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急救分析(精选12篇)
临床急救分析 篇1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最危险, 又是处理最困难的问题, 抢救成功率很低。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状态, 可发生于任何场合, 发生于院外的心搏呼吸骤停占大多数。据报道:即使发生在医院内的心跳呼吸骤停, 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仅有12%~24%, 而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跳呼吸骤停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更低, 仅为4%[1]。进行及时、规范、有效地心肺复苏术, 对提高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条件与保障。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96例院前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抢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急诊科经心肺复苏术抢救的患者96例, 其中男59例, 女37例, 年龄23~81岁, 平均43岁。院前急救54例, 占56.3%;院内急救42例, 占43.7%。
1.2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2]
患者意识丧失或是伴发短阵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断续、瞳孔散大或固定、皮肤苍白, 心电图提示室颤、无脉搏心电活动、心室停搏。
1.3 研究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96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的心肺复苏急救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地分析。对不同复苏开始时间、采用不同的急救措施的患者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心肺复苏术
开放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视仪器进行连续观测, 必要时实施除颤;同时开放静脉通道, 及时合理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复苏药物, 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1.5 临床效果评估标准
参考《200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所制定的心肺复苏成功标准[3]:患者恢复自主心律, 并且在停止心脏按压后出现自主心律或是起搏心律,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以及测到血压保持在2 h以上。
2结果
96例心肺复苏术患者救治效果:在96例患者中, 心肺复苏成功17例, 成功率为17.7%。6 min以内实施心肺复苏术者47例, 成功15例, 成功率31.9%;6 min以后实施者49例, 成功2例, 成功率4.1%。经气管插管抢救64例, 成功14例, 成功率21.9%;非气管插管抢救32例, 成功3例, 成功率9.4%。院前急救54例, 成功5例, 成功率9.3%;院内急救42例, 成功12例, 成功率28.6%。两组成功率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与抢救成功率也有很大的相关性。
3讨论
心肺复苏术作为急诊科抢救心脏骤停的重要措施, 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命有极大临床价值。影响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因素较多, 例如患者心脏骤停原因、救治时间、救治措施和急救设备等。因此, 进行及时、规范、有效地心肺复苏术, 是提高该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从上述对96例患者临床分析中可知, 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对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有着显著影响。开始复苏时间越早, 成功率就越高。这是因为一般在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的4~6 min, 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病理改变, 即使初期复苏成功, 预后也较差。所以呼吸心跳停止的时间约长, 要使其复苏成功的困难就越大, 成功率就越低。
抢救时立即给予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至关重要, 该项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提高复苏的成功率。除颤也是心肺复苏术中的关键环节, 及早给予患者电除颤而使心律能够得以恢复正常, 最大程度的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及满足其机体需要等。
另外从本次对96例心肺复苏术患者的观察与分析结果可知, 院前急救的成功率较低, 主要与急救的时间、急救的措施、急救的设备条件等有明显的关系。所以要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应该大力宣传和培训心肺复苏的有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提高公民的现场急救能力, 尤其是有效的胸外按压, 对保证重要脏器的有效血供和肺通气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抢救生命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 心肺复苏术是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抢救措施, 进行及时、规范、有效地心肺复苏术, 对提高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继续探讨分析急诊科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的影响因素, 以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对9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救治的过程与结果, 对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与患者的成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急救复苏方法与患者复苏成功率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越早, 复苏的成功率就越高。不同的复苏急救方式对成功率也有显著影响, 气管插管显著地提高患者复苏急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心肺复苏,临床,急救
参考文献
[1]赵维江, 肖文良, 姜志安.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探讨.海南医学, 1999, 10 (6) :39.
[2]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36.
[3]黄诚, 丘佩青, 梁建新, 等.急诊科心肺复苏147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1, 32 (12) :2330.
临床急救分析 篇2
一、如发现患者异常
(一)立即停药,保留静脉通道,使病员平卧,进行就地抢救,并立即报告医生。
(二)观察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可根据情况遵医嘱给药。
(三)遵医嘱给予在塞米松10毫克肌注、静注。
(四)如属药物过敏,立即该皮下注射或深部肌注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至脱离危险期。
(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做气管切开。
(六)根据医嘱立即给氢化可的松200毫克或地塞米松,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阿拉明等。-
(七)如属输液反应,应按照输液反应的防治来护理,如发热反应,应减慢速度,通知医生。
(八)循环负荷过重应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有症状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加压给氧,使氧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九)如发现静脉炎,使患者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
(十)如发现空气栓塞,应置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给予氧气吸入。
(十一)密切观察病员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并做好记录。
二、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
全身症状 口腔内感觉异常、不安、无力、虚脱感,头痛、恶寒、冷汗、突然失语
循环系统症状 脉快、心悸
神经系统症状 肢瑞及口唇发麻、痉挛、眩晕、耳鸣
呼吸系统症状 喉部发紧、喷嚏、反射性咳嗽发作、胸部压迫感、哮喘
输液反应:
(一)发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出现湿罗音。
防治:
(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及毛地黄等强化剂;
(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三)静脉炎症状: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防治: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刺激性的药物,要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
