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

2024-10-14

中职心理(共12篇)

中职心理 篇1

摘要:中职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中职生的自卑心理问题的解决, 也是解决其厌学、行为不良问题的关键。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 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 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职生,自卑心理,成因

中职生一般都是初中的后进生,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纪律约束能力差。而且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往往认为毕业后只能是一名普通打工者,前途与上高中考大学无法相比。所以多数中职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其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学习无兴趣,自己没信心,读书无目标,在校混日子。在家长和他人的心目中是没出息、没希望的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是学习差、品行不良的双差生,是屡教不改的后进生。中职生普遍表现为,学习上厌学,心理上自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自卑心理的内涵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之一。而处在群体学习、生活的青年学生则属于高发群,其中,中职生又是重灾区。根据调查,在中职生中,有近八成的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问题。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为严重,几乎达100%。

有自卑感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心情苦闷,情绪低落,其主要表现是,学习没动力,生活没意义,自暴自弃。在中职生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自卑心理下学习、生活。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之事,无奈之举。因此,要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解决中职生自卑心理着手,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愉快地在职中学习、生活。

从心理和生理学上来看,通常自卑心理产生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人的性格偏差上,有以下几种性格特征的人,如:小心眼、内向、孤僻和偏见。这种人本能地看不起自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明明自己有很多的优点,但总是觉得自不如人,总认为别人就是瞧不起自己,天生就比他人差。在中职生中,这样的学生有一定的比例,但不是主要的部分。在中职生中,大部分出现自卑心理的学生,都是后天产生的,他们在小学或七年级都很正常,到八年级以后才出现问题,也就是初中学习阶段,是造成自卑心理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阶段也是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建立自信心的黄金时期。

二、自卑心理的成因

调查了解,中职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成绩上不去,成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不理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都是所谓的“失败者”。这样的学生,很少有学习的快乐,有成功的体验,从而造成他们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再加上他们从小到大,在家缺少亲情,在校缺少师爱,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在外还缺少朋友的关怀,而且部分教师对学生只看重分数,忽视育人,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学上存在着轻视,教育上存在着歧视,他们是被边缘化的群体。结果学生从厌恶学习,到厌恶学校,抵触老师的教育,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因此,这些学生在进入职中时早已沾染了种种不良行为,这正是中职生生源素质差的原因所在。

2. 学习成绩差,被人瞧不起。

这是中职生形成自卑心理的主因。大部分中职生,中考成绩都差,不仅上不了重点高中,一般的普通中学也上不了,成绩差到六科总分才一百来分,是典型的学困生。在校学习,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批评中,在同学的歧视中度过,久而久之,对学习自然无兴趣,成绩越来越差,越差就越没兴趣学,越没兴趣成绩就越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成绩上不去,学生就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自然而然就自卑起来,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行为就出现偏差,品行也就发生变化。这也正是为何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行为品德也较差的原因。据我们对后进生家长的了解,其孩子小学或七八年级时都想好,就是因为一两次考试不及格开始才一步步变差的。

3. 心理发展不健全,心理教育存在缺陷。

自卑心理是心理不健全的综合反映,现在孩子缺乏意志力的培养,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弱,遇到一点困难或挫败就走极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一些学生直接或间接受社会、家庭、学校压力的影响,渐渐地形成心理障碍,性格出现偏执,听不进他人的意见,甚至于个性被扭曲等不良心态。

中职心理 篇2

恋爱测试:从逛街窥探你的择偶标准

如果你和一个朋友在逛街,另一个朋友给你打电话约你,你会选择哪一个。

A.看哪一个朋友更谈得来而定

B.还是逛街吧,因为先约了他(她)

C.干脆把打电话的朋友叫来一起逛

D.陪完一个朋友再陪另一个朋友

A、你是一个很现实而且很理智的人,会有选择的结交朋友,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不要的东西分得很清楚,因此你在选择男(女)友时会更实际,不过结局都是令人非常满意的。

B、你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喜欢有计划的去做每一件事,虽然突来的事情会给你带来些烦恼,但是你还是会处理的有条有理的。你对男(女)友的自身素质或其它各个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你的男(女)友会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

C、你是一个爱热闹且很有主见的人,喜欢结交朋友,没有朋友的日子你会感到很孤独,所以通常你都会被朋友包围。你希望你的男(女)友都以你为中心,以你为偶像。

D、你是一个很热情且有些花心的人,在普通朋友眼里你是懂得帮助别人且很义气的人,但在男(女)友眼里你则是到处留情的人,所以你的男(女)友通常是外向开朗型的。

1识别爱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好感不是爱情;感情冲动不是爱情;

异性友情不是爱情(爱情与友情的区别);

单相思不是爱情

2迎接爱的能力

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受爱的能力,前者是主动给予爱,后者是被动接受爱。拒绝爱的能力。这是对不愿意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加以谢绝的能力,其包括两方面:一是敢于理智地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

4承受失恋的能力,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遭受挫折,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的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 1

性情绪。产生失恋的原因;发展爱的能力。

小强和菲菲是高中同学。平常有说有笑的,但也就是一般的同学关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一起说了很久、说了很多,彼此都觉得从未这么投缘过,彼此都把对方当成最知心的朋友。可是自从那天后,小强发现自己喜欢上菲菲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时常想起菲菲的样子,有时候目光相遇,他感到菲菲的眼睛里有一点异样和羞涩,怦然心动的感觉令小强兴奋不已。

友情和爱情的区别:

(1)友情无须顾及性别,而爱情的对象却是异性。

(2)友谊是开放的系统,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而爱情却是封闭的系统,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3)友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切磋,长短优劣,一目了然;恋人之间却彼此掩饰,互相美化,“美好”形象未必真实。

(4)友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恋人之间却追求彼此依附。

(5)友情以理解为前提,以互相帮助为特征;而爱情却以性爱为基础,以结合为目的。

小强终于忍不住了,一天晚上他向菲菲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菲菲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小强虽然是她非常信任的、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是她考虑到自己现在已经是高二的学生,而且成绩也不错,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也很好,不想因此浪费时间与精力。她突然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压力,好几天了,菲菲还是心神不宁,她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爱要学会拒绝: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

菲菲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后,委婉地拒绝了小强。小强遭到拒绝后并不灰心,因为他觉得菲菲不可能不喜欢他,只是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菲菲怕影响学习有顾虑而已,而且射出的箭,岂有回头的道理?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动她,并向菲菲承诺不影响她的学习,而且如果菲菲同意了的话他一定下决心把成绩提高。

