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环境论文

2024-10-13

河道环境论文(精选12篇)

河道环境论文 篇1

我国的河流山川较为丰富, 并且城市的建立从一开始就与水源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应当说我国一般的城市都会建立在与水相邻的地方, 甚至例如苏州的一些古镇更是直接建立在河流之上。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城市与河流是有着密切相关性的。在以往古代河流给城市带来最大的危险是洪灾而在现代河道的生态问题则成为了一个比洪灾更让城市管理者头疼的问题, 这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稠密度使得河流的负担不断上升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在被不断地破坏, 这使得以往清澈的河水变得污秽不堪散发着臭味, 不仅使得人们饮水安全出现了问题更使得城市的环境被破坏, 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1 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及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 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 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还与一般的生态河道治理有着一定的区别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保证了城市河道生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河道的美观性进行设计, 尽量使其能够与城市的整体风格想配套, 从而使得生态河道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河流的开发会带来经济上的发展, 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第一, 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 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 导致了流量的变化及输送泥沙的变化, 很多生物的原有栖息地消失。第二, 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并且洪灾在城市中的强度有所增强, 河床的不透水面积有所增加, 河流的泄洪被大大削弱。第三, 由于河床硬化, 影响了城市的地下水供给。第四, 影响两岸的自然美景。

下面我们就对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进行具体的介绍。

2 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

2.1 综合性原则。

首先我们要是说明的是河道生态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其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河道本身的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改善, 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了河道防洪与排涝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使得河道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 例如净化水质、生态景观等等, 并且由于其是建立在城市之中所以必须考虑生态河道引起的亲水活动是否会具有风险, 而一旦这些亲水活动出现风险又如何去预防和补救。除此之外, 交通因素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在建立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 河道是否能够对于交通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不应当过分地强调生态而增加了交通负担。因此, 对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一个较为综合地考虑。

2.2 自然性原则。

生态与自然永远都是无法分开的, 建立生态河道其主要依靠的不应当是大量的人工干预, 而应当以自然修复为主, 人工修复为辅, 自然本身是具有很强大的修复能力的, 其可以不断地对河流的水质及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稳定而又缓和的修复, 这种修复要远比人工干预更加自然, 其效果也更好, 并且我们在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时候, 也必须注意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河道的形态、地形、水文等条件;物种的选择及配置宜以本土种为主, 构建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持及稳定的水文生态系统。

2.3 经济性原则。

河道生态修复本身是一项较为浩大的工程, 其工程进度是相对较为缓慢的投入也是较多的, 并且其后期的维护费用是极高的, 其本身是需要多方面配合进行, 例如政府必须对周边的工业产业进行排污限制, 从某种程度上是会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的, 这样就使得河道生态治理实际上是一项成本较高的工程, 我们应当在工程开始前就意识到这一点, 从而在整个工程的各个阶段都注意成本的控制尽可能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的养护费, 实现河道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措施

3.1 修复河道的形态。

我们要对河道进行修复就必须先从其形态方面入手, 第一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对河道的天然状态进行保持, 因为我们任何的对其状态的改变都会使得当地的水系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四点, 首先第一点是要对河道的持续性进行修复, 这种修复主要是清除原本的老旧拦河坝, 并且将一些让河水形成跌水状态的坡度进行减缓, 并且要对辅助水道进行建设。第二点是利用植石头促使水体流动的多样性。将石头埋入何地从而使得水底的高低不等逐渐形成深沟与浅滩。第三点是尽可能地给河流更大的空间, 最后一点是对于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方案在选择上应当更加谨慎从而使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案进行治理。

3.2 修复河床断面。

城市中河流的河床硬化覆盖可以进行以下处理。清理之前在河床上设置的硬质材料, 使河床的自然泥沙状态呈现, 局部河段可以用复式断面, 不同河道有不同的保证率, 把他们分成几个等级, 按级扩展河道的宽度。河道的上部护坡和平台的过流频率较小, 一般可以种植矮乔木, 这样还可以促成河道的立体绿化, 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严谨对待河道覆盖和侵占。原来河道与护岸的改造需要建造生态型的护岸。生态型护岸有三种类型, 自然原型护岸和多自然型护岸、自然型护岸。

3.3 采用天然材料修复河堤。

目前我国大部分河堤所采用的材料都是混凝土的, 混凝土对于生态修复而言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应当利用更加绿色的竹笼、木桩作为河堤的修复材料进行河堤修复, 从而使得河堤更加有助于生态化, 在这方面日本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施了一个计划, 倡导一些河段要尽量使用天然材料修建河堤, 例如:竹笼、木桩等。日本国内把它叫做“生态河堤”, 日本政府为了拯救河流的生态状况应用了这种方式, 结果就是流经城市的河岸草木葱茏, 堤坝的修建都是用纯天然的石头, 现如今, 日本有很多自然型河道治理的例子。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发展城市的河道生态化治理和修复已经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我们必须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生态化建设方面既要小心谨慎有需要富有创新意识从而使得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能够更加顺利地实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速,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国城市的河道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步上升加之各类工业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日益加重所引发的。一方面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河流, 另一方面则是工业的发展无可避免地会对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对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希望能够为河道治理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修复,措施

参考文献

[1]戴斌, 尉红星.绿化生态河道.造福子孙后代——关于新民市柳绕地区生态河道建设的新思路[J].科技资讯, 2009 (22) .

[2]徐晓艳, 王鹏, 董海波.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 2009 (09) .

[3]谷晓存, 刘景春, 吴庆伟.城区河道治理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尝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 (02) .

[4]倪自荣.临沂市沂河综合治理工程分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1.

河道环境论文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关于“生态名城”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属地管理责任,着力构建“地方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河道环境质量,确保到20xx年底,市区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到20xx年6月,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河道,为建成国家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

1、控源截污。认真做好河道沿岸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2、河道整治。规范垃圾收运清理,做好河岸与河道保洁,解决因脏乱差、垃圾入河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问题。加强沿河养殖管理,取缔非法捕鱼行为。着手开展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

3、疏浚活水。针对重点河段开展清淤疏浚,削减河道内源污染负荷。加快水系沟通、引清活水,提高环境容量。

4、生态修复。做好驳岸生态化改造、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加快氮磷拦截吸收、曝气充氧等生态工程建设,促进水质提升及生态美化,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三、实施步骤

按照“摸清底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持续改进”的要求,重点抓好三个阶段工作:

(一)调查摸底,明确治理范围。(7月上旬)

各地要对照建成区地理信息系统,对天然河流及人工河道进行彻底排查,建立城市河道基础台账,评估筛选,逐一建立黑臭河道档案,并提出综合整治计划,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市环委会办公室对各地上报的黑臭河道名单进行核查,督促各地进一步补充完善,确定河道综合整治计划。

(二)专题部署,制定整治方案。(7月中旬)

各地要对列入20xx年整治的黑臭河道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分解落实整治任务,制定综合整治方案,报送市环委会办公室,同时在当地媒体公布。

