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师范生

2024-09-21

音乐师范生(通用12篇)

音乐师范生 篇1

摘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音乐师范生群体是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有效提高音乐师范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在于同学们自身内在要求的激发与引导, 并在人文知识、音乐认知、实践锻炼、科研创新等方面加强培养, 从而使自己成为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音乐师范生,内在要求,素质,自我教育

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是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需要, 时代呼唤高素质音乐教师的涌现。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 要求音乐师范生素质优良、专业过硬、技能完善、全面发展。为能更好地承担这份教育使命, 作为音乐师范生的一分子, 从迈进高校的那天起我就在思考如何加强专业文化课学习,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所谓素质, 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并发展起来的生活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总和。而音乐师范生的素质, 是我们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音乐技能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之和。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的要求, 适应未来工作挑战的需要,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应该在以下方面积极努力。

一、自觉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底蕴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要表现音乐魅力, 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我们今天的音乐师范生就是明天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 将承担着传播“音乐美”的重任, 时代要求我们不但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 将来走进课堂时, 不仅能上好专业课, 而且能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更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关怀, 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但由于前期高考指挥捧的作用 (文化课成绩要求合格) 和后期高校专业课学习任务相对繁重等因素的影响, 客观上我们音乐师范生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音乐专业课的学习上面, 致使我们大部分同学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另外, 进入高校后由于我们少部分同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文化基础课学习呈现出一种不重视和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 也导致了我们文化素质水平止步不前。低文化素养前提下延伸出来的低认知水平和低感悟能力, 将严重制约着我们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因此,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应该成为我们音乐师范生的第一内在要求。

人文素质培养是相对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自我教育和教育的活动。在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活动过程中, 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我们的个人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 从而为我们“建立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如果我们只有单一的音乐专长, 文化知识贫乏、文化涵养低劣, 将无法适应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人文科学的基础性、稳定性和非功利性的性质可以起到寓教于美, 寓教于乐, 春雨润物, 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师范生如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一要合理制定自己的人文学科阅读计划, 不断扩大阅读的面与量。我们要通过大量阅读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 尤其是中外历史名著, 从中吸取文化素养, 陶冶自己的情操, 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由于时间因素的限制影响, 这里的阅读只强调要有一定的量与面, 边阅读边思考即可, 不需要深入的研究。二要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自觉关注并接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音乐艺术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结晶, 其本身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的教材。如声乐学习中优秀的民歌、艺术歌曲等隐含着许多动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音乐欣赏中所呈现出的精妙绝伦的人类灵魂的声音, 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所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充分彰显了鲜明的人文性, 我们要自觉地加以挖掘和体验, 从中去发现和感悟音乐的美, 在音乐专业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

二、自觉加强音乐认知的培养, 努力夯实自身的专业学科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 艺术素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气质。艺术素质的提高对我们音乐师范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其前提是我们要加强对音乐认知的培养。音乐是一种时空艺术, 需要我们通过听觉去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而我们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有音乐本身结构方面的, 如音高、音色、强弱、节奏、节拍等;有音乐表演情绪和情感方面的, 如欢快、悲哀、抒情、激越等;也有音乐创作风格方面的, 如古典、浪漫、现代等, 对这些感知方面的培养是我们学习音乐的基础。我们体会到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首先要从聆听开始, 要了解乐曲的旋律、体验乐曲的情感, 在教师的引导下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本质。这里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对音乐浓厚的兴趣, 多角度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加深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应该清醒认识的是:作为音乐师范生, 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将来面临的职业是音乐艺术教育。那么, 我们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就不能只停留在感知阶段, 而要从感受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从深层次去分析音乐作品, 注重加强自己感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声乐学习中的和声、织体, 以及到每一首具体的音乐歌曲, 要求我们不仅要能听出什么是优美的声音, 而且要知道这种优美的声音是怎样得来的, 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获得优美声音歌唱的技能。因此, 我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自己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抓住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机会去模仿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 通过自身对具体作品的直接体验来反复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从而使我们对音乐的认识达到“知其然, 而知其所以然”。

三、自觉参加实践锻炼, 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表演技能

音乐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创作、表演和欣赏等实践环节中, 音乐表演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环节, 通过学习音乐表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知音乐和理解音乐, 为将来走进课堂走上讲台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相比于其它的表演艺术, 音乐的表演对表演者的技术性要求更高。如何提高我们音乐师范生的表演素质, 我们认为:一是要坚持长期的基本功的训练。在音乐表演各个专业领域中都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训练方法, 我们应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训练。如学声乐的要进行发声方法和气息控制的训练, 掌握吐字行腔的基本技能;学钢琴的要进行触键运指、手背重量和踏板技巧运用的训练;学弦乐的要进行按指与揉指、换把与弓法变换等方法的训练, 等等。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有目的地将所获得的技巧与技能运用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中去加以训练, 最终达到音乐的表演技巧与深刻的艺术表现实现完美的结合。二是要加强心理活动训练,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要使自己的表演感动听众, 能表现出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情感内涵, 表演者除了要通过冷静理智的安排与设计来实施表演活动外, 还必须将自己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 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达到声情并茂和动人心弦。要做到这点, 必须加强自己心理活动的训练。心理活动中的认知方面主要是指人的理性认识能力, 它包括人的认知与记忆、判断与推理等要素。人的这些能力对音乐表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音乐记忆力的培养, 音乐的记忆力是音乐表演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音乐表演者必须把自己要演奏或演唱的作品牢牢地掌握在记忆中并上升为内心的感受, 才可能进行全神贯注的表演和再创作;再比如坚定意志力的锻炼, 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培养, 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刻苦练习来克服临场紧张的心理状态。三是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自己的表演阅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音乐师范生在校期间提高自身表演素质的很好舞台, 我们要积极争取每一次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不断磨练和完善自己的音乐表演风格与形象。

四、自觉参加学术研究活动, 努力培养音乐艺术的创新素质

音乐的发展在于创新, 音乐师范生良好的创新意识是未来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成为具有学术研究创新能力的音乐教育人才, 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我们音乐师范生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形势的发展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客观需要, 我们必须在正常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艺术创新活动的实践中去。然而, 音乐艺术的创新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有知识的积累过程, 而且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地艰苦追求。如何培养音乐艺术的创新素质, 我们认为在大学学习阶段, 首先, 要加强知识积累, 自觉增强创新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为我们聘请的国内外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表演家所开设的讲座、交流座谈和演出活动, 学习和吸收这些优秀专家们的音乐教育理念、教育创造能力、学术思维能力和音乐表演技能, 从而引发我们对音乐的深层次认识与思考。其次, 要积极申报学校为我们本科生所设立科研项目, 并主动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 在具体的项目研究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科研阅历, 积累从事音乐创新的经验。第三, 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 注意收集音乐教育的原始元素, 做音乐艺术创新的有心人。有位哲人曾说过:“音乐来源于生活”, “只有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音乐艺术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都说明, 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音乐闪光点。因此, 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感受和收集有价值的音乐教育素材, 为将来更好地从事音乐教育研究和音乐艺术创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音乐师范生群体是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充分利用在校的有限时间和丰富资源, 刻苦学习、不断磨练,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音乐教育事业有用人才。

音乐师范生 篇2

各位老师好!

