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2024-08-01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精选12篇)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1

目前, 多数医院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及防控措施等主要用于来保护病人, 以防发生医院感染。而对于经常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物的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手术室护士作为手术医生的配合者, 较其他护理工作者而言工作量大、业务繁杂、职业危险因素多, 并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 而低年资手术室护士一般都承担洗手护士的工作,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物的机会更多, 在要求低年资护士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娴熟等素质时, 对其进行职业危险因素的教育相对较少, 他们对此方面的防护意识淡薄, 因此, 有必要了解其在工作中的防护意识, 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使已经工作和将要工作的手术室护士更好地对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护。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本科工作的护士 (含进修、实习护士) 120名, 工作年限1年~8年, 其中护师10名, 护士18名, 实习护士92名。

1.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根据相关文献, 结合手术室工作实际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职业损伤和职业防护两方面, 均为选择题, 问卷请相关专家进行审阅及修改。共发放问卷120份, 收回120份, 其中有效问卷118份, 有效率98.3%。

2 结果

3 讨论

根据调查表明, 低年资手术室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自身防护意识淡薄, 通过调查及结合自身的工作, 阐述危害并建议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3.1 锐器伤

表1可见, 锐器伤中主要致伤物是针, 占81.7%, 尤其是手术缝针和注射器针头的刺伤, 这与侯美凤等[1]调查结果中锐器伤以针刺伤最多达到67%, 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 针刺伤是造成低年资手术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以往的研究证实, 一次性针刺伤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平均感染率为6%~30%[2], 且只需0.004 mL携带HBV的血液就足以使伤者感染HBV[3]。我国是乙型病毒型肝炎高发地区之一,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一般为3%。目前, 有1.3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医护人员正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 应规范护理工作行为,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如合理放置锐器位置, 正确传递锐器, 锐器伤后的正确处理流程, 禁止污染针头回套针帽内, 必须回套时尽可能单手操作, 对低年资护士要加强操作技能训练, 使其熟练掌握手术室专科操作技能。

3.2 对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有待提高

表1可见,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对各种医疗废气的危害知识及化学性消毒物品危害程度的掌握分别是29.2%、40%。说明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对各种医疗废气及化学性消毒物品的危害尚无正确的认识。

3.2.1 各种废气排放

高科技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高频电刀的使用率也自然提高了。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可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腹腔镜手术腹腔充气时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 长期接触会使人心情压抑、精神疲乏等;麻醉废气可从面罩、螺纹管衔接处漏出而污染手术室空气, 有研究显示, 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 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4]。

3.2.2 化学消毒剂

各种化学消毒剂在手术室中应用较多, 手术常用环氧乙烷、甲醛、含氯消毒剂、碘等挥发性化学制剂。不加强防护的长期接触可导致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3.3 职业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堪忧

本次调查发现, 82.5%的护士手术中拍片时没有穿铅衣, 究其原因, 医院没有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即使配备了, 多数护士认为使用不方便、不舒服、影响操作。这说明, 其一, 管理部门对此不够重视, 没有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其二, 护士不是不了解放射线的危害, 而是嫌穿铅衣工作不方便, 怕影响手术配合。据有关报道, 放射线对血液系统及人体有一定的损害, 能使精子生成障碍, 胎儿畸形。由于现在外科手术技术发展迅速, 医疗设备不断完善, X射线机在手术室使用非常普遍, 有关部门监测, 拍片时相邻手术间及走廊都能测到X射线超标。因此, 在安排此类手术时, 需安排在有相关保护措施的手术间, 同时, 手术间门上做好标志, 以免无关人员进入。

3.4 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低

本次调查显示,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知识掌握不够, 48%的护士不了解, 仅15%的护士比较了解, 51%的护士损伤后未按正确程序进行伤口处理。这与许会兰等[5]调查的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知识掌握30.7%是差不多的。“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结合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主要内容[2]。有调查显示对标准预防有正确认知的护士, 职业防护意识强[7]。这说明, 强化护士标准预防知识, 是改善护士防护行为的有效手段。本次调查显示, 81%的护士要求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因此, 医院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 明确实施标准预防的意义, 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规定做好各项防护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保护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3.5 自身保健

本次调查显示, 有一定比例的人不够重视自身保健, 有26.7%的护士不是每天坚持吃早餐, 长时间站立, 经常活动颈、腰、腿部的才33.3%。由于手术室的工作性质, 长时间站立, 不规律进食等, 同时, 低年资护士一般都承担着洗手护士的工作, 使低年资护士的身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经常不按时进食, 易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 因此要求洗手护士术前充分了解手术的情况, 根据手术的时间进行准备, 以延长胃排空的时间, 如情况允许, 术中采取换人就餐制, 术后饥饿不可匆忙就餐, 应先喝热饮, 稀释胃酸, 缓解胃痉挛, 然后再进餐。洗手护士长时间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上台前要穿弹力护腿, 长时间头偏向一侧, 易患颈椎病, 平时休息和睡眠前要多做下肢运动, 活动颈、腰部, 预防颈椎病。同时, 做好自我心理调整,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敬老师, 团结同事, 互相学习, 互相支持。

4 小结

手术室护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大而趋于年轻化, 经验不足、防护意识不强、职业损伤发生率高, 决定了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更好地做好防护, 以科学的方法正确评估工作中的职业危险因素。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及各级医院管理部门应重视职业防护问题。本次调查发现, 85%的护士要求完善防护设施, 因此, 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防护设施资金的投入。有计划地定期对护士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 强化护士的防护意识, 促进合理应用个人防护用品, 同时,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制定避免及控制危害的计划, 使危害降到最低, 从而有效地保障自身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现状, 揭示健康防护措施对减少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意义。[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工作的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进行实地调查, 了解其防护意识。[结果]手术室的职业危险因素众多,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 对防护知识了解不多。[结论]当前的情况是不利因素多而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措施执行不力, 因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措施, 对其进行健康防护知识的教育。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

参考文献

[1]侯美凤, 江利秋, 陈云超.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2) :166-167.

[2]吴丽军, 何仲.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5) :386-388.

[3]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35-536.

[4]李丽萍, 庄英杰, 文翠容, 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6) :571-573.

[5]许会兰, 邓亚楠, 唐泓源.309名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实施现状与管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 (5) :442-444.

