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理论

2024-09-11

知识和理论(共12篇)

知识和理论 篇1

安索夫(Ansoff)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多元化战略”一文,这使他成为第一个以“多元化”命题研究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理论家。安索夫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有四类:(1)当企业凭其扩张战略无法达到预定目标;(2)目标能达到前提下,如果公司盈余太多,远超过扩张需要时,可能尝试多元化;(3)公司遇到比扩张战略有更大获利性的新市场机会,也可能采取多元化;(4)特定情况下,扩张和多元化前景都不明朗时,也可能多元化[1]。此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多元化”动因这一主题,但是,对于到底是什么因素主导了企业的多元化活动,理论界没有达成一个共识,或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一理论在解释企业各种多元化类型和逆向多元化行为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欠缺。另一方面,企业多元化被认为是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才出现的行为,但是,在中国沿海的江浙一带,不少中小企业也成功地运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而传统的多元化理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笔者目的在于通过对既有的多元化动因理论的梳理,从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角度对上述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两个困惑进行尝试性解释。

一、既有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

企业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同时生产和经营多种产品(服务)或涉足多个行业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从多元化的相关性角度,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分类,如安索夫(Ansoff)、瑞格利(Wrigley,1970)[2]、鲁梅尔特(Rumelt,1974)[3]、王德中[4]等,其中,最为普及的是王德中将其分为相关多元化(新增产品或服务与原有产品或服务在大类别上、生产技术、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上是相似的、相关联的)和非相关多元化(新增产品或服务与原有产品或服务毫不相关)的分类方法。笔者认为,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多元化行为,还必须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从企业的主动性和被动性角度来看,有主动与被动多元化之分;另一方面,多元化除了有其不断扩展行为,还有归核化(refocusing)、瘦身(downsizing)和重构(reconstruction)等一些逆向多元化行为。下面,将阐述各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的内容,并围绕它们对上述不同多元化类型及行为的解释效果进行评述。

(一)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

彭罗斯(Penrose,1959)倡导了资源观,她认为伴随企业的成长,企业将不断积累起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如果过剩的资源和能力由于市场的不完善而不能在市场上交换,那么企业就会考虑怎样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能力,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多元化行为[5]。根据彭罗斯的观点,只要多元化扩张能提供一种更有利的获利方式来使用它未使用的资源,它就会有多元化的冲动。然而,彭罗斯的“资源”概念非常狭窄,主要注重于对有形资源的分享和交换。

对比传统的有形资源,企业的无形资源(如品牌、形象和组织技巧等)更重要。Miller(2006)认为,无形资源投入的比率越高,通过多元化创造的价值就越大[6]。Mahoney&Pandian(1992)也认为:不能以当前未使用过的资源和剩余能力来解释多元化,相反地,多元化是为了扩展企业已经存在和被利用的资源,提高它们的应用潜能,并促使企业建立新的业务单元从而实现多元化。[7]

彭罗斯在论述其资源观时,也讨论了企业的能力,但主要是决策能力(康荣平,柯银斌,1999),而且她将资源和能力作为影响企业多元化动因的一个整体因素来看待。而在后来的研究中,有的作者单独将能力看作是企业多元化的动因。Vittorio和Raffaella(1997)指出[8],企业的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且不同层次的能力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多元化动因。第一个层次是系统观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能够预见其环境的演变以及将企业看作一个资源协调和整合的整体,其对应的多元化动因是使企业将其资源和能力和其预见到的环境机会相匹配,这与另外两位作者(Vasudevan&Varadarajan,1989)提出的企业多元化的动因是一般环境、产业环境、企业自身特点及多元化绩效的观点是相一致的[9];第二个层次的能力是独特能力,是指为了战略目标,对企业的知识和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配置的模式,其对应的多元化动因是企业通过转化和复制自己的有效路径而开发独特能力;第三个层次的能力是指将独特能力体现为核心产出的能力,抓住机会,使其生产出不同的新的产品和服务是其多元化的动因。显然,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多元化,而不能解释企业多元化的逆向行为,即企业为什么要归核化(refocusing)、瘦身(downsizing)和重构。

