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信息职能

2024-11-06

情报信息职能(共4篇)

情报信息职能 篇1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加强情报信息职能, 开展情报信息工作, 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许多国家的国家图书馆都在大力开展情报信息工作, 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藏书中心, 还是全国性的情报信息中心和研究中心。近年来, 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较大地发展, 图书馆在情报信息的观念意识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和提高, 情报信息资料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与图书馆工作相比, 还存在着情报信息服务的水平较低、社会效益不明显、很少有人对情报信息进行系统研究等问题, 使得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用600万美元引进的10万种图书、2.5万种期刊中, 有70%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文献利用率有的不到5%, 最高的也不到30%, 这说明了图书馆强化情报信息服务已势在必行。

一、充分认识强化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的重要性

情报信息职能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现代社会通讯技术发达、信息生产量大、内容庞杂, 情报信息资料在激烈的竞争中意味着机遇和发展, 谁最先获得了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谁就会在竞争中占领优势、掌握主动权。因此, 图书馆不仅要保存图书馆情报资料, 还要加强情报信息服务, 发挥情报信息职能。首先, 情报信息需求的全方位化和综合化。读者 (用户) 对情报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书目信息, 已扩展到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保障, 开展综合性情报信息导航服务业务。其次, 情报信息需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读者 (用户) 的情报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提高, 使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服务, 而是希望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能通过网络来完成。其三, 情报信息需求的层次化和微观化。面对众多的情报信息资源, 读者 (用户) 需求的仅是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 情报信息趋向微观化。同时, 不同的读者 (用户) 群体的利用需求, 也使得情报信息需求显现出层次化的特点。其四, 情报信息需求的集成化和高效化。读者 (用户) 的情报信息不再满足于一般性基础服务, 而是要求对情报信息进行更高层次地开发, 将各个信息的单元集中起来加以利用, 对情报信息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切实执行图书馆情报信息导航服务的开发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读者 (用户) 接受服务, 利用情报信息资源来指导客观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信息导航员为读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身属性, 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情报信息有价值的知识点及情报信息资源的原貌, 不做人为修改、添加, 保持情报信息资源的原始客观。

2. 持续性原则。

情报信息导航服务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在知识经济社会, 读者 (用户) 信息导航服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结合以及局部和全部相结合, 创新服务模式, 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协调性原则。

创新是系统内之间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包括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人员素质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等, 各要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要想让传统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形式、信息导航服务形式和服务对象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就要充分协调好各个环节和要素的关系, 发挥系统功能的优势。此外, 在积极发展网络信息导航服务的同时, 还要兼顾传统信息导航服务的拓展。

4. 适用性原则。

图书馆加强情报信息职能, 应符合以读者 (用户) 为出发点的要求, 根据读者 (用户) 的知识结构、认识规律、思维能力、适用习惯等来创新服务, 一切围绕着解决读者 (用户) 的实际问题来开展。

5. 特色性原则。

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有特色, 应针对个性化的信息读者 (用户) , 创新出有特色的信息导航服务。在信息内容的加工和处理上, 应尽可能地贴近和适应个性化读者 (用户) 的知识结构、智力储备和利用信息的环境, 针对读者 (用户) 所要解决的问题, 提供参考答案。

三、强化图书馆员的情报信息意识

情报信息意识是指情报信息这个客体在人们头脑中的集中反映, 是人们对情报信息的一种价值取向, 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但对情报信息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 导致我国情报信息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社会情报信息意识薄弱。因此, 要发挥图书馆的情报优势, 关键在于从整体上强化图书馆员的情报信息意识, 提高图书馆员的情报素养。

1. 信息产品意识———把文献资料视为一种具有文

化价值、经济价值, 可以进入流通领域的情报信息产品;充分认识到情报信息事业不仅是一种文化事业, 还是一种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作用的知识产业。

2. 信息开发意识———衡量一个图书馆的价值标

准, 不是看其馆藏资源的数量, 而是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 即对情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于对情报信息资源的收藏保管。