(2)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四)空气栓塞症状: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防治:
(1)置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氧气吸入;
(3)加压输液时严密观察,护士不得离开病员。
消化系统症状 吞咽困难、味觉异常、腹痛、肠鸣、便意、恶心、呕吐
皮肤粘膜症状 潮红、皮疹、眼结膜充血、水肿
三、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 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 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 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 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 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有过敏接触史;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
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
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
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5、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四、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
1、吸氧或高压给氧;
2、选用血管扩张剂;
3、选用强心、利尿剂;
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
1、吗啡10毫克,皮下注射;
2、西地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3、速尿4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服;
5、硝普钠5~1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症状体征消失(注意血压)
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
五、输液反应和防治
输液反应:
(一)反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出现湿罗音。
防治:
(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心剂;
(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三)静脉炎症状: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防治: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刺激的药物,要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
(2)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四)空气栓塞症状: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防治:
(1)置病有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氧气吸入;
眼化学伤急救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篇3
【关键词】:眼化学伤 急救 冲洗 对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53-01
化学物质不慎溅入眼内,引起眼的化学伤 ,对眼组织损害极大。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常见酸碱化学伤。如不及时救治,恰当处理,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角膜溃疡、穿孔、角膜白斑睑球粘连等后遗症。甚至最终引起视功能或眼球的丧失[1]。现对30例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36眼;男24例,女6例;年龄17~60岁。碱化学伤20例25眼;酸化学伤6例7眼,不明性质液体伤4例4眼。
1.2处理
1.2.1彻底冲洗 不论何种性质的烧伤,应就地采取急救措施。就地用大量清水、井水等把面部浸入水中,反复开闭双眼,清洗30分钟以上直至冲洗干净,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程度。若是生石灰进入眼睛,不能直接用水冲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生成碱性的熟石灰同时产生热量,处理不当反而会灼伤眼睛。可用干净毛巾或棉棒将生石灰粉轻轻擦拭出,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伤眼,至少冲洗15分钟。入院后,区别化学物的性质,对症取材。酸性伤,首选2%苏打水,碱性伤,首选3%的硼酸水。如果明性质液体可选用生理盐水。若单眼受伤,应使患者头倾向患侧,避免冲洗出的液体伤及健眼。双眼受伤病人取仰卧位,冲洗时,先翻转上睑,上下穹窿球结膜充分暴露,冲洗液顺睑结膜注入,嘱病人不停地转动眼球 ,反复冲洗。液体不可直接注入角膜上,避免加重刺激损伤,引起角膜穿孔。冲洗时间≥3 min,冲洗液≥1000 ml。临床疗效验证冲洗是否彻底与伤后视力恢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1.2.2对症治疗 急救冲洗处理后,视病情严重者立即球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 100~250 mg,每日1次,连续5~7天。有关实验证明,早期大量应用维生素C能迅速纠正伤后房水及眼组织中维生素C的缺乏。特别是眼表碱烧伤可造成角膜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2]。球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是针对化学伤造成的缺血的治疗,并且抑制胶原酶,促进角膜胶原的合成、加速组织修复、防止角膜溃疡以及角膜穿孔[3]。早期适当全身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点眼,常用药水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2 h一次。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在于抑制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组织化学因子的释放和稳定细胞膜。Davis AR等报道30例碱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后减少了角巩膜溶解的发生率[4]。但在伤后2~3周内,角膜有溶解倾向,应停用。双星明眼水点眼2次/d,保持瞳孔散大,防止虹膜后粘连。同时辅以静脉稀释滴注维生素C以及抗生素,伤情轻微者,可酌情改用口服抗生素。常规结膜和眼睑处涂以抗生素眼膏后行简单包扎或无菌纱布覆盖,每日三次,因眼膏作用时间持久,且起润滑作用,以减轻眼内炎症反应程度,促进伤口恢复。如果球结膜坏死或角膜上皮坏死,可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
1.3. 护理
1.3.1 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时,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双手的清洁和消毒,点眼时,药瓶不可接触患者眼睛。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经常用消毒棉签擦去分泌物,角膜外露者,涂抗生素眼膏,并用无菌油纱遮盖。单眼外伤时,点眼时头偏向患侧,避免药水流入健眼而引起健眼的交叉感染。两种以上的眼药同时应用时,应先用药水,后用药膏,间隔5 min以上,使药物充分吸收。切忌用不洁毛巾擦眼,保持病房和病床清洁,病患间勿互用物品,防止感染与交叉感染。嘱病人勿用力揉眼、压迫眼球等。
1.3.2 做好病患心理辅导 由于病人担心有严重后遗症,医护人员应给予耐心疏导,解释病情的发展过程,避免情绪紧张,引起眼压升高等。嘱病人戒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促进伤口早日修复。
2结果
治疗后角膜透明,视力恢复,矫正视力达1.0以上30眼;轻度角膜斑翳,无其他合并症4眼;角膜白斑2眼,无角膜穿孔和睑球粘连。
3 讨论
化学烧伤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程度。尤其要重视碱化学伤,因碱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能很快渗透到深层组织和眼内,使细胞分解坏死。轻度伤仅引起眼睑与结膜轻度水肿,角膜上皮脱落,数日后修复,不留瘢痕,視力恢复;中度多眼睑皮肤破溃,结膜水肿,缺血坏死,角膜上皮完全脱落或形成白色凝固层,愈合后可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重度多由强碱引起,结膜广泛缺血坏死,角膜全层灰白,角膜基质溶解,溃疡或穿孔,角膜白斑,可继发青光眼,睑球粘连等,导致视力丧失甚至眼球丧失。因此眼化学伤的轻重程度及预后与致伤物的性质、浓度、受伤时间及早期处置是否及时,方法是否正确尤为重要,应争分夺秒采取急救措施,并给予后续的对症处理与护理,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伤害。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倍增,主编,眼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1-292
[2]朱志忠.实用眼表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惠延年.眼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老年急症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急救中心收治的老年急症患者18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5例,女性患者55例,患者年龄55~90岁,平均年龄(72.8±4.6)岁。180例老年急症患者中,145例内科病患者,35例外科病患者。
