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

2024-10-19

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通用5篇)

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 篇1

教师成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课堂创新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笔者认为, 是为了增进自己的教学技艺, 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让学生能更轻松愉快地学习。所以, 笔者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教师成长在创新的课堂, 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处理教师成长和课堂创新这二者的关系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 笔者想请大家先看看如下的两个教育案例:

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不止一次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这么一件事:某位教师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课后很多人问他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 那位教师说:“备这堂课我花了十分钟, 备这门课我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原来, 这位教师是用一辈子的经验和感悟换来这精彩纷呈的四十分钟。

2.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美国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听了一堂物理课, 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均给予满意的答复。上完课, 教者、陪同的领导都感觉良好, 当征询美国教育同行的意见时, 他们说了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既然学生已经全部都会了、懂了, 教师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以上两个教育案例, 笔者是这样分析的:

案例1中的教师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可以说已经烂熟于胸,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 该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上他所要讲的东西。这样反馈到课堂上, 教师所注意的中心点, 就不是自己的讲述, 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 从学生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他们是懂了还是没懂。可以说, 听课的老师们, 是被该教师即时生成的教学所折服, 被课堂上无法预知的精彩所折服。这正应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师在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 则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越高。”

案例2中的教师肯定也是一位优秀教师, 并且可以肯定教师在上这堂课前, 自己或者说他背后的智囊团一定提出过很多宝贵的建议, 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有创新的教学设计。可是, 这样的课堂却让美国教育同行质疑了。为什么?因为在课堂上, 我们追求的是万无一失, 追求的是行云流水, 教师展现的是个人的形象, 展现的是个人的风采。季羡林说:“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可以说, 这样的课堂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

这两个教育案例带给笔者的不仅仅是思考, 更多的是震撼。课改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 在课改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创新课堂, 然而, 为什么到了今天, 我们却又呼唤要着向语文本体的回归, 为什么钱梦龙老师要为语文教学“招魂”。创新课堂的特点是随机性、生成性、偶然性、突发性、顿悟性, 它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 偶然性后面有潜在的必然性起作用, 必然性往往通过偶然性来开辟道路。而课堂创新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 包括教育理念、知识功底、专业水平、教学智慧, 甚至胆识和魄力等。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将自身的成长放在首位。

那么, 我们该往什么方向成长呢?我们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呢?

大家肯定都会有这样一个经历:我们都很欣赏特级教师的课, 于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也想试试, 可是结果往往并不理想, 有时甚至还会大相径庭。于是我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开始抱怨自己的学生, 并出现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特级教师能做到的, 我却做不到?为什么同样的教法, 特级教师得心应手, 我在学生面前却效果平平?为什么我的课上不出特级教师的效果?然后, 大家又会纷纷回到常态, 依然使用自己的老思路、老方法, 按部就班地重复着我们的语文课。笔者也有类似的经历, 于是就试着去分析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 发现了潜藏在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1.读书, 如饥似渴地读书。很多特级教师, 像孙双金、窦桂梅、薛法根他们都是师范毕业, 但他们工作后仍如饥似渴地读着教育专著, 并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 将原先贫乏的、零散的、残损的“碎片”系统化、结构化, 同时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论, 扩展、充实和优化这一系统结构, 最后逐步转化为他们个体独特的、个性化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当然, 特级教师们不仅读教育专著, 他们阅读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像窦桂梅老师还读《书屋》《文景》《南方周末》《读者》等。他们已经将读书当成了一种习惯, 一种意识, 往大一点儿说, 就是一种生命运动的形态。

2. 反思。什么是反思?“民主教育”代表人李镇西老师诠释得非常好:“同样两个大学毕业生分到学校工作, 同样兢兢业业地上班。三年后, 其中一个无甚进步, 最多就是所教学生考上了高一级学校, 而另一位教师却硕果累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 前者每一天的兢兢业业都是‘麻木’地工作, 他表面上工作了三年, 其实只工作了一天, 因为他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而后者则的的确确工作了三年, 他每一天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在工作。这就是‘反思型’教师。所谓反思, 在我这的语境里, 不仅仅是‘想’, 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 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具体地说, 就是‘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 不停地阅读, 不停地思考, 不停地写作。”有人说过, 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 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 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 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王崧舟老师为了上好《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每上完一次, 都会修改自己的教案, 一直修改了四次。而窦桂梅老师为了设计好《秋天的怀念》一课, 一共修改反思了有十次之多。

