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2024-10-13

胎膜早破临床分析(精选10篇)

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篇1

胎膜早破 (PROM) 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因素, 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 7.0%[1,2]。因此, 如何及时、正确处理PROM,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减少母儿并发症成为产科医务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所在医院收治的112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临床病因及母婴并发症分析,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且诊断为胎膜早破的孕妇112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1]。年龄21~32岁;孕37周及以上的足月产妇50例, 孕28~36+6周的孕妇62例;初产妇99例, 经产妇1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期待疗法[1]

孕2 8~3 5周不伴感染、羊水深度>2cm的胎膜早破的孕妇给此法治疗。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 监测体温和血常规, 避免不必要的肛诊及阴道检查, 保持外阴清洁, 注意宫缩及羊水性状、气味;选用硫酸镁及肾上腺素受体兴奋药等宫缩抑制药延长孕龄;在等待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儿肺成熟 (至少用药24~48h) ;破膜12h以上者,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B超查孕妇残余羊水量, 早期诊断绒毛膜羊膜炎。

1.2.2 终止妊娠

孕35周以上, 有分娩指征者待其自然分娩, B超监测羊水深度<2cm时, 采用羊水输入法, 缓解胎儿宫内窘迫及脐带受压。有剖宫产指征者, 早期行剖宫产术。1.3胎膜早破相关因素生殖道感染47例 (42.0%) , 胎先露异常27例 (24.1%) , 多次流产和分娩18例 (16.1%) , 羊水过多10例 (8.9%) , 双胎5例 (4.5%) , 胎膜病变2例 (1.8%) , 其他3例 (2.7%) 。

1.4 分娩方式及指征

阴道分娩56例 (50.0%) , 其中自然分娩50例, 产钳助产6例。剖宫产56例 (50.0%) , 头盆不称23例 (41.1%, 23/56) , 其中轻度头盆不称10例, 中重度头盆不称13例;胎位异常40例 (71.4%, 40/56) , 其中臀位8例, 枕横位5例, 枕前位15例, 枕后位4例, 高直前、后位6例, 前不均倾斜2例;胎儿窘迫20例 (35.7%, 20/56) 。

1.5 胎膜早破与母儿并发症

112例胎膜早破中, 产妇合并产褥病2例 (1.8%) , 产后出血10例 (8.9%) 。早产19例 (17.0%) , 合并新生儿窒息4例, 新生儿肺炎3例;足月儿93例 (83.0%) , 合并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各2例 (各2.1%) 。

2 讨论

一般认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宫颈功能不全、羊水过多、胎先露高浮等因素有关[2], 而上行性感染是其主要原因。上行性感染可引起胎膜炎, 使其局部张力下降而胎膜破裂。胎膜早破与羊膜腔感染具有密切关系。胎膜是预防羊膜腔感染的一个重要屏障, 对羊膜腔有保护作用, 胎膜破裂则病原菌可直接经阴道、宫颈口进入羊膜腔, 造成宫内感染。因此, 胎膜破裂后要积极预防感染, 一旦出现感染征象, 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36周已临产估计短期内阴道分娩者, 可静脉应用抗生素等待阴道分娩, 近足月者破膜24h未临产者应予引产。

胎膜早破不仅给母体也给胎儿带来许多并发症, 其对母体的影响主要有产褥感染和胎盘早剥, 使孕妇剖宫产率增加;对胎儿影响主要是导致早产、感染、脐带脱垂或者受压、胎肺发育不良、胎儿受压综合征等, 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使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肺炎等的发生率增加。由于影响胎膜早破的因素较多, 且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所以要重视胎膜早破的早期预防。对孕妇加强围生期健康知识宣教, 在平时日常生活中, 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锌、铜、钙等微量元素, 注意休息及保持营养均衡, 减少妊娠后性生活次数, 及时治疗妊娠早期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等引起的泌尿、下生殖道感染, 避免腹压突然增大, 宫颈内口松弛者可在妊娠3~4个月间进行宫颈环扎术。

总之, 胎膜早破严重威胁母儿安全, 产科医务人员应早期进行干预,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母儿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彭书华, 刘锐.胎膜早破16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11, 24 (7) :85-86.

[2]魏友胜.胎膜早破子宫肌层变化及分娩结局[J].重庆医学, 2008, 37 (1) :77.

胎膜早破82例临床疗效分析 篇2

【关键词】胎膜早破;子宫;保胎处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5.1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2337-02

胎膜早破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孕妇在临床前发生胎膜破裂。容易引起孕妇多种不良并发症,造成孕妇难产,宫腔内部感染,产后出血。同时也会导致胎儿出现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对新生儿后期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本院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2例因胎膜早破入院患者,对其病因,病理机制,分娩方式以及诊疗方案做详细分析,现将结果做如下陈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2例因胎膜早破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双胎妊娠者7例,单胎妊娠者75例。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27岁;本组经产妇42例,占51.2%,初产妇40例,占48.8%。

1.2诊断方法患者临床表现大多为突感阴道内液体流出,后期持续性不断流出,流量时多时少。阴道查体未能触及前羊膜囊,向上方推胎体时阴道液体流量明显增多。阴道酸碱度检查结果阴道分泌物pH≥7.0,胎膜破裂概率偏高。窥器检查宫颈内部有病理液体流出。阴道液涂片检查确诊:可见胎儿上皮细胞增多,加热烤片后镜下可明显看到羊齿状结晶体。超声检查协助诊断:羊水量减少是重要参考指标。