(二)市场势力观点

市场势力观点(market-power)认为企业多元化是因为其拥有一种整合力(conglomeratepower)。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交叉补助,指的是企业使用来自于一个市场的利润去支持另一个市场上的掠夺性定价活动;(2)相互容忍,指的是在多个市场竞争的对手认识到彼此的依赖性,因此竞争不那么激烈;(3)相互购买,在大型多元化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这种关系阻止了比他们的小的竞争者进入(Montgomery,1994)[10]。但是,这种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如格雷宾(Gribbin,1976)认为整合力并不是企业多元化的原因,相反是他的结果[11]。

(三)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两权分离情况下,当经理人在企业的股权太小或企业股权过于分散时,就无法确保经理人的行为有利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公司资产的配置将以有利于经理人而不是股东的方式进行(Morck,etal,1988)[12]。正如莫勒(Mueller,1969)[13]、金森(Jensen,1986)[14]等所阐述的那样,如果缺少显著的所有权激励风险,经理人会以牺牲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而行动,通过兼并、特别是混合兼并进行多元化扩张就是这样做的一种方便的手段。

总之,代理理论考虑的是经理人和企业股东的关系,认为经理人追求自身的利益即是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因此,多元化对企业来说并不是理性行为。当然,这种观点能解释企业的主动多元化行为,而不能解释企业的被动多元化。

(四)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由科斯(Coase,1937)倡导[15],威廉姆森等人继承与发展(Williamson,1985)[16]。在该理论看来,企业的本质是市场的替代工具,一项交易活动是在市场上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取决于二者在进行该项交易活动时的相对效率,所谓效率是以交易成本来衡量的。如果一个企业发现在其内部组织资源交换比在市场交易更有效率时,那么它就有可能突破原有的发展界限,实行企业扩张。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多元化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一种能够使在企业内部的交易更有效率的发展战略。尽管交易成本理论为企业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本质上来讲,交易成本理论解释的不是企业的多元化,而是企业的扩张机理。(企业多元化只是企业扩张的一种形式,企业扩张还包括数量扩大、地区扩大和纵向一体化三种形式。)

(五)瑞德-拉夫曼模型

瑞德-拉夫曼(Reed&Luffman,1986)集前人之大成,以模型形式归纳了影响企业多元化的主要因素为三个方面:资源利用、适应需求和企业成长。按照他们的模型,多元化通过资源利用、适应需求和企业成长,带给企业协同效应,再通过抵御利润与市场下跌,抵御技术过时所带来的影响,抵御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环境所发生的不利变化和保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带给企业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因此,追求协同效应、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就是企业进行多元化的基本动因[17]。该模型不仅能解释企业的相关多元化,也能解释企业的不相关多元化;不仅能解释企业的主动多元化,也能解释企业的被动多元化。但它未能有效说明逆向企业多元化行为。

(六)基于SBU链接概念的多元化动力模型

庄贵军(2005)提出了“基于SBU链接概念的多元化动力模型”,他用剩余能力、新的机会和链接(指的是一个企业内多项业务或战略经营单位所共同使用的资源或能力)来解释企业多元化。他认为,剩余能力是企业进行相关多元化的主要动因,新的机会是不相关多元化的主要动因,而链接则不但为企业多元化提供动力,而且从长期来看,它还提供企业相关与不相关的平衡机制:由剩余能力推动的相关多元化在达到一定的阶段后,要通过链接这一平衡机制引导到不相关多元化;而由市场机会拉动的不相关多元化,在适当的时候,也要通过链接这一平衡机制引导到相关多元化[18]。该模型虽然能解释多种多元化的动因,但是,相关多元化的链接切断只能表明企业停止相关多元化,并不能说明企业就会进行不相关多元化;而且外部新的机会也并不必然引致企业的多元化行为。

二、既有理论的比较与总评

上述理论中一部分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因来自于企业内部,如客观上企业过剩的资源和能力、主观上管理者认为进行多元化的整合势力及自身利益的获得,(笔者将其称为内因论,)它主要包括资源能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理论;另一部分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因不仅来自于内部,也来自于企业外部,他们认为,企业多元化是企业在权衡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的战略选择,(我们将其称为内外因结合论,)它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安索夫的观点、瑞德-拉夫曼模型以及国内的基于SBU链接概念的多元化动力模型。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上述各传统理论虽能各自解释部分企业多元化类型动因,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现列表比较如下。(见表1)。

