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通用12篇)
生态德育 篇1
生态德育已经成为今天德育研究的热点, 是现实问题在生态伦理学介入, 在实践理性和实践形态后, 有效促进良好德育系统构建的价值诉求。把生态德育纳入教育体系, 重视生态德育系统的发展和构建, 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也是德育的本质要求和道德进化的结果。
一、生态德育的内涵
要构建生态德育系统, 首先要剖析生态德育的内涵。所谓生态德育, 是指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和解决学校德育问题。从学科理论建构上, 生态德育是对传统德育观的拓展, 是新德育观向德育本质的自觉复归。众所周知,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举凡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分化、生殖等的因子都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如何使生物与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环境因子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保证生物健康、有序生长。而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成长过程, 尤其“道德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生态性”———道德体现的是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关系的平衡、和谐和发展———这与生态学有着相似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生态德育”一词应运而生, 开始出现在国内外某些学术著作中。但由于研究时间不长, 研究还不够深入, 学术界对生态德育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提出, 道德教育是“一切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 而“对于从生活中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兴趣, 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他的这种思想包含着很明显的生态理念, 强调的就是道德教育的社会体验过程。对此, 我国一些学者有着自己的看法, 刘运喜认为, 生态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借助生态学、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 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 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消除德育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 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 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 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郭事军认为, 生态德育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教育过程中, 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学校德育问题, 根据人的特点、德育的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凡此种种, 虽各有侧重, 但关于生态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即“整体和谐观、动态平衡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也就回到文章开头所讲到的, 生态德育究其根本, 就是要使影响道德品质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道德环境因子”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各种要素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在相互合作和影响的作用下, 形成各种要素之间良性的互动, 从而达成动态的平衡,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各种“道德环境因子”系统的形成是生态德育实现的基础。
二、生态德育系统的基石:生态环境的建设
传统德育注重调节和规范人和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教育, 却忽视了调节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教育。生态德育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 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 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本体论意义上看, 保护自然环境与保护自身是同构而不可分离的主客观统一。人性危机导致现代生态问题和环境破坏, 就需要重构人性, 让自然“合乎人性”, 也让人性关切自然。因此,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生态德育系统构建必不可少的基石。
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做到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书香四溢, 必将对学生品德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首先, 校园要做好绿化建设。保证足够的绿化覆盖率, 既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也能够舒缓师生心境, 有利于师生和谐相处。其次, 应充分利用校园回廊、宣传栏、橱窗等阵地, 设置名人墙、荣誉墙、先锋榜等,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笔者的校园里, 就设有论语墙、时代人物墙、感动校园人物墙、班级之星展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等, 并且会不定期更新内容。学生行走在校园里, 每天都与这些正能量零距离接触, 长期耳濡目染, 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应局限于公共场所, 还应深入教室、宿舍、食堂。所以还应大力提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 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成为育人的环境, 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三、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生态管理的确立
目前, 德育最大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实践理性受制于外在感性的欲望和服从他律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理性中明确道德的普遍性。因此, 生态德育需要人性的复归, 通过生态的理性, 有效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所以, 生态管理的确立是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
所谓生态管理, 是指一切管理理念、制度及手段都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在生态管理理念下, 不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不能做什么, 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要去做什么, 引导学生在良性成长的道路上前行。因此, 在管理手段上, 应多“理”少“管”, 要多出台鼓励学生个性成长、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引导性条例, 而少一些处罚性、约束性的强制性条例。比如, 针对校园贴吧的乱象, 学校可以设专人负责, 但并不是粗暴干涉、简单删帖, 而是放低姿态, 与学生坦诚相待、沟通交流、因势利导, 最终既赢得学生尊重和支持, 也规范了校园贴吧的秩序。
生态管理也要求每位教职员工都做管理者。每位管理者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应以学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 既关注整体, 也关注每个个体。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都是生态德育的核心要素, 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生态管理要做的就是关爱每一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越是存在问题的学生, 越应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就好比自然生态系统当中, 越是弱小的幼苗, 越需要园丁细心呵护。
四、生态德育实现的载体:生态活动的开展
生态德育的性质就是将保护自然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格。生态德育的宗旨就在于帮助那些面临生存和道德两难的人们能够做出理性选择而坚守自身的道德基本原则和义务。而这种生态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需要不断在活动和实践中才能达到和完善的境界。所以, 生态活动的开展是生态德育得以实现的载体。
生态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育活动, 是必须符合生态学理论的德育活动。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主体性唤醒、活动式主导、正能量传递、规范化模式”的德育活动指导思想, 较好地诠释了生态活动的内涵。生态活动, 即通过开展规范化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各种文体活动, 传递校园的正能量;而且在活动的全过程中, 应尽量去教师化, 提倡以学生为主, 学生自主设计、主持、参与活动, 更大程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通过参与生态德育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 教育者因势利导, 使学生学会关心, 富有责任感、义务感, 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效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这正是生态德育的本质追求。如我校的学生集会, 经过不断摸索, 逐渐规范化、模式化。每次集会时间一到, 班长督促学生到场, 安全员负责锁闭教室门窗;到场后, 体育委员迅速整队, 班长配合维持纪律;整队完毕, 体育委员站在班级队伍的左前方, 班长站在班级队伍在右后方。整个过程, 班主任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环节, 培养了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树立了全体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学生也在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后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学校更多的活动, 如艺术节、读书节、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都放手让学生组织、策划, 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 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道德本来就是人们在生活中追寻自己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生活实践。学生只有在这一系列丰富的生态活动中亲身体验之后内化, 产生的道德才更具生命力。
五、生态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课程的建立
传统德育下, 很多学生的尊重生命意识的淡漠, 究其原因就是德育课程的单调, 侧重于抽象空洞的政治说教, 内容枯燥而缺乏时代感。所以, 生态课程的建立是生态德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课程是指在德育课程基础上, 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的生理、心理特征, 设置具有阶段性、差异性、针对性的德育课程,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及时发现或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生命观、道德价值观。比如有些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环境、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 这些只要稍加加工, 就会成为优良的生态德育资源, 对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 使学校德育从书本走向生活, 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从而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比如说, 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 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身体机能逐步健全, 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据优势, 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 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但同时又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新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但很快紧张与困惑又接踵而至。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 就必须设置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重点是加强养成教育, 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 尽快适应中学阶段的需要;注重心理辅导, 加强自我意识教育、青春期教育、情绪控制教育, 使其尽快成熟;加强学法指导,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密切家校联系, 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校合作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他学段同样要根据孩子的差异性, 确立不同重点、不同方式的德育课程, 这样才符合生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行为方式的失范, 而生态道德是对这些问题的最好回应。确定人们通过自然界对他人和对后代人的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道德准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学校通过构建生态德育系统, 对学校内部的各种生态德育因子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优化, 努力打造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 凝聚每个个体的独特生命智慧, 同时又促进他们生命的全方位发展。这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任重道远。只有切实落实文中的“道德环境因子”四要素, 生态德育系统才初具形态, 才能最终实现人性的生态文明构建以及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
