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问题(精选12篇)
生物安全问题 篇1
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已经为人类解决了粮食、医药短缺及环境问题,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但是,生物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现状,列举了生物技术的潜在危险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 意义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以生命科学和技术的理论与成就为基础,将之应用于生物体的生长与加工过程,有目的地对生物体进行控制和作用,从而提供人类所需的产品和各种服务。《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技术的定义是:“利用生物系统、活生物体或者其衍生物为特定用途而生产或改变产品或过程的任何技术应用。”[1]
可以看到,从1973年重组DNA技术的成功至今,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已经为人类解决了粮食、医药短缺及环境问题,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作物畜禽品种和水产品的遗传基因进行修饰可使其品种改良、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抗性增强,特别是运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具有抗旱、抗霜、抗酷热、抗病虫害、耐除草剂、提高经济作物种淀粉和油的含量、改善蔬菜与果实的口味、营养、和颜色,延长其保存的时间。这对提高世界农作物产量、质量,减少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使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缺乏、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堪称第二次“绿色革命”[2]。
2 在农业上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法律发展。转基因大豆也已用于制作数百种食品,其中包括食物油、糖果和人造黄油。目前,国际上已有50多个国家批准个别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商品化的植物种类有很多种,转基因植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国家不断增多。至今已有27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植物。据估计,用各类转基因作物生产加工的食品全世界有近万种[3]。
3 应注意的问题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生物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当人类不能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和运用这项技术时,这种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生物技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利用基因技术来改善生物武器的特定功能,使其可感染且能攻击特定基因组成的种族或人群的生物武器。基因武器具有难以估量的杀伤力,基因武器的研制成功将可能导致种族灭绝的灾难。当前许多国家都在秘密研制利用致病微生物或生物毒素及其载体制成的基因武器,一旦其技术为恐怖分子所窃取,后果不堪设想。有报道称,伊拉克曾积极研制“骆驼痘”,一旦成功,将对非阿拉伯人种造成伤害,因为阿拉伯人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4 对生物技术的态度
单就转基因技术来讲,不同国家对此的态度不同。国际社会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的态度主要有三种:一是持肯定态度和赞成态度,二是持反对态度,三是持谨慎态度。以美国、阿根廷和巴西为代表的农产品输出国对转基因技术持比较积极和开放的态度。美国是转基因技术发祥地,也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最为先进、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美国的转基因产业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并能够从转基因产品中获取巨额的商业利润。据有关报道,仅转基因玉米一种产品就可为美国带来51亿美元的利润,调查显示,81%以上的民众对转基因食品持有“肯定”和“较为肯定”的态度,51%的消费者表示不歧视转基因食品[4]。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农产品进口国则持反对态度。在欧洲,由于2001年后半期发生的与转基因食品无关的若干次食品恐慌,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安全性的信心已显著下降。调查显示,在英国,只有25%的人对转基因食品表示接受,88%的公众反对在英国国内种植转基因作物[7]。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印度国内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很大争议,环保组织和其他一些非政府组织提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认为转基因作物将会极大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一些发达国家很可能将本国不能接受的转基因食品出口到经济不发达或转基因食品研究能力弱的国家或地区。
5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
转基因植物突出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环境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食品安全性。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因漂移。二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环境方面,存在于转基因植物中的具有某种抗性的基因有可能通过杂交转移到其野生或半驯化种中去,这种转移的结果是在特定条件下,将增强这些植物杂草化的特性,并最终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具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物除了能对害虫产生毒害而使其死亡外,对许多有益生物也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曾经有报导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可导致蝴蝶死亡。目前转入植物的基因以抗除草剂的为多,其次是抗虫和抗病毒,然后是抗逆[5]。当这种基因通过种植作物的基因流逐渐在野生种群中定居后使得作物的野生亲缘中具有了选择优势的潜在可能,通过花粉的传播与受精将某些基因 (主要是抗除草剂基因) 漂入野生近缘杂草而产生难以控制的“超级杂草”,更难于防治。生物多样性方面,转基因动物一般都具有某种普通动物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征,如果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将有可能通过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而破坏原有自然生态平衡。转基因植物可能因其较强的野外适合度,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如一棵抗吃种子害虫的转基因松树会由于种子抗虫而大量保留下来,最终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其它物种,导致森林群落遭到破坏。有学者指出,在转基因植物中,病毒基因在所有细胞和所有时间都存在,其重组的风险大大高于普通植物。因此当转基因作物释放面积达到上百万英亩,而这些作物又都在表达大量的病毒基因时,很难预料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如2000年《科学》杂志报道,抗虫玉米杀死非目标昆虫,有的使一些害虫产生抵御杀虫剂的抗体,有的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灭绝的危险等,如“斑蝶”事件以及“墨西哥玉米”事件。又如2004年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毒素Cu可由根部深入周围土壤,且保持了很强的活性,能够继续杀虫。这种毒素可能助长一些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从而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如“Cu抗虫棉破坏环境”事件[6]。
生物技术带来的问题远不仅仅这些,除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外,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危害以及引发的伦理问题。如果利用该技术制造生物武器,巨大的军事破坏力无疑将严重威胁社会安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掌握了新的生物武器之后,新的霸权主义也将产生,国家、地区间的不平等也会越加严重;如果生物技术应用于复制人,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对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而危害了社会最基本的元素,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同样,生物技术应用于优化基因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否定,引发种族之间的冲突,危害社会稳定。
6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加快建立生物安全性评价机制。建立责任明确、协调一致的生物安全管理机构体系。建立长久有效的生物安全问题的监测和应急机制。加强生物安全的科学普及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是开展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课题。必须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国需要加快生物安全立法的步伐,尽快健全生物安全法规体系以履行有关保护生物安全的国际义务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维护国家利益。[7]健全完善的生物安全法规体系应将生物安全管理与监督覆盖到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以防止转基因活生物体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构建中国的生物安全法规体系应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并借鉴国外及国际的相关经验。
从国际角度,必须积极开展生物安全事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生物安全问题己发展成包括科技、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内容的世界性环境与发展问题,不仅涉及国民经济、国家利益,甚至关系国家安全[9]。所以,各国以及国际组织都采取积极的措施确保和维护国家及国际生物安全。但是,生物安全又因为各国国情不同而在各国有其特殊性,所以借鉴他国或国际生物安全政策经验制定生物安全政策的同时,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正因如此,我国生物安全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从我国的生物安全现状出发,制定切实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安全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生物安全。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内容广泛,单就现代生物技术而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存在潜在风险,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便益,现代生物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特别是在满足食物、农业及卫生保健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对这一层面进行论述,但是现代生物技术的积极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确保生物安全,防范生物安全威胁,并不是否定与生物安全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必须辨证的分析生物安全的内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并且将长期存在,必须正视生物安全问题。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虽然生物安全具有不同于传统安全的特性,确保生物安全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但是各国和国际社会在生物安全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球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在主权国家生物安全基础上的全球生物安全将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军民.我国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 (1) :16
[2]董建新, 王胜利.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3 (5) :83
[3]Frisvold George B., John Sullivan, Anton Raneses.GenetieimProvements in major US crops: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benefits[J].Agricultural Eeonomies, 2003 (28) :109-119.
