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利弊

2024-10-24

权衡利弊(精选12篇)

权衡利弊 篇1

一、引言

集中审理原则是西方一些国家在刑事审判中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集中, 是指不间断, 除一些特殊情况 ( 如必要的休息时间) 外的不停止。而集中审理原则是指法庭对刑事案件的审判, 除必要的休息时间外, 原则上应该持续地进行, 不得中断, 并应在审理后即行作出判决。

西方国家大都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集中审理原则。例如,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62 条、《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第477 条、《法国刑事诉讼法》第307 条都规定了这一原则。另外与我国相邻的日本与韩国也有类似的规定, 如2004 年修正的《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81 条之6 第1 款、2007 年修订的《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67 条。可以说,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 还是大陆法系国家, 绝大多说国家都确立了集中审理原则。

二、我国有关立法现状

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将集中审理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 只是在一些司法解释中得以体现,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2 年8 月12 日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这一规定分别从合议庭成员不得更换、合议庭评议案件的时限与裁判文书制作的时限三方面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中审理原则。其中第3 条规定、第9 条规定和第14 条都有所体现。

虽然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确立审理原则, 但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却确立了审限制度。关于一审期限,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2 条规定; 关于自诉案件, 第206 条第2 款规定;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受理的案件, 第214 条规定;关于二审案件, 第233 条规定;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 第247 条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从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都对审限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是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限制度。

三、集中审理原则的模式及其确立的必要性

集中审理原则, 严格来说有四种模式, 但最为典型的是前两种, 一是集中审理原则绝对化体现, 二是集中审理原则原则性体现。这两种模式分别对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集中审理原则绝对化模式对应英美法系国家, 即法院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不间断审理某一案件, 在这个案件审理完之前, 其他案件绝对不可以审理。这种模式是建立在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团制度和对抗制基础之上的, 与英美法系国家特殊的审判组织和司法运行机制有关。而集中审理原则性模式是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的模式, 集中审理原则有所变通, 庭审次数的多少与以审判需要有关。这一模式的采用与大陆法系国家采用职业法官制度联系密切。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长期奉行职权主义, 甚至是超职权主义的诉讼审理模式, 在“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下, 《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将集中审理原则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反而在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进一步完善了一、二审审限程序, 进一步强化了诉讼中断、诉讼终止程序。这些规定为一些问题、特别是庭审过程中断终止常态化、违背庭审亲历性、当庭审判效率低等打开方便之门, 造成了司法效率降低, 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增加了诉讼成本, 降低了审判效率, 抑制了刑事诉讼公正价值的体现。

集中审理原则确立的必要性主要在于:

第一, 集中审理原则可以保障刑事被告人获得迅速审判权。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 ( 《两权公约》) 第9 条第三款便规定了这一原则。同时, 该公约在第14 条第3 项“最低限度保障 ( 丙) ”中规定, “受审期限不得无故拖延”。迅速审判权作为《两权公约》赋予刑事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 而集中审理原则可以体现迅速审判权, 我国已经加入《两权公约》, 因此有必要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第二, 集中审理原则可以有效的实现诉讼效率价值。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 “诉讼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结束……”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 把集中审理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可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既能保障打击犯罪的需要, 又能满足人权保障的需要, 充分体现了诉讼效益价值。

第三, 集中审理原则能够解决实际中存在的繁简分流不彻底、适用范围不明确、辩护权保障不到位问题。通过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可以充分缩短诉讼周期, 简化诉讼程序, 使得庭前准备程序特别是庭前会议更加完善, 证据交换制度更容易得以有效运行, 双方当事人可以充分了解对方的主张和证据, 可以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充分保障辩护权行使。

第四, 庭审方式改革也促使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集中审理原则。2013 年10 月, 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指出: 类似的原则。而《中共中央过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在此背景下, 由于2012 年《刑事诉讼法》并未吸收集中审理原则, 使得当事人中心主义的诉讼努力流于形式, 因此, 为了贯彻落实庭审方式改革, 必须对我国现行诉讼模式进行改革, 而作为对抗诉讼模式标志的集中审理原则必须予以确立。

四、走下神坛———集中审理原则问题剖析

如前文所分析, 集中审理原则相比较于审限制度来说, 最大的优势在于诉讼效率的提高。但是, 通过我们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审判程序分析, 对“审判时间”的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了对集中审理原则的效率的误读。

我国计算刑事审判时间一般是概括化, 一般把日月作为基本计算单位, 包括诉讼程序中所有时间。英美法系则会非常精确的计算审判时间, 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她们以分钟作为计算单位, 并且将庭审时间和非庭审时间严格区分。这样的区分法掩盖了长时期审判案件, 导致人们对其审限制度认识的错误, 认为其审判迅速, 因此就吹捧集中审理原则的优越性。殊不知, 如果我国刑事庭审也按照英美法系的计算标准, 也是非常迅速的。

为了提高法庭审理的连续性, 庭审各方必须在庭审开庭前做好准备工作, 主要有指定审判日期、传唤证人、保全证据以及庭前证据交换。可以这样说, “充分的准备, 是法院于审判期日践行集中审理的前提。”而真正实现刑事诉讼效率提高的, 不是集中审理原则的确立, 而是庭前准备工作的好坏。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实践都表明, 集中审理原则无益缩短审判时间。

我国确立刑事审限制度的必要性在于, 提高审判效率, 解决诉讼案件时间持续性太长的问题。而西方国家确立的集中审理原则, 在实践中却往往面临着一系列的尴尬问题:

第一, 各国虽然确立集中审理原则为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 但是在立法中都做了相应的变通规定。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29 条、《日本刑事诉讼规则》第213 条都是这样规定的。

第二, 为了实现庭审集中连贯进行, 必须充分有效的进行庭前准备。但是, 庭前准备活动必须适度, 否则会导致庭审程序形式化。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 还是大陆法系国家, 这种趋势越来越引起法学家们的担忧。

五、集中审理原则必须以审限制度为补充

虽然集中审理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但是其优越性不容忽视。因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立法时, 应该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将其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另外, 审限制度也不应该被废除, 应该将其作为审限制度的补充, 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第一, 改革我国诉讼阶段审判制度。我国诉讼阶段审判制度是典型的诉讼职权主义模式下的产物, 要想彻底贯彻落实集中审理原则, 应该首先改革我国诉讼阶段审判制度, 提高法院在诉讼中的作用, 贯彻落实审判中心主义和庭审中心主义。

第二, 将集中审理原则作为刑事审判原则并在刑事诉讼法中作出规定。集中审理原则主要体现在庭审阶段, 从世界各国立法通例上看, 一般将集中审理原则作为审判原则加以规定。因此, 我国在刑事诉讼法审判程序条文部分增加如下内容: “法庭审理应连续进行, 不得中断, 但是必要的休息时间除外。”

第三, 确立裁判者不得更换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裁判者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参加审理直至作出判决, 不得更换。在审判过程中, 如果更换裁判者, 必然会引起裁判中断, 这与集中审理原则相悖。

第四, 建立庭审程序更新制度和候补法官制度。集中审理原则要求裁判者不得更换,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确实存在裁判者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进行审理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设立候补法官制度和审判程序更新制度。这两个制度可以实现相互补充, 确保集中审理原则能够顺利进行。