1.2急救措施:医护人员要严格依据中华医学会管理学会制定的《院前急救诊疗常规》为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若患者属于心绞痛发作,则要患者就地安静休息,禁止任何活动,让患者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待病情稳定后送患者至医院抢救;若患者属于中风病发作,则要患者即刻卧床,切忌轻易移动患者,转运患者途中不能过度震动。院前急救内科疾病患者,3例患者予以辅助人工呼吸,115例患者予以吸氧,68例患者口服用药,88例患者予以心电监护,75例患者予以静脉输液,1例患者予以心肺复苏。院前急救外科疾病患者,27例患者予以吸氧,32例患者予以止血包扎固定,1例患者予以心肺复苏。
2结果
3例患者在急救现场发生呼吸与心跳停止的现象,通过进行心肺复苏术后转入急诊科。最后只有1例患者成功复苏,2例患者死亡。在急救途中,10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14例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8例患者发生休克。178例患者通过院前急救后成功转运到急诊科进行抢救。
3讨论
老年急症患者一旦发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其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2]。我急救中心经多年老年急症患者院前急救,积累了一定急救经验:
3.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是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实施的急救。医护人员随车至现场后,先给予患者一定急救措施再送往医院急诊科。由于老年骨折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精神紧张等不良心理,疼痛感较强,医护人员必须对老年骨折患者固定好后,再进行转运,以此尽量降低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以及病情加剧等不良影响[3]。老年患者由于循环代谢功能较差,受到外界刺激或是功能失衡时,患者病情较易加剧,对康复造成严重影响。若患者属于内科系统疾病,通常会并发糖尿病以及心脏疾病,给予患者现场急救时必须格外注意。若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则应当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急救相关知识,以便在不同的急救场合实施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3.2与医院急诊科及时联系:在救护车到达医院之前,必须首先与医院急诊科做好交接工作,及时与急诊科的值班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后,提前详细告知值班医护人员关于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情、急救准备、抢救措施以及方案等,让急诊科提前做好抢救准备。一旦救护车达到,随车医护人员要详细告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关于患者病情和途中的治疗与医护情况,保证救护的连续性。
3.3转运途中的急救:因为患者自急救现场至医院需要耽搁一段时间,若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不稳定,必须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此类患者较为复杂,通常需要持续给予吸氧并实施心肺复苏,因此必须严格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以及神志的变化。老年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存在众多的综合病因,通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通常会发生缺血现象。此外,老年患者具有较多合并症,且其在多种重要系统中均有可能出现,病情发展较快。再加之于有限的救护车环境以及路途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增加救治难度。所以医护人员必须系统全面地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再制定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3.4及时予以医院抢救:老年急症患者通过院前急救后,必须及时将其转运到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安全及时地把患者转运到医院,不但能够降低患者痛苦,还能有效防止由于搬运不当形成的损伤或是死亡。搬运患者有较多方式,必须按照患者情况差异选择针对性的方法,较为常用的有徒手搬运法以及担架搬运法,但是若患者为腰椎与颈椎骨折时,必须要3个或以上的医护人员协同搬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80例老年急症患者通过院前急救后,2例患者发生死亡,178例患者成功转运到急诊科进行抢救。结果表明,老年急症患者发病时,情况十分危急,给予患者实施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症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急救中心收治的老年急症患者18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急症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结果 180例老年急症患者通过院前急救后,2例患者发生死亡,178例患者成功转运到急诊科进行抢救。结论 老年急症患者发病时,情况十分危急,给予患者实施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老年急症,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明月.刍议老年急症院前急救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37-238.
[2]丁江鲁,孙艳艳.院前抢救老年心血管急症的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4):301.
临床急救分析 篇5
为了确保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设备完好待机及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1、主管该类设备的工程师每月至少下病房检查一次设备安全状况,监测设定基本参数后设备运行状况,并做好记录以备查。
2、每月对该类设备进行一次基本保养及必要的预防性维修。
3、检查设备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完善齐全。
4、检查设备计量检验周期和使用登记证的使用期限。
5、工程师不定期对该类设备进行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做好记录及报告工作。
临床急救分析 篇6
【关键词】敌敌畏中毒急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63-01
敌敌畏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杀虫剂,是一种有机磷的农药。敌敌畏的主要成分是乳油和塑料缓释剂,敌敌畏中毒往往会有严重的后果。敌敌畏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与进入途径、进入量和吸收量、人体的健康情况等均有密切关系。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流口水、多汗、视物模糊、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敌敌畏中毒患者,肌肉会强烈跳动,动作不受控制,抽搐,并有瞳孔缩小,流泪,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肺部有干、湿罗音和哮鸣音,,心动过缓,四肢瘫痪、昏迷等,严重者引起死亡。中毒途径有皮肤,吸入,服用三种。。吸入中毒患者,呼吸道及眼部症状出现较早,口服中毒患者,多在口服后10~30min内发病,常先发生胃肠道症状可致胃黏膜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喷洒农药中毒者,多在2~6h内发病。少数患者于中毒后2~3周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少数患者病程中出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经皮肤中毒者,敌敌畏与皮肤接触处多出现红斑样改变,渐成水泡.敌敌畏广泛应用于农业上,人们容易食用被敌敌畏污染的瓜果,蔬菜。又因敌敌畏中毒患者潜伏期短,对于敌敌畏中毒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敌敌畏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急救处理
1.1选取2006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敌敌畏中毒患者26例,其中男性患者为9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范围为25岁至46岁,平均年龄为32岁。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来分析临床疗效。所有患者被确诊为敌敌畏中毒。中毒程度为均为中度中毒,患者的年龄,中毒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急救处理:所有敌敌畏中毒患者一经确诊,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中毒原因,中毒情况,积极进行救治。去除敌敌畏污染源,防止敌敌畏继续进入人体内,是急救中首先采用的措施及早排出易已收的农药及代谢物,可采用吸氧、输液、透析等方法。皮肤污染者尽快用肥皂水反复彻底清洗,特别要清洗头发、指甲。.口服中毒者需迅速催吐、洗胃。因敌敌畏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洗胃时要小心、轻柔,防止消化道黏膜出血或胃穿孔。洗胃液用清水或2%小苏达水400-500ml,彻底洗胃,直至洗出来的液体无敌敌畏味为止。大量出汗者喝淡盐水,肌肉抽搐可肌肉注射安定l0mg。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吸氧,大量出汗者喝淡盐水,肌肉抽搐可肌肉注射安定l0mg。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阿托品,轻者0.5-lmg/次皮下注射,隔30分钟至2小时1次;中度者皮下注射1-2mg/次,隔15-60分钟1次;重度者即刻静脉注射2-5mg,以后每次1-2mg,隔15-30分钟1次,病情好转可逐渐减量和延长用药间隔时间。氯磷定与阿托品合用,药效有协同作用,可减少阿托品用量。
