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护理及预防论文(共10篇)
胎膜早破的护理及预防论文 篇1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1]。胎膜早破是围产期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可危机母儿安全,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其次可引起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影响胎儿发育等。近年来其发病率似有增加的倾向,对胎膜早破的处理仍是当今产科临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故做好胎膜早破的护理及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2003年4月~2008年4月,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分娩总数1277例,胎膜早破患者106例,占8.3%。其中妊娠28~36周19例,占胎膜早破的17%;妊娠37~40周76例,占胎膜早破的71.7%;妊娠41~42周11例,占胎膜早破的10.4%。
经阴道分娩94例(包括手术助产),占胎膜早破的88.7%胎儿(其中自动发起宫缩自然分娩63例,占59.4%;经用催产素引产分娩31例,占29.2%);剖宫产12例,占胎膜早破的11.3%(胎儿宫内窘迫5例,头盆不称3例,臀位4例)。
2 发病因素
2.1 感染
主要是下生殖道感染,由于感染细菌、病毒等作用于蜕膜和羊膜产生了“细胞介素”包括白细胞介素Ⅰ,肿瘤坏死因子等使细菌坏死,胶原分解,促进前列腺素的产生,致使胎膜早破。同时病原体可经宫颈口感染胎膜,也可经血行播散至子宫、胎盘、发生羊膜炎,绒毛膜羊膜炎,使胎膜组织水肿,变脆易发生破裂。
2.2 胎先露不能正常入盆
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骨盆狭窄等,前胎膜受压不匀,易致胎膜早破。
2.3 宫颈病变
如,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松驰,重度裂伤后形成的瘢痕畸形等,可使完整的胎膜不能获得应有的支持力,易造成胎膜早破。
2.4 胎膜本身病变
如,缺乏维生素C、锌及铜,均可使胎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而发生胎膜早破。
2.5 外伤
妊娠晚期行盆腔检查,剥膜引产,性生活过度都可能引起胎膜早破。
2.6 羊膜腔压力增高
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致子宫张力过大,咳嗽、便秘致腹压急剧增加。
3 诊断及处理
3.1 诊断依据
胎膜早破发生后,孕妇多突然感到有液体自阴道流出,典型的胎膜早破,可于流液中见到无色混有胎脂小粒的羊水(正常羊水)有时呈淡黄色,黄褐色胎粪污染的羊水。倘若羊水未流尽,按压宫底或宫缩时,外阴视诊可看到上述性状的羊水从阴道口流出。肛诊时,摸不到前羊膜囊,可清楚地触及先露部。用窥阴器查见阴道后穹窿有积液,或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以石蕊试纸法测定羊水偏碱性,或阴道液干燥涂片查见羊齿状结晶,羊膜镜检查可直胎先露部,B超可见羊水池减少等方法即可诊断为胎膜早破。
3.2 处理方法
确定孕期,根据不同孕周以及孕妇具体情况,胎儿情况确定处理方法。
(1)终止妊娠:
如,胎膜早破发生在孕35周以后,因胎儿已经成熟,为预防感染,原则上应尽快终止妊娠,破膜后12~24h仍不临产者,应予以引产。对≥35孕周者,原则上如无产科指征可经阴道分娩,对宫颈不成熟者如无感染,应尽快促宫颈成熟后引产。胎头高浮、胎位异常、明显羊膜腔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2)期待疗法:
胎龄小于35周发生的胎膜早破,胎儿尚未成熟,需排除感染因素后,采取期待疗法。具体措施如下:
a、一般处理:住院后应绝对卧床消息,取平卧或左侧卧位,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或肛诊,为了解宫颈情况可用消毒过的阴道窥器来检查。
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破膜时间超过12h的胎膜早破病例,常规给抗生素。
c、抑制子宫收缩:为延长孕龄,应用25%的硫酸镁5~7.5g加入10%的葡萄糖500mL中静脉缓慢滴注;亦可用β2受体兴奋剂舒喘灵4.8mg口服,每日3次。
d、促胎肺成熟:常给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持续2-3d。
e、B超检测羊水量,羊水是保证胎儿在子宫内正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如,羊水池直径<2cm则可使子宫紧裹胎儿,脐带受压导致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可经腹羊膜腔输夜,减少脐带受压。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结合孕妇的具体情况,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的措施,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这样可减轻孕妇精神上的负担与心里上的压力,取得孕妇的合作。
4.2 加强胎心监护、勤听胎心音、观察胎动
如,胎心音大于160次∕分或小于120次∕分或胎动减少都是胎儿宫内窘迫的表现,应给予吸氧(可提高母体血氧供应),叮嘱孕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的血液供给,改善胎盘功能来纠正高危妊娠胎儿的不良环境),并立即汇报上级医师,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判断胎儿窘迫程度,结合产科情况,决定相应措施。
4.3 严密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
定时测T、P、Bp、观察子宫有无压痛、羊水有无臭味等。决定保胎者,绝对左侧卧于平板床休息,并协助孕妇适应卧床进食及大小便。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肛查,保持外阴清洁,严密观察宫内感染的临床征象:如发热、母儿心率加快,白细胞数增高,子宫压痛,羊水呈脓性而有腐臭味,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师。对头位胎头高浮或足位等先露未衔接者,要抬高臀部,取头低足高卧位,禁止灌肠,保持外阴清洁,要警惕脐带脱垂的可能。
4.4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胎膜早破已临产者,要勤听胎心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汇报上级医师。催产素静点引产观察过程中须做到问、视、触、听相结合,即耐心询问孕妇有无不适;视孕妇表情,阵痛间隙时间,腹部有无强直性宫缩及病理缩复环;触腹部有无明显压痛及子宫收缩强弱情况,并耐心听取孕妇主诉。积极处理一、二产程,缩短产程时间,避免因破膜时间过久或产程延长引起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宫口开全,胎头娩出后,不要急于娩出胎肩,立即用左手从胎儿鼻根向下颏挤压,挤出鼻内粘液和羊水,以免吸入气管内,引起新生儿窒息。
4.5 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的最早信号
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的最早信号,如系头盆不称,胎位不正,骨盆畸形等,需剖宫产者,应立即做好一切术前准备。
5 预防
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因此,防止其发生至关重要,只有熟悉胎膜早破的原因,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地预防其发生。
1)积极预防和治疗阴道子宫颈炎性疾病。
2)应加强产前检查,对于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的孕妇,应嘱其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增加腹压的因素,如,不持重物,防止便秘和剧烈咳嗽,未足月出现子宫收缩时,应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发现异常胎位时,宜在孕28~32周给予纠正,如采取膝胸卧位,B超监护下行外倒转术等,对于减少胎膜早破发生的机会及其重要。
3)在妊娠后期应避免性生活,有胎膜早破高危因素的孕妇禁止性交。
4)孕妇应注意加强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必要时补充适量维生素、钙、锌、铜等营养物质。对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摘要:胎膜早破是围产期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可危机母儿安全,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其次可引起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影响胎儿发育等。通过对106例胎膜早破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胎膜早破的护理及预防。
关键词:胎膜早破,护理,预防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138.
