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师

2024-10-09

计算机教师(通用12篇)

计算机教师 篇1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时代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塑高职计算机教师角色已经成为紧迫课题。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转变自己的角色, 顺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职新型教师。

关键词:高职教师,计算机教学,教师角色

1 网络时代计算机教师角色的定位

1.1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应用者

在网络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非常快, 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必然受到较大影响。为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 计算机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开发上必须具有更好的能力, 例如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 PPT等常用软件应用, 并利用课件制作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学生提供一个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的教学环境。高职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各种教学信息的需要, 把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 改革课程结构, 达到最佳的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

1.2 教师是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计算机网络时代和传统教学时代是显著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 有教授学生知识的主动权, 而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 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和教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传统教学就是发挥高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相反, 在网络时代的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应该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 而且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拓独立思考能力的组织者。

1.3 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协助者

计算机课程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高职教师可以做的是典型示范, 发挥引导作用, 更多的技能则依靠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学习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合作, 协助学生实践活动, 而新时期的计算机科学,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理论, 更重要的是有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运用。而学生能力的培养, 都不能通过教师的教导来直接实现,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同时结合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组织和指导, 才可以高效地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

1.4 教师自身是终身学习者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 构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教师终身学习更是这个所谓学习社会体系中重要的一员。作为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高职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使高职教师能够摆脱以重复性的教学工作, 因此, 高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 教师的角色应该需要终生学习的实践, 才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通过自己的教学, 把最新、当前应用热点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1.5 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需求, 提供学生创新能力和接受各种教育机会, 使学生快速、方便进行信息沟通, 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但另一方面, 网络混乱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例如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等方法对学生带来极为有害的影响, 导致学生各种身心问题, 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这些都要求高职教师注重对学生加强计算机信息的素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在网络时代, 让学生对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一个正确认识, 促进生活和工作的信息意识和情感的培养。高职计算机教师应发挥关键教育作用, 培养学生的警惕意识, 增强学生的信息使用和传播文化能力,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做好思想准备。

2 网络时代计算机教师角色转换的方式

2.1 构建新的教育管理机制

不同与传统时代, 在网络时代, 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应该改变, 而且还建立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的教育管理机制需要教师不断地和大胆地进行探索, 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组织氛围, 注重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平等对话, 保持信息畅通顺畅,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实现高职计算机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型。

2.2 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念

在网络时代, 教师只有了解社会对新型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打破传统角色的习惯和思维的束缚, 克服自身的惯性和惰性, 尽快转变角色, 改变传统思想, 调整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树立新的教师角色观, 让自身在信息社会中发挥很好的作用而奠定思想基础。

2.3 完善新的知识体系

当代科技已经面临高度分化和高度集成, 需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来适应时代的要求。网络时代的高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变, 必须有主观意识, 善于认识自己, 同时要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积极不断积累专业的计算机知识, 对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才能真正成为高职院校网络时代的计算机教师。

参考文献

[1]盛晓蕾.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 (20) :73-80.

[2]杨帆.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1 (14) :192-194.

[3]王静.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 (19) :261-262.

[4]廖雪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 (4) :91-92.

[5]杜常青.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0) :243-244.

计算机教师 篇2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计算机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努力钻研计算机教育教学理论。

三、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对有关设备应经常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上课时应提前到达计算机教室,组织学生进入机房。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严禁学生浏览不适合该年龄段的内容,发现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

五、认真履行任课教师职责,深入领会教学大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

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生上机实习守则》和《计算机操作规程》。

七、按上级要求,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八、作好机房卫生、节电、防火、防盗工作。

九、积极参加各级教研和科研活动。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篇3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 教师 学生 角色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化教学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无论计算机多么先进,它还是有其弊端,比如学生常常流连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发展,这是我们教师、家长、社会所面临的迫切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计算机时代的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正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兴起。一贯主宰课堂的教师必须接受新形式的挑战。我认为:教师角色在计算机课堂中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中的驱动者

计算机教学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等有显著的不同,计算机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学会上网,不是为技术学习,而是为能力学习。基本流程可以这样安排: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学习的起点,选择或真实性的或问题性的或虚拟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适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模式,正确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目的地进行启发,这必将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尝试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驱动者,通过对课堂的调控组织,使学生能够在利用计算机创设的一个既虚拟又现实的情境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

二、计算机信息的领航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的文明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这点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要。教育部长陈至力讲话中谈到,要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网络信息资源种类数量繁多,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网络游戏、欺骗信息、不良的网页……腐蚀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由于年龄小,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不免会在五花八门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虚度时光,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基于此,教师就成了茫茫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主题学习内容对计算机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建成可利用性较高的本地资源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领航者,教师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应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逐步有序地、扶放结合地培养学生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三、言传身教的示范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家长式的讲解者,相对于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道者,是权威的象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地被动地知识接受者。现代计算机教学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角色从其特征、职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示范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会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以自身的示范作用传递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学习态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教会学生怎么通过计算机就可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这个特殊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这也是学习方法有效进行的前提。

