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方式

2024-08-09

流转方式(通用9篇)

流转方式 篇1

1 目前农地流转的类型及其特点

为加快土地流转,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目前国内在促进农地流转的实践, 我国农地流转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

1.1 转包。

指原承包方将承包地使用权转包给第三方, 而原承包方向原发包方履行承包合同的义务不变。转包分三种情况:一是有偿转包, 第三方取得土地使用权后, 向承包方履行约定义务, 但不支付土地应负担的税费;二是无偿转包, 原承包方由于不愿或无力耕种土地, 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以无偿方式转包给他人, 第三方不需支付经济补偿, 原承包方仍要缴纳承包土地应负担的税费;三是倒贴转包, 由于来自纯农业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 原承包方不愿耕种土地, 但在政府强制推行不准“抛荒”的规定下, 同时为了避免撂荒遭受社会舆论的遣责, 不仅不收转包费, 而且向接受土地的第三方倒贴一些钱或实物, 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1.2 互换。

指单个或一部分土地承包者为了解决生产作业区相对分散, 不便管理的问题, 主动或在集体指导下, 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与本集体中其他承包者的土地, 以对等或约定差额数量相交换, 以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互换因有利于扩大耕作田块规模和调整种植结构而受到重视, 因此也得到了土地承包法的肯定而大面积推广。

1.3 转让。

指原承包方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让给第三方, 同时由第三者代替自己向发包人直接履行合同的方式。转让的合同变更了承包人, 终结了原承包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因此原承包方与承包土地除转让费外无其它经济利益关系, 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税费负担全部转让给第三方。但是原承包方转让的只是土地的经营权而仍保留土地的承包权, 仍享有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因而可以解除离土的后顾之忧。与转包的情况类似, 转让也分为有偿、无偿和倒贴三种。

1.4 租赁。

指在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 第三方通过向原承包方或村集体支付租金从而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让渡方式。这种方式无需经发包人许可, 但出租合同需向发包人备案。租赁分两种情况:一是种养大户或其他类型的经营实体向村集体承租机动地或村集体统管的“四荒”;二是经村集体同意, 单位或个人同有关农户协商将其土地承租。承租的时间一般较长, 在承租期内, 承租方一次性或分年买断土地经营权。对于农户来讲, 有偿持续的土地使用权转移, 并不会产生失去土地之感, 从而免去了后顾之忧。

1.5 反租倒包。

在保留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 乡 (镇) 、村集体或企业把农户土地反租过来, 对其重新进行整体规划, 通过改善土地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将其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后, 再以收取租金的方式倒包给原承包农户、种养专业户或其他经济实体。反租倒包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率。但倒包的租金一般较高, 农业的科技含量较高, 非专业大户经营困难较大。

1.6 联合经营。

指农户之间, 农户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农户与其它经济组织之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联合起来, 以互惠互利为目的, 根据一定的协议而达成合作的一种经营方式。在土地家庭承包制下, 各家各户的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力等生产要素分布和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出各自优势和劣势, 长处和短处, 构成为农业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在土地家庭承包、各家各户分割的情况下, 生产要素分离或结合不当, 各家各户的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 潜在的生产力无法变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采取各种联合经营的形式, 当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力等某一个重大经营要素出现短腿时, 通过整体合作, 或局部合作, 或单独小项目的合作, 才能改变生产诸要素分布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所造成的生产要素分离或结合不当的情形, 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 达到赢利最大化目标。

1.7 土地股份合作。

它是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 是土地使用者主体农民, 将分散的土地入股, 土地使用权由农民手中转移到集体, 由集体统一发包给有经营意愿的农户, 形成规模经营, 或由集体统一开发和使用, 所得收益按股份分配, 实现全体村民对集体土地的收益权。

1.8 拍卖。

指集体将农民不愿承包的、长期得不到利用的“四荒地” (荒山、荒坡、荒沟、荒滩) 和部分耕作不便的耕地经营权, 拍卖给经营者从事农业生产开发。拍卖的对象中以“四荒地”为主, 拍卖时间一般很长, 但拍卖金很低, 拍卖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土地资源有效、合理、充分的开发利用。拍卖的意义在于使土地资源的配置由行政力量变成市场力量,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土地流转方式各有特点,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在实践中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深受农民的欢迎和好评, 都要积极加以推广和倡导, 在实施过程中予以规范和完善。各地应当广泛吸取其它地区的农地制度创新和变革的成功经验, 允许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反租倒包等形式都可以采用。蔬菜大棚等农业产业化搞的好的地方, 可以适用反租倒包形式;二、三产业发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 可以适用转让或土地股份合作制;招商引资搞得好的地方, 可以适用异地承包。当然, 在条件成熟时, 也可通过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加以引导协调, 由低层次的流转方式向高层次的流转方式发展。

2 结论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五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必须在新的时代下做出新的改变。正是这种形势使得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定下了明确的基调。地区之间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方式各有特点, 推进土地流转的实践必然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常金海, 刘建军.当前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以潍坊市为例[J].理论学刊, 2005 (1) :57-59.

[2]韩俊.土地政策:从小农的均田制走向适度的规模经营[J].调研世界, 1998 (5) :8-9.

[3]李淑英, 冯小红, 宋海娟.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7 (7) :200-201.

流转方式 篇2

式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摘 要:阐述了以目前发展较快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广大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离土创业、离乡打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土地流转的前提、遵循的原则、方式方法等;在土地流转中,必须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作用,深化农机经营体制;并以双城区大宏现代农机合作社为例,如何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引领;推进;土地流转;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6.07.027

“十二五”以来,哈尔滨市双城区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紧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有利时机和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随着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规范化建设,离土离乡创业和外出务工的人员会越来越多,这些农民在获得可观收入的同时,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宽阔,素质更加提高,因此,土地已不再是农民收入的唯一渠道和来源,目前,已有部分农民举家到城里定居,彻底脱离了土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如何依靠现代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保持农民持续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现实问题。以现代农机合作社为引领,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流转

随着以现代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力建设,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土地规模经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并确权登记颁证,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收、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的政策要求,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1 土地流转的前提

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一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并确权登记领证;二要土地流转后,必须保证农民土地流转后的收入与自主经营收入保持一致或稍高一些,农民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三要土地流转时,流转双方要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利,流转土地价格、面积、时限等具体事项。

1.2 土地流转原则

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流转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无权强迫农民土地流转。在自主承包经营时,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权单方面除去或撕毁土地承包合同,也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强迫农户放弃承包权或改变承包合同,不准收回农户的承包地搞招标承包。

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农户对自己承包的土地享有自主的经营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地是否流转和流转形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有偿的,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协商确定。

1.3 土地流转方式方法

目前,土地流转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土地流转初期,主要在农户间进行,流转的土地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的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来经营,使土地向种田大户、农机专业户、种田能手集中,以扩大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增加务农收入,缓解人地矛盾。而现阶段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包括农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进行,还有的采取公司加农户加订单的方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公司和农户双赢。

目前,土地流转的具体方式方法主要以下几种:一是农民带地入社。即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或以土地分配占60%、资金投入分配40%的分配方式实行二次分配;二是农民将土地租赁给合作社。即农民与合作社签订租赁协议,明确租赁土地面积、价格、年限,交款方式等,农民不享受合作社利润收益分配;三是合作社代耕代收。即农民把土地耕、中、管、收环节交给合作社作业,合作社只收取农户代耕代收作业服务费,土地收益交给农户与合作社无关。

1.4 土地流转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不得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迫流转,侵犯农民的承包经营权,也不能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否则,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二是乡镇、村级组织不得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后再进行转租或发包;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是公司带动农户,而不是公司替代农户,流转年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四是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健全县乡村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离开土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土地流转进程势必加快,各级政府必须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在大力推进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要以农机化为载体,加快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

2.1 农机化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它不仅是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主要生产力,而且更是农村各业发展的载体和重要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解放农村劳动力。现代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代表,已在解放生产力提高农村生产力上先行一步。一是现代农机合作社装备的现代农机装备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可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还能降低生产作业成本,提高规模经营效益;二是现代农机合作社配备的大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先进生产力的作用,从整体农机装备结构看,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作业环节,不论从作业质量还是作业效率、作业效益等都优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实践证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双城全区36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已流转土地30多万亩,占双城区土地流转面积四分之一。因此,农机化尤其是现代农机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载体。

