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运

2024-10-12

石油储运(精选9篇)

石油储运 篇1

雷电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经常造成各种伤害, 特别是对石油的储运系统造成的危害更是严重, 动辄就是千万以上的损失。因此, 为了预防雷电对石油储运设备造成危害, 必须对雷电的危害原理以及石油储运设备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找出造成危害的原因所在, 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

1 雷电危害的原理分析

雷电对供电系统及建筑物产生雷击主要是有其过电压引起的。雷电所造成的冲击破电压幅值可以达到亿伏以上, 电流幅值高达几十万安培。雷电过电压主要表现为二种形式: (1) 石油雷电直接击中设备、线路等, 产生放电现象, 强大的电流在设备或线路中产生破坏力极大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同时还会产生相应的电磁效应和闪络放电现象, 也即是直接雷; (2) 雷电并没有直接击中石油储运设备, 但其产生的强大的电磁感应以及有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压则会对石油储运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 这种现象称为感应雷。

2 石油储运设备的特点分析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对石油库的建造形式以及所用材料做了定性规定。当前的石油库一般采用地上式, 只有一些具有军事或战略储备的油库才会采用覆土式、人工洞式或埋地式。对于储运设备多是有对点敏感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

同时由于所储存的石油是一种火灾危险性物质, 一旦有一个储油罐发生火灾爆炸, 那么就极易波及到其他的储罐及生产设施, 产生连锁反应, 以致造成重大的损失。

3 防雷击危害的技术分析

3.1 直击雷雷害预防技术分析

制造金属油罐的金属具有有良好的导电特性, 而且罐底又与大地大面积的接触, 雷电流可以非常容易的导入地下。在雷电击穿方面, 大量的数据表明:强大的雷电流对储罐顶板击穿的范围小于0.35m m, 显然对于其他部位的击穿厚度更是小于此值。因此, 当储罐顶部钢板的厚度大于4mm时, 可以仅仅通过保证石油罐导电性能的连续性, 然而当其厚度小于4mm时, 则必须添加避雷针或半导体消雷器等保护装置来防备直击雷。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 当前的设备一般都大于4mm, 配备阻火器并有良好的接地, 一般在预防直雷击方面是安全的。但当因为管理不善, 而使一些罐的人孔、视孔、量油孔等密封不严或完全敞开;呼吸阀、阻火器安装质量不好或损坏而造成罐内的油蒸气排放罐外, 也会形成雷害。

3.2 感应雷雷害预防分析

当雷击到石油储罐附近的其它建筑物或设备时, 就会产生一个高速变化的强电磁场, 把储运罐笼罩在其中。这种强烈变化的电磁场会引起储运罐顶的测量、控制、信号回路的不稳定, 如果屏蔽措施做的不好, 则会产生感应高电压。如若有导线接到储运罐内部且油气比又在保证极限范围内的话, 则导线因受感应高电压二产生的电火花将储运罐引爆, 发生重大事故。因此, 对于储运罐必须作环形的防雷接地且接触点不应少于2个, 弧形距离不应大于30米, 管壁与接地体之间不应大于3米,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3.3 储运罐自身预防直接雷分析

除了考虑一些与雷电击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外, 还必须要对其他的一些间接因素进行考虑。

(1) 对于浮顶油罐浮顶上的密封较密, 即使挥发出少许气体也不会达到爆炸极限, 可不单独设防直击雷设备, 但必须用铜线将浮船与罐体连接起来;

(2) 定期对储运附件进行检测, 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对于石油储运设备上的金属通气孔和通风管, 应在外部设置独立的避雷针, 并做好接地工作;

(4) 加强对软硬件方面的管理。

3.4 避雷针及消雷器预防措施

避雷针由受雷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受雷器针尖部分通常采用直径10–12mm, 长1–2m的钢棒或者打扁并焊接封口的直径为20–25mm镀锌钢管制成。引下线常用直径不小于6mm的圆钢或截面积不小于30–35mm2的扁铁制成, 应短而直, 避免拐弯和穿越管等闭合结构, 以防雷电流通过时因电磁感应而形成火花放电。接地装置是把雷电流引入地壳的金属接地体。

消雷器是在避雷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消雷装置, 全称为少长针半导体消雷器。能完全彻底消去由地面向上发展的雷电;可使对地雷击率减少75%左右;避免了雷击二次效应的危害;保护范围大, 其保护角达80o。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雷击是造成石油储运罐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 在预防雷击时, 应该从雷击的类型原理以及石油储运罐本身的特性出发, 综合分析。同时对于其他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发生的其他因素也要进行分析总结, 力争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杨建年, 唐春燕.浅论雷电灾害与石油储罐安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 11[1]杨建年, 唐春燕.浅论雷电灾害与石油储罐安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 11

[2]张漫霞, 黄二龙, 武涵琳.石油库雷电防护与接地设计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28[2]张漫霞, 黄二龙, 武涵琳.石油库雷电防护与接地设计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28

[3]浅析雷电对石油化工储罐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一) [OL].http://anquan.28xl.com/bencandy-103-32596-1.htm[3]浅析雷电对石油化工储罐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一) [OL].http://anquan.28xl.com/bencandy-103-32596-1.htm

石油储运 篇2

安网通[2010]255号

公司各单位:

现将集团公司《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保税油库T103储罐“10.24”火灾事故的通报》和《关于对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在大连新港保税油库103号油罐着火事故中迟报信息的通报》转发给你们,请迅速传达到全体员工,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同时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附件:

1.安全[2010]679号《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保税油库T103储罐“10.24”火灾事故的通报》.doc 2.中油办[2010]495号《关于对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在大连新港保税油库103号油罐着火事故中迟报信息的通报》.doc

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保税油库T103 储罐“10.24”火灾事故的通报

各企事业单位:

