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2024-11-06

理论探讨(通用12篇)

理论探讨 篇1

1 物流概述

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各不相同,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美国认为物流是企业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将商品信息由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欧洲则认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与商品的运输、安排等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日本则认为物流活动是在实现解决环保等社会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的高水平、综合性的包装、运输以及装卸搬运活动。

我国认为物流是将商品由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运输过程中按照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我国物流主要分为三方:第一方物流是制造商自己拥有处理运输、包装等物流业务的物流组织;第二方物流是可以提供运输、存储等单项服务的物流组织,比如我国目前的仓储、运输等货代公司;而第三方物流则主要涉及了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主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流程。第三方物流是近代新兴的一种物流服务形式,主要由物流劳务的供应方、需求方以及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整个的物流服务过程,这里的第三方主要指的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全部或部分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供应者,其中具备专业化、社会化特征的第三方物流承担者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

以上各国的对物流的定义都是由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具备一定道理。综上所述,物流就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商品服务的供需双方提供快速、经济的空间转移活动过程。

2 物流主要理论概述

2.1 基础理论

物流学科的建立主要依赖其他学科成立,在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借鉴了其他学科大量的基础理论,因此,探讨物流的基础理论要依靠与物流学科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来完成。由西方国家物流发展史看来,与物流学科联系密切的学科主要包括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比如物流仓储中应用了管理学中的二八理论与市场营销学中的细分理论;物流供应链中应用了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物流金融中应用了金融学中的MM理论等,在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西方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实际成效。但我国迄今为止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的研究尚为空白,基础理论中我国的研究明显薄弱,这主要是因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比较滞后,相关理论研究的前瞻性较差。

2.2 核心理论

物流核心理论主要指的是物流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该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物流学体系的核心部分,这也是最关键的核心概念,主要研究各种物流新兴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物流学体系的四大支柱,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假设、基本方法及技术。它们主要探讨了供应、制造、流通等活动中的物流问题,同时,四大支柱与基本概念共同组成了物流学的理论体系,构成了物流学科的主要理论框架。当前,我国仍然沿用西方的相关物流研究理论,实际研究过程中也更侧重物流学科知识的构建与应用。

2.3 物流技术科学理论

物流技术科学理论主要结合了技术客体与物流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相关的物流技术类知识体系。该理论主要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两大类,硬技术理论主要涉及了物流过程中的各种硬件物质,比如物流技术装备理论、物流基础设施理论等;而软技术理论则侧重于服务整个物流过程的软件技术,主要是由各种相关知识与实践经验发展而成的方法与技能,比如物流系统理论、电子商务物流理论、信息技术理论等。当前我国物流硬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很多物流供应商所提供的物流设备已经具备世界级水平,相关物流硬技术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实力,同时,物流软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提升,尤其是物流集成与物流系统理论方面。

2.4 物流运营管理理论

物流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是指相关物流组织运用一定的物流科学技术理论对物流运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以实现成本与服务的双赢成果。该理论主要站在组织的视角上解决问题,其中包括了运营组织、运营战略、运营技术以及三者结合形成的运营集成理论,运营组织主要在运营战略的与运营模式的指导下,使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控,从而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高效集成系统。

2.5 物流工程技术理论

物流工程技术理论主要指的是实际物流工程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主要为专门的工程物流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具体包括物流的设计规划、应用实施以及评价检测等。随着物流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物流工程技术理论主要涉及了军事、应急、电商等方面,并逐步渗透至更多的新工程领域。物流自动化与物流信息化是支撑工程物流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物流自动化主要是将各种技术理论应用至物流机械的设计、制造过程,以提升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效率;而物流信息化则是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物流的各个环节,以充分确保工程物流的集成性与协同性。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我国物流领域比较重视应急物流、大宗货物物流等专项物流,同时,在现代信息数据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我国电商模式的物流工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2.6 物流产业理论

物流产业主要指的是物流行业的营利性企业群,它们是以物流活动为经营内容的聚合型产业。物流企业是物流产业的形成主体,因此物流产业理论是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由企业拓展至产业的理论体系。西方等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主要以高效、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为主要规划,既重视企业内部规划,又重视物资流动中的各个细节步骤,其最终目的便是要建立反应迅速的实时物流传递系统。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高度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其研究方向也主要以物流产业组织为核心,主要在探讨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物流市场的经济效益,从而将物流理论拓展至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以及产业环保等行业。虽然我国物流产业理论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现代物流产业理论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物流行业的相关理论无法很好地指导实际的物流业务。

结束语

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物流理论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着巨大潜能。随着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降低物质消耗与劳动消耗所获得的经济利润越来越小,人们开始通过节省物流成本增加经营利润,物流产业已经被视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物流行业也以其高增长率的特性被人们认为是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第三大利润源泉。

摘要: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也各不相同。近年来很多国外学者对物流理论的研究视角十分开阔,并形成了一定共识,我国学者在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物流理论重新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更多新颖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发挥了理论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物流,主要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美羽,王喜富,张喜,冯雪.我国现代物流理论体系模块化框架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0).

[2]王国文,王文博.城市物流:理论与政策若干思考[J].开放导报,2011(10).

[3]王桔.绿色物流理论及其研究意义和方法[J].物流技术,2012(10).

[4]刘秉镰,陈伟博.我国城市物流的理论框架[J].开放导报,2011(10).

理论探讨 篇2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真正被德育理论界和教育界公认的有一定代表性的德育模式确立起来,因此,探讨德育 模式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试图从模式考察起,对德育模式予以新的界定,并对西方国家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 和我国的一些德育范型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对各种德育模式的探索,实现科学的创造和发展,形成我们自己特 色的德育模式,使德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一、关于德育模式的含义

研究德育模式,应该先弄清“模式”一词的含义。“模式”一词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 型化的操作样式,它最初只是指对操作过程的经验性的概括,以后这一词上升到更抽

象的意义,一般通用为“ 方式”。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20世纪后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又从“方式”中分离出来,意指某种方式中 的具体的定型化的活动形式或活动结构。《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 着做的标准样式”。美国两位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 的形式。”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人斯文·温德尔从传播学角度将模式看作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事 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有意简化的描述。一个模式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 相互关系。”从以上所述“模式”定义的发展状况看,“模式”既有抽象性,简约性特征,但它又不等于具体 的事实经验,它是一般原理与具体条件相结合,原理的共性与具体的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活动结构的活动形式。“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我们研究德

育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此。

关于德育模式,在理查德·哈什等著、傅维利等译的《道德教育模式》中讲到:“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 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 则和方法。”在国内,由于德育的改革实验及国外德育模式理论的引进,德育模式问题也受到关注,其定义也 得到一些探讨。有的把德育模式归入方法范畴;有的强调它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出特定的结构与活 动序列;还有的认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究竟如何把握这一概念。首先,德育模式 不是德育方法,它与讲授、谈话等德育方法显然不属同一层次;其次,德育模式不是德育计划,计划是它的外 在轮廓,仅此不足以揭示其内含的德育思想和意向;如前所述,德育模式也不是理论,至少不仅仅是理论,它 还内涵着程序、结构、原则、策略等,远比纯理论

丰富的多。所以,德育的方法、计划、理论、结构、程序等 都是构成模式的某个要素或侧面,对其中任何一项来定义德育模式显然不太全面,在未能确切定义之前,笔者 认为不妨这样描述: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二、关于德育模式的比较

学校德育应实施开放型德育,要开展比较研究,横向比,纵向比,才能较全面的研究和把握德育模式。

1、我国学校的德育模式。我国建国以来学校德育受政治运动干扰,摇摆较大。曾出现过德育途径单一化、片面性的倾向。一时强调政治运动,就以运动替代德育;强调劳动重要,就以劳动压倒一切;强调业务,就以 智代德。这些片面的作法,都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各种

途径的作用,实现德育目标任务的。人的品德是多种多样 的,品德结构又十分复杂,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单靠一种 德育模式、途径是完不成的,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德育,才能产生最佳德育效果。这些年来,不少学校采用 的主要德育模式有:各科教学德育模式,主要通过挖掘各科教学内容的内在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德育;社会实践 德育模式,强调德育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高尚的品德;组织活动德育模 式,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进行德育;从环境角度讲,还有班级德育模 式,强调班级德育的基础和主体;社会德育模式强调通过社会教育机构、社会舆论、社会交往施加德育影响; 家庭德育模式,强调家庭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这些德育模式,都不 同程度从某一方面发挥了德育作