2.2 深化农机经营体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经营权流转,反映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保证土地流转健康发展,作为主要生产力的农业机械也应做相应调整,以适应和满足农机生产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要进行农机经营体制改革。目前情况下,农机要从传统经营体制中解放出来,推动多种经营成分共同发展,实行以股份合作为主,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为辅的多种经营管理体制,协调发展,无论采取哪种经营形式,都要向土地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其次要完善农机管理体制与机制。不论现代农机合作社,还是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都要做到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农机合作社必将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入社成员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充分发挥合作社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合理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在现阶段,无论采取哪种农机经营形式,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生产,解放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双城区大现代农机合作社是在原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农机装备规模100万元)基础上,于2014年承接双城区单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的,合作社注册资金800万元,占地面积1万m2,建筑面积1650 m2,其中:办公室350 m2,车库500 m2,农具棚800 m2,现固定资产总值1560万元,拥有各种农机局68台套,入社成员532户,入社土地1.2万亩。2015年,入社成员人均收入13 600元,比未入社成员人均多收入3200元。

3.1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2014年,双城区政府对全区现代农机合作社进行清理整顿,对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差、拖欠银行贷款长期不能偿还的合作社给予有偿收回,面对农机装备已不能满足土地流转面积逐年扩大的实际情况,该社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与区农机主管部门请示沟通,要求承接区政府收回的现代农机合作社,最后在区农机主管部门的协调下,该社承接了单城现代农机合作社,成立了大宏现代农机合作社,并承担原合作社所有债权债务,目前合作社配套机具完全可以满足该社今后几年的发展需求。

3.2 调结构转方式,实行订单农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大宗农产品玉米受国际粮价冲击,价格下调幅度较大,种植玉米同比收益降低,入社农民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面对这一实际情况,为确保合作社社员收益不降低,该社召开社员大会,集思广益研究对策和解决办法。

双城区不仅是粮食生产大县,同时也是畜牧业生产大县,农作物种植结构主要以玉米为主,玉米秸秆是养牛业的主要饲料来源。近几年,随着玉米收获机大幅度增加,玉米机收水平快速增长,2015年全区玉米机收水平已达90%,随之带来的问题凸显。一是玉米采用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全部田间焚烧,不但污染了环境,造成了有效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给道路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二是玉米秸秆作为养牛业的主要饲料来源,由于经玉米收获机粉碎后全部抛洒在田间又无力回收,给养牛业饲料来源造成匮乏,养牛小区及养牛户都到外地购买牧草,价格高,养牛成本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社积极寻求与当地牧业小区合作,寻找合作伙伴,发展青贮饲料产业。2015年,在区政府牵头下,该社与当地庆源牧业签订青贮玉米种植收购合同3870亩,由区农业和农机部门负责全程技术指导,一举获得成功。2015年亩产青贮玉米4.5 t,收购价格每吨400元,亩产值达1800元,去掉亩生产成本400元,亩获纯收益1400元。农民自行种植普通玉米,平均亩产1500斤,每斤价格0.8元,亩产值1200元,去掉亩生产成本380元,亩纯收益820元,相比之下,种植青贮玉米比种植普通玉米多收入580元。2015年,合作社种植青贮玉米3870亩,总增收224.5万元,户均增收4220元。

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青贮玉米,不仅给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养牛产业提供了优质的饲料,保障了养牛产业饲料安全,可为一举双赢。另外,该社在与庆源牧业进行青贮玉米种植收购合作的同时,还负责解决庆源牧业所产生的牲畜粪便堆放难、处理难、污染环境问题,将畜牧粪便由该社堆沤发酵制成有机肥,再施到地里,既培肥了地力,又改良了土壤,为该社今后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奠定基础。因此,调结构转方式,保证了该社农民持续增收,为今后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

流转方式 篇3

一、基本情况

合浦县管辖有13个镇和2个乡,有255个村委,5234个组,18.1万户,农业总人口79.9万人。全县土地面积(除机耕道路、公路,乡镇、村委、农户宅基地占用外的所有面积)248.8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1.3万亩,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63万亩;截止2010年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4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3%,其中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5.4万亩,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土地经营权流转37.6万亩。流转土地主要用于速生林、甘蔗、木薯种植及海水养殖业。

二、主要做法

1.成立领导机构,加大农村土地政策贯彻实施力度

自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完善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县农村土地法律政策的宣传发动、贯彻实施工作,下设办公室在县经管站,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对各村土地承包工作、农村土地法律政策实施情况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督查。

2.依法引导农户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全县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5.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8万亩,旱地2.6万亩。流转形式有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等,其中转包2.82万亩,出租1.31万亩,互换0.11万亩,入股0.07万亩,其他流转方式1.09亩。流转入农户面积1.35万亩,流转入合作社面积0.23万亩,流转入企业面积2.15万亩,流转入其他主体面积1.67万亩。

3.依法处理承包纠纷,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

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农村土地法律政策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统一经营土地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全县没有发生过因土地承包违法案件,也没有发生过因土地流转而引起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土地承包纠纷也很少发生,近二年来县仲裁机构只受理了10起因土地承包纠纷群众上访案件,接到群众上访后,我县立即组织工作组前往调处,并妥善解决,其中6起通过仲裁庭裁决执行。

三、主要存在问题

1.有些“林地”发包时未经当地政府批准备案,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

2.有些耕地流转后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农业用地性质,如建房、建石场等。

3.流转合同不规范,绝大部分合同未经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鉴证及备案,部分通过口头协议的形式进行私下流转,土地流转纠纷隐患增多。

4.部分流转土地未签订流转合同。

四、今后工作意见

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挥农村土地效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出今后工作意见:

1.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发放经营权证,依法流转。

2.规范流转合同,做好合同及经营权证管理工作。由自治区统一制订流转合同及经营权证书,合同归档,专人专柜,将所有合同及经营权证书信息输入电脑,实行电脑化管理。

3.控制农户承包地经营权大量长时间流入公司或个人。土地是人们最基本生存资料,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不主张公司尤其是国外公司或个人大量长时间地承包农户承包地,对于今后农村社会稳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4.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各级政府在农村经管部门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发布信息、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及经营权证书发放指导及协调工作,做到依法、有序地流转。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比较研究 篇4

(一) 土地有偿租赁的定义

农村土地有偿租赁指土地承包户把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租赁给他人直接经营, 后收取租金获得利益的形式。其实质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承包土地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作为商品出租并获取租金而保留土地承包权的行为。

运用土地租赁方式进行土地流转, 一般是承租方与承包地农户本着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就出租土地的价格、期限、面积等相关事项进行协商;当双方谈妥后, 签订承包地租赁合同, 出租房取得所租地经营权, 并且按照合同按时按量交付租金, 出租农户按约享受收益。

(二) 土地租赁对农民的优缺点

目前, 在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流转方式中, 土地租赁成为较流行的土地流转方式。其优点是:

1. 尊重农民意愿, 灵活性强, 容易操作。农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将土地出租给他人经营, 就租金和年限等问题进行协商, 体现意思自治。2.能为农户提供稳定的收入, 且一般租赁期较短, 有利于农户分散风险。农户出租承包地时会与承租方签订承包地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会规定土地的租赁价格,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受我国现行法律保护, 所以农户在租赁期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3.为农户提供了基本保障,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户将土地出租后, 能获得一个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从而可安心地外出打工经商等致富。

土地租赁对农户的不利之处为:土地租金收益较其他的流转形式收益低。土地承租方通过合理经营获取额外收益时, 农户只能拿到固定的租金收益, 不能分享土地带来的增值收入。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 在同一个地区以入股这种风险较高的形式流转土地比出租土地流转土地带来的收益高出一倍多。

(三) 完善土地租赁的政策建议

1. 提高农户法律意识。

对农村流转的调查发现, 很多农户的法律意识薄弱, 造成土地租赁行为不规范。如在对济源117户农户调查时, 发现没有签订土地租赁协议的占78.4%, 其中既无书面协议又无口头约定的占10.8%。针对该情况, 有关部门需加强对农户法律意识的教育, 保证土地租赁的规范性。

2. 积极培育土地租赁市场和中介组织。

实践中发现, 因农户和承租方利益并未完全一致, 操作中土地租赁会存在诸多不便。故要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积极培育以乡镇经管部门为主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充分发挥其在农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