2010年10月24日16时10分左右,辽河油田公司油田建设工程一公司在对位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储备基地T103储罐进行拆除作业时,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现将事故通报如下:

10月24日7时,辽河油田公司油田建设工程一公司在执行大连保税油库T103储罐(10万立方米,“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中损毁)浮船拆解施工任务中,按照《拆除方案》组织对浮船顶板和支撑顶板的花架进行火焰切割。16时10分左右,操作人员发现T103储罐西南侧罐壁板与浮船之间缝隙冒出黑色浓烟,20分钟左右T103储罐西南侧浮船外壁与罐壁板之间出现火苗,随后东侧、西北侧以及西南侧三处出现浓烟和间断性明火,现场人员立即发出火警报告,大连市共出动370余名消防官兵,70余辆消防车全面展开灭火救援工作,到25日1时15分,T103储罐罐体明火被扑灭。

经初步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现场一名气焊工违章作业,擅自切割储罐浮船底板,切割所使用的氧-乙炔火焰切穿浮船底板,并引燃浮船底板下壁残留焦化物、油污等可燃物,导致油罐内起火。这起事故还暴露出施工单位对作业风险识别不到位,对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估计不足,对浮船下部残留的油污和焦化物等可燃物质重视不够;现场施工人员风险意识差,应急反应能力弱,消防救援能力不足,现场消防车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战斗展开,造成火灾事故扩大,事故信息报送严重滞后,给集团公司果断决策带来被动。从深层次上反映出辽河油田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下依然存在麻痹、侥幸思想,管理不严,要求不高,作风不硬,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风险重视不足,基层基础工作不实,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明确,防范措施不落实,安全管理出现严重漏洞。

集团公司领导对这起事故高度重视,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处理和现场恢复重建工作。该起事故是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也是在“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发生三个月后,在同一事故现场发生的类似事故,教训深刻,社会广泛关注,影响恶劣,值得深刻反思。集团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有关人员严肃追究责任。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避免同类事故发生,扭转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为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立即组织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各单位要结合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和企业实际,立即组织一次对施工项目的专项安全检查,重点是施工单位的资质关、HSE业绩关、队伍素质关、施工监督关、现场管理关,以及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组织体系,施工监理人员的资质能力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在现场的贯彻执行情况,施工作业方案的风险识别和消减措施落实情况。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单位要停产整顿,对严重违反施工管理规范的队伍要坚决辞退。

二、加强现场安全环保监管。要结合这起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当前和冬季生产施工易发事故类型、以及冬季生产经营可能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保障上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科学组织生产施工活动,精心抓好防范措施落实。要加强现场生产作业过程安全监管,关键环节派驻安全监督,全面评估作业风险,对连续作业场所要持续开展动态风险管理,要严格审查施工作业方案,对涉及多家单位交叉作业,要认真梳理生产操作流程和岗位作业程序,明晰管理界面,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工作衔接协调,确保生产和作业受控。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加大对生产作业现场的隐患排查和危害识别力度,严格执行作业许可程序,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能力培训,要针对重要部位、重点设施、重大工程、重点时段以及危险作业场所充分评估现场防护救援措施是否满足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要结合施工作业实际,要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动态演练。要搞好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现场应急设备设施要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起到应急作用,做到及时、准确、科学处置。

四、加强事故事件管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事故资源,针对这起事故,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采取各种形式组织事故反思和大讨论,特别是要按照HSE管理体系要素要求,认真查找生产作业各项工作中管理、技术、制度、程序、流程和执行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深入剖析和挖掘深层次事故原因,制定切实可靠的事故防范措施。要充分利用事故资源,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安全环保责任书和有关规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水落石出,事故教训刻骨铭心,事故处理切肤之痛,事故整改举一反三”,绝不姑息迁就。

五、加强信息报告管理。各单位要进一步严肃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认真学习和执行集团公司信息报告有关规定和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制度规定上报各类事故事件信息,发生的任何事件都要在第一时间内向集团公司办公厅和安全环保部报告,对于持续发生的事件同时还要向集团公司应急管理有关部门报告,对于信息报送不及时的单位有关人员,集团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信息平台,公开事故、事件报告电话、电子邮件信箱,坚决杜绝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等行为的发生。

主题词:油罐

火灾

事故

通报

抄送:国际事业部,矿区服务工作部和各专业分公司。存档(2),共印12份。

安全环保部 2010年10月28日印发

油田公司

安全环保处

二O一O

年十一月四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文件

中油办[2010]495号

关于对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在大连新港保税油库 103号油罐着火事故中迟报信息的通报

各企事业单位,总部各部门,各专业分公司:

10月24日,辽河石油勘探局油建公司在大连新港保税油库103号油罐进行拆除施工,16:10左右,在拆除最后一层罐板过程中,引发罐底残留物发生着火。25日凌晨1:30,火被扑灭,周边储罐处于安全状态,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污染。

这次事故,发生在“7·16”事故发生的敏感地点,又正值集团公司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之际,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教训非常深刻。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事业公司)和辽河石油勘探局作为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未在第一时间和2小时内向集团公司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报告事故信息。国际事业公司在事故发生后3小时40分(19:50左右)向安全环保部口头报告了事故情况。在总部下达书面通知后,国际事业公司和辽河石油勘探局于事发6个小时后作出书面信息报告。违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中油办字〔2007〕94号)第十二条突发事件信息2小时以内报送的规定,以及集团公司《关于重申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的通知》(中油办〔2010〕75号)中关于敏感信息必须1小时内上报的要求。这些严重影响了总部向上级部门报告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造成了领导决策极大被动,使总部失去了第一时间处置的有利时机。

