 不如说更加矜持沉稳, 是遥远世界里穿着黑色燕尾服的贵族。连企鹅们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声音都是平静淡漠、惜字如金。《帝企鹅日记》这一清冷风格和冰雪覆盖的南极保持了一致, 整体感觉格外清雅。

《亚特兰蒂斯》的画面透露出神圣的美感。大海本身的深邃神秘, 深海生物的奇异, 水中姿态特有的优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画外音极为精简, 配乐成为诠释画面的最好工具。比如密密麻麻的鱼群出现时, 配以了下课铃声和激烈的讨论声, 仿佛置身于大学校园, 看到学生们在认真地交换观点。影片的最后一幕“次日·起源”, 奇异的海中光景犹如太空世界, 令人恍然觉得影片表现的是海中的一日一夜, 亦是永恒。

《微观世界》和《迁徙的鸟》则表现出典雅美和无比的细腻。《微观世界》镜头下的昆虫、植物都美妙绝伦, 影片尤其细腻地记录了一只蚊子的诞生。清晨, 在水面上蜕变的蚊子依次举起纤长的腿, 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 不禁使人感叹, 原来在自然界, 任何生命都是神圣和优美的。

三、爱与美拯救世界——法国生态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对我而言, 美好的感情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 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雅克·贝汉在接受采访时说。于是《迁徙的鸟》开篇部分出现了热爱飞鸟的小男孩奔跑着追随灰雁群的镜头。当一只灰雁被河中的渔网缠住脚蹼, 无法与同伴们一起展翅高飞的时候, 小男孩冲过去割断渔网, 目送这只落单的大雁腾空而起, 追赶自己的队伍。镜头切换, 这群灰雁飞过城市的楼群, 飞过塞纳河和巴黎铁塔, 朝目的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飞去。终篇处, 次年, 经历艰难险阻, 伤亡惨重的灰雁群飞回法国, 那只脚缠渔网碎片的灰雁依然幸存, 与长大了一岁的男孩再次相遇于河边。也许对于一部纪录片而言, 这些镜头有点情节化, 但这就是充满激情、不顾一切的法式浪漫, 是“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具体体现, 也是法国生态纪录电影有别于其他国家同类影片的最明显特征。

片中, 摄影机时而与各个种类的候鸟在全世界平行飞翔, 用候鸟的眼光看这个世界, 时而拉开镜头, 用人类的目光注视这些堪称伟大的生物。在迁徙的过程中, 它们经历了千难万阻, 有自然界的严寒、酷热、风暴、雪崩、干旱、天敌的扑杀, 也有来自于人类的枪击、捕捉、以及工业污染造成的伤害和死亡。加拿大雁在红土上小憩, 遭遇了狂奔的野马群, 有一只雁被踏伤, 无法起飞, 孤单地停留在贫瘠的土地上。枪声响起, 猎狗吠叫, 飞行队伍中有数只鹳鸟哀伤地划落, 其余的则继续旅程, 一路飞过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像。工业机器怪兽发出巨大的哄鸣, 红胸黑雁穿越东欧重度污染的工业基地, 它们在浓重的白烟里几乎迷失方向。它们降落在正在排放着工业废水的河中, 勉强饮水解渴。它们在油污中走过, 一只雁滑陷在粘稠的油污中, 越陷越深、翅膀被黑色油污黏住, 再也无法起飞。沙滩上, 一只涉禽类小鸟拖着受伤的翅膀蹒跚行走, 遭到螃蟹的围攻, 很快它就被蜂拥而上的螃蟹蚕食掉了。

同时, 在旅途中它们也经历了美好的时刻。飞越长城的丹顶鹤在雪地上优雅起舞。俄勒冈的克拉克水鸟跳着激昂的水中芭蕾。大海上空的鸟儿疲惫已极, 却难以找到漂浮物歇脚, 幸有一艘轮船航行在海上, 鸟儿们降落在甲板上休息, 得以生存。远离城市的麦田里, 鸟儿降落觅食, 包着头巾的老婆婆慢慢走近它们, 伸出手, 送给它们食物, 警惕的鸟儿在几经试探后终于接受了老婆婆的馈赠。亚马逊河上, 一只聪明的蓝色鹦鹉用喙打开笼子的旋钮, 展翅高飞。