第五, 处理好庭前准备程序与庭审程序之间的关系, 既要保证提高庭审效率, 又要保证庭审不走过场。

第六, 进一步优化司法机关队伍, 加快人才培养, 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素质, 通过在职学习、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造就一大批业务精湛、能力强的精英司法工作人员。

第七, 进一步完善刑事审判中断、终止制度。这两个制度都是集中审理原则的例外。这两个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由于规定条款弹性较大等原因被滥用,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摘要:集中审理原则是西方一些国家在刑事审判中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只是规定了审限制度, 并没有在刑事讼诉法总则中将集中审理原则纳入其中。集中审理原则可以促使刑事被告人获得快速审判的权利, 有效的实现诉讼效率价值, 能够解决实际中存在的繁简分流不彻底、适用范围不明确、辩护权保障不到位问题。“审判时间”的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了对集中审理原则的效率的误读。虽然集中审理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但是其优越性不容忽视。因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立法时, 应该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将其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另外, 审限制度也不应该被废除, 应该将其作为审限制度的补充。

关键词:集中审理原则,审限制度,利弊权衡

权衡利弊 篇2

在几千年前,人们学会了利用火,然后逐渐的学会使用一些石块木棒作为自己的武器,慢慢的学会了钻木取火;而人们发现自己一个人往往势单力薄,于是逐渐的组成了一个个小群体,这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社会性。

而人们也逐渐开始有了价值观,对一些东西有了类似于现在的值钱与否的观点,这个东西值不值钱,我拿了有没有用,这个东西我是否喜欢,我拿来能干什么,这些都是早期的价值观,而逐渐的,便出现了利益关系。

虽然嘴上不承认,但一些人心知肚明――人与人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利益关系,而利益一旦出现,便会有冲突。

古代传说炎黄二帝大败蚩尤,就是为了活下去,活下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利益;而炎黄两部落在战胜蚩尤后又互相打了一仗,他们为的则是自身的实力和权威,权威手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利益;而后来近臣篡权,诸侯称霸,战争频繁,尔虚我诈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这就是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大到国家,小到亲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没有人是绝对的公平公正且不徇私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可图。

但利益冲突带来的也不只是弊端,比如人与人的合作,互相帮助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利益帮助,互相取长补短,两个人合作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即团结就是力量。

因为利益,产生了冲突,产生了友谊,产生了感情,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诸如此类。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自己的利益来随时变动自己的行动。

到底是利益支配人类还是人类支配利益?我开始疑惑了,人们总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很多事情而不计较后果,因为利益所产生的负面性格,或是贪婪,或是暴虐,或是凶残,或是冷血无情……但这些的产生最根本都是源于利益。

已婚者裸睡要权衡利弊 篇3

裸睡可改善慢性便秘

在网上一个裸睡者俱乐部内,众多女性都有自己独特的裸睡体验。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的“粉红小猫”认为,不管是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天,偶尔尝试一次裸睡,就会感到温暖、舒适,并能很快入睡。已有10年裸睡经验的“小西西”感觉裸睡就好比泡温泉,在除去衣物后,皮肤血流量增加,身体产生的热气自然散发出来,包裹在四周,让人体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给人一种回归自然、无拘无束的感觉。

经常在裸睡者俱乐部发贴的网友无一例外地在传递着一种健康概念:裸睡有利于改善慢性便秘、慢性腹泻及腰痛、头痛的问题,一些妇女的痛经与颈肩痛等问题也会逐渐减轻。另外,男性裸睡还可以让睾丸温度下降,精子变得更活泼,性欲自然就增强了。

是否影响“性福”有争议

日本大学社会福利科原木教授曾指出,裸睡能提高性欲,帮助无性夫妇重新开始正常的性生活。日本泌尿科医生清水在研究男性性冷淡问题过程中发现,建立裸睡习惯后,男性在性生活方面能变得更加自信,夫妻生活更放得开,这对促进两性间的相互信赖,促进夫妻关系都有很好的帮助。

但是也有人对裸睡持反对意见,比如有性学家认为,裸睡使夫妻性生活更加“开门见山,一览无余”,缺乏新鲜感及神秘感,长期下去容易招致“性感钝化”,降低夫妻性生活质量,且部分初期裸睡的男性,因为棉被对性器官的直接刺激强烈,可使男性反应性性欲亢进,性生活频繁,不利于夫妻健康。

对此,中国性学会专家指出,裸睡是性感、自在的,与性生活并不矛盾。赤裸相对激发的是两性热情,而性生活中“前戏-高潮-后戏”的环节才是维持性生活的根本。

身心放松最重要

尝试裸睡,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完全放松,能够自在地面对自己的身体。如果夫妻中有一人思想负担重,则不如先不试,或者先试试分被裸睡,让保守的一方适应后再说。

初试裸睡,一定要选对床单、被罩的材质。纯棉虽是亲肤的材料,但必须洗过一水或睡过一段时间后,保健效果才最好;而丝绸冰凉柔滑,并且分量很轻,可以让人完全放松,春夏季非常适合,但冬天就稍嫌冷了点。

对于夏天来说,裸睡时冷气应调至一般室温,不要因为天热而不盖被子,否则夜晚体温降低,容易着凉、感冒,另外,棉被应选择纯棉材质,以避免流汗而感染皮肤疾病。

有些人无需全裸

裸睡不一定要全裸。如冬天的时候可着一件上衣保暖。

还有些人,如青春期男性就不适合全裸而睡,因为这种年纪的人正血气方刚,而裸睡使下体缺少一层屏障,经常与被子摩擦,阴茎易兴奋,夜间会频繁勃起,容易影响睡眠。

女生的月经期也不适合裸睡,不仅有卫生上的考虑,还因为她们需要格外注意保暖。

肠胃不好的人,裸睡时最好注意保护腹部,以防着凉。

跟小孩同居一室,则不适合裸睡。

权衡利弊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硬脊联合麻醉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年龄20~50岁,体质量50~65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无精神病史、吸毒史及严重心脑疾病。

1.2麻醉与监测:患者入室建立静脉后行L2~3硬脊联合麻醉。硬膜外间断推入局麻药,效果确切麻醉平面确定后,A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复合舒芬太尼0.02μg/kg,B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C组不给任何镇静药,手术时间均为60~90 min。常规监测生命征,给药后10 min行血气分析。

1.3观察指标:镇静深度按OAA/S镇静评级标准,5级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迅速,4级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冷淡,3级仅对大声或反复呼名有反应,2级仅对轻度的摇推肩膀或头部有反应,1级对轻度推摇无反应,0级对挤捏斜方肌有反应。记录给药后患者10 min生命征,p H值,血氧分压,24 h回访患者舒适满意度。见表1。

1.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和组间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以(±s)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生命征及p H值,血氧分压降低幅度均超过B组和C组,A组患者镇静深度强于B组和C组,术后24 h回访患者,A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和C组,从入睡到清醒患者对整个过程无回忆。B组患者给药后清醒快,入睡时间短甚至无法入睡,C组患者大部分患者心理存在恐惧感,期盼手术早点结束。

