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改革

2024-10-25

公证改革(共10篇)

公证改革 篇1

引言

2012年10月, 嘉兴桐乡市公证处主任被网民举报收入畸高、消费铺张,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片质疑。两个月多后, 桐乡市纪委宣布调查结果认为, 公证处的高收入、高开支的现象虽不合理但并无违规之处。这一结论引发了热议, 并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引向了有关公证机构的现状和公证制度的改革这一问题上来。

实际上, 公证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变迁, 本次事件也并不能完全表现和暴露出现行公证体制运行下公证机构存在的所有问题。甚至, 在现今公证机构设置格局多元化、公证机制运行地域化的背景下, 公证体制实践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表象是大不相同甚至是相悖的。

一、我国公证机构体制的演进

1982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暂行条例》) 。这一条例模仿了原苏联的公证体制, 实行的是完全行政化的公证制度;在中共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拉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序幕, 并将公证机构定性为市场中介组织的背景下, 2000年7月, 国务院批准并转发了《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 要求“现有行政体制的公证处要加快改为事业体制”, 并同时鼓励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组织试点设立合伙 (合作) 制公证处, 行政、事业、合伙 (合作) 三种公证体制并存的情形由此形成, 并延续至今。

这样的市场化改革在各地的推行程度和模式各异, 反应也不一。这尤其表现在新设立的合伙 (合作) 制公证机构的设立与发展情况上:于2000年6月成立的厦门鹭江公证处较快地适应了新的机构形式, 并已步入其良性运营的第十三个年头。而在同年1月于深圳设立的全国第一家合伙 (合作) 制公证处的深圳至信公证处, 在其成立运营仅两年半就爆出“失踪”案和腐败丑闻, 这一市场的不良反应, 还一度导致改革被“叫停”。

另外, 该次改革的重头戏———改革转型为事业单位方面:仅仅用了不到一年, 除了少数西部偏远地区, 全国的绝大多数公证机构均已完成了转型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但此番改革后, 各地已改制为事业单位的公证处的具体类型也不一:是否采用“自收自支”模式不一, 是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不一。采用“自收自支”模式的公证处如前文所提到的桐乡市公证处, 若在一定区域内公证机构数量设置或公证费用规定不合理, 就有可能导致作为还未完全走向市场化竞争的公证机构, 因为对公证资源的垄断而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收入畸高但却合法合规的怪象。而在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公证机构, 便造成了公证员的权责不相符的局面, 无法对公证员进行良性的激励, 从而减低了公证的质量和效率, 使得公证制度的运行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其提出的要求。

2006年3月1日, 经过10年反复酝酿的《公证法》正式实施, 而与其配套的《公证程序规则》也在随后颁行, 随着这两部对公证立法研究和公证制度实践均有着基本法律依据作用的法律、规章的实施和颁行, 新一轮的公证机构体制调整和改革又陆续展开。

二、我国公证机构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公证法》第六条规定, “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 不以营利为目的, 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其回避了对公证机构定性这一的关键问题的解答, 仅将公证机构模糊地定位为社会服务机构;而在机构设置方面, 除了增加了“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的提法之外, 基本上沿用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同时第九条、第十条规定了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能。另外, 结合第四十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 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我们可以看出, 《公证法》取消了司法行政部门可以撤销公证书的规定, 表明了司法行政部门将退出对公证机构业务工作的微观干预, (1) 而更加突出了公证机构的独立性并标明了其市场化的趋势。

《公证法》虽未明确公证机构的性质, 但是笔者认为其规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 我国行政、事业、合伙 (合作) 三种公证体制并存的制度实践, 具有其形成并存续至今的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原因。公证体制作为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中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 应当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我国自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商品经济已经初步确立。在这一背景下, 政府也同步通过对自身机构的改革, 将部分管理社会的职能交给市场这一“无形的手”。但政治制度的改革都是渐进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我国由于未成熟的市场和社会中的诚信价值体系缺失, 目前如果将公证看作纯粹的市场活动, 民众很难对公证产生信赖, 这将对公证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公证制度也无法承担起实现公平公证的职能。 (2) 在我国公证机构体制的实践中, 除一部分经济落后地区仍保留了行政机关性质的国家公证处外, 大部分地区的公证处已经改革转型为事业法人性质, 小部分发达地区被选择作为试点, 设立了自负盈亏的按市场规律运行的合作 (伙) 制公证处, 这是符合我国的经济现状和社会进程的。

另一方面,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公证制度设立的本质目的是国家对社会经济及民事生活的干预, 同时也为公证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而在以建设市场经济为中心、大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并将部分国家权力社会化的大背景下, 公证制度职能的预期也将发生变化。首先,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将发生改变, 其更加具有间接性和服务性, 并需要同时满足市场对其提出的提供法治和信用的双重要求, (3) 而这正是公证制度所能提供的。另外, 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实践方向来看, 其公证事业的发展均倾向于淡化其纯国家证明力的性质, 并转向将公证当作是提供社会公信力的活动。即渐进式进一步深化的市场化改革应是公证事业的发展方向。

三、《公证法》施行后的新一轮改革

《公证法》施行后引发的新一轮的公证体制的改革, 在各省市具体操作方式各异, 有学者总结归纳出了各地的改革模式,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抚顺模式、太原模式、重庆模式和南京模式。但在没有统一的改革模式指导的情况下, 各地的改革路径的选择却也体现出了殊途同归的一面:第一, 各地均选择了事业单位体制作为机构形式的基本统一方向;第二, 基于原公证体制下的公证业务一般集中于市级公证处的实践背景, 在改革时, 均选择了以“市”为单位、以“市”作为体制整合后的公证机构的基本层级。 (4) 其具体的改革基本步骤为对已设立的合作 (伙) 制公证处的撤并, 并根据市级层面的公证业务的需求对公证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及再分配。

四、改革后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目前的总体实践情况来看, 各地启动的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仍停留在了初始阶段, 各地因本地的资源、决心和力度各异, 且未能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适性和示范性的通用模式, 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公证制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缺乏独立性, 影响公证工作质量。公证体制是提供具有高度信用的证明力的机构, 要求其工作具有公平公正性, 其独立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公证处受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对此《公证法》虽更明确的将司法行政机关定位为了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但各地公证处的工作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行政机关的干预使得公证机关和公证员难以体现其独立性, 从而影响到了具体公证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解决这一问题即应当在人事任免、工作决策以及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公证机构相当的自主权。

二是公证制度缺乏配套实体法。《公证法》取消了公证机构的行政层级设置, 但对于刚刚迈入市场化道路的公证制度来说, 仍不足以解决公证实践中出现的公证处之间互相诋毁、争夺证源给回扣的恶性竞争的问题。笔者认为, 取消行政层级的设置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现存的此类恶性竞争现象的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 公证机构已改制为事业单位并逐步迈入市场化的运作, 但相关的公证市场需求却不对等。为解决这一问题, 应当在婚姻法、物权法、公司法等民事法律中将必须公证的事项具体和明确化, 从而形成国家对重大的民事法律关系的间接调整和规范,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证制度的市场功能和社会价值。

三是公证工作中实行的主任审批制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公证处一般实行主任审批制, 即公证书由公证处主任审批同意并盖章后才能有效成立。一方面这一制度架空了具体办案公证员的公证权, 导致了公证事项办理和出证的脱节, 也间接抑制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由主任一人行使全部出证工作的决定权, 将导致办证质量下降且使得权力过于集中。关于该问题, 笔者认为公证工作中应当更优地推行主办公证员制, 即一般的公证事项由同一名主办公证员受理、出证,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办证的质量和出证的效率, 还有利于鼓励公证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其业务水平。

四是公证机构缺乏职业吸引力, 影响公证队伍发展。公证机构性质的不明确、缺乏资金保障以及实体法规定的缺失等共同影响着公证机构的职业吸引力。相关法律人才更倾向于律师、法官等职业, 而非公证机构。要改善这一现状, 除了应同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之外, 还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采取公证员限额制和公证员终身制, 提高和改善公证员待遇的同时, 提高公证员的准入门槛, 把公证员作为高度专业化和充满荣誉感的法律职业进行规范, 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公证人员队伍。

综上, 笔者认为《公证法》对公证机构的性质虽措辞不明, 但这实际上是基于公证体制的具体实践背景, 给公证体制改革留下了可操作性的空间, 并指出了大致的渐进的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我国公证制度的发展方向应为, 基于当下的社会、经济条件完善已有的以事业单位机构为主的机构模式, 尤其是在前文的若干问题上形成较为统一的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的公证体制模式。

摘要:2006年3月1日, 经过10年反复酝酿的《公证法》正式实施, 新一轮的公证机构体制调整和改革又陆续展开。目前各地启动的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仍停留在了初始阶段, 各地因本地的资源、决心和力度的各异, 且未能总结出一个具有普适性和示范性的通用模式, 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公证机构体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公证,公证机构,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志扬.公证机构设置的改革思路辨析[J].中国司法, 2005 (10) .

