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景观陶艺

2024-10-08

环境景观陶艺(共12篇)

环境景观陶艺 篇1

1 概说环境景观陶艺

1.1 环境景观陶艺概念

环境景观陶艺顾名思义就是放置在室内外环境中的陶艺,是陶艺创作者专门为了公共环境空间而创作的陶艺作品。它不再是以前我们传统概念上的室内小尺寸陶艺作品。由于环境的衍生作用,它开始向与大尺度作品方向发展,它突破了中国传统陶艺长期依循的“实用”、“功能”的范式,从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上开阔了陶艺的表达范围和拓展了陶艺新的创作形态。

环境景观陶艺是现代陶艺介入到公共环境艺术之后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作品不再是陶艺家自我个性的宣读,陶艺家创作景观陶艺时,需要多视角考虑社会、环境与观众和作品的关系。“人、环境、陶艺作品”在公共环境中和谐共存,三者之间处于互相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环境景观陶艺对中国陶艺的成长及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方向,我们对于环境景观陶艺的研究无疑会让陶艺这一传统技艺抓住城市建设的步伐从而重新绽放新的光芒。

1.2 环境景观陶艺发展脉络

环境景观陶艺的萌芽大约是与公共艺术在同一个时期产生的,在此之前是艺术史上的重要“现代主义时期”,时间大约从1870年代出现的后印象主义运动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在此期间,艺术正处在对传统美术形式和对传统艺术观念的突破阶段。经历了“现代主义时期”之后,公共艺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重建过程中开始出现的,到19世纪70年代进入了高潮。而此阶段也是现代陶艺正在试图从传统陶艺中突破出来以寻求更大更新发展的时间,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公共艺术和环境景观陶艺基本是在同一个时期寻求发展的,环境景观陶艺从属于公共艺术门类,借着城市环境建设的机遇,现代陶艺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1.3 环境景观陶艺分类

由于陶瓷材料采用的陶瓷烧制工艺技术可以使泥土变得非常坚硬,通过火的力量还可以使附着在造型上的彩色色釉永不退色。这极好地体现了陶艺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恒久性。所以目前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景观陶艺目前从应用方式上分:包括室外空间的大型陶艺壁画、景观陶艺浮雕、主题性景观陶艺和室内公共空间中的浮雕或壁画等。从功能上分,它还可以分为纪念性的环境景观陶艺、装饰性的环境景观陶艺、休闲型的环境景观陶艺、实用型的环境景观陶艺、游戏型的环境景观陶艺以及庆典型的环境景观陶艺。

2 环境景观陶艺的特性

从上一段概说中,我们已经知道环境景观陶艺属于公共艺术范畴,是以陶土为主要材料创作的置放于环境中的公共景观艺术作品。它同样具备如下的和公共艺术相同的特性:

2.1 公共性

环境景观陶艺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公共性的涵义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阐述:一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国外一些著名家族一直有收藏艺术品的习惯,他们将大量的艺术品收藏在自己的家中欣赏,而不将这些艺术品公之于众,这些艺术品就是私人艺术,它的形式就不属于公共艺术,因为它没有进入的是更为广泛的公共空间,只能以私密的形式存在,所以说环境景观陶艺的公共空间性必须要面对公众,公众可以主动选择欣赏美术馆、休闲广场中的艺术;二是从内涵角度上讲,环境景观陶艺已进入到广泛的社会交流中,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精神及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就不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自我喜好。它要以更高的美学、文化、艺术观点为指导进入入公众的生活方式,从城市公共空间整体规划上进行参与,从而不断引导和满足人们对艺术化生活的需要。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所有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一切以陶瓷为材料的艺术品都可以算作是环境景观陶艺的话,那就有所偏颇。公共性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例如以前专门为皇家或私人家族服务的私家园林由于所属权的更迭,开始对人民公众开放,受众面的扩大使得私人园林艺术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才真正具有了广泛的公共性。中国古代著名的北京故宫九龙壁(图1)是一件很好地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陶瓷浮雕型壁画作品。曾经只能给皇室成员欣赏的陶釉浮雕型壁画,随着政权的更迭成为了寻常百姓可以随意欣赏的艺术作品。九条颜色各异的彩龙盘踞在一块长方形的照壁上,姿态各异,气势非凡。由于它采用陶瓷低温三彩釉的烧制技术,所以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仍然鲜艳如初,让参观的人们无不叹为观止。

2.2 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准也越来越得到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前只能在美术馆里欣赏艺术品,而是希望在室外公共空间里也能看到与环境结合的艺术品,环境景观陶艺便开始成为一种新的事物进入人的视线,它的多样性体现在越来越多种类的艺术形式如雕塑、壁画、装饰、园艺、标识、广告、地景、水景等出现在公共绿地、广场、水体周边、建筑内外、校园及城市道路两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人类生存环境。

由于陶瓷材质具有耐久性、易清洗、色彩鲜艳、同时表现手法多样化的艺术特征所以目前人类生存环境里就出现很多以陶土为材料的景观陶艺。例如美国陶艺家Jan brown checco在德国慕尼黑花园的地面上用陶瓷马赛克设计制作的公共环境陶艺景观,几种主要由灰蓝、赭石红颜色构成的烧制好的带浮雕花纹的陶片呈大圆形被镶嵌在绿草如茵的地面上,陶土的质朴与小草的亲和相映成趣,形成了一派恬静平和的田园风光(图2)。

2.3 参与性

环境景观陶艺的发展阶段和艺术的变革延续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环境景观陶艺的丰富多样性吸引了很多从事不同艺术种类的艺术家如雕塑家、纤维艺术家、油画家等将自身特有的材质表现手段语言及艺术实验手段带入了环境景观陶艺创作中,有很多世界著名艺术家和不知名的艺术家都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环境景观陶艺作品的创作中。其中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毕加索就曾经积极投入到陶艺作品的创作中,环境景观陶艺《女人和鸟》就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家米罗用陶土设计创作的,他(她)对陶土材料的实践过程无疑会对陶艺的发展注入新的巨大动力。

2.4 平民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带动了一大批公园、广场、园林出现,很多具有实用功能的环境景观陶艺设计就相应而生,诸如休息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环境景观陶艺中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愉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都可以在其中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和惬意,这就是环境景观陶艺的最具生活特色的饱含人文关怀的平民性。例如(图3)中的由陶泥做成的水景台,呈几何形分布在水池的周围,除却装饰作用之外,它还可以让人们在台面上就座小憩,是一件装饰功能与实用功能兼具的环境景观陶艺作品。

2.5 互动性

一件优秀的环境景观陶艺,它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公众审美认知特征和心理及人类的行为习性。环境景观陶艺的互动性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作品、设计师和公众在环境中的相互交流沟通及彼此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在环境景观陶艺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它还要接受观众开放的检验方式。在与观众互动的接触中,环境景观陶艺作品的意义内涵和对作品的评价可能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的得以充实。

2.6 开放性

环境景观陶艺的另一个特征是开放性,即所有的环境景观陶艺都是存在于开放的公共空间,处于公共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在观赏环境景观陶艺都具有同样的观看权利和评价权利,而且公众可以彼此互相交流,提出自己或群体讨论过的意见和建议。之后环境景观陶艺的管理机构和制作机构从尊重公众的权利出发,可以召集由专家和民意代表组成的调查小组对环境景观陶艺作品加以评估和修正。但环境景观陶艺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比较适合雅俗共赏的艺术标准,希望随着人们整体的审美层次的提升,它的标准也能够水涨船高。

