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观园林

2024-08-28

寺观园林(共3篇)

寺观园林 篇1

摘要:指出了植物景观作为寺观园林的一种重要媒介, 既传播了宗教文化, 又表达宗教理念, 且寺观园林植物在物种的选择与体现景观的宗教意境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分析了寺观园林植物与宗教的关系, 通过收集分析典型的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资料, 论述了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宗教意境营造的方法, 并提出了体现宗教文化的植物选择要求, 以期为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寺观,园林植物,宗教意境

1 引言

重视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足见意境是在外形美的基础上的一种崇高的情感, 情景交融下产生意境。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1]。它强调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 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 对内可以抒己, 对外足以感人。寺观园林作为中国三大园林之一, 除与其他园林类似注重对意境的营造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 即体现其宗教文化和氛围, 是为宗教意境。园林中表达意境的元素很多, 植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类。随着汉民族地区宗教的世俗化, 寺、观建筑也跟着世俗化。寺观园林也一样, 并不直接表现很浓的宗教特点, 由此, 寺观园林的宗教氛围很大程度就上依赖于植物的营造。寺观园林植物作为体现宗教文化和氛围的载体, 也常常成为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并被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记载下来, 成为宗教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2 寺观园林植物与宗教的关系

2.1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寺观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特征

园林植物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 寺观园林在植物景观营造上, 注重用一草一木去反映宗教文化。佛、道两教的教义都包含大自然的思想, 又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传统美学思潮的影响, 郊野的寺观把植树列为僧道的一项公益劳动, 有利于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因此, 郊野的寺观往往内部花繁叶茂, 外围古树参天。许多寺观均以园林之美或花木的栽培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慈恩寺就以牡丹和荷花最负盛名[2]。

寺观作为释、道两家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其与植物的关系, 既是美学的, 又是宗教的。寺因木而古, 木因寺而神[3]。北京西山大觉寺无量寿佛殿前的千年银杏树, 早在明清时已闻名京师, 乾隆还曾专为此树写诗一首:“古柯不记数人围, 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月如幻, 开山大定记依稀。”[2]

2.2 植物对寺观宗教的气氛烘托和象征作用

寺观中的香道、甬道以及正殿通常栽植树型高大、树冠浓荫、姿态虬劲的植物, 以起到体现庄严肃穆、烘托宗教气氛的作用。这些植物通常选用长寿的树种, 如松柏、银杏、香樟等。一些树木历经千百年仍然郁郁葱葱, 成为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而一些寺观也由于古树名木的存在而闻名于世。

一些植物与宗教教义及神话传说联系紧密, 继而成为宗教的象征。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睡觉得道而成佛的, 菩提树因此成为佛教的圣树。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4]: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 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 每走一步, 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 此即为“步步生莲”之典故由来, 因此莲花座成为佛教中常见的形式, 莲花也成为佛前敬献的圣品, 是寺庙放生池中常种的植物。另外, 莲花也是道教八仙中的何仙姑所持的宝物, 它出淤泥而不染, 可以修身静心。

3 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宗教意境的营造

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宗教意境营造就是利用各种有着丰富宗教文化内涵的植物, 运用人工的组合和艺术的修饰, 赋予植物人格化, 从而使植物景观从形态美上升到意境美, 具有寺观园林景观的宗教文化特征。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的宗教意境一方面是通过植物本身的四时变化、空间组织等实体语言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植物所蕴涵的各种宗教文学内涵所表达出来的。

3.1 通过植物的四时变化体现宗教意境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著名禅诗《风月诗》表现僧人在一年四季皆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禅境和心情。植物春则花柳争妍, 夏则荷榴竞放, 秋则桂子飘香, 冬则梅花破玉。花草树木这种四季景色变化使得寺观环境随季换新装, 意境层出无穷。春天满涧绽放的桃花, 令人联想起仙人的世外桃源;入夏盛开的荷花, 红白相间, 翠叶田田, 以其出污泥而不染的本性为佛家所崇尚:人如莲, 莲通佛, 人人俱与佛性连;秋天, 寺观园林银杏、秋枫, 深秋霜老, 犹如古木披袈裟。严冬萧瑟, 青苔松针伴石径, 通往深山古刹, 给人以旷幽深远的历史沧桑感。