二、土地入股

(一) 土地入股的定义

土地入股指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个人拥有的前提下, 以农民个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对土地所有权分别入股经济实体, 以获得“土地股权”的一种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在土地入股的过程中, 实行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当土地入股完成后, 入股农民凭借其股份, 参与所入股经济实体的分红。

(二) 土地入股对农民的优缺点

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农户承包经营地是在我国土地所有制下流转土地的一种制度创新, 对农民其优点为:1.土地入股可使土地的商品价值彰显出来, 以增加农民收入。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公司股权, 其实质是保证农民凭借土地这种生产要素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农民拥有了资产价值的股权, 就有利于土地的商品价值通过入股形式显示出来, 帮助农民获得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生产要素的流转带来的增值收入。2.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土地明晰了产权, 有利于农民合作, 维护自身的利益。在章旦村推行农户土地入股章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时, 公司设立监督小组, 监督小组主要监督油茶基地运作、收支与利益分配、雇工用工及报酬确定等问题。而监督小组由三方面人员构成, 包括入股土地农民代表2名。由这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形式, 入股农民能很好地维护自身利益。3.土地入股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并为入股农民构建了一套保障体系。农民在土地入股后可以获得相对较多的经济收入。同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农户可通过参与所入股公司经营或进城务工经商等形式增加家庭收入和经验技术的积累。

而土地入股的方式也有很多缺点, 对农民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主要有:1.土地入股一般入股时间较长, 农户承担的风险较大。土地入股这种形式投入期长, 农户难免要承担各种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2.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法》等都没有对怎么进行土地入股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 在国家没有制定统一土地入股政策的背景下, 土地入股缺乏法律保障, 故当出现相关纠纷时, 农民就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三) 完善土地入股的政策建议

1. 转变价值观念, 积极推动土地入股流转形式的发展。

土地入股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创新机制, 政府部门应从长远利益出发, 注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 积极引导农民土地入股, 建立相关机构和机制, 减轻农民承担的风险。同时在推行土地入股发展的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保障农民的知情和参与权, 注意区别各地的实际, 有条件地实行土地入股。

2. 完善土地入股的相关法律法规。

只有有了法律保障, 土地入股才能真正实现。目前各地都在鼓励农村承包地入股这种方式, 但是在国家层面却没有统一的土地入股法规, 土地入股缺乏法律保障且运作难以规范。故相关部门应加紧这方面的研究, 早日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

三、土地抵押

(一) 土地抵押的定义

农民承包地抵押指承包土地的农民以其土地经营权作为按期清偿债务的担保行为。目前一般的方式是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股权抵押”, 即由两个以上经营户以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成立非营利的社团法人或非营利的公司法人, 把股权作为抵押申请贷款。

(二) 土地抵押对于农民的优缺点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在操作形式上有着显著不同, 其优点体现在:

1. 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对于资金的需求。中国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时普遍缺乏资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能够缓解农民的资金需求。2.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作为一种不转移占有的融资方式, 农户在抵押期间仍可以占有、使用土地, 从经营土地中受益。这就为农户提供了经济保障, 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创建社会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承包抵押都是处在试点阶段, 法律部门也并没有在法律层面予以确认, 因此对于农户其缺点在实际操作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体现在:

1.形式复杂, 手续繁琐, 农户通过抵押贷款成本较高。2.农户不能从土地解放出来, 不利于其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收入。

(三) 完善土地抵押的政策建议

1. 修订、完善土地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土地承包的法律都没有承认土地经营权可以抵押这种形式。故法律部门应充分调研、修订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 给土地承包经营权一个合适的法律解释。

2. 建立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构。

在办理土地承包权抵押时, 首先要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 进而确定相应的贷款额度。

四、结论

表一论述和总结了我国三种常见的土地流转方式, 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因此, 各个地区和农户应根据各地特点和自身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土地流转方式, 以便更好地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本文分析了土地有偿租赁、土地入股、土地抵押三种常见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 结合案例分析了各种方式的操作方法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优缺点, 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有偿租赁,土地入股,土地抵押

参考文献

[1]欧阳国.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19-22.

流转方式 篇5

推动我国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在学界和政界已达成共识, 对于如何推动农地流转的研究也是极为广泛的。但目前对于农地流转模式及其主体选择依然存在分歧。2001年, 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的18号文件, 对土地流转的主体、原则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 为防止企业到农村圈地, 不提倡企业到农村大规模包地。本文关心的问题是:鼓励农户间农地经营权流转集中, 在实践中对农户经营方式变革及其现代农业发展的效应究竟如何?进一步地, 农户作为家庭承包的主体, 是否一定是农地转入与农业经营的唯一主体?由此思考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构建中主体选择及其多样化的问题。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年对广东农户的抽样调查, 共调查农户753户。其中参与农地转入的农户共104户, 占13.8%。因农地转入户中有3户的数据不完整, 因此, 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为101份。转入农户的基本情况如下:

(1) 人口数。101个样本农户中, 平均每户的劳动力总数为5人, 其中, 务农人数为3人, 占55.0%, 外出打工人数2人, 占45.0%。

(2) 转入农地类型、来源及其难易度。转入农地的类型有水田、旱地、菜地、林地、养殖用地和荒地。转入农地大部分源自本村农户, 占78.2%, 其中本村中来自亲戚的占28.7%。对于农地转入的难易度, 42.6%农户认为很容易, 24.8%农户认为比较容易, 10.8%农户认为一般, 12.9%农户认为比较难, 仅8.9%农户认为很困难。

(3) 租金支付、合约形式与纠纷情况。农地转入的租金多为现金支付方式, 租金平均价格为382.85元/亩, 仅有3户农户采用实物租金支付方式, 租金分别为300斤、200斤和100斤稻谷。农地流转合约以口头合约为主, 占69.6%, 书面合约形式占30.4%, 但农户希望达成书面合约形式的占51.5%, 这说明农户间的流转合约形式表现出规范化的意愿发展趋势。农户转入农地后, 双方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纠纷。

三、农户间农地流转的效应:以广东省为例

学术界对农地流转的目标效应作了大量的理论分析。综合起来看, 农地流转的目标效应集中表现为:农地经营规模化, 结构调整与专业化经营, 市场化经营, 组织化经营和粮食安全效应等五个方面。如谭淑豪等认为农地流转能产生农地经营的规模化效应;[1]罗必良、吴晨等认为农地流转能优化结构调整和提高专业化水平;[2]张红宇认为农地流转能促进市场化经营;[3]张启明认为农地流转能促进农业组织化经营;[4]盛利等认为农地流转能促进粮食的规模化生产并提升粮食安全水平。[5]不过, 也有学者对此持相反的观点, 如张曙光等认为农地流转可能引发潜在的粮食安全危机。[6]那么, 我国国家政策倡导的模式——农户间农地流转模式, 是否产生了上述的实践效应?为了解答这个问题, 本文根据广东调查样本农户的资料, 进行验证分析。

1.规模经营水平

(1) 经营规模的变化。

从表1可知, 101户转入农户共转入土地885.54亩, 农地经营总面积从转入前的1370.9亩增加到转入后的2256.44亩;户均农地面积由13.57亩增加到22.34亩, 增加8.77亩;劳均农地面积由4.90亩增加到8.06亩, 增加3.16亩。所有转入户中, 转入面积最大的是300亩, 占总流转面积的33.9%。由此可推知, 其他农户的流转规模都相对较小。

从转入规模分组看 (见图1) , 转入规模在6亩以下的占70.3%。其中小于等于2亩的最多, 共34户, 占33.7%, 转入规模大于等于6亩的, 不到三成, 为29.7%。从经营规模分组中可进一步观察转入后农户经营的规模化状况 (见图2) 。以20亩为界, 转入后经营规模在20亩以下的农户占74.3%, 20亩以上的农户占25.7%。对转入后经营规模20亩以下的农户进一步细化分组, 其中, 经营规模在0.1~6亩之间的农户占17.8%, 6.1~11亩之间的农户占33.7%, 11.1~20亩之间的农户占22.8%。这表明, 农户规模化经营水平并未因农地转入而有显著改善。