[2]叶林, 刘志华.公证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 2006 (4) .

[3]詹爱萍.反思与重构:<公证法>施行后公证体制改革述评.司法改革论述.2008.

公证改革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公证行业的发展将面临国际化。我国现行的公证运行机制虽已有了的发展,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第四届公证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公证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吹响了前进的口角。我们应当对公证行业有一个新的定位。在革新公证行业制度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同时,既要保证公证行业的国家性,也要体现公证等行业作为自由职业的服务性。在此基础上,对公证制度的发展与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公证行业接轨,让公正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公证;公证制度;公证行业;服务性;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公证行业的现状及改革

我国现行的公证体制在队伍素质、服务领域和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公证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必须从有利于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点出发,不能单纯从司法行政的经费和职能角度看问题,必须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出发,公证行业现在运行的体制不利于公证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种种危机,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旧的运行模式,寻找到公证行业的发展出路。

(一)存在的危机

1.行业生存的危机

电子网络和电子设备交易的无纸化,对以纸笔为介质基础的公证行业发展带来了危机。在这个危机中,由于电子商务网络化和电子交易的无纸化,我们感到以纸和笔为媒介的传统公证方式不适应了,我们失去了证明的手段和方式。这种传统的公证方式与电子方式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传统的公证方式发生了危机,业务领域发生了危机。许多原有的运作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公证行业可能失去很多领域。许多应由公证员提供服务的领域被律师抢占。我们最大量的业务是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今后由于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化的传输,纸介质的法律文书肯定在逐渐减少,我们的工作对象领域随之缩小,工作方式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今后这方面的影响还会逐步加重。公证行业作为一种法律职业,多年来从选拔人才来看都是专一型的,以法律专业为基础。今后于高科技的发展,公证涉及面的扩大,除法律专业外,更多的是其它专业拔术强、涉及领域广博的问题,既懂得其它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又熟悉公证业务,我想这样的人才不会很多,但今后公证行业对这样的人才很希缺。以上的几个新问题都威胁着公证行业的生存。

2.管理体制的危机

&

关于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公证权;性质;公证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F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83-02

1公证的性质探讨

公证顾名思义就是“公权作证”或“以国家名义证明”。公证的产生,是国家权力顺应社会的发展,介入市民、社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物,使得原本属于民间信用保证机制的证明活动印上了国家的烙印,同体现国家权力意志的行政权、司法权相比,公正权有着自身不同的特性。

1.1公证权不同于行政权

行政权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与公证权相比,虽然都是以国家的名义行使权力,但两者的不同之处显而易见。从服务的对象和存在的目的来看:行政权的行使是出于社会综合管理的需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益,为大众服务,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公证权则是在当事人的申请下对特定的行为或事物的真实性、合法性提供证明服务,其服务对象具有个别性、单一性。从行使方式上看:行政权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自主行事,无需当事人的申请;而公证权的行使则只有在相对方的申请下国家才能够提供公证服务。从行使内容上看:行政权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其行使结果往往改变了当事人之间已有的权利义务法律状态;而公证权所涉及的范围只有证明权这一项内容,其行使结果不会变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认可和证明。从行使程序上看:行政权的行使是以命令——服从为物证的,行政机构之间互相隶属,下级机关对于上级机关的指令必须服从,没有独立的自决权;而公证权是一种证明活动,要求对所证明的对象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独立的、自主的判断,因此,公证权要求公证机关应当是独立的。

1.2公证权不同于司法权

司法权是国家审判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之间的纠纷进行判定,并以国家的名义作出裁判的权力。司法权与公证权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一种判断权,都要求国家将这种权力赋予给个人而不是机构;都要求行使权力的主体是独立公正的;都是依当事人的申请而行使;都是以国家的名义行使权力等。但两者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管辖的对象上看,司法权所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纷争,并依权对之进行裁判;公证权则只对权利义务关系已确定的事宜进行公证,对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的纠纷则不予公证。从行使的结果看,司法权将当事人之间不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变成确定的,改变了当事人之间已有的权利义务法律状态;而公证权则只是对当事人之间已存在的权利义务状态进行了确认。从行使的效力来看:司法权代表了国家和社会对当事人行为的最终评价,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而公证的结果在司法中可能受到司法权的审查,如果明显错误,则可能受到司法权的否定。显然,司法权的效力高于公证权。

基于上述分析,公证权作为一种“权”,既不同于行政权,又有别于司法权,与立法权更是大相径庭,是独立于三权之外的一种“权”。公证权作为源自民间并服务于民事活动的一种权力,更多地体现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民间性、服务性、中介性,而不是它的公权性、强制性,充其量也仅是一种“准公权”,针对这种特性身份,相应的也就要求建立起既不同于行政体制,又有别于司法体制的公证体制。

2我国现有公证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证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对公证权的认识存在许多局限,例如:将之作为国家行政权的一部分,相应地公证机关也是作为国家司法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部分,公证权的分配仅分配给公证机关,而非具有独立判断力的公证人员个人。这种观念与做法扭曲了公证的本来面目,尤其在市场经济时代,错位更加明显,旧的公证体制的种种弊端也得以显露。

首先,按行政级别、行政区划分设置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四级公证机构模式,模糊了公证在市场经济中中立行为的特性,从而影响了公证职能的充分发挥。公证作为一种信用强化和保障机制,其地位决定了必须要保证公证权行使者的公证性、独立性和可信性。而在现行体制下,公证机关的直接领导机构是各级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命令与服从,这与公证机构应有的独立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而缺少了独立性的机构,其作出的公证性是令人怀疑的。[1]

其次,现行公证体制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管辖体制,使得公证这种民间性质的法律服务受到人为的地域分割,严重束缚了公证多元化、多方位渗透于市场经济各个领域的法律服务功能,制约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证机构的平等竞争,不利于公证事业的整体发展。[2]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体制也没有体现公证服务的经济便民原则,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公证的速度效率要求。

再次,现行公证权统一赋予公证机构而不是公证人个人,这就人为地割裂了权责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公证作为一种证明活动,也是对行为或事实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作出评判的活动,这一活动只有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作出。在公证活动中,公证的对象——各种文书、行为的真实合法性,也是公证人员在经过审查、分析、判断之后作出的公证结果。这种评判的权力由公证人员来行使,相应的责任也应由公证人员来承担。但现行公证体制下公证人员行使着公证权,而自身却没有独立的公证权;公证机构不能行使公证权,却要承担错证的法律责任。这种权责的人为割裂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3对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鉴于现行的公证体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那么对公证体制进行改革显然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了,但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理论和实务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对现行公证的改革,必须立足于现实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公证在市场经济中其固有的特性,建立起新型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公证制度。第一,公证制度必须体现公证的民间性、服务性。这就要求首先将公证行为介定为为市场经济民事交往服务的中介行为,这就要求公证制度要遵循民事活动中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等价有偿。要树立起“为当事人服务”的思想。第二,公证制度必须体现公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这就要求作出公证行为的主体必须能够依靠自己的思考独立的作出判断,而不服从于其他组织和个人的指令和干涉。这就要求公证主体必须自己独立地承担其错误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三,公证制度必须体现公证的权力性、权威性。公证不是一种单纯的证明活动,它不同于“私证”之处就在于,公证是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公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对公证权的授予,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只有符合享有和行使这一权力的人才能代表国家从事公证活动。第四,公证活动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以处为本”的体制违背了公证的自身特性,公证作为一种证明活动,其权力的行使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新的公证体制要求将公证人员从公证机构中独立出来,回归公证本身的固有特征。

就具体制度而言,我国公证体制应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在公证机构的设立上,将现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下的公证机关独立出来,成立市场机制下完全独立执业的公证人事务所,对社会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在公证机构的管辖上,打破依行政区划分进行管辖的体制,在全面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公证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批准成立公证人事务所。公证人事务所的公证服务范围不受地域限制。这样既可建立起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公证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又可避免行业的过度竞争出现的种种负面影响,有利于公证业的平衡发展;在公证权的授予上,改“以处为本”的方针为“以人为本”,将公证权赋予具有法定资格的公证人,由公证人行使这一权力并独立承担相应责任,保证了公证权的权责统一,这样有利于建立起公证的激励约束机制;[3]在公证的责任承担、错证追究机制上,实行公证的责任保险制度,要求每个公证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在执业时必须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分担其在执业中出现的错证责任[4];在公证的管理上,改变行政管理垂直领导体制,变成以行业自治为主、行政指导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叶自强.公证机构设置问题探讨[C].见:民商法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1994

2 张桃贵.公证管辖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公证,2000.3:31~32

3 王士刚.建立“以人为本”的公证制度[J].法学杂志,1999.1:51~52

4 叶自强.现代公证制度应用研究[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Notarization System in China

Zheng Jinxia

Abstract:Notarization power itself is different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also distinguished from the jurisdi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status as “quasi civil rights”exp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le system distinguished from both the administrative setup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The present notarization system counteracts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 which multiplies all sorts of malpractices. Therefore the need for its reform is imperative.

