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性要求

2024-12-09

生物安全性要求(共3篇)

生物安全性要求 篇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教师为本。因此,具备一批思想合格、素质过硬的教师是决定国家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一对矛盾关系,那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这对矛盾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二者共同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不断满足日益发展变化的课堂,才能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学习欲望。笔者就生物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过硬的专业素质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科任教师担负着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必须具备过硬的本学科的专业素养,甚至需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素养。比如,物理老师除了要具备过硬的物理学科专业素养外, 化学学科的知识也应该熟通,生物学科的知识也应知道一些。同样,对于生物教师来讲,除了要具备过硬的生物专业素养外,物理、化学学科的知识也不能一窍不通。毕竟,目前的高考还是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外加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的模式。理科综合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共同呈现在一张试卷上,个别试题还是综合了三科知识,因此,对于一个合格的理综教师来讲,除了本学科的专业素养必须过硬外, 其他两科的知识最好也能够做到熟练。毕竟,理化生不分家,三科之间从知识内容到研究方法都有很多相通之处。那么,如何才能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呢? 那就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时代在变化,知识在丰富,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除了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参之外, 还要订阅一些本学科的专业杂志和报纸,多学习各位同行的经验。同时,如有机会走出去,一定不要放过向学校教育专家学习的机会。以上这些手段都是我们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好方法。

二、较强的组织能力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保证

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要想使得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只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是不够的, 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教师自己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只会使学 生佩服 ,而在课堂 上 ,组织学生 进行活动,使得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获取新知,才会令学生叹服。毕竟,现在的课堂跟过去的传统课堂大不一样了。过去,课堂教学比较依赖于教师的讲,学生只要在下边认真听就行了。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认真,考试成绩就差不了。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讲课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应应试教育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不断推进,人们认识到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的所谓的人才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只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只是应试的机器。很多学生通过考试升入名牌大学,而经过几年的大学教育再走上社会之后,根本无法适应社会,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这被人们称为“高分低能”现象。面对这样的教育形势,有识之士对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之上,不能只顾自己讲,而是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最终靠自己、靠合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 能力 ,在课前必 须做好相 应预案 ,比如 ,如何饶有趣味地引入课题,然后如何抛出精心创设的问题,如何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如何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又如何适当而又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 这些都在考验着老师的组织能力。

三、较高的人格魅力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条件

教师除了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使自己具备较高的内涵修养,通过这样的内外兼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这样课堂教学才能顺利推进。人格魅力包括很多因素,比如能够平等地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用自己的威权压制学生的言论,而是提倡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教和学的交互过程中,探索知识的奥妙。再如,教师应该具备宽阔的胸怀,对于学生偶尔所犯的错误,能够区分是非曲直,进行区别对待,不应一概进行严厉批评,而是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给学生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好教学日记,不断检验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 看看哪些地方做得精彩, 需要发扬;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改进;哪些地方有严重失误,需要弥补。如果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则应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有人认为这样做,与老师的身份不符,会损害教师的尊严。事实上,这种做法恰恰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从而为自己加分。

总之,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 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不断努力进取。

生物安全性要求 篇2

一、基本要求

1.参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叙事),是作者已在实际教学中完成的教学案例。

2.课题限定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具体内容(标准)”或“活动建议”中列出的内容。(包括实验或基于实验的探究或调查、制作等活动)。

3.教学案例应重点阐述本人在开展本内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取了哪些办法解决困难;开展本内容教学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创新之处。在阐述本内容教学过程时,既注意体现教师在课上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又注意反映学生参与的状况。

二、内容及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总字数限4000字以内。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其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1.标题:课题名称(通用格式为“*****的教学案例”)。标题小三号、黑体。标题和正文应在同一页面,请勿将标题单列一页。

2.署名:题目之下写作者姓名、单位(应写明所在省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amil等信息。本部分五号宋体。

3.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思路):简要说明本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教学特色。

4.教学分析:可重点分析本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需要采用什么策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5.教学目标:用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完成本内容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目标应恰当、可行。(按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目标排序: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注意不能有“培养„„,使„„”这样的用词。因为这是以教师的角度“我让你做什么”,应当是“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成长及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效果。”

6.教学准备:简要阐述开展本内容教学需要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

7.教学过程:这是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本部分需要体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应重点阐述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并反映本人在本教学中的创新之处。建议采用表格形式,分栏列出“教学步骤”(或“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等项。文字应简明扼要,无需将教师的每句话都列出。

8.问题研讨(或反思总结):提出2~3个与本内容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或者对本内容教学做反思、总结,提炼经验。

文中字体、字号除已注明的外,均为标题小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页面为A4电脑默认的形式。电子稿请保存为Word 2003及以下版本。

生物冶金课程论文撰写要求 篇3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为120~150字,并翻译成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3~5个。书写规范

2.1 论文文字和字数

字数2500~4000字。

2.2 论文书写

论文一律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在A4纸上,单面印刷。

2.3 字体和字号

(1)论文题目:4号黑体;(2)章标题:小4号黑体;(3)节标题:5号黑体;(4)正文:5号宋体;(5)页码:5号宋体;(6)数字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

2.4 封 面

论文封面要求书写题目(二号黑体撰写)、班级(三号黑体撰写)、姓名(三号黑体撰写)

2.5 论文页面设置

2.5.1 页 眉

页眉为

生物冶金技术概论 第 X 页。2.5.2 页边距

论文的上边距:30 mm;下边距:25 mm;左边距:25 mm;右边距:25 mm;行间距为1.5倍行距。2.6 摘 要

2.6.1 中文摘要

摘要(5号黑体,左顶格排),摘要内容5号楷体。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5号黑体,左顶格排),关键词5号楷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2.6.2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英文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2.7 图、表及参考文献

表、图要跟在文字之后。采用三线表,表序、表题应在表的上方,表注在表下方;图注、图序及图题在图的下方,图的大小要适中(宽60~1300mm)。

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正体)。外文字母的大小写、上下角标要分清。

参考文献格式:(在文章中以上角标按引用顺序注明序号)书籍: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刊:作者.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页码

示例:

上一篇:API函数下一篇: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