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钼靶摄影

2024-10-01

数字钼靶摄影(共8篇)

数字钼靶摄影 篇1

随着女性自我保键意识的提高、乳腺癌大规模普查的开展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应用使放射剂量明显减少、乳腺摄影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使X线乳腺普查应用于年轻女性成为可能。但优质的乳腺摄影片是正确诊断的先决条件, 这不仅与先进的数字影像设备相关, 更离不开摄片者的操作方法。为此, 笔者总结近年来乳腺钼靶X线摄影经验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1-12月因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及健康体检来我院行乳腺数字钼靶X线检查的患者212例, 患者年龄22-77岁, 平均年龄45岁。

1.2 机器设备。

采用GE Senographe DS数字化乳腺X线机 (通用公司, 美国) , 柯达DV6850打印机。

1.3 方法

1.3.1 与患者的沟通。

在检查前要跟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包括告诉其检查过程中需要充分暴露乳房及可能产生的一些不适感,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其次要向患者询问病史, 包括哺乳史、生育史、月经期、家族史、手术史等。

1.3.2 触诊。

触诊乳房应按逆时针方向自外上-内上-内下-外下包括乳头、腋下淋巴结, 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部位、活动度及溢液的颜色等病变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1.3.3 摄影方法。

患者取立位, 均行双侧乳腺钼靶X线检查, 常规选用全自动曝光系统控制 (AEC) , 也可手动设定曝光条件, 要依患者的年龄、发育情况而定。应用轴位 (CC) 位和内外侧斜位 (MLO) 位进行投照, 必要时加拍90°侧位 (ML) 、局部点压放大摄片或外上至内下斜位 (SIO) 等特殊体位。

1.3.4 质量控制措施。

做好患者及机器的清洁工作, 去除摄片可能造成伪影的因素, 如贴在伤口表面的纱布、皮肤表面胶带的残余污渍、乳头溢液的残留渍及乳腺导管造影的造影剂残留等, 及时擦除压迫器、扫描仪上的灰尘、皮屑、污渍等。

2 结果

212例乳腺X线检查中98.1%能符合诊断要求, 清晰显示乳腺结构 (包括皮肤、乳头、乳晕、导管、腺体、结缔组织、脂肪、血管、腋下淋巴组织等) 和病变大小、形态、部位等, 但有4例因患者乳房过于致密影响诊断或因未能把病灶包全而使乳腺片质量下降。

3 讨论

随着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增加, 且患者年龄倾向年轻化,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乳腺癌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大量研究证实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最常见影像学诊断方法, 而且诊断准确率较高。数字化乳腺摄影的普及, 其本身具有大的曝光宽容度和高的检测敏感度且消除了散射效应, 因此为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乳腺片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条件, 但同时检查者的检查前准备与技术水平对优质乳腺片的产生影响甚大。

(1) 检查前准备。女性乳腺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选择适当的检查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检查乳腺有无肿块或结节其最佳时间是在月经来潮后1周左右, 在此时期, 乳腺变化最小而易于检查病理性变化。其次检查者在检查前要认真阅读临床申请单的内容及目的, 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 消除其紧张情绪以便在检查过程中能更好的配合, 同时要询问患者的病史, 如家族史、手术史、生育史等。因为大多数乳腺疾病患者都是发现肿块就诊的, 查体可触及肿块的质地及活动度, 这方面的体征是静止的照片所感觉不到的, 触诊结果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所以触诊是检查前不可或缺的一环, 能使技师对肿块大小、质地、部位、活动度及有无腋下淋巴结有初步了解, 以保证病变部位包含在投照野之内, 并且技师须将第一手感性认识记录在申请单上。

(2) 摄影体位。常规应用轴位 (CC) 和内外侧斜位 (MLO) 。轴位 (CC) 也称头尾位, 对较表浅的内、外侧病变显示较好。投照时技师须嘱患者身体稍前倾、双臂下垂、头转向对侧乳腺, 根据其身高调节暗盒高低;将患者乳房置于摄影台面正中, 乳头展开, 压迫过程中被检测乳房的同侧肩膀放松, 减少皮肤皱褶, 尽量包含胸大肌;内外侧斜位 (MLO) 是乳腺摄影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检查体位, 可使乳腺的外上象限和腋窝下部很好地包含在片中。摆位时一般将机架调整至45°, 使暗盒和患者胸肌方向平行, 瘦高型患者可适当增加度数, 矮胖型患者可减少度数;指导患者将手放置扶手的下部, 肘部置于暗盒外下方, 乳房放松;技师托起患者乳房向上向外展开乳房, 同时保证腋窝及后外侧的乳房附件包含在摄影范围中, 乳头无下垂, 乳房下皱褶打开。当肿块位于乳房上方或下方时有时需要加90°侧位 (ML) , ML位还可与常规体位 (CC位、MLO位) 结合在术前用于钙化灶的定位;当患者乳房致密无法辨清肿块密度、边缘或钙化灶形态、数目时, 可加拍局部点压放大摄片;当病灶位于乳房内侧, 常规体位无法包全病灶时可加拍外上至内下斜位 (SIO) 。

(3) 压迫技术。因乳房的形态决定须对其加压, 适当的加压可减少乳房的厚度, 减少乳腺组织对X线的吸收, 减少散射线的影响, 降低运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提高乳腺片的清晰度, 所以技师在对乳房进行加压固定时, 在患者的可承受范围内可适当增大压力, 但是须注意触诊时疑为恶性肿瘤且肿块较大时不宜压迫过重, 避免机械压力造成肿瘤扩散。

总之, 乳腺钼靶摄影是一种无创性检查, 操作简单易行, 诊断特异性高, 可作为女性乳腺的常规检测手段。同时, 放射技术人员在检查前须认真阅读申请单, 结合触诊, 熟练掌握乳腺钼靶摄影技术, 保证图像质量, 使乳腺结构和病变充分显示, 便于临床诊断和减少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石木兰.对乳腺影像诊断的意见[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11) :965-966.

