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护岸(共7篇)
河道护岸 篇1
笔者工作的地点位于四川北部山区, 河床比降较大, 又处在米仓山暴雨区, 河水陡涨陡落, 冲刷力强。为了完善堤防建设, 提高堤防的防险抗灾能力, 堤防护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河道堤防护岸中常遇到的问题出发, 提出了一些河道堤防护岸的建议。
一、堤防岸坡遭受破坏成因分析如下
(一) 河道堤防遭受自然灾害破坏较为严重。
河道堤防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受坡度、土壤、降雨和风的多重因素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河道的边坡是否稳定, 主要是看土体内部的剪切力和土体的抗剪强度孰强孰弱。如果土体内部的剪切力超过了土体本身的抗剪强度, 就会引起土体大面积滑落现象。而且坡面越是陡峭的地方, 雨水的径流速度就越快, 这就会加速土壤的侵蚀;土壤若多为沙质土壤, 其粘聚力就会很弱, 植被的生长也就很困难, 造成大面积的表土裸露;四川北部山区降雨多发, 而且雨量较大, 大范围的暴雨带走了表层土壤, 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堤防比周围地面要高, 风蚀作用对堤防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 特别是在冬季和春节, 比较干旱, 土壤含水量较少, 风蚀作用更是加速了堤防的损坏程度。
(二) 施工不当加大了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难度。
1、护坡工程中常出现浆砌石填筑砂浆不足问题。
浆砌石的石块之间应有足量的砂浆填筑, 石块之间不得挨靠, 这样可以保证浆砌堤防整体的强度。在施工中应先在垫层上铺筑砂浆后再砌石, 但是很多项目为例图方便, 并没有按这些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常常是当阶段验收时才发现砂浆填筑量不足或是干脆就没有放入砂浆。浆砌石实际上变成了干砌石施工, 施工质量面临挑战, 造成返工现象较多。
2、人工搅拌砂浆现象时有发生
众所周知, 人工搅拌砂浆有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人工搅拌出来的砂浆常常不均匀, 砂浆配合比难以控制, 这严重影响了砂浆的质量, 堤防建设的强度就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所以施工中必须用机械搅拌砂浆, 提高堤防整体强度。
3、对验收现场没有加以保护, 造成验收中的工程遭到破坏。
在对模袋砼垫层基础进行施工验收时, 一般按100米分为一段进行验收, 施工完一段验收一段。但是在实际施工中, 某些堤段常一次就验收几百米, 这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由于模袋砼垫层基础施工速度比较慢, 如果没有对其加以保护, 人员和机械的来回活动会对验收现场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以下几点河道堤防护岸的建议
(一) 采用浇筑混凝土块护坡的方法护岸
1、施工程序:土方基础开挖、修边坡→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反滤层铺设→混凝土块铺装
2、土方基础开挖、修边坡
河道护岸工作开始前, 应先进行河道的清淤工作, 土方基础开挖要依据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施工, 特别是测量好的轴线、高程、边线、坡度要控制好。护岸清基要做到坡面平整, 没有碎石、杂草、树枝等杂物。在修坡的施工中, 除满足设计的要求外, 还应注意保护环境, 不要大面积的翻动坡面的植被, 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3、混凝土浇筑
护岸采用C20砼作为底座基础。外墙沟、盖板也都采用C20砼浇筑。盖板尺寸一般为宽度500mm, 厚度250mm。伸缩缝的间隔一般15m设置一道, 用油浸夹板填筑, 外观上要求上下一致, 垂直贯通。另外前面提到过的,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 以保证其承载力一致。为了使浇筑后的混凝土颜色一致, 没有色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一是尽量使用同一产地的水泥、同一的配料比、相同的坍落度;还有就是拆模后及时修饰, 用白水泥与普通水泥 (结构物用水泥) 按照1:3掺和均匀后再用厚海绵块将水泥沿同一个方向均匀涂刷, 修饰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 利用水化时砼表面散发的水蒸气将水泥与结构物粘结在一起, 所有的结构物都统一进行修饰, 以求颜色一致。
4、土方回填
岸坡的土方回填质量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所以回填时应严格按照堤防工程回填土标准进行。采用分层回填夯实的方法, 每层的回填按照厚度一般在300mm以内, 压实度不小于0.90的标准进行回填压实。否则有可能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另外回填土不得采用有淤泥、植被根茎和垃圾废物的土进行回填。
5、混凝土块铺装
铺装的技术要求很高, 护岸底部采用C20混凝土护脚, 顶部用同样标号的混凝土压顶, 且每隔5m需要设置一道切割缝, 缝宽通常为10mm。铺装是要按照施工技术图纸实施, 还要不定时的检查铺装后的混凝土块是否纵向垂直和横向是否水平。以保证铺装的美观和整体质量。
(二) 采用浆砌块石护岸
浆砌块石砂浆使用搅拌机进行拌合。铺筑浆砌块石时采用铺浆法和分层砌筑法。铺浆厚度控制在30-50mm, 上下应该错缝, 内外搭砌稳定, 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1m。每层都要找平, 分段位置选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在铺筑砂浆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将块石洒水保持湿润, 让其表面充分吸水, 但又不留残水, 水平缝宽度不大于25mm, 垂直缝宽度不大于40mm, 如果空缝比较大, 应用碎石进行填筑。平砌石工程的砌体底部垫稳填实, 避免浆砌石架空, 并不得叠砌和浮塞。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 最好选用石料坚硬、不易风化、没有裂纹和大小均匀的石块。
(三) 采用河道堤防生物防护方法。
河道堤防生物防护方法作为新型的护岸防护方法, 因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够保证岸坡强度的双重优势, 已成为现代堤防防护方法中的一种潮流和趋势。下面列举了在采用河道堤防生物防护方法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1、岸坡的防护措施