[4]于文轩, 王灿发.国外生物安全立法及对中国立法的思考[J].环境法论坛, 2005 (4) :102
[5]王敏, 王秀玲.转基因农产品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农村经济, 2006 (ll) :40-3
[6]翟雪峰, 刘经纬.在我国建立转基因植物风险金制度的必要性[J].理论研究, 2006 (7) :11
[7]徐进.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之探析[J].法制建设, 2007 (7) :54
[8]王明远.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模式及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农业科学版) , 2007 (2) :170-17
[9]Deborah Katz.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biosafety Protocol and thePrecautionary Principle[J].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Review, Summer 2001:949-981
生物安全问题 篇2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
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三)生物武器
(1)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2)散布方式: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生物安全问题 篇3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临床实验室除了满足质量和能力要求外,还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体系由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环境、设备、供应品、方法等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或相互依存,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样本安全和社会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1]根据病原微生物对人或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分为Ⅳ个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而我们基层医院实验室面对未知疾病的标本,则无法预先判断标本中所带的致病微生物的高危程度,更难确定哪种类型的检测应该在哪级微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基层医院实验室的设施、建设、设备、操作规范等必须达到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标准,以防备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目前,基层医院实验室存在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笔者经过多方面了解,结合本室情况,浅淡基层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 主要存在的问题[2]
1.1 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不符合要求,如实验室的布局不合理,结构老化,废水排放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不达到要求。
1.2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缺乏操作性,难以落实。
1.3 实验人员配制及培训不足,生物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
1.4 缺少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和应急体系与预案。
1.5 生物安全管理力度不够,领导层更多的重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相对忽视了生物安全管理。
1.6 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够规范。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实验室在选址和建筑物间距虽没有特殊要求,也不要求有单独的建筑物,但还是强调要与办公用房的其他公共用房隔离,尽量自成一区或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公共活动场所。对功能接近的实验室最好集中布局,尽可能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实验室的内部布局一般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必要时应增加半污染区。若为负压实验室,最好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考虑增设缓冲区,以保证实验室的压力梯度。一般实验室废水的排发的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排水和消毒方式对废水进行无害性处理,才能对外排放。这就要求实验室必须设立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实验室应备有生物安全柜,安装生物安全柜时,要考虑到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与致病微生物接触[3]。
2.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目前,对于一个单位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形式只是为目的服务的,只要考虑到涵盖生物安全的一切要素,紧密联系单位实际,依法建章立制,设计科学、合理、可行、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制度,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可以接受的。
2.3 “硬件、软件和操作者”是构成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三要素,而其中人是核心要素。如果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多高级的设施也发挥不了作用,再好的制度也得不到落实。因此,有计划地开展人员培训以提高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素质甚为重要。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意外感染而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2.4 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应进行规范的危险度评估,在实验活动中实行实时评估,并在随后进行定期阶段性再评估。评估主要依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4]划分微生物危害程度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同时考虑实验室活动中可能涉及的传染或潜在传染因子与预防措施、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它帮助实验室的设计者和操作者确定实验室的规模、设施和合理布局,评估职业性疾病风险,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危险性事件的发生。生物安全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在从事某项危险的实验活动之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体系预案,并通过培训,定期演练,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熟知。
2.5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规章制度不完善,给生物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工作,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扶持和指导的力度。对基层医院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改善医院设施和实验室的环境。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2.6 实验室应根据国家规定的要求建立实验器材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工作程序。應遵循根据我国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应当制定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及时检查、督促、落实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5]。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高检验人员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规范实验室操作技术,做好应急体系与预案,持续不断地对具体过程进行评估、审核和改进,同进制定出更高的标准,确保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确保各个环节的完善,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基层实验室目前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当地卫生主管部门、上级医院、上级专业技术人员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保证基层医院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2OO4.
[2] 王利平.基层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672-1673
[3] 丛黎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4:12-1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OO6.1
中学生物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篇4
一、生物实验室一般安全常识
1. 防火、防爆
在初中的实验中,学生会较多的遇到明火,如火柴燃烧,酒精灯火焰等,许多初一年级学生在家里很少接触到火柴,因此有的学生甚至害怕划火柴,手持火柴燃烧了也会有恐惧,可能会胡乱丢弃,这是比较危险的行为。另外熄灭酒精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进行相关实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练习。
除此之外,还有正在加热的电器能导致火灾,化学试剂使用不当或保管不善也会引起火灾,这在高中实验中经常遇到。一般会有以下情况。
(1) 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接触会引起火灾,氯酸盐 ( 氯化铁——用于鉴定生物酶活性 )、过氧化物 ( 过氧化氢——用于鉴定生物酶活性 ) 等氧化剂不能与具有还原性的有机溶剂存放一起。