由表1可知,既有的理论都不能完整地解释企业的多元化行为。从战略角度看,多元化是企业的经营战略之一,目的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什么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独特的知识(余光胜,2000)[19]。既有理论虽然都全部或部分地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因来自于企业的内部,但还没有系统的从知识视角来理解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下一步部分,笔者将从知识视角阐述企业各种多元化类型动因。

三、知识视角的企业多元化动因

知识已被认识到是影响技术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Breschi&Lissoni,2003)[20]。技术知识是指如何把各种投入品经手和脑(以及手和脑的延长也就是机器)的加工,变成所需的产出品,一般来说技术知识相对易于用语言表达、文本化或符号化,因而相对容易转移、交流和共享[21]。另一些学者指出,企业多元化的决定是企业向自身经验学习的结果(Johannes&Barkema,1994)[22]。经验类知识,就是指人们头脑中尚未表现出来的知识,也就是经验、技能、决窍及灵感等,其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他人所理解和掌握。正是企业的技术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经验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主导了企业多元化行为。

米勒(Miller,2006)认为,每一种知识都存在于一个知识网中,而且在这个知识网中可以表示出知识间的联系。技术多元化不仅来源于一种主体知识的固有宽度,而且来源于一个企业追求的这种知识在知识地图中和其它知识的距离和方向(Dosi,1984)[23]。有时候,一个发明者不仅仅追求技术轨迹,而且通过跨越不同领域知识的新的组合“而寻求一种创新”(Schumpeter,1947)[24]。而且,随着企业的演进,他们将会遇见新的知识,并将他们结合到他们的技术组合中去,这样,更高程度的多元化导致了更高程度的技术多元化,反过来,更高程度的技术多元化又激励着企业进一步的多元化。Breschi和Lissoni(2003)认为,影响技术多元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知识的相关性,并且他用知识的接近性、共有性和互补性三个维度来衡量其相关程度。他们认为,企业不能发现那些最好的、最有潜力和获利最大的技术,相反的,他们总是从事一些在知识上具有相关性的技术领域。企业的创新活动也不是随机的,而是通过具有相关性知识的技术而扩展到他们的创新活动,且更高程度的多元化企业在技术活动中具有更“滞着”的知识相关性。可见,企业技术的关联性主导了企业的相关多元化(而且是主动多元化)。

随着企业技术知识主导的相关多元扩展,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间不断转移,企业拥有的独特技术知识也逐渐外溢,外溢的知识和市场上技术知识的日趋成熟导致众多竞争者的出现,基于原有的技术知识的竞争优势就会逐渐丧失。为了生存和维持竞争优势,企业要么对现有技术进行持续改进,这可能导致更高程度的相关多元化;要么整合现有业务单元,这可能引起企业“瘦身”行为;要么开发和吸收新知识,或者利用前面积累的经验知识(主要是有关管理和市场知识)进行不相关多元化。

可见,从知识角度既能解释企业的相关和主动多元化,也可以解释不相关和被动多元化,还可以解释“瘦身”等逆向多元化等行为。更重要的是,经验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很好地解释了江浙一带小企业成功的非相关多元化,因为企业依靠的既不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也不是技术知识,而是在前面经营中积累的有关管理和市场方面经验知识。

总之,从知识角度探求企业多元化的本质不仅对完善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解释多元化扩张路径以及企业战略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企业多元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当然,这种认识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实证检验。

摘要:目前,对企业多元化动因解释的论述众多。可以将这些论述归为两大类: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论,前者包括资源能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理论,后者包括安索夫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瑞德-拉夫曼和庄贵军的理论。对这些理论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为企业多元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多元化,动因,知识观

知识和理论 篇2

A. 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B.芜湖、九江、南京、武汉、重庆

C.芜湖、沙市、岳阳、武汉、重庆

25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体制;三是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52.十四大报告指出:要在20世纪九十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_______,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A.开拓创新B.民主集中制C.党的基本路线

253.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

254.中共十四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决议,县级以上党的委员会的任期是。

A.三年B.四年C.五年

255.十四大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分配起基础作用。

A.市场B.价格C.政府

256.20世纪末,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目标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

A.1991年B.1993年C.1995年

257.93年3月,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这次党政机构改革的重点是。

A.解决机构臃肿问题B.减轻国家负担C.转变政府职能

258.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举行会谈。这是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的最高负责人之间首次进行的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会谈。

