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与问题

2024-10-27

应用与问题(共12篇)

应用与问题 篇1

数学王子高斯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 数学史家E·T·比尔又称“数学为科学的仆人”, 对数学的这两种不同评价反映了数学之于科学的双重价值:高度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普遍适用的应用价值。现从数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出发, 对比分析了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并针对未来数学的发展趋势对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数学的发展:纯粹与应用

纯粹数学是数学的核心领域, 涵盖函数论、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数论、集合论、代数几何、微分方程论、数理逻辑、概率论、拓扑学、微分几何等等经典学科。纯粹数学经历了19世纪的不断积累, 在20世纪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显示出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统一性。首先集合论和公理化方法使得数学的发展向更高的抽象性又迈进了一步,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拓扑学、抽象代数等抽象分支, 它们所包含的抽象的语言、结构及方法又渗透到纯粹数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其次尽管分支越来越细, 但各分支之间又相互渗透与结合, 并在数学内部催生了更多的交叉学科, 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统一性。

数学的应用性存在于数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20世纪中叶以前数学还主要是与力学相结合, 恩格斯这样说过“在固体力学中是绝对的, 在气体力学中是近似的, 在流体力学中已经比较困难了, 在物理学中多半是尝试性的和相对的, 在化学中是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 在生物学中等于零”。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学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恩格斯所述的范围,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人文科学, 数学已经向各个领域渗透。一方面与各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众多交叉学科;同时也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应用学科, 如数理统计、运筹学、控制论、计算数学等。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在研究对象、目的、动力等方面是不同的。纯粹数学研究数学内部问题, 旨在完善数学内部语言结构和逻辑体系, 动力主要来自自身内部。应用数学研究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问题, 旨在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动力来自外部世界。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描述为“纯粹数学是一门艺术, 应用数学是一门技术”。即便如此,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之间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数学源于应用, 在应用中产生的数学问题又需要回到纯粹数学的领域来解决, 而纯粹数学内部的进一步发展又为解决更多更深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同时在现实应用中不断出现的困境的解决又促进了纯粹数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这种联系可形象的表示为:应用纯粹更深入的纯粹更广泛的应用。

2 发展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数学的高度分化。

数学是一门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学科, 特别是20世纪以来数学的空前发展使得其分支越来越细, 数学家研究领域越来越窄, 只局限于自己熟悉的一两个领域。而在过去, 不论是从数学发展的早期还是到数学日益分化的20世纪, 横跨多领域的数学通才并不少见。较为早期的阿基米德、高斯、牛顿等数学家并没有严格划分过“纯粹”与“应用”, 他们在两大领域的很多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绩;20世纪如希尔伯特、外尔、嘉当、冯·诺伊曼、柯尔莫哥洛夫、维纳等都是伟大的纯粹与应用数学家。

在数学高度分化的今天, 数学各分支之间相对孤立与封闭, 彼此缺少沟通。正如希尔伯特所说:“数学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并指出数学“被分割成许多孤立的分支”是危险的。为避免这种危险的出现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a.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 从整体的角度全面了解数学这门科学;b.学好数学各门基础课, 拓展知识面。关于第二种方法, 数学家华罗庚以58级作为试点, 提出了“一条龙”教学法, 要求打好基础, 将来从事哪方面研究都可以。华罗庚虽然是一名纯粹数学家, 但同时又致力于应用数学的研究, 对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华罗庚及他指导58级的成功经验, 我们看出只有把数学作为一个整体, 把纯粹与应用完美结合, 数学才能更好更久的发展。

2.2 数学的有用性。

关于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最多的争论在于它们的“有用性”, 从而导致了两大阵营在一定时期内的对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为哈代 (Hardy) , 他在《一个数学家的自辩中》严重抨击了应用数学, 认为自己研究的无用的数学 (即纯粹数学) 才是真正的数学, 并指出“任何一门学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往往是其中平凡和乏味的部分”。限于当时数学的发展状况, 对此我们可以理解, 但随着数学更广更深的发展, 今天看来哈代的想法是非常偏激的。纵观数学的整个发展历史, 在当时没有找到用处的一些理论, 多年后在很多领域 (包括纯粹数学内部) 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与发展。Hardy认为最纯粹的数论被用在计算机、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Riemann创立的黎曼几何61年后为Einstein创立的广义相对论所用;为解决纯粹数学内部问题建立起来的群论、非欧几何、勒贝格测度积分理论等都被用到了很多领域;概率论中的鞅论为其他数学分支如调和分析、复变函数、位势理论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等等。

著名数学家Jacobi说:“纯粹数学是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我们应该允许暂时没有找到应用的纯粹数学分支的发展;同时“纯粹数学”者应该与应用数学以及其它各学科领域的学者积极交流、学习与合作, 努力探寻纯粹数学与各学科的良好切合点。对各学科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寻求或创立数学理论依据, 从而不断丰富、开创纯粹数学的理论和范围。这不仅为其自身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还使得纯粹数学的研究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虽然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 但我们不能因此将数学置于高不可攀、与世隔绝的位置上, 应该努力在纯粹与应用之间架立桥梁。

3 未来数学的发展趋势

3.1 数学高度分化的同时趋于更强的统一性。

数学的分支越来越多, 同时各分支不断向着更深更细的趋势发展, 使得数学呈现了高度的分化性;另一方面, 不同分支之间却不断的交叉与融合, 数学的发展趋于更强的统一性。希尔伯特指出:“数学理论越是向前发展, 它的结构就变得越加调和一致, 并且这门科学一向相互隔绝的分支之间也显露出原先意想不到的关系。因此随着数学的发展, 它的有机的特性不会丧失, 只会更清楚的呈现出来。”数学内部不同分支在很多概念、语言、方法上是相互借鉴并保持一致的, 比如:利用泛函分析的方法研究偏微分方程;以拓扑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动力系统;利用抽象代数方法建立抽象域上的代数几何理论;等等。分化中蕴含统一是数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这种统一性促进了数学内部更加协调的发展。

3.2 数学向更多的学科和领域进行渗透, 不断挑战出现的新问题。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数学及应用研究所所长A.Friedman在《对数学未来的思考》中指出“的确如此, 在今天难以想象的数学的新领域, 会完全意想不到的冒出来”, 并给出了未来数学发展的三个重要的领域:材料数学、生物数学、计算机数学。除自然科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航空学、地质学、气象学等等) 之外, 数学还向各门人文社会科学渗透, 如:经济学、语言学、人口统计学、管理科学、政治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等。在数学向各学科领域渗透的同时, 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a.充分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b.面对新问题, 在已知数学理论中寻找依据;c.不断开创新思维和新方法。

3.3 数学与计算机结合形成“数学技术”并加以推广。

纯粹数学被认为是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 是数学的根基不可动摇;同时应用数学的发展已经渗入各学科领域, 显然成为数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另一方面, 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理论与应用之间有了更好的结合与转化。当今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数学不仅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与计算机结合转化为“数学技术”, 直接服务于社会。数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为重要, 不论是CT扫描、磁共振显像、方正激光照排系统, 还是航天技术中的卡尔曼——布西滤波器等等, 数学技术已经成为数学应用的一个新标志。我们不仅要把数学理论成功转化为数学技术, 还要加以推广, 这是社会发展对数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数学价值的一种新的体现。

摘要:现从数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出发, 对比分析了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并针对未来数学的发展趋势对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纯粹,应用

参考文献

[1]辛周平.现代数学的最新趋势[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0 (1) .