(2) 氧化性盐类与强酸混合接触时,易引起火灾。如氯酸盐 ( 氯化铁——鉴定生物酶活性实验中用 ) 同浓硫酸或高氯酸 ( 用于配制二苯胺试剂,鉴定DNA) 等强酸接触,就会显示出非常强的氧化性,假如有可燃物存在,就会使这些物质着火,有时他们本身也会发生自然分解而爆炸。
(3) 有些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极不稳定的物质。例如,乙醛 ( 鉴定DNA实验中用 ) 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乙酸等。
(4) 使用易挥发性可燃物时 ( 如丙酮——用于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 ),溢出的气体浓度过大,遇到明火会引起火灾。
防火、防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药品严格按类存放,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的机会。
(2) 严禁吸烟,任何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例如:酒精灯用完后,应该用灯帽熄灭,切忌用嘴吹灭。点燃的火柴和卫生香 ( 用于验证生物酶的高效性 ) 用后应立即熄灭。离开实验室要及时切断水、电的开关。
(3) 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保证随时可使用。
2. 防中毒
实验室药品多数有毒,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毒物,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人体中毒、环境污染,故下述预防措施应注意。
(1) 禁止做与实验无关的任何事情。
(2) 实验室中有危险性的药品应有特殊的标识,且这些标识也应让学生熟知,在实验中有意识地加以注意。
(3) 实验室应有通风设备。嗅闻气体应采用“招气入鼻”的方式,即用手轻拂气体,把“少量”气体煽向鼻孔,不可把鼻子凑到容器上。
(4) 皮肤损伤者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取用药品要用药匙等合适器具,不能用手直接拿取药品,防止药品接触身体皮肤。
(5) 实验完毕后,用冷水洗脸、洗手后再离开实验室,不宜用热水洗。
3. 防割伤与烫伤
在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谨慎操作,轻拿轻放,以免破损,造成伤害。
(1) 使用玻璃仪器前,先要检出破损仪器。
(2) 在加热操作时,切忌用手直接拿取被加热的仪器,热的仪器不能放在桌面上,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受伤。加热试管时,切勿将管口向着自己或他人。
二、几个生物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1. 初中生物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使用的初中生物教材为北京版教材,教材中如下几个必做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应当特别注意。
实验一: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
本实验为实践类活动,因此需要强调学生外出的安全意识,教材中也提到“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到池塘中或小河里;不要随便吃野果、野菜;小心危险的动物。只观察,不攀折花木,不采集动植物标本。”因此在布置活动时,这是需要学生写在小组的活动方案里的。
实验二:观察细胞
关于细胞结构的观察,是初一课时很长的实验,首先要强调显微镜的使用安全,每个学生都要精准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剖器的使用,防止解剖刀划伤,如用到双面刀片更应注意。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盖玻片,在清洗或使用中易碎,需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划伤手。
实验三:光合作用的系列实验
光合作用是初一年级的主要实验之一,实验操作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是在绿叶用热酒精脱色的实验中,在水浴加热过程中会产生酒精蒸汽,因此强调学生不能俯视加热烧杯,以免被热酒精蒸汽灼伤。
实验四:鉴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该实验应用实验器具繁多,由多个小实验组成,在实验中涉及加热,滴加液体试剂等。在检测小麦粒中的水分实验中用到试管加热,强调学生要均匀加热,看到实验现象即可停止,且加热时勿将试管口对准自己或其他同学;小麦粒燃烧实验要让学生明确将小麦粒放置在石棉网一角,学生观察燃烧现象,由于实验会产生大量的烟,需在实验结束后及时通风。燃烧结束后,应手持石棉网未加热部分将小麦粒灰烬倒在规定位置。
实验五: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此实验中涉及石灰水,是碱性液体,学生需要完全弄明白实验原理及操作基础才能进行实验,在实验前应检查橡胶管是否有破损,避免学生将石灰水吸入口中。如将石灰水吸入口中,应立即将吸入液体吐出,并用大量清水漱口,严重时需去校医室或医院采取必要措施。
2. 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使用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几个必做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应当特别注意。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与鉴定蛋白质的鉴定剂中都含有NaO H的成分,师生在接触这些溶液时要注意:Na OH是强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要把它们洒在皮肤或衣物上。鉴定脂肪的试剂苏丹Ⅲ有致癌作用,做完实验师生的手和抹布等都要及时洗净。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沸腾剧烈,可以让试管离热源远一些。
实验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铁的催化效率
作为对照,此实验中要用到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切勿溅到皮肤上。如果皮肤滴溅上过氧化氢溶液一定要用清水及时冲洗掉。此实验中要用到的氯化铁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易结成一大块。配制试剂时要带上乳胶手套,细心捣碎,注意不要让它们溅到皮肤或衣物上。
实验三: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此实验中所用的提取液通常含丙酮。分离液中除丙酮外还含有石油醚和苯,它们都是有机溶剂,具有有机溶剂的共性——易燃,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用后应把瓶塞盖严,放到阴凉的地方。一旦不慎着火时,应立即用沙土或湿布扑灭,火势较大的,可用灭火器,但不可用水扑救。此外,苯早已确认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这些溶剂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配制这些溶剂时应戴口罩,操作间要及时通风换气。
实验四: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此实验中要用到的鉴定剂为二苯胺试剂,配制二苯胺试剂时要将固体二苯胺溶解在冰醋酸和浓硫酸混合液中,制成二苯胺A液,在配制二苯胺A液时要注意:应将浓硫酸放入冰醋酸,切忌将冰醋酸倾入浓硫酸中,以免喷出伤人。
二苯胺试剂具较强的挥发性,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在实验加热过程中挥发得尤其厉害,此时绝不能忽视通风换气。
生物安全问题 篇5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①食物安全 ②生物安全 ③环境安全 ④社会安全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答案:A 2.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解析:食用转基因的食物时,可能会因外源基因产生的性状对食用者不适而造成不良反应,故A对;转基因植物是人造物种,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B对;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要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转入基因的扩散,故D对;基因污染是一种可增殖的污染,可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故C错。
答案:C 3.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但两者已属于不同的种了
B.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的人奶蛋白基因频率将不会发生改变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不可作为受体细胞
D.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时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
解析: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因此属于同一物种;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因导入了人奶蛋白基因,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而发生进化;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可以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答案:D 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解析:本题考查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有关知识。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个方面;因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还处于争论阶段,故不可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但我国已对转基因食品和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以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答案:B 5.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特殊的母鸡,这种母鸡下的蛋中含有能够抗癌和其他疾病的蛋白质。具体过程是:研究人员首先选定了两种蛋白质,随后,培育出可携带能合成上述两种蛋白质的人类基因的病毒,并用病毒感染小鸡早期胚胎。这些病毒能将人员基因植入新产下的鸡蛋的DNA中。然后研究人员再孵化这些鸡蛋,并找出其精液中携带人类基因的公鸡。这些公鸡与母鸡交配后,繁殖出下一化小鸡。依此类推,通过多次繁殖,最后培育出的转基因母鸡所产下的鸡蛋蛋清中就携带了抗癌及其他疾病的药物。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携带能控制合成两种蛋白质的人类基因的病毒感染小鸡早期胚胎时,病毒主要进入了________,资料中的病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能控制合成两种蛋白质的人类基因在病毒体内能否得到表达?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找出精液中携带人类基因的公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基因母鸡下的鸡蛋被摆放在超市的货架上,生产厂商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标识中应标注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与载体病毒结合,重组的DNA借助病毒的侵染性进入宿主细胞胚胎干细胞内部。(2)因为病毒都是寄生的,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所以目的基因在病毒体内无法表达,而必须在宿主细胞内部才能表达。(3)检测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也可以通过检测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4)基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考虑,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应该对转基因的生物进行标注。答案:(1)胚胎干细胞内部 作为载体
