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方法

2024-12-03

临床分析方法(共12篇)

临床分析方法 篇1

尿检是一种常规检查项目和辅助诊断手段,通过尿检能够有效评价患者的代谢情况和肾功能状况,从而诊断患者有无出现泌尿系统疾病。以往的尿常规检验方法都是采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后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及各种新型医疗器械的出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现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有44例、女性共有36例,各占总数的55.0%、45.0%;年龄在19—6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6.8±5.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仪器为桂林华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的HT—2000型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条、离心机、显微镜、酒精灯等,所采用的试剂主要有冰醋酸等。

1.2.2 标本采集

按照统一标准于清晨取患者的空腹尿液,留取新鲜中段尿液标本,盛在洁净有盖的尿杯中,在常温下保存。

1.2.3 尿常规检验

传统手工镜检法:首先采用热醋酸碱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含量,并记录好检测结果;然后取10mL尿液标本,放于离心机中,以15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5min后将清液清除,保留沉渣0.2mL搅拌均匀,以试管吸取适量置于镜检片上,检测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含量,同样记录好检测结果。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首先采用试管取20mL尿液标本,然后将试纸条放入尿液标本中,3—4s后取出,以干净纱布吸取剩余尿液,置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中,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检测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含量,并记录好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6.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3.8%、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3.8%、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2.5%;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上的常见检查项目,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比较准确和可靠地判断患者的代谢情况和肾功能状况。尿检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尿液标本自身、检测仪器、试剂以及检验方法等。传统手工镜检法是最为常用的尿常规检验方法,其经大量临床验证,检验结果比较准确;但其缺点是对尿液标本的要求较高,容易受标本采集、保存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则是一种新型尿常规检验方法,其具有尿液标本量需求少、操作简单快速、检验效果好等优点;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在实际应用之时容易受环境、药物及检测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鉴于两者各有优缺点,所以临床上常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尿检。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6.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3.8%、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3.8%、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2.5%;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两种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各有优势,其结果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可联合两种方法共同对患者进行尿检,从而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洪丽.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3:47-48.

[2]郑德亮.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69.

[3]孔瑞微,赵文凤.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177-178.

[4]韦绍卫.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03:53-54.

[5]麦生兴.比较分析两种尿常规检验方法的结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年第10期.

临床分析方法 篇2

中医妇科临床止血方法【1】

关键词 中医 妇科 临床止血

1月~1月收治妇科出血患者89例,采用中医止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月~201月收治妇科出血患者89例,年龄22~56岁,平均29.2±8.6岁。

其中崩漏24例,患者面色苍白无神,舌紫黯,苔薄白,脉涩。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16例,患者后背凉,舌黯苔白,脉沉细涩。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患者面红、口干、舌紫黯,苔黄、脉濡数。

流产不全引起流血13例,患者舌黯边有瘀点,苔白,脉沉弦涩。

中医止血治疗:

崩漏患者行三七粉治疗:崩漏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

三七粉即是中药植物三七的根茎研成的粉末。

药性温和,入肝、胃、大肠经,具有调补气血、化瘀止血之功效。

本组崩漏患者每次温水吞服2~3g,2次/日。

并佐入具有通、降、运作用的枳壳、陈皮、砂仁、槟榔、木香等药,从而达到以生血气、和营止血之效。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患者行益气止血汤治疗:因放置节育环引起的阴道出血不止是妇科常见症。

益气止血汤对于阴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本组患者均服用益气止血汤治疗。

药物组成:黄芪30g,熟地20g,党参15g,川芎10g,莪术10g,蒲黄炭10g,艾叶炭10g,当归10g,阿胶10g,茯苓12g,菟丝子10g等。

其中,熟地黄有滋阴养血之功效;阿胶具有滋阴补血之功效,与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具有可治血虚。

多药合用,既可润燥止血,又可补血滋阴。

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

1个疗程6剂,连用1~3个疗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健脾止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因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

中医症候属脾气虚弱、脾不统血、冲任不固之证。

健脾止血汤以通为补,脾宜升,具有化瘀缩宫、收敛止血之效。

药物组成:黄芪30g,炒白术18g,党参20g,当归10g,煅龙骨20g,白芍12g,煅牡蛎20g,益母草15g,五倍子3g等。

其中,煅龙骨、煅牡蛎具有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之功效;白芍具有敛肝止痛,养血止血之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

诸药合用,具有良好的气血生化之,固摄血液效果。

本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用该药汤水煎服,日1剂,连用7剂。

流产不全引起阴道流血患者行逐瘀止血汤治疗:逐瘀止血汤以活血化瘀缩宫、清热收敛止血之效。

药物组成:当归尾15g,川芎15g,枳壳15g,桃仁10粒,赤芍9g,益母草10g,炒蒲黄10g等。

其中枳壳可治血损营虚,具有收缩血管之功效;桃仁化瘀止痛之功效。

益母草、炒蒲黄增强化瘀生新止血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结、祛瘀止痛之效。

本组流产不全引起阴道流血患者1剂/次,2次/日,连服3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经量、经期、周期均正常,出血症状消失。

停药后1年内无复发;②好转: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出血症状消失。

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③无效:较治疗前无特殊变化。

结 果

本组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痊愈54例(60.67%),好转28例(31.46%),无效7例(7.87%),总有效率92.13%。

讨 论

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益气止血功效,在妇科临床止血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永,陈永利,吕秋艳.三七粉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16(14):1847-1848.