[2]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应用与问题 篇2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多方面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以及受创痛政治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厚,无论是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还是从政府改革与社会信息化得需要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极不平衡,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十分紧迫;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要去面对和解决。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滞后,认识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信息化资源利用不足,主要体现在资源浪费、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跨部门的整合;政府信息披露与社会互动不足;社会信息化基础不足;电子政务与行政改革结合不足,难以实现实施电子政务的初衷。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观念滞后,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随着互联网及其应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有关“企业上网”、“政府上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概念也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宣传。但在与政府公务员与公众的观念滞后、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观念滞后、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

(1)过分注重技术,忽略了“政务”。把电子政务简答地等同于办公室自动化或政府上网,认为建设政府网站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就是在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把自己的工作于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割裂开来,建设与使用相分离、建设与跨部门的整合向分离。

这种观念认识导致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只注重吸血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把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电脑上,使电子政务系统去适应和模仿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政府部门以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政府部门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利用新技术,忽略了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和住址结构调整,忽视了网络信息技术与政务在造的有机结合,导致所推行的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务的影响和改造很少,效益不能得到明显体现。因此,许多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还需要彻底改造,许多功能、结构和业务流程等需要重新构建。

英语问题教学的模式与应用原则 篇3

关键词:问题教学模式 应用原则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通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的。

一、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从何而来?——从思维推理而来!“逻辑规则,或者更准确地说,推理规则,是程序的规则。”(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课的结构是作为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然而由于人们过多地强调“教无定法”而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忽视了对这种“组织知识”的研究。教学模式就是对“组织知识”的研究与运用。比如,我们在实践中构建并运用了“提问——探究——启发——练习”四环节教学模式,使教学显示出了思维的科学性,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提问: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进入问题阅读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探究: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将朦胧的问题清晰化,然后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来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特有兴趣的重要条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启发:对于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从思维方法、知识要点等方面“点”一下,让学生再度涵泳体味,再次动脑深入地分析问题,顺畅地解决问题,从而留下更深的印象,获得更大的益处。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也,则不复也。”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练习:设计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巩固知识、应用方法的过程中强化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二、教学模式应用原则

1. 文本性原则

每一门学科最主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种属于本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科学魅力,让学生为之陶醉,这是每门学科的个性。受英语学科本质、师生认识限制和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我们要解决真正的英语问题。所谓真正的英语问题,是体现英语性质问题。《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是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英语的工具性体现在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上,体现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技巧的掌握上;英语的人文性体现在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英语,就要在掌握“工具”的过程中体验英语的“人文”,或在正确的“人文”关照中掌握“工具”。所以,英语教学要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提出英语问题。

2. 问题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必须体现课程和教学的国家意志,必须承担“引导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责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字典意义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的结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择问题,有系统地排列问题顺序,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活动;所谓“引导”,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阅读文本,充分了解学生,课前全面预设教学问题,课堂上灵活地生成问题。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就学生的阅读而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书读百遍”,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去体验和理解,并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其次要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绽放自己的思维火花,生成更多更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上的问题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教师是问题“预设”的主体,学生是问题“生成”的主体。由教师提出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由学生提出问题,体现了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证明了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舞台是广阔的,说明学生有了创造的机会,也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使教师能够展示自己的英语素养和教学艺术。

预设和生成是和谐统一的。新课程关注预设,强调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新课程关注生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预设和生成的完美融合,是师生关系的完美融合,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超越。

三、可对话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教学流程是随着师生之间对话展开而不断推进的。问题为师生之间对话提供了话题,如果话题太深入,教师和学生可能会无法沟通,课堂也会因此而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话题太简单,就毋庸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不到培养,更谈不上思维能力,因而教师的设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问的难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对象,分析和研究自己的设问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否找到使学生可以接受的结合点,努力使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学科教学论基础. 2001年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董远骞. 教学的艺术. 1993年 [M]. 人民教教育出版社.

3. 黄原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2003年 [M]. 福建教育出版社.

企业知识管理问题与应用 篇4

一、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是一项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崛起的学术与商业应用主题,我国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始于1998年前后,主要是从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来开展的,可以说是由学术界影响到企业界。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学者刘秀英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行为过程,通过它企业可有效地采集、检索一切对其有用的和可能有用的信息与知识,并以最优的方式加以开发、运用、创新,从而使企业在现代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机会。赵万认为,知识管理的过程,是对现有显性知识的梳理、存储与使用,同时利用各种工具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使知识不断扩展、转移、共享和使用。孙涛认为,“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也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掌握,它集中存储在企业员工的脑海里,是企业员工取得经验的体现。”包承纲、陈玉敏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而不论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数据库中、被印刷于纸上或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还是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候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不论哪种观点,不难看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强调知识的过程管理,目的是实现各种有利资源的集合、拓展和共享。知识管理是知识生产力在企业管理中的表现,知识管理不仅针对知识资产本身进行管理,也对知识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控制,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实际利益,提高整体素质。

二、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对知识管理的重视不够。知识管理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首先得到重视。据资料显示,国际上先进企业每年平均用于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等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约占整个企业研发成本的10%,最高的在25%以上。而我国企业在实施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投入仅占整个企业研发成本的0.5%。即使很多企业领导者对知识管理非常重视,但由于员工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成效不明显。还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但对其支持、投入方面还不够理想,只重视企业研发和技术部门,没有把知识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2.知识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我国大部分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实践仅局限于管理、分发、学习文件,而缺乏对知识的创新意识,对隐形知识的管理和挖掘不够重视。所谓隐性知识是指与显性知识相对立,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有数据显示,在企业成功因果分析的因素中,完全不能表达的隐性知识占45%,不能充分表达的隐性知识占25%,能够被表达的隐性知识占20%,而显性知识只占10%。隐性知识的价值可见一斑。目前开展知识管理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也只是重视了显性知识的管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缺少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大部分有价值的知识流失。

3.员工积极性不高。目前,企业知识管理的薄弱环节是全员参与。首先是员工对公司的知识管理措施不够重视,很多人容易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使知识管理体系只是一具空壳。另外,由于职场环境竞争压力的增加,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不愿意与人共享,而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知识的共享过程,因此这也是知识管理中最大的阻碍。

三、企业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概念在国内越来越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关注知识管理,并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比如移动电信、金融证券行业、房地产等行业的先进企业。然而,大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还停留在文档管理的层面上,还有一些企业刚开始上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热热闹闹,后来却雷声大雨点小,慢慢地就没有人再使用建成的系统了。知识管理的推行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革”,是对现有工作习惯的一种改变。员工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性是左右知识管理推行的关键因素,要从员工角度,转变促成知识管理。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行知识管理,让内部员工更快地接受知识管理,对待这种变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并设立知识主管。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转化为最大的收益,激励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主要职责是:了解公司的环境和公司本身,理解公司内的信息需求;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知识共享的好处,并为公司的知识库作贡献;监督保证知识质量、深度、风格并与公司的发展一致,其中包括信息的更新等;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知识集成,产生新的知识,促进知识共享的过程等。

2.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关键在于营造一个利于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内,人们相互信任,关系融洽,畅所欲言,气氛轻松,思想活跃。其中信任尤为重要,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要想达到企业内的知识共享,每个员工的想法、点子、建议、意见,都应受组织和其他员工所理解和尊重。此外轻松活跃的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轻松活跃的工作氛围中,员工心情舒畅,可以尽情构思、无限想象,从而新想法、新点子、新思维层出不穷,知识创新潜能得到极大发挥。

3.不断e化企业,建立企业的信息网络。现代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一个信息网络,作为联系员工、交流信息、共享知识、合作创新的媒介。例如,安达信咨询公司通过Notes软件把大约2万名咨询人员连接在一个名为“知识交易所”的网络上。这个“知识交易所”拥有2000多个数据库。通过这一网络,该公司的咨询人员不仅可以一天24小时使用上述数据库,而且可以彼此交流最新想法,共享知识,共同创新。在企业内部网中还应建立企业知识库,集中存储企业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以及员工的建议。

4.引入激励机制,建立评价体系。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已经凝固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人类智慧。隐性知识是指存储于人们大脑的经历、经验、技巧、诀窍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或只可意会难于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往往具有独占性,开发利用价值比较高。显性知识实现共享,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技术和媒体实现,但隐性知识的共享,取决于企业员工的个人意愿。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自己的隐性知识是其个人价值所在,如果把这部分知识拿出去共享,他就可能因没有价值而失宠甚或丢掉工作。而知识管理不仅仅提倡“知识就是力量”,更重视“共享知识就是力量”。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员工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供企业共享,并积极进行知识创新。

5.建立知识管理的反馈系统。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变化,通过知识管理的反馈系统可以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知识主管,便于知识主管能够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以便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成本降到最小,使知识管理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效用。

应用与问题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中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 选择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置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妥善固定及正确的封管方法等措施。结果: 116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5.9%;所有患儿留置时间最长 9 d,最短 1 d,平均留置时间为 3.83 d;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发生留置针脱落的有15例,留置针阻塞的有22例;静脉炎的有2例,浸润的有18例。结论: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难度较高,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新生儿;对策

静脉留置针临床上俗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遇热变软、可在静脉内长时间留置而不会穿破血管。静脉给药是新生儿给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新生儿血管非常细、不易于穿刺,同时新生儿活泼好动,传统的头皮针极易穿破血管而导致输液失败[1]。因此,静脉留置针以其外套管遇热变软又可长时间留置的特点的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减轻了由于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缓解了护患关系。然而,有关调查发现临床上新生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低于采用头皮针穿刺的成功率,而且在留置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套管针脱落、外套管阻塞、静脉炎、浸润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2]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行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116 例,其中男60例,女56例,排除患有严重疾病、先天畸形等。患儿出生时体重在2 700~4100 g之间,日龄1d~27 d。