[6]周建伟, 罗阳.标准预防的应用现状及行为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 2007, 13 (25) :2437-2439.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PBL教学法对低年资护士素质培养的作用。方法对15例低年资护士进行PBL教学法,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情况。结果实施PBL教学法后,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综合能力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法对低年资护士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BL教学法;低年资护士;素质培养;作用

目前由于我国资深护理人员相对缺乏,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有大批的低年资护士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但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动手能力等都比较缺乏,因此会影响护理的质量[1]。本文就PBL教学法对低年资护士素质培养的作用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的15例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年龄22~28岁,平均年龄(25.2±1.5)岁;由护士长和2名高级护理人员作为指导老师,从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运用PBL教学法进行带教。1.2方法1.2.1教学准备阶段:在开始实施PBL教学法之前,由护士长负责,组织指导老师和低年资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包括PBL教学法的起源、教学过程、教学目的、典型的教学案例等相关知识,学习文献检索、操作演示、集体病例谈论等开展方法。1.2.2PBL教学实施阶段:①病例选择:由护士长、高级护理人员筛选出具有调表性的病例,所选出的病例可以是一个临床叫常见的、典型的专科疾病,可以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可以是现阶段需要的、正在运用的某种护理方式或者护理措施等,然后根据病例提出有实际意义的具体问题,例如某种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某种疾病在进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某项护理措施在运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及优缺点、某项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将案例的实际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打印为纸质文件,然后统一方法给低年资护士。②指导案例讨论:于案例发放后5~7d,组织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案例讨论,由低年资护理人员逐一阐述自己对案例的理解以及自己认为的可行的解决方式,然后由大家统一讨论,选定其中可行性最高、预期效果最好的方式;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护士长负责领导任务并发现确定小组成员的长处与缺点,鼓励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其中一名高级护士负责设置、预定具体的操作程序,控制学习的进度,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按时的完成学习任务;另外一名高级护士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工作内容、见解,并负责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③解决问题:根据选定的解决方式,将小组成员进行分组,各个组依据自己的解决方式通过网络搜索、参考文献检索、相似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对本小组解决方式的可行性、优点、缺点等进行论证,并提出改进方案,最终每个小组经过多次讨论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④学习成果总结:由护士长负责,组织成员进行总结,由小组成员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见解、解决的方法,最后由指导老师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确定最合理的、最可行的、最佳的解决方式,小组成员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1.3效果评价标准:采用统一考核难度的问卷于PBL教学法实施前后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进行考核。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PBL教学法后,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综合能力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低年资护士是指护龄低于5年的护理人员[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但是目前我国的中、高资历的护理人员相对比较缺乏,低年资护士在参加护理工作后应缺乏专业的培训以及系统的带教以及指导,虽然低年资护士可以熟练的操作日常护理工作,但是在病情评估、风险预判、紧急事件处理等方面并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因此进一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尽快的.适应岗位,满足岗位的需求势在必行[3]。PBL较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以学习对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BL较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习对象为中心、以指导老师为向导、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教学。护理案例源于日常的临床实践中,包括了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护理的内涵,护理问题也实际存在于日常护理过程中,通过PBL较学法,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指导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成果等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可以充分的调动护理人员的自主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促使护理小组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学习,教会护理人员通过多样化的平台,多种渠道获得有用信息,从而全面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次研究中实施PBL较学法以后,护理人员的科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综合能力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也说明PBL较学法是一种有效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对低年资护士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向红.PBL教学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1):84-86.

[2]顾芹.护理案例引入PBL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旬刊,2016,11(9):152-154.

ccu低年资护士风险管理 篇3

【中图分类号】R7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76-01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技术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3]。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长,超负荷劳动,工作中存在许多风险,尤其是ccu的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易发生护理风险。现对存在的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措施作如下综述。

1 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

1.1 护理文记录中存在的风险。记录缺乏客观性、真实性、连续性。由于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认真评估和观察病情及落实护理措施[1]。如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过于简单,未能体现专科的观察护理内容,记录与实际不符。记录不及时、缺如、书写水平低,记录的字迹潦草或涂改等都不利于作为法律证据的笔证。

1.2 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严格,造成护理风险发生率较高。工作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ccu作为封闭管理病区,没有家属或陪伴的监督,若护士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处置、执行医嘱及进行各种治疗前后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造成发药错,更改医嘱时药物剂量没及时更该;交接班

1.3 业务水平低,近年随着心血管介入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开发,护理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的内容日益增多,对护理形成较大压力,导致ccu护理工作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急救技术、仪器操作不熟练,如心肺复苏、多功能监护仪、简易呼吸机、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操作不熟练,抢救时手忙脚乱,延误抢救时机。

1.4 法律意识淡、常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常用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工作中不能应对。对患者权益认识不够,不注意说话的场合和方式,解释问题不够恰当甚至不正确。

1.5 护理人员言语不或态度生硬是发生护患纠纷的导火索。对病人缺乏关心与尊重,在工作中因缺乏耐心,言语不妥,行为粗鲁或态度冷漠,使患者难以接受而引起纠纷。

2 防范措施

查找并分析风险因素后,科室对护理制度进行组织学习,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预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加强风险监控等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7]

2.1 在护理文件书写上采取分层管理,层层把关,实现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变结果管理为因素管理、过程管理[2]。制定ccu专用护理记录表格,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文件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的病情的演变,对确保病人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4]

2.2 完善、规范、明确护士职责,加强工作责任心。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等,都是保证病人医疗护理安全形之有效的制度。[5]核心制度为护理工作创建了有效的目标规范,使护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事故。同时引导护理工作有秩序、规范地进行,使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工作,树立安全意识,确保病人医疗护理安全。

2.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基础。为护理人员安排规范化培养内容计划,科室有计划的组织理论知识的学习,突出ccu专科和急救,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组织“三基”训练,制定技术操作计划并组织训练,科室每月进行不定时考核,护理部每月进行大考核,让护理人员熟练及规范技术操作。

2.4 学习法律法规,从职业道德教育入手,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自律能力和手法的自觉性,以及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6]护士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法律知识讲座,懂得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5 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言语表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技能性。,良好的沟通能够缩短护患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素质是防范护理工中发生风险的关键。[8]在护理活动中,认真、严格管理ccu低年资护士,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护理文件书写水平,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丽娟.护理文件管理缺陷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1,(11):1696-1697.