2.7 多彩性

色彩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符号,同时还是一种情感性的编辑符号,可以激发人的某种欲望,这也是色彩的魅力所在。色彩的认知心理因素影响使用者对环境氛围的感知,间接左右着人们的日常行为。环境景观陶艺同样可以利用色彩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应,传递诸如热烈与沉重等多种意义。色彩在环境景观陶艺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绪氛围,激起某种情感联想,获得观者的心理认同使受众在远观环境景观陶艺作品之前,就有一个准确的情感匹配,引起受众情感的共鸣。色彩是形态表现中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设计要素,色彩的艺术感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精华,可以增加陶艺在环境景观空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而在环境景观陶艺的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色彩在环境景观陶艺领域里主要是由多姿多彩的釉色表现。神秘的釉色在火的作用下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变化,使环境景观陶艺具有其他任何艺术手段无法替代和实现的特有的品质。如美国的陶艺家Jan brown checco的作品(图4),色彩斑斓的陶瓷浮雕壁画在光的作用下闪烁着迷离的光芒,作品将整个环境都烘托出梦幻般的童话氛围。

3 开拓新的陶艺创造语言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环境景观陶艺从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它兼具大多的公共艺术的艺术特性:公共性、多样性、参与性、平民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彩性。我们在探讨环境景观陶艺和公共艺术共有的艺术特性之后,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让我们的城市出现越来越多传承中华陶瓷文化的环境景观陶艺,如何才能让陶艺这一传统艺术抓住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的机遇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笔者认为陶艺创作者需要努力开拓新的陶艺创造语言:

3.1 革新观念,突破传统

由于环境因素的介入,环境景观陶艺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态势,这些现象也给环境景观陶艺创作者带来了新挑战。从环境景观陶艺艺术特性分析中,我们已经得知参与性是环境景观陶艺的一个重要特性,国外已经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大师参与了环境景观陶艺创作中,他(她)们将自身比较擅长的艺术创造表现手段语言及艺术实验手段带入了环境景观陶艺,创造了一些人们喜爱的环境景观陶艺作品。此时中国的陶艺家更需要放开思想、革新观念、抱着取众家之长的学习态度培养创作艺术超前意识,我们希望更多的有责任的中国现代陶艺家的加入,他(她)把美好自然的制陶感觉带回人类自身呼唤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促使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不断推动具有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环境景观陶艺在中国城市街头矗立,像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美化我们的周围环境。

3.2 内外兼修、适应新需求

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逆转的滚滚向前的,我们的城市建设同样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在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城市的发展好像永远没有最终的完成体。曾几何时,我们周边城市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一样的城市广场,一样的购物大道,一样的政府大楼,一样的居民小区建筑,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值得后代引以为豪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和文化沉淀。可以说在这样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没有个性、没有特色的环境景观陶艺,只有人云亦云的抄袭借鉴的环境景观陶艺。

作为一个陶艺创作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需要环境景观陶艺设计的所在城市的人文精神,民俗传统,城市文化特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经过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积淀,是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而形成的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它影响着生活在此城市中的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风俗民情等行而上的意识形态,反映每座城市独有的文化气质。陶艺创作者有必要好好内外练兼修的素养,才能为城市设计反映城市各自风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特征的环境景观陶艺。

3.3 关注新科技新工艺,更新创作手法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传统的陶瓷技艺孕育了享誉全球的中国陶瓷文化。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环境景观陶艺作品尺度不再囿于以前仅供室内把玩的较小尺寸向大尺寸变化以适应更大的环境空间。环境景观陶艺不像其他艺术门类,它需要经过泥、火、釉三者的洗礼才能绽放璀璨的光芒。它对陶艺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陶艺家大都会在工人已经帮助他(她)们做好的陶坯上绘画或是自己将作品形态做好以后交由工人完成烧制环节,但是,现在作为一名优秀的陶艺家,除了能写会画的传统技能之外,更应该深入到陶瓷的制作工艺中了解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和是否有新的工艺改良或其他行业的工艺能否被利用,只有越深入的了解各种制作工艺,才能游刃有余的更新创作手法从而创作出优秀作品。

例如挪威艺术家奥勒·利斯勒鲁德的大型户外环境景观陶艺装置作品(图5),打破了我们传统上对陶艺作品制作工艺藩篱,他将现代的丝网印刷术用来制作釉上画纸,由于现代印刷术的介入,丰富了传统釉上画纸的色彩及层次。他将这些创造出的不同于传统图案的画纸烤色到大型陶瓷公共环境艺术装置上,使作品呈现出极具震撼力的光芒。作品中的釉上画纸内容涉及很广,如各国文字、几何纹饰、中国书法等具有文化背景内涵的符号都被这个西方艺术家进行了颠覆性的错位使用,使作品充满了对文化、地域、生活、认知的反思。对此提议陶艺创作者除了掌握陶艺前期的造型阶段设计知识之外,对于陶艺烧制工艺的知识也是需要多为补充。传统工艺和新科技带来的新工艺乃至其它可以为陶艺创作所用的科技工艺都是我们需要积极关注学习的知识。

4 结论

中国的陶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研究这朵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最艳丽的奇葩。在这个经济、信息、科技与文化都高度发展的时期,我们有责任思考如何让古老传统的陶瓷艺术形式和制作工艺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特性良好的结合从而得到更新的发展,在此期间,陶艺创作者需要努力开拓新的陶艺创造语言,才能让陶艺这一传统艺术抓住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的机遇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陶艺作品可以传达人们最质朴的情感。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极速发展和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下,环境景观陶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当代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吕品昌.陶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孙晶,邬烈炎.现代陶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4]薛慧志,耿大海.现代陶艺.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5]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环境景观陶艺 篇2

今天,我们要去陶艺村实践,我真高兴呀,因为听老师说,那是一个叫“神笛”的小山村,老师可以教我们怎么做陶泥,还可以在盘子上画画呢。今天天气很冷,我心里却是暖暖的,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终于出发了,同学们心里美滋滋的。到了陶艺村,我看到一排排小砖房,门口还有几个老师正亲切地向我们招手呢。令人期待的陶艺实践开始了,我们先在洁白的盘子上面画画。我认真地画出一辆威武的坦克,又在上面画了一架好玩的飞机,最后我又在盘底轻轻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作文。在盘子上画画可比在纸上画画有趣多了呢。我真想知道烧好了的盘子是什么样呀!会不会很漂亮呢?小学生作文 wwW.

用陶泥做笔筒也很好玩。我用一块软软的.陶泥压出一个方形,再在上面缠上一层层的泥条,然后把它们修理整齐。看,一个漂亮的笔筒完成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制作笔筒,像一个个小小陶艺家。

愉快的陶艺实践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陶艺村,这次实践活动真有意思呀!作文

浅谈环境陶艺和城市文化 篇3

环境陶艺因人们对城市精神文化的需求而产生,它以独特的方式介入公共环境,传达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一、环境陶艺的产生

随着工业进程和城市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营造公共空间是提升环境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陶艺开始参与到公共环境艺术中来。近些年来,诸多艺术家、景观师经过沟通和合作,为了营造一种全新的、赋有艺术和品位和诗意的环境空间而努力。

环境陶艺这一概念主要指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种公共建筑物及广场、公园、道路、绿地及其他场地设立的陶艺或以陶艺为主的综合媒介作品。陶艺,原本是指经烧制的陶瓷作品。而随着当代艺术的影响和现代陶艺的自身发展,那些未经烧制的黏土制品也成为了现代陶艺。因此可以认为,只要以黏土为创作媒介,充分展现黏土之“泥性”和“土性”特质的作品,都把它理解为现代陶艺。现代陶艺作品进入公共环境,与环境相互交融,并隐喻人文精神,这就是当代意义上的环境陶艺。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灿烂的陶瓷文化,但是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却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产生并不是中国传统陶艺的传承和延续,而是受西方现代陶艺观念的影响。经过很多陶艺家二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现代陶艺已比较成熟,并且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环境陶艺”作为现代陶艺的一个分支,也趁着这股东风成长起来。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发的,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环境陶艺表现形态受限于其所在的空间环境和自身的材料特性。在环境陶艺创作中往往表现三象表现。

(1)具象写实:依照事物原型,以写实手法构造形象,其形态与实际相近,真实反映物象的细节和本质。在表现上重视三维空间构成,遵循客观的光和色。环境陶艺的形象是以现实生活和自然中的物象为基础的,它通过对真实物象的提炼加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能给人直观明了的视觉感受。这种表现形式适用于娱乐场所、休闲小区、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作品能与普通人产生共鸣。

