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2024-10-21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共8篇)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12―2014年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炎、化痰、营养支持、解痉、氧疗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伏九穴位贴敷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治愈2例, 显效10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0例, 显效2例, 有效18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6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各项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伏九穴位贴敷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伏九穴位贴敷,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 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COPD急性加重 (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和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治疗。减轻疾病症状和预防AECOPD的发生是治疗COPD的主要方法[1,2]。大量研究表明, 伏九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减少COPD的住院次数和死亡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具有冬春季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根据中医学“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的理论, 在夏季三伏天、冬季三九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特定穴位而治疗COPD的方法近年已被广泛运用。为了探究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2014年接收的60例COPD患者, 分别采取穴位贴敷疗法与单纯西药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2014年接收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5]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或脾肾两虚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治疗组中, 男性19例, 女性11例;年龄31~79岁, 平均年龄为 (44.4±22.4) 岁;对照组中, 男性18例, 女性12例;年龄30~80岁, 平均年龄为 (44.3±22.5)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审核批注, 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1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或其并发症, 有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及泌尿、消化、造血、内分泌代谢系统等严重并发症者;3合并有结核、肿瘤以及其他肺部原发性疾病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 未按规定用药,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判断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炎、化痰、营养支持、解痉、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伏九穴位贴敷治疗。敷贴主穴:肺俞、肾俞、定喘 (以上穴位取双侧) 、大椎、膻中、天突。敷贴药物组成:芥子12 g, 甘遂12 g, 延胡索10 g, 细辛10 g。按上述药物比例配伍, 共研细末, 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每穴敷贴约5 g, 外用胶布固定。在中国旧历节气的夏至、“一伏”“二伏”“三伏”“一九”“二九”“三九”的第1天进行贴敷。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肺功能测定:治疗前后均使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 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用力肺活量 (FVC) , 1秒率 (FEV1/FVC) 。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89%;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 (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10录入数据, Stata/MP14.0程序处理临床数据。人工分析计算统计值, 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率、OR、NNT及其相应的95%CI值确定样本对总体规律的把握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2例, 显数10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0例, 显数2例, 有效18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6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伏九穴位贴敷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 在中国旧历节气的夏至、“一伏”“二伏”“三伏”“一九”“二九”“三九”的第1天, 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疾病的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有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 它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谓:“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的思想。“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后世据此发展出指导针对某些内科疾病的治法, “冬病夏治”是其典型代表[7]。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 运用相关药物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 经过皮肤的吸收、经脉的循行, 深入脏腑, 直达病灶, 以驱散人体内的阴寒之气, 从而达到预防、治愈疾病的目的[8]。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此时阳气收敛, 气血不畅, 皮肤干燥, 毛孔闭塞, 此时贴敷穴位, 能温阳益气, 健脾补肾益肺, 祛湿散寒, 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根据《素问·咳论篇》:“治脏者, 治其俞”的理论, 在贴敷时选取穴位如下:肺俞, 系足太阳膀胱经穴, 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为肺脏经气出入之门户, 药膏贴敷直达病灶;膻中位于胸部两乳之间, 为任脉经穴, 是肺的华盖, 心包经之募穴, 气汇聚之场所。肺俞、膻中俞募相配, 阴阳贯通, 清升浊降, 元真通畅;大椎穴有宣散外邪、祛风止痛的作用;天突穴能通利气道, 宣肺降气, 止咳平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通过刺激天突穴可刺激气管, 引起咳嗽, 使下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到相对较浅的气道;同时, 压迫天突穴可使气道阻力明显下降, 特别是呼气时的气道阻力下降。肾俞穴纳气固本, 使上中下三焦相通, 平衡阴阳, 达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防病治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兴奋β-受体活性, 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机能, 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刺激肺俞穴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治疗和预防疾病, 而且可以改善肺功能[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愈2例, 显数10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0例, 显数2例, 有效18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P<0.05) 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伏九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 同时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 提高其生活质量,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宴医.三伏天新加芥辛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J].中医杂志, 2009, 50 (5) :438-439.

[2]王兰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l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6 (6) :33-35.

[3]王超东, 邓柏颖, 苏莉.经络实质假说的文献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9 (1) :7l-72.

[4]路怀中, 马世民.冬病夏治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 (2) :47.

[5]柳涛, 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 (2011年修订版) 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 (1) :1-12.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13年修订版) [J].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 2013, 36 (4) :255-264.