这些镜头, 有对候鸟们面对自然界考验时果敢坚毅的歌颂, 有对不幸的哀叹, 有对友爱的赞许, 也有对人类自身的反思。

《亚特兰蒂斯》的开篇以标题“破晓·光线”隐喻了《圣经·创世纪》中的箴言:“神说, 要有光, 就有了光”。结尾处, 镜头从海里升到空中, 拍摄到一艘轮船在航行。与“次日·起源”这个标题相呼应, 暗示了人类及文明起源于海洋, 人类对于海洋的情感是一种对发源地本能的热爱。

《微观世界》镜头下连毛虫、蚊子都是美丽的, 只有饱含着爱的眼睛才能摄取这样的画面。影片最后晨钟响起, 儿童唱歌, 人声渐渐鼎沸, 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密不可分。

《帝企鹅日记》则以男声、女声、童声的第一人称为画外音, 用拟人的手法揣摩企鹅们的心理, 是一种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

结语

原生态、现代世界与文化自觉之后 篇11

关键词:原生态;现代世界;个体自觉;文化自觉之后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3-0063-12

人类学骨子里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在面对现实的问题时总是会望而却步,甚至宁愿将自己委身于历史学或者考据学,在寻求一种学问上的孤芳自赏之外,更希求的是一种研究上的自在与不受现实抨击的安稳角色。但今天现实世界自身发展的紧迫性又不能不使个人的自觉性有一种空前的展开,无法躲闪,直面而来。而面对现代世界发展中越来越可能会危及每一个人的周围“原生态”环境的消失,或者人们无法正本清源地去对此消失的过去的不懈追求,那么,现代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自身便有了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它使得文化这个为人类学家所熟知并经常使用的概念,再一次成为了可以暂时用来去表达一种大家在内心世界可能共同拥有的忧虑甚至恐惧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似乎除了概念意义上的文化之外,我们无法让生态自身现出原形,也无法让人们的心态更为接近一种原生态。

一、从生态到心态

1992年,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在那一年的《读书》杂志第十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孔林片思”,这是基于他在这一年的6月21日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在这篇文童中。费先生注意到了一个事实,即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明显地有一种扭转的力量在发生,这种力量使得人们开始从单一性的对于周围环境的生态的关注,转换到了对个人心态的关注上去。虽然,对于费先生而言,“心态”这个关键词不及“文化自觉”这个词在后来流传得更为广泛,但很显然,在这两个词汇之间却有一种一脉相承的关系。关于现代世界的变化,费先生有这样一段话:

海湾战争之后人们已经注意到战争造成了环境污染,认识到了人与地球的关系。这是生态问题,地球上是否还能养活这么多人,现在已经成了大家不能不关心的问题了。这是人与地的生态关系,但最终还是要牵连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反应在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国与国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这才是第一位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很好地提出来研究,看来人类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足够的觉醒。

作为一位世纪老人,在其八十几岁的暮年,他所经历的世纪沧桑使他最为切身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带有根本性的一些变化。这种变化跟人极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任何的人他们之间究竟该如何相处,这在今天相比过去变得更为急迫。也许,年长者的话一般要么是因渐行衰老而产生翻来覆去的语义重复,要么就是凭借其人生的睿智而生发出来真正发人深省的启示,我想费先生上述的一段话一定是属于后者而非前者。如果是这样,我们似乎对费先生的这篇文章就不能简单地一读而过,仅仅是作为一种消遣,实际更为重要的是要领会在这些文字背后可能更为深远的启示性意义,特别是面对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而言,这种阅读就变得极为重要。

在我个人的阅读感受中,也许我们是可以把费孝通后来有关文化自觉的诸多讨论一直回溯到他最早有关心态问题的讨论上去。费先生是从他所熟悉的人和土地的关系的讨论转变到了他同样熟悉但未曾自觉关注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上来,并且坚定地认为,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是现代这个世界上所有问题的根本。换言之,心态相比于生态本身是高一层的问题,即指资源如何合理地利用和管理,相比于人和人之间如何更好的相处,是一个容易做的事情,但对于后者,却是难于真正实现的,它并非跟随着物质资源的丰富而必然有所改善。因此,生态的问题解决的是一个大家如何相互共存的问题,而心态的问题则是要努力去解决大家如何在一起有更好的以及更为体面且有尊严的人与人相互共荣的问题。