2 尤昭玲,袁家麟.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妇科临床的问题与对策【2】

【摘要】 中医妇科在我国的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烈女传》《黄帝内经》中都有记载。

通过对中医妇科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推动中医在妇科的发展与推广。

本文就是笔者依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中医符合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临床实况提出应对策略,为相关探究人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医妇科; 临床问题; 对策

妇科病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给妇女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研究历史优久,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妇科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新时代医疗的特点,对中医妇科在临床医学上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见解。

急腹症手术的引流方法临床分析 篇3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急腹症;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3-02

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所发生的急剧病理变化均是急腹症的范畴[1]。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其中急性胰腺炎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该病由于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坏死可出现反应性液体聚集,进而诱发各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因而引流对于该病患者的治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液体引流方法。因而本次研究以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引流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普外科收入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均衡性,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手术引流。开腹后切开胃结肠韧带,在网膜囊内放置多根引流管;充分切开胰腺包膜,清除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在腹腔内放置多根引流管。对于胰腺坏死局限者,可行规则性胰体尾部或颈部切除,后在胰腺切除区放置引流。

观察组则进行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术。患者全麻,穿刺置管全过程均在超声指导下进行。根据影像学检查所示的积液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确定进针点和穿刺路径。一般选择在胰周、肝下、脾窝、网膜囊区、双侧腹膜后间隙或盆腔放置引流管,选择离引流部位最近的入路进行穿刺,避开大血管和肠壁。置管成功后,外接三通,妥善固定引流管。根据引流液体的性质选择所需置管的数量。还要对引流液进行常规淀粉酶测定以及细菌培养实验,若发现细菌培养阳性应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引流管留置7-22d,具体视患者病情而定。

1.3 观察指标 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无缓解;②血液淀粉酶(AMY)、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等检查指标变化情况。

1.4 疗效评价指标 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评价临床效果。显效:症状完全缓解,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明显缓解,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检查指标未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统计全部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χ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不同处理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相比,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7天后,观察组AMY、PLT分别为(768±38)IU/ml、(244±29)×109/L,对照组AMY(1200±47)IU/ml、PLT(437±58)×109/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WBC的水平分别是(11.2±0.54)×109/L、(13.4±0.86)×109/L,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为(7±1.2)d,对照组为(12±2.2)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花费则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1.6)万和(7±0.4)万。

3 讨 论

急腹症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其中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所占比重较大,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较重的患者胰腺或胰周会出现急性液体的集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因而对于本病的治疗引流是关键。

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术是一种微创引流术,具有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4]。施行该种引流术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要求会相对较低一点,因而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而且该种引流方法可有效降低腹压,清除炎性介质,降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并能对腹腔内液体的胰酶浓度进行有效的稀释,避免了患者的自我消化。超声引导可准确定位,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并能缩短手术时间。

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而且该种方法也可逐渐扩展应用到其他类似胰腺炎的急腹症手术中,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韦建英,李春雨,李茵.外科急腹症手术的引流方法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9-11.

[2] 韩庆国,梁殿璞.外科急腹症手术的引流方法探讨(附140例报告)[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5(4):47-49.

[3] 陈焕伟,崔伟珍,甄作均,张海雄,等.超声或CT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31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966-968.

宫颈癌临床筛查联合方法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982例宫颈疾病患者作为本实验的观察对象, 患者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 (42.83±8.57) 岁, 孕产次0~4次, 平均孕产次 (1.36±0.42) 次。本实验入选标准: (1) 存在性生活史; (2) 非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 (3) 无宫颈活检史; (4) 子宫完整, 无子宫切除手术史; (5) 无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 (6) 无宫颈手术史; (7) 排除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 (8) 患者自愿接受检查, 参与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法

(1) 检查前72h, 停止阴道冲洗、阴道置药等治疗手段; (2) 检查前24h内, 禁止性行为; (3) 受检者检查体位为膀胱截石位, 利用阴道窥阴器将阴道撑开, 充分暴露宫颈, 用棉棒依据逆时针方向旋转3圈, 短暂停留约10s后, 将棉棒放置到专用送检试管中; (4) 另取棉棒擦拭宫颈表面分泌物, 待擦拭干净后, 在宫颈鳞柱交界处, 倾斜放置刮宫板, 依据顺时针方向旋转刮拭3周, 将标本涂在载玻片上, 放置在95%酒精中持续作用30min, 以进行巴氏染色。

1.2.2 阴道镜检查

检查仪器为深圳金科威公司生产的SLC-2000B电子阴道镜。方法: (1) 患者摆好膀胱截石位后, 对宫颈进行充分暴露, 宫颈表面及阴道分泌物需用干棉签擦净; (2) 5%醋酸棉球均匀涂抹宫颈处, 并且充分湿敷1分钟; (3) 利用电子镜观察阴道内宫颈上皮、异型血管、典型镶嵌以及病变所在位置等情况, 在图像异常区取局部活体组织, 送病理科检查; (4) 宫颈碘染色, 观察宫颈颜色变化。

1.3 结果判读方法

1.3.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依据巴氏5级分级法评价宫颈刮片细胞学结果: (1) Ⅰ级:未找到异型细胞; (2) Ⅱ级找到异型细胞; (3) Ⅲ级找到可疑癌细胞; (4) Ⅳ级找到高度可疑癌细胞; (5) Ⅴ级找到癌细胞;阳性=Ⅲ级、Ⅳ级及Ⅴ级。