3讨论

咪达唑仑是强效镇静药,具有典型的苯二氮类药理活性,可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及肌肉松弛作用。给药后可产生短暂的顺行性记忆缺失,使患者不能回忆起在药物高峰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枸橼酸舒芬太尼是强效的阿片类镇静药,给药后有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呼吸暂停、骨骼肌强直(胸肌强直)、肌阵挛、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与神经安定类制剂及麻醉剂复合用药时可能导致对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加强。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个极其痛苦的经历,身为一位麻醉医师应该努力帮助患者舒适地度过这一痛苦时刻,遗忘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一切不适,也是麻醉科医师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咪达唑仑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但单纯给予患者,效果不佳,有的患者甚至无半点睡意,舒芬太尼可以加强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患者能安然入睡,轻松毫无感觉地度过痛苦的手术经历,但有时会出现镇静过深,遗忘呼吸,导致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最低降低幅度可达40%(此时如果不呼唤患者有可能继续下降)。p H值有时可降低至7.15,氧分压可达53 mm Hg,给患者造成一定的风险,术前麻醉机准备好,镇静后面罩给氧,密切监测生命征,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及时呼唤患者,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充分镇静后,作用时间长,清醒后自觉睡了个美觉,对手术过程及医务人员对话无回忆,大大减少术中知晓,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是非常高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所以要权衡复合用药的利弊,在风险可控范围内让患者舒适度过围术期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张燕飞,郭永正.舒芬太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8):635.

[2]金昔陆,池志强.枸橼酸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1:1-4.

[3]徐华.手术应激反应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3,24(5):278.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1-525.

[5]王珊娟,刘万枫.颈丛阻滞下咪达唑仑血药浓度和镇静深度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7):395-398.

[6]王增文,徐玉明.外科手术麻醉前心理状态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8):12-17.

权衡利弊 篇5

我先来说分类信息做推广的好处:

1.分类信息的推广做的好的话可以给把自己的品牌做得很好。因为分类信息的网站有很多。而且很多信息发布出去可以得到很好的排名。就比如我自己做的郑州装修网的一些信息!在百度随便搜索一个关于郑州装修方面的关键词。百度首页有排名的基本上都是我们的,这样用户也就知道我们的皮肤科做得很不错了。也就把品牌给做出来了对于自己网站名字的搜索量也会顺其自然的提高。

2.分类信息推广还可以给自己的网站带来一定的流量。所有的分类信息网站都可以带上网址的,但是不能点击的那种,用户在看到我们外推信息里有我们的网址,用户有需求的话就肯定会复制网址进来我们的网站看看。进而就会有咨询量,有预约.PS:流量不大,但是基本上是精准的客户。像这样的客户他就是看准了之后才会来你的网站。而这样的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

3.分类信息的推广还能提高我们网站的曝光率。百度的反链能增加的很快!为什么会增加快呢?我想这是大家一定会问的问题。其实,大家想想,我们在做分类信息的时间,肯定会准备一些内容要往上面发,而且还要准备一些好的长尾关键词。例如:郑州最好的装修公司,想装修去哪里等等。如果这些内容百度收录之后,这个信息不仅排名很好,而且这个信息的外链的质量也会很高,百度给的权重也是比较高的。这样对于提高网站的排名也会有很大的好外。

4.还能很好的压制负面信息。也就是当别人为了攻击你的网站,贴吧或是其它的地方发的一些负面信息,我们可以多在分类信息网上发一些这样的信息,只要你的信息编辑的比较好,你就可以把这样的信息压到后面的几页,

最少也是前三页看不到这样的信息。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利有弊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虽然说有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到接近完美,把可能发现的一些弊端提早列车出来,这样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间我们可以立即想出对策进行解决。现面我就开始说下面的几点:

接下来我说一下分类信息推广的弊端:

1.排名变化大,有竞争对手也在做同样的外推的话。有可能会把我们的信息挤下去。所以要保持每天都做。发现哪个排名没了要及时补上。这个就需我们花一部时间去注这些东西。

2.如果我们发布的分类信息的那个服务器挂了,出了问题,那么这条信息就找不开了,对我们这样的信息排名短时间内有一定的影响。但我想应该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3.用户不能直接了解我们网站的信息。要通过复制网址才行。有的用户比较懒。这样也就损失了一些潜在的客户。而对于在分类信息网上最不好的一点就是发的网址不能点击,不能达到一个好的体验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编辑内容时间做到有吸引力,能够让客户看过信息后,即使不能点击也会复制网址来房问你的网站。

4.外推网站发布信息的帐号被封禁了,以前发布的信息有排名的。信息也会消失掉。这可能就是牵连问题吧。而这个东西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没办法删除这些信息,除非我们联系网站的客服,让他们帮我们删除这些信息。

5.有的分类信息网站因为像我们医疗圈或是机械方面的的垃圾信息太多。会导致网站被百度降权。所以有的网站,今天的排名收录好。说不定明天排名那些就掉了。

所以,做分类信息的推广确实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做出效果了对我们的受益也是相当大的,这就需要我们来把握这个分寸了。我最后建议大家如果你要做,就把这些分类信息网全部准备一下,包括注册、添加信息等,这些千万不要等你发的时间再编辑这些信息。对于分类信息的推广我就先说这么多吧!谢谢大家的点击,谢谢大家的支持。

联合用药利弊谈 篇6

减少毒副反应,使药物发挥更大的疗效,是联合用药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例如。结核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是结核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单独使用异烟肼或利福平、链霉素等,两个月后约有50%的病人产生耐药性。为了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可在治疗一开始就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如异烟肼加链霉素或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水杨酸等。又例如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与磺胺类药联合应用,由于病菌的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可使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10倍,且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再例如阿司匹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与小苏打或胃舒平联用,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和出血等副作用。

如果药物联用不当,可使药效对摭、性能减弱、毒副作用加强,甚至出现严重反应如昏迷、死亡等。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与制酸剂(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等)以及用于治疗贫血的硫酸亚铁等联用,则可形成既难溶解、又不能吸收的结合物,使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疗效降低。又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以及磺胺类药均为快速抑菌剂,均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青霉素类抗生素则只能对生长繁殖期的细菌起杀灭作用,对抑制状态的细菌几乎无杀灭作用。所以这两者也不能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系、庆大霉素)属耳毒性药物,能引起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毒副反应。这类药物不但相互之间不宜联合使用,也不宜与其它可损害听力的药(红霉素、万古霉素、阿司匹林)或强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等联用。否则毒性相加更易引起永久性的耳聋。此外,磺胺嘧啶针剂若加在葡萄糖盐水中输液,可析出结晶沉淀;氯丙嗪引起的血压过低,如使用肾上腺素升压,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血压继续下降。

阶梯电价利弊几何 篇7

电力商品性质特殊, 市场定位待明确

记者:电力商品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完全市场化还是半计划半市场?

