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销发展探析

2024-11-25

绿色营销发展探析(共11篇)

绿色营销发展探析 篇1

一、绿色营销概述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提出来的。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绿色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

绿色营销概念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绿色营销概念二: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绿色营销概念三: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绿色营销概念四:关于绿色营销,广义的解释是指企业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

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二、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早期人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以及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更不是经济增长的意思),而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这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 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 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 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 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 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 年6 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 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实施绿色营销

1、树立绿色营销新理念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绿色营销环境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传统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应当时刻关注与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消费者需求、企业自身条件和竞争者状况三个方面,并且认为满足消费需求、改善企业条件、创造比竞争者更有利的优势,便能取得市场营销的成效。而绿色营销观念却在传统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1)谋求长远利益。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符合环保的长远利益,将企业利益、消费需求和环保合理、科学地统一起来;要求企业在每个环节都注入环保因素,采取新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策略。绿色营销可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环保意识,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适应时代主流。“绿色”已深入社会每个角落,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绿色营销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它使企业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主动迎接挑战,以一种新的姿态顺应时代潮流,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3)减少环境问题。企业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减少污染,开展绿色营销,并引导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可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缓解环境生态压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是基于企业、顾客、环境及利益的一种战略性协调,其具体实施过程必须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规划和执行。企业各部门都应该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从战略计划到实施过程都应贯彻绿色观念。

2、收集绿色信息,设计绿色产品

绿色信息包括如下内容: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色消费需求所在及其需求量的大小,为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这种绿色产品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至少具有下列特征:产品的核心功能既能满足消费者的传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也能满足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有利的绿色需求,符合有关环保和安全卫生的标准。产品的实体部分应减少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利用再生资源。产品实体中不应添加有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原料、辅料。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应消除或减少“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产品的包装应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包装和产品报废后的残物应尽可能成为新的资源。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着眼点,不在于引导消费者大量消费而大量生产,而是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而适量生产,建立全新的生产美学观念。

3、制定绿色营销策略

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必须使自己朝着绿色企业方向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1)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一个总的计划———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包括清洁生产计划、环保投资计划、绿色教育计划、绿色营销计划等。

(2)绿色企业形象塑造战略。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特别是要在争取获得绿色标志的基础上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这对于统一绿色产品标志形象识别、加强绿色产品标志的管理、提高经营绿色产品企业自身保护能力、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拓展市场、促进销售等均十分重要。

(3)绿色品牌策略。企业只有对外树立起良好而健康的企业形象,才能够真正实现打造绿色品牌的目标。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时,要切实抓紧绿色产品这一载体,赋予绿色品牌更多的内涵,体现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灌输绿色经营管理观念,丰富品牌承载量,扩展品牌深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绿色品牌策略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绿色品牌定位;二是精细而健康的绿色品牌维护;三是科学系统的绿色品牌经营管理;四是长期不懈地进行绿色品牌修正。

4、绿色营销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系

绿色营销综合了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观念的内容。市场营销观念的重点是满足消费的需求,“一切为了顾客需求”是企业制定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生态营销观念要求企业把市场要求和自身资源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也要与周围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相协调;社会营销要求企业不仅要根据自身资源条件满足消费者需求,还要符合消费者及整个社会目前需要及长远需要,倡导符合社会长远利益,促进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大市场营销,是在传统市场营销四要素(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基础上加上权力与公共关系,使企业能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在策略上必须协调地使用经济、心理、政治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取得外国或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绿色营销观念是多种营销观念的综合,它要求企业在满足顾客需要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取得利润,把三方利益协调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那么,管理、法制、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即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通过技术的、观念的、体制的因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管理、法制、政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公众参与等内容。

绿色营销强调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的实施战略决策时,既要考虑到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考虑社会公众的长远利益与身心健康,只有这样产品才能在大市场中站住脚。人类要寻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约束自己,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经济、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社会公众绿色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考虑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也考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谴责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拒绝接受有害于环境的产品、服务和消费方式,只有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同时牢牢树立绿色意识并付诸实施,绿色营销才能蓬勃发展。

摘要:当今,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人类的一些经济活动已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与安全,绿色消费成了一种消费潮流,从而推动了绿色营销的产生。由此,营销步入了集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为一体的理性化高级阶段。只有积极适应绿色营销,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营销观念

参考文献

[1]何志毅: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2]魏明侠:绿色营销的基本范畴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6).

[3]王坤:浅谈企业绿色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7(29).

[4]徐大佑: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绿色营销[J].改革与战略,2011(2).

[5]杨智:浅谈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13).

绿色营销发展探析 篇2

绿色营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消费深得人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经营观念,实施绿色营销,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应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及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关系做一下探讨.

作 者:曾祥师 刘伟光 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系,河北邢台,054000刊 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GT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19(4)分类号:F124.5关键词:环境 绿色营销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探析 篇3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基本内涵就是“节能”“环保”“低碳”,包括:①物流过程本身应减少对于物流资源的浪费,应起到抑制物流对周边环境破坏的作用,应提倡采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防止对能源的浪费;②物流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与物流活动相关联的物流管理应注重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并着重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

一、传统物流活动中的非绿色因素

1.运输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交通工具本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汽车噪音、尾气的排放等;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的污染。

2.保管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商品保管中心必须用一些化学方法对之进行养护,如喷洒杀虫、菌剂,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对环境和人体构成的危害。

4.包装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

5.装卸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装卸不当,商品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1.是顺应世界社会发展潮流的需要

当今世界,工业化迅猛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全球范围内的减排措施,成为世界各国优先考虑的问题,联合国每年的气候大会已成为敦促各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峰会。物流作为继物化劳动、活劳动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其绿色化正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头。在全求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2.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发展绿色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途径。专家分析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绿色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绿色物流这种“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3.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绿色物流的核心就在于实现企业物流活动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就是要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绿色物流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增加其品牌的价值和寿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间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是全面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物流作为生产—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则是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而应运而生的。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意味着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无不有赖于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休闲自在。

5.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需要

“中国梦” 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包括生态文明之内的“五位一体”已成为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成为“美丽中国”的新期待。我国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能源消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欧盟的3.8倍,包括绿色物流、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在内的“绿色风暴”正在席卷全国。发展绿色物流将助圆“中国梦”,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三、加快发展绿色物流对策建议

1.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从政府层面上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从企业层面上,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太费钱”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標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2.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驾护航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多个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另外,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3.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打造绿色交通;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4.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5.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物流标准化是绿色物流的标尺,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6.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科研方面,一是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二是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人才培养方面,一是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包括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环境科学,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绿色物流培养、储备专业人才;二是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快人才和技术交流,博采全球领先成果,为我所用,从根本上加快提升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绿色食品营销现状及对策探析 篇4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重要课题。在全球掀起的绿色环保运动热潮中, 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产生了绿色消费的需求, 绿色消费遵循着“三E” (Economic、Ecological、Equitable) 和“五R” (Reuse、Recycle、Reduce、Reevaluate、Rescue) 原则。21世纪以来, 绿色食品营销实践日益深入, 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绿色食品以其对环境生态的呵护, 对生命和健康的关爱而受到青睐, 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 大有成为中国食品企业发展主流的态势。