用。

2、西方学校的德育模式。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儿童认知 判断的能力,他们把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教育只有遵循阶段发展的规律,才 能获得成功。

(2)社会学习德育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班杜拉、米切尔等人。认为品德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作用的结 果,因而十分注重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在激发动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3)人本主义德育模式,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等,认为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趋向,只有尊重人的发展,施以合理的教育,人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成为健全有效能的人。

(4)价值澄清模式,代表人物为美国拉斯、哈明、西蒙等人,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着的,不能仅传授某种 固定的

价值观点,而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

(5)体谅德育模式,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麦克菲尔等,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发展、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

(6)理论基础建构模式,代表人物是詹姆斯·谢弗,谢弗对教师如何作出道德决定的关注超过考察学生是 如何进行同样的决定,它的模式可以为那些愿意开始实施道德教育计划教师提供指导和鼓舞。

(7)价值分析模式,代表人物是罗尔德·库姆斯、米而顿·穆克斯、詹姆斯·查德威克等人,该模式在于 帮助学生学习社会,学会以一种高度系统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作出道德决定,准确估计道德价值。他们提出价值 分析更注重教学法。为了帮助学生处理解决价值问题,安排

了分步程序。

(8)品德教育教程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威尔逊等,针对学生不具备一般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问题,强 调发展正规教程的品德教育。

(9)社会行动德育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纽暑,他提出了为了公民的行动而改变课程的主要注 意中心,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建议学生既要学习有关课程也要参加社会活动。

(10)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由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动三大要素构成的,只 有个体同时具备这三种内在一致的要素,融为一体,他的行为才能是道德的。为此,德育要根据这三个要素设 计完整的教育规划,研究防止各种不利影响,使道德知识教学与个体的道德行动相一致。

(11)四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提出,必须从知、情、意、行道德的完整本质出发,强调德育工作的整体性,把学校德

育放在学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即既注重道德知识教学,也重视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既注重知识 的领会,情感的培养,更应注重具体的行为表现。

上面列举的是西方主要的德育模式。

三、关于德育模式的启示

我国绿色会计及其理论探讨 篇3

关键词:绿色会计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1 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过度开采,废弃物大量排放,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全球保护环境运动兴起,许多国家的会计理论界不断将环境问题纳人会计研究的范畴。以比蒙特斯和马林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計问题》为标志,绿色会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人们开始关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提供生态变化会计信息的绿色会计。此后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等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绿色会计问题,绿色会计理论得以快速发展。我国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新阶段。

2 绿色会计的特征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成本费用、效益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以综合评估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绿色会计特征如下:

2.1 反映和监督内容的完整性 传统会计主要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本及其运动,无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绿色会计则从生态环境和整个人类的活动出发,围绕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费的补偿为中心,完整、全面地反映和监督包括环境在内的企业活动,从而有效解决传统会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2 核算内容的广泛性 由于传统会计无法核算像空气、海洋、绿化、臭氧层等既无所有权,也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资源,企业对这些资源的使用和损害并不记入经营成本,这不仅使企业的成本虚减、利润虚增,也无形中鼓励了企业以牺牲环境取得利益的行为;绿色会计不仅核算传统会计中的财产物资,而且核算无所有权,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资源,并赋之以价值和价格,对其损耗予以补偿。绿色会计核算内容的广泛性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收益与成本的全面性 绿色会计的成本不仅包含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经济资源),还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整个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各项成本耗费;绿色会计的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还包括经营过程中整个社会收益的增加。绿色会计收益与成本的全面性使人们关注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单个的企业,而是把社会、环境作为一个考虑的整体,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 绿色会计的目标

传统会计理论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不但导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下降,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绿色会计的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应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

4 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

绿色会计基本假设除传统的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外,还应将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变为多重计量假设,并增加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环境价值假设。

4.1 多重计量假设。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绿色效益的模糊性,若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和绿色效益,因此绿色会计在计量上应是多重的。应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百分数或指数等,有时候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说明,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确性与模糊性相兼容的计量方法。

4.2 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蕴含了大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内容,要求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尽管绿色会计中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核算和监督的程序和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构造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根本条件。

4.3 环境价值假设。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环境资源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形成的价值和价格,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但要进行绿色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虽不适用于劳动价值理论,却适用于边际价值理论。

5 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会计核算原则除传统的基本原则外,还应包括如下原则:

5.1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在核算中要符合、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正确处理企业利润和环境资源保护、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5.2 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原则。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核算时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兼顾生态和社会环境效益,要综合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将会计主体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综合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以规范企业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3 社会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要求企业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站在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社会对企业的评价必须舍弃当前单纯以企业的经营利润为标准的观念,代之以企业所创造的绿色利润。同时,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必须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和宏观调控。

5.4 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原则。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中,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应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环境资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同时鼓励企业尽可能多的向社会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环境资源信息。

6 绿色会计的要素

绿色会计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因此会计要素应在传统要素上有所不同。如在资产要素中,应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损耗准备”;在负债要素中设置“环境负债”,包括应付环境资源损耗费、应付环境资源保护费和应付环境污染治理费等;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设置“环境资本”;在收入要素中设置“环境收入”,核算企业因采取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处理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交来的环境损害赔偿或罚款收入等;在成本费用要素中设置“环境费用”、“环境成本”等;利润要素中增加“环境利润”,核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经济业务。此外在有些账户中要根据不同情况设明细分类账户,如针对排放有害物体或超标的热量、噪音、使用没有加以回收又不易分解的包装物等设置“排污费“、“包装物污染费”、“废弃物污染费”、“垃圾倾倒费”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7 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几点建议

绿色会计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7.1 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将绿色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从法律上保障绿色会计的实施;其次将与环境相关的内容作为会计要素列入会计准则,并使其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同时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加以规范,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最后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使绿色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7.2 加强社会的环保意识 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各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要通过开展社会宣传,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人们对绿色会计的认识,使绿色会计逐步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接受,最终使企业自觉进行绿色会计的计量、记录和报告。

7.3 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 绿色会计主要是核算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但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的进行揭示,因此国家审计机关或会计师事务所等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应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全面审查与监督,以促使企业正确地进行绿色会计核算,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合理开发。

7.4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方面完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仅要具体披露企业本期发生应记入本期损益的环境支出和与环境相关的资本性支出,还要披露企业执行的环境政策、实施情况以及企业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长期目标等;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环境因素在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予以统一规范,增加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避免披露方式不统一而造成的企业环境责任不清和报表阅读者的不便。

7.5 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因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人员及能胜任的,要培养专业的、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从而使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被严格执行,绿色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参考文献:

[1]潇霖.试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会计研究.2008.6.

[2]赵欣.绿色GDP呼唤绿色会计.中国财经报.2007.4.

[3]刘欣.浅议绿色会计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2007.9.

[4]杨玉波.绿色会计的核算.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10.

高校自助会计理论探讨 篇4

一、实现自助会计的环境条件

(一) 具有良好的办公自动化基础

自助会计需要在办公自动化局域网上操作, 因此要求单位自动化办公系统先进、畅通、系统信息存储容量大、网络终端多、网路安全度高且能够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财务软件的对接。没有良好的信息办公自动化条件, 自助会计就难以实现。目前大都数高校实现了校园网络办公自动化, 基本具备实现自助会计的硬件环境基础。

(二) 制度健全, 管理规范

由于自助会计涉及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如果单位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就可能会出现漏洞, 危及资金安全。因此, 自助会计必须在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严密、有效的单位实现。

(三) 责任划分明确

实行自助会计后, 资金管理权利将进一步下放, 因此需要划分责任中心, 明确各部门财务“一支笔”对资金使用效果的责任。学校要以责任中心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将作为奖罚、褒贬的依据, 借以强化责任中心的责任, 确保财务管理执行力。例如, 学校不仅对各院、部、处等责任中心有明确的职能、责任划分, 还要有严格的经费预算指标控制办法, 有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手段, 来确保管好、用好资金。

二、高校自助会计的意义

(一) 提高办事效率

十多年来, 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支出规模加速膨胀, 伴随而来的是财务工作压力增大, 财务工作明显滞后, 财务矛盾突出。自助会计能够使报销人员在财务操作软件的指导下按照规定整理原始凭证并将相关信息直接输入财务系统, 既能节省专业会计人员业务处理的时间, 又能减少报销人员排队等候的时间, 成倍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 强化责任意识