新形势下公证机构改革路径探索 篇4

1 新形势下公证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公证机构性质不明确

公证机构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的出台虽然对公证制度进行了完善,但依旧存在较大缺陷。实际情况中,在《公证法》未出台之前,相关法律规定公证机构属于国家机关,但是在《公证法》中,规定公证机构不将盈利作为目的、依法设立、依法行使自身的公证职能,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属于相对独立的证明机构。所以《公证法》没有对公证机构的性质进行明确规定,在性质方面存在一定模糊性,影响公证机构自身职能的发挥。由于《公证法》并未对公证机构的属性进行规定,这将影响公证机构的长远发展,所以明确公证机构的属性至关重要,这也是构建信用社会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对公证机构的属性进行明确,将会导致相关公证制度的建立、公证机构的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

1.2 公证机构管理不规范

在公证机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混乱性。在《公证法》中,规定司法部门依法监督、指导公证机构、公证员以及公证协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司法行政部门却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证机构依法开展相关的公正工作,并不会受到个人以及其他单位的非法干涉,但是却又规定公证机构需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以及监督下开展公证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公证机构与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就是属于领导和被领导,司法行政机关不仅对公证机构的公证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还会对公证机构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行控制,所以公证机构难以独立进行公证工作,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当公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当竞争问题时,司法机关却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致使公证机构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在行政制条件下,司法机关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公证机构的公证收费,因此司法行政机关与公证机构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所以受利益条件的影响,司法行政机关不会对公证机构进行严格监管,有时还可能做出一些违规事情,导致公证机构无法正常运作。

公证机构管理如果过于混乱,就会出现问题,不仅破坏公证的独立性,而且会造成恶性竞争等问题。在公证独立性的影响方面,公证独立性不会受到外界以及个人的非法影响,相关责任主要由公证机构承担。实际情况中,公正机构会受到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及监督,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方面并没有较好的独立性,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无论是在行政制、合作制还是事业制条件下,公证机构都会受到司法行政机关的控制。在司法部的相关规定中,要求处于事业制条件下的公证机构对人员实行聘任制,相应的公证处主任主要由同级的司法行政机关择优聘任,公证机构的其他人员则由主任进行聘任。所以,司法行政机关控制着公证机构的人员安排,而且也控制着公证员执业注册等多项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公证机构难以保持中立地位,进而出现多种违法乱纪现象。

在不正当竞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公证机构虽然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实际进行改革时,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问题,不仅损害公证行业的形象,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很多公证机构都纷纷设立相应的办证点,这种现象表面上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但实质上只是为其自身争取到更多的证源,包括银行等大客户。有些公证机构通过协议费、介绍费等方式来稳定证源,以支付回扣形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基于公证特性,不论是在何种条件下,相应的公证书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为了获取更多的业务,一些公证机构常常互相诋毁。由于公证机构的人力资源存在一定限制,在公证人员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时,有些公证机构就招聘一些公证辅助人员,简单进行培训后便让其开展相关业务,致使公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 新形势下公证机构改革路径分析

2.1 对公证机构进行行政许可控制

公证机构虽然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需将公证机构置于行政许可范围。公证机构所行使的证明权主要由国家赋予,未经许可,公证机构并不能拥有相应的证明权,所以公证机构必须经过行政审批才可行使相关权利。为了解决公证机构的不正当竞争问题,确保公证活动的公正性、客观性、权威性,司法行政机关需对公证机构的设置进行控制,根据相应的公证业务划分辖区,确保每个辖区中有一个公证机构即可。国家还需组织相应的公证员考试,对公证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限定,完善公证人任免以及罢免程序,这样才能提高公证机构改革质量。

2.2 适当调整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权

由于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管理过多,导致公证机构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影响公证机构的改革发展,因此,对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权进行适当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司法行政机关需找准自身定位,切不可越俎代庖,改变传统管理思想,做好分内事即可。国家需完善相关管理法规,对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权力进行控制,避免其对公证机构任意干涉,影响公证质量。

2.3 明确公证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完善公证管理体制

公证协会是公证业管理中的重要结构,在许多方面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包括公证人员的监督管理、公证行业的规划等内容。但是实际情况中,我国公证协会并没有发挥出较好作用,形同虚设。因此,国家必须明确公证协会的独立地位,完善相应的公证管理体制。以往公证协会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致使协同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进行管理,因此,国家需让公证协会拥有自身独立的组织领导机构,通过所有公证员的投票或其他公正方式选举相应的领导人员,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出公证协会的作用,促进公证机构的有效改革和发展。

3 结语

公证机构在各种事件纠纷的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相关公证法并不完善,而且公证机构自身机制也存在较大缺陷,致使公证机构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促进公证机构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有关部门必须对公证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完善相关公证制度,调整公证机构的内部结构,让公证机构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摘要:公证机构是重要的社会机构,也是防止纠纷、减少诉讼率的重要执行机构,如果公证机构自身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公证机构公证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快公证机构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情况中,我国公证机构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我国公证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而且公证机构自身的管理也不规范,致使公证机构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公证机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证机构,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周兰领.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的公证机构的改革定位[J].中国公证,2011(3).

[2]李继伟,马丽芬.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下的公证机构变革[J].法制与社会,2013(9).

[3]柴宇.我国公证机构的性质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4.

[4]戚振华.事业单位改革下公证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司法,2012(5)

公证改革 篇5

公证作为一种预防纠纷性质的制度设计,其基本效力方式就是以公证的强大公信力凸现出来的,获得并维系这种公信力是整个公证制度得以持续运行以致良性发展的基本命题。从上述命题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公证公信力只有外化为公证行为和公证书,才能被当事人所感知。而开展公证行为和制作公证书的主体就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由此可见,公证机构和公证员能否依法正常执业是我们探讨我国公证公信力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正常执业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为:

1、风险责任大。公证法等法律法规都详细规定了公证人员的责任义务,但面对实践中层出不穷的当事人利用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情况,公证人员在尽了勤勉审查义务的情况下却仍然面临承担过错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公证人员的救济和保护渠道缺失。

2、调查核实难。公证机构根据调查核实材料的需要向婚姻登记机关、银行、公安等部门查询婚姻状况、存款数额、户籍身份状况时,相关部门往往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或不予合作,使得调查核实工作难以开展。

3、行政干预过多。不少自收自支事业性质的公证机构需要自己去开拓证源做到“自收”,但司法行政机关特别是区县一级司法局对“自支”设立各种限制和规定,或是把公证处当成机关的合法“小金库”随意使用公证处收入,严重影响了公证机构行使独立事业法人地位和公证处的健康运行发展。不少地方政府还给公证机构下达任务,强拉硬派公证机构参与招投标、违法强拆等事项的公证,充当地方政府违法行政的挡箭牌,由于公证机构不可能全程参与监督,非常容易给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带来巨大的责任和风险。

4、公证文书法律效力地位尴尬。同一公证处出具的同一类《执行证书》在不同的人民法院却境遇迥异,同一类公证文书在不同区域、不同机构的采信率也大相径庭,公证书法律效力不统一的现实无形中也削弱了公证质量、破坏了公证的执业环境。有的法院甚至对公证书“不予理睬”,就是不作任何裁定,让公证文书处于极为尴尬的、救济渠道缺失的境地。

5、行业内存在不正当竞争。部分地区有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为追求利益不择手段,不正当竞争和回扣之风愈演愈烈;部分公证处随意收费、随意涨价、变相加价情况严重;有些公证处随意压价延揽证源,有的协商收费讨价还价,毫无尊严。对以上种种违反国家统一收费标准的行为,有的地方甚至出台行业自律公约进行集体保护,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证形象,扰乱了公证执业环境,损害了公证行业的整体利益。

当前公证执业环境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其背后的成因是复杂的。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多种体制并存,公证资源分配不合理。行政体制、参公体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等五种不同的体制并存,同一地区存在不同性质(形式)的公证机构,同一城市存在不同层级的公证机构,这种体制上的混乱导致公证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非常普遍,给公证机构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公证公信力。