今年以来,针对突发(重大)事件和敏感事件信息报告存在迟报、瞒报等现象,集团公司多次下发文件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总部召开专门会议强调信息报告的工作纪律。国际事业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对这些重要规定和要求贯彻不力,执行不到位,充分暴露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敏感性不强,责任不落实,制度不严格等问题,特对此进行通报批评。

在此,集团公司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相关要求重申如下:

一、严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纪律。要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各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同志是本单位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第一责任人,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现象发生。

二、强化敏感信息报告工作。敏感事件、敏感地区和敏感时间的信息报送不受分级分类标准的限制,不分甲方乙方,凡涉及事件的相关单位务必在1小时内向集团公司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报告。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敏感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对事件的敏锐性,对可能引发的风险危害和负面影响进行充分研判,及时报告并说清事态发展、伤亡损失、事件原委、应对措施、次生影响等各方面的信息。

希望国际事业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认真汲取事故信息迟报教训,不断总结整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和工作水平。此次通报贯彻和事故信息报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于通报下发后10日内报告集团公司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

各企事业单位也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和改进信息报告工作,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现象发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生产运行受控管理,把安全环保当作天字号工程,把企业稳定当作第一责任,更加注重提高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各项工作的协调性,切实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实现集团公司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

主题词:事故

迟到

信息

通报

存档(2),共印50份。

石油储运监测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篇3

摘要:本文介绍了石油储运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组成、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同时采用3级故障显示报警系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油料储运 可靠性 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E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45-01

油库中油料储存罐和输油管道所使用的各种控制阀门是油料储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现场仪表,其智能化程度的高低、所含信息的多少和对故障的诊断与容错能力直接影响到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用性。通常库区中的控制阀数量众多且分散,普通的控制阀所含信息量少而布线繁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库区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复杂化。该系统智能阀控制设备与PLC的结合使得罐区储运监控系统布线简洁、控制方便,PLC的冗余以及Pakscan IIE主站控制器的双备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也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1系统需求分析

①对整个罐区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可燃气体浓度、状态等参数进行检测;

②油库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存储归档、控制;

③对阀门的开/闭、泵的启/停进行监控;

④打印各种生产报表、输油泵故障诊断及分析、仪表故障诊断及分析等功能;

⑤彩色显示有关画面、参数及声光信号报警;

⑥与工厂信息网连网,传递有关信息。

2 系统的硬件实现

2.1 系统的设计

控制中心是本系统的调度指挥中心,操作人员在控制中心通过计算机系统即可完成对全库区的操作和运行管理等任务。其主要功能:库区管理;数据采集和处理;与第三方的监控系统或智能设备通讯;逻辑控制、连锁保护、流量计算。主站控制器是由主CPU卡、环路通讯卡、电源、液晶显示器和16按钮键盘组成的盘装智能仪表。它内部有两个固定的数据库,一个是现场单元数据库,负责接收并记录从两线环路传来的智能阀的地址、转矩、开度等数据,根据从上位机传来的读写命令控制阀门的运动,该数据库从逻辑上划分为4个区,每个区记录60个阀门的数据;另一个数据库为主站控制器状态及自诊断数据库,负责记录通讯协议的有关状态并向智能阀发布命令。通过主站控制器的按键和液晶显示器,可以实现读取智能阀的开度、转矩、地址等数据,控制阀门的开闭,接收报警信号及与PLC通讯等功能。

2.2 系统结构

该系统采用的是Modbus通讯协议,一台PLC可以连接多台Pakscan IIE主站控制器,因此,若现场智能阀较多,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扩展而且连线简单。正常运行情况下,主PLC和主控制器工作,从PLC和备控制器分别与主PLC和主控制器保持同步。智能阀将数据传送给主控制器,主PLC通过RS-485接口从主控制器中读取数据,并向其发布命令,主控制器再执行命令,驱动智能阀按命令运转。当主PLC或主控制器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分别自动切换到从PLC或备控制器。

3 软件设计

软件实现组态化,可选用国际流行的、最为工业控制界青睐的工控组态软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1 通讯程序设计

主通讯模块的程序设计有3部分内容:初始化通讯模块;读写Modbus/RTU数据;监测通讯状态。

通讯模块的初始化工作主要是配置3个初始化控制块的参数:Slave控制块(SCB),信息控制块(MCB)和通讯要求参数块(COM_REQ)。所有这些初始化参数在PLC上电或冷启动初始化的第一个扫描周期内加载到RTU主通讯模块,此后RTU主通讯模块负责与主站控制器通讯,而PLC则与RTU主通讯模块交换数据。读写Modbus/RTU数据和监测通讯状态的编程相对简单,只要读写初始化时定义的相应的PLC参数地址即可。

3.2 软件设计

上位监控站可以准确的监测和控制储运过程的所有信息和设备。通过编程、组态、连接,形象地反映实际工艺流程、显示动态数据,设置PID控制参数以及过程参数,并可以查看历史趋势、报警历史报表等。现场电动阀配置在流程的输油管线上,通过按钮可以人工启动、停止和关闭任一个阀门,并显示任意时刻的阀门状态和阀位值。设计良好的人机界面使操作简便、直观。

3.3 故障报警系统设计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我们设计了3级故障显示报警系统,1级设置在控制现场各控制柜面板,用指示灯指示设备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当设备正常运行时对应指示灯亮,当该设备运行有故障时指示灯以1Hz的频率闪烁。2级故障显示设置在中心控制室大屏幕监视器上,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有文字显示故障类型,工艺流程图上对应的设备闪烁,历史事件表中将记录该故障。3级故障显示设置在中心控制室信号箱内,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信号箱将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在处理故障时,又将故障进行分类,有些故障是要求系统停止运行的,但有些故障对系统工作影响不大,系统可带故障运行,故障可在运行中排除,这样就大大减少整个系统停止运行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运行水平。

4 系统操作原则

在正常情况下,由控制中心对整个储备库进行监视和控制。调度和操作人员在控制中心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对全库区的监视、操作和管理。通常情况下,各现场监控单元无须人工干预,全库区的控制系统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和管理下完成各自的工作。当数据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或控制中心主计算机发生故障或系统检修时,可切换成现场人工就地控制。

5 结束语

系统规模由单个罐区的分别监控,发展到将各罐区和装车站联接成储运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在系统中也被广泛应用,包括现场总线、储运系统及全厂的生产、调度、管理在内的多级网络为用户实现采集与控制分散,信息集中提供最有力的支持,进而可以实现控制管理一体化,有力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平.油库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 .