我叫xxx,2005年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师范音乐班。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曾获得“江苏省优秀辅导员”称号、无锡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能手、无锡市小学音乐课比赛一等奖、参加省七市八郊区汇课比赛获得一致好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校“情知教学”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教改课题实验。形成了“情知互动,寓教寓乐”的教学风格,依托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特性吸引、感染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潜能,培养引导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兴趣。

音乐师范生 篇3

[关键词]音乐专业 师范生 学业与职业

[作者简介]王莉(1966- ),女,湖南长沙人,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及研究。(天津 300387)

[课题项目]本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206)。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94-02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作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在各大企业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逐步被引入到当今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中。从本质上讲,职业生涯设计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即通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使其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大学生就业难,而且使全社会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且增幅较大,已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的局面,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音乐专业师范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学校和大学生双方应积极做好分析,寻找对策。笔者认为,音乐专业师范生从一入校就必须从学业和职业两方面着手做好生涯策划,要立足于学业和职业,设计音乐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规划。

一、音乐专业师范生学业的策划方案

(一)真正了解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

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具备在基础教育音乐教学和从事教学研究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国民音乐教育师资。它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术理论、基本原理及中外音乐历史知识;具有相当程度的演唱(包括视唱、合唱)、指挥、钢琴演奏、伴奏能力;具有一定的作曲知识和审美能力并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初步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熟悉音乐教学法及音乐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初步具有进行专业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因此,音乐专业培养的师范生既可为基础教育培养音乐师资,也可为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高校系统、宣传媒体等培养师资或人才。

(二)加强“从教”能力的培养

要突出教师教育音乐专业的师范性。师范性的课程设置必须为培养基础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实用型的、复合型的人才服务。

1.音乐教学法是音乐专业师范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要培养学生音乐课教学的组织、实际操作能力,必须让他们掌握音乐教学法。因此,教学法课程不该放在大四,而应该从大一就开始渗透。同时,还要加强对音乐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要使音乐专业师范生重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请有教学经验,对教育学、心理学有深入研究的专业教师教授音乐教学法课,做到形式活泼、深入浅出;聘请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与教授音乐教学法的教师进行交流、探索,使实践与理论紧密衔接。

2.声乐、钢琴、舞蹈和乐器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实用性和综合性。师范类声乐专业是要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普通师资的。因此,在开设声乐个别课的同时,也要开设声乐小组课和大课,对学生进行声乐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声乐史、教学法等)和了解嗓音变声期的嗓音保健与生理卫生知识,使学生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都有所掌握,既掌握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又能演唱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特征的艺术歌曲和通俗歌曲。钢琴课也同样采取大、中、小课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中外弹奏作品的流派沿革、风格特征,逐渐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知识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增强他们作品处理的艺术表现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钢琴伴奏课可采用数码钢琴的大课形式,并将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另外,对舞蹈课也要有所整合,让学生对各类舞种、编舞和形体训练知识有所了解。因此,我们要开设两年的舞蹈训练课和一年的舞蹈编排课,这样学生毕业后既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又会使自己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有用武之地。声乐、钢琴、舞蹈、器乐等能力的训练可放在艺术实践课上进行加强。这种实践课可从大二开始一直贯穿到大四,每周安排4个学时。还可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音乐会,把其列入实践课成绩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组织排练声乐、钢琴、舞蹈、器乐节目的能力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的能力,又增加了学习课时,还增加了艺术实践的机会。

3.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培养目标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一般安排在大四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周,采取的是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因此,师范院校应与中小学联合建立实习基地,让师范生从大二开始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每年实习6周。让学生在大学指导教师和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的协作下,进行见习、听课、备课、上课、参加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担任班主任、组织课外活动等,获得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音乐专业师范生的人文修养和素质

现代社会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具备跨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对于音乐专业而言,更应加强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方面的训练。在课程安排上应为:首先,加强音乐理论课(如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欣赏)的学习,丰富学生全面的音乐修养。其次,开设美术、戏剧内容的选修课。音乐专业师范生必须选修一门美术、戏曲课程,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学校人文平台提供的跨学科课程,学习国内外优秀人文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再次,加强资料建设,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院校图书、音像资料、校园网。加强专题研究活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之中。最后,加强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音乐专业学生在这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应加强多媒体与电脑音乐制作的学习,加强课件制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锻炼。

二、音乐专业师范生职业策划方案

职业策划指导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首先在低年级要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对比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以及自身的不足,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学习目标,确立职业方向。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新生入学教育,开展成才教育,培养职业意识,通过问卷调查、职业兴趣测试、专家讲座等形式,介绍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性质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到学年末,再让学生写自我总结,剖析其对个人能力、未来职业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二)第二阶段

在中、低年级时通过调查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学习,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再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定自己将来发展的职业目标,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准备。例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介绍职业与性格相匹配、“职业锚”等方面的理论,介绍面试、求职等方面的技巧;指导学生征求家人、朋友、专业人士对自己职业选择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利用固定的时间接受学生的咨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指导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来校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指导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选修、辅修第二学位;邀请校友回校与学生交流,结合专业理性的进行职业定位,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校园网指导学生了解与自己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组织和机构。对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提供公共关系学等学习课程;对专业综合能力不够的学生,提供实际综合学习课程;院系还可设立模拟招聘现场,使学生提早了解社会对职业的要求,增强对职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大二或大三阶段提前参加招聘会,提早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等。

(三)第三阶段

在第四学年,学校要督促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要举办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讲座;组织学生毕业实习,指导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解社会职业,以取得及时、真实的职业信息。可组织学生参加招聘辅导班;针对学生个体帮助其完善求职材料;利用双选会和行业展览会收集求职信息、撰写简历,指导学生的求职技巧;掌握国家人事、劳动部门就业相关政策;同时,学校还要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各项服务和指导工作。

三、音乐专业师范生学业与职业综合策划方案

音乐专业师范生在校期间,如果不具备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只进行职业策划,好比知道社会需要何种产品,而没有生产这种产品的能力;而如果具备了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不进行职业策划,好比不知道社会需要何种产品而胡乱生产产品。所以,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学业策划与职业策划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因此,音乐专业师范生既要加强专业的学习,如加强声乐演唱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声乐教学能力的学习、钢琴演奏和理论知识的学习、钢琴教学能力的培养、各舞种的学习和编导、形体的掌握、器乐演奏和理论知识的掌握、钢琴伴奏的运用、合唱指挥的学习运用;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作曲知识的应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运用等。还要重视教育实习以及实习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各种实践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特点,分析、了解自我,树立职业目标,制订职业策划方案,根据个体的职业目标,进行学业方案的策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在大二或大三提前参加招聘会,搜集求职信息,通过撰写简历、参加面试等进行分析、准备,以弥补之前存在的不足,补充知识,培养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各项准备。音乐专业师范生如能真正做好学业与职业策划方案,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将使每一位学生早日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探讨音乐专业师范生的职业生涯策划是一个很有必要且很迫切的课题。我们要切实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国情,帮助音乐专业师范生规划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指导他们正确地做出职业选择。同时,随着21世纪的到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师范院校,不但要承担起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引导师范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的策划与开发任务。音乐专业师范生学业和职业方案策划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训过程。我们要理论联系实践,促使学生较早地树立职业意识,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使生涯策划方案对学生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使音乐专业师范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黄葳.教师教育体制——国际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2):365.

音乐师范生 篇4

一、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 想要上好小学音乐课, 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生的年龄为6到12岁, 是童年时期。这个阶段儿童的主导生活是学习。学习活动能够促使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的抽象逻辑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等都是通过成功的学习任务而发展起来的。儿童时期的注意力不集中, 一般很难较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 所以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很容易开小差或被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课堂的突发事情会比较多。

二、小学音乐课堂常发生的突发事件

正因为这样, 小学的音乐课堂也是一个不平常的音乐课堂。为什么说不平常呢?因为课堂上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它们是来自各个方面的。有外界因素, 比如说一个篮球打到教室的玻璃上, 学生们立刻讨论起来, 有的甚至跑到教室外观看。正在上着课, 一只鸟从窗户飞了进来, 教室里顿时变成了捕鸟行动。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课堂上后排的同学传出了打鼾声, 有的同学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等。除了这些还有来自老师自身的, 比如说没有充分备好课, 或是语言运用得不得当与学生发生

能够看到出类拔萃的从高师院校毕业出去的体育篮球专业学生裁判员的身影。要达到前面的培养目标, 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 让领导和教师都重视对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教学,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 增加裁判课授课的时数和实践的机会, 这样就能够提高我们学习裁判法的信心, 提高裁判能力, 激发从事裁判工作的兴趣。甚至还可以在学校里成立专门的裁判员活动小组, 把那些热爱裁判工作, 有一定发展前途的学生, 组织到一起, 并由专门的指导老师带领, 充分发挥他们这方面的才能。加强思想作风、裁判理论、专业外语和临场工作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使他们能够掌握临场执法的技巧, 在比赛中做到公正、准确、认真, 真正地能够提高高师院校篮球专业学生裁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百振.体育竞赛裁判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巍等.篮球场上裁判员执法技巧[J].辽宁体育科技.2003 (4)