2、法定公证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公证法》没有明确必须公证的事项,散落在《拍卖法》、《担保法》、《继承法》和《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公证的条款也都是选择性的。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少,在许多领域还是空白。作为民法典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权法》,在不动产物权变动等涉及物权效力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引入公证制度,使公证在不动产领域的作用難以发挥。《公证法》第四十四条关于对当事人造假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没有衔接。公证行业长期处于守株待兔、等米下锅的状态,长此以往公证机构有被边缘化和被社会抛弃的危险。《公证法》颁布后,配套的法规也没有跟上。

3、与职能部门沟通困难,公众公证法律意识薄弱。缺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沟通支持和相关硬性规定,使得公证机构、公证员在调查核实、业务开展、执业风险方面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由于历史原因,社会的信用意识在我国没有充分发育,社会整体的信用意识水平较低。有的当事人公证法律意识薄弱,片面地认为办理公证会增加成本、降低办事效率,因而他们不愿甚至拒绝办理公证,更别说自觉运用公证手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前,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大多是出于一种“被迫”的心理,往往是迫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要求而不得不办。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寻求解决的办法,探寻合适的出路,给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正常执业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1、司法部应当真正重视和加强公证工作,尽快出台推进公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坚持公证公益性和全额保障边远民族欠发达地区公证经费的基础上,真正贯彻落实《公证法》,优化公证资源配置,加快去行政化进程,确保落实公证处独立法人地位,为公证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一个方向。

2、修订《公证法》,推进落实法定公证;梳理、分类、修订、汇总目前仍在施行的办证规则,新公证业务制定办证规则;争取与最高检、最高法对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作出司法解释,对伪造公证书、伪造公证处印章的行为依照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争取与最高检、最高法联合发文或者出台司法解释,尽早解决落实公证员尽了勤勉审查义务即可免责以及过错责任如何赔偿等责任划分问题,大幅降低公证员执业风险,做到责、权、利大致平衡。

3、畅通公证员调查核实渠道,通过中央政策、国务院发文或司法部与公安、民政、教育、银行、住建、外交、最高院、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发文,从高到低,加强公证机构和公检法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车辆管理部门、档案馆等的协调沟通以保障调查核实权的正确行使;加强公证宣传,让党委政府重视公证,让人民群众了解运用公证;司法部恢复设立公证管理司,大力改善中公协秘书处人员各项待遇、提升中公协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公证工作,推进公证大发展。

4、开展公证公信力建设提升活动。广大公证工作人员要深刻认识公证公信力建设的重大意义,要时刻都有维护公证公信力的意识。我们应该适时在全国公证系统内部开展公证公信力建设提升活动,让公证公信力深入到每一个公证工作人员心中。

公证改革 篇6

一、公证的审查的法律依据及其不足

(一) 公证审查是指公证机构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后, 对当事人申请的公证事项和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调查和核实, 具体而言, 审查的对象一般包括当事人的身份和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 申请公证的事项以及所提供的有关材料是否充分、真实、合法。公证证明活动不外乎是证明公证事项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 而对这种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探究主要采用的是对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以书面审查的方式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遵照一定的证据认定规则及不同公证事项的办证规则, 从程序上得出符合法律的结论。

公证工作展开的基本方式就是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只有这些证据形式符合法律要求连贯审查的完整链条, 公证书得出的结论才可靠且充分体现其强有力的证据效力。

(二) 目前我国公证办证程序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及《公证程序规则》, 办证程序规定中最具权威的《公证程序规则》就证据审查问题主要有五项规定。

1.第二十四条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 应当根据不同公证事项的办证规则, 分别审查下列事项:

(1) 当事人的人数、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及相应的权利;

(2)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 申请公证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 含义是否清晰, 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4) 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

(5) 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2.是二十七条公证机构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核实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以及证明材料:

(1) 通过询问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核实;

(2) 通过询问证人核实;

(3) 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了解相关情况或者核实、收集相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

(4) 通过现场勘验核实;

(5) 委托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鉴定、检验检测、翻译。

3.是二十九条采用询问方式向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证人了解、核实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以及证明材料的, 应当告知被询问人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及其法律责任, 询问的内容应当制作笔录。

询问笔录应当载明:询问日期、地点、询问人、记录人, 询问事由, 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 告知内容、询问谈话内容等。

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后签名或者盖章、捺指引。笔录中修改处须由被询问人盖章或捺指引认可。

4.是二十五条第二款公证机构在审查中对申请公证的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疑义的, 认为当事人的情况说明或者提供的证据材料不充分、不完备或者有疑义的, 可以要求当事人作出说明或者补充证明材料。

5.是第二十八条第二款公证机构派员外出核实的, 应由两人进行, 但核实、收集书证的除外。特殊情况只有一人外出核实的, 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

就以上规定来看, 公证的证据审查是出具公证书的关键所在。但从公证实践来看, 以上证据规则是很不完善的。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由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表现在规定公证人员应当通过当事人谈话、审查相关证件材料和调查核实的形式和手段对公证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其中谈话和审阅材料是必经程序, 调查核实是选择性程序, 但对何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调查核实或可不进行调查核实情形未作规定。

2.对可直接采信的证据及其范围未作出明确规定。按一般证据规则职能部门依其职能所出具的专业文件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如公安机关发放的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医院发给的出生证、学校发给的毕业证、房管部门发给的房产证,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而在有关公证规范中对此即无列举又无概括性规定, 使证据资源得不到合理充分的运用, 加重了公证人员调查的负担和责任。

二、解决公证审查问题的对策

我们可清楚地看到, 我国目前到有关公证证据的规定内容太少, 过于原则和粗放, 缺少有效的针对性, 对公证书的证据效力缺乏有效的保障, 使有些人对公证的证据效力提出质疑。那么如何解决以上矛盾呢

(一) 首先应当制定公证证据规则, 根据我国公证的本质属性及地位、作用, 我国公证证据规则应采用严格证据制度。

公证证据规则在公证活动中与证据有关的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性规则, 其核心内容是证据可采信问题或者说证据能力问题, 1.根据我国证据资源的特点和一般证据规则通例, 对各种证据按其证据能力或可采信程度进行实行分类;2.根据我国公证制度的意义和公证事项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后果, 确定对公证事项调查的范围;3.根据公证的性质和公证人员的职业属性, 确定公证人员对公证事项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的手段和方式。

(二) 以上公证证据规则有待立法机关制定, 目前重要的是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文件来确定公证的证据审查, 以确保公证的质量、即公证的证据效力。

那该如何来进行公证的证据审查以保证公证的证据效力呢?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与当事人谈话, 谈话内容来确定当事人身份和行为能力, 以及与公证事项相关的内容, 因当事人有义务提供正确的事实真相, 作为制作询问笔录, 先告知当事人提供伪证的法律后果, 并要求当事人出具声明书保证提供的证据材料和自己的口述真实无误;并自愿承担, 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及赔偿责任 (有待法律明确规定) 。

2.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 要保证公证的证据效力, 必需有当事人提供的多个证据来支持公证的结论, 以此体现公证证据效力高于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 形成证据可以相互印证, 以确认公证事项的真实性,

3.如当事人有多人, 可进行单独谈话来确定相互之间的谈话有无隐瞒, 比较谈话内容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 如一致可确定事实的真实性, 如不一致则必需要求当事人补充相关证据, 并且公证人员需调查核实。

4.必要时充分运用调查手段, 公证调查主要是核实当事人的陈述和相关证据的真实性。

5.公证人员应尽量要求当事人提供原始证据, 公证审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可被看作是形式审查, 即主要依据某些事实真实合法的形式来完成结论式推定。比如当事人提供的证书类原件我们通过印鉴和印章证书内容的原始状态再配以当事人的原始身份证明, 就可推定该证书是真实、有效的。

公证员通过以上审查, 在审查的基础上依据客观事实和法律出具的公证文书, 其证据效力才可得到有效的保障。

公证改革 篇7

一、诚信与公证之间的关系

(一) 诚信是公证的基本

诚信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 千百年来, 诚实守信的人广为称颂。公证制度由于其独特的角色, 诚信对于它更为重要!诚信之于公证制度, 诚如土壤之于树木。没有诚信, 公证制度无法立足就像树木无法存活一样。公证制度首先形式上必须要严格, 严谨。而它能发挥其真正作用的灵魂还是诚信制度。脱离了诚信, 公证制度必然无法实施。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 公证制度才能够更好地实施, 公证机构才能够发挥公证行业的真正有效的作用。

(二) 公证是诚信的保障

公证制度之所以有生命力, 就在于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欺诈甚至犯罪的行为。在保障我们的利益,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方面, 公证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可以保障美德盛行, 公证制度正是保障诚信能够在人间常开美德之花的制度。上面所说, 诚信是土壤, 是公证制度得以实施的前提, 此时, 我们也可以说, 公证制度是茂盛的树木, 它坚实宽广的根须深深的握紧土壤, 使之不被暴雨洪水冲走。

二、公证法律制度对完善公证诚信制度的重要作用

(一) 公证制度完善推动诚信公证制度的建设

法律是善良人民的保护伞, 他保护着世间一切正义合法的利益。同样, 公证法律制度是诚信公证制度能够得以实行, 发展进步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能够保障公证诚信制度构建合理, 完善。在现代社会, 美德不具有对每个人的约束力。所以必须形成法律进行规范, 使违法者受到惩罚, 保护善良人民的合法权益, 才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才能够使我们的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公证制度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用的合理, 便能够惩恶扬善, 维护公平正义;用的不合理, 就有可能使受害者雪上加霜, 使弱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公证制度能否合理, 谁能保障?一两个善良人是无法提供这种保障的, 国家主席总理也做不到!只有法律能够对每个人形成约束, 并且具有效力!

