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版权问题

2024-10-23

共享版权问题(共7篇)

共享版权问题 篇1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 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和共享也得到逐步的发展。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共享打破了高校以往的只能通过传统纸质期刊发表科技论文的程序, 减少了科技论文发表的时间, 使高校的科研人员学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在推动高校科技信息和知识的快速传播以及科技成果迅速得到共享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和共享平台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的事物, 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还没有健全[1], 在版权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的高度共享性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 如何有效保护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作者的版权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传统科技论文发表的版权比较

(一) 网络科技论文与传统科技论文版权保护的复杂度

网络侵权与传统版权侵权相比, 传统版权侵权是纸质为载体的,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网络侵权是通过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实施的, 侵权完成的速度快, 复制、下载、传输行为变得简单易行, 同时侵权确认的难度大。与传统版权保护相比, 网络版权保护变得更加复杂, 版权保护的主体、客体及地域性的范围加大。传统版权保护的主体是作者、出版者及其用户。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下的版权保护主体包括科技论文拥有者、科技论文传播者、网络服务开发商以及科技论文网络的使用者。另一方面, 版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扩大;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 一旦有侵权行为发生, 版权保护就十分复杂。如表1所示, 二者的侵权复杂程度比较。

(二) 网络科技论文与传统科技论文著作权比较

1. 发表权和修改权。

发表权包含的内容很多, 包括是否发表, 何时发表, 在何刊物发表等。所有这些都应由作者自己来决定, 任何他人未经作者授权或委托, 都不得擅自决定。但是由于传统期刊发表论文需要经过投稿、审稿等漫长的过程, 发表的周期很长。所有这些发表权版权人无法自己决定, 一旦投稿就没法修改, 甚至有些出版社自行修改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2]。而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下的科技论文可以随时发表。修改权, 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这表明, 作品可由作者自己修改, 也可由取得授权的其他人修改。

2. 保护作品完整权。

传统纸质期刊发表的论文, 科技论文的完整性有时会被忽视, 比如对于论文稿件, 经专家审稿后, 认为论文的内容很好, 但由于版面限制等因素, 就会对论文进行大量的修改和删除, 此种做法就侵犯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然而相对于网络科技论文, 由于作其发表的载体为网页没有任何篇幅和尺寸上的限制, 科技论文发表时完全可以从其内容本身的完整性编排内容。

3.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国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增加的一项权利, 保护通过互联网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而出现的新的著作权权利是网络科技论文传播的一项重要权利。传统科技论文则没有此项权利。

二、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的版权侵权分析

1.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有些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未经版权人的同意或许可, 擅自将其作品在网络上发表, 传播。比如有些网络平台擅自把一些作者的博客作品在其网站上发表并予以共享, 在网络上使用他人作品时, 擅自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确将此种行为定性为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2.科技论文作者权益侵权。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和共享使得复制、盗版和修改变得更加容易, 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与共享平台为例, 作者发表的论文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 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 有一定学术水平, 符合其网站的基本投稿要求, 就可以发表。科技论文在线允许文章在发表前, 甚至审稿前首先在网上发布, 科技论文在线采用的这种先公开, 后评审的论文评价方法使得作者一旦上载的作品没有经过授权或许可, 通过科技论文在线进行发布传播就会存在很大的版权风险。

通过对广西某几所高校的一些科研人员调查发现, 80%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及共享其科研成果。40%的被访者认为如果网络上发表共享其论文, 再次向正规期刊投稿难度会增加, 甚至一些正规期刊不接受这样的投稿。20.7%的认为将会导致盗版现象;7.3%的认为可能会被用于商业目的;12%的认为可能会损害文章的完整性和署名权;只有20%的人考虑过将自己的文章公布在网络平台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存在不少版权纠纷的问题。所以说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与共享应妥善处理好网络版权侵权。

三、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版权保护的建议措施

(一) 科技论文网络著作权人采取的措施

1. 增强高校著作权人的版权保护意识。

在目前网络版权保护方面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树立高校科研人员的版权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目前, 高校科研人员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著作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即使自己的作品被侵权, 很多作者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导致现实生活中任意转载、改编等方式使用科技论文的现象很普遍。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 开展版权教育, 增强版权自我保护意识。高校应加强版权保护这方面的宣传, 在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上登载相关著作权保护知识, 利用一切可能的媒介和渠道宣传版权保护的相关知识。

2. 采取技术措施。

版权的保护措施是指版权人主动采取的, 能有效控制进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并对版权人权利进行有效保护, 防止侵犯其合法权利的设备、产品或方法[3]。目前,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应对网络中的侵权现象, 版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通常包括采用反复制设备、访问控制技术、数字水印、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技术等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版权。

(1) 反复制设备 (anti-cope devices) ;由于网络作品的复制非常容易, 目前版权人一般采取反复制设备就是阻止复制作品的设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SCMS”系统 (serial copy management systems) , 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仅可以控制作品的第一次复制, 而且可以控制作品的再次复制, 避免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件被作为数字化主盘。 (2) 访问控制技术;即控制进入受保护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 (如登录密码) 。它允许用户对其常用的信息库进行适当权利的访问, 限制用户随意删除、修改或拷贝信息文件。 (3) 数字水印、数字签名及数字指纹技术;为了防止网络作品的易修改, 易盗版现象出现了数字水印、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是利用数字内嵌的方法隐藏在数字图像、声音、文档、图书、视频等数字产品中, 使得用户只能在屏幕上阅读, 而无法复制。这种技术可以用以证明原创作者对其作品的所有权, 并作为鉴定、起诉非法侵权的证据。数字指纹是指同时在数字作品中嵌入的是作品传播者和使用者的标识信, 和数字水印技术相反, 当某个用户将其拷贝非法的传播到外界, 版权所有者就可以通过提取拷贝中的指纹来追踪非法用户。数字签名技术即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 防止伪造,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他技术措施比如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 (CA) 、追踪系统、标准系统、电子版权管理系统等。