冲突等。

在我的学生实习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突发事件。有一天给二年级的同学上音乐欣赏课《跳起舞》, 在介绍维吾尔族的特点时她说到:“维吾尔族有很多既漂亮又能歌善舞的姑娘。”这时候一位男生对坐在前排的一位女生嘲笑着说:“你那么胖, 是哪个族的呀?”女生的脸立刻红了, 然后伏在桌上哭了。还有一次我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 在课上和学生谈论友情, 就叫他们举例一些关于友情的歌曲。一个男生积极地站起来说《找朋友》, 我还没来得及回话, 就听见旁边一个男生小声的说:“那么幼稚, 干嘛不去念幼儿园啊。”举例的那个男生听见了, 抓起一本书就扔了过去, 两人在课堂上争吵了起来。

其实,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还有很多, 那么,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 老师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三、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提升教学效果

(一) 精心备课

在走入教室之前教师必须精心备课, 处理好一切知识层面上问题, 决不能在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一节课想要讲得成功, 精彩的导入是绝对少不了的。导入水准的高底决定着这节课的教学氛围, 并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要做出一个精彩的导入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联系社会实践, 并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了这些其实仅仅只能算是合格。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怎么样, 是积极还是消极, 是被动还是主动, 其操作效果怎样。而做好这些事只能靠着勤奋的努力及深厚的教学机智。所以说每上一节课必须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当然精心的备课并不只为教师的便利, 更大程度上是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当这节课的知识被设计的简单、易懂, 学生也就能够认真地跟随教师的脚步走下去。

(二)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特例独行的学生存在, 就把他们称为课堂上的“冲锋大将”吧。他们遇到困难总有自己的一些思路, 而且非常“勇敢”的表达出来。而一旦在正常的教学中出现这样的独家见解, 往往会引起全班同学的高度关注, 所有的眼睛和耳朵都聚齐在了教师身上, 什么样的心态都有。

有一次在课上有学生问我喜欢什么乐队, 我说我喜欢“别安乐队”, 学生们就笑话我, 说我老土, 现在人家都在流行周杰伦。我就跟他们耐心的解释,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都偶像, 别安乐队对老师这一代人的影响, 就像现在周杰伦对你们的影响一样, 希望同学们也可以理解老师。

仔细想来,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他们的思维并不成熟而且经

[3]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胡加时.篮球裁判员具备的主要心理素质[J].篮球.1991 (5)

[5]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王锦明.篮球裁判理论与实践[M].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0[7]郭玉佩.篮球竞赛裁判手册[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8]周润泉.篮球比赛赛场消极情绪及调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

[9]熊卫权.影响篮球裁判员临场心理素质稳定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4 (6)

[10]赵强.论篮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J].四川体育科学.2004 (12)

洪志坚, 男, 中共党员, 83年4月出生, 先就职于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 担任体育教师。

常带有情绪性。所以当在课堂上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 必须保有良好的心态, 以一种宽容的心态面对他们, 绝对不能自己也带有情绪, 要承认上课其实就是一种挑战。

(三) 充分运用教学机智, 以幽默的力量化解危机

有了这种课前准备, 当然胸有成竹一些。可是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具体的课堂操作。最困难的事情是, 你必须首先面对那些兴奋的“冲锋大将”们, 这个时候一定要照顾他们冲锋陷阵的荣耀之心, 给他们吃第一只螃蟹的光荣。当然照顾不是为了纵容, 把他们的发言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是最终目的, 因为他们往往能影响一节课的风向。

比如, 课上女生被男生说哭了, 我走下讲台说:“每个人的审美观念都不同, 在唐代就是‘以肥为美’, 换在唐代的话, 我们还可以参加选妃呢。”同学们都笑了, 哭泣的女同学也抬起了头。笑声过后再跟学生解释, 其实无论是胖还是瘦, 只有身体和心理健康才是最美的。

(四)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课堂中的状态不佳者

当化解了“大将”们带来的困难以后, 就要着手应对状态不佳者了。他们虽然不影响一节课的整体进程, 可是教师也绝对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 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 也是一个坚持的过程。

四、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千变万化, 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呢?

(一) 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

1. 提高教师的观察力

教师的观察力, 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而主要是对教育对象 (学生) 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观察力, 才能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兴趣是教师观察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观察动机, 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 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真挚的感情, 把目光和精力投入到学生中去, 才会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教育学生。

观察不是随心所欲的事, 需要耐心细致的性格, 锲而不舍的毅力。教师只有具备特别的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个性心理品质, 才能切实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2. 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1) 具有敏捷的思维

思维的敏捷性, 表现为教师对课堂上或其他教育活动中突然出现的情况反应迅速, 处理及时, 能根据新情况迅速选择, 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保持正常状态。教师思维要敏捷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 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 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其心理状态也会有所变化, 教师的思维要适应这种变化, 甚至超越这种变化。

(2)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 (提出的) 各种各样问题都需要教师迅捷地做出反应, 及时地给以回答。

(3) 如果教师思维不畅, 反应迟钝, 就会影响教学进程, 贻误工作。

(2) 具有广阔的思维

思维的广阔性, 是指教师遇事思路开阔, 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 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所提的问题, 常常是方方面面, 各各不同。教师要想圆满解答学生的各种提问, 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开阔的视野;知识陈旧、单一, 思路狭窄, 是无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3) 具有深刻的思维

这是指教师遇事能一眼看出问题的本质, 而不被表象所迷惑。教师思维的深刻性:

(1) 由教师传授知识的特点决定的。教材上的知识大都是经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规律性知识, 如果教师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 把握不住本质, 就难以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

(2) 教师教育学生也应能透过现象抓本质。

(4) 具有条理的思维

教师必须具有清晰、条理的思维品质。上课先讲什么, 后讲什么;处理问题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班级工作如何有条有序;整理资料如何一目了然等等, 这些都要求教师井然有序, 才能事半功倍。

(5) 具有创造的思维

教师思维的创造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传授知识时, 必须能根据学生实际, 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 加以提炼概括, 甚至重新编排组合, 使之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东西。二是教师在传授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同时, 还担负有积累经验和精神财富的任务。而任何有益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都是创造的结晶。所以, 凡是有成就的教师, 都具有可贵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二)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 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 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 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1.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 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 如何对症处理”等。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 或者无动于衷, 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 积累经验教训, 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以求得最佳效果。

2.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 一成不变, 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 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进一步优化。因此, 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 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 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3) 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 除了以上所说的设计反思和验证反思外还可以自我反思。教师在课后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自我反思。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 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 会有什么不同, 什么相同, 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等等。

因此, 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未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 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 从而发现问题, 学会研究, 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 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课堂上的奥秘不是几句话就能诉说完的。虽然只有教师和学生两类人, 但是这其中的相互关系却盘绕如蛛丝。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 慢慢体会, 细细总结之后定能有所感触, 有所悟, 要上好一堂课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教学ABC[M].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

[2]谢嘉辛.音乐教育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8.

[3]赵宋光.赵宋光文集[C].广东:广东花城出版社, 2001.