[2] 程书红.一种新型智能化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

[3] 张付卿.国内成品油库设计与建设发展趋势[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5.

[4] 冯宗文.油品储运过程的自动化控制[J].福建化工,2002.

[5] 张福浩.油品储运微机监控系统[J].自动化与仪表,1997.

石油储运安全管理浅析 篇4

关键词:石油储运,安全管理,对策

1 石油储运安全管理问题

1.1 石油储运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石油企业在石油储运安全管理工作中, 制定有效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极为重要。然而, 当前较多石油企业该项工作机制却并不完善, 通常是停留在表面形式, 大喊口号, 没能在企业内部组建专项监督管理机构, 亦无法将安全储运管理全面落在实处。这样一来, 不但没能令石油储运工作向着标注化的方向发展, 还会令企业整体经营运作陷入风险境地。

1.2 安全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在较多石油企业之中, 更多的决策管理层人员均没能重视石油储运安全管理的功能价值。另外, 基于石油企业之中较多基层员工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 知识结构不完善, 因此较难明确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称之为标准化的安全管理。这样将直接使得较多企业员工、基层人员没能掌握必要的石油储运管理专业化技能知识, 对于石油储运工作的真正内涵掌握不多, 更有甚者毫无安全管理意识, 这些均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2 石油储运安全管理对策

2.1 完善监督管控制度

针对石油企业来说, 为保证健康良好的经营发展, 创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机制十分重要。因此, 石油企业应致力于开发创建形成更加健全的管理系统, 依照企业自身之中包含的欠缺与不足, 顾及到整体工作计划, 订立出一整套高可行性方式手段。例如, 拟定出化学清洗相关工作的管理制度, 编制出石油储运可靠安全管理的标准机制等等。另外, 针对已经制定的有关政策方案、规章体制、工作条例、管理制度等应聘请专业评审单位做好审核, 保证体制机制的合理有效性以及切实可行性。

2.2 确保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针对石油单位来说, 为强化石油储运安全管理, 应积极打造形成一整套细化清晰的绩效评估体系。通常来讲, 该体系应涵盖员工日常工作绩效水平、企业单位财务绩效状况等内容。各个企业绩效考核种类则体现了单位发展运营水平, 因此对于各类绩效状况应做到全面兼顾, 最终创建形成更加完整全面的石油单位运行系统架构。

打造绩效评估系的根本原则涵盖两个层面, 首先是公平公开与公正性, 另外则是高度适用性。为此, 石油单位绩效评估体系唯有全面依照此两类根本原则进行实践, 方能令绩效评估管理体系显现出其应有的属性价值, 全面提升石油单位员工实践工作主观能动性, 并令管理决策层获取到更加精准的信息, 为其制定有效的管理决策提供全面支撑。

2.3 提升石油企业员工安全储运管理工作责任心

当前, 开创优质良好的石油企业文化环境, 积极倡导宣传石油安全储运工作知识尤为重要。企业文化针对企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体现了重大意义。当前, 较多单位勇开先河, 积极开创良好的企业文化, 提升工作人员核心素质水平, 该类做法均成为一种无形力量促进石油企业向着良好、稳定的方向不断前行。为此, 石油企业应积极组织安全储运技能知识培训, 提升企业全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使得石油企业全体上下整体素质水平不断增长。这样不但可提升企业单位整体凝聚力与向心力, 使得各个内部机构单位良好深入的沟通协作, 密切融洽的发展, 还会推动石油企业更上一层楼, 令整体社会安全发展水平全面升华。

2.4 做好石油储运场所安全管理

做好石油储运场地选择尤为重要, 应根据石油储运标准、安全管理工作要求, 防火条例、环保制度、卫生条件标准等内容合理比选。同时, 应确保石油储运区域的地势平整, 四周空旷, 同时交通便利、配置的水力水电基础设施应更加完备。另外, 应积极加强石油储运工作场地的消防安全管控。基于石油企业各项产品自身体现的特殊性, 因此石油储运区域尤其需要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就储运地区的具体状况、各个石油油品的内在特色, 应采取有效的储备技能方式, 调控合理的存储温度, 设置必要的防火管理体系, 配备安全消防器材, 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另外, 储运区域现场整体环境条件应符合我国有关安全标准, 装设完备的可燃物质检验测试设施系统。对于各类安全消防工具应做好定期检验核查, 更换过期系统、损坏设施, 确保其始终处于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 发挥应有的功能价值。

3 结语

总之, 针对目前较多石油企业储运管理工作中安全制度缺失的不良问题, 我们应真正明确导致该现象的根本成因, 找到管理标准的欠缺所在, 方能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 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效益, 提升其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同时, 还可全面提升石油企业员工安全工作意识、实践管理积极性, 在提升石油产品质量的同时, 开创出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提升有限资源的应用价值, 推动石油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於正轩.试论安全管理对石油储运管理的重要性及防范[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1) .