1.3.2 阴道镜结果

参照文献报道的改良Reid评分法[4]对阴道镜结果进行评分, 分为炎症、轻度病变、重度病变和宫颈癌。重度病变和宫颈癌为阳性。

1.3.3 病理检查CIN分级标准

参照文献报道[5]依据细胞异常程度分为3级: (1) CINⅠ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 (2) CINII-III属于高度病变; (3) 浸润癌。

1.4 统计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 计数数据处理为χ2检验, 若P>0.05, 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 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本实验中, 应用宫颈刮片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结果:炎症940例, 癌前轻重度病变40例, 宫颈癌2例, 其检出结果与病理学检出结果比较, 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不同检查方案的结果比较

不同方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比较, 联合检查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改良Reid评分结果, 联合阴道镜检查炎症检出率显著低于单纯阴道镜检查,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阴道镜检查,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病理学诊断阳性结果 (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作为阳性结果) 作为标准, 联合检查方案的阳性检出率高达37.68%, 显著高于单纯阴道镜及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妇科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危害妇女健康, 近年来, 其发病率显著增高, 目前已经位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6]。宫颈癌癌前病变持续时间长、具有可逆性, 早期筛查宫颈癌, 对于改善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临床检查技术的发展, 目前宫颈疾病筛查手段多种多样, 其中临床较为常见的主要有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测。虽然每种检测方式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 但是也具有某些缺点, 例如液基薄层检查价格昂贵、活检病理学检查具有创伤性等。临床筛查宫颈病变的普及, 需要制定准确性高、敏感性强及价格低廉的检查方案。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作为目前宫颈癌早期诊断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的优势, 是大范围普及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案。康爱琴[7]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巴氏涂片和宫颈病变检出率高达3.97%, 巴氏分级越高, 阳性检出率越高, 巴氏涂片诊断宫颈病变敏感度为74.00%, 特异度为94.86%, 提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检查手段。阴道镜仪器的探头具有高倍放大效果, 图像显示清晰明了, 尤其是对于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小病变, 能够通过放大40倍而清晰显示, 在微小癌前病变及微小宫颈癌病灶的发现中具有重要意义。GoldieS.J等[8]认为应用阴道镜检查对妇女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 能够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具有高检出率, 成本低效益高, 适合发展中国家普及推广。单纯阴道镜检查或者是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都存在局限性, 易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目前相关研究认为, 阴道镜与宫颈刮片细胞学有机结合, 能够优势互补, 宫颈刮片细胞学利于大范围初筛, 对发现病灶进行引导, 阴道镜有利于可疑病变区活检取材, 在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同时减小创伤[9,10]。

本研究中, 全部982例宫颈疾病患者在采取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同时均选择进行阴道镜检查, 将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 通过回顾性比较不同检查方案的诊断结果, 发现宫颈刮片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检查方案中, 癌前病变检测情况最接近病理学检出率 (P>0.05) , 其癌前病变检出率及宫颈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阴道镜检查及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P<0.05) , 提示联合检查方案具有协同作用, 突出优势、弥补劣势, 在宫颈癌筛查中两者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检出率。综上所述,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宫颈癌筛查水平, 建议临床继续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筛查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982例宫颈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取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 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 分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准确率、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准确率、单纯阴道镜检查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联合检查的结果显示940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炎症、40例患者诊断为癌前轻重度病变、2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癌, 与病理学诊断情况相比较, P>0.05, 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联合检查准确率为37.68%, 单纯阴道镜检查准确率为29.63%, 单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准确率为29.89%,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准确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准确率高, 重复性好, 创伤小, 是宫颈癌临床筛查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案,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宫颈癌

参考文献

[1]Syrjanen S, Shabalova IP, Petrovichev N, et al.Human papilloma virus testing and conventional pap smear cytology as optional screening tools of women at different risks for cervical cancer in the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J].J Low Genit Tract Dis, 2002, 6 (2) :97-110.

[2]Bello BD, Spinillo A, Alberizzi P, et al.Cervical infections by multiple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genotypes::Prevalence and impact on the risk of precancerous epithelial lesions[J].J Med Virol, 2009, 81 (4) :703-712.

[3]金晓蓉, 周春地.妇科门诊就诊者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4 (60) :71-72.

[4]许敏, 余倩.分析宫颈刮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 (8) :866-868.

[5]姜华.TCT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23) :2940-2941.

[6]张秋霞, 刘俊茹.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32) :4786-4787.

[7]康爱琴, 陈爱霞, 顾建.宫颈刮片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4) :5627-5629.

[8]Goldie SJ, Gaffikin L, Goldhaber Fiebert JD, 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cervical-cancer screening in five developing countries[J].New Engl J Med, 2005, 353 (20) :2158-2168.

[9]于春梅, 郝凤艳, 沈迎健.宫颈刮片同时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妇女宫颈病变普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2) :3493-3494.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方法浅析 篇5

1)转变学习习气.学校考尝尝卷只触及挑选题那类题型,把考生育败了融会贯通的习性.招考失利取进修方式不该亲密相关,必定要正在考后指订合适本人的复习计划,熟习考试题型.

2)没有要钻易题、偏偏题.每暮年考舒易度较小的考题没有超功舒里的10%,减之一般科纲温习自身便很省时光,正不如腾出光阴战精神把其他科基本学问控制坚固.

3)弄浑概思,注意进步知识应用才能.做题进程中就会发明五个备选谜底分无两个是隐约的,实践就是请求考生不能光靠融会贯通,东莞办公室出售,借会应用所学知识系决答题.