自助会计实现后, 一部分会计工作将下放给报销的教职工, 直接把广大教职工融进学校财务工作中来。教职工在自己动手操作报销业务的过程中将充分体验到当家作主的感受, 进一步强化主人翁责任感, 增加理财意识, 了解财务工作、理解支持财务人员, 关心学校发展。

(三) 促进会计职能转变

自助会计实现后, 专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将减轻, 可以将时间和精力转向预算、筹资、项目管理、会计分析、绩效评价等财务管理工作上来。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困于繁琐的报账业务, 高校的财务管理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亟待加强和提高。财务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 如果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必将影响和制约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 自助会计将为高校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释放出大量的时间资源、人力资源, 促进会计工作职能转变。

三、高校自助会计设计思想

(一) 会计操作智能化、标准化

会计操作需要专门的技术, 自助会计的实现必须首先解决非会计人员的操作技术问题。因此需要在财务软件设计时, 按照智能化、标准化的目标设计操作程序, 使程序按要求能够自动产生会计记账凭证。例如, 李丽老师报销旅差费, 只要输入出差地点、乘车时间、车船费、住宿费、经费部门码等相关信息, 程序就会自动计算出应报销金额、补助金额、合计报销金额等, 之后点击相关菜单, 计算机就能根据相关信息自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智能化、标准化是自助会计操作的基础。例如, 对于出差住宿费报销标准、出差补助报销标准等只要在财务软件系统中初始化, 计算机就能够按照标准自动计算, 不仅节省人工计算的时间、减少人工计算的差错, 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当事人必须掌握出差报销规定的要求。

(二) 逐级放开, 合理授权

自助会计涉及到会计管理集权和分权的问题。在保障会计资料及学校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应有计划、分层次的将会计操作管理的权限放开。例如, 每个职工都只能根据自己工号进入财务系统操作;将单笔报销资金限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将自助会计报销业务最初限定在差旅费、日常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等范围内, 待条件成熟后, 逐步扩大范围等。

(三) 先易后难, 分阶段推进

高校自助会计应根据学校的管理水平、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现状、财务软件功能等条件适时的促进自助的实现及推进自助会计的进程。自助会计建设应按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设计推进。 (1) 初级阶段的自助会计。自助会计初级阶段基本上是心理适应期及技术准备阶段。传统的会计报账到自助会计报账是一个重大的会计变革, 涉及到会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划分、工作流程、会计档案管理保管等方面, 会计人员不适应, 其他人员更不适应, 因此需要一定的心理适应时期。此外, 会计软件的开发也需要探索、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自助会计初期阶段基本上是心理适应及技术准备阶段。自助会计初级阶段的特点是适应于简单的会计报账业务, 网上操作与纸质凭证报送并存。例如, 徐静老师报销业务费, 需要以下操作步骤:第一步, 她可以在任何校园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登录财务系统, 按照规范的格式输入报销内容, 计算机将自动生成报销清单及会计凭证, 然后将信息发送到会计临时数据库。第二步, 将报销清单打印出来, 附上原始票据, 按照审批权限办理签批手续。第三步, 将审批后的清单及原始发票报送财务处交专业财务人员审核。第四步, 财务人员审核通过后, 将临时数据库的会计凭证转换为正式会计凭证, 向银行发出支付申请。自助会计初级阶段的最大优点就是减少教职工在会计柜台前的报账等候时间,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2) 中级阶段的自助会计。中级阶段的自助会计是实质意义的自助会计。通过初级阶段的心理适应和技术准备, 如果各种条件已经具备, 就可以推进到自助会计中级阶段。在自助会计中级阶段, 签批手续在网上完成, 如果会计凭证分部门保管, 则签批完毕后, 可以直接生成会计记账凭证, 部门主管可以直接向银行签发支付令;如果会计凭证统一在财务处保管, 则由财务人员在收到报销清单及原始凭证后向银行签发支付令。对于操作简单、便于管理控制的学院办公费等业务事项, 非会计人员可以直接操作全过程, 会计纸质档案可以直接在各院系保管;对于复杂的或者需要重点控制的业务事项仍需要由专业会计人员处理, 会计纸质档案统一在财务处保管。 (3) 高级阶段的自助会计。高级阶段的自助会计与中级阶段的区别在于会计信息的传送及档案保管方式。高级自助会计阶段, 财务软件开发技术成熟, 软件功能完备, 财务控制严密, 可以将纸质原始凭证扫描后转化成电子文档;业务的签批、凭证的传送、档案保管基本上以电子文档形式, 基本实现无纸化报账。高级自助会计阶段是理想的会计阶段, 但需要以完备的管理制度及电子储备成本的不断降低为前提。自助会计并非取消会计结构及会计人员, 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将繁琐的但非重点控制的会计事项的会计操作及会计控制的权利下放, 在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率的前提下, 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为财务工作向以财务管理为主转变释放出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增强记者新闻敏感的理论探讨 篇5

增强记者新闻敏感的理论探讨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形象的指出:“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可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就不可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对记者非常重要,只有具有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到新闻线索,才能够做到事情还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觉察到它,并能预见到它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心应手地采访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新闻.

作 者:崔启新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Y OBSERVE年,卷(期):“”(3)分类号:G214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理论探讨 篇6

摘 要 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现实与理论的背离及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不完善,指出了我国从中应得到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理论探讨

次贷危机暴露出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l57)的缺陷,引发了会计界和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次贷危机暴露出的究竟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的约束条件是什么?如何理解那些对公允价值的非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阐释

按照SFAS 157定义理解,公允价值计量是面向未来的,以市场为基础,以可观察到的、公开的活跃市场的资产出售价格和负债转移价格为目标。它面对的是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假想交易,主要参照相同类资产与负债或类似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格进行估计:公允价值强调假定交易及其价格的市场属性,要求作为公允价值的交易价格必须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客观评价,公开、公平、活跃的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公允价值的最佳度量。因此,公允价值在本质上是对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的一种体现和度量,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公允价值就是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

从会计计量的目的性来说,会计计量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会计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公允价值正是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计量体系,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这些财务报告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为此,广大投资者强烈呼吁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从那以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以弥补历史成本计量的信息质量不足。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旨在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进行计量,可以及时揭示由于市场风险变化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如投资账户中的利率风险等。将经济本身的周期性、波动性通过会计予以真实的反映,向投资者提供透明化的信息,使会计信息成为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信息源,从而改变或影响到各种经济决策的制定,进而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使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是在完善会计计量的过程中会计计量观的转变和发展,目的主要是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在会计计量上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学的渗透和影响,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实背离

按照SFAS 157对公允价值定义的阐释,公允价值计量起码蕴涵如下假设:一是市场是有序的,追求的是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交易是公平的,商品交易是在公平、透明、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可以随时找到自愿的买卖方,随时买卖同质商品,价格公开;三是信息是透明的,人们通过各自掌握的信息和估计进行竞价,从而消除了个别供给者或需求者的偏见。这些假定条件是公允价值得以运行的基础。然而,现实中这些条件的满足是有限的、不完全的,随着人们对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们发现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很少有的。在现行市场环境下,随着经济本身的周期性、波动性常常使市场环境陷入无序状态:交易中更常见的市场类型是垄断市场和寡头竞争市场,导致其他市场参与者在与其进行交易时,不具有完全竞争的严格假设条件,交易者不能确认交易价格的公平性;同时,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可能会导致市场自发调节力量的失灵,交易的供给方对自己的商品具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更能确定其商品的真实市场价格。而交易的需求方由于在经验、知识、能力方面的原因不能对其要购买商品的品质或市场行情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在交易时必然根据交易对手的描述高估其公平市场价值,使交易价格偏离完全市场的公允价值。

由此可见,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交换价格才能够公允地反映人们对交易项目真实价值的估计,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但很多情况下由于缺乏有效获取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实与理论的背离。次贷危机暴露出的SFAS 157的缺陷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在现实的企业会计实务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在市场处于有序状态下,由于交易市场的存在且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交易者,可以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供求双方的公允价值是可以有效计量的。但在市场处于非有序状态时,这种功能是否依然存在?市场上的交换价格是否还公允?这个问题成了会计界研究的焦点。