[4]舒泽池.音乐教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5]萧友梅.萧友梅全集[R].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6]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师范类音乐学习心得 篇5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就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的课堂上老师教学为主体更换为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创造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我们来设想一下,例如:上一节欣赏课,如果教师先将曲名,作者,作品的表现内容等介绍给学生,这时学生还没有听到音乐,就已经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框框里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作品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和联想。所以,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意境,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探索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被别人夸奖,那么,积极地评价是学生的一个对症好药。学生博得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在课堂上会表现得格外有积极性,与老师的配合也就默契了许多。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愿意去表现,思维开拓了,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动起来了,好展开了,音乐课效果也就随之有所体现。

二、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学习效率。所以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音乐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途径也是非常多的,例如:

㈠有些学生时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的学科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因该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技艺去吸引学生。自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关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喜欢崇敬这样的老教师,从而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带的课目。如果反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对这门课没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用此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求。使得学生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然后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作为教师要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精湛的技艺进行教学,是所教的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㈡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科学,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同时也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所在,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对高雅、健康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他们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作品上来,这样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创新。三.从同学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中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的喜欢流行音乐。身边的MP3中满装了最流行的歌曲,周杰伦、蔡依林等等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闲下来时张口闭口也都在讨论某某明星是否出了新专辑。由此可见流行音乐慢慢的已经成了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红歌”同学们都不感兴趣,甚至非常排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的面对呢?

一直以来,在音乐教育中对流行音乐是持抵制态度的,认为流行音乐有勃于高雅艺术。因此在教材中流行歌曲是很少见的。我们不少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学生唱课本歌曲时如同嚼蜡,而唱流行歌曲时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为什么流行歌曲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流行歌曲是否可以走进课堂呢?我认为,学生如此喜欢流行音乐,教师不该、也不能把它拒之门外。我们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索性尝试采集部分流行歌曲,作为教学资源,把它引用到音乐课教学之中。例如:利用流行歌曲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找来学生熟悉,会场的流行歌曲的曲谱,让他们来视唱,大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都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引用流行歌曲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师范音乐教学培养能力浅析 篇6

关键词:师范音乐 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45-01

1 师范音乐教学重要性及实践教学思路

师范音乐教育面向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培养优秀教师人才,由于教师岗位的重要性,因此师范音乐教学不仅应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音乐知识的传授培养,同时应辅助学生形成综合学习素质,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令学生在走向教育岗位后能巩固音乐基础教育,树立良好的师风,为人师表,做好音乐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由此可见,师范音乐教学对整体国民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方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师范学生通常具有较扎实的音乐功底基础,然而由于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令师范音乐教学面临着一定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明确学生核心优势。引入长笛乐器演奏,还可适时传授给学生该项乐器吹奏技巧、应用方式,通过对所学歌曲的自主演绎、旋律吹奏,可令学生音乐视野全面扩充,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全面热情,进而调动实践创造力。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可令学生进行主旋律的演绎吹奏,令其对乐曲的感性认识全面提升,而后再进行深刻的体味欣赏。该类教学模式可令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优势,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同时,还可调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认知能力,体味音乐内涵情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进而优化学习效果。

2 引入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师范音乐实践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造能力水平,应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令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中感悟音乐形态,深化音乐情感,激发想象力、创新力,并形成对音乐的独到见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艺术创作进程,锻炼艺术思维与实践展现技能。可组织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令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开放学习活动,提升求知欲望,形成发散思维。例如,可举办丰富多样的音乐社团、乐器演奏、音乐赏析、歌曲演唱等教学实践活动,令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形成对音乐知识的细化理解、深刻掌握,塑造敏锐的艺术鉴赏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音乐情感沟通交流,丰富视野,提升自信,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与创造能力。另外,师范音乐教学教师,还可由演奏者、作曲者、音乐创编实践出发,引导学生鉴赏音乐、聆听作品,并逐步扮演创作者角色,通过职能转换进行不同角度的音乐鉴赏,并形成思维目标的本质更新,巩固创作能力,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为学生筛选同其自身创作学习任务类似的一些音乐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令其借助模仿创新、欣赏辨别,获取经典音乐的内涵精髓,形成良好的启发,并快速顿悟,借鉴作品优势为己所用,提升创作能力水平。再者,还可通过体验赏析,引导学生巩固评价能力,成为高水平的欣赏聆听者,明确艺术流派风格、真正内涵特征,构建音乐敏锐意识的核心途径。

3 通过即兴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师范音乐教学中,即兴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艺术敏锐洞察力,令其掌握综合学习技能,优化创造思维与实践学习效果。为此应基于学生情感体验展开即兴创作训练,通过联想激发,小品片段即兴发挥创作,丰富学生艺术素养,令其掌握创作技巧,抓住音乐学习核心精髓,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较多少数民族音乐中,包含丰富的即兴表演创作因素,并形成了一种传统。为此,师范音乐教学应科学借鉴,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即兴演练、合唱、伴奏、舞蹈练习,进而令其在深受艺术感染、产生灵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有效点拨,捕捉灵动精髓,展现创作激情,获取意想不到的即兴创作艺术效果。该类瞬间激发的灵感、强压之下形成的即兴创作往往能达到平时学习锻炼无法获取的成效,同时,也是学生在接受长期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之后由量变到质变的爆发过程。教学课程设计阶段中,教师应针对即兴创作进行趣味性、艺术性、情境、个性化、暗示语言的科学设计,营造良好的即兴创作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令其通过敏锐艺术性、综合鉴赏力的有效激发,获取良好的学习创作效果,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4 把握师范音乐教学突破口,促进多学科融合

为优化师范音乐教学效果,应有效把握师范音乐教学突破口,不应片面单一的照本宣科,应有效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例如,在进行器乐曲赏析课程教学时,可将一首同样的乐曲变换更新为不同版本的曲子令学生欣赏,还可通过系列乐曲赏析,令学生进行综合比较提升音乐赏析鉴别能力。由于音乐教学体现了显著综合属性,渗透了艺术、人文等不同学科知识,因此实践教学中应有效渗透相关学科技能知识,将丰富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实践教学向学生呈现,令其扩充知识掌握,提升音乐核心技能。例如在进行典型音乐卡门的赏析学习中,应首先为学生进行相关音乐背景知识的介绍,渗透外国文学史,令学生明晰批判现实主义的音乐产生环境,通过对主人公卡门的了解、分析,作品原型的理解掌握,合理的把握音乐作品精髓、内涵,通过深层次体味领会,对后续的音乐学习形成积极作用影响。

5 通过基础培养,提升学生音乐情感综合表现力

音乐情感综合表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令学生良好的驾驭音乐、表现音乐、传递情感,赢取欣赏者的共鸣。为此,师范音乐教学应通过基础培养,即借助演绎技巧、艺术塑造基础能力的培养,令学生掌握综合的音乐情感展现技能。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展现逻辑、演绎处理、核心思想、乐曲结构、过度发展、高潮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借助基础音乐手段,引入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掌握,进而合理探究音乐精髓,恰当表达,并获取良好学习效果。教师应同学生共同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由理解着手,探究作品具体风格特征,体现的音乐情感,处置方式,特征规律。同时可结合自身需求对作品展开自由想象、充分发挥,并演绎出更好的音乐作品。对于不同作品,教师应细化讲解,令学生发觉作品传递情感的不同方式、别具一格的特征,作曲家的不同创造意图,进而真正理解音乐内涵情感,探究作者内心世界,寻求同音乐相契合的表达模式,巩固音乐核心技巧,良好的展现作品情感,提升综合表现力。

6 结语

总之,基于师范音乐教学科学重要性,我们只有明晰教学思路、引入体验式教学、强化即兴训练、掌握教学突破口、优化基础培养,才能令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表现力,进而提升音乐学习综合水平,在优质教学模式中获取长足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姜福李.简论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一代(下半月),2010(4).