1.3处理方案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资料,针对性查体,并且叮嘱孕妇卧床休息,避免过度运动。饮食以流质为主。严密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和胎心变化情况。早期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和肛门诊断。宫颈感染者可无菌条件下进行阴道检查,并及时使用抗生素防止阴道继发性感染。<37周患者产前给予地塞米松加速胎肺成熟,防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孕妇持续吸氧直到顺利分娩,母体和胎儿均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新生儿及时采用止血药,防止过度失血。对上述资料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病理机制以及诊治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胎膜早破病因胎膜病变21例,占25.6%;下生殖道感染8例,占9.7%;羊膜腔内压力升高28例,占34.1%;宫颈内口松弛4例,占4.9%;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2例,占2.4%;妊娠后期性交11例,占13.4%;创伤1例,占1.2%;某些微量元素或营养物质缺乏5例,占6.1%;不良生活习惯3例,占3.7%。

2.2胎膜早破与阴道分娩方式的关联性胎膜早破阴道自然分娩者51例,占62.2%;剖宫分娩者12例,占14.6%;阴道助产者19例,占23.2%。

3讨论

3.1临床诊断结果胎盘早破时因破裂口形成且逐渐加大,孕妇会突感阴道内液体流出,液体中会夹杂胎粪、胎脂等其他混合物。孕妇一般无明显腹痛反应,早期肛门指检时,推及胎儿露出部位可见分泌液体流量明显增加。窥器检查宫颈内部有病理液体流出,阴道分泌物酸碱度pH≥7.0.阴道液涂片检查胎儿上皮细胞增多,加热烤片后镜下可见羊齿状结晶体。

3.2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胎盘早破的致病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患者子宫内腔压力变化异常。宫腔压力异常可以导致胎位不正或者头盆不对称。双胎异常,过度劳累以及持续性剧烈咳嗽,大便用力等都能导致宫腔内压上升,超过宫腔和羊膜最高压力负荷,造成羊膜腔压力不稳定。妊娠晚期孕妇外力撞击会直接导致胎膜早破。妊娠后期频繁性交易引起精液内的前列腺物质刺激子宫过度收缩,因羊膜腔压力剧增而致使胎膜早破。孕妇妊娠期营养吸收不良会引起微量元素缺乏,是引起胎膜早破的间接因素[1]。

3.3胎膜早破与胎位异常难产的关系本组82例患者中阴道自然分娩者51例,占62.2%;剖宫分娩者12例,占14.6%;阴道助产者19例,占23.2%。产科结果显示胎位异常,胎儿先露出部分骨盆衔接不稳定,双侧壁存在间隙,一旦宫腔内部压力上升,压力可通过两侧壁间缝隙作用于前羊膜囊,最终导致胎膜早破。胎膜破裂致使羊水大量流失,胎体缺乏羊水保护,宫腔壁则会紧裹胎体,造成子宫收缩异常和胎头回转异常后果,产程则会延长。宫腔内部继发性感染,胎儿感染会导致胎盘内部血氧循环异常,最终形成新生儿呼吸窘迫。

3.4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产程延迟会导致产妇食欲减退,心情焦虑,体力透支,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大上行性感染的几率,最终引起宫腔内部感染形成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时间过久,容易导致胎儿血氧循环障碍,血氧供应受阻造成胎儿呼吸窘迫。

综上所述,对于胎膜早破的治疗不仅要适当延长怀孕周期,减少新生儿因发育不成熟造成先天性疾病或死亡;还需积极做好及时消炎抗感染处理,防止胎膜破裂时间过长造成母体上行性感染,影响到胎儿血氧循环系统,以此促进母体预后状态良好。现阶段应对胎膜早破的一般临床处理原则:胎肺不成熟且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未发生胎儿呼吸窘迫,则给予期待治疗;胎肺已经成熟或者有明显临床感染的不良反应,必须立即中止妊娠,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继续蔓延;已经出现胎儿呼吸窘迫者,立即予以宫内缺氧对症治疗[2]。同时孕妇在妊娠期及时进行孕检,防止阴道感染或者宫腔内感染,发现感染需及时治疗。特别对于子宫膨胀过度或先露部高浮患者,注意防止腹压突然增加。平时生活坚持科学膳食,加强营养补给,注意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妊娠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避免性交活动,平时活动小心谨慎,避免腹部受到撞击。

参考文献

[1]刘春英.胎膜早破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8):65-66.

胎膜早破96例临床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胎膜早破患者为观察组, 年龄20岁~40岁, 平均年龄 (27.2±5.6) 岁;孕32周~42周, 其中孕周<37周者11例, >37周者85例;初产妇83例, 经产妇13例。另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无胎膜早破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19岁~40岁, 平均年龄 (27.5±5.1) 岁;孕31周~42周, 其中孕周<37周者13例, >37周者87例;初产妇86例, 经产妇14例。2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中有关胎膜早破的诊断及分类标准[2]: (1) 孕妇突然自觉有较多阴道液体流出, 可混有胎脂及胎粪, 检查时腹部加压或上推胎先露部见阴道流液量增多; (2) 窥器检查见液体自宫颈口流出, 或阴道后穹隆有较多混有胎脂和胎粪的液体; (3) p H值测定值>6.5; (4) 在阴道排出液的涂片中可找到胎儿皮肤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羊水结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母婴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炎及宫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胎膜早破发生原因

胎膜早破发生率约为2.7%~17.5%, 其中孕周<37周者发生率为2%~3.5%, 孕37周之后为10%[3]。目前认为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较多, 包括感染、宫腔内压力升高、胎先露部高浮、宫颈内口松弛、营养因素、细胞因子等, 其中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淋病、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滴虫病等被认为是导致胎膜早破的最主要原因。