[2]张静, 曾勇明, 周燕, 等.乳腺癌显示的最佳摄影位置及质量控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4, 5 (4) :203-205.

[3]吕辉.浅谈乳腺钼靶X线摄影[J].实用医技杂志, 2004, 11 (10) :2053.

[4]Kinsella JM, Jimenez RE, Karmali PP, et al.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of breast cancer by using targeted peptide-la-beled bismuth sulfide nanoparticles[J].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1, 50 (51) :12308-12311.

[5]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 (乳腺卷)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2.

[6]蔡玉琴, 张, 诸葛铭宁, 等.乳腺肿瘤性病变钼靶X线摄影结合临床触诊的价值[J].临床荟萃, 2012, 27 (15) :1318-1321.

数字钼靶摄影 篇2

【关键词】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诊断价值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乳腺癌,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全自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以其良好的对比度及高分辨率能早期检出和诊断乳腺癌,是当今公认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组60例乳腺癌患者全部行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为乳腺癌55例,诊断符合率为91.7%,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癌的鉬靶X线表现,以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60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21岁~73岁,平均年龄47岁。左侧乳腺癌38例,右侧22例,均为单侧发病。

1.2 检查方法:使用德国SIEMENS高频全自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机,常规行双侧乳腺轴位、侧位或斜位摄片,必要时还可以使用特殊方法,如切线位或病灶局部加压法,迫使其周围组织移开或进行放大摄影,以显示病灶细微结构。

2 结果

2.1 乳腺内肿块48例,斑片致密影10例,钙化38例,毛刺征30例,导管征6例,厚皮征8例,乳腺内见增多、增粗、迂曲的异常血管15例。

2.3 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1例,黏液腺癌4例,髓样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非浸润性导管癌6例。

3 讨论

全自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动态范围宽,对比分辨率高,能对图像进行多种变换,可分辨软组织间极小差别的结构密度,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

一 本组60病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

3.1 肿块:乳腺内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X线征象[4],肿块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22例),其次为内上象限(13例)、乳房上部(7例)、中央区(5例),乳房下部(1例)。肿块形态不规则, 边缘毛糙,浸润性生长,周边凹凸不平,形成深浅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分叶状肿块、毛刺肿块等。分叶肿块是由于肿瘤多中心生长,肿瘤增长的不平衡,肿瘤周围组织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的。毛刺肿块是以肿块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蟹足状分布的条索样致密影。根据毛刺的病理组织结构不同,可分为:癌组织浸润毛刺、导管型、血管型、淋巴管型、悬韧带型毛刺。肿块的“毛刺征”对于乳腺癌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组乳腺癌中10例病灶表现为斑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无明确边界,在病灶的中央部分比较致密,向外逐渐变淡, 呈磨玻璃样密度影。磨玻璃影是大量炎性细胞、水肿和癌组织破坏所致。所以观察肿块边界对区别肿块良恶性有重要意义。乳腺癌肿块的密度多较高,是由于癌组织内出血、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积、纤维组织增生等因素所致。良性病变多为低或等密度,多与正常腺体密度相似[5]。

3.2 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直接征象。乳腺癌多伴有钙化,钙化可见于肿块内或外,或内外都有,密度一般致密或较淡,钙化为均匀一致的微小钙化,恶性钙化[6]的形态多为星针尖状、小叉状、细沙状、细线状、不规则状、团簇状钙化灶。良性钙化多较粗大,呈圆点形、团球状、条状、双轨状。大片密集或成簇的钙化恶性多见,散在稀疏或粗大钙化良性多见。大多数恶性钙化的数目多,每平方厘米内可达10~20枚或20枚以上;良性钙化的数目一般较少,多数在10枚以下;但对于没有肿块,只见少数钙化灶患者,需要随诊观察,三到六个月内钙化灶有明显增加,常提示乳腺癌的可能,最易出现在导管原位癌和I级浸润性导管癌、黏液腺癌中,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

3.3 本组乳腺癌中8例出现了厚皮征,恶性厚皮征:是肿瘤经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肪层侵犯皮肤,或血供增加、静脉淤血及淋巴回流障碍造成皮肤局限性增厚、回缩,纤维收缩牵拉皮肤所致(即酒窝征),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与凹陷中心有一纤维索条影连接(需要切线位摄影)。本组6例出现了导管征,即导管扩张,钼靶X线表现为乳头下乳导管增粗、密度增高,管径大于0.5厘米,正常导管不显示。其中导管粘连3例,肿块与导管形成癌桥合并钙化2例,导管融合形成柱状1例。[5]

4 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

4.1 与CT检查的比较:CT的密度分辨率高及横断面薄层扫描,可发现较小的病变,可清楚显示病灶形态、内部结构及边缘情况,还可以通过病灶增强确定病灶的性质,从而提高了对乳腺癌的诊断率。但因辐射剂量大,检查费用高,且对比剂有毒副反应,不适合对乳腺疾病的初诊检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检查手段。

4.2 与MRI的比较:MRI是检查乳腺病变的高敏感的方法,尤其是MRI增强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有较好价值,但由于其检查时间长、费用高及显示钙化差等因素,还不能成为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4.3 与超声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频谱分析乳腺肿块内血管数目、血流速度和血管收缩速度的峰值大小等,以鉴别乳腺囊性和实性病变,但超声很难发现较小的病灶和微小的钙化。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检查方法。

随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乳腺癌极为重要。本文对60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的表现,进行分析,共同学习和探讨,以提高影像工作者对乳腺癌的认识,从而能够对乳腺癌作出正确的诊断。尽管超声、CT、MRI对乳腺癌诊断技术进展迅速,但乳腺钼靶X线检查仍是乳腺癌简便、易行、费用低且较为可靠的检查手段,目前证实钼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进行普查的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

参考文献

[1] 吴祥德,董守义.乳腺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4~242

[2] 石木兰.对乳腺影像诊断的意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11(36):965~966.

