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精神胜利法

2024-10-05

阿Q精神胜利法(精选4篇)

阿Q精神胜利法 篇1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时代渐远, 学生越发难以理解作品所蕴藏的丰厚思想。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学生在各种良莠不齐的传媒与时尚文化的冲击和颠覆下, 对其作品产生了曲解。怎样走出鲁迅经典不被理解反被曲解的尴尬困境?怎样切实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保持作品本身价值并体现鲁迅思想的当代性呢?这些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探讨的问题。

语文教学既要尊重并坚守历史、维护经典固有的价值, 又要符合并体现现实、拓展其现实意义, 更要站在当下去理解、阐释其内涵, 诠释其与时俱进的当代性。结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实际, 本文认为对于这类经典作品的教学应该把握好三个对话原则:与历史对话, 以尊重历史为前提, 回到历史情境以达知人论世之效;与现实对话, 以传统透视现实, 体现传统的现实意义;与当下对话, 结合当下文化背景, 同经典文本作话语联系。具体而言, 笔者将以与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的三重对话为案例来阐释原则的可操作性。

一.与历史对话:鲁迅笔下的阿Q

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1) 。作品中的阿Q身上有着中国历史上遗传下来的种种奴隶意识和近代以来社会半殖民地化而产生的畸形心理, 是鲁迅“眼里所经历过的中国的人生” (2) 的浓缩。

阿Q质朴愚昧, 靠着出卖劳力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他刻板守旧, 凡是不符未庄传统的都认为是错的;他排外拒新, 赵老太爷的儿子进洋学、剪辫子, 他“深恶而痛绝之”;他捍统卫道, 尊奉“男女之大防”。阿Q最为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对自己失败的命运和奴隶地位采取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和粉饰态度, 自欺欺人的变生活中真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胜利, 麻醉于对自我瞒骗带来的心理满足中,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描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着种种表现形式: (1) 盲目尊大以自足。阿Q社会地位低下, 想与赵老太爷攀本家被打, 便说“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将自卑的痛苦转化为盲目的自负从而获得自我满足。 (2) 麻木健忘以自慰。阿Q碰到无法转化的痛苦, 就干脆闭上眼睛忘却它, 所以他会健忘到跑去看自己求爱遭痛打后导致的热闹场面, 麻木到被判死刑还在遗憾圆没画好, 临刑前还在想着如何去博得观众喝彩。 (3) 自轻自贱而自得。被打败了, 阿Q就轻易承认自己是虫豸, 反因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而得意;赌博赢来的钱被抢走, 竟然自打嘴巴, 用自贱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 (4) 化丑为美以自欺。阿Q头上的癞疮疤是闲人们取乐的材料, 对此他只能怒目而视, 实在无奈时便自欺欺人地变丑为美, 以癞为荣。 (5) 欺负弱小以泄愤。面对强者, 阿Q总被欺压、凌辱;面对弱者, 他又成恃强凌弱之徒。他被王胡打败, 遭假洋鬼子棒打, 就欺负小尼姑转嫁痛苦;他受赵太爷的迫害, 丢了生计, 就迁怒于小D发泄不满。

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 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就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热点, 见仁见智中不乏精辟解读。譬如对“精神胜利法”的分析, 在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 是从阶级论的角度分析的;而在钱理群、温如敏、吴福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 是从人类学的角度评价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 但中学语文毕竟不是学术研究, 不能让繁多的理论混淆了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的原始面貌。而与历史对话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在当时历史背景之下, 阿Q形象的意义和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不过, 多数老师教鲁迅的作品就止步于此了, 没有与现实联系, 更是与当下脱节, 造成了学生难以理解乃至越发疏远作品的现状。