(三)明确责任,推动工作开展。(7月下旬-11月底)各地要根据治理河段,明确责任地区;根据职责分工,明确责任部门,实施分段包干,责任到人。要切实履行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沟通水系、景观美化等工程建设。

(四)加强督查,定期组织考核。(12月底前)

环保部门每季度末组织水质监测、专项督查和情况通报,动态跟踪治理进度,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市环委会将于12月底前对各地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五)积极履职,建立长效机制。

各地要高度重视河道水环境的保护工作,按照“河长制”的工作机制,落实专人负责河道水质,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对河道进行日常管护,确保水质长期满足水功能区划的要求。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作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整治工作的监督协调,其他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推动工作开展。

2、强化持续推进。各地要充分认识整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各项治污措施,确保投入到位,确保工程质量,确保长效运行维护,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3、强化监督考核。环保部门要会同水利、住建等部门做好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监督、考核。对整治不力、污染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要及时通报并实施挂牌督办,追究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对整治不力的地区,暂停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和各类环保创建,取消创先评优资格。

4、强化舆论引导。通过媒体公布各地整治计划、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定期公布整治工作进度,对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进行宣传报道,对整治不力的地方和突出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大力宣传城市河道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附件:泰州市20xx年黑臭河道整治任务表

城市河道清污设备 篇3

关键词:河道污染 清污设备

前言

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增长,河流的污染日益加剧。据有关调查报告表明,我国80%的城市河道已受污染或严重污染,四分之一河流、河段因为污染水质不能满足灌溉用水的要求(V类水质标准),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水系属于重度污染,淮河、黄河、松花江水系属于中度污染,由此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1428亿元,而且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对流经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旅游垃圾等。这些垃圾侵占河道,影响泄洪,污染水质,影响景观,滋生蚊蝇,污染地下水,破坏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在,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城市、“景观水利”、“水生态文明城市”等新的概念和要求。对穿过城市、或环绕城市的河流进行了整治,把过去臭氣熏天的小河沟,变成了多座滨河景观观光带,象济南小清河风景区、潍坊白浪河风景区,临沂沂河景观风景区等。这些临河景区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临河而居、沐风赏水的新景观;美化了城市的面貌,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品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流经城市的河道多为城市的泄洪通道或排污通道,雨后难免有岸上杂物被冲入河道,平时也会有一些生活垃圾通过排污管道流入河道,产生大量漂浮物。很影响景观,也引起水质恶化。对这些漂浮垃圾,一般采用在支流出口设拦污栅,阻止垃圾进入干流;(见图一)。

对于这些垃圾的清理方式分为人工清理和机械清理两种。人工清理就是工人驾船用网捞取(见图二),机械清理是采用清污船清污。很显然,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多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

1.河道清污船现状

现在国内清污船一般为驳船加装回转式清污机模式(见图三)。 清污船由船体、驾驶室、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储存装置、垃圾输送装置组成,驱动方式为螺旋桨驱动。对漂浮垃圾的打捞、存储及卸载在驾驶室内通过控制台上控制,聚拢、打捞、滤水、卸载作业完全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驳船一般为双体船,清污机安装在两船体中间。

清污机通过支承油缸固定在驳船上,根据不同水深或清污深度,通过调整油缸和支承油缸的伸缩调整清污机的倾斜角度,以达到预定深度。回转式清污机有驱动链轮、链条、耙齿、导向轮、轨道、栅体等组成,驱动链轮带动两条滚子链条做回转运动,耙齿两端固定在链条上,随链条运动,捞取垃圾并输送、倾倒到驳船上;轨道铺设在栅体上,链条滚子在轨道内移动;栅体有框架和栅条组成,栅条与耙斗形成半封闭空间,以容纳污物。

由清污船结构可以看出,其清污装置(回转式清污机)安装在船的前部,对不同深度的污物通过调整驳船位置或清污机的倾斜角度来完成。清污时,驳船行驶至污染区域,开动清污机,耙斗转动,将污物捞起;捞取的垃圾量达到驳船的装载重量时,驳船开到岸边,通过垃圾输送装置把垃圾清运到岸上。

清污机的载体是双体船,所以清污船的宽度较大。清污机的栅体为型钢焊接而成,而且安装多个耙齿连续工作,链条为重型链条,所以自重和载重量较大,因此所需配的驳船吨位也较大,比较适合于水面广阔、水深较大的区域。在城市河道一般水深较浅,河面也不是很宽,对拦污栅前或岸边等狭小范围和水浅地方的清污,清污船的调头转向、定位就不是很方便灵活;而且重型设备对河底、岸边扰动大,甚至破坏河道护堤,引起河水浑浊,影响城市景观。

2.一种新型清污船

为适应城市河道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城市河道专用的轻型清污船。浮动清污机由驳船和清污系统组成,驳船是清污系统的载体,清污系统的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均安装其上,根据需要,清污装置可以安装在船头或船膀部分。驳船可以是自行式(安装螺旋桨或挂桨机),也可缆索拖曳式,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选用不同的驳船行驶型式。

清污系统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机械部分由起升机构、导向架、载重小车、耙斗、翻转油缸等组成(见图四、图五、图六)。起升机构由起升油缸、传动轴、链轮、链条组成,链条一端固定在导向架上,一端固定在载重小车上;当油缸起升时,通过链条拉动载重小车沿导向架上下移动,而且这种机构能够使小车的移动距离为油缸行程的2倍,这样可以减小油缸长度,起到增加工作行程的作用。如果是打捞水草、水葫芦等,耙斗可是栅条结构,耙斗竖直侧铺不锈钢板,以利于污物滑落;如果是打捞水藻类漂浮物,加装滤网;如果是清理河底淤泥等底层污物,耙斗可以换成铲斗。耙斗铰接在载重小车上,能以铰点为中心转动;翻转油缸分别铰接在载重小车和耙斗上,当耙斗升到倾倒位置,翻转油缸顶升,使耙斗绕铰点翻转,污物通过溜槽滑落到驳船上。载重小车通过导轮卡在导向架上,并能沿轨道上下移动,导向架的长度根据水深确定,导向架可制成多节、伸缩形式,以用于高水深的情况。

清污装置可以根据不同清污工况安装在驳船的侧向或前部。如果是在闸门、拦污栅(排)前等直线清污,采用缆索拖曳式驳船,可把卷扬机固定在驳船上,卷筒两侧采用不同的缠绕方向,双出绳,一侧收绳、一侧出绳,钢丝绳固定在岸边,通过缆索的收放拖动驳船移动(见图七);

这种型式的主要优点是驳船行进稳定,定位精度高,便于清理缠绕在拦污栅上的杂物。清污装置也可安装在自行式驳船前部,应用于广阔水面的清污,清污船可以追逐或拦截漂浮垃圾,可对水面上不同位置的污物定点清除、拦截。

3.结语

新型清污机可以安装在双体船上,也可以安装在单体船上,由于其结构尺寸小,清污装置的重量只是回转式清污机的20%左右,所以,驳船的吨位、外形尺寸大大的减小,有效载重量增加。而且由于新型清污装置的动作幅度很小,很容易控制,在狭小空间内,能灵活的运作,在城市的河道中运行、调整十分自如。