(2)不能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基因和能合成两种蛋白质的人类基因的表达都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
(3)DNA分子杂交技术
(4)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鸡蛋
A级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相关问题。种植转基因作物时为了避免基因污染,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故A对;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被动物消化,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故B错;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将基因扩散至野生植物中,从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故C对;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被微生物利用,故D对。
答案:B 2.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解析: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会通过花粉被油菜的近缘物种接受,造成意料之外的抗除草剂基因传播,形成基因污染,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构成威胁,A项正确;在转入抗虫基因后,不能适应这种抗虫植物的昆虫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只有存在对应的抗性基因的昆虫才能生存下来,增加了昆虫群体中抗性基因的频率,B项错误;生物界中所有物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用同一套密码子和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可以在植物体内得到表达,C项错误;即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于自然界,通过转基因工程后,可能会使目标生物出现非正常进化过程中的性状改变,有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错误。
答案:A 3.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由此可见: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②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 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 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
C.①②
B.③ D.①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传播到野生植物中,这样会对植物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自然杂交是通过授粉的方式实现转基因过程的,与转基因技术中通过重组质粒转基因有一定区别。
答案:C 4.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他的依据是()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 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
解析:“转基因生物”导入了外源基因,其生存、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5.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如果正方认为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能支持正方的是()A.转基因微生物会合成出“超级病菌”危害人类健康 B.转基因微生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C.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某些药用蛋白或抗生素 D.毒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
解析:A、B、D所述均反映出转基因生物的产生是有风险的,只有C选项所述可支持“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有利”这一观点。
答案:C
B级 能力训练
6.目前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由于无性繁殖是香蕉繁育的主要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因此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afp基因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该基因可以从这些鱼的DNA中扩增得到。请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何利用afp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寒能力提高的香蕉植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运用转基因香蕉的过程中,在生态安全方面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列举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想获得抗寒能力提高的香蕉植株,就要想办法使香蕉获得抗寒基因,通过一定的操作把抗寒基因转移到香蕉的基因组中,并使之表达。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土壤农杆菌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的转化导入受体细胞,再利用成功转化的受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植株。转基因香蕉是原生态系统中不存在的作物,可能会带来一些生态问题。
答案:(1)将afp基因插入土壤农杆菌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的转化导入香蕉受体细胞,将成功转化的香蕉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植株
(2)生态安全问题包括:①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 ②转基因植株扩散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③转基因植株扩散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④转基因植物残体或分泌物对环境的影响(列举其中两点即可)7.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通过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③过程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 5 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犊。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时,Ⅱ最可能是________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则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是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②是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2)基因表达载体的首端必须有启动子;桑葚胚或囊胚阶段可以进行胚胎分割,这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更多相同的转基因牛犊。(3)从图中看,Ⅱ最可能是浆细胞,Ⅲ是导入prG的重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4)愈伤组织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全能性高。
答案:(1)限制酶、DNA连接酶 显微注射法
(2)(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3)浆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4)全能性高 植物组织培养
(5)让害虫吞食转基因棉花的叶子,观察害虫的存活情况,以确定该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性状
8.材料 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猪、禽等动物由于缺乏有关的酶,无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资源浪费,而且植酸随粪便排出后易造成环境有机磷污染。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成为目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改变植酸酶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请简述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____________法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 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动植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转基因技术有四个基本步骤,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因为农杆菌容易侵染植物细胞,重组质粒被导入受体细胞时,常用到显微注射法,而胚胎分割移植能快速繁育优良种畜,基因工程能够使个体表现出人们所需要的性状,减少环境中磷的污染,但可能会随个体的杂交扩散到环境中,造成基因污染。