4)学会挑选其他单习材料.就训练题而直言,仅做历暮年考题借不够,借能够觅些模仿试舒训练,手机通话记录查询,但觅什么样的习题最佳?人们曾经降到,历年考题是“金尺度”,考生完整以之为参照,过去里降到的难度、疑度和出题方法等圆里减以权衡.

5)闭注错题,防止再对.对题阐明当知识面出无控制,就非单薄环节,尤其是好几合出功的医学`学育网搜罗收拾考生要注意.忘失思中学的时分,搞一个错题原将对题散外止来就非一个很佳的措施.

6)注意知识后先连贯,彻顶学懂.选A是准确的,这么选B、D为什么非过错的,取之相干的学问必定要教懂学透.前答降到,考正点反复率很下,但是统一个考面换一类答法,去往易住了寡少考生.

7)关注历年的考题变化.把握考题意向,熟习历年考题变化规律.

8)联合学材,空气能热水器招商,探索考题法则.稍减细心研讨,便会发明测验命题的法则.只要控制了命题法则,能力自外觅出系题思绪战技能来.

9)闭注温习方式战接收去暮年考生的经验以及闭注相干政策疑作.当彼,考生无必要挑选某个知实的.测验辅导网坐(推举医教学育网的临床执业执业医生辅导,业界出名度很下),并且能够通功那个道路来取得相干的疑作.

临床执业医生考后疾速五遍进修法

第一遍疾速进修,收拾出每个章节的头绪和主要外容,入一步懂得、弄懂所教的学问面.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联合课原、笔忘,后把每个章节的沉点、难点知识毫有漏掉高地用荧光笔、或者彩笔在书中划出来,然后在16启大纸下用树形图的方法(也就是大括号、大括号)或者绘里格的圆式把这些主要知识一层一层天写上去,搜索引擎优化可以说明这一点的关键字竞争十分激烈,重复加以懂得,并把首要的习题的系题思绪在中间扼要备注出来.

第两遍正在懂得的基本下开端忘忆.

随身携带自人写上的笔记,重复负诵自人所分解出来并写上去的概念、订理、母式、性量、特色等重点难点内容.

第三遍尝试回想.

重旧书写笔记,能清楚回想出来的内容只需详写概念、术语、数字,而不须要写出详细内容.归忆不出来的内容把具体内容写上去.再重复负诵.

第四遍构建知识网络并念考知识取知识之间的接洽.

网络图(小括号、大括号、里格等情势)助我们把每一个章节的首要概思、订理母式等主要知识正点的层级关解整顿失了如指掌.因为外容的熟习和空间间隔的交远,我们会突然发悟到,民警工作40小时后猝死办公室,本来每一个章节外部知识点之间,以及前先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之间具有的外在的接洽.这类感悟会争人们兴高采烈.我们要把本人的发明用秃头和简略的术语在这驰网络图下表示进去.

第五遍加以巩固.

临床分析方法 篇6

【关键词】临床教学;基础教学;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214-01

引言: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的教师强调基础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临床医学的教师强调临床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被淡化,甚至被完全忽略了,这就是基础医学教师在长期的理论课讲授中愈来愈缺乏相关临床知识的呼应、丰富与延伸;临床教师的授课在长期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从而造成了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脱节、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出现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脱离的现状,加之学生的认识有限,对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有所忽略。这两种负面状况的叠加无疑会对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加强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结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对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现状

从课程上说,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从专业上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基础医学是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在内的综合性学科领域,本专业5年制本科其主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的本质及防治的基础理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教学见习与科研专题训练,在获得学士学位资格后,可直接进入二级学科培养。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试合格,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者,颁发医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基础医学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学、科研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基础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分别是5年制和3年制。5年制本科培养临床医师,要求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诊治疾病。本专业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试合格,选修课达到规定的学分,符合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适应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实用型临床或相关岗位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取向使他们失去了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的驱动力和主动性。临床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身更贴近于培养医生的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讲授上一些漏洞和偏差容易被掩盖,所以在教学中的偏离与失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导致学生接触临床晚,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教学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在传统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单一学科教科书的内容都是围着本学科的知识打转,对医学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缺乏全局性考虑。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而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在临床学科的教科书中,新的临床诊治内容也是有增无减,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只是作一些轻描淡写。学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与之相关临床教学内容,这就人为地在基础与临床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上隔离,从客观上阻碍了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三、对策与建议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所造成的,所以,探索加强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交融与合作的有效新途径需要从这些综合因素考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加强教学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优势互补,应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从而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同时又安排临床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学工作,参加相关基础教学的集体备课、教学试讲和教学研讨活动,以增加临床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和基础研究重大进展的了解和掌握,适度补充临床疾病和治疗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适当组织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

在基础教学阶段开设系列临床知识讲座,对相关实践内容进行综合总结或预览。在临床教学阶段,对各门临床课程适当压缩部分与基础相重复的内容和课时数,由基础教师开设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知识讲座。开设综合性基础知识讲座,主要采取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为中心,以问题(疾病)为牵引,综合相关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对某一器官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免疫机制、病理改变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讲解,从而强化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出发,组织一系列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进展性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好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国军,孙宝清,曾海清.医学教学模式浅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04(10)

[2]杨进福,冯虹.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医师杂志. 2003(12)

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 篇7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液干化学试纸条;显微镜、离心机、酒精灯、冰醋酸、10ml尖底离心管[1]。

1.2 材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1000份门诊和住院患者晨尿。

1.3 方法

把每份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先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 把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 再用加热乙酸法、检测尿蛋白记录结果, 并用离心机把混匀的10ml尿液, 以1500r/min, 离心与5min, 弃上清液留沉淀物0.2ml, 涂片镜检, 并记录红细胞、白细胞以尿液中其他的有形成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见表2。