中国石油储运业现状及安全建议 篇5

1 我国石油储运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逐渐增多, 很多的进口石油都是通过海上运输来进入到国内的, 因此港口成为供应渠道是否畅通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很多的海港城市兴起了建设港口的热潮, 这样全面促进了石油运输业的发展, 但是我国当前的大型油轮的港口比较少, 由于这方面的缺陷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石油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 我国在能源的利用率方便比较低, 与工业发达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等回收系统没有全面建立, 还有很多的工厂根本就没有回收设施, 大量的油气废物排放到空气当中, 严重危害了安全生产同时又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 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等现象, 这将不利于我国石油储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给我国的生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 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汽车的数量逐年上升, 石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多, 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的石油储备量逐年增多。据相关专家预测, 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4.5亿吨以上, 结合当前我国的消费量来计算, 我国需要建立的石油储备量应该在7000万吨左右, 如果有50%的石油储备量采用地下储存的方式, 那么地下储备量也应该有3500万吨。这时作为石油运输主力的管道建设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建立石油管道网络并加大石油地下储备将成为未来我国石油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大战略储备力度, 选择合理的地址也将成为我国石油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石油进口数量的增多, 石油码头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港口通常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而且这种资源比较稀缺, 要求一次性的投入比较多, 同时回报时间相对较长, 但是投资的回报率比较高, 同时能够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因此, 当前很多的港口城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 大力发展油品的吗有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加强石油的有效供应, 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节能的基础上选择新的突破口, 高度重视基础的管理工作, 加强信息管理, 从中国石油的实际出发,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针对相应的管道设计, 研究出就有操作性较强的数据采集方案,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提高石油能耗的预测能力。通过采用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做好石油的回收工作, 更好实现石油的生产经营。

3 存在的问题

我国本土主要生盛产多蜡原油, 这种石油的输送的特殊点主要来自原油的流变性, 通常都是采用加入输送的方法。但是加热舒服消耗的能量比较多, 停止输送以后再启动输送比较困难。这种输送技术在热力条件不能满足管输要求的条件下, 就会出现堵塞管道的现象, 为了有效的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情况, 人们通常都是采用正反输交替的方式进行, 但是这种方法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的现象。另外, 我国石油在回收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石油的蒸汽回收工作还属于空白, 许多的石油收发场缺乏相应的回收措施, 导致大量的油气排放在空气当中, 这样危害了石油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同时又严重污染了环境, 不利于我国全面实现我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关于安全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有大部分的原油是是易凝高戮原油, 因此能够降低凝固减少输送阻力的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易凝高戮原油在常温下的流动性相对较差, 如果要是采用传统的输送工艺, 那么这时需要消耗的能量非常巨大, 管道比较固定, 可变的范围比较小, 而且管道如果长时间停运那么将会因为原油的降温而出现凝结现象, 最终造成管道堵塞等灾难性的后果, 但是长时间的高温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降低输油温度, 保证安全输送是当前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石油输入的安全性,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地理信息的采集工作, 实现不间断的实时监测, 保证管道运输的安全, 防止出现泄漏的现象。快速形成石油管道的安全应急抢修能力, 增加管道的自动化和主要输送设备的利用率, 保证油气管网的经济、安全的运送能力。

(2) 加强油气的回收工作, 完善相应的标准。各地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 制定不一样的标准。同时各个企业应该加强先进油气的回收技术工作及相关设备的研究, 积极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沟通交流, 学习其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我国石油的回收工作中来。

(3) 注重管道的事故勘测工作, 当前我国的一些石油运送管道陆续进入了老龄期, 而大量的新建管道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 正是容易出现事故的阶段, 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注重管道的事故勘测狗工作, 并且定期记录出现的问题, 防止在油气运输期间出现意外的事故, 保证运输阶段的安全。

(4) 加强对外合作, 让我国的油气事业逐步融入到国际市场当中。加强国际件的沟通交流, 汲取对方先进的经验, 协调一致互相合作, 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不断加强国际件的技术交流, 全面促进我国油气事业的发展, 保证油气运输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安全。

5 结束语

当前我国油气储运业正在迅猛发展, 而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 因此我们需要不懈的努力, 不断加强技术方面的研究, 提高我国石油储运的技术水平, 全面保证我国石油储运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针对我国石油储运业所存在的问题,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最有效的方法, 相应在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下, 肯定能够合理解决问题, 保证我国石油储运事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那保国.石油储运生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2]王世炜, 焦光伟.国内油气储运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J].中国储运, 2008 (11)

石油储运中智能设施的应用分析 篇6

油品的储运实际上是一门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更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是石油生产中的一部分,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沿用至今的新技术, 其石油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纵深发展, 新工艺、新概念以及新理念的不断出现, 也影响着石油企业的发展。提升石油储运的自动化技术和管理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石油的储存与运输过程中企业急需构建以电脑技术与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石油储存与运输系统。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石油储存与运输监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 也就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于石油储存与运输监督系统中的运用原理是采集石油储存与运输罐区现场的信息以及数据, 同时把此类所采集的信息和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而上位机再借助编程、连接以及组态把显示的工艺程序以最好的方式体现出来, 同时能够显示动态的信息以及数据, 另外要设置数字电视复用系统控制参数和过程参数。同时能够有效的查看历史趋势或者报警历史报表等, 以此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1]。

1、系统硬件设计

此监测系统的控制关键还是依靠一下几个程序:信息以及数据的处理与采集、库区的管理、和第三方的智能设备通信或者监督控制系统等。而主站控制设备关键还是由主电源、CPU卡以及环路通讯卡、液晶显示器等一些基础设施组合而成的智能仪表。在这其中有两个较为稳定的数据库, 分别是单元数据库以及自诊断数据库, 单元数据库主要是借助从上位机传输的读写指令来对阀门之运动实施必要的控制, 这种控制也不是无条件的, 它需要对一定的设备支持。而自诊断数据库主要是对通讯协议的相关状态实施记录, 同时向智能阀门发布某些指令。需要注意的是, 此系统使用的MODBUS类的通讯协议, 其多台主站控制设备而能够连接至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中。在正常运行的时候, 信息或者数据借助智能阀输送至主控制器, 此时主可编程序控制器就能从主控制设备中读取相关信息, 同时把指令向其它程序发布, 之后执行指令, 驱动智能阀依据指令开始运行。