城市河道的清污应采取“拦、排、捞”相结合的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清污设备的选取,要根据河流的宽度、深度、和污物量来决定,并考虑劲量减小对河道自然河底的破坏,以减小对原有生物的影响。

浅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 篇4

1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护岸技术需要加强

生态护岸河道治理技术在我国河道治理中还处于发展阶段, 由于传统的河道治理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河道治理方式还是停留在过去,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人们思想观念不断转变下, 对河道治理有着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河道治理措施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阻碍河道治理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影响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河道的设计中不是特别的合理和科学化, 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还被一直应用, 所以新的河道治理方法没有被运用到其中; (2) 需要不断地对河道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把新的河道治理方法运用在河道治理中, 达到水环境保护的作用。

1.2 控制污染有一定的难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工业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城市化的进程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生活和工业中的污水排放量也是越来越多。在城市中, 现有的污水排放质量和排放效率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城市中污水排放的不合理, 污水就会排入到河流中, 这就让河道受到了污染。这就造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河道污染出现了矛盾, 这就需要进一步找出解决办法及时改进, 不要让污染局势逐渐的扩大。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污水处理厂这方面的工作, 加大工作的监管力度, 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 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 避免再次出现城市中的污水排入到河流中。

截污控污作为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 想要不断的改善河道中的水环境, 就需要相关部门共同配合, 人人参与, 共同努力来做好这项任务。在做好河道治理的时候, 也能不断的改善水环境和保护水环境。

2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方法

2.1 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保护水环境的前提基础就是对河道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治理河道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 制定相关的治理方案, 对河道中需要治理的区域和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 不断的改善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和观念, 在河道的治理和规划和设计中, 需要将环境、安全、资源相互结合在一起。

2.2 做好河道的清淤工作

在实施科学规划和设计之前, 要做河道的清淤工作, 因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用水质量, 因为河道淤积多了之后就会影响河道的蓄水量, 影响河道排洪泄涝的功能, 也影响了农业的灌水问题, 河道经过长时间的淤积之后, 就会让河道中的水资源受到污染, 就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改善水资源的质量就需要做好河道中的清淤工作, 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河道中的积水量, 还能有有效的提高河道水质环境, 以及对河道周边的环境也有一定的改善, 还可以让河道中的排洪泄涝功能发挥到更好。

2.3 加强对水环境的管理

为了改善水资源的水质问题, 减少河道中的淤泥堆积, 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河道中水资源的质量, 也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中的良性循环。所以相关部门需要修建一些水利工程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 让水资源能够分布的更加均匀, 在保证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厂生产用水的基础之上, 不断的改善水资源中的水体结构, 解决一些地方用水困难的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河道水环境, 还能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美化。

河道的管理工作是一件比较常见而又复杂、系统的任务。因为我国的河道覆盖面积比较广阔, 河流流经的地区也是贯穿整个国家的中心线, 河道附近也有大量的工业生产区, 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给河道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河道的管理和监督, 采取合理有效的河道管理方案和措施, 对河道附近的工业生产厂排放出来的污水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监管。每个部门需要相互配合落实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从而来提高河道的管理水平, 有效的对河道水环境进行保护。

3 结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 做好河道治理工作和水环境保护也能有效地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面对现如今河道污染的情况, 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通过大范围的宣传, 来不断地加大对河道和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力度, 从而来更有效的解决城市中污水排放问题, 来进行有效的对河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

摘要: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逐渐加深, 而水资源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水资源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资源之一, 这不得不要求人们的节水意识的提高, 同样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问题。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类需要做好水环境的保护, 从而来保证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朱艳, 张岩, 吴楠.浅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9) .

[2]程永正, 孙雁兵, 韦锴.浅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22) .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思考 篇5

摘要:现在,社会发展势头十分强盛,我国逐渐走入了经济全球化。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无可避免产生了很多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即是其中之一。我国本身就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所以,加强对河道的治理和水环境的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保护水环境的健康,是发展前进中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帮助改善我国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方法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必用的一类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要求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对水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已然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大量的河道和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依然频现,这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更无法支撑城市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所以,如何科学保护水环境健康并强化对河道的治理已然迫在眉睫。

一、水环境保护的作用

(一)水环境保护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提高人们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健康的水环境是一种必要的生存基础,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能够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水环境出现污染势必会对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用水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这也引起了全球人民对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国际化趋势不断地加强,让人们更加注意一个国家的整体健康形象。所以,健康的水环境对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升我国国际影响,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都大有帮助。

二、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护岸技术有待完善

作为可利用水资源最广域的载体,纵横交错的河道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还是没有更新观念,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中的现代化建设。在我国依然有很多地区在对河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只考虑到现有的问题,一味简单的“围堵”,并没有考虑到水体生态健康等长远问题。在进行护岸的过程中,其定位还是不够明确,技术也相对落后。所以,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转变传统的观念,研发新的河道治理技术。同时组织专家,在护岸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从而能够使研发的护岸技术能够实际应用到护岸中,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发挥出其健康治理功能。

(二)排污的难度日益增大

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升,因此生产生活中大量污水无可避免的产生。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在对污水的处理上还是相对落后,污水处理的效率不高,偷排现象不能有效遏制、截污和控制污水的措施相对滞后等等现象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在城市中,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合流中。在污水的治理过程中,与经济发展的指标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导致了必须强化污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改善污水处理方法。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强化污水的管理力度,鼓励建立污水处理厂,在不同的区域,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和重工业区域应该建立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为污水处理厂提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而且要改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效果,采取先进技术科学治污,使污水能够得到合理处理,不能使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三、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方法

(一)制定科学的设计与规划方案

在对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按照规划来执行。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河道治理要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而能够改善内部的环境,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将那些不能够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河道治理观念摒弃,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积极实施清淤活动

未治理的河道中大量的淤泥堆积,使城市居民不能够合理的用水,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也会减少。与此同时在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会导致河道中的水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污染物,导致水资源的污染,使水资源的自净能力下降,人们在使用了这类含有细菌和污染物的水资源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完善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规划后,应该加强完善河道清淤的工作,将河道中的淤泥清理,增加河道中的蓄水量,解决河道的堵塞问题,使河道的排洪泄洪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对河道进行清淤整治,能够使水资源的质量提高,而且能够使河道内的蓄水能力增强,起到了美化生活环境的效果。

(三)搞活水体,强化管理

在对水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搞活水体的方法,这类方法能够使水体流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量污染物的聚集,能够减少淤泥的含量,提高水资源的自净能力,实现了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与利用。在搞活水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大型的水利工程来实现,这样就能够实现水资源的调用,使各个区域都能够使用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使水体的结构能够得到改善,使水体的调节能力增强。

在对河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分区管理,区域负责的方法,由于我国河道的领域非常广,能够贯穿南北,而且,在河道的周围都有工业和农业发展,所以,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现分区域责任管理,对河道周围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部门进行有效约束。