3. 社会化意识———大图书馆情报信息意识。

现代图书馆的根本出路在于图书馆信息工作的社会化, 这也是现代图书馆的特征之一, 主要包括情报信息工作的网络化、协作协调、资源共享、面向社会服务等。

4. 读者 (用户) 第一的意识———读者 (用户) 对图书

馆信息的要求, 是推动图书馆信息工作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主要表现为读者 (用户) 本位意识、主动服务意识以及与读者 (用户) 使用意识。缺乏读者 (用户) 第一的意识, 实质上就是缺乏情报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1].苏那嘎.图书馆的管理.北京:远方出版社, 2007.4

[2].苏新宁.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4

[3].郑俊生.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热点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3

从公开信息中收集情报 篇2

2006年6月30日,人高马大的德国和技巧娴熟的阿根廷遭遇世界杯V4决赛。当足球解说员声嘶力竭讨论着胜负究竟是“比心理”还是“比技术”时,德国人在悄悄演绎着全新点球决战的含义:比情报。

德国队在经历120分钟的残酷角逐后终于1比1逼平阿根廷,将对手拖进点球大战。

此时,德国队门将教练科普克把一张神秘的纸条送到莱曼手上,每当本方队员罚球的时候,莱曼便从右腿的袜子里拿出这张纸条看看,为自己的下一次扑救作精心准备。

结果出乎意料:德国门将4次都扑对了方向,并把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射门拒之门外,最终4比2胜出,以总比分5比3晋级半决赛。

赛后,人们都把赞美献给了莱曼的上帝之手,而不为人知的是,点球大战真正的英雄却是克林斯曼的情报员齐根塔勒以及科隆体育学院的专家团。

他们认真收集关于对手的每一场比赛录像、主要球员的背景信息(包括家庭、婚姻),通过分析研究对手主力球员的跑动路线,最经常分球给谁,罚任意球、角球和手抛球的方式;传中球的特点等,数据覆盖了球员近年来参加的所有俱乐部和国家队赛事。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与专家一起对这些录像进行技术处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方球员罚点球的特点,找出了罚球队员的习惯动作和门将扑救方向的关联性,大大提高了德国扑救点球的成功率。

而到了临场的时刻,齐根塔勒都会根据对手的情况对光盘和数据进行分析,决定到底给球员看哪些镜头;而提供给门将莱曼的这张小小的纸条上,就写满了阿根廷球员射点球的特点。“虽然有很多偶然现象,但通过科学分析,可以或多或少地减少偶然现象出现。也许这些微不足道的,但这些点滴一旦利用起来,在某一时刻就能决定一支球队是继续前进还是惨遭淘汰。”

这也许是对竞争情报的最佳注解。

公开途径获取

国外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表明,企业想获得的竞争情报95%可通过合法的、符合道德规范的途径获得。但是,这些从公开途径获取的资料并不能称之为情报,人们常常混淆信息与情报两个单词之间的含义。

易观国际于辉对信息与情报有形象的比喻,“情报是信息的升华,是‘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这样的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一般而言,信息是情报处理的原材料,是一种未予以评估和分析的数据资料;而情报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由信息转化和加工提炼出来的,两者在特性和获取过程以及作用方面是有区别的。

比如之004年12月的东南亚海啸灾难,这个信息对于那些相关的企业,比如旅行社与抗生素、医疗器械出口商而言不是一般的新闻:旅行社分析的应该是怎样将灾难带来的损害尽量减小,怎样在同行大多受损的情况下做好下一步的业务;而一些抗生素、医疗器械的出口企业则需要分析是否要增加出口,何时出口,一旦增加出口,其他的环节,如生产、物流等方面如何配合。一条信息通过决策人员的判断加工,直接导致了企业策略的变化,而信息则不然。

当今的世界越来越进入一种混沌状态,信息爆炸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们从公开渠道收集情报变得困难;混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从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往往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并不紧密,如何从这些隐藏的信息中发现企业所需的情报颇费周折。

混沌理论的诞生为竞争情报的分析提供了新思路,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强关联和弱关联两种类型。所谓强关联,指两条信息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因果关系,例如隐性飞机与表面平面三角形设计和吸收雷达波的材料之间存在极强的必然关系,这是一种强关联。

强关联的信息很准确,流程短而集中,时效性强,价值很高。但往往因为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人们千方百计加以掩护和保密,从而导致信息的获取非常困难,洛克希德公司获取隐性飞机的秘密往往是无心插柳。