[7]曹燕亚, 比宏达.自制咳喘膏学位伏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7, 1 (3) :143.

[8]陶红琴, 李静, 安伟华, 等.穴位贴敷结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5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 2013, 31 (2) :117-118.

[9]雷小婷, 侯从岭.“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5, 30 (12) :1738-1740.

[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92.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2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85-01

脾胃虚寒患者常常表现有:上腹疼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病情容易反复,病程较长,笔者运用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患有胃脘痛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诊断为脾胃虚寒型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72例;年龄最小25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47.5±12.5)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 a,病程平均(1.7±0.2)a。按完全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穴位贴敷配合灸法,对照组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每组各60例。

1.2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坐位或俯卧位,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合作,询问患者有无对胶过敏史、支气管炎病史及哮喘病史,松衣,认真评估患者的皮肤,75%酒精消毒皮肤,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用干姜、马钱子、荆芥、肉桂、防风、颠茄流浸膏做成1.5 cm×1.5 cm温中理气、散寒止痛贴,取主穴: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根据不同的症状配内关、公孙、行间,可在酒精灯上将穴贴背面加热后贴于所选穴位上,然后将点燃的灸条放入灸架内置于所贴的穴位上,灸20 min后取走灸架,穴贴4 h,敏感性皮肤贴2 h,3~5 d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护理方法穴位贴敷配合灸法每天1次,每次穴贴4 h,敏感性皮肤每次不超过2 h,不少于1 ,灸法每次20 min,皮肤发红为止,对于敏感性皮肤在使用穴位贴敷前,穴位部位涂少量皮炎霜,穴贴药物大小一致,选穴准确,贴敷药物应即做即贴以免降低药效。选穴宜少而精,每一穴,不可连续10次以上,避免长久刺激引起不良反应,3~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3 d,一般使用2~3疗程。密切观察胃脘痛的程度有无缓解,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好转,脉象有无改善,大便形状有无改善。施灸部位应先上后下,先灸胸背、后腹部、四肢,施灸过程中不时询问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应及时将艾灸灰弹入弯盘内,防止灼伤皮肤,艾灸结束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酌情开窗通风。在使用穴贴配合灸法治疗时,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发痒、红肿,防止皮肤起泡溃烂,若贴敷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瘙痒,及时取下敷贴,用清水洗净,暂停3~5 ,单纯用灸法治疗,局部使用皮炎康、硅霜等抗敏药膏,及时报告医生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如有水泡用无菌纱布包扎。对薄嫩皮肤、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的心脏疾病、肝脏疾病的患者贴敷剂量宜减,且贴敷时间不超过2 h。穴贴配合灸法治疗期间,饮食避免生冷食品,避免洗冷水澡,禁食海鲜、牛肉、韭菜等发物,不食油腻生痰助湿食物。患者饮食宜温补、健脾、祛寒,可食当归生姜羊肉汤,饮食有规律,定时进餐,避免过饥才食。饥饿时胃脘痛可稍进食糕点,以缓中止痛。病情缓解可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如太极拳等,注意防寒保暖。

1.4疗效标准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饮食、工作正常;好转:胃脘痛基本消失,发作次数减少,因受寒或饮食不节偶有发作;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2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0%,好转率为2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60%,好转率为31.4%,无效率为8.6%,总有效率为9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体会

胃脘痛致病常因寒邪客胃,饮食所伤,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等所致。脾胃虚寒系劳累、久病、过食寒凉、耗伤脾阳导致,治宜温胃散寒,温补脾阳为法,取胃经合穴足三里,脾、胃之背俞穴,脾俞、胃俞,胃经募穴中脘,用以辛温散寒之干姜、肉桂,止痛之马钱子、颠茄贴敷上述穴位,有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能温散脾胃之寒邪,使之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达到止痛的效果。

穴位贴敷配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以祖国医学经络为基础,借助艾条的热力与贴敷的散寒止痛药的药效,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体现了内病外治的原则。此治法除了具有溫散寒邪、消瘀散痛的功效外,还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通过一组单纯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另一组穴位贴敷配合灸法治疗,配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一组单纯使用穴位贴敷组,具有操作安全、方便、无副作用。且费用较为低廉,患者易接受,在临床上使用,对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脾胃功能有较好的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3

2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于月经第1天口服消炎痛,每日3次,每次1片,连续服用3 ~ 5天并热敷腹部。观察组: 取适量药末用温热黄酒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于经前5天起用至月经净止,每日1次,连用3个周期。自制中药配方: 肉桂30 g、丁香10 g、吴茱萸30 g、红花20 g、小茴香10 g,研为细末,密封瓶中备用。