(四)完善生态护岸技术,强化截污控污的能力

实现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在生态护岸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以往的经验,努力研发新的生态护岸技术,针对我国河道污染的具体情况,完善不同形式的护岸技术,可以运用生态植物进行护岸,也可以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在进行河道截污控污的过程中,应该先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在截污和控制污水的过程中,要从净化河流环境开始,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宣传,强化人们的截污意识,使社会大众都能够为截污和控污出一份力,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而能够通过群众的力量实现河道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健康保护。在分析污染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其不稳定的特点,考虑到其在治理的过程中要面临的随机性问题,所以,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在治理面源污染的时候,尤其要改善农业的灌溉等相关的技术,尽量在单位面积内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农村的养殖业中,尽量控制污染。结语: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大量的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河道水体的健康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对污染河道尽快采取综合整治的方法,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清淤、搞活水体的方法,完善护岸技术,提高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议城市河道管理 篇6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城乡一体化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高楼大厦林立。在此进程中,水清、岸结的公共环境已经成为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经济、优化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河道清淤、驳岸养护、水面保洁已经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到雨水排水、适合人群居住与否等重大问题,关系到城市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的建设。基于以上论述,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城市河道的整治与管理。经过多年努力,城市河道治理从河道的功能以及河道的环境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防汛排涝系统设施完善、水环境也得到优化等。但是毋庸讳言,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环境意识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增强,而是相对薄弱。这也导致在当前城市河道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城市河道治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河道管理,争取采用新的管理措施、建设新的管理体制,加快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城市河道的现状,本文作了分析,并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河道管理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河道整治;河道管理

一、城市河道水的现状

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城市河道水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治理河道规划方面相对滞后,導致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显得同样滞后,并不畅通。而这种滞后所带来的最明显的现状就是十分严重的雨污混流现象。其具体表现为:首先是水质严重恶化,其次是河道污染程度增高,再次是水生植物茂盛。其中河道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1、河道清淤深度过深以及大量河道水底硬化。泄洪功能固然是河道的主要功能,但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如果片面强调泄洪功能,就会弱化城市河道的资源功能及其生态功能。此外,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河岸及河底硬化是一个明显趋势。但是片面追求河岸及河底硬化,则导致自然河流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河道中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另外,为保护城市安全,不少城市逐年增高河堤,逐步建设钢筋混凝土以及块石护堤,或者将河流人工化、渠道化,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生态平衡。

2、环保意识较差,河道生态遭到污染。对于城市河道的保护,部分群众是缺乏环保意识的。究其原因,卫生、环保等相关单位宣传力度不大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因为缺乏对于城市河道的环保意识,向河道内排放生活污水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有部分群众向河道里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向河道里丢弃动物尸体、脏污以及堆积农作物秸秆等,本应发挥生态作用的城市河道变成了“垃圾场”。这个垃圾场不但影响了河道的观瞻功能,更为严重的是,河道水体也受到了污染,河道里的水生环境被破坏,伤害了河道生态健康,诱发了很多种疾病。面对城市河道的脏乱之殇,对于各种危害河道的行为,相关单位却制止不力,更加重了河道脏、乱、差的现象。

3、河道淤积污泥严重。遇到每年的汛期,排除雨水的功能主要由城市河道承担。在发生降雨时,雨水向河道排放时,会经由沿河的排水闸门以及泵站出水口门一起排放。而在排放雨水的同时,排水管道内的淤泥、杂物以及地表垃圾等也随之同时进入河道。这些物质就会加重导致河道污泥的淤积,使得河床增高,反而影响了河道防汛排涝功能的发挥。

二、措施与建议

1、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时,要坚持两项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河道治理的目标要制定为生态型、高起点以及前瞻性。在治理河道时,要实现安全、资源以及环境的有机结合。另外,还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治理的标本兼治。也就是说,在治理中不能只求表面。为了避免上述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建设以及维护好相互沟通和流动畅通的河网水系,并且定期对河道的淤泥进行清除,使城市的水环境更加优美和谐水质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河道的安全、环保、效益等社会综合效益。

2、定期组织宣传的同时仍应加大河道治理的教育力度。城市河道河道整治和水环境保护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为了进一步地促进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和使人们自觉维护河道整洁,我们平时要加强日常宣传。首先,进行水环境保护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的宣传,通过宣传,帮助人们充分认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人们认识到河道水环境并不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一件事,而是和人们生活的休戚相关。有效的宣传可以在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再次,要采用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上,例如在宣传河道水环境保护知识时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通过宣传,争取得到各部门以及老百姓的理解、关心、支持和配合。

3、加强水政执法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泥浆偷排漏排以及偷鱼电鱼等违法行为。在城市河道管理中,一旦发现在河道内乱采挖、乱建筑的现象,要及时发现、依法制止。对于一些河道违法行为,如危及堤防、护岸、涉河工程设施安全等的要严厉打击。另外,要联合多个部门加强河道水质监测,环保、园林、市政等要参与其中,做好卫生保洁、堤岸绿化等工作。除了执法部门,管理部门也要发挥监督作用,比如使企业严格执行河道行政审批制度,以实现对安全和谐的河道水环境的共同保护。

4、创新机制。要积极创新河道管理体制,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实现河道管理职能统一,强化河道管理功能。

5、河道保洁。河道保洁工作是做好城市河道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专业化队伍,做好河道保洁。要统一管理,划分责任区并且必须做到责任到人,管护责任区内河道水面、堤岸、绿化带、景观设施应定期检查并且形成书面材料。

6、进行河道整治。首先,可以有计划地种植水生植物。对于极富营养的黑臭河道段,可种植水生植物,以达到借助其吸收水体过剩的有机营养的作用,达到平衡生态、消除黑臭的目的。其次,可以推广生态护坡。因为河床硬化已然切断了地下水的供给方式,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对于这种现象,应尽可能采用自然护坡形式或是给人工种植特定的水生植物如杉木桩、透水砖、直立块石、绿萝……

三、结语

河道环境论文 篇7

以郑州河道整治为例, 当河水污染程度较浅时没有重视对河道的整治, 在河水终于以干涸、发臭等形式表现出被污染时整治工程已经成为了一项时间长、规模大的计划性工程, 需要通过项目设计、完善等操作结合考虑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综合制定出可行性项目。本文针对郑州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展开如下分析:

1 郑州市河道状况分析

本文研究的郑州市河道以西流湖为研究对象, 针对其水污染进行研究。西流湖曾是郑州市储备水缸之一, 四十年前也是郑州人民为之骄傲的重要河道。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污染物企业的设立, 该河道已经逐渐成为了污染的代名词。早在2007年年底, 西流湖宋庄河段就有上千条死鱼漂浮在水面, 次年报道提到百家商户将烧碱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河水中, 2009年北湖段湖水干涸, 一些裂缝甚至达到了近10cm宽, 深度最深为半米, 直至2010年, 西流湖周边部分河段已经被堆放了大量生活垃圾, 少部分地区甚至直接将裸露河床作为垃圾场使用, 百米护墙也逐渐被偷拆损毁。