现在想想, 为什么我们的课上不出特级教师的效果?因为我们自身的成长真的还不够。一位名师说过这么一句话: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 而思考却给教师带来了灵气, 一个有底气有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 才会表现出教育的机智。特级教师们的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他们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当然, 特级教师离我们并不遥远, 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从一线教师一步步奋斗到今天的, 只要我们站到了起点上并迈出了第一步, 就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直到有一天, 我们通过不间断的读书、反思, 并且最终在文化的熏陶下, 过上一种有品位的生活, 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一种审美化的生活, 一种精神富足的生活。而只有在这样的一种生活情境和精神状态中, 我们的创新意识才能被有效唤醒, 我们的创造潜能才能被高度激活。只有我们都具备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育创新才不会停留在口头上, 而能成为一种有根基、有实效的教育实践, 这样才能为创新型社会的教育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当然, 教师成长是长跑, 须有“韧”的精神。最后, 笔者想用著名特级教师肖家芸的一句话作结与同仁们共勉:“默默生长, 不言放弃。”

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 篇2

所谓的药妆,现在依然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就目前的行业特征、市场表现形式和产品内涵来看,“药妆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1、 药妆产品:这是在产品层面上进行定义为具有药用作用的化妆品,最典型的产品欧莱雅的“薇姿”;

2、 药妆行业:这是在行业层面上进行定义为以药妆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零售店以及由其供应链而组成的行业,是一种行业形态,

这样的定义就犹如OTC,既指OTC产品(非处方药),亦指从事以OTC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OTC渠道。而我们通常所指的“药妆“应该是广义上的”药妆行业“,是一个经营业态,这个业态有几个特征:

1、 以小资阶层、白领丽人为主要的消费群;

2、 所经营的商品中,“非药品”的比率在70%以上;

3、 具备一定比例的特色药妆商品;

4、 经营场所一般设在商务区(CBD)、休闲地段,与目标人群工作、休闲、生活地点相吻合。

崎岖不平的“药妆路”

近几年来,药妆业态在医药零售业态显得颇为热门。与OTC行业的竞争压力相比,这一行业专门面向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小资、白领丽人,具备广阔市场空间,且专业竞争者寥寥无几,堪称“金砖市场”。一时间,试水“药妆”业态的连锁药店枚不胜数:海王星辰、广州健民医药、上海华氏大药房纷纷斥资涉足这一领域,好不热闹,甚至业界还将界定为“药妆年”。 可谓从者云集,但是为此挖到“金山金矿”的却是凤毛鳞角,甚至是经营惨淡。首先是于在广州率先试水药妆的广州健民医药连锁店于20关闭了其位于上下九路的第一家也是最后一家药妆店:“伊人天地”,

同时海王星辰连锁药店中经营模式与产品结构和药妆业态最为接近的个人护理用品专柜的赢利前景亦不甚明了。可见药妆之路,是崎岖不平的。

药妆路,为何成为崎岖路?

在这个业态中,既有风光八面、日进斗金的屈臣氏,也有苦苦挣扎、惨淡经营的诸多连锁药店。我们不禁会问,反差为何会这么大?各个连锁药店一不缺资金(他们都有实力雄厚的母公司作靠山),二不缺人才(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医药零售业也不乏顶尖的经营人才)。造成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原因是什么?

1、 供应链缺乏:任何一个零售业态,都会有与之相匹配的供应链。而就连锁药店面言,其所经营的商品供应大部份来自于上游的医药商业企业,小部份直接来自生产企业。在这种供应条件下,确保对其本身的传统药店的供应没问题,但肯定无法确保其所经营的“药妆店”的商品结构的需求。就连现在威风八面的屈臣氏,当年也许也深受专业供应商“缺位”的困扰。早些年间,屈臣氏门店的“进口货”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也许是屈臣氏为了取得产品结构的优势所作的差异化经营策略,但也许是由于大陆缺乏优秀专业的药妆供应商而不得不转道香港寻求“援助”的无奈之举。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屈臣氏的商品结构中“国产化”的比重越来越高,其供应链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运转,与其多年以来的商品结构与供应商的优化与沉淀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一点却是国内的医药零售企业所不具备的。