三、公允价值计量理论面临挑战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

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就有来自会计、审计、金融等部门的专家不断对引入公允价值的新会计准则表示质疑,公允价值会计估值技术的运用也给会计、审计人员带来了巨大麻烦。次贷危机的爆发,又使人们看到当市场进入无序状态时,按公允价值计算资产价格很可能扭曲估值:市场处于泡沫状态时,可能出现估价高于基础价值,诱发信贷过度扩张;一旦泡沫破灭,市场资产估价又可能低于基础价值从而加剧流动性紧缩。此时的会计计量还能公允表达吗?这些现象如何用公允价值理论来解释?这究竟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的这种趋“市”性是否合理?金融市场的扩张或收缩的恶性循环是否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后果?公允价值计量究竟能否提供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这些问题使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想使公允价值真的能成为代表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必须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公允价值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则它的生命力会很短暂。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体系

尽管SFAS 157提供了一个统一指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框架,阐明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目标、范围、计量、披露、生效期及过渡期等,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资产、负债及其运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估价技术、估价技术参数、公允价值等级作了详细的规范。但次贷危机表明,这一系列规范仍显不足,至少缺少關于公允价值计量假设及相应的原则,公允价值概念框架也不够完善,如公允价值概念中涉及的“有序交易、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等的条件设定不完整,对当有序市场不存在、市场定价功能缺失、市场由活跃、理性变成非活跃、非理性的条件下,对资产负债计量没有例外处理规定。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提出了挑战:当市场效率降低时(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市场上)如何认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认定的前提条件应该包括什么?出现例外时应该如何处理?公允价值的计量原则应该包括什么?如何计算公允价值并计提减值准备?等等,一系列有关引导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框架需要建立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决不仅仅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它更具有反映市场资源配置的效应。但能否合理配置,取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设与完善。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大坝安全监测理论探讨 篇7

为保证水库充分发挥其高效益, 人们当采取措施保证大坝的安全。我国对大坝安全的问题十分重视, 但部分业主还不能从保障大坝安全的高度去深刻认识安全监测的意义和作用。如果一个水库大坝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管理人员不了解水库大坝的安全状态, 很难让水库发挥其正常效益。正确采取安全措施保护大坝必不可少。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监测, 不仅是为了验证施工质量, 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从我国国情发展来看, 加强大坝安全监测是保护措施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以往失事的大坝来看, 大多数都是由于监测设施不完善导致的, 因此, 完善大坝安全监测是必需的。制定高效的大坝安全措施以及选择正确的监测仪器迫在眉睫。

2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条件

首先, 在建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之前, 要了解安全监测的主要目的:及时发现大坝运行中长线的异常症状, 并对其深入进行分析和评估。另外, 对可能的事故进行提前报警并提出处理意见, 其中包括工程处理措施、水库调度方案、下游紧急疏散方案和防洪等一系列问题, 更应该在建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之前, 了解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 了解它不仅是实时监控系统, 更是一种监测信息反馈决策支持系统,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应该建立在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采集的基础上。对于长年泛洪的地方, 我们应当采取强有力的监测系统保护大坝溃堤。

3大坝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

3.1 变形监测

大坝在自重、水压力、扬压力、并压力、泥沙淤积压力及温度等一系列的作用下, 产生的变形, 通过对其进行的监测及变形监测。通过变形监测能够了解大坝工作性态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对变形监测主要内容的系统阐述。

1) 表面变形:

为了解大坝在施工和运行期间是否稳定与安全, 我们应对其进行位移监测, 以掌握它的变形规律, 研究有裂痕等趋势。表面变形包括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

2) 水平位移:

包括垂直坝轴线的横向位移和平行坝轴向的纵向位移。变形可采用水准测量和视准线观测方式。

3) 内部变形:

内部变形包括竖向位移和分层次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是指大坝在施工期间, 监测到坝体内整体的沉降和团结, 分层水平位移是指垂直坝轴线方向或平行坝轴方向的位移。在水压力作用下分层水平位移是不同水面的位移。

3.2 渗透监测

渗透监测是指一种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产生的渗透场监测, 主要包括渗透流量、渗透压力及水质的勘测。

1) 坝体渗透:

了解坝体浸润面的变化情况而设计的渗透监测。坝体渗透如果高于设计值, 就可能导致滑坡等一系列现象。

2) 绕坝渗透:

不仅对两岸山体本身的安全有影响, 同时对坝体和坝基的渗透液也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 渗透量:

它的变化直观、全面反映坝的工作状态, 可以根据它来分析大坝工作期间的安全性。渗透量一般是必不可少的测量项目。

对于坝体、坝基和绕坝渗透压力一般采用测压管和埋设渗压计进行观测, 渗透量的观测可采用三角量水压的方法进行观测。

3.3 压力监测

压力监测主要包括扬压力、接触土压力等一系列进行的监测。

1) 扬压力:

扬压力观测主要是为了了解水库在坝基面上产生的渗透压力或浮力, 包括混凝土坝和溢洪道基础。根据扬压力监测出的大小, 可以判断大坝防渗和排水设施的效果。

2) 接触土压力:

接触土压力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坝体填土中的内部土压。也可采用埋入方法进行观测, 接触土压力测量的是总体应力。也可以设计其他方法测量土体内的有效应力。

4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意义

大坝安全监测是通过仪器观测和巡视检查对水利水电工程主体结构、水坝安全监测、两岸边坡、相关设施以及周围环境所作的监测及勘察, “监测”既包括对建筑物固定测点按一定频次进行的仪器观测, 也包括对建筑物外表及内部大范围对象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直观检查和仪器探查。众所周知, 大坝安全监测、核对设计和评价大坝安全状况以及施工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且重在评价大坝安全。笔者认为, 通过大坝安全监测不仅让人们准确掌握大坝性态, 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大坝安全监测工程效益, 更有效地节约了工程投资。大坝安全监测不仅给被监测坝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为其他待建坝的安全评估提供了保障。

5结语

我国大坝监测近几年飞速发展, 但是针对整个需求来说, 大坝安全监测各方面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例如, 安全监测需要的警报系统、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和传导型纤维传感技术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大坝动态监测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和大坝CT层析技术等, 都还处于研究阶段。在此, 真心期待广大的安全监测技术人员进一步研究, 得出重要的研究结果。

摘要:由于坝工建设的复杂性, 大坝溃坝的事件时有发生, 世界各国对大坝安全问题十分重视, 大坝安全监测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支持, 历届国际大坝会议都会对大坝安全进行探讨。文章系统阐述大坝安全的不协调因素, 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搞好监测设计、选择监测仪器等问题。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测量,系统

参考文献

[1]何勇军.大坝安全监测与自动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席勒的崇高理论探讨 篇8

席勒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除了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之外,还是一个出色的美学思想家。他的美学理论在德国的美学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席勒的主要成就是继承并发扬了康德的崇高美学理论。他的美学著作在德国美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逻辑中介。席勒用自己的哲学思想对康德崇高美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突破了康德的崇高美学理论的局限。他的美学理论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心灵的研究和关注,更加注重对于心灵完整性的发挥。康德在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将人作为美学探讨的中心,而席勒则更为简约地突出了人的心灵的完整性,这就构成了席勒崇高美学理论的主线。

二、席勒崇高理论的内涵

席勒认为人的崇高感是两面性的,其中既包含着人类面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又包含着对于自身意志掌握的快活。这两种不同的感觉是我们人类在面对世界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天性。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使自己难堪并且无能为力的情况,但是人类对这种问题的面对,本身却又使我们充满力量。简而言之,人类存在于一种独立的意志的必然性之中,但是人类有能力对这个意志进行一定的掌握。人都是感性的动物,会面对生命中各种无常,会受制于大自然的法则,而这种无法避免的痛苦会让人类感到无能为力。如何面对这种自身局限所带来的痛苦,则是对人类心灵的超越性的探讨。席勒认为,要想解决这种困境,就需要人类以正确的道德观念去做符合道德的事情,也就是理论上的道德自由。人类的道德自由不是代表人类在行为上的为所欲为,而是代表人类要有正确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在行动中观察道德理性的力量。人类心灵的超越性就是表现在对感性的克服上,而升华为理性的行为和实践。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生命中的无常,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道德上的自由,并且实现心灵上的升华,维护人类的尊严。