表1可见, 1000份尿液标本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三项检验结果显示, 尿蛋白和白细胞的阳性率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低于传统手工法检测;而红细胞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阳性率则高于传统手工法, 经卡方检验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可见, 两种方法对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检验结果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阳性和阴性均不能相吻合。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检验技术更新发展, 质量管理的强化, 病人的维权意识的加强, 对实验室检验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而实现现代临床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的在传统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之上, 极大地提高了检验的工作效率。但是, 显微镜检查仍然是尿液红细胞检验的参考标准, 可以进行红细胞数目定量分析和观察形态变化, 是尿液分析仪无法替代的[2]。干化学分析仪的使用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检验方法, 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3.1 传统镜检和尿液分析仪检测的检测原理不同

尿液分析仪是利用干化学法检测原理而尿沉渣镜检是利用物理检测法[3]。因此, 有时候尿分析仪检测数据所反映病人的情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临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分析仪检与传统方法的结合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能极大提高泌尿系统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3.2 需要进行镜检的情况

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NCCLS) 提出了三条[4]: (1) 医师提出要求。 (2) 由于病人的疾病、病情或其他检查结果而要求。 (3) 尿的任何一项物理、化学检查结果不正常。

3.3 尿沉渣镜检法

3.3.1 优点

显微镜下尿沉渣检查具有直观真实的特点, 能直接呈现细胞等有形成分, 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 是对红细胞数目和形态的真实反映[5], 而这些病理情况只有显微镜下才能确定和鉴别。因此, 不管目前多先进的尿分析仪, 都不能完全取代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3.3.2 局限性

影响因素较多, 检测效率低, 不适于大量健康人群。

3.4 干化学法

3.4.1 优点

所需要尿量少, 结果呈现快, 报告方式也进入半定量模式, 对许多疾病治疗的对比观察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测试的标准、程序化, 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减少了目测误差。

3.4.2 局限性

干化学法为化学定性的过筛方法, 但对一些有临床意义的成分指标如尿中球蛋白、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则检测不出。其次, 干化学法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 如肌红蛋白、菌尿可出现假阳性, 维生素C可使出现假阴性。从尿化学试验阳性镜检亦有异常。

由检测结果显示, 尿检测分析仪和手工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和尿蛋白的结果, 存在着一定差异, 但两种方法相结合, 可以在临床诊断上起到互补的作用, 不可以忽视传统手工镜检的重要性。所以, 临床检验工作中, 不能一味依赖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要理解两者的优点和局限性, 让两者在临床在、工作中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 更好的服务临床。同时要求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本着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份尿液的分析结果, 让新手段与传统方法同时并用, 互相补充提高阳性检出率。

参考文献

[1]李贻汉, 蔡妙森, 余好, 等.尿常规检验干化学法和手工法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12) .2331-2332.

[2]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88.

[3]章小军, 丁晓美.探讨尿液临床检验的最佳检测方法[J].中外医疗, 2010, 11 (13) :182-184.

[4]丁茗载, 程莉, 赵瑛.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关系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 2003, 31 (4) :122-123.

临床分析方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自然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 患者年龄范围在20~4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0±3.5) 岁。所有患者均按要求填写统一的临床调查表, 调查项目主要包括遗传史、接触有害因素、年龄、职业等。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60人, 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下腹疼痛和阴道流血。妊娠不足8周的流产患者, 通常胚胎已经死亡, 临床症状主要是阴道流血, 再发生继发性腹痛等, 且妊娠排出物较为完整;妊娠8至12周后, 因为胎盘绒毛已基本发育好, 并牢固与蜕膜连接, 因而流产后妊娠产物无法彻底剥离子宫壁, 进而无法完全排出, 会导致患者大量出血, 影响子宫收缩。妊娠超过12周, 因为胎盘已完全形成, 流产过程类似早产和足月产, 即首先表现为腹痛和子宫阵发性收缩, 再发生宫颈扩张, 继而排出胎盘和胎儿。

1.3 原因分析

腹痛和阴道出血是最主要的自然流产症状, 其主要发病原因包括胚胎发育不正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失调和外界因素影响等, 因而受到了临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自然流产最为常见的发生原因在于基因异常, 其中, 染色体异常患者约占早期自然流产病例总数的50%以上。患者外界接触因素对生殖功能造成的影响也是导致自然流产发生的可能原因, 包括放射性物质、铅、有机汞等。手术的刺激、腹部创伤或生殖道畸形等因素也可造成自然流产;合并性内分泌异常症状, 包括黄体功能障碍等;患者的某些慢、急性疾病, 包括重度贫血、风疹等。母体妊娠后, 因为母婴双方免疫系统不相适应, 会造成母体排斥胎儿, 进而导致流产。母婴血型不合, 则会造成晚期自然流产, 包括Rh血型不合及ABO血型者等。

1.4 护理措施

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流产患者, 以及造成自然流产原因的不同, 应遵循不同的临床护理原则。护理人员应在对患者的自然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评估的基础上, 认真执行医嘱, 严格遵守临床护理原则, 并针对其自然流产的发生原因, 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