1.2操作方法

1.2.1 血管选择 根据患儿头部血管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柔软、粗直、弹性好、易于触及、充盈良好的血管,临床比较常用的用于静脉穿刺的有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 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耳前及颞部常会有动脉与静脉并行,须慎

重加以鉴别,以免误入动脉,造成患儿不必要的痛苦。

1.2.2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 选用美国BD 公司22~24GintimaⅡ“ Y” 型留置针穿刺及 3M 敷贴固定。

1.2.3 穿刺方法 选好穿刺静脉后,剃净周围毛发,面积为 8 cm ×5 cm,用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再次消毒,然后一手持针柄,一手持针栓,反复旋转,以松动外套管与针芯,使两者分离以利于退针芯。家属站在患儿足端,用双臂约束患儿上身,两手按住头部,同时绷紧穿刺部位皮肤。操作者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穿刺静脉段的皮肤以固定静脉,但切记不要按压过紧,以免压力过大导致管腔暂时闭合而影响穿刺效果。进针时针尖与皮肤呈 10°~25°,沿静脉走行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进 1 mm~2 mm.,然后左手固定外套管的针栓处,右手抽出针芯2 mm~3 mm,然后边退针芯边沿血管方向置入外套管,直至将外套管全部置入血管内,同时针芯全部抽出。1.2.4固定 固定非常重要,用透明 3M无菌敷贴覆盖整个留置针,覆盖时从中心向边缘压平,以免空气残留在敷贴中导致细菌滋生而形成静脉炎。然后将套管针的外固定帽反扣于透明敷贴上并用胶布固定,可用小绷带沿留置针环行缠绕头部一圈以防止套管针脱落。切记要在胶布上记录穿刺的具体时间以计算拔管时间。另外,留置针、肝素帽等与皮肤接触的部位最好用小纱布垫起,避免头皮受压缺血而形成压疮。结果

2.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置管情况

116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的有88例,占75.9%;两次穿刺成功的有16例,占13.8%;三次穿刺成功的有8例,占6.9%;四次穿刺成功的有4例,占3.4%。详见表1。

表1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置管情况

置管情况 一次成功 二次成功 三次成功 四次成功

例数 88 16 8 4

百分比(%)75.9 13.8 6.9 3.4

2.2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

116例患儿中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9天,最短1天,平均3.83天。详见表2。

表2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

留置时间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8天 9天

例数(n)6 16 28 30 24 6 3 2 1

百分比(%)5.2 13.8 24.1 25.9 20.7 5.2 2.6 1.7 0.9 2.3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3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 静脉留置针脱落 静脉留置针阻塞

静脉炎 浸润

例数(n)15 22 2 18

百分比(%)12.9 19.0 1.7 15.5 3.讨论

经过调查发现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并将具体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3.1穿刺失败

应用与问题 篇6

关键词:数学教材;解应用题;解决问题;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5-0045-04

自2001年启动数学新课程实验后,在义务教育教材中一直占有突出地位的“应用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课标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由此引发了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广泛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由“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是名称改变,还是本质改变?是大同小异,还是面目全非?其二,如何科学地界定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它是一种理念、一种学与教方式,还是一种数学问题的阐述形式?从各种各样的讨论看,“解决问题”显得“扮相十足”,“应用题”则“灰头土脸”,甚至在教学时教师忌讳提应用题,深怕自己太“落后”,因此,两者的关系可以用“扑朔迷离”来形容。至于“解决问题”是什么,仅从大量相关文章中看,感觉这是一个被“神话”了的概念,不好界定,因为对其任何一种解读都会招惹来对立的或其他的说法,太不具有确定性了。这个包袱皮太大,可包容的东西太多,内置空间说不清到底有多广,可以因永远说不清而成为“永恒的论题”。

课程改革对人们的心理和价值观念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改革不是废弃传统,也不是推倒一面重树一面,而是基于继承的创新,基于发展的完善。“应用题”与“解决问题”既不是完全等同,又不是完全的创新,两者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一位数学专家这样评价传统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的联系和变革:“我们眷恋这段历史,是因为历史的厚重给我们锻造了站立的平台和攀登的台阶。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是因为历史的积淀给我们指明了扬弃的理由和前进的路线。”教师只要找到“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的变与不变,找到继承与创新的平衡点,就能实现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渐变,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继承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好经验

应用题教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改革,许多专家、名师、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教研实践中,对小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地坚持、继承。

1.突出对应用问题数量关系的教学。

数量关系是数学问题的骨架。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如相并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比关系、比例关系)及其复合,构成了各种反映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非常重视数量关系的训练:一方面,根据应用题的不同情节进行分类,抽象概括出针对不同题型的分析方法,如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假设法,逆推法,转化法等等;另一方面,加强数量关系的单项训练,发现数学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内在联系,如根据条件提问题,根据问题想条件,使数量关系的训练日常化。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是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需要继承的精华。

近来,要求新教材应用题“加强数量关系教学”的呼声增多。这一呼声,反映了应用题教学的内在要求。因为不管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如何变化,只要其“根据已知条件解答相关问题”的本质属性不变,就必须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只有熟悉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学生在获取信息后才能迅速地根据题里数量间的关系,正确地作出解题方法的判断。试想,一个搞不清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生,怎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同时,如果淡化了解题分析,弱化了数量关系,会加大“两极分化”现象,尤其是随着年级升高,使一部分中等生也成了学困生。

2.有效构建数学模型的一些具体方法。

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实质上是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数学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其确定算法的理论依据是四则运算的意义。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现实情景中的数学因素(数量与数量关系),建立模型,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际运用中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等做法,都可以成为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情景中探索隐含的数学模型,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或办法,是值得继承的。

尽管在新教材中,应用题呈现的形式及条件和问题的特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根据已知条件解答相关问题”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变化。因此,新教材的应用题教学与传统应用题教学具有相同的基本规律,即“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掌握特定问题的解题思路”,“学会借助画线段图等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等。但事实上,这些基本规律在新教材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排斥。

3.加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应用题教学的“强项”。传统应用题教学非常重视这一教学目标,其加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做法值得提倡,即两个“结合”、一个“加强”: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数量关系的分析”结合起来,与“分析、综合的思考方法”结合起来;加强“说”的训练,说思考过程,说解题思路。

然而近年的教学中,出现了“过于应用”的倾向,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削弱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大多数学生不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思考过程,有的学生语无伦次,有的学生会做不会说。这不仅影响了应用题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还使学生在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方面形成了新的缺陷。事实上,这种“纠正了旧的不足,又产生了新的不足”的现象,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要特别警惕的。

4.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的话语系统。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谁能完整地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根据……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可以得到……”的句式表达思路。这些话看似简单,恰恰是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和提炼解题思路的拐杖,它能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能让解决问题的隐性策略显性化,是值得继承的话语系统。

5.注重应用题的课堂练习和基本训练。

练习被称之为“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方法,还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及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关于练习的设计,既强调“变化”,如题材的变化,结构的变化,数量关系的变化,又敢于“类型化”、“题组化”,切实使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关于练习的层次,遵循“模仿——变式——发展”的思路,尤其是新题教学之后,适当增加模仿练习,使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巩固技能。关于练习的内容,既针对学生的“学”而“练”,又重视基本的练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做法无疑都是正确的。

二、创建解决问题教学的新思路

“应用题”是一座宝库,是数学基础教育历史中淘出来的金子。但教师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目标相对单纯,例题与习题条件单一,问题基本不开放,呈现方式多为纯文字叙述式,题材没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问题现成且多为“人造”,缺乏“提出问题”的过程,在解题模式上下功夫,将解应用题套路化,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不够等。这些“短处”需要借助“解决问题”这一载体进行不断修正、完善、创新,使其更好地体现数学思考价值。

1.追求目标多元,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

《课标》规定“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具体要求包括:(1)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2)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认真审视“解决问题”这些目标时,不难发现,它们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以数学思考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作为调节。其他目标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这一活动来达成。对解决问题目标的把握,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解决问题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非单一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说,目标要求首先要让学生面对和尝试不同的现象,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数量关系,并把他们提出来,然后才是解决问题。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较为习惯直接面对一个确定的问题,思考解题方法,而提出问题是教师或教材的职责。“解决问题”目标把“你发现了什么”这一过程还给了学生,成为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第一步。