[3] 蔡丰,张涛,郭章留,等.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11):981~984.

[4] 李坚,陈正挺等乳腺癌X线征象78例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36(3):293~295.

[5] 杜红文,张蕴。乳腺疾病影像诊断学[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1.

[6] 顾雅佳,周康荣,陈彤箴,等.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5):439~443.

数字钼靶摄影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13年3月放射科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者共10 150名 (其中含800名健康体检者) , 经手术病理证实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 全部为女性, 其中健康体检者5例, 年龄27~76岁, 平均 (51±9) 岁 (其中27岁和29岁的2例患者均未婚) , 40~49岁23例占42%。临床可触及肿物34例, 其中结节≤1 cm 5例, 1 cm<结节≤1.8 cm 21例, 1.9 cm≤结节≤3.5 cm 6例, 3.5cm<结节≤5 cm 2例。56例早期乳腺癌中原位癌或原位癌伴微浸润37例, 浸润性导管癌17例, 浸润性小叶癌2例。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西门子Mammomat1000型钼靶乳腺机及美国柯达IP成像板 (2011年升级为数字平板) , 全自动曝光条件, 所有病例均摄取双侧乳腺头尾位 (CC) 和内外斜位 (MLO) 。个别患者病变靠胸壁时加照侧位片。

1.3 图像结果分析:

获取图像后传入工作站, 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全部图片由2名从事乳腺病诊断的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 作出最后诊断。

2 结果

2.1 乳腺腺体分型:

根据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BI-RADS) 乳腺实质组成类型分型。本组56例乳腺癌乳腺实质分型分别为致密型9例, 多量腺体型16例, 少量腺体型14例, 脂肪型17例。

2.2 乳腺钼靶X线结果:

56例早期乳腺癌中, 出现线样分支状或成簇分布的小颗粒样钙化27例, 占48%, 其中18例单独出现钙化, 9例与肿块并存。56例早期乳腺癌中, 结节19例 (34%) , 其中有“毛刺征”或星芒状边缘11例, 边缘有深、浅分叶者8例。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扭曲、紊乱9例, 乳晕区漏斗征1例, 见图1~6。

2.3 病理结果:

56例早期乳腺癌中, 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37例, 浸润性导管癌17例, 浸润性小叶癌2例。

图1左乳外上象限不规则肿块影且边缘有毛刺征及浅分叶征 (箭头, 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2右乳头后方非对称性局部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且有乳晕区漏斗征 (箭头, 病理诊断为导管原位癌伴早期微浸润)

图3右乳外上象限不规则肿块影, 肿块内呈簇状多发钙化 (箭头, 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4右乳外上象限局部结构紊乱且有成堆及散在颗粒状钙化 (箭头, 病理诊断为导管原位癌)

图5左乳外下象限不规则条带状结节影伴线状、分支状钙化 (箭头, 病理诊断为导管原位癌)

图6右乳内上象限肿块影 (箭头, 有浅分叶征, 肿块周围有散在钙化影, 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小叶癌)

3 讨论

乳腺癌起病隐匿, 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为患者无意中发现肿块或乳腺普查中发现就诊。而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 乳腺X线摄影仍然是公认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检查手段。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普及和数字平板乳腺的广泛应用, 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明显提高。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由于有很高的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 对乳腺微小病变的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Donegan和Spratt[3]认为数字乳腺摄影通过微小钙化发现的乳腺癌中, 有31.25%是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同传统钼靶摄影5%的原位癌检出率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为乳腺癌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有效地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已由典型X线征象分析进展为对早期癌、原位癌诊断的探索和研究。美国近年来诊断的乳腺癌中, 有12%~15%是乳腺导管原位癌, 90%是由乳腺钼靶X线发现的[4]。

3.1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特征及X线普查:

笔者认为, 乳腺癌有明显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国外文献[1]报道, 国外乳腺癌确诊年龄的高峰段为50~69岁。本组的结果显然与之有差异, 提示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与国外有差别, 为笔者探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进行乳腺癌普查提供了新思路。

3.2 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优势:

乳腺摄影的临床应用使乳腺原位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原位癌在乳腺癌的比例由过去的3%~5%上升到15%~20%, 其中90%的原位癌伴有钙化, 50%仅表现为钙化[5]。数字钼靶X线摄影系统图像对比度动态范围宽, 调节窗宽、窗位及放大功能可以显示病变的微细结构及微小钙化。本组56例均能清晰显示, 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降低患者所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

3.3 钙化:

乳腺钼靶X线片上显示的恶性钙化呈线样分支状或颗粒点状, 钙化的密度、形态及大小不均质, 簇状分布呈圆形, 不规则形或从乳头向深部的“V”形[6]。这种表现是由于导管原位癌中央发生不规则坏死引起钙盐在导管内沉积[7], 或者有肿瘤细胞分泌[8], 而形成在X线片上形态各异的钙化表现。单纯钙化最易出现在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中[9], 同时由于导管原位癌具有多中心的特点, 表现为多堆密集分布的钙化同时出现, 周围结构清晰、无浸润为导管原位癌的典型X线表现[10]。有学者认为钙化群每平方厘米中有20枚以上的钙化可诊断乳腺癌, 肿瘤的钙化与肿瘤的组织性有关, 导管癌、粉刺癌、单纯癌等容易发现钙化[11]。由此看来, 钙化是早期乳腺癌极为重要的X线征象, 甚至是唯一钼靶征象。以往报道单纯钙化改变是乳腺导管内区位癌特征性的X线表现, 尤其是成簇微小钙化在乳腺导管内区位癌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恶性微小颗粒钙化通常<0.5 mm。