由此可见, 郑州市河道的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河道整治方案以及规划, 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还原河道原本洁净、水流清澈的状态。但河道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同样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因此在方案制定时必须考虑到环境影响因素, 完善整治方案。

2 项目施工期间环境影响研究

2.1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计划涉及到的河段较长, 在大面积施工整治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行难免产生噪声污染以及废气排放。例如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挖泥船、运输车辆等均会由于发动机运行产生废气排放与噪音。噪音污染对河道周边居民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而废气排放则污染更重。

废气排放主要由船只、车辆以及燃油机械产生, 整治中各类设备的尾气排放即为废气, 影响大气层状态。同时, 混凝土搅拌以及水泥运输时易产生粉尘。粉尘同样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影响到河道两岸居民短期空气质量, 增加空气中粉尘指数。

2.2 对水环境的影响

虽然河道整治有利于河道两岸环境的优化并促进河流的更优状态, 但在综合整治过程中 (尤其是施工初期) 河道两岸土壤被挖掘时易产生杂物落入河流, 造成河水浑浊度上升。施工初期, 混凝土搅拌、平整场地、水力冲刷机疏浚以及防汛墙施工都会释放底泥污染物并将施工中产生的一些杂物带入河中, 影响到水环境。

另外, 施工过程中由于河道整治项目涉及到的人员数量较大, 因此施工人员生活、操作中会产生较大量垃圾, 这些垃圾可能由于施工人员不注意落入河中。同时在河道整治时使用的设备机械动力来源均为燃料, 油料若发生外溢流入河中对河水的影响较大, 随着河水流动可能影响整个河网水体。在整治中, 疏浚表层淤泥中可能包含较多杂草、石块等物质, 加上高含水量, 若随意堆放会造成二次污染, 严重时疏浚开挖弃土会引起水土流失。

2.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包含的范围较广, 例如植被、泥沙、动物等。生态环境影响不像大气环境与水环境, 在几年时间内能够逐渐恢复。生态环境的破坏通常需要几年甚至上十年才能够恢复到破坏前状态。

2.3.1 植被环境的影响

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中包含了对河道周边河床上植物的改变, 原因在于只有将原有一些大树挖除并将草地铲除才能够让综合整治设施展开施工。因此河道两岸若存在已经生长了数年的树木将面临被移栽的可能。另外, 护岸抛石以及疏浚等操作都会影响到原本生态环境发展状况, 改变植物分布及自然生长状态, 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2.3.2 对河水环境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河水环境与上述描述的河流浑浊状况并不完全相同, 这一方面的河水生态污染主要在于河水水体环境方面, 也就是河水深处生物生长环境。换言之, 当综合整治项目开始实施后, 泥沙以及垃圾的影响可能造成河流水体质量的变化, 不仅造成河流透明度降低, 还会对浮游生物的产生、生长、繁殖产生影响, 造成浮游生物种类减少、数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河道本身水体会发生变化, 动植物间相生相克易造成生物链的变化, 可能造成某种生物的天敌被消灭而肆意生长现象。

2.3.3 对动物的影响

河道整治工程必然会对河道两岸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尤其是动物生物。以底栖动物为例, 堤岸抛石或是护堤操作都会影响到这类动物的生存环境, 让其不得不另寻住所。而对于一些居住环境较深、常年居住在洞穴中且行动速度不快的动物而言, 疏浚工程可能直接影响到这类动物的生命安全。

另外, 多数底栖动物能够快速感应出沉积环境的变化, 且这类反应会影响到其生活状态以及生活习惯, 在不适应情况下易引发身体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沉积物涉及到动物生存的方方面面, 例如食物获取方式、生活基本环境、摄食机制以及猎食对象等, 从多方面影响着底栖动物的生存。并且部分悬浮物可能再次发生沉积, 这类影响将对底栖动物产生长时间影响, 甚至影响到水体底部环境结构, 需要几十年才能够恢复。

3 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优化策略

3.1 利用土壤固化剂

土壤固化剂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将土壤加固的一种化学药剂, 能够对减少水土流失起到较好作用。实际上, 土壤固化剂是一种将特殊药剂加入到水泥主体中形成的一种可硬化土壤的物质, 能够让土壤表面形成一种类似于混凝土状态的物质并保障土壤深处仍旧为其本身松软状态。换言之, 土壤固化剂能够让处于河底的土层表面结一层硬壳, 既能够保障水底生物正常繁殖, 不受到土壤引起的水体混浊影响, 又能够起到固土保沙作用, 减少水土流失程度,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3.2 减少粉尘飞扬

若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运输具有粉尘类材料, 首先应使用防尘布将运出车辆载货部位遮盖严实, 尤其是当车辆行驶路线需要通过城镇时, 应事先将车轮上沾有的粉尘冲刷干净, 以免车辆行驶将粉尘带入市区并在行进中引起粉尘飞扬, 加重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含量。对于粉末状材料的施工现场存放, 应使用单独仓库或自建隔离区域存放。仓库需保障有顶棚, 以免雨水打湿粉末材料造成使用效力下降。同时在仓库周边修建排水沟系, 以便于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防止自由漫流。

3.3 工程机械的优化与垃圾处理

在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实施下, 施工方应尽量选用先进机械, 减少机械设备本身废气排放量。同时在施工期间对于垃圾、弃渣的处理应及时, 严禁将废弃物长期堆放在施工现场形成垃圾堆现象, 同时也能减少尘土向周围环境的扩散。另外, 垃圾处理不应单纯采用焚烧方式, 若垃圾中存在废竹木料、废纸、废包装带等物质, 应尽量采用降解方式处理, 减少费少带来的大气环境不良影响;水泥肥料需放在散装水泥罐中处理。

4 结语

在现如今绿色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传统城市发展中, 多数企业或单位都运用着先污染后治理理念, 将生态整治时间放在企业发展之后。但大量实践经验证明, 当生态环境发生污染时, 污染程度会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恶化, 极大程度的增加日后治理所需资金与人力资源。总之, 河道治理不应建立在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基础之上, 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应考虑周全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提升河道综合整治有效性。

摘要:河道综合整治指的是对河道本身以及周边环境的优化。在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背景下, 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加强, 河道整治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基于这一背景, 以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为例, 在环境影响评价思路下简单阐述了郑州市河道现状, 分析了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项优化策略。旨在优化河道整治工程, 提升河道整治效率。

关键词:河道整治,环境影响,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根.河道整治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05) .

[2]周达.河道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理念[J].民营科技, 2014 (01) .

[3]郑杰.适应多功能的城市河道整治[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 (11) .