弱关联的信息则不具备这样的特点,人们可以从各种媒体上方便地获取,因此也是竞争情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很强,需要分析人员去伪存真,寻找到隐藏在这些不明确信息之间的必然性,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收获。

同时,也并非所有人都能从公开渠道发掘到需要的情报,它需要专业知识、技巧以及方法、毅力等,还要克服情报污染、资料零散等问题,情报的吸收能力取决于训练有素的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和高度紧张的情报意识。变信息为情报

信息满天飞,但是如何将信息变为有价值的情报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规划与定向

这是了解情报需求、建立情报目标的步骤。包括三个基本问题:我们需要什么?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一旦知道,要作出什么决策、采取什么行动7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是严格对外保密的,日本企业为了确定能否与中国做成石油设备的交易,迫切需要知道中国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并明确了专门小组负责此项工作。

2.信息搜集

这个步骤耗费时间和资源最多。这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搜集哪些信息?信息源在何处?用什么方法获取?

1964年,日本经济情报部门从《人民日报》上看到题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从而判断出:中国大庆油田确有其事。并以此为线索,开始全面从中国公开报刊上收集有关大庆的报道,覆盖的范围包括各种报刊杂志,除了重点关注的能源、勘测、冶炼机械等领域外,甚至包括了《中国画报》之类与石油能源毫不相关的资料。

在信息搜集中应该注意两点,一方面必须要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必须保证信息的系统性。很多信息,单独割裂看之间并没有很强的联系,但是将他们收集集中起来观察,往往可以发现重要的线索。

3.信息加工

从公开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往往精度不高,相互交错真伪难辨,因此需要一个初步鉴别、验证、整理、序化的步骤,要把从各方面搜集的信息置于竞争战略的考虑中,没有分析的信息是毫无价值的。

比如对大庆油田位置判断,1966年第一期的《中国画报》上,日本经济情报部门看到了铁人王进喜站在钻井机旁的那张著名照片,他们根据王进喜的衣着确定,只有在北纬46度和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而,大庆油田有可能在冬季为零下三十度的中国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之间的东北北部地区。

之后,来中国的日本经济情报人员发现,从东北开过来的油罐车上有很厚的一层土,从土的颜色和测量火车每百公里的降尘量中验证了“大庆油田在北东”的结论;

1966年10月,日本情报机构又对《人民中国》杂志上发表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句“最早钻井是在北安附近开始的”,并从“人拉肩扛”钻井设备的说明中判断:井场离火车站不会太远。

同时,通过对铁人王进喜的报道中提到的一个

地名“马家窑子”进行判断,因为窑子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对地名的称呼,他们从伪满旧地图上查到:马家窑子是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村子,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十公里处。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日本情报机构终于得出了大庆油田的准确位置。

为了弄清大庆油田的规模,日本情报机构,对王进喜的事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报道说:王进喜是玉门油矿的工人,是1959年在北京参加国庆庆典以后志愿去大庆的。日本情报机构由此断定,大庆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开钻了。对大庆油田的规模,日本情报机构认为:“马家窑子是大庆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伦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的安达附近,包括公主岭西南的大喷,南北四百公里的范围内。”估计从东北北部到松辽油田统称“大庆”。日本情报机构的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为了弄清大庆油田的加工能力,日本情报机构从1966年《中国画报》第一期的照片上看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反应塔,从反应塔的扶手栏杆(一般为一米多)与塔的相对比例推断,该反应塔的直径大约为5米,从而推断出大庆炼油厂的年加工原油能力为100万吨。而在当年大庆“已有820口油井出油”,年产原油360万吨,估计到1971年可增加到1200万吨。

通过对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的情报分析以后,日本决策机构推断:中国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必然会感到炼油设备不足,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卖给中国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所要买的设备规模和数量要满足每天炼油一万吨的能力,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产品。果不其然,没有过多久,中国石油工业部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购买日产一万吨的炼油设备,日本的炼油设备以其有现货、价格低、符合中国实际生产能力而备受欢迎,一举中标。

掌握要点

(1)竞争情报虽然威力巨大,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人员对信息的全面掌握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慢慢积累。在日本收集中国大庆油田的情报小组中,其中仅仅情报收集前前后后就花费了6年之久。