(二) 完善版权保护法律制度

中国在著作权的网络立法方面, 其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保护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涉及网络版权保护的文件, 为技术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是2005年由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实施的, 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论文版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政府应加快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完善, 并制定保护网络著作权的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法律保护是一种事后控制的手段, 即只有在发现侵权行为之后, 法律才能进行干预, 一旦有版权侵权, 高校科研人员应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应增强维权意识, 对抄袭剽窃他人论文成果侵犯版权的行为予以严惩。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其网站上设有学术监督栏, 对一些侵犯版权的作者取消已发表的论文, 收回刊载证明, 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予以谴责, 并禁止三年内在其网站上发表论文, 对维护版权所有者的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对于网站在保护版权方面还是不够的。对于一些复制、盗版其网站上的论文在其他网络平台上发表或者在科技期刊上发表, 则没有相关的政策。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应当充分重视作者的论文版权保护需求, 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权益。

高校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版权保护要得到增强, 首先要增强高校版权人的版权保护意识;其次则必须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加快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 最后要提高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的技术保护水平。只有作者的版权得到有效的保护, 才能提高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 推动高校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与共享。

参考文献

[1]金勇, 王小东.网络科技论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第35卷[J].湖南农机, 2008, (11) :147-148.

[2]古东.科技期刊实现即时网络出版势在必行[J].编辑之友, 2005, (1) :65-67.

[3]梁志文.论技术措施的版权保护[N].人民法院报, 2002.

版权新思维:创意共享 篇2

科技与网络的发达使非法拷贝、传输数字著作变得轻而易举,从而造成著作权人更多的损失,因此,科技业者纷纷发展出许多被称为数字版权管理(GRM)的反盗版技术,而各地政府也修订著作权法加强产权控制,以严密保护著作权,提升创作人的合作意愿。这样一来,也造成了两种极端的对抗局面:一边是越来越严苛的著作权管理,另一边则是越来越嚣张的盗版无政府状态。

事实上,创作通常是以旧的事物或想法为基础,加入新的内涵或功能,或者是撷取几个旧事物或想法混合产生的。而在著作权严密保护的情况下,创作人在素材的运用上动辄触法,不仅会压缩商业创作的空间,对于扩大非商业性质的创作,更形同全面封锁。

为了在著作权保护以及自由创作之间取得平衡,Creative Common建立了一套合理而具有弹性的著作权机制,利用一套简易而且免费的著作权授权条款,让著作人自行决定开放哪些版权项目,让全世界的人在某些条件下与他分享到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一方面社会大众可以因此免费分享其创作的成果,另一方面著作人也可以藉此达到维持或提升作品价值的目的。

在过去保留所有权利的概念下,著作人保有关于创作的所有权利,任何人想要利用这个创作的任何一个片段、概念,都必须取得著作人的授权,而著作人则可以藉由授权的过程要求获得金钱或其他回报。而在Creative Common的概念情况下,如何提升著作的价值,并激发创作的意愿呢?

以《第一次亲密接触》红遍海峡两岸的痞子蔡可以算是早期Creative Common的代表人物,最近则是以《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与《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并称二绝。《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原本只是在网站上发表的旅游照片,由于取材触动人心,造成极高的点阅率,作者Justin后来更开放大众复制与散播他的照片,结果吸引了出版社的注意,而将这些精美的摄影作品集结成书,三个月就卖出5万本。《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则是一个倒霉研究生的住院日志,作者把每天在医院里所受到的种种不人道对待以及嘲笑写成文章传到网站上,没想到网友们不仅不同情他的遭遇,反而乐于讨论与转寄这些文章,在人气的哄抬下,别具慧眼的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不幸的小书,反而很幸运地打进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如果不是网友的肯定与热情转寄,《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与《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可能只能孤单地挂在互联网的彼端,不过二位作者毫不藏私的分享才是促成最后成就的关键因素。

过去保留所有权利对于教学的影响有比较深刻的体现,特别是当中小学老师在制作教材时受到的限制。相对来说,中小学的教学资源是比较匮乏的,然而影像的展示对于帮助学生们了解与记忆却非常重要,因此认真的老师或许会想要自己制作教材。

共享版权问题 篇3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为共享软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 由于软件是一类特殊商品, 极易复制和网上传播, 造成盗版软件泛滥, 严重地损害了软件开发商的利益。如何进行软件版权保护, 防止非法用户盗版, 一直是软件开发商不断研究的课题。依据加密的原理和加密方式, 目前软件版权保护技术分为以下三大类:

(1) 软加密 它就是不依赖特定的硬件来实现对软件加密保护的技术。常见的保护方式包括:序列号 (注册码) 保护方式、KeyFile保护方式、功能限制保护方式和时间限制保护方式等。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加密成本低, 便于在互联网上进行软件的发布和销售, 是适合共享软件的保护方式;它的缺点在于不能防止破解者通过动态调试或静态分析技术找到软件的关键指令, 修改该指令破解软件[1]。

(2) 硬加密 它就是依赖特定的硬件, 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软件加密保护的技术。常用的方法有磁盘加密、加密卡和加密锁等。它的优势在于利用硬件的不可复制性达到较高强度的加密保护;其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硬件, 成本高, 而且也不利于网上发布软件。

(3) 网络加密 它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对软件进行加密保护的技术。常见的方法有网络验证等。它的优点是将软件运行的重要数据放在服务器上, 只有通过联网验证用户注册信息后才能取得这些数据运行软件, 它的加密强度较高, 其缺点是需要建立专门的服务器网站, 成本高[1]。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较为安全的共享软件版权保护方式要同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 软件的重要数据与软件主体分离;② 软件不可复制;③ 软件要有反修改、反跟踪和反静态分析等反破解功能[2];④ 便于在互联网上发布和销售软件。根据这四个特征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加密锁的共享软件版权保护方法。

2 虚拟加密锁的理论基础

2.1 软件加密锁[3]

软件加密锁是为软件开发商提供的一种智能型的软件加密工具, 它包括一个安装在计算机并行口或USB口上的硬件, 及一套适用于各种语言的接口软件和工具软件。它具有如下特点:加密锁据有防破解功能, 可对抗各种调试工具的跟踪;一锁一密码或一种电路, 软硬件不可互换;提供各种语言的编程和工具软件, 方便开发人员在自己开发的程序中使用;允许软件开发商将自己软件中的一部分程序或算法写进锁中, 并在锁中运行, 从而使开发商的软件同加密硬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用户在使用软件时, 必须把加密锁连接到计算机的并口或USB口上, 软件才能继续运行。如果没有安装加密锁或安装的不是该软件的加密锁, 则软件不能运行或功能不完整, 从而达到保护软件版权的目的。