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和幸福,我们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才能获得相应的幸福。反之,如果我们打乱这个秩序,将本应下个阶段做的事提前做,就有可能造成人生的不幸和缺憾。

 爱要学会克制: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小强和菲菲将相互爱慕化为学习动力,经过一番拼搏考上同一所名牌大学。没有了高中时代的束缚,两人迅速坠入爱河,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大学里的美女很多,小强对菲菲产生了“审美疲劳”,终于提出了分手。可是菲菲非常爱小强,接受不了分手的事实,苦苦哀求小强,希望小强能够回心转意,但没有结果。菲菲万念俱灰,几次想到自杀。

 我爱她,她成了我的一切,除她之外的整个世界似乎都不存在了。那么,一旦我失去了她,是否就失去了一切呢?不。恰恰相反,整个世界又在我面前展现了。我重新得到了一切。

——周国平

爱,需要我们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准备: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爱建立在共同生活理想基础上;

(2)区分友情与爱情:把握男女交往的分寸;

(3)爱要学会拒绝: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

(4)爱要懂得放手:提高自身素质;

(5)爱要学会克制: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浅析中职院校教师心理资本 篇3

关键词:中职院校;心理资本;教师

一、心理资本理论相关概述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之上的一种全新的理论。它包括知识、技能、专长以及经验等方面内容,具体表现为:(1)自信,即在面对任何事物时,有信心做好,并且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2)乐观,即对世间存在的事物会用积极的态度去灵活看待;(3)希望,即对目标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4)韧性,即指面对困难或者逆境时能有效应对和适应,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韧不拔,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二、中职教师心理资本现状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显现。在这样的形势下,给教师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压力,也给教师自身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如何开发教师心理资本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一个新命题,值得我们深度关注。

1.中职教师人际交往能力低

中职教师的教学有特殊性,不像中学那样,要求任课老师值班,他们只需要上完自己的课就可以回家,这使得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大大减少,也使得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很淡薄,并且教师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和学生打交道,教师很多情况下是被学生所包围,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使其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是,对于社会的交际过程,他们就会对交往的方式和对象要求十分苛刻,他们的这种满足心理会有一个很大的落差,很难在社会交际中体会到这种满足感。逐渐地中职教师情感疏离、对人对事无情无义,时间长了,他们心理上对社会产生绝望的感觉,这也就成为了他们人际交往的一大障碍。同时,学校为了提高办校质量,分配大量复杂的教学任务、繁重的科研计划,致使教师们没日没夜的工作,缺少精力去拓宽自己的社会关系,隐形资本的占有量也减少。不良的人际关系是产生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学校,由于奖金的分配、职称的评定、工作任务的分配、教学评估的影响,使得教师之间互相猜疑、嫉妒,最后导致教师之间形同陌路。综上各种因素,人际交往不仅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还给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2.中职教师心理压力增大

教师在许多人眼中知识渊博、为人师表,很受尊敬。为了保持自己在公众当中的形象,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加强自我在公众中形象的塑造。在这样的高压条件下,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现在有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到中职院校当老师,住房条件困难,生活又很不安定,女青年教师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承担照顾双方老人的责任。每天忙完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回到家后还要为老人、孩子的饮食起居操劳,当夜深人静时,老人和孩子睡下后,自己又要开始做白天没做完的科研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

通过对江西30所中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调查显示:有91.6%的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其中40.5%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有59.5%的教师感到压力一般。然而,很多中职院校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压力,一味地给教师加大工作量、施加工作压力,使中职教师的心理和工作满意度处于一种高危水平,使得他们对教学的积极性下降,出现和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

3.中职院校招生市场化

为保证学校办学基本规模甚至扩大规模,许多中职院校强行将招生名额摊派给教师,教师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指标想尽一切办法去招生,通过自己的学生去招人,给学生一些回扣,有些教师在招生过程中用了某些手段,比如请专门的招生贩子,但最后产生纠纷,甚至吃上了官司。这会改变教师对学校的感情,同时改变了群众对中职教师的看法,使中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受到严重的影响。

4.中职教师教学积极性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学生认为可以不再需要老师,直接利用社会网络资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有些中职院校的学生根本就不学习,使得教师觉得教学没有意义,每天的上课就是为了应付,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对教学的情趣低落,没有了积极性。

面对现状,解决教师心理资本的问题刻不容缓,只有对教师心理资本进行优化才能更好地发觉中职教师的内在潜能,使中职院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中职教师心理资本的优化对策

1.优化中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对学生学习态度、信心、能力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二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应使教师本人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1)优化中职教师的学习培训。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人才竞争的激烈,中职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无法适应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加上中职院校学历高的教师不多,根据对江西30所中职院校的调查,仅有9%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91%是本科及以下的学历。为此,中职院校可以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综合测评,让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然后对症下药,聘请专门人才就此给予特殊的培训,这不仅使中职教师对教学更加有信心,而且还增强了中职院校的竞争力。

(2)优化教学评价活动——组织开展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无记名的评价活动。在许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很在乎别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评价,从中得到肯定。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如果是好的,教师对教学会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动力,更会将自己知道的知识授予学生;如果不好,教师会好好反省自己的不足,若自己知识面不够,就去拓宽自己的学识,若教学方法欠缺,就去参加教学培训,深造自己。教师的评价活动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院校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在无记名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会对同行有一针见血的评价,这样教师本身就能完全地看到自己有待提高的方面。

2.优化中职教师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中职院校的领导应该多关注学校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人际交往障碍。因为中职院校老师每天上完课就离开学校,和其他教师很少沟通交流,同事之间的关系陌生化、隔阂化,等到学校给老师发放奖金或补贴时,大家都斤斤计较,争得你死我活。学校的高层领导应该开通自己的信箱,经常和下面的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去了解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对学校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并且学校或者学院还可以经常组织大家开展集体活动,为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心理环境。

3.优化学校的奖励政策,提高教师积极性

作为在中职院校的教师,要面临各种心理压力。所以中职院校领导应该给予教师们更多的关怀、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增强他们的坚韧性,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得以健康发展。对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甚至超额并且高质量完成的教师要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在奖励上学校不应该吝啬,加大奖励力度,并且奖励的方式也应该丰富多样,比如颁发奖金、发放证书、评选先进个人、优先评选职称、增加休假,等等。这样才能调动大家教学、科研的积极性,让教师在学校能快乐教学、快乐生活。