若以国际为鉴, 样本农户的劳均、户均经营规模水平显得更低。从表2可知, 美国劳均耕地面积是58.2公顷 (873亩) , 而广东样本农户在转入农地后, 劳均耕地面积仅为8.06亩, 只是美国的9.23%。目前, 美国户均农场面积超过150公顷, 即2292.86亩, 是广东样本农户的102.63倍。

资料来源:根据刘玉荣, 美国、日本农地流转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1期以及《中国农业经济年鉴》 (2002) 等资料整理得到。

(2) 农地细碎化程度。

农地转入前, 101户农户的总地块数是813块 (见表3) , 转入后为1401块, 共转入588块农地。户均地块数由8块增到14块, 平均每户增加了6块。但平均地块面积却反而减少了, 由1.69亩减少到了1.61亩, 每块地减少了0.08亩。从分组比较图 (见图3) 中可进一步观察农户转入农地后的农地分割情况。农地地块数在11块及以上的农户所占比例最大, 达到53.5%, 其次是地块数在6~10块范围, 占28.7%, 地块数在0~5块的农户, 所占比例最小, 仅为17.8%。这表明农地流转并没有如期促进农地集中, 农地细碎化程度并未得以改善。

2.结构调整与专业化水平

(1) 结构调整效应。

从表4可知, 农地转入户中, 未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居多, 比例达到了一半以上,

为56.4%。这部分农户可能是属于农地生产的自给自足型, 或者对市场需求信息反应相对滞后, 难以根据土地禀赋变化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样本农户中进行了结构调整的, 占43.6%, 他们大多是转向蔬菜、水果、苗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而最为普遍的是转向蔬菜、水果经营, 其中从粮油完全转向蔬菜、水果经营的农户分别有10户和9户, 而在原有经营品种基础上增加蔬菜经营的有9户。

(2) 专业化经营水平。

从图4可知, 样本农户中, 55.4%的农地转入农户没有进行农产品品种数量的调减, 说明转入农地后, 农户的专业化经营水平未出现明显的改变。进行了品种结构调整的农户中, 在原有品种类型保持不变的基础上, 增加了种植品种类型的农户占11.9%, 产品品种数量保持不变但产品品种类型改变的农户占28.7%, 品种类型改变且品种数量增加的占3%。由此可见, 大部分的转入农户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多样化农业经营方式, 并未因农地规模扩张而分化出一批种养专业大户。

3.市场化经营

在转入农户中, 58.4%的农户转入农地的原因是为扩大规模, 提高种地收益, 10.9%的农户是由于外出务工难, 9.9%的农户是受亲朋好友委托而转

入, 8.9%的农户是因不想外出打工而转入农地。这说明, 中国农民对于农地转入行为的选择, 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 其行为有较明确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农业政策的变化, 进行农业生产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使得农民愿意通过农地流转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当然, 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也并非是完全的理性选择, 其农地流转行为还受到其情感、人际关系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7]

4.组织化水平

农业组织化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引领农户进入市场, 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从图5可知, 样本农户中大部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方式仍是自己拿到集市去卖, 占47.5%, 客户过来收购的销售方式占19.8%, 与客户 (企业) 签订单的销售方式占24.8%, 由加入的合作社与客户联系的销售方式仅占5%, 自给自足型的农户占2.9%。可见, 采用订单形式的组织化销售模式的农户所占比例不到1/3, 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竞争力弱的格局, 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8]

5.粮食安全效应

农地流转对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调查发现, 转入农户中, 种植有粮食作物的农户占55.4%, 而没有种植粮食作物的, 占44.6%。从农户具体农产品生产变化分组分析, 可进一步观察转入农户的粮食种植选择行为的改变。农地转入前后, 农户一直保持种植粮食作物的, 如“粮油→粮油”占41%, 占所有转入农户有种植粮食作物的73.2%。仅有1%的转入农户是“非粮食→有粮食”种植的转变。由此可见, 转入农户中转向种植粮食作物的很少。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发生了“有粮食→无粮食”的转变的农户占22.8%, 占“无粮化”转入农户的52.3%, 可见, 转入农户出现了普遍的“非粮化”倾向。发生“有粮食→无粮食”转变的农户, 多事转向种植蔬菜、水果、苗木和林业, 这些作物基本都属于经济作物。对于“粮食→粮食+其它”的农户, 他们增加的农产品也是蔬菜、水果和苗木。这可能是种粮效益远远低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效益, 农户追逐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在我国农户均田承包的农业基本经营格局下, 微观农户种植行为的改变, 可能叠加造成宏观层面的“非粮化”格局, 进而引致粮食安全问题。

四、 进一步的讨论:对农地流转中农户主体地位的思考

1.一个矛盾:政策倡导与实践效应

推进农地流转是完善我国“均田承包”经营制度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难题是:如何将极其细小的农业规模改造为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9]近些年,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寻找和创新扩大农场规模和弥补小农缺陷的途径和形式。在实践的推动下, 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也不断完善和明确, 其中“鼓励农户间农地经营权流转集中”是政策倡导的重点。

然而, 广东的实践表明, 农户间的土地流转, 既没有带来经营规模的显著改善, 亦没有缓解农地细碎化的问题;既没有改善农户的组织化, 也没有提升农户市场化和专业化经营程度。更为严重的是, 却引发了农户种植行为的普遍“去粮化”。若以世界为镜, 则不难发现, “鼓励农户间农地经营权流转集中”的现行政策实际上是在复制日本扩大农场规模的模式, 即小农基础上的农地流转集中。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实施扩大农场规模政策, 但50年的政策推进结果仅仅使农场平均规模从起步的1公顷扩大到2公顷, 依然不存在规模经济性。[9]

2.发展路径: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对农业的注入

农户作为农地承包的主体, 必然是土地流转的主体, 但是否就是唯一的农地转入和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地流转政策中, “鼓励农户间农地经营权流转集中”是政策倡导的重点。另一方面, 为防止企业到农村圈地, 明确提出:不提倡企业到农村大规模包地。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从道义角度看, 上述主张反映了对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担心, 因为非农主体尤其是工商资本相对农民而言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从耕地保护角度而言, 是担心工商企业到农村“圈地”, 特别是担心其改变农地用途。但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 在很大程度上与农地转入主体进入不足有关。如果以防止“圈地”的名义禁止非农产业主体, 特别是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对农业的注入,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变得尤为曲折和漫长。

农地流转主体的选择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必然影响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因此,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目前, 我国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程度以及土地的稀缺程度都远远大于以往任何时期。如果仅仅以农户间流转方式为重点, 复制日本扩大农场规模的模式, 那么, 未来中国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将是有限的。由此决定了我国探索多样化的农地流转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谭淑豪, 曲福田, 尼克.哈瑞柯.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6) .

(2) 罗必良, 吴晨.交易效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视角——基于广东个案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2) .

(3) 张红宇.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 2007-02-16.

(4) 张启明.农产品经营市场化的约束及对策[J].财贸研究, 1993, (03) .

(5) 盛利, 关欣, 蒋婧.中国粮食安全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关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9) .

(6) 张曙光, 刘守英, 张弛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 2010, (07) .