(2)抽象表现:抽象的概念是由众多事物中提取共同本质而舍弃其它,似是而非,似非还是,表达事物的本质和艺术家的内心。这种表现形式普遍使用于公共环境陶艺创作中。其特点是看不出任何具体的事物形象,甚至以怪诞的方式使事物呈现颠覆以往熟知的形象。每个艺术家因其性格和内心深处的情感的不同,具体表现艺术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有悲伤忧郁、有静谧平和、有热烈、有激情。陶艺家利用陶瓷材质粗犷、可塑性强等特点,进行较强的主观表现。虽然未必人人都能理解,但其造型极能渲染气氛,并给人美的享受。

(3)意象表达:意象设计是环境陶艺常用的形态设计法。以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用内心体会世界,然后注入主观感情,经过酝酿变化,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将之宣泄和表达出来。通过与事物的神似来隐喻所要表现的客观主题。中国写意画中多此表现手法,强调“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理念,取其神而忘其形。

艺术来源生活,经艺术家的孕育创造,以独有的媒介传达一种精神上的启示和状态,让观察者在似是而非中引发思维延伸,带来不同于常的审美体验。陶艺正是这类媒介中的一种,艺术家借助“艺术语言”,以陶艺这一形式创造完美生动的作品,融于环境,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环境陶艺与城市精神文化相交融

城市通常沉淀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内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综合体,

这种深沉的城市韵律会形成城市自己的性格和气质,不同的性格和气质则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城市之魂。而环境陶艺则充当着这种人文气息的承载体之一。

环境陶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艺术,它要想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代表或者成为一个城市的记录者,并且释放着文化能量,必须与城市固有的物质、精神和文化形成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从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反映着城市的精神文化特征。

三、 总结

环境陶艺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到一定阶段以后产生的一种对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共同期望的表达,它的特性决定了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中的独特地位和未来的发展空间。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所处的环境,小到一家一室,大到草地、公园、广场等,推及整个居住城市,人与环境的相互融洽都是作为智慧生命的必然追求,更因文化和物质的不同,注入其中,则形成獨特的充满魅力的氛围和美妙体验。

【作者单位:何芹: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院】

环境陶艺设计中的人本因素 篇4

环境陶艺设计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陶艺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 是当代人对自然舒适、宜人环境追求的必然结果。将人本因素引入到环境艺术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必然会促进中国环境陶艺向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数千年来, 陶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汇集了无数人的智慧。陶艺作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融合“水、火、土”的艺术, 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陶艺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参与到环境艺术设计中, 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人文气息。

环境陶艺设计是一个新概念, 它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下产生的。环境陶艺设计是以陶瓷为主要物质媒介而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 是设计者根据环境去构思形象, 并借助陶瓷材料这个物质媒介的传达而创造出的适合于该环境的艺术品。它是一种以提升环境的艺术性、延伸环境的空间性、调节环境空间的平衡性、以及优化环境为目的的艺术表现形式。

环境陶艺设计越来越多地融入公共环境, 使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享受到自然对人心灵的润泽。陶艺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 是当代人对自然、舒适、宜人环境的追求的必然结果。“艺术化生活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最高形式”, “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是人类向往的一种自由的、艺术的、更为符合人本性的生活”[1]。陶艺运用于环境艺术中, 迎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如英国的格温·亨妮 (Gwen Heeney) 为威尔士园艺节设计了用陶砖构成的30米长、5米高的巨兽, 并沿着加的夫海湾大不列颠公园水路装置了9条赏用结合的长椅系列等。 (如图1) 从这些作品中人们不难觉察出作者利用粘土材料塑造形态的能力, 及其对生活环境、形态、人三位一体的考虑。针对环境陶艺的特点, 我们在设计时应该对以下人本因素给予关注和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人性化的艺术设计, 应该处处为人着想。“为人的设计才能最终成为优良的设计、好的设计”[2]。当代公共艺术设计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人”, 创造符合“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空间环境, 满足“人”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需求。“环境艺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而是‘为人生而艺术’”[3]。环境陶艺设计也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体, 也是环境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是环境陶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图2、图3)

二、重视人的感知

环境陶艺设计对人的感知的重视主要是指作品不仅仅只是要满足人类单纯的视觉需要, 还要满足包括视觉在内的诸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知的需要, 促进环境总体氛围的产生。

(一) 视觉

视觉因素在建筑设计中一直被高度重视, 在环境陶艺设计中也是如此。从我们最初的草图设计到模型制作一直到最后的作品完成, 都是为了满足视觉的需求。特别是现阶段的数字化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 无论是建筑还是陶艺都会以图片的形式快速传播。因此, 视觉对我们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最彻底的。 (如图4)

(二) 触觉

对触觉的重视最初主要体现在需要与人类皮肤亲密接触的设计行业, 比如服装、家具设计等等, 但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 对触觉的重视扩展到了环境陶艺设计领域。环境陶艺设计中对触觉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陶瓷表面材质和肌理的重视。材质和肌理的表面凹凸不但会使陶艺作品在视觉上更具美感, 而且在人们的触碰过程中, 它会给人们带来一种独特的触觉体验。米斯·凡德洛曾说过, “上帝存在于细节”, 也许就是陶瓷独特的触感成就了它的独特之处, 进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人们对其产生认同感。 (如图5、图6)

(三) 嗅觉

对嗅觉的重视最初主要体现在需要人类闻嗅的行业, 比如食品行业、化装品行业和香料行业等等。设计中对嗅觉因素的重视可以丰富环境陶艺作品的表现力, 使环境陶艺作品拥有一种与环境气氛相吻合的气味, 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位于校园的环境陶艺作品可以考虑活泼的甜橙香味, 使人们体会到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位于剧院的环境陶艺作品可以考虑利用玫瑰花香营造浪漫气息, 使人们更好地沉浸在虚幻的电影世界里, 从而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位于购物中心的环境陶艺作品可以考虑熏衣草的气味, 因其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从而为商业空间带来一份清新的气息, 并提高购物中心的整体品质。 (如图7)

(四) 听觉

在建筑设计中, 特别是在电影院、剧院、音乐厅等场所, 对建筑音响效果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建筑设计师与音响师的合作。在音响效果方面陶瓷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自古景德镇陶瓷就被誉为“薄如纸, 声如罄”, 将它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必定会得到令人满意的音响效果。例如, 朱乐耕教授为韩国麦粒音乐厅设计的两面陶艺壁饰 (如图8) , 不但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符合音乐厅的整体气氛, 而且陶瓷材质的运用使麦粒音乐厅的回音时间达到了1.7秒 (一般较好的音乐厅是1.2秒) 。韩国著名的美术记者李勇在《京乡新闻》中写道:“没有比这更美丽的建筑和陶艺的相遇, 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相遇, 用眼睛倾听, 用耳朵看, 眼睛和耳朵都可以得到满足, 这是一座建筑、陶艺与音

像设计的新奇缘。”由此可见, 环境陶艺在音响效果上与建筑的相得益彰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完美的听觉感受。

三、尊重历史文脉

文脉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context”, “context”原指上下文关系或前后关系, 运用在环境陶艺设计领域则特指陶艺与环境相和谐。文脉是指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人类是有情感的动物, 他们有记忆、有想法, 从小到大每一天的生活都会在他的人生旅程中留下印迹, 因此, 在环境陶艺设计中融入人类深沉的历史感, 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多一些方向感和认同感。所以对文脉的重视是提升环境陶艺精神品质的一剂良方。如秦锡麟、黄焕义设计的环境陶艺作品《门》, 其形式与内容均吸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瓷瓶造型和青花图案装饰, 突出了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和城市文化, 再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 (见图9、图10)