胎膜早破的护理及预防论文 篇2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72-01
未足月胎膜早破指的是发生于妊娠28周以上37周以下胎膜在临产前出现的破裂。据统计,妊娠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2%,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30%左右[1]。未足月胎膜早破是产科易见的一类并发症,其可引起早难产、脐带脱垂、母婴感染、胎儿窘迫与窒息,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胎儿死亡。本文在此对我院8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收治的8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排除孕妇存在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等。其中,年龄范围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6.7±3.0)岁;孕周为29~36周,平均孕周为(32.8±2.4)周;初产妇有50例,经产妇有32例。
1.2胎膜早破诊断标准[2]
①孕妇突然感觉有很多液体从阴道流出;②阴道窥器检查有液体从宫口流出,或阴道后穹窿存在混有胎粪及胎脂样液体;③阴道液PH值大于6.5;④腹部超声检查可见羊水量变少。
1.3影响因素调查
对8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记录每一位患者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专业软件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录入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调查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3.1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胎膜早破的病因还不是非常清楚,通常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调查显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包括胎儿因素、孕妇因素及不明原因。
3.1.1胎儿因素
胎儿因素主要包括胎位异常(17.07%)、双胎及多胎(6.10%)、羊水过多(13.41%)、胎盘早剥(9.76%)及前置胎盘(7.32%)等。这是由于羊膜腔内容物增多,例如羊水过多、两胎及多胎等使宫内压力升高,使覆盖在宫颈内口的胎膜成为最薄弱部分而易发生破裂。胎位异常如头盆不称的产妇,因先露部位与骨盆入口存在空隙,宫缩时羊水可经过空隙至前羊膜囊,使压力上升,引起胎膜破裂[3]。
3.1.2孕妇因素
孕妇因素主要包括瘢痕子宫(11.63%)、流产史(15.85%)、阴道炎(25.61%)及盆腔炎(19.51%)等。多项研究证实,生殖道感染是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这主要是和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及各种蛋白酶释放失衡相关[4]。产妇具有流产、引产历史可能会造成宫颈受损、宫颈功能不全,造成宫颈口松弛,难以对胎膜起到保护作用。
3.1.3原因不明
本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未足月胎膜早破情况原因不明(7.32%),这可能是因为与胎膜本身出现了结构性病理改变,如胶原蛋白异常、胎膜细胞凋亡及退行性病变等[5]。
3.2护理对策
3.2.1心理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病人由于担心出现早产、感染等会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诱发宫缩。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耐心倾听病人提出的问题,为其介绍成功病例,消除不良情绪,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3.2.2一般护理
每日检查病人体温和脉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卧床时抬高臀部,保持平卧或侧卧,以降低宫缩几率。指导病人正确咳嗽,以防咳嗽過力而增大宫腔压力。告知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防止便秘。
3.2.3分娩护理
护理人员在病人分娩时应做好胎心监护,并进行常规吸氧治疗,密切观察胎儿是否发生宫内窘迫并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关注分娩进程,尽量减少第二产程时间。此外,在分娩过程中应对病人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其心情轻松,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完成分娩过程。
3.2.4会阴护理
指导病人每日用碘伏清洁外阴2次,及时更换会阴垫,避免无必要的阴道、肛门检查,仔细观察病人阴道的排液量、颜色及性质。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病人重视会阴清洁,避免宫内感染。
3.2.5产后护理
加强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认真记录其子宫复旧及恶露排出等相关状况。告知病人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与技巧,从而保证孕妇泌乳充足且通畅。
4结论
胎位异常、双胎多胎、羊水过多、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流产史、阴道炎及盆腔炎均会影响未足月胎膜早破。故应采取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分娩护理、会阴护理及产后护理等措施以减小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参考文献
[1]刘文芳.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17-118.
[2]马丽灵.183例胎膜早破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13-1323.
[3]吴彬.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12,25(6):845-848.
[4]米海平.未足月胎膜早破l15例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18.