4.优化院校发展愿景,提振师生信心

目前,各行各业竞争非常激烈,为此,每所职业院校不能好高骛远,画饼充饥,盲目地追求好的结果,应该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生源、学校规模、各种条件设施等等,制定适合自己院校、切实可行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愿景,并让教师们都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状况和愿景。愿景不仅仅只针对学校的发展建设,还要有对教师未来的美好愿景,愿景要做到人校结合,看得见、摸得着,让教师感觉“未来不是梦”。这样教师的信心会大增,进而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成果显著,让学校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结束语

总之,中职院校在这种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想要在众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培养教师的心理资本显得尤其重要。心理资本可以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激励和促进教师积极成长和自我发展,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这也体现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特殊的人文关怀,并最终提高学校综合的办校能力,走一条可持续发展、办学成本优势不失的新型路子。

参考文献:

[1] 李敏.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4.

[2] 李雪松.工作压力与高职教师心理契约: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7):66-69.

[3] 伍曙.关于心理资本管理的初探: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1,(1):124-125.

中职学生求职心理初探 篇4

的确, 中职学校的每一位同学, 都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与初中阶段很不一样的是, 他们在这里除了要进行必要的基础课学习以外, 还要接受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今后的两三年内中职学生要面临择业, 就业, 创业这样一些从未遇到过的人生重大课题, 而现阶段, 我们国家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来由学校和劳动部门包分配的做法已经成为过去, 今后, 同学们主要依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点, 结合市场需求和自己的职业理想,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 进行自主择业。这样的就业形势, 一方面可以为中职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开拓未来的职业生活提供很大的空间和机遇, 另一方面, 又对他们即将开展的职业生涯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面对复杂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职业, 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职学生可能会感到很茫然。由此, 我们知道, 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包含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生理、心理、观念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 即:“观念”和“开发”。

一、观念问题。

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 树立正确的理想, 是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做到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客观可能, 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

根据我校以往历届毕业生择业时的情况, 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1、在择业过程中, 专业背景的重要性逐渐削弱, 毕业生应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

例如:我学的是数控专业, 可对市场营销比较感兴趣, 在学校也选修过有关课程, 我可以向这方面转化吗?如果对营销特别有兴趣, 当然可以将其作为职场生涯的切入点。市场营销很锻炼人, 能让你迅速成熟。尽管该职位需求量大, 流失率高, 但入职门槛较低, 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很多CEO都是从做营销开始的。

2、中职生和那些高学历的毕业生哪个在就业上更具优势?

两者就业方向不同, 不能进行简单的对比, 事实证明中职生选择面相对较宽, 全国的大型企业, 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大型港口码头等都可能成为中职学生的东家。只要他们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看待就业, 不好高骛远, 也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3、未雨绸缪, 争取取得相关专业的等级证书, 为求职打好基础。

现在的职场看重两证, 一是学历、学位证, 二是职业资格证。中职生大多没有工作经验, 可通过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某一方面的职业素养, 这种未雨绸缪的作法很明智。但不加选择地考取各类证书不值得提倡, 还是应当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决定考哪些证书。

4、一些行业除了对人才有共同的要求如:

诚实、敬业和吃苦耐劳的要求外, 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如:亲和力、沟通能力、独特的见解、知识面广等等。许多窗口行业对人才的外形非常看重。

二、开发问题。

就是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发现、开发并根据自身潜力在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 合理配置、优化组合, 使学生从业而且乐业。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他的成就。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 我正在砌墙啊。”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 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 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 我不妨坦白告诉你, 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你可能很不喜欢你眼下的工作, 你从工作中得不到丝毫的乐趣, “简直烦透了!”觉得百无聊赖。但你要记住, 老板没有逼着你去他的公司上班, 领导也没有强迫你在他的手下吃饭。当初, 是你主动应聘到了这家公司;或者, 是你托了关系好不容易才挤进了这家单位。老板待你很刻薄, 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你当人才看。那么, 你就炒他们的鱿鱼好啦!如果你不想炒他们的鱿鱼, 就说明他们可能还没你说的那么可怕, 那么, 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具体的做法就是:爱你眼下的工作!作为中职学生, 应该站在老板或领导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 你挣人家的钱, 拿人家的薪水就得给人家一个交代。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再从自己的角度想一想, 如果你想做一番事业, 那就应该把眼下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 应该有非做不可的使命感。中职生也许认为自己志向远大, 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 而不适合做具体、琐碎的小事。可是, 他们有没有想过, 如果连这些琐碎、具体的事情都做不好, 又怎么可能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呢?

总的说来,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 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一个人的工作, 就是他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 全操纵于这个人之手。一个天性乐观, 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 会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 并怀着浓浓的兴趣。假使你对工作, 是被动的而非自动的, 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的督促之下一样;假使一个人对于工作, 感觉到厌恶;假使他对于工作, 没有热忱和爱好之心, 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爱, 而只觉得其为一种苦役;那他在这个世界上, 一定不会有很大作为的。

此外, 中职学生应加强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 因为这是成就大事业的必要条件。许多人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工作。他们把工作视作取得面包、乳酪、衣服、公寓的一种讨厌的“需要”, 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他们不把工作当作一个锻炼能力的东西, 一个训练建造品格的大学校。他们不懂得, 工作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最优良的品格, 让他们在奋斗、努力中去发挥出他们所有的才能, 去克服一切成功之障碍。工作对于他们只是一种苦役。他们不懂得毅力、坚忍力, 以及其他种种高贵的品格都是从努力工作中得来的。一个人抱怨、鄙视自己的工作, 他的生命决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

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矫正 篇5

华容县职业中专 高扬

一、问题概要

周洋,男,17岁,身高1.78米,中职高二,计算机专业班的学生,中职入校,成绩中下,屡屡逃学、旷课,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课,经常讲话,影响老师教学,同学学习,并且故意和家长作对,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他很失望。对班上的活动他漠不关心,不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但是,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很想成为一名足球队员。