3.4 结节:

乳腺钼靶X线摄影能发现≥0.5 cm的乳腺结节, 在退化型的乳腺或有丰富脂肪背景衬托下, 能发现最小结节的阈值为2.1~2.6 mm[13]。在定期随访中, 如果某一区域发现不对称的高密度区, 特别是退化型乳腺中出现中心高密度小结节影, 应考虑恶性可能, 也可能是乳腺癌最早的征象;同时分析结节的边缘相当重要, 乳腺微小癌结节边缘数字钼靶图像上常见有“毛刺征”、小分叶及不规则模糊浸润等。特别是采用“毛刺征”和“分叶征”诊断乳腺癌, 其正确性分别可达93.94%和90%[14]。

3.5 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紊乱或扭曲:

数字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乳腺某一区域或双侧乳腺不对称致密影, 与周围腺体组织无明显分界, 无具体肿块影, 结构变形。其病理基础是由于癌细胞的浸润和单位体积的细胞数增加以及周围纤维组织的水肿所致。漏斗征是由于乳头陷入乳晕内形成外宽内窄的三角形影像, 乳晕区较早期的肿瘤可引起乳头凹陷。当然, 良性病变也可见到上述征象。因此应密切结合临床, 遵循乳腺癌的诊断原则, 并按美国放射学会提出BI-RADS进行分型诊断。

总之, 数字钼靶在发现隐性乳腺癌和T0期乳癌中占有优势。尤其是对微小恶性钙化更优于CT、磁共振成像, 对致密性小结节和乳腺局部结构紊乱显示率同样较高[15]。能早期发现临床触及不到的微小癌和早期癌, 其中主要是导管内癌, 还能准确反映乳腺内有无多发病灶, 为开展保乳手术,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摄影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13年3月共10 150名乳腺检查及体检者,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片, 分析其临床表现、年龄特征、病理类型及X线表现特征。结果 ①无临床表现者49例, 发病年龄27~76岁, 其中40~49岁年龄段者占总病例数的42%, X线表现钙化27例 (其中18例无肿块) , 小结节19例 (34%) 。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扭曲或紊乱10例 (18%) ;未扪及肿块者22例 (39%) ;导管原位癌 (DCIS) 及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37例 (66%) , 浸润性导管癌17例 (30%) , 浸润性小叶癌2例 (4%) 。②乳腺数字钼靶X线可显示早期乳腺癌病变微细结构。结论 数字钼靶X线成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病变的特征, 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数字钼靶摄影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女性乳腺肿块患者68例 (73个肿块) , 排除既往有胸部或乳腺手术史者, 排除有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或高频超声检查禁忌证者, 年龄26~79岁, 平均 (49.8±8.4) 岁。

方法:患者均于术前行高频超声及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检查。 (1) 高频超声检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均为高频线阵探头, 其探头频率5.0~12.0 MHz。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 充分暴露双乳, 并以乳头为中心依照顺时针方向对其双侧乳腺进行多切面、轮辐状扫查, 并对乳晕、乳头进行检查。观察乳腺肿块位置、边界、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有无包膜、有无钙化灶及血流分布情况等。 (2) 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检查方法:采用全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摄影机进行检查, 每例均摄取双侧乳腺头尾位和内外斜位影像, 依据肿瘤特点选择是否加摄内外侧位片及局部加压放大照片。观察乳腺类型、肿块形态、边缘、数目、大小、密度、内部与周周有无钙化等, 并观察其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

观察指标:观察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单独与联合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联合诊断标准[3]: (1) 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检查为阴性、腺体致密、摄影包裹不佳、不能定性的肿块病灶根据高频超声成像定性; (2) 高频超声检查为良性病变或典型囊性病变时, 依据高频超声成像定性; (3) 存在其他实性及囊实混合性病变, 两种检查定性不一致, 采取并联方法, 依照恶性诊断者; (4) 超声未见肿块影、腺体部分已退化、乳头血性溢液患者依据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定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χ2检验、n (%) 表示,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病理结果:病理诊断恶性肿块51个, 其中包括:黏液癌及髓样癌2个, 导管内癌9个, 浸润性小叶癌19个, 浸润性导管癌21个;诊断良性肿块22个, 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7个, 乳腺纤维瘤7个, 乳腺囊性增生8个。

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单独与联合诊断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出良性肿块26个, 恶性肿块47个;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出良性肿块38个, 恶性肿块35个;高频超声联合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出良性肿块27个, 恶性肿块46个。

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单独与联合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比较, 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用一种检查方式, 特异性高于应用高频超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其三级预防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 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 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早期筛查中。

高频超声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包膜、边界、形态、钙化点、纵横径比、内部回声等。由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密度不相同, 接收到超声回声的强弱会有差别, 能够用以鉴别肿块性质, 并且该方法可检测肿块内部与其周边血流供应状况, 清晰显示肿块外部及内部结构, 可为鉴别乳腺肿块性质提供依据。但桑辉等研究报告[4], 应用超声检查早期乳腺癌患者声像常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内部结构紊乱, 有时可观察到点状强回声, 较易与单纯性小叶增生混淆。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原理为利用不同密度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衰减的差异, 而用以判断肿块组织的良、恶性。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还具有图像整体性较强, 密度分辨率较高等优点。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表现主要为病灶边缘漏斗征、异常血管相、异常征、分叶状或毛刺杨突起等。于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的检查中, 恶性钙化点以节段状、区域状为主, 良性钙化点以弥散状、簇状分布为主;恶性病灶边缘以星芒状、模糊、浸润为主, 良性病灶边缘多较为清晰, 因此应用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可为判断病灶良恶性提供依据。