胎膜早破的预防和护理 篇3
关键词:胎膜早破,预防,护理
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者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它可以引起早产、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等,使围生儿病死率、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期感染率上升,危害母婴的安全,因而熟悉和掌握了解发生胎膜早破的病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母婴的危害至关重要[1]。
1 一般资料
山西省古交矿区总医院镇城底分院产科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分娩247例,发生胎膜早破者32例,其中孕34~36周者4例,占分娩总数的1.6%;孕36~42周者28例,占分娩总数的11.3%;32例中有10例剖宫产,占胎膜早破人数的31%。
2 胎膜早破的病因
2.1 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
引起胎膜炎,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破裂。
2.2 羊膜腔内压力升高
常见于双胎妊娠及羊水过多等。
2.3 胎先露部高浮
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先露部不能衔接,胎膜受压不均,导致破裂。
2.4 宫颈内口松弛
由先天性或创伤使宫颈内口松弛,前羊水囊锲入,受压不均及胎膜发育不良致使胎膜早破。
2.5 营养因素
因缺乏维生素C、锌及铜,可使胎膜张力下降而破裂。
2.6 细胞因子
IL-1、IL-6、IL-8、TNF-α升高,可激活溶酶体酶,破坏羊膜组织,导致胎膜早破。
3 诊断标准
3.1 临床表现
孕妇在咳嗽、打喷嚏、负重等情况下,腹压增加,突感有较多的液体自阴道流出,继而少量间断性排出,可混有胎脂及胎粪。肛诊检查,触不到羊膜囊,上推胎先露部可见到阴道流液量增加。羊膜腔感染时,母儿心率增快,子宫压痛,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2]。
3.2 辅助检查
(1)阴道窥器检查:见液体自宫口流出或阴道后穹窿有较多混有胎脂和胎粪的液体。(2)阴道液酸碱度检查:正常阴道液p H值为4.5~5.5,羊水p H值为7.0~7.5,尿液的p H值为5.5~6.5,用p H试纸检查,若p H≥6.5时,提示胎膜早破。注意血液、尿液、宫颈黏液、精液及细菌污染可出现假阳性。(3)阴道液涂片检查:阴道液干燥片检查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为羊水。用0.5%硫酸尼罗蓝染色于镜下见橘黄色胎儿上皮细胞,用苏丹Ⅲ染色见黄色脂肪小粒,均可确定为羊水。(4)羊膜镜检查:可直视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诊断胎膜早破。(5)B超可见羊水液平段明显减少。
4 预防
4.1 加强孕期保健和卫生宣教指导
积极防治各种炎症,预防下生殖道感染。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细菌性感染。
4.2 加强孕妇产前检查
及时发现骨盆异常以及胎位不正的孕妇,如臀先露的孕妇,在28~32周采取膝胸卧位等,给予纠正胎位,对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者加强监护,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4.3 加强营养指导
孕妇怀孕期间采取合理的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补充足量的维生素、钙、锌及铜等营养素,以增加胎膜弹性,防止胎膜发育不良造成的胎膜早破。
4.4 怀孕期间注意休息
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负重、避免做攀高等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4.5 告知孕妇妊娠中期减少性生活次数,并注意体位,妊娠晚期禁止性交;避免因腹部撞击引起胎膜早破。
4.6 宫颈内口松弛者
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环扎术并卧床休息。
5 护理
5.1 心理护理
一般发生胎膜早破后,孕妇及家属都会感到异常紧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忧等,这时我们的护士就要做好与孕妇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向其耐心解释,讲解有关胎膜早破的知识及注意事项,消除孕妇的紧张感,使其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以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3]。
5.2 一般护理
(1)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应告知孕妇禁止站立,嘱其卧床休息,采取头低脚高位,抬高臀部,以防脐带脱垂造成胎儿缺氧或胎儿宫内窘迫。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测胎心NST,阴道检查确定有无隐性脐带脱垂,如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应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2)观察羊水流出量、颜色、性状、有无气味等情况。(3)纠正羊水过少:羊水池深度≤2cm,<35孕周,可行经腹羊膜腔输液,减轻脐带受压。(4)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肛诊与阴道检查,禁止灌肠。密切观察孕妇的体温、心率、宫缩及血白细胞计数,了解感染的征象。(5)对破膜12h以上的,可考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6)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棉球擦拭会阴部2次,放置吸水性好的消毒会阴垫于外阴,勤换会阴垫及卫生巾,保持清洁干燥。
5.3 适时终止妊娠
(1)孕周>36周以上者多不必保胎顺其自然分娩,观察有无感染征象,无感染者,胎肺成熟、宫颈成熟,可观察12~24h后给予采取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或酌情剖宫产。(2)孕周在34~36周者,胎膜早破不伴感染,羊水池≥3cm者采取期待疗法。不主张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应该预防使用B族链球菌感染的抗生素,适时终止妊娠对于母儿均有利。(3)孕周在32~33周者,应该权衡早产和延迟孕周的利弊。在无胎肺成熟的证据时,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48h后可以考虑终止妊娠,也可以严密观察胎儿宫内情况并监测有无羊膜腔感染,等到34周后终止妊娠。(4)孕周在28~31周者,32周前分娩的新生儿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在没有羊膜腔感染的征象时,应该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分娩,常规使用宫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进行治疗,每天进行胎心监护。如果存在羊膜腔感染的证据,则考虑终止妊娠。妊娠达到32~33周时,可做羊膜腔穿刺了解胎肺成熟情况,若胎肺成熟可结束妊娠。(5)孕周<28周者,因胎儿生存率低,易发生合并症,因而从优生角度讲,不应采取保胎治疗,适时终止妊娠[4,5,6]。
6 胎膜早破的常用药物
6.1 子宫收缩抑制剂的应用
常用沙丁胺醇、利托君及硫酸镁等。宫缩抑制剂可以延长妊娠时间48~72h,可为促胎肺成熟的治疗赢的时间,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护母胎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时机终止妊娠,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和减少新生儿病率。使用子宫收缩抑制剂的前提是:(1)对药物无禁忌;(2)无延长妊娠的禁忌;(3)胎儿健康并可继续妊娠;(4)早产诊断明确;(5)宫颈口扩张不超过4cm;(6)孕周在24~34周[7]。
6.2 硫酸镁的用法
首次剂量为5g,30min内静脉滴注,此后用25%硫酸镁注射液60m L加入质量浓度为0.05g/m L葡萄糖注射液1000m L中以静脉滴注2g/h速度滴入,宫缩抑制后继续维持4~6h后可改为1g/h,宫缩消失后继续点滴12h。硫酸镁用药前的4项检测指标为:(1)膝腱反射必须存在;(2)呼吸不少于16次/min;(3)24h尿量不少于600m L或不少于25m L;(4)检测血中镁离子的浓度不超过3mmol/L。
6.3 促胎肺成熟
<35孕周,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1次/d,共2次,或倍他米松12mg静脉滴注,1次/d共2次。
6.4 抗生素的应用
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价值是肯定的,可以减少母儿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孕周。一般在破膜后12h开始使用,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48h后,改为口服阿莫西林和红霉素5d,可以延迟分娩,减少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新生儿早期败血症、脑室内出血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
7 小结
近年来,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及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临床上如何处理好胎膜早破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因而要引起产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充分估计期待疗法或结束妊娠的利弊,由于羊水流出,可引起脐带脱垂和胎儿宫内窘迫,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中,剖宫产占的概率最大,故应加强围手术期宣教,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尽可能减少母儿感染率,已获得最佳的母儿结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5-146.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6-168.