惠普中国回升之路在何方? 篇3

惠普5月23日刚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则显示, 该公司当季净营收为27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的276亿美元下滑1%;净利润为1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的11亿美元增长18%。

5月23日, 惠普发布第二季财报, 宣布该公司将进一步裁减1.1万到1.6万名员工, 至此, 惠普在过去两年内裁员人数将达5万。

伴随着惠普为期三年的重组, PC市场的增长几乎已经达到冰点, 而各品牌在移动终端领域的竞争则持续发酵。

惠普的竞争对手联想在2013年实现了销售额和税前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并称其在2013年底已超越苹果, 成为美国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 仅次于惠普和戴尔, 尽管按照研究机构高德纳的估算, 该公司仍排在苹果后面一位。目前, 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占联想营收的80%, 但2013全年联想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量高于个人电脑。

事实上, 就在惠普中国艰难调整之际, 微博微信上仍不时泛起对联想30周年辉煌胜利的各种感慨和同样进入中国三十年的惠普的悲叹, 其中一些感慨者也并非真的那么在意联想到底占据了多大市场份额, 他们更多的是要表达对风云变幻的兴叹, 质疑惠普这家曾被称为“硅谷之光”的企业在经历了种种波折起伏之后, 是否仍有能力愈合。

在此之前, 惠普的市值曾在2010年初超过1000亿美元, 而如今已跌至277.6亿美元。在那些声称“惠普衰落”的异议者看来, 惠普的情势不是一句“势微”就可以概括。

“定力”=执行力?

2014年初,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PC出货量为3.159亿台, 同比下降10%, 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跌幅, 这一出货量已是连续第7个季度滑坡。持续的业绩下滑让人忧心忡忡, 市场分析机构和投资者都对惠普做出极不乐观的预判。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甚至建议投资者对惠普的股票应敬而远之。

相比整体市场的惨淡局面, 惠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 (PPS) 中国区总裁仪晓辉认为, 惠普全球业务实现同比增长的时间点应该是从2014年开始。“集团的重组与变革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已经打好坚实的基础, 预计到2014年, 惠普便可实现业绩增长的目标。”

事实上, 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 惠普中国区实现了同比增长5%的目标。根据IDC数据显示, 2013年, 惠普在中国PC市场重回前三, 其增长速度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稳住阵脚”已成为惠普中国的新面貌。

惠普5月23日刚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则显示, 该公司当季净营收为27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的276亿美元下滑1%;净利润为1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的11亿美元增长18%。“挣多挣少是一回事, 但盈利的时候, 好的东西就会积累, 业务的形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仪晓辉说, “在确定指标之后, 我们会达成所有的指标, 甚至有些会超过指标。”这给了团队信心。

两年来, 仪晓辉所在的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中国区核心团队并没有太多变化。在战略调整的时候, 找到对的人去执行, 指哪儿打哪儿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仪晓辉认为, “这个事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之前的执行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当前的环境下, 把思想和战略落实才是最重要的。”

这需要打破惯性, 更需要创造良性的盈利环境, 给员工、渠道和客户以信心。需要新的思维和血液, “我们有了前一段的铺垫, 裁员变成了梳理我们方向和梳理我们组织和人员的时机。”与这些关乎“梳理和裁员”的描述相呼应。

仪晓辉认为, 对于传统IT产业和金融投资理论的思考和挑战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裁员肯定不是一个好的信息, 但如惠普全球CEO梅格·惠特曼所言, 通过裁减员工的方式, 惠普能“更容易地”开展运营工作, 同时还能削减成本。”

从单纯地坚持“以人为本”转而重视员工作为一家企业的核心资产, 在情感、效率和品质上所做的投入和努力的愿望从来没有比今天更强烈。

其实, 市场长期不给力, 导致企业逐渐放低了预期。对于惠普而言, 为了减少转型的阻力和反弹, 特殊时期的调整是现在需要的策略, 而不是战略。

重塑优势

站在市场份额与销量之间, 惠普貌似正走在一条收敛的轨道上。但并不意味这家公司失去了捭阖的重要空间, 尤其在中国市场。惠普没有孤注一掷的机会。唯一可以拿定主意的是, 不放弃自己的优势——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能提供全线产品的IT设备提供商。