注:与联合诊断比较, *P<0.05。

本研究在乳腺肿块诊断中联合应用高频超声与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结果显示, 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 高频超声联合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独使用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且特异度显著高于高频超声,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毛亚锦的研究结果一致[5]。提示两者联合能够优劣互补, 提高诊断准确率。但应注意对高度可疑患者给予手术病理检查, 以及时诊断和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乳腺肿块患者68例 (73个肿块) , 患者均于术前行高频超声及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高频超声联合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独使用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且特异度明显高于高频超声,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联合应用高频超声与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可使两者优劣互补, 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乳腺肿块,高频超声,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参考文献

[1]张巧霞, 张永生.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肿块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 30 (4) :402-404.

[2]吕斌, 王琼, 牟霜.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 2013, 42 (12) :1352-1354.

[3]李华丽, 蔡念, 莫家宝, 等.超声与钼靶联合诊断乳腺肿块220例[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 34 (2) :226-230.

数字钼靶摄影 篇5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腋窝淋巴结,乳腺增生

掌握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分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大意义。通常来说, 患者淋巴结的相关情况都需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才可得知, 怎样在术前了解这一信息, 已经成为临床医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近年来, 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数字化钼靶、高分辨彩超。传统的钼靶影像学检查很难判定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但在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下, 将钼靶影像与后处理技术相结合, 实现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就能对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更为确切的判定[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 均确诊为乳腺癌。均为女性, 年龄在24~72岁, 平均 (53.8±2.9) 岁。同时选取我院门诊同期接诊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 均为女性, 年龄在23~70岁, 平均 (52.4±3.0) 岁。

1.2 方法。

仪器:MGU-100A型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 (日本东芝公司生产) ;8610型干式激光打印机 (柯达公司生产) ;干式激光胶片。摄影方法:所有患者均取内外斜位 (双侧乳腺MLO) 、头尾位 (CC位) 、外头尾位 (XCC位) , 部分病例需行局部点压。摄影内容包括整个乳房、腺体后脂肪、腋窝、胸大肌。开启全自动化模式对患者的乳腺进行检测, 了解乳腺厚度及类型, 自动选择最优曝光参数 (mAs、滤波板、靶面、kVp) 。摄影后, 以高分辨率显示器显示图像, 观察标准的数字化图像, 调节对比度、亮度、局部图像, 并通过缩小、放大方法清晰展示腋下及乳腺结构。在显示器上, 对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数目进行清点, 测量淋巴结长短径, 仔细观察淋巴结的边缘、密度、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

2 结果

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特点比较, 见表1。1乳腺癌:60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 有22例的腋下淋巴结有转移 (LN+) , 38例腋下淋巴结无转移 (LN-) 。在LN+患者中, 经钼靶X线摄影, 发现有8例 (36.4%) 有淋巴结肿大 (双侧2例、单侧6例) , 淋巴结个数最多者16枚, 淋巴结最大为21 mm×26 mm, 淋巴结横径较长, 呈椭圆形或圆形, 形态饱满, 边界不清晰, 表现为高密度影且密度均匀, 但周围结构不清, 可见增粗的或条锁状的网状阴影。38例LN-患者中, 经钼靶X线摄影发现有5例 (13.2%) 有淋巴结肿大 (双侧1例、单侧4例) , 淋巴结最大为14 mm×7 mm, 多呈椭圆形或圆形, 有清晰边界, 表现为周围密度高、中心密度低的壳状影, 且密度不均。2乳腺增生:经钼靶X线摄影, 发现有25例有淋巴结肿大, 占41.7% (25/60) , 淋巴结数目最多者13枚, 淋巴结最大为23.9 mm×15.3 mm, 多呈圆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 边界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清晰可见, 淋巴结内部可见小囊状低密度影且密度不均, 其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钼靶摄影表现相比, 无明显特异性。

3 讨论

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在生长时, 常会对乳腺组织淋巴管造成侵犯, 大部分的癌细胞巢会发展为癌栓, 并经由淋巴管运送至淋巴结, 癌栓将在淋巴窦内滞留并持续生长, 从而出现转移癌灶[3]。腋窝是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最多的部位。据相关文献报道[4], 通常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乳腺癌, 所切除的淋巴结中约有40%~60%会发生转移。单纯凭借触诊了解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大误差,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淋巴结都位于脂肪组织中, 只有肿大十分明显的转移淋巴结, 或是出于胸大肌外缘的淋巴结才能触及[5]。所以, 临床需采用影像学技术辅助诊断, 以明确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系统, 通过运用全自动化模式, 即可对整个腺体、皮下、乳头进行清晰显示。在对MLO位进行摄影时, 可对腋下区域进行良好的显示, 术前进行钼靶X线摄影, 有助于了解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腋窝淋巴细胞的正常X线片特点为[6]:大小不一、数目不等, 呈蚕豆、圆形、椭圆形或哑铃状, 多数密度不均, 边缘光洁整齐, 周围结构清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增生患者的淋巴结呈圆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 边界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清晰, 呈不均匀的低密度影;乳腺癌LN+患者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 边界及周围结构不清晰, 呈均匀的高密度影;LN-患者的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 有清晰边界, 呈密度不均的壳状影。乳腺癌LN+患者淋巴结的钼靶X线摄影特点与LN-患者、乳腺增生患者的淋巴结表现有明显的不同。总之, 对乳腺癌患者应用钼靶X线摄影, 可对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形态、边界、密度、周围结构及转移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有利于临床上整体了解乳腺癌患者病情, 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合理依据。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玄东春, 何娟.老年女性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23) :3485-3487.