[3]傅晓丹.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7):90.
[4]李裕.早产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利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33-34.
[5]汤栩文.31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78-3080.
[6]刘芳.早产胎膜早破的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5):343-345.
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及预防对策 篇4
【关键词】 胎膜早破;预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1-01
1 临床资料
本组99例,其中妊娠28-36周20例,占胎膜早破者20%;37-40周70例占胎膜早破71%;41-42周9例占胎膜9.1%,99例孕妇年龄21-42岁,平均27.6岁,初产妇83例,经产妇16例。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孕妇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有时可混有胎脂及胎粪,无腹痛等其他产兆。当腹压增加如咳嗽、负重等羊水即流出,肛诊将先露部上推可见到流液量增多即可明确诊断。伴羊膜腔感染时,阴道流液有臭味,并有发热、母儿心率增快、子宫压痛、白细胞计数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
3 护理及预防措施
3.1 对母体的影响
3.1.1 紧张焦虑胎 膜早破发生突然,孕妇及家属无思想准备,惊慌失措,因为对自身及新生儿的担忧而致使其生产出现意外情况。应告知其疾病相关的各项知识,要求患者给予必要的配合,告知其注意事项,要求其提前有心理方面的准备,不可太过焦虑、紧张,良好的心态会对分娩有很大帮助[3]。护理人员应掌握各项专业知识,耐心聆听并解答孕妇提出的各种疑问,让其了解配合治疗的意义。产妇进行分娩的病室环境应安静、舒适,不可再对其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刺激,家属人员也应给予配合,对其心理进行支持。
3.1.2 自理能力受限 胎膜破裂后孕妇采取臀高位,减少活动。由于体位的限制,降低了孕妇的自理能力。因此要指导和协助家属做好孕妇的日常生活护理。
3.1.3 感染的预防措施 产妇应保持自身的卫生,对其外阴定期进行清洁卫生措施,可以使用新洁尔灭棉球进行清洁擦洗。避免患者出现上行的感染情况发生。对患者的辅助检查指标进行监测。可给予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药物[4]。
3.2 对胎儿的影响
3.2.1 脐带脱垂胎膜破裂后,嘱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及时听取胎心音,宫口未开全应立即氧气吸入,在胸膝卧位下带无菌手套将脐带送回宫腔,做好即行剖宫产准备,宫口开全,应协助立即助产。应在数分钟内终止产妇的分娩操作。
3.2.2 早产妊娠 未满37周发生胎膜早破时常诱发宫缩,引起早产,早产儿易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吸入性肺炎。对于<35孕周的胎膜早破者,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以促胎肺成熟。若孕龄<37周,破膜12-18小时后尚未临产者,均可按医嘱采取措施,尽快结束分娩。
3.2.3 密切观察胎儿情况胎膜早破后羊水减少,其缓解宫缩对胎儿压力的作用消失,已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密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监测胎动及胎儿宫内安危。定时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气味等。遵医嘱每日吸氧2次,每次2-4L,定时检测胎心率、定时行电子胎心监护,及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教会孕妇自测胎动次数,每天早、中、晚各1次,每次1小时,每小时胎动次数应3-5次,12小时>10次。
4 结果
99例胎膜早破的孕妇无一例发生宫内感染或产后感染,妊娠35周以上者,新生儿无一例发生严重的窒息,均成活,新生儿预后较好(Apgar评分大于7分)。
5 讨论
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为保障母儿的安全,应积极预防胎膜早破,为孕妇讲解胎膜早破的影响,使孕妇重视妊娠期卫生保健并积极参与产前保健指导活动;加强围生期卫生宣教和指导,避免重体力劳动,妊娠末期禁止性交及避免突然腹压增加;积极预防和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及牙周炎。应充分地加强各项营养,及时补充各项微量元素。产妇出现此情况时应及时给予针对处理,保持孕周的时间,让胎儿可以成熟。保障产妇的安全,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已成为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陈韵仙.胎膜早破的诊断.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12(1):19.
[2] 乐杰.妇产科.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5-146.
[3] 郑秀霞.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
胎膜早破的诊断及标准护理 篇5
胎膜早破的诊断:(1)突然见阴道内有较多液体流出,可见胎脂及胎粪,肛诊将胎先露部上推见阴道液量增多;(2)窥器检查见液体自宫颈口流出或阴道后穹窿有较多混有胎脂和胎粪的液体;(3)酸碱试纸测定阴道液p H值≥6.5;(4)阴道涂片检查:阴道液干燥片检查有羊齿状结晶出现为羊水。
1 常见的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初次妊娠对胎膜早破知识不了解;(2)胎儿有受伤的危险:羊水流出可诱发早产或发生脐带脱垂;(3)自理能力缺陷:与绝对卧床休息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胎膜早破、细菌进入宫腔有关。
2 护理措施
(1)给产妇做好心理护理,详细讲解胎膜早破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有可能出现的危险,让其保持良好心态,并能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避免早产或难产;减少新生儿围产期窒息率及死亡率。(2)嘱产妇如发现阴道流液,或开始出现宫缩应及时报告。胎位正常,且胎头已衔接嘱产妇注意卧床休息,可适当坐起或下床大小便;若胎4.3局部感染
4.3.1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分析原因为:(1)穿刺及护理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3)患者未遵医嘱,未按时来院行导管护理;(4)敷贴松动及打湿后未及时处理。
4.3.2局部感染的预防及处理(1)置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2)插管后第1个24h更换敷料1次,以后每周更换敷料2次。保持敷料干燥清洁。(3)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4.4管腔内返血
4.4.1管腔内返血原因分析(1)正压封管不正确,造成血液返流。(2)肝素帽松动v上腔静脉压力过高。
4.4.2管腔内返血预防及处理采用正压脉冲式封管,接牢肝素帽,嘱病人避免剧烈咳嗽,院外护理PICC管留置时间长,大部分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常需带管回家。因此院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嘱患者:(1)每周去医院封管1次。(2)如发现置管处敷料有污染、渗出液或置管点有红、肿、痛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去医院处理。(3)置管侧肢体不能进行剧烈运动。(4)洗澡前必须用清洁塑料薄膜等包裹穿刺点,上下约10~15cm,以防局部浸湿。不得盆浴。洗完澡后需尽快用干毛巾擦干。
位异常,胎露未衔接,嘱产妇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臀部,以防脐带脱垂。(3)破膜后立即听胎心音,并观察羊水性状,并记录,如有羊水污染,则应尽快结束分娩。(4)以左侧卧位为好,因左侧卧位避免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可增加子宫血液灌液量,对胎儿氧供有益。(5)如孕周>37周,观察12~18h无宫缩可遵医嘱静滴催产素引产,或根据情况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如孕周<37周,有产兆而无感染征象者,遵医嘱给予保胎治疗,以预防早产。(6)嘱病人用消毒月经垫,给予会阴冲洗,每日2次,以保持外阴清洁,预防宫内感染。(7)严密观察胎心变化,听胎心音每30分钟或1小时1次,必要时给予胎心监护;(8)破膜时间超过12h,遵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3 结语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向孕妇及家属说明目前的情况,以及护理人员采取处理措施的目的,指导配合治疗与监护,协助孕妇做好各种生活护理,减轻焦虑,以精心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来改善母儿预后的保证。
5 小结
PICC置管术自90年代在我国开展应用以来,因其操作简单、应用方便、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临床,尤其在肿瘤病人的化疗、静脉高营养等方面,解决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化疗药物及化疗药物外渗等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在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的同时又方便治疗,给予其他护理工作更大时间和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在肿瘤护理,还是在其他护理领域,都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付春华,于莹,赵淑燕,等.PICC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展[J].