第一, 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先兆流产患者需要降低各种外界刺激的影响, 禁止使用肥皂水灌肠, 停止性生活, 且完全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护理之外, 还要按医嘱使用适量对胎儿无害的孕激素或镇静剂等药物, 及时评估患者病情的变化, 包括阴道流血量过多、腹痛严重等。同时, 患者情绪和心理方面的改变也会对胞胎的情况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注意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 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保持情绪的稳定。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必要的胞胎措施, 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第二, 无法继续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做好随时终止妊娠的各项临床准备, 辅助医师进行手术操作, 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及时开放静脉通道, 做好输血和输液的准备, 并将妊娠物彻底排出。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注意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和体温等指标的变化, 掌握患者与休克有关的征象、阴道流血、腹痛和面色等情况。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需及时纠正症状, 并及时实施手术或引产。

第三, 感染预防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患者血象、体温和阴道分泌物气味、颜色、性质和流血量等, 同时, 严格执行操作无菌规范, 以加强患者的阴道护理措施。嘱患者术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定期清洁会阴部, 掌握消毒会阴垫的使用方法。若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感染征象, 则应立即告知医师, 并遵医嘱实施抗感染处理。同时,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在流产1个月后按时到院进行复查, 检查显示患者无禁忌证后, 可开始进行性生活[1]。

第四, 加强宣传教育, 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悲伤期, 以避免流产再次发生。患者流产后因为失去胎儿, 难免会发生悲哀、伤心等负面情绪, 此时护理人员因给予其理解和同情, 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悲伤期, 协助患者及其家属接受这一事实。同时,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本次流产的发生原因, 向其介绍流产的预防措施, 从而为下次妊娠做好预防和准备。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患者, 应在流产后保持卧床休息, 及时补充维生素C、E、B, 停止性生活, 加强营养供给。若患者病因确切, 需实施积极的临床治疗。若患者存在黄体功能障碍, 则应遵医嘱适量服用黄体酮进行临床治疗, 以防止患者再次发生流产。对于子宫畸形的患者, 需及时实施手术治疗[2]。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 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如P<0.05, 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 术后对患者实施6~12个月不等的随访, 随访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中54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成功妊娠, 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0%, 对照组患者中40例患者成功妊娠, 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6.7%, 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导致患者发生自然流产的原因较为复杂, 大部分医学研究者认为, 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免疫因素、母体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3]。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 孕妇接触溶剂、产妇患病、染色体异常等三个因素, 也是造成患者自然流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者的实验结果相一致[4]。

综上所述, 对自然流产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女性的优生优育水平和身心健康程度。

摘要:目的 探讨对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自然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 实验组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 对比分析两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 术后随访结果显示, 患者的自然流产发生原因主要在溶解剂的接触和染色体异常等,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对自然流产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女性的优生优育水平和身心健康程度。

关键词:自然流产,临床护理,妊娠

参考文献

[1]吕桂琴.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89例主动免疫治疗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5) :62-63.

[2]丁丽秀.自然流产患者的护理与心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0) :191-192.

[3]刘元珍.自然流产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12) :257-258.

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慢性子宫颈炎者, 年龄25~52岁, 均已婚, 经妇检, 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排除宫颈癌。主要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 并有粘稠脓性白带腰酸隐痛, 于月经、排便、或性交时加重, 重症者有接触性出血。轻度糜烂21例, 中度糜烂47例, 重度糜烂63例, 伴腺囊肿44例。

1.2 方法

1.2.1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为期约3~4周, 病变较深者需6~8周, 宫颈外观恢复光滑。过去常用电熨法, 近年有激光治疗, 冷冻治疗, 红外线凝结疗法及微波疗法等。

1.2.2 药物治疗

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患者, 过去局部涂硝酸银或铬酸等腐蚀剂的方法, 现已少用。目前临床多用康妇特栓剂, 每天放入阴道一枚, 连续治疗7~10 d。中医有一些验方、配方, 临床应用也有一定疗效。但是若为宫颈管炎, 局部用药疗效差, 需行全身治疗, 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抗感染药物。

1.2.3 手术治疗

有宫颈息肉者需行息肉摘除术, 术后将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宫颈肥大、糜烂面较深广且累及宫颈管者, 可考虑做宫颈锥切术。由于物理治疗的疗效已经比较肯定, 故手术治疗已很少用。

2结果

120例中治愈116例, 3例好转, 再次治疗后2个月复查痊愈, 总有效率100%, 治愈率97%。

3讨论

慢性宫颈炎缺乏诊断性的特异性表现, 其临床检查是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本疾病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检查包括白带常规检查、宫颈分泌物病原体检查,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等。细菌性感染慢性宫颈炎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等。此外, 还应警惕淋球菌感染。病毒性感染中以HPV感染最常见。近年来, 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 子宫颈衣原体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增高。在流产、分娩或手术损伤子宫颈后, 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由于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细胞层较厚, 对炎症的抵抗力较强, 而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层较薄, 对炎症的抵抗力较差。病原体侵入子宫颈粘膜即柱状上皮所覆盖的部分, 由于此处粘膜皱襞较多, 病原体易在该处潜藏, 感染不易彻底清除, 往往易形成慢性宫颈炎。

慢性子宫颈炎的主要症状为脓性白带, 常伴有下腹及腰背部坠痛与膀胱刺激症状;外阴瘙痒、潮红、肿胀以及急性阴道炎。慢性子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 可呈乳白色黏液状, 有时呈淡黄色脓性, 伴有息肉形成时易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及痛经等, 月经、排便或性交时加重。黏稠性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 可造成不孕。