2.2 DLL动态链接库

DLL是一个可以被其它应用程序共享的已编译的代码模块, 其中封装了一些可以被共享的代码和资源。Windows应用程序可根据DLL中的指令打开、启用、查询、禁用和关闭驱动程序。DLL文件还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硬件资源和内存资源的访问。它主要具有如下特点:DLL的开发与具体的编程语言及编译器无关, 只要遵循其开发规范并安排正确的编程接口, 无论使用何种语言编制的DLL都具有通用性;使用DLL不是将其库代码拷贝, 而只在程序中记录函数的入口点和接口, 程序执行时才能将代码载入内存。多个程序使用相同的DLL时, 内存只需要装载一次, 可以高效经济地使用内存;DLL是基于Windows的程序模块, 它不仅包含可执行代码, 还可以包含数据和各种资源, 扩大了库文件的使用范围。

3 用虚拟加密锁实现共享软件版权保护的方法

3.1 虚拟加密锁加密的原理[4]

由上述DLL文件具有的功能和特点可知, 对DLL文件进行反破解处理就可以实现硬件加密锁的主要功能, 完成对软件版权的保护。另外, 与加密锁的硬件价格相比, DLL文件的开发几乎不需要投入成本。再者, 由于DLL文件与软件主体在同一个文件夹下, 软件主体执行时无需访问并行接口或USB接口, 因而节约了计算机硬件开销, 运行速度更快, 可实现对软件的保护。基于上述因素考虑, 我们在传统的软件保护技术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加密锁的软件版权保护方法。

虚拟加密锁是一种基于DLL文件的软件保护技术, 它是软加密技术的一种, DLL文件主要是通过模拟硬件加密锁对软件主体运行的控制来仿真加密锁的。将软件中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使用的关键功能模块、注册用户的计算机指纹信息和基于用户计算机指纹的注册验证模块都封装到DLL文件中, 同时在DLL文件中加入文件完整性检测、反调试和反静态分析功能模块来提高DLL文件的反破解性能。软件运行时, 当执行到DLL文件中需要注册才能使用的功能时, 必须进行DLL文件的完整性检测、调试器的检测, 只有通过检测、注册验证后才能执行软件的功能, 否则退出软件。由于DLL文件内置了用户计算机指纹信息 (具有不可复制性) 和反破解模块, 因而DLL文件具有类似加密锁的功能, 可以取代加密锁, 达到对软件版权保护的目的。其系统基本原理图如图1所示。

3.2 虚拟加密锁实现的功能

3.2.1 封装软件中的关键功能使软件试用版与正式版分离

为满足第1节所述特征①, 设计软件时将软件分成软件主体和DLL文件两部分。软件主体就是软件的试用版, 在网上发布。将软件的关键功能封装在DLL文件 (虚拟加密锁) 中 (在实际开发软件时, 如果封装的功能多导致DLL文件过大, 可以只封装每个功能模块中的关键数据处理部分) , 如图1所示, 它只提供给注册用户, 从而实现软件试用版与正式版 (即软件主体+虚拟加密锁) 文件的分离, 降低了破解者破解正式版的几率。

3.2.2 采集用户计算机指纹信息并生成计算机ID[5]

所谓计算机指纹是指与计算机硬件有关的不可复制的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包括硬盘物理序列号和主板序列号、CUP序列号等。不同的计算机有不同的计算机指纹, 因而用户计算机指纹可以起到唯一标识计算机的作用, 确保虚拟加密锁文件具有不可复制性。将采集的用户计算机指纹信息经过Hash算法 (如SHA、MD5等) 处理生成用户计算机ID。

3.2.3 注册用户的合法验证

为满足第1节所述特征②, 将根据注册用户的计算机指纹信息生成的ID预置到虚拟加密锁 (DLL文件) 中, 保证了该虚拟加密锁只能运行在该注册用户的计算机上。当用户运行虚拟加密锁中的关键功能时, 虚拟加密锁采集该用户计算机指纹, 经过一定加密运算生成计算机ID与预置的计算机ID比较, 若两者相等, 说明该用户是合法用户, 则正常运行软件功能;若不相等, 说明该用户是非法用户, 则限制该功能的运行或退出软件。

3.2.4 反破解[6,7]

如果软件不能防止破解者的非法修改, 其它保护措施做得再好, 也很容易被破解。为满足第1节所述特征③, 在对虚拟加密锁文件进行反调试、反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反修改功能[7]。

3.2.4.1 虚拟加密锁的完整性校验[1]

对虚拟加密锁文件进行完整性校验, 可确保其不被非法修改。校验的方法可采用API函数MapFileAndCheckSum进行完整性校验。

3.2.4.2 调试器检测[1]

为了防止破解者用调试工具 (如OllyDbg等) 对虚拟加密锁程序文件进行跟踪, 可用API函数IsDebuggerPresent来检测[1]。

3.2.4.3 反静态分析

为了防止破解者通过W32Dasm、IDA Pro等反汇编分析工具进行反汇编分析, 可在虚拟加密锁文件中增加大量花指令。另外, 用虚拟机软件VMProtect对虚拟加密锁文件进行处理, 可以大大增强其抗静态分析的性能[1]。

3.3 用户注册过程

软件试用版用户试用满意后, 通过汇款或网上银行转账等方式付款后, 用户将计算机ID (根据用户计算机指纹经加密生成的)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软件开发商, 软件开发商根据用户计算机ID重新编译程序生成虚拟加密锁文件, 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用户, 用户接收后用该文件覆盖软件安装文件夹下的同名文件, 就可以使用软件的全部功能。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利用互联网完成软件试用版的发布和正式版的销售, 这满足了第1节所述特征④。

4 结束语

在分析当前常见的软件版权保护技术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虚拟加密锁的共享软件版权保护方法, 以DLL文件为载体实现了加密锁的功能, 它具有开发成本低 (与硬件加密锁比) 、软件版权保护性能强、便于网上发布和销售共享软件等优点。本文提出的虚拟加密锁已用于笔者开发的《C/C++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系统》和《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共享软件中, 取得了良好的版权保护效果。

摘要:分析目前常见软件版权保护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提出了一种虚拟加密锁的共享软件版权保护方法, 用动态链接库DLL文件代替加密锁, 将软件的关键功能模块、基于用户计算机指纹的注册验证模块和反破解模块封装在动态链接库文件中, 从而模拟加密锁达到保护共享软件版权的目的。该方法已应用于共享软件的版权保护中。

关键词:计算机指纹,版权保护,虚拟加密锁,动态链接库,反破解

参考文献

[1]段刚.加密与解密 (第三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102-103, 121-126, 392-395, 321-323.