3.2 通过植物的空间组织营造宗教意境

寺观园林的空间格局应是虚实结合、模糊而流动的, 以与宗教所追求的思想境界一致。在寺观园林中, 植物可以起到模糊空间边界的作用, 从而给人以莫测高深的感觉。寺观园林在运用植物组织空间上, 与其他造园要素手法类似, 也主要运用了障景、借景、框景等不同的手法。

(1) 障景。

利用植物对景观起到屏俗的作用。如镇江的定慧寺, 在寺内的水岸边与寺外的村庄农田的分割处, 种植一排高大的法国梧桐, 以遮挡寺外杂乱景色。树木倒影投射在湖中, 也增加了水面空间的层次 (图1) 。

注:文中所用图片均引自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

(2) 借景。

利用植物的空间配置使园内外景物之间互为因借, 以扩大园林的空间和景观范围。如茅山的九霄万福宫和元符观, 分别位于茅山的山顶和半山腰, 通过在九霄万福宫周围种植低矮的灌木, 留出视线, 与元符观及观中的老子神像互为借景, 两个宫观的道教氛围均得到加强 (图2) 。

(3) 框景。

利用植物的干支作为画框, 以突出景观。框景能把美好的景物突显出来, 又能增加景物的层次, 加大景深, 也能屏蔽掉周围的不雅景观。如镇江金山寺的慈寿塔, 既是是寺内的主要建筑, 也是佛教的重要象征, 位于远近高低几种植物包围的中心。这些植物相互映衬, 形成了很好的以慈寿塔为主景的框景效果, 突出了寺内的中心景观 (图3) 。

3.3 通过植物的诗画文学内涵表现宗教意境

在古代, 寺观往往是诗人避世的一处佳地, 他们经常在此吟诗赏景。寺观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给文人的诗词创作以无限灵感, 产生了许多描写寺观园林的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描述了由于寺庙所处山野郊外的地理环境而使寺庙中的园林植物季相与平常人间不同步的景观。佛教传入中国后, 禅诗 (或称佛教诗歌, 是指宣扬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诗) 也应运而生, 不但许多僧人写, 甚至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本身也对禅意有很高的造诣 (如唐代王维就是以“诗佛”著称) 。这些人写绘出了许多优秀的禅诗画卷, 成为古代诗歌园地中一畦奇葩, 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其中一部分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诗, 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 多写佛寺山居, 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 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 体现了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因此, 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 也往往有意识地根据这些诗画所描绘的景物来选择植物, 通过艺术的植物配置手法体现诗画中的禅境。

4 体现宗教意境的园林植物选择

寺观及寺观园林表达了人们对宗教中描写的仙境及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向往, 因此寺观中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宗教的色彩和文化象征。选择应以适应小气候的乡土树种为主, 在考虑寺观园林的统一性的基础上, 应尽量选择与宗教文化相关的园林植物[2]。

常见的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植物有称为佛教四大吉花的优昙华、莲花、曼陀罗花和山玉兰;有谓之佛教四大圣树的菩提树、娑罗树、阎浮树、苾刍树;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在傣族寺院中必不可少, “五树”指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唐棕或椰子, “六花”指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 (千瓣莲花) 。养生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特征, 故多选择对身体有益的天然植物, 如茯苓被道教徒称为“四时神药”, 黄精被称为“太阳之草”, 还有其他一些野生的菌类, 这些天然的植物“得山川之灵气, 含日月之精华”, 或可驻颜延年, 或可轻身健体, 成为道教信徒主要服食的“灵芝瑞草”。