二、背景描述

周洋的父母,治河镇的菜农,小学文化。

16岁的花季,谁会没有理想?周洋的初中成绩较好,他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球星,成为社会的焦点,同时能为中国足球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在班上发动同学,组织足球队,不断的努力训练,常常在下午放学踢球,他对足球的喜爱已经达到疯狂的程度,多次因为踢球忘记吃饭,上课总提不起精神。放学踢球踢到天黑,回家浑身疲惫,功课不做,倒头大睡。成绩由中等滑到末等。临近中考,班主任心里很着急,多次与他交谈,建议他暂时别踢球。两三天后,他又忍不住了,偷偷地又踢起了足球,班主任知道后,不允许他踢球,为了躲避老师,他居然到校外踢球,班主任知道后,严厉批评了他,并多次在班上严重警告。周洋觉得班上的老师和同学都瞧不起他,产生了自暴、自弃、自卑感,开始放弃学习。班主任把此事告诉他的父母,父母听了很生气,极力反对他踢球,天天逼着他学习,而且藏起了他的足球,鞋子、衣服等。家长、老师管教越严,周洋旷课、逃学的现象越严重。老师、父母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大家对他失望极了,渐渐的,他成了老师父母的眼中“刺”。

三、案例分析

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空前的高涨,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逆反心理”的产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与一切外在约束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周洋的表现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现。从而让他形成了自暴、自弃、倔犟的不良性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们的独立意识与日俱增,要求摆脱老师与家长的欲望越来越强,他们要求独立地决定和处理个人的事,独立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可见,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他们,如果老师家长对他们的独立意识不理解,并对他们采取讽刺、挖苦、包办、不信任甚或粗暴的态度,他们就会用“犟到底,硬到底”的逆反行为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尊严。据我了解,周洋想在体育方面发展,从小理想是成为一名球星,所以他认定他的行为是正确的,当周围的人劝他时,他总是认为别人在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处处在与他为难。老师在阻止批评他,父母在唠叨打击他,最终让他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能不能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反思一下呢?

四、解决措施

1、加强情感交流,消除敌对情绪。

老师应以情感沟通为突破口,抓住学生心理敏感的特点,在他们有困难、有苦恼、情绪低落时及时给予温暖,当学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温暖,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重新思考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做法,并因老师的关心而受到很大的鼓舞。

一次,我对他说“在一个新的班级,每个同学的档案在老师的脑海里都是一张空白的纸,过去的好与不好,这里都没有记录,以前的一切,只能代表过去,明天的辉煌,必须从今天开始书写,有什么事可以与我聊聊,好吗?”他愣了半晌,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事后,他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你那天跟我谈的话,我已记在心里,我将用行动来证明给你看。”他开始信任我,并主动与我交谈。

2、挖掘闪光点,培养特长。

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长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及时发现、随时捕捉这些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

在校运会上,周洋获得四个第一名,在总结班会上,我大力表扬他在体育方面的特长,为班级增了光,这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根据他的特长,我任命他为体育委员,使他重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同时也感到老师、同学的信任。他开始与同学们一起开展活动,开始融入到班集体中了。

3、给予鼓励和温暖

他和我的交谈越来越多,他说:“我对自己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曾经多次努力,成绩还是没有一点进步,一次次的失败,已让我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我说:“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努力之后,和以前比较会有进步的。” 在生活上,我也很关心他,他的鼻炎经常的发作,我常常留意报刊杂志,发现好的医疗方法会及时给他介绍。一次,我听朋友介绍有一种鼻炎操很有效,我专门请教了专家,学会后教给了他,他的鼻炎有了明显的好转,他非常感动,学习的劲头也更强了。

五、辅导效果

周洋在学习上主动、上进了,自信心完全占据了上风,彻底改变了他“犟到底,硬到死”的逆反心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全班第二,操行评分达到了优秀,和同学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在学习和生活上,他还经常帮助别的同学,同时还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现在他还自学了计算机的其他课程,成绩不断上升,活动课时间,他经常出现在操场上,锻炼身体,参加比赛,成了全校有名的活跃分子,也成了全校的焦点人物。父母听到了他的变化,也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篇6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中职生实际,分析了不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有效提高教育学生的效率。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为典范,犹如恒星吸引行星,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亲其师而信其道”,以高尚引发高尚,以诚信培育诚信,以心灵赢取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丝丝缕缕,薪火相传,把大写的人字镌刻在学生心坎上。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心理扭曲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春叛逆期”。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有些人认为职业学校就是痞子学校,看不起职业学校。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考的落榜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分。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地位日见低下。从社会、家庭等层面上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大多数学生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发易发,并且日益复杂,各种情况层出不穷。他们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职业学校班主任更要恰当地把握住教育的方法与艺术,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一、针对后进生的自卑心理——挖掘闪光点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偏低评价,或者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自卑心理在后进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日常工作中,作为班主任,笔者努力发掘学生品行中的闪光点,多让他们参加活动,及时给予肯定并予以鼓励,不断强化这部分学生的正确行为,使之逐渐摆脱过去的不良行为,重塑信心。

07届有位学生赵某,个子小小的,眼睛小小的,平时不爱说话,做任何事情都不积极,上课也无精打采的,成绩也很不理想,感觉他好像活在另一个世界似的。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在对他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后,第二学期开学,因为他家人把他名字改了,笔者就找他谈话了,问他:“你这学期为什么改名字啊?”他告诉笔者说是家长刚给他改的。又问他改名的原因,他把头低得很低,不好意思地说是因为以前表现不好。于是笔者告诉他:“看来你的父母是用心良苦呀,给你改名字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你能改头换面。你有这个愿望和信心吗?”他怯怯地说“有”。于是笔者把卫生小组长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职务交给他,并鼓励他:“别小看值日,一次打扫干净容易,每次都能干净就不简单,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笔者的信任使他的信心提高了。整整一学期,他们组的卫生打扫得都很干净,而且组员都很团结。学期末还给他评了三好学生。当然,他的进步也不是一帆风顺,当有同学乱扔垃圾或组员不配合时,也有情绪波动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笔者会及时找他谈心,及时肯定他的工作和进步,同时多与家长联系,告诉家长他的进步,征得家长的配合。经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该生一步步改掉缺点,最终顺利毕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老师应努力发掘学生品行中的闪光点,并能够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使之有信心摆脱过去的不良行为,摆正人生观。所谓“述人十过不如奖之一功”用在当今职业学校学生身上,会事半功倍。