生态德育 篇2
——南寨中学生态德育工作介绍
几年来,学校以抓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构建生态德育体系,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一、强化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摆脱说教,注重实践”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模式”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我校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3391”行动立德生态德育新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年级确定了不同的教育主题,七年级侧重突出习惯培养教育,八年级侧重突出青春成长教育,九年级侧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注重常规德育实践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促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礼仪教育重习惯。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新学年开学初,对初一新生进行军训和安全纪律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南寨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营造文化氛围,设立德育长廊,让环境感化人;三是利用班队会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行动立德”活动见行动。
学校紧紧围绕《“德润燕伋故里•书香魅力千阳》德育行动方案和教育总体目标,积极开发和挖掘教育资源,构筑德育平台,开展“读书养德”、“自主励德”、“课堂蕴德”、“感恩戴德”、“公益弘德”、“家校育德”等主题的“行动立德”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生本成长文化”品牌,同时以“课堂韵德筑梦想、仪式育德成习惯、爱心润德助成长”为主题抓活动,唱响德育教育主旋律。
3、创新德育载体拓空间。
以庆祝建党、建国为契机,国庆节开展了“向国旗敬礼”活动,通过传唱《国歌》和《歌唱祖国》等优秀歌曲,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创建绿色、文明学校为载体,不断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多形式开展文化娱乐、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内涵,塑造高尚品质,强化对中华光荣历史、传统美德的追忆与认知。利用传统文化节日,清明节开展了“缅怀先烈、文明祭扫”活动,举办征文和美术书画作品展;端午节举行屈原诗歌朗诵会;“中秋节”举行了生动活泼的“中秋赏月”文艺晚会;“9.18”、“9.30”开展了“缅怀英烈,弘扬民族精神”等活动。
4、教育扶贫促实效。
学校党支部、工会、团委齐抓共动,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精准扶贫帮扶活动,走出校门下村入户参加社会实践。老师们走出校门,到敬老院、医院、街道、村组等地开展扶老助残、扶贫帮困、献血捐助等献爱心活动,在具体行动中见美德,引导广大师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自觉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学校利用“爱心基金”,支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通过舆论宣传、志愿服务、大会动员、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推动扶贫工作从集中性、突击性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为9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确定“四进”、“四做”帮扶政策,确保“资助政策、控辍保学、爱心帮困、辅导释疑”必进户,并做好贫困户学生的“义务家长、义务家教、义务培训、义务职介”。及时发放全体学生的营养餐补助和部分学生的住宿生生活补助,确保困难学生安心学习,无忧生活。
三、内化生态德育理念
“生态德育”是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的一种新型德育理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人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自我接受教育;通过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自我受到熏陶;通过家教活动,在不自觉中接受爱的洗礼。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绿化美化环境,达到生态发展要求
学校合理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达到和谐整洁、优美舒适,力争校园绿化植物覆盖面积和人均活动空间、含氧量达到生态发展要求。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将合理规划校园美化、园林化、人文化推向深入。使校园呈现青翠竹园、花团锦簇、四季如春、优美恬静、生机盎然,为学生们学习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二)丰富德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德育的意义
学校校始终遵循“理念引领、以生为本、知行合一、全面育人”的基本原则,注重弘扬正能量,扩大教育力。
一是注重涵养良好品行。通过精心打造,形成以“成长”为主题,涵盖 “课改”“德育”“健体”和“生活”四个板块的校园文化特色,达到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处景观皆育人,每一个地方都树人的良好氛围。二是注重倡导良好品行。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媒介作用,开辟专栏,弘扬正气。坚持校园广播每天中午播放20分钟,从文学芳草地,佳作共赏、文学午茶、好书推荐;心灵深呼吸,品行驿站、心理咨询、心理鸡汤;名人风景线,名人轶事、名人名言、名人介绍;历史同期声,历史事件、历史上的本周、历史人物;新闻全接触,校园新闻、国内新闻、国际要闻等轮流播放,让学生放松心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良好习惯。三是注重树立良好品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全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列队升国旗,和学生一起站队跑早操,讲“普通话”,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好。在教师的带动下,尊师爱生、文明问候、谦恭虚怀、勤奋好学、仪容端庄、勤俭节约等文明行为已蔚然成风。
除此之外,每一个学期德育处还要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如环境保护有关的“呼唤绿色的觉醒”主题班会;“倾听地球的哀鸣”地球日纪念活动;留言签名“远离毒品,拒绝吸烟”的戒烟日禁毒活动;“浪费现象大家寻”的世界粮食日“三节三爱”活动等。
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征文竞赛、环保卡通漫画比赛、生态知识手抄报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唤起学生对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 培养了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行为规范贯穿德育行为,体现生态意识
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必须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时时教育。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最洁清洁区等评比活动,把生态德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强化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果皮纸屑,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习惯。并利用黑板报、生态角、以及前面讲到的一些主题教育使学生明确“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增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从生态德育看德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篇3
关键词:生态德育;生态系统;发展
一、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
当前,由于人类的盲目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要想有效地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控制人类自身对于物质的欲望,从而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与自然和谐共处,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恶化对于每个人的巨大影响,才能使人们形成合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正如1972年联合国在《人类环境宣言》中宣称的那样,“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只有从我们人类自身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二、 生态德育的具体举措
如何把生态德育渗透在德育教学体系中,笔者进行了探索。
1.潜移默化式的教育
教学案例:一节小学一年级的绘画课。
教学内容:画身边美好的景色。
教学重点:通过绘画适当渗透德育教育。
情境设计:以学生自己周围的环境为切入点,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一起来画身边美好的景色。
教学过程(片段):
师:大家看看画册上,天空是蓝色的;但是,现在看看外面,天空是灰色的。进入冬季后北京雾霾越来越严重,大家已经多长时间没有看到蓝色的天空了。(这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为什么会导致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什么危害。)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天空变成蓝色?
生:关停污染的工厂,使用绿色出行工具,多种植绿色植物。
2.把课堂教育扩展到生活中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时候,学生的眼神却很迷茫。课下,当教师尝试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时,始终没有成效。
教师是否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教学太理论化、教条化,只是给学生讲了一套应该如何去做的理论,没有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切身体会出发去解决问题。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实际生活中给予指导意见,才能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务。
目前,教师大多非常重视课堂教育,但是对课堂之外的教育却重视不够。忽略学生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错误的教育。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盏明灯,一座灯塔,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学生的成长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生态德育尤其重视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比如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学到的是要学会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回到家,父母的言传身教却是逆向的,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因为学生不知道到底是教师对,还是父母对。教师应及时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并且达成共识,让学生的父母也成为环保教育的坚定支持者,从学生生活、学习两方面入手,培养其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把课堂教育扩展到社会实践中
1.改革课堂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学校应让生态文明意识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去社会中发传单,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使大众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提倡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生态文明观念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环保、生态的生活方式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如果每个学生都成为重视环保的人,他们又会影响身边的人,这样的相互影响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生态环保的生活习惯,就会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生态环保意识。
2.参与宣传生态文明的活动
一种理论应用到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面向社会,深入实际,动员、教育全社会成员参与其中。没有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难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强,不应封闭教学,而应走向社会,面向社会大众宣传生态知识,教育、鼓励、动员大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舒福才.生态德育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2).