音乐师范生 篇7

一、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在钢琴教学中, 可以培养道德情操, 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 进行不同的熏陶和感染, 有利于智力开发, 锻炼坚强意志, 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让儿童的智慧得到启迪, 心灵得以净化,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学习钢琴还有利于开发人脑智力。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提出要开发右脑, 听音乐属于右脑思维;而学习钢琴有利于发展多种思维, 钢琴的演奏其实就是把钢琴作品再创作, 把自身的情感体验、想象力、感悟结合起来。所以接受过钢琴教育的人都想象力会更加丰富, 意志更加坚强, 才思更为敏捷。

二、当前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的现状

1. 培养目标模糊

在河池学院, 从目前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的角度来看, 也有一些培训目标模糊现象。盲目的采用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 片面追求钢琴技能和技巧, 而不针对每一个学生实行“对症下药”,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这个类型的乐曲, 而且在了解一首乐曲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忽略音乐的情感和音乐审美特征, 文化意识淡薄, 直接导致学生重小课, 轻大课的思想, 这不利于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 严重制约和阻碍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的发展。另外,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 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应该是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定位准确。将来不仅要像表演专业一样能演唱而且还能专业的教学, 这样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

2. 课程设置单一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改革的有效形式。当前,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课程比较简单, 主要开设钢琴技巧课、乐理、和声、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等课程。课程比较单一, 缺乏钢琴实践课程。据我观察, 河池学院钢琴教学缺乏理论讲解, 钢琴课变成一个单一的模仿的经验训练。讲座的自由空间过大, 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的目标, 促进钢琴教学。大多数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学习只停留在模仿教师的这个阶段, 这样的学习方式与我国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教师变成了学生的模范对象, 所以教师的专业水平则决定了学生的进步。例如,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首乐曲, 会直接教学生这个应该怎么弹, 而不是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弹, 教师再加以点评和修改, 盲目指导已经不能适应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的发展, 是缺乏创新意识的, 所以,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课程也应该得到更合理的改革。

3.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多年来,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贪大求洋”的教学思想。从教学方法到教材选用都基本上沿用了专业音乐院校教学的一整套做法;并没有结合河池学院发展的自身特点, 一味地按部就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钢琴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 大量的给学生布置一些乐曲, 让学生生硬的进行练些。这样的学习根本谈不上钢琴演奏的技巧表现, 也更谈不上音乐情感的表达了。另外, 有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基础知识十分贫乏, 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就机械的学习的。因此, 笔者认为,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的内容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教师要在传授西洋音乐文化技艺的同时, 更要有责任让学生去学习和继承我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如果学生只会弹奏几首外国乐曲, 而对自己民族音乐传统既不了解也不热爱, 这样做无疑就是背离了音乐教育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宗旨。

三、钢琴教学内容的整合

笔者认为, 为了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学人才, 在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还应开设以下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

1. 开设与社会文化相关联的课程

要紧密接触社会音乐文化教育,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专业除了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个体素质的不同因材施教, 应该提供更多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选修课程, 以更好的符合社会的标准,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开设伦理道德课程, 世界钢琴音乐发展史课程等。

2.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 开设具有时代性的多种选修课程

全面素质人才是当今社会的需求,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要以更高的音乐教育的目标为基础, 积极适应自身发展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育还可以创建各种其他的选修课程, 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如中国文化概论, 社会心理学, 公关礼仪学校, 民俗学等。通过这些选修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而本校只开设一门中外音乐史, 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 表现作品是远远不足的。应该让学生多了解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 才会得以更好的诠释。

3. 提高河池学院在职教师的教学方法

要想有效地提高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质量, 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 必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要求河池学院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其应包括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科学训练方法的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教学示范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熟练的钢琴伴奏技能、强大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品质、育人的能力、充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等。河池学院在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决定了河池学院音乐师范生钢琴教学质量, 也直接关系到音乐师范生的钢琴水平。

音乐师范生 篇8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师范生142名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了解学生通过对这一技能训练的模式体验、收获、反思与建议。

2.微格教学实验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提炼这一模式的基本环节,探索学生开展教学技能培训的新形势和新方法。个案发:通过对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从点上更为深入了解学生对技能训练的感悟、反思、体验和收获。设计有关微格教学的方法、训练目标等方面的问卷,进行必要的问卷信度及结构效度检验,获得满意水平后,对142名音乐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3份,其中有效问卷134份,有效回收率为94.2%。

3.访谈法及资料法:对有关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并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获得相关信息。

二、结果与分析

(一)现在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对142名音乐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音乐师范专业学科设置不科学,致使学生知识与技能严重割裂。现行课程体系设置过分偏重理论知识,缺乏专门技能培训课程。现行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课程的抽象,概括程度高,过于强调学科知识性和逻辑性,缺乏科学实证研究,导致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能力低,师范毕业生的质量难以得中、小学校的认可,影响师范生的就业。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认识不足,实践环节薄弱。现行很多教师重视授课技能,忽视人文素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现行教师的技能训练,主要集中在课堂,轻视课外训练和实习基地的训练;现行教师重视基本技能培养,忽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现行师范生教学技能存在不足:师范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教育理论知识欠缺,教学完成能力较弱,教学研究能力缺乏。

(二)实施微格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效果明显

微格教学方法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实践的活动。因此,在训练前让师范生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事前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教学技能分类、音乐教学目标分类、音乐教材分析、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音乐课堂教学观察方法和音乐教学评价等。在音乐理论的指导下,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二是确定培训技能和提供示范。我们进行音乐微格教学培训的方法是,首先把构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要素分解为不同的教学技能,然后逐个进行训练。

三是编写教案。当被培训的教学技能确定和理论学习以后,被培训者就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运用所确定的教学技能进行教学。

音乐微格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一是组成音乐微型课堂。微型课堂由扮演教师角色(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扮演学生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同事或真实的学生担当)、评价人员(被培训者同学、同事或指导教师等)、摄、录像设备操作人员(专业人员或被培训者同学、同事)和指导教师五部分人员组成。二是进行音乐微格教学方法的反馈和评价。能否对被培训者的角色扮演过程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被培训者通过微格教学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三是重放录像。为了使被培训者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当角色扮演完成后要重放录像,让被培训者耳听目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与事先的设计相对照找出优势与不足。四是自我分析。被培训者观看自己的角色扮演录像后,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以及是否存在其它教学行为等问题,以明确改进方向。五是讨论评价。作为学生角色、评价人员和指导教师都要从各自的立场来评价实践过程,总结出优点和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

我们对音乐师范生技能培训模式有:观摩—分析—试讲—点评。学生进入真实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技能综合联系的方法。技能训练和教学行为与教学情景相结合、相联系。实践操作是师范生独立操作,分解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教师模拟教学情境对技能进行分解训练;包括角色扮演、模拟教学、介入教学、微格教学。我们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提炼学生教学技能培训的基本环节。对学生的体验、感受、收获进行调查了解,确认教学重点、难点,构建教学基本形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微格教学培训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持。

经过三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音乐微格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明显提高,教育技巧已渐趋成熟。

三、结果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秉承“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校校、校地、校企等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凸显地方性、应用型,已取得初步成效。近三年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我们的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了能上好讲台、登好舞台,多能一专,在全省教育系统较受欢迎的群体,近三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2012届我院就业率达到98%,协议率达到92%。就业率、协议率全校排名第一,其中考研10人、南京六城区编制15人,生源地编制20人。2013届我院就业率达到93.88%,协议率达到91.84%。就业率、协议率全校排名第二,其中考研13人、南京六城区编制17人,生源地编制24人。2014届我院就业率达到100%,协议率达到98.20%。就业率全校排名第二、协议率排名第一。其中考研16人、南京四城区编制18人,生源地编制31。我们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并多次获奖,为音乐学院增光添彩。

四、提高音乐师范生专业技能的策略

(一)调整音乐师范课程结构,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关系

高等院校转变观念,调整音乐专业课程与教学技能课程之间的比例,加强课程建设,有效增强教学技能培养机制中的弱势知识。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教学技能和教育智慧培养三者关系,理论是基础,技能是手段,教育智慧是最终目标。

(二)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程度,提倡多元化实践空间

音乐教学技能训练是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院校要给予充分重视,技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对训练进行规划,加强实践环节。笔者通过研究表明,实践机会的缺失是直接导致师范生教学技能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必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和足够实践机会。

(三)强化音乐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认同

师范现已成为热门专业,绝大多数学生都想成为师范生,其因是现在教师地位高,工作稳定,收入尚可,学生认同教师这一职业,主动参与训练技能,利用契机,提高教师资格证编制考试,面试考试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四)加强师范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最新体现,增强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提高现代技术水平,举办课件大赛来激发学生提高教学技能的热情度。

(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做好音乐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和发展特色定位