现代护理,2006,7:606~608.
[2]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 I C 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篇6
关键词:母婴,胎膜早破,护理措施,影响因素
胎膜早破是指患者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 孕周不足37周又称早产[1]。胎膜早破是在整个围生期间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会给患者、胎儿及新生儿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早产率的主要原因是胎膜早破, 它不仅导致围生儿的病死率增加, 而且严重的影响着产褥感染率及宫内感染率。因此, 我院针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的胎膜破裂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发生胎膜早破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妇产科教材 (第7版) 中的相关内容。首次生产患者为91例, 多次生产患者为57例;年龄范围21~34岁;孕周大等于37周的患者为99例, 孕周不足37周的患者为49例;其中11例为双胞胎患者, 3例患者子宫畸形, 7例出现重度子痫前期, 5例出现胎儿窘迫现象, 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1.2 诊断标准:
依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教材 (第7版) 内容[2]: (1) 孕妇自己感觉有液体从阴道内留出, 并且没有腹痛等症状, 推动胎头阴道内有液体留出。 (2) 使用p H试纸测阴道中的分泌物的测试值大等于7 (p H试纸颜色改变) 。 (3) 采用镜检直接观测宫颈阴道内的分泌物, 发现羊齿形状的结晶。
1.3 处理方法:
148例患者经确诊后住院, 根据患者的孕周不同对其实施不同的处理方法。 (1) 孕周<28周孕妇。因为患者的胎龄较小, 胎儿的生存概率也比较低, 我院不可实施保守治疗, 需要立即采取终止患者妊娠, 如果不及时处理, 严重时会威胁孕妇的生命。 (2) 孕周在28~36周的孕妇。根据孕周的逐步增加, 胎儿的病死率呈现递减状态。我院可实施期待疗法, 对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的臀部抬高, 面向左侧躺卧, 对患者外阴进行常规的消毒, 放置消毒会阴垫[3]。医疗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宫缩情况、羊水现状及胎心进行密切观察, 同时对患者的血象及体温进行严格的监测, 并且给予患者抗生素, 避免发生感染现象。将患者的孕周延长后, 给予孕妇地塞米松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514, 生产厂家: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促使胎肺成熟, 然后对患者终止妊娠。 (3) 孕周37周以上的孕妇, 其胎儿已经成熟, 为了避免发生感染情况, 应对患者立即终止妊娠, 对于破膜后在12~24 h内仍不临产的孕妇, 我们需要采取引产方式。
2 结果
148例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后, 其中59例患者为自然分娩, 2例患者为臀位助产, 87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49例患者出现早产, 43例患者出现宫颈炎与阴道炎, 21例患者头盆不称, 20例患者发生脐带绕颈现象, 15例患者出现羊水污染。新生儿的体质量为1.6~4.2 kg, 其中4 kg以上的新生儿为5例, 3~4 kg的新生儿为82例, 2.5~3 kg的新生儿为44例, 2~2.5 kg的新生儿为22例, 2 kg以下的新生儿为6例。出生后评分大等于7分的新生儿为152例, 5~6分的新生儿为7例, 经过医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 孕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均良好。
3 讨论
3.1 影响因素:
回顾分析148例患者病例, 总结出影响孕妇胎膜早破的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生殖道炎症。患有宫颈炎与阴道炎的孕妇容易导致胎膜发生感染情况或者胎膜破裂, 进行过多次流引产导致宫颈损伤为引发炎症[4]。 (2) 创伤与机械性刺激。主要分为两类, 即医源性与非医源性, 医源性主要包括:阴道检查、羊膜腔穿刺及剥膜引产等。非医源性主要包括:有腹部外伤史或是孕妇在妊娠晚期进行性交活动。 (3) 胎膜发育不良。孕妇胎膜发生不良主要与怀孕期间的营养情况有关, 如缺少维生素C、锌、铜等营养元素, 导致孕妇的胎膜变的脆弱, 缺少弹性。 (4) 孕妇的胎位不正、羊水较多或者是多胎, 容易导致羊膜腔内的压力变高, 横位、臀位与头盆不称, 导致羊膜腔产生的压力不匀称而引发胎膜早破。 (5) 患者宫颈关闭不全。主要是患者内口松懈与峡部欠缺导致的。 (6)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在孕期抬拉很重的物体、剧烈咳嗽或是便秘而引发腹压突然上升, 导致患者胎膜破裂。
3.2 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危害:
孕妇在胎膜破裂后导致宫颈的扩张速度变慢, 宫颈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阻滞了胎头下降, 导致宫缩出现乏力的状况, 使孕妇出现害怕及紧张的情绪, 而不愿进行自然分娩, 从而加大了分娩的难度及手术产率。胎膜早破还会使阴道内的环境改变而利于细菌的繁殖, 使孕妇的宫内发生严重的感染。胎膜早破还会增加产褥病率及孕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此外, 胎膜早破也会对胎儿造成危害, 如: (1) 胎儿窘迫, 因为胎膜破裂导致羊水的减少或流失, 从而使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 脐带受到挤压与宫壁将胎儿裹住, 严重的会导致胎儿死在孕妇宫内。 (2) 围生儿死亡与感染情况增加。胎儿在缺氧的情况下, 会增加宫内呼吸运动, 呼吸道的感染率也随之增加, 导致胎儿出现吸入性肺炎。胎膜早破, 还会使胎儿的脐带脱落, 而致使胎儿死亡。
3.3 胎膜早破的护理。