今年初, 某金融行业采购了惠普7寸的Pad, 大概总共有十四五万台。这个订单最初只有2万台, 就是先从CDC拿了样机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修改和定制, 交货以后, 客户追加了订单。这样放在以前, 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之前, 惠普全球产品集团根据各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做出一款产品, 再去各地推广的情况, 完全被改变了。如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惠普全球甚至专门设立了一个project, 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切的战略指向都会围绕自己的优势进行。

现在惠普需要在中国做一些“不那么惠普”的事情。所有的客户被一个称为“商机管理”的系统管理, 客户的特殊需求, 由位于上海的惠普中心开发出产品雏形, 样机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被提交到客户手中, 大大缩短了销售周期。

落脚点不在于技术或产品, 而在应用本身。“我们所做的是说客户的需求在哪里, 我们就会去做什么。我们现在是做解决方案。”

这并不是革命性的变化, 但帮助惠普重新发掘自己的竞争优势——对于惠普中国来说, 继续将国外热销的产品简单装入中国的应用而后销售并不可行, 至少不可持续。之前惠普在全球推出的Slate 7没有在中国销售, 也是因为谷歌的应用在中国无法使用。

挑战主要来自消费市场。因为用户采购和使用方式终端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 使得PC被平板和智能手机取代。2012年, 在市场下跌17%之后, 最坏的日子仍然没有到来。

仪晓辉承认上任之初自己就做了长期部署, 而不仅仅为了止血, 原本期望市场会在一年内止跌。但事实是, 市场下跌的速度超出了预期, 甚至IDC都低估了当时PC市场规模下跌的“惨状”。

这促使惠普开始重新考虑终端设备的创新、大量投资云计算, 同时改变销售模式, 包括与京东、苏宁易购合作以及在淘宝等互联网平台上销售。

继供货渠道调整和销售赋能之后, 剩下的工作, 需由产品担纲。

6月6日, 惠普通过京东首发一款带通话功能的3G 6寸平板手机, 这款名为HPSlate6 VoiceTab的平板手机待机时间高达237小时, 将成为三星Galaxy系列产品的有力竞争对手。在此之前, 2014年3月, 惠普推出首款可通话的平板电脑HP Slate7

3G。“我们现在想的事情是, 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想不出来这一点, 可能就到头了。”仪晓辉说,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它是一个自我可持续的, 自然增长的市场。”

强攻, 本不是惠普的长项, 价格战显然也无助于发挥优势。毕竟PC是条窄路, 不宜一条道走到底, 因此无论是营销策略还是渠道, 都是保持弹性为重, 知止为上。

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 篇4

关键词:中职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内容

一、何谓反思

反思的整个过程指的是教师对自身整个教学过程的思考, 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重新思考和总结评价, 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完善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这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要因素。从20世纪末开始, 国外就针对教师的自身成长提出了要求,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 更要在教学中加入反思, 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没有了反思, 教学进步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教师仅凭借经验教学而不在过后进行总结和思考, 就会走入肤浅的圈子, 永远停留在浅层水平上, 不论教龄多长, 也只能算一个新手教师。只有对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 才能促进自己水平的增长, 也帮助教师自身真正实现成长。

二、中职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 课前反思

美国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我将会说,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从这句话不难看出,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认知情况, 课前准备充分, 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中职教师来说,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反思准备的课程内容是否得当,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阶段水平, 以及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根据反思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二) 课中反思

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前反思, 课中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 课堂上可能出现很多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 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素质, 面对突发事件能科学解决, 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顺利渡过突发情况。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要位置,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 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因素, 及时调动可用元素, 对实际情况作出反应和调整的同时, 实现最佳的教学质量。

(三)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的内容很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反思成功之处。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 成功的预设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因此, 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点, 会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例如, 可反思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灵活的教学机制、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及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师生和学生间的积极互动、合理的时间分配、完美的课堂小结等。 (2) 反思失败之处。课堂教学复杂多变, 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无误地预设, 课堂教学也会充满遗憾。预设目标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果处理不当, 不能妥善安排教学内容, 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也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 比如讲到某问题时被卡住、教具准备不充分、表达不清、令人费解、举例不当等, 教师对这些方面进行反思, 寻求解决的办法, 尽量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加强教学环节的改进。 (3) 反思学生的课堂表现, 对于中职教育来说,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 还要能为未来职业实践打下基础, 要能学有所用, 能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课堂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能力、拓展思维的重要阵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课中和课后, 教师都要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如何, 课堂气氛是不是活跃, 学生有没有积极参与进来, 对问题的设置、讨论、结果中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 把反思结果认真整理, 找出解决对策。 (4) 进行再教设计。指的是教师在课堂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本堂课的完成情况, 师生配合是否顺利?问题设计是否得当?课堂氛围是否融洽活跃?对于讲课和讨论的时间安排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教师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对自己接下来的课堂计划进行完善, 这样才能精益求精, 让自己的教学之路更加科学和高效。