河道环境论文 篇8

1“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态环境的建设越来越迫切, 遂昌县立足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 因势利导, 确立了“经营山水, 统筹城乡, 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为有效加强河道管理,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生态河道, 充分发挥河道防洪、生态、景观功能, 服务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 遂昌探索推行的“县查、乡管、村护”以及融河道保洁、渔业渔政、河道采砂和水域占用管理“四位一体”的河道管理新模式, 通过建章立制、落实经费、考核奖惩和群防群治, 初步建立起了全覆盖、网格化的河道长效管理新机制。

2“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措施

2.1 以建章立制实现河道管理制度化

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道管理组织。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河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在县水利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县20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河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内各沿河沿溪村庄共成立了222个河道管理协会, 同时组建了199支村级河道保洁、巡查、护渔队伍。二是制定出台了《遂昌县河道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遂昌县河道管理考核办法》, 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三是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元河道保洁专项资金, 从2010年起每年又安排200万元河道三禁 (禁采、禁占、禁渔) 专项管理资金, 为“四位一体”河道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2.2 以宣传督查实现河道管理常态化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县水利部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防汛防台日、春季禁渔期间, 通过发放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大力宣传水法规和开展“四位一体”河道管理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各乡镇积极组织开展“洁净乡村”、“爱我家园”、“保护母亲河”等主题活动, 经常性开展河道保洁和卫生清理工作, 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 促进各地河道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加强考核督查。成立了5个“洁净乡村”督查小组, 将河道保洁工作作为督查重点, 进行不定期暗访, 按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 实行月度排名制。同时, 将考核结果与乡镇工作经费安排、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挂钩, 通过表扬先进, 鞭策后进, 有效地促进了乡村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行业监管。设立河道管理举报有奖电话。采取集中整治和重点查处相结合的方式, 每周开展两次以上的执法巡查, 每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执法检查,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自开展活动以来, 全县上下共投入河道管理经费700多万元, 人力3.8万余人次, 组织开展了各种河道保洁活动20多次, 清理河道垃圾600多吨, 查处各类违规行为40多起。

2.3 以村民自治实现河道管理长效化

一是融入村规民约。把河道管理工作融入《村规民约》中, 由村民代表自行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相关内容, 使其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村两委依据《村规民约》相关内容, 自行组织日常检查、宣传教育和对违约者的处理, 达到了群约、群防、群治的目的。目前, 全县391个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二是实现村民自治。通过群众自我制定村规民约、自我组织日常巡查、自行组织处罚, 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监管、自我预防的作用。各责任村都建立了正常的巡查队伍, 利用当地村民情况了解、检查方便、人头熟悉的特点, 使检查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村委会依据村规民约对相对人进行合情、合理、合规的处理。三是强化源头管理。全面实施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办法, 大力实施农村改厕改栏,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 在偏远乡镇建立了垃圾中转站, 每村每户设立了垃圾箱 (筒) , 建立了门前“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美化、包整洁有序”的“三包”责任制, 从源头上保证了河道的清洁和水质安全。

3 河道整治的成就

3.1 引排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疏浚淤泥, 拆除坝埂, 沟通水系, 配套桥涵, 有效增强了农村河道的引排蓄能力, 减少了有水灌不上、有涝排不出的问题, 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疏浚河道57km, 护岸67.5km, 清障15.7万立方米, 筑堰120座, 连通水系10.5km, 亲水河埠87座, 绿化河岸84.6km。防洪减灾效益562万元,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0.98万亩, 新增粮食产量可达104万千克, 新增经济作物增产值为188万元。

3.2 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通过清出淤泥, 清理垃圾, 清除杂物, 控制污水排放, 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 使得农村河道的水质得到较大改善, 农民群众时隔多年后又可以在农村河道中淘米、洗菜、戏水钓鱼, 消失多年的人水和谐的景象又重现水乡, 不少地方农民群众将疏浚整治后的农村河道称为“健康生命河、致富幸福河、干群贴心河、洁美家园河”。

3.3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村河道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 积极开展河坡塘埂整治、河岸护砌、植被绿化。绿化了河坡、塘埂, 使得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很多地方河道疏浚整治结合农村景观河道、休闲广场建设、环境卫生的整治, 在村里建起了化粪池、垃圾箱, 同时配备专职环卫队伍,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种种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 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通过农村河道整治, 在溪边增加新的亲水开放空间与休闲场地, 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保护和延续了遂昌县特有的山水风情, 提高了乡村生活品位和质量, 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对实现遂昌县“经营山水、统筹城乡, 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总体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海亮.中国农村的水环境问题[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 2003, 5, 28.

[2]李贵宝, 王东盛, 谭红武, 等.中国农村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其保护治理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3, 1 (2) :29~3 3.

河道环境论文 篇9

1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生产活动需求, 城市中的河道系统重建工程频频实施。但是由于技术和理论的发展限制, 河道的建设引起了水环境系统的消极变化。河道生态环境污染的加重也使得河道的生态治理和修复问题备受关注。从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 我国城市的河道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的污染和破坏问题:

1.1 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

天然的河道本是自然界的天然产物, 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却往往考虑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等等, 这一类强行改变河道天然形态的建设方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河道天然水系结构的改变及其生态功能的弱化。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河道功能现代化的强调, 对河道的整改只考虑行洪排涝的功能, 片面注重河道的行洪速度。在河道的建设工程中往往采用硬质的护坡材料, 例如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块体, 亦或是使用浆砌石结构对河道进行护坡的处理。然而这种硬质而又封闭的护坡结构却阻碍了地下水与河岸土壤的直接接触, 使河道水体中的各种生物、植物等生命体失去自然状态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水体自净能力。

1.2 河道水质的严重污染

目前, 城市中大部分的河道严格上来讲既不属于天然河流也不算是彻底的人工渠。城市河道的水力特质具有其独特的一面:进深浅、河道直、流量小、流速慢。这一水力特质已经埋下了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系统脆弱的伏笔。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密集居住,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产生了众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工厂, 这两者所共同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也与日俱增。再加上目前河道污水处理的能力滞后,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废水和污水是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网中的。据统计, 200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428.4亿吨, 其中, 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就达到了227.7亿吨, 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仅是18.5%, 这意味着至少有80%的生活废水无法处理, 加上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污水, 早已超过了河道的自净承载力。有资料统计, 80%的中国河流受到污染, 水质都低于Ⅲ类, 河道水质污染严重。

2河道生态环境的防护及治理

河道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因此, 河道生态环境的防护和治理也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 其防治举措也应该是整体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其总体的防治目标应该是:通过人工的生态化防治措施, 使建设中的或是治理后的河道能够具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体系, 形成具有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野趣的、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的城市河道体系。

2.1 河道防治的生态性策略

对河道进行治理的生态性策略主要可以通过对河道形态的修复来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 就是要求要保留河道弯曲的自然形态, 或者将已经顺直的河道进行自然体态的弯曲修复。

2.2 河道防治的工程性策略

河道的防治工程应依据河道的天然地势, 尽量避免截弯取直的做法, 以保持河道天然的生态环境。防治工程应充分考虑短期与长期、整体与部分等因素来合理布置堤线, 采取工程改造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对混凝土材质的硬质河床进行拆除, 保留河岸侵蚀、淤积、冲刷等自然现象, 使用自然力, 促使浅滩等河道边缘环境的产生和自然分布。同时对河床的改造主要可以采用自然界的生态材料, 例如黏土以及原河底的底泥, 还可以使用透水性能较强的卵石和砂土对河底进行保护性修复, 构成如同天然形态般的生态河床。而台地上的坡面可以采用框格型的混凝土植入草皮护坡, 这样既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 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工程的开销。