[2]滕妍, 曹满瑞, 孙立宏, 等.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1) :50-52.

[3]朱丽娜, 谢宝杰, 王秋香, 等.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CA153对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z4) :476-476.

[4]邓齐川, 周洋.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CA153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0, 24 (6) :555-556.

[5]黄美善, 玄贞爱, 高伟, 等.乳腺癌钼靶钙化灶表现与ER、PR、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7) :4268-4270.

数字钼靶摄影 篇6

关键词:乳腺癌,CR,诊断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而约有40万人死于该病,并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乳腺钼靶和CR摄影被认为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2006年10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钼靶摄影和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logy,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根据随访资料,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确诊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随机选取50例经本院钼靶和CR摄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本组病例左侧26例,右侧24例,均为单侧发病。年龄32~66岁,平均46岁,其中31~40岁13例,41~50岁21例,51~60岁11例,61~70岁5例。临床症状多为偶有经前痛,以乳腺胀痛就诊22例,乳房肿块18例,乳头溢液8例,乳头糜烂、湿疹2例。

病例的选择标准为:腋下淋巴结无转移;原发癌为非特殊类型者肿块直径≤1 cm,特殊类型者肿块直径≤3 cm。平均随访5个月。

1.2 方法

乳腺癌摄影前,常规对乳腺的4个象限及乳头进行视诊、触诊,以明确肿块大小、活动度及硬度。摄影时使用意大利GKSENOGRAPHE 800 T钼靶X线机,AGFA高分辨率IP成像板,在FCR 5000系统工作站进行阅片后处理、打印。全部患者取双侧轴位(CC位)和侧斜位(MLO位)摄片。

2 结果

通过对本组50例研究对象进行钼靶摄影检查,乳腺癌钼靶和CR表现直接征象主要包括肿块结节影及钙化灶;间接征象包括结构扭曲、异常血管增生和局灶性增生等。

2.1 直接征象

28例表现为结节状肿块,其特征如下:毛刺状肿块影10例,以肿块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的白色条索状致密影;分叶状肿块8例,肿块周围凸凹不平,形成浅深不等、形状不整的沟陷;边界模糊肿块8例,肿块无明显的边界,肿块边缘模糊,表现为磨玻璃样致密影;周围浸润肿块2例,边界不清晰,边缘模糊,见图1。

2.2 间接征象

单独或与肿块影同时出现如下征象:恶性细小钙化灶14例,主要表现为小叉状、小杆状和泥沙状钙化灶;大导管相3例,乳腺导管出现扩张,表现为管径>0.5 cm,扩张的大导管粘连、变形和扭曲,边缘不整,其中1例扩张的导管边界出现毛刺,并侵犯Cooper韧带,使其短缩致皮肤凹陷,呈酒窝征;异常血管增生7例,癌灶周围出现变异血管影,表现为迂曲扩张、呈放射状排列的血管影;乳房悬韧带增生2例,表现为增厚、扭曲并向上翘起,形如牛角;淋巴管癌栓1例,淋巴管扩张,在肿块周围形成索条影。

2.3 病理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2例,导管内原位癌14例,浸润性小叶癌11例,炎性乳癌3例,见图2。

3 讨论

乳腺是由皮肤、皮下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这些软组织密度相近,对于普通X线的衰减并无明显差别。可行后处理的乳腺钼靶和CR摄影技术打破了传统的X线平片一次成像的不足,可充分对图像进行调整处理、放大观察,直至各种征象显示满意为止,甚至可使微小不典型早期乳腺癌能够得到满意显示。国内乳腺钼靶X线学者发现的最小乳腺癌阈值为2~3 mm[3]。乳腺癌好发于41~50岁年龄组,最常见于乳腺外上象限,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乳腺癌肿块在钼靶X线片上常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密度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乳腺钼靶摄影效果的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年龄在50~69岁的妇女,如果定期行钼靶摄影检查,可以使患乳腺癌的风险减少3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乳腺钼靶摄影与CR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乳腺摄影的数字化[4]。CR技术在乳腺钼靶摄影中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乳腺钼靶摄影照片的质量,从而提高乳腺钼靶摄影的诊断水平。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中,钙化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诊断指标,尤其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乳腺钼靶和CR检查的优越性已经在临床得以广泛体现[5]。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乳腺癌的确定诊断最终还必须依靠临床、病理与钼靶X线摄影的紧密结合,不可单纯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沈镇宇,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1.

[2]麦远其,倪志飞,王郁豪.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10):928-930.

[3]燕树林.乳腺摄影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4-407.

[4]钟添荣,罗小梅,梁瑞冰,等.CR乳腺钼靶摄影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08(13):102.