A.香港B.新加坡C.澳大利亚

259.1993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出版。中共中央作出学习决定。

A.第一卷B.第二卷C.第三卷

26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汇集了篇邓小平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春视察南方期间的主要著作。

A.118B.119C.120

261.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A.《中共中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6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

A.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C.工业

263.《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的方针。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264.1993年12月26日,诞辰一百周年。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

265.1994年,江泽民在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A.全国宣传部长会议B.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C.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266.1994年2月28日至3月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

A.863计划B.《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纲要(2001—2010)》

C.“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267.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

A.国际主义B .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

268.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讨论了党的问题。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

269.“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提法是在上首次提出的。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五大

270.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A.价格改革B.政企分开C.国有企业改革

271.1994年12月,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终决议,一个新的多边贸易组织应运而生,这就是。

A.经济合作组织B.国际金融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272.1994年12月14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A.长江三峡工程B.黄河小浪底工程C.二滩水电站工程

273.1995年1月,国务院批准《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1995—2000)》,并发出通知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__国策,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战略任务。

A.根本B.基本C.主要

27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等单位举办的迎新茶话会上,发表的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提出八项看法和主张。

A.《告台湾同胞书》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努力奋斗》

275.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介绍他在西藏的先进事迹。

A.李国安B.孔繁森C.吴天祥

276.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战略。

A.科教兴国B.西部大开发C.沿海经济发展

277.1995年9月3日,首都各界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

A.主B.重要C.大

278.1995年9月,江泽民在(C)上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279.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党的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

A.十四届三中B.十四届四中C.十四届五中

280.1996年1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冶金部《关于管理经验的调查报告》并发出通知。

A.首都钢铁公司B.宝山钢铁公司C.邯郸钢铁厂

281.1996年1月26日,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A.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B.香港特别行政区

C.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

282.1996年3月10日,江泽民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是我们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

A.基本出发点B.重要依据C.关键因素

283.1996年4月24日至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5日,中俄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B.全面伙伴关系C.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84.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正式签署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A.上海B.北京C.莫斯科

285.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A.新华社B.光明日报社C.人民日报社

286.1996年10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指出了要在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

A.乡级B.县级C.市级

287.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香港举行,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A.陈方安生B.何厚铧C.董建华

288.1997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表《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优化结构势在必行—1996年经济形式及1997年展望》的文章,指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基本成功。

A.硬着陆B.软着陆C.消除通货膨胀

289.“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在上提出的。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

290.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

29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A.1996年10月12日至18日B.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C.1998年9月12日至18日

292.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

A.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B.研究并确定跨世纪宏伟目标

C.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经验

29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94.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95.1998年2月25日至26日,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A.《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B.《党政机构改革方案》

C.《省级机构改革方案》

296.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承受和地狱抵御

风险的能力。

A.做好国内的经济工作B.加入WTOC.停止对外开放

297.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C)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A.长江、珠江和嫩江B.长江、黄河和松花江C.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298.1998年7月28日,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召开贯彻中央关于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决定的电视电话会议.A.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B.军队、武警部队和党政机关

C.军队、武警部队和司法机关

299.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认为,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知识和理论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知识教育;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本文为辽宁警察学院2014-2015年度校级教改课题阶段性成果]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一直是其两个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向,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两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教育必须通过知识教育的目标来表现出来,离开了知识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变成了空洞的意识形态说教;同样,知识教育的目标也是以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为前提,离开你了意识形态教育,任何知识教育都有可能脱离正确的政治原则。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在正确的把握住意识形态教育方向的同时,本着追求科学的精神和教学理念,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统一。可以说,缺少意识形态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盲目的,没有知识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是空洞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别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教学目标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的措施。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识形态教育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必须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应该有的政治立场,必须体现国家政府层面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导向要求,近些年来,社会哲学学科不断发展和繁荣,但是,关于是否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地位却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出现了游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人企图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属性来掩盖意识形态教育,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学科的主题趋向淡化。一旦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也就变得模糊,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会变得突出起来,这将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此,和别的学科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更加重视意识形态教育。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目标