在席勒的理论中,崇高可以分为理论上的崇高和实践上的崇高。在感性的世界中,我们是脆弱而且具有依赖性的,但是在理性层面上,我们可以实现不断的升华,从而实现心灵的自由。人类的崇高既包含着感性上的不自由,又包含着理性上的自由和独立。正是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特性之间的张力,才造就了我们人类心灵和意识上的崇高。席勒的崇高理论是对康德崇高美学理论的一种延续。因此,席勒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着力点和出发点也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崇高表现在人在自然面前的理性的力量,但这是以人在自然面前的感性的脆弱性为前提的。因此,席勒就特别注重对于人的感性上的依赖性的考察。在对人的感性的考察中,席勒发现感性是我们的本能表现。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本能,在这种本能中蕴含着自我改变的力量。还表现在人类自我保存的本能,感性认识趋向于对自身内在感知的依赖,这种内在的感知则会让我们具备一定的自我保存能力。席勒认为,人类的崇高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理性的崇高上。自然对于人类的生存带有一定的限制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和人类处于一种对立的条件下。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对立,才能更好地使人类超越这种限制,从而表现出自身的崇高。感性认识中充满着一定的恐惧和冲突,但是理性的力量却显出一定的张力。

三、崇高审美理论在美育中的作用

美育与人的道德的完善是相通的。审美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从侧面印证了人类道德品质的力量。而席勒的崇高审美理论的一大特色,也正是他提出的美育这一概念。人性的完美也是一种美的体现,能够做到人性的完美的人,必定也是有着极高的道德修养的人。只有在这种道德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性的崇高。美是人类追求的一种东西,而人性中本身就蕴含着美。对于哲学的讨论有助于人类美育的启发。审美教育也是一项具有完整的体系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艺术特有的崇高。美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人类获取知识能量的动力。美促使着人类追求道德的提升,也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圆满。因此,开展专门的美学教育是席勒崇高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类的美存在于人类感性力量和理性力量的和谐共处之中,美的自由也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崇高是理性的升华,没有了理性的崇高,人类所能感知到的美也仅仅可以存在于感性的世界当中。具有理性的崇高的美,是一种人类意识上的升华,是一种可以在精神世界自由翱翔的力量。人类的美和崇高是一种统一的关系,只有在崇高中升华,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独立的尊严的人。

在道德自由的情况下,人类的生命可以存在更多的可能性。人类的理性的崇高,使人类对于生命有一种独特的超越性。人的感性世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是在意志的作用下,人类可以在道德升华中显现出一种超越性。审美教育是对人类品格的一种塑造,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美的体验,更多的是对自然局限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从何而来?就在于道德和理性的崇高。审美教育是一个整体,当人们认识到自身对于感性痛苦时,同时也会感受到来自精神和理性的强有力的力量,这种痛苦和欣喜、赞叹混杂的心情,就构成了席勒崇高美学理论的基础。崇高和美是席勒构建的审美世界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条件,只有这两个条件的存在,才能使美学教育实现其自身的作用,使人性走向完美和升华。人心灵的超越性也是在对理性的崇高的不断练习下不断完善形成的。

四、悲剧在崇高审美理论中的作用

在席勒的崇高审美理论中,悲剧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同时悲剧也是一种崇高的艺术。与喜剧相比,悲剧给人们造成的震撼更大,更能使人们对于自身和生命产生思考。悲剧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人类的道德律在发挥作用,道德律的作用会激发人们对于理性力量的认识,并且产生一定的崇高之感。席勒认为,人类精神上的快感来源于对幸福的追求。但同时,人类对于道德律的实现也会使人类的精神产生一定的快感,觉得人生充满意义。悲伤的情绪有助于人们自私等负面道德因素的约束,有利于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养成,一旦负面道德的因素被抑制,那么会让人们在精神上产生一定的快感,实现真正的幸福。当人们看到悲剧中好人受难时,心中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人们心中的道德律就在此时发挥了作用。道德律的作用使人们的心中充满力量,从而感受到一种快乐。总之,道德律发挥作用,就是崇高理论发生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与人类的幸灾乐祸的心态相反,不会让人们的心里充满内疚和懊悔、自责等负面情绪。这种精神上的快感是席勒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意义所在。席勒的这种崇高美学理论是一种带有主观性质的唯心主义理论,但是,席勒的哲学思路使这种唯心主义接触到了某些问题的本质。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崇高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还存在于人类的各种与自然界接触的过程中。

五、结语

崇高理论是一种古典的美学理论,在崇高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康德有着很大的贡献。然而,席勒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康德的崇高美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使崇高美学理论和人类的道德情操的升华和心灵的自由超越联系到了一起。席勒为后世提供了更完美的美学理论,使后世的学者得以将崇高美学理论加以更好的发挥。

摘要:席勒是一位伟大的美学思想家,他在美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是对康德的崇高美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继承,并对崇高美学进行了自己的理论完善。与康德崇高美学理论不同的是,席勒在崇高美学理论完善的过程中,加入了对于人的心灵完整性的论述,从而使崇高美学理论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席勒对康德理论的超越还表现在他对人性自由的探讨上,与康德的对道德理性的关怀有着一定的区别。本文对席勒的崇高理论进行了哲学性的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席勒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其中的作用。

关键词:席勒,崇高理论,美学

参考文献

[1]史田田.席勒审美教育中的身体探微[J].美与时代(下),2015,6

[2]毛煜.曼妙的冲突---席勒美学中的辩证法研究[J].兰州学刊,2013,10

行政不当行为理论探讨 篇9

一、行政不当行为的概念

行政不当行为,有的学者称之为不当行政行为或行政失当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不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的不合理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的核心,由于行政事务的广泛、复杂多变,为了适应这一实际情况,且为了调动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政活动的能动作用,必须允许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有灵活机动、便宜行事的权力,必须对其在法定范围和幅度内的自由选择行为有一个容忍的“度”[1]。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在这个“度”的范围内,自行决定行政行为的方式、程度等,行政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最恰当的行政行为。但行政主体有时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或动机,往往违背这个“度”的目的、精神或原则,形成不当的行政行为,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二、行政不当行为的特征

学者们对行政不当行为的法律表现形式各有其说。有的学者认为,行政不当在法律上表现为:没有明确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但实质上违反了法律的目的与精神,与法律的目的、基本原则、裁量标准不一致和相关因素考虑不相符合[2]。姜明安教授认为,不适当是指行政行为具有不合理、不公正、不符合现行政策、不合时宜、不合乎有关善良风俗习惯等情形[3]。德国学者把下列几种情形归于不适当:需要采取比较适当的方法而未予采取的行为;与行政机关部门规章不一致的行政行为;没有很好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4]。

不管国内外学者对行政不当的表现形式或作概括的表述,或作具体的表述,对行政不当的总体特征应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参照德国行政法有关行政瑕疵的规定以及国内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行政不当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第一,行政不当以合法性为前提,它不是一种违法行为。行政不当行为是在遵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就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是行政合法范围内的不当,对于合法范围外的行政不当已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违法行为首先就是对合法性原则的破坏,而行政不当是行政主体在其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所为的行为,因此它本身并不违法。

第二,行政不当虽然是法律许可的,但它是不合理的,它以行政合理性为侵害客体。一个行政行为之所以是行政不当行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违反了合理性原则的要求,即违反了法律赋予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不公正、不适当、不合乎理性。合理性问题只发生在自由裁量行为中,不发生在羁束行为中,这与行政违法不同,行政违法侵害的客体是行政关系的合法性,而合法性问题在两种行为中均可能发生。

第三,行政不当行为是可被救济的行为,不会导致绝对无效。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具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从而使其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可能是失效的行为,如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可因被撤销而失去其法律效力,或因变更而部分失效。对于不当的行政行为,可以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途径予以救济。

行政不当法律特征的分析,对区分行政不当与行政违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即可作为划分两者的标准。此外,对于澄清我国理论界对行政不当行为认识的混乱和实务界对行政不当行为的认定都大有裨益。