创建和谐班级开展生态德育 篇4
一一、善于倾听
在学生发生某种状况时, 比如上课迟到、与同学发生争执、偷拿家长的钱去网吧上网等, 这时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确让教师感到着急、生气、甚至火冒三丈, 但教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把“火”压下去, 不能一抓住机会就劈头盖脸不问缘由地发泄自己的愤怒。我们要平静自己, 再平静自己 (需要练习) , 先听听学生怎么说。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 教师才能为此找到相应的办法, 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意见, 改变自己的行为。当然, 倾听也要讲究技巧, 我们可以适时地发问, 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讲述事情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避免学生隐瞒某些问题。
二二、建立信任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当他们出现问题时, 我们要设法让他们了解, 我们找他们谈话, 不是挑他们身上的毛病、找他们的麻烦, 而是希望他们变得更好。记得有一次, 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不久, 我把一个上自习课爱说话的学生找出来谈话, 还没等我开口说什么, 他就拿出一种你爱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 反正我就这样的抵抗情绪, 我没有被他的眼神、表情、姿态激怒, 而是和他聊起了班级情况及他个人的学习情况。谈话间, 我对他在体育方面的天分及体委的工作加以赞赏, 也指出他在学习上的薄弱科目。慢慢地, 他起初的那种对立情绪没有了。当我和他聊到班级纪律时, 他主动地承认了自己有上课爱说话的毛病。我就要求他如果再说话就背诵一篇英语短文, 他欣然接受。像上面提到的学生一样, 一些在中小学期间经常犯错误的学生, 屡次遭到家长和老师批评, 他们在心里会对所有的老师筑起一道防御屏障。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顺利地拆除这道屏障呢?我们首先该让学生平静下来, 取得他们对自己的信任, 当然这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相反, 如果在这样的学生犯错误的时候, 我们直截了当地批评, 提出自己的要求, 非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也有可能使我们自己陷入僵局, 甚至出现学生不服气甚至顶撞老师的现象。沟通从信任与友好的气氛开始, 才能取得成效,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三、爱要大声说出来
美国曾经流行一则这样的故事:一个村子里,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 母亲端上来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 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 你们从来没说过一句感谢的话或称赞一下饭菜好吃, 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试想连最不要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丝感谢的回声, 那么就更加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常怀感恩之心, 同时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传递正能量。比如最日常的, 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值日, 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 提示同学别忘记交作业, 学生为老师买咽喉含片, 学生作业完成得好, 课堂上表现积极, 为班级办板报……人们之间都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老师还要适时适度地赞美学生, 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辞。但对学生的赞扬要体现在具体的细微中,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哪怕学生的一点点进步, 我们也要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不能因为习惯而淡漠, 不能因为拥有而无视。
四四、学点哲学, 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竞争、压力与困境
有个故事, 说国王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 他梦见自己的牙齿一颗颗地掉光了。于是, 他找来一个释梦者。释梦者说:“陛下, 这个梦是一个坏兆头, 您的牙齿一颗颗地掉光, 这表示您的家人会一个个地先于您死去”。
国王听后大怒, 命令将释梦者关进监狱, 并传令再找一个释梦者, 新的释梦者说:“陛下, 这个梦是好兆头啊!您的牙齿一颗颗掉光, 这表示您将比您的家里所有人都活得长。”国王非常高兴, 给了释梦者大笔赏钱。
人只要活在社会中, 就会有竞争, 就会有压力, 要学会用积极的角度与心态去解释它们。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哲理小故事, 让学生听后自己去感悟, 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方法要比单纯地对他们说“不要怕, 要战胜困难”效果要好得多。这也要求教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 同时也要有一颗豁达的心。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如果教师在遇到问题时, 自己能开导自己, 能用智慧平复自己, 那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积极影响。
五五、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凝聚力量
学校总要定期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开展各种活动月。我们要认真对待, 善于利用这些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各个方面, 尤其是心理及情感上得到锻炼与升华, 切不可敷衍了事。比如在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月期间, 我决定开一次以《父母、兄妹和我》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的准备最重要, 它是班会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我们的具体要求下, 全班同学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在班会上, 同学回忆起一个个父母辛勤劳作、兄妹间彼此相让的瞬间, 学生们和我一次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班会过后, 学生们变得“深沉”了一些, 因为他们的内心承载着父母兄妹沉甸甸的爱, 想要用行动给他们一个回报。
央视近几年每年开展一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在此期间我都会利用教室的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透过那些平凡的人、感动的事, 让学生觉得好人就在身边, 没有那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试想如果我们还能一次一次被感动, 还沉浸在那些优秀人物的事迹中, 那么我们还有哪些理由, 还有哪些可能去怀疑他人、怀疑社会?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 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 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那世间怎么还会有那么的争斗与凶残?同样身为平凡人的我们, 也可以像那些令我们感动的人那样去感动他人, 回报社会。
六六、专注地学习, 快乐地生活
解不完的数学题, 背不完的政史地, 过了月考, 又迎来了期中考试, 高中生活固然紧张, 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快乐的理由。在课堂上, 我尽力多用一些教学工具, 动用学生的各个感官, 发挥学生听说读写看多方面的能力, 使他们精力集中, 提高学习效率。在发现学生溜号、犯困、课堂沉闷时, 我会及时抓住某一情节, 适时地和他们开了玩笑, 学生们的一阵大笑, 会赶走一些不良情绪。
同时, 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协调好每天的各门课程的松紧度,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疲劳度, 适当地上一节体活课, 而且要亲自参与其中, 还可以在自习课开展一些活动, 比如我们利用多媒体与学生一起观看一些美妙的心理图片《画中有几个人》《老妪与少女》《画中有几个士兵》等等, 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的道理;欣赏叶芝的著名诗歌《当你老了》, 感受其中深沉的父爱, 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孝顺父母;一起学唱《感恩的心》, 我们边学着手语边歌唱, 爱从我们的心底蔓延;让学生朗诵《花开不败》《高四只不过从头再来》等, 在主人锲而不舍的奋斗中, 我们也在努力找寻自己那个可追寻的梦……我和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中, 不断地收集这方面的素材, 感动到自己的事与人, 也让它感动全班同学。
另外,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找寻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很多, 但我想, 最后的方式就是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班主任要想办法创设这样的机会,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的一次成功发言, 一次理想的测试成绩, 让学生在同学面前表演一首歌曲, 朗诵一篇文章, 办一期板报, 参加一场篮球赛等等。让学生在成功经历中树立自信, 是克服自卑心理最好的对策。
教育名言
师范二字的意义, 是说既可为师, 又能做范。有许多做先生的不见得就能够做人的模范, 能够做人模范的, 却都可以做人的先生。
化解德育生态性危机论文 篇5
第二,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断裂。学校、社会和家庭是一个统一德育的生态整体,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了学校德育宏观和微观的生态环境。德育的生态性要求将德育生态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德育合力。而现在的学校德育更倾向于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所谓“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学校德育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造成了德育对日常生活的疏离与分裂,使德育渐趋概念化。这种经过“净化、纯化”和简单化的社会环境,人为阻断了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关系,使学校德育走向一元封闭,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建立。
第三,德育内容缺乏生命力。德育内容重复雷同,中学和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在讲同一个的内容,没有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一再重复的教育内容,固然有助于强化印象加深认识,但若了无新意则会降低影响力,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还存在着彼此矛盾甚至混乱和颠倒的情况,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而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既违背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德育的发展规律。横向和纵向的牵制生态关系,使得德育的正面影响力被消解、德育的合力降低。而社会上的消极思想不断侵蚀着学生的人生观,这些让人困惑的问题在德育教学内容的滞后的情况下又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使学生在教育影响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选择困惑和接受障碍,进而丧失对德育的笃信程度。
德育还存在着重视德育的认知,忽视德育情感等问题。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道德认知固然是德育建设的出发点和基础,但是只强调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育,则会使学生陷入知行分离、知行不一的误区。
第四,德育方法机械性。德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育效果的好坏。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与心的交流,是在寻常的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的是天长日久的德性的量的积累。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说理教育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方法。但在现实的德育中却存在着德育方法的“非理性化”现象。道德教育无视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生长规律,未能具体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和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方法智育化的模式,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缺乏感召力。
德育的生态型危机已经使德育处境堪忧、步履维艰。面对困难,应该积极筹划德育策略来化解困境。危机既是困难,也是契机。会想是会干的前提,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于正确的行动起着先导作用。德育的生态性的特点和德育当前的生态性危机困境,要求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观。
德育生态观就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德育工作中,用生态学的观点及其精神构建德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而培养具有完美道德人格和健全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生态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立实践性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实践的观点是生态德育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德育建设的本质是实践。德育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等环节构成的整体。德育的目标是实现知行统一,落脚点是在行为。道德认知,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树立学生完整道德人格。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为贯彻德育的实践性观点,德育工作者应尝试走出课堂和学校,使德育走近现实、走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构建德育价值观。
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情境的模拟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也可通过游览革命胜地、瞻仰历史古迹、进行道德行为训练、造访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课外德育实践性教学。德育立足于实践,可以使学生从亲历、亲为中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对纷繁复杂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尽量避免德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防止德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错误,避免学生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另一套的分裂倾向。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当前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也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德育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以人为本的德育生态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造就学生自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铸造学生健康向上、饱满自信的道德人格。