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功能相对应的则是非意识形态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可以为一切社会中的所有人发展服务,它的作用就是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传播,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目标。知识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可以促进起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生命的圆满,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大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希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社会性问题,帮助他们获得自己的人生方向指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是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应该得到高校的充分尊重和重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目标是必须的,也是学生需要的。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課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的措施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导者和指挥者,教师的个人素质(包括思想立场、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等)直接的关系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偏重,就会导致政治性过强;反之,则会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偏弱,这些都达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这就必须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同时广泛的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的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

(二)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在坚持意识形态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努力的追求学术研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关注受教者的感情因素,充分的满足受教育者的各种感情需求,引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鸣,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积极的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乐趣,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小卫.关于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特点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6).

[2] 李雪梅. 意识形态的教化与育人目标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3] 吴琦,袁三标. 从话语权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1)

[4] 乌尼日,翟长江.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对策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2)

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篇4

随着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转变, 知识与信息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不断提高,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 其内部进行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 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 挖掘、整理、存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 并实施科学的管理和维护, 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资源, 使企业或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 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在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这种运用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

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和知识在提高物质的经济价值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信息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远远超过了扩大物质生产规模的速度。由于知识和信息可以深入到物质生产的各个环节, 正确的掌握并运用知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那么, 将知识与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 它会发挥怎样特殊的作用呢?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阶层运用有效的管理制度, 对企业内部的知识与信息进行集成, 充分利用有效的知识和信息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一过程, 不仅仅是拥有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或合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而是将企业所拥有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与所有员工共享, 然后合理的利用和分配这些知识, 使其在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环节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一个企业中, 知识的类型有很多种:用于交流和学习的书面知识、设备操作过程中的技术知识、员工们对于自己岗位的经验知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形式及组织制度等。如此多的知识种类, 要求企业知识管理的类型也应该多样。因此, 企业知识管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制度、管理员工的职业素质等。

2.2 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

(1) 重视人才的作用。

人才作为企业的主体, 在企业发展与壮大过程中,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人才是知识的有机载体, 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恰恰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它可以渗透到知识管理中,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 培养人才, 鼓舞士气, 使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显性化为公司的共同财富。重视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正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2) 发挥知识的效用。

对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来说, 知识的力量体现在各个业务领域。企业必须注重知识这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对其有效经营, 大大增加知识的产出量和价值量。使其应用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企业文化内涵中, 指导各部门的工作。

(3) 服从企业的发展战略。

任何一种管理措施都必须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 知识管理也不例外。对于一个企业, 其主要的核心知识体系必须服从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而对于知识领域的管理要在明确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对培养人才、建立制度、完善体系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知识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的结合起来, 才能大大促进企业的发展。

2.3 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

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对知识管理的运用特征如下:首先, 以人为本, 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其次, 以知识这种无形资产为管理对象, 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再次, 以员工及企业所具有的隐性知识为管理重点, 并注重知识之间的共享与转换。最后, 以知识的创新为管理目标, 这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标志性特点。

2.4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

(1) 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 一些无法预测的事件的发生对于企业的应变能力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非传统竞争对手的出现等情况, 企业能够把这些突发事件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对变化的市场做出及时的反应, 这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

(2)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屹立于企业之林的根本, 如果一个企业丧失了创新能力, 其必定被社会所淘汰。随着技术不断的更新, 产品生产周期不断缩短, 不断创新的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最有效的办法。知识管理能够挖掘、集聚员工的知识与经验,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从而使企业保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3) 增进员工的技术水平。

员工作为企业的最小组成单位, 其专业素养、技术水平关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不断的增进员工的技能、提高其素质。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开展定期研讨、远程学习、在职培训等活动。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把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制度化并付诸实践, 就称得上灵活运用知识管理的企业。

(4) 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知识管理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它可以通过共享最有效的技术方法, 大大缩短工作时间并减少重复劳动,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量。这依赖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程度, 而共享程度又依赖于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这正是知识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正向作用。

3 企业知识管理实践

3.1 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条件

知识管理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现代企业施行知识管理基础, 概括地说, 条件如下:

第一, 管理能力卓越的知识主管。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 知识主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尽快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而且还能加快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第二, 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知识管理意识也很重要。企业必须有一个开明的主要领导人, 他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 能够深入了解并支持知识管理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并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促进知识管理的有效进行。第三, 价值评价准则必须明确。对于公司所拥有的知识类资源, 能够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 对员工的能力和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 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以奖金等形式鼓励人才的创新, 增强企业绩效的公平性。第四, 企业文化、知识能够有条件的共享。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新型文化氛围。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之间的经验与技术的共享, 避免员工之间因彼此存在竞争, 而故意隐藏自己高效工作的方法, 不与他人分享。只有人人都站在集体的利益上考虑问题, 企业才能做大做强。第五, 对于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企业中庞大的知识体系, 仅靠几个管理人员是很难把握的, 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 例如信息网络与通信设施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知识管理的效率。

3.2 企业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不能有效的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在一些企业中存在思想僵化, 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 使管理阶层不能发挥其选拔人才, 增强企业活力的作用。在这种传统管理形式下, 陈旧的思想及家族传承式的经营模式大大阻碍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有志青年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 有的甚至妒贤嫉能, 使员工的才华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也不能用于提高企业的活力的各项活动中, 造成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白白流失或浪费。

其次, 企业的管理内容缺失是在知识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企业来说, 很难形成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 就是由于管理阶层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并没有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必要性。这样就阻碍了有效管理制度的形成, 当然其中包含了对企业员工的考核及奖惩制度, 这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监督力度, 使员工的惰性增加, 知识管理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再次,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企业文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也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形式, 良好的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在这种主人翁意识的驱动下, 员工的能力自然而然的达到最大化的发挥。因此, 构建一种知识型的企业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正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所以, 在主张知识管理的同时, 必须重视企业文化氛围的塑造。

3.3 企业知识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 使企业的软实力增强, 这首先就应该改变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 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 避免人才的流失。但是, 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要有所转变, 不是拥有越多的知识就能在企业中发挥越大的作用, 一定要把知识传播出去, 用到实处。也不是其个人所创造的成果有多么丰厚, 而是帮助企业协调整个团队使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当然, 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企业要给予大力支持, 鼓励员工增大在知识学习方面的投入, 只有企业积累更多、更新的知识,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价值。

(2) 知识管理体系的完善。

有效的管理体系能促进知识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一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管理主管的设立, 这一职务可以及时的指定有效的管理计划, 协调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其次就是与知识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完善, 如信息平台、知识库和图书馆等。创新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员工给予奖励, 并对知识创新者授予知识产权。

(3) 企业文化的构建。

实施知识管理要求高层领导重视并改造传统企业文化, 用文化的力量促使员工意识到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使员工重视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对知识管理能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的企业文化, 如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主人翁意识等, 他们能够推动知识的创造与流通, 并迅速整合到服务、产品中去, 在这样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中, 知识管理才能够顺利的展开。

摘要:针对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状况, 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 并且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及具体目标进行了概括, 分析了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条件, 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广臣, 籍红艳, 朱福财.浅析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3 (1) :13.

[2]德茗, 谢静.浅谈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 2009 (6) :224.

科学发展观学习理论和党的知识 篇5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知名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都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共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二是以人为本是我们当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三是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思维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是真正地发展?是否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科学发展观的应用

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后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首先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其次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三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最后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唯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二、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 到二〇二〇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四、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五、坚持“五个统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木)、统筹区域发展(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火)、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金),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六、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l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提升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

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如果凭一知半解、凭主观愿望、凭老的经验,不可能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科学发展能不能上水平、党员干部能不能受教育、人民群众能不能得实惠,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真本领的试金石。作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领导干部要真正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责任,就必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7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

亚洲开发银行曾经指出,如果中国利用能源的效率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GNP能在1992年翻一番而不用增加能量投入,由此可大大减缓中国生态环境的压力。一些发达国家,诸如荷兰、瑞典、日本、美国等,在经济社会保持发展的同时达到工业用水实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也为我国提供了样板。

经济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恶化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而是要处处考虑可持续发展,应用信息化和高技术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倡循环经济,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利用反映资源、环境真实价值的价格杠杆,引导人们消费行为的理性化;此外还要不断完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策法规,严格执法监督。

四个深刻变化

中共中央对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科学判断。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基本建立,但还不够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2)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就业方式日趋灵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3)改革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利益关系更趋复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4)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

“四个深刻变化”集中表明了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是指就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社会团体,指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等。民办非企业单位,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三高一低”企业