2.疗效评定标准;显效;1个月内,敌敌畏中毒患者身体完全恢复。有效2个月内,身体患者完全恢复,有的患者仍偶有呕吐,头痛,等症状。无效;3个月后敌敌畏中毒患者身体未完全恢复,并伴有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
3.结论
敌敌畏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农药,敌敌畏可以作为蔬菜、水果和其它農作物的化肥,也可用于杀死蚊虫、害虫等有毒虫物。由于敌敌畏对人类的危害大其特点为无色,又非常容易挥发,购买较为容易,因此,受中毒者也不在少数,通过我院对26例敌敌畏中毒患者给予积极抢救与治疗后,敌敌畏中毒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8.5%,有效率为30.2%,无效率为11.3%。资料显示;及早尽快洗胃、及早使用抗胆碱药、胆碱酯酶复合剂是抢救敌敌畏中毒的关键,也是预防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手段,胃管注入甘露醇导泻,速尿利尿促进毒物排泄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对敌敌畏中毒的抢救方案进行准确的把握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与治疗,能大大的减少敌敌畏中毒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高用敌敌畏中毒258例临床治疗分析健康必读杂志2011.11
产后大出血临床急救效果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产科收治的36例产后大出血患者,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38岁, 平均年龄 (29.7±3.5) 岁, 所选患者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2例, 患者产后出血量500~1000 ml 25例、产后出血量1000~1500 ml8例、产后出血量>1500 ml 3例, 剖宫产21例、阴道顺产15例。本组患者产后大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25例、胎盘因素8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软产道损伤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以不同程度的心慌、气乱、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以及血压下降等为主, 部分患者烦躁不安, 少部分患者由于失血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1.2急救方法医护人员在产妇分娩前均给予患者前面信息评估, 针对具有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均加强观察, 分娩过程中专人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临床表现、阴道出血量、子宫复旧以及子宫出血量、尿量等指标, 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向值班医师报告, 值班医师应该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1.2.1产妇在发生大量出血事件后, 护理人员首先应该给予患者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建立, 给予患者氧气吸入、血容量补充等常规治疗措施, 争取抢救时间, 迅速分析患者出血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1.2.2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者应该立即采取按摩子宫的急救方法, 医护人员将一手置于患者子宫宫底, 拇指顶住子宫前壁, 其他四指则放置在后壁, 对子宫底部进行均匀按摩直至患者子宫开始收缩, 同时给予患者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肛门塞入或者舌下含化。抢救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患者体温正常,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安排输液, 必要者可以给予适当镇静剂。
1.2.3患者中产道损伤者应该由医护人员立即行损伤产道缝合手术, 必要时做好子宫切除术准备。若患者产道缝合后仍然持续出血, 则应该立即给予患者子宫全切术以阻止出血。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鼓励, 帮助患者正视手术, 避免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 给予其心理安慰。
1.2.4患者中有少量休克患者应该立即给予失血性休克抢救, 为患者输注各种溶液并做好相应的抢救措施。
1.2.5患者急救结束、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后, 护理人员仍然应该坚持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阴道流血量、体温等相关指征, 观察患者子宫恢复情况以及宫底高度。若患者出血遏制后2 h内无异常现象可转移到病房, 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工作, 例如会阴冲洗、消毒、预防感染、保持室内温度等, 指导患者术后正确进食、康复, 对患者展开日常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 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正确、科学、全面的关爱以及照料,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结果
36例患者均急救成功。患者急救过程中均行子宫按摩, 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0.2~0.4 mg治疗后, 有16例患者止血成功;剩余止血不成功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内注射, 有18例患者止血成功;剩下2例患者由于羊水栓塞以及宫腔感染而给予子宫全切术, 手术成功。本组患者无一例死亡。
3讨论
产后大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致死率在我国产妇死亡患者中占据第一位, 产妇在产后大出血后即使得到有效治疗, 也有可能病发严重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 对患者后续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做好产后大出血患者的防治工作, 是医护人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内容[2,3]。
产妇产后大出血原因一般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剥离不完全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多重因素, 同时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一项原因。以宫缩乏力为例, 产妇胎盘虽然已经排出, 但由于其子宫松弛度较高, 过多血液累积在宫腔中同时阴道流血仅为少量, 护理人员此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子宫收缩情况, 判断其流血部位是阴道还是子宫。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称重法、溶剂法或者面积法取代以往的目测收集法, 测定患者阴道流血量, 避免遗漏或者忽略会阴切开时伤口、纱布、敷料蕴含的血量, 确保出血量计算的准确性, 以评估当前患者出血情况是否正常[4,5]。
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包括宫缩剂应用、子宫按摩、米索前列醇应用、产道缝合术、子宫全切术等诸多急救方法, 护理人员同时还应该注意给予患者及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 提高患者止血效果, 避免患者在止血过程中由于紧张、恐慌等情绪导致心理应激反应而出现意外, 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镇定剂, 确保产后出血急救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中36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均抢救成功, 无1例死亡。
综上所述,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根据患者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以及急救措施, 做好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工作, 确保患者止血成功。
参考文献
[1]孙晓龙, 石红春.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33例报道.重庆医学, 2011, 40 (10) :1002-1003.
[2]黄剑珍, 黄修治, 许波.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行围生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广东医学, 2015 (3) :432-434.