2、数据采集

本文研究在此监测系统里面配置有两个抗震动记忆体热备模块与两个完全相同的CPU模块,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保证双CPU的信息热备, 同时还有效的满足了操作工作者计算机与下位PLC二者之间数据的交换要求, 系统借助一块PCIC卡与四块CNBR模块组合而成为专用的通信网, 借助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采集实际电动阀的相关参数, 比如数字量、压力、液位、某些电动阀运作情况、变频器以及稳定等。在这种情况下就能以最好的方式借助数据与信息的采集工作, 构建石油储存运输数据库[2]。

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石油储存与运输决策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与发展, 多科学团组方式在上游流域就开始产生, 对于企业或者单位的战略管理而言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在下游领域, 市场需求、环境以及资源已经成了炼化技术发展的关键性动力, 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直接涉及到单位的发展与生存。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英文简称为IDSS) , 它有效的把人工智能知识体现和知识处理之思想完全引入至DSS中, 以协助管理人员在半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责任中做出相同的决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石油储存与输送过程中的运用主要的程序是:

1、系统结构

该程序相比而言较为复杂, 需要一步一步实施。首先是数据的采集, 借助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 构建其信息平台, 把各个部分石油生产的运行数据或者信息和生产基础信息采集起来, 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数据或者信息的远程输送;其次是数据共享, 所谓的数据共享也就是借助数据库技术, 构建石油生产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同时实现管理资源的共享;最后是分析预测, 该程序的最后一步较为复杂, 所以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繁杂。按照数据库所反映出现来的石油生产状况, 构建案例库、模型库以及生产运行的优化方案库、规则库、条件权值库等。同时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案例以及模型、规则, 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决策技术, 来指导企业的生产与运行。同时按照企业的生产状况, 准时准确的提升多套有效、合理的管理和应急方案, 最终不断改进石油储存与运输的预测和分析[3]。

2、应用方案设计

所谓的案例推理 (因为缩写是CBR) 是利用目前所拥有的案例或者经验实施推理最终来求解一些新问题, 建立在规则推理 (英文缩写是RBR) 上的求解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从规则数据库中挑选较为合理的规则, 同时执行规则的过程。在数据库采集信息或者数据的情况下, 假如案例推理在一定的相似度还没有能够检索到较为相似案例同时使用者又不想减少相似的情况下, 调整之后的案例能够形成案例的解决方案, 假如方案能够满足相关标准, 那么输出方案, 以指导石油的储存与运输操作。在使用的储存与运输过程中, 很多大型输油管道的线长、泵机组数量较大同时规格不同等, 如于水力上密闭传输系统能够称得上一个整体, 一定要综合性的对其泵机组之组合实施考察, 全面考虑, 所以寻找最好的方法对于石油的储存与运输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结语

石油储运 篇7

关键词:石油管道,安全储运与管理,防范措施

随着全球工业化, 石油资源日益稀缺。为了缓解石油资源的供需平衡, 我国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大部分的石油运输是依靠管道进行的, 然而石油本身是一种易燃易爆品, 管道储运又具有高温和高压的特性, 因此极易发生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在石油储运过程中发生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 应全面分析石油储运环节的危险因子, 以此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石油管道储运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 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强, 石油储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石油储运工作大部分都是依靠的管道。我国的石油管道运输行业起步较晚,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才开始建设长距离储运管道。从建设初期至今, 我国的石油管道运输网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形成了跨越东西、连通南北的干线运输网, 我国的中南、华中、华东和东北地区都建立了储运管道。如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管道运输和储存技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二、石油管道储运中影响安全的因素

1. 腐蚀

石油管道的腐蚀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也是石油运输过程中对管道破坏最严重的因子。被腐蚀后的石油管道, 其管壁就会变薄, 这样就容易导致管道的变形, 甚至是管道的破裂, 以致管壁发生穿孔现象, 造成原油的泄漏。

2. 人为破坏

全面分析我国石油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人为因素排在第三位。根据相关统计, 有20%左右的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违规作业造成的。人为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失误作业、指挥违章和在紧急时刻操作失误等。

3.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也是影响石油管道储运过程的重要因素, 主要是会受到来自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发生地震时, 若管道处于地震辐射范围内中, 管道会发生严重的破坏情况。一段输油管道遭到破坏, 会导致石油储运管道的整体瘫痪。与此同时, 石油的易燃易爆属性, 管道遭到破坏后, 容易导致严重的二次危害, 极易危害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导致环境的大面积污染。

4. 静电荷

在石油管道的储存运输过程中, 管道与原油, 以及原油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相互的摩擦, 静电荷的产生就是由于摩擦。一旦储运管道设施没能良好接地, 静电就会因为静电荷的聚集而产生, 以此发生火花放电现象, 进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石油管道储运安全与事故预防措施

1. 防静电措施

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 石油管道必须同时接地, 接地的电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必须严格按照规范选择电阻大小。

2. 防震措施

当地震发生时, 时常为造成地层的断裂或错位, 这样就会造成储运管道的变形或者断裂, 管道遭到破坏。因此, 人们应该要为地震对石油管道的损坏作用提高重视程度, 严防管道受到地震的影响。主要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道不应铺设于地震带, 若必须如此, 应增强管道焊接质量, 必须进行焊接口的超声波或射线等的探伤检验;管道路经农田或河流时, 必须进行截断阀设置, 并且预留接口在截断阀的两侧;在管道经过滑坡的时候, 要通过管道稳定性的测验;管道在通过建筑物的时候, 应运用地沟或者架空等方式铺设, 并要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3. 减少人为干扰