企业发展绿色食品事业, 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等之间的关系, 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健康与环境意识, 引导公众建立起真正科学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因此, 分析绿色食品营销环境变化中存在的机会和挑战, 以便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促进绿色食品企业拓展营销, 实现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十分重要的。

2 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厦门民惠食品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简介

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 系由厦门国戎有限公司和香港第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其决策管理层由一批富有经验的畜牧经济、饲料牧草、农学、动物营养、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科技人员组成。以生产安全、优质猪肉及其深加工产品为目标, 在福建首创采用喂饲优质牧草配合专有饲料生态养猪和肉品加工、运输、销售、冷链运做模式, 是一家以食品生产为龙头、“产—加—销”一体化运做的食品公司。公司采用“公司 + 规模农户”的形式, 其属下直营店均被省经贸委授予“食品放心示范店”。

公司运用国家科技攻关成果——“草、果、牧 (渔) 、沼和食用菌综合配套技术”, 利用菌肥综合配套技术, 将猪粪便安全转化为种植牧草、果树、农作物所需的有机肥, 用优质牧草作为肉猪的饲料。同时公司利用自有生物有机肥制造设备, 制造“润农”牌有机肥, 成为供应厦门及其它地区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的专用肥料, 由此其做到了粪便污水综合利用、良性循环、零排放的要求, 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有效节约了生产养殖成本。

2.2 营销现状分析

本文基于市场调查,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选取厦门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为对比参照物, 较直观的得出本文研究对象的营销现状。

选取参照物的依据:厦门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民惠食品有限公司并称为厦门品牌肉三巨头, 厦门市场上, 黄金香猪肉、银祥放心肉、合佳生态肉所占的市场份额, 至少在60%以上。所选取的参照物可作为研究对象在品牌肉营销上的竞争对手, 具有充分代表性。三家企业营销各环节的对比列于表1。

通过表格的直观对比分析, 我们不难得出该公司在绿色食品营销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1) 优势:

企业符合绿色生产要求, 产品质量明显高于同类竞争对手, 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安全监督体系较完善, 产品信赖度高;公司积极开拓其他市场, 有效提高公司产品销量, 缓解销售压力。

(2) 不足之处:

公司成立时间较晚, 规模较小, 同时由于公司在广告宣传和促销等方面投入较少, 市场认知度较低;产品较为单一, 不能满足顾客不同需求;由于公司管理体系较不完善, 员工质量参差不齐, 服务体系有待加强;企业网站建设不完善, 公司在网络营销方向投资不足。

综上, 该公司在其绿色食品营销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都十分突出。优势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不足之处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 因此发挥企业优势, 改善企业不完善之处, 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3 营销对策及相关建议

图1为绿色食品营销过程管理模型, 本文根据此模型就研究对象营销管理各环节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3.1 搜集绿色信息, 制定营销目标和计划

绿色信息包括绿色需求信息、绿色资源信息, 绿色产品信息, 绿色文化信息, 绿色消费信息, 绿色价格信息等, 因此充分准确及时地搜集情报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建议公司在该方面的相应对策有:

(1) 成立专门情报信息部门, 聘请相关专业人士 (包括法律、环保、计算机、经济、营养学等专业方向) , 及时地捕捉绿色信息, 并结合公司情况进行筛选, 将关键有效的信息提交公司决策层进行讨论。

(2)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 了解行业内动态和绿色消费趋势。 (为降低调研成本, 可与社会上的环保NGO进行合作或聘请大学生进行兼职, 这个方法同时也可以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 十分适合大规模的市场调研。)

(3) 公司决策层定期举行公司例会, 就相关绿色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 分析市场导向和变化动向, 通过SWOT分析描述企业内部的强势和弱势以及外部面临的机会和风险, 从而为发现潜在市场和商机提供保证。

(4) 结合自身实际, 企业应该在短期内采用“追随者”战略, 将目标定于3~5年内市场 (厦门) 占有率达到5%~10%, 切勿操之过急。

(5)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公司也可以积极开拓国内其余大中城市和海外市场, 分散企业的销售压力, 提高企业认知度。

3.2 研制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策略是绿色食品营销组合的关键。

“合佳”生态肉的生产过程为:生猪屠宰后, 猪肉胴体在24小时内冷却至0~4℃, 并在0~4℃的冷链条件下加工, 使肉品的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被抑制, 肉品更安全卫生。在冷却过程中, 肉品经生物酶作用排酸解僵成熟, 质地柔软有弹性, 滋味更鲜美, 肉质更滑嫩。

鉴于该公司产品目前已取得绿色商标, 因此建议:

(1) 由于公司产品种类较为单一, 建议企业能多从肉制品和其余绿色食品研究入手, 多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 由于产品采用非可降解材料包装盒/袋, 不符合绿色包装的要求, 因此公司应从绿色包装方向入手, 建议采用O2和CO2比例为70%:30%或50%:50%气调包装 , 该方法可使货架期延长六天以上。

(3) 为客户提供营养健康的食谱, 例如“儿童食谱”等。

3.3 制定绿色价格

制定绿色价格是指企业在制定价格时把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 形成绿色成本, 成为绿色价格构成中的一部分。

但考虑到“合佳”生态肉及其他肉制品上市不久, 而产品由于主打“生态牌”, 目前的价格比同类竞争产品高出10%~20%。在市场认知度还不高的情况下, 该定价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建议公司在定价时更应从实际出发, 考虑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因此建议企业在一段较长时间内降低产品现有价格 (5%~10%) , 吸引更多顾客, 同时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达到扩大销量, 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而销量的提高必将摊薄经营成本。

3.4 选择绿色渠道

营销渠道是产品实现其价值的途径和通道。就该方面的相关建议有:

(1) 在贮运产品过程中进行绿色管理, 防止二次污染。公司在该方面已利用冷藏车进行运输, 因此只要注意运输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等问题, 并简化供应和配送体系, 提高配送效率和机载率即可。

(2) 企业在厦门市内已经拥有多家直营店, 并于各大卖场开设专柜, 但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建议企业在考虑经营成本的前提下, 岛内北部和中部地区客流量大、客源消费水平较高的市场开设销售点 (每年3~5家) 。

(3) 企业可以选择信誉较好、关心环保的中间商, 同时帮中间商进行绿色宣传, 取得双赢局面。

(4) 与各知名商铺网站合作, 进行网络营销, 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3.5 开展绿色宣传和促销活动

举行绿色宣传和促销活动, 是增加产品认知度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限手段。在这方面的建议有:

(1) 编制宣传手册 (4~6页为宜) , 其中应包含企业的绿色形象、销售网点、产品和服务等内容, 同时在宣传手册中附带优惠券、现金券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 完善公司专门网站建设, 使之成为外界了解企业的一个平台。