数字钼靶摄影 篇7

关键词:乳腺肿瘤,钼靶摄片,超声,诊断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趋年轻化, 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上诊断乳腺癌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主要有X线钼靶摄片、超声检查[2]。随着社会的进步, 技术日新月异,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但是鉴于亚洲女性乳腺较为致密的特点, 不管是钼靶还是超声都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手段, 两者各有优势, 应互相补充。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为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探寻合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3月—2011年12月的乳腺癌患者共48例,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所有病例均为女性, 年龄22~75岁, 平均50.6岁。

1.2 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钼靶检查组21例, 超声检查组16例, 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组11例。

1.2.1 乳腺X线检查方法

采用GE Healthcare乳腺钼靶专用机, 常规取轴位、斜位摄影, 必要时加侧位。乳腺癌标准[3]:主要征象为呈不规则肿块、分叶状肿块及肿块伴钙化、边缘模糊、高密度影、毛刺、晕环。次要征象:局部皮肤改变、结构紊乱、肿块周围血管增粗、淋巴结显示。直接征象≥2项, 或有1项直接征象同时有2项次要征象则诊断为乳腺癌。X线钼靶表现为肿块11例, 致密影6例, 浸润8例, 毛刺9例, 恶性钙化15例, 皮肤增厚3例, 局限凹陷9例, 结构紊乱14例, 血运增加5例, 淋巴结显示18例。超声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采用PHILIPs 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组表现为不规则团块16例, 分叶状8例, 内部强回声11例, 实质性弱回声13例, 后方回声减弱9例, 浸润生长5例, 无包膜13例, 淋巴结显示8例, 纵横径比>7:39。乳腺癌的标准[4]:形态为不规则团块、分叶状、实质性弱回声、后方回声减弱、无包膜、浸润性生长、内部强回声、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淋巴结显示, 浅筋膜浅层连续性中断、血流紊乱、纵横径比值>0.7。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与钼靶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8, P>0.05) ;二者联合应用后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与钼靶检查的准确性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6, P<0.05) , 与超声检查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1, P<0.05, 见表1) 。

3 讨论

3.1 钼靶对乳腺癌检查的特点

乳腺癌在钼靶上的常见征象有肿块、恶性钙化、结构扭曲。首先乳腺癌可以表现为小结节影, 边缘多不规则, 可呈毛刺状及浸润状, 可以有深分叶, 部分也可以表现为外形规则、边缘清晰的肿块。其次钙化的出现是由于病灶中心细胞坏死溶解, 磷酸钙盐沉积所致。钙化主要表现为簇状分布的微小钙化灶, 形态呈针尖样、泥沙样、小杆状及小叉状, 这些钙化灶可单独或混合存在。从乳腺的病灶整体来观察的情况, 钼靶检查了整个乳腺, 在钼靶片上乳腺癌一些微小的特征性表现, 如毛刺征和成簇细小的钙化, 均能显示, 不易漏诊。特别是对于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中、老年患者乳腺己部分退化但内脂肪较多, 钼靶片上对比良好, 显示清晰[5]。但钼靶对乳腺癌检查仍有其自身的缺点: (1) 图像对病灶的内部情况显示欠佳, 对囊实性病灶鉴别较差。 (2) 亚洲女性的乳腺大都相对致密, 体积较小, 对于这些腺体致密的女性来说, 部分病灶容易被附近高密度腺体组织掩盖而不显影。 (3) 钼靶X线具有辐射性, 对孕妇及育龄期妇女一般不作为首选。

3.2 超声对乳腺癌检查的特点

超声是利用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形成的微小界面来成像, 具有良好的浅表器官穿透力和组织分辨率, 与受检腺体类型及厚度无关, 腺体内的异常回声区可以清楚地显示。乳腺癌大多具有以下特点:肿块形态不规则, 呈毛刺状或伪足样改变;边界毛糙不清;多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恶性肿块伴钙化, 且沙粒样微钙化多见, 其钙化后方多无声影;后方回声衰减多见;纵横比≥1者居多;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大且结构紊乱[6,7,8]。以上特点出现时应高度怀疑恶性病灶。对于血流分布特征来说, 因为血流信号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 所以声像图特征诊断乳腺癌相对更重要。同样, 超声检查乳腺癌也存在缺点: (1) 超声对致密腺体的检查以及对人体无损伤性是钼靶片无法比拟的, 但对一些体积较小、回声改变不明显的病灶边缘细微分辨力差, 对无明显肿块的乳腺癌易漏诊。 (2) 对病灶的定性诊断往往不如典型的数字乳腺钼靶准确, 假阳性率较高。 (3) 对仅以恶性钙化灶为惟一阳性体征的乳腺癌容易漏诊。 (4) 超声无法分清乳腺肿瘤良恶性肿块, 在超声成像中良恶性肿瘤同样存在重叠[9], 使得乳腺癌患者肿块不明显者易漏检。

钼靶对于密度相差不显著的乳腺腺体软组织来说, 其组织分辨率很低, 小而扁平的乳房、乳腺切除术后、位于乳腺边缘、位置靠近胸壁的患者, 其病灶则不易被钼靶检查到。而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乳腺病灶范围、病灶周边、纵横比、内部回声及内部血流分布等[3]。钼靶、超声从不同侧面反映病灶的病理特性, 具有良好的诊断互补性。美国哥伦比亚教会医疗中心检查分析了11 130例乳腺无症状的患者, 发现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77.6%, 而超声为75.3%,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而两者联合的诊断敏感性为97%, 显著高于单一的检查方法。在我国, 近几年有多个研究亦表明钼靶与超声联合可大大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而两者单一检查的诊断率并无明显差别[7,8,10]。当前研究一致认为钼靶和超声都是乳腺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也是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两者各有优势和缺陷, 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 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蓉, 龚水根, 张伟国.乳腺癌分子水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 26 (2) :89.

[2]贺延莉, 靳二虎.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8, 31 (4) :235.

[3]朱庆莉, 姜玉新, 孙强, 等.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 15 (2) :109.

[4]赵子杰.实用乳腺超声波:技术、判读、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30-120.

[5]Vlastos G, Verkooijen HM.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Onologist, 2007, 12 (1) :1.

[6]徐光中, 李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 (3) :293-297.

[7]夏德新, 杨小庆.钼钯X线微钙化对乳腺触诊阴性的乳腺癌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 (9) :1584-1587.

[8]邵婉仪, 时伟峰, 刘颖.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活检技术对早期乳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 (12) :1810-1813.