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音乐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现行不足之处尽快得到改善,提出解决策略,真正实施好培养方案,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完成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六)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具大

通过三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培训的焦点便集中在如何使教师掌握教学技能上。

(七)积极抓好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式的创新工作

音乐师范生 篇9

一、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 中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非专业音乐教育, 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而非音乐专业人才, 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 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 以教师为中心, 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以音乐教育为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突出师范性——多能一专、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突出师范性, 首先必须要大力夯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四大基础:

1. 公共文化课的基础;

2. 专业理论课的基础;

3. 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4. 音乐教育理论课的基础。

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 其他教育教学的理念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单位, 我们培养出可以迅速胜任教师职业的音乐师范生, 既满足了国家对教师的急需, 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师范性的形象。师范性应该是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 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 又与师范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 从学科建立到课程设置, 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学管理, 从授课方式到教学内容, 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实践环节等, 都应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 在每门课的施教中,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而教学法则是贯穿教与学的主线, 明明白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什么、怎样学、如何教”。一句话, 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 才是最大的师范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就此, 全院领导、教师逐步达成了共识:明确培养目标, 突出师范性。

三、增加课堂活动环节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于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对于课堂的要求也是比较死板, 而音乐课堂活动设计则是针对于学生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 对于学生自身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认识进行不断的加强, 要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真正的动起来。

1. 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目标相同

在进行音乐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是主要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进行课堂活动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同时学会倾听音乐, 逐渐的使学生自身的心思更加细腻, 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这是我们进行中学音乐课堂活动设计的出发点所在, 而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真正的能够懂得音乐, 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乐理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明白音乐是什么。课堂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而因与课堂教学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听懂音乐、明白音乐, 这一点对于我们陶冶情操有着共同之处, 两者都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对学生内心进行不断的培养和完善, 在教学目标上就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

2. 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意义相同

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为了学生自身能力得到培养, 是自身的心灵能够更加的成熟, 让学生的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而音乐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怎样学好音乐, 怎样通过音乐能够对自己得到启发, 使自身对于音乐的认识能够得到不断地提高, 这一点对于学生自身情操的陶冶也具有一定的共同点,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在进行音乐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学生只有受到音乐的启发才能够使自身的情操得到陶冶, 只有充分的认识到什么是音乐才能够真正的去感受音乐, 使学生的内心逐渐变得细腻。我们从这两点中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教学意义是相同的, 其共同意义就是在于改变学生的内心, 使学生自身内心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充分的认识和回归生活。这也是两种教学模式存在的共同点之一, 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

四、提供学生创编的机会

创造它是人的本性, 学生在创造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关键超越自己。音乐教学本身我们应该说它是一个集体性的创造活动,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我们建立了一个平等宽松融洽的这么一种学习的氛围, 为孩子提供音乐创编活动的机会, 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就能够时时有创造, 人人能创造, 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我们真正培养创造能力的这么一个高速公路。也就是说我们总结前面这些项目, 那么吸收可以这么理解吧, 它在一个人的音乐成长过程中, 它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 音乐教学当中任何知识技能的习德、音乐风格的把握、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其实都离不开学生自主的、自然的吸收。所谓的“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我觉得也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因为我们关注的主题是教师, 我们比较少考虑到学生, 所以我们也没有关注去为他们提供一个吸收的环境、方法和条件, 我们没有关注到他们吸收的这些效果, 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一点, 就是尽量的少一些灌输、少一点理论的讲解, 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条件, 多让学生在实践环节过程当中让他们得到锻炼。如果我们面对着的是一种模式化的教学过程、缺少情感的教学语言、还有机械僵硬的教学方式, 我想我们这些学生就得耐着性子、陪着我们教师在把自己的心封闭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 这样其实效果是非常弱的。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将他们要拥抱音乐的, 原来想拥抱音乐但是因为我们各个方面方式的不太合适、我们观念上的相对滞后, 我们阻碍了学生去拥抱音乐的现象把它收回, 让学生们真正的展开他们的双臂, 真正的去拥抱音乐。

总之, 教学具有规律性和规范性, 同时也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知性。对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操作, 要机动灵活、富有创意, 尽量避免教学模式的僵化或照搬照

从音乐层面谈素质养成

杨玲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素质教育可以说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艺术作为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对素质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 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音乐艺术层面入手浅谈一些其对于素质养成的影响。

关键词:素质;音乐艺术;素质养成

陕西教育学院2011年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名称:理解音乐的心理过程研究—以“标题音乐”为例。立项号:11KJ050。

素质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基因, 素质包含很多方面。比如: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维素质、生活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种种非智力因素的素质, 如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专注力、毅力、耐力、记忆力、感知力、合作意识等等。

素质不是单纯的知识和理论, 也不是一般的修养, 而是长期形成、融化在人们心灵中的深层次的感情。这种素质有先天的, 但更多的是后天的, 所以引导就变得至关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环境的影响、接受到不同的教育等等因素, 人的素质会慢慢产生改变, 在改变的过程中, 引导很重要。素质的内容包罗万象, 关于素质的养成也是艰巨而漫长的。而音乐对人的素质的塑造是强有力的、全方位的。

音乐艺术可以在表现人们感情的同时展现人们的思想, 灵活而生动。音乐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可以说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当美妙的音乐与人的心灵产生共振并被陶醉时, 会使人感受到灵魂的升华, 充满了对生命、生活和整个世界更加强烈的希望和追求, 增强了奋斗的力量和自信。所以会有人说听到某个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时, 浑身会起鸡皮疙瘩, 更有甚者会流泪满面。当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 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如一首《我爱你, 中国》, 标题就展示出了全曲的主旨, 充满正能量, 以景喻情。歌词中有百灵鸟、春天的秧苗、金黄的硕果、碧波滚滚的南海、白雪飘飘的北国、森林无边、群山巍峨、淙淙的小河等等来表述中国的地大物博。结合优美、跌宕起伏的歌曲的旋律, 词曲珠联璧合, 相互辉映, 以每个人对自己母亲的爱来引申对祖国的爱。无论是欣赏还是演唱, 都会激起对祖国母亲的大爱, 使学生对美好、崇高的境界追求成为个人向往的目标。音乐正是在潜移默化的器乐演奏、歌曲演唱、音乐欣赏中, 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能力, 进行无限的联想, 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思想, 得以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音乐可以很好的陶冶情操。正常、健康的心理, 良好、完整的人格, 美好、高尚的情感, 应成为现代社会每位成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 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上,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 我们能接受到作曲家的从乐曲中想表达给我们的信息, 能感受到作品的灵魂, 这就是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 但是只要开始了就总有养成的那天。

抄。教学是一项蕴含着教师人格魅力和个性特色的创造性活动, 音乐教学的方法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教无定法, 教艺无涯”, 用研究的方式对待音乐教学, 用学习的态度研究音乐教学法, 用实践的理念支持课程理论, 是保证音乐教学法这门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音乐可以发掘智力。音乐用其极富想象力的旋律, 加以和声、复调、配器等手段, 使聆听者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奔放, 而这正是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音乐教育中, 特别是器乐演奏时, 眼睛先看到乐谱传递给大脑, 大脑接收到乐谱组织后再指挥左右手演奏, 耳朵在听到演奏效果后进行调整, 才有我们听到的音乐。四者互相协调和配合, 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比如说弹钢琴, 以通俗的说法来讲左手在琴键上的运动会开发右脑, 右手在琴键上的运动会开发左脑。在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

首先要熟读乐谱, 甚至要背过, 这种记忆是纵向的, 要结合左右手乐谱记忆。接下来要了解作品背景, 进一步理解作品, 展开自己对于作品的想象力, 反复斟酌后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 在保证曲谱正确的前提下进行一些自我创作, 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才会感情丰富又富有创造力,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这种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对于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很多国家的音乐家都在做关于音乐治疗课题的研究和应用。从孩子还在母体中就会有一些适合胎教的音乐, 比如舒伯特, 他的作品大多都是舒缓的、宁静的、甜美的, 能让母子进入安静和舒适的情绪中。还有用音乐疗法来治疗和帮助有抑郁症的病人。比如说:人们在城市中呆久了就想去自然环境相对好一些的地方进行自我调整。在郊外聆听小鸟的鸣叫声、潺潺的流水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轻柔的大自然音乐会使人大脑完全放松, 从而消除疲劳。让学生在学习的紧张之余, 欣赏一些优美轻松、积极向上的音乐, 对于他们也是一种身心调节, 能够缓解压力、放松情绪, 从而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罗列了一些音乐的作用和功能, 发现积极、正面的音乐可以正确引导素质养成, 从而排除一些负面因素。音乐艺术在最大程度上表现了真、善、美, 挖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陶冶情操。在音乐学习中能开发智力, 让大脑思维更加灵活生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裨益。

学习和欣赏音乐艺术, 可以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它是素质教育中缺一不可的一环,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科学的、正确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试论当今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崔芳平.《黄河之声》2012年07期.