二.与现实对话:形形色色的阿Q们

鲁迅曾希望自己的著作“和光偕逝, 逐渐消亡”。然而近一个世纪过去了, 阿Q精神非但没有消亡, 反而在当代这块土壤中衍生、变化为面目各异的“阿Q”们, 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生活中的阿Q。生活中的阿Q常自欺以自慰, 欺人而自满。自欺者乐于自我逃避和安慰:吃了亏的人说:吃亏是福;后进的人说:枪打出头鸟;受人欺负的人说: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被炒了鱿鱼的人说:我把老板给炒了;挨了整的人说:等着瞧吧, 早晚有一天……他们总能找到理由逃避自身的不足, 安于逆来顺受, 甚至不惜以自虐自残的手段自我解脱。欺人者常是小权小富在手且身怀横蛮暴虐之性之人, 但凡遇到有求于己或是弱势者便欺而快之:官场上的办事遭遇冷淡与设卡, 职场上的小鞋与暗算, 有车族对无车族生命的漠视, 老板欺压员工、老师体罚学生, 城管逼迫小商贩, 甚至连个小区守门卫的保安都要欺负一下外来的人员等等, 足见此种欺人而乐的劣性之深。

心理学中的阿Q。阿Q精神中所包含的幻想、健忘和妄自尊大等, 在治疗人类心理失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幻想、健忘、低估别人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无法消除的苦恼时借以自我解脱和自我护卫的手段。因而阿Q精神成了“国际通行”的医治心理疾病等辅助手段。例如美国近年来兴起的“诉苦电话”, 让那些心中有苦没处说的“美国阿Q们”有个发泄情感的地方。又如日企中的“出气室”, 凡心中有气无处发的工人或职员, 都可以入室对上司的仿真模型拳打脚踢, 怒骂泄愤。

网络中的阿Q。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相貌气质平俗, 大学期间遭遇车祸, 曾休学欲圆“北大梦”未果, 考研三次皆失败。生活中的打击和学业上的失败, 激发了她对成功的渴望。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所造成的郁痛无法疏解时, 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成了她麻醉痛苦的灵丹妙药。于是, 我们就看到了芙蓉姐姐在网络上盲目自信、妄自尊大、惊世骇俗的言论和表演, 这些举动引发的关注和追捧, 带来她“成功”的自我麻痹。其实不光是芙蓉姐姐这样的焦点人物, 那些在虚拟世界中引领话语的论坛版主, 生杀予夺的游戏英雄, 光鲜权重的群会佬大们, 何尝不是一个个生活中的平凡人逃避现实的不济, 沉迷于网络中寻求自我尊大的成功快感呢。

艺术中的阿Q。2009年春晚小沈阳以其自轻自贱、自我矮化的形象特征一炮而红。他那怪异的女人装扮, 夸张的表情和猥琐的“娘娘腔”, 是无法与李玉刚扮相佳绝、唱腔婉转、身段优美的反窜表演相匹敌的;自我丑化式的表演也不同于西方职业小丑单纯以生动的表情和可笑的举止逗乐观众。还有无数混迹于酒吧、茶馆、演艺厅的“小沈阳”们, 不惜抛弃自己作为“正常人”的人性人格, 以近乎疯癫的“丑角”方式来突显自已, 以此博得观众一笑的低俗表演方式, 可以说是阿Q精神的艺术化, 而观众们也只是享受着他人自我作践带来的廉价快乐。

以上涌现于不同生活时代不同社会领域中的阿Q们, 就是经典作用于现实的体现。伽达默尔认为经典的意义在于:“其所言不只是关于过去的叙述, 不是仅仅作为需要阐释的事物的证明, 而是对现在说话, 似乎它是特别为我们而说的……”, 鲁迅作品历久不衰的魅力就在于其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意义和价值。与现实对话有助于学生去发掘他们身边社会中的阿Q现象, 让他们意识到“经典”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三.与当下对话:阿Q精神的当代阐释

阿Q精神本应随着旧社会的解体而消亡, 为何在当代又大放异彩呢?一种精神能否在一定时代立足, 往往是由那个时代的特性所决定, 我们应当赋予阿Q精神当代内涵来加以解读。