3结果对照组患者口服消炎痛后症状虽有改善可以缓解疼痛, 但是不能治愈。观察组穴位贴敷,3个疗程可全部治愈。

4体会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主要病机为寒湿凝滞下焦,气血运行不畅。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本文穴位贴敷方药中,肉桂辛甘大热、气厚、纯阳,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去营卫风寒,止腹中冷痛; 丁香辛温,归脾、胃、 肺、肾4经,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理气,治中焦虚寒、脘腹冷痛; 吴茱萸辛苦入足太阳血分,少阴、厥阴气分,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开郁; 红花辛苦、甘温入肺经,破血、活血; 小茴香辛温、温暖下焦,归肝、肾、脾经,散寒止痛。5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理气止痛之效,对于各种类型的痛经均有效。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0-2013年收治盆腔炎患者240例, 两组患者年龄18~55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一侧或两侧疼痛。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方法:研究组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护理。通过利用中药“三棱、莪术、丹参、败酱草、黄柏、桃仁、红花、牛膝、大黄”, 制粉或直接选用中药免煎剂。加适量食用醋。以增强药物参透作用, 进行穴位贴敷, 以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的目的。中药穴位贴敷的护理时间:每次的中药穴位贴敷时间应选择在非月经期, 患者用餐1 h后进行, 贴敷时间4~6 h。穴位贴敷选穴方法:穴位贴敷所选用的穴位, 与针灸用穴是一致的, 选用水道、归来穴, 也可选用痛点穴位, 即针灸用的“阿是穴”。该穴位便于药物的直接渗透。用75%酒精作局部消毒, 将药调成糊状, 平铺于棉纸上, 敷于穴位, 加以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共同方法为采用抗生素治疗、丹参改善循环等方法进行治疗。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中药穴位贴敷应注意预防感染: (1) 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穴位贴敷与内治法一样, 必须认真辨证施治, 以治本为主, 标本兼顾。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2) 贴敷部位必须消毒:敷药局部应按常规用75%酒精作局部消毒, 也可用温开水、白酒或是其他消毒液洗净穴位皮肤, 然后敷药, 以免发生感染。 (3) 正确选穴敷药:患者选取的穴位不宜过多, 2~3个/次, 每穴药量视病情而定, 一般每穴5 g, 面积不宜过大, 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引起皮肤不良反应。 (4) 严格选择适应证:对并发有皮肤过敏或破损者不宜使用穴位贴敷。穴位贴敷中出现不良反应, 如疼痛、变态反应、病情加重等现象, 应立即撤去药物, 改用其他疗法。

健康教育:由于盆腔炎缠绵难愈、病程长, 用药久, 口服汤剂使部分患者难以坚持。西医注射剂的使用因为疼痛而使大部分患者不愿长期坚持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及时向患者介绍腹痛的主要症状, 使患者充分了解腹痛的治疗方法。积极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普及妇女对盆腔炎的认识, 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在我国由于个人卫生条件及医疗条件的限制, 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特别是我州边远贫困山区, 由于交通闭塞, 妇女卫生知识贫乏, 大部分年轻妇女不知道盆腔炎的危害与后果。同时, 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性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此引起的盆腔炎也在增多。因此, 利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盆腔炎,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 促进了家庭的和谐稳定, 利于社会家庭的健康发展。

例1:患者:女, 32岁, 已婚。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下腹部疼痛, 呈持续性隐痛, 有时加重, 按压时疼痛加重, 白带多, 色黄味臭。精神饮食好, 睡眠可, 大小便正常。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数。妇科检查:前位子宫, 子宫活动受限, 附件区压痛, 右侧附件可及3 cm×3 cm包块, 活动差, 有压痛。B超检查提示:盆腔少量积液, 右侧附件区炎性包块。诊断:慢性盆腔炎, 右侧附件包块。我们及时制定相关治疗护理措施, 应用中药穴位贴敷及时给予治疗, 同时对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7 d后下腹部疼痛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无异常, 复查B超提示:子宫附件正常, 病获痊愈。