2.音乐与素质教育.龚雪.《华章》2011年29期.

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刘嵬嵬.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年.第18期.

4.试论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付二玲.《黄河之声》.2011年第01期.5.《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简介.鲁涛.《云梦学刊》.2011年.第03期.作者简介:

杨玲玲, 女, 200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 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参考文献

[1]张晓红.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模式改革实践——记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声乐课程模式改革试点的实行.《艺术教育》2012年04期.

[2]冯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J];音乐探索;2003年01期

师范学校音乐课教学问题 篇10

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应该是研究过师范教育的, 这不仅对自己教课比较方便对于音乐教材及教法也能指导。有许多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 自己对于师范教育一点没有研究, 只有对音乐的技术有很好的修养, 可是没有方法传授给学生, 弄得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 而不愿意去学习, 更不愿热心去试教。所以做教师的, 自己没有教学法, 还要讲教学法给学生听, 这是不可能的事。我认为不仅是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 应该是研究过师范教育的, 就是一般的学校的各科教师, 都应该对于师范教育有深切的研究。当今有些学校不重视音乐课, 对于教师的选择也不慎重, 对于音乐设备不添购, 对于教师的教学成绩也不过问。希望今后学校把音乐课和其他学科一样重视, 选择优良的音乐教师, 努力充实音乐设备, 督促音乐教师切实依照课程标准教学, 教育局应严格督导各学校的音乐课。师范学校应规定音乐课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一个完善的师范毕业生, 不但要各种功课都及格, 而且要成绩优良。音乐, 是具有真实性的, 不是临时抱佛脚所能预备的好, 短时间的课前准备, 是无济于事的。我觉得师范学校的学生, 在求学时期, 给他一个严格训练, 不及格、不能升级;不及格, 不得毕业。音乐课如此, 其他各科也如此, 这样严格训练出来的师范学校毕业生, 个个都是优良的教师, 决不会像现在这样, 感到音乐教师的缺乏了。

现在各省市的学校里, 最缺乏的, 就是艺术教师—尤其是音乐教师。根据我的经验, 师范学校将要毕业的学生, 凡是擅长绘画的、音乐的, 每年暑假期间, 都很“供不应求”。那么对于师范生要有怎样的要求呢?

一、充分的训练琴和视唱

对于琴的训练, 应有充分的时间, 最少每天应训练一小时, 不可间断。在第一学年开始练时, 手指的基本练习, 尤为重要, 最好在第一学年中完全训练手指的纯熟, 须熟练《哈农》一首至四十首, 同时练习《拜耳》钢琴教科书, 每日练习一小时—四十分钟练习《哈农》, 二十分钟练习《拜耳》, 最为适宜。在初学时不求其多, 只须纯熟, 要训练姿势及拍子的正确, 不必要把每首都很正确的背出来, 而需要时常反复温习。在第二学年一方面仍练习《哈农》, 同时须再练习一些适中的进行曲及多练些儿童应用的歌曲。普通一般学生的病态, 往往在第一首练得半熟时就停止而练习第二首了, 结果, 完全忘掉, 一些也没有记住, 这些现状, 应特别注意, 力求避免。

二、研究和声与作曲

和声在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可用绘画来解释一下:绘画有“线”和“阴影”, 音乐则有“旋律”和“和声”, 所以和声学便可看作音乐上加阴影的方法。绘画上线和阴影以外, 还有“色彩”, 音乐上旋律与和声以外, 也有加色彩的一回事, 讲音乐上的色彩就是“管弦学法”。绘画上有单用线和线相配合而写出心象的, 在音乐上恰如“对位法”。凡是学音乐的必须学和声学, 懂了和声学得方法, 则对儿童简单的歌曲, 可依和声来使它复杂优美而动听, 可增加儿童兴趣并提高程度。作曲是同样重要的, 明白了作曲的原理, 只要有材料, 就可自己配谱, 譬如放假带儿童外出, 耳闻目睹的一切, 对于儿童有益的, 都可选择了作曲, 而不是老是唱着几个陈旧的歌曲, 使学生都感到乏味厌烦。

三、注意参观实习

参观与实习, 对于师范生是不可缺少的, 参观可看到别人教学的方法, 实习课多的经验, 多知道些关于儿童的心理, 因儿童的心理和成人不同。自己理想着很多的教法, 往往不能适用于儿童。所以参观时期多一些机会来留意观察别人教法的优劣点, 把它详细的记下来, 作为将来的参考, 再把自己度过的音乐教法和参观笔记对照比较, 深加研究。在时期期间, 先要常和原任教师讨论各学年教学法的顺序和儿童的习惯, 收集以前学过的材料, 以及演奏的各种进行曲, 细心地练习, 准备在实习时能与儿童复习和应用。一切新教法和复习的方法。总之模仿原任教师为佳, 以免儿童的感觉异样。问答的口音, 要免除你自己的土话, 好让儿童能明白你所问的意思。实习新授, 必须有充分的预备, 你的目光随时要注意到全体的儿童, 不能全看在奏琴时的谱上或琴上。无论上课或休息时, 常要有和颜悦色的态度, 尤其是担任音乐者, 任何人都不欢迎一位常常挂起长面孔的教师来教课, 何况活泼天真的儿童。在实习期更须时常和儿童多接近, 多谈话, 细心考查儿童的心理, 以免将来正式教课时发生诸多困难。师范生对于音乐应当有很高的修养, 以上三点是特别重要的, 应当十二分地注意!

乐器应该按照时间练习, 学生自己主动练习的时间应增加, 如没有充分的练习, 就不能培养出技术优良的教师。缺乏了技术优良的教师, 学生就得不到音乐方面的知识。学生唱歌不十分好, 乐理不怎么懂, 谱子不认识, 这是谁的过失?这是不是缺乏优良教师的缘故吗?还有教师指导练习的时间问题, 如一个学生每周有半个小时的教师指导, 以最少人数计算, 全校只有三十个学生学习琴类, 则每周教师指导时间要增加十五个小时。其他器乐声乐的课外练习也需指导, 以最少时间来计算, 每周也需五小时, 那么连正课不算, 教师每周要费十多个小时。这是以三十个学生而言, 若学生加倍便要费四十多个小时;一个师范生对于音乐应有相当的技术, 那教师的指导练习时间与精神, 是否能办到?所以如果要提高师范生的音乐学识和技术, 必须尽量添设乐器设备, 同时也须顾忌教师的精神时间, 应有适当的支配才行。

在音乐中培养幼儿师范学生创造力 篇11

關键词 音乐教学;幼儿师范学生;创造力;问题;对策

1 前言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价值”:创造力培养才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这也是开展艺术教育的一个具体体现。而且,在未来教学中,创造性教学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发展核心。而对于创造性教育来说,主要指的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要更好的适应现实社会,更好的去创造社会。而前提是,只有具有较高创造素质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儿童。

2 当前幼儿师范学校在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长时间以来,幼师在音乐课堂中常常坚持着传统教育观念,也就是说,过于强调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却完全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问题。由此看来,传统教学观念为教师与幼儿师范学生素质的提高带来巨大的难题。