(7) 何一波.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分析和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8) 温琦.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流转方式 篇6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实需求

伴随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农村逐步形成了目前的发展现状。一是农村劳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土地二轮承包时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 大量劳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二是种粮经营成本高、收益低。靠天吃饭、粮食价格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块经营导致种粮收益低于其他行业,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三是配合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城市的急剧扩张, 工业园区的不断涌现, 形成了对农村土地的刚性需求。四是农村经济发展迟滞不前,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 2004年中央在《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提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并于2005年正式下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 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将土地经营权 ( 使用权) 转让给其他农户或者经济组织, 只保留承包权。其后, 在历年的中央文件中, 对土地流转都进行了相关论述, 尤其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明确提出农村土地确权 ( 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以及征地制度改革 (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

毫无疑问, 实行土地流转政策是自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以来农村财产制度的重大变革, 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放开土地的转让权、出租权、入股权以及抵押权等举措, 进行土地的合并, 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土地产出。以此为突破口, 增加农业收入, 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2013年9月,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称, 农村土地改革进程的文件已下发至河北、辽宁、吉林等18个省市, 在不突破现有土地利用政策、土地使用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流转土地不用于商品住宅建设的原则下, 将有28个试点县正式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此次政策调整受益方将涉及农业服务流通企业、农业机械产业链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企业等相关 产业。

二、土地政策调整带来的经营风险

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 基层农业生产企业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转入和生产环节及土地流转政策上。

( 一) 土地流转转入环节的风险

一是土地流转操作不规范。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和具体管理实施细则, 现实中对租期、租金等标准缺乏统一规定, 导致土地流转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另外, 即便签了合同, 合同的约束力也是单方面的, 只要求农业生产企业在合同有利农户时履行合同, 不利农户时农户则不按合同履行。二是流转面积难以准确计量。农村普遍存在的荒田、荒地面积承包给农户时是按打折后的面积, 但签订流转土地合同时, 农户却要求按实际面积进行租售的情况, 形成流转后的面积难以精确统计。三是土地的基本情况难以掌握。当地农民对于土地面积、土地的肥沃、贫瘠程度以及灌溉条件能准确掌握,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农田水利建设设施较差, 水、电、路建设落后, 地处丘陵地区, 地块小且不平整的土地往往处于土地流转靠前的位置。四是保险机制不配套。目前, 由于城乡二元化发展的差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并未建立完善, 部分农民担心土地全部流转后的生活, 思想上仍存有顾虑。

( 二) 农业生产企业生产环节的风险

农业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还面临许多难题, 投入的资金是否能如额收回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实际操作中, 主要有以下三点决定因素: 一是种植品种的选择。种植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品种的性质、虫害情况及收割时间而定, 只有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才有可能保证企业获得实际效益。二是气候条件的制约。农业是极其脆弱的产业, 从育苗、播种、成长、收获等各个阶段都要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三是存在生产基地分布分散、水田管理难度大、人工费用高的情况。

( 三) 土地流转政策上的风险

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土地流转的资金扶持政策还处于试点阶段, 在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的组合拳政策还未形成合力。地方政府对央企参与经营的企业更是采取多取少予或不予的态度, 特别是对于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频繁出现的纠纷也未建立调解制度, 不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农业贷款政策不明确, 贷款难度大。在农村传统结算方式下, 农业生产企业的现金支出往往占据很大比重。例如生产资料、人工成本、租田成本都需要现金支付, 但是土地流转取得的经营使用权是不确定产权, 企业无法用其进行贷款抵押, 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土地流转制度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从以下案例出发, 对政策调整后的资金风险发生原因及过程进行分析, 以期对类似情况起到借鉴作用。

按照中储粮总公司建设田间到餐桌产业链规划, 购销公司尝试参股本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以下简称E公司) , 实行土地流转转入, 规模化种植水稻。在资金扶持上实行参股与预付收购款相结合的方式。从目前的运行状况来看, 由于土地流转是个新生事物, 且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借鉴, 中储粮企业参与产业链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一) 控股农业公司情况

E公司属于本地较大规模的农业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 3人共同持股, 法人代表: 王某, 登记日期: 2007年10月7日。目前, 全部股份由王某1人持有, 其余股东已退出。E公司用一台烘干机入股, 占30% 股份 ( 已协议、未注册) 。另外, 王某用300亩水田与他人合作经营, 按每亩1000元投入, 王某占60% 股份。2008年E公司流转水田1762亩, 流转山地360亩, 截至2009年已累计流转水田12 334亩。

( 二) 案例中风险

一是土地流转转入环节的风险。2010年E公司流入的荒田荒地面积在整个流转面积中占较大比例, 以致开荒前期投入大 ( 要2、3年才能收回成本) , 粮食产量较低 ( 亩产不到600斤) 。由于大部分流转水田不是自流灌溉且水田漏水严重, 需要抽水灌溉, 修复水路、田埂, 费用高, 资金投入大, 有的田块抽水电费高达40元/亩以上; 同时农村“间花田”多, 不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作业, 人工管理难度加大, 管理人员增加, 造成管理成本大幅提升。

二是农业生产企业生产环节的风险。 ( 1) 品种因素。2009年分公司要求所种水稻全部种植优良品种, 如亚华451、马坝油粘、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等, 这些品种的产量比其他杂交水稻低, 且不抗稻瘟病, 稻杆带甜味, 易感染病虫害, 蜢子危害尤为严重, 比常规稻要增加大量的农药成本和人工成本, 造成费用增加, 产量下降。 ( 2) 气候因素。2009年在早籼稻生产期, 由于天气不正常, 发生“空心谷”现象, 造成早籼稻普遍减产。7月上旬洪水致使中稻禾田全部水淹, 对禾苗生产不利, 需增加人工清洗泥沙和消毒, 费用40元/亩, 并且对产量带来不利影响。 ( 3) 布局因素。8个生产基地点, 生产基地分散, 生产管理人员年龄偏大, 工效偏低。如有的稻田杂草丛生盖过禾, 有的稻田禾苗长势不一, 有的稻田治一次虫没有效果。 ( 4) 协调成本因素。由于邻里纠纷、阻工、争穗现象时有发生, 费用花费多, 协调成本高。

( 三) 应对措施

一是采取合作为主, 控股为辅的联合形式。中储粮企业应从外部宏观信息方面给予农资企业指导, 少参与实际田间耕种。同时, 在试点阶段控制经营规模, 小批量投入资金。就目前经济形势看, 由于种粮仍属于效益较低的产业, 大规模经营不可取。例如南方地区存在的双季稻种植, 完成收割、整晒、播种等工作基本要控制在半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果种植规模太大, 受制于现有条件, 容易耽误农时, 影响收益。

二是选择合理的种植环境。在土地流转的选择环节, 注重民风好、土地肥沃、农业生产基础建设较好、自然灌溉条件较好等细节, 最好能够依托种粮大户, 建设核心示范基地。例如选择种植品种时, 要吸取前期选种时出现的问题, 因地制宜, 积极开展不同品种的区域化分类, 比照挑选适合本地气候条件以及环境因素适合种植的粮食品种, 避免由于品种因素导致的增加农药和人工成本, 提高费用, 降低产量。

三是做好预算统领收益工作。租田成本、机械设备购置资金、种子、农药、化肥、人工成本、协调成本构成了流转土地的总体预算。在核算时, 应分块核算收入、成本、资金运转情况, 以便掌握每块田地的成本费用情况。中储粮企业在恰当时机应做到清晰、详尽了解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的实际流入水田面积、品种种植、收获时限、晒场 衔接和就近入库等情况, 避免资金的流失。设定专人跟踪各个环节, 尤其是收割季节, 从而避免企业预付收购款对应的粮食可能被农业生产企业转卖、抵押、抵费等情况, 致使收购资金形成坏账, 企业出现资金风险。

四是充分利用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中储粮企业投资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 需要利用现有的相关支持政策, 不能盲目投入, 不计成本产能支出效率。例如农业生产机械设备具有服务时间短, 服务成本高, 回报率低, 占用资金大, 使用期不确定 ( 最长不超过十年) 等特点。如果按照服务费、折旧费、电费、维修费等项目收取服务费, 仅就烘干机一项就达每吨150元以上, 提高了粮食成本, 因此, 只有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从效益出发, 从成本出发, 以预算为统领, 以筹划为核心, 才能确保企业资金不流失, 才能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谢思全, 王蒙.土地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J].经济问题, 2011 (11) :4-9.

[2] .孙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发展, 2011 (11) :5-7.

[3] .龙少波.对我国农村土地分类制度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272-274.

[4] .窦祥铭.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2 (05) :28-29.