[3]石红春, 孙晓龙, 杨远利.心理干预在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1, 40 (11) :1077-1078.
[4]郑兴龙, 张民杰, 崔丽艳, 等.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1例.广东医学, 2015 (5) :816.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窒息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所有患儿家属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 男30例, 女10例;孕周为31~43周, 平均 (39.7±0.4) 周;依照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在新生儿出生后, 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评分, 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 4~7分属于轻度窒息, 4分以下考虑重度窒息) :30例轻度窒息, 10例重度窒息;早产儿5例, 足月儿33例, 过期产儿2例。
1.2 治疗方法
依照新生儿具体情况完善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工作, 同时做好复苏护理准备工作。当新生儿娩出后为其加强保暖, 使用接生巾垫于新生儿肩胛下, 确保新生儿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 及时清除新生儿口腔内部、口咽部及鼻腔内的黏液, 防止出现黏液回流现象;倘若新生儿受到胎粪污染, 需要为其采取气管插管, 清除呼吸道污物, 缩短新生儿的窒息时间, 防止对各类器官的进一步伤害。轻轻拍打新生儿的足底部, 适当刺激新生儿呼吸;确保呼吸通畅, 严格观察新生儿的心搏、呼吸以及肤色等指标;倘若新生儿无法进行自主呼吸, 护理人员需要为其实施气囊人工呼吸[2]。为新生儿佩戴面罩时需要保证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 避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损伤。保持按压频率的稳定性, 每分钟达到50~55次, 确保呼吸比为1∶2, 通过听诊观察呼吸音是否正常;每25 s评估新生儿心率, 倘若心率<100次/min, 需要实施正压通气, 同时气管插管;针对窒息新生儿给予其30 s正压通气之后, 如果心率依旧<60次/min, 需要胸外心脏按压, 选取胸骨下1/3部位, 按压深度保持在1/3前后胸厚度, 通过双拇指手法开展按压, 按压频率为120次/min。为新生儿提供复苏药物治疗, 在上述抢救操作之后, 患儿的心率依旧<60次/min, 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厂家: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0623;规格:1 m L∶1 mg) 治疗, 剂量为0.3 m L/kg, 必要时可以在5 min之后重复注射1次。针对血容量较低的新生儿, 为其进行扩容, 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 (厂家: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3746;规格:100 m L∶0.9 g) 10 m L/kg, 倘若患儿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选取碳酸氢钠注射液[厂家:上海现代哈森 (商丘) 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781];250 m L∶12.5 g) 治疗, 剂量为5 m L/kg。通过上述操作心率升高到60次/min以上, 停止心脏按压, 但是依旧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当患儿的心率、呼吸以及肤色恢复到正常水平, 继续临床监护;患儿通过抢救复苏之后接受精心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加强新生儿保暖护理, 间断式提供给氧操作, 保证患儿呼吸平稳[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40例患儿的抢救结果, 记录并分析抢救之后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5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 40例患儿中, 39例抢救成功, 抢救成功率为97.5%, 1例患儿抢救无效死亡;轻度窒息患儿30例, 通过抢救, 5 min之后的Apgar评分均为9~10分, 重度窒息患儿10例, 通过抢救, 5 min之后Apgar评分为9~10分共有9例, 与抢救前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为新生儿窒息患儿采取临床急救护理的工作中, 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不断提升抢救能力, 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在复苏过程中, 护理人员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护理工作, 防止热量散失, 同时给予新生儿抗生素治疗, 避免在复苏期间开展插管、呼吸道清理以及给氧等操作, 以免造成感染[5,6]。新生儿复苏之后需要给予精心的护理, 严格观察面部颜色以及呼吸频率等, 倘若新生儿发生恶心、面色青紫以及屏气现象, 护理人员需要马上开展呼吸道清理工作, 避免出现二次窒息[7]。本研究中39例患儿抢救成功, 成功率为97.5%, 可见, 在产妇分娩之前需要完善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各项准备工作, 倘若分娩期间出现窒息马上采取抢救措施, 复苏之后为新生儿提供精心护理, 可有效提升新生儿存活率。
参考文献
[1]项闱风.Ⅲ度羊水污染窒息患儿与羊水无异常窒息患儿脑损伤程度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 :85-86.
[2]敖登图雅, 萨如拉, 乌日古木拉.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与其相关因素及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 38 (6) :531-533
[3]KIRKHART DG.Shared care:improving health care, reducing costs[J].Nurs Manage, 1995, 26 (6) :26-28.
[4]李晏, 吴瑛, 马蕴华, 等.胎儿窘迫条件下足月妊娠分娩婴幼儿身体发育情况信访调查分析[J].哈尔滨医药, 1997, 14 (4) :31-33.
[5]卢云石, 王玉凤, 张玉贤, 等.胎儿窘迫的母胎血气与酸碱平衡变化[J].中国优生优育, 1993, 4 (1) :5-10.
[6]王道华, 熊寅.新生儿窒息179例抢救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 16 (5) :60-61.