生殖道感染后可引发各种细胞因子及炎性递质增多, 造成胎膜脆性增高, 而细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也会水解胎膜中蛋白成分, 引起胎膜结构异常。此外各种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毒素、磷酸脂酶等也会促进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引发宫缩, 这些情况均可造成胎膜早破的发生[4]。增加营养, 孕末期禁止性交, 防止创伤, 有下生殖道炎症要积极治疗, 可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3.2 胎膜早破对母体的影响

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也是胎膜早破的重要诱因, 一旦发生可造成羊水减少, 易致胎儿宫内窘迫和宫壁紧裹胎体、宫缩不协调等, 分娩机制受阻, 导致难产和手术产率明显增高[5]。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互为因果关系, 胎膜早破发生后可继发宫内感染, 导致子宫和宫颈对缩宫素敏感性下降, 增加缩宫素引产失败的概率, 也会导致手术产率增高。本文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母体宫内感染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3 胎膜早破对围生儿的影响

正常羊水量有助于稳定宫内环境、减轻外界压力影响, 胎膜早破后羊水量减少, 使得胎体或脐带失去羊水的缓冲作用而直接受外力挤压, 影响胎盘循环, 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严重时甚至发生脐带脱垂而导致胎儿死亡。胎膜早破容易诱发早产, 使早产率明显增高, 而早产可对新生儿的发育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感染也是胎膜早破对胎儿的另一重要危害, 研究发现胎膜早破发生6 h后临产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 肺部感染、败血症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6]。本文观察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文献报道[7,8]一致。

3.4 胎膜早破的防治

孕期要注意补充一些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以增加孕妇营养, 孕晚期禁止性生活, 加强孕妇孕期健康教育, 对各种妇科疾病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等应注意筛查及治疗, 同时避免重体力劳动, 对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多胎妊娠者需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或纠正, 避免腹部受刺激。

一旦发生胎膜早破需及时入院就诊, 严密监视胎心、阴道流液等情况, 胎先露未衔接者头低足高位卧床休息, 破膜时间超过12 h者可考虑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孕周<35周且未合并感染、羊水平段B超3 cm以上者可采取期待疗法, 以尽量延长胎龄、促进胎肺成熟, 减少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对于妊娠足月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对于无明显头盆不称、破膜后6 h者未临产者可静滴缩宫素引产;对于有难产指征、胎位异常、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时应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罗世香.胎膜早破188例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0 (19) :4964-4965.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5-136.

[3]文泽华, 林昌隆, 陈东梅, 等.125例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4) :274-275.

[4]胡会铭.胎膜早破169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2, 4 (2) :53-55.

[5]赵恒.胎膜早破162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6 (16) :179.

[6]张月芬.胎膜早破8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31) :4834-4835.

[7]弓丽琪, 刘靖, 李灿宇.胎膜早破80例临床特征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43 (4) :821-822.

胎膜早破22例临床总结 篇4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 分娩

胎膜早破发生在未到临产前,羊水从阴道流出,称为“胎膜早破”(PROM),早产伴发胎膜早破,称为“早产胎膜早破”(PPROM)。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90%的孕妇将在24小时内分娩,如早产伴发胎膜早破,90%的孕妇在1周内将分娩,处理不当会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近20年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2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2例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6例。年龄24~38岁,多数在26~36岁间。未到临产前20例,早产破膜2例。孕龄在28~33周2例,37~41周20例。其中农村劳动妇女19例,工人2例,教师1例。

症状:胎膜早破的症状,主要是在怀孕后到临产前,突然阴道内不自主的流出无色液体,无臭味,多数患者在不知不觉情况下发生,少数患者在过度弯腰劳动、被车撞倒、频繁房事后等发生,本文有7例,约1~2天后阴道流出少量液体,起初未加重视,以后逐渐增多,偶见片状物或淡红色液体,才来院检查,个别病例有下腹微痛、坠感、腰酸等症状。

体检:入院后经血压、体温、脉搏、胎心等检查都正常,肛检时触不到羊水囊,有11例直接触到胎先露部,腹部加压可见阴道流水增加。阴道液体离心沉淀,涂片烘干后镜检,见到毳毛等胎儿物质,或羊齿状、十字形样透明结晶,或桔黄色颗料(脂肪小粒)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胎膜早破。

诊断:诊断难度不大,我们的方法是根据病史、症状、检查、阴道液涂片镜检,综合分析而确诊,本文22例就此诊断,未发生误诊与漏诊。

治疗:22例均入院观察治疗,我们的方法是:①首先稳定定孕妇紧张心情,给心理治疗,或适当应用镇静剂;②卧床休息;③臀部抬高;④增加营养,有缺水,适当补液;⑤勤听胎心,如有异常,考虑有无脐带脱垂可能;⑥严格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⑦慎用与不用肛检;⑧禁止灌肠与阴道检查;⑨观察体温有无升高,羊水有无混浊与发臭,如有说明已发生感染;⑩可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B11破膜24小时后无宫缩,又无产科禁忌时,可以考虑应用催产素引产;B12根据孕妇与胎儿的具体情况,需做好剖宫产前的一切准备。

结 果

22例按上述观察治疗后,结果孕龄在36~41周的20例中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12例,母子均安全出院。孕龄在28~33周的2例均为早产,由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给引产1例成功,1例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结果2例母体均安全出院,唯2例新生儿因无呼吸、缺氧时间较长,体质小、体重较轻,虽经大力抢救无效未能存活。

讨 论

胎膜早破的原因文献报道颇多,早在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感染是胎腔早破的观点,1992年Romerro等报道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羊水培养阳性者达30%,从尿道及生殖道培养发现无症状性B族链球菌者,认为可发生胎膜早破与早产,如清除这些菌落,可减少此危险。1998年Kubota研究了B族链球菌对妊娠预后的问题,认为阴道内有B族链球菌不致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所说尚需研究。本文22例未作培养,且都及早应用抗生素,又无感染症状,实难断言。