(3) 鉴于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制订的相关标准中, “生态肉”并没有制订标准, 因此客户很可能对生态肉不了解。公司应利用双休日和其他节假日定期开展免费绿色讲座, 请公司专家宣传“合佳生态肉”的优点, 并就客户疑问进行解答。

(4) 仿效银祥集团, 定期组织群众免费游玩公司的优质肉猪养殖场, 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猪的生产过程。

(5) 基于产品的定位, 该企业可以在公车上、车站、城市T频道、电台、地方台等媒介对产品进行宣传,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和认知。同时公司领导应尽量争取机会参加电台、电视台组织的访谈和其他大型宣传造势活动, 通过媒体传播企业的绿色形象。

(6) 企业可以冠名赞助一些学校、社区的活动 (最好是与环保有关的各类活动) , 并且与社会上的环保NGO进行合作, 将其宣传绿色环保知识与自己的生态食品进行有机结合, 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提高企业的绿色形象。

(7) 举行例如“做成一笔买卖即向绿色组织捐献一元”的活动, 与广电集团、报社等媒介合作参与慰问贫困户活动, 在低成本前提下, 让企业的诚心和正面形象尽快深入人心。

(8) 积极参加展销会、大型会议和研讨会, 在人口流动较大的地区进行大规模宣传都是很好让客户了解企业产品的机会。

(9) 在全市规模内进行各类产品命名、广告方案制定等竞赛, 利用较丰厚条件为饵, 必定能掀起一股绿色风暴, 很好宣传企业形象, 而经过评选的广告语更能代表大众, 必然较容易得到推广。同时可以在竞赛中选取企业形象代言人和见证人, 利用他们的赞美词和笑容制作营销辅助教材。

(10) 鉴于企业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不太高, 企业可以考虑与其竞争对手合作, 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同时企业强强联合也是控制市场的一个有效手段。

(11) 在节假日进行促销, 发放优惠券、抵价券和会员卡, 定期进行抽奖活动, 更有效的招揽新顾客和留住回头客。

3.6 实施绿色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企业和社会要设立专门机构来强化和监督绿色营销的实施与发展, 对绿色产品从开发到销售再到售后服务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1) 由于市场上假冒产品层出不穷, 企业应建立一套绿色食品营销的监控体系, 为自身产品设立诸如条形码之类的标识, 严把质量关。

(2) 加强公司管理层的建设, 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管理体系。精简核心管理者, 务必使每位职员都尽心尽力为公司发展服务。如有必要, 甚至可以高薪聘请优秀的管理人才。

(3) 为企业直营店和中间商的销售人员进行绿色培训, 力争使每位售货员都拥有较强的专业销售技巧, 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

(4) 设立员工审核机制, 让顾客为员工的服务进行评分 (可借助网络系统) , 每周 (或每月) 对销售渠道中的成员进行综合考核, 并予以一定程度的激励或惩罚。公司管理层也可不定期考察各销售网点的服务质量, 进行记录。

(5) 提供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例如设立免费客服电话, 员工定期电话回访, 企业定期馈赠优秀顾客等, 真正让企业绿色形象深入人心。

4 中国企业绿色食品营销的发展道路浅析

根据案例分析, 我们知道, 中国企业绿色食品营销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 处理好“绿色”与“传统”的关系, 稳步发展。中国发展绿色食品的技术体系还不成熟, 这就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马上抛弃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 在短期内实现食品全部“绿色”化。但随着中国加入WTO,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绿色食品的步伐应该适当加快。企业应该因地制宜, 建设“绿色基地”, 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2) 完善流通体系和监督检测体系。企业要逐步完善绿色食品生产监测标准以及监督执行程序, 完善绿色食品认证制度, 建立认真负责的监督检测队伍, 从而使流通管理规范化, 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 激发开发生产的热情。同时加强交往, 寻求合作, 扩大引进。

(3) 加大宣传力度, 创造知名品牌。知名品牌对于建立良好的产业形象, 树立消费者信心有着重要意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的建立, 除了要求质量保证外, 还要有较大的产量规模, 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另外, 企业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 引导大众更新消费观念, 关注绿色食品。

(4) 政策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政府应该从信贷、税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 支持、鼓励它的发展。加入WTO后, 绿色食品的发展要参照国际组织已经建立的标准体系, 结合我国的实际, 逐步完善绿色食品产地条件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标准, 做到既要有我国特色, 便于操作, 又要与国际接轨, 得到国际认可。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食品安全理念的推广, 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与安全。中国作为刚刚入世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绿色浪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选择了厦门市民惠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市场营销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 借助市场调查和对比分析等手段, 对其绿色食品营销现状进行分析, 并就企业如何因地制宜实行绿色食品营销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食品,绿色营销,案例研究,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德鹏, 汤发良, 李双玫.市场营销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约翰.马里奥蒂著, 赵璧译.市场营销[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2.

[3]王谊, 于建原, 张剑渝等.现代市场营销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方华.营销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试论企业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 篇5

摘要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的发展迅速,但是人类的一些经济活动已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与安全,绿色消费成了一种消费潮流。从而推动了绿色营销的产生。由此,企业营销步入了集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为一体的理性化高级阶段。企业只有积极适应绿色营销,才能更好地获得更大的利润,人与自然才能更好地和谐相处,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绿色营销 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 营销观念 绿色产品

一、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

1.绿色营销的相关阐述。“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提出来的。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2.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闩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1.谋求长远利益。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符合环保的长远利益,将企业利益、消费需求和环保合理、科学地统一起来;要求企业在每个环节都注入环保因素,采取新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策略。绿色营销可规范企业行为,增强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环保意识,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适应时代主流。“绿色”已深入社会每个角落,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绿色营销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它使企业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主动迎接挑战,以一种新的姿态顺应时代潮流,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3.减少环境问题。企业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减少污染,开展绿色营销,并引导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可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缓解环境生态压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1.国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实施绿色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公众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绿色观念才能得到普及。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生态过程并不是一时就能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过程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有明显的迹象,才能被消费者所感知。我国是发展中同家,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环保意识也参差不齐。总的来说,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2.经济基础不足,环保技术落后。我国整体环保技术水平远落后与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亏损,企业承担的环保成本能力有限,加上环保意识不强,不愿花人力、气力和财力进行环保技术开发,而从国外进口技术,将使企业承担更高的价格,这就进一步阻碍了环保技术的发展。

3.环境保护的法律还待完善。我国现已具有《环境保护法》《同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法律及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还有地方性的环保法规和条例。这说明我国已在环境立法上已初具规模。然而,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立法滞后且量刑偏轻、行政上存在政企不分、以权代法的弊端。当时性绿色营销的企业发现闩己的经营成本远高于同行,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时,这种情况会大大挫伤推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四、绿色营销的实施步骤