(二) 法律强化公证诚信的效力

上文已经说明, 国家赋予公证机构公证的权力, 要想形成公证诚信制度还要依靠法律制度。众所周知, 法律具有效力, 且由国家保障实施。所以说法律效率具有不可抗拒性。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对公证过程中的公证效益进行保护。这样, 相关部门所出示的证明文书便具有效力, 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促进公证诚信制度的切实实施。

三、完善我国公证诚信制度的具体做法

(一) 健全合法的公证体系

公证的质量是诚信公证体系的灵魂。因此, 公证工作人员务必保证公证的质量, 注重诚信的体现且贯穿整个公证的过程始末。要健全合法的公证体系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1. 严格规范证据的收集

证据在公证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规范的证据收集能够使公证结果尽可能的公平, 提高公信力, 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严格规范证据的收集需要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俗话是,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只有标准明确统一, 才能够调动公证人员工作的热情, 使有用的证据有效的被收集。同时也能够保证证据本身的合法合理正确性。此外, 证据的合理有效收集, 对诚信公证制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 规定严格的责任制度

只有规定了严格的责任制度, 公证人员在公证过程中才不会玩忽职守, 才不会收受贿赂, 才能够诚信的做出公证。这对于减小公证的风险, 保障公证的质量, 提高公证结果的公信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制度, 公证人员草率执法, 不仅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有损社会公平正义, 诚信的风尚, 使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不可谓危害不大!

(二) 完善公证诚信的监督管理

公证诚信制度的实施需要我们国家多个部门, 各个机关单位齐心协力。而不是一个部门, 一个单位就能做好的。对诚信公证进行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诚信公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能够提高公证结果的公信力, 能够保障公证结果的公平公正。而完善对诚信公证的监督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执业行为规范

公证的工作人员要对诚信公证制度有详细的了解。要知道什么是可以受理的, 什么是不需要受理的。需要受理的在受理之后又该如何正规操作, 正当的程序是怎样的, 都需要烂熟于胸。要知道, 如果执业人员没有严格明确统一的行为规范, 那么他们的工作则必然具有随意性, 必然不能在合法的大前提下进行诚信公证工作。

2. 保证公证过程独立自主

既然要进行公证, 那么必然会牵扯到多方利益, 且利益链条很有可能盘根错节。所以, 公证的工作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干扰。一旦有外力外因介入到公证过程当中, 则必然会影响到公证的结果, 这对公证是极为不利的。所以, 要保证公证结果的合法公平, 就必须要保证公证的过程独立不受任何干扰。任何人, 任何单位组织都不得干涉公证机构的公证工作, 同时公证机构也必须严格遵守执业行为规范!

3. 加强公证人员职业道德培养

即使有完善的制度, 严格的执业规范, 工作人员依然有可能违法做出不公正的公证。这是人性使然所无法避免的。所以还应该把好最后一道关, 也就是加强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而且还要对公证人员加强监督审查, 将最后一关守牢守死!

4. 建立公证人员的工作档案

这一措施是对责任制度的贯彻。建立公证人员的工作档案, 使得有案可寻, 有理可据。使得公证人员不敢玩忽职守不敢随意妄为。同时, 对于工作记录优秀的人员要予以奖励, 促使更多的公证人员依法工作, 诚信公证!

(三) 完善诚信评价的机制

公证机构建立完善诚信评价的机制, 能够提高公证人员的责任感, 荣誉感。能够使他们自律自爱, 更好的工作。对于诚信公证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善诚信评价机制分以下几个步骤。

1. 考核公证人员的工作业绩并评出等级, 奖励优秀, 鼓励后进。

促使公证人员更加认真, 负责且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个道理应用到公证机构同样适用。而且可以增强公证机构内部的积极性。

2. 树立部门内部的诚信意识, 使得部门中的每一个人以诚信为荣。

在部门内部需要加大诚信的宣传, 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清楚的知道诚信公证对于社会, 对于当事人的重要性!这样公证人员才能把当事人放在心上, 尽心尽力为人民工作。

(四) 提高公证人员的专业水平

公证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公证工作的进行, 对于公证诚信制度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保障公证人员的专业水平符合要求呢?需要保证以下几步的实行:

1. 公证机构根据法律的要求, 招收合格的公证人员。

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做到公正公开, 录取结果在网上公示, 避免无能者通过走后门而滥竽充数。

2. 公证机构对于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再教育, 并且保证公证人员能力合格, 符合标准。

3. 公证人员自身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培养过硬的本领, 才能更好的参与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国良.论我国公证法律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 2010.

[2]段伟, 卢一汕.2007年以来的公证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东南司法评论, 2011 (10) .

公证改革 篇8

关键词:婚前财产公证,类型,婚姻

一、婚前财产公证尴尬的原因

(一) 婚前财产公证概念界定

婚前财产公证的概念十分明确, 指的就是公证机关对未婚或者已婚的男女双方就其各自相应的婚前财产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一种规范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我们从实际情况中发现, 一方面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明晰男女双方的财产范围,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男女双方结合的纯洁性;然而另一方面, 很多人并不认为婚前财产公证可以使得双方当事人认为彼此坦诚相待, 相反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信任对方的表现, 会给今后的生活埋下隐患, 是一种非常难以启齿的尴尬的存在。

(二) 婚前财产公证具体类型

单单从具体的概念来看, 婚前财产公证似乎定义十分明晰, 那么为何会有不同的类型呢?其实, 通俗的来说, 婚前财产公证的不同类型指的是对于不同情况的未婚或已婚的男女双方的活动, 也就是说区别在于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人不同。

第一种是“门当户对型”, 这种未婚或已婚的男女双方家庭背景与自身条件都相差无几, 两人的财产状况也差不多, 这种情况下其实无论进不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两个人都不会有什么心理上的压力。这时候是和两个人的心态有关系的, 婚前财产公证实际上就是两个人自己的选择。婚前财产公证存在着, 却并不是一种强迫的形式, 而是提供多一种的选择的形式。

第二种是“门不当户不对型”, 这种未婚或已婚的男女双方家庭背景与自身条件相差悬殊, 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灰姑娘”、“公主与骑士”一样。这种情况下, 婚前财产公证的选择依然是自由的, 其起到的效果因人而异。婚前财产公证如果由条件较好一方提出, 另一方就算欣然答应, 似乎也会觉得自己不被信任。然而, 如果是条件较差一方提出婚前财产公证, 反而让人觉得十分坦荡, 更加印证了两人的结合并不是因为金钱与地位, 而是因为爱情。

第三种是“找老伴型”, 这是种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阻力的结合方式, 毕竟牵扯到了之前的子女等错综复杂的关系。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年上升, 这种结合方式也愈加普遍。而恰恰因为这种结合方式的特殊性, 婚前财产公证的适用才显得更为重要。简单的举一个例子, 李某 (男) 继前任妻子去世后欲再婚, 但其子女对财产方面颇有顾虑, 担心未来的继母是为了分财产才同意结合, 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 “找老伴型”的婚姻是非常需要婚前财产公证制度来打消顾虑的, 婚前财产公证可以为真心希望结合的男女双方扫清障碍, 同时也可以让图谋不轨的人打消念头。

二、婚前财产公证伤害婚姻

婚前财产公证的对象多为一些难以证明产权的大额财产。绝大多数的婚姻财产公证是为减少婚后财产纠纷而存在。最新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一方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的情况下, 公证或者不公证均不会影响其所有权的变化。婚姻财产公证将进一步划分财产范围, 难免有过度看重己方利益之嫌。感情是婚姻存在的基础, 因此我们在判断婚前财产公证是不是对婚姻的伤害的时候, 应当从夫妻双方的感情出发来进行考虑, 看婚前财产公证是否能够维护婚姻关系, 保障婚姻质量。而有些人有如下理由认为婚前财产公证会对婚姻造成伤害, 埋下猜疑与隐患。