除感染原因外,文献上还谈到胎膜炎症、胎膜发肓不佳、坚韧度与弹性下降等胎膜本身病变、宫内压力增加、宫颈关闭不全、胎位不正、胎儿头盆不称、胎儿巨大、羊水过多、胎儿先露部活动过强、羊膜内压力不均、外力创伤、房事频繁、维生素C与铜的缺乏等等。本文未作研究,但有7例因过度等腰劳动、车撞倒、房事频繁等因素发生胎膜破裂,这是外因或诱因,所以我们认为胎膜早破原因,可能有母体、胎儿、胎位、外力创伤等综合因素引起。

胎膜早破对母体的影响有宫腔内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难产等,特别是感染,一旦发生,羊水会混浊或化脓,有腐臭,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子宫触痛,胎心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或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我们及时观察,及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未发生1例母体感染。

胎膜早破对胎儿有影响有早产、新生儿感染 、缺氧、脐带脱垂等,由于及时观察与综合治疗,未发生脐带脱垂,但有2例早产儿缺氧时间较长,抢救无效未能存活。

现在孕妇望子心切,自胎膜破裂后,对胎儿的安危特别敏感,胎儿稍有变化,孕妇心情非常紧张,羊水流出增加,心情安定后,羊水流出减少或无,这说明心理变化对羊水流出量有影响,及时给心理治疗,起到良好作用。

关于抗生素的应用问题,有人主张不宜过早应用,认为羊水本身有抑菌作用,能清洁阴道。我们的病例多数是农村妇女,个人卫生较差,入院时就应用了抗生素,结果无1例感染,不能低估其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胎膜早破224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1 688例, 年龄22~40岁, 孕周28~42周, 平均37周。其中胎膜早破病例224例, 胎膜未破病例1 464例作为临床对照组。

1.2 诊断标准[1]

胎腹早破的诊断应符合下列3个条件:①可见液体自阴道流出, 肛诊将胎先露部上推见到流液量增多;②阴道酸碱度检查PH≥6.5;③阴道液干燥片检查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1.3 统计学处理

胎腹早破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 结果见表1。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早破组, P<0.01;早破组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2.2 胎膜早破与母儿并发症 结果见表2。

早破组中早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两组产褥病率无显著差异, P>0.05。

2.3 早产胎腹早破与新生儿窒息、肺炎的关系

224例胎膜早破病例中, 早产胎膜早破40例, 其中新生儿窒息5例 (12.5%) , 新生儿肺炎6例 (15.0%) ;足月胎膜早破184例, 其中新生儿窒息5例 (2.7%) , 新生儿肺炎1例 (0.54%) 。早产胎膜早破病例新生儿窒息、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病例, 二者比较, 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0.05。

2.4 破膜距应用抗生素的时间与母儿并发症的关系

破膜距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小于12h者149例, 其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1%、4.7%、2.8%。破膜距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在12~48h者75例, 其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7%、5.4%、3.4%, 3个指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

2.5 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

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小于24h者186例, 其新生儿窒息、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7%、1.5%;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超过24h者38例, 其新生儿窒息、肺炎的发生率分别26.0%、12.0%, 两个指标在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0.05。

2.6 胎膜早破的处理

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和月经史, 根据末次月经、基础体温、早期妇科检查或早期B超检查, 准确计算孕周, 了解宫颈成熟度, 明确是否有感染。凡胎膜早破的孕妇均应住院待产, 卧床休息, 保持外阴清洁, 尽量减少肛查及阴道检查次数, 在破膜12h后尚未临产的孕妇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妊娠足月者, 一般80%~90%在胎膜破裂24小时内自然临产, 故主张等待12~18小时[2]。若不临产可给缩宫素引产, 引产失败可行剖宫产;妊娠尚未足月, 特别是妊娠28~35周, 应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有宫缩者给予利托君、硫酸镁等宫缩抑制剂, 以延长孕龄, 尽可能延长到35周以后分娩。

3 讨论

3.1 胎膜早破的原因

胎膜由绒毛膜、蜕膜及羊膜构成, 在妊娠6~12周形成, 胎膜平面生长速度仅为子宫表面面积增长速度的60%, 孕期停止生长。正常情况下胎膜为一层坚韧组织, 临产前不易破裂, 但如存在生殖道感染、宫颈内口松驰、羊膜腔压力升高、维生素C及铜锌元素缺乏, 细胞因子如IL-1、IL-6、IL-8、TNF-α的缺乏, 使胎膜张力下降, 引起胎膜早破, 实际病例往往多种因素同时存在, 互相作用。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 也是母婴感染的首要原因, 所以孕期要注意阴道病治疗, 破膜后减少内诊次数,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本院胎膜早破患者产褥感染病率与对照组无差异。预防应用抗生素, 降低破膜潜伏期, 是减少产褥感染的关键。在产检中应重视有高危因素的孕妇, 加强护理, 重视宣教, 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率。

3.2 胎膜早破与难产关系

从上面所述可知, 胎膜早破是难产的征兆, 胎先露高浮, 胎位异常, 头盆不称, 造成前羊水囊受力不均, 使胎膜破裂。胎膜破裂后羊水减少, 宫壁紧裹胎儿, 对胎儿压力增强, 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为避免脐带脱垂, 患者破水后均应卧床休息, 从而阻碍胎头内旋转, 使头位难产增加, 剖宫产率增加。上面224例胎膜早破有94例因为胎儿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因此对胎膜早破患者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注意胎心变化, 正确处理, 减少母婴危害。