二、针对中等生的无为心理——开启动力点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处于中间状态,他们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我感觉较良好,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平时上课也不捣乱,也不积极参加活动,永远报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当然这样的学生也最容易离开老师的视线,被班主任老师所忽略。

10届5班刘同学刚进班时,不是迟到就是踩着点进教室,轮到自己值日也不例外,更别说对班级事务了,任何事情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笔者就找她谈话,跟她谈做人,谈人生,谈年轻人应有朝气,谈现代社会人与人合作的能力等。笔者还经常与她妈妈联系,她妈妈也跟笔者说,这个孩子好像没有性子,任何事都不热心,也不知该怎么办。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笔者有意让她担任了小组长,让她负责本组作业本的收集工作。在她干得很不错时,笔者对她说:“看不出来,你很有管理能力嘛!”她也感觉到了大家的认可,工作更积极主动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笔者又让她担任一门课的科代表,负责这门课的作业收集工作。有了前面的经验,她干得也不错,性情也开朗了许多。后来有时还主动承担班级的一些事物。

这个案例说明,对待这部分学生,最好与他们采用“无意识”的谈话艺术,这种谈话“温而励,威而不猛”,学生能欣然接受。当然,还是要多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谈心,效果会很好。

三、针对优等生的自傲心理——找出自省点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每个班级都会有个别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老师的印象中,这类学生上课自觉听课,积极参加活动,能安排和管理好班级事务,是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得力助手。

07届的苏同学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自理能力很强,管理班级也较出色,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成绩也很不错。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他太自信了,经常在笔者面前说这个同学这方面不行,那个同学那方面不如他,很是自负。他的这种行为换来的就是大多数同学渐渐地在孤立他,他还不在意,反而认为同学是嫉妒他表现好,沾沾自喜。笔者不能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借着与他谈话的机会,先肯定了他工作的成绩,也没批评他不团结同学的问题,只是告诉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边的,举一些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与他沟通,让他意识到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缺点,这样不利于他工作和与同学相处,而且让他知道,作为班干部,同学们也同样会拿着放大镜来看他的缺点的。经过提点,他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对笔者说:“老师我以后会注意的,谢谢您!”经过一段时间,笔者发现同学与他的关系融洽了很多,他的工作也更出色了。endprint

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帮助他们自警自省、自我约束。与他们谈话时,要多用暗示的言辞、含蓄的语言指出他们的自省点,让他们能很快、很明确地领会到老师的意图,正确评估自己,及时扬长避短,认准目标,继续奋进。

四、针对犯错误的心理——激发内燃点

有部分学生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或接触了比较差的同学,或是受家庭变故等原因,过度放纵自己,无约束。其实他们内心是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但又控制不住,不能改正。

10届有名张同学,是从一所职业学校转来的,刚来时,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浑身上下都是缺点,简直不可理喻”,打架斗殴、吸烟喝酒、上网等无所不为。班里大多数同学比较反感他、排斥他,他也无所谓,依旧是我行我素。任课老师对他也没有办法,笔者也被他搞得头疼。后来与一位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谈到这名学生,他送给我八个字:“慢慢观察,支持信任”。

慢慢地,笔者发现,他很直率,不撒谎,哪怕犯了错,也不会刻意掩盖它。有一次一名同学反映张同学在宿舍吸烟。笔者问他时,他丝毫没有犹豫,甚至有点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吸烟,我吸了两年多了”。看着他这副样子,笔者是心里非常气,但还是和他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知不知道,其实你挺诚实的,能够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做到的。”本来他也许已做好准备接受笔者暴风雨般的指责与批评,听笔者这样一说,他反而懵了,很茫然地望着笔者。笔者抓住他表情变化的瞬间,避开主题补充了一句:“希望你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能诚实地告诉老师,希望我们俩能成为朋友。”从那以后,笔者一直仔细观察他的变化。很快,有一次,放学时他在校门口与别的班的学生发生冲突,对方扬言要打他,当然,他也不甘示弱地说要准备约社会上的朋友来回敬他。第二天早上他冷静下来后,来到办公室找到了笔者,把他准备约朋友打架的事告诉了笔者。笔者当时心里很是欣慰,很感谢他能把我当成朋友、知己,同时又赞扬他又一次迈出了诚实的一步,并抓住时机帮助他分析整个事件,权衡得失,利害关系。他听得心服口服,随后立即打电话给要帮他出气的朋友们。当然笔者也同与他发生冲突的学生的班主任沟通,避免了一场打架事件。事后,笔者表扬了张同学,他很感动。慢慢地,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他开始正视自己身上的缺点,并努力改正。半学期后,张同学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自信心也逐渐增强,身上的缺点也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后来顺利地完成学业,步入工作岗位。

针对班里个别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平时都与什么人交往,做到知己知彼,然后找对时机、运用合理的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生活中的小事,以点带面,捕捉学生情绪。班主任可采用横向和纵向对比的谈话形式,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哪怕是一点点闪光道理,及时引起学生反思,增加其改过的信心,只要是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的道理,都能起到教育、引导的目的。

教育有时需要和风细雨,有时需要狂风暴雨,有时需要阳光雨露,有时需要良言苦药。惊醒迷途者,唤回痴迷者;激励上进者,鞭策后退者。这就是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使命。

读懂学生:中职学生心理研究 篇7

编者的话:

读懂职校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阶梯,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读懂职校学生心理,就是要读懂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蕴和实质,以积极为价值取向和发展主线,树立“为积极而教、与阳光同行”信念,用心培育积极心态、培植积极心智、培养积极心灵,增加积极心流、增进积极心语、增强积极心力,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有心人”和开拓者,加快实现消极职业教育向积极职业教育的转型转变。

2016年1月25日,在江苏理工学院召开了主题为“读懂职校生心理,做积极职教实践者”的积极职业教育论坛,共有23位专家、代表做专题报告或主旨发言。本刊选登部分专家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把心理效应引入中职语文课堂 篇8

(1) 基础差。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差异性越来越大, 学生入学起点较低。一些学生连基本字词都不能很好地掌握, 作文中错字连篇, 甚至读不成句。

(2) 能力低。很多学生语文的学习习惯不好, 基础薄弱, 素养不够高。如在班会活动或就业应聘时, 许多学生站在前面扭扭捏捏, 说一句话真是等到花儿也谢了。

(3) 态度不端正。有很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 认为来职校只要学好技术就行了, 基础课不用学。甚至部分学生家长也持这一观点。