魏庆芃:电力商品很特殊, 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正常生活。现在能不能正常发电和送电, 都是由发电厂和电网公司说了算, 他们一亏损动不动就以停产相威胁要求上调电价。我们曾经在美国考察, 发现他们的电价比我们低很多, 例如费城大学跟几家电网公司商谈后, 签订了一个2 5年的供电合同, 电价甚至降到了1美分左右。为什么?美国有五六百家电网公司和几万家发电公司, 充分自由竞争最后的结果就是物美价廉。行业垄断就容易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简单地将缺电与电价挂钩, 否则可能陷于缺电与涨价的怪圈。我们的通信业情况就好多了, 以前装个电话还收你一笔不小的费用, 花费很高, 现在固话、手机好多都是送, 花费越来越便宜, 为什么?就是打破垄断, 引入了竞争机制。政府制定政策, 鼓励竞争, 由市场确定价格这个才是最合理的。

曾鸣:电力作为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决定了不能完全市场化, 不能拿别的国家和别的行业来比照, 必须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电力的生产、供需和平衡, 应保证安全第一, 而目前需求侧响应程度是很低的。电力市场完全放开不符合中国国情, 目前不具备充分竞争的条件。要竞争就要有选择, 要有技术平台, 如果在智能电网等技术未发展到相应的程度而强行全盘市场化, 是不可行的。有人认为, 煤炭市场化了, 所以电力也跟着要市场化, 我不赞同这个看法。电力完全市场化, 造成的是用电越多电价越低。而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是多用能多承担责任, 通过控制用电推进能效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当初煤炭市场放开, 是政府失误, 现在要把煤价收回就很难。进行适当的、逐步的市场改革是可以的, 但不能盲目跃进。现在煤炭市场放开就出现这么多问题, 电网公司拿电厂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改革失误, 谁来担责?说半计划半市场不一定准确, 但电力商品目前差不多应该坚持这个市场定位。

范明天:电力作为公共商品, 在哪个国家都是处于严格的监管机制下, 主要监管指标为供电可靠性和投资回报率, 我国的可靠性监管指标为2 0小时, 而发达国家为2小时 (低压用户) , 如国网公司发布的消息称, “2010年, 全国城市10千伏客户供电可靠率为9 9.9 2 3%, 同比升高0.027个百分点, 我国城市10千伏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低到6.7 2 2小时, 同比减少了2.3 8 9小时。”由于电力系统是链式结构, 低端用户比高端用户停电时间更长, 这意味着低压用户停电时间至少高于7小时, 即使按6.722小时计算, 我国即比发达国家多停电4.7小时以上, 2010年中国的发电量增长了1 3.3%, 达到4.141万亿千瓦时, 而所造成的损失电量2 2.3 4亿千瓦时 (4.141万亿千瓦时/ (8760-6.722) ×4.7小时) 。这样国家至少损失G D P达2 2 3.4亿元 (22.3 4亿千瓦时×10元/千瓦时) , 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GDP。国家和电力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减少如此巨大的损失。

记者:中央和一些省市酝酿出台推行阶梯电价政策, 这个出于何种考虑?国际上主要工业先进国家都是采取什么方式管理电价?

何祚庥:利用价格杠杠进行调整用电, 对居民用电确定一个保障性限额, 超过部分实行梯阶电价, 多用多承担, 少用少承担, 有利于节约减少浪费。

曾鸣:国家对居民用电推行阶梯电价, 有利于能源节约和强化节约意识。我认为, 不应该只针对民居用电实行阶梯电价, 对工业用电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用电也应该推行阶梯电价。另外, 可以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搞一些特殊电价, 如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可中断电价、高可靠性电价等, 做到优质优价。总的原则是有利于资源的总体优化利用和节约, 提高效能和效率, 国外很多工业发达国家也是这么做的, 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范明天:我国的居民用电仅占总用电量的1 2%左右, 而工业用电占70%, 在1 2%的电量里可能只有2 0%的用户的用电量超过每月14 0千瓦时, 初步测算实施阶梯电价每年仅可增收电费7 6亿元。而我国由于供电可靠性低造成的G D P损失达2 2 3.4亿元, 76亿元远少于223.4亿元。因此, 我国在12%的用电量里考虑增加人力、物力去实施阶梯电价, 其效益远不如提高供电可靠性。国际上主要工业先进国家都是采取什么方式管理电价?第一, 收取容量电价, 即使不用电, 每个月也应该缴纳容量电价, 这样有利于电力资产的利用;第二, 收取无功电量费用, 如果功率因素小于0.95, 则需缴纳无功电量费用, 这样有利于减少电力系统的损耗以及对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第三, 不同的事故停电处理方式采用不同的电价。将负荷分为三类:需力保、通告后停电和无需通告即可停电等三类, 有利于对电力用户实行优质优价, 比阶梯电价更能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益。

理性看待电价调整与物价变化, 市场改革需科学推进

记者:电价调整是不是缓解电力供应问题的必要手段?如果提高电价会不会推高CPI, 对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何影响?

何祚庥:用电应该分类区别对待, 形成正常价格机制。电价调整是需要的, 但怎么调整很重要。很多地方对非居民用电的电价已经上调, 但这个恐怕还不足以缓解当前的矛盾, 我认为电网可以适当再向火电企业让一点利。另外, 应该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 增加电力供给。水能资源我国是全球最多, 现在利用还不够。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刚发展, 价格是要贵一点, 这个政府要引导, 要给予政策补贴, 国外也是这么做的, 最后新能源发电的价格会不断下降。另外, 可以规定城市的一些奢侈性用电必须高电价或者专用新能源。现在通胀压力是比较大, 物价上涨对生活生产会有一定影响, 政府担心电价调整会推高CPI, 但CPI硬压是压不下去的, 应该遵循市场规律。

魏庆芃:电价不应该只涨不降, 有很多国家的电价是多年稳定不变甚至是稳中有降, 居民电费所占人均年收入的比例是很小的。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使电力市场各环节都能充分有效竞争, 才能降低电力成本和生活生产成本, 实现社会全面共赢。

曾鸣:我赞成电价改革, 但不赞同完全市场化, 不能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指导中国的电力问题, 这是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和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上网电价可以适当上调一下, 用户端电价放开不可能。公平竞争的技术平台、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 这些前提性工作没有完成, 自由竞争没有生存土壤。电力商品作为民生的重要保障, 政府会非常谨慎。

电力价格调整有助节能减排

记者:针对工业能耗大户, 电价调节对工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魏庆芃:中国能源供给不足相当程度上是能效不高造成的。合理的电价机制有利于引导高能耗企业积极挖掘节能潜力, 如果节能工作真正做到位是不会缺电的。

何祚庥:适当提高工业特别是高能耗产业的电价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 这种引导是必要的。但同时要注重能源结构的优化, 提高能源效率, 扶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价格是一种手段, 供需两头不仅要调节还要平衡。是用价格政策调控市场行为, 还是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让价格起到供求信号的作用, 需要认真研究, 找到最佳平衡点。

浅析宽带薪酬利弊 篇8

关键词:宽带薪酬,绩效,内部公平

一、宽带薪酬概念及兴起原因:

宽带薪酬, 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薪酬结构设计方式, 根据美国薪酬管理学会的定义, 宽带型薪酬结构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简单地说, 减少薪酬级别, 扩大级别内部的差异。这是对传统意义上那种带有大量等级层次的垂直型薪酬结构的一种改进或替代。

如图:

宽带薪酬兴起的最直接原因有:市场竞争环境的变迁, 公司战略的变化, 员工工作内容的复杂化, 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出现, 同一职位员工业绩的显著差异等等。导入宽带薪酬, 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 更公平地通过薪酬水平体现员工工作内容。另外, 对某些企业, 如销售人员的业绩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业绩, 他们之间的业绩水平则可能有极大的差距。如何从薪酬水平方面去体现这种差距, 对业绩突出者进行有效的激励, 宽带薪酬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宽带薪酬优点的优势

1、宽带薪酬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 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积极性

在传统薪酬制度下, 员工的薪资与其职位级别、资历等密切相关, 低职位员工惟有通过晋升的唯一途径才能改变现状。宽带薪酬最有利的就是低级别的员工只要工作业绩出色, 所对应的薪酬就会超过甚至远超于高级别的员工。与传统的薪酬体系强调岗位、以岗定资相比, 宽带薪酬更加尊重和重视个人的能力和业绩。这和有些企业尊重个人贡献, 强调个人差异, 激励个人努力的文化特征是相通的。

2、宽带薪酬能更好地体现员工对企业的价值, 令员工重视个人技能和能力的提高

在宽带工资结构下, 业绩突出的一般工作人员有着更多的加薪空间。在同一个薪酬宽带内, 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薪酬变动范围要远远大于在原来的好几个薪酬等级中可能获得的薪酬范围。这样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创造性, 引导员工将精力集中到个人发展上去。

3、有利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减少工资级别, 扩大每一级的覆盖面及其工资范围

宽带薪酬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的严格的等级制, 使企业更具弹性, 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 创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保持自身组织结构的灵活性, 更好地迎接外部挑战。

4、有利于职位轮换, 培育组织的跨职能成长和开发

宽带薪酬下, 是由能力来决定薪酬的高低而不是由职位来决定, 员工通常乐意通过相关的职务轮换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使自己的付出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三、采用宽带薪酬模式应该具备的条件:

1、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较扎实, 具备相当的实施宽带薪酬模式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基础

拥有—支高素质的薪酬管理人员队伍。人力资源部薪酬管理人员要与各部门密切合作, 从整体策略上以及企业文化、管理队伍的素质、人力资源的专业化等方面加以考虑和配套。

2、技术、创新、管理等智力因素在企业中有优势地位, 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强

宽带薪酬制度为员工的发展及个人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大的弹性。企业需要拥有一支积极的员工队伍, 他们需要有不断的获取新技能的能力,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 充分利用宽带薪酬制度所提供的空间。

综上分析, 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外企较适合推行宽带薪酬管理模式, 有的还仅限于企业当中技术含量高的部门;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应慎重考虑。此外, 传统薪酬体系运行不正常的企业也不适宜引入宽带薪酬。在我国, 不少国有企业虽属于高科技企业, 但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 还拥有一批伴随企业成长的资深职工, 学历知识水平有限, 一旦推行宽带薪酬, 他们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应慎之又慎。

四、宽带薪酬的弊端及克服

任何新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 宽带薪酬虽有种种优势, 但也不能忽视它的缺点。

1、由于宽带薪酬对于绩效的要求很高, 如果绩效管理不到位, 就会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 产生不稳定感

实行宽带薪酬, 一个公平、透明的绩效考评程序必不可少。绩效管理要要避开绩效纯粹化的误区, 要以人为本, 加强员工的归属感;绩效考评者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内部公平性, 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2、宽带薪酬会减少晋升机会

工资级别的减少固然可以令部分员工不必为加薪而辛苦地往上爬, 但也令那些有志于升职的员工难以晋升, 其工作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 而违背推行宽带薪酬的初衷。要避免这种情况, 管理者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 将宽带薪酬和传统薪酬模式结合, 如有选择的在某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部门实施宽带薪酬, 而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则不必推行了。

综上所述, 企业在考虑应用宽带薪酬设计体系时, 必须进行慎重的考虑。强调员工个人能力的宽带薪酬设计方法与强调岗位、以岗定薪的传统的薪酬设计方法并不盾。两者从不同方面反映和强调薪酬设计中的公平性, 是互补的。因此, 企业既要考虑到市场的竞争性, 也要考虑到内部的公平性, 才能真正确保薪酬体系的实用性, 起到薪酬公平、激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海东, 唐晓斌主编.《宽带薪酬设计:一种新型的薪酬管理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2-1

[2]、吴俊.国内企业宽带薪酬设计指南.《环球企业家》.2003-09

对冲基金利弊研究 篇9

一、正面影响

1、价格发现功能

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的, 当不同市场间同一风险产品出现较大的价格差异时, 对冲基金可利用这种市场的非有效性进行价格套利。尽管对冲基金实有资本往往小于传统的共同基金, 但依靠杠杆操作和投资组合更频繁的调整等特点, 能够迅速的对系统“错误”进行纠正。这个从层面上讲, 对冲基金加速了金融市场的资源整合, 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2、增加OTC市场的流动性

相比传统基金, 对冲基金似乎更倾向于承担风险, 特别是在复杂市场中较为明显。在这些市场中, 风险难于估计和测量, 而对冲基金依靠历史数据及数学理论开发的“超级模型”和管理人在市场中的丰富经验, 更偏好这些常人难以琢磨风险产品。相对于交易所交易, OTC市场规模更大, 也更复杂, 正是对冲基金参与到OTC市场交易, 让更多资本流动性加强。

3、提供多样化的收益产品

根据一份过去14年相关对冲基金系列指数与主要的股票市场指数和债券市场指数数据的方差、协方差分析, 发现其相关系数均小于0.61, 甚至部分为负数。显然, 对冲基金的出现丰富了市场上的投资品种并具有风险分散功能。数据表明, 虽然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噩耗频袭, 传统对冲基金损失惨重, 但做空策略对冲基金却表现抢眼, 为投资者带了丰硕的投资收益。

二、负面影响

1、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对冲基金的杠杆规模一般难以核算, 大型对冲基金的破产会拖累银行和金融市场。因为杠杆交易的存在, 对冲基金有时会建立数倍于自己的资产头寸, 一旦投资亏损、资不抵债, 将会使杠杆资金的提供商面临巨额损失的境地。1 9 9 8年9月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L T C M) 投资失败便是这样的典型案例。L T C M在全球固定收益和股票指数市场上的利用其复杂的相互关系, 进行分析套利。这些分析策略严重依赖于数量模型和历史变量的相关性数据。根据历史数据分析, 他们认为这些变量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数量关系, 较大的差异会随着时间而逐步收敛。然而当时, 俄罗斯债务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全球利率市场的波动性和差异化, 这使变量间存在的历史关系不复存在, 而大量使用杠杆交易的L T C M遭受重大损失。当时, 提供给L T C M的杠杆资金多为担保合同。所以杠杆资金的提供商很难对信用头寸进行严格限制, 也无法估计L T C M投资组合的规模和风险。银行和经纪商很难考察对冲基金真实的资金投资状况, 有限的资产担保合同相对于庞大的杠杆交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对中小型市场的操控。一方面对冲基金比传统基金能更频繁的改变投资组合, 所以他们对市场的短期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 对冲基金可以在利用杠杆聚集大量的资金, 对中小型市场造成强大的影响。1997年, 索罗斯利用泰国银行短期借款过高, 做空泰铢, 令泰铢迅速贬值, 充分体现了对冲基金在中小型市场上的控制能力和强大的破坏力。