绿色营销是基于企业、顾客、环境及利益的一种战略性协调,其具体实施过程,必须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极其闩身实际情况加以规划和执行。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企业各部门都应该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从战略计划到实施过程都应贯彻绿色观念。

2.收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绿色信息包括如下内容: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色消费需求所在极其需求量的大小,為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3.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必须使自己朝着绿色企业方向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l)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一个总的计划一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包括清洁生产计划、环保投资计划、绿色教育计划、绿色营销计划等。(2)绿色企业形象塑造战略。导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特别是要在争取获得绿色标志的基础上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对于统一绿色产品标志形象识别、加强绿色产品标志的管理、提高经营绿色产品企业自身保护能力、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拓展市场、促进销售等均十分重要。

4.开发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企业要适应该战略要求,在进行绿色营销时,开发绿色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新科技、开发新能源、节能节源、综合利用。绿色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可以放在:无公害新型能源、资源的开发,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以及各种新型替代能源等;节省能源和资源的途径及工艺,采用新科技、新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绿色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要从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及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甚至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选择绿色渠道。选择恰当的绿色销售渠道是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创建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店,设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l)在大中城市建立绿色产品的销售中心。(2)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商店。(3)借助社会渠道,建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或专营店。(4)直销。对于一些易腐烂变质或丧失鲜活性的绿色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要尽量缩短流通渠道,以免遭受污染和损失,可以采取直销的方式。

6.实施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融环境保护的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实施绿色管理应该:(l)应该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新体系。(2)要进行全员环境教育,提高企业的环境能动性。(3)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实行强制性管理。

绿色营销是与环境协调的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体现,绿色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是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好办法,是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这对我国企业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顺应国际环保发展趋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营销发展探析 篇6

关键词:自主品牌,国际市场,绿色营销

随着国际消费者对绿色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各国政府对环保节能的不断重视,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绿色营销的重要性日渐突显。

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绿色营销的重要性

1. 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环保运动的展开, 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购买和使用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汽车制造使用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铅基涂料造成铅污染, 油漆溶剂的散逸造成污染等;汽车噪声污染;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空气;汽车报废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国际汽车消费者开始关注汽车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开始自觉购买可再生资源制造的汽车, 使用环保节能或可回收利用的绿色汽车。中国汽车只有通过实施绿色营销, 满足国际消费者新的需求, 才能在国际市场中不断扩大销售量。

2. 赢得国际竞争优势

基于对国际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国际汽车业开始投巨资开发、生产“绿色汽车”。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新车上安装的催化转换器, 能减少9 6%的一氧化碳和7 6%的氧化物的排放;德国B M W汽车公司推出全塑外壳轿车, 报废时可l00%回收处理。日本的大发公司、三菱公司、德国的汽车公司和美国的汽车公司正在研究超级汽车。“超级汽车”大量使用由碳、玻璃或特制塑料等复合纤维材料, 采用体积小、效率高、污染小的内燃机, 采用超流线型设计, 每1 0 0公里的耗油仅1.6公升。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还通过革新生产工艺, 将生产过程中消耗臭氧的含氟烃使用量降低3 7%。面对国际市场“绿色汽车”的激烈竞争,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积极开发“绿色技术”, 获得国际核心竞争力。

3. 减少国际营销风险

各国纷纷制定法规限制汽车废气的排放。德国政府要求在2005年前把汽车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至少降低25%。美国国利福尼亚州规定, 2003年在该州出售的汽车中无污染的汽车要达到10%。美国已有9个州仿此立法。日本实施“生态站2000年”计划, 以此推动低公害汽车的使用。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汽车环保的标准会不断提高, 进而形成绿色壁垒。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营销只有适应这些法规要求, 才能减少国际法律环境带来的风险。

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绿色营销的障碍

1. 汽车燃油利用率低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燃油的能源利用率仅为1 0.3%, 发动机百公里耗油设计值比发达国家高出2 0%, 单车能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2. 小排量汽车比例小

近几年, 国外小排量车增多, 而我国却逐年下降, 微型车占当年新车型的比例由1996年的34.8%降至2005年的22.7%, 2006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国产小排量汽车车速慢、动力不足、制造质量不高等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发展的因素。

3. 环境污染严重

因为设计和制造技术跟不上, 导致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低, 发动机、轮胎、喇叭等绿色设计能力不足, 造成单车能耗大, 噪声大, 加上材料使用及废物再利用等方面问题, 使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三、我国汽车海外市场绿色营销的对策

1. 塑造绿色企业形象

进行环保形象宣传, 宣传的内容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经营理念, 同时, 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业, 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2. 绿色汽车战略

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小排量、低耗油和新能源汽车。提升小排量汽车的份额。对于我国定位于中高档汽车的企业, 产品可以向下延伸生产高品质小排量汽车。对于普通型和经济型轿车生产企业, 要扩大规模, 提升品质, 增加现有产品的品种和规格, 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对于S U V、M P V、大排量轿车和高能耗重型载货车的生产企业, 必须进行产品改良, 调整产品结构, 实施多元化战略, 以降低限制排量。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发展趋势,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优势, 开发并生产非石油能源汽车、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3. 重视绿色汽车的研发和设计

绿色研发就是从未来着手构思、开发和制造新产品, 以便在产品的使用寿命结束时, 其中一些部件可以翻新和重复使用, 另一些可以被安全地处理掉。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价值, 除包括产品所需的功能外, 还包括产品的可生产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可维修性、可运输性、可循环利用性和环境友好性。汽车生产企业应积极采用新型车用材料, 努力在设计阶段就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

4. 推行汽车清洁生产

汽车清洁生产的内容有四个方面: (1) 运用清洁的能源, 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 加速开发可再生新能源; (2) 运用清洁的物料资源, 清洁地使用原辅材料, 提高利用率, 加速汽车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替代技术的应用; (3) 运用清洁的生产过程, 主要是在汽车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自动化控制、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方面, 尽量采用循环利用、再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4) 制造清洁的产品, 改善汽车使用过程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使汽车失去使用功能后易于回收、再生、复用等。

参考文献

[1]温力虎:绿色营销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11

[2]雷银生:绿色营销是汽车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5 (09)

[3]王月辉: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中国市场营销战略[J].商场现代化, 2008 (01)

绿色营销发展探析 篇7

20世纪70年代全球掀起的绿色革命从最初的影响和冲击已经逐渐演变到对于企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在绿色革命成功的过程中, 联合国几次关于环境与发展的会议从不同程度上绿色观念的发展。不仅从价值观上提出了关注环境保护等理念, 而且从行为方面影响社会公众。体现到商业领域, 即表现为人们消费观念转变为更加关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选择产品是关注产品生产方式的行为。

绿色消费的观念是指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 已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一种自律行为, 更倾向于追求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由于这样的观念的影响, 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也不断改进产品的生产方式, 因此由绿色消费引起的绿色营销的概念便产生。

绿色营销是指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别、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 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其内涵表现为企业要以环境友好型为目标, 以可持续的发展, 使企业自身、社会公众、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利益达到“正和”, 从而延长企业的生存发展周期。