德育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过程,需要主体的自我完成。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外在的任何力量都只能影响人,只有人自己才能造就自己。在德育问题上,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的可能,反对任何德育决定论和宿命论。
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尊重个性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要防止德育只见规则不见人,只见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不见和风细雨的心灵呵护的德育“物化”的错误倾向。
第三,树立动态平衡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平衡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德育的生态性也要求德育做到动态平衡。德育的动态平衡要求我们时刻把握德育实践与德育理论的动态平衡、德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动态平衡、德育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平衡、学校德育与外部人际关系的平衡等。平衡是德育的追求理想,失衡则是德育的常态。德育就是在失衡和平衡中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无限趋近于平衡的。德育动态平衡的支点是生活,学生品德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必须立足于生活源泉,德育应该随着生活流变,在不断地汲取和补充中实现追求的永恒发展。
第四,树立系统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开放性。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过程,不单单是学校的德育,还包括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德育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德育必须置身于德育的各个系统之中,将学校和整个社会有机联系起来,避免德育的局域生境效应。
局域生境效应又称花盆效应。花盆种植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环境,生长于花盆中的作物适应了半人工的舒适环境,使得它们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活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就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住高温或严寒。这种局部生境会使生长在其中的植物,对花盆这种半人工生态环境产生依赖,而对真正的纯自然环境则无法适应,甚至会被自然无情淘汰。
学校就是一个德育的局域生境,封闭和半封闭的学校德育系统,是教育工作者营造的简化和纯化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确实能够使学生净化思想、陶冶情操,但也容易使得学生脱离实际,不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在学校中养成的品性也许能够很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但是一旦离开学校,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则会出现不适应。这必然导致学生思想迷茫,甚至误入歧途。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学校是一个公认的好学生、好孩子,到社会上却不是被认可的好公民,有些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德育局域生境效应的有力证明。
为了避免德育的花盆效应,就必须提倡德育的开放性。
德育不单单局限于课堂德育,还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直面学生面临的各种德育难题。在德育途径上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社会德育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各种德育资源,拓宽德育空间。在丰富的社会大环境中接受德育熏陶。
第五,树立网络化德育观,提高德育的时代性。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青少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确实造成了对德育环境的污染,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侵蚀,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很多德育工作者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
但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在它的消极性有目共睹的同时,它也有传统德育环境无可比拟的优势。
网络具有时空优势和自由的优势。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全球范围的人们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不受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和上课时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大家可以卸下思想包袱,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敞开心扉地进行无障碍交流和沟通,这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者更容易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提高德育的应对能力。大胆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将网络建设成为传播真善美的德育载体,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教育者要善于络相关知识,并通过建立德育网站、网上心理咨询、BBS交流、QQ天、MSN互动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参与网络生活,开拓德育的空间,提高德育的时代性,让我们“不教而教”、让学生“不学而学”,提高德育对时代的适应力。
第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增强德育的生命力。传统德育是“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可言。要增强德育的生命力,必须要求教育者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德育的全面性和德育的持续性。德育就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教育。德育的全面性要求德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生态课堂构建研究 篇6
关键词德育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德育生态课堂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模式。德育生态课堂遵循生态规律,根据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能量互动规律重构课堂系统,旨在促进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德育生态课堂的内涵和特点
德育生态课堂是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从生态学的观点考察和认识课堂教学的生态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模式。德育生态课堂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由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生态环境所构成。其中,教师和学生是生态主体,课堂生态环境是生态客体。课堂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课堂自然环境包括教学空间的大小、温度高低、湿度大小、光照强弱、布局状况、卫生洁净程度等;课堂人文环境包括德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生文化素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状况、男女性别比例等。在德育课堂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共同保持着德育课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与和谐平衡。德育课堂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有序、互利共生、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1.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信息、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关系。德育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一方面,它通过信息和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同外界生态系统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其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也进行着信息的传输和流动。教师通过德育课堂的教学,向学生讲述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体会道德的作用,认真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并以自身的行为影响社会,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同时,学生之间也在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
2.共生性
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若互相分离,两者都不能生存。共生性是生命体进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德育课堂中的共生性,体现在组成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之间彼此促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励着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双方互相推动、密不可分。
3.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根据生态学观点,复杂的生态系统同简单的生态系统相比更为稳定。多样性是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德育课堂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体现在:德育课堂中的学生是多样的,不同的学生在个性、爱好、知识、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德育学习中形成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他们各具优势、能力互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4.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能力是德育生态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德育生态课堂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进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
二、德育生态课堂构建的对策
生态课堂重点在于构建,要创设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生态师生关系;拓展德育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行多维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创设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
课堂环境是德育课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有效德育教学的前提条件,要创设积极的课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1)自然环境的创设
保持教学空间内适宜的光线、温度、湿度及空气的清新和流通,以维持学生生态主体舒适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情绪和高度的注意力;合理地布置教学空间,如在教室里张贴介绍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画册、建立专门的德育教室等,烘托出德育氛围,以调动学生生态主体的学习兴趣;适度控制班级的人数规模,拥挤的教学空间会使学生分心,产生阻断的体验,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设施。
(2)人文环境的创设
创设真实生动的道德情境,使学生生态主体在情境体验中主动建构道德知识,避免生态个体缘于对生活的疏远而导致“花盆效应”的产生;创设以学生生态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学习情境,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参与、积极交往、相互支持、相互欣赏的实践共同体;营造浓郁的德育课堂学习文化氛围;提高教师生态主体的专业素养;注重校园文化底蕴的融入。
2.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
(1)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直接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学生能动性、主动性、选择性的调动,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充分参与。
(2)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任何教师都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他认为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教师只要提供适当的帮助,他们都能学好每一门学科。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3)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理念
要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均衡发展。
(4)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理念
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并注意加强德育同其他学科的联系。
(5)树立重视个性发展理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此外,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中不断追求卓越。
3.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生态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体因素,两者互利共生、共同发展。民主、平等、合作的生态师生关系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信任,促进师生间的合作。
(1)德育生态课堂倡导合作
生态课堂需要各生态因子间通过合作交流达成理解、促进发展。合作交流不仅是课堂的基本互动形式,也是探索知识、交流情感的主要活动形式。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可以在预习环节、讲授新课环节、练习环节及评价环节中进行,有效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加深理解、拓宽思路。
(2)德育生态课堂倡导平等
生态课堂中学生和教师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是平等互助的双主体关系,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不能仅仅注重自我主体,发挥自我主体作用应以学生主体的充分调动为条件。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践行生态课堂的理念。
(3)德育生态课堂倡导民主
应注重教学的民主性,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教学民主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感和紧张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4.拓展德育课程内容