[2]俞银燕, 汤帜.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 2005 (12) :1957-1966.

[3]飞天诚信.软件加密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401-406.

[4]童恒庆, 熊丽.利用虚拟狗的软件本地化保护方法[J].软件导刊, 2005 (20) :37-39.

[5]刘红敏, 尹志喜.计算机指纹生成技术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4 (01) :46-48.

[6]谭貌, 陈义, 涂杰.软件版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分析.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7 (01) :54-57.

共享版权问题 篇4

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1]。广义上的版权还包括邻接权人的权利。版权保护工作成果作为保障版权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财富资源,支撑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数量众多的产业群,没有文字、音乐、戏剧、影视和软件等智力成果的支撑,版权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版权和版权保护,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版权产业以版权为核心,对于版权产业而言,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其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版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现阶段我国版权产业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版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立法不完善、贯彻实施法律的经验不足、全社会版权保护环境尚未形成等。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版权产业以及版权保护现状,深入剖析我国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完善版权保护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1 版权产业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1.1 概念和特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指南》中给出了版权产业的一般性描述,即版权产业是指版权可以发挥显著作用的活动或者产业[3]。在我国,版权产业的概念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知识经济发展的日渐成熟、版权事业的发展逐步被认识和接受的,其具体内涵及外延在我国立法上尚没有明确的界定。国内学者对版权产业的认识也存在不同观点。

有学者认为版权产业是指有关个人或行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享有版权的作品有关,并直接或间接受版权法律的规范,这些产业主要包括书籍、报刊和其他印刷物的出版商,唱片、音乐磁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商,电台、电视台和卫星广播业,计算机软件业,以及有关的销售业和制造业等[4]。也有学者认为,版权产业是指以有版权属性的作品为主要经营内容,并依靠版权保护而生存发展的产业[5]。

笔者认为,版权产业是指建立在版权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之上,以版权法为主要保护依据,具有私权性和社会公共属性,围绕市场经济活动而展开的产业。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版权产业是建立在版权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之上。版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取得权利不是其存在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许可使用、转让等交易活动,才能将版权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版权产业正是利用版权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及消费模式,结合经济运行规律将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不但有效利用了版权作品,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以版权法为主要保护依据。版权产业客体是版权法所保护的对象,版权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版权作品的创作,而版权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以版权法为主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版权产业是以版权法为主要保护依据的产业。

第三,版权及版权保护是版权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版权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版权作品的创作,版权作品创作需要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因此,版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对于促进版权产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法治及市场发展环境将使版权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因而版权产业是以版权以及版权保护为其生存基础的。

第四,共享性和私权性是版权产业具有的双重属性。所谓共享性,就是指版权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是广大社会公共群体都可以享受其价值的产业。版权产业由于以版权的存在为基础,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私权属性,版权人的权利不容侵犯。由此可见,版权产业具有共享性及私权性的双重属性。

第五,版权产业是围绕市场经济活动展开的。版权是一种知识产权,“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都存在权利的取得、维护和利用三个主要问题。就版权而言,权利的利用占突出地位。因为获得版权不是目的,通过转让、许可等一系列贸易活动进而取得经济上的收入,才是目的,才是版权制度最初产生的原因,也才是维护版权的主要理由”[6]。版权产业正是将版权作品纳入市场经济领域中,通过版权作品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适当介入,围绕版权作品的转让、许可等市场经济活动展开,以挖掘和实现版权作品经济价值为目的的产业。

1.2 版权产业的分类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指南》中将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类版权产业、相互依赖的版权产业、部分性版权产业及非专门支持的版权产业;美国、日本将版权产业分为核心、部分、发行及版权相关产业;英国将版权产业分为主要的和对版权依赖的版权产业[7];我国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上海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和部分版权产业。以上关于版权产业的分类,称谓虽各不相同,但均是根据版权在产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进行区分的,各类型版权产业对于版权保护的依赖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对版权保护的依赖程度最高。

从版权产业的分类看,核心版权产业对版权最具依赖性,是版权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内容。核心版权产业的发展以作品版权的取得为基础,核心版权产业所涵盖的版权作品集中了版权保护的客体,因此,版权及版权保护对于核心版权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谓核心版权产业,是指专门、全部地从事创造、生产与制造、表演、广播、传播与展出,或者发行与销售作品和其他版权保护内容的产业[8]。核心版权产业又分为传统版权产业和新兴版权产业。

传统版权产业主要包括书籍、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的创造、出版、发行、印刷及复制;音乐及舞蹈等艺术品的演出;网络作品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及复制;广播电台、电视台、卫星广播及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放映和传播。新兴版权产业是随着高新科学技术对版权客体的影响,基于新型的版权作品的产生而出现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制作和销售,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软件与互联网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及广告,相关设计业等新兴版权产业。新兴版权产业与传统版权产业相比较,具有版权作品创作方式科技化、传输渠道多元化、消费群体复杂化等特征。新兴版权产业对提高核心版权产业的产值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上海市2004年至2009年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92%,其中软件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在2008年和2009年接连突破200亿元和300亿元人民币,占据核心版权产业主导地位,真正成为上海核心版权产业增长的“发动机”[9]。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的日渐完善,新兴版权产业优势更加突出,不仅对推动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对我国版权产业中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新兴版权产业的版权保护制度建设成为我国在版权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2 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与区别

2.1 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

2004 年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国务院2009年9月27日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经营的核心产业是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其核心价值为文化。文化产业所依赖的客体是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将其通过产业化及规模化的加工制作、传播及销售,最终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发挥其文化价值,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文化产业与版权产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10]。版权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范畴。版权产业在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中占有很大比例,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西安市2009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中规模最大的行业是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3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2%,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行业[11]。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均属于版权产业,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