在对石油储运管道的安全运输起影响作用的所有因素中, 人为因素的影响并非最大, 但保证运输安全的关键就在于人。因此, 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手段来消除人为干扰造成的事故。例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 科学安全进行生产;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技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 督促其常检验管道的安全性, 发现储运管道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修正, 同时也要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是否合符规范, 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憋压等安全事故的出现;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使其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在工作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使用安全标志。

4. 防腐措施

石油管道从设计到施工和运行阶段, 都要做好管道的防腐工作。特别是海底储运管道, 因其长期浸泡在海水里, 防腐措施的好与否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防腐工作时, 要根据储运管道所处的客观地理环境, 不管是管道内层还是外层都要进行防腐处理, 反防腐层必须具有抗拉伸、弯曲、水透等特性。

结语

石油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环保资源, 对于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人们对石油储运管道的安全并未给予重视, 只有在出现安全事故后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石油管道的设计、建设和运行阶段均需按照规范严格执行。为了确保石油管道的安全储运, 工作人员应依据规范, 科学安全的进行工作, 并结合各地客观实际, 对石油天然气储运过程中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敏, 时微微.油气储运安全节能发展探析[J].民营科技, 2012, (02) .

石油储运工艺中的安全措施研究 篇8

1 当前石油储运工艺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

在石油储运过程中包含着多个环节, 具体有生产、储存保管和运输这几个环节, 而每一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因为工艺的不完善性而诱发的各种危险性, 而我国要有针对性的提高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性, 首要的前提就是能够发现石油储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工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存在缺陷。

我国国外进口石油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其建立的中哈石油运输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都已经投入使用并为我国的石油供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在现阶段的石油储运工艺中, 我国对于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还不是很成熟, 在线路的具体布置和保护层面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建设, 尤其是在应对冷冻、洪水和腐朽老化方面的工艺水平较低, 对于很多特殊的地区仍旧存在处理方式不当的情况。除此以外, 在各个地区的输油站中没有配置齐全各种保护性的设施, 如各种避雷、防静电的设施和消防安全设施, 为输油站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1.2 管道的绝缘处理不到位。

在石油运输管道的设计中要格外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管道的绝缘工艺处理和阴极保护工艺, 这是因为有很多地区的地底下都有集中分布的大规模杂散电流干扰区。而我国当前在输油管道线路的设计中就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一点, 也就是说我国有的是由输油管道的线路在铺设时经过有集中杂散电流干扰的区域, 或者在管道输油过程中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电流干扰排流, 使得管道的绝缘处理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管道石油运输的安全性。

1.3 海底管道铺设安全工艺水平低。

海上石油运输容易受到各种人为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的干扰, 显然其储运的安全性并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海底石油管道铺设的安全工艺研发就成为了当前石油储运的重点, 而我国目前的海底石油管道铺设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对于许多安全工艺的掌握还不熟练, 在实际运用中也还没有达到灵活运用因地制宜的地步, 在管道安全的检测、使用寿命延长等方面有提升的空间。并且海底石油管道属于海水环境中, 其所遭受到的侵蚀更加严重, 用同样的地面抗侵蚀标准明显不能够满足其海底环境的特殊性要求, 一旦发生故障事件还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故障的排除。

1.4 排放工艺存在安全风险。

石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在其储运的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的就是对可燃物质的排放, 现阶段存在的工艺缺陷就是有部分石油储运系统中对于排放的相关问题没有形成硬性的规定, 在对气体进行排放时直接将需要排放的气体不加处理地排入大气中, 使得气体可能发生爆炸而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这种隐患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2 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措施分析

面对着我国当前石油储运中存在的各种工艺安全问题, 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工艺改造, 对各种应当注意的环节提高谨慎, 要超前意识, 尤其是对于各种管道的铺设要将一切能够考虑到的方面纳入其中, 避免后期的重复建设, 形成全面的安全工艺系统。

2.1 提高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水平。

鉴于我国与邻国之间通过石油管道建立起石油的输送途径, 对于输油管道的安全保障就显得极为重要, 为此就要对石油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改善。第一, 在铺设石油管道时就要将地形的起伏和地质条件考虑在内, 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当地进行管道的防洪、防冻和防腐蚀层面的保障, 设置线路的截断阀。第二, 针对隔段设置的输油站, 要对其中的安全设施进行配置, 具体的设施应当具备避雷、防静电、消防的作用, 提高对相关工艺设备的要求, 在石油运输环节对石油储运工艺进行提升。

2.2 对管道设施科学的绝缘处理工艺。

为了减少管道在铺设中所遭遇的电流干扰, 我国就要在提高绝缘处理工艺方面多下功夫, 在进行管道铺设的设计时, 将绝缘处理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并按照管道铺设的绝缘工艺标准严格进行, 如果在铺设管道的路径中遇到电气化铁路, 就要采取措施使输油管道与其保持平行状态, 以此来避开在电气化铁路周围存在的杂散电流干扰区域, 在其他区域中遭遇杂散电力干扰时, 要及时进行排流, 减少对石油管道的电流影响, 提高绝缘性。

2.3 提高海底管道铺设的安全工艺水平。

在海底铺设石油管道, 虽然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地面铺设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 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共通之处的, 那就是都要注意所经路径的地形, 在海底建设时, 要尽量寻找平潭器地址稳定的区域进行铺设, 保证管道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恶劣的外在条件的干扰和破坏。

2.4 降低排放工艺的危险性。

要对安全排放工艺在安全性上进行提高, 就要对排放设施的配置和气体排放的标准进行硬性的规定, 及时将可燃物通过严格的再回收和净化处理工艺操作来减少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概率, 严禁将可燃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我国的石油储运安全问题突出, 对我国的重工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保证工业效益的稳定性增长, 降低风险成本, 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性, 全方位的对石油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完善, 针对石油储运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症下药, 建立完善的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保障体系, 推动我国石油储运工艺的提高, 降低我国能源使用的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孙双.关于石油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的思考[J].化工管理, 2013 (18) .