生态因子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或者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生长有限制影响,这是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对于德育生态课堂来说,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与信息流,当能量流低于学生的基本需求时,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此,教师要不断拓展德育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应从社会中搜集和整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其中,引导他们运用道德理论去认识社会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关注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如考试作弊问题、网络欺许问题等。把这些现象渗透到道德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其进行观察、判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自觉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应当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在拓展德育课程资源时要遵循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也就是说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超过这个范围将走向反面。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程资源内容要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上下限,不然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5.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丰富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活力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德育生态课堂尊重多样性、尊重个性。由于学生及个体情况存在差异,教师专业素质、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以及教学内容的差别,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其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体差异,选择那些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二,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根据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个性特征,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教学方法。其三,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别,教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认知性的内容可以运用发现法、情感性的内容可以运用体验法。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方式得到展开,促进了彼此间思维的碰撞、知识的融合、情感的互通,使德育课堂呈现出动态的特征,实现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完美统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营造出学生彼此间相互帮助、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
6.实行多维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生态学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将万物联为一体,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生物多样性应受到保护。德育生态课堂要积极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对生态主体进行科学、系统、综合的过程性评价,以体现出对师生生态主体的尊重和保护,并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体现出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采取书面测验、课堂观察、电话随机查访、学习档案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角度的评价。
(3)评价内容要具有多维性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如业务技能、敬业精神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综合学生的各种日常表现,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进行全面考评。
(4)评价原则要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
注重发展性是指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师生的表现,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激励教师不断改革创新德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注重过程性是指重视动态性和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师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德育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强调用生态的观点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激发课堂教学的潜在能动因素,力求使生态主体之间以及生态主体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平衡的状态,营造健康、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构建德育生态课堂对于促进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陶,彭文波.课堂生态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2] 黄大龙,朱治国.生态课堂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 卢谦.构建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
[4] 张健.践行生本理念,构筑生态校园[J].考试,2010(4).
[5]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杜亚丽.生态课堂的基本要素及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1).
[7] 杨冬梅.课堂教学生态观阐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作者:王宏(1968-),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硕士。]
浅析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篇7
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协调方面, 这其中并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 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地扩展, 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能源、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性危机。为了解决这种生存危机, 除了要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 加深对自然系统全面的科学认识, 还必须要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 通过道德观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寻求“自然道德”“生态良心”。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 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肉体组织的概念。”[1]学校德育必须在生态危机面前扩展其功能领域, 重视其生态性功能的发挥, 培养和塑造具有人与人、人与自然规范的“完善伦理”的下一代, 这是生态危机对德育提出的新课题。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表现
1.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面对着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德育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起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使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顺从自然规律, 取消以往成为自然界主宰的思想, 形成新的生态观, 即充分认识到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规律、有秩序地联系在一起的。“当这种联系各组成部分的规律、秩序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事物运动的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2]同时还要“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情感, 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动机”, 即认识并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只有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价值和环境问题的危害性, 才能激发人们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的良好愿望。”[3]环境价值包括供人类栖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 德育强调环境价值旨在引导人们认识和体验环境对人类的多方面价值, 学会珍惜自然, 热爱自然, 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所以人对自然资源的态度应是取之有道, 既要维护生态平衡, 也要强调人类利益, 既不能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也不能肆意贬低人的地位, 自觉树立生存平等, 发展平等的人与自然平等观, 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 学会欣赏自然并积极美化自然,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原则, 进而将人们的“人类中心”思想转变为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
2.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促进自然完美后会获得一种自豪感, 拯救一只动物后又会收获一份幸福、一份愉悦, 而对滥杀动物, 滥砍滥伐等行为则会感到愤怒、内疚。在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自豪、幸福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一种生态道德情感, 这种生态道德情感是“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交往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人对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 也是人对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4]德育不是仅仅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更是要让人们从情感上对自然做一次内心的体验, 明确自己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上是与生态道德基本原则相符或相违背, 即是善或恶。
“人们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 从而得以对个人及社会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 并将这种道德认识与判断内化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 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和境界, 使得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 从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 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5]
3.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即生态道德交往, 是“人为着自己的生存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但保持道德性的活动, 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成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6]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 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的道德交往行为与其他道德行为一样, 都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样一个发展逻辑, 没有了对自然的正确态度与行为, 人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不会得到积极的改善。因此, 德育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 利用真实情景的熏陶, 使人们将所学的自然知识与自然现象的真实表现结合起来, 实地考察, 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并通过内心真实的切身体验, 唤起自然道德,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采取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的自觉行为。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 充分挖掘各自的育德优势, 要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 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 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社会的锻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7]首先因为儿童的可塑性大, 家庭教育对于形成儿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观念具有极大的作用, 所以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其次要利用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 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的培养;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构建人文环境。最后运用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广大公民进行全方位的生态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工具, 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宣传控制人口增长, 珍惜节约资源,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意义”。[8]激发广大民众参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热情和责任心, 转变长期以来与自然对立的态度和行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3]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6]朱家安.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育探索, 2006 (10) .
[7]朱家安.论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教育评论, 2006 (4) .