流转方式 篇7

关键词:农地流转,规模经营,效率分析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下, 通过农业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加, 或者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就农业规模经营的内涵来说: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效益最大化是其核心内容, 它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规模经营要求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尤其要求农地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适度规模经营。虽然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我国的农业产业的发展, 但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这种农地变迁导致农地的细碎化严重, 并特别指出这种农地制度安排影响了农业绩效, 对于农业产出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Nguyen等, 1996;Wan和Cheng, 2001)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我国各地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农地流转制度创新, 总体上说, 这些制度的变迁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田传浩, 2005) , 我国许多地方由于这次农地流转制度变迁而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方式, 它们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水平,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农地所有权属于国家, 农地流转只是农地的经营权的流转。因此, 这些形式多样的农地制度变迁笔者将它们归纳为四种类型:农地经营权租赁、农地经营权的买卖、农地经营权入股 (股份制) 和农地经营权抵押。本文主要分析这四种农地流转方式的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我国农地流转方式的效率分析

1.1 农地经营权租赁效率分析

农地经营权的租赁是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或者村集体将农地的经营权再租赁以获取租金收益的一种农地流转方式, 主要包括转租、转包、两田制、反租倒包等形式。其中以山东平度的“两田制”和遍布全国的“反租倒包”最为典型。这种农地流转模式再出租方包括农户和村集体, 而租入方可以是单个农户, 但更多的是种粮大户、公司, 或者是村集体租回再次出租。

农地经营权的租赁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农地制度变迁中出现比较早。这种农地流转交易模式对效率的影响在于:第一, 在保证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前提下, 实现农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应。由于中国的农地还承载着诸如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因此, 农民通过租赁, 凭借农地经营权而获取的剩余索取权 (租金收入) , 作为农民的最后一道保障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通过多种形式的租赁, 农地资源得到适度的集中, 实现了合理的流转和配置, 避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地过度细碎化所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尤其是通过村集体租赁收回再向外招租的方式, 利于对农地先进行开发整理和规划, 改变田、地、塘相互“插花”的现象, 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二, 有利于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地的自由流转可以促使边际产出较小的农户将农地租让给农地边际产出较高的农户、专业公司。理论上, 在边际产出递减规律作用下, 两者的边际产出将趋于相等, 最终农地流转配置达到无法进一步配置的地步, 这就是所谓农地流转中的“边际产出拉平效应”。第三, 适应性强。这种农地流转模式不仅适合能够吸纳租出农地后的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没有后顾之忧, 同样也适合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外出务工, 客观上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 这种农地流转模式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租赁期限不确定。尤其是转租、转包等以农户个体做为出租方的方式, 农户为了降低不确定风险, 租赁期限往往较短, 很难建立长久、稳定、规范的流转关系, 由于没有较稳定的地权, 租入方对农地的投资开发会因此受到约束, 从而制约了农地效率的充分发挥。二是由于信息不充分, 并缺乏较专业的评估公司来评定租金, 农地租赁的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实际上, 由于多种原因, 许多地方的农地租金是由村干部决定的, 这为寻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甚至侵犯农户的合法权益。

1.2 农地经营权的买卖效率分析

农地经营权的买卖是指拥有农地经营权的农户出让其经营权以及附着在经营权上的其它权利, 获取一定收益 (如社保) 的农地流转方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农户出让了农地经营权, 村集体收回后再次通过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1998年最先发生在浙江嘉兴的农民“以土地换社保”模式为起源, 后扩散到全国其它地区。

由于一直以来农地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 因此这种流转模式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其对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 这种模式从土地承担的社保功能出发, 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有些地方甚至由此设立农村社区, 将“洗脚上田”的农民变为“市民”, 为当地的其它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二, 通过买卖后集中的农地为养种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专业化的公司等组织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可集中土地进行大规模经营;由村集体供给的农地所签订的契约一般比较长, 这为土地的使用提供了稳定的地权, 利于吸纳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进入,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但是, 这种模式不足的地方在于:一是违反公平原则。无论市民还是农民, 社会保障应该是人人享有, 不应该拿土地经营权做交易, 让农民获得本应该享有的权利。二是在该种模式下, 农民的生存没有问题, 但如果农民后期的培训缺乏的话, 其发展将受到限制。三是这种模式只适合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不仅能吸纳失地农民就业, 为农民的社会保障提供充裕的财政资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 由于经济发达, 能较方便地搜寻到农地的需求方。但是,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由于上述条件的制约, 该种模式的运用要受到限制。

1.3 农地经营权入股 (股份制) 效率分析

农地经营权入股 (股份制) 就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以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 以土地收益为基数, 以土地使用权作股, 然后再经过公开竞争投包, 出让土地的实际使用权的农地流转模式 (唐国华、朱小静, 2007) 。这种模式中农户通过农地使用权所折的股份来获得收益, 农民转变为“股农”。它最先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广东南海,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延安南泥湾等地也进行过股田占有制试验, 随后, 山东桓台县、河北隆尧县、四川南溪县也都相继出现股田制, 后扩散到全国。至目前, 农地股份制模式在全国有多种具体的操作形式。

这种模式对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遵循了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农地经营权入股将农地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相分离, 在土地股权分配中保证了结果平等, 使每个农户都可以获得一份股权,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同时, 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能促进土地的有效流转和合理配置, 可以将零散的单个农民的竞争力通过整合后体现在整个股份公司的竞争力上, 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 也利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吸引除土地之外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合作, 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 并可将高科技植入农地经营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充分体现土地资源要素的稀缺性, 提高其使用效率。第二, 这种模式所形成的经营实体产权清晰、交易费用较小, 不易产生寻租或者出现侵犯农户合法权益的现象。第三, 农地股份制是实行按股分红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农地制度, 农民兼具劳动者与股东的双重身份, 将劳动与资本相结合, 个人利益与公司绩效相结合;农地实际经营管理者关注企业的绩效、声誉, 入股农户关心如何获得最大化的红利, 因此, 这种模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的各种积极性, 主动关心、参加集体经济组织的活动, 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是, 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实行这种模式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由于农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风险很大, 股农是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实际承担者 (但实际上其承担能力很弱) , 尤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的区域, 应严格禁止土地股份的转让, 以免农户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但是如果当地经济比较发达, 农民的收入已经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而且相对稳定时, 则可以允许土地股份转让。因此,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 股田制的实施需要有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两个条件, 一般建议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可以采用这种制度安排, 不发达地区应该缓行。但是从总体上讲, 笔者认为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角度上看, 这种模式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

1.4 农地经营权抵押效率分析

农地经营权抵押是农户为了农业生产经营需要, 以农地经营权做抵押来获取生产要素的一种农地流转模式。这种模式发生在贵州省湄潭、山东省诸诚和江苏省深阳等地, 主要是为生产进行融资以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这种模式对于保证农业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农业经营大户、专业化的农业公司效果更加明显。但是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首先,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征决定贷款期限要求长, 利率要求低, 在加上现金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资金供给就非常有限。其次, 这种模式最关键的是存在法律上的障碍。虽然我国的《土地承包法》中没有明确禁止利用农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融资, 但目前我国的《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和《担保法》第三十七条均作如下规定,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有违反上述法律的嫌疑。最后, 由于现阶段农民生产承受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风险, 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很大, 一旦出现, 则农民很可能出现另一种形式的农地“悲惨出局 (Distress Sales) ”。

2 主要结论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视角看, 目前四种农地流转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每一种模式都存在可适用的条件。但是, 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始终是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之所以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是因为这种制度变迁始终重视市场的作用,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 树立市场观念和意识, 积极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一直是今后的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的基本原则。政府要注意自身的角色, 重点在于制定相关政策, 依法引导农地流转, 千万不能“越位”和“错位”。

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农地流转机制,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需

农业发展阶段与农业补贴政策

蔡庆迎

(安徽省利辛县农机局农机监理站, 安徽

利辛236700)

要]农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也不同, 需要对农业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 如果继续实

行农业剥夺政策, 农民收入很难提高, 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同时, 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政府应该采取农产品价格支持和其他政策性补贴等农业保护政策。从2004我国开始实行农机补贴以来, 农机补贴政策已渐趋常态化, 农业补贴政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系统梳理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并逐步完善, 有助于这项政策的实施和完善。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率;农业补贴

在农业中实行补贴政策是很常见的, 这是由工农业的关系和农业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 崇尚自由, 反对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 在农业中也是如此。如果政府对农产品进行补贴, 使农产品价格保持比较低的水平, 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从2004我国开始实行农机补贴以来, 农机补贴政策已渐趋常态化, 农业补贴政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系统梳理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并逐步完善, 可以使这项政策的效果更显著。

1不同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问题

要以下措施保证:

第一, 大力发展农村的相关中介组织。2008年10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变迁指明了方向。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尽量实现交易双方信息对称和规模效益, 完善农地的定价机制, 农地流转市场中的中介组织的设立是必须的。