在对岸坡进行防护的过程中, 要尽量保持岸坡的原本形态, 不破坏岸坡的原生植物。对于部分不稳定的岸坡可以采用某种工程措施加以稳固。应避免大面积的削坡, 破坏整个堤段的坡面统一性。在施工中, 尽量不要单单用浆砌石、干砌石、混凝土块一种方法护岸。工程措施和植物护岸相结合的岸坡防护方法较为理想。在岸坡处种植适宜的植物, 可以做到防冲固坡, 减少水土流失。
2、选择适宜的堤型
在对堤型进行选择的时候, 应结合当地和周围的环境综合考虑, 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进行综合比较。选择的堤型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条件外, 还应格外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技术的要求。尽可能的追求生态环保材料和缓坡施工, 可以让植物有很好的生长环境。尽量不要选用钢筋混凝土和浆砌石堤型, 因为这些堤型和周围环境很难协调起来, 也会给后期的修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结束语:
综上可以看出, 河道堤防护岸采用工程防护和生物防护完美结合的方法, 是一种新型的护岸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起到了加固堤防的作用, 在以后的河道堤防建设中值得借鉴。
摘要:在河道堤防工程建设中, 由于堤防岸坡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所以堤防护岸工作一直都贯穿堤防建设的始终。对河道堤防护岸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采取有效办法加固堤防, 是堤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河道堤防,护岸,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兆忠.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与生活, 2012, (10) .
[2]董哲仁.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J].水利水电技术, 2008.4.
[3]李林.对堤防及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 2010, (23) .
河道护岸 篇2
城市河流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水利行业的一个新课题。 城市的河道水系不仅是城市主要的排水通道和防洪安全屏障,也是城市重要的滨 水 空 间 ,积淀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是城市居民主要的游憩休闲场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的功能定位再也不能简单的局限于防洪、除涝、航运、水调度等传统功能,而应注重多位一体、多功能融合,体现新时期的治水理念。 生态河道的建设旨在通过城市河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水景观和亲水空间的营造,以及优秀水文化的有机融入,在充分保障河流的水安全基本功能的同时, 体现河流的社会、人文、艺术、美学和文化内涵。 笔者结合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小潢河城区段生态整治项目,探讨生态护岸形式的选择及设计, 以期为其他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小潢河是竹竿河的一级支流,淮河二级支流,发源于涩港乡同心村, 干流全长 89.34 km, 流域面积796.0km2,是纵贯罗山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罗山县城内小潢河长 3.82 km,河底比降为1/,河底宽为25~40 m,设计防洪标准为一遇,治理段末端相应流量为 1382 m3 / s。 现状城区段小潢河为复式梯形断面,主河槽一级边坡为浆砌石护砌,护坡状况良好,无大面积损坏现象,二级边坡为较大菱形框格护坡,框格内被两岸居民种满了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框格护坡大部分损坏,边坡与滩地侵占现象严重,改变了河道糙率,影响河道过水条件,存在现状防洪标准低,滨水生境单一、缺乏亲水游憩功能等问题。小潢河治理范围为桩号0+650(灵山大道以上300 m)~4+470(罗息路以下 450 m)段,治理长度为3.82 km,河线总体走势为由西向东。 左岸设计范围至现状滨河道路, 右岸设计范围为原河道开口线外延 50 m。主要治理措施是,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新筑堤防及两岸生态景观设计。
2 护岸形式比选
2.1 河道边坡常用护岸形式
河道边坡常用的护砌形式有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石硬护 、植草框格护坡 、混凝土连锁块护坡 、生态混凝土护坡等 。
2.2 不同护岸形式的.优缺点
(1)现浇混凝土护坡。 抗冲刷能力强,施工较为方便,但适应变形的能力差,景观效果差。另外,混凝土护岸表面光滑,在城市人口聚居区域,对居民活动带来安全隐患。
(2)植草框格护坡。 植草框格施工简单,透水性好,可进行植物种植,生态性较好,但抗冲刷能力较差。 另外,两岸居民往往在框格间种植农作物,侵占河道,不利于河道管理。
(3)混凝土连锁块护坡。 单体连锁板块结构简单、灵活,适宜批量生产。 板块组装施工后,相邻板块之间连锁,整体性好,也具有一定的柔性,但护坡外观感觉比较生硬,且造价较高,不利于植物种植,生态性差。
(4)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是将生物基质密实到抗压强度为 10~15MPa、连续孔隙率大于 25%的水泥混凝土孔隙中,使得植物可以在具有孔隙的混凝土中生长。 生物基质混凝土是在不削弱水泥混凝土骨料层抗压强度的前提下, 使得混凝土中能长出花、草、灌木类植物,从而对河道边坡生态植被修复的综合技术。 其优点是, 具有良好抗压强度;采用BSC-J 生物剂保持长效效应,杜绝化肥、营养液等肥料的使用,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多样化、专业化的植物配置可以确保植被保持长效的生态效应;现场连续浇筑,整体性好;抗冲刷性能强,可以抵抗流速小于 5 m / s 的水流冲刷。
2.3 罗山县小潢河城区段护岸形式选择
通过对以上几种护坡形式分析, 并考虑到小潢河以防洪为主要功能, 既要满足抗冲刷性能及生态要求,又要从根本上杜绝两岸居民在边坡上耕种,所以,其护岸形式采用生态混凝土护坡方案。
3 护岸设计
3.1 设计理念《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2011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 《河南省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要求,城市河道形成“水清、流畅、岸绿、安全”的生态新格局。 同时,随着罗山县的发展, 人们对城镇居住和休闲娱乐环境的要求提高,加强城市河道治理,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健康、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滨水环境,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合城市规划,小潢河滨河景观是城区主要的滨水休闲空间,小潢河治理在满足防洪除涝、水资源调度的基础上,考虑景观建设及水生态修复,提高水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景观效果,达到河畅水清、岸洁景美、人水和谐的新景象。