2.3 河道防治的政府管理策略

河道的有效防治措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 以及环境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因此, 进行科学有效的政府管理, 加强环保监管,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同时, 加强相关的环保部门、环保技术机构的建设等, 促进河道防治工作实施和监管的管理体系。加快健全河道工程监管网络, 加强各部门科学有效的合作, 使河道的防治工作做到规范化、体制化、日常化, 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监管机制。

3结语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 水体环境能够带给人类最亲切的自然美感体验。同时, 水环境的保护和完善也是建设宜居型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总之, 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美化离不开正确的防护和治理理念, 只有科学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性的防护才是河道生态建设的最佳途径。不久的将来, 我们将期待河道的生态美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蒋屏.董福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河道环境论文 篇10

1环境影响分析

1.1从工程兴建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方面看

(1) 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并将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加以改善, 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比如,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 可以提升城市品质, 增加居住的舒适度, 并为民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 既可以满足公共职能与民众需求, 又可以解决城市河水污染, 还可以带来旅游事业的创收; (2) 经过环保工程施工建设后, 有利于生态湿地的恢复, 并增加自然资源的储备, 为后代造福, 最主要是, 对民众而言, 可以享受到更具品质化的生活质量, 改善雾霾带来的重度污染, 改善生存条件, 每天欣赏到清水、蓝天、绿地、美景,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 经过对污水资源的处理与利用, 可以转害为利。

1.2从不利影响方面看

1.2.1从水环境的影响方面

若施工中大量堆积松散土料, 而防护措施不当, 则会造成雨水时节的土料流失, 并入河道之后, 形成淤积河床;而油性废水在施工机械的检修与冲洗中, 流入河道, 也会增加油类污染, 再比如, 施工废水的排放, 以及砂石料清洗、混凝土浇筑、养护冲洗等产生的废水即是如此, 会明显浸染到水质, 造成水质变坏, 并产生悬浮物质, 沉降后也会造成淤积现象;加上施工时间长、生活污水多, 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1.2.2从大气环环境影响方面

施工中, 扬尘、废气、噪音等, 不但影响空气质量, 也会排放出诸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 加上悬浮颗粒, 造成雾霾升级, 增加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另外, 扬尘污染不易沉降, 到处飘落, 影响人体健康的同时, 造成了公共环境的污染, 还有, 机械施工会对城市附近居民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 对声音环境的影响, 影响其工作质量与睡眠质量;而从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看, 施工场地的开挖, 会造成河道小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种类发生变化, 打破小型生物链, 经过劣质水质状况的不断加剧, 也会给水体生物的存活造成问题、原有形态的变化, 严重者可带来水土流失。

2环保措施

2.1从水环境的保护方面看

2.1.1在不同季节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

比如, 在夏季, 对土石料可以做好防冲措施, 对临时堆放的土料进行土工膜覆盖, 还可以在其底部进行编织袋垫底、拦挡与覆盖等。

2.1.2对施工废水的治理

通过清洗点的集中设置, 并进行集中处理, 比如, 合理选点, 设置沉沙池、平流式沉淀池, 然后进行沉淀处理, 最后将处理后符合标准的水体科学排放至河流;而对于泥浆、细沙等, 可以进行渣场回收再利用。在处理时, 对排放水的p H值的测量, 待达标后再行排放;若未达标, 则需进行二次处理;若是含油的废水, 可采用直接隔离的方式, 将车辆的检修与冲洗, 安排至修理区;而生活污水, 可通过垃圾回收、粪便转移的方式进行合理处置, 一般可以选择邻近村落的农户进行回收。

2.2从大气环境的保护方面看

2.2.1在选择工程机械时, 以低能耗、低排量的为主, 而且, 对尾气排放进行检测, 达到标准后, 方可进场;在油料供应方面, 以零号柴油、无铅汽油为主, 尽量减少空气污染的致污因素;在扬尘的治理方面, 可以通过施工区的围护, 对颗粒散料的遮盖、运输中的严密封存来实现;在装载土料时, 可以堆放整齐, 并减少受风面积, 必要时, 增加湿度与覆盖措施, 减少扬尘量。

2.2.2对工程施工车辆、运输车辆, 应该限速, 并进行河水跟进, 增强管理措施, 制定空气保护的相关条款, 派谴专人进行看护与管理, 与相关的保洁单位进行合作, 增加保洁措施。

2.2.3即是对噪声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择噪音小的施工设备, 并且还可以通过增加机械的维修保养以及增加防声工具、禁按喇叭等措施, 来实现对噪音的防治。

3结语

总之, 人类社会因自身的盲目发展带来了诸多生存困境, 如资源的滥用与土地滥垦、森林滥伐等, 不但造成了资源枯竭, 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尤其是在资源与能源的盲目消耗方面, 几乎耗尽了后几代人可享用的自然遗产;另一方面, 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了自身的困境, 并积极向着生态、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河道治理类工程的施工方面, 需要加强对局部问题的重视, 并从整体上进行科学把握, 同时, 需要加强各种监控手段与治理措施, 尽可能以生态化的手段进行生态恢复。

摘要:本文以河道治理类工程为主题, 探讨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相关的环保措施实施问题。首先结合环境影响, 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有利影响因素、不利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重点论述了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噪声防治方面的环保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 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交流, 同时, 希望可以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环保实践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环保措施

参考文献

[1]包静晖.应重视对河道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建设科技, 2013 (12) .

湘江长沙段河道西移断想 篇11

2012年1月,多家媒体报道:长沙万达广场发现宋、明清时期的“古城墙”和淤泥层,考古专家推断当时湘江东岸在“古城墙”脚下,“古城墙”是依岸而建,有点水上城市威尼斯的风范,故湘江东岸曾发生往西挪动了约100米的改变。

现在所说的“古城墙”到底是城墙还是挡水的堤防有待考古、水利和古建筑专家的进一步研究,而由此推断湘江河道的改变则千真万确。其实任何一条河流无论大小,自形成之日起就在自然的或人为作用下在不断改变,湘江也不例外。

说起湘江的改变从时间上可分地史时期和历史时期,前者以百万年、千万年计,后者以年、几十年或百年计;在空间上可分全河流和某些河段。

河流的重大改变,在地史时期或史前时期完全是自然因素的结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缓慢过程;在史后时期,特别是近现代,人的生产力很强大时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是两种因素的结果,可在短期内发生。