第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倡导运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知识技能、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但更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学科内部以及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教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在突出学科育人功能的同时,走出学科本位。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包括数学学科内部以及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与方法才能解决。这一目标为解决问题开阔了视野与思路。

第三,强调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倡导问题解决策略的个性化体验与积累。对于学生发展而言,问题解决的真正意义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体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策略的多样化。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需要的就是策略的支持。这也是解决问题关键的一步。在多样化的鼓励下,形成思维的个性化,这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张奠宙、孔企平等专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模拟,使用一种图或者模型;摘录与列表,寻找模式;倒推,使用猜测与检验;用另一种方法重述问题,使问题简单化、解部分问题;一一列举等。

第四,强调问题解决过程的个体性与全体性的结合,强调问题解决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教育价值。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又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自主探究下的合作交流,倡导学生不同思维成果的碰撞与共生。

2.精心设计问题,着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数学思维。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的确,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中心。巧妙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发展。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问题解决”教学,其实质是学习者面对新的情境下所进行的数学思维训练,实施者的价值取向和问题设计的内置思维空间大小将直接影响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活动质量。那么,解决问题教学中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有价值?这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所谓问题,是指对学习者来说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境状态,它需要学习者经过思考和探索才能解决的。所谓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以数学问题为主体的真实的任务环境。它包括知识的背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表征(虚拟现实、高质量视频等)和问题的操作空间。知识背景包括学习新知识所应具备的经验、体验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尤为重要;从问题呈现的角度看,数学问题表征是问题的外包装,它可以使问题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使问题更具有吸引力;从解决问题的过程看,它应该能够辅助(支持)学生思考,应该是“过程化”的表征,表征服务于问题和问题解决,有时,在问题呈现时可能无表征或有简单的表征,即赤裸裸地呈现数学问题,教师应该看重“过程化”的表征;思维空间是问题操作空间的核心部分,是数学问题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学问题情境的重点。数学问题情境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学习心向的确定直至完成知识的建构都是在数学问题情境中进行的。置学生的学习过程于问题解决过程——这是数学问题情境的核心。评价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最重要的指标是看其内置的思维空间是否广阔,能否有利于《课标》中规定的“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实现。

现行教材在“问题解决”板块的内容体系、编排与呈现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如: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要具有宽绰的实践空间等。所有这些,虽颠覆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应用题标准化题型的模式,突破了传统应用题的诸多不足,但存在着片面追求、走极端的倾向,如过度创设情境且过于华丽,呈现方式以纯图片、半图片半文字居多,只重视数学问题生活化,而忽视生活问题数学化,一些应用题的题材与内容出现了“去儿童化”、“过于社会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似乎社会生活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对象,而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发展都处于“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初级阶段。特别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促进学生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解法1:三个女孩分一个匹萨饼,另外三个女孩分另一个匹萨饼。这六个女孩中的每个女孩都与三个男孩中的每个男孩分得同样多的匹萨饼。但是有一个女孩没有分得匹萨饼。所以,每个男孩分得的匹萨饼更多。

解法2:三个女孩分一个匹萨饼,剩下的四个女孩分一个匹萨饼。剩下的四个女孩每人分得的匹萨饼要少于每个男孩分得的匹萨饼。所以男孩分得的匹萨饼更多。

解法3:7个女孩有2个匹萨饼,3个男孩有1个匹萨饼。女孩所拥有的匹萨饼是男孩所拥有的匹萨饼的2倍。但女孩的人数却不止男孩人数的2倍,所以男孩分得的匹萨饼更多。

解法4:每个匹萨饼被分成4块。每个女孩分得1块,还剩余1块。每个男孩分得1块,也还剩余1块。剩下的1块必须由7个女孩再次来分,而另外剩下的1块只需要3个男孩再次来分,所以男孩分得的匹萨饼更多。

蔡金法博士的这个研究例子,在问题设计上内置了可为学生进行常规策略和非常规策略解决的广阔的思维空间,显示了在发展学生思维上的良好创意。结论也表明:中国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常规策略上具有有效性,美国课堂教学在发展创造性数学思维上具有有效性。这是值得教师思考和借鉴的。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隔海的邻居日本、陆地邻居俄罗斯都非常重视“应用题”,他们命制的应用题很有特点(在“解决问题”口号的推动下,国内教师也原创了许多极有特色的数学应用题),教师要注意收集或参考。

【案例1】弗赖登塔尔有一个经典的“巨人手印问题”:昨夜外星人访问我校,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手印,今夜他还要来,试问,我们给他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他用的新铅笔应该要多长?

这个题目好懂、有趣自不必言,尤其是体现比例的思想,通过测量两只手大小的比值,将比值用于设计椅子高度和铅笔长度,这是比、比例、相似等数学本质的体现。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操作、测量,更是一个绝好的数学活动。

【案例2】(荷兰)甲离学校10公里,乙离甲3公里,问乙离学校几公里?

本题训练学生的表示能力。首先要问:甲、乙学校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一条直线上,答案有两个。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答案无限多,但都位于一个圆上。

【案例3】1993年,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组织(PME)在日本举行时,日本的一堂公开课上有这样一道题:设计一花坛,使它的面积为矩形场地的一半。要求美观。

这是数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开放题,开放度极大(如图示)。日本学生当堂有13种解答。

“猜想”应用于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7

一、数学猜想的内涵意蕴

猜想,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不确定的猜测或预见。而数学猜想,是与数学相关的猜想,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的数学预见。具体而言,数学猜想是根据某些已知的事实材料和数学知识,从具体问题、具体素材出发,通过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如采用归纳类比的方法、经过联想等),对某些特定的问题及其关系作出一种假设性的预见或论断。显然,随心所欲地胡猜乱想得到的结论不能称为“数学猜想”。数学猜想通常是应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提出的,或者是在灵感、直觉中闪现出来的。数学猜想有的被验证为是正确的(如费马猜想、卡塔兰猜想、庞加莱猜想等),并成为定理;有的被验证为错误的(如欧拉猜想、冯·诺伊曼猜想等);还有一些正在验证过程中(如黎曼假设、周氏猜测、孪生素数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所以应当说,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需要通过严谨的论证才能知道。它有几点特征:(1)数学猜想是尚且不能确定的;(2)数学猜想是需要一定基础的;(3)数学猜想是具有方法可循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用好猜想,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因为:(1)数学猜想是激发主动学习的重要起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猜想往往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起点。(2)数学猜想是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就小学数学学习而言,数学猜想主要是应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提出的,当然有时是在灵感、直觉中闪现出来的。因此数学猜想形成的过程,就是基于一定数学事实或数学经验的数学思维过程。(3)数学猜想是激发数学创造的重要因素。大胆的数学假设或方法预想,往往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端,是学生创造创新素养特质的外显。

二、教学中进行猜想的常见问题

在众多的课例观察分析中,我们发现老师对数学猜想的理解与操作实践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活动组织的时候,势必暴露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1. 猜想依托基础薄弱

(1)缺乏关联性。我们知道,数学猜想的形成有一定的依据,如依据某些已知的事实材料,或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等。但老师往往没有为学生提供猜想的事实材料,也勉为其难地鼓励学生猜想。比如有位老师执教“一张纸最多能折多少次”的数学实验课,课堂伊始的引入问题是:大家都玩过折纸游戏吧,那你猜一猜一张纸最多能折多少次呢?问题基于现实似乎很亲和,学生也很兴奋,可是学生猜了十多次还未叫停。课后咨询执教老师意图,原来学生猜的次数要么四五次,要么十多次甚至二十次,偏离了预设的七八次,所以一直在等待预设答案出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生活经验与学生猜想之间缺乏关联性,第一,有些学生没有折纸的事实依据;第二,即使有折纸经验体会,但也没有刻意关注过对折次数情况,因此要有预期数据的出现是不太现实的。那么这样的猜想显然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能是一种胡猜乱想了。当然如果作为一种与最后验证结果构成差异悬殊的震撼效果,那未尝不可,但猜个3~5次也足够了,又何须苦等预设中的答案。