3.3 胎膜早破与早产的关系

胎膜早破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因素, 也是临床上处理早产比较棘手的问题。若消极等待, 则可能继发感染而造成母婴不良结局;若积极干预, 则可因早产而增加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次分析结果表明, 早破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同时, 早破组中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这可能与失去胎膜的保护, 致病菌沿生殖道逆行进入羊膜腔有关[3]。并且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 母婴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增多。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胎膜早破者应根据不同孕周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35孕周以上的胎儿基本成熟, 宜尽快终止妊娠;对28~35孕周胎膜早破不伴感染者, 宜采取期待疗法, 延长孕龄以促使胎肺成熟, 一旦胎儿成熟应尽早终止妊娠。

本次分析结果还显示早破组的产褥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 说明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对胎膜早破认识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 减少产褥病率, 提高胎儿的存活率。为了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发生,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保健知识宣教, 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婚前体检门诊、孕前优生咨询门诊、早孕门诊、孕期保健、产前咨询等途径, 同抓共管, 减少各种妇科感染、宫腔操作次数, 加强孕期保健, 提高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5.

[2]刘元娇, 曹来英.新编妇产科疾病诊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59.

胎膜早破647例临床分析 篇6

关键词:胎膜早破,难产,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

胎膜早破指胎膜破裂发生于产程正式开始前, 其发病率国内外报道并不一致, 大约占分娩总数的3%~16%, 是妊娠期产妇的常见并发症。现将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 我院住院分娩孕妇6 466例, 其中胎膜早破647例, 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10.1%;产妇年龄20岁~43岁, 平均年龄26.7岁, 孕周28周~41周;经产妇75例, 初产妇572例;单胎550例, 双胎96例, 三胎1例, 新生儿体重1 650~4 500 g.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产妇600例作为对照组, 2组均排除其他妊娠并发症。2组年龄、孕周、胎次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

胎膜早破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1], 难产诊断标准参照《分娩学》和《现代产科学》[2,3]。

1.3 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

647例均于临产前阴道突然有液体流出, 且有腹压增高和上推胎先露时阴道流出液增多, 肛诊时阴道有少量间断性液体排出, 其内可混有胎脂等成分, pH试纸显示pH值7.0~7.5.

1.4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647例胎膜早破与同期分娩的600例无胎膜早破病例, 从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分娩方式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胎膜早破组 (P<0.01) ;胎膜早破组头盆不称、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胎膜早破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例 (%)

2.2 2组母婴并发症

胎膜早破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感染率高于对照组 (P<0.01) , 2组产褥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3 讨论

3.1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胎膜早破后, 羊水减少, 其缓解宫壁对胎儿压力的作用减低, 另外宫壁紧裹胎体, 致宫缩不协调, 阻碍分娩机转, 形成胎方位异常, 使难产的发生率增高;胎膜早破继发宫内感染, 使子宫及宫颈对缩宫素反应差, 不易诱发有效宫缩, 致催产素引产失败增多, 故剖宫产率升高。本研究中胎膜早破难产的发生率为42.9%, 剖宫产率为40.0%, 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容易诱发早产, 本文胎膜早破647例中, 早产发生率为28.4%.正常足月分娩的发动机制中前列腺素起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学者的研究亦支持继发于亚临床感染的前列腺素生成是大多数早产的起因, 故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生率较高, 临床处理中应高度重视。

3.2 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

3.2.1 胎膜早破对母亲的影响

本资料显示, 胎膜早破使母亲难产和剖宫产率明显升高, 但胎膜早破的产褥感染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 对胎膜早破认识的提高及抗生素的普遍预防性使用, 有效地预防了绒毛膜羊膜炎, 减少了产褥感染率的发生有关。

3.2.2 胎膜早破对新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使胎儿早产率、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胎膜早破后隐藏于阴道及宫颈的各种病原体可产生蛋白酶、胶质酶及弹性蛋白酶, 这些酶均可直接降低胎膜基质和胶质, 减弱了胎膜强度, 使胎膜变薄而发生胎膜早破。胎儿失去胎膜的保护, 病原体可通过产道进入羊膜导致宫腔内感染, 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窒息, 甚至死亡。新生儿感染可导致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增加, 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胎膜早破时孕龄越小, 期待治疗时间越长, 新生儿感染危险性越高;胎膜早破后行阴道检查感染率高;距分娩时间越长, 感染率越高。故继发于胎膜早破的新生儿为高危儿, 应该给予特别重视。早产儿围生期病死率显著高于足月儿, 对胎膜早破的正确处理和严密监护可以大大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3.3 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

发现胎膜早破后, 应注意胎心变化, 让孕妇避免下床活动, 防止脐带脱垂, 严密观察临产后胎先露的衔接下降情况, 胎膜早破后12 h未临产者, 即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无明显头盆不称, 破膜6 h未临产者即行引产, 常用缩宫素静脉滴注或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隆放置或舌下含服。积极处理第一、二产程, 缩短产程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产程缓慢者, 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第一产程延长者静脉点滴缩宫素, 宫颈利多卡因封闭等, 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对已发生宫内感染的及时给予足量抗生素, 首选青霉素、头孢类等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术中注意无菌操作, 甲硝唑等冲洗宫腔及切口;术后使用抗生素3 d~5 d;鼓励产妇早下床、早拔管、多饮水、多排尿, 促进子宫复旧, 促进恶露排出, 防止血栓性静脉炎, 避免泌尿系感染, 减少产褥感染。加强医学常识宣传, 普及孕早、中、晚期保健知识, 实行导乐分娩, 对孕妇体贴入微地予以解释安慰和鼓励, 对分娩过程进行全程陪护, 尽量减少因精神因素导致的难产, 减少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 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3.4 胎膜早破的病因及预防

引起胎膜早破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但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 往往又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胎膜早破的发生与胎儿发育、胎位异常、产道和宫内病理性异常、感染、创伤及微量元素锌、铜的缺乏有关。常见的骨盆狭窄、胎位异常、头盆不称均可导致胎头高浮, 使胎先露与骨盆间有更多的空隙, 宫腔压力增加时, 压力通过头盆间传递到前羊膜囊, 使胎膜发生早破。胎膜早破是一种绝不可以掉以轻心的妊娠及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需要早期预防。重点在于重视孕期卫生保健, 妊娠后期禁止性交, 避免负重及撞击, 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定期孕检, 及早发现高危因素, 如胎位异常、骨盆狭窄、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4]。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6-147.