胎膜早破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心理护理:当孕妇感觉阴道内有大量液体流出且不能控制, 孕妇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 担心自身及胎儿的健康, 这是护理人员应详细的为孕妇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告知治疗方案, 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2) 监测胎儿的基本情况。护理人员做好对孕妇胎心及胎动的监测, 同时让孕妇学会自我监测, 每天进行3次, 每次为1 h。常规吸氧每天进行2次, 每次为1 h, 同时每小时需要监听1次胎心情况。当孕妇进入产程需要采用胎心监测仪对宫缩及胎心的变化进行监测, 避免胎儿出现脐带受压及胎儿窘迫情况。 (3) 防止脐带脱垂。出现胎先露未衔接的孕妇, 应需要长期卧床休息, 并将臀部抬高, 选择左侧卧位, 减少羊水的流出量, 同时监测胎心变化, 并判断是否有隐性脐带脱垂。若患者出现脐带脱垂需要立即结束分娩。
综上所述, 胎膜早破会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 可增加胎儿的病死率及早产率, 也增加了孕妇的产褥感染率及宫内感染率[5]。所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 对胎位不正需要及时纠正, 预防并治疗生殖道感染, 使孕妇在围生期保持良好的心态, 顺利进行分娩。
参考文献
[1]陶冶, 王克涛, 王智.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 12 (14) :156-157.
[2]李一美, 谢爱兰, 全小珍, 等.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J].实用医学杂志, 2110, 5 (23) :167-168.
[3]顾宁, 王志群.孕34-36+6周胎膜早破母儿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 9 (15) :233-234.
[4]冯伟玲, 钟瑞卿, 吴云清, 等.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3 (12) :123-124.
胎膜早破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我院产科2005年—2007年收治的胎膜早破病人106例, 产妇年龄23岁~32岁, 平均26.54岁;破膜孕周35周~41周, 平均38周;其中小于35周8例, 大于35周98例;破膜时间至分娩时间或手术时间>48 h者12例, 占11.3%;以急诊方式入院84例, 占79.2%, 门诊方式入院22例, 占20.8%。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胎膜早破的病人常以急诊方式入院。入院时, 孕妇焦虑、紧张。护士应以热情和蔼、亲切同情的态度接待孕妇及家属。对孕妇生理、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对分娩的相关知识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与指导, 使她们情绪稳定, 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避免因心理因素造成早产或难产。
2.2 病情观察
2.2.1 生命体征监测
胎膜早破孕妇入院后每4 h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并记录, 重点监测体温及血常规, 如体温超过38 ℃持续12 h或母体血白细胞计数大于15×109 /L应及时通知医师, 采取措施。
2.2.2 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对胎膜早破的孕妇, 每日给予氧气吸入2次或3次, 每次30 min, 氧流量为2 L/min。由于羊水减少, 胎儿在母体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脐带、胎盘、胎体易受压迫, 致使胎儿宫内窘迫可能。吸氧可有效地提高孕妇的血氧浓度, 通过子宫胎盘血液循环, 提高胎儿血氧浓度, 增加胎儿的抵抗力。
2.2.3 胎心率的观察
胎膜早破后, 羊水从宫腔流出, 胎儿在宫内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必然引起胎心率的变化。因此监测胎心率是衡量胎儿在宫内环境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孕妇入院后用胎心监护仪监护20 min~40 min并记录。正常胎心率为120/min~160/min, 若胎心率<120/min, 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可能。若胎心率>160/min, 除有胎儿窘迫发生外, 还有并发宫内感染的可能。
2.2.4 自测胎动
胎动是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 胎动正常是胎儿健康的指标之一[2]。胎动减少, 提示胎儿缺氧, 胎动过频往往是胎动消失的前兆。所以临床工作中应对胎动计数给予足够重视。教会孕妇自测胎动。正常胎动每小时3次~5次, 12 h累计胎动数≥20次。如果12 h计数<10次, 常提示胎儿宫内窘迫。
2.2.5 羊水的观察
孕妇入院后严密观察羊水的性状、气味及量。正常羊水清亮, 色呈淡黄, 它有保护胎儿的作用。若羊水呈黄绿色或伴臭味, 应及时通知医师。减少不必要的肛查和阴道检查, 禁止灌肠。
2.3 体位及饮食
对106例胎膜早破的孕妇, 采取绝对卧床休息, 床尾抬高30°, 取臀高卧位, 以降低宫腔内压力, 减少羊水流出。也可间断取左侧卧位, 减轻右旋的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 增加静脉的回流, 促进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根据孕妇的饮食习惯, 只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并注意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可有效防止因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而造成的便秘。
2.4 会阴护理
保持会阴部清洁, 用高压灭菌卫生纸垫于会阴部, 勤换内裤, 每日用0.5%的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 并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2.5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胎膜早破有潜在难产倾向, 故应严密观察, 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联系医生, 作出相应处理。需剖宫产者, 要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并做好新生儿娩出后的各项抢救用物及药品的准备工作。
3 讨论
胎膜早破的主要的危害为早产及母婴感染, 从而增加围产儿病死率及母体的并发症, 为了降低胎膜早破引起的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率, 对胎膜早破的病人提供及时、周到、合理的护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45-146.