在费先生生活的晚年后期,一方面是面临中国自身经历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所产生的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足,另一方面又是在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各种的动荡局势,在争夺对于现代世界而言至关重要的石油资源的角逐中,区域性的战争可谓层出不穷,即便是在费先生写这篇文章二十几年之后的今天,这种情形不仅没有什么根本的改观,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上述这两方面的人类现实世界的生活处境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为了能够重温费先生在二十几年前就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再把费先生当年说的话抄录一段在这里,供我们对照今天的现实,以领略当年费先生提出这种心态关系的思考时所具有的一种前瞻性视角。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们这个时代,冲突倍出。海湾战争背后有宗教、民族的冲突:东欧和原苏联都在发生民族斗争,炮火不断。这是当前的历史事实,在我看来这不只是个生态失调,而已暴露出严重的心态矛盾。我在孔林里反复地思考,看来当前人类正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孔子了。新的孔子必须是不仅懂得本民族的人,同时又懂得其他民族、宗教的人。他要从高一层的心态关系去理解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目前导致大混乱的民族和宗教冲突充分反映了一个心态失调的局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自觉。考虑到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心态的人今后必须和平共处,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不能不为已不能再关门自扫门前雪的人们,找到一条共同生活下去的出路。

实际上,借助抄录在这里的一大段原文,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文化自觉的概念显然不是随便就提出来的,而是在费先生认识到了对于人的研究,今天世界已经开始“从生态的层次进入了心态的层次了”。而这心态层次的研究所要求有的一种新自觉是文化意义上的,即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之间究竟该如何共存共荣的问题。而今天已经深入人心的为许多学科所关注的“原生态”的观念,似乎表面上在强调费先生所谓的生态的这一层面,但实际上要清楚,原生态这一在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之后所自然而然出现的逐渐流行起来的概念,其背后不是单指一种生态本身,而是那个已经失去了使人们其乐融融共存于其中的生态环境,实际上其更深层的含义可能是我们再也找不到的那个本真存在的(故谓之为“原”,即一种原初的存在)生态,它是我们今天所一直所萦绕于心的“乡愁”的一部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每个人心中所想像出来的不断加以构建的生态而并非一种真实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原生态便可以说是一种想像的自然的存在,他是人们希望从此地的现实中离开而逃往之所,有似陶渊明笔下的那个半虚幻意味的桃花源。

浅析庐山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 篇12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 其宗旨是: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共同保护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该《公约》编制世界遗产不动产清单—《世界遗产名录》, 规定了世界遗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对遗产的申报程序和遗产所属国家的责任等都作了相关的规定和说明。《公约》产生的背景是人们己经认识到世界遗产的宝贵价值, 意识到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的原因遗产正在遭受破坏和缺失的危险, 甚至有些遗产地的景观从此消失, 难以恢复, 极大地破坏了遗产的完整性, 给遗产地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方面由于缺乏对遗产价值的深刻认识而忽略了对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 许多世界遗产由于年久失修正遭受着自然力量的破坏。而世界遗产具有独一无二、非人工再造性和破坏后的不可逆性, 因此, 保护世界遗产成为遗产所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由于世界遗产具有科考、文化、旅游、艺术审美等价值, 所以当前“遗产旅游”在世界各国方兴未艾, “遗产旅游”成为高品位旅游的首选, 世界遗产地是人们前往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因此, 在当前全国的旅游开发大潮中, 如何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世界遗产, 已经成为政府、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庐山遗产地旅游发展现状

(一) 庐山旅游发展概况

庐山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是从1982年国务院审定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 原庐山管理局着手编制《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开始的, 20多年来, 庐山的旅游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获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地质公园、我国目前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世界文化景观。

(二) 庐山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庐山旅游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 与国内外同类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比较起来, 差距仍然较大, 主要表现在:

1. 主体产品显得老化, 品种比较单调。

庐山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 但形成产品的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不多, 进入市场的更少。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上仍是“产品导向型”, 而不是“市场导向型”。旅游拳头产品和旅游精品开发建设层次不深, 力度不大,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大, 仍是风景观光型的一日游或二日游, 文化旅游还未形成经常性的旅游项目, 主要旅游景点游览内容少, 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 留不住客人, 且重游率低。

