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2024-09-25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通用12篇)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1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医改总体目标的最后阶段。医改实施6年来,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不少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医改新旧难题,应区别“源”和“流”的关系,抓住矛盾主要方面,才可能找到有效解决路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数据来源于我国相应年份卫生统计公报和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等。

1.2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

2结果

2.1医改前后卫生资源投入情况

2.1.1卫生人力资源分配。表1显示,2009—2013年,从卫生人员看,50% 以上在医院,且逐年增加较快,2013年达到了54.9%,当年医院人员数是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6.50倍 ;从卫生技术人员看,57% 以上在医院,且逐年增加较快,2013年达到了61.4%,当年医院技术人员数是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7.27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均逐年下降 ;全国(大陆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人员不到20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不到15万人,2013年所占比重下降至2%。

注 :数据来源于《2009—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1.2政府卫生支出分配。表2显示,2009—2013年,中国政府卫生支出逐年增加,2013年为2009年的2.07倍, 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由2009年的5.23% 增加到2013年的5.91% ;从政府卫生支出流向看,流向治疗的超过了65%,而流向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的不足15%。

注 :(1)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公布的年度财政支出决算表》;(2)*指占医疗支出总比例

2.2我国医疗资源与利用情况

2.2.1我国医疗资源情况。从表3看,2004—2013年这10年来,我国医疗资源增加较快,其中,2013年总床位数增加至2004年的1.90倍,2013年总医师数增加至2004年的1.47倍,床位数增加快于医师,平均到每张床位上的医师数逐年递减。

注 :数据根据相应年份卫生事业统计公报整理

2.2.2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表4显示,2004— 2013年我国居民年总诊疗人次和出院总人次逐年增加, 其中,2013年年总诊疗人次增加至2004年的3.3倍,2013年年出院总人次增加至2004年的2.88倍。年均诊疗次数和住院率也呈快速增加趋势。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增速快于医疗资源增速。

注 :数据根据相应年份卫生事业统计公报整理

2.3居民患病率及对医疗服务影响

2.3.1居民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情况。根据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2013年调查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为24.1%,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为28.2% 和20.2%。 与2008年结果比较,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升高了5.2个百分点 ;2013年调查15岁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为33.1%,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为36.7% 和29.5%。与2008年比较,15岁及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了9个百分点[1]。患病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对于中国13.6亿总人口的人口大国来说,不仅会对居民健康水平产生严重影响,而且会新增加巨大的患病人群,消耗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资源。单凭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估算,2013年与2008年比较,中国新增加了慢性病患者至少1亿人,截至2013年,中国被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约4亿人。实际慢性病群体可能更大,主要因为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慢性病患病”的定义是“调查前半年内被医务人员明确诊断的各类慢性病”,实际存在不少未被医务人员诊断的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起病隐匿,人群中糖尿病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患病率[2]。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诊断率仅为23.31%[3]。未来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将进一步快速上升,见表4。

2.3.2慢性病对医疗服务影响。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 既极大提高了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也极大地消耗了医疗资源。从表5看,2012年我国城市和县级医院出院人数较2003年增加了300.37%,其中肿瘤、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增加了364.14%。

注 :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本表系来自卫生计生部门的综合医院数字

2.3.3慢性病疾病负担。《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卫疾控发〔2012〕34号)明确指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发现,慢性病经济负担巨大且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速度增长,成为我国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要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警惕“疾病堆积”和“人口红利”减少对将来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4]。

3讨论

“预防为主”似乎一直可以在我国卫生政策文件中看到,但是现实中,“治疗为主”更为明显。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自2009年医改以来,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向承担治疗任务的医院集中,而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增长缓慢,所占比重不足10%, 特别是承担居民健康“守门人”职责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更是少得可怜,所占比重仅为2%。 从表2来看,医改以来,尽管中国政府卫生支出逐年增加, 但是主要用于疾病治疗,用于疾病预防的经费明显较少。 就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趋势和政府卫生支持流向看, 我国卫生保健模式的“治疗为主”特征十分明显。

在现实中,尽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与在疾病发生后的治疗相比,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卫生系统的大部分资源仍主要花费在疾病的治疗上[5]。由于现实中“治疗为主”, 不重视疾病预防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我国居民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样的结果既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背道而驰,对于有近14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又从源头上产生了大量患病群体,于是,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医疗服务利用快速增加,卫生总费用快速增加。上述结果显然与我国医改目标不相吻合。如果从现在开始调整医改政策,也许还有机会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

“治疗为主”解决不了未来的居民健康问题。尽管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和费用主要用于治疗,医疗资源也不断增加,但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加之我国卫生资源和投入总体有限,继续维持治疗为主的卫生服务模式,医院以床位增加为主无序扩张 :第一,导致医药费用快速攀升,稀释了医保水平提高给居民带来的实惠。有研究发现,目前居民自费部分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比例仍在50%以上[6]。第二,虹吸了相对有限的医疗人力资源,“强基层”难以突围。 据《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全国执业(助理)医师增加15万人, 而乡镇卫生院仅增加1.4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0.7万人。第三,在医师总量不足的情况,床位扩张过快,存在医疗纠风和安全隐患[7]。如果延续治疗为主的卫生服务模式,未来“看病难”、“看病贵”将可能是无法解决之困惑[8]。

防控慢性病刻不容缓。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发现,20% 的慢性病发生在高收入国家,而80% 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由慢性病造成的死亡更加严重[9]。有研究认为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威胁[10],根据世界银行估计,2010年到2040年间,如果每年能将心血管死亡率降低1.0%,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0%,或多达10.7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11]。有研究认为,要减轻慢性病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种综合性工作方式,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对天津和甘肃的调查发现,慢性病费用分别占医疗总费用的70.9% 和64.7%,其中治疗、辅助治疗和零售药品费用占到支出的97% 和94%,而预防性投入仅占1.9% 和1.4%。2009年全球经济风险形势分析中,对30多种因素从严重性和可能性分析对经济衰退的影响,慢性病作为一个社会因素,对经济影响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方面均高达80%以上[12,13]。

未来卫生服务模式需要转型。从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教训中不难看到,健康发展目标与策略的选择失当和优先选择的错误,不仅要以生命和卫生系统绩效为代价,也将以大量卫生资源的错误配置和低效率为代价。美国就是这方面一个最典型的国家。由于卫生保健服务的优先选择不当,美国在发达国家中年度卫生总费用最高,许多卫生系统绩效和健康的指标均反映出这种昂贵的代价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14,15,16,17]。国际卫生系统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显示出,如果延续治疗为主的模式,没有一种灵丹妙药可以挽救目前资源配置失当和低效率的卫生保健系统。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许多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的健康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略以及卫生系统改革方向上,呈现出一个新的趋势,强调“预防优先”和重视预防保健的作用,来改变卫生系统缺乏整体化、缺乏可持续性、低效率、不公平、高成本的状况[18]。在国际上,英国一直被认为是关注并实施预防服务优先选择的典范, 通过优先选择,英国近年的卫生改革与政策一直在强调预防保健干预的重要性和关注初级保健方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7,19,20]。英国面对成本效率、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疾病、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困扰等新形势,加快医疗卫生事业从“治病救人”为主向“预防优先”转型[21],“预防是最好的良药”这是英国自1948年宣布建立国民健康服务制度为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以来的经验总结[22]。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就提出民众的健康目标,并以法规或计划的形式颁布实施[23],围绕居民健康目标,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投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健康产出, 很值得我国借鉴。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卫生资源和卫生费用多流向以治疗疾病个体为主的医疗机构,医疗为主、医防脱节已成为制约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李立明教授认为,下一步深化医改,在工作上要有重点,政策上要有倾斜 :(1)医改中政府投入应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倾斜,切实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 (2)深化医改工作重心应向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倾斜, 真正体现以人才为根本的改革举措 ;(3)在医改的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中,应向慢性病防治工作倾斜[24]。

综上所述,首先,未来我国医改优先战略选择是卫生保健模式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型,而不是针对 “疾病治疗”的公立医院改革,而这种转型靠市场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政府积极承担起主要责任。当前,比较紧迫的任务有 :增加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员数量,提高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质量,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投入, 做好重点流行病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慢性病防控。同时,充实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基层在居民预防保健方面作用。第二,借助推进法治国家的机遇,立法确定居民健康目标,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充分发挥社会各个方面作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第三, 我国应围绕居民健康目标,整合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资源、资金,关注人的健康的整体化,整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将资源优先配置在具有好的成本效果的预防保健干预措施上,通过基层卫生保健的提供而不是依赖高层级医疗机构,来改变卫生系统缺乏整体化、缺乏可持续性、低效率、不公平、高成本的状况。

医改以来,我国政府向以“治疗为主”的医院投入了大量的卫生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但居民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增长迅速,居民医疗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建议未来中国医改优先战略选择由以“治疗为主”的卫生保健模式向以“预防为主” 的卫生保健模式转型。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2

2,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3,生物质资源:是指绿色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及其衍生物,既是生物物质的总称,又是生物能量的总载体。

4,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1)生物资源的再生性:再生性是生物资源的基本属性。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的能力。