(2)缺乏类别性。有些教师举一个例子便要求学生猜想其中存在的规律特点。如有位年轻老师在学生学习一个数的倍数概念后,让学生写了一个4的倍数,之后就让学生猜一猜: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很是茫然,不知所措。幸好这位老师还算机灵,又板书补充了两个数的倍数,这样就有了三个数的观察基础,学生的猜想就有了方向有了依托。之后再让学生自主举例验证也就指向明确,学生也豁然开朗。由此可见,开始之所以学生很茫然,是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这个猜想性问题出现过早了。其实就学生的认知而言,一个数是虚指的,只有一个数怎么猜想呢?共性特点只有在一类数的观察比较中才能发现。这种猜想性的问题明显缺乏了数学归纳的事实基础。同样我们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以一些个例的观察引发猜想进而验证的。类别的思想更是要及早渗透,因为这里乘以或除以的“相同的数”看不见摸不着,有了类别(整数、小数与分数等,乃至特殊数)的意识,学生的猜想才会更合理,论证的过程也会更严谨。

2. 猜想有违数理逻辑

(1)循环性失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数学猜想不符合数学认知逻辑,是伪数学的猜想。比如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在学生练完三个除法竖式后,请学生思考:观察这两个竖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然一猜即中:余数比除数小。然后教师继续提问:这两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问题,只能是你的一种猜想,你还能找到不同的例子来验证吗?于是学生又列举了几个竖式的计算,最后得出了结论。乍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低年级老师就能渗透“猜想—验证—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有自己的思考。但再仔细推敲,我们发现,其实开始的三个观察例子学生不是已经在运用“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在计算了吗?怎么还要在会用的基础上去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呢?从数理逻辑而言就是循环论证。如果真要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这个规律或运算规则,我们的设计就该这样变动:拿出10支分3人,边分边想:第一次每人分后余了几支?还要继续往下分吗?第二次、第三次呢?分完后共同讨论:比较每次分后余下的铅笔数与人数,你有什么发现?很自然地得出———只有余下的支数不够分时(比人数少)才算分完了,也就证明了“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则的教学,由竖式比较观察引发猜想,再举例验证得到结论的过程是不合数理逻辑的,我们不能为了彰显所谓的教学理念而盲目地生搬硬套。

(2)聚力点失当。比如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一课,有位老师首先花了较长时间让学生用竖式计算24×11、53×11、62×11三个乘式,然后观察比较计算结果看有什么发现。当学生把自己的发现也即猜想“首尾照抄下来,中间两数相加”表达之后,这位老师又让学生再自主举出不同竖式计算的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以致后续另一种更难的“头同尾合十”的规律研究没来得及进行)。看上去是沿着归纳法的思路进行验证猜想的教学过程,但实际上回过来分析教学过程,可发现教师对归纳的聚力点安排不当,从归纳的角度而言,不需要学生竖式计算每一道题目,起始三题只要进行教师口算与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比赛:看哪个算得快又准。在有震撼效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观察横式猜想巧算方法的兴趣。然后再举更多的例子验证,而且仍然只需要计算器计算就可以了,当然可以自主选择1~2个例子进行竖式计算,而非所有。如果教师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剖析算理,那只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列出竖式研究就可以,因为用竖式计算验证就属于演绎法的验证猜想,无需更多的例子。所以验证方式的失当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整节课的推进节奏,更没有时间进行混合11乘两位数与“头同尾合十”不同类型计算结果的直觉性练习。

(3)严谨验失察。不管多好多有创意的猜想,只要有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猜想是错误的。但有些课堂教学,一些教师由于思维方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举例验证时候,往往都是直奔正向例子。比如有同学猜测“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等于这个数的2倍”,很多学生都会附和,原因是他们习惯于举出一些正面验证的例子,心里想的往往是稍大的整数,忽略小数范畴。追根究底这是由教学忽视引导学生思考数的分类,尤其是特殊数0、1等代入推理的情况,即忽略寻找反例的思考探究习惯所造成的。因此造成了学生思考严谨性的缺失。

3. 猜想暗示局限视域

数学课堂离不开有挑战性的学习困难,离不开有认知冲突的问题设置。然而有些数学的猜想课堂,教师意图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先期猜想,继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但鲜明的猜想暗示往往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时空。比如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带来了形状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但教师在讲台上呈现的三组相对面同色的长方体模型、三组相对棱同色的长方体框架,使学生在对面、棱、顶点整体数量感知后,后续深入研究对长方体面的特点(有三组相对的面,每组2个面完全相同)与棱的特点(有三组相对的棱,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一猜即中”,数学猜想的思考探究空间无形中被削弱了。不仅如此,其实由面到体,学生探究的时空还可以更加发散,如激发学生猜想棱的位置关系、面的位置关系等,但由于教材的基础性要求的局限,教师对学生的猜想内容没有进行更宽泛的引领激励,仍是停留于教材的要求,即面的大小关系、棱的长短关系,以致于认知方式方法停留于二维平面层面。局限了学生猜想与后续研究验证的视域,不利于中小学数学思维与学习方式的自然衔接。

4. 猜想表达方式单一

小学阶段的数学猜想方法主要体现为归纳性猜想与类比性猜想。猜想本身是初始的思考发现,不一定完善,因此通过初步的观察比较或计算推理得到的猜想不一定完全一致,可能存在个性化表达方式的差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猜想或猜想后的结论呈现过分拘泥于中文表达形式,比如加法结合律,一定要学生说出“三个数相加,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加法结合律”这样单一指向中文句式的表达,既繁琐冗长又不讨学生喜欢,还局限了学生风格各异的思维特点与表达方式,不利于学生智慧的争鸣与分享。其实学生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认知基础,他们很自然会产生用字母或三角形、五角星等简单符号进行表达,这样简洁美观而有创意的呈现是数学理性思考的最高境界,但却在每一个看似严格严谨的日常教学中被抹杀了,从而也就在无意中遏制了如代数学之父韦达之类创造性人才的诞生。

三、教学中引入猜想的对策

猜想数学学习中最有创造性的成分,是课堂上学生智慧闪光的聚焦点。因此如何更好地围绕上述问题,调整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大胆猜想、积极求证,让思维思想的翅膀在广阔天宇舒展飞翔,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

1. 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让猜想植根于真切体验

猜想应基于一定的数学事实,而数学事实不能过于单薄,尤其是内涵丰富且理解有一定难度的规律性等的探究。比如四年级运算律的教学,其中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是基于课本提供的“求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这一个问题引发的等式,显然素材过于单薄。为此,教师在引发学生猜想时不能只停留于课本例题所得出的一个等式“(6+4)×24=6×24+4×24”,还可以结合学生认知基础,创造性地增加用两种方法求解长方形周长、几套课桌椅总价的现实性问题,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三个等式异同点的观察比较,让学生充分意会数学等式的得出缘于丰富的现实素材,数学规律的探究也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抽象归纳。因而此时的猜想也有了基于内涵思考的丰厚基础,猜想便是有缘之木、有源之水。而后续学生进一步举例说明规律(是否所有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算式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呢?)时,就有学生自然而然联想到,具有这样特征的式子数不胜数,自动把具体的数据等式抽象为字母等式(a+b)×c=a×c+b×c。甚至提升到乘法意义的角度进行理性诠释(a+b)个c就是a个c加上b个c,反之a个c加上b个c就是(a+b)个c。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基于适当补充事实而经历数学构造的猜想将更合理完善,基于丰富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也将更深刻。

2. 把握数学内涵本质,让学生感悟猜想方法

数学猜想具有一定规律,并且要以数学知识和经验为支柱。通常猜想的方法途径有类比、归纳、构造、联想、审美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猜想有类比性猜想、归纳性猜想。

类比思维是从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哲学家康德就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而类比猜想即是从特殊到特殊的一种猜测、推理。例如教学了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紧随着就进行了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教学。加法与乘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材这样的编排是基于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教材对后两个运算律的教学,仍然是一个一个展开的,且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得出等式,再由观察比较更多的例子,归纳概括出规律。这一过程似乎比加法运算律的推导有了些递进(前面是课本提供其它例子,这是让学生自己举例……),但实际上还显示出一些方法策略、思维水平的重复,没有本质的提升。因此本课的教学可以大胆进行重构,即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教材主体意图,相信学生具有进行类比性猜想进而自主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能力,所以,可以提供充分留白的包括“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含反例研究)、得出结论”的自组织研究单,将两个运算律的研究从整体“结构化”层面同时推进。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进行类比猜想的可能性,从猜想、验证到得出结论全权放给学生,将学习探究自主权交还于学生。