当今社会面临的是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高强度的工作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因而人们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来抚慰求而未得的不甘和承受竞争失败的痛苦。那么在面临挫折或困难的时候, 我们大可学学阿Q换一种心态, 对自己多一些鼓励与肯定, 包容与释然。尤其是对于那些心理承受与控制力弱的人来说, 阿Q精神更是一剂灵丹妙药, 有助于他们疏导压力、平息执念, 不至于因失去理智而做出偏激行为。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说, 阿Q精神对心理治疗和社会和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当然, 在我们认识到新阿Q精神在当代社会产生积极意义的同时, 也应该清楚了解新阿Q精神与自贱 (贱下) 精神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二者决不能混为一谈。奴颜婢膝以求名利的庸俗世人;贱下凌弱以获快感的卑劣之徒;哗众取宠以博出位的网络贱客;自甘轻贱以迎合观众的艺术小丑……都体现了旧阿Q式的自贱 (贱下) 精神。而新时代阿Q精神应是一种自励式的精神胜利法, 它带给人巨大的精神力量, 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在失败中追求成功, 在苦难中坚持微笑。它体现的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身处逆境时不抱怨, 不消沉, 客观看待一切并实现自我调节。

与当下对话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 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应得到发言的权利与机会, 在讨论与辩驳中, 培养他们的反思、批判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而全面地了解阿Q精神的内涵, 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其本质, 做到辨其糟粕, 学其精华, 让经典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与经典的三重对话中, 同历史对话是文化财富的积累过程;同现实对话是文化财富的运用过程;同当下对话是文化财富的反思过程, 充分利用三重对话原则对文学作品进行渐进式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就能更好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厚内涵。同样, 对于鲁迅及其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能做到立足历史, 联系现实, 反思当下, 就能排除时代阻隔, 直面各类流行文化的冲击, 体现其不朽的时代风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大江、孙颖:《从阿Q形象浅谈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 《作家杂志》, 2008年第10期。

[2]巫春华:《略论精神胜利法的自我教育功能》, 嘉应大学学报, 1998年第五期。

[3]徐刚:《“后严肃”时代的“文化英雄”——对“小沈阳现象”的文化思考》。

阿Q精神胜利法 篇2

阿Q:一个精神典型

文/段崇轩

关于阿Q,自他诞生以来的80年间,人们说得太多、太细、太深了。你几乎再很难找到新的话题和切入点。我想从人物类型――即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看能否谈出些许新意?

? 对于阿Q这一形象,已有许多权威的评论。这些论述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阿Q形象的接受史,反映了我们对阿Q形象认识的不断深入。1922年初,鲁迅的《阿Q正传》还没有在《晨报副刊》连载完毕,沈雁冰(茅盾)就认为:阿Q“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阿Q所代表的中国人的品性,又是中国上中社会阶级的品性”(《小说月报》1922年2月第13卷第2号“通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间,人们强调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分析,于是阿Q就被视为“落后农民(或“农民”)的典型形象”。1979年出版的由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依然认为: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戕害的农民的典型”(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的.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重新解读阿Q,说鲁迅“塑造阿Q这个具有强大艺术生命的典型性格,并在小说中显示‘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的高度一致性,从而摄录下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人心史和民族的苦难史”“他的性格展现得最为充分的一点是精神胜利法,阿Q性几乎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这些论述,都敏锐地“抓住了”阿Q国民性、阶级性、心理性等特征,但大抵是从现实主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角度,来阐释人物的性格内涵的,或者说是从人物错综复杂的性格构成中,来概括他的精神特征的。阿Q还是一个“性格典型”。这一研究路径并没有错,但我以为是走了“弯路”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开门见山”,直接面对他的精神世界、精神特征,把他当作一个“精神典型”呢?