(2)另一方面,情报的价值通常不是单独体现的。竞争情报职能是否有效发挥作用,是与管理和运营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竞争情报工作的有效性和组织效率、企业的决策流程密切相关,有时候竞争情报工作失效的症结在于企业决策机制中的信息、情报断路或短路。在神经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竞争情报系统很难有效发挥作用。

(3)竞争情报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很多企业的情报人员80%的时间都花在了情报的收集、分类、整理的前期工作上,而最终由人来做判断、分析信息得出结果的后期过程只有20%,这种信息——时间分配的漏斗直接导致了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效率低下。

而要让竞争情报发挥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效性,比如在应对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诉讼,如果企业不能在规定的时间拿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企业无疑要面临灭顶之灾。

情报信息职能 篇3

一、大学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

(一) 信息检索教育职能

文献检索是利用文献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是文献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首要条件。所谓的文件检索, 也就是指通过相关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 以合理的途径在海量文献中寻出需要的文献。所以, 情报检索教育是大学图书馆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便广大学生掌握合理的检索方式与途径, 充分利用文献资料。比如说, 图书馆可以通过目录辅导法、工具书介绍法、讲座、文献检索课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情报检索教育, 提升图书馆读者的文献检索能力。由此可见, 情报信息教育的开展也是为了让广大学生深化情报意识、提升检索知识, 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情报信息。而且情报基础知识教育的广泛实施,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 还能有利于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学生的科研研究能力。此外, 更可以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信息市场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将情报信息教育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方面是给广大学生科普文献检索知识, 另一方面是科普情报信息知识。对于大学生而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掌握情报信息知识, 不仅有利于学习还有利于工作。而作为传递情报信息存在的大学图书馆, 使情报信息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校师生能够更好利用社会现有文化科学知识与最新知识。

(二) 情报信息职能的挖掘利用

大学图书馆收集了各类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 若是不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 仅让其发挥借阅功能, 是难以使情报信息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所以要对图书馆海量的文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 才可以激发情报信息职能的发挥。情报实际上主要来自文献资料, 也是情报的原始资料。只有在情报原始资料中加工提取的知识, 才具备情报的基本特征。因此, 开发利用情报资源是情报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大学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主要围绕教学内容与科研课题进行开发工作。

二、大学图书馆信息情报职能有效实现的途径

(一) 创设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

高校图书馆为了增强情报信息服务效益, 完成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与价值, 创建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是其重要实现途径。现阶段, 创建此方面的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修补传统信息或调动工作人员, 而是在原本基础上有了更靠近信息化、专业化道路。比如说把图书馆从里到外、软件与硬件设施完全与信息轨道接洽, 将工作模式建立在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 在信息服务引导下创设起完善的情报信息服务开放体系, 使得职能化、信息化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到来, 更是对以借阅为主的传统服务模式造成了深度冲击, 现代化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基础专业知识,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与情报知识等。因此, 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的创建, 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图书馆信息情报职能。

(二) 强化图书馆情报信息中心的检索功能

信息检索功能作为给学习、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特定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 是现代图书馆较为重要的基本功能。知识经济型社会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 新旧信息资源的更换周期在不断缩减, 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周期也在逐渐变短, 知识信息开始越来越多元化与分散化。对各类庞杂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提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大学图书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不断提高对情报信息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 并强化信息检索功能。比如说, 大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信息检索进行总结反思, 积累丰富的经验, 以此选出一种最为高效、低成本、快捷的情报信息检索方式, 使得检索功能得以强化。此外, 还可以通过培训方式强化广大师生与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 增强其检索能力, 引导其掌握科学的检索方式与技巧。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严谨地组织图书馆情报信息检索课程教育。这样, 能够使学生在此教育过程中汲取到受益一生的读书方法与检索文献信息技巧。

结束语:

现阶段大学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想要充分发挥, 不仅需要创设起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与自身图书馆实际情况的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 还需要加强大学图书馆情报中心的信息检索功能。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扩大情报信息服务范围, 全面提升情报信息的服务质量。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情报信息职能, 为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利用社会现有文化科学知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曲方, 朱天博, 宋香云.论大学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J].兰台世界, 2011, 02:76-77.