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心得 篇8
1 胎膜早破的原因
(1) 创伤;妊娠晚期性生活。
(2) 下生殖道感染。引起胎膜炎, 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导致破裂;
(3) 羊膜囊内压力升高, 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
(4) 营养因素, 如缺乏维生素C、锌及铜, 可使胎膜张力下降而破裂;
(5) 宫颈内口松弛, 前羊水囊进入, 受压不均匀及胎膜发育不良, 导致胎膜早破;
(6) 胎先露部高浮、头盆不称、胎位异常, 胎膜受压不均匀导致破裂。
2 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孕妇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 继而有少量间断性排出, 当咳嗽、打喷嚏、负重等负压增加时, 羊水即流出, 肛诊将胎先露部上推见到流液量增多, 即可明确诊断。阴道液p H值呈碱性。阴道后穹隆液体涂片有羊齿状结晶, 或涂片查见羊水成分。
3 对母儿的影响
可诱发早产及增加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机会。
4 护理
4.1 产妇护理
4.1.1 心理护理:
由于胎膜早破的患者常以急诊方式入院。入院时, 孕妇常有焦虑、紧张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产妇, 同情、体贴、关心她们多与其接触交谈, 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心理活动, 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和要求, 不厌其烦地为其解释, 使她们产生信任和安全感。护士必须心怀一颗真挚慈爱之心, 身临其境地为患者服务。评估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 对分娩的相关知识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与指导, 并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持续的生理、心理、情感支持, 最大限度地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 顺利度过人生最难忘时刻。
4.1.2 体位:
胎膜早破的孕妇, 采取绝对卧床休息, 床尾抬高讲述卧床的重要性, 介绍医院环境, 主管医生和护士, 胎位不正、胎先露部未衔接者, 协助孕妇绝对卧床休息, 床上大小便, 取左侧卧位, 抬高臀部, 防止脐带脱垂, 取臀高卧位, 以降低宫腔内压力, 减少羊水流出。也可间断取左侧卧位, 减轻右旋的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 增加静脉的回流, 促进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避免不必要的肛诊与阴道检查。
4.1.3 饮食方面的护理:
指导胎膜早破的孕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由于孕妇绝对卧床, 活动减少, 肠蠕动减慢, 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应多进食纤维较多的蔬菜及水果, 如韭菜、青菜、香蕉等。使孕妇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给予口服缓泻剂或肛用开塞露。羊水过少应指导饮水疗法, 就是一天内喝2000ml水, 避免吃利水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苡米。
4.1.4 生命体征监测:
胎膜早破孕妇入院后每4 h测量生命体征1次并记录, 预防感染:严格按照护理操作常规工作, 孕妇外阴部保持清洁, 床单经常更换清洗, 卫生纸高压消毒灭菌, 每日碘伏消毒液擦洗会阴部2次, 禁止灌肠, 并注意观察羊水的颜色、性状、气味并做好记录。若破膜12 h以上者, 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已经发生感染者, 则应该终止妊娠, 分娩结束后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4.1.5 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对胎膜早破的孕妇, 每日给予氧气吸入3~5次, 每次30 min, 氧流量为1~2 L/min。
4.1.6 会阴护理:
胎膜早破后子宫与外界形成通道。会阴部经常处于潮湿状态, 此时, 寄生在宫颈阴道附近的细菌上行侵犯羊膜, 随着通路进入宫腔, 诱发官腔感染。尤其是破膜时间越长, 感染概率越大。所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是控制感染的首要条件。具体方法是每日用3 g/L的碘伏溶液冲洗外阴2次。并注意每次大便后要向后面擦, 及时换会阴垫, 协助生活护理, 如床上洗头。
4.1.7 严密观察宫缩:
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大多有自发宫缩, 所以对孕妇应观察宫缩开始时间和宫缩的规律性和强度。对无规律性宫缩者, 给予静脉滴注催产素, 及时终止妊娠。临床上一般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硫酸镁可使孕妇出现潮热、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头痛、胸闷等, 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膝反射、呼吸、尿量等, 监测血钙、镁浓度, 以防用药过量或蓄积中毒。
4.2 胎儿的护理
4.2.1 胎心率的观察:
足月胎膜早破后, 羊水从宫腔流出, 胎儿在宫内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势必引起胎心率的变化。所以监测胎心率是衡量胎儿在宫内环境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孕妇入院后用胎心监护仪监护20~40 min并记录。若胎心率<120次/min, 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可能。若胎心率>160次/min, 除有胎儿窘迫发生外, 还有并发宫内感染的可能。教会孕妇自测胎动, 使孕妇取左侧卧位, 每1h测1次胎动。正常胎动每小时2~5次, 12h累计胎动数≥20次。如果12h计数<10次, 常提示胎儿宫内窘迫, 应给予氧气低流量吸入30 min, 以纠正胎儿宫内缺氧症状。
4.2.3 羊水的观察:
孕妇入院后严密观察羊水的性状、气味及量。应继续密切监护胎心和宫缩, 必要时以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和宫缩。如果无自发宫缩, 破膜时间超过24 h, 应积极终止妊娠。
4.2.4 警惕脐带脱垂的发生:
对臀位者或头位高浮者, 指导其绝对卧床休息, 床上排便。取臀高卧位, 严防脐带脱垂。同时准备好抢救物品, 随时抢救。一旦发生脱垂, 应立即还纳, 同时积极准备手术, 尽快结束分娩。
5 观察产程
胎膜早破的护理及预防论文 篇9
[关键词] 围产期;胎膜早破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76-02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6-12%。破膜后孕妇突感阴道有液体流出,开始为大量,继而间断少量排出。根据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可确诊。胎膜早破常导致早产、围产儿死亡、宫内及产后感染率升高,母婴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1],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如何降低围产期胎膜早破发生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发生围产期胎膜早破的患者175例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于我院诊断为围产期胎膜早破的患者175例,年龄21-35岁,平均26.78±6.77岁。其中,经产妇46例(26.29%),初产妇129例(73.71%)。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①无腹痛、腰胀等先兆,突感有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有时可见胎脂及胎粪,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负重时等羊水即流出;②肛检上推胎先露,见阴道流出液体增多,阴道窥器检查见阴道后穹窿有羊水积聚或见羊水从宫口流出;③阴道液酸碱度检查示阴道液pH≥6.5;④阴道液涂片检查可见羊齿状结晶出现。⑤羊膜镜检查可以直视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确诊胎膜早破。
1.3 处理方法 若患者无其他并發症,需将臀部抬高并卧床休息。护士为患者进行外阴消毒处理,防止发生宫内感染。严密监测胎心及羊水情况,定期行B超检查了解胎儿及羊水情况。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体温、心率、血压等。妊娠不满28周的患者建议终止妊娠,妊娠满28周但不满37周的患者可行期待疗法。破膜12h以上者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破膜24h仍未临产的患者,若无禁忌症,给予静脉点滴缩宫素治疗。产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必要时行终止妊娠。
1.4 观察指标 孕周分布、分娩方式、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病率。