深化职专德育课改,营造课堂生态 篇8
关键词:职专德育,课堂生态,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多少年来, 人类无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对其肆意掠夺, 教育同样无视教育对象自身的发展和需求而对其盲目开发, 由此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教育应当和环境一样, 注意生态效应, 顺应自然, 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需求, 应势利导, 帮助孩子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本文从德育学科的特点出发, 大力推行政治课改, 努力营造课堂生态, 践行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在师生关系上, 营造学生自由成长的生态环境
1.教 师由 知 识 的 权威 走 向 平 等 中 的 首席
在传统德育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敢质疑发问, 势必限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其实, 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 教师在教学中应放下架子, 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 请学生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神秘感”, 建立平等的共同探究学习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当然, 这不意味着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放手不管, 教师应当凭着自身的知识优势, 在探究学习中发挥组织、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教师应充当“平等中的首席”。德育教师走下课堂的“神殿”, 放下居高临下的态度,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这是打造生态课堂的必要前提。
2.课 堂 从 封 闭 、专 制 走 向 开放 、民主
传统课堂追求一种“静”的境界。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默默地观赏。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教支配学、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 教学由双边活动变为单边活动, 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 教学日益走向封闭和专制。这种德育课堂摧残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禁锢了思想的自由飞翔。德育新课改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承认每个学生拥有的权利、尊严、思想、情感和需求。教师要放弃“满堂灌的做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与课堂, 踊跃发言,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的成长培育自由的土壤。德育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站在现代人角度, 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 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 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教师作为 课堂的组 织者应当充分利用德育课的智育、德育等功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让课堂 从封闭、专 制走向开 放、民主 , 这是营造 课堂生态 的重要保证。
3.关 注 学 生 的 个 性 存 在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应当为德育课堂的主旋律。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有个性尊严的人, 教师应把全班学生都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 宽容、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用“心”施教。不论学生智商如何, 我们都应当一视同仁,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让他们动手、动脑, 查阅、收集信息, 学会探究、体验政治, 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分享成功。教师尤其要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这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之, 德育老师应立足学科资源, 关注学生个体存在, 欣赏学生灿烂的生命, 还给学生自由生长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营造课堂生态的核心内容。
二、构建和谐、多元的生态课堂
1.转 变 学 习 方 式
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喜欢政治, 但不喜欢德育课, 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创设个案情境、角色扮演、智力竞赛、讲故事、辩论会等形式,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 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体验, 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推举小组负责人, 成员既分工又合作, 在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中获取政治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合作、竞争的生活能力。转变学习方法, 建立丰富、多样的德育课堂生态, 有利于学生健康价格的形成, 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地发展。
2.拓 宽 教 学 视野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偏重于德育学科体系的把握, 没有充分挖掘德育学科的教育功能, 没有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格、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良的知识营养造成许多学生成长过程中性格的不健全。德育学科肩负着雕塑学生灵魂的重任, 德育教师应开阔教学视野, 给学生“补血”、“补钙”。
3.构 建 评 价 体 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确立自信。”德育教学应该采取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 打破仅以笔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依据, 评价重心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探索过程和努力过程。首先, 建立学生自评法。学生依据每周、每月以来的学习情况, 对自评表中的“整合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活动参与积极性”、“沟通合作技能”等指标自我量化评价, 通过分析总结优缺点, 确定补救措施及以后目标。其次, 建立教师评价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课堂内外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情感效果进行评价, 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 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再次, 建立成长记录袋。坚持宽容、激励的原则, 通过多种形式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在德育课教学中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 参与课堂, 体验知识, 有助于教师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功能, 营造自由的成长氛围, 促进学生的性格完善、全面发展。
总之, 德育教学应顺应新课改潮流, 整合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这四个因素。追求学生成长环境的和谐、平衡和可持续性, 为学生的自由发展营造动态的、生长性的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职德育生态课堂实践探索与思考 篇9
一、何为生态化课堂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重点,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师生彼此碰撞思维,共同构建知识与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体现的特点有:
(一)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部分、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生态课堂是师生与环境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是环境中的人,环境能够影响人,同时人可以改变环境,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独特性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因此,生态课堂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显其能。
(三)协调性
生态课堂从生态学的角度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既包括生物又包括非生物,既涉及物质的又涉及精神的,还有动态和静态的,这些因子相互依赖、和谐共生,任何因子的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其他因子的改变。把握课堂各个部分、环节的联系性,形成多向互动作用,是生态课堂的要求。
二、中职学生德育课堂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新时代学生思想独立,但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往往较片面。在德育课堂表现上,中职学生出现了以下特点: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 理想信念方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老师通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者有些同学认为来学校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至于选什么专业,学到了什么都不重要。导致这些想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生对德育课堂兴趣不浓厚是一方面。
2. 道德方向方面。
所谓中职学生,就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从年龄上看,这些同学的生理正不断健全,心理上正经历着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上还有所欠缺,没有足够的能力分辨事物,道德方向容易迷失,所以德育课往往教学效率较低。
(二)教学环境分析
1. 学校对德育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对于不少人而言,其对职校的概念局限于学技术,导致德育在学校成了薄弱的环节,一些学校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忽视了德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保障性作用。往往等到学生出现问题了,才意识到德育的欠缺。
2. 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度。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论述强调了学生地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课堂缺乏多样的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结合以上的理论指导及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把握,我对生态课堂进行了如下实践:
三、德育生态课堂实践探索与思考
(一)生态环境的创设
1. 民主平等,和谐共生。
现代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假民主”的问题,看似是给予学生权利,但是最后的话语权仍然在教师那边,或者真的给学生权利了,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包办,给了权利也不领情。民主平等,强调充分尊重学生,耐心了解学生,积极鼓励和激励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学生上课认不认真,往往不在于你所授知识有多重要,而在于你是谁,你与他们的关系如何。很多学生认真听课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该任课老师,喜欢这个老师与他们的相处方式。我非常注重与学生的沟通,甚至是下课十分钟的闲聊,从沟通中获取有效信息(如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课堂上“投其所好”,把课堂内容与他们所关心的人或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把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教师讲解变成师生间的探讨活动。这样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
2. 生态育人,和谐共振。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对以教案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有一段生动的描述: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而生态课堂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采用多样的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甚至可以运用实践活动完成。在德育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推荐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这种方式当然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注重对于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培养,使学生各显所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职校你会发现有些同学理论知识学不进去,但是动手能力却非常强,碰到这类学生,我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结合他们的实践经验解释理论性的知识,同时鼓励他们多实践,实践出真知。
(二)建立教育生态的评价体系
生态课堂主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要给学生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唯成绩论优秀与否。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学生都各有优势,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的。我们要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学生的突出特长,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这是对每个生命体的尊重。在我的德育成绩评定中,我通常会按比例分为以下两个部分:50%试卷加作业成绩,以此评定对理论知识的掌握;50%活动成绩,用来衡量其他方面的表现。在活动方面则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如演讲、讲课、辩论、游戏,等等,主要考查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我发现了很多同学的特长及潜力,最重要的是同学发现了自身的长处,从而变得更加自信与乐观。
生态课堂使各要素各显其用,各彰其能,让课堂师生关系、师生与环境、师生与资源、师生与教学方法等关系更加和谐。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协调好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特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德育不再成为枯燥的说教,而是滋养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叶澜.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187.
[4]孙芙蓉.国外课堂生态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
[5]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南海出版公司,2011-11(第二版).