湘江全河河道在史前时期由自然因素导致的改变,只能由“地质遗迹”反应出来。例如湘江的长沙段在史前时期有过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决定于她所处的地质环境。长沙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可谓“环城皆山也”,其地形属于盆地,习称长沙盆地,地史上曾由于发生过间歇性掀斜式的升降运动,南部地壳抬升量较大,向北逐渐减少,因而形成长沙南高北低的地势,城南的金盆岭、豹子岭一带,海拔均高于100米,而城北的湘、浏二水交汇处,海拔不超过30米,故而使湘江北去。在约7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早期,古湘江流动在西之岳麓山东坡天马山和东之石马铺之间的宽阔地带,当时的深河槽部位自南而北大致在湘江东岸现主城区的新开铺、东塘、白沙井、烈士公园一带;同时有古浏阳河从东北方向的石马铺一带进入长沙盆地,与古湘江相汇于烂泥冲一带。中更新世中期古浏阳河顺着掀斜方向侧向北移至赤岗冲北缘和劳动路附近,在妙高峰北坡进入古湘江,以后继续向北移至浏城桥附近入古湘江。中更新世晚期古浏阳河经浏城桥,芙蓉广场(原火车东站),再折向东往北至烈士公园,绕过黑石渡向西注入古湘江。可见古湘江与古浏阳河就在长沙盆地中交错游弋,居无定所,时常在改变中。

这种现象在历史时期也在发生,例如在今五一中路的原省二轻局院内,50年代曾经挖出过唐代木船,原二轻局正北面的蝴蝶大厦在基建现场清理出10多米深均是淤泥。这是湘江还是浏阳河改变的遗迹,尚不能断定,不过河中有船属于湘江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湘江,或是湘江的一个凹岸,那么湘江自唐以后就由蝴蝶大厦一带向西挪,到宋代已挪动了好几百米到达万达广场一带。

河道环境论文 篇12

1 生态河道治理思路

生态河道治理指的是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确保河道排涝、防洪、引水等基本功能的实现,同构人工修复等措施的实施,对河道水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构建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按照河道治理的特点和要求,对生态河道进行治理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主要包含对河道天然资产的识别、对河道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河道生态治理的次序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实际相符的河道治理措施。生态河道治理需要遵循自然性、协调性、综合性及经济性等原则,设计修复方案中,一方面需要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河流的生态景观功能的需求及对人们在亲水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除此以外,对河道周围的水文、地形等自然环境以及水下、河岸物种要充分进行利用,构建河道生态系统。同时也要考相关经济因素,在实现生态河道治理目标的基础上,也要将治理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并统筹好后期维护工作,促使生态河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环境与河道治理结合应用的策略

2.1 合理选择植物配置

从某中程度上来说,河道属于一个小范围的生物圈,需要保持该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河道范围内植物配置能够对河道两岸环境进行改善,同时也能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土质,为土壤提供多种有机质,也能使河道土壤的蓄水能力得到提高,使喝水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和侵蚀能力降低。植物落叶对水波有阻挡作用,可使洪水的冲击力降低,对水质也有净化作用。在河道植物配置中,选择何种植物类型非常重要,植物的选择应该与城市绿化规划结合在一起,并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结合,在河道需求及环境美化要求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植物进行搭配,如水中绿化带、堤岸绿化带及防浪林带等植物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植物要尽可能选择本地物种,不宜选择外来物种,避免植物生长异常,出现生长停滞或疯长的情况,对生物链带来影响。

2.2 河道断面的生态效益

进行河道断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设计问题,要确保所设计的河床能够应付河道不同季节不同水量与水位,保证河道常年由谁。结合河道所在地,对河道断面合理设置。例如,部分小河流由于常见水流量都比较小,断面结构可选择多层台阶式,确保低水位存在连续的蓝带,为河水中的生物也能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能够满足防洪的需求。在河道断面施工中,尽可能不要采用砌石或混凝土,此类断面对将水流与路堤的连接阻断,对两栖类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河道内生物多样性。如果河道位于郊区,在设置河道断面的时候尽可能保持天然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保证,同时也能够形成天然生态景观。

2.3 河道平面形态的天然性

在对河道平面形态进行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生态、自然、安全、观赏、文化、亲水及整体性原则,河道的弯曲程度尽量保持原状,弯曲的河道可使洪峰得到缓冲,对水流速度可有效控制,能够在洪水发生时将洪水的冲击力减弱。同时,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也是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保持河道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尽可能的保持河道平面形态富有动态和自然流畅的效果。

2.4 河道护岸生态性

河道治理过程中,河道护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往往不被重视,很多时候治理工作中认为河道护岸施工是负担,草草了事。其实河道护岸一方面能够起到防洪的作用,对岸堤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防止泥沙淤积,保持水流的畅通。因此,在河道治理规划设计中,对河道护岸也要加以重视。具体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安全因素,同时还应该从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方面进行考虑,护岸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生态材料,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混凝土、砌石等材料的应用。护岸属于预防安全的基本工程,具有稳定河势的作用,属于防护性工程。此外,护岸也在航道治理、岸线利用方面有重要作用,所以应该给予重视。

2.5 河道蓝线设计

河道蓝线是对河道位置与生活区域之间关系的反映。很多时候,在设计中一方面考虑对洪水有效的预防,另一方面考虑对最大限度的利用建设用地,往往采用裁弯取直的方法增加建设用地和防洪需求,但对河道蓝带的规划往往处于忽视状态。尽管这一措施有效提高建设用地,但对河道生态圈具有破坏性作用,河道自然生态景观也受到破坏,对河道的长期规划非常不利。因此,对河道蓝带规划中,要在满足输水灌溉、防洪排涝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河道蓝带的观赏性,结合河道自然形态,对河道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进行保护。在河道治理工作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满足防洪排涝需求,还要满足生态环境需求,保证河道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营造出和谐稳定的水环境生态系统。

3 实际案例

某区打造城市水系区域,该区沿河流而建,针对该河河道进行治理,河流流经市区阶段,有三道景观坝,景观坝工程不但具有水利功能,同时还具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效果,坝体主要采用砂砾石、混凝土框格等材料,结合草皮植被,实现了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该河流生态护岸工程对洪水进行分区划分,洪水位安全高程以下用C20混凝土坝,以上用植草框格,逐渐过度,一方面实现了对洪水的有效的预防,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草皮的生长,将堤防与景观结合在一起,并在坝顶修坡边缘种植景观林带,增加了堤坝的生态景观,该工程很好的将人文、生态、环境、防洪、排涝等治理目标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4 结语

河道治理工作必须要认真落实,但治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不能盲目进行。以消除安全隐患为目的,提高河道的防洪、蓄水能力,在此基础上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构建水生态景观。因此,治理中需要对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含城市建设绿化规划、河道生物多样性维持、河道远期规划、河岸建设以及后续管理等方面内容。多方位全面的进行规划施工,确保河道环境的根本性改善。

参考文献

[1]占明飞,李仁霞,郑泽鑫.重污染村镇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与示范[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5-8.

[2]行航.河道治理及沿岸绿化工程探讨——以深圳龙岗河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1(07):475-476.

[3]唐国滔,姚焕玫,胡湛波.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水产科技情报,2010(04):198-202.

[4]赖勇,施林祥,郑旭明.山区河道生态防洪堤关键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09):142-144.

上一篇:意义略述下一篇:网络系统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