[2] 徐旭娟.护理文件中浅在法律问题与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3,9(5):200-201。

[3] 李晓惠,牛耿.国内外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8,14(1):65-66。

[4] 杨巧玲,邓家忠.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09。

[5] 黄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与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8,35(10):1267-1268。

[6] 杜治政.护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53-557

[7] 黃素平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确保临床护理安全.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8(4):64。

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观察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09年—2012年我院内科3年以下工作经历的护士作为培训对象,年龄19岁~24岁,平均年龄(21±1.37)岁,均为女性。学历:本科学历2人,本科在读40人,大专8人,中专2人。

1.2 方法

1.2.1 制定培训目标

以岗位适应教育为主,重点做好三基培训,强化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急救配合和应急技能,掌握本专业危重、疑难患者的治疗、抢救及护理技能。

1.2.2 培训实施方法

(1)理论知识培训:内容包括临床各班的岗位职责、三基知识及专科知识、核心管理制度,护理要点、护理措施、健康宣教等。模式为护士长或带教组长采用多媒体授课、讨论和案例分析等。(2)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常用护理操作规程、内科护理的操作规程、各类仪器使用和保养的操作规程。模式为由护士长或带教组长进行讲授和现场示范。(3)培养急救配合和应急处理能力:内容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紧急吸氧、简易呼吸囊使用、紧急输液、心电监护、吸痰等急救操作技能和患者突然跌倒、坠床、意外停电、停氧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模式:模拟建立一些与实际工作相似的抢救环境、突发事件,由护士长或带教组长采用现场示范,医生、患者(模特)配合进行场景模拟培训。(4)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内容包括人际交流和人文关怀技巧。模式采用举办沟通技巧培训课,由护士长或资深教学老师授课和现场示范等。

1.2.3 培训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理论知识测试、专业技能考核、急救配合能力考核、沟通协调能力测评、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问卷评价等,由护士长或带教组长定期考核、评价,每种考核的总分为100分,90分为合格,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可以使其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和加深,全面掌握操作和抢救技术,增强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情景模拟培训可以显著提高业务技能,增强综合素质,使护士在抢救时做到训练有素、有条不紊。在沟通技巧方面护士对不同知识、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包容患者的抱怨,体谅患者的心理[4],可以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规范化培训是规范化操作的基础,规范化操作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基础,更是护理安全保证的基础;坚持不懈抓护士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可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小钗.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与健康,2004,3(4):273.

[2]王兆霞,李峥.网络教学在国外护理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A):49-51.

[3]许业珍,江朝光.重症加强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11-216.

低年资护士赏识教育效果分析论文 篇5

[摘要]目的:探讨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的效果。方法:将~年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新定科的80名N2级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0名护士。采用传统的分层带教法对对照组的护士进行带教,在此基础上,采用赏识教育法对实验组的护士进行带教,然后对比两组护士的专项护理能力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专项护理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其职业价值感,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护理带教;赏识教育;护理能力;自信心

赏识教育(AppreciationEducation)是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是指教育者通过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为学生创造优异的学习环境来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指明学生发展的方向,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1]。如何激发护理工作者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护理工作的能力,对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显示,对低年资护士(指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其职业价值感,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本文对近年来在安徽省立医院新定科的40名N2级护士(指工作年限为3~4年的护士)在进行传统的分层带教的基础上进行赏识教育。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7月~2015年7月期间安徽省立医院新定科的80名N2级护士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她们的年龄介于22~26岁之间。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护士。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用传统的分层带教法对对照组的护士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为:1)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在进行教学前,由总带教老师、分带教老师与护士长共同制定护理带教制度,先对新进护士的水平及其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再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赏识教育的带教老师需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同时还能与学生及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2)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较大的包容心,能接受护士的不足之处,能熟练处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及时发现护士的优点,并加以引导。(3)能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护士的优点与长处,肯定其进步之处,并及时对其进行赏识与鼓励,使其有被赏识与被认可的感觉,以激发其对工作与学习的热情。2)进行教学指导。带教老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兴趣。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护士从案例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然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构建以护士为主,以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护士反复演练护理操作的.技能,寻找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然后由带教老师指出其优点,帮助其弥补不足,同时耐心解答其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其业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增强其自信心。3)进行技能培训。带教老师应深入了解每一位护士的特点与需求,帮助其找到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在护士演示操作方法的过程中,要及时与护士进行沟通,发现其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更新对护士能力的评估,不断改进带教计划,为护士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指导护士学习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能时,要善于引导护士,使其找到自身的不足,鼓励其不断追求进步,从而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护士完成一部分的护理工作后,要及时认可其付出的努力,不将其与其他护士进行比较,而是肯定其在一段时期内取得的进步。对于存在较明显的错误与缺点的护士,要单独与其进行交流,并对其进行鼓励性的批评。这样既能起到批评教育的作用,也能使护士感受到平等与尊重。

1.3效果评定标准

1)由总带教老师、分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对两组护士的专项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具体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责任心与实践能力,总分均为100分。护士的得分越高,说明其专项护理能力越强。2)由总带教老师、分带教老师、护士长及相关的危重症患者(或其家属)对两组患者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护士的得分越高,说明其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越强。将评分结果划分为60~79分、80~89分、90~100分三个分数段,对比这三个分数段中两组护士的比例。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专项护理能力评分的对比观察组护士专项护理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护士护理危重症患者能力的对比观察组护士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护理工作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力,护理工作更需要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没有发展。赏识的根本意义是一种激励。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的研究发现,人在受到激励后,可发挥出相当于受激励前3~4倍的能力[2]。N2级护士具有刚定科、工作能力较弱等特点。研究显示,对N2级护士进行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进而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赏识教育不同于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护士的主导作用,主张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让护士更加积极主动地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学会赏识[3]。在对N2级护士进行带教时,带教老师与护士长要始终以欣赏者的角色融入到护士群体中,与护士共同构建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缓解护士对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同时,带教老师要以欣赏的态度深入了解低年资护士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在她们遇到困难时积极鼓励与帮助她们,在她们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时,积极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使她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理解、赞赏和真诚的关怀,逐步帮助她们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提高她们学习的能动性与工作能力。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赏识教育以后,观察组护士专项护理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其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其职业价值观,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及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成敏.赏识教育在护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体会[J].重庆医学,2010,39(24):3445-3446.

[2]赵兴民,秀伦.赏识教育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5(3):221.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6

【摘要】目的:加强对科内低年资护士三基三严、专科知识、交流沟通及人文教育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知识较全面、护理技能较精干的护理新生力量,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地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学员自学、组长组员授课和与带教老师共同探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结果 低年资护士的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都有大幅提高。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全面的培训能有效提高她们的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

Divis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urses with low Seniority and Evaluation Training

Wei Jihong, Yang Yanying ※, Jiang Ying

【Abstract】Objective:To strengthen the Division of Nursing three years of low base three strict, specialist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ability, making it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nursing skills to care more capable new force to achieve to point, and overall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care departments methods by students learning, teaching and with the head of team members to discuss with a teacher training method of combining results with low seniority nurses skills and overall capability are greatly improved. Conclusion nurses with low seniority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ir skills and overall capability.