[2]苏应宽.实用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 2004:467-474.

[3]苟文丽, 吴连芳.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33-337.

胎膜早破60例临床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材料

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产科收住患者1197例, 胎膜早破40例占产科患者总数的3.76%。胎膜早破中自然分娩25例 (62.5%) ;剖宫分娩10例 (25.0%) , 其中头位难产5例 (12.5%) ;妊娠高压1例 (2.5%) , 胎儿窘迫2例 (5.0%) , 臀位2例 (5.0%) ;4例给予保胎、抗炎治疗 (10.0%) ;转到上级医院1例 (2.5%) 。

1.2 诊断标准

孕妇符合下列指标之一即可诊断胎膜早破: (1) 可见液体自阴道流出, 肛诊将胎先露部上推见到流液量增多; (2) 阴道酸碱度检查p H≥7.0时视为阳性; (3) 阴道液干燥片检查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4) 羊膜镜看不到前羊膜囊。

1.3 胎膜早破的原因

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 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因素有: (1) 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感染引起胎膜炎, 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破裂, 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 (2) 羊膜腔压力升高和胎位异常也是造成胎膜早破的常见原因; (3) 胎位不正胎先露部较高, 前羊水量较多, 胎儿活动时羊膜腔内压力不均导致胎膜破裂; (4) 孕晚期性生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外伤等, 均可导致胎膜早破; (5) 营养的缺乏;如维生素C、铜、锌等元素缺乏可能也会引起胎膜早破。

2 讨论

2.1 胎膜早破对孕妇的影响

(1) 难产:胎膜早破是难产的信号, 胎膜早破时, 羊水大量的流失可致脐带受压, 脐血循环障碍, 而致胎儿宫内窘迫, 且孕妇由于破膜后精神常处于紧张、焦虑, 情绪不宜控制, 提高剖宫产率; (2) 感染:胎膜早破后, 阴道内的细菌上行进入宫腔, 进一步感染羊膜、胎盘、子宫内膜, 且持续的时间与感染几率成正比, 会引起众多并发症且病情严重, 处理也越困难, 对孕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如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等; (3) 羊水栓塞:胎膜早破使得羊水从裂伤的子宫颈内膜静脉进入母血、肺循环, 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等。

2.2 胎膜早破对胎儿、婴儿的影响

(1) 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并发感染或发热时, 造成胎心率速度提高, 严重会致使胎死;破膜后由于羊水减少削弱了羊水的缓冲功能, 对胎体或脐带来直接压力, 阻碍了胎儿正常循环引起成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出现在臀位, 胎膜早破会引起脐带脱垂, 加快胎儿的死亡速度[1]。 (2) 围产儿感染:逆行感染会引起肺炎、败血症等不同症状[1]。

2.3 胎膜早破的预防

(1) 广泛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 嘱孕妇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 (2) 做好预防工作, 告诫孕妇在妊娠中晚期不要劳累, 注意休息, 重视妊娠期卫生保健, 按时到医院产检并在发现炎性反应后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谨慎选择抗生素等; (3) 对异常胎位采取措施处理, 36周内尽量避免孕妇活动, 若阴道出现流液及时住院, 绝对卧床, 避免不必要检查, 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 (4) 宫颈内口松弛, 孕妇需卧床休息, 同时应注意补充足量维生素及钙、锌、铜等微量元素。

综上所述, 处理好胎膜早破是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关键, 可减少难产、早产的发生率。因此产科医师应积极预防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 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 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慧琳.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0, 19:81.

胎膜早破350例临床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分娩总人数为4 760例, 其中非羊膜穿刺所致胎膜早破350例,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7.3%。350例孕妇中, 年龄21岁~40岁, 平均年龄 (27.5±5.6) 岁;初产妇292例 (83.5%) , 经产妇58例 (16.5%) ;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周为28周~41周, 其中28周~36+6周35例, 37周~40周282例, >40周33例;单胎妊娠342例, 双胎8例。

1.2 胎膜早破的诊断[2]

(1) 孕妇感觉阴道内突然有一定量的液体流出, 有时感阴道较平时湿润; (2) 阴道检查见液体自宫颈流出或后穹隆较多的积液中见到胎脂样物质; (3) 酸碱试纸测定阴道分泌物pH>6.5; (4) 阴道液直接涂片可发现毳毛, 烘干后镜检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本组350例均符合该诊断标准。

1.3 胎膜早破的原因

本组分析了胎膜早破的原因, 结果显示:≥37周的孕妇胎膜早破主要由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头高浮等导致的羊膜腔压力不一致引起, 而感染则占比很小;<37周的孕妇主要原因是感染有流产、引产病史。