3.2 设计方案
3.2.1 护砌高度确定
新筑堤防河段二级边坡护砌高度为从一级平台至堤顶, 设置防浪墙河段二级边坡护砌高度为从一级平台至20年一遇洪水位,局部无新筑堤防和防浪墙的河段护砌至现状地面高程。
3.2.2 生态混凝土护坡设计
生态混凝土由生物基质混凝土骨料层和生物基质植被层组成。铺设生态混凝土前,先在坡面浇筑混凝土框格,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框格净尺寸为3m×3m, 框格梁断面尺寸为150mm×150mm(宽×高)。在框格梁内,先后铺设 150 mm 生物基质混凝土骨料层和 50 mm 生物基质植被层。 护坡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 C20 混凝土护脚和压顶,护脚尺寸为 400 mm×600 mm(宽×高),压顶尺寸为 300 mm×220 mm(宽×高)。
4 结语
关于河道生态护岸技术探究 篇3
1当前的形式特征
我国传统的护岸形式是河岸衬砌硬化、河道两岸修筑防洪堤岸并实施硬化护坡,此类方式的缺陷非常多,比如使得河道中的各项物体不能有效地和地面之间联系,导致生态受到影响,其自净水平受到影响,其以往的滨水氛围出现了变化,以往的协调的任何河道之间的内在关联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和目前的我们的思想意识之间有非常显著地差距。
2具体的功效
其有着许多的功效特征,接下来重点的分析讲解。
2.1具有显著地防洪等功能
由于经济高速前进,居民对于生存区域的规定也不断的严苛起来,由于不断的开发利用,使得许多的河道规模受到影响,不断的变小,除此之外,因为很多区域雨水多是存在于夏天的时候,这就使得河道的防洪水平受到影响。但是通过我们提到的该项措施来看,其不单单有着别的护岸工艺的优势特征,同时还有着另外的一些特征。接下来具体分析,当夏天出现洪水的时候,因为该项方法是通过许多的树木等来起到防洪的功效的,当水流经坡面区域时,不会影响到河岸,同时还会把许多的洪水存入土中。当水退之后,其中的水会再次的流到何种,起到调蓄的功效,确保高峰合理的应对,降低了洪灾现象的发生几率。所以,其不仅仅有着防洪等功效,同时还能够对水进行调蓄。
2.2具有显著地生态功能
对河道采用生态护岸技术,避免了江水、河道与周边隔离开来的后果,其可以江水、河道和堤防及河边植被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岸不但调节河流的流速,并且可以为鱼类等水生和两栖动物提供了栖息、避难的场所及必要的物质,使河里与河岸的生物能够相互补充,这样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2.3具有显著地景观等功能
现在非常多的河道的周围都设有绿廊,除此之外,与之对应的很多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出现了,这时长久工作的群众们在周日的时候就有机会和环境接近,能够获取非常轻松舒适的氛围,其符合时代前进。
24具有显著地自我净化等功能
其区域中栽种的许多的树木有着非常强大的根系,它们不仅仅可以吸收养分,同时还能够为各种生物等带来非常优秀的活动区域,对于净化水源来讲意义重大。
3生态护岸技术
它对于促进物种多样化有非常积极地意义,而且还能够明显的提升水质,最主要的是为人类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和自然接触到机遇。其实一个集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及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一个系统工程,和别的护岸形式比对来看,其优点非常的多,很显然会成为当今河道治理的前进方向,是时代前进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现在很多的工艺以及物料等都逐渐的被用到护岸工作中,带动了护岸工作的前进。
3.1固土植物护坡
它是使用那些具有发达根系的植被来进行护坡活动,如果水流经过的时候,速度必然会降低,进而带来的影响力也降低,使得水土流失现象不会很严重,同时还可以符合环保的规定,最主要的是可以通过植被开展造景活动,不断使得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加的美丽,同时还将大气净化。
32自然型护岸
自然型护岸是指在利用植被的同时还采用天然的石材及木材等材料,以此来提升抵御冲刷的水平。比如在日常的水位线以下采用石材及木材对堤岸进行加固处理,在它上部种上作物,此时不仅仅能够使得河道稳定,同时还有很显著地美观色彩,特别是用天然的石材和木材,由于在砌筑的时候中间有空隙,这为水下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而且也有利于河水与堤岸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态系统,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3.3复合型护岸
复合型堤岸是指在自然型堤岸的基础上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增强河岸抵抗冲刷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其主要有如下几种:
33.1利用纤维织物袋装土护岸,这种护岸是由岩石坡脚、砾石反滤排水、装土的可降解生物纤维编织物及种在编织物上的植物组成,当编织物降解的时候,其上的植物的根系基本上能保证原来编织袋内的土形成一个整体。
3.3.2面坡箱状石笼护岸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制作成梯形的箱装围栏,并在其内部投入较大粒径的石块,这样可以形成很深的鱼巢,然后在箱状围栏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使其缝隙中能长出茂密的水生植物。这种护岸方法,不但可以造景,还为鱼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和多样化的食物种类。
3.3.3骨架内植草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混凝土材料制作成一个一个的小框架结构,并用这些框架对土质进行防护,在防护工程结束后,即将边坡分割成若干块状的结构,这样可以在每一个块状的结构内布置不同的植物种类。
3.3.4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亦称绿化混凝土,其是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的,这种护坡形式最大的好处是生态混凝土预制块可以直接作为护坡结构,不仅仅可以加固河道,同时它上面还能够种上许多的植被,使得环境变得更加的美丽,确保防洪和绿化之间有机统一。