【Key words】 low seniority nurses; Comprehensive capacity;Training

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对象,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完成的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1]。年轻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应急能力不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临床上遇到应急事件及各种抢救时出现慌张、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工作。我科重视护士综合能力培养,采用以下方法对年轻护士进行岗位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有培训护士及工作5年以下的年轻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21±2.6);其中中专1名,大专17名,本科2名。目前科室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低年资护士已超过护士总数的60%。

1.2 方法[2,3]

1.2.1 统一培训与统一考核:对护士需要掌握的共性问题,科内统一安排带教老师讲授或示范,统一集中进行考核。

1.2.2 一对一带教:科室安排年资高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带习,在工作中帮助年轻护士解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困难。具体带教老师通过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员全方位带教,提高整体素质,该学员的成长与带教老师息息相关,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1,2.3 操作练习及考试:根据护理部的安排,我科将常规操作项目分月安排,同时,把每周二定为操作练习日,在月末最后一周的星期二定为考核日。建立操作签到册,加强每月操作培训,操作指导老师督导所属学员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尽力达到100%,严格每月培训及操作考试。

1.2.4 低年资护士手册的完成:年轻护士根据自己这一个月的情况,认真填写低年资护士手册,内容包括自己所管辖的病人数、床位数、每月的大病历、操作项目、理论学习情况(科室学习、外科学习、护理部学习)、自己总结及带教老师评价。具体带教老师每月定时检查低年资护士手册书写情况,总体负责人每月定期检查此项工作,护士长每月定时检查,将此项纳入护士年终排序。

2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来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使我科的低年资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在重点班次岗位上工作的低年资护士达到了80%,已逐渐成为我科护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同时,工作1年的新护士执业注册考试通过率有了明显提高。今后,我们计划除不断完善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方案外,还要对科室护理骨干进行强化培训,,以进一步探讨出更好培训年轻护士的方法,全面快速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3讨论

低年资护士其共同特点是[4]:虽然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和接触了一点临床实际,但与专业护理人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护士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临床基本技能有待于进一步地学习、实践、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的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环境中不断培养。

总之,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5],是为医院及科室储备后备力量的可行方法,也是必须实行的方法。它是促使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护理学科建设长足发展,以适应时代的挑战[5]。

参考文献

[1]祝素敏,对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 2011,9:176

[2]丁淑贞. 临床护理工作规范管理流程手册[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9~58

[3]黄金, 姜冬九. 新编临床护理常规[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38~355

[4]邓红莲. 影响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J]. 全科护理,2009,7(9B):2425~2426

[5]李晓玲,栗霞, 黄师菊.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存在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7,7(7C):1944~1945

[6]陈艳平,李春秀,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992

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工作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100名, 年龄 (22.5±3.5) 岁。工作年限6个月~5年, 平均 (2.5±1.4) 年。学历中专63名, 大专33名, 本科4名;均为护士职称。

1.2 培训方法

1.2.1 实施分层次培训

实行护理部—护理应急技能指导组—科室应急培训小组3级培训模式。护理应急技能指导组由3名护理部成员分管, 承担具体培训带教工作, 负责培训计划和培训评价标准的制订;科室应急培训小组由科室护师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2~3名组成, 护士长任组长, 小组成员要协助护士长参与护士的培训和指导。

1.2.2 培训形式

(1) 集中理论培训:每半年1次, 时间安排在下午, 同样内容培训2次, 确保人人有机会参加。 (2) 场景模拟培训:结合临床实际设置意外及突发事件模拟救护现场, 进行急救护理流程及抢救技能的重复性练习。每半年1次。 (3) 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列为新上岗护士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修课, 科室应急培训小组强化培训技能, 达到人人过关。1.2.3培训内容 (1) 护理急救知识与技能。重点培训各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术。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除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技术、全自动洗胃机的使用、创伤的急救技术、复合伤的抢救配合以及意外伤害等急救技能。 (2) 急救流程。包括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大批量创伤、集体食物中毒、大型公共突发事件等急救流程, 科室布局及急救用物的定位, 急救演练等[2]。 (3) 反应能力。重点培训病情观察能力 (主动巡视、耐心倾听、观察要点掌握、观察方法正确、病情评估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及处理、记录及时准确) 抢救的配合能力 (急救物品准备齐全、操作规范迅速、急救药品剂量用法准确、急救过程中情绪稳定、沉着应对、抢救程序化、配合主动迅速、口头医嘱复核后执行) 等。

1.2.4 考核

采取情景模拟考核, 由护理部护理应急技能指导组负责考核。由抽签决定考核模拟场景, 主要考核护士的应变能力、流程的掌握程度和急救配合能力等。护理部和科室分别进行考核, 以全面掌握护士的培训效果。考核分值大于9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不达标者, 由科室应急培训小组加强培训进行补考。考试成绩与个人效益工资挂钩, 并作为科室护理质量的得分项目之一。

2 结果

通过培训, 低年资护士对应急流程的执行合格率较培训前提高了18.8%、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的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提高了25.9%, 急救流程实施的平均时间较培训前缩短19.8%。

3 讨论

低年资护士由于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不熟悉、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差、临床经验少等原因, 易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抢救患者的程序紊乱、病情观察不到位、护理记录缺乏重点而不准确等情况[3], 所以, 应急技能的培训是提高低年资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 系统和多形式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强化培训, 低年资护士对应急流程的执行合格率明显提高。护理部将急救程序进行流程化和具体化, 使护士容易掌握和记忆, 可操作性强, 减少面对突发事件时因紧张出现的忙乱, 做到稳、准、快, 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通过系统培训, 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加强护士的系统化应急能力培训是促进护理人员成长的有力措施之一, 系统化的应急培训可以满足组织发展和个人专业成长的两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是医院在发展需求上要有成熟的护理人力及有经验的护理人员[4];另一方面是护理人员需要个人能力的成长及护理能力的肯定[5]。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对抢救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 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意识明显提高, 对急救流程的执行时间, 包括护士接待患者、对患者的病情判断、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执行抢救医嘱及配合抢救的时间明显缩短, 反映了护士整体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在实际抢救中与医生的配合更加默契, 配合及协调能力都有所提高, 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6]。

应急能力的培训与考核是提高低年资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 将应对突发事件相关能力的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强化培训效果的关键, 通过及时评价, 了解低年资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存在问题, 以不断规范流程和评价方法, 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性, 确保护理应急流程的高效可行。通过3年的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 减少了护理纠纷, 保障了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总结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方法:成立护理培训小组, 内容包括护理急救知识与技能、急救流程、反应能力等, 对100名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实施应急培训后, 护士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提高了25.9%, 应急流程的执行合格率提高了18.8%, 急救流程实施的平均时间较培训前缩短了19.8%。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 可短期内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护士的工作信心, 减少护理纠纷, 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体会

参考文献

[1]张连荣.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1.