绿色消费的观念与绿色营销的观念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 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不断修正的。同时, 两种观念不应仅停留在消费者与企业的层面上, 应当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一个成员之中。绿色消费的观念可以对绿色营销方式起到指导作用, 营销者为了迎合需求而修正自身行为;同时, 绿色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教育、动机等多种形式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二者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使得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的参与者

将绿色的理念扩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一个成员之中, 我们首先要明确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的参与者有哪些。

首先, 社会公众组成绿色消费的主要群体。消费者对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与注重, 会反映到市场需上, 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自然会采取多种营销方式来满足。因此, 社会公众作为消费者, 是绿色理念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其次, 企业作为绿色营销的倡导者, 要对自身生产的产品作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关于环境友好的倡导。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双重性, 即其不仅可以为社会创造利益, 同时对于环境的损耗也可能在长远角度对社会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因此, 企业作为主要的绿色营销的参与者, 绿色观念对其生产行为的营销对社会及公众有着长远的影响。

再次,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以及教育公众的倡导者, 在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两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相关规则的制定对于企业的生产行为作出约束, 从而对环境作出贡献;同时, 政府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教育社会公众, 培养公众产生绿色消费的理念, 进一步推动企业的绿色生产, 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循环。

最后, 各种社会组织在于绿色消费与营销领域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通常倡导绿色消费与营销的社会组织多为非营利组织, 他们站在更加公平的观点上解决绿色营销与绿色消费中产生的利益问题, 同时, 以和平地方式解决矛盾冲突, 本身便是一种绿色理念的倡导。因此, 各种社会组织的绿色理念从间接意义上起到教育社会公众的作用, 使社会经济活动更加丰富, 绿色理念更加完善。

三、企业的绿色营销的意义

由于绿色的观念产生时间较短, 其经济利益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市场中进行验证。因此, 企业在进行绿色营销的时候, 难免会遇到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权衡。绿色营销带来的对传统生产方式及观念的颠覆,

然而, 绿色营销会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观念, 取得长期利益。绿色营销的观念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市场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需求, 企业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市场发展, 因此, 企业可以获得超出市场利益外的超额利益。

绿色营销是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绿色营销会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提高, 为企业的生存发张提供保障。另外,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会直接作用于环境, 从全面利益考虑, 绿色营销可以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使得自然代谢过程顺利进行, 进而实现全社会的长久、永续地发展。

四、绿色观念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由于绿色运动最早是由西方国家掀起, 西方国家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要高于我国消费者, 因此, 绿色观念在我国的发展尚属初期, 政府、企业、公众等参与者对绿色观念认识并不透彻, 所以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的观念在我国的发展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社会情况各方面因素考虑。

首先, 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企业绿色革新的方式对自身生产方式的改进。在此过程中, 需要企业能够充分与外界交流, 搜集各方面的绿色理念信息, 根据我国市场需求特点, 将有效信息逐步运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

其次, 培养绿色的价值观念。企业不仅注重对消费者绿色观念的宣传, 还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绿色观念的宣传。逐步形成企业文化, 以通过价值观来进行员工管理, 使得企业由生产方式表层的绿色进程向价值层面渗透, 以从根本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 适应市场需求。

最后, 企业应从产品生产到售后服务整体过程灌输绿色的理念。从产品原料的开发, 以及渠道的建设, 选择有责任感、绿色理念的经销商、零售商, 再到建立顾客友好型的售后服务。从每一个环节体现企业绿色营销的思想, 使得企业对外形象达到统一, 最终培养企业的忠诚消费者。

总之, 绿色营销与绿色消费是一个不断发展与融合的过程, 我国的企业对于绿色生产理念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 要充分认识绿色理念执行的长期渗透作用, 将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改造为适应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绿色企业。

摘要: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全球性的绿色革命, 绿色的观念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经济发展, 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提高, 绿色和谐、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越来越受青睐。因此, 新型的企业生产、营销方式不断诞生, 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的理念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每个细节, 因而与环境相关最大的企业生产不断在绿色理念的倡导下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了绿色理念如何指导企业的新型发展。

绿色营销发展探析 篇8

何谓绿色营销?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尽管绿色营销在营销学领域出现的时间较短, 但是近三十年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描述进行了较为具体和深刻的探讨, 使得我们对绿色营销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我国学者曾指出, 绿色营销是指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企业以履行社会职责、预防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视角为出发点, 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中, 作出相应的必要措施, 实现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平衡的营销活动。英国教授肯·毕提曾经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 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

当然, 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不止以上两种, 学术界还有很多种看法, 但上述概念反映了国内国外的主流观点。通过仔细分析以上概念, 我们不难发现, 绿色营销主要包含了3个要点:一是实现原材料资源的可持续化运用, 避免自然资源因为无休止、无计划的开发而造成资源枯竭;二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安全性、高品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 使其符合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产品评价标准;三是培养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环保意识, 使消费者养成绿色消费观。因此, 我们可以把绿色营销的概念理解为, 绿色营销是企业为了实现原材料资源的可持续性运用、避免自然资源的枯竭, 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安全性、高环保性产品的需求, 培养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环保意识, 进而实现消费者、企业、自然资源三者可持续发展和共赢的经营过程。

(2) 绿色营销的发展历程及其必然性分析1.绿色营销的发展历程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演化成学科分支多元化的重要学科。营销学对于指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培养人们正确的消费观、实现资源与需求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营销理念对于经营活动的重要性已经被诸多实例证明, 但是随着学科建设的逐渐深入, 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主流的营销模式。

绿色营销这一营销模式, 最先是在欧洲国家被提出来的, 绿色营销是在一定历史背景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背景, 一系列时代机遇是促成绿色营销发展壮大的催化剂。从国际范围来看, 绿色营销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 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是绿色营销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 部分西方学者基于对传统营销学发展前景的认识和社会文化发展现状, 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绿色营销的初始概念。由于许多学者对于绿色营销的认识还停留在启蒙阶段, 他们对绿色营销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们对理论探索的不系统性、不全面性。通过分析萌芽阶段的绿色营销理论, 我们发现此阶段的绿色营销并没有对传统营销理论产生较强烈的革新作用, 其理论体系还处于孕育之中。 (二) 发展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绿色营销理论的发展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 由于世界各国工业污染的加剧, 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绿色营销作为一个完整的题目被西方国家最先提出, 从而拉开了绿色营销理论体系发展、完善、成熟的序幕。世界众多学者针对绿色营销及其理论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该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以此为绿色营销理论体系的提出及完最终确立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的限制, 我国学术界与绿色营销的正式接触较晚,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绿色营销的探索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通过学习西方绿色营销理论, 我国学者逐渐认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生态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 绿色营销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的最大值与统一。