(一) 难以反映本质意愿

婚前财产公证是双方互不信任的表现, 是对婚姻的伤害。数据显示, 被调查者中, 50%以上的人认为婚前财产公证伤感情。办理婚前财产是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的体现, 总担心对方会背叛自己, 担心婚姻难以长久, 为了在婚姻关系走向尽头时, 在财产纠纷中多一分保障。还没有结婚就想着要离婚, 心存对于婚姻的顾虑走进婚姻, 易产生夫妻双方的不信任。而信任又是夫妻感情得以存在的根基。这种伤害会导致矛盾大量产生, 影响婚姻质量。

(二) 缺乏土壤

婚前财产公证违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是对婚姻的伤害。数据调查显示, 虽然多数人支持应该做婚前财产公证, 但真正做公证的人仅占11.4%, 原因是家庭观念强调夫妻间的不分你我, 互相结合, 强调共担苦痛共享幸福, 婚姻财产公证计较各自财产, 与这种融合的观念相违背。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 同床共枕之下, 难道还要考虑我睡在了你的床上, 你盖了我的被子吗?看重自己的利益, 往往会忽视对方的利益, 变得自私, 变得冷漠。夫妻双方因为敏感的钱财问题纠纷不断, 影响婚姻质量, 伤害婚姻。

(三) 与道德冲突

婚前财产公证是对双方的不尊重, 是对婚姻的伤害。婚姻法已经规定了, 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 即使不去公证, 也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改变会发生变化。多此一举, 显现出来的是唯恐别人侵占自己财产的防备, 这种防备是对于对方人格与品行的怀疑, 是一种极不尊重的表现。不尊重会带来彼此的轻薄, 诋毁双方在彼此心中的形象。尊重是一切交流的前提, 在夫妻关系当中, 彼此的尊重是正常交流的保证, 而交流则决定了婚姻的质量。伤害了尊重, 便是伤害了婚姻。

三、婚前财产公证保护婚姻

婚姻是双方利益与爱情的结合体, 保护婚姻实际上就是对婚姻中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与情感的保护。一个事物总有其发展过程, 婚姻也有一个过程, 其中包括婚姻的预备时期, 婚姻的过程中与婚姻的结束时期。很多人根据如下理由认为婚前财产公证是对婚姻的保护, 因为婚前财产公证是否能够维持并调解婚姻关系, 保护婚姻质量。

(一) 婚姻预备时期

在婚姻的预备时期, 即双方确定结婚至结婚登记的期间, 婚前财产公证能够保护婚姻。两人相爱并决定结婚时, 先去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给本来被爱情冲昏了的头脑一点理性思考的空间。在进行婚姻财产的过程中, 可能会产生分歧, 这个时候你也许能清楚地发现自己与对方的价值观相差太远, 或者看清了那些为了钱财而结婚的人的内心。虽然结果可能会导致离婚, 但是先结束总比结了婚后再发现不合适让人更能接受, 同时也保证了婚姻的质量。

我们都必须明晰一件事情, 那就是婚前财产公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离婚。很多人觉得在婚姻预备时期, 正是如胶似膝的时候, 提钱太伤感情。这种顾虑是正常的, 毕竟即将结合的男女双方不是所有的想法都相同。很多人都担心, 冒昧的提出来会导致对方的不愉快, 完全没有必要因此产生隔阂。所以说婚前财产公证是依据男女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 根据双方的思想以及了解程度来进行选择是否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二) 婚姻进行时期

在婚姻的进行过程中, 即结婚登记至婚姻结束前, 婚前财产公证能够保护婚姻。婚姻中两个人的经济独立实际上也是对双方的一种尊重, 给彼此多一点空间, 也是维持婚姻感情的关键。同时, 夫妻双方在婚前已经进行了财产公证, 夫妻间最关心, 也是最容易爆发矛盾的财产问题已经划分明晰, 婚姻中的矛盾问题少了一大块, 这为之后漫长的夫妻生活扫除了矛盾的交点所在, 让夫妻关系能够较为稳定而和谐的发展。

现在的社会中是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因此, 随着女性的独立与解放, 女性早已不是男性的附属品。婚前财产公证绝对不存在对女性的不公平, 因为在男女平等的时代, 女性与男性的能力相差无几, 男女双方都拥有自己的事业、朋友、爱好。婚前财产公证将双方婚前的财产范围明晰出来, 是一种扫除矛盾的行为, 是与目前的时代相契合的一种产物。

(三) 婚姻结束时期

在婚姻的结束时期, 即签署离婚协议至双方利益等矛盾解决的期间, 婚前财产公证能够保护婚姻。离婚有时是件不能避免的事, 因为它涉及到夫妻间性格、价值观、忠诚度等方面的影响, 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对婚姻破裂的影响也只是微乎其微。在此期间, 首要问题便是对财产的分割, 而婚前财产公证就是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与利益的最好保护。每个人都对本属于自己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而婚前财产公证就是对当事人双方利益的最好保护, 也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同时, 婚前财产公证减少了已经离婚的当事人之间关于财产划分的纠葛, 这也是对双方心灵上的一种抚慰。

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并不会破坏婚姻, 还会在婚姻破裂的时候将伤害减到最低程度, 我们都知道, 争吵并不可怕, 但不停地翻旧账, 扯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才可怕。倘若没有婚前财产公证, 夫妻双方在婚姻走到尽头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争端, 这是对夫妻双方心灵的又一次伤害。因此我们要竭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四、结语

笔者认为, 婚前财产公证对婚姻的影响到底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是因人而异的, 关键看的是公证的男女双方看待问题的角度。只要公证的男女双方认为婚前财产公证能够体现出他们彼此的爱的纯洁与坦诚, 婚前财产公证就不会给他们的婚姻造成伤害。当然, 不论到什么时候, 总会有人固执地认为婚前财产公证是一种不信任彼此, 对未来存在忧虑的体现, 他们就算同意了婚前财产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也必将成为他们心中的一道伤疤, 但这并没有关系, 因为婚前财产公证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它的存在并不等同于必须适用。

总之, 婚前财产公证不会对婚姻造成伤害, 毕竟如果不认可这项制度, 可以拒绝婚前财产公证, 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此, 婚前财产公证制度对婚姻是有益无害的。

参考文献

[1]张兆利, 王晓芹.婚前财产公证为老人再婚清障[J].万象, 2015 (6) .

[2]赵帆晴.尴尬的婚前财产公证—浅谈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学解释[J].法制天地, 2011.4.

[3]于家文.试论婚前财产公证的优势和弊端[J].市场研究, 2014.9.

[4]许晶宏.浅析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的完善[J].经济与法, 2013.5.

[5]张艳琪.浅谈婚前财产公证是否会影响夫妻感情[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6.

公证改革 篇9

关键词:定式公证书格式,加注,公证风险,防范

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和格式制作的, 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法律证明文书。在我国, 公证文书的规范化一直受到充分的重视, 《公证法》第32条规定:公证书应当按照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的格式制作;《公证程序规则》第42条规定:公证书应当按照司法部规定的格式制作。可见公证书格式历来是作为公证证明方式的具体承载而在我国公证制度的构建中占有重要位置, 其具体体现便是书写格式的规范化。目前, 我国公证活动中使用的公证书格式分为定式公证书格式与要素式公证书格式, 定式公证书格式与要素式公证书格式二者的区别不同主要在公证证词部分, 定式公证书格式固定化, 使用时主要对涉及的当事人名称、时间、地点等进行填充, 其他证词内容基本不做变化;要素式公证书格式则针对公证事项的不同法律特性规定了其公证证词应包含的各项必备要素与选择要素, 具体内容则需公证员根据办证的实际情况充分撰写, 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对复杂公证事项的证明需求。

司法部1981年制定的24式、1992年制定的56式、2011年制定的35式公证书格式都属于定式公证书格式。在要素式公证书格式中加“注”是普遍方式, 本文所谈的公证文书加注, 是特指35式公证书格式的加“注”。

一、定式公证书格式加“注”的发展过程

定式公证书格式加注, 早见于上世纪90年代, 司法部《涉台公证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司发 (1990) 015号) 中载明:“由于亲属关系公证书既可用于探亲, 又可用于继承在台遗产, 为防止遗漏法定继承人, 对凡用于赴台探亲的亲属关系公证书的证词中增加使用目的的内容”, 即后来《涉台亲属关系公证书》中在定式公证词后附加上的“本证书用于赴台探亲、本证书用于赴台继承”等等内容的“注”。