3.3.5土壤固化剂法,这种方法是由于固化剂中的水分子能与土壤中的水分子形成化学键,产生很大的吸引力,进而确保水能够依存于它的附近,而且还可以促使植被等获取生存空间,同时还会出现孔隙进而确保土具有合理的防御渗漏的能力。
3.3.6水泥生态种植基,其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性材料。其中固体是指土壤、有机质及低碱水泥、河砂组成的胶结材料,研究此类植基础时,用稻草等成孔材料形成孔隙,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及氧气。
结语
由于经济高速前进,我们坚信很多全新的工艺特征以及物料等会用在该项工作中,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用何种物料还是工艺,都不应该盲目的进行,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形式开展分析,而且要和附近的生态之间保持统一。护岸巩义市确保河道合理发展的关键方法,我们坚信随着时代的高速前进,护岸工艺一定可以获取有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伟.生态护坡工程系统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8(1):117.
[2]董哲仁,孙东亚.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河道护岸 篇4
人类社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 容易忽略对环境的保护, 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河道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河里的水不再清澈, 河里的生物越来越单一, 各项功能逐渐衰退, 然而, 河流是人们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受到破坏之后, 恶劣的环境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困扰, 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逐渐采取措施对河道进行保护, 为了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利用生态的方法对河道护岸进行建造, 发挥人类的智慧, 对河道进行有效保护。
一、河道生态护岸的概念
河道生态护岸的发展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河道生态护岸工程比较宽泛, 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 河道生态护岸通常都是通过种植植物, 利用植物的自身的治理能力, 人类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通过人类和植物的相互配合, 最终达到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目的。生态护岸的建造设计方案很多, 针对不同的河道的特点, 采用的方案也不同, 收到的效果也不同, 护岸的造价也不同, 在选择生态护岸方式的时候,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保证护岸能够防洪水, 经得起洪水的冲刷, 对河堤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 在生态护岸的建造和施工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其质量, 其次要考虑的问题是:建造的生态护岸是否对生态环境有修复的作用, 施工的过程中, 尽量不要进一步的破坏原先的生态系统, 而是在保护原来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生态护岸进行修复。
二、当前河道提防存在的问题
1、部分提防建造的时候要求比较低, 高度不够, 对洪水没有起到真正的防御作用。2、有些堤防质量不达标, 出现滑坡或者漏水等问题。3、没有处理好河道的支流, 发大水的时候容易发生倒灌现象, 同样会造成洪涝灾害。4、没有处理好平原洼地的内涝问题。
三、护岸类型的选择
河道堤防的生态护岸建设过程中, 要选择适合的护岸类型, 在保护河道的原则下,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河道的生态进行修复, 在建设的初始阶段, 首先要对河岸的生态系统有足够的了解, 在认真调查分析之后, 确定护岸的类型, 通常情况下有:自然护岸、人工自然护岸、抗冲护岸, 对这三种护岸方式的具体选择, 就要结合河道的特点。
1、对于河道的主槽比较宽阔, 河水流速比较平缓, 河岸比较宽广, 没有被河水冲刷的可能, 而且河岸旁边没有重要的建筑物, 河水的水位又比较深, 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河段, 可以采用自然护岸方式进行保护, 可以在河岸旁边种上喜水性的植物。
2、对河道主槽比较直, 而且水的流速比较快, 对河岸有一定的冲刷破坏, 同时, 又要求有一定的观赏性的河段, 可以采用人工自然护岸的方法对河道进行防护, 同样是在保证原来的自然植被没有被破坏的基础之上, 对河岸生态进行防护, 利用生态混凝土, 或者土工织物进行护岸建设,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河岸抗冲刷能力, 同时河岸的观赏性也大大的提高, 符合人们的观赏要求。
3、对于那些位于凹岸, 河水流速大, 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损坏比较严重, 而且, 河道旁边没有滩地, 周围又有重要的建筑的河段, 出于抗冲击的需要, 这些河段应该采用抗冲护岸的方法进行护岸建设, 具体的做法:可以在河水冲刷比较厉害的地方, 在水位以下的, 可以利用浆砌石、混凝土进行修建, 提高抗冲刷能力, 在水位以上的, 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框格加植物进行护岸。如此一来, 在增加抗冲击能力的同时又增加了河岸的观赏性。
四、河道生态护岸的主要技术类型
1、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护坡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片状材料制作成单元格, 然后在单元格中填土种草。等到单元格中的植物长大以后, 就能把泥土, 草皮等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起到加固的作用。这项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 而且实用, 加固效果很好, 比较适用于河道流水比较平缓的河段, 但是这项技术也有它的缺点, 那就是抗洪水冲击能力不够, 在洪流爆发的时候起不到真正的护坡效果。
2、植被护坡技术