第二,版权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客体相同或相似。版权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客体均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的客体。所谓无形财产权的产业客体,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这是与物质产品(民法意义上的有体物)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1]。版权产业的产业客体是受版权法保护的版权作品,如小说、漫画、音乐、电子书等。文化产业的产业客体是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版权产业的产业客体相同。

第三,版权产业和文化产业均适用版权法保护。版权产业依赖版权保护是毋庸置疑的,而从文化产业所包含的产业客体来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纳入版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之内,因此,版权产业和文化产业均受版权法保护。

2.2 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第一,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所强调的价值不同。

版权产业是直接从法律的角度强调该产业的产出品及服务的财产性价值,将其作为财产权来予以规范和保护。“文化”是一种社会公共消费品,是以社会发展、进步及社会公众文化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强调的是整个社会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社会功能。

第二,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内容不同。

版权产业所包含的产业内容明确、具体,版权是版权法明确规定的概念,受版权法保护和限定的版权作品就是版权产业所发展的产业客体。文化是相对抽象的概念,无法准确列举出其具体包含的内容。

3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中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版权及版权保护的理论研究与版权产业的发展相脱节

版权产业是产业的一种,具有其市场经济特征,只有将版权、版权保护与产业特征相结合,明确单纯法律层面上的版权保护与版权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的不同,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版权产业发展的对策。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版权产业及版权保护问题的相关研究,大多从单纯的法律角度进行,缺乏将版权保护与版权产业相结合研究版权保护问题的视角,有关版权保护的研究与版权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3.2 缺乏保护版权产业发展的专门法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问题需要国家通过立法形式来予以调整。我国的版权产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完善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予以保障。我国版权保护适用《著作权法》以及配套的法规,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2011年1月1日实施的《著作权质权登记办法》和2011年国务院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对于调整著作权质押、规范我国出版市场秩序和遏制盗版侵权行为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特征和版权保护现状,亟需制定一系列针对版权产业发展的版权保护问题的专门法律法规,以促进版权产业的发展。

3.3 缺乏长效的版权保护执法机制

针对版权侵权行为,开展相关专项治理行动对于打击各种版权违法行为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版权保护制度需要一个长效的版权保护执法机制,需要将版权保护日常化、经常化 [12],只有这样才能对版权违法侵权行为形成长期的威慑力。根除长期存在的盗版侵权行为,建立长效版权保护执法机制,需要完备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充足的版权行政执法人员,足够的执法经费,否则,很难将版权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4 对新兴版权产业保护力度较弱

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版权客体产生了很大影响,新型的版权作品应运而生,新型的版权客体带动了新兴版权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对版权客体采取的平行开列的分类方式,造成不同类型作品间失去了应有的联系,使得受高新科学技术影响而产生的新类型的版权客体在版权法上找不到其真正合适的位置[13]。版权法缺乏对新型的版权客体的相关规定,导致对新兴版权产业保护力度较弱。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我国现行版权法律制度形成了新的挑战,对版权产业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5 社会公众版权保护认知度较低

由于版权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社会公众对版权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未认识到版权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未意识到版权保护对版权产业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全国版权工作“十二五”规划,目前我国国民的版权认知度已从2005年的60.6%上升到了2009年的74.6%,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有了明显提升,但距离“十二五”规划提出的80%以上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版权认知度及版权保护意识。

4 完善我国版权产业发展中版权保护的对策

针对我国版权产业发展中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版权保护应采取以下对策:

(1)版权保护的理论研究要适应版权产业发展的要求。

单纯的法律意义上的版权保护与版权产业中的版权保护问题是有一定区别的。法律层面上的版权保护通常是指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版权法等配套法律法规来保护版权。构建版权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体系,则要考虑到国家、政府关于版权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市场经济现状及前景、产业本身的发展现状和特征等因素,版权及版权保护的理论研究适应版权产业的发展要求,提出的保障措施才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制定促进版权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版权产业以版权为核心,版权以作品为载体,版权作品各具特色,版权产业的发展将特色鲜明,因此,仅仅依靠版权法等法律法规来调整和规范版权产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根据版权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并且及时修改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防止由于法律的滞后影响到版权保护及版权产业的发展。

(3)建立长效的版权保护执法机制。

长效的版权保护执法机制对于保障版权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长效的版权保护执法机制离不开完善的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充足的版权保护执法人员以及足够的版权保护执法费用。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力度、促进版权保护,应高度重视对版权保护机构的建设,在保障不浪费执法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版权保护行政执法人员人数,并且从政府财政中预留部分费用作为版权保护执法经费。

(4)加大对新兴版权产业的保护力度。

新兴版权产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版权法律保护对于保障版权产业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关注新技术对版权产业及版权保护的影响,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修改、完善版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法律法规保护体系。

(5)提高社会公众对版权产业及版权保护的认知度。

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版权认知度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80%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版权保护还未引起广大社会公众的普遍重视,因此,必须首先利用各种途径,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版权产业,例如可以将每一年地区版权产业对地区经济所作出的贡献以统计数据的形式让广大公众知晓,让其认识到版权产业的重要性,强调版权保护对版权产业的重要作用。版权产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与版权保护水平的高低及版权保护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

版权产业企业应该在其内部设立版权保护专门的维权部门,定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如律师、版权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到企业讲解版权产业及版权保护与版权产业的关系。只有在提高全社会版权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我国的版权产业才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摘要:随着版权产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新的生产力,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从版权产业的概念和分类入手,阐述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与区别,指出版权保护是版权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新兴版权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针对我国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版权保护的对策。

数字出版的版权问题探讨 篇5

数字出版版权的概述

1.数字出版的概念

数字出版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从事出版的活动,包括对原创作品的编辑加工、传播、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数字化等。数字化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八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图书,网络游戏出版物,网络文学读物,网络教育读物,网络音乐,网络音响出版物,网络动漫。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化出版具有减速方便快捷、发行传播费用低、绿色环保的特点。

2.我国数字出版现状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行业高速发展,2011年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1377.88亿元,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达到1935.49亿元,2013年更是超过2600亿。虽然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产业链各环节赢利模式尚不清晰,这主要源于行业缺乏相应标准、技术与内容错位、数字出版内容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