现实主义的经典理论,把塑造“性格典型”当作一个核心命题,同时也当作一把权威的标尺。其实这种“典型观”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不要说它不大适应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形象,对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一些特殊形象,也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譬如对阿Q就是这样。我以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大家族”,它至少应当包括这样几种类型:性格典型、心理典型、精神典型、象征典型。只要这一人物艺术地、强烈地表现了某种人生的、社会的特征,我们就应该视他为典型,而不必强求他的性格刻画得有多么鲜明、特别。当然,每一类典型并不排斥人性的其他特征,但这一典型的核心特征应该是确定无疑的,这也是他区别于其他典型的所在。《阿Q正传》毫无疑问是一篇现实主义杰作,但它同时采用了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形式,现代小说、散文、杂文的幽默、讽刺、夸张等艺术手法,形成一种开放的、奇崛的现实主义文体。阿Q身上确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有独特的心理描写,但他更让我们心灵震撼、永生难忘的是他的精神特征――那种饱含了民族的甚至人类的灵魂深处的“精神胜利法”。古老的中国已然风雨飘摇,而阿Q却沉醉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面对走投无路的生存绝境,他只能祭起一面面骗人骗己的得胜旗子。这是一种多么普遍而深广的民族的、人类的、个体生命的精神特征啊!所以我把他当作是一个“精神典型”。

其实,鲁迅压根儿也没有把阿Q当作一个性格人物去刻画。他说得很明白:“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是站在现代知识分子的高度,去审视、揭露阿Q们的精神疾病的,并期望通过自己的笔,“启蒙”民众,“改良”人生。他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这段话,鲜明地表现了鲁迅对“国民精神”的密切关注,比之于国民的身体状况来,精神是“第一要著”。1925年,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中,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因为,已经说过,我们究竟还是未经革新的古国的人民,所以也还是各不相通,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自己的足。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

阿Q精神胜利法 篇3

关键词:阿Q精神胜利法,心理疾病

说到“精神胜利法”,人们就会马上想到鲁迅先生笔下头戴破毡帽,愚昧龌龊不堪的阿Qㄢ

阿Q是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农民,只靠两手帮工挣碗饭吃,他没有家,没有孩子,甚至连姓赵的权利也被赵太爷剥夺了,处处受人欺压。在这种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他只有求助于“精神胜利法”来寻求平衡。现实世界中的失败,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被换算成胜利,现在失意,便求助于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求救于将来,“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被别人打了,一句“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便立刻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中国农民特有的迷信、保守、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等农民意识特性, 在阿Q身上显露无疑。

一、传统视角看阿Q

在近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在当时的意义是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出中国农民在长期压迫下的精神世界和异化的生命状态。鲁迅先生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说,他写《阿Q正传》,是想“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鲁迅先生对作为农民的阿Q精神世界的剖析,其实是对那个时代中国国民性的反思和批判。

阿Q是鲁迅先生塑造的人物画廊中最为成功的典型农民形象。茅盾曾说:“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社会——民族的人生……他们描写的虽只是一二人、一二家, 而他们在描写之前所研究的一定是全社会、全民族。”1阿Q是一种象征着只被因袭的习惯和眼前利益所左右的没有骨气的民族性的人格。他身上汇集了众多迷信、保守、目光短浅、因循守旧、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等消极的农民意识。这些个农民意识不是个别现象,它已渗入民族魂灵。农民意识是农民群体在农业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在现实的农业社会环境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鲁迅先生通过对一个渺小的农民的描绘反映了若大一个社会的问题。阿Q命运的悲剧根源不在辛亥革命,而在于其固有的本性。在欺压与凌辱面前,阿Q不能正视现实,进行反抗,而用畸形的方式来自我麻醉,以求精神上的抚慰。鲁迅先生对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他愚昧麻木而盲目乐观的浮华表现和他身上的精神胜利法等病症更为痛恨,采取了以批判为主的态度,“暴露国民的弱点”。

二、新时代的“精神胜利法”

抛开阿Q生存的时代背景,从二十一世纪人类角度解读“精神胜利法”又是怎样的呢?