2、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对冲基金多数采取离岸注册, 一方面可以规避监管, 另一方面逃避税收, 这对国家财政收入不利。对冲基金的投资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而受益于资本增值, 是对国民财富的再分配, 而这部分收入没有经过征税便流入了避税天堂, 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3、微观影响—欺诈案

在美国, 大量的对冲基金并没有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冲基金公布的历史业绩是否属实, 这需要投资者的谨慎判断。2008年发生的麦道夫诈骗案, 席卷欧美大陆富贵达人, 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充分说明, 没有合适的监管法规和方法, 对冲基金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Hedge fund and its system risk, by David Laster

[2]、Hedge fund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by Tomas Garbaravicius and Frank Dierick

[3]、Do hedge fund disturp Emerging Markets, by David A. Hsieh and Konstantinos Tsatsaronis

浅议情感营销利弊 篇10

关键词:情感营销,情感体验,社会营销观念

一、什么是情感营销

1. 情感营销的概念。

情感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 从满足消费者的情感要素出发, 在人员推销、广告宣传、营业推广等促销方式中, 注重情感要素的表达, 或通过销售现场的商品陈列, 营造新颖、独特的氛围, 激发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意识, 使潜在购买意识变成明显的购物需要, 进而采取购买行动的一种营销理念或营销模式。

2. 情感营销的表现方式。

(1) 品牌情感营销。在品牌名称设计过程中, 注重情感要素, 听到或看到某种商品名称, 就会激发消费者的对于某些美好事物的联想, 如“红豆”品牌, 借助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句而命名, 又赋予它新的内涵, 红是喜庆之色, 豆是种子, 是希望, 红豆放在一块, 给人以喜庆祥和, 寄托相思之感, 深受消费者所喜爱。

(2) 包装情感营销。包装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便于商品的分类、销售、运输的方便, 更多的是精美和恰到好处的包装往往会传达温馨的情感要素, 如对节日礼品的包装, 与礼品的用途相映成趣, 送礼人感觉很体面, 收礼物者感觉到商品制作精美, 让礼物传递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表达。

(3) 广告情感营销。广告情感营销是情感营销中最常利用的一种方式, 是指在广告宣传过程中采用情感诉求策略, 广告表现方式从研究消费者内心出发, 用情感诉求打动消费者内心, 使消费者产生某种共鸣, 促使其对商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进而激发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的热情。

(4) 销售现场气氛情感营销。商家利用销售现场环境、布局、装修等方面, 使销售活动现场气氛符合目标消费者喜好, 进而利用激荡起的某种体验加速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如对于夏凉商品的销售, 大范围的凉席、蚊帐类商品通过情景陈列, 给消费者以清凉、舒适的居家感受, 无不为之心动。

总之, 情感营销的方式多种多样, 不仅仅存在于上面列举的四种, 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如果真能够分析消费者心理特点, 以打动消费者内心为目的,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营销方式均属于情感营销。

二、情感营销的优势分析

1. 情感产品大受欢迎。

所谓情感产品, 是指真正受消费者喜爱, 拥有独特概念的产品。商品同质化的今天, 如何在众多的同质化商品中脱颖而出, 使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时先想到某一品牌, 需要厂商之间不断探索消费者需求, 除了核心产品外, 在品牌、包装、价格、售后服务、消费者预期等等方面挖掘消费者内心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独, 人独我变”, 做到商品的与众不同, 是消费者在买到商品的之时, 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追求, 更是情感的满足, 达到物质和精神的水乳交融, 达到营销的极致。

2. 情感营销淡化商业目的。

自古以来, 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顾客对于商家来说, 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在民间有“无奸不商, 买的没有卖的精......”等描述, 因此顾客一般不会主动相信商家的说辞和行动, 而情感营销扭转了这一局面。商家利用情感营销, 在产品的研发、设计, 品牌设定、包装以及营销策略当中植入情感因素, 淡化商业目的, 使消费者在接受产品之时, 忽略了商家以销售的目的, 而更多的是将个人情感融入产品之中, 获得购物后的超值满意, 这是商家最希望看到的一面。

3. 情感促销丰富消费者体验。

促销策略的四种方式中, 非人员性促销指广告、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融入情感要素最多, 如在广告宣传中, 除了工业用品广告以外, 日常消费品广告无不采用情感诉求或情理结合的诉求方式, 如台湾大众银行的广告, 一系列广告均是以娓娓道来, 讲述感人故事的方式为自己的品牌“不平凡的平凡大众-大众银行”做宣传, 让人们感受到品牌的价值, 进而产生消费者内心的共鸣;销售促进与公共关系同样可以融入情感因素, 如商家通过竞赛、主题活动等方式, 调动消费者的参与热情, 做好和消费者的互动, 进而达到和消费者的有效沟通, 使消费者满足了个人体验, 又记住了商品品牌名称, 促成了体验消费。

三、情感营销劣势分析

1. 情感要素不合理导致消费者情感疲劳。

情感营销是将情感内容在合适的时间融入到合适的产品中, 不做作、不虚假, 和产品或现场的有机结合, 而且要有始有终。如笔者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对于某个品牌奶粉的销售, 在购买商品之时, 导购人员销售现场的温馨讲解和承诺, 让你感觉关怀备至, 售后的回访让你宾至如归, 在这样的销售个性下, 任何一个消费者对于如此动情的销售无不为之感动, 也恰是这样的想法, 当笔者在喂养的过程中有问题, 主动联系厂家的业务人员之时, 却未得到任何的答复, 因此对于以后再有类似的情感宣传, 似乎产生了抗药性, 这也是所谓的不合理的情感营销会导致消费者不信任的情感疲劳, 上面的小例仅仅是个个案, 不合理的表现多种多样, 但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就是消费者的情感疲劳。

2. 过度情感营销会损害品牌美誉度。

过度情感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过份依赖情感营销, 如在广告宣传中违反了广告产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产品宣传言过其实, 或者过分融入情感要素, 没有突出产品特点, 过分的情感宣传, 造成消费者获得信息后感觉云里雾里, 不知所云, 因此, 对于产品的核心价值无从了解, 因此, 不适度的情感营销, 会造成情感的浪费, 最终影响企业品牌美誉度的发展。

3. 情感营销会造成消费者资源浪费。

消费者类型按照购买决策做出之前的心理特点来看, 分为理智型、冲动型、经济型、情感型、习惯型等, 由于所购产品价值不同, 因而每个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消费类型不能简单的定义, 但实践表明, 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均会受到销售现场气氛、广告宣传等的影响, 这些外在的刺激因素会激发消费者的潜在购物意识, 这种潜意识如果被强化, 就会转化为明确的购物动机, 因而大多数消费者都有被这些情感因素所影响, 变成冲动型顾客, 而购后和此前的预期相比, 并未获得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心里效果, 甚至造成购后后悔心理, 势必造成消费者资源浪费, 长此以往, 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情感营销策略分析