1.4 分娩方式比较

见表1。

1.5 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

35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有6例发现有感染征象, 1例发生于孕37周之后, 感染率为1.8%, 其中新生儿肺部感染4例, 绒毛膜羊膜炎2例。破膜最短者8 h, 最长106 h, 平均52.4 h, 破膜时间越长, 感染的危险越大, 保胎时间超过48 h感染率明显高于保胎时间低于48 h者。本组共发生胎儿宫内窘迫42例, 发生率为12%。

2 讨论

2.1 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分娩总人数4 760例, 发生胎膜早破350例,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7.3%。本组资料中, 对于大于37周的足月妊娠, 头盆不称、胎儿窘迫以及臀位是引起胎膜早破的的主要原因, 而且也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37周的主要因为感染及有流产、引产病史引起, 临床上胎膜早破的发生要警惕存在难产因素。因此, 对胎膜早破的产妇入院后应慎重对待, 检查后根据孕周综合评价, 对于成熟的胎儿及时评价是否存在难产因素, 争取早发现、早处理, 避免新生儿窒息、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2.2 胎膜早破对围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对胎儿影响较大, 主要引起早产、羊水过少、脐带脱垂、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等。本组早产35例, 早产发生率高, 说明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围生儿病死率增加。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 常引起胎儿及新生儿感染, 表现为肺炎、败血症、颅内感染。胎膜早破羊水外溢, 导致羊水减少, 发生胎儿缺氧, 甚至出现胎心变异及晚期减速等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臀位合并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发生率很高。因此, 胎膜早破直接影响胎儿的存活率。

2.3 胎膜早破的处理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处理:足月妊娠时胎膜早破常是即将临产的先兆, 如经检查宫颈已成熟, 观察12 h~24 h, 可有80%的患者自然临产。破膜超过12 h应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破膜超过24 h仍未临产, 且无头盆不称者, 可行缩宫素引产。产程中应加强监护, 严密观察体温、心率、宫缩、羊水流出量、性状及气味, 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及头盆不称的发生, 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早产胎膜早破的处理原则:若胎肺不成熟, 无明显临床感染征象, 无胎儿窘迫, 则期待治疗;若胎肺成熟或有明显临床感染征象, 则应立即终止妊娠;对胎儿窘迫者, 应针对宫内缺氧的原因进行治疗。

(1) 宫缩抑制剂的使用:抑制宫缩的目的是延迟分娩, 特别是在孕周较小的孕妇, 对无继续妊娠禁忌证的患者, 可考虑应用宫缩抑制剂预防早产。宫缩抑制剂有硫酸镁及β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如能抑制宫缩达48 h, 可使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发挥最大的效能, 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2) 抗生素的应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能降低胎儿及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同时大幅度减少绒毛膜炎及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 延长孕周, 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抗生素的种类以广谱抗生素为宜。 (3)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妊娠35周前的早产, 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24 h~7 d, 能促进胎肺成熟, 明显减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发病率。常用药物:倍他米松12 mg静脉滴注, 每日1次, 共2次;或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 每日1次, 共2次。 (4) 终止妊娠:一旦胎肺成熟或发现明显临床感染征象, 在抗感染同时应立即终止妊娠。对胎位异常或宫颈不成熟, 应根据胎儿出生后存活的可能性, 考虑剖宫产或更换引产方法。

2.4 胎膜早破的防治

胎膜早破的预防首先是发现妊娠期的生殖道感染, 及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淋病奈瑟菌感染、宫颈沙眼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等, 保持外阴部的清洁, 避免阴道检查及禁止性生活。做好孕期保健, 定期做产前检查, 妊娠7个月~9个月, 每半个月检查1次, 妊娠9个月以上, 每周检查1次, 有特殊情况应随时检查。适当安排好孕期的生活和工作, 加强孕期营养, 指导孕妇合理摄取营养, 多食新鲜疏菜及水果, 及时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 要心情舒畅, 忌剧烈运动, 忌提重物等, 不走长路, 不跑步。发生胎膜早破后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并应减少肛诊及阴道检查的次数, 避免冲击腹部, 及时矫正异常胎位, 对预防和诊断胎膜早破可起到积极作用。大多数胎膜早破均可预防, 围生期宣教、保健是预防胎膜早破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63.

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篇9

【关键词】胎膜早破;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处理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93-01

胎膜早破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对孕产妇与幼儿都可能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其多发病于孕龄小于37周的产妇,此病症极有可能引起产褥感染以及宫内感染等并发症[1]。据正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孕产妇患胎膜早破的几率正在逐渐升高。因此,对于胎膜早破病症的临床诊断与处理应当受到相关医护人员的重视,应当利用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法对此类病症进行治疗[2]。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析胎膜早破病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患者,其年龄跨度为24~41岁,平均年龄为(39.5±3.8)岁,平均孕龄为34周。经检查本组患者中18例具有不良生产史,21例初产者,29例经产者,27例患者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41例患者未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本组患者中均无其他相关妇科疾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其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首先均接受肠道功能、肝、肾功能以及血糖、血脂的指标测试等常规项目的检查。

1.2.1观察组胎膜早破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首先进行阴道窥器检查,病症的主要特是子宫或者穹窿积液中有胎脂物质。之后对阴道液的pH值进行测定,正常阴道液的PH值为4.5~5.5之间,其羊水的pH值为7.0~7.5之间,若检测值不符合正常标准,则怀疑为胎膜早破,并且应当注意血液、精液及细菌污染很可能出现假阳性。也可以通过羊膜镜检查进行判断,如果直视胎先露部时,没有见到前羊膜囊,则可确诊为胎膜早破。其治疗方法为让孕产妇呈“头低臀高”的仰卧位,孕期满34周者,破膜后约12小时还未临产者可用抗生素防止其感染。孕期未满34周者,可对其使用地塞米松促进患者的肺成熟,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后停服五天,直至孕期满34周为止。与此同时,要对患者进行抑制宫缩处理,并提供预防病菌感染的措施。