四、追求情感互动

环境陶艺是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艺术, 因此, 建构一种与欣赏者的心理空间产生情感交流的互动关系, 是其在公共环境中发生作用的直接体现。欣赏者是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参与者和使用者, 欣赏者不应该是公共环境空间和环境陶艺空间的“消极旁观者”, 而是“积极参与者”。欣赏者只有通过参与才能实现与环境陶艺空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欣赏者在环境陶艺空间所营造的空间环境中, 由被动地接受转换为主动地参与, 这种参与使这个空间环境充满活力, 使周围静止的环境空间活跃起来, 同时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产生交流感悟的场所。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 还点缀了城市环境, 沟通着人与环境, 使欣赏者通过艺术化的空间与整体环境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如图11、图12)

设计“是指对信息加以搜集、观察、分析、综合进而进行创作, 达到某种预期目的的一种活动方式, 是指经过周密思考, 反复权衡, 又不断调整, 最后实施的整体战略和全过程”[4]。环境陶艺设计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艺术, 它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坎坷和挫折。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也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能会茫然, 会不知所措, 我们设计师最需要的是理论上的指导和指引。因此, 将人本因素引入到环境陶艺设计当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它必然会促进中国环境陶艺向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图12

参考文献

学陶艺作文 篇5

走进陶艺馆,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大人和小孩,我也迅速地加入到制作陶艺的队伍中去。

一开始,我把一块拳头大小的陶泥浸湿,再把浸湿的陶泥放在转盘上,用两只手使劲按住,使陶泥和拉坯机粘在一起,再给两只手沾些水,右脚踩住拉坯机的开关,在拉坯机飞速转动时用双手轻轻按住陶泥,再缓慢地顺势往上拉。这样反复几次后,陶泥变成了一个圆柱形。接下来,要确定圆柱的中心点。我用双手的大拇指按在圆柱上端的中心点,跟随拉坯机的转动,使劲按几秒钟后,圆柱顶端就出现了一个洞。把手指伸进洞里,拇指朝外,四只手指用力向上拉。最后,根据自己需要的形状进行拉、修,就完成了一件陶艺的雏形。看着自己的杰作,我既惊讶又开心,赶忙把它交给工作人员,经过工作人员上色、烧制,一个精美的陶艺品终于出炉了。

完成了几件陶艺品后,我的技艺也越来越娴熟。发挥想象力,我又做了不同形状的碗、花瓶……我越做越带劲,越做越发现了陶艺的神奇。

浅析现代生活家居陶艺与陶艺创作 篇6

一、生活陶艺的实用与审美特性

生活陶艺顾名思义,就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陶艺品。它是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制品,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碗、盘、壶等。这些基本的器物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实用,它的实用性把它和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发展到现代,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被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们创作出来,通过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并赋予其设计新意。像茶具、杯子、烛台、花器,还有小型陶塑、陶艺壁饰,甚至女孩子喜欢的陶制发卡、挂件等,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色彩的淡雅、柔和、朴素,造型设计的奇特秀美,手工艺极强,都博得了大众的喜爱。

二、生活陶艺介入现代家居环境的背景

家居环境是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空间,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和人们的审美情趣等息息相关,即在满足居住者的功能需求之外,打造独属于居住者的空间气质,使居住者对家居环境产生归属感。而人是环境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人对环境的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而现代人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与人是一种共享的关系,人们在好的环境里精神就会愉悦,反之,生活在里面就会不舒适。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迅速觉醒,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思考,并由此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泥土、水和火构筑而成的陶瓷艺术无疑具有着浓厚的令人亲近自然的因素,这正是改造和美化现代人居环境所需要的。而泥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生活陶艺又是土与火的产物,对现代人的心灵是一种很好的补偿,使人有回归自然之感,是最能体现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的。生活陶艺以其充满情趣的造型和装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而颇得大众的青睐。并逐渐走近普通人们的家居生活,成为家居装饰中的“精神产品”。

三、生活陶艺与现代家居环境的和谐性

家居环境中,和谐是美观的首要标准。所谓和谐,包含谐调之意。它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使各种室内物体的形、色、光、质等组合得到谐调,成为一个非常和谐的统一整体。而和谐化,就是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

生活陶艺不仅为人们提供实用需求,而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自从人们开始对精神要求重视起来以后,亲和自然,深具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的生活陶艺走入普通人的家,营造着特别品味的生活环境。

毫无疑问,陶艺不能脱离人的创造而存在,对陶艺价值的评定就应该包括审美接受体验中的审美评价和艺术享受体验中的技术评价。但我们需要强调指出:创作中,技术不是陶艺的全部,两者关系类似于两个相交的圆,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又有相交的共管区域。我认为共管区域包括继承、创新等元素。

生活中,不仅仅是陶艺工作者,还有很多人对陶艺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不断有人加入陶艺创作的行列。虽然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拥有着不同的身份。但是他们在陶艺创作上存在着一些共性:在材料的选用上,越来越强调质地与个性;在工艺方面,常常有意利用缺陷肌理;在装饰方面,很多人追求肌理效果的随机与偶然性,保持并显露手工制作的痕迹;在造型上,不完全强调规整有序和对称比例……从而创作者们很多都把作品的精神价值和表现自己个性体验的语言作为关注对象。

因而很多人都将目光放在了从中获得的新的启迪里,逐渐有人开始尝试通过艺术创作来使个人与环境内外取得平衡、一致。达到缓解情绪上的纠结,帮助自我认识和自我人格完善的作用。

艺术贵在创新,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既不要固步自封,也不要盲目接纳。还要有一个改变吸收的过程,食古不化和一味崇洋都不可取,吸收和继承不等于照搬套用,借鉴不能代替自我创造。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中应该规避简单化,克服片面性。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出现了许多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陶艺家,我们也观赏到了许多创新的优秀作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些人把“创新”当成了一种时髦的词汇,成为一种口头禅,他们把“创新”作为一帧标签,成为新、奇、怪的护身符;有的将陶瓷器型任意扭曲、残损,美其名曰:“创新”;有的把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画种的表现手段硬往瓷上套,青花虽越画越精细,发色却越来越浮浅;喷枪越用越灵活,画面却越来越陈化;海绵越用越自如,形式却越来越呆板。这种全然不顾陶瓷自身语言特征的表现方式,也说是在“创新”;还有的使出浑身解数,洋洋洒洒在瓷上做戏作秀,遗憾的是,这并不是我们所想所要的创新。

创新不是怪诞、荒谬、做作的代名词。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产生的,并且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才可能被社会所认可。我们客观地回头看看,我们能有多少所谓“创新”的作品经得起这些考验?大多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创新的源动力来自艺术家的理念,“新”有深刻的涵义。什么是新?最核心的是,要有新的理念,有了新理念才会有新的思想,才可能创作出新精神、新形式、新面貌的作品。作品是陶艺家思想、阅历和修养的集中体现。如果思想僵化、知识老化、手段陈式,何来创新?只有观念新,才会有作品的立意新,才会有新的形式美感。

四、结语

环境景观陶艺 篇7

关键词:环境陶艺,景观艺术,发展

1 溯源环境陶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陶瓷文化, 从新石器时代陶塑装饰艺术到秦代陶塑兵马俑和西汉时期的彩绘陶俑;再到元明清的青花、五彩、色釉艺术;都充分的体现了陶瓷作为实用品和艺术品在我国历史上的广泛应用。而环境陶艺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悠久古老的历史, 澳大利亚土著人以有色陶土和釉料在悬崖峭壁涂绘的精美岩画;非洲部族居民以黏土来垒建的住房并以化妆土和天然涂料绘制的壁画。在中国最早的建筑构件且具有文献考证的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陶水管道;之后出现了质朴且具有很强装饰性的秦砖汉瓦;明代洪武时的《九龙壁》室外陶艺壁画;遍布各地的古代的琉璃瓦和陶质朱雀玄武屋顶。 (1) “环境陶艺”一词的出现则是在近现代, 始于欧美, 受不同的美学思想的影响, 各国的环境陶艺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美国的陶艺注重其本身的质感表达和个性审美, 美国陶艺家创作的功能性陶艺作品自然亲切。欧洲国家生产的建筑瓷砖精致典雅富有古典艺术气质。环境陶艺是陶瓷艺术领域新的发展, 是现代陶艺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无论从艺术风格还是形态构成形式等诸多方面, 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