5 结语

宗教思想是抽象的, 植物是自然的, 人们通过寺观园林巧妙地将抽象的宗教具象化, 自然的植物人性化, 视道如花、化木为神, 从而使抽象的宗教、人为的园林与自然的植物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产生既有深厚文化底蕴, 又具蓬勃生机的园林艺术效果, 为园林领域写下精彩夺目的华丽篇章[5]。寺观园林宗教意境创造中的成功的经验对今天的园林艺术创作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现代园林更需要通过植物的意境表达来体现城市文化, 提升城市品位, 使不断演变的城市历史文脉在园林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纪书琴.园林意境美的创造及园林植物意境美的表现[J].学理论, 2010 (30) :174~175.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金荷仙, 华海镜.寺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 2004 (12) :50~56.

[4]中国民族宗教网.敦煌壁画中的释迦牟尼:从王子走上神坛[EB/OL].[2009-09-10]http://mzzjw.com/html/report/104691-2htm.

[5]王蕾.中国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J].林业科学, 2007 (1) :62~67.

杭州市寺观园林造园特色浅析 篇2

关键词:寺观园林,发展历史,植物配置,造园手法,造园特色

1 杭州古典寺观园林发展概况

中国传统寺观园林主要有两类,佛寺园林和道观园林。它们包含了寺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庭园。佛教、道教是中国古代最主流的宗教,佛教来源于印度,最后被汉化。而道教则是起源于中国本土,来自古代的道家学说。这些宗教的教义以及它们所倡导的思想高度符合古人们的精神需求,对寺观园林的造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寺观园林逐渐普及开来,宗教文化与造园技艺也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杭州寺观园林依山傍水,依西湖而建的寺观园林数不胜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就形成了寺观园林聚集比较明显的两个区域,以净慈寺为中心的南山景区和以灵隐寺为中心的北山景区。

从东晋至南北朝是寺观园林发展的萌芽时期,佛教刚刚传入境内,道教逐渐盛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型园林。杭州出现最早的佛寺为灵隐寺,而最早建立的道观则为抱朴道院。

唐宋为杭州寺观园林发展的成熟时期,寺观园林进入了大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实质性的飞跃,寺观总数达到约500座。在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开始频繁出入寺观,与僧侣们探讨哲学和人生,琴棋书画,把酒望月,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使得寺观园林逐渐开始世俗化和文人化。它与私家园林的差别也逐渐缩小,仅有多出的一些有关宗教功能的体现。

元代以后为杭州寺观园林发展的成熟后期,虽然寺观园林繁茂的景象已不如唐宋,但是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依然没有停止兴建,它们开始逐渐成为文人们户外公共交流活动的场所。星星点点的寺观园林依山傍水而建,也起到了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点缀作用。

2 杭州寺观园林的文化传承

西湖的寺观园林不仅是孕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更是文化的载体。在忘情于山灵水秀的自然风光之时,文人雅士们留下了很多非常经典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这大大提升了西湖景观的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西湖风景区的开发。他们用诗句使寺观园林所表达的神仙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寺观园林逐渐成为成为公共旅游胜地与文化传承之地。

3 杭州寺观园林的空间处理

3.1 引导空间

寺观园林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不同,它地处深山,比较隐蔽,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在到达寺观之前需要一定的导前空间对游人们进行引导。导前空间往往结合寺观园林的外部自然山水环境,制造出一个个具有吸引力的节点,并把它们串联起来,让游人们沿着所引导的路径到达寺观的正门。

3.2 水景空间

杭州寺观园林利用山水优势,往往在寺观内设置水景,既能烘托出宗教氛围,又能营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使整个园林更具生命力,更显灵气。水景往往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配合宗教所要表达的意境。

3.3 建筑周边空间

寺观园林的主体建筑往往位于寺观主轴线上,是整个寺观园林的中心与重心所在。为了使过于庄严肃穆的氛围得到一定的弱化及缓冲,将园林景观渗透到建筑周边环境,增加寺观园林的亲切宜人之感,拉近与人们之间的距离。