情报信息职能 篇4

竞争情报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企业实践中管理学、经济学理论融的产物,对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竞争情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市场竞争。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更高效的切入营销市场,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现状以及整个市场动态,使得决策者能及时的调整营销策略;(2)技术研发。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把握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重点,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保证产品开发的效率;(3)技术预测。依靠竞争情报,企业可以了解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明确技术改造过程中的方向和路线。

竞争情报研究的快速发展和成果的普及应用,能够帮助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明确与国外的差距,明确自主创新的方向,打入国际产品市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实力。

2 情报信息机构的特点及优势

2.1 资源优势

各个省市的情报信息机构都是依托于当地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作为相关信息的生产者,往往拥有多个文献信息数据库及各类科技资源平台、网站。成规模的信息源为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和推送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人才优势

相对与我国情报领域发展现状来说,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学历专业人才往往集中于情报信息机构,专业工作人员除了专注于情报学的研究和服务外,相当一部分还拥有多学科专业背景,多重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经验可以使他们迅速投入到角色之中。

2.3 传播媒体优势

情报信息机构多数创办有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知名的情报学期刊和声像产品,这些传播媒体将为以后的竞争情报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宣传、共享和交流的平台。

2.4 用户群优势

情报信息机构一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与所在区域乃至全国的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而且多数已经针对企业开展了多方面的情报推送服务工作,一旦开展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先期拥有的用户数量多,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模式的探索及实践帮助巨大。

3 当前情报信息机构竞争情报服务工作内容及重点

3.1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

3.1.1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优势。

数据源优势—专利文献数量巨大,且信息公开,当前90%以上的发明创造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找到,且这些数据都可以在各国的的免费和收费数据库中找到;在时间延续上来看,专利文献涵盖了了数百年前至今的绝大多数科技成果,通过分析可以完整看到一项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专利文献格式统一,各国的专利说明书的文档编排结构基本相同,大大方便了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数据挖掘。

互联网优势——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专利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的免费/收费数据库中查到,为我们获取竞争情报数据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数据挖掘优势—专利文献包含了从技术基本概况、权属人、法律状态到详细的说明书附图以及相关技术等信息,通过不同的归类、排序,可以直观的获取行业或领域的竞争信息、竞争对手技术策略等重要情报。

同时,由于情报信息机构在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上的优势,在开展竞争情报工作中对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再投入较小,为专利分析这种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1.2 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

专题研究——从宏观到特定领域,全面开展专利分析(地图),专利技术路线图、专利资源平台建设以及竞争情报分析的研究,以课题、项目为契机,为开展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数据资源建设——开展重点以专利数据资源为重点的数据库建设,通过国际交换、商业购买等方式获取国内外优势资源,从源头上保证信息质量,同时依据自身能力,可采取直接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数据资源和相应分析工具开展专利分析工作,也可以对获取的海量专利资源重新统一编目,进行规范而有序地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专利信息开展一系列的分析和加工工作(例如翻译、重新标引、重新设置关键词等),形成全新的数据资源。

工具开发—主要包括了智能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和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平台两类。智能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可以依据自身的数据库建设方式采用商业购买和自行开发两种,具备针对国内外各行业的定题检索和分析功能。而竞争情报推送服务平台则应大致具备客户分析、情报收集、信息加工和分析、情报推送等几项功能模块。四个部分的实施可以依据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形成一体化软件平台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配合人工分步执行。上述两项工具平台应尽量做到互相兼容接口,相辅相成,以支持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推送服务。

人力资源建设—进行以知识产权战略分析为重心的人才培养,在专利分析和专利资源建设的研究项目基础上,通过走访交流、参加会议及培训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内外专利及竞争情报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提升其对专利数据库、专利分析工具以及数据挖掘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及对行业情报和专利信息深度解读的能力。

3.2 完善与提升基于机构传统优势服务项目的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

3.2.1 传统媒体的情报服务的拓展。

传统媒体的情报服务工作是情报信息机构开展情报服务工作的一大窗口。通过对现有期刊杂志专栏的扩展,增加有关竞争情报理论及应用研究,应用案例、情报推送服务研究等专栏,介绍自身机构竞争情报工作的水平和现状,吸引机构内外撰稿人的目光,同时向读者用户普及和推广竞争情报知识,还可以针对企业竞争情报定期刊登重大的行业发展动态,提升企业用户对竞争情报服务工作的吸引力。