三、行政不当行为的分类

根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容以及对自由裁量权违反的程度,可以对行政不当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主体不当、时间不当、地点不当;根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权利赋予不当、义务科以不当;根据违反自由裁量权的程度,可以分为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一般不当行政行为。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第三种分类,即把行政不当行为分为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和一般行政不当行为,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具体行政行为对自由裁量权违反的程度,因此这种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此种分类在笔者看来是最有实际意义的分类方法,因为对明显不当和一般行政不当行为的分类涉及到行政责任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怎样才能确定一个行政行为是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些判断标准,如格林法官说,“如此荒谬以致任何有一般理智的人不能想象行政机关在正当地行使权力时能有这种标准”;丹宁法官说,“如此错误以致有理性的人会明智地不赞同那个观点”;迪普洛克法官说,“如此无逻辑或所认可的道德标准令人不能容忍,以致于任何认真考虑此问题的正常人都不会同意它。”[5]对此问题,国内学者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的学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做出了不合理的行政行为;有的学者认为,明显不当是指行政的实施违反一般人的理智或违反社会公认的公平规则而使行为明显的不合理、不公正。还有学者则把明显不当的情形作了列举,如方世荣教授认为:“明显不当”一般是指用常人的眼光一看便知其不符合情理,认为“明显不当”主要表现为:责罚不适应,违反比例原则;具体行政行为畸轻畸重,行政处理与实际行为应受的结果相去甚远;一行为受到多次处罚;违反人道主义原则,行政处罚科罚无度,未考虑当事人基本生活保障,影响其生存权等[6]。纵观国内外学者们的各种判断标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社会理性人标准。由于显失公正本身无法找到确切的量和精确的比例,所以,审查者进行显示公正的判断活动实际上是内心世界的精略估计,为防止审查者以违法的自由裁量权干涉行政自由裁量权,各国通常以社会理性人为衡量标准,即行政行为的结果是如此荒唐以至于一个理智的人无法接受的标准[7]。

笔者认为,判断一个行为是明显不当的行为还是一般行政不当行为,不能仅靠一个标准,应兼采其他判断标准,在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行政相对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如行政主体做出了一个行政行为,在常人看来属于一般不当行政行为,但对于某种特定的人或群体来说,可能已经超过其身心承受能力,那么,这个行政行为便不宜看做一般不当行政行为。如行政机关基于某种原因对一个生活确有困难的老人处以50元的罚款,对一般人来说50元的行政处罚算不上什么,但对这个特定的老人来说明显已超过其身心承受能力,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其以后的生活,此时行政机关的这种处罚行为便是明显不当的。明显不当行为的表现形式前文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至于一般行政不当行为,个人认为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尽合理注意而又考虑不周所致,它一般不会影响相对人的工作和生活,相对人对此反应正常。一般行政不当行为应包括不正确的行政行为,如打印错误、计算错误、自动化设备出差致使行政行为错误、某些错误的省略等。

四、行政不当行为的效力

有关行政不当行为的效力问题,我们认为,除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外,一般来说与行政责任并无必然联系,一般的不当行为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明显失去公正合理的不当行为,才因撤销而失去效力或因变更而部分失效。任何有瑕疵的行政行为都应具备法律救济手段,否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充分获得保障。对行政不当的救济可以通过权力机关的“撤销”、行政机关“撤销”和“改变”或司法机关的“变更”来实现。对因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不当行为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国家是否应当负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对此并未作具体的规定,但从《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因行政不当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实际损害的,国家应予赔偿。但国家并不是对一切行政不当所造成的损害都负赔偿责任,对一般的行政不当行为,国家是可以免责的,但对明显不当(包括显失公正)的行政行为,国家应当负赔偿责任。

在此,一个特别注意的问题是笔者认为滥用职权的行为应归为行政违法行为,与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是都属于可撤销的行为,但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滥用职权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在职务权限范围内严重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自由裁量行为,它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是从根本上对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目的、原则和精神的否定。明显不当虽然也是对合理性原则的违反,但其程度远不如滥用职权,它本身是一种合法的行为,两者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的学者认为,明显不当或显失公正往往与滥用职权联系在一起,是滥用职权在行为结果上的极端反映。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明显不当(包括显失公正)和滥用职权有各自的判断标准和表现形式,虽然两者都是对自由裁量权的违反,但它们违反的程度是不同的。前文已经提到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不仅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而且要求行政行为要客观、适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因此,违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职权的行为应然会导致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如果把明显不当作为滥用职权在行为结果上的反映,那么,《行政复议法》就根本没有必要把滥用职权和明显不当并列作为可撤销的情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行政不当行为违背了合理行政的原则,特别是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势必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加大对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行为监督审查力度,在保证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法律的权威和政府的公众形象。

摘要:对行政行为的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不乏对行政不当行为之探讨,但大多没有对此进行深入或系统的研究,对不当行为的认识也不一致,还存在着很多误区。深入研究行政不当行为对于行政责任的认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目的而对行政不当的概念、特征以及效力作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使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行政不当,明显不当,自由裁量权

参考文献

[1]石佑启.几种特殊类型的行政侵权责任探讨[J].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4).

[2]吴雷,赵娟,杨解君.行政违法行为判解[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90.

[3]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1.

[4]胡建淼.比较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91.

[5]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9.

[6]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428.

政府会计的理论探讨 篇10

在我国, 按照是否以盈利为目标, 将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 一般把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 其适用的会计被称为预算会计, 或通称为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我国的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税收收入征解会计。另一种理论上的划分方法, 则是把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称为政府会计, 把事业单位会计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

二、政府会计的特点

政府会计具有财务公共性的的特点。因为政府会计主要以公共部门的资金为核算对象, 以公共事务为核算依据, 以公共业务成果为考核指标, 政府的资金收支最终是以实现政府的公共职能为目的。同时, 政府会计主体不以营利和追求资本增值为目的。政府是非盈利性组织, 他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 以无偿的方式提供给社会, 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财政性资金, 与国家财政在资金领拨、政策法规及财政监管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财政性资金, 资金具有特定的来源, 所以其运用也往往受到特定的限制, 必须按照经人大批准的预算要求加以运用, 尤其是专项资金, 要做到专项核算、专款专用。

三、政府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会计假设是任何会计核算的前提, 对政府会计而言, 会计假设仍然是基础。

首先, 会计主体假设对进入一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做了空间上的限定, 并以主体为范围, 将其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 作为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对象, 而不区分交易或事项的类别和具体用途。企业会计主体与它的组织目标相一致, 因为企业首要的目标是盈利, 只要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 无论资金来源如何, 是否有专门的用途, 都无需与经营资金严格分开、专户储存, 而是所有的资金都归并在一起, 统一核算。政府会计的主体问题相比于盈利企业比较复杂。由于政府各项财务资源的用途通过预算做了限定, 必须区分核算和报告不同用途的财务资源的收支情况及结果, 这样在政府或政府单位内部必须按资金性质设立多种专项基金。同时政府本身又是一个对外承担受托责任的整体, 它必须对外报告所有财务收支情况及结果, 所以, 政府具有基金主体和组织主体的双重性, 这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重要区别。各种类型的基金是政府类似于企业的会计与财务报告主体。组织主体则假设政府以组织形式界定会计的空间, 按对外承担受托责任的组织整体的财务收支作为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对象, 所以, 政府也是一个会计与财务组织报告主体。

其次, 持续经营假设对于政府会计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企业会计中, 我们通常假设企业将在可预期的未来持续不断经营下去。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 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保持稳定, 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才能真实可靠。如果没有持续经营的假设, 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其存在的基础。这一假设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经营活动的连续性本身, 而在于会计实务核算中按持续经营的处理基础。如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 企业对它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实际购建成本记帐, 并按固定资产的经济上可用年限, 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 采用某一种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于其所负担的债务, 如银行借款、应付债券, 企业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偿还。而在企业终止清算的情况下, 企业资产的价值, 则必须按照实际变现的价值计算, 企业的债务只能按照资产变现后的实际偿还能力清偿。而对于政府会计而言, 一方面, 政府组织的活动具有连续性, 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 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延续下去。但政府组织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开展各项公共活动不仅不能带来收益, 而且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另一方面, 政府组织在进行公共活动中所耗费的资财不像企业经营资金那样可以收回, 不具有垫支性, 它并不能够连续不断地伴随着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进行循环和周转。现金一旦流出就意味着政府基金资产的开支, 列支后这部分资金就永远地退出了政府部门或单位的活动。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开始时, 再通过预算的方式使政府连续活动所需要耗费的资金得到补充。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 政府的资金收支与政府活动是分离的, 不像企业经营资金那样能够伴随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地循环和周转。而且, 如果政府以基金为核算主体时, 一旦基金所设定的项目完成以后, 该基金主体就消失了, 其资金活动也就自然终止。所以, 持续经营对政府会计而言应做出适当的修正, 即政府公共活动具有连续性, 而基金财务收支活动则具有暂时性。