生物安全问题 篇6
学术论坛的主要内容涉及兽药安全、生物安全和畜禽养殖疫病控制等。论坛特别邀请了徐士新研究员、崔治中教授、张继瑜研究员、廖明教授和吴聪明研究员分别做了兽药安全评价和评审、鸡白血病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抗寄生虫药研究的进展、优质肉鸡免疫程序和兽药与畜产品安全研究的学术报告;论坛特别安排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乙酰甲喹在鸡体内的代谢及其代谢物结构鉴定”、获得优秀论文提名奖的“广东省鸭疫里氏杆菌的血清型及抗药性情况调查”以及“油相分离液中干燥法制备禽霍乱微胶囊化灭活疫苗”等论文进行了学术交流。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冯忠武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分别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兽药监察所所长赵彦岭研究员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秘书长范书才研究员主持,来自兽药监管、监察、科研教学和生产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共计160多人参会。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聚焦学术热点问题,学术报告的深度、广度及其前瞻性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生物安全问题 篇7
转基因生物主要指利用基因技术改造具备复制功能的基因插入或者转移给其他生物, 当前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转基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我国基因技术发展的短短几十年内, 我国的转基因生物迅速增长, 至今高达15000中, 其中数转基因植物比例最高, 依次为细菌、真菌、动物。转基因技术迅速发展,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 除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安全性问题也是当前亟需考虑和解决的难题。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 转基因技术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机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二、转基因生物发展现状
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 并在1986年进行田间试验。之后世界转基因生物得到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转基因生物出现, 并逐渐被应用到现实中去, 如美国的延时保鲜的转基因番茄、我国的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 其中我国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 大大提升国内粮食产量, 解决国内重大的粮食供应问题;抗虫棉使得农民在棉花的培育时, 不需要打农药, 大大节省了成本, 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据专业机构统计, 截止200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是2002年的两倍, 转基因研究也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广应用到实际的转基因植物包含:番茄、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其中转基因大豆和棉花在种植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即转基因大豆和棉花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
在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小白鼠在20世纪90年代初试验成功, 随后转基因技术逐渐在动物羊和猪身上取得成功, 动物转基因的研究对“促进生长、提升抗病能力”具有重大作用。英国曾经尝试将人类的部分基因转入猪的卵细胞, 在将猪的心脏移植到猴子体内, 发现可以存在40小时左右, 且不发生任何的排斥反应;荷兰加大通过转基因技术对血友病的研究。我国至今已经成功研制出转基因兔子、山羊、牛、水生贝类, 其中水生贝类已经开始大量的进行养殖和销售。
三、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分析
(一) 植物生存竞争性和动物抗性问题
基因工程生物具备抗虫、抗药等特性, 但其他方面和普通的生物没有显著的差异, 当转基因作物离开特定的选择压和期限后, 一些基因特性将不复存在, 甚至存活率低于正常作物;基因抗虫作物的大规模的田间种植, 虽然在一定限度内遏制害虫的危害, 但仍需喷洒部分农药, 对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损耗, 同时害虫也可能发生迁移, 对其他作为进行侵害。
(二) 对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基因生物已经打破传统的观念, 具备普通物种所没有的特征, 一旦进入到环境中去, 将会改变生物链中竞争和合作关系, 打破大自然中生态平衡, 对生物多样化存在造成影响;基因逃逸会影响到野生物种和其生存环境恶化, 进而对其进化和生存造成影响;种植那些具备除草剂的基因作物, 势必提升除草药剂的使用, 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 对人体的危害和不利影响
转基因生物和人类紧密联系, 将会直接对人体造成影响, 尤其是消极的影响, 这也是当前人们加强对其重视程度的原因所在。担心基因通过食物途径对人身造成危害, 将病原体或者危害的微生物带入体内, 引起病毒性和过敏性病状;同时基因技术由于忽略对文化、宗教、民俗的考虑, 单纯开展科学技术的探索, 违背了社会的意愿, 引发社会伦理问题, 如对人体的基因实验。
四、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研究对策
(一) 通过立法强化管理, 使公众加强重视和关注
面对日益发展和应用的基因技术, 为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 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立法建设, 建立并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颁布, 使得其发展在法律准许的范围内进行, 达到安全问题的可控性。
食品安全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 我国和欧洲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政府和社会让群众享有知情权, 这也正是欧美部分国家对之抵触的原因, 为了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 政府部门必须对基因产品进行标示, 并加强安全质量检测, 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二) 强化转基因生物风险培训和教育培训
至今为止, 还没有发现转基因产品对人体产生损害的情况出现, 但其潜在的风险我们不可不防, 转基因食物、动物和微生物应用要提供科学依据, 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人生安全造成危害;通过各种渠道强化对公众的教育培训, 使人们能够科学、客观的认识转基因食品, 这种教育培训不仅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护, 也促进食品的发展和广泛食用;强化对食品的安全质量检测工作, 培养专业的食品检测和风险评估人员, 使得转基因食品在安全的前提下, 造福社会和公众。
(三) 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分子策略
转基因生物中标记基因可以适当的去除, 标记基因实则是筛选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 这些基因包括抗生素抗性基因、除草剂抗性基因, 这些基因的去除了以通过重组系统、共转化法进行, 也可以直接采取无抗性基因标识的转基因系统;植物天然诱导型启动子和化学诱导型调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光诱导型启动子、伤诱导型启动子和病原物诱导型启动子等都可以在转基因作物中实现成功的诱导型表达;转基因遗传调控主要借助的基因对杂草的选择性, 控制那些杂草不利基因之间相互连接, 形成对杂草生长不利的基因优势, 即使发生了基因的逃逸现象, 其也会受到限制。
参考文献
[1]丹心.转基因到了反思的时候[J].创新科技, 2011年07期
生物安全问题 篇8
本文是借助有关资料编译有关内容来叙述LED的光生物效应及其标准问题, 供大家参阅。全文分三期发表。
1 光生物效应的影响
光生物是研究光辐射与生物器官组织相互作用的学科。大家知道光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 通常定义它的波长范围是从深度紫外 (100 nm) 到远红外 (1 mm) 。由于空气对光辐射的吸收和远红外光的电能量很低, 实际光辐射的有效波长范围是局限于200~3 000 nm。
对于人来讲, 人体器官会很好的吸收受辐照光的能量, 紫外光能渗透人体几个微米, 而红外光能渗透几个毫米。人体最受光辐射曝照危害的器官部分是人的眼和皮肤。本文就讨论光辐射曝照对人眼和皮肤的危害。其影响是光能量在人眼和皮肤上的各种能量转换过程, 也可以认为是人眼和皮肤与光化学和热量的作用过程。图1示出人眼对辐射光谱的透射曲线和光辐射的波长范围。从图1可见, 在短波长 (紫外光) 区域光化学反应是主要的, 因为那里光子能量最大, 波长越短, 光化学反应越重要。而在长波长 (红外) 区域, 热效应占优, 波长越长, 热效应越大。
光化学反应是借紫外光子能量激发细胞分子中的电子, 导致细胞分子化学键的断裂或重新排列。这会直接影响DNA, 造成原来配对在一起的DNA被搞乱了。另外光化学反应也会生成高度活跃的自由基。这种自由基与DNA的作用会使细胞结构性的重新组织, 如果与人眼视网膜的感光器作用会使细胞功能变坏, 甚至死亡。更严重的是DNA损坏了, 如果DNA不配对了, 可能会引起癌变。
光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与光辐射的特征波长关系非常灵敏。
图2是光辐射危害的权重函数关系。从图2可见, 蓝光 (450 nm) 和紫外光 (270 nm) 对视网膜和人体伤害是非常灵敏的, 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光化学反应过程与光辐射剂量有关, 也就是低剂量、长时间辐射与高剂量、短时间辐照同样具有相同危害结果。
至于热效应的机理是光的吸收会引起被曝照部分器官的温度升高, 这样会造成机体蛋白质变得丧失弹性和热致细胞损坏。在低热量曝照时, 由于热导作用被曝照器官的热效应会有所缓和。
2 光生物效应对人皮肤和眼睛的危害
光生物效应对人皮肤和眼睛要考虑三种曝照的危害:皮肤的曝照危害、眼睛前表面 (即角膜、结膜和水晶体) 的曝照危害和视网膜的曝照危害。
我们知道, 皮肤有三层结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一般来讲, 波长越长的光穿透皮肤的能力越强。波长400 nm的光仅能透过表面约1 mm, 波长500 nm的光可深入皮肤0.5~2 mm区域, 而波长大于800 nm的红外光可透过真皮的网状层组织进入皮下真皮组织。见图3所示。