4 杭州寺观园林的植物配置

寺观园林所采用的植物往往含有宗教的寓意。比如七叶树、白皮松、银杏等都是西湖寺观园林内频繁使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树种。运用这些特色树种来营造佛国仙境的氛围,以符合人们的精神信仰与寄托。

主体建筑的庭院,较多采用松树、柏树及七叶树等植物,以衬托宗教的庄严肃穆之感。在次要建筑群的院内,较多选用具有诗情画意的造型优美的花卉树木,有时还在局部布置一些小型假山水景等,突显“禅房花木深”的别致景象。

结束语

韩城寺观建筑壁画的艺术成就 篇3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凤翔民间美术手工生产调查与民俗研究[2010JK017]

韩城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乡, 位于陕西中部, 文化积淀深厚, 现存着许多绘制于明清时期的壁画。韩城的这些壁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一定的渊源。长期以来, 特别是建国前偏重于对主流文人画的研究, 民间绘画艺术研究被严重忽视, 造成人们对韩城寺观壁画的认知和研究的忽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存的寺庙也不断减少, 于是, 深入地发掘、整理、记录韩城明清时期寺观壁画迫在眉睫。民间是韩城的寺观壁画生生根成长的土壤, 反映了那个时代民间的社会风俗、审美好恶及道德观念等内容, 那么, 研究韩城寺观壁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本身就有很高的社会和历史价值。现简述如下:

一、推动中国传统主流绘画艺术在民间普及

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在本质和发展潮流受着中国主流绘画艺术的影响, 它包括原始美术中的洞窟壁画和彩陶艺术、秦汉时期的画像砖艺术、魏晋南北朝的壁画艺术、隋唐时期的重彩画艺术、宋代的绢画艺术及元明清时期的文人画艺术等。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历史悠久, 影响巨大。将韩城明清时期寺观壁画与同时期的主流绘画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韩城地区的寺观壁画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 这些壁画艺术虽然从内在气质上无法与主流的文人画艺术相比, 但却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不自觉地吸收着文人绘画的特点, 明清时代的主流绘画艺术在整体上要稍逊于唐宋元时期, 所以也导致民间美术的衰微, 由此也可以发现主流绘画艺术脉搏的跳动深深影响着民间美术的发展。尽管如此, 韩城寺观建筑壁画这一民间美术形式对当时的主流艺术意识形态在民间的推动和普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民间画匠利用了严格的家族式的师徒相传的师承关系和将构图、造型、设色等主要步骤程式化的传统, 因此可以很好地总结主流和绘画艺术的经验。也利用经过特殊处理后的墙面与纸质或绢质材料在表现效果上的相似之处, 非自觉地开拓着中国主流绘画的新面貌。传统主流绘画艺术在各个时期均占据着正统绘画样式的地位, 这必定会影响到民间画的工创作过程和创作理念。但是这些并没有成为民间画工在创作过程中的束缚, 通过画面可以看出他们在绘制过程中直抒胸臆、不拘一格。由于创作者的创作目的和艺术素养等多方面的差异, 这些寺观壁画中含有一定量的粗制滥造的成分, 这需要正面看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这些壁画时, 能够充分的感受到韩城明清寺观壁画确实巧妙的融合了明清主流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所带给我们的感受不像是陕西户县农民画一样孤立的、与主流艺术形式隔绝的状态, 而是不自觉地吸纳了主流艺术的观念并普及了主流绘画艺术在民间的推广。

韩城寺观建筑壁画主要载体是大众日常进行偶像崇拜的场所, 使得百姓在观看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中国传统主流绘画的艺术特点, 受到艺术的熏陶。而这有可能也就是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和观念在民间的一种无意识的传播与波普化。在明清时期, 由于主流绘画的创作者大多是文人士大夫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 艺术交流也几乎只在这一阶层之内进行, 普通百姓日常几乎难以接触到。所以, 主流绘画艺术的面目和精神就通过明清寺观壁画的绘制者们无意的向民间传播, 到了桥梁的作用, 也使得明清时代主流绘画艺术形式能够在大规模的战乱中依托广大的群众基础完整的保存遗传下来。