植被护坡技术是最自然最科学的护坡技术, 能够采用就尽量采用。由于植物的根系比较发达, 它可以牢牢地把土地固定起来, 而且还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对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很明显。此外, 种植植被能够提高河道的观赏性, 达到了绿化的效果, 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所以, 对于有观赏性要求的河段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
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利用多孔混凝土材料良好的透气性, 在其表面种植植被, 保证了植物对空气和水分的需求, 植物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 与此同时, 由于混凝土材料抗冲击能力比较强, 再加上其表面成长的植物对水流有一定的缓冲的作用, 因此这个技术能起到很好的护坡作用, 在水利工程中经常用到。
此外, 对生态护坡材料也要注意选择, 结合具体方案等具体要求, 保证施工质量, 与此同时, 还要做好清理废物的工作, 保证河道的清洁, 为实现生态绿化工程奠定良好基础, 在护坡工程建设完成以后, 按照要求进行土方回填, 夯实土层, 提高工作质量。
五、小结
河道生态护岸的建造以及施工是一项工序复杂, 涉及的专业领域广, 工程时间长的工程项目, 要求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共同努力建设, 根据河段的原始地貌, 植被绿化情况, 水流缓急情况等众多因素来决定施工方案, 对河道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护岸。
摘要:城市的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 采取措施治理河道生态系统破坏的问题刻不容缓, 在治理过程中, 应该要结合当地的地质风貌、水文、还有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时期, 采取恰当的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治理河道的概念, 分析河提常常存在的问题, 然后介绍当前治理河道的主要技术, 最后对河道护岸的建造和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河道施工,生态护岸建造,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帅.河道生态护岸的建造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14.
[2]万丽, 雷李艳.河道生态护岸的建造及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5, 15 (12) :180-181.
[3]龚建达, 邱姬垚.浅谈河道生态护岸及植物护坡设计[J].城市建筑, 2013, (18) :157-157.
河道护岸 篇5
关键词:平原,河道,整治
相对来说, 河道护岸的整治不同于一般的防洪工作, 我们需要对当地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在客观上和主观上满足沿岸居民的诉求。另外, 当发生洪水的时候, 无论来势多么凶猛, 河道护岸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抵抗能力, 起码要为沿岸居民争取到撤离的时间。在现阶段的发展中, 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有很大的提升, 虽然我们加紧了预报和防控, 但灾害真正来临的时候, 似乎只有被动承受的能力。在此, 本文主要对几种平原河道护岸控导整治措施进行一定的分析。
1 软体排、石笼护坡及抛石护底相结合的平顺护岸措施
对于河湾在凹岸, 大流直接顶冲, 深槽逼近堤岸, 且对岸横向发展迅速的险工, 通常为防止河岸冲刷, 采用连续平铺护岸形式。对于我国来说, 河流沿岸的地区一般都具有一些非常特殊的环境。由于近几年对河流的破坏较大,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系统, 导致洪水等一些自然灾害的破坏力越来越大, 而我们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却在逐步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方式并没有办法在将来更好的防护。本文认为, 软体排、石笼护坡及抛石护底相结合的平顺护岸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变现阶段的防护现状, 同时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防护系统。另一方面, 采用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 对自然环境的干预较小, 不会引发更大的问题。软体排是聚乙烯绳编网作筋将丙烯布夹在当中联成排体, 用预制混凝土块压重放于水下, 再抛一定数量块石压重, 使之紧贴河底。除了上述的工作以外, 我们还要加强土工织物布的相关工作, 这种物质是软体排的主体, 对防护和控导整治措施的实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一般情况下, 我们会将土工织物布用来覆盖河床, 以防止水流对泥沙的攫取, 材料可以采用双层聚丙烯布。
2 抛石砌石护岸的平顺护岸措施
对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 很多地区的河岸都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首先, 部分河岸地区的防护已经被严重破坏, 造成河道防护僵局的出现, 如果进行大面积的修理或者重建, 当雨季来临的时候, 势必无法进行全面抵御;其次, 部分河岸仍然具备一定的防护基础, 但要是在这个固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强, 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果, 原因在于过去的情况和现阶段的诉求有很大的差异。即便是基础雄厚, 依然很难找到相互配套的技术和具体施工方案。第三, 随着自然环境遭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很多地区的河岸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固有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历史, 现阶段的一些技术需要得到适当的优化革新, 才能保证对河岸防护产生较大的积极意义。我国的河道护岸类型多样, 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抛石砌石护岸的平顺护岸措施是根据现阶段河道护岸的情况, 综合研究以后, 总结出来的控导整治措施。结构设计是在横断面上的抛石范围, 上端一般自枯水位水边开始, 下端则要根据整治河段河床地形而定, 如深乱逼岸, 应达到深乱;如深乱离岸较远, 在近岸护底段, 护脚后河床可能冲刷加深, 需加抛备填石料。抛石砌石护岸的平顺护岸措施具有以下优点;首先, 我们在应用这种控导措施以后, 河道护岸会有很大的转变, 既能解决目前的一些困境, 同时还能够为日后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其次, 当某一地方采用这种控导措施以后, 河道的防护能力明显提高, 当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 为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了非常直观的作用。