再次,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会计信息应按期限收集和处理。如果假设一个会计主体是无限期的持续经营, 在逻辑上就需要为会计信息提供特定的期限。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 也就就无所谓会计上的“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资产”和“费用”, 无所谓“预提”和“待摊”, 也就不存在当期和非当期, 不存在“应收”、“应付”、“预收”、“预付”, 也就不可能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都要有会计分期, 只是后者比在分期方面比企业更详细、更重要, 因为政府预算比企业预算更具有刚性和法定效力, 预算执行更为严格。

最后在货币计量假设方面, 因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这一系统采纳复式簿记原理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复式簿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采用统一的货币进行计量。只有货币才具备可加总性, 才能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经济活动。对于企业会计来说, 需要客观地衡量其收益, 用时成本会计可能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企业的现状。政府会计由于其核算对象是非盈利组织, 只需要反映其财务上的受托责任, 无需计算盈亏, 因此一般只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四、政府会计面临的问题及改革的动因

现行的政府会计的体系不能满足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预算会计的核算框架不合理;财务核算的内容不全面, 不能真实反映政府成本、适应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要求;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存在弊端;财务报告透明度不高。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 加强政府的财务管理并防范政府的债务风险成为政府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我国正逐步从机制上建立服务政府与责任政府, 提高财政透明度与执政公信力;全面反映政府预算收支, 加强预算控制;支持政府绩效评价, 加强政府治理。这些措施的实施也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成为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实施的重要因素。

五、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要点

(一) 构建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在借鉴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对政府会计目标, 政府会计主体作出科学界定。要以公共受托责任为依据, 以增强政府会计公共受托责任为视角, 重新构建政府会计目标体系, 将政府会计目标分为全面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对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分类, 对会计基础进行重新确认, 以逐步使政府会计规范形式从制度形式转变为准则形式, 以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权威性和独立性促进政府会计的规范执行。

(二) 有选择、分阶段地引入权责发生制

针对收付实现制的弊端和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核算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我国应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来解决。收付实现制会计忽略了太多的经济事项, 而权责发生制能提供如实评价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的信息。权责发生制报告信息包括了政府运营各方面的综合数据, 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有利于政府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 政府面临的不仅是新增资产问题, 而更应重视如何对现有资产进行维护和改良等, 通过确认持有资产的成本并将其与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可以更好地了解持有资本的成本。同时权责发生制避免了隐性负债不能被及时发现的问题, 使政府部门管理者对在任期间的决策负责, 而不像收付实现制下那样, 很容易将自身应承担的当期成本转嫁给继承者。对贷款、养老金、社会保险计划等长期承诺的揭示, 既有利于今后的预算制定, 也在真正意义上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 并且对未来的各种或有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 权责发生制的引入经历了从收付实现制基础到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基础, 从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再到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这样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 构建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政府财务报告是一种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披露政府会计综合信息的途径, 是政府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而政府财务状况是国家制定重大经济决策、实行宏观调控和考查政府绩效所必需的重要信息, 因此构建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财务报告应更多的关注社会公众作为使用者的需求, 财务报告主体也应采用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相分离的模式。在当前的收付实现制状况下, 可采用增加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统计报表等来弥补。

总之, 政府会计改革与公共财政改革是互动的, 它不应该被视为是静态的, 实现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等并不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终点, 而只是为履行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和评估政府业绩提供手段。

摘要:随着政府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更加明晰, 如何按照公众的意愿来支配和使用公共财政资源, 保证财政资源分配使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如何使政府会计更好的发挥反映和监督的会计职能, 以适应社会公共管理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成为当今会计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对政府会计的理论分进行了分析, 以期找到更全面合理的发挥政府会计的职能。

关键词:政府会计,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罗朝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绍军.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08, (4) :147

[3]、贝洪俊.政府会计目标层级构建.财会月刊, 2004, (13) :15

理论探讨 篇11

京交会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2012年起举行,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服务贸易搭建的综合性国际交易平台。本届京交会将继续坚持“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平台的定位。秉承“务实、合作、诚信、俭朴”的办会理念,坚持“以服务客商为本、以交易洽谈为核心”,紧紧围绕“服务贸易:价值提升新引擎”的主题,举行了峰会、专业大会、推介洽谈、综合展示、主题日活动、权威发布6类活动,涵盖服务贸易35个专题,共举办148场次活动,包括开馆仪式1场次、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9场次、专业大会8场次、主题日活动20场次、推介洽谈101场次、签约发布5场次、权威发布4场次。

会展交易团是京交会商务服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的委托,经京交会组委会办公室批准,会展交易团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通用国际广告展览公司、北京新展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国家会议中心共同承办。会展理论探讨与成果成交展示属于会展交易团的主要内容,会展理论探讨包括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中国品牌展会圆桌会、出展论坛、中国会展业权威信息发布会与项目签约仪式;成果成交展示包括会展行业展览展示、会展交易团推介洽谈会。

聚焦行业理论发布成果总结引领行业趋势

行业理论宣讲(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

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围绕“国际服务贸易与会展产业价值”的主题,由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主持。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仇鸿出席大会并做题为“加快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发言。国际展览业协会(uFI)2013年度全球主席陈先进、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庭、法兰克福展览总公司董事会成员鲍思丰(stephan Buurma)、博闻公司首席执行官林伟德(David Levin)、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和台湾贸易中心副秘书长叶明水等6位嘉宾分别就各自理论进行演讲。

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仇鸿同志肯定了我国会展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我国会展行业规模持续增加,市场结构逐步优化,办展主体成多元化发展,专业展成为行业主流等向好趋势。同时,她还强调目前的会展业还存在许多不足,行业基础仍然薄弱,具有实力的办展主体数量还不多,国际化市场化有待提高,品牌展会少,国际竞争力不强。就商务部下一步的工作,她表示着重加强行业总体规划,夯实行业发展基础;转变政府职能,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最后,她认为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广阔,应该鼓励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国际交流,支持国外先进会展企业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转让,引导有条件的中国自主品牌展会走出国门。

国际展览业协会(UFI)2013年度全球主席陈先进以“把握国际发展新趋势,打造中国展览升级版”为题,从经济贸易展览会在全球展览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经济贸易展览的新趋势、能力建设是打造展览“升级版”的关键等三方面诠释此次大会的主题。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庭则选择主推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以“提升会展价值,推动经济发展”为题,介绍杭州本地的特色展会,阐述杭州城市的地方优势。法兰克福展览总公司董事会成员鲍思丰(Stephan Buurma)、博闻公司首席执行官林伟德(David Levin)两位国际友人主要介绍各自公司的优势以及在中国办展的经验,形成的规模效应等。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以“提高会展业平台价值,助推服务贸易发展”为题,对国际经济趋势进行把控,国际经济竞争核心将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将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台湾贸易中心副秘书长叶明水以“会展产业创造之商机与效益”为先导,讲到了邀请洽谈参展商、台湾会展卡、营销展览推广、新媒体结合、研发新展、绿色会展、电子化会展、展览服务科技化、两岸合作建议、两岸组团参展、两岸人才培养等方面。

权威报告发布(中国会展业权威信息发布会)

中国会展业权威信息发布会作为京交会四个权威发布会的其中重要一项,共吸引22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和会展行业媒体。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处长舒寰、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蓝皮书课题组组长过聚荣出席并发布了《全国会展产业政策法规白皮书2012》、《2012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2》。通过上述信息,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最新数据,对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也做出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对以后会展业作出决策提供详实的文本及数据依据。

会展权威信息发布会结束后,在商务部领导的见证下,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现场完成了延庆县人民政府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的签约,Sudanese FreeZones&Markets Co.Ltd(苏丹自由贸易展览中心)、北京辉煌魅力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完成了苏丹系列展览会合作项目的签约。

探讨行业趋势(会展交易团出展论坛)

我国出国展览工作近年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出展项目1536个,年增长11.2%;展出面积69.26万平米,增长14.5%;参展公司47703家,增长18.6%。出国展览数量呈平稳上升趋势,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有所加强,国际化程度得到提高。以“中国展览业走出去”为主题的出展论坛,邀请境内外的8位会展业领导和专家代表分别从就出国出境办展的思路方针、政策趋势、市场特征、实例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入阐述。探讨会展业出展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指出,出国办展不仅是企业拓展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对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展览会“走出去”项目规模有所扩大,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办展范围逐步扩大,出国办展总体态势良好。

nlc202309032132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表示,在我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出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既包括把国外的要素引入到国内,也包括推动国内的会展活动“走出去”,这是建设会展强国的必由之路。

但我国出国办展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国出展企业对国外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对国外市场调研不充分,盲目办展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在国外办的展会品牌影响力不强,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还不高,中国会展业“走出去”任重道远。