3.数字出版的侵权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成本的降低,数字出版侵权手段日趋复杂,主要表现为:未经过授权,发表作者的相关文章,例如网络文学作品同时有几个未授权的网站转载;授权的作品得不到协议规定的薪酬,未经作者同意,向其他网站卖自己的作品;抄袭他人作品并通过网络发表到其他网络上;利用网站的漏洞,通过各种下载、阅读软件,下载、查阅需要付费作品。

数字出版版权受侵犯的原因

1.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差

众所周知,正版的作品需要付一定的报酬才能阅读、观看,盗版作品只需要付很少的钱就可以阅读,有的网站为提高浏览量提供部分作品免费阅读的权限。众多消费者版权意识差,利用众多途径,获取免费阅读的机会,损毁数字网络出版商和作者的利益。

2.产品数字化加重了出版产业的盗版现象

首先,数字出版作者缺乏出版物保护的意识,导致自己的纸质作品被通过网络传播,例如谷2004年,谷歌公司(google)未经授权非法扫描570位中国作家的17922种作品上网的侵权事件。其次,作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不去寻求有效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作者的维权意识不强,涉及自己的利益不大,不去维权,另一方面一个作品可能同时受几个网站的侵权,例如我们经常用到的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88等网站,消费者可以把自己的或别人的作品同时上传几家网站达到赚取积分的目的,即使通过法律途径从一家网站收回了自己的作品,但还有其他网站侵犯自己的作品,很难彻底的维护自己的出版物的合法权益。最后,一些网络期刊的刊物使用昵称写作,导致作品权益认证困难,难以行政监管。

3.立法不完备,行政监管不到位

2002年出台《互联网出版管理规定》,2007年出台《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2010年出版《手机媒体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学出版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游戏审批管理细则》《电子书标准体系研究》等,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出台数字出版版权规定比较滞后,立法不够完备。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数字出版的重视,侵权证据难以查询,惩罚力度小,作者的维权难度高。

数字出版版权的对策

借鉴欧美电子出版产业版权保护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维护数字出版版权的策略。

1.完善数字出版的法律体系

对数字版权进行立法保护,立法及时,保护出版人的合法权益。确定合理的授权模式,明确授权范围,保护版权权力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自行授权、代理授权、集体许可模式、交叉许可、默认许可的授权模式的概念,确保没有模糊概念和歧义,并明确授权范围,保护作者其作品是否进行数字化利用和作品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2.加强数字版权公益宣传

通过公益广告,向社会宣传数字版权,使人们了解维护数字版权的重要性,普及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了解维护数字版权的途径和申诉部门。正面引导公民阅读正版电子作品,盗版、侵权的作品的特征,盗版侵犯的法律法规,并提供举报电话。

3.强化行政监管

(1)加强行政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

落实行政监管的职责,划分不同岗位的责任,将责任细化,消费者对其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分值与其绩效挂钩,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杜绝各部门相互推诿,版权申诉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现象。

(2)加强数字出版网站注册用户的监管

要求数字出版网站完善用户的注册资料,注册用户要求实名制,监管部门及时检查注册用户信心的真实性和重要信息的完整性,发现问题对网站负责人问责。

(3)加大版权的登记力度

我国的版权登记不是强制性的,版权登记结构也不统一,而数字出版作品大都是社会公众,并不了解版权的登记。行政监管机构可以宣传数字出版的登记制度,使公众了解登记是有效保护出版者的权益的有效措施。

(4)建立第三人责任制度

明确数字出版网站管理的责任,如果数字网络出版商知道出版物收到网络用户用其提供的服务和设施从事侵权的行为而不中止服务,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5)加大侵权惩罚力度

开放存取的版权问题分析 篇6

一、现行版权保护的缺陷

传统出版法规定,作者一般只享有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出版社则享有专有发表权、再版权及一些后继权利。传统的版权法通过合理使用制度和对权利例外的规定等机制,在创造者、出版者和版权持有者,以及整个社会自由地进行交流的需求之间取得了一种利益保护的平衡状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各种信息的交流传播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具有多样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在受众对学术信息需求日趋增长的情况下,传统的版权法已然无法适应网络环境的需求,而且适用的范围被大大地缩小了。不仅如此,一些大型出版商为了保护其对期刊市场的垄断地位和既得利益,试图通过政治渠道和法律制定来限制电子信息的获取。然而,正如自由软件运动的先驱斯托曼所言,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以前,版权的作用在于保护作者权益,而在信息时代,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阻碍人们自由地获取信息。[1]

二、许可协议对使用者权限的限制

在传统的学术出版模式下,科研人员一般通过签订“版权转让协议”将全部版权转移给发表其作品的期刊出版商,一般不从转让中获取经济利益。实际上,他们还要倒贴文章的出版费和其他费用。这种出版机制的可行性建立在科研人员非营利的传播动机和利用需求上。与非学术领域的作者不同的是,科研学者并不是为了获取利益才发表研究成果,而是希望作品能被快捷地、大范围地传播,得到社会认可,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希望能够方便地获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出版物在学术界的声望和高引用率使科学家不计报酬地放弃对作品的法律权利。权利放弃的结果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许可使用限制。出版商利用对版权的垄断,一方面通过协议条款限制IP、限制并发用户和下载量等手段控制使用者对学术信息的利用;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利益不流失,出版商大多禁止作者对作品以其他形式进行再传播,如在个人主页中发布、为了教学活动而使用,或者在开放仓储库中存储后印本、预印本等,从而阻碍了学术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和利用。

三、实现开放存取两种途径的版权问题

作者是“作品之母”,这是版权法的设权源点。在开放存取这种出版模式中,学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通过Internet进行传播,并允许其他用户免费使用这些已发表的学术成果。它是在充分尊重原作者的基础上,经过现行的版权法律体系框架许可,推出的一种新的法律和技术机制,不仅可以规避学术信息资源的共享风险,更能实施最大化的开放获取出版,使这些文献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劳伦斯•赖斯格(Lawrence Lesslg)(2)在出版《免费文化》时同美国企鹅出版集团签订的“创作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3)正是对开放获取的一个最好的表率。[2]协议提出在出版纸质作品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论著转换成电子版本形式,允许全球读者免费阅读和自由传播。跟传统的出版机构相比,开放存取出版旨在开放学术资源,互享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可以使用这些内容。[3]实现OA的主要途径有开放存取OA期刊和开放存取仓储(OAR)。