3 高洪丁坝
平原河道护岸与一般的河道护岸有很大的差别, 由于平原的特殊地形, 在防护的过程中, 必须要比一般的防护措施提高至少一个等级。另一方面, 当平原河道护岸在面临洪水灾害的时候, 并不是一次两次的冲击就结束。控导整治措施要具备长久抵抗的能力, 并且基础要相当雄厚才行。高洪丁坝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对于现阶段的发展来说, 高洪丁坝对平原的要求并不高, 但是自身的防护能力却很强, 在控导整治的过程中, 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 实现较为可靠的防护。其特点是采用沙土或粘土料填筑坝体, 块石护脚护坡, 沉排护底, 对于石料缺乏的平原河流中下游, 这种坝型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价值。确保大堤在洪水期时免受洪水冲刷、改变水流条件、促进落淤增加串堤沟高程、避免高水位时串堤沟行洪。从这个角度来看, 高洪丁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护方式。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分析, 应用高洪丁坝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 高洪丁坝的修建成本较低, 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平原河道, 在控导整治的过程中, 能够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工作系统, 再加入新技术和新工作的时候, 会实现一个全面的提高。第二, 很多地区的情况比较特殊, 但是由于高洪丁坝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 即便没有办法完全修建高洪丁坝, 也可以应用一些技术, 实现巩固作用。
4 对平原河道护岸控导整治措施的分析
4.1 要因势利导的进行
目前的平原河道经过大量的人工雕琢, 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样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有些地区的河道比较适用于现阶段的防护工作, 有些河道并不适用于河道防护工作。控导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 我们需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 并且按照“因势利导”的原则来进行工作。首先, 要对当地的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 对过去抵抗灾害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个详细的方案, 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优势;其次, 在因势利导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周边环境的变化, 否则并没有办法做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4.2 优化技术
控导整治措施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技术的实施过程,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条件不同, 在日后的相关工作中, 必须在客观上优化技术, 既要保障总体的工作稳步前进, 同时还要确保工作质量较高。优化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 技术也需要得到系统的革新, 只有应用合理的技术以及适时的方案, 才能帮助我国的河道护岸提升抵抗灾害的水平。
5 结束语
本文对几种平原河道护岸控导整治措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很多地区的控导整治措施都实现了全面发展的效果, 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进步, 未来会拥有一个更大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地方的隐患不会在一开始就凸显出来,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扩散过程, 我们必须对一些细节工作进行优化, 找出最严重的根源问题, 实现良性循环。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 控导整治措施会有一个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徐晓燕.河道护岸工程规划应重视的问题[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 (05) .
[2]高建新.平原河道护岸形式的几点想法[J].科技促进发展 (应用版) , 2012 (04) .
河道护岸 篇6
双排桩河道护岸结构, 是在地基土中设置左右两排平行的桩, 左排桩间隔, 右排为密排, 左右两排桩桩体成矩形布置以及压顶梁、前后排桩桩顶之间的连梁形成类似∏字型门架的空间结构。与单排桩悬臂式支护结构相比, 双排桩支护结构具有更大的侧向刚度, 可以明显减小护岸的侧向变形, 因而桩的长度一般可适当减少, 达到便于施工、减少工程投资的目的。目前, 上海、北京、杭州等许多城市都有双排桩的工程实例, 但双排桩护岸结构由刚性连系梁与前后排桩组成一个空间超静定结构, 受力机理复杂, 尚缺乏成熟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存在桩、土共同作用问题, 土体对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分布形式很难确定, 且整体结构为空间结构, 需建立三维计算模型才能具体有效分析。但对于整个工程设计来说, 建立三维计算模型的工作量巨大, 耗时长, 不能及时有效指导工程设计。故本文以等效刚度法为理论基础, 简化三维空间模型为二维平面模型, 采用PLAXIS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 土体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 混凝土灌注桩采用弹性本构模型, 计算中土体的重度、黏聚力与摩擦角、渗透系数、弹性模量由本工程勘察报告提供。