当人皮肤受照时, 一部分入射光会被皮肤反射, 而其余的会透过表皮和真皮穿透入人体。在紫外光的辐照下, 皮肤表面的DNA直接受到光化学反应的危害, 造成红斑而皮肤晒焦。另一种伤害是生成了反应性自由基, 它们会伤害DNA和皮肤的细胞胶原 (蛋白) , 这种组织性蛋白质是使皮肤富有弹性。胶原 (蛋白) 的损伤会造成皮肤起皱纹和老化。然而人皮肤受紫外光多次曝照后会发展出一种保护性的结构, 它使表面层皮肤增厚, 这样会减少紫外光的渗透和生成能吸收紫外光的黑色素, 于是皮肤变成棕褐色。
光辐射热的烧伤也是存在的, 但是人对热烧的痛感很灵敏, 一痛就有反应, 这样人受热的曝照量不会太大, 所以人们较少考虑皮肤受光热的危害。
对于人眼的光生物危害, 人眼表面结构受光曝照的结果与皮肤的相似, 而人眼受光曝照还有更进一步的作用, 尤其是受紫外光的曝照会造成光致角膜炎 (电光眼炎和雪盲症) 。这是光化学发生在角膜和结膜的发炎反应。另一个紫外光危害是可能造成水晶体的白内障。在长期高剂量红外光的曝照下, 热效应也会造成红外性白内障。从图1可见人眼水晶体对紫外光是不透明的。对于视网膜的曝照, 只要考虑波长300~1 400 nm光的影响。在此主要的破坏机理是当受光曝照时间大于10 s时, 人眼会受蓝光光化学的伤害 (患光致视网膜炎) 。这是因为生成了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不仅会破坏感光器和视网膜外表面的细胞层, 而且还会破坏支持感光器的功能。受这些光辐射在短时间的曝照后, 主要也会造成蛋白质和视网膜关键生物组成部分的变性。
我们知道人眼被赐予一些只对激励视觉起保护的功能 (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该功能是目光转移响应和眼睛的连续运动 (眼扫视) 。目光转移响应功能是控制眼睛眨动, 头部运动以及瞳孔收缩以限制进入视网膜的光量。而眼睛的连续运动是保证在视网膜的相同面积上不被连续曝照。这些功能也会光辐射的过度曝照而受到危害。
3 制定发光二极管 () 安全性标准的进展
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 (ICNIRP) 考虑到这些光致生物效应问题, 原先公布了每种有关危害的曝光极限值 (EL) , 这些极限值是根据已报导的光辐射效应致损伤的极限值和对动物器官实验得出的。其中提出了一个安全因子, 但没有计及反常的光敏性或在体内或皮肤上存在光敏剂的情况 (包括某些药物、化妆品或者植物等) 。
当1993年Nichia推出氮化镓蓝光LED可商业化时,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就决定把LED的光生物安全性包括在现有的激光标准IEC60825范围内, 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在第一时间考虑LED的光生物安全性问题。该决定基于两个方面情况, 首先考虑LED在技术上是处于激光和传统灯泡之间的产品, 它发射窄带光谱, 尺寸小, 以及发射光空间分布高度定向性;其次是因为红外LED和激光二极管都用于光导纤维通讯系统。
在1996年和2001年, 由于当时对所有激光器安全性的见解都已经作过修正, 原来就企图把LED更好容纳于激光的标准。可是遇到的困难是过度估计了LED的伤害, 因为没有考虑LED发射的发散特性。这是与激光有所不同的。
在IEC60825发展的同时, 1996年北美照明工程师学会 (IESNA) 公布了“灯和灯系统光生物安全性的推荐实施条例:总的要求”ANSI/IESNA RP27.1, 该条例宣布了一系列关于非激光光源的标准。
2002年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采用了ANSI/IESNA的主体, 出版了CIE标准S009/E-2002 (即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 于是把该标准传播到全世界。
在2007年专家们考虑到把激光标准应用到LED会过于谨慎, 而且LED性能的发展, 以及LED应用领域参与者的增加, 国际电工委员会决定把LED的标准从激光标准里移出, 更新了IEC60825。
IEC62471-2006的引入在20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与国际照明委员会一起采用现成的CIES009/E-2002指导方针, 公布了IEC62471: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作为双重标识标准。该标准范围是引导去估计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不包括发射光的波长区域在200~3 000 nm的激光。
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的数据, 这里考虑了六种危害情况, 曝光时间高达8 h, 相当于一个工作日, 没有考虑长时间曝光的反应效应。表1列出对皮肤和人眼的六种生物危害。
注:*已计入危险的权重函数
根据可允许的曝光时间 (不超出每种危害的剂量) , 表2列出四个层次的分析结构:无害、伤害1, 伤害2和伤害3。
注:IEC62471:2006标准。灯和灯系统含四层分类结构。不包括激光。发射光谱波长范围是200~3 000 nm。
在视网膜危害情况里, 考虑了眼睛转移的响应时间, 这种分类系统与激光有所不同。估算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测量工作。在考虑皮肤和眼睛前表面的伤害时, 测量光谱辐照度, 测量的光谱波长范围为200~3 000 nm。而在考虑视网膜的伤害时, 要测量光谱辐亮度, 测量的光谱波长区域为300~1 400 nm。测量得在特定的模拟光物理现象的几何条件下完成, 例如眼睛运动对视网膜辐照度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测量距离与有关光源的应用有关。这些将在以后再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L.Lyons:LEDs Magazine, issue46, 31-35, Oct.2011.
生物安全问题 篇9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3,4], 因此, 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作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者也必须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5,6,7]。生物传感技术不仅成本低, 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 目前已经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的应用使得食品检测速度大大提高, 检测结果精确度高, 为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1食品成分检测
将生物传感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中能够检测出大多数成分, 比如食品中比较常见的胆固醇、蛋白质、维生素等。在高分子膜上固定氨肽酶和氨基酸氧化酶, 利用H202进行成分测量, 从而获取蛋白质分解率, 根据水解蛋白质生物反应情况控制分解程度。Radu和G. L. 等都能够借助H202实现对电流型酶电极的检测, 从而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 利用这一技术只需要5 ~ 9 min就可以检测出上述内容。在对糖类成分进行检测时也往往应用到生物传感技术, 不仅如此, 该技术能够检测食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2农药残留物检测
农药是保证农副产品得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对人类身体健康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在农药的使用上并不合理, 就会给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比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而如果农产品中的农药一旦超标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农药检测方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步骤繁琐、复杂, 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而生物传感技术则与其完全相反, 也正是如此, 生物传感技术才得以在农药残留物检测中广泛应用。借助安培免疫传感器能够对农产品中的traxin杀虫剂进行检测, 并且只需1 ~ 3min就可以完成检测; 借助流动注射分析免疫传感器能够对农产品中的阿特拉津杀虫剂进行检测; 借助光纤免疫传感器能够对农产品中的硫磷含量进行检测。
3微生物检测
有毒微生物存留在食品中能够导致食用者患病, 我们将其称之为“食源性疾病”。当前,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卫生条件也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抗生素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导致人体对病菌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弱, 而且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尤为必要的, 而传统检测方法并不能够实现微生物的检测, 生物传感技术能够对视频中的微生物进行准确检测, 检测食品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4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生物会产生生物毒素, 而且这种生物毒素能够对其他生物造成巨大影响。为了杜绝食品遭受到这一影响, 就必须要对食品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黄曲霉毒素不仅自身具有较强的毒性, 而且致癌性非常强, 在玉米油、花生油等食品中利用光线免疫传感器能够对其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如果是水产品, 应该利用免疫传感技术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借助建立起来的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检测平台, 标记碱性磷酸酶, 从而现场检测贝毒等水生毒素。比如, 如果鱼类产品放置时间过长, 就会出现组胺酶有毒毒素, 在检测中主要检K值和组胺酶, 从而获取食品安全信息。
5新鲜度检测
人们在购买食品时, 最为关注的就是生产日期、保质期, 即食品是否新鲜, 大都会选择刚刚生产的, 尤其是肉、蛋、奶等食品, 而生物传感技术中的新鲜度检测的对象主要就是这几种食品。匕首型传感技术是专门应用于肉类新鲜度检测的一种生物传感技术, 其探头能够深入到肉类食品的2 ~ 4 mm处, 主要检测葡萄糖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得出肉类新鲜度信息。在对牛乳类产品新鲜度进行检测时, 采用的是乳酸传感器, 能够检测出短链脂肪酸含量, 从而确定牛乳类产品的新鲜度。
6结语
本文从食品成分、农药残留物、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新鲜度等五个方面对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当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生物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并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 在食品控制和食品检测等领域, 生物传感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食品安全检测, 保证食品的安全健康, 同时更是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顾肖依.食品生物安全检测中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剖析[J].食品安全导刊, 2015 (6) :66.