盆腔炎由于起病缓慢, 病菌常在月经、不洁性生活、流产、分娩过程中或是通过生殖器各种手术的创面进入盆腔引起炎症。由于治疗不及时, 迁延成慢性。这类盆腔炎常常导致育龄期妇女不孕。长期治疗却效果不佳, 使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疾病失去信心, 经济上造成极大的损失, 思想包袱不易放下, 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不稳定的因素。通过我科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护理,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临床表现, 采取一对一的辨证施治, 因人而异,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病患在治疗过程中认识盆腔炎的危害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转变观念, 积极配合, 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5

关键词:针灸,穴位贴敷,面瘫,疗效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临床治疗中属于多见疾病。由于导致面瘫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 临床医治常面临着各种难度, 影响了医治方案取得的疗效。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存在较大的冲突, 单一治疗面瘫方法已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1]。针灸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面瘫, 在临床研究中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现对1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所选120例资料, 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瘫病例资料。年龄范围25~55岁, 平均年龄 (36±2.5) 岁;其中, 男65例, 平均年龄 (39±3.0) 岁;女55例, 平均年龄 (35.2±2.8) 岁。12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 (n=40) 、对照组 (n=40)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选用针灸疗法与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使用, 中药采用华佗面瘫散、不换金丹、正颜摩方等药物。

1.2.2 对照组

对60例患者单一地采用中药治疗, 除了华佗面瘫散、不换金丹、正颜摩方等中药以外, 并未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措施。

1.2.3 疗效评估

所有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 于3个月进行疗效调查统计。详细的疗效等级:显效、好转、一般、无效等, 对两组的60例疗效数据作出具体的统计学处理, 以此为依据评判相应的治疗水平。

2 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60例面瘫患者接受了治疗, 经过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与统计。两组疗效等级情况分别如表1、表2所示。

从上述两组表格数据, 观察组选用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 显效11例, 占18.3%;好转37例, 占61.7%。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 显效7例, 占11.7%;好转13例, 占21.6%。由此可见,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显著 (P<0.01) , 充分说明了联合法治疗的优越性。

3 讨论

面神经麻痹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它不受年龄限制。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 面瘫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多, 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针灸联合中药贴敷共同治疗面瘫, 临床观察中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3.1 针灸联合穴位敷贴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法:第1组:麝香2g, 全蝎1.5g, 白胡椒1.5g, 白花蛇1g, 蜈蚣1条。共研细末。第2组:川芎、当归各500g, 黄连600g, 植物油500g, 同置煎枯去渣, 炼至滴水成珠, 加黄丹360g, 搅匀, 收膏, 取膏用文火熔化后, 加入天牛粉286g, 搅匀, 分摊于纸上配, 每帖膏重2g[2]。治疗时, 第1组药物用于第1组穴位, 每次取4穴, 主穴为主, 酌加配穴。皮肤常规消毒后, 医者捏起穴区皮肤, 右手持经严密消毒之手术刀片, 在穴位上轻割皮肤, 成“X”型, 并挤出少量血, 然后将撒有药粉之小块伤湿止痛膏 (或胶布) 贴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划太深, 每周1次, 穴位轮换。第2组穴采用第2组药物贴敷, 每次取主穴1个, 酌加配穴1个。贴时将膏药加温融化, 5d一换, 穴位轮用。

3.2 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疗效

从临床观察判断, 面瘫患者的面部均出现了异常状况。此次120例患病资料里, 主要体现出来的几种病症则是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异常, 患者不能正常地完成上述动作。为了保持患者处于良好的健康水平, 除了实施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外, 还需添加针灸方式进行辅助治疗。选准穴位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的穴位有主、次之分。具体情况: (1) 主穴:一是阳白、四白、牵正、地仓;二是下关、翳风;三是阿是穴。 (2)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瞳子髎。找准穴位之后, 配合中药物进行综合性的治疗[3]。此次, 也可以从无效率分析两组的疗效, 观察组仅3例无效, 占5%;对照组19例无效, 占31.7%;这组数据从侧面反映了联合法治疗的效果显著。

4 结论

总之, 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改革发展, 早期单一治疗方式已无法适应面瘫疾病的治疗。针灸联合重要穴位贴敷治疗面瘫, 在疗效方面比单纯采用中药的疗效更加优越。

参考文献

[1]邱志义.90例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扬州大学医学院院报, 2011, 16 (12) :54-56.