而语文是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 在其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文作用与学生学习现状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作为语文教师, 如何挖掘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 使学生学有所获, 使教学更有其现实意义, 已成为职教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在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引入心理效应,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南风效应。

寒冷刺骨的北风与风和日丽的南风比威力, 最终以温暖的南风获得了胜利。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也要讲究方法:如果你对学生采取高压政策, 动辄怒骂, 甚至背书、罚抄作业等这些简单强制的教育方法, 只会使你的学生将“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循循善诱, 积极引导, 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 达到你的教育目的, 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表现在语文课堂上:首先“备学生”。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 循序渐进, 切忌好高骛远。教师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 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 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这样才能使他们感觉“跳一跳够得着”, 从而不至于完全放弃。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建立在心心相印上的。”其次“备活教材”。语文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 有着无法割舍的实用价值。因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 我在讲《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时,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人物, 从而体会中国留学生的不卑不亢、自尊自强;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让学生讲水浒故事, 从而体会官逼民反;讲求职应聘, 让学生模拟现场招聘, 等等, 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其次“备作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布置作业, 要让学生有所收获, 难度要合适。太难, 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 学生又会随便应付了事。

二.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 在你请求别人时, 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 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 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 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表现在语文课堂上, 我采取循序渐进, 逐一攻破的原则。如第一次说话课, 我先拿来一幅兔子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有关它的知识或成语、故事, 学生先是一惊, 又马上活跃起来, 一口气说出许多, 课堂气氛就渐渐活跃起来了。就这样开始了说话课的教学, 学生们一开始便觉着说话并不难, 而且还很有趣味。随着说话课的进行, 说话无论在形式要求还是内容把握上都逐渐增加了难度、深度, 由片言只语的说, 到介绍事物, 叙述事件, 描写人物, 阐明见解;由有准备的发言到即席演说、辩论, 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也是保持兴趣所必须的, 因为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喜新厌旧”的, 这个“新”就是指有一定难度、深度的经过努力又可以掌握的新知识。

再如口头作文训练的顺序也是先易后难, 刚开始让学生审题之后口头谈一下作文的立意构思、谋篇安排、主题思想等, 并让其他学生评析, 作合理的修改补充;然后再进行片断口头作文训练。如学了小说中的外貌描写显示人物性格后, 就让学生作口头的外貌描写;最后要求学生不论作说明、叙述、议论都要出口成章。

先得寸再进尺, 往往能实现目标。明代洪自成也曾谈到这个问题, 他在《菜根谭》中说:“攻之恶勿太严, 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 当使人可从。”

三.留面子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 留面子效应的产生, 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拒绝别人的大要求的时候, 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别人, 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 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愿望, 会感到一点内疚。这时, 为了恢复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也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 便欣然接受了第二个小一点的要求。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需要布置许多的作业, 但是中专生较易过早地步入偏重专业学习的歧途, 对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产生了厌倦感, 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 就注意运用了“留面子效应”。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先给学生比平时多的题目, 等学生有所反应的时候, 装作让步的姿态说:“那这样吧, 你们可以选做里面的一些题目。”这样, 学生不仅不会埋怨语文课作业比较多, 反而感觉是老师理解他们的学习压力, 作业的效率也没有降低。同时在课堂上, 我要求学生先读好课本, 再去阅读课外读物, 有了一定积累, 想写了随时写, 作文课写不出规定题目, 就把平常写的搬过来。先写好个人, 再写他人, 先写好真实, 再学会适当虚构, 先写好熟知的东西, 再深入到社会, 先求文字通顺、简朴, 再染文采, 先写足字数, 再学会布局谋篇, 作文能引用课内素材的尽量引用, 课外不限制学生阅读自己想读的健康读物, 甚而与学生在节假日互送明信片、写信问候、写心理话等。

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 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 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让语文课肩上的任务过于沉重, 给语文“减肥”, 更彰显语文的魅力。

四.禁果效应。

所谓禁果效应, 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 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使更多地人参与或关注。有一句谚语, “禁果格外甜”, 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中专生处在特殊的发育期, 好奇心强, 逆反心理重, 常会出现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启示我们, 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 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但相反我们也可以积极地利用禁果效应, 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在学完莫泊桑的《项链》后, 我希望学生开拓视野, 能继续欣赏法国的一部文学巨著《基督山伯爵》, 但这是一部长篇小说, 如果作为作业布置, 肯定没有几个学生会看, 于是我故作玄虚的说:“同学们, 我这里有一部小说想推荐给你们看, 但这部小说太长了, 你们肯定没耐心看完, 因为连我都没有办法看完, 看来你们就更难了, 算了, 不说了。“好几个学生请求道:“老师, 你告诉我们是什么小说吧?”我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 把《基督山伯爵》这个书名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兴奋起来, 纷纷表示:老师, 我们用一个星期, 不, 半个星期就看完。“那一个星期后, 怎么证明你们看完了《基督山伯爵》呢?你们敢交一篇读后感吗?”“交就交, 谁怕谁?”在一个星期后, 大部分学生就写出了一份份有自己独特体会的读后感。课堂上, 我装做甘拜下风, 说:“同学们, 你们真的太厉害了, 比老师还有耐心, 你们太让老师佩服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盎然, 积极性高涨。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现状及对策 篇9

1. 文化基础薄弱, 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由于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 致使招到的学生, 大多都是中考被淘汰的, 有的学习成绩较差, 有的学生在初中就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

2. 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偏差较大

生理上早熟, 知道谈恋爱, 16岁的人已有20岁的生理情景;心理上幼稚, 不知为自已的前途担忧, 不知关怀他人, 不知为家人和社会负责任, 管不住自已, 16岁的人只有14岁的心态。

3. 学生生源复杂, 教学难以兼顾

目前, 有些职业学校不但招收了初中毕业生, 而且还招收了很多辍学在家多年的孩子。

4. 学习上普遍表现出不自信

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遇到的挫折较多, 因而在学习上表现出不自信, 这也是中职生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5. 来自农村普通家庭, 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

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特别是农村留守少年, 有的留宿亲朋好友家, 有的是由爷爷奶奶代为照料, 有的甚至无人照看, 独自一人生活和学习。

6. 普遍希望早就业, 但又缺乏信心

目前,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用人单位培养技术人才, 学校和学生本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有些学生对自己不自信, 担心自己不能承担复杂的工作任务, 担心自己缺乏融入社会的能力。