(2)生物资源的可解体性: 生物资源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导致某些生物种类减少以至灭绝的特性。

(3)生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生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

(4)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生物总是生长在与其生态相应的环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是人类进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依据。

(5)生物资源的未知性:目前有很多生物人类还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价值;即使现在已经认识、开发的生物资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价值。

(6)生物资源获取的时间性:不同生物种类,获取有用物质的时间不一样。

(7)生物资源的可引种驯化性:野生生物资源可以通过人为的引种驯化而成为家养生物。生物的引种驯化,不仅可以解决野生生物资源获取的困难,而且可以拯救、保护濒危物种,扩大分布区,提高产量。

(8)生物资源的不可逆性:生物资源属可更新自然资源,在天然或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资源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相对稳定的生物资源系统能较长时间保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平衡,并对来自内外部干扰具有反馈机制,使之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干扰超过其所能忍受的极限时,资源系统即会崩溃。

5,对生物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使开发利用与物种恢复增殖相协调

(2)利用生物资源的强度和开发速度不能超过生物资源的生态耐受能力(3)不能破坏生物资源的复原和再生特性,使之不致出现衰退与灭绝。

6,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生物多样性包含四个层次:

(1)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各种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又可分为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层次。

(2)物种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的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4)景观多样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相互配置、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多样化。

7,生物物种资源:

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及其遗传材料。生物物种资源除了指物种层次的多样性,还包含种内的遗传资源和农业育种意义上的种质资源。

遗传资源:是指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基因和DNA水平)的材料。

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畜、禽、鱼、草、花卉等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

8,生物物种资源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问题:

(1)食物链的维持(直接因素)

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的关系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2)物种生境的维持(间接因素)

生境(生物体或生物种群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点)破坏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3)种植业品种单一化造成的基因多样性枯竭

随着作物种类数量降低,与之相应的固氮细菌、菌根、捕食生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的生物以及一些在传统农林系统中通过几世纪共同进化的物种消失了。

9,植被的作用

(1)减慢了水分大循环的速度(2)加快了局部水分循环的速度(3)调节了洪水/枯水的径流量(4)调节了洪峰径流(5)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

气候条件,土壤,人类活动,光照,水分状况,地形,温度

10,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生物质能的分类:依据来源的不同,可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五大类。

生物质能的特点:

(1)可再生性(2)低污染性(3)广泛分布性(4)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

11,生物燃料:简单地讲就是指从生物质中提取的燃料,它的形态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还可以是气体。包括两类:

(1)第一代生物燃料,主要从糖、淀粉和植物油中提取。在这类燃料中主要包括乙醇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废弃劣质食用油、木材、农业废料、不可食用粮食等。

(2)新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从“废料”中提取能源。而这种“废料”主要具有生态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主要包括有纤维制乙酸、藻类燃料、生物制氢、生物制甲醇、乙醇和木材混合制柴油等。

12,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是指在加热条件下,用化学手段将生物质转换成燃料物质的技术,包括燃烧、气化、热解及直接液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依靠微生物或酶的作用,对生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出如乙醇,氢,甲烷等液体或者气体燃料

方法:燃烧,气化,热解及直接液化

燃烧

A/生物质的直接燃烧是最普通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所谓直接燃烧就是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和氧化剂(一般为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合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并使燃烧产物的温度升高。其主要目的就是取得热量。从能量转换观点来看,生物质直燃是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以利用

B/固体废弃物焚烧利用:固废焚烧利用是使固体废弃物在焚烧炉中充分燃烧,再将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通过供暖或者发电加以利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理,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气化

生物质气化是以生物质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中可燃的部分转化为可燃气的过程。气化的形式:使用气化介质,不使用气化介质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基本应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供热、供气、发电和化学品合成。

A/生物质气化供热是指生物质经过气化炉气化后,生成的生物质燃气送各入下一级燃烧

器中燃烧,为终端用户提供热能。此类系统相对简单,热利用率较高。

B/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是指气化炉生产的生物质燃气,通过相应的配套设备,为居民提供炊事用气。

C/生物质气化合成化学品是指经气化炉生产的生物质燃气,经过一定的工艺合成为化学制品,目前主要包括合成甲醇、氨和二甲醚等。热解

生物质热解(又称热裂解或裂解)是指生物质在完全没有氧或缺氧条件下热降解,利用热能切断生物质大分子中的化学键,使之转变为低分子物质最终生成生物油、木炭和可燃气体的过程。

根据热解条件和产物的不同,生物质热解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烧炭,干馏,热解液化 直接液化

生物质的直接液化是把固体生物质在高压和一定温度下直接与氢气反应(加氢),转化为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液体燃料的热化学反应过程。

13,生物质生化转化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依靠微生物或酶的作用,对生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出如乙醇氢,甲烷等液体或气体燃料

方法:(1)水解发酵法,采用各种含糖,淀粉,纤维素的农产品,农业副产物以及野生植物为原料,经过水解,发酵使双糖,多糖转化为单糖并最终转化为乙醇

(2)沼气发酵法,有机物质在一定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功能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的生物化学过程

14,固体废弃物: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态废弃物

焚烧法:指将固体废弃物经分选装置分选,再输送至垃圾焚烧炉中焚烧,使其中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热量或发电的一种方法 焚烧固体废物的作用:

(1)固体废弃物的体积减少,质量减少(2)可以破坏其组织结构或杀灭细菌(3)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避免二次污染(4)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15能源植物:可以用作能源的植物,通常指那些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的植物 能源植物的分类:

(1)(2)(3)

燃料乙醇类能源植物 生物柴油类能源植物 生物制氢类能源植物

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的资源,生态问题

(1)

与农林争地,与粮油争地,消耗水资源,影响土壤肥力,增加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等(2)(3)(4)

植物加工成能源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大规模收获生物量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破坏问题

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不能使众多的植物能源产品均具有成本上的优势(5)

发展能源植物产业方面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6,生物农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一类农药制剂,或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性作用的农药制剂

17,生物基产品:是指以农、林、牧、渔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环境友好型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塑料等。

生物基产品分为:

1.2.3.4.生物基能源

生物基化学品

生物基材料

.植物提取物

18,生物基产品开发策略:

1、面向原料

2、面向过程

3、面向产品

生物基产品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1.生物基原料组分分离过程

2.生物基化学品转化过程

3.生物基材料转化过程

4.生物基能源转化过程 生物基产品的原料和生产特点: 2 3 4 原料组分多样性

产品转化途径的多样性 产品多样性

原料组成和产品设计

20,辅助能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维持部分生物的生命(2)改善生物的生活环境

(3)改善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组分的比例关系

21,分析地球上物种消失的生态原理,地球上物种的大量消失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影响

22,举例说明生物基产品加工生产的主要方法,及环境问题

23,如何从生物质原料的特性本质来辩证认识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前景 24,生物资源的生态功能维护作用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3

一、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

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的国人有目共睹,但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的需求相比,卫生人力配置还不如人意。国家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纲要和许多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卫生人员明显存在结构性矛盾,卫生人力整体素质不高,管理相对滞后,卫生人员的学历、职称和技能等结构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卫生人力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1.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

城市人力资源过剩,高层次人员多,农村则少,毕业生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工作。目前,我国占70%的农村人口拥有的农村卫技人员仅占全国卫技人员总数的37.5%。

2.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结构性矛盾

医学是一个多学科合作、多专业协调作用的科学,任何一个专业对医疗事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

3.医学教育滞后于社会需求

医学教育的针对性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是目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和流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且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我国高层次的卫技人员缺乏,特别是社区及农村初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人员严重不足。

二、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1.经济体制转型加重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与国际的接轨,经济的增长方式、社会体制的转变使卫生的可及性和可供性的差距突显。工业化、城镇化的较快发展进程,也直接导致卫生服务,大幅度增长的城市供需矛盾,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滞后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步伐,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2.经济全球化导致人力资源的竞争加剧

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队伍的稳定性受到了冲击,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和迅速瓜分医疗市场,导致医疗机构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性遇到强烈挑战,在市场竞争中,特别是骨干卫技人员在就业岗位、就业环境、薪酬等方面都会有所选择,高级卫生人才大量流失,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市场的丧失,高级卫生人才在造就医疗机构竞争优势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日渐显现。

3.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及其配置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表现为结构的变化,在知识经济中,现代新兴智力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人力资源的结构及自身的智力和创造力随之升级优化。现有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及其配置和经济结构的要求相差甚远。建国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医药卫生人力,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得以迅速发展,但在学力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分布、人力资源区域分布方面,总体还是不均衡、不合理,卫生人力资源使用不当,同样存在着“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既难以发挥个人特长,同时也增加了人力投资成本,与经济需求发生偏差,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结构的要求。人口疾病转型,从高婴儿死亡率、低预期寿命转向低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疾病患病率变化趋势以及医疗费用负担趋势,要求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及其配置随之进行根本性调整。

三、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客量,为资源配置结构的合理化,为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我国卫生人力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和借鉴国外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更坚持卫生人力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卫生保健基本需求,多渠道、多形式、有计划、按比例持续发展的原则。