宫颈糜烂与早期宫颈癌很难鉴别, 故需做宫颈刮片检查, 必要时在阴道镜指引下做多点活组织检查, 排除宫颈癌后才能治疗[2]。宫颈炎是导致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对妇科门诊的有性生活的妇女, 如发现有宫颈炎症, 一定要进行宫颈刮片检查。对于已经接受检查的妇女, 更应该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物理治疗及锥切术后脱痂期会有少量出血, 但在某些患者出血量可能较大, 会引起患者的恐惧及对治疗的疑虑, 因此在治疗前一定要对患者详细说明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 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由于宫颈锥切术后会引起宫颈瘢痕狭窄, 有可能影响以后生育, 因此, 对年轻、未育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一定要慎重。如果确实需要手术治疗, 一定要让患者明确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经物理治疗后第1个月, 因创面痂皮脱落有较多的阴道黄色分泌物, 或少量阴道出血, 约半月后逐渐减少, 应注意外阴部的清洁, 防止感染。少数患者可发生较多阴道出血。必要时, 可行阴道填塞压迫止血, 明显活动性出血可行电凝止血。外治法应在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 治疗期间禁止坐浴和房事, 并按医嘱定期复查。合并急性阴道炎阴道清洁主在Ⅲ度以上者, 应及时抗炎治疗。应用腐蚀药物治疗宫颈炎, 随时注意保护阴道黏膜。孕妇、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者慎用。正确处理各期产程, 避免宫颈裂伤及外翻, 如发现及时修补。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宫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早期宫颈癌后, 以局部治疗为主, 破坏糜烂面的柱状上皮, 使之坏死、脱落, 由新生的鳞状上皮重新覆盖。结果 经治疗总有效率100%, 治愈率达96%以上。结论 根据检查结果 采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或磺胺粉剂。对子宫颈息肉可用血管钳钳住蒂部扭转摘除, 局部压迫止血;对糜烂面积深广且累及宫颈管者, 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

关键词:慢性子宫颈炎,治疗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临床分析方法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2013年于本院门诊就诊的96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患者, 其中男性43例, 女性53例, 年龄14~66岁, 单侧脱位32例, 双侧脱位64例, 发病时间10 min~4 h不等, 临床表现为面部外形改变, 言语不清, 下颌运动失常等。触诊时耳屏前方凹陷而关节结节前方隆起。复位方法中, 口内法40例, 口外法56例。

1.2 方法

口内法:术者立于患者前方, 两拇指缠以纱布伸入患者口内, 放在下颌磨牙颌面上, 并应尽可能向后, 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下缘, 拇指压下颌骨向下, 其余手指将颏部上推, 当髁突移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 再轻轻将下颌向后推动, 此时髁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口外法:术者两拇指放在患者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突之前缘, 即下关穴处, 后用力将髁突向下后方挤压, 同时用两手的示、中指托住两下颌角, 以环指、小指托住下颌体下缘, 使下颌角部和下颌体部推向上前方, 髁突下降并可向后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1]。

2 结果

口内法复位的40例患者当中, 成功36例, 失败4例, 成功率90%。失败病例当中, 其中2例, 经过口外法复位成功, 余2例经过手术复位成功。口外法复位的56例患者成功53例, 失败3例, 成功率94.6%。失败3例当中, 其中1例经过口内法后成功复位, 余2例经手术方法后成功复位;无论口内法还是口外法, 其失败的原因分析为患者既往有习惯性脱位病史, 此次脱位时间长, 关节已发生粘连。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两种: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手法复位又可分为口内法和口外法。口内法特点: (1) 对患者有一定损伤, 术者常需用很大力量直接压迫患者牙齿及周围组织, 以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2) 对医生有一定损伤, 医生在复位时, 依靠两拇指发力, 时间久了易出现肌肉疲劳损伤, 当复位成功时患者牙齿易损伤医生手指; (3) 操作区域狭小, 影响成功率。而口外法复位其特点: (1) 复位时关节较省力; (2) 对患者损伤小, 操作简便易掌握; (3) 口外法因力量小, 对年轻偶发脱位者力量不足。此外, 医师在临床操作中应注意患者心理因素, 注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 综上所述,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 只要掌握方法, 及时就诊, 医患积极配合, 一般复位不难。其复位方法由于口外法要优于口内法, 故口外法为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的首选方法。如发生关节粘连导致手法复位失败, 只能依靠手术复位。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临床分析方法 篇11

[关键词] 宫颈糜烂; 微波治疗; 消糜栓

[中图分类号] R71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191-01

宫颈糜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临床上按照其面积大小分为轻、中、重三级,按照表现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头型[1]。重度宫颈糜烂,自觉症状严重,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生活,且存在恶化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本研究通过给予不同组别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探究更好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1年6月,选择妇科门诊就诊且满足条件的患者:①已婚、已生育妇女;②妇科检查确诊为重度宫颈糜烂[2],病理检查排除宫颈癌等其他疾病;③同意参加此次研究。纳入此项研究患者共178例。

1.2 研究方法

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试验组,晚睡前置于阴道后穹隆消糜栓1枚,连续14 d为一个疗程,月经干净后5 d,用输出功率为35 W的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结束后5 d,继续给予消糜栓治疗一个疗程;②对照组,除不给于消糜栓治疗,其他治疗同试验组。倡导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一个月禁止性生活。治疗结束后,于第6周进行复查:自觉无症状,糜烂面消失,宫颈光滑,记为治愈;自觉症状减轻,糜烂面缩小50%及以上,记为好转;自觉症状无减轻,糜烂面前后没有变化,记为无效。治愈及好转患者占患者总数的比例,记为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78例研究对象中,单纯型102例,颗粒型45例,乳头型31例。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29.35±1.98)岁,对照组(29.24±2.0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职业、生育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患者有效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第6周复查,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7,P<0.05)。见表1。