四、教学过程的辅导者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讲课,而是指导,答疑解惑。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辅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式学习。然而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指引和帮助。教师的辅导作用体现在:首先要提出问题,为学生指出探索的方向。教师有目的的“扶”,能让学生完全地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若能在探索发现之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则能提高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网络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学科教学与网络的无缝结合,是未来学校教学的必然趋势之一。基于网络的学科教学,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研究课程本身所具有宽泛的内容也对教师不断提出考验,反思现有的传统课堂教学,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将更有利于推动教师持续学习和持续发展。

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计算机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朋友的关系,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养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朋友,提高学生分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养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总之,计算机时代,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也必将走出传统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

高校计算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探讨 篇4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有数据显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的半衰期平均为4年,而计算机知识的半衰期仅仅只有两年[1]。此外,计算机学科不仅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而且理论性与实践性同样重要。由于计算机专业的高速发展,当一个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但相关的专业性书籍出版往往跟不上,而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开设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审核和论证过程。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学到的部分知识往往已经相对滞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所有计算机专业老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更为尴尬的是学生从网络上能很快了解到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而高校老师对于新技术的敏感程度不强,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老师权威的质疑。学生会直觉的认为老师不太专业,连最新的技术都不了解。高校计算机学科教师专业化和知识更新程度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课程改革的实施[2]。

1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更新问题

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前十大专业中,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二。另外,其他学科领域也越来越与计算机专业联系紧密。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而计算机作为一门知识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计算机专业教师也非常有必要与之相适应。很多学者和研究者也有对这个方面进行过研究和探讨。马世霞在《对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的探讨》中就详细描述了如何获得专业发展:从不断学习、从课堂教学实践、从教师培训、从交流合作、从案例剖析、从教学研究和项目实践中获得专业发展。文章全面地阐述了从七个方面加强专业提升,可是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时效性。如果我们能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新技术和新思路,对于他们以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会更好。2006年Mishra和Koehler提出了一种TPACK教学法,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的一种知识框架[3]。在这种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知识和内容知识占据了两大部分,也说明了计算机教师的专业能力比教学知识更为重要。就像一棵大树,我们需要滋养树的根,这样树叶和树枝才能越长越好。对于计算机专业教育来说,高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就是大树的根。但在我国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高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是很难同步的。主要的问题在于:(1)高校教师大多专注于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的提高,相对比较忽视专业水平的提高;(2)高校教师专研于自己专业方向的科研,而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广泛的学科,作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应该对每个方面都应该有所了解。(3)高校教师相对于从事计算机开发和计算机技术设计的工程人员实践机会少很多,导致高校教师科研水平和实践水平不平衡。实践能力往往低于科研能力。部分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和实力比较强的教授能够拿到足够的科研费用或者能与公司合作开发工程。但对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这样的的机会,甚至有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只专注于教学,失去了开发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当然很多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进行软件工程的设计和开发,但没有足够的实践过程,很多专业方面的技术和水平会不可避免的下降。这也是每个高校教师都会面对的问题。

2 全面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能力

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特征有:(1)基础应用方面实践性比较强,要求学生必须实践操作才能熟练掌握。(2)理论知识方面主要以信息理论为主,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获取、处理和整合信息登方面的能力。(3)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需要不断了解新知识。(4)计算机与其他学科融合很深,更需要学习多学科知识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这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样才能知道应该如何展开教学,并且使教学不会偏离专业发展的轨道[4]。此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这些学习内容的渠道主要有:

(1)教师本人对专业能力提升的追求。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学历和学位来获取更多的技术和科研能力。不过这种方式相对比较慢,需要很长的周期。其实最快的方式就是参加各种专业相关讲座和会议。但这种方式则不够普及,特别是专业会议,它往往集中在某些重点院校,而其他学校的老师参加需要足够经费。这无疑限制了参加者的身份和区域。因此,综合考虑如果在同一城市能成立这样的讲座和定期学习会议。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经费,也能让同行业的教师有平等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2)除了教师自身努力之外,学校也应该重视教师专业的发展,高校是一个更大的能力提高平台,如果有学校的提供充分支持,高校教师则有更大的动力和实力。这种支持一定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后盾,让教师的专业学习事半功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校没有注重机会平等原则。往往很多教师一次学习经历都没有,而有些教师则经常参加。其实,每个教师都是一样面对学生。那些被重视的教师并不会包揽所有课程,因此每个教师应该都需要学校的支持和重视。