1.借鉴国外人力开发的经验

一是制订人力开发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保证。二是增加教育投资和设立各种人力开发的经济保证。三是组建官方和非官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人力开发的组织保证。四是调整教育结构,如学科结构,适应升级换代的需要。五是建立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机制,以弥补市场机制可能出现的失灵。

2.建立多元医学教育模式

建国后,我国效仿前苏联模式,建立了单一的国有化办学体制,国家和地方政府包办高等教育,应该说,这种办学体制适应计划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国家急需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体制的转型,原有的单一办学体制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及使命与作用远不是20世纪的教育模式能承载的,必须找准教育发展的增长点,深化改革的准入点和走出困境的突破点,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同时拓展投资模式,解决好持续发展和动力机制问题。同时继续办好医学公立高校,鼓励民办高校、民办二级学院。

3.加强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完成医学基础教育之后,再接受新知识学习的一种终生性教育,是医护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强化医学人才培养,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做好了,意味着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卫生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将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

4.确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和挑战,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是目前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新动向。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对高素质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按照卫生部要求,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社区工作的医生中,全科医师人数不低于1/3,传统的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多层次、多形式的医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确定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定额培养能向卫生区域的病人提供方便、及时、有效医疗服务、具有全科医师资格的全科医学国家医学博士;在地方管理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全科医学专业,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亟须的、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实用型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

5.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农民的健康与卫生资源的供给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具有密切关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加大政府投入一是重点扶持,合理分流,避免人才滞留城市,造成农村卫生人力短缺。二是要着力注重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保障机制的实践研究,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技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三是要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四是要强化城乡之间的对口帮扶,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业务素质。五是建立符合农村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培养机制。六是建立开发人力资源潜力的激励机制,稳定农村卫生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家骥,李芳健.中国全科医学[C].2005,第8卷第11期

[2]刘冰,张义华,王保郧,毛宗福,肖瑛,裴圣广.武汉市远城区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分析[J].中國医院统计,2006年04期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调查范围及抽样:为昆明市≥15岁有户籍登记的成年常住居民。使用分层三阶段容量比例概率(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随机抽样法[1]。第一阶段:每个区街道的居委会或每个乡镇的村委会为初级抽样单位,使用PPS法按城乡分层,将50个样本点按照5区9县的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3:2分配,抽取其中30个村委会、20个居委会为调查点;第二阶段:每个以家庭户为二级抽样单位,每个调查点户数抽取100户;第三阶段:抽取该户≥15岁的人口中出生时间最接近调查时点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抽样时常住户口中外出未归超过1年者不属于本次调查对象,且剔除家庭中外出人口占一半及其以上人口的户。

1.1.2样本确定:按描述性研究方法[2,3]和实际情况,以8%作为总体人群总患病率。允许误差控制在10%~15%以内,取95%可信限,α=0.05,μα=1.96。经计算样本量为4600人;以失访率10%为限,调查样本量为5 060人,实际受访者5 033名,占99.47%,共完成CIDI访谈,应答率为82.6%。其中男2 416名,女2 617名;平均年龄为39±15岁;农业人口2602名,城镇人2431名。

1.1.3在全市各种卫生机构中,调查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各种各级卫生机构的业务状况和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

1.2方法

1.2.1工具和诊断标准:诊断工具采用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提供的中文版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2.1版[4]CIDI-2.1和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表等,前者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由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可以得到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5](DSM-Ⅳ)两套诊断系统中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结合自编昆明市健康状况调查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病史记录表作为重性精神障碍的抽查复核工具。该问卷经测试,结果表明其信度、效度良好。自制昆明市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业务调查表、医疗卫生相关人力资源表。

1.2.2研究范围:范围包括CIDI2.1版中DSM-Ⅳ诊断标准基本精神与行为障碍[6]。物质使用障碍(303.90酒依赖,305.00酒滥用;305.10尼古丁依赖,292.0尼古丁滥用);心境(情感)障碍(296.2x,3x重性抑郁障碍,296.Ox,4x双相情感障碍,300.4心境恶劣);焦虑障碍(300.01,300.21惊恐障碍,300.22广场恐怖,300.29特殊恐怖,300.23社交恐怖,300.3强迫障碍,309.81创伤后应激障碍,300.02广泛性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300.81躯体化障碍;300.11转化障碍;300.8x疼痛障碍,300.7疑病症)等。

1.2.3调查程序:调查员共90名,其中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24名,昆明医学院高职教育学院应届毕业生66名。所有调查员均参加由CIDI中国培训中心制定的为期9 d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讲课,教师示教及实习,考试合格后被选为调查员。使用诊断工具对5例患者做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4~1.0(P<0.05)。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访入户调查为主,小部分在所在行政办公地点调查,平均访谈时间为1.5 h。受访前受访者或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得到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

1.2.4精神障碍卫生机构调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获得全市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的各级卫生机构各类资料,由卫生局工作人员和精神病医院专职人员逐一进行核实,对每家包含有精神卫生业务的机构进行实地普查,填写相关表格。

1.2.5数据录入及整理采用CIDI2.1配套录入软件(CI-DI2.1-auto)进行录入,并使用该软件的相应的程序导出诊断。CIDI2.1-atuo具备一套完整的逻辑检错系统,在录入过程中对录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对12%的问卷进行双录入显示诊断结果的一致率为100%,使用CIDI2.1-auto工具导出并且得出诊断。抽查10%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人工核查,一致率为98.8%。由于样本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与昆明市人口构成存在区别,在计算患病率时,使用了权重的方法调整年龄、性别及城乡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

1.3资料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患病率,由于调查样本的年龄结构与实际人口的年龄结构有所不同,在分析中根据2004年昆明市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进行了加权[7]使用Jackknife法计算调整率的95%的可信区间(95%CI)。

2结果

2.1昆明市社会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样本5 066户,完成问卷调查5 033人,由于失访、拒访等因素,样本与昆明市人口构成存在一定区别:性别构成,男性所占比例低于源人群,女性所占比例高于源人群;年龄别构成,15~24岁,55岁人群的年龄别所占比例低于源人群,25~34、35~44岁人群的年龄别所占比例高于源人群。可见,关键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城乡等因素的构成偏离源人群,在分析患病率时进行调整。

2.2精神障碍抽样调查

各类精神障碍患病及就诊率:各类精神障碍的30天患病率为4.53%(3.96%~5.10%),12个月患病率6.41%(5.74%~7.09%),终生患病率为15.19%(14.20%~16.19%)。传统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30天患病率1.02%,之间没有出现共病诊断。其中以烟酒使用所示的精神与行为最为突出,其次为焦虑和情感障碍。在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中,仅对情感、焦虑和精神病性障碍为代表的精神疾病的就诊率进行单项分析,其中精神分裂症就诊率最高,其次为焦虑障碍,情感障碍最低7.37%,精神与行为障碍总体服务利用率为25%。

2.3昆明市精神卫生资源普查

2.3.1精神卫生机构:到调查时点止,全市共有精神病院(科)13所,其中8个县无精神卫生机构。隶属于卫生系统的有6所(46.15%),大型企业5所(38.46%),民政系统和部队各有1所(7.69%)。全市精神机构有正规人事编制的医护人员合计666人,医技92人,拥有精神科病床1 920张,平均每10万人口有精神科病床3.84张(见表1)。全市13所精神病院从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止,门诊总量为67401人次,两所省级精神卫生机构的病床使用率均超过100%,其余精神病院住院使用率则稍低,城郊八县至今未设置有合法的精神卫生机构。

2.3.2精神卫生机构业务情况:全市13所精神卫生机构2005年全年门诊总量为67 401人次。门诊量最少0.20人次/天,最多50.23人次/天,平均15.45±13.62。省精神病院和昆医附一院精神科的病床使用率超100%,其余精神病院住院周转率偏低,不足80%。13所精神卫生机构2005年全年共收治精神科病人3 720例,其中男性2 240例(60.22%),女性1 480例(39.78%)。主要采用封闭管理病床512张(68.34%),全开放管理病床240张(31.66%)。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重性精神病30天患病率为1.02%,推算全市现重性精神病人5.11万人,推算患者数与病床数之比为2:6:1,患者数与精神科医生数之比为199:1。各种精神与行为障碍30天个月患病率合计为4.53%,推算昆明市需要精神卫生服务人数为22.65万人。

注:四城区指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城郊八县指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嵩明县、禄劝县、寻甸县。

2.3.3精神卫生人力资源情况。全市共有精神科从业人员945人,业务人员758人(80.21%),行政、后勤人员187人(19.79%)。医务人员中医生256人(33.77%),护士410(54.09%),医技人员92人(12.14%)。医生与床位比例为1:7.50;护士与床位比例为1:4.68;医技与床位比例为1:20.87。平均每10万人口有精神科医生0.50人、护士0.82人、医技人员0.18人,学历职称情况见表2。