[2]彭雯婧.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 2015 (27) :95.
[3]李梦歌.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现状[J].食品安全导刊, 2011 (12) :23.
[4]胡滨, 陈一资, 胡惠民.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肉品卫生, 2005 (3) :34-36.
[5]左小霞, 高志贤, 曹巧玲.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6) :1151
[6]刘萍.浅谈食品检测机构如何实施实验室内部审核[J].食品安全导刊, 2013 (7) :75-76.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 篇10
实验室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
根据有关医学统计和报道, 在医院实验室感染事件中, 细菌感染约43%, 在所有感染因素中占首位;仅次于细菌感染的是病毒感染 (27%) 和立克次体感染 (15%) 。而从致病原角度来看, 主要包括伤寒、Q热以及布鲁菌病等, 其中, 衣原体感染所致的病死率达7.8%。在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中, 以肝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等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最高, 约占全部病毒感染事件的36%。具体来说, 实验室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因实验室本身的设计问题, 室内未设置排风扇, 在离心液体操作中产生的气溶胶会导致工作台、地面以及空气污染, 实验室人员在接触到细菌后, 容易感染肝炎或者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这种感染机制为检验人员接触了感染者的体液和血液等标本, 尤其是接触了具有传染性质的体液或血液标本, 因为污染物刺伤而引起血液传播病感染。在全部感染风险因素中, 以因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而引发感染的概率最大, 而据有关文献报道, 被实验室血液污染的针头所刺伤而感染HBV的事件为6.0%~30.0%[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则指实验室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会接触到多种化学试剂, 比如在使用油镜或显微镜之后, 需利用二甲苯对仪器进行擦拭、清洁, 或者在常规消毒时要接触过氧乙酸、“84消毒液”、戊二醛以及甲醛等多种灭菌、消毒剂, 而灭菌和消毒剂中, 本身就含有很多有毒的化学成分, 人体接触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损伤、黏膜损伤、神经系统损伤和呼吸系统损伤[3]。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多为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产生的辐射会对实验室工作者造成危害, 比如实验室紫外线消毒灯等, 在工作时间若长时间使用, 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主观因素:实验室作为检验科的核心单位, 其日常检验工作量比较大, 对检验的时效性、质量均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 因为实验室本身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不健全, 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弱, 对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缺乏必要的认识, 并且无菌操作观念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 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力较差, 有时出现不戴口罩、工作帽或手套等情况, 在工作场所内吸烟、进食或饮食, 或出入工作室不及时更换工作衣等, 都有可能引发微生物实验室感染。
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强化无菌观念:由于大部分检验科人员对于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 将日常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检验技能学习上, 对生物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因此, 在今后的安全防护工作中, 应该着力组织检验科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和研读实验室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安全通用要求以及医疗废物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 使实验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到实验室最为常见的一些危险感染因素, 如气溶胶吸入、污染针头刺伤、感染动物咬伤以及外伤等, 进一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按照实验室相关操作、使用标准开展基本工作, 将安全防护当作一种潜在的行为习惯。
开展全方位的清洁和消毒管理:清洁与消毒是日常实验室工作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 也是创造干净、安全工作环境的重要条件。因此, 要坚持定期清理相关的试验仪器和设备, 对实验室所有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包括相关试验器材、检验设备、办公用品、离心机、加样器和显微镜等, 可选择使用浓度2%的中性或碱性戊二醛溶液做消毒处理。
妥善处理医疗废弃物:实验室传染源以患者体液、血液和分泌物等为主, 若患者本身患有传染病, 其血、尿和粪便标本就存在着较强的传染性, 因此, 在临床检验或试验结束后, 须立即对这类标本实施严格的消毒处理。在处理过程中, 严格按照医院废物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和管理, 避免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或扩散事件。此外, 应该安排专业人员收集、运输和处理这些医疗废物, 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医疗废物登记。
严格执行实验室标准化操作制度:在检验工作中, 若需要检验患者的体液、血液或粪便标本, 需事先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出入实验室时要及时更换工作服, 戴好工作帽、手套和口罩, 在接触一些传染性较强的试验材料或标本时, 需身穿隔离衣, 戴专门的护目镜, 穿胶鞋等, 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 在今后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 应该着重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要求实验室工作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定期对实验室设备、仪器和其他物品进行清理和消毒处理, 妥善处理好医疗废物, 才能有效预防微生物感染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瑞军.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 (1) :201-202.
[2]杨昌劲.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20 (13) :88.