归纳性猜想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比例相对较大,它是学生推理能力的基础,更多表现为合情推理的形式。这类问题的呈现,往往是根据题目中的图形、数字或算式,分析归纳,直观地发现共同特征,或者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去预测猜想它的规律或者其他相关结论,使带有猜想性质的推断尽可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必要时可以进行验证或者证明,以此体现出猜想的实际意义。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虽说代数求值是其重要内容,但对于问题“增加三角形个数和共用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我们认为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归纳性猜想尤为重要(建议把问题改成:三角形个数和共用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表格“增加的三角形个数”相应调整为“三角形的个数”)。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信息中,寻找其共同之处(一般至少例举研究三个代表性的数式特点)。并将这个存在于个例中的共性引申为对规律的猜想,继续验证,直至得出结论并应用规律。其中蕴含着“特殊—一般—特殊”的常用合情推理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这也正是人类认识新生事物的一般过程,具有广泛的迁移作用。

3. 创设思考探索时空,让猜想逐步逼近事实

数学的猜想课堂,很多时候学生一猜即中,没有什么悬念,也不具挑战性。课堂的趣味性与可回味性都因缺失而有所遗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留点悬念,让学生有一定的猜想方向,并使猜想的范围更广些,不妨“让猜想多飞一会儿”,那么课堂的思考探索韵味也就更为浓郁了。如特级教师朱乐平在“两位数乘法练习课”核心环节设置了“回文激趣引发猜想、寻找反例辨析猜想、深入探究完善猜想”三个部分,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让枯燥的计算课因为融入思考探究的成分而变得生动有趣。尤其值得推崇的是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猜即中,而是一波三折,从12×42与24×21等3个正例计算引发猜想“任意的两个两位数相乘,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两个算式的积相等。”→找到反例调整猜想“任意的两个两位数相乘,有些算式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两个算式的积相等,有些不相等。”→比较正例与反例完善猜想“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个两位数相乘,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两个算式的积相等。”经历了不断试误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逐步逼近数学事实,使得这一课充满思维张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4. 科学推进猜想验证,让过程彰显数理逻辑

学生学习数学,不只是要记住数学的某些规律与结论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让学生在此刻的学习活动以及后续更广泛的迁移运用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因此“猜想”课堂的学习不只是经历此一课、记住此一刻的规律,更是丰实学生猜想验证的过程,科学地凸显数理内在逻辑,让学生后续的学习更给力。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对于例2中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的教学,大多数老师停留于学生能基于数形结合理解算理算法,并将算法优化为“1减去最后一个加数”的方法计算。然而这个方法其实只适用从二分之一加起的“每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母2倍、分子是1的连加算式的和”这一个特例,对第一个加数不是从二分之一加起,而是从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加起的情况,或者变成三分之一加六分之一等情况(分母是3的2、4、8倍),这个“1减去最后一个加数”的方法就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停留于一个习题的研究得到一个结论这一教学过程是经不起推敲的,也是不符合数理逻辑的,更不符合一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将例2的方法“每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分子是1的连加算式的和,只要将1减去最后一个加数”作为猜想,引发学生对分母是3、6、12……其它分母外延更宽泛情况的规律的思考探究,或者加数不是从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开始的变式情况的深入探究。而此刻让学生继续经历画画比比的数形结合的探究过程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个过程的充分经历使学生猜想验证的过程更为丰厚生动,更能直观具象化地促进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的理解内化。这样不断递进的猜想验证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解决某一道题,更重要是能让他们找到解决一类题的方法与规律,尤其是更上位的类比归纳性研究方法。并且因此修正得到更为科学完善的结论(亦是新一轮猜想):“计算每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分子是1的连加算式的和,只要将第一个加数的2倍减去最后一个加数。”事实上这样的猜想验证过程更符合数学教学内在的数理逻辑,不仅使“数”与“形”各展其长,实现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完美地统一,也更高层次地实现了数学活动经验与思想方法建构以及后续“整体性”“结构性”地迁移运用。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G·波利亚.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5].什么是数学猜想[OL].http://www.doc88.com/p-771445476963.html.

创设问题情境与培养应用能力研究 篇8

关键词:知识的衔接性,问题情境,电工基础,教材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中机电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很广泛的学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电工基础课堂改革的方面之一。传统的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上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为背景,采取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选择具有现实生活的素材为学习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一解释与应用”的模式,使学生通过“观察一操作—思考一交流和运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应用思维,感受电工基础创造的乐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应用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呢?

1 加强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电工基础教材知识的衔接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热情

进入职业中学后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在思维形式上以具体形象占主要成分,在接受知识上以机械记忆为主要方式。他们思维活跃,但缺乏逻辑思维性和完整性;敢于表达自己的学习意见,但缺乏逻辑性和完整性。而职高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客对知识的理解思维的抽象说理推理的逻辑性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不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让学生的心理较好地由初中过渡到职高,对学生的学习将带来不利。如:电工基础的教材“绪论”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问题通过对电能的广泛应用与生产发展的关系,电能在各领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电能的重要价值及电能在广泛应用时主要的三个优越性。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电工基础也会很有趣,使学生对电工基础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第二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初中物理电学部分中学生已学的知识人手,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概念,探索电工中物理量关系及其规律。第三章“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初步认识”从学生周围、初中熟悉的各种电路入手,进一步丰富对电工基础的认识,探索电路中存在的基本定律,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通过用电路图分析和解决电路中的基本问题。

2 加强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和悬念性,引导学生学习

电工基础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电工基础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课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一个个富有情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如:在电阻定律中,已知一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导线电阻为R,现对折一次的电阻为多少?如对折二次则为多少?均匀拉长一倍电阻为多少?拉长两倍为多少?如开始时笔者解释了第一个问题,教学生思考体积的变化和截面积的变化的关系来解决变化后电阻,巧妙地构思独特有意义的问题,教学生用这种思维的方法来解决其他问题。此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都踊跃一试。

还要利用高一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接受新事物敏感的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电源的连接时,教师先不给出结论,而是通过给学生来演示两个实验:①将几个蓄电池并联起来,电灯的亮度如何变化?②将几个蓄电池串联起来,电灯的亮度如何变化?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源串联和并联对电路的作用。让学生上讲台用伏特表测量电源串联和并联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现象来提示本质,这样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思考的学习环境,激励诱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自学教材。

3 加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探究性,体验电工基础的应用思维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主动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教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演示等,探索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让学生初步体验解电工基础题的过程,实际上包含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的探索过程,思维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如在计算R-L-C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和R-L-C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时,教师给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提问:“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分别为6和8,你能计算斜边吗?”学生会联想起勾股定理。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总结一般规律。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别用电压三角形和电流三角形来求解。

4 加强创设的问题情境的生活性,体现应用价值

电工基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电工基础。学习电工基础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拓展问题情境的空间,使学生将自主学习带入课外,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电工问题,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电工基础,电工基础就在我们的身边”的道理。

如“某个学校有20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20V40W的日光灯6只:(A)计时制:每天使用6小时一个月学校的电费为多少?(B)包月制:每个教室只能用电费100元/月,每个教室最多只能上课多少小时?每度电为0.52元。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

实践表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电工基础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索性、生活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瑞,田万惠.运用同课异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和提高实习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途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

[2]张少刚.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J].物理通报,2006(2).

[3]王旭艳,贾小东,李霞,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

公务卡推广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篇9

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它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是财政财务管理规范与银行卡结算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管理工具和手段。

2 推行公务卡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因为预算单位不同于企业,企业要靠自身的经营,获得运转资金和利润,而预算单位,不能靠自己的行政业务活动获得所需资金,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拨入资金完成行政业务活动。而财政资金的来源是广大公众纳税人交纳的各种税金,公众有权监督政府如何使用财政资金,确保政府集中财力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减少财政供养人口,大力压缩公款招待、公务用车以及公务人员差旅费等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问题,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2.2 有利于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管理。

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绝大部分预算单位的支付行为都纳入了财政部门的有效监控。但是预算单位小额支出中大量使用现金的情况仍然没有解决。推行预算单位以公务卡结算方式取代现金结算方式,实现支付信息的电子化,不仅方便了公务小额支付,而且财政部门能够将公务支出信息统一纳入财政动态监控的范围,保证每一笔财政支出都公开透明,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2.3 有利于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减少现金流通。

大量现金的使用不仅影响资金流动效率,而且现钞的印制、运输、保管、清分、销毁、防假,消耗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大量现金的使用,为偷税漏税、贪污腐败、行贿受贿、金融犯罪在客观上提供了便利,不利于改善经济社会秩序,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所以,减少现金流通,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重要任务。