2. 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对比

近年来,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压力, 各国学者提出了种类繁多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由于其理论的全面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逐渐被广大学者充分认可。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观在营销学领域的实际运用, 是营销学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及拓展, 它涵盖了市场营销学、环境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是对市场营销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提纯。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学相比有许多优秀之处,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 绿色营销及其理论培养了消费者的绿色意识, 促使消费者养成了绿色消费的习惯, 有助于提升整个消费者群体的道德水平; (2) 绿色营销重视与消费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绿色营销运用了一些列的整合手段实现了与消费者群体的良性互动, 使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了充分的感情沟通; (3) 绿色营销非常重视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管理, 尽力减少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污染。由于供应链涉及产品的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环节, 绿色营销的理念促使企业对以上环节加强环境保护层次的监管, 使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 履行了企业的环境职责。 (4) 绿色营销充分肯定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 并认为环境保护的价值应高于社会价值、企业价值。绿色营销把环境保护的价值放于一个很突出的位置, 也就是强调了环境保护价值的核心作用, 要求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中提升环保价值的数量及质量。

3. 绿色营销实施的必然性

(1)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了绿色营销理论的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消耗巨大的资源量, 但是人类在发现资源、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却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 这些环境问题的处置不理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促使消费者产生了大量的绿色需求, 这种绿色需求既包含了绿色精神层次的需求, 又包含了绿色物质层面的需求。一种良好的营销文化支撑了消费者的绿色精神层次方面的需求, 而绿色营销理论的出现就为消费者精神层次的需要提供了来源。环境的恶化, 促使人们愈加需求环保的产品, 这就导致消费者对绿色物质层面需求的增加。

(2) 绿色消费有助于绿色营销理论的发展

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体现了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 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 反映了人的思想、美感、道德的进步。由于消费者的环保行为可以消除或降低废弃物对自然界的危害性, 从而有助于削减处理污染物的成本, 提高企业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消费可以被看作是生产的目标及刺激力量。绿色消费是一种兼具传统消费观和环保意识的理智性消费理念, 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符, 是绿色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培养环境意识的重要环节, 从而促进了绿色营销的理论创新、变革及调整。

(3) 绿色营销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科技的飞速前进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质量。作为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阵地,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 由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西方各国每年都会从政府预算中投入较多资金用于可再生资源的研究, 实现了资源的多元化, 减少了各国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有效遏制了资源的枯竭, 促进了消费者、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绿色营销发展的展望

(1) 绿色营销的理念将更加深入各类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

绿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 是市场营销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蕴含了浓厚的生态伦理、自然主义的思想。因此,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日益提升, 绿色营销的观点将更深入渗透到企业和社会中去。具体而言, 企业就需要充分使用先进的管理方式, 大力引进低污染、低耗能的设备装置, 从而既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 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此外, 企业在定价策略、利益分配、政策实施等部分也需做出与环境保护相对应的措施, 这就要求企业实现产品价格、产品渠道、产品促销的绿色化。

(2) 绿色营销将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深入消费者的心中、政府部门日益重视对各地区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 企业的发展战略日益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及其产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绿色观念, 是否与政府的政策相符, 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立足的一个重要标准。各种外部因素的压力将使企业重视绿色营销并把其核心思想应用于企业的营销规划和营销过程, 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赢得较好的社会认同, 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 绿色营销的本土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任何一种营销理念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但其具体形式都会随空间的变换而发生相应的转换。绿色营销及其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 但随着我国企业不断将绿色营销的观点运用与日常生产实践中, 绿色营销的本土化就十分明显了。许多企业为赢得本地消费者的认同和本地政府的青睐, 不断改进营销策略以适应企业所在区域的市场特征, 从而使企业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并创造出较大的企业收益。

摘要: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延伸, 代表了可持续发展观在市场营销学领域的应用。绿色营销的产生及发展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中进行的, 它是环保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结合体, 它是传统市场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绿色营销促进了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绿色营销的理论内涵, 分析了绿色营销的成长历程, 并就绿色营销的展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传统营销

参考文献

[1]郭萍.21世纪的经营理念——绿色营销[J].北方经贸, 2005, (9) .[1]郭萍.21世纪的经营理念——绿色营销[J].北方经贸, 2005, (9) .

[2]司爱丽.21世纪中国企业与绿色营销[J].经济师, 2005, (5) .[2]司爱丽.21世纪中国企业与绿色营销[J].经济师, 2005, (5) .

[3]武永春.绿色营销促成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3]武永春.绿色营销促成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发展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战略探析 篇9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经济类似于我们经常所说的低碳经济和以前倡导的集约型经济,绿色经济是以传统的经济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作为导向,绿色经济的发展要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规律,绿色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

绿色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就是为了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产业生产的产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产品,绿色产业采用无毒无害或者少毒少害的生产方式,再加上清洁生产的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原材料的使用,减少生产的成本[1],达到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目的,在绿色产业生产的过程中,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2.工业、农业、畜牧业之间的矛盾突出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和农业,以及畜牧业之间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工业的发展,过度的开采能源和资源,造成地质结构的变化,造成地质灾害,不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过量的开采树木,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污水和废气,污染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水源,还会造成大气的污染,严重时会产生酸雨,伤害牲畜,使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的技术过低,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农业耕地的扩展需要开垦大量的荒地草地,减少了畜牧业发展的根据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牲畜粪便,污染大气和水资源,工业、农业和畜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突出,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对工业、农业和畜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绿色生产,促进三个行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

3.具有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优势

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以新疆为例,新疆具有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区域优势,新疆位于我国的西部,地理位置虽然没有沿海地区的优越,但是新疆的地域辽阔,相邻的省份和国家比较多,比如俄罗斯和蒙古,国内外销售的市场比较广阔,绿色经济贸易的发展潜力比较大。

新疆的环境质量比较优越,虽然新疆会发展一些污染环境的产业,但是新疆地广人稀,空气的净化速度比较快,农业的种植比较多,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土质和水质,以及空气都比较好,清洁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经济的调整。

新疆地区的资源比较丰富,新疆具有充足的光热水土资源,新疆耕地面积比较广,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多,充足的光热水土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新疆的土地不仅广阔,而且土地的类型比较多,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比较大,新疆的牧草地所占的面积比较大,可以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牧草。

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新疆的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日照的时间长,太阳辐射的总量大,积温比较高,但是温差比较大,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资源,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比如新疆地区的瓜果,不仅营养物质高而且含糖量比较多,而且新疆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比较少,农药的使用量少,有利于新疆发展绿色产业。

新疆有丰富的地表水,夏季的时候形成雨热同期的现象,夏季来临,积雪融化,地表的大小冰川开始消融,再加上夏季的降水量比较大,新疆地区夏季的水资源还是比较充足,新疆地区地下水虽然不多,但是地下水的水质比较好,而且地下水的水量比较稳定,并且分布比较广泛,新疆地区水库比较多,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水资源。

新疆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比如煤炭、有色金属、钾盐、天然气、煤炭和石油等,这些矿产都可以开发使用,实现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新疆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基础。