谈谈蛋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篇11
一、注重环境,减少应激
1.供给营养全价的日粮和充足饮用水,是保证鸡群健康的首要条件。为了满足生长和产蛋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必须供给蛋鸡充足的全价日粮和饮用水。日粮中某种成分缺乏或过多,都会直接影响鸡群生长发育,降低鸡的抗病力,容易染病。高温季节,要通过提高日龄营养浓度、增加喂料次数、调整喂料时间、增加饮水量、降低饲养密度、遮阳降温等方法,降低高温应激;而在低温时,可通过挂门帘、堵塞风口、使用热风炉等供暖,并适当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等方法,以利保温。
2.注重环境效益。要有环境出效益的意识,保证鸡群的健康环境。首先,要选好场址,远离村庄、城镇和主要交通道路,远离养殖户或其他散养家禽,并合理规划和布局鸡场。其次,科学设计清粪、排水系统,及时清理粪便;使用EM制剂等有益微生物制剂、中草药除臭,使用氟石、丝兰提取物、木炭、生石灰等吸臭,加强有害气体控制。再次,通过植树绿化(尽量少栽植灌木类植物,使鸟类没有栖息之地)、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控制场区内苍蝇、老鼠、鸟类,不喂猫、狗等宠物,改善场区环境卫生。最后,要远离各种噪声源,尽量降低管理诸环节产生的噪音,采取噪音相对较小的先进生产工艺,让鸡在安静的环境中生长、产蛋。
二、搞好防疫,防重于治
1.实行全进全出。当前,规模化蛋鸡养殖基本能做到全进全出,但是全进全出模式下空场的管理特别是空场的彻底净化工作做得还不够。鸡群淘汰以后,严格的空场管理应当做到:场区内无鸡毛、无鸡粪、无跑鸡,舍内无鸡蛋;使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内各个角落,特别是笼架、粪板等死角,做到无残留的粪便、鸡毛、料渣、蛋黄、蛋皮;准备进下一批鸡的鸡舍要进一步擦拭干净水管料槽、笼具、粪沟横梁等,做到舍内无粉尘、无苍蝇屎、无上批残留物;火焰消毒鸡笼、料槽,地面和舍内残留的鸡毛也用火焰喷射器焚烧,水管用1%除垢剂浸泡48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清理粪沟内的鸡毛、杂物,撒入氢氧化钠,然后用清水浸泡冲洗,做到建筑上无病菌、设备上无病菌、水管内无病菌。
2.隔离饲养。当前,鸡病种类繁多,有些传染病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可防可控,而实行隔离饲养是控制传染病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加强空场管理,严格执行鸡舍清理消毒、污垢扫除、鸡舍冲洗等措施,彻底清理场区;加强人员入场管理,培养员工防疫意识,勤洗澡、更衣、更换工作鞋,限制不同小区、不同栋舍之间的人员流动,区大门设置消毒垫并经常更换,栋舍门口设置消毒盆并定期喷洒消毒药物,进出场区、鸡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垫、消毒盆。
3.严格消毒。蛋鸡场场区每天要消毒1次,舍内每天带鸡消毒1次。带鸡消毒就是在鸡群日常饲养过程中,轮换使用对人和鸡无害、刺激性小、易溶于水、高效灭菌、对物品和设备无腐蚀性或腐蚀性小的消毒药,如季铵盐类、碘制剂和络合醛类等消毒药液对鸡舍内环境进行消毒。利用水泵的增压作用将消毒液雾化,使其均匀附着在物体表面,发挥接触性杀菌作用,降低舍内环境的病原含量,阻断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11时到下午3时,先把舍内清扫干净,按使用说明的推荐浓度计算并配制好消毒液,按照先上后下、先进风口再排风口的顺序,从房梁、墙壁到笼架,再到地面消毒。
三、科学免疫,有效免疫
1.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要根据各地区鸡病流行情况和各鸡群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2.选取正确的免疫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免疫。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不同,要根据不同疫苗的特点,合理选择注射(肌内或皮下)、点眼、滴鼻、刺种、饮水、喷雾等不同的方法,正确操作,确保免疫有效。同时要注意各种疫苗要按照不用的要求正确保存,使用前严格检查质量,过期的、失效的疫苗坚决不用;免疫接种的鸡群,必须健康状况良好,无发病,对正在发病的鸡群,禁止进行免疫接种;要经常监测鸡体内的抗体水平,确定正确的接种时间。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局 邮编:276400)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篇12
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实验室的分级
1.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 :第1类,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2类,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3类,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 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 传播风险有限, 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4类, 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1类、第2类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2 实验室的分级
国家根据实验室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防护措施, 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BSL-1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BSL-2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 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 传播风险有限, 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BSL-3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BSL-4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1]。根据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要求, 拟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与对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成立组织机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负责;制订生物安全管理和培训计划, 并对相关微生物危害性作出评估。
2.2 编写生物安全手册
内容包括:①评估实验中接触的微生物的危害级别;②标准或特殊安全操作规程;③个人防护要求;④意外发生时紧急处理程序;⑤生物废物处置方法;⑥实验设备安全消毒程序;⑦内务管理制度;⑧员工培训方法与记录。编制的生物安全手册应方便员工获取、阅读并遵照执行。
2.3 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病原微生物采集制度;包装、运输制度;病原微生物接收制度;安全保管制度;安全使用制度 (含内部流转制度) ;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防护制度;菌 (毒) 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制度;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制度;消毒与实验废弃物处理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等。
2.4 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 方可上岗。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清楚地了解工作中存在潜在微生物的种类与危害级别, 自愿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 遵守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5 建立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制度
从事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 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标本采集过程中, 采样人员应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相适应的防护措施;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标本扩散和感染的措施;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2.6 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样本运输
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卫生部第45号令) 要求, 跨省运输, 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 报卫生部审批后持准运证实施运输;省行政区域内运输, 由运输单位提出申请, 接收单位同意, 报卫生厅审批后持准运证实施运输。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样本运输一般采用航空或陆路运输, 须专用包装、由经过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的2人以上专人护送运输, 并在护送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7 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样本的管理
严格按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68号令)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保藏管理办法》执行。制定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的复苏、鉴定、保存标准操作程序和个人防护标准操作程序。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有专库、专柜单独保藏;保藏场所有监控系统、有防盗设备;固定保藏地点, 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严格审批程序。
2.8 操作人员健康监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定期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从而确定有无实验感染的疾病发生。具体如下:人员上岗前进行体检, 对接触相关危害微生物的人员进行临床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必要时采集其血清备存;提供有效的主动或被动免疫;对孕妇等易感者免于接触或从事高度生物危险性操作作出规定;实验室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 对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个人作早期检查。需要时应向每个人提供医学评价、疾病监测和治疗, 有关记录存档。
2.9 事故处理和报告
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 明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事故发生的报告程序, 并以文件形式保存, 对事故原因、经过、处理及预防作详细说明。
2.10 内务管理
实验室合理规划布局, 分区清楚, 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具有相应的危险标识;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险标志, 并填写生物安全级别及相关信息;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外来参观、进修或合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得到负责人允许;实验室内禁止吸烟、摄食、饮水或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实验设备维护或运出修理前进行消毒。
总之, 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是保护工作人员不受伤害, 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平台, 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需要[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关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应对实验室的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保证提供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尤其对风险级别较高的、接触高危标本几率较大的区域予以高度重视, 切实保护好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从事病原微生物工作者应在工作中规范各种行为,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尽最大努力减少实验人员感染和环境被污染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S) .
【生物安全问题】推荐阅读:
生物安全09-26
生物安全风险10-31
生物安全防护07-16
光生物安全论文05-18
生物安全立法论文09-08
生物教学安全教育10-07
生物安全责任书06-14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浅析09-04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手册06-10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