2 结 果
2.1 胎膜早破诱因 对175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胎膜早破的可能诱因有:胎位异常、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性行为、阴道炎、创伤等,见表1。
2.2 观察指标分析 ①孕周分布:37孕周以下者56例,占32%,37孕周以上者119例,占68%;②分娩方式:顺产者113例,占64.57%,剖宫产者61例,占34.86%,阴道助产者1例,占0.57%,难产率占70.86%;③围产儿病死率为1.14%(2例),新生儿窒息率为4%(7例),产褥病率为4.57%(8例)。
3 讨 论
3.1 胎膜早破发生机制 ①物理机械因素:随着孕周增加,宫腔内压力与胎膜强度也增大,且二者保持一定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即可发生胎膜早破。比如胎位异常、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性行为、阴道炎、创伤等可能为胎膜早破的诱因。②感染:目前已知的B族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类杆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2]等都与胎膜早破有关。③酶:病理证实胎膜早破的特征[3]为胎膜中细胞外基质蛋白质表达低水平。④基因、细胞凋亡。
3.2 胎膜早破的危害 危害主要包括难产、新生儿窒息、产褥病等。因胎膜早破使产程延长,患者在此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休息,精神紧张,体力消耗大,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从而导致宫内感染和难产。另外,胎膜早破使羊水减少,容易造成子宫壁紧贴胎儿,使胎盘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造成宫内窘迫发生率增高。胎儿窘迫、胎粪排出致使羊水污染、胎儿呼吸运动加强等可致羊水误吸,从而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4]。
3.3 胎膜早破的防治 首先,做好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产前定期进行检查,注意阴道卫生,孕期注意饮食和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的能量,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及性交。一旦发现有胎膜早破,对于妊娠28-35周不伴有感染者,可行期待疗法。足月妊娠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催产素引产或剖宫产,胎膜早破超过12h未分娩的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感染,应尽早终止妊娠,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丽,王欢华,吴利玲.胎膜早破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附34例分析)[J].淮海医药杂志,2008,26(5):391.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3] 左馨,黄雅,黄燕,彭静.胎膜早破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10(3):885-887.
[4] Richard Dalby,Julie Suman.I nhalation therapy:technological mile stones in a-hma treatment.Advanced Dmg Delivery Reviews,2003,55
胎膜早破的观察与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7岁, 平均年龄 (28.32±3.63) 岁, 其中有87例妊娠期在37周以上的患者, 21例妊娠期在36周以下的患者, 2例妊娠期在32~34周的患者。经确认,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胎儿早破患者, 伴随着阴道流液排出、羊水流出等临床症状, 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及存在其它病史干扰患者, 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胎膜早破患者必将伴随着紧张恐惧情绪, 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 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 为患者普及相关的临床疾病知识, 提醒患者不宜太过紧张, 放松心情进行生产, 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提高其生产成功率。
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 对患者进行专业化、精心化护理, 患者在进入医院后, 每隔4 h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对患者做好清洁处理, 预防感染, 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与消毒;严密观察患者的羊水变化, 仔细记录好羊水颜色、性状、气味的变化, 将相关的变化情况反映给妇产科医生, 在医生的指导下, 给予保胎治疗。
患者在分娩后, 应做好抗感染预防,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再次给予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 提醒患者勿食辛辣性、刺激性食物,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以增加自身的免疫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患者的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和观察, 具体的观察指标包括自然分娩率、剖宫产分娩率及终止妊娠率。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比较,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胎儿早破110例患者中, 共有74例患者自然分娩, 33例患者剖宫产分娩, 3例患者终止妊娠。见表1。
3 讨论
胎膜早破是孕妇分娩期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母子俱损, 因此切实对胎膜早破患者做好护理和观察极其的重要。相关资料表明, 造成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患者的下生殖道感染, 引起胎膜炎; (2) 羊膜囊内压力过高 (羊水过多、胎儿过大导致) ; (3) 胎儿体位异常; (4) 营养缺乏, 使胎儿张力不足; (5) 宫颈内口比较松弛; (6) 妊娠后期进行性生活[2,3]。
针对以上原因, 要求我们在护理中必须做到 (1) 重视对患者的卫生清洁, 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 以预防下生殖道感染; (2) 避免患者负重或受到撞击, (3)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科学指导, 提醒患者增加营养摄入,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并注意休息, (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普及相关的临床知识, 增加患者对胎膜早破症状的认知感, 以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 我院胎儿早破110例患者中, 共有74例患者自然分娩, 33例患者剖宫产分娩, 3例患者终止妊娠。故对胎儿早破患者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护理, 并加强相关的临床监测, 可以有效减少胎膜早破患者的终止妊娠率, 提高患者的分娩率, 其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摘要:目的 对我院胎膜早破现象进行观察, 总结其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观察, 经研究观察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专业化的护理, 最后对其妊娠结局进行探讨。结果 胎儿早破110例患者中, 共有74例患者自然分娩, 33例患者剖宫产分娩, 3例患者终止妊娠。结论 对胎儿早破患者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护理, 并加强相关的临床监测, 可以有效减少胎膜早破患者的终止妊娠率, 提高患者的分娩率, 其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胎膜早破,观察,护理,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荆艳荣, 李晓春.胎膜早破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4, (6) :3671-3671.
[2]张红兵.胎膜早破的观察与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 23 (4)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