(3)以上两种方式都是传统形式的学习,而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互联网+”模式和慕课形式的学习同样重要。慕课前段时间经历了一波热捧的阶段,如今已经逐渐冷却下来。虽然通过调查发现,慕课在北美学生中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都无法坚持下来。但是,对于高校专业教师来说,这个情况一定会好很多。因为专业教师的能力和学生是不同的,如果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内部能够开展类似于慕课这样的课程,效果肯定惊人。

(4)全世界大部分高校都在开展计算机课程,中国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在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层次?我们需要进行怎样的借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闭门造车永远不能前进,只有打开通向国际的路途才能走得更远。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开展的计算机课程,更是我们借鉴的标准。这就需要计算机专业和外语专业人才的相互合作,把更多的国外资源搬进国内,让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眼光更加长远。

3 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信息连接者,连接着高校毕业专业人才和企业急需人才以及更高一级科研人才。因此,不仅要做到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广阔的思维观念和创新思想。本文试图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一个专业能够有可持续和创新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力量,还需要整个社会和行业的共识和支持。而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更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摘要: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发展速度迅速的科学,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往往落后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如何能做到缩小之间的差距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计算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基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本文探讨了如何能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并尝试与计算机课程学习相结合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师专业化,高校计算机教师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

参考文献

[1]马世霞,程跃华,王瑞.对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的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2):93-94.

[2]李相海,牛咏梅,智爱娟.高校计算机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8(24):83-84.

[3]佟佳颖,刘春媛,候九阳.TPACK框架下高校计算机教师角色定位[J].现代计算机2013.10:38-40.

教师计算机培训感言 篇5

教师计算机培训感言一

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计算机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知识总量呈几何数增长,俗称“知识暴炸”,专业知识更新之快,使得一些专家昨天还是专业知识的权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说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专业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关于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教育教学技能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和技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教师计算机培训感言二

通过一个多月的计算机培训学习,我对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听了专家的讲座和培训教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微课的认识与制作方法。培训中,教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微课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x月24日余xx教师和25日陈xx教授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微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在这次培训中,我根据本学科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我选择了“习作”指导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对习作审题、习作方法等内容进行微课的设计。这节微课在前一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的设计,突破了本节习作课中帮助学生审题和习作方法教学的两个重难点。

三、培训模式微课化

对计算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认识 篇6

所谓教师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现本人根据计算机教学活动的特点,谈谈对计算机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的认识。

一、用计算机上课的能力

在机房上计算机类的课,这是天经地义的要求。教计算机应用的含义不只包括教学内容,也包括教学形成。《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指出:初学阶段,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促使学生直接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随着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增长和运用电脑能力的提高,更应使用电脑进行教学,用电脑教电脑实际上应形成教师的一种习惯,同时也应转化为学生的习惯。

用电脑教电脑时,要在教学方法上予以具体落实,要尽量使用学生已学过的基本知识,要把用电脑教电脑,和复习已教过但在课本里重复不够的材料结合起来,要随着教学的改进,不断更新所使用的知识。例如:要求学生安静时,最初可用电脑黑屏,之后可改用电脑广播控制学生电脑等。

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用电脑讲课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性,讲读计算机的结构和作用,充分发挥电脑的操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计算机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率。

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教学之本,但不能完全被教材本身所束缚。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已有计算机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适当地对教材作一些处理,如:在学习通道知道时,为了更好地的说明这一概念,可引用例子:

提供一张长发女性的照片,引导学生如何利用通道知识抠取头发,以及在操作过程中,讲解每一步操作的含义及注意事项。

教师始终以电脑广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每一个教学目标展现得一目了然,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其次,在处理教材,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时,不要过多地做语言形式的讲解,要使理论与操作相联系。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学计算机的兴趣,还可适当补充材料。如:补充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动画等。

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同学,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个性特长。要使学生主动发展,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体现在学生能独立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多给他们鼓励、信任、帮助,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计算机老师进而喜欢计算机学科,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由苦学到乐学。

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更重要的决定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

以用photoshop软件修照片为例,有许多与中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题材。如:如何去掉脸上的雀斑和痘印;如何更改肤色;如何修饰唇形等。另外,在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上,要改变单一的全班活动方式,提倡分组活动,如双人小组、四人小组、纵队、横排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和个别化学习,改变了过去始终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行动”的被动操练方法。组织方式的改变就很有力地转移了课堂的中心,不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而是使教师围着学生转。

四、娴熟的德育技能

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就德育的技能而言,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疑随时都会感染着学生的思想。因此,计算机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教师要热爱计算机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学计算机对自己、对国家的用处来认识学计算机的意义所在。

其次,在计算机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现行中学计算机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教师要善于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切实地提高学生对事物认识水平,对道德评价层次,而且使他们自觉走上身心健康的成长之路。