2.3.4精神卫生防治情况。至2005年底,昆明市各家精神病医院均无精神病防治科。五华区、盘龙区开展精神防治工作从2000年开始,安宁市稍后,而西山区、官渡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从2004年开始。昆明市残联2004年底建档管理精神残疾病人13 288人,其中五华区2 700人、盘龙区3 012人、西山区2 220人、官渡区3 652人、安宁市1 704人。建档病人由社区服务中心不定期入户了解病情,督促服药及帮助转诊,全市2004年度免费服药人数430人,大部分是精神残疾并属最低生活保障者,每年市残联要对各区进行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考核。

3讨论

本次调查从流行病学和机构调查着手,基本解了昆明市各类精神障碍的流行强度、精神卫生服务和精神卫生资源的基本现状,能为全市乃至于全省的精神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数据,研究结果填补了昆明市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的空白。

调查结果显示,五大类精神与行为障碍的终生总患病率为15.19%,12个月患病率6.41%,30天患病率4.53%,与全国其他地区情况有一定差异,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数据较为接近,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诊断方法、工具、城镇化水平和文化发展差异[7,8,9]等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不发达地区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精神障碍的知晓率和求医行为也在同步增加,人群中精神障碍的识别率在近年来也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调查结果提示各类精神障碍中,目前情感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为主的重性精神障碍为30天患病率1.02%,目前大约有5.11万左右重性精神病患者需要有严格精神专科治疗。精神与行为障碍30天患病率合计4.53%,估计有22万人员需要有精神卫生的直接服务。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方面,调查资料能反映昆明市的情况,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与国内外的调查接近,提示酒精使用问题逐年加重,应当引起重视[10]。对使用鸦片类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研究,未能反映真实客观情况,可能与研究方法不当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根据精神与行为障碍的患病率和卫生资源情况分析,总体印象昆明精神卫生总体发展滞后,医疗资源紧张,从业人员匮乏,个人和家庭疾病医疗负担过重,这些情况与我国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似[10,11,12,13]。如上所述,全市专业人员和机构数量仍显贫乏,无法从疾病的早期干预、一二其预防和疾病后期康复提供服务,从业的主要方式仍是以住院和门诊治疗为主,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差。另外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不平衡,大医院病床供不应求,小医院病床使用率相对低,形成资源浪费。精神专科医院设置分布不均,有8个县没有精神卫生机构,对农村精神卫生重视不够。全市目前尚无专业精神卫生研究机构,生物精神病学研究薄弱,社会学方面研究有限。专科医院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段单一,其它治疗方法还待进一步开展;住院条件在近年来虽有改善,但管理模式仍然陈旧,68.34%的病房是封闭管理,以上的问题和不足与本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因素有关。

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昆明地区其精神卫生事业仍面临着诸多新老问题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冲击,医疗机构的改革,无不考验和影响着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传统精神疾病社区防治模式的生存。在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同时,卫生资源配置上也存在误区,卫生资源多集中在医疗治疗的环节上,对疾病的健康教育、社区保障体系等方面重视不够。因此,建议在精神障碍的防治上,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重视疾病的预防,尽量争取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引导全社会从歧视精神病人的环境中走出来;国家应和普通疾病一样进行卫生资源的配置和投入,让更多的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摘要:目的:掌握昆明市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精神卫生资源投入及利用现状。方法:抽样调查全市精神疾病患病率及诊治情况,同时普查全市精神卫生资源现状。结果:精神和行为障碍的30天患病率为4.53%,12个月患病率为6.41%,终生患病率为15.19%,重性精神病30天患病率为1.02%,推算全市现重性精神病人51 000人。全市共拥有精神科正规病床1 920张,即每万病人拥有床位数为152张,精神科病床年平均使用率为92.6%。结论:昆明市精神卫生资源投入不足。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 篇5

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我们从我们的地球母亲那里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有无数的灾难。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现阶段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到其他的星球上去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化学肥料的滥用,垃圾的任意倾倒,生活污水的剧增,使河流变成阴沟,湖泊变成污水地;滥垦滥伐造成大量水分蒸发和流失,饮用水在急剧减少。水荒,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流受到污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过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污染,污染河流含磷量均值为未受污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另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个国家为严重缺水,危及20亿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许多科学家预言:水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最缺乏的资源。正如人们所希望的,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事实上,地球上水的总量并不小,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km3左右,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而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其次人类的发展还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地球陆地面积中大约有20%处于极地和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10%的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以上4项,共占陆地面积的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称之为“限制性环境”。其余30%土地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适居地”,意为可居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矿、交通、文教和军事用地等。按人均2.5hm的30%2

计算,人均占有0.75hm2。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60%~70%,折合人均面积为0.45~0.53hm。

而最为主要的能源,也就是矿产资源更加是十分短缺: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与其他的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在全球分布不均衡,随着人类发展需求的不断壮大,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日益增加,矿产资源日渐枯竭。

资源与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本篇讨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与自然不相协调所致。本篇主要针对现代已经存在的矛盾,着重介绍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主要问题。

如此严峻的现实,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迫理性地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试图冲破昔日牺牲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樊笼,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可以说,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得如此深刻,如此重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战略,它的产生,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并进而成为全球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追求文明进步的目标。

但尽管人类虽然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包括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矛盾,但是人类的聪明和智慧正在于能够从实践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半个多世纪以来环境问题的挑战已经教育了人类,人类终于觉悟到,地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我们应该爱护地球、挽救地球。也只有在人类纠正了自己对自然的错误态度,改变了对环境与资源的错误做法之后,地球环境才有可能恢复其和谐、美好的面貌。

人类似乎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人类的聪明才智还反映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上。我们有充分的自信,人类将在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指引下,取得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进步,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目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环境问题,使已经满目疮痍的地球恢复其美好的面貌,还一定可以使未来的工业、农业和一切发展事业都能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都能不损害人类在地球上代代相传的长远利益。

当然也必须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传统的观念要改变,陈旧的技术要摒弃,科学管理、法制建设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加速,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资金,需要合作,需要奋斗,这个过程往往是充满矛盾和困难的。因此,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范例,一些榜样。它们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不是梦想,只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人类是能够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生存繁衍的。

化学与资源、能源的利用 篇6

本节课是《农村中学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整合研究》课题开题会上的一节观摩课。渤海中学的张春生老师在设计《化学与资源、能源的利用》这节课时,在人教版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把学生的直接体验和社会实践有机地整合起来落实到化学教学的课程目标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通过专家讲解、实地考察参观、上网搜集材料、课堂交流、设计实验、归纳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生产、生活中感受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这样的整合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下是张春生老师的教学纪实以及我们对本节课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过程:

1专家讲座。

请学校所在地的玉米加工厂——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太吉集团的技术专家为同学们讲解玉米的用途。

专家:我们生活申的衣、食、住、行,都与我们熟悉的玉米关系密切。第一,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是纯棉的或化纤的,现在的化纤多数都从石油中提炼出来,将来的发展趋势是用玉米淀粉经过化学合成纺纱织布,大家将来穿的衣服是用玉米做的,同学们如果饿了,可以把我们的衣服吃了。(学生哈哈大笑。)第二,同学们知道,我们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淀粉,我们吃的很多食品中都含有玉米淀粉,如火腿肠和一些膨化食品等。第三,我们现在盖房。修路用的重要材料之一是水泥,将来我们将用玉米淀粉合成材料去替代水泥做建筑材料,用玉米淀粉合成材料去做高速公路的路面,防滑耐磨。这些都是玉米进行深加工后的产品。(学生听了都很吃惊。通过专家讲解玉米的用途,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玉米深加工充满了好奇和神往。)

2实地参观。

带领学生到太吉集团实地参观,边观看边听技术员讲解各种设备的用途和化学原理,以及深加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及用途,并将整个参观过程进行录像。

(学生看了玉米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后再次受到感染。)

3材料搜集,知识梳理。

通过实地参观、采访、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学生将所见所闻进行梳理形成汇报材料。

4表达交流,认识提升。

师:通过专家的讲解、现场参观、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同学们对玉米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玉米生产过程中有关资源、能源的利用都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进行汇报交流。

(第一组学生将玉米加工产品绘制成图表展示,组内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汇报。)

生:玉米经过化学加工,可以生成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是人体细胞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成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生:玉米还可以加工出维生素C,维生素C参与人体各种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

生:还可以生产葡萄糖,糖类是食物重要组成部分,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的需要。

生:还有乙醇,乙醇可以医用消毒,还可以作燃料,现在汽车用的燃料就乙醇汽油,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危机,也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生:玉米芯可以加工成木糖醇,玉米叶可以作纺织品,玉米的茎叶可以生产饲料和燃料。所以玉米有软黄金之称。

师:回答得很好。哪个小组对玉米加工的流程进行了调查7

(第二组学生将参观活动的录像进行了剪辑,用大屏幕展示玉米加工的简单流程进行汇报。)

生:玉米加工的过程主要是:玉米粒→浸泡罐→磨碎→打浆→分离→产品。

生:在玉米粒浸泡,磨碎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打浆,分离,制成产品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生:生产过程中用硫磺和水浸泡。

生: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经过使用后的水,我们应当称之为废水、污水。这些废水、污水不经过处理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我家生活在渤海集团附近的拐角村,我家有个鱼池,曾有一段时间,太吉集团的废水未经过处理就排放,这废水随河水进入鱼池中,造成了鱼大量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生:我家就在这附近,未经处理的废水进入我家稻田里,造成了水稻的减产。别人家的水稻亩产可达1300~1400斤,我家的却只有800斤左右,加工出的大米在市场上的价格也远远不如别人家,用这种米做出的米饭色泽和口感要差很多。

生:我家住在太吉集团附近,夏天的时候,工厂排放的污水没经过处理,我家都不敢开窗户,因为一开窗户就会闻到难闻的气味,我骑车上学的路上也会闻到这种气味。现在工厂的污水经过了处理,我们现在闻不到那种难闻的气味了。

生:硫酸造成了水质的酸化。我们测量了水样的酸碱度,结果PH≈2我们可以用熟石灰来降低污水的酸性。

生:工厂排放的污水中还含有蛋白质残渣,腐烂后就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些蛋白质残渣不经过处理就排放,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治理呢?