2. 市场开发和促销力度不够。

市场拓展大部分还停留在原始的产品推销上, 对市场营销研究不够, 缺乏旅游目的地整体文化形象设计以及文化口号的策划和文化形象的传播。没有形成整体的营销方案, 文化营销的意识和技巧不强。旅游促销宣传过于分散, 形式不多, 范围不广, 动作不大, 没有在海内外客源市场不断强化旅游形象。因此, 客源市场开发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继续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难以实现。

3. 旅游资源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作为世界遗产, 庐山的旅游开发必须实现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双赢”的目标。由于没有科学的旅游管理容量, 在开发建设中大量扩展旅馆, 呈现出一定城镇化建设的倾向。有些摩崖石刻粗制滥造, 内容与景点特色结合不紧密。有些多国别墅群陈旧, 修复不及时;重要的旅游档案如地质旅游、生态旅游、儒家书院、宗教、多国别墅、名人学士档案等均有待于建立和健全。

4. 旅游目的地投资经营模式传统, 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单一。

目前, 庐山旅游业的投资、经营和管理主体上仍是政府主导型, 没有像黄山、泰山和张家界旅游业那样采取集团化经营模式, 通过上市融资实行多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因而不能利用旅游目的地上, 这不利于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新格局。

三、庐山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一) 庐山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中, 如何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世界遗产, 是我们急待解决的课题, 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 生态旅游开发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庐山作为世界遗产地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表现如下:

1. 有助于协调庐山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如何对世界遗产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 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人认为, 为了保护遗产, 应该对其进行完全封闭的保护, 即静止的保护。而持相反观点的则认为应实行开放的保护, 即动态的保护。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世界遗产, 发挥它的重要价值, 让其服务于社会, 那么静止的保护是不可行的, 这样不能充分发挥遗产的重要价值。相反动态的保护是在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和理性消费的基础上之上, 使遗产地重新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动态的生态环境平衡状态。这样的保护不仅能发挥遗产的价值使其服务于社会, 又能协调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

2. 生态旅游为庐山遗产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开发生态旅游将为庐山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潜在力量, 为庐山遗产地的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首先, 生态旅游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在生态旅游过程中, 既要考虑到环境的抵抗能力, 也要考虑到环境的恢复能力。其次, 生态旅游具有社会可持续性。通过对风景区容量的计算与评估, 可确定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业三者的基本责任, 使旅游行为具体化、责任化, 有利于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再次, 生态旅游在具有经济可持续性的条件下, 能够抵消那些为了满足游人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成本。最后, 生态旅游还具有文化可持续性。

(二) 庐山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1. 对庐山遗产地有效的保护作用

遗产保护并不是静态的封闭的系统, 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这就是说, 传统体制下把遗产藏起来、盖起来、埋起来, 只是供少数人欣赏和专家研究的保守做法, 只能做到“有限保护”, 而不能做到“有效保护”。遗产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 这种过程不能因为“保护”而终止,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保护。生态旅游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环境, 使景区的生态环境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平衡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遗产真正的发展, 遗产地才能持续的发展, 否则整个环境系统就是静态、封闭的, 是停止不前的。

2. 为庐山遗产地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都需要经费, 在旅游景区内 (尤其在庐山世界遗产地) 发展生态旅游, 可以通过国际组织贷款、政府拨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 积极利用外资开发专项生态旅游产品, 运用财政手段, 引导和控制旅游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流向, 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发展。

3. 有助于协调庐山遗产地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是把保护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促进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可以通过发展地方餐饮服务行业、住宿服务行业、土特产品交易市场, 为周边地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收机会, 以缓解其“靠山吃山”的传统生产方式。这样既能减少偷猎、偷伐现象的发生, 减轻自然保护区的压力, 又能缓解遗产地和周边地区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生态旅游是理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主要表现为旅游消费理性化、旅游开发理性化和旅游经营管理理性化, 即绿色规划、绿色管理、绿色消费。生态旅游效应集中在生态自然环境和生态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将会在游览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关系 (减少破坏) , 主要强调合理健康的消费。所以开发生态旅游是庐山遗产地旅游开发较为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向红.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探析[M].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4.

[2]陈来生.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简述[J].学术月刊, 2003.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下一篇:评估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