1 工程实例
1.1 基于等效抗弯刚度法的模型及参数选取
对于排距小于4倍桩径的双排支护计算时, 给出了根据抗弯刚度等效原理, 运用弹性支点法计算方法[1]。可将双排桩三维计算模型简化为二维模型。
如图1所示, 设前排桩桩径为d1, 桩距为t1, 后排桩桩径为d2, 桩距为t2, 前后排桩之间的距离为t3 (t1, t2, t3为桩间净距) , 压顶横梁b×h。根据刚度等效的原则, 前后排桩可分别等效为厚度为h1, h2的连续墙, 压顶横梁等效为厚度为t的板。h1、h2按下式计算:
经计算, 即前后桩等效连续墙的厚度分别为0.51、0.35m, 横梁为厚0.39m的板, 搅拌桩作为成加固土处理。且由于左右岸情况相同, 因此用PLAXIS对河道左岸建立双排桩二维模型。
土体和支护结构具体的材料参数见表1。
结构安全主要由运行期工况控制, 在计算分析过程中土体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 混凝土灌注桩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 不考虑施工步骤的影响。在桩后土体滑坡推力作用下, 双排桩依靠稳定土层和桩前土滑体提供的抗力以及支护结构自身来维持稳定。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坐标系如下:X轴为垂直于水流向, 岸坡指向河床为正, 并在模型的地基两侧边界施加X向约束;Y轴为竖直向, 指向上方为正, 在地基底部施加固定约束。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情况下, 建立二维计算模型, 如图2。
1.2 计算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分析见图3-图7。
通过二维模型的数值分析计算, 有以下几点结论:由表2、表3可以看出稳定安全系数为2.44, 远远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 其安全控制因素并不是由其允许安全系数决定, 而是位移变形起主导作用。故在此基础上, 在满足稳定安全的前提下, 对结构进行优化。
2 结构优化设计
如前所述, 双排桩结构受力情况较复杂, 目前缺乏成熟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为了能够对结构进行优化对比分析, 本文考虑的因素变化包括三类:一类是探讨被动区加固土对结构稳定所带来的影响;二类是探讨桩径、桩间距对结构稳定的影响;三类是探讨前后排桩排距对结构稳定影响。旨在能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 优化结构设计。
2.1 被动区加固土作用分析
在原有模型计算的基础上, 去除加固土。
计算结果详见表4、表5。
从表4、表5可以看出:去除加固土后, 桩的应力变化较小, 但桩顶位移变化较大, 几乎相差2倍;为达到允许的工程安全值, 若无加固土, 只能增减桩径或增加桩长, 势必大大增加工程投资。故从工程经济的角度来说, 加固土的设置还是很有必要的。
2.2 桩径、桩间距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在原有设计方案1 (桩径D=0.8) 的基础上, 再拟订方案2 (桩基D=0.6m) , 方案3 (桩径D=1m) , 方案4 (桩径D=0.4m) 其余参数均不变, 详见表6。
计算结果见表7。
m
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桩径和桩间距的变小, 桩身中部的变形越大, 因软件模拟桩为弹塑性板, 引起左排桩受右排桩拉锚的作用, 左排桩桩顶的向背水侧移动, 故桩顶的水平位移越小, 竖向位移越大。
2.3 桩排距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双排灌注桩结构排距是指前后排桩形心主轴之间的距离, 在结构设计中, 排距的设计是最重要的, 合理的排距不仅关系着支挡效果, 而且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本节根据算例取排距分别为1.5、2.5、3.5、5、8m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详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
(1) 在相同参数条件下, 随着排距增大, 安全系数逐渐增大, 桩顶水平位移逐渐变小, 右排桩承受的弯矩逐渐增大, 横梁受力逐渐增大。
(2) 在相同参数条件下, 桩排距对位移变形的数值影响较大。
3 结语
基于等效刚度法建立的双排桩护岸计算模型, 较符合原结构的力学特性, 且较为迅速、简单。算列分析表明, 被动区加固土的存在, 对限制双排桩的桩顶水平位移具有显著作用;作为河道支护结构, 悬臂高度小, 桩径、桩间距对结构位移变形影响较小;但桩排距对结构位移变形影响较大。分析成果总体可靠, 且能为对原有双排桩河道护岸设计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结合杭嘉湖东部平原的河道整治工程设计, 对于房屋距离现有河岸边线小于10m的地段, 采用双排桩护岸。在保证满足强度和施工条件的情况下, 用增加永久土建投资的代价, 换取减少征用土地和拆迁工程量。相比低挡墙护岸, 双排桩护岸每延米可比投资减少约3 500元, 同时也避免了征地拆房扰民。因其紧靠房屋且坐落于软基之上, 对其结构强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目前对双排桩护岸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模型研究尚未达到一致结果。结合具体工程, 以等效刚度法为理论基础建立相应的二维计算简化模型进行数值模拟, 对主要影响因素如被动区加固土的设置、桩径的选择、桩间距以及桩排距的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期从优化双排桩护岸结构设计出发, 达到既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又能减少工程投资的目的。
关键词:桩式护岸,等效刚度法,双排桩,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熊巨华.一类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J].勘察科学技术, 1999, (2) .
[2]应宏伟, 初振环, 李冰河, 等.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岩土力学, 2007.
[3]董必昌, 邱红胜, 秦道明, 等.双排桩在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 2007.
[4]万智.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D].长沙:湖南大学, 2001.
[5]CHAUK T.Fluid Point Source and Point Forces in Linear Elastic Diffusive Half-spaces[J].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96, 23 (3) :241-253.