3.2.2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强化。

通过机构现有的文献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数据库的完善,开展与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例如与市面上知名的专利数据库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努力打造专业的竞争情报个性化服务平台,满足“信息收集—分析加工—推送服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为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3.2.3 专业竞争情报产品服务的提升。

利用机构现有的相关情报服务部门(如传统的查新检索、信息产品等部门)的研究基础和客户群,面向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开展专利分析及竞争情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竞争情报产品的服务模式,依托自身的知名度和专业化平台对竞争情报服务产品进行推广,最终将竞争情报成果产品化、市场化。

4 竞争情报的推送服务

信息推送服务是一种主动的信息服务,是定题服务的一种再现,通过推送技术可以将竞争情报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针对企业的个性化产品。

竞争情报的个性化推送服务,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客户分析、情报收集、信息加工、情报推送,四个模块的实施可以依据情报信息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形成一体化软件平台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配合人工分步执行。

(1)客户分析,该部分是实现情报推送产品个性化的最重要部分,对于一个个开放的、动态的智力型的服务来说,用户分析是后续研究和服务的前提,其分析结果直接决定了后面几个模块的框架、个性化定义等等,关系到情报效率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重点要做好用户的信息收集和分类、用户需求分、用户建档管理三个方面。

(2)情报收集,这个部分是保证竞争情报推送服务信息源的核心,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实现有征对性、行业性、精准性的数据抓取,并按照一定规则和筛选标准进行数据归类,并形成数据资源的一个过程。重点是利用好常规的网络数据采集技术,要实现常规数据采集、更新、分类二次加工等功能;以及通过定题、定向、定点的数据库采集技术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能够使用户在自定义的分析框架下形成数据抓取和粗加工,最好还能具备数据自动更新及定向邮件发送等功能。

(3)信息加工,这个部分是信息“酵化”为企业需求的关键,主要是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依据实现定义好的需求框架,通过当前信息采集软件自带的初步筛选功能来进行初步的二次加工,一些商业专利数据库平台甚至具备了对采集数据进行聚类,排序、绘图等复杂的功能,其工具直接生成的结果就能够满足一部分企业对当前市场和技术领域动态信息的需求,这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直接购置现有的数据采集/分析工具和商业数据库平台来实现,也可以自行研发更加个性化的软件平台;二是基于定题、定向、定点深入的竞争情报解读,该过程的实现需要竞争情报研究人员对多种途径采集而来的信息在计算机软件加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解读,转化成直观的文字报告以供决策者参考。

(4)情报推送,该部分是将信息智能传递到用户手中,形成服务产品的最终环节,当前信息推送服务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另一类是借助于电子邮箱,并依赖于人工参与的信息推送服务。具体的实现包括了电子邮件、频道RSS技术、通讯移动终端的短信服务等一些方式,可以依据客户对情报内容的需求情况来进行选择。

5 结语

竞争情报服务是一个集合了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多元化知识的产物,要形成情报信息机构的竞争情报“产品”,不仅需要技术手段和理论研究上的支持,还需要克服情报信息研究机构人员在市场敏锐性和企业沟通等实践能力的不足,在管理、资源调配、人员培训等多个环节共同配合下来进行。现代企业经营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通过竞争情报可以帮助企业全面、快速的把握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动态,制定竞争策略,确立竞争优势,因此对于信息情报机构来说,形成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有着良好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其在传统情报研究及服务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形成新的工作模式。

摘要:立足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如何开展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服务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以专利知识产权分析为重点,情报信息机构传统服务项目为辅助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国内对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情报信息机构提供研究方向和工作思路。

关键词:竞争情报,推送服务,专利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国秋,胡进.企业竞争情报推送服务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8(1):45-48

[2]陈新艳.新信息环境下学科馆员个性化服务创新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7-139

[3]卜炜玮,成昀.信息的定义及哲学本质[J].思想战线,2005,(4):129-131

[4]梁战平.发挥整体优势提升业务水平扩展服务范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三大工程介绍[C].全国科技信息工作研讨会专题报道

[5]汪娟.2000—2005年我国竞争情报事业发展回顾及驱动因素分析[J].竞争情报,2006(2):3-6

[6]胡秀梅.试析竞争对手情报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情报杂志,2008(9):113-115

[7]杨蜀.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加工[J].情报探索,2006(1):74-75

上一篇:设计造型下一篇:总线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