生态德育 篇10
一、明确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对传统的德育范式进行扬弃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道德视野更为宽阔的德育范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生存发展观,通过道德的生活方式建立人与自然世界和谐共融关系。因此,中小学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必须在传统德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新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引领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1.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生态德育的目标价值取向
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在主宰自然的同时,也在物欲的驱动下,逐渐失去了应有的节制和理智,生态文明意识逐渐淡薄,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固有的相互依存、和谐共融关系,致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此,要想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得到好转,必须立体化、全方位培养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社会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将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德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提升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精神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的生态公德意识。社会生态公德意识是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打造生态文明的德性基础,学生社会生态公德意识的养成与提升,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形成,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和落实,从而为和谐的社会氛围的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精神支撑;再者还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生态制度的意识。这不仅要激发学生产生享受自然的生态需要,还要让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制度意识,进而自觉地尊重和遵守对生态的制度。
2.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德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加大对学生生态德育的引导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生态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态和谐,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和谐,生态和谐不仅为社会和谐提供环境基础和物质保障,还为人的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生态和谐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也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因此,通过生态德育宣传和谐生态观,让学生认真审视自然的价值,养成爱护和尊重自然的意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显得极为重要。 其次,生态德育满足了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最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果背离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纸空谈,而生态德育恰恰蕴含了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这一基本诉求, 它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和爱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还要提高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且依据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德育既是生态人格的养成教育,又是迈向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1]。 养成尊重自然的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自觉地提升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培养他们对他人、对自然的包容精神,开拓他们包容和友爱的心胸,提高他们增进融合和沟通感情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以一种理性而平和的态度对多样的自然生态,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厚实的道德基础。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德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们在自然与人关系的处理上习惯于将人类的价值凌驾于自然价值之上,甚至认为自然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很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理性的生态人。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范型,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追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这种全新的道德教育观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产生保护自然和关爱自然的道德责任担当,还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学会热爱自然、享用自然,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胸怀建立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关系。其次,生态道德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基,实施生态德育不仅可以打破原有的只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及个性等片面发展的现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开放的视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生态道德责任感。再者,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的最好路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因此,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能全面提升他们的社会素质和生态素质,使其养成自觉的生态道德意识, 并自觉地将自身发展与自然生存相结合,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对自然价值的尊重结合起来。
二、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享用自然的同时,能够以一种全新生态道德视野,不断提升生态道德文明的思想觉悟,养成保护生态系统、爱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习惯,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必须积极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切实提高生态德育的实效。
1.彰显生态德育价值,实现德育目标的超越
个体在享受自然赋予的权利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价值的尊重、肯定和维护,唯有此, 才能唤起人类对自然的良知,产生保护地球家园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彰显生态德育价值。所以,中小学生态德育在解决生态道德问题时, 不仅要从法制与技术层面关注环境教育、传播环境知识,更要从价值观教育的视角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和谐,将道德教育的范畴从社会领域拓展到人文和自然领域,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继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此基础上实现并超越生态德育的目标。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认知,转变他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养成自觉保护与自身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关注人际道德的同时,学会以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于此同时,生态德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积极寻求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社会制度和生态伦理制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当下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促使整个社会朝着文明、和谐的生态方向发展。
2.开发生态德育课程,培养理性生态人
要实现和超越生态德育价值目标,培养有理性的生态人,必须开发完善的、符合生态德育规律的生态课程。具体而言,一是生态化德育课程必须能够充分表现出课程文化的互动,既与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体悟能力相互匹配,在学生的社会环境文化和道德文化之间建立动态的、意义建构的相互渗透的经验空间交汇区域[2],实现学生与课程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既有利于学生对社会、人生经验和精神世界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领悟,也有利于丰富和拓展他们的生态道德视界,养成生态行为的自觉。二是生态化德育课程的选择要与时代内涵相适应。社会的极速发展使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因此,德育内容也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和满足时代内涵的需求:首先生态德育课程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观,强调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让学生学会爱护和尊重自然,进而使自己的道德境界得到不断的升华;其次生态德育课程要体现科学的消费观,要让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进行绿色消费的意识,彻底摒弃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而进行破坏生态平衡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模式;再者,生态德育课程还要体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要让学生明确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才能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生态德育课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年龄特点,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挑选出最真、最善和最美的道德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同时教会他们辨别和抵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假、 丑、恶的失德行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培养真正的有理性的生态人。
3.创设生态德育环境,凸显德育实效性
造成中小学生态德育低效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德育环境与德育活动的相互割裂和疏离[3],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可以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与背景。因此,为了使生态德育能够全面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将生态道德内化为行为自觉,增强生态德育的时效性,中小学就必须构建一种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搭建整合社会德育资源的平台,充分发挥中小学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引领作用。首先,要致力创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学生生态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和谐的德育氛围。全社会要在加强社会道德价值引导和德育政策规范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能够弘扬社会正气和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活动,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生态道德规范的实践活动,促进其生态道德发展和成长;其次,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态环境。家庭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情感枢纽,家庭的生活礼仪、伦理观念、环境的维护和美化等内容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品德和谐健全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家长的生态道德素养、 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生态德育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的生态家庭环境意义重大;最后,要主动构建优良的校园德育生态环境。一方面, 中小学要通过多种方式将随机偶然、散乱无章的校内外德育环境要素进行主动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德育生态链,实现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共同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学要积极构建内部软环境,既通过生态德育课程建设营造生态文化,实现生态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和谐互动,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磨练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最终使他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以及传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生态空场,这就要求中小学必须确立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积极转换道德教育范式,拓展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 超越现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生态人。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 我们必须借助于生态学的理性方法,赋予学生无畏的环保勇气和纯正的自然理智,让其以一种进步与开放的姿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真理,进而探寻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张等菊.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6(6).
创建绿色学校 开展生态德育 篇1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53-0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无可争辩。“绿色学校”的称号是对一所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的意识和行动上的肯定。我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了生态德育教育。所谓生态德育,是指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指教育者(教师)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形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并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开展生态德育。探索活动的开展和教育的方法,校园生态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开展“快乐劳动”活动是生态德育的有效手段
结合环境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的有效途径。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养成爱护环境和热爱劳动的习惯,我校从2005年开始,开设了每天十分钟的“快乐劳动”特色活动。每天午后校园响起《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伴着这首轻松活泼的曲子,老师和孩子们个个卷起衣袖,拿着工具,投人到卫生保洁工作中。学校将“快乐劳动”向家庭和社会延伸,有效发挥了活动的辐射作用。如今,学校开展“快乐劳动”活动已经有6年的时间,它打破了传统的“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模式。校园在“小蜜蜂”地辛勤劳动下,天天都如花园般整洁美丽。“快乐劳动”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爱护环境、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环境教育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变得自信、自强、有主见、有创新,有效地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曾对我校“快乐劳动”活动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快乐劳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创新,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的有效途径。