3 讨论

宫颈糜烂并非真正的糜烂,而是由于宫颈外口表皮脱落后被另外一种上皮组织代替,新生上皮薄,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红色组织等,看上去就像真正的糜烂。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子宫颈面积的1/3时,为轻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子宫颈面积的1/3~2/3之间者,为中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2/3以上者,为重度宫颈糜烂。因为物理治疗较药物治疗,更直接接触糜烂病灶,治愈速度快,故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常见的有微波治疗、药物联合微波治疗、YAG激光治疗[3]等。针对无生育要求,病情严重的患者,也可选用LEEP刀[4]等手术治疗。但较手术治疗,微波治疗简单、方便、痛苦小,且治疗效果好[5],故最常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微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消糜栓费用低,可以在基层医院妇科门诊推广使用,研究结果与国内报道相似[6]。

宫颈糜烂对女性危害大,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导致慢性盆腔炎、泌尿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引起不孕,或引发息肉、囊肿等更深度的病变,甚至癌变。综上所述,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不容忽视,妇产科医生应给予其足够重视,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健康状况,探究个体化、可行性高、效果好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4-1337.

[3] 姜虹,庹闽,付冬梅.不同方法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10):1427-1428.

[4] 赵婧.LEEP锥切治疗重度宫颈糜烂80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1700-1702.

[5] 刘金芳.微波+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70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94.

[6] 付文芳,毛艳丽,杨莉.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728.

临床分析方法 篇12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我科1998年l2月~2004年12月连续治疗的患者, 腋臭严重程度均为1~2d不清洗, 适度活动至出微汗, 在无风环境下30cm外能嗅及腋部异味。共计156例, 年龄18~49岁, 平均年龄 (28.6±2.4) 岁。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和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两臂上举, 充分暴露腋窝三角, 剪去腋毛, 常规消毒铺巾, 腋毛区0.5%利多卡因加1:20万U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

1.2.2 治疗方法

1.2.2. 1 电离子治疗 (1组)

采用国产GX-Ⅱ型电离子手术治疗仪, 输出功率为5~10W, 选择短火。将治疗针沿腋毛方向插入约0.4cm, 保留2s, 依次破坏毛囊及大汗腺, 术后加压包扎24h, 1~2d换药1次, 1周后创面愈合。

1.2.2. 2 肿胀抽吸术 (2组)

在上臂内侧靠近腋毛边缘处做一0.3~0.5cm长切口, 将负压吸脂针从切口伸入腋毛区, 行拉锯式抽吸, 将腋毛区范围皮下脂肪尽可能抽吸干净, 此后将吸脂针侧孔朝向皮肤侧, 用手捏住皮肤和吸脂针, 将位于皮肤深层的大汗腺和毛囊尽可能刮除破坏, 两侧完毕后, 将积血挤出, 切口用5-0丝线缝合一针, 术区放置棉垫, 绷带“8”字加压包扎, 制动5d, 7d拆线。

1.2.2. 3“Z”成形及毛囊修剪术 (3组)

用美蓝标记腋部拟切除区及两侧。“Z”形对偶皮瓣。局麻满意后, 按设计线切除梭形皮瓣并形成“Z”形对偶皮瓣, 深达深筋膜浅层, 残留的腋毛区剪除皮下脂肪、毛囊及大汗腺, 彻底止血, “Z”瓣交错缝合, 棉垫充填凹陷, 绷带“8”字加压包扎, 制动5~7d, 10d拆线。

1.2.2. 4 腋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 (4组)

腋下皱襞做两个平行切口, 横向贯通腋毛区, 将腋毛区分为3份, 每部分均用组织剪沿深筋膜浅层做钝性分离, 然后于真皮及皮下脂肪层间做修剪, 剥离该皮下脂肪层, 然后用刮匙搔刮皮瓣内侧, 直至皮下无脂肪颗粒和完整毛囊, 皮瓣颜色呈青紫色, 彻底止血, 缝合切口, 分离区域对称地做3~4组缝线, 绷带“8”字加压包扎, 7d后拆除包堆, 10d拆线。

1.3 疗效判定

术后半年, 1~2d不清洗, 适度活动至出微汗, 在无风环境下判定。痊愈:无异味;显效:有轻微异味, 但距离30cm外不能嗅及;无效:30cm外能嗅及异味。痊愈和显效均计为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美国SPSS1 2.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电离子腋臭治疗仪治疗男14例, 女12例;肿胀抽吸治疗男13

例, 女17例;“Z”成形及毛囊修剪术治疗男28例, 女22例;腋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治疗男26例, 女24例。

2.2 四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3组优于1组 (P<0.01) ;4组优于1组 (P<0.01) ;3组优于2组 (P<0.01) ;4组优于2组 (P<0.01) ;而1组与2组、3组与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形成瘢痕四种手术方法间比较:1组少于3组 (P<0.01) , 4组少于3组 (x=10.698, P=0.001) , 其余各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近期并发症四种方法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腋臭的发生在于腋区大汗腺的异常:数量多、体积大、分泌旺盛, 即使这类患者在与正常人腋区菌群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腋臭。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很多, 且各有优缺点。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6~18个月的观察和随访。结果 1~4组四种手术方法疗效:1组与3组、1组与4组、2组与3组、2组与4组比较, 均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形成瘢痕并发症:2组与3组、3组与4组比较, 均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期并发症四种方法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腋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疗效较佳, 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腋臭,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上一篇:类金刚石薄膜下一篇:精益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