五、要有创造性地评价学生的能力

当今,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教育好每个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计算机教师了解当今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地处理好评价学生问题。多数中学生自我意识强、有个性、有追求。在情感、意志方面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应用鼓励性评价,捕捉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闪光点,利用他渴望得到表扬的心理要求,有意识地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和鼓励。在评价学生时,要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应用鼓励性评价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成绩上都有所提高。

六、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学中采用直观性原则,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易于理解、记忆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思维能力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为直观教学原则的运用开辟了崭新的广阔前景。现代教学手段不再是单一的教具,而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能把教学内容以图像、图形、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教师 篇7

1解说性

计算机应用是一门技能类学科, 不仅要求学生上课是动眼动脑动耳, 更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 指导下动手操作, 亲自操练, 以求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消化, 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有听懂, 理解, 消化和记笔记的需要, 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用语的解说性的特点。重点问题需要强调一下, 疑难问题需要解释一下, 没说清楚的地方需要重复一下, 设计到操作程序步骤需要梳理一下, 观察要点需要用“重锤敲打”一下, 以便增加教学语言的时值, 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为时值就是念的慢一些, 重一些, 响一些。慢, 重, 响是一种手段, 目的是使准确有效地传递到接收者的感觉器官。例如:Word文档中改变文件保存路径的操作:单击“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命令, 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 单击“保存”。这短短一句话, 已经将改变文件保存路径的操作准确精辟地介绍。从外到内, 从开始到结束的顺序相结合, 辅以“单击”“选择”等动词的应用。学生在视线的游走, 信息的摄取中加深了对这一操作的理解, 这是较为典型的观察描述。还有结合教学内容, 作提纲挈领的提示性解说, 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Internet的利用的内容之前, 教师说:“计算机网络所构造的虚拟空间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进程。网络学习, 网络办公, 电子商务, 网络娱乐等因特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该章笔者将带领大家学习几个基于网路的活动:浏览网络新闻, 在线写封书信, 巧用即时通信, 创建个人博客, 检索网络资料, 当好网络社员, 上网购买商品, 组建局域网, 让大家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服务, 掌握网络资源获取及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 逐步养成安全、文明、有度地使用网络的意识及习惯。这段富有解说性的教学语言井然有序, 层次感强, 解说到位, 用语精炼。在讲Internet具体内容之前如此解说, 学生便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有了总体明晰的印象。对Internet的特点又有了较为详尽的理解, 同时还明确了Internet的应用教学的主题。这些知识的获取, 显然应归功于这段话。

准确, 一语应该是解说语言的第一准则, 教师要恰当的选用词语, 语句表达的意义鲜明, 准确, 使人一听就明白, 不至于产生歧义, 切忌用一些似是而非, 模棱两可的话, 使学生难以把握, 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层次分明, 是解说性语言的第二准则, 教师对所要解释, 说明的东西必须弄懂, 吃透, 然后通过恰当, 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富有层次便清楚明白, 而这一点又直接关系到知识投放的有效性。如此, 形成语流, 顺势而下, 连贯而富有逻辑力量, 这样的解说语言才能声声入耳, 句句有用, 令人全然明白。

2演示性

语言的演示性, 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边让学生看教师演示, 一边听教师对行为方式, 操作过程作辅助性说明,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这种语言与教师的演示同步, 要说的贴切, 简明, 生动, 易于把握要点。演示性教学用语, 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操作, 训练的方法, 步骤。例如:在讲授Word的格式命令中的文字效果时时, 教师说: (1) 选择需要编辑的文字。 (2) 单击 “格式”菜单, 并选择“字体”命令。 (3) 在文字效果选项卡中再选择 “七彩霓虹”动画效果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段话在教学生怎么利用格式菜单给普通文本加上特效, 层次感因用了“1, 2, 3, 4, 先, 并, 再, 后”变得十分明显, 可操作性很强。运用时, 教师可一边亲自操作一边述说, 也可以在学生操作时作指导。语言流利, 规范, 简洁, 学生应怎么做一下子便清楚了。从教学的实效性出发, 富有演示性的教学用语应有助于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促其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例如:在讲授Excel表格操作时, 利用aver- age函数求平均值时, 就可以联系学生的成绩表来讲解。在输入每名学生的姓名, 各科成绩之后, 就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 每次考完试之后, 班主任都会按照成绩的高低来给各位同学排名次, 大家知道班主任是用什么方法在几秒钟之内就完成这一工作的呢? 等学生说完是利用Excel的排序功能实现的之后, “排序的依据是什么” (答:总分) “对了, 那么该利用什么功能实现求总分呢? (沉默) “今天, 就来学习Excel中的SUM函数”……在讲完SUM函数之后, 先不讲排序命令, 利用Excel来求总分是不是很简单, (是) “请大家思考一下怎样利用Excel来求每个人的平均分呢?”学生此时已经掌握SUM函数的使用方法, 通过类比的方法, 再加上又很熟悉平均的英文是AVERAGE, 稍加思索便可说出是利用AVER- AGE函数, 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就掌握了两个函数, 同时在最后利用Excel排序时又恍然大悟, 原来按照平均分也可以排序。 在这段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演示性语言带动了学生的思维, 促使他们仔细观察, 积极思考, 从而找出了答案。这种语言的启发效应很可贵, 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尝到跳摘果子的滋味。