在当今竞争激烈、复杂和多变的社会里, 人们常感到工作的重负和心情的压抑,很多人面对现实,无能为力。这种状态下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是越来越显著。这种状态,是该审视自身,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解决问题。但这往往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较长的过程,显然不能及时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问题带来的痛苦。所以,人们因某事失利或遭人侮辱时, 往往用转移注意力,使自己暂时忘记它,或利用幻想,或从环境、机遇等方面寻找外部原因,而不是仅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关于幻想的作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家杜威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失望在幻想里可以变作显著的功业和满意的凯旋,事实上是消极性的,在幻想所构成的意象中将是积极的,行动的困顿在理想化的想象里可以得到巨大的补偿”。2人通过幻想,可以想象令人愉悦的形象,兴奋的图景、满意的情形。在幻想中可达到自我升腾,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在幻想的王国里,烦恼、紧张、压抑、痛苦等皆抛“九霄云外”,主体因此而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和宽慰。这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们有时还可能会用到忘记、满足等方法自我安慰,而“忘却”不正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大法宝吗?关于精神胜利法所包含的忘记、满足等心理,鲁迅先生认识尤为深刻:“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忆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 还能欣然活着。”3猜想如果阿Q不是因“闹革命”被抓去杀头,他肯定可以高寿。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没有忘却,没有“精神胜利法”,我们中的大多数,也便早就不存在了,早就被痛苦压抑而死了。

在当今复杂、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适度地使用“精神胜利法”,反而可以使人们更有效的摆脱或减轻心理疾病的干扰,提高现如今人们的生存质量。

实质上,“精神胜利法”本就不是阿Q的专利,古人云“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就是“精神胜利法”的体现。契诃夫曾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写到“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要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到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会欢乐无穷!”看来,契诃夫早就认识到了精神胜利法的妙处了。与鲁迅先生不同的是,他是带着美好的愿望看待精神胜利法的。精神胜利法在推动生产,提高工效方面也有妙用。日本的有识之士领悟到: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上下级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如工厂的工人和厂长,机关的职员和董事长。有时,下级受了上级的气,只敢怒而不敢言,心理上感到压抑。如果不及时将“压抑”释放出来,将会产生负效应,甚至破坏作用,不利于工作或生产,激化上下级矛盾。于是,头脑精明的厂长和懂事长便想出一着高招:将自己的形象做成橡皮模具,大小高矮面部五官和自己一模一样,把模具置于一间“出气室”内。凡心中有气没处发泄的工人或职员,都可以到“出气室”之后,该厂的生产效率比原先提高了7.9%,真是受益匪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适度的“精神胜利法”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它虽然不能扩大自我, 提高自尊,但能起一种自我保护的作用,使人们有可能从屈辱、压抑、沮丧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实现心理平衡。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历史上某个阶段产生和存在的东西,对其自身的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因而都是合理的。历来人们对阿Q和“精神胜利法”都持否定态度,“精神胜利法”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意识,它的产生依赖于物质和社会存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既产生,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在当今社会转型期,面对生存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谋生压力加重、人际关系经济化的现象日渐显露以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开始出现历史性转变的情况下,适度的“精神胜利法”能减缓因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失利后的痛苦, 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社会稳定。

提倡适度的“精神胜利法”是为了摆脱暂时的烦恼,但“精神胜利法”亦不可滥用,人们在减轻痛苦、压力时,也应同时审视自身,完善自我,达到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杜威《哲学的改造》商务印书馆, 1989年版