[2]蔡晓伟.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0, 30 (7) :9-11.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一2013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慢性咽炎病人82例, 均符合《耳鼻咽喉科诊断学》[1]诊断标准, 检查可见咽部黏膜肿胀、充血, 有分泌物, 均无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2例, 男23例, 女19例;年龄15岁~52岁, 平均37.2岁;病程最短6个月, 最长10年, 平均2.4年。对照组40例, 男23例, 女17例;年龄18岁~50岁, 平均38.4岁;病程最短8个月, 最长10年, 平均2.3年。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给予银黄含片治疗。银黄含片 (上海信谊嘉华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03328) 用法:每次1片, 每天4次, 含服治疗, 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按慢性咽炎的护理常规护理。 (2) 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中药组方: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生半夏, 按2︰1︰2︰2比例共研细末, 过100目筛, 密封备用。取穴:大椎、肺俞 (双侧) 、脾俞 (双侧) 、肾俞 (双侧) 。贴敷时间:每隔10d贴敷1次, 连续3次为1个疗程。操作:临用时以30%的二甲基亚砜调成糊状, 每穴取5角硬币大小外敷, 然后胶布固定。贴药后皮肤可出现微微发痒、灼痛感, 一般贴敷2h~4h, 如发痒、灼痛感觉不明显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但不宜超过6h。

1.2.2 护理方法

(1) 情志护理。慢性咽炎多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日久, 病人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稳定情绪, 且在贴敷治疗前大多数病人对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效持怀疑态度, 又担心贴敷后可能出现皮肤过敏、起疱、感染等。应进行有效沟通, 详细告知本治疗方法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树立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 (2) 贴敷护理。贴敷穴位局部皮肤一般按常规消毒, 保持清洁。贴敷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局部反应, 贴敷时间按个体耐受性适度调整。揭去贴敷药物后局部潮红稍有温热感不需要特殊处理。部分病人贴敷处皮肤会起疱, 要注意保护好创面, 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如果水疱细小, 用碘伏局部消毒即可;如果水疱过大, 宜消毒后用注射器从底部穿刺抽吸, 然后外搽绿约膏防止感染, 一般1周后结痂脱落。如出现对贴敷药物或胶布严重过敏者, 可口服抗过敏药物。 (3) 日常生活护理。病人应多食汁液丰富水果、蔬菜, 禁食烟、酒、椒、芥及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 且贴敷当天应忌食生冷、油腻及海鲜等发物。餐后用淡盐水漱口, 以保持咽部清洁, 预防细菌感染。每日适量多饮水, 以保证足够水分供应。一般贴敷后4h内不宜洗澡, 并避免风寒等外邪侵袭。平时宜生活规律, 避免熬夜,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抗病能力, 减少复发机会。

1.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订, 痊愈:咽部症状消失, 咽部检查黏膜光滑湿润不充血, 停止治疗后随访6个月不复发;显效:咽部异物感和干痒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增生性咽炎增生滤泡明显萎缩, 萎缩性咽炎咽部黏膜较前润泽;有效:咽部症状较前有所减轻, 增生性咽炎增生滤泡有所萎缩, 萎缩性咽炎黏膜表面有少量津液;无效:咽部症状无减轻, 咽部检查无改变。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3 讨论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慢喉痹”范畴, 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虚火上炎、咽喉失养、痰瘀痹阻所致。中药穴位贴敷, 属"天灸"范畴, 局部穴位刺激, 通过经络系统从而刺激全身, 可全面调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 其作用机制为:药物通过体表穴位-经络-内脏相关的途径产生放大增益效应[3]。贴敷中药通过透皮吸收作用于人体, 组方中延胡索活血化瘀, 生半夏、白芥子、细辛化痰除痹。经络穴位刺激、中药透皮吸收双重作用, 共奏健脾补肾、宣肺利咽、化痰瘀、除喉痹、标本兼顾之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确切, 无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郑中立.耳鼻咽喉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92-2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308.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6月, 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共108例产后便秘,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4例。两组产妇年龄、产次、手术产率、便秘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将生大黄粉研成细末, 用石蜡油调成糊状, 用加热至38℃的酒精棉签清洁神阙穴即肚脐, 将大黄粉、石蜡油糊剂填满脐内, 用6cm×6cm透明膜覆盖, 用宽胶布固定, 24h更换1次, 皮肤敏感者及时去除, 待皮肤恢复正常后使用, 连用1周。

1.3 观察指标

根据国家中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评定效果。治愈:2d已内排便1次, 便质转润, 解时通畅。好转:3d以内排便, 便质转润, 排便欠畅。未俞: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Crosstabs软件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

3 护理

3.1 心理干预

产妇担心产后用力排便会使会阴伤口裂开, 缝线脱落等, 常产生情绪紧张, 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使胃酸分泌下降, 胃肠蠕动减慢, 进而造成便秘。给产妇做耐心细致的解释, 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 鼓励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次便意。