笔者认为, 中介组织的设立应该让市场去完成。中介组织的最主要功能是建立农地流转的市场化定价机制, 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而提供各种服务。参照当前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各种资产评估机构, 它们的设立都是遵循的市场化原则。因此, 凡是在农地流转中涉及“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 可以交给这些“企业化”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即使在经济相对不发达, 市场化的中介组织缺乏的地区, 政府在最初可以有意识地设立政府主导的中介组织, 但是, 一旦条件成熟, 政府还是应当从中退出。当然, 政府所做的还应该包括诸如完善流转法规、提供法律咨询、监督流转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农地流转后的土地利用是否违规违法等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 建立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农地流转机制, 确保农地不被它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对农地的严格保护。在遵循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 政府在农地的整体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地用途监管

不同的发展阶段通常面对着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反映在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部阶段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就是农业的份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下降, 这种份额的下降既包括农业产出占社会总产出比例的不断降低, 也包括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比例的下降。

低收入国家最主要的农业问题是粮食问题。农业生产赶不上人口和收入增长而增加的粮食需求, 粮食价格上升, 促使工资上涨, 制约了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一种手段, 就是如19世纪的英国那样从国外出口廉价农产品。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贫困问题, 即如何增加农民

等方面要加大力度。

第三, 建立土地保障的替代机制, 逐步还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极大地制约了农地的流转、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大力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医疗和实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逐步替代农地的社保功能, 还农地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的性质。

参考文献

[1]蔡亚军、苏迪: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几点思考[J].平顶山师专学报, 1999.08.

[2]李志刚:我国农地流转制度与农业产业集群作用机理及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 2010.04.

[3]田传浩, 农地制度、农地租赁市场与农地配置效率:理论与来自苏、浙、鲁三省的经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p64.

[4]姚洋, 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p8-9.

[5]钱忠好,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困境与乡村干部行为[J].中国农村观察, 2003.02.

流转方式 篇8

一、驻马店地区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 土地流转的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 由于驻马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农户们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土地流转面积持续快速增长。据调查, 以驻马店宋屯村为例2012年的土地流转面积为200亩, 土地流转率仅为12.5%。到了2013年发展到400亩, 土地流转率为25%。2014年底, 该地区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900亩, 流转率约为56%。调查分析得出土地流转的面积和速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以转包、入股等为主

目前, 驻马店地区土地流转的方式趋于多样化,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 转包。驻马店地区土地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的大市, 许多人在外务工、经商, 有的甚至在外地安了家, 到了农忙季节再回来既麻烦又不划算, 于是他们以转包的方式把土地经营权转交给他人。农户每年从承包者那里取得一定数额的租金作为为回报。第二, 入股。还有一些通过入股的方式转交给村里的合作社来经营, 主要以种植花卉苗木为主, 除了每年获得土地的租金外, 还能得到一部分额外的分红。第三, 置换。当初, 驻马店农村地区分配土地的时候, 造成了农户各自的地块相对比较分散, 这样不利于耕作, 有的农户在土地优劣无差异的情况下, 适当的对土地进行置换, 将土地集中到一起, 形成一大地块。若有差异他们会对土地进行折扣后再进行交换, 达到双方的满意。

(三) 土地流转的租金大幅上涨

近几年, 随着我国免除了农业税, 对粮农进行补贴, 使得农户对于其土地的期望值过高, 导致他们舍不得放弃土地的经营权, 进而抬高了土地的租金。2013年驻马店的土地每亩每年的租金为800元, 2014年则猛增至1200元, 使用土地的成本增加。另外一方面政府没有正确引导市场定价, 出现了漫天要价, 集体抱团, 哄抬地价的情况, 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四) 土地流转的过程不够规范

农村要把土地流转作为农民的头等大事来处理, 一般来说流转面积较大的土地大多是村委会出面来进行谈判商议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充分尊重每个农户的意见为前提, 自愿交易, 更不可以施加行政威胁等手段进行干涉。驻马店地区就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所以在土地流转中村委会组织要及时的公开流转土地的数量、单价、收益方式等, 让流转农户有充分的知情权, 来更好的进行监督。另外, 独家独户进行流转需要提前商定好一些事项, 例如土地的租金、年限以及纠纷处理等条款, 并在租赁合同中注明, 切实保护好自身的利益。

二、驻马店地区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政策的共同配合下, 确实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农村综合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 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把关不严, 造成流转土地的浪费

近年来, 驻马店政府不断地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给予投资商极大的政策扶持, 招商引资规模持续扩大, 形成了多个产业园。产业园建设之前在政府的鼓励下, 许多农民做出了牺牲, 放弃了世代耕作、居住的土地。然而好景不长, 许多企业效益不好, 纷纷倒闭, 造成大量的土地被荒废, 这些土地还附着有建筑物、大堆的垃圾、工业废料等, 复垦的几率极小且成本较大。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 层层把关, 才能做好工作。

(二) 许多地方流转的土地改变了用途

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 要把尽可能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粮食作物, 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流转后的土地被一些公司或者合作社违反双方的约定, 私自用来建设游乐场、开挖池塘、违规建筑等, 浪费了土地, 破坏了生态。例如驻马店地区的一些农业合作社就存在着种植产品类型单一, 而且种植的是非粮作物的现象, 粮食问题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和地区的安定和谐。对于私自变更土地用途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纠正。

(三) 土地流转的承包期过短, 阻碍了承包者对生产要素的投资

近五年期间, 驻马店地区的农户所进行土地的转让, 都是一年签订一次合同或者仅仅是口头上约定的, 源于这些农民对于近年来土地的租金预计会持续上升充满信心, 而不愿意签订长期的合同。而那些承包人则认为承包期过短, 更倾向于购进水泵、增加土壤肥力以及其他长期发展项目进行投资, 在短期内很难收回自己所投入资金。在这样的矛盾体下, 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如何安稳双方, 照顾到各方的利益, 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 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一般都是口头约定, 没有相关的协议证明

驻马店地区拥有淳朴的民风, 使得他们之间的信任感牢固, 一味的认为仅仅依靠口头的约定就能制约到各自的行为。恰恰这样做是不合适的, 一旦一方出现侵权的行为, 另一方就没法做到有凭有据。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法律意识淡薄, 没有考虑风险意识, 一般依靠口头约定, 没有书面协议, 这样不利于他们的权益保护。当地政府在履行其职能的时候, 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 对农户加强培训。工作中切实做到简政放权, 及时制定政策, 流转过程中加强监督, 对于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绝不姑息, 为土地经营权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三、土地流转对驻马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一) 土地流转发生之前, 以家庭个人经营方式为主

驻马店地区土地流转前主要延续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农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外, 有很少的一部分用来在市场销售。作为河南省的产粮大市, 驻马店市也是家庭式的小农经济, 按照人口承包集体的土地来耕种, 当时的机械化水平不高, 基本上靠人力, 每到收获的季节都很辛苦, 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还是十分的开心。

农产品收获后, 农民必须要到粮所上交一部分粮食, 被称作“交 (缴) 粮”。剩下的一部分才属于自己, 每到麦收过后, 粮所都排了长长的车队, 场面很是壮观。这种所有制关系下, 农户没有所有权, 但有收益权和经营权, 这就加强了农户对于土地独立经营的地位。

但是在这一经营方式下, 生产规模过小, 限制了农民的创造力, 造成了农业的长期落后, 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这种局面有待改变。

(二) 土地流转发生之后, 集体经营方式逐渐盛行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指引, 为了克服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弊端, 驻马店地区逐渐有了土地流转的现象, 企业、个人在农村广泛收集闲置的土地, 扩大自己的规模。基于其所具备的特色资源优势, 驻马店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蘑菇、畜牧业、林业、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区。大量的农业合作社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以官庄镇为例, 2014年, 以合作社的方式建立雪松基地, 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该镇土地流转率达到了68%, 带动农户九千户, 解决了4000人的就业, 营业收入达到1.7亿元, 社员除了土地入股的每年租金, 年末还进行分红。社员的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元。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经营方式演变的必然趋势

农户在尝到土地流转后的甜头后, 纷纷鼓励亲戚、好友进行土地流转, 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土地流转后通过加大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大多数的农户进行必要的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意义

1.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小农经济的背景下, 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的成本不断增加, 再想依靠原来的高投入来换取高收益, 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农分散经营的特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经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一方面可以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从另外一方面来看, 土地流转的对象主要是企业、集体等经济组织, 农民除了获得土地租金, 还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稳定的工资薪酬,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吸引资金流向农业