2003年, 司法部在关于公证处办理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公证的批复司复[2003]15号中载明:申办此类公证, 必须由当事人亲自申请并提交证明其符合上述申办用途的材料。在公证书证词中, 应当明确限定公证书只用于该项公证申办事由, 用于其他事由无效。即在定式格式证词后另起一行加注“本公证书仅限用于XX, 用于其他事由无效。”

2011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司法部 (2011年版) 《公证书格式》定式公证书格式中载明:根据需要, 可以另起一行注明公证书用途, 如“本公证书用于办理继承XXX在台湾的遗产手续”。以下各格式相同, 不再另行加注。

可见, “注”从原来特别规定的定式单项证词中才能加特定的“注”, 已发展到在新35式定式格式公证书中根据需要可在任何一种定式证词中使用, 加注从特定格式使用到这次新定式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说明了灵活使用加“注”的重要性, 原有定式格式的简单、零散在发展时代的实践中越来越凸现出公证书在使用中的不足和实用上的缺陷, 而加“注”正可以弥补其不足和缺陷。

二、定式公证书格式灵活使用加“注”的重要意义

所谓公证文书格式中的“注”, 是对格式中相关内容的说明或者解释, 是对格式内容的必要补充, 是需要贯彻执行的内容。正确领会“注”的内容, 是对正确适用格式, 解决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见司法部律师公主工作指导司编《定式公证书格式使用指南》) 。

在公证工作个人实践中, 感觉灵活使用加“注”, 对拓宽定式公证书格式的使用、方便当事人以及保护公证员自己等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有一哈尔滨人在福建XX工作, 东北老家一处不动产要转让, 本人无法回去, 欲委托家里人代办, 而到公证处申办委托公证。在此份委托书公证中, 公证处对委托书中涉及的“婚姻事实、不动产产权是否真实存在, 是否存在产权共有关系”等的审查有二种方式:一是形式审查, 公证员通过审核当事人提供的结婚证、产权证影印件来证实“婚姻事实、不动产产权人等”, 程序比较简单,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出证;二是实质审查, 即按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做审查, 对其婚姻关系和不动产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此类审查, 要么是公证员外调, 远赴千里到实地耗时耗力的核实, 要么是由公证处发函后, 漫长的等待同行复函, 二种途径的核查都会大大增加当事人的办证费用和等待的时间。考虑到办理此类公证要求的“快捷、方便”、使用的“及时性”等因素, 为此, 公证处就建议按照第34式定式公证书格式加“注”方式, 对当事人提供的委托书内容做形式审查, 按签名类予以公证。征得当事人同意, 公证处当天就可办结该项公证发给当事人使用。这个例子说明, 灵活使用定式公证书格式中的加注, 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一是解决了因公证调查难度大, 导致出证时间长;二是相当减轻了公证员承担的风险责任;三是避免了因调查取证导致的公证成本提高, 从而达到公证机构、当事人、证书使用单位三方共赢的局面。

三、如何灵活使用定式公证书格式加“注”

如何灵活使用定式公证书格式加“注”, 需要公证员结合实际, 认真分析, 加以运用。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 总结出加“注”的几个原则, 以供参考。

1.有规可依地加“注”。如在中公协出台的《办理房屋委托书公证的指导意见》第十条中规定, 公证机构适用《公证程序规则》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办理涉及处分房屋的委托书公证, 可以在公证书中加注:“本公证书未对委托人是否具有处分权做出证明”;中公协业务规则委员会在《主要公证事项告知内容和询问笔录参考格式之一》的“房屋委托公证告知书参考格式”中也是认可委托处分房屋的委托书公证采用第34式定式公证书格式出具并可加注。

2.有规可依地不加不适当的“注”。“注”也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加的, 更不得通过加注的方式规避公证机构负有的法定义务, 如前述申请办理出售房屋委托公证的当事人是否为房屋所有权人, 参照中国公证协会《办理房屋委托书公证的指导意见》第十条的规定, 可以在公证书中加注:“第十六条, ……仅对转委托人的签名 (印鉴、指印) 和签署日期进行证明”, 不应加注“本公证书对XX为房屋所有权人未予证明 (或未予审查) ”之类等内容。在此类转让房屋的委托公证书证词中加注, 主要是告知不特定的第三人, 公证处只证明了签名、日期和签署地点, 配合这份公证书使用的前提是对公证书中涉及的财产需要进行另行的实质的审查。

3.灵活合理地在公证文书上进行加注, 重在把握加“注”的尺度和实质精神。加“注”使用的好就可以达到防范风险的作用。从本人目前实践来看, 定式公证格式加注的使用, 主要是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一是限定该公证书的用途。以继承类定式亲属关系公证书为例, 如有一当事人的父亲意外死亡, 当事人只知道父亲生前在某银行留有存款, 但其父亲并没有留下存折, 当事人也不知道存款的具体金额, 在此案中, 当事人直接申请继承公证是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只有先确认遗产的详细情况, 才能进入继承程序, 为此当事人就要先向公证机构申办一个“亲属关系”公证, 用于查询死者生前开立的银行账户和存款额的实际情况, 实践中, 为防止银行等部门误解该类与死者有关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具有继承权证明的功能, 公证机构均会在定式公证格式证词后另起一行“注”来限定用途:本证书仅用于查询银行帐号和存款金额;二是明确该公证书的证明内容和使用效力, 比如前述的委托房屋交易的案例, 在定式公证格式证词后另起一行“注”:本公证书仅对委托人的签名 (指印) 和签署日期予以证实, 本公证书未对委托人是否具有处分权做出证明;本委托书所涉房、地产的产权状况请到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查询;配合这份公证书使用的前提是对委托书中涉及的产权等内容, 公证书受文部门需要进行另行的实质的审查。

在定式公证格式中加注公证书用途, 能够明确公证文书的使用范围和效力, 为接受使用单位采证公证文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而明确公证书的证明内容和使用效力, 防止误读或扩大公证效力, 也是防范公证执业风险、减少公证投诉的有效手段。

4.灵活使用加“注”要防止随意性。灵活使用加“注”的本意不是随意使用, 正如裁判文书是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一样, 公证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公证文书上。推行新定式公证书在全国普遍使用, 对公证员的个人素质和法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高要求的产生和存在是公证书使用部门和当事人的需要, 是公证业务向经济领域深层次拓展的需要。公证服务民生、经济、服务社会是主旨, 准确表述相关内容, 充分体现“注”所要求的核心内容和要素, 让公证书加“注”发挥最大的功用, 从而达到公证机构、当事人、证书使用单位三方共赢, 这才是使用加注本意的体现, 所以要防止定式公证书加“注”的随意性。

四、结束语

总之, 公证员可以在按照修订后的定式公证格式的要求撰写填充公证书证词的同时, 通过不断的实务实践, 探索灵活使用加“注”的好方法、方式, 以弥补目前定式公证书格式的不足和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潜在的公证风险。

参考文献

[1].公证规章汇编 (2010年版) .法律出版社

[2].公证书格式 (2011年版) .法律出版社

[3].定式公证书格式使用指南.法律出版社

[4].要素式公证书试行格式辅导材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5].薛凡.公证文书的种类.2006

[6].中公协业务规则委员会编.主要公证事项告知内容和询问笔录参考格式之一.2012

公证改革 篇10

关键词:婚前财产公证,现状,伦理,瓶颈

20世纪90年代初,“婚前财产公证”的概念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支持者和反对者争论的中心便是:夫妻该不该明算账。以传统的眼光看,夫妻明算账是有悖常理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妻子根本没有这种权利和资格。在解放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里,社会基本上属于“均贫”的状态,老百姓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清算的婚前财产,夫妻间自然也就没必要把“你的”还是“我的”分得太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到了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有数额不菲的私产,“夫妻明算账”这才有了产生的条件与存在的土壤。

1 婚前财产公证的确立及现状

婚前财产公证,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对于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利弊,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婚前进行财产公证,意味着从婚姻一开始就对夫妻感情持有怀疑态度,有损于对爱情的信心和忠诚。有的则认为婚前财产公证是解决婚后财产纠纷的可靠的法律依据,可以有效地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

新近一次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进行的婚前财产公证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是很理性的,表示支持和理解,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大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婚姻模式,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影响,担心进行财产公证会影响夫妻感情。受西方夫妻财产分别所有制的影响,近年来选择进行婚期财产公证的夫妻也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占少数,发达地区不超过20%,欠发达地区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基本上都是再婚者。