[2]林小玲, 韩方, 冯桂莹.全科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J].华夏医学, 2007, 3 (20) :607-608.

[3]殷磊.专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0) :777-779.

[4]陈桂芝.论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运用和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9) :124.

[5]李红, 王小芳.建立临床和专业成长需要的系统化护理在职培训体系[J].中华护理教育, 2007, 4 (3) :65-66.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8

1 教育低年资护士爱岗敬业, 深刻认识临床护理观察的意义

低年资护士思想活跃, 对新思想、新事物接受较快, 从事护理工作的思想相对不稳定, 加上传统的观念造成了护理职业的社会地位较低, 使得护理队伍中一部分人瞧不起自己的职业, 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观念, 从而对自己的要求不高, 认为只要会打针输液, 能应付工作就行。此外, 部分年青护士在工作中重操作轻观察、重有形事物轻无形工作, 对有医嘱的观察项目完成较好, 对无医嘱但病情发生变化的病人缺乏主动观察的意识, 使临床护理观察工作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因此, 护士长对年青护士要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 培养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观察注意能力, 使护士充分认识到:一个称职的护士不仅是只会打针发药, 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敏锐的观察力是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三者完美的结合, 是洞察病人心理活动、获得病人直观资料、把握复杂病情变化、预见病情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条件[2]。因此, 临床护理观察是护士的责任所在, 不仅可为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同时还反映了护士的责任心和实际工作能力, 也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护士在工作中应该自觉培养。

2 为低年资护士创造观察条件, 了解护理观察的特点

观察能力是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因为, 护士通过观察收集到病人的有关信息, 可以作为制订护理计划的依据和作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的参考。低年资护士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 大部分只满足于护理操作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而忽略对病情观察能力的训练。此外, 观察也是护理学内容、概念和技术中比较难掌握的技能。低年资护士感到要掌握观察技巧比较困难, 虽然他们的护理操作比较熟练, 但观察病情的能力仍较低, 面对突然的病情变化显得束手无策, 不知从何做起。因此, 护士长要重视对低年资护士观察能力的培养, 把培养护士观察能力的内容纳入规范化的培训中, 积极创造观察条件, 指导护士进行有效观察。可利用某一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进行护理查房, 从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转归等方面, 由浅入深地引导护士进行观察。要让低年资护士了解护理观察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系统的观察计划、真实的记录和动态性的特点。护士长根据临床护理观察的特点, 以某一疾病为例, 提出观察的要求、目的, 制订详细的观察项目, 引导护士以一种动态的视角去观察病人, 制订护理计划, 在落实护理计划中, 根据病情的变化, 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调整, 客观记录, 逐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观察能力。

3 引导低年资护士明确观察目的, 掌握临床护理观察的内容

护士长要引导护士明确观察的目的, 强调临床护理观察的内容。在培训时, 要根据本科的疾病特点和要求, 培养护士独立、主动确定观察目的的能力。明确观察目的后, 就要求掌握临床观察的内容和重点观察的对象。观察的内容有病情观察、心理观察、治疗效果观察、专科观察、手术后观察和环境安全观察等。护理观察的重点对象是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特殊检查病人、手术后病人、有病情变化的病人、小儿和老年人。针对不同观察内容, 护士长可采取组织低年资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的方法, 从而使其掌握临床护理观察的内容, 了解掌握重点观察的病人, 使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提高临床护理观察的能力。

4 指导低年资护士掌握临床护理观察的技巧和方法

临床护理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无论是哪种观察, 护士长在指导护士进行护理观察时, 都要从观察的顺序和内容上给予指点。如进病房时, 首先要进行总体观察, 包括病人、探视者及病房的设备等情况。观察的顺序先观察重病人, 后观察轻病人。观察时注意运用感觉器官观察病人, 然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制订护理计划, 提出护理措施并落实。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正确判断, 就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 加强“三基”理论知识、急救知识、专科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及相关边缘学科的学习培训, 拓宽知识面来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 使低年资护士掌握观察的技巧, 不断地提高观察能力和观察效果。

5 启发低年资护士在观察的同时积极思维, 将观察引向深入

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一样, 是护士做好临床护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 护士长在引导护士掌握观察的技巧和方法的同时, 还要启发低年资护士用自己的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思维活动, 以获得正确全面的认识。护士长可经常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设疑、质疑, 引导护士结合观察对象积极思考。通过观察进行思维, 让护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同时, 临床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摘要:分析了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 探讨了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观察能力培养的方法, 强调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要加强爱岗敬业的教育, 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临床护理观察的条件, 指导低年资护士了解临床护理观察的特点, 掌握临床护理观察的内容、重点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启发低年资护士积极思维, 逐步培养和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护士长,观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邹立志, 谭寿荣, 刘镜屏.临床护理观察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68.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高校附属医院,为区域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院共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护理人员605名。职称: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18名,占2.98%;主管护师144名,占23.8%;护师及以下443名,占73.2%。学历:本科及以上112名,占18.5;大专及以下493名,占81.5%;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招聘的工作年限≤3年的373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20.45±1.65)岁,纳入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1.2 方法

1.2.1 实施低年资护理人员垂直管理模式目标

为了有效对全院护理资源统筹管理,同时不会造成护理与临床相分割,对全院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即工作年限≤3年)进行垂直管理,并制订护理部和临床科室护士长对护理资源的调配权限,以实现全院护理资源的统筹配置,同时满足临床科室对所辖护理资源的微观调整。

1.2.2 建立低年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

为低年资护理人员制订系统性规范化培训细则并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临床实践、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护理技术、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护理安全及护理工作站使用等。期间,由资深护师指导、协助低年资护理人员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及培养护理技能。依照技能培训需要,资深护师与低年资护师一同确定学习目标,评价学习进度及目标实现程度,达到低年资护士自觉性建立,能够执行常规护理患者、基础护理、协助实施负责护理程序等目标。