临床急救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胸外伤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49例, 女8例;年龄12~79岁, 平均38.8岁。其中, 交通伤39例, 锐器伤8例, 坠落伤4例, 挤压伤2例, 其他伤4例。患侧听诊呼音减弱或消失, CT检查显示肺纹理增加, 呈片状阴影。
1.2 诊断
明确外伤史, 有胸痛、胸部挤压痛、呼吸困难、反常呼吸、皮下气肿等症状,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并根据胸部X线平片、CT或B超、胸穿等手段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注意定期观察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有无迟发性血胸出现。按照AIS-90的评分标准, AIS≥3时视为重度胸外伤[1], 或据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重度胸外伤: (1) 有多发肋骨骨折, 呈连枷胸; (2) 中等量以上血气胸; (3) 张力性气胸; (4) 开放性血气胸; (5) 严重肺挫伤; (6) 气管与支气管的裂伤; (7) 心脏大血管损伤。
1.3 胸外伤及合并伤
57例病例中, 49例伴肋骨骨折, 双侧20例, 浮动胸壁者21例;胸骨骨折2例;肺裂伤12例;肺挫伤25例;单侧支气管破裂1例;心脏挫伤5例, 心脏穿透3例;膈肌破裂5例;窒息1例;血气胸57例, 有张力性血气胸、开放性血气胸。合并伤28例:颅脑损伤9例;腹部损伤11例, 包括脾破裂6例, 肝破裂2例, 胃肠破裂2例, 胰尾破裂1例;其他骨折15例。失血性休克13例, ARDS 4例, 肾功能衰竭1例, MODS 4例。
2 结果
本组57例患者中, 治愈51例, 占89.5%;死亡6例, 占10.5%。死亡原因:胸部伤4例, 其中, 失血性休克1例, 心脏穿透伤2例, ARDS1例;死于合并伤2例, 其中, 重型颅脑外伤1例, MODS 1例。
3 讨论
严重胸外伤常伴多发伤、休克及其他部位重要脏器损伤, 为死亡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大部分胸部创伤患者行胸部X线片或行胸腔诊断穿刺术可做出诊断, 据病情以胸腔闭式引流、CT、B超或胃肠道造影检查等可确诊。血液动力学稳定情况下, 根据伤情作相应检查, 若行胸部CT检查, 可准确显示骨折的胸廓骨骼, 皮下血 (或气) 肿、血气胸、血管、支气管、肺实质的损伤等。下胸部肋骨骨折需警惕肝、脾破裂, 需行床边B超检查, 严格掌握开胸及剖腹探查的指征, 尽最大可能避免误诊与漏诊, 及早做出诊断, 明确危重创伤, 确保患者抢救及时快速, 提高创伤生存率。休克为引起严重胸外伤的早期死亡重要原因, 特别是胸腹联合伤时。胸部损伤发生休克, 需迅速补血容量, 及早查明休克的原因, 并积极处理, 合并伤失血性休克为伤后早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成份输血的推广, 在一定程度上给抢救带来不便。对于严重的胸外伤有颈静脉怒张、低血压、动脉压下降、静脉压升高、心音远而低钝等心包压塞或休克的表现, 由对伤口等的判定, 高度怀疑心脏或大血管的损伤时, 需立即行剖胸手术, 术中及时争取心脏或大血管的修补。如抢救及时, 则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本组2例心脏穿透伤受伤时间较长, 导致出血过多, 经手术抢救无效最终死亡。心脏大血管损伤患者的伤情重, 且发展迅速, 大出血与心包压塞后果严重。若高度怀疑有心脏大血管损伤时, 需边补血容量, 边迅速行气管插管开胸探查, 不能等待血压的回升, 及早开胸止血来解除心脏的压塞对于抢救成功尤为重要。连枷胸作为一种较严重的胸部伤, 常并心肺的挫伤及血气胸等。若软化区的范围广泛, 患者呼吸时两侧胸膜腔的压力不平衡, 出现纵隔摆动, 会引起呼吸或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 病死率达20%~50%[2]。对于连枷胸患者, 多胸痛、有胸壁外伤、呼吸困难、反常呼吸等, 触诊时有骨擦音, 经胸片检查有多发肋骨骨折, 即可作出诊断。连枷胸患者低氧、胸闷、休克多由血气胸导致, 另一特点是胸壁的浮动致反常呼吸, 出现纵隔摆动, 使心肺功能发生急剧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及早固定浮动胸壁为连枷胸治疗的主要措施[3]。重度肺挫伤患者ARDS发生率较高。本组25例患者有连枷胸或严重肺挫伤, ARDS 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肺挫伤引起的肺出血一般到伤后6 h, 水肿一般于伤后的24~48h最严重, 对于病情严重的, 若合并休克, 伤后ARDS或MODS发生率显著增高。无连枷胸患者肋骨骨折中约19%有肺挫伤, 连枷胸有肺挫伤的所占比例高达46%[4]。近年来一致认为, 连枷胸临床主要表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做功的增加, 患者呼吸加快、不同程度咯血、肺部啰音。严重胸外伤出现低氧血症, 伴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 且一般吸氧不能纠正时, 使用呼吸机治疗为最佳办法, 特别对于中重度的连枷胸患者应及早进行, 待病情好转后需及时撤除, 以降低肺炎发生率, 早期加用糖皮质激素, 稳定细胞膜, 有效减少炎性介质释放, 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合并有头颅、四肢或脊柱等复合伤伤情常复杂危急, 注意表面病情不严重, 实际伴严重内伤患者者, 诊断往往不及时, 易抢救失败。特别是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患者, 病死率较高。
综上所述, 重度胸外伤, 积极治疗合并伤, 优先或同步治疗致命伤, 根据剖胸指征, 快速行剖胸手术以清除积血, 及早恢复肺功能, 是重度胸外伤临床急救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重度胸外伤病例临床急救的相关措施, 为临床急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胸腔穿刺、修补损伤脏器、闭式引流等措施治疗重症胸外伤及合并伤, 并总结分析相关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57例患者中, 治愈51例, 占89.5%;死亡6例, 占10.5%。结论 重度胸外伤积极治疗合并伤, 优先或同步治疗致命伤, 根据剖胸指征, 快速行剖胸手术, 可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胸外伤,诊断,救治
参考文献
[1]孟毅, 羊庚生, 王向阳, 等.不同致伤原因重症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 2004, 6 (1) :16-18.
[2]Spencer S, 石应康.胸心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95.
[3]王建柏, 高劲谋.创伤性连枷胸54例救治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 2006, 8 (1) :25-26.