演示性教学用语的产生和表述是伴随着客观事物, 图表, 操作步骤, 操作结果的展现同步进行的。它不能脱离实物和实验操作而无的放矢, 更不能在远离和缺乏操作对象的情况下纸上谈兵. 否则无论教师怎样夸夸其谈, 讲的天花乱坠, 也不能建立起物体的形象感, 也不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操作之间的相互联系或操作的先后顺序。

总而言之, 作为中职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时刻刻不能忘记教学用语的对象感是很强的, 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语言,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从而在正确的, 自然的, 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的教学语言风格, 有利于中职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交流, 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

摘要:计算机应用是一门技能类学科, 在这一较为特殊的课堂上, 教师应考虑到课程的特殊性, 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从而得出计算机教学语言的特殊性, 科学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该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采取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阐述实施的具体细节, 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解说性,演示性,教学用语,计算机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明仁.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1 (10) :25-26.

[2]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09) :40-45.

高职计算机实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8

计算机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工具, 早己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置了计算机课程, 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 从初入学时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人们到毕业设计时的专业软件应用, 几乎离不开计算机。目前, 从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挖掘学生潜力, 尽快掌握选进的计算机知识, 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每个计算机实验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学好并掌握一门计算机课的知识, 除了学生的努力和加强理论教学环节外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因此, 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师, 不仅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 还应有其独特的素质。

计算机实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 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奉献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计算机实验教师首先自己要重视岗位工作,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一手过硬的操作技能, 够独挡一面, 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学生的尊敬、教职工的认可、领导的重视。身为实验教师, 只有对本职工作充满无限热爱,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才能做到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 具备勤奋不已的实干作风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工作上;要爱岗敬业, 能吃苦耐劳, 具有奉献精神, 善始善终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甘作教学的“二传手”, 不为名, 不为利, 乐于奉献。实验教学有其特殊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面对面的交流, 实验教师的思想观点、劳动态度、治学精神、品德修养、言谈举止等, 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 实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 自觉地成为学生的楷模;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有利条件, 有意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植观和团结协作精神,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 知识面广, 理论基础扎实

实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实验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无论做什么实验, 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方法, 而实验题目的提出、方法的选择以及问题的解决等, 都必须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高职学校实验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 还要对本校其他专业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如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计算机课程设置、用到什么软件、怎么安装等,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计算机实验教师基本功扎实, 能准确地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 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就能很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例如在上windows2000操作系统实验时, 实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从DOS到Win95, 98的发展史, 还要让他们掌握几个经典适用的命令, 如COPY, TYPE等。实践证明, 知识面广的计算机实验教师, 能够快速领会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易于和学生沟通, 教学效果好, 深受学生欢迎。

3. 动手能力强, 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设备

一个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要动手能力强。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由于方法不当造成系统瘫痪或软件无法政党运行的情况, 这时实验教师就必须及时排队故障, 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正确指导学生操作计算机。所以计算机实验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实验教师的实验动手能力还表现然对计算机及其他教学仪器设备的娴熟的操作操作使用,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计算机软硬件及其他专用设备维护能力。例如, 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和维护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会制作网线、电源插座等, 这些都是实验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动手能力。

4. 具有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 不断创新, 勇于探索

计算机的实验教学应该有自身的特点。在多年教学中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实验,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比如汇编语言实验课, 开始时学生还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 学习劲头非常足;但随教学内容的深入, 内容枯燥乏味, 实验难度也增大,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也增多,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下来。作为一名计算机实验教师就应该循循善诱, 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兴趣, 使用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如辅助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成果展示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 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教学设备,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提高学生的兴趣, 给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自制的一些教学课件, 把有些学生不易明白的地方形象地表示出来, 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5.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趋综合化, 科学和技术的逐步结合, 技术本身的日益综合使得实验的手段更先进, 这对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时也给计算机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实验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高速知识结构,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要善于同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师密切协作, 取长补短, 在参与综合性的重大科研活动中团结互助, 锻炼自己。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 计算机实验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知识, 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更要拓宽知识领域, 水平, 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才能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时期的实验教学工作。

总结

高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实验课时多, 实践性非常强。这就要求计算机实验教师具有方方面面的素质,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技术手段,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组织好实验教学;同时计算机实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不断更新知识, 紧跟计算机科技发展的步伐。

摘要:计算机实验课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多年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经验出发, 提出了计算机实验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 以保证计算机实验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 从而保证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实验教师,素质,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明贵, 刘俊生, 刘满银,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2007.