7. 性格活泼, 个性鲜明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对文化课学习缺乏兴趣, 但生性活泼、比较好动, 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 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他们也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 也渴望取得进步。

8. 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相对舒适、安逸, 家长的过度呵护以及学校的疏于教导造成了他们心理承受力较差。

9. 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日益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之间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日益膨胀, 在女学生中尤为明显, 她们往往追求时髦, 赶新潮, 很多学生的追求已远远超出自身家庭的承受能力, 在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下, 会诱使学生铤而走险, 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往往会让学生和家长追悔莫及。

1 0. 教育方式不适应青少年学生

目前, 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仍以教师的权威教育为主, 不尊重、不听取学生的辩解和质疑的较多, 有时甚至会被认为是对老师的不敬。我们认为, 这是传统的封建式的家长制教育, 这种现象对孩子的独立能力危害很大, 对青少年学生自尊的形成极为不利。

二导致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产生的原因

1. 主观原因

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不良行为习惯致使在实施时会产生某种方便。意志较薄弱, 好奇心比较强。

2. 客观原因

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环境复杂, 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重, 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因素:首先, 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其次, 办学条件落后, 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三管理对策

1. 正面引导, 唤回失落的自信心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应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只有从“育人”的最终目的出发, 注重情感教育, 让他们感到师长的慈爱和温暖, 才能使他们敞开心扉。

2. 激发专业兴趣, 憧憬未来职业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 部分学生无心向学, 经常迟到、旷课、不做和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厌学现象, 都是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 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使学习动机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

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激发上进心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作为学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必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中职教师职业心理压力与调适 篇1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与此相关的是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多年以来全社会都把目光投向普通教育,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录用、选拔、职称晋级、评价教师时, 都以升学率作为一把重要的标尺。此时的中职教师处于很尴尬的地位, 家长不重视, 学生不懂事, 社会多轻视。可以这样讲重点高中的教师只要一门心思搞好教学就可以出成绩, 而中职教师教育的对象大多是中考受搓、学习兴趣不浓、意志品质薄弱, 甚至是有很多陋习的学生, 初、高中时是每个班级几个人, 而现在是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了职业学校。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要教好课程外, 课余时间还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才能跟上专业的发展, 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管理学生, 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类课堂内外的突发事件。

从心理学角度看, 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变化导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一般说来, 过度压力和持续存在压力会严重干扰心理和生理机能, 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中, 更加多疑敏感, 并伴有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涣散, 兴趣爱好降低, 精力减退, 不愿与人交往, 睡眠障碍等症状, 极大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多, 他们的苦衷更难于为外人所了解, 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更要有一些独特的技巧。而一旦当他们的苦心不被学生所接受, 不被家长、以至社会所认可, 工资待遇又很低, 那种失落感, 那种挫败感, 往往会更加强烈。

目前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所以如何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当今社会重要的问题。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这对教师造成了危害。如何减小教师的这种压力, 是解决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

2 学校角度

2.1 改进学校的管理模式, 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我认为学校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模式:坚持“两全”, 追求“三个最佳”, 做到“四个到位”, 着力实现自主式管理的优质高效。该模式包括科学完善的管理网络、完整的系列化管理制度、健全的考核评估体系、有效的学校内部激励机制, 同时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坚持“两全”即坚持全员管理, 全过程管理;追求“三个最佳”即通过管理力争达到最佳教学秩序、最佳教学效果、最佳社会反响;做到“四个到位”即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激励到位。现在我们学校就做到了有什么事情全体教师参与, 所有事务公开。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学校不仅仅只是学生学习的地方, 更是教师发展自己的场所, 其宗旨是以课程改革为内容, 转变教师观念为重点, 培养教学科研能力, 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让教师之间相互讨论, 在讨论中吸取别人的优点, 摈弃自己的缺点, 然后总结一下自己以前的工作, 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当然这就要求学校为老师提供发展自己的一个平台, 肯定教师的价值,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扫除因不合理的管理而带来的压力。由于职业学校的技能教师缺乏, 近年来有十多名年轻的教师参加了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学习在专业技术上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收获, 成为在教学第一线的骨干。

2.2 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 为教师排忧解难

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教师, 才能应付日常工作, 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高素质的下一代。当今社会发展很快, 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压在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严重的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我认为学校在管理上应加强人文关怀, 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 为教师排忧解难。具体做法有: (1) 指导教师有效驾驭心理压力的方法, 增强其心理防卫能力; (2) 引导教师合理思维, 多进行正向思维与客观思维, 改善人际关系, 减少冲突与矛盾, 减少消极情绪; (3) 鼓励教师多参与群体与社会活动, 扩大心理交往空间; (4) 鼓励教师在繁忙中求休息; (5) 协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空间。学校和教师的互动, 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和保健, 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为此学校成立了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游泳队, 利用课余时间活动。每周举行一次小型比赛, 每月一次大型比赛。每学期还和其他学校进行友谊比赛。不但老师的身体健康了而且精神面貌也会有所改观。

3 教师自身

3.1 正确认识自我

教师一定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展现自己, 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 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扬长补短, 我们不是经常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根据自己个性特点, 采用灵活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策略, 以化解职业适应障碍, 提高工作效率, 如依据自己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处事主观、迅速还是民主、松散等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风格。

3.2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

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 肯定会遇到一些压力。当这种压力对自己的生活构成伤害时, 教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及时的调整心态和情趣, 让自己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在工作和生活的同时, 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 通过运动、与人沟通等方法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锻炼自己的意志, 增强感受及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3.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目前这个社会, 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能力, 更好的职业精神。时代的步伐在进步, 教师也要进步, 在工作之余也要不断充电、学习, 牢固地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与意识, 学校不仅仅只是老师工作的地方更是老师学习的地方, 把学校作为自己的学习之地, 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 对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重新的整理, 及时的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改正, 有效地促成专业潜能的发挥, 缓解工作压力。

3.4 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

缓解工作上带来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人沟通。沟通的好处有两点:既能很好的了解别人又能从对方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能认可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 吸取别人的意见, 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一定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与别人沟通时要坦诚、友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样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 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