1.2.3 实施低年资护士轮训计划

护理部根据临床科室护理人力资源需求及科室流动床护比≥1∶0.4的原则,合作制订、实施低年资护士轮训计划。为了实现全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方便有效的调配,轮训计划的设置需护理部和临床科室充分沟通后制订,同时考虑以下综合因素:临床科室没纳入垂直管理系统的护理资源、各科室住院人数季节性变化、护理人员自身意愿等。

1.2.4 建立低年资护理人员综合绩效津贴考评机制

低年资护理人员绩效津贴由基本工资和培训津贴两部分组成。基本工资由护理部统一制订标准发放,培训津贴由所在科室根据科室业务情况发放。同时,护理部每半年定期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轮训情况、业务能力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基本工资;临床科室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对轮训的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态度、业务能力、工作量大小等进行考核,作为发放培训津贴的依据。通过建立护理部和临床科室护士长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综合绩效津贴考评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护理部对这部分护理资源的统筹调控和临床科室的管理,也有利于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1.2.5 护理部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统筹安排、宏观调控

对完成规范化培训及轮转培训计划的低年资护士,护理部根据全院学科建设、临床科室工作量和工作性质、轮训期考评情况等调配护理人员,根据岗位需求和护理人员的能力,将“合适的人员”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应用,从而达到总量控制和有效配置;同时,护理部建立了低年资护理人员激励奖惩制度和护理人员个人档案动态管理制度等,对积极上进的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充分的培养,使其成长为医院护理技术骨干,从而调动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低年资护理人员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记录了护理人员简历、规范化培训和轮训考核情况、临床业务技术工作、奖惩情况、护理差错情况、出勤情况和临床综合评价等,作为低年资护理人员定岗、晋升、晋级等依据。实践证实,通过这些措施,护理部能够有效做到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动态性评价和统筹管理。

1.2.6 增设护理管理岗位

为了实施部分垂直管理系统,护理部需加强与临床科室护士长的交流,沟通,保证护理资源在全院的有效调配、管控及垂直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在护理部-护士长为主线的管理模式上增设了两个护理管理岗位,分别是护士长助理和护理质量监控员。护士长助理一方面协助临床护士长做好低年资护士的带教、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协助工作;护理质量监控员则由退居二线的资深老护士长竞聘上岗,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对低年资护士的带教情况和护理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并直接向护理部汇报,这不但有利于护理部对低年资护士资源的动态掌控,而且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护理安全。

1.2.7 效果评价

对低年资护士实施垂直管理的效果评价利用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两项指标。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参考国内相关文献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6,7],由3名护理、管理及语言专家进行效度评价,问卷内容效度系数为0.84。患者满意度及低年资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方法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的综合成效

通过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系统以来,共制订相关制度8项,理顺了护理部对这部分护理资源统筹调控,使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全院在没有增加新近护理人员情况下保证床护比达到1∶0.4;通过制订护理部和临床科室护士长的管理权限,减少了护理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节约了医院管理过程的内耗成本;通过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轮训,快速提高了护理技能,为医院培养了多名护理骨干(组长、护士长助理);通过综合绩效津贴考评的实施,利用了经济杠杆作用,充分调动了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供护理工作质量;奖惩机制和档案动态管理制度的实施,使低年资护理人员更加重视自身知识的学习更新、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2.2 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总体满意度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3 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前后低年资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低年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各项维度得分情况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3.1 低年资护理人员垂直管理解决护理资源紧张和过剩的矛盾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床护比达到1∶0.4,使得医院广泛存在护理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也存在浪费现象,配置效率不高,表现为临床不同时段护理人员过剩和缺乏并存[8]。国内有调查研究发现,临床科室需配备人员的数目与目前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且医院决策部门无法统筹全院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时缺乏科学依据[9]。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人员提出了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全院范围内科学宏观调配,克服了传统组织沟通不畅、决策迟缓等不足[10]。在本研究实践中,发现全护理系统的垂直管理缺造成护理和临床分割,为此提出了针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垂直管理系统,可最多限度地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的矛盾,且有利于护理和临床沟通和综合管理。

3.2 低年资护理人员垂直管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低年资护理人员垂直管理系统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度、病区管理、护患沟通以及护理操作技术4各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其中4个维度中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得分最高,显示通过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规范培训和轮训,使其认识到自身必须有能力胜任各岗位护理工作,拓展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减少护理缺陷,从而改善服务质量;低年资护理人员垂直管理系统配套的绩效津贴考评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沟通能力,促进其与患者有效沟通,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并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

3.3 低年资护理人员垂直管理提高护士对工作满意度

随着医院实行市场经济化运作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给低年资护理人员带了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使护理队伍离职人员增多,严重护理事业的稳定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护理人员招聘、培训及流失等人力资源成本[11]。本研究从工作负荷、工作认同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个人成长及发展和工资及福利5个维度反应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研究显示实施垂直管理系统后低年资护士对工作认同度、个人成长及发展和工资及福利3个维度显著增强,而工作负荷和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没有显著变化。说明通过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垂直管理,通过系列人性化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起工作积极性,增加其对工作的认同感,并将其实现人身价值的目标与医院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满足,减少护理资源流失。同时,有研究证明,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12]。因此,建立护理资源的垂直管理系统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垂直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多职能科室参与,并制订落实相应的配套制度以保证其实施。实践证明,实施低年资护理人员垂直管理可充分利用医院紧张的护理资源,节约护理人力资源成本开支,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可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最终促进护患关系[13,14,15]。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医院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资源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实施垂直管理的方法及成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373例工作年限≤3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垂直管理,建立低年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综合绩效津贴考评制度及人力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增设护理管理岗位,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轮转计划;成效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和低年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充分高效地利用了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总体满意度[(4.86±0.26)分]及各维度得分[(4.62±0.28)、(4.80±0.33)、(4.88±0.30)分]情况均优于实施前[(3.62±0.40)、(3.73±0.39)、(3.95±0.31)、(3.69±0.35)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低年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各项维度得分情况[(3.89±0.58)、(4.15±0.79)、(3.92±0.56)、(4.73±0.75)、(4.12±0.36)分]均优于实施前[(3.74±0.69)、(3.11±0.35)、(3.70±0.54)、(3.12±0.76)、(2.34±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有效解决了护理资源紧缺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对其他医院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培训对象均为在我科工作半年的注册护士, 共16名, 均为女性;年龄20~27岁, 平均年龄23.2岁;文化程度:本科1名, 大专12名, 中专3名。

1.2 方法

由护理部挑选急诊儿科的护士长以及儿科病房护士长各1名, 再加上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急诊儿科护理骨干2名, 组成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小组, 负责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情景模拟、操作培训, 并实行个体评价。

1.2.1 多媒体专题讲座:

采用集中授课和操作示教的形式, 讲解急救知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管理。 (1) 急救知识:包括儿科常用急救药物的剂量、作用及注意事项;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 如高热惊厥、急性中毒 (药物或食物) 、溺水、心跳呼吸骤停、青霉素过敏休克、噎食窒息等;各种应急预案及相关知识。 (2) 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应用、气管插管的配合、吸痰、吸氧、静脉留置、采集动脉血气标本。 (3) 抢救仪器的使用操作:心电监护仪及常见故障排除、呼吸机使用管理等。 (4) 反应能力:重点培训病情观察能力 (主动巡视、耐心倾听、观察要点掌握、观察方法正确、病情评估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及处理、记录及时准确) 、抢救的配合能力 (急救物品准备齐全、操作规范迅速、急救药品剂量用法准确、急救过程中情绪稳定、沉着应对、抢救程序化、配合主动迅速、口头医嘱复核后执行) 等。

1.2.2 情景模拟培训:

应急能力培训小组按照护理急救需要准备相应的专科仪器和操作器材, 随机指定低年资护士模拟扮演患儿、患儿家属和抢救护士;结合临床设置意外及突发事件。演练过程假定一名输液患儿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首诊护士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即安排患儿入抢救室并呼救, 值班医生到场后迅速展开抢救, 并根据病情变化通知上级医师、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参与抢救。要求低年资护士依据急救流程, 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将静脉留置、吸氧、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等基本急诊抢救技能融入到模拟培训中。整个过程比较顺利, 各级医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到位, 处理措施较为得当、流程合理、用药准确, 最终患儿转危为安。训练过程中注重与患儿以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心理护理和个体化健康教育, 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使治疗和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从而减少安全隐患[3]。通过反复强化练习, 以提高急救意识与应急抢救的熟练程度, 每周1次。科内如有上述或类似紧急状况时, 在护士长指导下由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实地操作, 熟悉抢救流程。

1.2.3 工作中遇真实应急事件:

以问题为中心, 不断提出思考的问题, 组织护士进行讨论。讨论中培训老师注意引导她们运用正确的思维判断, 让每名低年资护士独立思考面对应急事件的发生、发展, 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为什么需要采取这样的措施。为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要引导她们, 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 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 不断提高应急能力。在培训过程中, 要重视个体差异, 由于护士存在学历、年龄、个人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对同一操作技术的掌握有快、慢、优、劣之分, 要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 有重点、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指导[4]。

2 结果

通过培训, 低年资儿科急诊护士急救意识、应变能力、处理能力均得到提高, 培训后进行测评考试, 考试内容同培训前, 成绩见表1。由表1可见,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工作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注:经卡方检验P<0.05。

3 讨论

3.1 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的意识, 增强临床应急能力

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 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积累、提高。但是, 现代医学面对的是宝贵的生命和健康, 不允许护士慢慢地从工作中积累经验。低年资护士虽有了系统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经验, 但在独立面对紧急情况时, 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处理。通过培训, 使得低年资护士对各种常见病以及突发性事件应急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运用, 在面对各种紧急情况下, 能采取迅速和有效的措施,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2 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综合急救技能

传统的培训方式局限于各项急救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抢救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条理性。通过模拟演练, 将各项抢救技术穿插于抢救中,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技能, 并锻炼了护士的心理素质, 能冷静、果断地应对各类重大抢救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

3.3 培养了低年资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培训, 让低年资的护士模拟患者及其家属, 换位思考, 能完好地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 关心、体贴、接纳患者, 在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时, 做好解释, 锻炼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同时使她们深刻体会到任何一次急救成功, 都需要护士、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率。

护士应急能力是衡量护理内涵质量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培训, 护士急救能力考核合格率达到90%左右, 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逐年递增。因此, 应注重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 帮助其分析观察病情及应急配合中存在的不足, 有的放矢, 采取有效的培养途径, 提高护士在应急环境下的分析判断、果断决策处理的能力, 从而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抢救成功率, 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焦虑心理, 培养了护士的爱伤观念, 娴熟的技术也给患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提高急诊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际操作演示、抢救后讨论等培训方法, 提高急诊儿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急救动手能力。结果:培训12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工作信心, 减少护理纠纷, 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急诊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1]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349.

[2]白卫, 李华.寓法制教育于整体护理实践中[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1) :47-48.

[3]施华.急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评估与防范进展[J].上海护理, 2011, 11 (2) :59-61.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11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院医院由于业务发展,医院扩建,对护士的需求量较大。每年从医学院中招聘大批的人员进入医院。护理岗位是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操作手法不娴熟,上岗时间短,安全意识没有达到一定层次,低年资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容易造成护理差错。有关研究表明:工作年限不足3年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达54%,其中工作不足一年的人群护理差错发生率最高[1]。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关注的重点。我院自开展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以来,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有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我院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不足三年者),共213人。其中本科115人,大专98人。男性5名,女性208名。

2 方 法

2.1 成立护理缺陷自报分析小组 由院护士长每三个月主持每次会议,主要根据汇报内容制定相应的方案,并监督执行。各科室护士长汇报各科室的总结工作。书记员1名,负责记录总结会议中心思想。低年资的护士观察临床上的护理缺陷和自身遇到的问题,填写报表。各科室主任及主管护师负责总结本科室低年资护士报表内容,并定期进行安全和操作、規范、技巧讲课,每月进行一次。

2.2 确定缺陷自报内容 参考王玉翠等[2]人设计缺陷上报表和月统计表,缺陷自报内容主要包括:药品发放错误、输液部位肿胀、标本问题、操作失误、服务态度、院感、设备操作、床头交接等。低年资人员要观察自己及同事是否有此类事件发生,并注意可能发生的护理差错,及时如实记录。

2.3 制订缺陷自报流程 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后,应马上向上级护师报告。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如果事件不能完善处理,及时寻求护士长帮助。事后详细填写护理缺陷具体事项。各科室每月举行一次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会上出现护理差错的护士具体汇报护理缺陷发生情况,谈及自身对该事件的认识,及预防发生的注意点。其他护士可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讲解自己的护理心得和经验。科主管护师总结会议内容,待全院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上汇报给其他科室,与大家共同分析改进管理方案。

2.4 持续质量改进 院护士长与各科室护士长不定期视察自报分析会的进展。通过查看报表及讨论记录及医院纠纷办公室关于护理不当的投诉情况,分析目前的自报分析会的影响和效果。全院自报分析会三个月进行一次,由院护士长及各科护士长、记录员参加。讨论当前护理缺陷存在的问题和进步,多方面了解情况后,制定最优方案,由科护士长传达给各科室护士并监督执行。对于特殊情况做特殊处理。