[2]李桂梅.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综合社会需求人才[J].实验室科学, 2007.

计算机教师 篇9

目前,很多校本培训还停留在表面,为培训而培训。要实现培训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聘请专家讲座

专家往往能够高屋建瓴地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解决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困惑,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利用集中业务学习的时间,聘请专家来校讲座,可谓一举多得。如我们曾专门聘请湖南师范大学的刘铁芳教授就《师德修养与专业成长》 作了专题讲座,教师受益匪浅,会后还积极讨论并写下很多感想。

2. 抓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头羊,对他们的培训更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骨干教师要具有“长、宽、高”的立体形象。“长”就是一技 之长,要成为所 教学科的 带头人; “宽”就是知识面要宽,不但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做到一主多副,成为“全面手”和“大百科”; “高”就是政治觉悟高、情操品德要高。为此,学校要建立骨干教师的培训档案,从德、能、勤、绩上对他们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并鼓励他们创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特色,也让其他教师将领略理想的课堂教学的风采看成是不懈努力的方向。唯有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才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 建立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让教师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学校要拓宽资源,为校本培训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如打造网络资源开发室、开设教师论坛等,教师可以将课件、上课视频相互分享; 可以围绕某个专题,展开互动交流,让大家共享、共议、共思、共辩。除了通过网上发帖、跟帖进行交流,还可以请专家在线直接答疑解惑。这种互动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把困惑与问题、成功与经验进行梳理与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4. 完善 “青蓝工程”

在校本培训开展中, “青蓝工程”这一传统形式得以进一步完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 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通过传、帮、带,年轻教师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教师不仅在教学上独当一面,而且教学也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示范课的“传、帮、带”的作用。

5. 教学案例研讨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编制《视频教学案例集锦》是一 种不错的案例研讨方式。具体作法: 第一步,随堂拍摄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 让教师自己看录像剖析教学行为; 第二步,随堂拍摄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让教研组的教师观看录像,集体对该教师的课堂及其专业发展进行剖析,推选出本组优秀的课例录像; 第三步,在教研室组织集体讨论的基础上,随堂拍摄教师的优秀课例,汇集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段,编制《视频教学案例集锦》, 作为教师学习的资源。

6. 校企教师交流

除了请进来,我们还大胆地鼓励教师走出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让专业教师深入青苹果数据中心、湘计算机厂等著名企业学习和参与指导,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回来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再请企业专家来校讲课,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这种模式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校本培训增添了新的血液,效果好。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位计算机教师能掌握一门以上的专业技能,同时拓展边延学科,力求一专多能,使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和职业技能,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使他们尽快成为一名现代职业人。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校本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文从计算机专业角度阐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计算机教师 篇10

1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内涵

从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结合的具体形式灵活多样,有以教育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有以科研开发为目的的校企合作,但更多的合作方式是将大学的三个职能融为一体,使双方实现共赢。[1]。以与安博集团合作的计算机本科专业为例,校企合作采取的是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由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的方式。以赤峰学院为例,学生在校学习采取3+1培养模式。在大学前3 年完成通识教育课(42 分)、学科基础课(17 分)和专业必修(36分)和专业选修(29分)课程学习;大四开始进入实训基地实习,结合企业项目和开发平台学习相关的开发工具和技术。[2]另外,企业要负责8 门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短期集中实训,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论练习实际,掌握课程中的内容在项目中的应用。这些实训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解决非研究型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就业难,技术水平低的问题。

2 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现状

2.1学历层次

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高校多数为非研究性大学,有很多是新建本科院校。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原先多是本科学历,升本后尽管有不少教师积极攻读在职研究生( 或参加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课程班学习) , 校方也竭力引进一些研究生, 但总体上高学历比例依然偏低,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一般不到教师总数的30%, 其中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更是不足5%。[3]由于我国计算机专业整体水平并没有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所以这样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更是相对其他专业要少。

2.2知识结构

实施校企合作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原先的培养方案是培养理论型人才,实施校企合作后,企业按着市场需求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较多市场上流行的新技术,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师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不能同步的跟上新培养方案中知识的更新。

2.3教学水平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的培养方案的实施,暴露出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手段不能跟上现代化媒体发展,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因材施教,与学生交流少,实习实训指导不到位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跟上培养对象的发展,没有跟上现代化教学条件的发展,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

2.4师德师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的这句话清晰的阐明了教师的使命。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得可贵品质。校企合作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但也有个别教师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没有认真分析校企合作学生的个性方面,而轻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与规范。也有的教师忙于自身事业或科研,对教学则敷衍了事,缺乏责任心。这样教师的师德水平有待甚至亟待提高。