1.2.2对照组胎膜未早破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母儿的并发症或感染状况,并且用适量的抗生素减少感染病症的发生。对孕产妇进行24h的期待治疗,能够提高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引产率。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分娩状况以及发病状况,其评价标准为:(1)胎儿早产率:孕期未满37周而出生的婴儿称为早产,其容易造成婴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2)胎儿难产率:母亲的生产过程极其缓慢称为难产,难产对孕产妇有极大的生命威胁,且对婴幼儿也有一定的危害。(3)胎儿窘迫率:胎儿在子宫中有缺氧现象称为胎儿窘迫,若不能及时救治,其极有可能使胎儿在子宫中死亡。(4)产褥病率:孕产妇在分娩后,因产褥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产褥病。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5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胎膜早破患者的胎儿窘迫率、产褥病率与对照组胎膜未早破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是胎儿早产率与胎儿难产率有明显差异。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结论

胎膜由绒毛膜、卵黄囊、尿囊、羊膜和脐带组成,是胎儿本体以外包被着胎儿的几层膜的总称。其作用是与母体子宫粘膜交换养分、气体及代谢产物,对胎儿的发育极为重要[3]。胎膜早破是围生期间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可能是孕产妇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导致胎膜本身所吸收的营养不足,从而造成病症的发生。孕产妇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正确的卫生习惯,或是所用生活物品具有较多的细菌,造成孕产妇自身机体的细菌感染,最终导致病症的产生[4]。此外,创伤性与机械性的刺激也是造成孕产妇患上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孕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密切关注自身各项健康指标的变化,利用阴道液试纸等工具进行测定并判断身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5]。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胎儿早产率以及胎儿难产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胎膜早破对婴幼儿与母体均有巨大的伤害,孕产妇应当做好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当为孕产妇做好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发现类似病症时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临床诊断,并且对其进行处理与治疗。

参考文献

[1]黄丽秋,冯绮玲,张少璇.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9):227-228

[2]李静.未足月胎膜早破37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05):103-104

[3]刘蔚,傅晓冬.介入疗法在中孕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16):2720-2721

[4]文玉华,万兰,杨慧芝.中孕引产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的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03):692-695

胎膜早破257例的临床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507例, 年龄19~42岁, 其中胎膜早破257例, 发生率为17.05%, 高于文献[1]报道。未足月胎膜早破35例 (占2.32%) , 足月胎膜早破222例 (占14.73%) , 孕30~35周21例, 35~37周14例, 37~41+6周219例, 过期妊娠3例, 有阴道炎病史52例, 妊娠<2次50例, 头盆不称19例 (巨大儿5例、骨盆狭窄3例、胎头高浮11例) , 双胎5例, 臀位3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 瘢痕子宫1例, 原因不明125例, 所有胎膜早破者均无内科合并症与并发症, 且诊断明确。

1.2 处理

所有胎膜早破者入院后常规告知病情密切监测胎心、胎动及阴道流液情况, 记录呼吸、脉搏、体温, 化验血白细胞、中性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孕足月破膜时间达6h的常规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破膜达12h未发动宫缩又无手术指征的用0.5%催产素引产;未足月孕周<35周的用地塞米松6mg肌注, 每天2次, 连用3d, 并每3天复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 如出现胎心率异常、羊水性状改变或体温、C反应蛋白值升高则终止妊娠。

1.3 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有明显差异性。

2 结果 (表1, 2, 3)

3 讨论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破裂, 妊娠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10%, 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2.0%~3.5%[2], 本报道妊娠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偏高。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 常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常见原因有[3]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 引起胎膜炎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破裂;羊膜腔压力增高, 如双胎、羊水过多、晚期性交;胎膜受力不均, 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营养不良, 宫颈内口松驰等。其中生殖道感染以阴道炎为最常见原因, 这可能是引起胎膜早破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的一个原因。

于胎膜早破的结果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儿死亡、难产及母儿感染, 孕周越小, 围生儿后越差, 破膜时间越长, 感染的机率会成倍地增加, 有报道[4]破膜<24h的羊膜腔感染率为6.4%, 而破膜<24h的感染率为30.0%;破膜后羊水不断的外流宫, 腔羊水减少致胎儿紧贴宫壁, 脐带受压, 胎盘血运不良而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另外, 由于没有羊水的润滑作用, 会出现不协调的子宫收缩最终导致难产的发生, 所以胎膜早破孕妇, 特别是妊娠足月的加上思想有顾虑很多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本报道破膜<24h的剖宫产率高于破膜<24h。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 为保障母婴安全应积极做好孕前、孕期预防工作, 加强宣传, 做好孕期卫生及营养指导, 对高危人群如有早产史、死胎史, 妊娠<2次的、反复阴道炎病史等孕妇要做好妊娠知识宣教, 加强产检, 积极治疗阴道炎。妊娠晚期避免性交、过度劳累及增加腹压的运动。一旦破膜即入院密切观察胎心、胎动、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 未足月破膜如孕周<35周的用地塞米松促胎成熟, 并抗感染、抑制宫缩治疗尽量延长孕周, 尽可能阴道分娩;如>35周的可不需促胎治疗, 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足月破膜的如>12h未发动宫缩用催产素引产, 有手术指征的则剖宫产终止妊娠。总之, 针对胎膜早破的常见原因积极预防, 及时处理, 防止早产及感染, 可降低难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患病率。

参考文献

[1]刘建文.胎膜早破279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 2008, 14 (1) :150~152.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7.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7.

上一篇:体验与培养下一篇:大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