学校还创造性地把环境教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探索生态德育的新途径。2005年4月我校被教育部定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通过大量的调查了解,我们认识到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998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把发展海洋事业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发展海洋事业,建设世界海洋强国,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是首要任务。而全民族海洋意识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当代青少年儿童是未来开发海洋的生力军,我们必须从小就使他们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培养他们热爱海洋的感情,树立起强烈的海洋意识。为此我校开展了“向海洋进军”科技创新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珍惜保护,有偿使用,避免浪费。此外,学校与南宁市海洋局、南宁市科协、广西科普基地共同成立了南宁市第一个“做中学海洋科学教育基地”,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指导孩子们探究海洋的奥秘,带领学生一起做海洋生物科学实验,进行海洋生物研究。我们以“向海洋进军”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通过活动具备了环境知识,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由于活动普及率高,趣味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和赞赏。学校为此被全国少工委授予“童趣杯”环保特色小队,又获全国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二、开展校园环境绿化。创建绿色学校
绿色象征着和平,象征着自然,象征着环保,充满着希望,意蕴着美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对于振奋学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美的环境犹如艺术的殿堂,对于置身其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道德信念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中国园”是学校精心打造的景点,它紧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园”里有花岗岩铺成的大型“中国结”,结上的民俗节庆和十二生肖让每个滨湖人在校园里有了归属感;有“中国地理立体微缩图”;有大型“算盘”雕塑,上面“拨”出了滨湖建校落成的纪念日;有荷花盛开鱼儿嬉戏的梦泉;还有长16米、高3米的56个民族“中国娃”浮雕及可容纳数十名孩子共同书写的“《论语》节选”书法长卷。站在中国园的门口往里看,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那座拔地而起的假山。假山上有崎岖的小路,有别致的凉亭,还有翠绿的小树,娇艳的三角梅。假山前的池塘里池水碧绿,周围一棵棵绿油油的小草在风中摆动,小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柳絮,它们迎风摇曳,婀娜多姿。置身于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孩子们怎能不陶醉?他们在作文中写道:“课余时间.同学们在这里放松、嬉戏,感受着祖国的文化,陶冶情操。中国园如画龙点睛,给我们充满梦想的蓝色宫殿平添了中国特色的韵味,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校园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建设,都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创建绿色学校,其目的是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让生态德育理念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环境的魅力去影响人、造就人,最终使之内化为师生的素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建设校园文化。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每年寒暑假,我们大队部都向学生征集环境保护方面的美术作品,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或绘画,或手工,制作精美、意义深刻的作品,其中的教育意义是任何外在的说教所不及的。我们的墙壁文化、走廊文化、课室文化,都尽量做到以环境保护为突破口,从各个方面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由学校大队部牵头的“美丽天使”“环保小卫士”以及各班级的红领巾志愿者等岗位,都积极对学生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职责。学校每月还进行小绅士、小淑女行为、学习好习惯优秀班级的评比。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操作技能,学校建成了“生态园”,开展“我为校园添新绿”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对生态园进行维护、绿化,建立环境实践基地。学校随时对各班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评比,以此督促和增强同学们的环保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是生态德育的主渠道
现代教育中,环境教育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应当辐射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因此,我们把环境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为了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渗透不走过场,我们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教材,对现有课程进行再度开发,找准所教课程的结合点和渗透点。例如口语交际课《治理“五乱”我争先》。通过同学们自己收集有关环境的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口语报告,创编治理“五乱”新童谣。有的学生在自己创编的童谣里写到:“大大手,小小手,治理五乱手牵手;你自觉,我自觉,整治五乱靠自觉;鸟也语.花也香,没了五乱人人夸;你的家,我的家,和谐社会靠大家。”不但达到了口语训练的教学目的,还让同学们了解了关于环境的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的技能。阅读课《夏夜多美》,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对美丽环境的欣赏,同学们更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既注意了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又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校园生态德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内涵、意义非常深刻,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我们在开展校园生态德育的过程中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做到合理有序。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使同学们形成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生态德育的内涵和意义,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校园生态德育工作前景更加广阔。
生态德育 篇12
本研究通过高校校园网、BBS等网络媒介, 以及部分高校的实地考察, 就大学生对高校德育绩效的评价进行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状况的评价不高, 对德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也不高。这真实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现象。
绩效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看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否具有成效。从高校德育的主流状况看, 我国以往的高校德育是取得了一定的绩效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也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现象。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有些大学生的理想不够明确, 信念不够坚定, 价值观取向不够积极, 甚至还有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情形, 存在的问题很多。
影响高校德育绩效的因素有很多, 导致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现象的原因也相当复杂, 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的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观念上存在误区、要素上有一定的缺失、制度上有待改善、环境上亟须适应。简单来讲, 就是观念 (Notion, N) 、要素 (Element, E) 、制度 (System, S) 和环境 (Surroundings, S) 四个影响因素, 可以称之为“NESS”绩效影响因素:第一,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观念落后。培养学生上重“术”轻“德”, 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制约了高校德育绩效的提高。第二, 高校德育要素的缺失。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德育理论、德育主体、德育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目标、德育反馈等要素, 如果这些要素出现缺位、各要素之间相互离散、摩擦或掣肘, 就会导致诸要素不能有效协同配合, 整个德育系统就处于无序状态, 无法产生强大的德育合力, 最终导致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第三, 高校德育制度有待进一步改善, 弥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缺陷, 提升德育工作运行机制的活力和科学性。第四, 高校德育内外环境变化亟待适应, 重视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影响的作用。
高校德育要取得理想的绩效, 势必从生态位的视角出发, 在观念、要素、制度和环境这四个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一、树立以生态位理念为特点的高校德育绩效观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 其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在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校德育就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 高校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大批具有良好德性的大学生。然而, 对于这样的德育活动, 人们很少去关注其绩效, 很少去思考德育的结果与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 更加没有人从生态位的视角去考察高校德育的绩效问题。这便是一个观念问题。教育观念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是提高德育绩效的前提。当下高校必须提升理念, 改变观念, 以生态位理念为视角, 树立高校德育的整体大局观;以绩效理论为指导, 树立高校德育绩效的可持续发展观;结合“与时俱进”的理念, 树立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二、结合高校德育要素的生态位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高校德育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 它存在着自身的系统结构, 其德育理论、德育主体、德育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目标和德育反馈七大构成要素在此生态系统中都占据着各自的时间、空间和功能位置。高校德育的绩效是这七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要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 就必须优化高校德育过程的诸要素, 在分析其各自所处的生态位的基础之上, 使各结构要素合理归位, 各尽其能, 进而实现高校德育绩效的最优化。具体而言, 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建立合理、明确的高校德育目标;第二, 重视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第三, 建设高素质且与德育对象相匹配的德育工作队伍;第四, 充分发挥大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观能动性;第五, 结合时代与地域特点丰富高校德育内容;第六, 倡导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第七, 加强科学的高校德育反馈。
三、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
资源是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的, 并以其效用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及要素。在高校德育过程中, 同样需要各种资源的储备与消耗, 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声誉资源等。如前所述, 这些资源是维护和发展高校德育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也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客体, 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种德育资源的配置状况, 决定了高校德育的绩效水平。而要使德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实现各资源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 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生态、合理的德育制度安排。人性是有缺陷的。人的恣意、自私等缺陷又是富有弹性的。因此, 仅仅通过道德说教予以规训、改造是不够的, 还必须通过法律、规范、条例等制度化的理性力量最大限度地予以刚性的遏制。制度自身具有其一定的特点, 如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明确性等。这些特点能有效弥补高校德育的不足, 有利于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建立健全德育运行机制;第二, 构建德育生态竞争机制;第三, 重视奖惩激励机制;第四, 建立多方位的综合导向机制;第五, 构架坚实的德育保障机制;第六,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
四、适应并营造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高校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必然是处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 所以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各种影响。环境氛围的整体作用, 对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影响很大。然而, 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并不仅仅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既包括高校德育系统被动地适应生态环境, 受环境的影响, 又包括高校德育系统主动地去利用环境和优化环境, 努力营造一个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使得生态环境与高校德育系统各要素相互协调, 形成一个正向合力, 从而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对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做好校园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 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第二, 结合生态位的理念, 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第三, 配合家庭环境的差异, 适时调整德育各构成要素;第四, 树立积极的校风学风, 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提升高校德育绩效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 其对策应当是多方位、多渠道的, 并不以上述几种具体的途径为限。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 实际上是高校德育各个方面综合优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4]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5]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3) .
[6]谢苗枫.助学贷款违约率6年飙升13倍, 大学生怎么了?[N].南方日报, 2010-01-12.
【生态德育】推荐阅读:
高校生态德育06-16
生态化德育09-09
德育生态课堂构建研究09-07
德育的生态性功能09-14
德育教育-德育07-23
论德育的形式-德育07-10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德育05-15
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载体07-20
幼儿德育工作“八化”-德育07-21
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