生:把废水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做饲料,既可以使废水中的蛋白质重新得到利用,又可以保护环境。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同学们都有切身体会,在太吉集团的废水没经过处理就排放的那一段日子,确实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危害,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现在好了,太吉集团的废水处理设备投入使用,我们附近的河水越来越清澈,我们周围的空气也越来越清新,再也闻不到难闻的气味了。

师:同学们还知道,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还要用到大量的燃料,哪组的同学太吉集团燃料情况进行了调查,请汇报一下。

生:渤海集团在生产过程中要了用到大量的燃煤,正常情况下每天要燃烧掉180吨煤,这些煤燃烧后会向空气中排放大约7.2吨的二氧化硫,照这样计算每年要向空气中排放2628吨二氧化硫。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这只是我们附近的一个小工厂,我们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每年全世界排放的二氧化硫达一亿五千万吨,其中80%来自于煤的燃烧。二氧化硫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不但污染了空气还会产生酸雨。我们小组的其他成员对二氧化硫大量进入空气后产生的危害也进行了调查,下面请他向大家汇报。

生:二氧化硫气体可以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引起呼吸道疾病;二氧化硫溶于雨水还会形成酸雨,降落地面导致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树木枯死(用大屏幕展示搜集到的图片),也会污染水资源(导致鱼虾死亡),腐蚀建筑物。(展示图片。)

师:听到以上数字,看到以上图片后,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想?

生:化工生产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我们经过查阅资料,进行计算,根据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和年消耗量,煤的开采还可以维持112年,石油可以维持10年,天然

气可以维持51年,就是说当我们30岁左右时,石油就已耗尽,所以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现有能源,并努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海底可燃冰等。

生:化工生产要燃烧大量的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污染了空气,化工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使用燃料时应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向空气排放,工厂的废气也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师:好,你们在这次活动中还真是收获不小,请谈一下感受吧。

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知道了玉米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很多产品,如淀粉、乙醇、乙酸、蛋白质、葡萄糖,尤其是玉米纤维和建筑材料,真没想到我们非常熟悉的玉米有这么多用途。

生:利用自然界现有的资源或能源通过化工生产可以生产出多种产品,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生:我要好好学习化学,丰富知识,长大以后服务农村,改善农村环境、生活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以上同学说的都很好,同学们也意识到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受到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的威胁,让我们用一句话作为这节课的结束语:“爱护资源,保护环境,人人参与,共创美好家园。”

反思:

一、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整合在整合课程资源及转变教学方式上具有多种优势,是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对课改理念的一种践行

1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自己可通实地考察或咨询、通过相关的实验、运用有关图书资料或直接上网获取信息,这些途径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也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得到了发展。

2明显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性学习。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而是走到“幕后”成为一名“导演”,在实践活动中和学生同学习、共成长。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赋予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由,体验着在做科学中学科学的乐趣。

3促进了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整合使课程的内容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远远超出教材的范围。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不仅要熟悉教材、把握“课程标准”,还要收集处理多方面的信息;这个过程迫使教师不断更新本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意对平时素材的积累,逐步学会应对各种新的情况,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确立所要整合的课题。

2教师要对整个活动内容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对活动的实施进行精心的组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拔和督促才能使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3教师需要关注和保护学生的热情,同时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化学资源,把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专家讲解、实地考察参观、上网搜集材料;课堂交流、设计实验、归纳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申的化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1]和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提要》,具体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常住人口、地理面积及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等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 基尼系数

本研究运用基尼系数从人口和地理两个层面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选取的指标有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基尼提出,是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常用工具[2,3,4]。基尼系数取值范围[5]:基尼系数越小,表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越好,基尼系数越大,表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越差[5,6]。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公平状态,在0.2~0.3之间为比较公平状态,在0.3~0.4之间为公平性一般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在0.4~0.5之间为公平性差状态,0.5以上则为高度不公平状态[7],其计算公式为:

Wi是各市人口数(或面积数)占总人口数(或总面积数)的比重;Yi是各市卫生资源拥有量占全区卫生资源总量的比重;Vi=Y1+Y2+……Yi;i为卫生资源拥有量大小排序序号。

1.2.2 数据包络分析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广西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DEA由Charnes等于1978年提出,是研究多输入、多输出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一种方法,是评价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常用方法[9,10,11]。本研究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产出指标包括诊疗人次、入院人数。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计算基尼系数,采用DEAP 2.1软件进行数据包络分析。

2 结果

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拥有卫生机构30 656个,床位201 963张,卫生技术人员258 618人,总的诊疗人次为8 321.67万人次,总的入院人数为477.94万人。卫生机构数最多的是桂林市,最少的是钦州市;床位数最多的是南宁市,最少的是防城港市;卫生技术人员数最多的是南宁市,最少的是防城港市;诊疗人次最多的是南宁市,最少的是防城港市;入院人数最多的是南宁市,最少的是防城港市,见表1。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

将表1的数据带入上述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各卫生资源基于人口、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结果见表2。从人口分布的角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介于0.09~0.21之间,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基尼系数较小,均低于0.20,处于公平状态;卫生机构数的基尼系数较大,大于0.20,处于较公平状态。从地理分布的角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介于0.31~0.35之间,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30,但小于0.40,故均处于公平性一般状态。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卫生资源基于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小于基于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说明卫生资源基于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较好。

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2.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市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结果

由表3可见,南宁、柳州、桂林、防城港、钦州和百色6个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且松弛变量为0,说明这7个地级市为DEA有效。北海卫生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为1,规模效率小于1,且为规模报酬递增,松弛变量为0,说明该市为DEA弱有效。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河池、来宾和崇左7个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相对无效,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松弛变量不全为0,表明现有卫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尚未达到最佳规模。

2.3.2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市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分析

由表3可见,梧州、玉林、河池、来宾和崇左5个地级市存在一定的投入冗余,各地级市均未出现产出不足。以综合效率值最低的来宾市为例,该市的综合效率值为0.79,说明与总体有效市相比,该市的卫生资源仅发挥了79%的效率;在产出一定的前提下,该市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减少562个、1 242张和1 623人,便可以达到DEA有效。

3 讨论与建议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人口配置和地理分布均较好,其中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地理配置公平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机构按人口和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0.31,床位数按人口和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09、0.33,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和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2、0.35,均处于较公平状态。卫生机构、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均小于按照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表明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地理配置公平性。这主要是由于卫生行政部门把每百万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标准,而没有将每平方千米卫生资源拥有量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标准,这导致卫生资源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地区[12]。因此,卫生计生部门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不仅要考虑人口配置公平性,还要考虑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13]。同时应当加强对部分地区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注:S1-、S2-、S3-、S1+和S2+分别为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的松弛量。

3.2 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在卫生资源利用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有57.14%的地级市处于非DEA有效,只有42.86%的地级市处于DEA有效,35.71%的地级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7.14%的地级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投影分析发现,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35.71%的地级市在卫生机构、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存在一定的投入冗余,其中床位的冗余最为突出。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调,双向转诊制度尚未建立;卫生计生部门管理水平较低,对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低。因此,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及结构,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14];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改进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既要注重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也要注重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公平配置的基础,公平配置促进有效利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15]。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也要注重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卫生计生部门不仅要考虑每千人口卫生资源的拥有量,还要考虑地理因素对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影响,不仅要注重卫生机构、床位等硬件资源的配置公平性,还要注重卫生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在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非DEA有效地级市中,玉林市为规模报酬递减,说明其现有卫生资源规模偏大,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产出的增长速度,应当适当控制甚至压缩其规模[16]。梧州、北海、河池、来宾和崇左5个地级市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其现有卫生资源规模偏小,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产出的增长速度,应当增加卫生资源投入,扩大规模[17]。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利用效率的评价,为卫生计生部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基尼系数对各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市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0.09和0.12,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1、0.33和0.35;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有效的地级市有6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地级市有5个,规模报酬递减的地级市有1个。结论 卫生计生部门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不仅要考虑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还要考虑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及结构,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合理管控各地级市卫生资源规模。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8