河道护岸 篇7
河道具有排水疏通、抵御洪水的作用, 是水利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然而河道由于受水土长期的冲蚀, 致使其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所以就需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对河道进行管理, 确保它的稳定性。近年来, 由于河道建设项目越来越多, 对于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堤防护岸技术有所认识与了解, 才能使其更好的应用在未来的河道建设之中。
1 河道堤岸防护的概念
由于河流沿岸地质条件在河水形成过程中受到流水的冲击作用, 导致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岸边岩石不断受水流的冲刷, 导致原有的地质环境也受到水中各种物质的不断侵蚀。经过千百年的变化, 容易让河岸变得非常脆弱。一有特殊情况的出现, 像洪水, 凌汛等, 就会出现河堤加固不稳定的情况, 最后可能发生崩岸。一般情况下有滑落式和倾倒式两种崩岸。这两种崩岸情况都将损坏沿河的设施。所以, 这就产生了河道堤岸防护的施工工程。
2 当前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实施的现状分析
2.1 堤防护岸的安全风险较高
在堤防护岸工程中有很多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的, 当堤防护岸的水位比较高时, 堤防护岸在某种程度上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对堤防进行施工就很容易会出现裂缝, 小洞以及塌陷等的问题, 如果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修复, 一旦水流量较大就可能出现决堤的严重后果。当这些问题出现后, 又没有及时采取解决对策, 就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甚至存在着人身安全隐患。在当前我国河流堤防的建设中国, 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是比较常见的, 主要体现在堤防填筑及施工期间, 许多堤防由于建设时间比较久, 没有及时维修, 因此在很多年后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 大部分地区的堤防土料和资料都是从当地获得的, 再加上堤防建设水平比较低, 堤防在河水长期冲的刷后, 将大大降低其牢固程度, 很容易出现坍塌等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一些堤坝, 现在已经有不少缝隙, 这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2 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管理方式落后
从我国的水利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看来, 我们不难发现, 在施工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而且管理模式特别落后。堤防护岸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工程建设, 审查和批准项目及相关项目建设过程中违规行为的处置。此外, 该项目还包括维修和保养。但实际种河道维护措施并不到位。在河道管理过程中, 不仅有我国堤防护岸管理部门, 还有一些城市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林木渔业机构等都能进行管理, 这样就造成了其职责上的分工及管辖范围出现漏洞或者重复。与此同时, 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监督管理不到位, 监管水平不高, 不利于对非法和不合理的行为监控和抑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在水利工程部分, 还没有实现相应的信息管理, 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2.3 缺乏对堤防护岸工程的重视
从法律上来讲, 我国在水利项目实施方面至今已出台过很多相关的法规和指令。然而对于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并不到位, 致使目前还有很多人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好的认识, 也就不用说河堤护岸的重要性了。基于此, 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 一点也不重视河道破坏的严重后果。这也就导致河道旁的防护林被乱砍乱伐, 堤防被破坏, 还有更为严重的擅自在河边进行挖掘, 这些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堤防防洪作用的发挥。更为不幸的是部分地区的管理者或者领导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也没有采取合理的惩罚措施, 这就让人们不会觉得这些行为的后果有多严重。另外, 还有许多工业企业私自把工厂、企业中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河道里, 破坏了河流及其周边环境, 造成河床堵塞, 这些也对河道的流通、堤防的保护造成了直接的阻碍。
3 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具体分析
3.1 土料的选择
就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来说, 土料的好坏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都有着重要影响, 它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所以, 土料选择和计划在堤防护岸建设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土料选择时应主要关注材料的防渗性及地理位置, 在地理上要采取就近原则。按照项目施工前的设计图纸, 对土料的质量、土料性能、周边环境以及运输的距离等加以充分利用, 然后最终确定土料选择的方案。
3.2 堤身填筑技术
由于在堤防施工前要确保清洁的堤身, 所以第一就是要保证堤基的清理。在对堤基进行清理时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完成压实作业后, 开始清理堤身, 要保证跟设计样图一致且没有存在任何杂质。接着就是堤防填筑操作的开始。如果在堤防填筑施工中出现部分地面不平整的情况, 就要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对这部分地面进行浇筑水分填筑。对于填筑工作来说, 要想进行这项工作, 必须满足当堤防的横截面跟坡度符合比例为1:5时才可以, 不是任意坡度都能直接铺筑。要根据实地情况操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尤其是在人工操作时更应该注意。
3.3 坡式护岸技术分析
在整个护岸技术中最为常见一种技术就是坡式护岸技术, 其主要应用的就是把材料选定好, 然后按照斜坡及坡脚进行覆盖的原理。坡式护岸有的一个最大优点, 那就是其对于河床的高低还有流水情况的影响一点也不大。在护岸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于护脚工程的实施。要选择一个质量好, 更为合适的材料才能很好的开展护脚工程。而在材料的选择上, 一般需要从防水, 耐磨等性能上考虑, 最为关键的还是抗腐朽的性能。
3.4 墙式护岸技术分析
墙式护岸技术是顺着堤岸进行墙体的修筑, 然后形成一道笔直的挡体。其主要在城市区域的河流和海岸的防护中应用较广。对于墙式护岸技术来说, 一般适用的区域为河堤较窄且没有河滩, 又容易受限于水的冲蚀、地理环境及建筑物这些地方。
3.5 坝式护岸技术分析
河坝以多种形式来修建, 目的是将过剩的水和堤岸相隔离, 以起到抵御洪水侵蚀或者浪涛冲蚀的预防效果, 这种技术就被称为坝式护岸技术。这种技术多用于河流较为游荡的区域之中。而比较常见的坝式护岸技术方式之一就是丁坝, 其主要是调整水流的作用, 在河床比较宽, 水流比较浅的河道中较为适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水利工程防洪体系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它不仅能有效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还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对河堤护坡施工技术的研究,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建设, 更加保证了堤防护岸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唐礼明.浅析河道堤防护岸的方法[J].四川水泥, 2015 (8) :331-331.
[2]杨普峰.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的相关施工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 2014, 2:89.
【河道护岸】推荐阅读:
河道护岸工程05-23
河道生态护岸技术09-03
河道护岸防洪评价报告11-08
河道护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08-26
护岸工程09-10
护岸工程方案06-08
护岸名词解释土木工程10-10
浅谈盐邵线航道护岸工程的质量管理11-13
水利水电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