(一)OA期刊的版权

OA期刊是一种免费的可直接在线获取的期刊,其具有免费性、公开性、全文性和高质量等特点。在论文发表后,作者一般只享有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出版社则享有专有发表权、再版权及一些后继权利,出版社拥有版权。而对于OA期刊而言,大多数情况下版权依然是由作者本人所持有,作者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把争取到的版权让渡给研究人员和公众,还有一些则由出版商拥有。但无论谁是版权所有人,都必须确保文献作品能够公开、免费、自由地获取。BOAI会议指出,开放存取OA期刊仅限于被作者允许免费使用的作品。OAJ在版权问题上不再限制已经发表过的科研资料的存取,且保留作者应有的基本权利,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公有领域”作品是有所区别的。

关于如何授权是有一些协议可参考的,其中使用最广泛、最简单的就是“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4]。该协议提供多种授权形式和权利组合结构,使创作者可以将作品分享给大众,在保留其他权利的同时授权他人传播其成果的权利,旨在有效传播和共享其研究成果。对作者而言,协议的权利组合形式可选择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相同方式共享这四种。同时,创作共用并不表示抛弃版权的约束,而是让创作者可以自由灵活地定义自己所需要持有的权利,在基本的版权权利基础上(如署名权等),舍弃一些非必要的权利(如复制、下载等权利)。这就同传统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作者在版权法保护下可以获取更多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这样灵活多变的授权形式,既可以保护著作权不被侵犯,更能让使用者在授权下更好地获取资源,在当代网络数据大时代,是符合信息需求和维权意识的新格局。

(二)开放仓储的版权

开放存取仓储是一种免费的在线资源库,库内的电子文档包括预印本(Preprint)和后印本(Postprint)两种。

1.预印本的五种版权状态

预印本是指在完成论文原告之后,送至学术期刊安排发表,或者投稿后未审核通过的文章,也可以是未投稿任何学术期刊的作品。

第一,论文完成后并未向杂志社投稿。这种情况下,投稿前的版本版权属于作者本人,一般不存在与杂志社的纠纷。

第二,论文完成后向杂志社投稿,由于各种原因,未通过审核发表,也未签订版权协议。作者依旧享有对文章的所有版权问题。

第三,论文完成后向杂志社投稿,虽然未通过杂志社审核,但是已经同杂志社签订了版权协议。主要是指文章在初次投稿时就与期刊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协议,比如《化学通报》《科学术语研究》等。但如果作者未在审核时间内收到期刊的用稿通知书,协议就自动终止。

第四,论文通过杂志社的审核,准备发表在纸质期刊上,却未签订版权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拥有版权权利,既可以选择仓储投稿前的版本Preprint,也可以选择正式出版的版本Postprint,或者是修改本、清样等。

第五,论文通过杂志社的审核,准备发表在纸质期刊上,同时与杂志社签订了版权协议。这种则需要根据签订的版权协议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在多个方面都可以进行限制。

2.后印本的版权

后印本是指已经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或者某出版物的研究文章。论文后印本是正式出版的版本,版权问题的归属则要看出版社的版权政策。由于版权政策的不同,版权的拥有者也会不同,但大部分的版权都是属于出版社的。作者要在OA仓储存储后印本,就需要经过出版商的同意。若作者想要拥有自归档的权利,可以在跟期刊出版社签订版权转让协议时,声明保留此项权利,或要求获得这项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5]所以不论研究成果是否能成功发表,学术仓储空间里的学术成果都享有版权,受版权法的保护。只是在文章发表成功之后,版权主体的类型除了作者本人之外,还增加了出版者。

四、结束语

开放存取模式适应了学术成果交流的需要,也符合网路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给受众免费、快速和自由畅通地获取科技信息带来了很大便利。因此,开放存取机制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本文围绕着开放存取版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下,著作权的作用机制发生了变化,使用著作权法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限制人们访问学术内容,而是在于开放内容,权利的归属与分配方面提出了新的实践,由作者保留著作权,通过创作共用协议,使作品得到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共享。这些行为对传统的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致力于构建一个可行的能够平衡学术出版各方利益的版权制度,从而使学术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共享。

参考文献

[1]孙静.开放存取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09):54-58.

[2]刘芳,黄凯文,曾展鹏.OA的版权问题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1):41-92.

[3]开放存取——学术出版的理性回归[EBPOL].http://openaccess.

[4]傅蓉.开放存取的版权问题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05):73-74.

数字时代的版权保护问题 篇7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原本起步就晚, 全社会长期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所以虽然《著作权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已颁布实施, 但整个社会仍未形成尊重著作权的普遍意识, 随意侵犯著作权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各类社会矛盾凸显, 如收入悬殊、贪污腐败、诚信缺失等, 因此身处这一环境下的中国编剧们的著作权纠纷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影视文化产业的作用不可小觑, 影视产业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作品的诞生首先就要高度重视编剧对剧本的创作, 因为剧本是打造影视精品的基础, 没有高质量的剧本, 就不可能出品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而现实中忽视编剧作用、漠视编剧权益的案件屡屡发生, 更有甚者, 有些编剧自己也是侵权人, 侵害其他编剧或原创作者的权利, 这种种现象导致了编剧创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阻碍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质量, 多出弘扬主旋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的优秀作品, 我们必须重视对编剧合法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本文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谈一些个人拙见, 以期为此问题的解决尽绵薄之力。

编剧著作权纠纷的主要表现

第一, 编剧著作权被侵权的主要情形。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著作权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可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因此编剧著作权被侵权可分为人身权被侵权和财产权被侵权。

编剧著作人身权被侵权。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在诸多编剧著作权案件中, 编剧们的后三种权利被侵害的情况最为常见。署名权是编剧所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是编剧为了表明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注明其姓名的权利, 它是编剧身份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 但在现实生活中, 编剧的这一基本权利却屡遭侵害。有些制片人、发行人和导演利用自身强势地位, 迫使编剧署上自己或关系人的名字, 还随意调换署名顺序, 真正的编剧署名排在最后;有些制片人、发行人和导演根本漠视编剧的署名权, 干脆不署编剧的名字。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紧密联系的两项权利, 前者指作者有权自己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后者指作者保护作品不被歪曲、篡改的权利。现实中有些制片人、发行人和导演不经编剧同意随意修改作品, 或随意另找编剧修改作品, 使得原编剧的作品被歪曲篡改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大腕明星也对编剧的劳动视而不见, 根据个人好恶随意篡改增删台词, 以致与编剧的原意图大相径庭。