中国贸促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出国展呈现五大特征:一是出国展数量和规模呈平稳上升态势;二是出国展目标市场呈现由欧美传统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的趋势;三是出国展涉及的产业,呈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趋势;四是参加国际专业贸易展仍占出国展的主流,自主品牌展览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出国展的办展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即,来自贸促会、行业协会、外企知名展览公司、国内组展公司的6位资深代表就“海外自主品牌展会发展之路与国际专业观众的有效组织”进行了90分钟的论坛分析探讨。期间,现场的会展行业媒体和与会代表就自己关心的出国办展问题向论坛嘉宾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行业特色展览展示企业对接推介洽谈

会展业展览展示,突出环保特色(会展板块展览展示区)

展览展示板块搭建设计独特、造型新颖、展示手段丰富多样的特装展位,展位大量使用了新材料,突出了“环保、节能”的主题。在整个“京交会”展区,各个板块林立,展览展示手段丰富多彩,亮点突出,搭建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展览展示一层展区除会展板块中心展区共计有9家单位参展。有针对性地覆盖了整个会展行业领域各个环节的代表单位参展。如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全球知名展览企业)、UBM博文中国所属美通社(会展等行业推广及新闻发布)、无锡会展办(会展城市)、点意空间国际展览集团(中国知名展览公司)、德展集团有限公司(会展搭建及材料供应商)、北京新展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知名会展业传媒)等。推介有序进行,洽谈安排合理(会展交易团推介会、洽谈会)

会展交易团推介会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城市、会展场馆、品牌会展项目、供应商及媒体参加。期间,举办了会展城市推介会、会展项目推介会和会展企业推介会共10场,并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推介单位利用活动期间高品质客户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的时机,通过多媒体展示、主题演讲及问答互动等方式进行推广,无锡会展业发展办公室的许女士告诉记者,无锡会展办来京参加京交会,首先是想借助京交会的平台,对无锡会展以及无锡城市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会展业同仁了解无锡会展业的发展,无锡的会展环境,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对展会同样也会做很多方面的考量,比如是否与当地产业相结合,是否符合当地的产业导向,是否利于城市建设等等。

会展服务对接洽谈会,洽谈会设置了项目洽谈区、人才信息发布区和设计作品展示区。共有33个洽谈席,其中有6个国外驻华使馆、2个会展管理部门、6个会展场馆和19家会展企业。洽谈席位上设洽谈桌椅,同时交易团会务组统一免费为洽谈单位制作喷绘、展板,方便洽谈嘉宾以面对面的形式展开便捷的对接洽谈;人才信息发布区设置了15块人才招聘展示板,来自北京、天津、成都、太原等地的会展企业展示了对人才招聘的相关需求;设计作品展示区以展示“全国商业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陈列展览设计员竞赛”和“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竞赛”的优秀作品,展现国内最前沿的设计水平。

据目前统计数据显示,会展项目对接洽谈会共有33家国内外会展机构参加,会期共约见洽谈单位454家,参展单位表示今年洽谈效果很好,三分之一的参展单位明确表示将预定明年洽谈席位。

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理论探讨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难以利用固定的时间查找信息和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与此同时, 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爆炸, 资讯泛滥, 让人应接不暇, 使得传统的信息阅读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面对急剧膨胀的信息和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 人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正悄然地发生变化。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近几年的调查研究, 我国国民传统阅读率正逐年下降, “没有时间”是阅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 数字化移动阅读率正在逐步上升。

用户需求是开展各种服务的前提和依据。在设计开展某项服务前, 调查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服务项目、服务功能, 并在服务实施以后跟踪调查用户满意度、用户体验, 进一步调整服务内容, 才能真正做到面向用户需求度的服务。所以, 本文意在探讨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相关理论, 为面向农民需求的移动阅读服务提供参考。

2.已有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民移动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接受移动信息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等领域, 何德华等研究了农村用户采纳移动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 吴先锋等分析了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接受行为的影响因素, 李浩君等探讨了移动学习在农村应用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陆敏玲研究了驱动农村用户采纳和持续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因素, 冯笑笑等调查了移动服务在浙江省农村地区的使用情况。总体看来, 目前我国学术界缺乏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理论的研究。

3.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概念

行为心理学将“需求”定义为: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需求是主体的“内在条件”对某种对象事物的缺乏, 移动阅读需求即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获得知识或是合理安排零碎时间而产生的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

农民的阅读需求是农民在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客观需求。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农民对阅读需求并不一定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表达, 那些未被准确认识和表达的需求处于潜在状态, 随着农民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的改善逐渐向现实状态转化, 通过表达, 产生一系列相应的阅读活动, 以满足农民的阅读需要。农民的阅读需求是由客观状态、认识状态到表达状态的过程, 就是潜在阅读需求转化为现实阅读需求的过程。由于农民自身的差异性, 对同样的信息, 不同的农民会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状态, 表现出不同的信息需求程度、不同的信息拥有程度和满足程度及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农民的移动阅读需求, 即在移动环境下, 农民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 相应的信息需求便可以分为与时间相关的需求, 比如即时了解新闻资讯、及时了解农业科技动态、及时了解农业市场动态等;与空间相关的需求, 比如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需求等。

4.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类型

2011年, 茆意宏教授在《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中, 根据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将移动环境中用户的阅读需求分为与时间相关性的需求和与空间相关性的需求, 他还根据具体的需求内容, 将移动环境中的阅读需求分为对于移动阅读内容的需求和对于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本文在其理论基础上, 结合农民群体的相关特性, 将农民的移动阅读需求类型分类如下:

为了突显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移动性”, 在划分移动阅读内容需求类型的同时考虑阅读内容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特征, 与固定环境中的阅读内容进行区分, 如时间相关性的阅读内容有:实时新闻资讯、实时科技动态、实时市场信息等;空间相关性的阅读内容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等。

5.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特征

德尔文的“意义建构”理论认为, 研究用户信息需求时须定位于时空中的某一点, 用户的信息需求会随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与固定环境相比, 移动环境中的用户所处的时空会发生变化, 且总是跨越不同地点不同情境。因此, 移动环境下农民的阅读需求也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着。

(1) 在移动环境中阅读需求的时间特征有:即时性、碎片性等。

即时性: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有4A (Anywhere, Anytime, Anyone, Anything) 的特点, 即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事物所产生的信息需求。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即时接受信息服务, 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获取各种信息。

碎片性:移动阅读需求是在移动的环境中 (如乘坐交通设施、旅行途中) , 人们为了填补零碎时间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2) 在移动环境中阅读需求的空间特征有:移动性、目的地性等。

移动性:移动用户及其所持终端设备是处于移动状态中的, 总是跨越不同的地点、不同情境的, 即用户所处的时间空间是不断变化着的, 因此, 用户的阅读需求也是随着自身及终端设备的变化而变化着的。

目的地性:移动阅读需求的目的地性, 即指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阅读需求, 如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查询检索、信息发布等。

与传统阅读相比, 移动阅读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是一种随时随地会发生的阅读行为。当然, 移动阅读也存在一些缺点, 与固定状态的阅读相比, 移动阅读受到环境、技术、移动信号、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环境不稳定, 信号受限制、终端设备显示效果不佳, 用户使用不方便等等, 都是进行移动阅读时会遇到的障碍。尽管存在这些缺点, 但是基于移动阅读的移动性、即时性、灵活性等特点, 人们的移动阅读需求依旧呈快速增长趋势, 移动阅读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结束语

目前, 学术界不乏关于移动阅读、移动阅读行为、移动阅读服务的探讨研究, 但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及其服务策略研究领域还留有空白。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的发展, 有效促进移动信息在农村地区的覆盖, 大力开展移动阅读服务,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农民移动阅读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面向农民需求的移动阅读服务项目, 在移动阅读服务具体实施以后, 对农民的阅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农民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跟踪研究, 进一步调整移动阅读服务的相关功能和服务内容。我国是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的发展水平全面反映了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 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问题, 因此, 农民需求是开展各项农村建设的基础。此外, 农民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具有较为统一的群体特征, 包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消费能力等, 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

摘要:本文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概念、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理论性探讨, 为面向农民需求的移动阅读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阅读,需求,理论,农民

参考文献

[1]茆意宏.论手机移动阅读[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 06:5-11.

[2]茆意宏.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11.

上一篇:SATWE下一篇:女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