2.2教学评估:因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从而导致音乐教学中对幼儿师范教学评估出现一定的片面性。再加上,对学生进行测验,大多数是针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在针对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是否将创新能力予以培养和提高,却在上述测试当中很难体现出来。另外,教师对分数也过于强调,这一来,极易忽略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今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3教师创造性意识培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音乐教师对技能训练过于重视,而却完全忽略对幼儿师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换言之,由于音乐教师在任职之前,没有亲自体验过怎样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因此,在参加工作之后,对新思想以及新观念接受相对很难,所以,音乐教师有必要对幼儿师范学生创造力培养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以便增强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意识。

3 在音乐中培养幼儿师范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对策

3.1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3.1.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实际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国策。其中,合作指的是教师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的配合;而和谐相处,是在合作基础上,使交往过程更加协调。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所建立的这种和谐关系,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递。具体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要求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在教学主导地位,师生地位十分悬殊,因此,造成师生之间关系十分冷漠,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在当今阶段,我国积极倡导要开展创新型学习,及时将教师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予以转变,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教师在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亲和关系后,便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各种需求予以详细的了解,更有利于理解与尊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力。通过研究表明,若教师板着面孔讲课,那么在无形当中,便会使教师和学生距离越来越远,从而降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而若教师在讲课时十分和蔼可亲,那么学生便会感到十分的亲切,便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都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微笑,满怀激情去讲解每一个知识,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功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一来,确保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放松心情的去学习。

3.1.2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极易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再加上,长期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传统模式,没有给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能让学生自由思考和发挥自己意识、让学生随意展示自己想法和行动的氛围。因此,禁锢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未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只有在以学生为主体,教法为辅,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氛围当中,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传统过于压抑氛围会给师生间交流带来巨大阻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为学生营造一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获得创造力的培养。

3.2在课堂教学中多方面内容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习与复习新知识的同时,必须完全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技能的培训,要多方面的渗透一些其他的内容,将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紧密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等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牢固基础。

3.3非智力因素发展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产生积极影响:非智力因素指的是那些和认识没任何直接关系的兴趣、性格、信念、心理等内容。但是,上述非智力因素在人们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从而导致学生的本性容易受到很大影响,自信心受挫,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为解决此问题,教师要有宽阔胸襟,要求学生持质疑态度听取教师讲解。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培养民族精神重点在于教育。而对于幼儿师范学生来说,必须对学生创造力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事实上,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各个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音乐教师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具体的情况,探索出一条更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另外,由于幼儿教师素质将直接对幼儿身体健康、今后的发展以及培养幼儿创造力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幼儿师范学生创造力与创造精神培养是十分关键的。

参考文献

[1]禹海燕,对幼儿师范音乐欣赏课的探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

[2]张锋利,幼儿师范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9)

再析幼儿师范音乐课程改革 篇12

一、调整音乐理论内容, 增强趣味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 幼儿师范学校基本上取消了面试环节, 无需考试入学。每年招收的新生中, 除了少数学生是喜爱幼师这一职业报考就读之外, 很大部分学生是因考学无望而转读幼儿师范, 家长认为读幼师文化薄弱没关系, 懂得唱唱跳跳就行了, 从而也可以看出幼儿师范学校生源文化基础已大不如以前, 学生学习能力弱, 学习兴趣不高。许卓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指出“教师的音乐素质包含以下三个基本方向:一、教师鉴赏分析音乐的能力。二、教师表现音乐的能力。三、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其中音乐知识包括音乐理论、乐器知识、音乐舞蹈表演知识, 著名音乐作品背景知识等。幼儿园音乐课以审美为核心, 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孩子领略音乐的魅力。这不仅仅要求幼儿教师有一定的技能, 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综合素质。在音乐理论课当中最基础的应属乐理, 而乐理相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则是一个全新的学科, 从教材的选用上来看, 虽然近几年来也出版了不少乐理教材, 但基本上与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教材内容趋同, 稍做修改便拿来使用。其缺点为:内容过于深奥枯燥、缺乏趣味性且课后练习太少。许多学生觉得乐理枯燥无味, 与语文数学无异甚至更难听懂, 考试挂科现象很普遍。在幼儿师范音乐课程设置中, 民族民间音乐、中西音乐鉴赏等基础课程基本上未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开设。幼儿师范专业学生音乐文化底蕴薄弱, 知识面窄, 应多开设相关音乐理论学科,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艺术修养。总而言之, 幼儿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缺乏学科特色, 其教材的“照搬”导致上述诸多问题, 严重阻碍了幼儿师范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要解决幼儿师范音乐理论课程内容的各种问题,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应对幼儿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修改, 加强音乐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联系, 增加音乐理论课的趣味性, 并建立一套适合幼儿师范特点音乐理论教学体系。

二、改革教学模式

技能课多层次教学, 理论课程研讨式教学。由于幼儿师范学生入校前大多数未接受系统的艺术培训, 音乐技能与综合知识薄弱, 学生在校学习只有短短两年半时间, 要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技能素质, 必需要改革教学模式, 改善教学方法。首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受音乐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个体音乐素养的差异, 教师必须在兼顾“普遍性”的基础上, 做到“因人施教, 有的放矢”。对于技能课, 从入校至毕业, 许多幼儿师范学校声乐、钢琴课都是采用的“大班”教学, 一个班上四五十人, 无法做到“因人施教”。笔者建议:第一学年, 采用大班教学, 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及个体差异, 侧重基本技能的练习。第二学年, 通过考核, 按照学生的声乐基础以及弹奏能力分小班 (20人) 教学, 第三学年, 分专业教学, 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能力选择主修及副修专业 (声乐或钢琴) , 主专业每组5-8人, 副专业每班20人。如下图表所示:

采用分组教学后, 则按期分层选拔, 每期考试以汇报演出形式进行, 统一测试, 专业教师集体打分, 优胜劣汰, 确定小组小班人员。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小组上课, 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上小组课。教师与学生都有“压力”, 才有教和学的动力。

其次, 采用讲座的形式开设理论课 (如音乐欣赏、中外作品赏析等) , 既系统地传授了知识, 又节约了教学资源。教师采用研讨式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提出见解。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加强课堂活动设计,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促进教学相长。考查方式可采取论文的形式, 也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学内容, 以上课的形式展示。

三、重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 进行“渗透”性教学, 提高其教学能力及课堂驾驭能力

许多毕业学生 (包括专业技能强的学生) 抱怨学校音乐技能课程的学习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教学的便利, 认为“学”与“教”是两回事。这也说明, 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并不代表就能驾驭幼儿园音乐活动课。幼儿园音乐教育包括以下五大领域: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如何才能使得学生将所学技能知识揉合在音乐活动之中?如果仅仅依赖每周一节的音乐教育活动设计课, 那肯定是不够的。在声乐、钢琴、舞蹈、乐理视唱等课程教学中, 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 还要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讲解能力与组织能力。这也对幼儿师范音乐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必须了解达尔克洛兹、柯依达、奥尔夫、铃木、蒙台梭利等音乐教育体系, 将其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更有效地教学生学习音乐;通过言传身教, 使得学生耳濡目染, 了解和采用他人所创造的音乐教育活动模式, 借鉴吸收他人的有效经验, 逐步掌握幼儿园音乐活动课的方法、特点及规律。同时, 教育实习是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关键环节, 在短短的五周实习中, 指导教师要学生对其所选音乐活动课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 进行说课、试讲, 相互听课、评课;教学活动结束后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指导教师与原任课教师指出学生教学中的优缺点, 分析活动的成功和失败, 给出合理的评价, 使得学生对自身专业能力及幼儿园人才需求标准有客观的认识, 发现其中差距, 加以完善, 才能得以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苏莉莉.职业中专幼师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2009 (05) .

[2]陈虹岩.幼儿师专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2)

[3]陈爱群.浅谈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教学研究2000 (03)

[4]李雪萍.幼师声乐教学的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1)

[5]俞婕.论幼师钢琴基础课的分层教学[J].大舞台.2011 (04)

上一篇: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研究下一篇:测算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