二、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

1.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再生产和生态的再生产,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保护自然环境,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新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的质量,提供安全放心的绿色产品,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重工业的发展,处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时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建造节约型的经济发展体系。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绿色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环境,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提供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高质量产品[2]。

2.制定完善的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促进绿色经济进行规范化的发展,为绿色生产划分出合理化的范围,防止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发展超出正常的法律范围。在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之前,首先要宣传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鼓励参加各种绿色活动,进行绿色教育,宣传绿色理念,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倡导保护公共环境,实行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绿色的生活方式。

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还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比如建立绿色考核制度和绿色规则,为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资源的利用要在经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对绿色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3],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规则制度主要包括绿色贸易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管理制度、绿色生产制度和绿色营销制度,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进行约束,保护生产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产业合理化的发展,绿色考核制度主要包括绿色的国民经济制度、绿色的会计制度和绿色的审计制度,在绿色经济考核的时候,还要把治理生态环境的成本计算在内,促进经济的发展。

除了绿色考核制度和绿色规则制度以外,还有绿色激励制度和绿色基础制度,绿色激励制度包括绿色投资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财政制度和绿色税收制度,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基础制度主要为绿色经济和绿色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发展绿色技术、建立绿色市场、提供绿色资源和绿色设计、获得绿色产权等,解决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3.促进工农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高绿色生产的技术,促进绿色生产的进程,调整传统的工业生产结构,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开采的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工业的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益,运用绿色生产的技术,提高收益,减少消耗。推行清洁的工艺,号召进行清洁的生产,治理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传统企业的发展,要积极地进行绿色调整,推动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进行绿色转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企业集约化经济的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绿色经济。

新疆的矿产资源很丰富,形成了盆地聚油和三山藏宝的景观,新疆矿产的种类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矿产的总量在全国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仅仅是煤炭的探测量就占全国的40%以上,天然气的预测量接近全国陆地上总量的40%,而石油的预测储量占全国的30%以上,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和资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发展和转型的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开发新疆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石油天然气等,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政府加大对工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支持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工业化,发展重化工业是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坚持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发展理念,使用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新工艺,合理的开发大自然中的能源和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

我国处于农业发展的转型时期,新疆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化肥的过量使用,降低了土壤的肥沃度,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过大,危害健康,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低,农业生产的设备比较落后,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的农业特色比较突出,新疆可以发展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新疆的农业中存在很多优势的农产品,比如主要的农产品玉米和小麦,在销售的市场中一直占优势,新疆主要的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油料、瓜果、啤酒花和番茄等,在种植业当中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可以从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开始。

新疆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的资源比较丰富,其中高等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高等植物包括工业用植物、食用植物、绿化所需植物和食用植物等,绿色经济的发展,可以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这些高等的植物,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新疆的畜牧业也具有优势,现在新疆主要发展集约化的现代畜牧业,新疆草地面积比较广阔,主要的草食性牲畜有骆驼、牛、羊、马和鹿等,现代化的畜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畜牧业养殖技术,实现对牲畜的科学的养殖,在对乳、毛、肉、绒的加工过程中采取先进的绿色加工工艺,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除了工业农业和畜牧业以外,绿色产业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新疆的旅游资源独特而又丰富,旅游资源的类型比较多,总量比较大,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拥有天然的风景名胜,新疆拥有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各省区中排首位,而且拥有很多全国没有的稀缺景观,比如吐鲁番的古文化遗址和赛里木湖,以及草原、沙漠和高山等自然景观,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宗教信仰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莫名而来。可以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对人们进行传统的革命教育,传播红色文化,让人们参观农业和牧场,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遵循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的开采资源,加大技术投入,优化能源利用的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绿色经济和绿色生产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工农业之间的联系,优化工农业生产的方式,实现农业、工业和畜牧业之间一体化的发展,为绿色经济和绿色生产的发展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绿色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遵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斯震,孙新章.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挑战和战略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3):1~4.

[2]薛坪,杨洋.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3,(05):15~17.

绿色营销发展探析 篇10

关键词:环境税;中小企业;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16-2

1 环境税制改革下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工商总局联合统计局等部门统计指出,2015全年我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其中 96%属于小微企业。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广泛分布在各个行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企业群体,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它正逐渐成为环境污染加剧的重要推手。根据2015年《环境质量公报》信息,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其中由中小企业带来的污染已占污染源的60%以上。我国各地环保部门自1996 年开始展开了关停取缔“十五小”企业的行动,虽然这种关闭行动在短期内可能会降低污染,但是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总体成效并不显著;直到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以来,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改善,截止到2016年5月2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6所高校的环境法学专家成立的课题组联合发布了《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实施移送行政拘留207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实现了“损害担责”,犯罪案件移送措施成为环境执法的坚强后盾,有效打击了环境犯罪行为。

中小企业如果再不正视环境问题,将不单只涉及生存危机,还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2016年6月《环境保护税法》也进入审议阶段,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环境保护办正在对意见进行收集梳理研究。环境税等相关政策的相继推出,体现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明确了推动包括环境税在内的绿色经济政策建设的方向,积极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正确的选择。因此,如何找到治理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 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瓶颈分析

2.1 中小企业自身生存周期较短,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是宏观经济发展量大面广的基础,数量巨大,但其生存周期却非常短。据统计,欧洲、日本的中小企业生存周期为12.5年,美国为8.2年,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却只有3.7年,小微企业甚至还不到3年。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只单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而无暇顾及或者忽视环境、社会效益,这种短期赚钱效应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导致企业单方向从社会环境中获取资源能源等生产条件,无视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强调,不仅要让企业“生出来”,还要让他们“活下去”、“活得好”! 所以,如何帮助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是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

2.2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绿色管理人才匮乏

企业管理层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由于公司规模及发展空间有限性等原因,难以聘请到高级的管理人才,特别是绿色管理人才。中小企业管理者一般是老板自身或者形成家族式管理,其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长远目标和战略,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管理层对环境伦理以及社会责任的认识不正确,没有真正意识到绿色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认为企业考虑环境问题所产生的成本大于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只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环境保护的效果。因此,如何具体的针对中小企业,培养其绿色管理人才至关重要。

2.3 中小企业资金有限,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绿色发展一直处于劣势,其资金短缺是其最大的瓶颈。许多中小企业不仅在扩大规模、技术革新等方面资金不足,流动资金也很紧缺,这是其根本性问题。而针对环境问题的绿色发展所产生的成本,尤其是人才引入、技术更新方面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它不单单要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甚至还存在投入高、周期长,以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这使得中小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往往采取一些逃避行为。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环保资金援助问题,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中小企业环保资金援助制度。在我国,中小企环保资金援助制度建设还处于萌芽和缓慢发展阶段,在中小企业如何申请、使用该项专项资金上还存在诸多缺陷。所以,环境治理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环境治理的难点,中小企业在自身经营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绿色发展,动力不足。