3 公务卡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公务卡仍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腐败。

从公务卡消费的执行过程和目的来说,公务卡消费方式解决了以往易发生的凑票报销、虚开报销发票金额等腐败行为,增加了公务消费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还存在一些漏洞。

3.2 预算外资金不能真正反映出来。

按照目前我国的财务体制,政府预算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预算外的部分几乎完全脱离监管。这部分收入,当地政府既可以用来发展,也可以用于各种招待,其中的自由裁量空间巨大。

3.3 公务卡受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持卡人普遍反映,在许多地方从事公务活动时不能刷卡,只能个人先垫付现金,待报销后再到银行取出。此举不仅占用个人资金,而且将原来仅存在于单位提取现金时的安全风险扩大到了所有持卡人,容易引起持卡人对公务卡推广的抵触情绪。目前我国信用卡刷卡网络系统还不够完善,国内一些中小型城市和小商户的刷卡网点较少。

4 相关建议

4.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公务卡结算。

结合单位实际和业务特点,完善关于转账结算、公务卡结算和公务卡结算后现金使用规定等管理办法,严格限定单位现金支取范围,以确保公务卡结算内容的统一规范。加强财务人员公务卡结算知识的相关业务培训,增设公务卡结算信息维护专门岗位,合理配备财务人员和设置财务岗位。

4.2 加强银行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务卡结算。

各银行要按照有关部署,及时完成相关业务系统改造和人员培训,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快公务卡产品开发,提升服务能力,加快POS机的更新换代,对偏远地区,要加快公务卡使用的相关支持力度,如通过财政补贴和银行共同出资,对偏远地区建立信用卡使用系统。

4.3 持卡人提高用卡意识,积极使用公务卡。

各银行机构、单位财务部门应对持卡人消费进行积极引导,要对使用现金交易的弊端和使用银行卡交易的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宣传,促使人们深入地了解使用银行卡的便利,从观念上逐步接受信用卡。持卡人应通过学习,了解透支消费的基本知识,熟悉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用卡意识,在公务支出中,积极使用公务卡结算。

4.4 理性看待公务卡。

作为公务消费结算方式的改革产物,现行公务卡消费流程能否减少或者杜绝公务消费中的腐败,这是公众特别关心的问题。也应该看到,公务卡的“实现透明消费”与公务消费的透明,不是一个概念。公务卡的透明,是对于财政部门来说的,即对所有支付行为的有据可查、有迹可寻。公务消费的透明则是对公众来说的,公务消费的标准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发生了消费和消费金额等等。公务卡并没有改变现有的公务消费制度,在遏制公款滥用与腐败问题上,更主要应通过推进公务消费改革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而公务卡不是“万能卡”,应理性看待公务卡的作用。

5 结束语

公务卡制度的推行是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的一项重大突破。实践证明,通过推行公务卡,建立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联动机制,改变对现金提取后使用范围和路径缺乏监控的状况,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有利于加强对公务消费行为合规性、真实性的监督管理,避免通过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保证预算资金安全、预防和控制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务卡的全面推广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相信,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加快推进公务卡,定能让每一笔公务消费都花在“阳光下”。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公务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消费制度的重要意义,对公务卡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务卡,财务管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甘永清.浅议公务卡支付结算的实践与完善[J].经济师,2007(11).

[2]公务卡:难担反公款滥用与腐败重任[J].人民时评,2007.

应用与问题 篇10

认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联系实际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教材中的生成点,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过程中来, 使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法则的概括、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过程。这一过程应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利用原型启发, 可以发展类比推理, 有助于培养创造力。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 主要因为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 所以可以使人通过联想把问题转化,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知识充满着原型, 它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载体, 利用原型进行启发训练, 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而且能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实践案例

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本节知识, 我把本节内容安排成了2课时, 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动手学会怎样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尺规作图) , 并通过证明明白其原理, 在此基础上猜想、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得出定理。第2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并复述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再让学生将定理的条件与结论“换位”得到一个新命题, 说出这个新命题的内容, 并判断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学生分析、讨论, 用文字叙述内容并加以证明。这两课时中命题的证明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的全等进行证明, 学生能自主解决。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小结: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及它们的应用。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为我们证明线段相等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相等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定理, 在头脑中构建起问题原型, 以便在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时能更快的识别和联想, 我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作为问题原型对问题进行了几种变式。

例1:如图1, △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这是教材的例题, 学生通过预习交流, 已顺利解决。我投放了问题2。

问题2:如图2, △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AP平分∠BAC。

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后, 多数学生已经找到了证明的思路。

生1:要证明AP平分∠BAC, 只要证明点P到∠BAC的两边AB、AC距离相等, 而从例1中我们已经得出了结论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

生2:问题2实际上可以转化为例1。

为了把问题更进一步, 我又投放了问题3。

问题3: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学生马上画出图形, 独立思考后展开交流。

生3:通过图形我们可以看, 很显然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师:大家知道一个数学问题的结论要通过严格的证明和推理来获得的, 不能用显然……那么应该怎么证明呢?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我巡视时询问后发现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解题过程。

生4:这道题的图形和问题2是一样的, 但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明三条线交于一点……

师:我们已经学过, 两条直线相交……

生集体:只有一个交点。

师:如果第三条直线再……

生5:再和他们相交 (生6插:应该说再经过这个交点) , 那么这三条线就交于一点。

生7:我知道了, 应该先把P点确定为∠ABC和∠ACB的交点, 然后再证明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 这样的话实际上就是问题2了。

师:说的很准确,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三线共点”的一种常用方法:先确定两条直线交于某一点, 再证明这点在第三条直线上。

我继续投放问题4和问题5。

问题4:如图3, 在三条两两相交的公路之间要建一座加油站, 要使加油站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请你确定加油站的位置。

问题5:如图4, 将例1中的内角平分线改成外角平分线, 请你说出会有哪些正确的结论?

问题4和问题5还是问题原型例1的变式, 解题方法学生已掌握, 学生都顺利完成, 积极回答, 效果很好。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道问题原型的了解, 我还留了2道课外作业, 让学生继续交流探索。

问题6:在△ABC所在的平面上, 一共能找出几个点, 这个点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7:等腰三角形ABC中, 腰AB=AC=5, BC=6, 在△ABC内有一点P, 且P到△ABC各边的距离都相等, 求出这个距离? (提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都对问题原型的各种变式的探索研究上, 但我相信通过这节课, 学生能够对这道问题原型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记忆, 以后在解决此类问题是能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而且通过这节课, 学生对数学解题的思想———转化思想会有更深的理解。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篇11

与商贸、金融、军事等领域相比,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冲击似乎要小许多。但这仅仅是我们暂时的感觉而已,正如工业革命和印刷术催生了班级授课制一样,数字时代和信息技术也将必然引发一场新的教育革命。就基础教育界而言,近几年来,随着“慕课” “翻转课堂”的出现,无数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课堂“翻转”了,教师的地位是否也会随之被“颠覆”?“慕课”来了,名师的影响力被无限放大,普通教师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大?如果大部分的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到,教师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如此等等,都成为大家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所言:“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根据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整体安排,2015年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其预期设定的目标来看,到2015年年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要实现从应用阶段向融合阶段的转变。那么,到底该怎么理解这一转变的内涵呢?根据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管理局发布的《教师发展:技术与教学融合》一文(该文将教育信息化分为起步、应用、融合、革新四个阶段)的定义,处于融合阶段的教师,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能够全方位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二,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出积极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第三,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第四,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全方位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第五,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师合作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考查我省乃至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在从应用到融合的转变中,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这就需要我们尽快摸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此,我根据自己所接触和了解的学校和教师的情况,梳理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信息技术过敏的表征与对策

信息技术过敏,就是指对信息技术持排斥和恐惧的态度,在教学中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教师身上。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这部分教师也往往是最让学校头痛的:任凭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很难改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冷漠态度,最后只能听之任之。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觉得定位“过敏原”至关重要。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的约翰·帕尔弗里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方式,由此他们提出“数字原住民”这一概念。就此而言,那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无疑是数字时代的“移民者”。对于他们来说,粉笔、黑板、纸质教材等传统的教学媒体对他们有着深入血脉的亲切感。当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背景走入数字时代时,多媒体、互联网、电子互动白板等现代教育媒体给予他们的就不仅仅是技术的新奇,更有文化的断裂。这种断裂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弥合,就可能越陷越深,最终使他们对信息工具和数字生活产生抵触和反感。由此可见,文化心理上的不认同才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顽固的“过敏原”。正如约翰·帕尔弗里等人所说:“被数字革命引发的最持久的改变,不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算法研究,而是数字时代出生者和非数字时代出生者之间的代际鸿沟。”