1 文献综述

关于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Donna(2004)等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OECD国家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美国等国家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保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投入要素数量节省资源。Laurie.J Betes(2006)采用DEA的方法对美国主要城市医疗市场结构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城市医疗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效率现象,作者指出即使很小的医院效率的改进也会节约非常可观的成本,并建议应设计相应政策鼓励医院提高效率。Michael D. Rosko(2008)利用美国2001年48个州2218家医院利用SFA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成本函数类型进行效率分析发现医院普遍存在10%以上的技术非效率。此外Peter Bogetoft(2000)、Andrew C. Worthington (2004)、Michael D.Rosko(2008)等人也采取类似的方法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由此可见,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国外研究关注的重点。

国内的研究如徐西林(1996)利用南京40家医院对其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发现效益好的只有12所,28所医院存在人力、物力、资金利用不充分,医院工作的数量不足的问题。其后庄宁、孟庆跃(2000)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我国34家不同级别医院(包括省、市、县级医院)的技术效率,发现非有效医院占全部医院的55.88%,其中,省级医院所占比例较大。侯文、任苒(2001)对10所县级医院的效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有半数的医院存在投入要素大量过剩,人员、设备等资料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王涵等(2006)对哈尔滨市的20家三级医院进行了效率分析,发现有13家医院处于效率前沿、7家医院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设备投入过剩、资源浪费严重和门急诊人数不足。舒燕(2009)利用生产函数的方法对某区域2002-2006年15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分析,作者将医院的产出定义为医院的年业务收入。结果显示,样本中的15家医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规模不经济。孙菁等人(2009)对华中以北地区的57家军队医院规模经济进行测定,作者通过构建短期成本函数,在计算上采用平均成本除以边际成本的方法,其结果就有以下三种可能: ,存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不变; ,规模不经济。其结果显示军队总医院床位在891张到1230张之间显示规模经济,超过1300张床位规模不经济。采取类似研究方法的还有徐西林(1994)、侯文等(2001)、刘宏韬(2004)、汪唯和陈少贤(2008)等人。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医疗行业效率文献的回顾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国内对医院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院层面,而对地区之间的研究比较缺乏。同时Chilingerian和Sherman(2004)以及Laurie J. Bates(2006)指出:当不同的医院专注于不同的方面时,把不同医院放在一起进行效率比较是不合适的。第二,衡量医院规模的导向存在问题。医院是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经营是以患者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如果以医院收入作为医院产出的指标衡量医院规模则结果将会因为偏离目标而产生偏误。

本文的研究进展表现为(1)对不同地区的医疗行业卫生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因为在不同地区存在相似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类似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构,而且还可以消除医院个体产出的波动,避免测量结果的不稳定;(2)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除了具有避免因错误的函数形式带来的问题以外,还具有允许多个投入变量、多个产出变量的优点;(3)一方面是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我国各地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对此种现象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4)对我国各省卫生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地区间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基于此,本文将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对我国省际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比较。

2 研究方法、模型和数据

2.1 研究方法及模型

本文采用非参数的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来分析各个省份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它是一种可以利用多种投入变量和多种产出变量对同类型考察对象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采用最常用的C1R模型。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用(Xj,Y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 Unit)DMUj,每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可以用以下指数衡量:

undefined

其中,

Xj=(x1j,x2j,Λ,xmj)T,Yj=(y1j,y2j,Λ,ysj)T,v=(v1,v2,Λ,vm)T,u=(u1,u2,Λ,us)T(xij>0,yij>0,vi≥0,ur≥0,i=1,2,Λ,m,r=1,2,Λ,s;j=1,2,Λ,n)

xi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投入的使用量;yr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产出的产出量;vi和ur分别表示对第i种投入和对第r种输出的一种度量(“权”)。可以适当选择权数v和u,使其满足hij≤1,j=1,2,Λn。对于某决策单元DEMj0,有如下最优化模型:

undefined

如果是有效的决策单元,则会有hj=1,如果决策单元存在非效率则hj<1 。

根据Fare等(1994)的定义和方法,我们可以将效率进一步分解。如下图所示,在规模报酬不变(CRS)情况下,P点的技术非效率为P点到生产边界CRS的距离PPC,在VRS情况下,技术非效率为PPV。二者之间的区别PCPV被认为是规模非效率。用公式表达两种情况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如下:

CRS技术效率TECRS=APC/AP

VRS技术效率TEVRS=APV/AP

规模效率SE=APC/APV

由上述三式可以得出TECRS=TEVRS×SE,也就是CRS技术效率的测量被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生产单位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反映的是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的差距。生产单位只有同时达到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才是技术有效。

如果有面板数据(Panel data),则可以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测算生产效率的变化,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进步的变化与技术效率的变化。Fare et al(1994)将基于产出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定义为:

undefined

进一步分解该式可得:

undefined

=TECHVRS(.)SECH(.)TPCH(.)

其中,M0(.)为基于产出的曼奎斯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它测度了生产点(xt+1,yt+1)相对于生产点(xt,yt)生产率的变化,该指数大于1表示相对于第t期,t+1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TECHCRS(.)测度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从第t年到第t+1年技术效率的变化,测量每个观测单元到最优单位的变动情况,指数大于1表示技术效率提高,等于1无变化,小于1降低;TECH(.)为第t+1年相对于第t年技术进步的变化,测度技术边界从t到t+1期的移动,指数大于1表示技术进步,等于1技术无变化,小于1技术水平降低。根据式TECRS=TEVRS×SE,可以将曼奎斯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一步纯技术效率变化TECHVRS(.)、规模效率变化SECH(.)和技术进步变化TPCH(.)。

2.2 数据来源及选取

为比较省际之间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采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5年至2009年连续五年间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宏观层次的分析,选取诊疗人次、出院人次、病床使用率作为产出要素,卫生人员和医疗机构床位数作为投入要素。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在空间上按照东、中、西三大地区划分(区域划分标准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一致),以便于研究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

3.1 各地区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本文将效率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现有资源投入前提下,医院能实现的最大产出;规模效率衡量投入要素成比例增加与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效率分解如表1所示:

续上表

注:所有均值均为几何平均数。

对于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的技术效率,全国平均水平为0.880, 存在12%的效率损失,说明在卫生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并且效率值由高到低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东部地区辽宁省,中部地区山西、吉林和黑龙江,西部地区内蒙古、陕西和甘肃省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均低于0.8,其中甘肃省技术效率水平全国最低,其值为0.699,说明该省卫生资源的投入并未实现较高水平的产出,资源利用水平较低。

规模效率值由高到低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格局。西部地区规模效率均值到达0.977,高于中部地区的0.974和东部地区的0.960,其中,东部地区的天津和江苏省规模效率值较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差别较大,对卫生资源的投入也不均衡。西部地区将有限的卫生资源实现较高的规模效率,相反东部地区卫生资源的大量投入导致规模不经济。以天津市为例,该市是全国三甲医院最多的城市,其卫生资源的投入量如此之高,但是该市的规模效率值为0.914,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的行列。

3.2 各地区卫生资料利用的进一步分解

基于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专用软件包Deap进行测算,下表给出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平均曼奎斯特生产率变化指数及其分解情况。

续上表

由上表最后一列看出,我国从2005年到2009年五年间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省份年平均提高5.2%,其中辽宁、湖南、贵州和甘肃等省份提高幅度较大,均超过7.5%;而全国最发达地区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市和中西部山西、广西以及宁夏等省的提高幅度不大,均不超过4%,全国最不发达地区西藏自治区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的情况。

4 结论及建议

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分解情况看,对于技术效率,全国各省平均来看略有提高,年均提高值为0.4%。相对于其他省份,天津、湖南、贵州和陕西省进步幅度较大,技术效率变化均在2.0%以上;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提高较快,东部地区河北、福建、山东、海南等地与山西、黑龙江、河南、广西、重庆、四川等省份技术效率还出现下降趋势,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广东和西部地区的西藏、宁夏、新疆等省技术效率基本没有提高,说明这些省份在卫生资源的使用上存在效率不高的现象。

与技术效率不同,除西藏以外,期间所有省份技术进步率都为正数,全国技术进步率年平均达到4.8%。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省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这些发达地区卫生资源的使用技术已经处于全国最先进水平,所以其技术进步幅度较小。西部地区除西藏外,其他省份的技术进步率都有明显提高,并且中部地区均值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又高于东部地区,说明中西部地区所使用的卫生资源技术逐渐提高,我国卫生资源的使用技术存在趋同现象。

从技术效率变化的分解情况看,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纯技术效率保持不变或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北京出现轻微下降,下降幅度为0.5%。对于规模效率的变化,全国只有北京、天津规模效率具有明显的提高外,其余省份均呈现规模效率不变或略有下降的趋势,中部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年均下降1.8%,西部地区年均下降1.1%,东部地区年均下降0.3%。

由以上分析可见,地区间技术效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而规模效率呈现“西部—中部—东部”格局,大多数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各省份的技术效率普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东部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2005至2009年期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普遍提高,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因此我国各省卫生资源的技术水平存在趋同现象。同时统计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较快,但是使用效率不高,因此在注重引进先进医疗器械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技术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要改善医疗行业的微观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规模效率。此外,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需要在地区间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并采用适宜的卫生技术,这就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并进一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摘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检验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医疗行业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并采用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进一步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率在地区上由高到低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而规模效率由高到低呈现“西部—中部—东部”格局,说明东部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我国从2005年到2009年五年间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主要来自于先进设备的投入,现有卫生技术水平反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相对于东部省份而言,中、西部地区卫生资源技术水平进步较快,我国各省卫生资源的技术水平存在趋同现象。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9