编剧著作财产权被侵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作者享有对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和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法使用作品, 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现实中许多编剧按时完成了作品的创作, 却被制片人、发行人以种种理由拖欠或拒付报酬。所持理由无非是编剧的创作不符合要求、电影票房收入入不敷出、电视剧收视率极低等。也有个别案件是因制片人未取得行政许可或资金不足, 影片迟迟未能开拍, 导致编剧的作品石沉大海, 报酬的领取更是遥遥无期。

第二, 编剧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主要情形。

对尚在保护期限内的他人著作权的侵权。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如果要使用尚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的作品, 要事先取得作者的同意, 不得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现实中一些编剧以获得了制片人或导演的邀请与同意为由, 不经原作者或原编剧的许可就改编他人的原作, 这肯定是一种侵权行为。另一种常见的侵权行为是某一个编剧独占合作创作的作品。有些剧本是两个以上编剧共同创作的, 但最后的署名和报酬却被其中一个编剧独享, 侵害了其他编剧的合法权益。还有一种情形更为恶劣, 即直接剽窃或抄袭他人的作品。

对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他人著作权的侵权。对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虽不再保护其财产权, 但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永远保护的, 编剧在改编这些作品时, 仍不得侵犯这些权利。但现实中有些编剧不注明根据何人作品改编, 侵犯原作者署名权;或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 与原作立意相差甚远, 侵犯了原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编剧著作权纠纷发生的原因

从社会背景来分析:诚信的缺失是产生编剧著作权纠纷的深层社会原因。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更是诚信经济, 离开了诚实信用, 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因诚信缺失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影视界编剧著作权纠纷的发生与这样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

从劳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资本拥有者对劳动力的支配这一固有特点是产生编剧著作权纠纷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 而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 投资者难以预知。考虑到投资人所承担的市场风险, 以及影视作品本身是综合艺术的特点,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这类作品整体著作权归制片人享有, 而编剧享有的只是署名权, 以及依据与制片人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的权利。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 制片人作为投资人的资本拥有者的地位毋庸置疑, 与之相比, 编剧普通劳动者的角色也显而易见。资本拥有者与劳动者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 天然决定了制片人的绝对话语权和编剧的弱者地位。比起大明星动辄上百万元的片酬, 普通编剧脑力劳动的回报极为微薄。虽然也有极个别大腕级的编剧能够在劳资博弈中占据上风, 但多数编剧显然没有和制片人分庭抗礼的实力。

从编剧自身的情况来分析:编剧们法律意识的淡薄是产生编剧著作权纠纷不可忽视的原因。《著作权法》和《合同法》对编剧著作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但编剧们真正熟悉了解这两部法律的却很少, 这直接导致了编剧在行使著作权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比如编剧在与制片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时, 应该明确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仅是摄制权, 但许多合同签的是著作权三字, 等于一次买断了财产权, 当制片人无法开拍时, 编剧们想要回剧本都难;再如面对诸如“作品应修改至制片人满意为止”的霸王条款时, 许多编剧一筹莫展, 不知如何维权。更有些编剧自己也是侵权人。所以编剧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的欠缺也是著作权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

从行业协会与行业规则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缺乏更为清晰明确的著作权归属和利用方面的行业规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影视作品的特殊性, 所以影视作品的署名权以及使用权等应有更明确的行业规范。比如美国的《银幕认证手册》, 就对电影作品的署名有详细的规定。该手册是由编剧协会和制片方等多方协商制定的, 拥有很强的约束力。由于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起步较晚, 尤其是剧作家协会成立更晚, 所以相关规则与制度不甚完善, 难以对影视作品各方利益主体进行协调制衡。

防止编剧著作权纠纷频发的建议

加大普法教育培训, 切实提高编剧法律素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和剧作家协会应发挥自身优势,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律培训, 尤其是《著作权法》和《合同法》, 更应加大培训力度, 邀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法官、律师来为协会会员讲课指导。通过培训, 使得编剧在签订合同时, 做到心中有数, 不致落入合同陷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2009年曾向社会及行业内编剧推荐并公布了3个有关剧本交易的合同书的标准格式, 编剧们可认真研读并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培训, 编剧们能够自省自律, 杜绝侵犯他人著作权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壮大剧作家协会的实力, 使其在编剧著作权维护中发挥更大作用。编剧如果与制片人单打独斗, 其劣势不言而喻。若其身后有强大的组织, 境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剧作家协会是以编剧为核心的民间组织团体, 成立于2008年5月。由于起步较晚, 在编剧著作权维护中, 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不像美国编剧协会, 在编剧行业内的地位相当高, 在上文所述的编剧大罢工事件中, 美国编剧协会成功为编剧们争取到了新的利益, 即在DVD及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收益上分一杯羹。我国的剧作家协会亟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剧作家协会可以通过协商谈判, 制定相关行业规范, 解决影视作品署名权归属、编剧报酬支付等具体问题。

信用体系的建立应延伸至影视产业。我国的个人及企业信用体系的覆盖面还很窄, 使得许多组织与个人对不讲诚信缺乏畏惧感, 因不诚信付出的社会成本很小, 所以侵起权来才有恃无恐。影视产业中对著作权的侵害也是如此, 如果在中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下, 建立起行业内的信用机制, 那么影视界的不诚信将会大幅度降低。

总之,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当代, 编剧们的著作权理应得到尊重与保护。它不仅涉及编剧个体利益的维护, 更关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 我们应积极探索, 为避免和减少编剧著作权纠纷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魏明伦:《呼唤正义公道》, 《艺术评论》, 2007 (1) 。

[2].张革新:《现代著作权法》,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3].王迁:《电影作品的重新定义及其著作权归属与行使规则的完善》, 《法学》, 2008 (4) 。

[4].申惠善:《简述韩国电视剧编剧体制》,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 (2) 。

上一篇:计算机环境下一篇:平行耦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