2.5科研能力

校企合作的本科院校多数是教学型学校,非研究型院校。学校方面虽然对科研方面非常支持,提出很多鼓励措施,但是由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薄弱,学历层次低,缺少博士、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没有品牌优势等条件限制,大部分教师在科研上建树较少。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博士人才相对缺乏,能到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实验设备投资较大,得到的支持有限;新的培养方案课程增多,师资缺乏,教师教学任务重,无力分身搞科研。以上原因都限制了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3 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途径

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教师的自身素质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教学能力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索加强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4]

3.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理论升级

眭依凡认为,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形成物,[5]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着引导定向作用。实施校企合作前,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层次不高,专业过窄,虽然计算机的基础理论课每年会有部分内容更新,但主体内容也比较固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固守一块内容,形成了懒惰思想,缺少与时俱进的教学精神。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企业将新的培养方案,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入校园,教师也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关注学科前沿发展,比如清华大学提供的在线学堂MOOC平台,可汗学院等新生的开放式课堂,学习里面优秀的讲课方式与理念,利用期中的优势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从主观意识上提升对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明确校企合作办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熟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索,树立适应形式的本科教学理念。

3.2提高学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

校企合作的实施,大量新课程的增加,新建本科院校的低起点,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都迫使计算机专业教师克服困难,顶住压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如攻读在职硕、博研究生,申请工程硕士学位,出国访学等等。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是深化高校校企合作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6]。实施校企合作后,管理层也为教师提供了很多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参加企业培训,考证,进修。众所周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教师只有加深基础理论,不断拓宽知识面,才能有较强适应能力,才能有创新的潜力,才能解决教学、科研中的新问题,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的方法。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首先应加强科研意识,积极申请科研、教改项目。只有参与计算机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学术活动, 才能深入理解和认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的新发展、新趋势、新技术,[7]特别是市场上IT企业的前沿性信息。其次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像对待科研任务一样,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培养科学研究习惯与思想。第三,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听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动手做实验。最后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

3.3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教高[2007]2号文件中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8]。在教师的能力构成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是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是高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多媒体技术驾驭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利用专业条件的优势,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参加各个级别的“教师技能大赛”、“微课教学比赛”,参与指导学生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PPT设计大赛”,“ACM编程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来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3.4注重师德修养,树立榜样形象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在新形势下,新压力面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率先垂范,加强道德品质修养。道德修养包含多方面含义:首先,计算机教师应具有高度事业心,责任心,及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普通专业与校企合作专业的异同。第二,计算机教师要有高尚的品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纠正学生心理误区。第三,计算机教师要有大爱精神,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其核心是爱学生。大爱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一种纯粹的教育之爱。[9]大爱精神使教师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能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崇高的赞誉。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师资是高校最核心的软资源。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关键在师资。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更意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正视自身差距,加强学习,从而德才兼备,不负重任。

参考文献

[1]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6).

[2]李红卫,封蕾,王伯槐,张峰.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3+1”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3).

[3]杨锦鸿,洪山.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素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6).

[4]束仁龙.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3).

[5]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C].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5.7.

[6]张敏,米海英.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报业,2011(6下).

[7]赵庆展,梁斌.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计算机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的提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35卷,专辑.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计算机教师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在课间之余还要对学校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对学校的网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计算机教师不仅要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好信息的更新速度,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接受新的技术,加强自身的专业化知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且运用专业技术培养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技术处理生活的实际问题。

因此,教育部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加强专业化学习。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

首先,教师专业成长,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能否实现专业化,学校拥有专业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既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又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全面推广的关键。

其次,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提升教师社会影响的需要。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教师是专门职业,必需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再次,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发展、实现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因为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社会不断地向教育提出新问题,人们不断对教师提高期望值。如果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要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敬,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要不懈追求。

最后,教师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打造优质精品特色教育的需要。任何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1、内因(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没有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就很难有教师理想的追求,也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挖掘,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快速成长。

其次,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并理解其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则能产生责任感和光荣感,同时也促使他们思考:以什么样的素质来完成好工作,怎样完善专业素质、加快专业成长等问题。

再次,成就动机是人们追求卓越、力求成功的一种内驱力。教师如果有很强的成就动机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发展。很显然,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直接决定着其是否具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2、外因(外部环境因素)

首先,社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教育的宏观重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鼓励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政策导向,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

其次,学校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是否营造一个敬业乐业、进取有为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唤醒、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搭建舞台促进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最后,家庭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家庭支持度、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的经济实力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学校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四部曲: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活动。

1、读书活动

读书的热情、习惯和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计算机知识更新的步伐日益加快,计算机专业教师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让自己永远有一桶水。

2、学会对教材灵活运用

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上课时应该从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实地讲解,这样不仅学生易于理解,也会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教师既拓展了教材,学生也提高了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教材的资料并不是时时都在更新的,所以会有跟不上实际教学的情况,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教师们更应该自己收集教材,把一手资料转化为教学内容,这样既新鲜又有教育意义。