二、源于生活, 注重民间选材

生活是艺术的来源, 是艺术成长的土壤, 阳春白雪鲜有和者。由古至今, 能够雅俗共赏并成为经典而存留下来的名家大作, 其选材多来自于日常生活, 中国画画家一向强调“外师造化”, 自然是艺术家创作的第一灵感来源, 艺术家们从来都是主张艺术创作一定要关注发掘平凡生活中的自然生命感受, 因此发展出了中国特有的山水画和花鸟画, 如宋代画家的《百花图》图绘四季花卉五十余种, 其中主要有梅花、山茶、牡丹、百合等, 花间分别点缀禽鸟、蜻蜓、蝴蝶、蜜蜂、蚱蜢、小鱼等, 颇具自然生机和情趣。而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的《花鸟山水册》小鸡的刻画生动传神, 动态像小孩刚学走路, 蹒跚得十分可爱。齐白石先生作花卉鱼虫, 最重似与不似之间, 然而要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是无法达到的, 齐白石的画, 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 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 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 为百鸟张神, 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 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 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 花落天下寒”。因此他的作品也深受普通人民大众喜爱。

韩城明清寺观建筑壁画的选材和民间故事等民间风俗事项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韩城当地, 无论走进绘有明清建筑壁画哪个寺院, 我们都能体会到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贴近民间, 关注民间的选题特点。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韩城明清寺观建筑壁画肯定会受到百姓的喜爱。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贴近生活、关注民间的选材特征, 也使得当时的韩城明清寺观建筑壁画有了一定的“成教化、助人伦”作用。

三、涉猎广泛, 推动研究

对明清时期韩城寺观建筑壁画的研究, 是一个涉猎很广的科研课题。从美术学研究层面看, 对明清时期韩城寺观建筑壁画绘画技法、章法布局等方面的研究, 能够很大程度提高研究人员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度。现在, 对民间美术史的研究虽然较之20世纪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民间美术长期的“平民”“草根”身份, 所以远未得到与其价值同等的研究待遇。因此, 对明清寺观建筑壁画与同时代主流艺术联系的研究整理, 会从某种程度上改变美术史研究人员对民间美术研究的态度。前面提到, 明清民间美术的面貌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这种绘画题材必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很多文化现象, 如此重要的隐藏在民间美术表象之下的价值, 正是为主流史论研究者所无视的。因此, 对于明清时期韩城寺观建筑壁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研究, 定会填补当代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从色彩学和化学的角度来看, 绘制韩城壁画时, 色彩的交融必然会产生出一定的化学反映。因此, 色彩学和化学研究也是韩城明清寺观建筑壁画研究的一个方面。对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各方面的系统研究, 大家可以此类推, 举不胜举。

目前, 交叉学科目前已成为广大科研人员新的关注点。在韩城明清寺观建筑壁画艺术的研究中, 则同时体现出数种交叉学科的学科特征, 如美术考古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等。因此, 对选题广泛、涉猎面广的明清韩城建筑壁画艺术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深入地研究明清韩城建筑壁画艺术, 对于许多学科来说, 都将是积极有益的推动和贡献。

对明清时期韩城寺观建筑壁画作品中艺术价值和成就的探讨, 因为受观念和研究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 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研究的体系。由于民间美术研究受地域特点和第一手资料缺乏的限制, 本文的梳理和总结不免有不足之处, 还望有志于研究发掘韩城明清寺观壁画的同道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德礼.中国艺术辩证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沈中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3]韩城市志编辑委员会编:韩城市志.未来出版社.1989年.

[4]刘合心、王仲林:《韩城古代建筑壁画》.西安地图出版社.

上一篇:油气开采成本下一篇:信息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