当然, 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要求长期不懈的努力。教师的职业压力不可能完全消失, 也许目前教师的工作压力得到了缓解, 又会有新的压力产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真正认识到教师的压力, 从而有效地进行缓解,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只有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的教育对象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我们社会的主体才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 我们这个社会机制才能更好地运行。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中职教育应运而生, 改革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 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回顾一下近期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们就不难发现, 在教育转型期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教师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显见, 这些冲击加之显性的课时量和大量的隐性工作量, 无疑给广大教师增加了超负荷的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面对教师的困扰和压力, 应该高度重视, 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 让老师能够更好的工作, 获得更好地发展。

浅析中职学生现状的心理原因 篇11

关键词:心理健康 中职学生 心理问题

社会在飞速前进,经济在快步奔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和谐环境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优越的环境,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阴影。相比之下,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更突出更典型。

中职学生出生在雨露中,成长在阳光下,不愁吃不愁穿,本应是无优无虑的少年,为何会出现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这种局面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家长期望值高造成学生精神压力很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有各类好学校淘汰下来的学生;有迷途知返的青少年;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因考试发挥不好而死爱面子不肯走普通高中的自费而来职业学校。这样的来源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学习的反感:底子薄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底子好一点的学生则是对周围环境不满,说白了就是认为自己高才低就了!本来没有考入重点学校心理就难受,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问题严重

家应该是孩子依靠的港湾,是孩子心灵的归宿。但“家”对于许多中职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抚养孩子的重任落到一个人的肩上,为了能让孩子有同样的生活条件,父亲(或母亲)不得不起早贪晚的劳作,为孩子创造优厚的物质条件,但孩子的精神家园也很重要啊!不及时教育、引导孩子健康的发展,那么孩子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难免会出现偏差。

3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信心不当,大多数学生自信心不足或自信心膨胀

父母的宠溺和家庭条件的优厚造成了学生的错觉:父母能为我解决任何事情,“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我得不到的”。这和前面所说的祖父母的宠溺是同样的道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让学生习惯于一切依赖父母,自己没有任何解决、处理事情的能力,经历不起任何小的挫折。一再的顺利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只会觉得天塌地陷,好象自己的末日一样,寻死觅活来求得解脱。单亲家庭、孤儿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因为缺少关爱或物质而缺乏自信心,老师和家长正确教育能引导这些孩子走出阴影。问题最多的还是部分被重点中学淘汰下来的学生。他们持有“我们不如重点中学学生成绩好,没有他们出路好”的观念。甚至有些学生破罐子破摔,作为一个好学生也很难被社会承认,索性就作个坏学生吧。殊不知,条条大路通罗马啊!我所任课的班级很多学生都问我:“老师,我们不能和高中学生一样考学吧?”“我们以后的工作肯定不如普高学生好吧?”“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普高学生吧?”……话里行间透露着他们矮人一截的心态,进入职高学习仿佛是他们的耻辱似的!人常说“是金子在哪里都是发光的”,那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努力同样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重点中学的学生倦于学习,不走正路,终究会成为无所作为中的一员!

4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接触社会面大,处理不好与社会、同学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高中有一部分学生是迷途知返的少年,在社会中沾染了不少恶习的他们想给自己再一次的机会,于是他們背着书包来到了课堂中。老师、家长耳提面命的就是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在社会中闲散惯的他们哪里坐得住板凳,哪里受得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社会中的风气带到了课堂中,让一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学生觉得他们是“神”,盲目的崇拜让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更是了不起的人物,就这样不仅贻误了自己,也污染了一些纯洁的学生。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很多,中学生又没有明确的世界观,社会的黑手便抓向了纯洁的学生。而现如今对网吧的管束力度不大,有很多的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打游戏,整天沉浸在网吧里,对现实和网络虚幻世界分不清楚,对暴力游戏很崇拜,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追求使他们追随社会不良青年而去,失去了学生本来的面貌!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提供青年学生成长的空间。社会中的恶习带到学校中来,必然会影响学校的良好风气。

青春期的男女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单亲和婚姻不如意家庭的子女,渴望得到关爱、得到异性的认可。在父母婚姻失败中,他们想创造超越至亲的那种爱情,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情感的困惑。

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我认为:青年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使他们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好处。中等职业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作为师长的我们也应该深刻的思考一下,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失误,如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还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其次是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全体动员起来,才能更好的实施心理教育,进而促进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已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挑起这副担子,而且不能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心理教育、素质教育转化。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

[2]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篇12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 学习不求上进 ,凡事无所谓。中职生中大部分是普通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前途不抱太大希望。具体表现在干什么事都没有信心,缺乏自信心和勇气。

2. 自我意识过强 ,遇事消极对抗。个别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世界, 渴望别人靠近自己,理解自己,但又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形成特有的“心理闭锁症”,甚至造成社交障碍;有的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有的不讲卫生、爱随地乱扔垃圾, 对师长不尊重,说话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3. 情绪波动 ,喜怒无常 ,容易冲动。遇事不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感处于大起大落、彼消此涨的两极状态,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自我。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生活行为习惯,做人做事准则的走偏,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溺爱袒护,管教过严,简单粗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当, 缺少健全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弊端,如,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演练;重优等生轻后进生等做法。或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造成中职生找工作难,导致他们产生悲观、厌学甚至辍学的念头,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3.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使得许多正处于厌学情绪下的中职生在虚拟社会找到了“乐趣”。缺乏成人合理正确的引导, 迷失在虚拟网络的生活和娱乐中, 难免会有一些不健康的精神污染, 这对中职生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抚慰和影响。

4. 学生生理变化的影响。中职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导致心理上的突变。这个时期的中职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 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丰富,对异性关注上升,但行为往往带有盲目性、冲动性,不善于克制。当他们带着简单的心理去审视周围的一切时,却发现是那么复杂,难以平衡,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困惑。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 解放思想 ,更新理念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所有成人都要把自己作为青少年的心理教师或心理辅导员, 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面对中职生,家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 家长要经常性地和他们尽心沟通和交流, 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只有三者紧密联系, 学生才能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健康地成长。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由于职业类学校的特殊性, 学校更应发挥隐性教育资源,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容,使学生增强参与意识,增加相互交往的机会, 在交往中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性格。

3. 建立和完 善学校心 理健康服 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心理纠偏、康复需求。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信箱等。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职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 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中职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4. 对学生开展心理普查 ,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一般情况下,新生入学后3周内进行心理测量, 然后将其结果按轻重分类装卡,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重点咨询,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监测或采取辅导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电力市场与市场营销下一篇:特征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