3、善于设计多种教学活动

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创新教材,还要不断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分配任务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教师设计的课题是给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同时又是可以跟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桥梁。一方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实际处理问题是也增强了自信心。

4、在反思中进步

首先,时刻反思教师这一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懂得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

其次,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对自身的知识不断加强、不断充电。

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育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宁晓波,何芳超,盛永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技能的测评及分析[J],统计教育,1996(6)

[2]喻朝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西北职教,2009(3)

[3]百度文库,浅谈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2011-7-19

[4]福建省教育厅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2007-12-13

计算机教师 篇12

关键词:师范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管理机制

一、师范计算机专业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现状

计算机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就是要通过“教书者必先强己, 育人者必先律己”充分表现出来的。李岚清同志曾经在教育会议中就素质教育的问题做出了重要的批示, 强调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学生, 并且注重培养他们在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因此,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教育行政人员, 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教师队伍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重知识, 轻能力”的现象尤为严重, 这就使得师范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弊端, 他们都有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但是普遍缺少教育教学应用能力, 他们满腹经纶但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 这就导致其不能很好地胜任老师的职位。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调研, 发现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 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基本功欠佳, 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专业, 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只为应对考试而忽略学习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实习中就会体会到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比如计算机教学中的术语、概念, 如果教师讲解不准确, 就会影响教育实习的教育环节。另外, 实践环节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 当计算机出现问题不好使时, 有的实习生不知从何入手, 不敢亲自动手去解决问题。

2. 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内容陈旧。

目前有些中小学的计算机实习生对某些计算机教学设备闻所未闻, 更谈不上会使用和教导学生。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师范院校对学生在计算机硬件的投入上还欠工夫, 这对实习生以后的实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而目前的中小学的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一般都很好, 因省份的不同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有一定的差异, 除了开设信息技术等课程之外, 有的学校还开设了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的课程。而这些方面的内容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陌生感。正是因为师范院校所教的专业与中小学教育所需之间有一定的脱节, 这给计算机教育实习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被动。

3. 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标准不健全。

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如何, 考核评价是全面考察和培养师范生教学素质及实际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 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的方法欠科学, 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很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的评定是根据该生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的表现, 这些都是由原任老师和班主任分别评出成绩, 再综合各方面情况由师院带队教师给出总成绩。指导教师依据什么给出评分, 评估标准是没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体系的不科学造成了评分的随意性, 经常出现关系分、人情分, 有失公平,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师范生在实践环节中最具特色的, 对培养计算机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内容及培养方法研究, 加大我校和基础教育的双向联系和沟通, 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培养该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从教技能,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的改革实施

1. 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基本功培训。

首先, 加强基本功培训, 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多媒体课件制作,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校园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其次, 请中学的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开座谈会交流等, 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再次, 组织学生到中学去观摩、见习, 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最后, 组织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认真把关。我们所达到的目标是使该专业师范生具备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需要的基本能力。

2. 及时更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首先, 建立并完善包括微机原理、单片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基础、网络建设实验室、增设“微机维护与机房管理”实验室, 开展相应软件技能培训;其次, 开设三维动画、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课程, 使该专业师范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再次, 定期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删教学内容。最终目标是使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增强, 具备解决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核评价体系。从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促进的功能看, 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 具有现实意义。因这可以较全面地把握教师的实践能力的现实状况, 发现存在的问题, 寻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有助于学校领导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有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成长, 促使高等院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 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管理机制。

在宏观方面, 要制定教师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机制, 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完成大纲中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和科研项目是目前教师行业考核的主要标准, 而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科研成果的取得是学校教学质量衡量的唯一标准, 这就使得教师投入大量的金钱、精力和时间来完成这个所谓的“学校质量唯一标准”, 没有对实践实习的能力的关注, 使得实习和实践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因此就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效果。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是缓慢的, 而且存在大量的弊端。因此说培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应该在宏观和微观上给予指导, 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机制来对教师实践教学给予赏识激励。首先, 教师要完善教学设计, 使其达到系统性、开放性、创新性, 综合性, 学校要对此进行绩效奖励, 来鼓励教师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 针对教师的职称考核标准要与教师对实际项目的参与程度和贡献量相联系, 这样就与教师产生直接的关系。要吸引那些重视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来参与教学实践, 更要增加教学的任务量。

四、总结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计算机师范专业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现状, 针对该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内容陈旧, 实践动手能力薄弱, 教师基本功不扎实, 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给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及应采取的措施, 如, 加强该专业师范生基本功培训, 及时更新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构建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等。在实践应用中培养计算机师范专业教师的兴趣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 丰富其实践经验。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春杰.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6) .

[2]李春杰.能力导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6) .

[3]熊孝梅.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 教务处, 2012, 9 (9) .

上一篇:社会职业启蒙教育论文下一篇:架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