[9]张启波, 于国放, 王兆信.钼靶摄影和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7) :957.

数字钼靶摄影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本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100例乳腺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65岁,术前均行钼靶摄影及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经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

1.2 主要仪器

(1)钼靶摄影:使用BENTTCONTOUR乳腺机;(2)超声仪器: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PHILIPS-H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3 检查方法

(1)钼靶摄影方法摄片时患者站立,将乳房贴在摄片台上,用加压器压迫乳房拍片,以患者不感到痛苦,能忍受为宜,对青年人乳腺腺体较密实的,加拍斜位片[2]。阅片时注意观察病变发生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有无钙化、血管增粗、乳头凹陷、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肿大等;(2)超声检查方法用3.5~10MHz探头直接探测。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两侧乳房,对四个象限、乳晕区及腋窝下分别进行直接探查,并将两侧乳腺对比探查;所有肿块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肿块内部、周围的血流情况[2]。

1.4 诊断依据

1.4.1 钼靶摄影表现

直接征象:1)块影明显:内部密度较高,多不均匀,形状不规则,边缘毛刺、尖角、慧尾征等;2)块影大小比触诊小因癌肿外围有一圈水肿带平片上表现为一圈低密度影,可以与肿瘤组织分开,此点鉴别良恶性肿瘤很重要;3)肿块内成堆分布的钙化灶、单侧乳腺导管扩张或致密等。间接征象:1)乳腺组织结构与乳腺外形改变;2)皮肤增厚、收缩和乳头凹陷(橘皮样);3)血管增粗增多;4)水肿[3]。凡具有1项直接征象及1项以上间接征象即诊断为乳腺癌[4]。

1.4.2 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

1)肿物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2)中间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3)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后方也呈衰减暗区;4)癌瘤向组织和皮肤呈蟹足样浸润;当癌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5)乳腺癌彩色像素平均密度、峰值血流速、阻力指数、血管数目等一般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2]。凡具有以上前5项中3项者,即可诊断为乳腺癌。

2 结果

2.1 钼靶摄影结果

100例中钼靶摄影初步诊断乳腺恶性(疑似恶性)肿瘤87例,良性肿瘤6例,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7%。

2.2 超声检查结果

100例中超声初步诊断乳腺恶性(疑似恶性)肿瘤94例,良性肿瘤13例,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4%。94例乳腺恶性(疑似恶性)肿瘤中80例在肿块内部和(或)周边探及血流信号,62例血流信号丰富。13例超声初步诊断良性肿瘤中8例在肿块周边或内部探及点状血流信号,均不丰富。

2.3 本组病例中钼靶X线摄片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

100/100)。钼靶摄影与超声的结果相比,在良恶性乳腺疾病的鉴别方面有相同价值,而钼靶摄影在微小钙化的检出方面优于超声。而超声更具实用性,在定位与转移淋巴结检出方面优于钼靶摄影。

3 讨论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为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高乳腺癌的临床影像诊断水平至关重要。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乳腺钼靶X线摄影、超声成像、CT、MR、核素显像等多种方法,目前仍以钼靶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为主。

3.1 钼靶摄影诊断乳腺肿块的应用价值

从乳腺的整体来观察病灶情况,它包括了整个乳腺,乳腺癌的特征性表现如有毛刺的肿块和成簇细小的钙化,容易显示。对中、老年患者,乳腺内脂肪较多,腺体已部分退化,在钼靶片上对比良好,显示清晰。但是,由于致密型乳腺与肿瘤有时不能形成密度高低的对比,及增生的腺体内及液化、坏死的腺体内也可见成堆的沙粒样钙化等原因,易发生漏诊。

3.2 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应用价值

在二维超声图像观察的基础上应用彩色多普勒,若在肿块内部或附近探及高速低阻动脉血流,结合二维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据有关文献报道,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9%~100%,特异性为59%~100%,差异较大[5]。肿块血流丰富程度与肿瘤性质存在一定的关系。乳腺肿块的病理复杂,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代谢方式、血供特征在病理上各有差异、丰富的血流是恶性肿瘤生长和代谢的必要条件[6]。本组研究发现乳腺恶性肿块的周边及内部血流丰富。同时也发现极少部分乳腺良性肿块的血流信号,一般不丰富。乳腺肿块的血流丰富程度乃是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超声诊断无放射性,特别适合妊娠、哺乳期妇女,操作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便于复查。但是乳腺超声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不能发现微小钙化,难以检出小的肿瘤。

3.3 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的优势

单纯应用高频超声或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两者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相似,都均有不同程度的漏诊。联合诊断后,大大提高了病理诊断符合率(100%)。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相结合对乳腺肿块进行综合分析,X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有一项检查诊断为乳腺癌,即可认定此肿块为恶性病变,目前,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乳腺超声是诊断乳腺癌的最佳互补方法,是乳腺癌影像检查的黄金组合。

综上所述,首诊病例选用高频超声还是钼靶X线,可以根据两者各自的优势来决定。对于首选方法诊断阴性的患者,都有必要选用另一种方法作为补充诊断手段。

摘要:目的 明确钼靶摄影结合超声后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比较了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的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100病例中钼靶X线摄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87/1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94/100),两者结合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钼靶摄影和超声两者结合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乳腺肿块,钼靶摄影,超声检查

参考文献

[1]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5-75

[2]胡玉,熊昌林,胡宏.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200例对比分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12):300

[3]于志勇,左文述,赵月环,等.高频超声与钼靶片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讨论.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9):673-674.

[4]封新利,李海云,周红.钼靶X线与彩超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探讨.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6):557-557.

[5]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科技文献出版社,1996,395-399

上一篇:水轮机调节下一篇:利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