2.4 环境监管力度不够,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意愿不强

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庞大、生存周期短、转产容易等特点,遍布在各个领域,污染物种类、排放量都存在变数,污染处理工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政府及环保部门而言,监管成本很高,其监管工作困难重重。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它是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更偏重经济效益,在权衡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后,对中小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经常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的态度,环境监管力度不够,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对于环境治理问题采取放任的态度,绿色发展的意愿不强。

3 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加大政府扶持及监管力度,增强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

中小企业在其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是缺乏有效的支持,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等方面的实质支持。随着我国环境法等相关法律的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抓紧完善、及时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加强统筹协调,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相较于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和国企而言,中小企业属于“弱势群体”,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绿色发展政策大多属于概况性质,可操作性不强;平时政府又对中小企业的环境治理问题疏于管理,以至于中小企业不愿意治理环境,承担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政府需要依靠“看得见的手”来帮助中小企业推进绿色发展。

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及社会意识淡薄等问题,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设置专门的管理中小企业的融资机构,充分运用政府的力量,拓宽其融资渠道,拓展其信贷市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的问题。

帮助中小企业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对于实行清洁性生产、绿色投资的企业,给以政策及资金的扶持,要让中小企业看到绿色发展的好处,使绿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长效的发展。

政府及环保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力度,增加政府不履行职责的成本,促使政府履行其监管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让企业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企业绿色发展的意愿。

3.2 加强中小企业环保教育,推行企业绿色文化

①加强对中小企业老板的社会责任教育与引导,是企业推行绿色文化的前提,更是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的保障。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很多情况下取决于老板,老板的环保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营伦理,推动着企业的绿色化进程。

②强化中小企业员工的环境教育,树立企业的绿色意识以及环保观念。通过对员工进行环保理念、环保技术及环保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责任感,让员工正确认识到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行绿色文化,培养企业的绿色管理人才,将绿色理念切实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中。

③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服务的对象大多是本地的中小企业。在地方高校中除了设置专门的环境专业之外,在非环境专业如管理、技术、生产等人才培养的方案、目标、课程设置方面贯穿环境保护思想,可以有力地降低中小企业绿色投资成本,拓宽企业绿色人才的培养途径,有利于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3.3 大力宣传绿色消费观念,构建“绿色合作”联盟

①借鉴国外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大力宣传绿色消费观念,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绿色消费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消费理念根植于消费者中,使绿色经济意识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倒逼企业向绿色化转型。

②加强企业产业链条的合作,构建“绿色合作”联盟。中小企业受其规模、人才、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局限,造成了其绿色发展的成本相对较高,仅靠其自身的资源、能力,实现绿色发展的难度较大,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同行、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构建“绿色合作”联盟,共同应对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共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进程。

4 结语

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承担环境保护的重任,政府要制定配套的绿色法律法规,指引和监督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关注环境问题。同时,通过对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消费观念的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导向,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参 考 文 献

[1] 刘敬宗.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4:221-222.

[2] 牟伟明.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6,13:94-98.

[3] 潘施琴.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及出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4:162-163.

[4] 于良,孙健,孙嘉琦.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基于企业声誉资本传导机制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6,07:15-17.

[5] 韩明华,林聪.协同创新驱动下中小企业升级机理与路径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04:101-106.

[6] 王永清,唐晓波.我国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103.

[7] 何月云.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5,01:43-46.

[8] 高巍.中小企业污染治理及投融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08:27-29+88.

[9] 杨艳芳.基于博弈论的中小企业污染治理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2015,10:90-92.

探析绿色建筑的发展 篇11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措施

一、绿色智能建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在满足居住生活需求的同时, 开始追求居住生活的质量。“绿色”、“智能”成为了现代人们议论的焦点问题。智能建筑的出发点是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 为人们提供舒适, 便利的环境, 是传统建筑工程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绿色建筑的出发点不仅是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 而且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推动力量更多的依靠社会自律和道德力, 在技术层面上, 则更多依靠新兴技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革新, 尽可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二、推行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目前, 国内认为它必须是一种节约型建筑。它将作为21世纪建筑业的主旋律, 使人们在健康生活的同时还能节约能源造福子孙后代。

第一, 绿色建筑考虑的是住户健康、舒适和安全的生活。我们建设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了环保节能, 但我们强调的节能, 并不是以牺牲人们的舒适度为代价的, 而是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转变能源的利用方式。例如, 现在比较流行的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的洁净能源;在满足同等光度的前提下将白炽灯换为发光效率更高的节能灯;采用蓄能空调错峰避谷等措施。

第二, 从水资源的角度来分析。现阶段全球淡水资源短缺, 我国北方城市的资源性缺水, 南方一些城市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到了对经济和社会亮红灯的程度。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 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 也包括水质问题, 住宅小区水系统问题:1、在小区中要建立水的大循环概念, 自来水、雨水、地下水、污水等, 均要统一列入考虑范围, 进行系统优化设计。2、由于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样严重, 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如实行分段, 梯级提高水价, 对耗水量大的设备、器具要强制淘汰并强制推行节水设施等。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管道直接饮用水已经进入小区, 形成了第二水厂, 它达到了提供优质直接饮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双重目的。4、小区应建立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缺水地区应设立小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

第三, 从土地利用率方面分析。众所周知, “人多地少”是中国国情, 因此节约土地是国家一再强调的政策。近几年来, 我国因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 2耕地, 由建国50年人均耕地面积0.2hm多减少到0.1hm, 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1、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改革, 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 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 空心砖砌块等来减少墙体厚度, 并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 以先进的建筑结构来增加使用面积, 节约用地。2、旧城区改造要有新模式, 以便节地, 严格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是一项长期的措施。

第四, 从全球环境来谈。绿色建筑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从资源利用角度讲, 全球每年开采的原材料的一般被转化为建筑用料。造成了环境退化、森林减少、土壤和水体被污染, 木材产量的30%被用于建筑, 结果导致洪水泛滥, 森林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建筑的运行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就全球而言, 建筑使用了全球水量的五分之一, 使用了全球电量的一半, 通过建筑所产生的废气和碳氧化物导致了温室效应。从经济学角度考虑, 任何建筑都会产生“外部成本”, 如治理环境污染费用, 室内空气污染使人致病、旷工、请假休息, 不但增加了居住者的负担, 还降低了企业效益。这些成本不会出现在建筑商和开发商的账单上, 但必须被环境和整个社会消化。

三、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标准和政策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 基础差, 理论研究不足, 工程实践少。建设部虽已先后颁布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标准, 初步形成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但工业建筑节能标准尚未出台, 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也刚刚颁布。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技术导则尚处于研究阶段。我们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 不能照搬国外的形式。需要尽快建立、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加强全程监管, 强制执行四节和环保标准;加强技术研究和材料开发, 及时、系统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和体系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创新、发展, 对我们少走弯路, 采取成本最低的办法来加快绿色建筑进程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合理利用当地资源、能源与自然和谐相关的绿色建筑;对老建筑进行改造, 普及绿色建筑。

上一篇:新闻记者的素质与能力下一篇: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