当前的预防医学高等教育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预防医学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是由没有疾控控制、卫生监督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 他们脱离卫生防病一线工作, 缺乏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经验, 即使有, 也只是通过一些研究课题, 一般现场工作实际很少;加之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 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毕业后, 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 不能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很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造成预防医学教育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相脱节。特别是SARS的暴发流行, 更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预防医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应该考虑结合高校教学改革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从知识型教育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型教育转变。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 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密切合作,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聘用卫生防病一线专业骨干担任教学任务

借鉴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一般由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中级以上医师担任的模式, 聘任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 从担任预防医学的实习开始, 带领学生到企业、医院、学校、公共场所等各种现场实习, 根据公共卫生实际工作的需要, 教学调查、现场监督和检测、实验室检验等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通过有偿聘用机制, 要求聘用教师参加学院的理论教学工作, 开展与预防实践有关的讲座等, 通过兼职教师能不断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识, 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教学适应卫生防病的需要。

2 派送预防医学教师参与一线卫生防病工作

为增加预防医学教师的卫生防病实际工作经验, 学院选派具有3~5年以上预防医学教学实践, 基本熟悉预防医学教学基本情况的中青年教师, 到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相应的科室参与卫生防病的日常实际工作, 尤其是参与疾病控制部门的一些国际、国家、省、市、县的疾病控制项目工作, 并进行一些基础的科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使中青年教师熟悉卫生防病一线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的基本任务, 开拓视野, 培养他们的专业实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他们的教学思路融入浓厚的卫生防病实践意识, 能结合卫生防病一线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 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意识增强。

3 紧密预防医学教学单位与卫生防病部门的联系

大专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部门应与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建立紧密的联系, 相应专业部门结成对子, 建立友好联系, 彼此介绍专业情况, 通过举办两单位联谊会、学院的专题报告会及卫生防病一线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是要求学院的教授定期在疾病控制部门作学术报告, 目的是让卫生防病的一线的工作人员了解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 一线卫生防病工作者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发展方向, 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二是请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等单位的专家为学院的教师举办讲座, 内容主要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实际工作体会、工作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目的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架设桥梁, 提高教师对专业实际工作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能让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

另外, 通过学院教师与卫生防病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 通过双向选择, 彼此感兴趣的内容可进行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合作。如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生也可随时随地了解其应急处理过程, 参与调查、预防和控制工作。学生通过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和接触人群, 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巩固理论知识,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国情、民情, 激发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增强了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热爱。这样可充分利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现场、实践、人群优势, 学院的知识、人力、优势, 克服彼此的弱势, 达到预防医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最优、最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孙要武, 祁艳波, 董艳梅, 等.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6) :2017-2018.

[2]侯淑军, 王志玉, 宋明洋.搭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0) :40-41.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10

矿渣微粉使用价值很广, 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建材, 作为水泥或混凝土掺和料, 用来调整水泥标号, 改善性能。掺有矿渣微粉的水泥和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耐腐蚀、与钢筋粘结力强、后期强度高、防微缩、抗渗、抗裂纹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建筑、水坝、城市道路、水下、海防、油田、化学防腐工程中, 有矿渣和粉煤灰为主的混凝土掺合料能够减少混凝土需水量, 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 提高混凝土密实性、流动性和塑性, 减少泌水和离析, 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减缓水化速率和降低水化放热量等优点。因此, 潜在的矿渣微粉的使用市场是水泥厂、混凝土搅拌站和油田。

本文就矿渣微粉的“市场价值”开展分析工作, 通过对新疆建材行办、新疆大学、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科研所、水泥搅拌站等老总的访谈;对新疆发展、政府战略导向、涉及全疆矿渣粉下游行业实地调研, 对其认知程度、推广范围、需求量、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纳。进一步对新疆市场的特殊性产生了新的认识, 认为“新疆矿渣微粉市场不仅具有潜在优势, 同时存在风险,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建议提前出防范预案)

2 矿渣微粉综合使用方向

3 矿渣微粉的技术价值

新疆地处干旱地区, 盐碱土地面积大, 约占新疆总面积的26%左右, 土壤和地下水中含有很高的硫酸盐, 甚至镁盐, 其SO42-浓度常常在10000-30000mg/L (Kg) 之间。当混凝土遭受硫酸盐侵蚀, 反应生成大量有膨胀性侵蚀产物, 导致基础混凝土丧失承载力, 使墙体开裂, 建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新疆的水利水电工程、路桥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 混凝土结构的抗侵蚀性是耐久性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混凝土中掺加矿渣微粉, 或掺加粉煤灰, 或掺加硅灰, 就可以有效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其高耐久性主要决定于其高密实度和超细掺和料对混凝土的改性作用———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所在。

4 政策法规的优惠条件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和长远发展战略, 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 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在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指导下, 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政府的积极态度及要求为实现全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4.1 可作为国家新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2005年10月28日) 260项鼓励发展技术中明确了对立磨粉磨高炉矿渣、钢矿渣综合开发利用。

4.2 可享受节能减排优惠

节能减排方针和循环经济鼓励发展利用技术。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06年) , 鼓励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利用工业炉渣、工业废渣生产废渣砖, 砌块等墙体材料, 生产空心砖, 陶粒等。

4.3 可利用新型墙体材料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发办 (2005) 33号中提出: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到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65%以上。

4.4 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5 影响矿渣微粉消费增长的制约因素 (替代品的可利用资源)

5.1 粉煤灰

乌鲁木齐市年用煤1000万吨/年, 其中电厂用700~800万吨/年, 每烧掉1000吨煤将产生150吨~200吨煤粉煤灰。每年产生粉煤灰量在120万吨左右。

粉煤灰是热电厂煤粉炉排放出的烟道灰, 也叫为飞灰。粉煤灰的活性成分主要是Si O2、Al2O3, 而Ca O含量低, 粉煤灰颗粒多呈实心和中空玻璃微珠, 颗粒微珠多对水泥生产来说质量越好。新疆电厂产生的粉煤灰颗粒形态多为微珠状, 且大多数电厂均自有粉煤灰加工系统, 能加工生产Ⅰ级粉煤灰, 价格在80~100元/吨。

5.1.1 新疆电力行业未来年份粉煤灰产生量预测

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出台, 西电东输、西煤东运发展战略的实施, 新疆“五大煤炭基地”将加快建设, 其中准东煤电基地 (距乌鲁木齐70公里) 将成为西电东输源头。新疆———国家能源接替区指日可待。

5.1.2 乌鲁木齐周边粉煤灰平衡表

单位:万吨

5.2 火烧石

火烧石易磨性较好, 但其活性比矿渣低, 且对水泥的颜色影响较大, 用户不认可。因此粉煤灰和火烧石在水泥中掺入量受到一定限制, 粉煤灰、火烧石、矿渣性能对比见表

1) 粉磨由难到易依次排列为:粉煤灰—高炉矿渣—火烧石;

2) 粉煤灰使用享有政府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6 矿渣、粉煤灰经济对比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税[2001]198号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它产品增值税政策:“在水泥生产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 (不包括高炉水渣) 及其它废渣时, 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使用煤矸石、粉煤灰等享受优惠政策, 增值税即征即退;使用高炉矿渣不享受优惠政策, 增值税征而不退, 矿渣、粉煤灰经济对比———量化分析见附件。能否享受到国家优惠税收政策是矿渣扩大市场的又一风险因素。

7 结论及建议

1) 矿渣微粉是非常具有使用价值以及潜在优势的建筑材料, 市场前景广阔。

2) 矿渣未被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无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是阻碍其在建材行业使用规模主要因素。申请自治区特殊政策解决固废料问题, 政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政策的力度是这一市场的出路。

3) 加强与科技部门、企业合作, 设立课题研究矿渣利用技术问题。研究方向建议:一微粉、二轻型墙体砖、三水泥。

4) 矿渣微粉的市场虽然无限, 但优势与风险共存。风险因素:粉煤灰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剩余, 将直接影响矿渣微粉市场;地方小钢铁每年产出大量的矿渣, 对消费市场是一大冲击;享受不到国家优惠税收政策, 将没有价格竞争优势。

5) 在2010年申请建年产300万吨水泥生产企业, 可以消耗矿渣210万吨/年, 彻底解决矿渣问题。

摘要:矿渣 (水淬渣) 是炼铁高炉中以熔融态铁渣经水淬急冷处理而成, 为微晶状态, 活性好, 具有“潜在水硬性”的特点, 是有很高使用价值以及功能优势的建筑材料。本文通过对矿渣微粉“市场价值”的研究、替代品资源等分析工作, 提出了:“在新疆, 矿渣微粉市场虽然无限, 但优势与风险共存”的观点。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11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思考;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16-01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在我国中小学中十分常见,由于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农村或偏远山区在教学方面还利用较为传统的方式,如挂图、卡片等,与多媒体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学资源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一、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分布差异主要是农村和城市,城市环境中英语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和先进,而农村及偏远山区则较为落后和缺乏,呈现出十分不平衡的局面。小学英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瓶颈。