2 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现实基础

婚前财产公证是一种法律程序,也包含着一种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定受到一定经济基础的影响。男女双方选择共同生活,必然要以物质条件作为基础,随着婚姻的缔结,也成就了一种新的财产组合。既然这种财产组合是婚姻的物质基础,因而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婚姻是否成功。因此,结婚前对双方的财产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为如何处理双方的财产做出一定的规划,这对和谐的婚姻生活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婚前财产公证这一法律手段,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的个人财产日益增多,财产的种类也呈现多样化,婚前拥有一定房子、车子、票子的人已不在少数。在男女平等的大背景下,很多女性在职场、商场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妇女的经济独立也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妻子不再是丈夫的附属品,夫妻双方都有独立处理自己财产的需求和权力。随着旧社会封建婚姻观念的破除,许多夫妻也走出了感情不和的阴影,选择了离婚。近几年来,我国公民的离婚率显著提高,2010年上半年有800多万对夫妻离婚。尽管婚姻依然是神圣和被赋予美好期待的,但现实使人们不得不存在着不安全感和危机意识。由于现实社会的种种变化,人们对婚前财产公证从抗拒向接受的观念转变,实质上是一个从无奈到必然的过程。毕竟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选择,这给婚姻带来了极大地冲击,而在几乎所有的离婚案例中,都不可避免要涉及财产分割的问题,婚前财产公证正是起到了一个“证据”的作用,能有效的减少在婚姻结束时因财产而引发的纠纷。即便不是在离婚阶段,婚前对彼此的财产进行公证,婚后就不会因经济因素而相互猜疑,夫妻因个体的独立而更加自信,相互之间更加尊重,剩下的是纯粹的感情,这实际上也是对夫妻感情的一种保护。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婚前财产公证的优越性更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婚前财产公证可以解决再婚者的心理顾虑。大部分有过婚史的独身者,尤其是一方或双方有着良好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一方面担心经济问题引起两个家庭的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想因此成为迎接新感情的障碍。运用婚前财产公证的手段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财产纠纷,使新组家庭减少这种心理负担。

其次,婚前财产公证为老年人再婚赢得儿女支持。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再婚不再是一个令人忌讳的话题,而大多数子女的心理也很微妙,既希望老人晚年幸福,又担心由于父母再婚影响自己对财产继承。婚前财产公证给这类子女吃了“定心丸”的同时,也为老年人再婚扫清了障碍,促进了再婚家庭的安定团结。

再次,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有效地防止借婚姻获取财物的“巧取豪夺”型和“功利型”婚姻,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恶意侵害。

最后,办理婚姻关系续存期间的财产公证,可以有效保护妇女、未成年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时下,一些私企老板、大款在家庭外包养“二奶”甚至“三奶”,作为无过错方的妻子提出离婚后,他们便将银行存款、股票、汽车、房子等大宗夫妻共同财产隐匿、转移、变卖,甚至伪造债务,企图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而妻子则往往提供不出财产的确切数额、存放地点以及银行账号等有关证据,结果因举证不力而处于被动的局面。通过事先对财产进行公证,可以有效保障女方及其子女的合法权益。

因此,无论对于一般情况还是特殊情况,婚前财产公证既能预防纠纷的发生,也能为解决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可起到调节夫妻关系和保护夫妻合法权益的功效。婚前财产公证是处理经济问题的法律行为,因此其经济和法律上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是其存在的依据,也是其伦理价值的现实基础。

3 中国推行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瓶颈

虽然婚前财产公证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后,社会舆论一直对其称赞有佳。但奇怪的是,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理智的做法表示赞同,而实践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还是因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首先,与“白头偕老”的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相违背。在中国,婚姻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非常神圣和美好的,人们对婚姻有着“一生一世”、“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景。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因情感而结合,更代表了承诺和责任,如果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岂不是太不吉利了?更何况如果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了怎么分家,岂不是太伤感情?

其次,面对着情、义与利的撞击。婚姻是基于双方在相知、相爱、互信之后产生的一种情感需求,如果两个人一直保持着感情稳定的恋爱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后彼此尊重,并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是两个人感情积累的结果,如果现在要为财产分清个你我,多少是伤感情的,毕竟,爱情和信任是无法用婚前公证来保障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重义轻利”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更愿意将夫妻感情放在首位,而不会过多的讨论“钱”的问题。

再次,传统文化中缺乏个体独立意识。与西方文化中倡导功利主义和人本主义所不同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是比较缺失这种主体意识的,这在中国传统的夫妻关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自古以来,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在婚姻关系中,她们依附于男人,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也毫无经济地位。长期遵循着这种家庭经济的权利和义务都掌握在丈夫手中的模式,使婚前财产的划分不但没有必要,更是没有可能的。尽管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依然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束缚下,不但妇女缺乏独立人格,这种主体意识的缺失还有着一定的广泛性。“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妇妇,而家道正”。就是说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家才能安定兴旺。然而,这同时抹杀了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体价值,个体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需要,人们放弃了自我,放弃了合理的个人财产,将自己完全依附于家庭。这种个人“私”的缺乏和家庭整体意识的过度强调正是财产划分无法启动的根本原因。

最后,婚前财产公证使得婚姻和爱情变得更为现实。爱情无疑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但婚姻让这美好的爱情变得很现实,然而婚前财产公证让婚姻变得更为现实,太现实的东西让人感到悲哀和失望。财产公证无疑是在提醒人们,婚姻不再是两个人因单纯的爱情而结合,还有两个人的财产,爱情是不保险的,还有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掺杂其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将两个人的财产分得清清楚楚,这种现实不是人们向往的那种和谐美满的婚姻。

4 适用婚前财产公证的几种情况

虽然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与优越性决定了“夫妻也应明算账”,但这西方的“舶来品”毕竟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国人要想从思想上真正的接受它,把它当成婚姻很自然的组成部分,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现阶段没有必要把它作为婚姻的“必需品”。然而,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坚持维护情感作为第一位的同时,也不应当过于感情用事,而轻易放弃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免遭侵害的权力。尤其是以下几种“特殊婚姻”,笔者认为,还是十分适用婚前财产公证的:

首先是再婚夫妻:在进行财产公证的夫妻中,再婚夫妻的比例最大,因为一方或双方都有过婚姻经历,现在又要重组家庭,情况相对复杂。尤其是老年人再婚时,一般双方子女都会提出这一要求。而且如果双方或一方经济条件较好,再婚情况下的夫妻进行财产划分,最能被人理解与接收,而且在当事双方看来也是必要的。

其次是双方经济相差悬殊:目前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男女多为婚前经济实力上差异较为悬殊或双方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如果两人是经济情况差不多的工薪阶层,大可不必。

再次是投资婚姻:这种婚姻的构成本身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有残疾但条件优越的城里男孩娶了一个农村女孩做妻子,再比如夫妻双方年龄相差悬殊,诸如此类的婚姻的稳定性必然相对差一些。当然,我们不能随意怀疑这种婚姻的感情因素,但若有一方另有目的,公证财产无疑会扼杀其不纯的念头。

最后是怀疑婚姻者:对婚姻持怀疑态度的人多半是女性,她们会消极地想:婚姻就像一场赌博,押对了你就赢了,押错了你就完了,而且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婚姻永远牢固呢?如果两个人的婚姻美满,当然就没有必要公证财产;但若真有劳燕分飞的那一天,事先进行的财产公证起码能保证自己得到应得的东西,尤其对于物质条件优于男方的女性来说,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更是“未雨绸缪”的明智之举。不管怎样,能把物质损失降到最小程度还是有益无害的。

5 结 论

有人说,婚前财产公证未雨绸缪,固然理智,但人一旦理智,难免自私,必然伤感情。笔者认为,其实婚前财产公证只是执行一个小小的法律程序,做与不做自己决定,只要感情真,做了也不会成为斩断恩爱的无情剑,真正的有情人是不会因此在婚姻殿堂门口分道扬镳的,若真如此,这样的爱情与婚姻即使没有“公证”的冲击也会不堪一击。婚前财产公证,晴天备伞又何妨?

参考文献

[1]张绪山.从“婚前财产公证”说到中国古代吏治[J].社会科学论坛, 2005 (6) :120-122.

[2]程晓文.对婚前财产公证问题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 (5) :8-10.

[3]陈菊雷, 龙俊, 张宪雯.对于婚前财产公证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0 (11) :86.

[4]李颖晖.尴尬的婚前财产公证[J].北京记事, 2001 (8) :1-10.

[5]严彬.婚前财产公证的利弊及其所存在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 2006 (9) :85-86.

[6]胡中元.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辩护[J].中国公证, 2009 (1) :27-30.

上一篇:物资采购风险下一篇:行政法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