3.2 饮食干预

高纤维饮食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的最好方法, 高纤维膳食能延缓糖吸收, 促进肠蠕动, 利于排便。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饮食教育, 嘱粗细粮搭配, 在吃肉和蛋食物同时, 增加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以菠菜、芹菜、洋葱、韭菜, 水果以香蕉、苹果、梨等为好。

3.3 运动干预

产后尽早适当运动, 经阴道分娩的产妇, 产后4~6h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 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按时做产后体操。有些产妇不愿下床活动, 喜欢赖床, 这样不利于肠蠕动。

3.4 腹部按摩

如果产前灌肠者, 产妇产后2~3d才解大便, 若产前未灌肠者, 产妇应1~2d首次排便, 一旦在产后超过3d未解大便, 应注意便秘的出现, 应给于腹部按摩,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在腹部依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走行方向, 做环形重叠按摩, 以增加腹内压, 刺激肠蠕动, 促进排便。

3.5 合理使用缓泻剂

若产妇已造成便秘, 可用简易通便法, 如开塞露, 以软化粪便;口服橄榄油, 指导患者每天清晨空腹和晚上睡觉前各食特级初炸橄榄油, 每次1勺 (约10mL) [2]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可刺激肠黏膜大量分泌胰液、胆汁、肠液等, 使肠内容物水分增多, 而使大便不易硬结并促进肠蠕动[2]。

我国产妇在产褥期的生活习惯有很多误区, 产后营养知识缺乏, 既往有经常抑制便意或便秘史, 未意识到及时排便的重要性, 排便方式改变, 只有护理人员以良好服务态度, 耐心给予产妇健康指导, 适时的运动指导, 腹部按摩, 适当使用药物通便等, 简单有效的干预措施, 能很好地解除产妇产后便秘的发生, 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发现采用大黄粉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 能解除产后便秘的症状。中药大黄味苦, 性寒, 具有荡涤肠腔, 通利水谷之功。所含大黄酸类可以刺激大肠壁, 收缩肠道, 使大肠内容物易排出, 达到泻下通便的作用。脐为神阙穴所在, 为经络总枢, 可沟通上下内外诸经百脉, 五脏六腑。脐的表面角质层最薄, 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通, 血管丰富, 渗透性强[2]。因此, 在脐部贴敷生大黄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能使药物分子透过脐部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且作用缓和。

大黄粉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解除产后便秘, 方便, 安全, 有效, 可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李翠娥, 珂娟, 汤利红, 等.手术病人便秘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护理进修杂志, 2008, 23 (80) :723-733.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论文 篇8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3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 年龄28 ~ 75岁,平均66. 2岁; 病程4个月 ~ 5年,平均2. 5年。

1. 2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ACR会议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新诊断标准[1]。

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 mg口服,每日3次; 甲氨蝶呤10 mg口服,每周1次。在上述用药基础上,予祛风散寒膏进行穴位贴敷。药物组成: 羌活10 g、独活10 g、桂枝10 g、威灵仙12 g、牛膝10 g、伸筋草15 g、透骨草15 g、雷公藤10 g、地龙10 g、蜈蚣3条、细辛3 g、醋乳香10 g、醋没药10 g、生川乌10 g、生草乌10 g、生麻黄6 g、红花10 g、川芎10 g、当归10 g、丹参10 g、桑枝10 g,打粉后用生姜汁及蜜调制成膏药,备用。贴敷主穴是大椎、外关、足三里、肝俞、肾俞、膈俞、阳陵泉。按风、寒、湿气的偏重以及病变部位进行配穴: 行痹配风门、血海; 痛痹配关元、昆仑、阿是穴; 着痹配气海、关元; 按病位配穴是上肢配曲池、合谷; 下肢配环跳、解溪、昆仑; 脊柱配身柱、大杼、至阳、腰阳关、命门。每位患者每次选10 ~ 12个穴位( 双侧同名穴记为2个) ,每穴1膏,贴敷12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1周为1疗程。可选2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

3结果

3. 1疗效标准[2]治愈: 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 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 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 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3. 2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6例 ( 15. 8% ) ,显效14例 ( 36. 8% ) ,有效15例( 39. 5% ) ,无效3例( 7. 9% ) ,总有效率为92. 1% 。

上一篇:刑罚的儒家化下一篇:丹酚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