1. 明确产品情感定位。

产品的情感营销要有创意, 情感定位要明确, 产品与情感定位之间必须有关联, 产品与情感要素的衔接要自然结合, 情感定位要始终如一, 如脑白金产品连坐保健品市场的销售冠军宝座, 无论是销售现场还是广告宣传, 整个销售过程都融入了情感要素, 也就是说情感定位明确, 产品定位是保健品, 因此相适应的情感定位是满足消费者送礼的需要, 在各个方面和消费者有效沟通, 在沟通中强调逢年过节送礼的重要性, 亲情和送礼文化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因此使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之时, 率先想到的就是脑白金品牌。

2. 情感促销客观、真实。

言过其实的情感促销只会使企业获得暂时的销售, 不是企业的长久经营之道, 在情感促销中, 应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 使消费者即受到情感的共鸣, 又会得到完美的购物体验, 同时获得购物之后最大程度的满意, 并且产生持续的购买行为, 不至于造成消费者资源的浪费。因此商家在进行情感促销时要结合产品特点、生命周期阶段、企业销售目标、与竞争产品差异, 消费者认知等多方面, 采取相适应的情感促销策略。

3. 企业真正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营销模式, 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企业真能够从消费者内心出发, 研究消费者心智, 开发让消费者内心所喜欢的产品, 必定会大受欢迎, 这恰是满足消费者情感要素最好的归宿, 也是企业更好的践行社会营销观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郑文玲.情感营销:零售业竞争的利器[J].企业管理, 2012 (4) .

电子监视利弊说 篇11

许许多多用来窥视员工工作过程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开始受到雇主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工作场所安装上了它们,用以查看和掌握员工的工作。

计算机监控器,被安装在员工的计算机上,可以测量出员工打字的速度、浏览什么网页,以及收发了什么内容的电子邮件;远距离监听器,可以在雇员打电话时被启动,借以了解雇员谈话的内容;条码系统,可以了解雇员此时的位置,进而判断他是否在执行工作;毒品检测器,可以帮助雇主了解雇员是否吸毒或饮酒,通常是对那些确实需要在工作时保持头脑清醒和镇定的职业,如:长途汽车司机、飞行员等;被称之为个人隐私最后堡垒的卫生间,现在也不能幸免——安置在洗手液装置上的“卫生卫士”,可以确认如厕后的雇员是否坚持正确的卫生习惯。如果雇员没有洗手,一个不良的记录就会自动记在该员工的个人档案中。

据美国的一项研究统计,2001年,全美4000万使用网络工作的雇员中,有1/3即约1400万的雇员在使用互联网时受到了雇主的电子监视。截止到今天,这一数据还在不断的增长。

雇主“防范”之利

避免经济损失

雇员在上班期间利用网络技术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导致企业蒙受大量的经济损失。据200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0%的受访者经常在上午8点到下午5点期间利用互联网下载文学作品;有80%的受访者上班时利用AOL、MSN等技术网上聊天;有77%的受访者喜欢在早8点至晚5点在线收听广播;另有82%的被访问公司尽管已经使用了反病毒软件,但仍然遭受到计算机病毒的袭击。

减少机密信息外泄的可能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利用互联网盗窃企业商业和技术秘密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2004年美国计算机安全学会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联合调查发现,80%的公司所拥有的经济情报和信息主要是通过偷窃和欺骗丢失的。雇主对员工的偷窃和欺骗行为日益警觉,便借助电子监控设备达到维护企业利益的目的。据国际数据集团的最新研究,在未来的4年里,企业用来查找泄漏商业机密的邮件监视软件量将增长14倍。

考察员工的绩效结果

大多数雇主和经理人都充分肯定了电子监视器在管理员工方面的优越性。他们认为:监视器为企业奖励和惩罚员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免于被起诉

例如:某美国公司的J女士,从男同事M办公室经过,无意间看到了M的电子计算机,当时的屏幕保护图案对她产生了不良的刺激。随即,她以在工作场所受到性骚扰为由,向法院对公司提起了诉讼。

在e时代的今天,劳资纠纷中与网络有关的性骚扰案、歧视案确实增加了许多。一些雇员通过互联网下载和使用不健康的图片作为背景墙纸和屏幕保护,发送恐怖或带有威胁、歧视、骚扰的电子信件或图片,污染和破坏了工作环境,导致企业因此遭到起诉而不得不承担法律责任,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降低或杜绝这方面的损失,企业用电子设备监视雇员,以及早察觉来自工作场所的电子威胁,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例如:在2003年,美国一家知名报社的23名员工就因发送令人讨厌的电子邮件而被除名。报社称:这样做,对保持工作场所的纯洁和安全是很重要的。

正是以上诸多好处,采用电子监视器监督员工的企业越来越多,甚至一些雇主会极力抵制不利于这项管理的法律出台。在2000年9月,美国国会司法委员会宪法小组委员会原本打算审批《电子监视注意事项法案》,该法案严禁上班时间对雇员的互联网活动暗中监视,以保护员工的隐私。但在最后时刻却由于“考虑到来自业界资方的一些反对意见”而“搁浅”。

虽然,安装电子监视设备在美国至今合法,但是支持这一做法的专家也指出:为了避免雇员认为电子监视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在实施之前,应该制定互联网使用的相关政策,广泛告知企业员工,并明确向他们说明企业想了解雇员的哪些方面。而且,最好是导入过滤软件,尽可能非针对性地进行监视和管理。为了预防诉讼,企业还应该对电子邮件或图像进行保存。

雇员“受辱”之弊

美国Vault.com网站调查后发现:有53%的雇员没有想到他们的雇主会监视他们。不过,即使采取了向雇员事先公布这一政策的做法,还是遭到了工会组织、保护个人隐私活动组织的反对。他们甚至通过争取立法,严禁雇主采取电子监视行为。英国政府已经在2000年,在各方的努力下通过了一项新法律,禁止雇主监视员工的电子邮件。

所以,许多管理专家坚持认为:从对员工的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角度来看,对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电子监视,不利于维护员工的尊严,也最终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用电子设备监视员工将伤害员工的工作感情,必然降低劳动生产率。比如:

导致了员工工作时精神紧张,抑制了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时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时,会感到极度的不安,非常不自在。去年,在贝尔加拿大公司工作的700名员工中,有2/3的员工因工作受到监视而感到精神压力过大或较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中的员工越来越趋向于自我管理。而电子监视则是对员工个人尊严的挑衅,以及对自我管理的不自信,员工被要求整齐划一地遵循电子监控的标准,使员工缺乏驾驭工作环境的能力,因而降低了员工工作的个性化和自治性。而缺乏个性差异化和人格差异化发展的空间,也必然使员工失去创造的激情和空间。

增加了员工的不公平感,增强了员工的逆反心理。尽管一些国家已经允许雇主利用电子设备监视工作中的员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对员工的隐私进行侵犯是正当的。同意政策并不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实是对员工的逼迫。而且越不让员工发私人邮件,员工的内心就越渴望,以身试法的心理就越强烈。

产生了不信任的劳资关系。大多数员工坚持认为:监视设备的应用就是对他们隐私权的侵犯,企业对员工的语音通讯进行监控与搜查抽屉一样是不可接受的。事实上,思想和语言的隐秘性比财产或外在行为的隐秘性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神圣。电子监视员工工作中的一切,无疑对劳资间的信任关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倘若劳资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员工的士气将会受到打击,优秀员工的流失几率也会提高。

另一方面,电子设备价格不菲,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

旷工现象加重了企业成本。据统计,2002年美国企业旷工现象由2001年的10%上升到21%。因旷工导致的成本损失,在规模较小的企业每年达到了60万美元,而在大型企业中则上升到每年3600万美元。因此,有学者说,为什么企业不能允许员工在上班期间花几分钟、几个小时照顾一下自己的私事呢?这总比矿工导致的损失要小一些吧!