综上所述, 中职教师要把握最新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思考, 反思教学内容, 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融入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规划教学内容, 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提升学生学习动机, 只有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反思, 才能让教师不断矫正自身的教学行为, 提升综合素养, 让中职教育在未来走的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 篇5

融资3500万美元、估值达1亿美元、最高峰下载量超过1000万的Secret近日关闭了。这家以匿名爆料人性假、丑、恶为爆点的App, 终于也走向了消亡, 令人不胜唏嘘。再向前追溯, “捕鱼达人”、“疯狂猜图”、“脸萌”、“小偶”……这些国内曾经火爆过的App如今还有多少在你的手机上?即使依旧存在, 你又是否还会打开它?似乎多数App都命若昙花。

为何多数App命若昙花?

最近一份咨询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App市场洗牌加快, 两极化明显, 强者恒强、弱者愈弱。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10个月, 70%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将其下载的应用程序从手机中删除, 而到了5个月后, 这些应用程序的留存率仅有8%。”这个调查结果对于投入许多人力、财力的App开发者来说或许太残酷, 但现实就是如此。

这个数据让笔者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曾红极一时、站在“互联网+”风口的App, 为何多数竟如昙花般一现而过?这些多如繁星的App创业团队最终能实现名利双收的有多少?即便有幸能够在数以千万的App中一炮而红的, 他们如何解决持续吸引用户注意力、提高留存率的难题?

笔者以为, 同质化应用、产品缺乏特色、后期忽视经营用户、合作对象不合适、创业成本太高、经营模式落伍等原因, 是App淘汰率日益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开发成本和推广费用为例:App的开发周期一般快则2~5个月, 慢则一年半载;而App的开发费用普遍高达10万~100万, 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更为关键的是后期营销推广成本居高不下, 这也让许多开发者止步不前。一般的App应用开发完成之后, 主要通过与360手机助手、百度应用以及App Store等应用平台进行合作推广, 引导用户下载安装, 这就使其推广成本较高;比较特别是的是“微信”, 它多借助微信朋友圈、线下门店经营、优惠促销活动等吸引用户扫码添加, 综合推广成本较低。

App淘汰率日益提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户对于成千上万的App不知如何选择。对用户而言, 若安装太多应用往往会降低手机的速度、过多消耗流量、系统不兼容、电池消耗过快, 以及占用过多内存而导致卡顿现象等。有数据显示, 目前日渐成熟的智能手机用户主动安装的手机App量一般仅维持在10~20个, 绝大数App基本与手机用户无缘。这对App开发者和创业者而言, 不免很“悲催”。

App内容丰富实用才有未来

笔者以为, 一个App要持续走红成功, 一是靠产品特色和竞争力;二是要看创业团队产研及经营模式。

先谈产品特色和竞争力。

今年4月IM企业——融云在北京798国际艺术中心举行了产品发布会, 会上发布了两项重磅新产品SDK2.0和公众服务。公司CEO韩迎在谈到SDK2.0的三大突出特点——“更快、更轻、更强”时列举了许多数据:“更快”表现在多个数据指标上, 服务器消息处理速度提升3倍, 消息加载提升10倍, 离线消息推送连接恢复速度提升8倍, 数据存储速度提升5倍;而“更轻”的依据则是尺寸减少20%、流量节约50//终端电量消耗减少30%。