城市已经发展的很成熟, 而广大的农村地区, 方兴未艾, 许多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所以在加快土地流转的背景下, 土地集中化程度提高, 对于资源进行整合, 有利于吸引资金流入农村地。同时本地人民对于当地比较了解, 可以减少发展中的阻碍, 所以政府要下功夫激发本地资金的潜力,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兴起, 在增加收入的同时, 还能妥善安排好剩余劳动力的问题。[3]

3. 壮大农村经济, 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以前的农村市场闭塞, 产品基本自给自足。随着经济的开放, 小农经济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 在市场中的风险不断加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各种资金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进行资本输入, 其中不乏投机行为, 一旦受到冲击, 对于农村经济是致命的。所以让农村经济敢于“走出去”就要整合资源, 发展适度规模经济, 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同时要“引进来”, 欢迎外来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的活力。[4]

4. 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补充和发展

在特殊的时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了民心, 很好的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机械化的发展, 生产力的提升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渐渐地显现出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符合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是在原有制度下的创新, 它越过了农业合作化时期对于农民创造性的障碍, 反而能有效的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得不说,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时代的进步, 充分发挥农民自主性的伟大创新。

(二)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具备的条件

1. 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发展适度规模经济, 带来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考虑到农村的情况, 一部分农户在外长期务工, 为子女求学在外地定居, 另外一些新生代80、90不愿意再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就造成了农村具有很大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资源的富余就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来条件。土地是发展适度规模经济的基础。

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需要有资金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腰包越来越殷实, 但是发展规模经济需要雄厚的资金, 来购买机械设备、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都需要资金。而合作社的建立, 股份制的合作, 使得有限的资金聚集在一起发挥巨大的价值, 同时土地的抵押制度换来了银行业的支持, 为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条件。[5]大量的资金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 逐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日益完备的法律体系

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流转的规定、管理办法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来规范土地流转。法律方面主要是限制各方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 稳定承包关系, 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通过逐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日益完备的法律体系为适度发展规模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武器和政策支持。

摘要:长期以来土地流转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地流转发展的背景, 再以驻马店地区的土地流转为例, 分析该地区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得出土地流转对于当地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土地流转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 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对各地正确引导土地流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营方式,适度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王筛妮.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产权制度[J].理论前沿, 2008 (7) .

[2]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8) .

[3]张颖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

[4]高玉峰.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对策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9) .

流转方式 篇9

一、调查数据分析

2008年7月,我们对四川省所辖的雅安、成都、南充、广元、内江、宜宾、自贡、巴中、绵阳、德阳、遂宁十一市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调查。以下调查统计的数据均为样本平均数以及以样本平均数为基础所衍生的数据。

(一)对四川农村家庭人口构成的调查统计

从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四川农村家庭中其中主要劳动力人数占41.67%,老人和学生分别占25%,其他还占了8.33%。由此可见四川农村家庭人口组成结构比较合理,主要劳动力占到了41.67%;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社会的劳动力压力仍然很大,家庭中40%的劳动力要供养60%无法劳动的其他家庭成员(L41.67%

(二)对四川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从事的生产领域调查统计

四川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只占到35%,大量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和在本地经商以及其他行业,其中选择外出务工的占到了47%,本地经商和其他行业的占到了18%。由此可见农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极具下降,四川农业基础生产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对四川农村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

四川地区平均每农户拥有土地4.13亩,而用于自己耕种的土地仅有1.49亩,占所拥有土地的36%,其中大部分土地(61%)都通过各种形式流转出去,有极少一部分(3%)土地荒芜。对于流转出去的将近61%的土地如何使它发挥出它的生产力,成了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我们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对四川地区农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统计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仅占家庭年总收入的5.65%,进一步说明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极小,大多数农业生产都是自给自足的家庭小生产,在农业生产方面四川地区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五)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调查统计

从上图可以看出,四川省土地流转出的主要方式是免费转让、转包和政府征用。对于“免费转让”这种土地流转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利用土地的价值,反而使得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目前四川地区的“外出务工热”现象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改变,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些劳动力流失后丢弃下来的土地使得农民朋友们既能从外出务工中取得收入,又不影响四川地区土地的生产力,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两个方面同时做好,必将为四川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后农村的土地问题

当今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已经悄然来临,如何利用好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四川地区“外出务工”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滞留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不合理,造成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再加上四川地区地形复杂,丘陵和盆地遍布,且山多,土地不平坦,我们要做好因地制宜的发展四川地区的农业生产,使农业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亮点。

(一)从农民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一是要从农民的意识上进行扭转,转变农民的小农生产和自给自足的思维。打破地区的封锁,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更好的发挥地区特点的优势,使各地区在资源和产品配置上得到相互补充。四川地区的农民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大胆创新土地的使用方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农民朋友们要勇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例如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的“孟岔模式”就是一个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经济的典型。该村村民孟浩海等户农民大胆实践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形成红枣特色产业,有效发展了农村经济。再如重庆市的“八角模式”,重庆市梁平县八角村由村委会搭桥,动员村民将未耕种的土地通过租赁方式流转到种养业大户手中。并由村里成立专门的土地流转委员会,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业主代表共同组成,协助村民办理土地流转事宜。现在全村有1100多亩土地出租给种养业大户经营,从事茶叶种植、水禽养殖等第一产业,流转土地占到了全村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二)从政府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1.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始终锁定在“三农”问题上,充分说明“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加上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目前,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起点,处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家又批准重庆、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其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制度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

2.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完善工作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是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土地流转的基本前提。四川省各地要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抓紧做好二轮承包完善工作,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发放土地经营权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台账。同时,要适应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有偿、自愿流转的原则,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加速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加强对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

要让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土地不仅仅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手段, 更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加快土地流转正是合理利用这一资产、增加要素收入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

4.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首先可以建立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培育流转市场主体。建立土地管理服务中心,规范流转市场管理。其次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性质和承包地用途的情况下,推进农民承包地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形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方式可以是农民自发流转、托管组织流转、委托流转、集中连片流转、再流转等。再次是适当放宽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范围。在不损害土地耕作条件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下,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科学试验等可视为农业用途。允许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开展与经营主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农业观光旅游等经营活动。鼓励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投资兴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所占土地不占其临时建设用地指标,并免收各种手续费。还有可以突破农村集体建设土地的用途限制,拓宽土地使用范围。最后是创新流转模式,一是普遍推广“田保姆”模式。对因出外打工缺乏劳力而无法耕种、可能撂荒的农田实行代耕、转包、转让、出租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优化人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收益。二是积极推广“五统一分”模式。将农民手中不能流转的分散的土地资源进行互换,根据市场需求,“统一规划、统一耕作、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局面,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三是扩大推广“招投标”模式。在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将农民闲置的承包地、未利用地、四荒地等采取项目招投标的机制进行流转。四是完善推广“股田制”模式。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制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形式。五是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流转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充分发挥城郊乡镇的地缘优势,引导农民集中土地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依据各地产业特色,引导农户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又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民,采取各种形式依法把承包地流转到种养大户手中。同时,积极引导同村同组农户以互换形式加快土地集中,改变目前土地布局过小、过散、过乱的问题,切实提高耕种效率。

6.实行激励措施

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 允许并鼓励农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从科研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各科研机构积极探索土地利用上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为政府决策和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四)从社会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首先要转变社会思维,社会要认识到农村土地也是一块发财地,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到农村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其次要从社会意识的角度真正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支持农业生产。

做到了以上几点,就能够使四川地区更加高效、优质、科学的利用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同时也使农民朋友们通过外出务工和流转出土地两种方式获得收入,还可以更加科学的规划农村市场和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更加有效的发挥农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 西南部的四川地区尤为明显。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效应, 也带来了农村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如何使这些土地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成为了四川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又在于如何合理的转变农村劳动力流失后闲置土地的流转方式, 这就需要政府、农民、社会、科研机构一起努力共同实现农村闲置土地的合理流转, 最终实现四川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劳动力,流失,土地,流转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福洹.农村改革的新方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

[2]邓兰燕,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课题组.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设计研究, 2007.

[3]屠珊珊.打造农村土地流转新的里程碑——关于完善后续举措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试点的思考, 2007.

上一篇:微生物发酵制药下一篇:克伦特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