[2]陈大鹏.浅谈中国石油储运业现状及安全建议[J].企业导报, 2012 (11) .

[3]曾茹, 李荔霞.国内石油储运业现状及安全建议[J].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1 (01) .

石油储运 篇9

1 石油管道储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石油管道输送过程中, 可能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 例如管道腐蚀、老化、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破坏等都有可能造成原油泄露。由于部分作业人员的违规操作有可能会破坏管道造成原油泄露引发火灾,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原油的泄露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 腐蚀是石油管道储运过程中最大的危害。

1.1 腐蚀

石油管道腐蚀是石油管道运行中对管道造成破坏率最高的一种现象, 它也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管道的腐蚀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在管道发生腐蚀后, 被腐蚀的管壁会变薄, 导致管道发生变形和破裂, 严重时就会造成管壁穿孔发生原油泄露事故

1.2 人为因素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所发生的石油管道事故, 有接近20%是由于作业人员的违规操作所造成的, 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石油管道事故在整个石油管道事故中排第三位。人为造成石油管道主要包括误操作、违章指挥、紧急情况下作业失误等。

1.3 盗油现象

由于石油自身的价值且输油管道难免经过一些社会治安不好地区, 导致盗油现象时有发生。另外,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 虽然各地不断加强打击盗油现象, 但始终难以杜绝。而且很多盗油团伙逐渐延伸到全国各地进行作案。不法分子在盗油过程中, 需要对石油管道打孔, 这会造成原油的大量泄露,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盗油现象对石油管道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石油管道的强度降低, 防腐层遭到破坏, 而且由于管道遭到破坏, 需要经常进行抢修, 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另外, 管道原油泄露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使危害进一步加剧。

1.4 自然灾害

石油储运过程中, 管道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这其中主要会受到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影响, 当管道在穿过地震带时, 容易因地震而遭到严重的破坏。当输油管道的其中一段受到破坏之后, 造成整个石油储运系统的瘫痪,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由于石油是易燃易爆品, 当管道受到破坏时, 可能发生严重的二次灾害, 危机附近地区居民的安全, 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

1.5 静电荷

石油储运过程中, 管道中的原油的各种成分之间、原油与管道之间的互相摩擦会产生静电荷, 如果管道储运设施未良好接地, 静电荷就容易聚集起来产生静电导致火花放电, 引发火灾, 造成巨大的损失。

2 提高石油储运安全的措施

为了提高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 应该加强对存在风险的管理, 降低石油泄露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威胁, 保证石油管道输送的安全顺利。

2.1 降低人为因素的破坏

人为因素是不安定因素,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降低认为因素对石油储运安全带来的影响。

(1) 要严格规范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使作业人员规范操作, 杜绝误操作的发生, 确保安全生产。

(2)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全面提高作业人的安全意识, 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还要培养作业人员对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另外, 还应该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提高作业人员对事故的发现和处理能力。

(3) 加强对各种作业工作的监督管理, 避免作业人员操作失误所引发的事故。另外, 还要加强对管道设施的管理, 定期和随机对设备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管道设备存在缺陷, 应立即进行补漏修复。

(4)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避免发生违规操作。

(5) 很多违规操作和失误操作是由于工作环境差所造成的, 因此应努力改善工作环境, 减少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

(6) 在关键位置应设置安全标识, 提醒作业人员提高警惕, 防止发生意外。

2.2 加强石油管道的防腐工作

石油管道的防腐工作, 是整个石油管道从建设到运行的重点, 尤其是海底管道, 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因此对海洋输油管道的防腐要求也更高。在进行管道防腐工作时, 应根据管道工作时所处的环境特点, 提出不同的设计要求。目前长输石油管道通常采用涂层的方式进行防腐。海底管道的防腐涂层一般会对涂层的抗拉伸和抗弯曲、防水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2.3 加强反盗油工作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 盗油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对石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还会对石油管道造成破坏, 影响管道周边环境及安全。因此, 加强反盗油工作刻不容缓。石油企业应加强于地方公安部门的协作, 严厉打击盗油分子, 同时还要加强对管道泄露检测技术的研发, 及时准确定位泄漏点。各地政府也应该加强对输油管道的保护, 对盗油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外, 要加强对管道重点区段的监控工作。

2.4 管道的防震措施

地震会造成底层错位, 这样就会使经过该区域的石油管道发生扭曲甚至断裂, 这种现象会导致整个石油储运系统发生瘫痪,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 做好管道的防震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目前, 常用的石油管道防震措施包括如下内容:

(1) 加强经过地震带管道的焊接质量, 并采用射线及超声波探伤技术对焊接口进行全面的检查;

(2) 当管道穿过地震带中的农田及池塘时, 应在管道上设置截断阀, 并在截断阀的两侧管道上预留接口;

(3) 当管道经过滑坡区域时, 应加强对管道稳定性的验算工作, 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4) 当管道从建筑物下方穿过时, 管道应该与建筑物的基础之间预留一定的距离;

(5) 当管道穿从河流底部穿过时, 必须采用降坡敷设。

3 总结

随着近年来, 全球石油资源供应的日趋紧张, 各个国家对石油的储运安全越来越重视。在石油储运过程中, 影响其安全的因素较多。因此, 应针对不同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制定出详细的预防措施, 保证石油储运的安全。同时, 还应该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石油储运的管理工作中, 提高石油储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佳.石油管道储运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06) :216

上一篇:节事旅游下一篇:司法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