对《阿Q正传》的精神分析 篇4

关键词:小说《阿Q正传》,阿Q,精神分析

鲁迅的小说以“不和众器,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见长。“五四”运动后,受西方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他的很多小说是中国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合成的产物,其中可以看到精神分析法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精神分析法,虽然本身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但是其作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扭曲变形的人格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代表作。了解了这篇小说,对了解鲁迅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小说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具有精神分裂的特征。因此,本文以《阿Q正传》为例,结合精神分析批评,分析该小说主人公阿Q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1. 生存压抑与活着的意志的冲突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未庄的一个下层农民,他的性格多变。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他时而表现出农民的质朴,时而表现出游民的狡猾;时而自尊,时而自卑;时而不满强者对自己的凌辱,时而又欺负比自己更弱的弱者;他看不起城里人,又嘲笑未庄人没见过城里人的煎鱼;他保守、仇视异端,却又要造反。可以看出,阿Q是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的人物。但所有性格矛盾都可以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那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行为、言论是受到无意识本能、欲望的驱使的。根据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重,即本我、自我和超我。阿Q作为一个底层的农民,活下去是其无意识的本能,其无意识中的自尊和各种萎缩的想法,如造反之后要分钱抢女人,都在作为超我的各种外界压抑下,衍化为以精神胜利法出现的自我。这是三重人格在冲突中失去平衡时产生的精神病状和人格异常。压抑使本我力量积聚,本我力量未驯服,经常冲动,因此阿Q和王胡、小D发生冲突,调戏小尼姑。“原欲以焦虑的方式来求得发泄,乃是由于潜抑作用的直接命运”(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为了生存的延续人要寻求解压的途径,而弗洛伊德的途径之一就是移情,移情可以让焦虑找到出路。面临无饭可吃的境况,阿Q于是进城了,和一帮人一起做了贼。贼的身份反而让阿Q在未庄赢得了他人至少是表面上的尊重,虽然其真正意义上是出于敬畏。“阿Q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了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阿Q的大名忽又传遍了未庄的闺中”。阿Q终于赢得了他一直想得到的尊重和敬畏,在从城里回来之后,生存问题被解决了。被枪决前,阿Q的“二十年后又是一个……”是在受人群围观后、自尊心作祟的表现。

2. 性本能的压抑

作为一个无产的下层农民,阿Q一生似乎已没有娶妻生子的机会了。但作为人类本能的性并没有始终被超我压制而循规蹈矩。所以虽然“阿Q本来也是正人”,并对“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但是在那次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了脑袋,在小尼姑身上找回精神上的胜利后,“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觉得大拇指和二拇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时滑腻些”。这飘飘然的精神,其实就是阿Q体内长期被压抑的性本能被唤醒,这对小尼姑轻轻的一捏就让阿Q无意识中潜伏的性本能冰山浮出了水面。

性本能作为无意识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中国传统和阿Q自身的社会地位与条件压制,但只需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苏醒。苏醒的性冲动必须寻找宣泄对象,因此鬼使神差的,阿Q跪地对吴妈脱口而出:“我和你困觉。”宣泄虽然以失败告终,阿Q赔罪又赔钱,但是其性本能的压抑随后得到了转移,因为“性愿望可以用一种把最初的性目标移走的方式就能得到满足,而不是直接地得到满足,即这种满足能与其他自我成为合为一体”(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机》)。阿Q性本能的需求被不自觉地移走,移走至生计问题方面。无工可打、无饭可吃的阿Q已没有闲情逸致去想这些事情了,为了活下去,阿Q离开未庄进了城。从城里回来之后,阿Q在未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时性本能问题又冒了出来。在土谷祠中有关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的老婆和吴妈的幻想,其实都是他性本能在以一种幻想的形式宣泄出来。性本能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冲动,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它始终是困扰阿Q的一个问题。

3. 阿Q的白日梦

阿Q训斥了赵太爷父子之后,飘飘然回到土谷祠。躺在自己的小屋里,思想也迸跳起来:“造反?有趣?……第一个该死的是赵太爷和小D,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似醉未醉的阿Q想了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钱和女人。白日梦和睡眠中的梦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幻想,其动力是“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阿Q在现实生活中希冀而又得不到满足的东西,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他的白日梦中,这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钱和女人的具体形象是作为“显现内容”出现的,隐藏在这些形象之下的欲望即“潜在思想”是生存本能和性本能。

鲁迅的很多小说,像《狂人日记》、《孤独者》、《示众》、《在酒楼上》等作品都可以看出精神分析法的痕迹。鲁迅的作品中贯穿的国民性批判的精神,就是对国民扭曲、分裂的人格的批判,表现了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国人被压抑的灵魂的颤动。对这样一种精神病态,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的内涵,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民性存在的各种弊病和病态。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5.

[2]陈思和.精神分析狂潮——弗洛伊德在中国[C].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9.

[3]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上一篇: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下一篇:农牧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