培养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生活的认同感,可以考虑这样几条原则或途径。

第一,秉持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成功的变革需要颠覆和抛弃,更需要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对于教育这一古老的职业来说,传统中更是蕴涵着无穷的智慧。要想“数字移民”认同、接受信息技术和数字生活,我们首先要认同和接受他们的文化,看到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尊重教师的多样化选择,包容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开放的学术心态,使彼此产生对话的冲动,建立合作基础,最终走向融合和共赢。

第二,发挥榜样在文化变革和重塑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让所有的“数字移民”改变态度。那些聪明的学校管理者,总是注重从一部分人的改变做起,尤其是从自身的改变做起。因为在文化的变革中,管理者具有更大的示范效应。例如,郑州市第二中学的王瑞校长本人的专业就是教育信息技术,在他的引导和提倡下,该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居于全国前列。该校的许多“数字移民”都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应用高手。洛阳嵩县旧县镇一中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乡镇中学,在白俊庭校长的引领下,该校的微信阅读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第三,为“数字移民”的文化适应提供切实的帮助。文化变革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扎实的行动。要想战胜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过敏反应,我们就必须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让他们接触信息技术,学会应用本领,以此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和适应性。相反,如果对这些教师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则必然导致“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之间的“代际鸿沟”和文化断裂,导致技术应用上的“马太效应”。

二、信息技术依赖的表征与对策

信息技术依赖指的是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以致出现离开网络不会备课,离开PPT不会上课,离开QQ不会交流的现象。与信息技术应用过敏者相反,这类现象主要出现在“数字原住民”的身上,对于他们来说,在互联网时代,从来都不缺乏知识和信息,几乎备课时需要的所有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信手拈来;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可视化手段,这些信息和知识也无须经过自己大脑的吸收转化,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这些教师在享受数字时代便捷和轻松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正如工业革命使人的手和腿产生了严重依赖一样,信息技术革命也会带来人的大脑和精神的严重依赖,人很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继而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除了对数字时代的精神依赖,很多教师还对信息技术的硬件设备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去年,我曾到一所师范学院给国培班的学员上课,课还没有开始,却突然停电了。因为无法播放PPT,那天上午该院的大部分教师都停了课。值得庆幸的是,我却没有被“电倒”,硬是“素面朝天”地上了一节“裸课”,效果依然很好。那次经历让我很是得意,因为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我有幸没有沦为信息技术的奴隶,而成了自己课堂命运的主宰者。

在笔者看来,与信息技术过敏相比,信息技术依赖对教师和学生的潜在危害可能会更大。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教学是一项个性化、艺术化的活动。正如国际知名的人力资源专家罗宾逊爵士所言:“教学是艺术实践,关乎鉴赏、评价和直觉。我们都记得自己生命中遇到的那些伟大的老师,是他们唤醒了我们。我们之所以一直记得他们,是因为他们对我们说的话,或是给我们指出的看问题的角度,让我们难以忘怀。”可见,一位伟大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而不是信息的复制者。他应该能够说出别人说不出来的话、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而非鹦鹉学舌,拾人牙慧。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引导教师摆脱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依赖呢?在我看来,知识管理是一个有效的武器。知识管理原本就是教育技术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专题。从2005年开始,国内的学者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从知识管理的主体来看,它分为教师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教师团队层面的知识管理和学校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实施知识管理的方式很多,但不管哪种方式,都要遵循积累、共享和交流三个原则。其中,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是教师摆脱信息技术的精神依赖、实现知识的深入加工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在和一些校长的交流中,我发现那些信息技术应用成功的学校,都特别注意在教研组和学校层面建立常态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机制,如集体备课、公开教学、学术沙龙等,让收集的信息和知识经过一个晾晒和提纯的过程,最终将碎片化、浅表化、属于他人的知识转化为系统的、深刻的、属于自己的知识。而要使教师摆脱信息技术的物质依赖,关键则在于从学校层面做好信息技术设备的运营和维护工作。在和中小学校长的交流中,我发现绝大部分学校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信息技术设备的运营和维护工作跟不上,教师遇到设备故障时很难及时排除,结果耽误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我想,在目前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只有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一个兼职的信息技术管理维护团队,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做好服务工作。

三、信息技术泛滥的表征与对策

信息技术泛滥指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过度或冗余。所谓过度,就是信息技术应用过多,导致了过犹不及的后果;所谓冗余,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必要,本来不用信息技术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多此一举。导致信息技术泛滥的原因很多,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弄清技术与目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缺乏对教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如果我问大家翻转课堂是什么,可能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师制作一段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但是翻转课堂的倡导者亚伦和乔纳森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是:“翻转课堂不是在课堂上如何使用视频,而是如何让学生最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其本质在于促使教师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2014年10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发布了《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一书,该书的作者格拉汉姆对教育作出这样的思考:为什么一直到今天,技术对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都如此之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还在用21世纪的技术强化19世纪的教学实践,以满足已经过时的评价模式。”“我们把技术扔进教室和学校,但学校本身以及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我们只是更快、更便宜地获得19世纪的结果罢了。但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他的这些评论足以引发我们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本质思考。

应用与问题 篇12

一、智能天线的结构原理

作为一种具有波束形成能力和测向能力的天线阵列, 智能天线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然后向空间发送定向波束, 从而可以使信号主波束到达期望用户的方向。

二、智能天线的实现

自适应处理器, 天线阵列和波束形成网络作为智能天线阵的主要三个部分, 自适应处理器可以把一部分有规律的信号转换成与各波束一一对应的相位和幅度, 从而来确定网络形成的各部分。和开始使用的复杂模拟电路不同, 如今的智能天线使用的是数字波束形成方式即DBF, 不仅可以采用数模结合的方法去处理, 也可以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数据和信号的处理和接收, 这两种方法不仅可以保证信号处理的精确度, 速度上也可以实现迅速和灵活的特点。

三、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3.1抗干扰, 抗衰落

智能天线在陆地移动通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信号的衰落, 一般的全向天线或者定向天线会因此而使信号较大程度上的失真。如果我们采用智能天线系统的话来控制信号的接收方向, 让天线自主去适应波数构成的方向性, 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极大的降低信号衰落对其的影响。

3.2扩大系统容量

随着全球通讯业务量的需求的逐渐增加, 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基站的信息容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扩大信息容量不仅能使在一定数据量下用户数目的增加, 还能够保证系统的通信容量的增加, 从而可以提高频谱的效率。但是我们需要在尽量减少网络新建额基站数量的同时, 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用智能天线技术来代替传统天线, 即用多波束板状天线来代替传统定向或非定向电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 还能够减少移动通信系统上同频信号相互间的干扰, 最大限度上增强了现在我国现有的移动通讯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性能。扩大了系统的容量。

未来智能天线的发展趋势应该为其可以允许任何一类型的无线信号通道同任意波束进行配对, 这样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保证在信号堵塞严重的地区拥有更多的信号通道资源, 从而可以成数倍的速度增加系统的容量。并且智能天线还能够在给定的频谱的条件下通过多波束去形成可以增加的新的信息传播通道。

3.3提高系统质量

对于智能天线来说, 提高系统质量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详细说明, 在多径信号传播途中, 由于延时拓展引起的代码之间 (ISI) 的串扰,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所以说使用智能天线之后, 一方面不仅可以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形成高增益波束, 同时还能够使其在其他方向上形成波束的零点,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可以实现移动台的定位

在信号基站采用智能天线技术之后,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 可以将终端用户锁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使用的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所以实现移动台的定位从而可以推出很多和客户位置有关联的新的业务套餐, 从而提高各大通讯运营商的竞争实力。

四、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方向

作为我国通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 与传统天线相比, 智能天线除了有抗干扰, 抗衰落等优点之外, 它还可以同样起着电磁波的辐射和感应作用。智能天线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在于它的灵活性, 不仅可以使自身信号不被干扰, 还可以减少干扰其他信号的机会, 这之中体现出来的自选择, 自由化和自适性等等新兴的概念, 对我国乃至世界上的通讯科学和通讯事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正旺, 粱培峰.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通信世界., 2002 (27)

[2]曹恺, 裘正定.智能天线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工程师., 2001 (01)

上一篇:音乐欣赏能力下一篇:能源-经济-环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