2 环境陶艺在城市景观艺术中的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 大量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建设, 为城市的景观艺术发展提供了建设的机遇, 也给不同风格的艺术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我国一直提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的发展思路, 精神文明建设是城市的灵魂, 也是景观艺术的核心。因此, 现代城市景观艺术应强调文化内涵, 解决精神需求问题。在陶艺作品的风格多样化的大环境里, 环境陶艺的受众范围已在逐步扩大, 陶艺家把现代人的真实情感和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领域及审美情趣的需求表达在作品之中。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史, 不断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反过来, 文化的发展也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思维理念。文化与城市是息息相关的, 文化是创造和谐的原动力。城市景观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文化传播最直接的载体。它是城市历史和将来的纽带, 既增加了城市的记忆, 又讲述了城市的故事, 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求, 创造新的城市文化系统, 展示城市的友善表情。环境陶艺的存在, 反映着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历史与文化态度, 营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3 环境陶艺在城市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 为适应目前的时代要求, 环境陶艺的创意设计, 应能更灵活、更及时地体现时代的特征, 反映新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标准。如今大多城市的建设向具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城市发展。陶艺具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表现语言, 可以用传统的符号语言, 来表达所处的时代实质, 表现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人文关怀和审美取向。 (2) 城市景观艺术来源于对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自然环境的艺术表现, 环境陶艺其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情怀, 所陶冶的艺术灵魂, 都不仅仅是属于个体的生命存在, 而是在用各种艺术的符号语言的表达, 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环境陶艺由现代陶艺发展而来, 因而它仍保留了现代陶艺在空间表现形式的特点。环境陶艺在城市景观艺术中的应用范围主要有景观陶艺墙, 雕塑景观陶艺, 陶艺壁画等。环境陶艺是在引入了环境艺术观念和公共艺术观念的同时, 在现代陶艺介入到公共建筑和公共环境艺术之后确立起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城市景观艺术在创造一个现代人性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舒适空间, 陶艺独特的材料特性也是让景观艺术家青睐的重要因素;陶瓷具有坚固、耐磨、抗腐蚀、易清洗, 耐高温等特性。具备适应长期暴露在公共空间的优越性, 陶艺无可厚非的进入城市景观艺术之中。

在城市景观中, 环境陶艺应与周围的建筑、街道相互协调, 并且要和当地的民俗习惯, 自然环境相适应。目前陶瓷釉料技术发展相对成熟, 陶艺的色彩表现就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由此, 色彩就能增加陶艺的艺术表现力, 营造出环境景观的自然神秘、古朴典雅氛围, 引起人们回忆、联想, 调节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产生轻松愉悦之感。在窑火的作用下釉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 不同的窑温控制能够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有必然的色彩效果, 也有偶然的色彩效果。它的不确定性, 也使神秘的陶艺釉色具有其他任何艺术手段无法替代的艺术表现力。釉料可以使环境陶艺具有丰富的色泽, 其灵敏多变的天性使陶艺焕发出诱人的光彩, 打破了景观艺术中色彩构成的理性的一面, 赋予陶艺色彩的含蓄抽象与真挚朴实。

我国现在城市景观艺术发展已经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 以往生搬硬套西方现代主义风格的城市景观艺术的方式得到了很大改善。艺术家参与城市建设的动力更强了, 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都能自如的发挥能力, 共同打造出更具人文情怀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玉山.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环境景观陶艺 篇8

环境陶艺的审美特征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人对环境审美的需求和陶艺自身向环境领域拓展的要求。作为公共环境艺术领域里新兴的一门学科,环境陶艺的审美与其它形式的陶艺创作及环境艺术的其他形式在审美上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从这些相同与不同中归结出它的审美特征显然有利于发展中的环境陶艺设计。环境陶艺的物质形态决定了其视觉艺术的特性,其满足环境中人的审美需求的设计目的正是它作为环境艺术区别于个人化陶艺创作的特征。人欣赏意识的提高和艺术及美学的发展,决定了当代文化介入审美批评的必然,陶艺材质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文化蕴意,也给环境陶艺的审美特征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环境陶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环境陶艺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但客观上而言,它与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建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在公共空间放置艺术品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也随之带来了人对自身环境与精神层面的关注,作为时代需求这也为环境陶艺这一学科的研究带来了契机。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同时给环境艺术、公共艺术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为观众带来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这一具有审美价值的形态也将反作用在城市进程中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凭借陶瓷材质在艺术性与物理性能上的双重优势,环境陶艺以其独特的视觉体验的方式不断出现在公共建筑、城市社区、城市休闲场所等区域。环境陶艺的出现拓展了陶艺语言的表现形态,其自身的创作空间也得以扩展。在日本、美国,现代陶艺介入环境在近三、四十年的发展中已非常普遍,大至室外陶艺雕塑、建筑壁画,小至一些功能性的场所装饰品。在中国,现代陶艺介入环境还是近几年的事。

纵观国外环境陶艺的发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一种陶瓷材料与建筑环境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高迪的样式风格,运用彩色瓷砖的装饰为整个建筑和公共环境营造了富丽堂皇的童话般色彩感觉以及浪漫气息。陶瓷拼贴手法可说是高迪的一种“创作”,他的作品展现了其运用瓷砖的功力,但也仅限于不规则的釉面陶板和马赛克拼贴,还并非作为一个具有表现力的独立主体进入公共空间的环境陶艺设计。虽然如此,这位成功而又独特的建筑设计师的瓷砖运用仍可被看作陶瓷介入公共环境并融合大众文化的成功典范,对于陶瓷材质以审美形态介入公共空间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瓷砖拼贴的手法在以后的许多环境陶艺设计中被以各种方式在运用。巴黎拉德芳斯广场旁烟囱的改装也显示了陶瓷独特的色彩魅力和视觉质感,原本可能有碍城市景观的几根烟囱经瓷砖的包裹俨然成了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环境陶艺雕塑。日本的许多公共场所大量运用现代环境陶艺设计,会田雄亮、藤原郁三等日本陶艺家正是以创作环境陶艺作品而闻名。

目前国内众多陶艺家也越来越关注陶艺与环境的关系,作品与环境中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视觉上达到审美,如何在观念上体现人的心理需求、精神层面等问题。99年底的石湾华人当代陶艺家“千年之烧”是一次关于现代陶艺走向户外进入公共空间的活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吕品昌在《走向户外的现代陶艺》中指出陶艺介入环境是“以新的态势展示新的环境艺术观念,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是“寻求陶艺拓展空间领域的艺术家应该而且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强调陶艺在构筑当代景观环境中“关键是要看作品是否能真正适应环境条件和人文要求;体现作品自身的内在品格;以及在观念上如何与人的生存问题、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发生关系。”孙振华在《陶艺的公共性》一文中提出了陶艺介入公共环境包括与公共艺术相关联的问题。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理论也为环境陶艺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研究陶艺与环境、人之间关系的文章以及环境陶艺的发展状况、个案分析也不断出现在《雕塑》、《装饰》、《陶艺》等期刊杂志上。

在美学思想各流派中,对于视觉艺术的审美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及论著把视觉艺术中的知觉概念看作创作和鉴赏的最基本规律。苏姗·朗格的符号论美学,“把艺术看作是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非常强调“外观”的重要性和符号的意义系统。对后现代美学影响最大的解释学和解构主义更是引起了反传统的美学思潮。现当代各美学流派的思想对于各门艺术的审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审美观念也是随时代、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已在现代主义、当代语境、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不断被颠覆。从这层意义上谈环境陶艺的视觉传递以及审美特征是有其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摘要: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艺术形态,环境陶艺本体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特征,并在当今视觉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加入文化关注,其审美特征在视觉语言的解读方面也具备了图像化时代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陶艺,视觉,传递