(一)资源浪费和闲置情况严重。

笔者通过调查,对一些偏远地区和城市地區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偏远地区的绝大多数教师利用最多的教学资源只是教材。而对于其他教学资源,诸如音像资料、教学仪器、挂图教具、语言实验室、教室环境等,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加以利用,教学资源闲置的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的教学资源没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相对来说,在城市范围中,也存在一些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资源并没有派上用场。

(二)教师对教学资源认识不足。

很多学校在构建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只是“为了购买而购买”,并没有制定详细的应用计划,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展现出具体的作用。相当大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过分重视教科书,将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重视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校外资源的拓展和利用。同时,过分重视了教师教的资源,忽视了学生学的资源。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还会导致教学脱离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配置和利用资源能力较差。

在具有大量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不会使用、缺乏配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师不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也不具备科学的课程资源观,缺乏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的主体意识。不没能意识到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对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开发的结构单一,实效性差。

二、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向,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实施教学,针对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按照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明确、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生活性原则。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新内容,而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学习新内容,了解新事物。

(三)交际性原则。

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生活与学习中的儿童爱说、爱动,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天性,积极创设丰富、真实的情境,为其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并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从而让儿童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三、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对策

合理配置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发挥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势,要实现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变革,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和学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程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环境构建者等角色转移。首先,教师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其次,教师自身就是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即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学识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不仅要建构完整的组织体系、课外体系和环境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把英语教育引向纵深;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练习,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由以前的被控制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是多维度、全时空的。要从温馨的教室环境,座位的空间形态,教师积极的语言态度,和谐的师生关系,适宜的语言环境做起,吸引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一是充分使用电视网络。英语动画片形象、生动有趣,语言简单,儿童化,充满趣味,因而受到多数小学生的喜爱。二是大胆“英化”教室。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布置教学环境。现行的英语教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因此,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改变教室环境,让教室“活”起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第三,充分利用英语儿歌故事。唱儿歌、演小品,讲故事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当教师把儿歌、小品故事的情节讲给孩子们听时,他们就会对全新的韵律、音调及单词发音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研究课题组,黄衍玲.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师专英语教学[J].淄博师专学报,2009,03:26-30+43.

[2]武平阳.小学英语教学状况及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02-103.

[3]周玲丽.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1:41-42.

[4]邹娟.关于合理配置与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118-119.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是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广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内容。 按经济状况的好、 中、 差作为标识, 在广西容县随机抽取3 个乡镇作为样本乡镇; 每个样本乡镇按人口多少作为标识, 随机抽取3 个行政村作为样本村; 每个样本村中随机抽取调查住户, 户内的全部家庭成员均为调查对象。 共抽取510 户2 550人, 实际完成445 户2 283 人, 调查完成率为89.5%。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家庭的一般情况 (人口学和社会学因素) 、 两周患病与就诊情况及住院情况。 采用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由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作为调查员, 入户询问填写调查表。 正式调查前, 对调查员进行培训, 并做预调查。 调查以户为基本单位, 对象为家庭的所有成员。 同时规定调查项目原则上由本人回答, 15 岁以下儿童由家长代替回答。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双人录入方法录入资料。 在录入程序中设定相应的逻辑控制和核查程序, 对数据进行认真清理和逻辑检查。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调查人口中, 男性为1 197 人, 占52.4% , 女性为1 086 人, 占47.6%。 年龄分布以15~24 岁和25~34 岁年龄组人群比例较高。 被调查人口中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9.2%。 调查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见表1。

2.2 调查对象的卫生服务需要

2.2.1 两周患病情况: 被调查人口中, 有498 人自报在两周内患有各类疾病, 共计511 人次, 两周患病率为223.8‰, 其中男性两周患病率为192.1‰ , 女性两周患病率为258.7‰。 年龄别两周患病率均呈 “ 两边高, 中间低” 的分布, 15~24 岁年龄组两周患病率最低, 65 岁及以上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最高, 见表2。 按照疾病系统分析两周患病率, 容县排在前5 位的分别为呼吸系统 (127.4‰) 、 肌肉骨骼系统 (36.7‰) 、 循环系统 (16.3‰) 、 消化系统 (15.4‰) 和泌尿生殖系统 (5.8‰) 。

2.2.2 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人口中, 有305 人自报在半年内患有各类慢性疾病, 共计366 人次, 慢性病患病率为16.0%, 其中, 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4.6%, 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7.6%。 慢性病患病率均随年龄的上升呈增高趋势, 其中在低年龄组上升的幅度较小, 但35 岁开始快速上升, 见表3。 慢性病患病率由高到低的前5 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 (68.6%) 、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30.7%) 、 消化系统疾病 (23.2% ) 、 呼吸系统疾病 (15.1% ) 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9.5%) 。

2.3 调查对象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

2.3.1门诊服务利用:在调查人口中, 498名两周患病者中两周就诊人次数为751人次, 两周就诊率为32.9%;调查人口两周患病人次数为511人次, 两周患病未就诊人次数为112人次, 未就诊比例为21.9%。在未就诊者中, 57.1%的患者采取自我医疗的方式, 48.9%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患者中, 自感病轻而未治疗的比例为58.3%, 因经济困难而未治疗的比例为22.9%。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就诊首选医疗机构分析, 82.5%的患者选择村卫生室, 10.4%的患者选择乡镇卫生院, 5.2%的患者选择县级医疗机构, 0.3%的患者选择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见表4。

2.3.2住院服务利用:在调查人口中调查前一年住院情况, 住院人数为138人, 住院人次数为168人次, 住院率为7.4%;应住院人次数为197人次, 未住院人次数为29人次, 应住院未住院比例为14.7%。未住院原因分析, 71.4%未住院者是缘于经济困难。住院者住院医疗机构以县级医院为最多, 占57.7%, 地级及以上医院较少, 只占5.8%, 见表5。

%

*数据来自广西2008年家庭卫生服务调查。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 容县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23.8‰和16.0%, 高于2008 年广西农村平均水平 (144.5‰和9.3%) [1], 提示容县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也显示其卫生服务需求有提高的空间。 调查地区的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较高; 两周患病率排列前5 位的系统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 调查结果与国内其他地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3,4,5]。 容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35 岁以上年龄组上升速度加快, 尤其是65 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达60.5%; 慢性病患病率排列前5 位系统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容县农村地区有向城市疾病谱转化的倾向, 与国内一些农村地区情况相似[5,6,7]。 这与容县农村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密切相关。

本次调查发现, 容县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32.9%, 高于广西2008 年农村 (19.9%) [1]和全国2008 年农村 (15.2%) [2]的平均水平; 未就诊比例为21.9%, 低于广西农村 (31.0%) [2]和全国农村 (37.8%) [2]的平均水平; 住院率为7.4%, 高于全国农村 (6.8%) [2]的平均水平; 未住院比例为14.7%, 低于广西农村 (24.7%) [2]和全国农村 (24.7%) [2]的平均水平。调查地区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较高, 一方面与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较高有关, 另一方面与该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水平较高有关。 调查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7%, 高于2008 年广西农村平均水平 (93.3%) [1]。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住院率较高, 未住院比例只是广西和全国平均水平的59.5%, 可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明显提高了农村居民对住院服务的利用, 这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主要关注保障大病和住院医疗服务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 调查地区门诊服务利用主要发生在基层92.9%的患者就诊时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 就近、 低廉与方便成为农村居民获得卫生服务的首要选择。 这显示出广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近年实施的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能够引导农村居民对就诊医疗机构的合理选择, 有效地分流了病人, 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也提示,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 对提高农村居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还发现, 50.0%以上农村居民患者住院服务选择在县级医院, 因此, 提高县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救治能力, 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可提高农村居民住院服务的利用率和可及性。 但本次调查还发现, 22.9%的未就诊病人与71.4%的未住院病人是缘于经济困难。 因此, 疾病经济负担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 尤其是住院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利用的关键是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因此, 必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容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广西容县3个乡镇6个行政村445户2 283名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23.8‰, 慢性病患病率为16.0%;两周就诊率为32.9%;住院率为7.4%。92.9%的患者就诊时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57.7%的住院者住院医疗机构选择县级医院。22.9%的未就诊病人与71.4%的未住院病人是缘于经济困难。结论 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程度较高, 就医流向基本趋于合理;疾病经济负担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调查

参考文献

[1]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摘要/2008中国西部地区卫生服务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81-101.

[2]卫生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22-69.

[3]张巍, 田向阳, 魏南方, 等.中国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 (8) :571-573.

[4]郑文, 陈家应, 陈险峰.高邮等地农村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07, 20 (2) :4-6.

[5]卢安, 王新立, 高贵军, 等.河北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抽样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 (11) :1384-1385.

[6]杨丽, 周燕荣, 钟晓妮.重庆市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 (10) :1115-1119.

上一篇: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下一篇:制度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