临床急救分析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共收治阴道分娩的孕妇2550例, 其中发生产后出血者100例, 其中, 2 h内出血超过500 m L的孕妇80例 (80%) , 2~24 h出血超过500 m L的孕妇20例 (20%) 。100例产后出血孕妇中初产妇72例 (72%) , 经产妇28例 (28%) , 年龄19~37岁。出血量在500~600 m L的孕妇有60例 (60%) , 600 m L以上的40例 (40%) 。在孕妇产后出血的抢救过程中, 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 所有孕妇均急救成功。
1.2 方法
采用术中容积法及面积法和术后的称重法测量并记录孕妇产后2 h内的实际出血量。切开子宫吸净羊水后, 弃去瓶中的羊水, 再吸血, 统计出血量。同时以称重法计量, 称重被血浸过的纱布, 并用弯盘收集挤压阴道时流出的血液。
2 结果
对孕妇产后的具体出血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得出孕妇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见表1。
3 讨论
3.1 出血原因分析
(1) 子宫因素: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多由胎儿过大因引起。因此, 要积极建议孕妇怀孕期间保证营养均衡, 控制体质量, 避免巨大儿的出现对母婴造成严重影响。 (2) 胎盘因素:多由胎盘粘连引起, 胎盘粘连大多是因为孕妇多次流产及产后过早开始姓生活, 所以要对孕妇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提倡优生优育。 (3) 软产道因素:主要由阴道撕裂、阴道壁血肿、手术切口裂伤、宫颈裂伤等原因引起。所以, 医务人员要在破宫产中认真探查孕妇的子宫下段, 合理处理伤口, 防止大面积出血的发生。 (4) 凝血功能障碍。如自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等, 另外, 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能引起孕妇产后出血。所以, 要做好对孕妇的健康检查和产前各项指标的检查工作, 并积极建议备孕期妇女积极治疗自身疾病, 在保证自身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再进行受孕。除此之外, 情绪不稳定、产后剧烈运动等亦可能引发孕妇产后出血, 所以, 在手术前要协同家属做好对孕妇的安抚工作, 减轻孕妇紧张心理。产后要精心护理孕妇, 帮助其平安度过危险期。
3.2 临床抢救措施
(1) 迅速补血。一旦发现孕妇产后出血, 要立即进行急救, 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必要时可采用留置针头。同时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脉搏、皮肤颜色等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严重偏低、脉压差减少等状况, 应视为休克早期征象, 要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止血后, 随时观察患者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并按摩子宫挤压官内积血, 让患者及时排空膀胱。止血后要避免搬动孕妇以免再次引发出血。产后出血会引起孕妇机体抵抗力降低, 故在整个抢救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并及时予以抗生素治疗, 防治感染。若经止血处理后仍出现出现出血现象, 应及时做好子宫全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如果最终采取局部麻醉的子宫全切除术, 要在术后及时对患者予以输液、输血、抗感染等治疗及适当的护理, 并安排患者住院观察, 病情稳定后经主治医师诊断痊愈即可出院[2]。 (2) 急救过程须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可采用双鼻导管及时吸氧, 将流量控制在为4~6 L/min.吸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唇周、指甲等是否转红润, 呼吸是否恢复通畅。 (3) 按摩子宫底, 刺激患者子宫收缩, 促使患者子宫壁血窭闭合。具体方法如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 将子宫向上推, 右手置于子宫底部。将拇指置于前壁, 其余四指在后壁, 进行均匀有节奏的按摩。将子宫腔内的积血压出, 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4) 护理人员要协助医师边抢救边寻找原因, 及时、有效止血。及时做相关的术前准备[3]。 (5) 出现出血情况后, 要对患者采取平卧位, 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 便于患者下肢静脉血同流。同时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 预防并发症发生[4]。 (6) 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及安抚。产后出血发生后孕妇大多会出现紧张、恐慌、急躁等情绪, 故在及时抢救的同时, 应尽力安抚患者, 缓解其紧张心理, 使其更好的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急救和治疗。
4 总结
产后出血发病突然, 情况严重, 极易引起产妇的死亡。因此, 医院人员一定要认真分析引起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要立即进行急救。医院可以在分娩前对孕妇进行相关保健措施和心理疏导, 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 出现问题的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对已分娩的孕妇要注意观察其身体情况, 出现异常情况的要保证医护人员的24 h护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由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并具备冷静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5]。并且, 广大医护人员还要不断地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更好的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保障广大孕妇的生命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孙玉枝, 马巧莲.胡敏.产后出血的产科原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2 (16) :1773.
[2]黑天梅, 王怡, 乔君.对9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3C) :805.
[3]马静, 陈华文, 吴雷.顾佩瑜产后大出血腹内高压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 18 (12) :1330-1331.
[4]赵汝珠, 辛晓玲, 乔如丽, 等.产后大出血评价及其处理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 2006, 16 (1) :56-58.