参考文献

[1]刘子芬撰.[M].《竹园陶说》.民国14年(1925)

[2]Han Wai Toon著.[M].《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青年书局.1960

[3]下川美知留著.陈刚.屠一凡译[M]《色彩营销》.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

现代陶艺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篇9

一、现代陶艺的起源与发展

我们常说的陶瓷艺术简称为陶艺, 它既是物质的产品, 又是精神的产物;既是一门古老的文化, 又是一门现代的艺术。它的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从原始彩陶到清代的粉古彩, 不仅反映了陶瓷发展的过程, 更凝结了华夏子孙的审美历程。现在陶艺更强调主体的艺术创作, 它是借助泥与火为媒介, 来表现自己观念与审美情趣的一种纯精神文化活动。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它要求陶瓷艺术能真正具体地和生活环境相结合。现在将陶瓷材料运用在桌面、灯具、壁画等空间的设计上, 既实用美观, 同时又可以成为颇有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在英文翻译中, “陶瓷”与“中国”是相同的。可见, 在外国人的眼中, 陶瓷真正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 现代陶瓷材料在室内空间的运用。

陶艺是一种古老而又时尚的媒介和艺术形式, 其具纯朴、高雅、富有人情味和文化内涵。它在室内环境的使用, 正是当今室内装饰设计的必然结果。与之相呼应, 在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中广泛使用陶艺材料, 也正是当今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陶艺主要以瓷土、陶土、匣钵土为主, 其本身就与人有种亲和力, 尤其是经过水的洗礼、火的熔炼之后所呈现出来的质感, 更让人产生想去亲近的欲望。由于现代陶艺使用的材料是来自自然的泥土, 它是陶艺最基本的语言和内容, 富有天生的素朴与真诚, 也是室内材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陶艺材料作为陶艺的物质构成要素, 也可以表达出充分的情感性。每一种材料都是有情感的, 在陶艺设计中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一般认为, 给人以温暖、安全、柔和、细腻的陶艺使人有情感和趣味性。尽管陶瓷材料近年来才被运用于现代装饰, 但因材料的硬度强、耐磨、耐酸、耐碱、耐冻、耐热等性能优越的特点和肌理的变化, 是其它材料所无法抗衡的。因而形成了今天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用途广泛的局面, 为丰富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美化环境起到了其它装饰材料不可取代的作用。陶瓷材料在现代环境装饰中的广泛应用, 形成了一定的潮流和趋势。可以说, 没有哪种室内材料能有如此的魅力。现代陶艺以一种带有某种特殊情感化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 现代陶瓷艺术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陶艺具有古朴而典雅的艺术个性, 所谓的“古朴”, 指的是它具有典型的传统工艺,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 仍旧带有岁月遗迹。陶艺作品以其纯朴而高雅的格调陈设在室内环境中, 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丰富的粘土世界, 加上神秘的火, 它所带来的无限情感, 诱人的创造力能够产生出变幻莫测的幻觉。

二、现代陶艺与室内空间的适应与融合

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 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这种不满足的状态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 它要求陶瓷艺术能真正具体地和生活环境相结合。现代陶艺在丰富和充实室内空间的同时, 也受到具体室内空间的制约, 还应强调它与室内空间的适应和融合。这种对室内空间环境的适应与融合, 体现着它与室内空间的协调一致, 而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功能环境。

人是室内环境的主导因素。由于年龄、个性、职业、文化素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 因此人的情趣也千差万别。那么, 在进行陶艺配套设计时, 必须抓住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加以分析, 从而把握整体的设计。在进行配置设计时, 可以从它的造型、色彩、用途、部件的大小与质地等方面找到共同的因素。如在进行客厅空间中的陶艺品配置时, 我们需要从陶艺的色彩、质地和客厅整体环境统一考虑, 通过陶艺的配置, 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空间。如果想突出陶艺品, 可以突出在色彩上采用对比色, 使陶艺与室内环境之间相呼应, 协调一致。

(二) 主题构想。

室内环境设计的主题是最富时代精神, 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性。它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与之联系密切的陶艺也是如此。诸如简约风格、田园风格、欧式风格等设计主题在近几年演变剧烈。在确定主题思想之后, 陶艺的本身特征如造型、色彩与质地都应围绕主题去设计和配置。可以通过陶艺品本身的造型、形式和线条上去综合考虑, 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和谐的空间氛围。

(三) 色彩组合。

色彩组合的运用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 没有固定的模式。从室内环境的角度看, 陶艺色彩要服从总体空间设计要求, 有主调, 有陪衬。在选择陶艺品的主色调时, 还应考虑主色调与使用功能, 装饰形式和地域环境的关系。同时, 色彩的选用, 还要特别注意地域的差别。由于民族、宗教、习俗、地理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从而引发出不同地域性特征。所以抓住色彩的地域性特征, 可以对室内设计的地域性表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艺色彩设计中应以人为本, 善于从丰富多样的色彩中根据创作内容提炼概括, 用色彩语言组织一定的色彩关系, 并把色彩的适当布局和节奏有机地整合起来。科学设计, 做到与家具和室内环境力求吻合, 以避免给人杂乱零散之感觉。

三、结语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既有观赏价值又能体现品味的艺术品, 已成为一门独立、纯粹的艺术形式, 并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演变, 陶瓷艺术在现代生活中, 已经远远超出了古代陶艺为实用而制的目的。它既可以欣赏也可以实用, 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现在, 陶艺已作为一种装饰品进入室内环境。若使陶艺与室内空间环境达到完美而统一的结合, 则需创作者的注意力从对陶艺作品本身的关注转到对陶艺与室内空间系统关系上来, 才能实现陶艺与室内空间环境各结构、形式要素的交融, 从而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室内空间环境。可以预见, 现代陶瓷艺术作为室内环境空间陈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会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室内空间环境, 同时还将有一个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本文从现代陶艺的起源与发展及现代陶艺与室内空间的适应、融合入手, 重点阐述了现代陶艺与室内可见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现代陶艺只有以空间环境为前提, 才能创造出一种与室内空间环境互为形式、互为结果的空间设计。同时又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出发,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深深影响着室内环境艺术。

关键词:现代陶艺,室内环境,设计运用

参考文献

[1].孙晶.陶艺设计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2].高祥生.室内设计概论[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9

[3].张玉山.环境陶艺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0

[4].边哲, 于修国.住宅空间设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环境景观陶艺 篇10

一、环境陶艺人性化设计概述

1、内涵

环境陶艺是现代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现阶段环境陶艺的表现形式包括雕塑、壁画两种基本形式。环境陶艺人性化设计主要是指在环境陶艺设计中适当的体现人性化因素, 从而提升环境陶艺本身的人性化韵味, 提升环境陶艺本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韵味, 满足人们对陶艺的多样化需求。

2、特点

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下, 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艺术审美追求也逐渐提升, 在陶艺设计方面表现在更加注重陶艺设计的人性化发展, 不仅表现在陶艺设计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而且还表现在陶艺设计要关注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陶艺设计的人性化设计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环境陶艺人性化设计要体现手工工艺性。环境陶艺是相关人员经过思考设计而出的, 之后人们应用自然陶瓷材料进行制作而成的艺术品。环境陶艺设计本身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环境陶艺设计要充分体现出工艺性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和之前陶艺环境机械化设计相区分, 拉近环境陶艺设计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第二, 环境陶艺设计要显示出调适性。陶艺设计要和人们周围的空间相适应, 并充分满足人们对空间设计的个性化需求, 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舒适的环境。环境陶艺中的自然陶瓷材料具有天然性的特点, 能够将陶艺材料本身的自然化、亲和力特点展现出来, 体现出陶艺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二、环境陶艺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

1、保证主体审美之间的平衡

环境陶艺设计需要要能够平衡不同主体之间的审美, 根据不同主体的审美需要选择和公共生活、公共环境相关的环境陶艺设计材料。比如如果是广场上的环境陶艺设计则是需要设计理念满足大众化审美, 提升设计审美的广义性。不仅如此, 在环境陶艺的主题思想设定上也要注重环境陶艺审美平衡, 让社会公众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到环境陶艺设计价值。