2.5 观察项目 分别统计2011年纪2012年全年缺陷发生情况,并经行统计学分析。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 果

2012年护理缺陷自报会开展后,共收集到18种相关护理不当事件。发生率最高的为医嘱录入、药品发放、输液部位肿胀、服务沟通,观察病情五方面。实施缺陷自报分析会前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43%(总住院患者数为113250人,差错例数为487次),安全管理小组成立后一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19%(总住院患者数为125762人,差错例数为239次),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经统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率较以往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及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5 讨 论

5.1 提高护士风险预见能力 临床工作年限为一年内的护士对于护理隐患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最差[3]。有研究表明,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护理的职责范围变宽,新的护理技术、新业务增多,护理环节更加繁琐,护理错误和问题的形式也多样化。开展报告会后,大家将护理缺陷总结出来,让没有发生护理差错的其他护士提高警惕,对于可能发生的差错心中有数,提早的预防发生。另外,高年资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讲解目前病情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如何处理,能较早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危险因素,提高个人风险预见能力。

5.2 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通过自报分析会,我们了解到低年资的护士大部分从医学院毕业到临床工作,还没有严格的按章办事的习惯,查对意识不严格。新护士要在医院大部分科室进行轮转工作,不同科室有不同的护理特点。各科室专业护理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低年资护士往往有知识盲点。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们强调每到一个科室,主管护师主要详细说明该科室护理的护理重点,与常规护理不同之处。反复强调监督核查任务,交代任务要细致。鼓励发生护理缺陷及时报告,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分析事件的原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6 小 结

目前医疗环境下,患者对于医生护士的整体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名合格的护士是需要多年的临床实践造就,很多新入职的人员在校期间实践机会一般较少,入院后由于各种原因会低年资护士容易出现护理差错。我们通过开展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有效的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安全事件的认识和警惕,完善了护理质量。临床上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来鸣,泮淑慧,杨明丽,吴燕波.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22(12):922-923.

[2] 王玉翠,冯晓玲,李玲.病人护理安全事件自愿报告系统的建立与探索[J].中国医疗前沿,2010,43(16):79+75.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篇12

1书写护理记录时易出现的问题

1.1 主观判断

护理记录是对患者的病情和护士执行医嘱及护理措施的客观记录, 一些带有护士主观判断的记录很易引起纠纷[1]。如未监测生命体征就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态良好等不客观描述。

1.2 记录内容与实际不符或机械记录

如11∶00记录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11∶30记录已向患者作健康指导。如医师下医嘱的时间和护理病程记录的时间不符, 过多地执行医师口头医嘱, 往往会出现此种错误。

1.3 记录不及时或过早

如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不及时记录, 或抢救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记录, 而是在交班前进行回顾性总结, 这样常会导致漏记或错记现象发生, 极大地影响护理病历的举证价值。我院所使用的是焦点记录法, 患者接受特殊治疗或处理后需进行病情追踪, 如对止痛效果的观察, 往往刚用药后就立即记录患者自诉疼痛症状有所减轻, 但当疼痛加剧需选另一种止痛药时, 所写的内容未免前后矛盾。

1.4 缺乏一致性

护理记录单种类繁琐, 如体温单入院时间和下医嘱时间不符, 手术护理记录单患者离手术室时间和一般护理记录患者回病房时间不一致, 医师病历记载病情变化和护理记录不一致。

1.5 记录不全面, 重点不突出, 缺乏连续性

由于护理记录单不是同一人书写, 而对病情的观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很易导致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往往忽略, 未记录。

1.6 医护记录不符

如护理记录中描述, 患者今日胃肠减压引流液呈咖啡色, 而医师的病程记录中记录为:今日患者胃肠减压引流液呈草绿色。再如大抢救后, 医护双方各自补记的抢救记录中, 患者的病变时间、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有时出现不一致现象。

1.7 护理措施后无评价

如患者体温39℃, 按医嘱给予处置后, 护士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 但体温是否下降等评价内容无记录。

1.8 字迹潦草

错别字, 涂、刮改痕迹或修改之处过多, 在法律诉讼中会降低护理病历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对策

2.1 遵循三个随时 (及时) 原则

有问题随时记录, 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录。及时就是保证时效性, 对医疗护理记录必须及时, 不得拖延和提早, 更不能漏记, 维持记录最新资料。特别是对新入院、手术和危重患者抢救的记录, 及时性尤为重要。各班测量的各项生命体征要及时准确记录,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当即封存病历, 若护理记录缺如, 无法进行弥补, 即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因此, 护理人员无论多繁忙都必须及时完成所有护理文书的记录。

2.2 遵循三个重点 (准确) 原则

重点记录客观事实, 重点记录护理行为, 重点记录护士确实已做事情。准确是指记录的内容必须在时间、内容及可靠程度上真实无误, 尤其对患者的主诉和行为应进行详细、真实、客观的描述, 不应是护理人员的主观解释和有偏见的资料, 应是患者病情进展的科学记录, 观察可测量的数据必须具体量化, 必要时可成为重要的法律依据。记录者必须是执行者。记录时间应为实际给药、治疗、护理的时间, 而不是事先排定的时间。有书写错误时应在错误字词上划线删除, 并在上面签名。护理记录的眉栏、页码必须首先填写。各项记录, 尤其护理表格应按要求逐项填写, 避免遗漏。记录应连续, 不留空白。每项记录后签全名, 以示负责。如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拒绝接受治疗和护理、自杀倾向、意外、请假外出、并发症先兆等特殊情况, 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汇报[2]。

2.3 遵循三个不能有 (完整) 原则

主观的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 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记录, 不能有含糊其辞的记录。护理文书记录简要、清晰与医疗文书保持一致。护理文书记录内容应尽量简洁、流畅、重点突出。使用医学术语和公认的缩写, 避免笼统、含糊不清或过多修辞, 节约时间。按要求分别使用红、蓝钢笔书写。字迹清晰, 字体工整, 保持表格整洁, 不得涂改、剪贴和滥用简化字。

护理记录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 由于它是医护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文件记录, 对预防医疗纠纷至关重要[3]。由此可见认真书写护理记录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护理记录,书写缺陷

参考文献

[1]赵莉萍.关于简化护理记录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5) :22.

[2]陈伟菊, 彭刚艺, 冯秀兰, 等.以法律责任和病人安全为底线简化护理文书[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6:27-28.

上一篇:低周疲劳行为下一篇:环境质量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