购买监视设备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市场调查表明:一台小型的监视设备,如一部简单的视频监视器,通常在200美元左右;而一台功能复杂的大型监视系统需要上千美元甚至十几万美元,要想达到对多个部门的全程监督,平均需要上百台的大小设备。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网络作文教学的利弊 篇12

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作文活动的平台和环境, 利用网上丰富的写作资源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出现, 就以其独特性吸引了大多数教师的目光, 一时好评如潮。它克服了传统作文教学的多方面不足, 利用网络技术, 解决了传统作文自身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难题, 它与传统作文相比, 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

一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

1. 网络上丰富的创作资源, 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了源头活水

学生写作文没话说, 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少, 另一方面是阅读课外书籍少。首先, 网络资源包罗万象, 浩如烟海, 学生可以查找写作文所需的各种材料, 然后根据题目进行筛选。其次, 倘若面对作文题目没有思路, 学生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与之类似的范文进行阅读。阅读范文有助于发散学生思路,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题, 从而找到自己的写作灵感。网络上丰富的电子书籍资源也解决了学生无处寻找课外书籍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书名, 就能找到自己想读的名著, 随时随地都可阅读, 还不用花费额外的购书费用。

2. 便捷的文档操作使作文修改更方便

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 老舍在写剧本《春华秋实》时, 曾重写过十次, 海明威《永别了, 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九遍才最终满意。名人大家尚且如此重视文章修改, 更何况学生呢?但传统作文因为受手抄的限制, 学生一般都不会主动地多次修改。所以就会导致老师的作文评讲不能认真贯彻执行, 最终落于空谈的局面。利用多媒体技术, 这就不再是问题。通过键盘输入文字, 依托计算机对文档的处理功能, 学生可以随意增删, 可以随时咨询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简单易行, 无须牺牲文面, 也无须增加抄写负担。作文的数量不在多, 而在精。严谨认真地修改一篇比敷衍了事地写十篇更能加深学生对作文的认识。

便捷的文档操作还打破了传统作文的写作步骤, 学生可以随意下笔, 不受思路限制。既可以从文章开头下笔, 也可以从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正文入手, 只要最后根据格式的需要整理、完善文章结构即可。

3. 直观感受修改, 作文讲评更高效

在课堂上讲评作文时, 利用多媒体设备, 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通过变换字体、颜色、字号, 加粗、倾斜文字, 在文字下方添加下画线、波浪线, 闪烁文字等多种手段, 更直观地展现学生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观看老师对作文的删、补、调、换, 从而获得一种“手把手”教作文修改的感觉。

4. 利用网络共享, 展示学生成果

作文在网络上的公开发表, 一方面使学生作文成果化,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作文的保存。传统纸质作文由于材质的限制不易保存并且占用空间, 但是发表在网络上就无需多虑了。同时发表在网络空间的作文, 其评改也由原来单向的师生互动, 拓展为多向的师生、生生互动, 这样更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

5. 新型作文的产生

多媒体技术集声、色、图、像于一体, 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感官刺激着学生的接收器官, 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也衍生出一种新的作文类型, 即多媒体作文。这是一种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与文字糅合在一起的新型作文。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插入不同类型的东西, 形成一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作文。例如在写游记时, 可以附上自己在旅途中拍下来的美食美景;在介绍小动物时, 可以插入相关的视频链接等等。这与传统的纯文字作文大有不同, 而且新颖的作文风格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他们去读、去写、去创造。

二网络作文教学的不足

然而, 尽管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如此之多的便利, 但作为教育领域的新事物, 它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

1. 硬件问题

网络作文教学的开展与实施对学校的硬件设备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多媒体设备的数量必须满足全校学生的使用需求, 而且与之配套的硬件、软件维护也需要一大笔开销。这些费用对于大城市的学校来说也许没问题, 但是对于中小城市以及偏远地区的学校而言, 实在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由此看来, 网络作文教学在推广上就会遇到阻碍, 而这一问题如果不能顺利解决, 就会进一步拉大教育资源配置在地域上的差距, 甚至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2. 时间问题

利用网络来搜集写作素材, 阅读课外书籍, 这当然是对学生大有裨益的。但是现实生活中, 学生必然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花费在网络上。因为考虑到升学问题,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园里, 在传统课堂上。课外供学生自主分配的时间本来就不多, 而完成各科家庭作业早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因而留给网络的空余是少之又少。网络作文的材料搜集、文字输入、作文修改等环节又无一不需要依靠电脑来完成。因此, 在时间分配上, 教学理想与现实是有冲突的。如何调解这一矛盾, 使时间分配更合理有效仍需磋商斟酌。

3. 惰性思想滋生

丰富的网络资源, 如果不给予正确的引导, 就有可能使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滋生惰性心理。随意搜索几篇范文, 简单地粘贴复制, 就能轻松拼成一篇作文, 而自己却不动一点脑筋。更有甚者, 会有学生在网站发帖悬赏代写作文者, 进行虚拟交易。甚至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写作软件, 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 就能生产出一篇差强人意的文章。如此利用网络, 实在是有违教学初衷。针对这一问题, 要防微杜渐, 赏罚并用, 将学生的不良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4. 评价的接收不及时

很多网络作文的倡导者都认为, 将文章发表在网络上, 学生可以收到老师、学生、家长, 甚至陌生人的多方评论, 并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但是, 这只是理论层面的憧憬。而实际上, 学生在校期间以及回到家中, 接触电脑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并不能随时随地守在电脑旁与读者互动, 因而网络作文评价的有效性并不能得到保证。

5.“失写症”的出现

采用键盘输入的方式来完成作文, 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疏于对汉字的书写, 从而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失写症”。这种现象在长期使用电脑的白领人群中已屡见不鲜, 他们因为长期连续地面对电脑打字, 单调且重复地刺激大脑皮层, 造成了对手写汉字的暂时性失忆。从教育层面来讲, 写好规范汉字是一名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从文化层面来讲, 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承载着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写好汉字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网络发展而出现的“失写症”已经向人们提出预警。虽然在校园中尚未出现这种症状, 但教育者必须未雨绸缪, 针对汉字书写的考查与网络作文教学的推广, 要做到“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另外, 新型的多媒体作文,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但是对声色画面等的重视, 有可能导致学生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 将关注点放在如何使文章的画面更绚丽, 声音更悦耳, 反而忽略了对内容的打磨。

综上所述, 不可否认, 新的教法一定会给陷入僵局的作文教学带来活力与创新,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股脑地去追捧、去盲从。因为新事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慢慢去磨合。教师要保持“热心肠, 冷头脑”, 怀抱积极的心态去发现新方法的同时能冷静客观地看待新事物。网络作文教学既有利又有弊,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全面客观地去认识它, 从而扬长避短, 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灰岩地质下一篇:自动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