2、保证环境陶艺设计和公共空间环境的协调

环境陶艺是公共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公共环境空间设计, 为此, 环境陶艺设计需要对整个环境整体进行考虑, 实现环境陶艺设计和周围空间环境的协调, 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自然性的实现。公共空间的自然性是指在环境陶艺设计中要注重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 环境陶艺设计进入到大众空间的时候需要从自然地形、地貌、人文景色等方面综合分析环境陶艺设计。环境陶艺设计还需要考虑周围自然环境对其大小、距离、尺寸等方面的限制, 从而实现环境陶艺设计的生态完整性。

2) 文化性的实现。环境陶艺设计会受到相应环境空间特点的约束, 从而显露出环境陶艺设计的艺术特点, 展现地域特点。环境陶艺设计需要体现相应的文化语境氛围, 包括地域文化、风俗文化、环境文化、社会文化心理等, 在环境陶艺设计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

3) 交流性的实现。公共艺术的发展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 因而环境陶艺设计要体现社会公众交流特点, 通过对大众审美心理、文化追求的体现, 吸引人们对环境陶艺设计的关注, 促进作品本身和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4) 生态性的实现。环境陶艺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设计的过程不仅要体现现阶段审美意识, 而且还需要对未来周围环境空间变化问题进行考虑, 从而实现环境陶艺的可持续发展, 对社会价值观、审美观取向问题进行充分的反映。

三、环境陶艺设计中人性化的应用

1、物理层次

环境陶艺设计中人性化物理层次的体现表现在环境陶艺设计能够满足建设本身的使用功能。环境陶艺设计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 对人物理层次的关怀体现在合理的应用功能和舒适的外部结构设计。第一, 合理的应用功能是指环境陶艺作品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比如坐具环境陶艺作品高度设计要符合人的小腿长度, 且坐具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第二, 舒适安全的外部结构。环境陶艺设计结构要科学合理, 不能对人们安全带来威胁。为了减少环境陶艺设计中遇到各种局限性问题, 需要对作品设计结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 强调作品设计的物理平衡。建筑力学应用是否合理决定了环境陶艺作品设计是否有效, 为此, 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建筑力学知识。同时, 陶瓷表面的装饰材料要牢固, 在室内小型结构的环境陶艺作品应用胶水、金属挂件进行固定处理。

2、情感层次

环境陶艺设计人性化设计情感层次要求体现在环境陶艺设计要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环境陶艺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重要载体, 需要通过巧妙的设计反映出人们的情感变化。比如可以通过变形扭曲的形态体现出人类愤怒的情感、用柔美的线条表现出人们兴奋和愉悦的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环境陶艺设计作为一种现代化公共艺术形式, 被广泛地应用到公共环境设计中, 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青睐。在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理论的要求下, 环境陶艺设计需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特点, 从而实现环境陶艺设计和人们需求的贴合, 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环境陶艺设计的重要功用。

摘要:环境陶艺是将将人、环境和陶瓷制作艺术应用到公共环境空间, 对公共环境空间进行装饰的一种陶瓷艺术形式, 环境陶艺设计注重应用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理论, 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环境陶艺设计中坚持人性化设计原则, 充分满足了人们对陶瓷设计艺术的基本追求。为此, 文章在阐述环境陶艺人性化设计内涵的基础上, 分析人性化环境陶艺设计的艺术特点, 结合环境陶艺人性化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如何实现人性化设计原则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环境陶艺,艺术设计,人性化,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莹.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1) :251-252.

[2]王亚红, 洪震颐.人性化设计原则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陶瓷, 2008, (12) :81-82+75.

陶艺初体验 篇11

亲子体验

瞧,今年3岁的张昀宝宝已经不满于自己的粘土水平了,于是,准备在妈妈的陪同下,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一下真正的泥土艺术。

体验者:张昀和妈妈

指导老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部黄华高老师

目标:经过一番“斟酌”,张昀宝宝决定为自己做一双拖鞋。

材料准备

在体验之前,首先得认识一下陶艺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材料:软陶——软陶是一种黏土,一种可以雕塑成型的黏土,属热固性材质,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放进电窑烘烤成型。

工具:擀面杖——可以将块状软陶擀成稍薄的平面状。

竹刀(片)——用于刻划或切割软陶。

体验全过程

STEP1擀泥团

用擀面杖将软陶滚压成大致的鞋形。

老师指导:这个形状不需要孩子花很大时间去将它精益求精,不需要跟生活中的鞋子一模一样。一团泥土,任由宝宝发挥,他可以将他压成椭圆,也可以是长方形,甚至压成饼状都无所谓,只要符合孩子心目中鞋的形象即可。

STEP2:造型

在鞋底大致滚压成形后,就要为其制作鞋面。由于张昀选择的是一双拖鞋,这也降低了制作的难度。取一小团软陶,将它揉搓成条状,弯成拱形按在鞋面上。

老师指导:刚接触陶艺的孩子,不要立即给他做复杂的造型,尽量挑选一些简单,容易操作,最好还是宝宝生活中有经历过的物品。通过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孩子也会有个感性的认识。做这一步的时候,家长可以先给宝宝示范一下,之后让宝宝自己独立完成。由于生活中拖鞋的款式也有好多种,可以启发引导宝宝:在生活还见过什么款式的拖鞋,各种款式都可以尝试着做一下。

STEP3装饰

拖鞋的基本造型已经出来,现在需要给鞋子增加点修饰。可以用一点点泥土,捏成各种形状,粘在鞋面上。

老师指导:这一步可以让宝宝自由发挥,不要去干涉。他想在鞋子哪里修饰,修饰什么都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STEP4修纹

利用竹片给成形的鞋底画上花纹。

老师指导:在陶艺过程中,竹片是常用的一种工具。利用竹片的切面,在作品上画上条纹,以作修饰。这也可以让宝宝尽情发挥。可以画长条的,也可以画各种图形的。充分运用宝宝之前所学到的绘画知识。在力道方面,家长需要有所提示。力气太小,纹路就不明显。

STEP5:试穿

这一步是我们的指导老师突发其来的构思。既然小张昀是为自己做鞋子,怎么样也得试试鞋子的大小。

老师指导:亲子陶艺的过程,家长需要充分调动宝宝各方面的积极性。陶艺需要耐心,年纪小的孩子不一定有,增加点小游戏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活常识的指导,只有适合自己的鞋,穿着才会舒服。

STEP6:上釉和烧制

把做好的泥塑经过晒干后,上色,并最后烧制成形。

老师指导:这一步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一般都不做要求。

体验报告

体验时:上午9:30—10:30体验内容:制作陶泥小拖鞋报告人:张昀妈妈

体验感受:

1、促进亲子关系

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宝宝始终都有妈妈陪伴着,亲自加入宝宝的游戏无疑是对宝宝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和宝宝一起动手完成一件作品,不但可以从中启发引导,增加宝宝对陶艺的认识,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2、锻炼动手能力

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宝宝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宝宝的智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制作过程中,需要对陶土进行搓、卷、压等工序,而这些环节都极大地锻炼了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

3、培养耐心

陶艺制作需要一定的耐心,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要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宝宝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上釉后烧制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

4、培养创新思维

一团陶土从无形到有形,这中间夹杂着创作者的智慧。没有范本,不用模仿,让思维尽情发散,让想像天马行空。3岁以下的宝宝,想像力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在没有约束力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尽情发挥,自由创作。

5、提高审美情操

陶艺创作境界 篇12

当一件赏心悦目的陶艺作品呈现在大家的眼前,特样的美感形式给人带来愉悦般的享受,形态中透露着作品所包含的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材质语言、装饰语言、工艺语言和个性化的风格语言等,这些语言就是陶艺作品在艺术境界上的细节元素,它所折射的美感形象几乎都是陶艺家长期训练、总结的经验。换言之,优秀的陶艺作品是陶艺家经过千锤百炼,在多方面素养齐备后方能有机会探求的。陶艺创作是一门集多学科知识的学问,一门美术的表现形式,其艺术境界是她树立在艺术领域内永不动摇的高峰。