临床急救分析 篇11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院前急救;急诊
【中图分类号】R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00-01
急性有机磷重度病情危急,患者死亡率高,需要及时救治。本文观察院前急救对重度急性有机磷重度的救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有急性机磷中毒患者共80例,以上患者均符合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上述患者中,中毒后由家人直接送入医院救治的共36例,作为对照组;其余44例患者为拨打120电话,给予院前自救指导,并经过院前急救的,作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平均为(41.2±4.6)岁;昏迷程度:轻度昏迷12例,中度昏迷20例,重度昏迷4例;观察组44例,男17例,女27例,年龄平均为(43.6±5.1)岁;昏迷程度:轻度昏迷14例,中度昏迷24例,重度昏迷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昏迷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后,了解到为急性有机磷中毒,简单对家属进行自救指导。立即出动急救车辆,携带相关急救器械和药品,急救器械如洗胃机、吸引管等。在赶往现场途中,对患者家属进行急救措施指导,如嘱咐患者家属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注意保管中毒的农药瓶子、帮助患者催吐等。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了解患者瞳孔、呼吸、循环情况,及时实施急救措施。口服中毒患者,实施洗胃;非口服中毒患者等不能洗胃的实施药物治疗。在采用车载洗胃机洗胃时,先抽取胃内食物,而后注入洗胃液约400ml,洗后要注意后抽洗胃液的量,注入多少就回抽多少;在洗胃过程中要不断变化体位,提高洗胃效果。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利尿剂、导泻剂、给予阿托品、碘解磷定、吸氧等;做到早期、足量、反复,快速阿托品化。经以上院前急救,患者病情稳定后,转运入院继续治疗。转运途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改变气管口,及时处理。入院后做好交接,记录院前救治相关情况。对照组患者为患者家属自行运送患者入院抢救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愈、死亡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ICU时间、呼吸衰竭发生率、中间综合征发生情况等;记录阿托品、碘解磷定的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呼吸衰竭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前的现场救治、监护、转运入院的整个过程的急救,在急救医学中,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急救的救治基础。院前急救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无治疗期,通过现场及时救治,能够显著降低危急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在本文中,观察组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实施院前急救,其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临床急救分析 篇12
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中男性58例, 女性10例;年龄9月-54岁;特重烧伤1例, 重度烧伤12例, 中度烧伤39例, 轻度烧伤16例。其中火焰烧伤36例, 热液16例, 热蒸气13, 热金属3例。
2 急救处理
现场抢救要尽快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和危及生命的救治措施。迅速脱离热源, 用非易燃物品覆盖, 隔绝灭火;忌奔跑呼叫以免风助火势、烧伤头面部及呼吸道。被热液浸渍过的衣裤, 在冷水冲淋后剪开取下, 注意强力剥脱易撕脱水疱皮。小面积烧伤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或浸泡。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 或行简单包扎后送医院处理以保护受伤部位。火焰烧伤常使呼吸道受烟雾、热力等损伤, 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3 临床治疗
3.1 烧伤休克
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 关键在于补充液体。患者入院后, 立即寻找较粗且易于固定的静脉行穿刺或者切开, 以保持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早期补液方案如下[1]:伤后第1个24h, 每1%烧伤面积 (II°、Ⅲ°) 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 m L/kg (小儿2.0 m L/kg) ;胶体和电解质液比例为0.5:1, 广泛深度烧伤、小儿烧伤可为0.75:0.75;另加50%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2000 m L, 总量的一半应于伤后8h内输人。第2个24h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1个24h的一半, 水分仍为2000 m L。严重烧伤后因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 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广泛增高, 大量补液加剧渗出, 细胞间隙积液将影响氧的弥散;体腔内组织水肿、积液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故快速补液时不得不慎重, 特别是婴幼儿。广泛深度烧伤者, 常伴有较严重的酸中毒和血红蛋白尿, 在输液成分中可加1.25%的碳酸氢钠。由于病人伤情及个体差异, 抗休克期间更应强调严密观察, 要根据病人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分。监测尿量、精神意识、脉搏、血压及呼吸等;如果出现血压低、尿量少、烦躁不安等现象, 则应加快输液速度;输液的同时, 要特别注意呼吸道的通畅。否则, 只靠输液, 休克期是不可能平稳度过的。
3.2 烧伤全身性感染
及时积极地纠正休克, 对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创面烧伤创面是防治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一旦发现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 患者在伤后2天内均用青霉素治疗, 根据其体温变化调整或停用, 或者改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等[2]。严重并发全身性感染可联合应用三代头孢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静脉滴注。感染症状控制后, 应及时停药, 烧伤创面未修复前常伴有体温升高, 不及时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同时, 注意患者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的纠及脏器功能的维护等。
3.3 创面处理
I°烧伤无需特殊处理, 可自行消退。如烧灼感重可涂薄层油脂。小面积浅Ⅱ°烧伤清创后, 如果水疱完整, 要保留, 只需要抽去水疱液, 消毒包扎即可。如果水疱皮已撕脱, 可无菌油性敷料包扎。如创面已感染, 应勤换敷料, 清除脓性分泌物, 保持创面清洁, 多能自行愈合。深度烧伤应选择外用抗菌药物如1%磺胺嘧啶银霜剂、碘伏等;同时积极手术治疗如早期切痴或削痴, 并立即皮肤移植。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需要皮肤移植。
3.4 吸入性损伤
1) 吸氧:伤后立即吸高浓度氧, 立即70%以上高浓度氧, 尽快使血CO浓度降至正常, 时间为13h左右;之后吸40%浓度氧;2) 气管切开或经鼻气管插管:预防性气管切开或经鼻气管插管可有效的改善因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的缺氧;掌握其适应症[3];3) 清理呼吸道:清除气道分泌物和气管, 支气管灌洗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措施, 有利于清除残留的致伤物和气道内炎症介质, 可减轻气道内炎症反应。
4 治疗结果
经过积极的急救处理与临床治疗后68例患者中死亡4例, 其余生命得以保存。死亡患者中内脏并发症2例 (为心血管及肺疾病) , 吸入性损伤者1例, 全身性感染者1例。
5 结论
热力烧伤患者大都是病情急, 更有病情严重者。在急救处理后临床医生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于抗休克处理, 吸入性损伤者要保持呼吸畅通, 早期进行创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等。本组68例患者中4例死亡, 说明热力烧伤患者治疗的严峻性。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 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积极总结临床急救处理与治疗经验以提高自身救治水平, 争取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9-185.
[2]郭志芳.烧伤271例临床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版) , 2008, 37 (9) :785.
【临床急救分析】推荐阅读:
临床急救09-22
临床急救护理06-04
临床急救措施06-08
临床急救处理09-07
产后出血的临床急救05-23
安定中毒临床急救体会论文05-29
生命支持类、急救类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07-13
院前急救病谱规律分析06-15
临床探讨分析05-09
临床诊疗分析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