这些数据让人心头少见地鲜亮起来。笔者当场试用该App产品, 产品确实很小, 大概只有20K, 不占多少容量, 对于大多数用户手机而言并不累赘。

当然产品特色和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技术强大, 还需内容表现丰富实用。

人类历史其实是一部沟通史, 而互联网真正开启了人类社会沟通全球化时代。在如今社交型App已成为人类社会沟通主要手段的时代, 一个App若内容丰富实用, 能连接人和人、连接人和服务, 才有未来, 才有生命力。比如有一个“养车之家”App, 在其平台上有很多第三方洗车店、保养店、4S店, 所有入驻的商家都可以与关注该店铺的客户实现交互, 同时店铺还可以给客户发送保养知识、下定单, 以及进行优惠信息推送等自运营内容。还有一款针对出境游爱好者的“求攻略”App, 用户不仅可以在这个平台订到北京飞往韩国的低价机票, 还可以到达首尔后通过这个App获得订酒店服务。试问这样的App哪个用户不喜欢?同理, 如今在线医疗、在线教育都非常火爆, 若有相关App, 其平台能吸引大量的第三方医生、老师入驻, 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这样的App产品就具有很高的用户黏性和留存率。

产研模式决定App团队的存亡兴衰

再谈App创业团队产研及经营模式。

产研模式及经营模式决定了一个App创业团队的存亡兴衰。一个势单力薄的App创业者若想单枪匹马自己干, 十有八九是无法成功的, 必须借助中间件或第三方开发平台进行开发, 开发完成后也必须借助联合推广模式进行推广营销, 只有借力使力, 其产品才能拓展出市场。

因此, App创业者在开发创业初期, 多寻找和借助一些大型企业的研发平台支持、营销推广补助, 是促其创业成功的极好方法。比如在此次融云的新产品发布会上, 韩迎还宣布:App开发者只要集成其新产品SDK2.0, 就可以享受该产品公众服务功能和为App开发者提供内建公众服务账号的平台。比如针对车主的查违章公众账号、针对旅行者的订酒店和机票公众账号、针对普通用户的医生问诊公众账号……也就是说App开发者只要借助该厂商的公众服务账号平台, 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制作出一款手机社交型App, “零门槛”让草根创业者们对App市场趋之若鹜。据韩迎称, 该平台上有50种以上的自定义UI元素属性, 可以减少开发者50%的研发精力。

同样, App创业者也可巧妙地利用联合促销模式达到快速推广App新产品的目的。比如餐饮类App, 虽然现在“美团”、“百度”、“饿了么”相互群殴, 补贴满天飞, 但这同时也是一种机会, 如果合理地利用这些大公司的推广补贴, 就可以节省成本、迅速推广自己的产品。

在App领域还有一些大企业能够提供一整套的App制作、推广和运营, 让App创业者省钱、省事、省时间, 如果这些企业把体量做大, 形成一个完整的App网络生态圈, 加之App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功能性, 对App创业者而言, 就更降低了门槛。笔者建议初始创业的商家或对App有特别需求的店铺, 可以尝试在网上搜索“智慧商家服务平台”、“免费商家App”等关键字, 通过认真比较选择性地使用这些大型企业的推广产品, 这对于缩短App制作周期、节约成本以及App的推广都有极大帮助, 可巧妙借助大厂商的推广经费解决自身店铺App推广的难点问题。

垂直细分市场是突围方向

其实App发展时至今日, BAT三巨头已经成功占据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大多数地盘。对新兴崛起的个人开发者及团队来说, 想分得一杯羹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那么, 面对残酷的竞争和商业化困境, 新入局者该怎么突围?

有人认为, 虽然市场大部分已被瓜分殆尽, 留给创业者的机会不多, 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除了产品功能和特色、创业团队产研及经营模式这两大利器外, 市场垂直细分策略也很重要。

首先, App市场的激烈竞争程度已达到历史高峰, 在大门类下的创新已非常有限, 只有瞄准更细分的市场领域才有机会。O2O是BAT的薄弱之处, 也是创业者突围方向之一。“滴滴打车”、“饿了么”是2014年涌现出来的、轰动业界的App创业项目, 它们成功的关键恰恰也是因为选择了BAT最不擅长、也不愿做的线下市场。

其次, 专业垂直领域具有“天然护城河”, BAT亦不想进入, 这就是创业者的机会。“丁香园”、“宝宝树孕育”就是两个典型案例, 它们也是2014年专业垂直领域表现突出、十分成功的App项目:“丁香园”在去年9月获得了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推出“宝宝树孕育”的宝宝树公司则在去年初就已获得教育科技企业好未来1.5亿元战略投资。其中, “丁香园”更具典型性, 创建于2000年的“丁香园”深耕医疗健康行业已经接近15年, 其官网汇聚超过了350万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的专业工作者, 旗下3款App累计下载量超过600万。

上一篇:柔性直流输配电系统下一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