1 创作境界陶艺作品的前提条件

从理论上分析,创作符合境界化的陶艺作品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前提条件,用量化的形式来评测。符合境界化的陶艺作品必须严格具备或满足多个方面的条件,从创意构思、设计制作,到工艺作色、烧制;从题材选择到制作技巧,都须步步到位、熟练把控。

陶艺创作首先必须强调作品艺术化的视觉效果,艺术性不强的陶艺作品只能是泛泛之作,离境界化的要求非常遥远,陶艺创作必须重视艺术效果在陶瓷材质上的发挥,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品味才能论及相应的艺术境界。接触过陶艺的美术人员都能体会,陶艺创作需要顾及、了解较宽泛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在创作中开拓更大的创意思维,运用更多的材料、工具、方法,完成陶艺作品的创作。由此也可以明确的了解:创意构思不仅要文学知识作功底,更需见多识广的综合性知识的储备。

设计制作是完成陶艺作品的创作主要操作过程,境界化陶艺的设计制作能突显,陶艺家轻重把捏的“尺度”分寸,自然呈现出一气呵成的粗犷、力度和分量;精致入微的细腻、工整和飘逸。要获得这些境界化的技巧,至少需要十余年的全身心的创作体验,认真总结。

陶艺是土+火+水+木+金的技术集成应用,在陶艺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创作-制作-烧制,陶艺家能够控制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最终的品相由“火”来决定,这就是所谓“人一半,天一半”的陶艺创作写照。创作陶艺作品的条件非常关键,也是决定作品进入艺术境界的指导书。从一件有层次,有境界的陶艺作品中可以折射出优秀的陶艺家应该拥有的内在素质:第一,陶艺家必须熟练把握制做多种陶艺造型的技能,懂变通,具有举一反三的创作与研究能力;第二,具有较全面的陶瓷工艺知识,熟悉、了解相近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性的陶瓷工艺知识非常有助于陶艺作品后期的工艺处理环节,择色施釉,装窑、控温烧制;第三,具备健康的人生观,美术界常评述“字如其人,画如其人”,陶艺造型同样也有这样的现象和状况,道德防线松动的“作者”容易追捕不健康的趣味,容易制作丑化或欠美的造型,低水平的陶艺作品显然上不了层次、境界,属于庸俗创作的范围。

2 境界层次陶艺创作所包含的内容

创作符合审美要求的陶艺作品同样可以用量化或用相关的前提内容来衡量的。一件陶艺作品只有同时拥有了完整的形式美感、个性化的表现手法、真、善、美的艺术构思、理想化的烧制效果,才有可能谈及境界,分析她在陶瓷艺术境界中的高低层次。

完整的形式美感:审美法则是任何有境界的艺术作品所遵从的基础,陶艺作品的美感形式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依据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塑造陶艺作品的造型、结构,选择陶艺作品的材料、制作方法、制作工艺、釉色,都属于完善形式美感要思考和运作的前期工作。形式美感的应用是创作经验的体现,适度把握形式美感的方法是陶艺家一辈子都在面对的问题,每一件陶艺作品,即使造型一样都可能产生效果不同的视觉效果,有境界的陶艺作品除了具备深思熟虑的美感效果,还包括熟练把握制作陶瓷工艺,烧制出非常偶然的特殊美感。

个性化的表现手法是陶艺家艺术风格稳定的结果,通过长期的陶艺创作,逐渐总结出陶艺家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习惯、审美偏向,有些个性化的风格表现甚至是艺术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有此更能直观反映出陶艺家创作的真实能力。有境界层次的陶艺作品充分体现着陶艺家个体独有的艺术个性,每一件有境界、优秀的陶艺作品是找不到相似、类似的,因为艺术化的习性是在真、善、美的艺术要求下自然释放的,诸多相同状态的巧合根本无法实现,尤其是陶瓷艺术创作。

数千年来,在儒家文化占主流的中国,古代有境界、优秀的陶艺作品无一例外都符合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这也正是他们能够长远流传的真正原因。真、善、美是健康向上题材、内容的具体指向,符合大众共识的伦理与心理要求,语义上通过谐音、借语、象征等手法,集中体现了古人求财、求福、求平安、健康等吉祥与喜庆的美好愿望,对理想生活的浪漫追求。

恰到好处的烧制效果是每一件有境界、优秀陶艺作品的共性之处。一名优秀的陶艺家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内涵,更需要活学活用,驾驭烧制技巧的娴熟能力,随机应变的创作理念和能力,打动人的陶艺作品往往都有出人意料的“变化”,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个“之外”便是艺术的深度,上层次的艺术境界,这个艺术境界常常同烧制陶艺作品的环节密不可分。

艺术作品的境界往往只能会其意,有不易形容和表述完全的特别之处,具备艺术境界美的陶艺作品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它不仅有稳定、成熟美感的形象特征,也有反映着艺术世界内的“精华”内容。

3 境界陶艺创作的相关要求

陶艺同其它美术种类的创作有着非常直接且广泛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影响显而易见。纯艺术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类型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陶艺的创作领域中尽情发挥,就此而论,陶艺创作是美术专业中惟一能够同时触及其它门类,专业技法交织紧密,包容大全的专业类型。自釉上新彩颜料的普遍应用,陶瓷彩绘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她在传统古彩、粉彩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的扩展。西方绘画的技术从此便很容易在陶艺创作表现中得到应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首都国际机场创作的《森林之歌》等巨幅陶瓷彩绘壁画刚完成便引起学术界长久的关注,反响很好。中国画的人物、花鸟、山水,工笔和写意技法都能在陶瓷胎体上效仿表现,在陶瓷器皿或其它造型表面描绘,绘制陶瓷壁画,都能随心所欲的勾绘、着色,且另有一番艺术情趣;随着现代窑炉工艺的不断提高,大型陶瓷雕塑的烧制并逐渐在公共空间和露天环境中陈列,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种坚实、持久的理想材料;版画中的丝网版印刷早已广泛应用于陶瓷花纸的印刷生产之中,精美设计和印刷的贴花纸在陶瓷釉上、釉下的装饰中发挥了巨大的产能,极大地改善了产业陶瓷的产品质量,艺术陶瓷中的贴花纸使用,更增加了艺术家塑造与表现的细腻度,促使现代陶艺中超写实技法的诞生,贴花纸装饰还是追求个性化表现的方式之一;早在二十年前,就出现了陶瓷画面仿制油画效果的表现方法,满足了普通大众欲收藏、观赏油画作品的愿望,同时也改变了油画作品传统的属性,让油画作品从此拥有了“硬性化”和“立体化”的另一特性。

4 结语

艺术境界是神圣的,陶艺创作的境界是陶艺家们梦寐以求想掌握和拥有的,美妙高雅的艺术境界是没有固定通途的高峰,比较之下,陶艺创作的境界需要添加些许雅俗共赏和应用功能的成分。土与火的艺术原本不易看透,要求符合艺术境界的多项条件、多项内容、多项要求,这并不意味着她高不可攀,在任何事面前,都是有心人的天下,否则我们怎么可能保留许多历代的陶艺精品。

陶艺作品就是陶艺作品,尽管它能够再现其它美术类型的视觉效果或造型,它本身的根基还是泥与火的属性,舍近求远,本末倒置的境界化追求恰恰是忘缺了境界化陶艺创作的主要条件,陶艺创作的艺术境界并不完全取决于陶瓷表面釉色或彩绘的炫丽、华美,放弃自己擅长的优势去追逐表象化的另类,是不理解、盲目的抉择,这样的陶艺“创作”很难达到有境界的层次,陶艺家的人品修为、文化素养,艺术功底才是确保作品触及高层次意境的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杨永善.说陶论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1,P7~P12

上一篇: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下一篇:拉应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