传统工业化道路背景下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突出表现,也是造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主要原因。源于“三高一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长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以2006年为例,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5.5%,但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目前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相当于美国的60%,但经济总量比例仅相当于美国的不到15%。“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和淘汰“三高一低”企业,大力发展“两低一高”(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企业。为此,“十一五”规划对节能减排提出了两项“硬约束”: 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仅2006年,煤炭行业就关闭小矿井5900多处,淘汰落后产能1.1亿吨。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

党建基础知识

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它的基本任务是:

一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科学文化业务知识。

三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四是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是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吸收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七是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八是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如何利用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工作的方法?

运用抓住中心环节带动其他工作的方法,要注意两个方面:抓住中心环节。党支部的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在一定时期内,总有一个中心环节、中心工作。为了抓住中心工作,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党支部要根据上级的指示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把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位置,确定一个时期最主要的中心工作。对中心工作,不但要抓准,而且要抓紧,要把主要之间和精力放在中心工作上,只有抓紧才能抓住。要抓好全面工作。就是要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兼顾其他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协调发展。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是相互联系的,中心工作抓得好,可以带动其他工作,而其他工作对中心工作也有推动作用。党支部在工作中,既不能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搞单打一,顾此失彼,应该抓中心,兼顾其他,统筹兼顾,弹好钢琴。

党的组织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党组织的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通常所说的党的组织生活,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党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有:

(1)传达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报告和文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讨论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意见和措施。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

(3)听取党员汇报,检查党员工作、学习和完成党支部交办的任务的情况,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4)检查党员执行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情况。表彰先进,对犯有错误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讨论对党员的纪律处分、除名等组织处理问题。

(5)坚持和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制度,引导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增强团结,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讨论发展党员工作。制定培养、教育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措施,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

(7)分析群众的情况,关心群众生活,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群众办事。(8)组织党员参观革命遗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和电教片,听取先进事迹和英模报告等,开展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支部党员大会决议是如何形成的?

凡属需要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一般都要做出决议或决定。如支部工作计划、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接受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支部改选、表彰和处分党员以及支部委员会提交讨论的其他重要事项等。有些支部党员大会,如传达上级党组织的会议精神、学习党的文件、上党课等,则不需要做出决议。

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问题,形成支部大会决议,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1)支部委员会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支部大会讨论的问题,一般应先由支部委员会进行讨论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以便供支部大会讨论并做出决定。

(2)民主讨论。支部大会讨论议题时,应当鼓励和支持党员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从而集中正确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决议。

(3)进行表决。对所要表决的问题,每个有表决权的党员都要以对党负责的态度,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意见。通过表决时,赞成的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表决才有效。对于经过讨论还存在较大分歧,一时难以统一的问题,只要不是紧急事情,不必匆忙做出决议,可以让大家回去分头酝酿,下次会再议。决议形成后,每个党员都要坚定服从,认真执行。

什么是党性? 党性原则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

2、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

3、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4、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纪律。

5、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6、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党的组织路线是什么?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中国共产党依照自己的政治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和准则,是实现其路线的组织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组织路线就是使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紧紧围绕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促进和确保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具体地说,一是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健全党的生活,保持党的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以及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二是要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培养、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把最恰当的人选派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和一个高素质的干部标准,建设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使每个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和带头作用。三是要教育全党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什么是党风?它包括哪些内容?

党的作风即党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党风的核心内容,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马克思主义是一切教条主义的敌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环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力量在于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官僚主义容易使党脱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虚心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人坚强的标志;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批评要光明正大和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对犯错误的人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一切离开党的原则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

4、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强调骄傲自大就会走向失败和灭亡;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

后现代知识权力理论反思 篇6

[关键词]知识权力;权力意志;话语权力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79-06

尼采被认为是“后现代之父”,他对于一切的怀疑论是后现代哲学的奠基理论。“尼采标志着一个开端,由此当代哲学才能开始重新思考。他毫无疑问将继续长期支配当代哲学的发展。”[1]353-35419世纪末,尼采以其卓越的勇气和胆识宣告了“上帝之死”;20世纪60年代,福柯以其犀利和敏锐预言了“人之死”。 德勒兹认为:“福柯与尼采有三个主要交汇点。其一是关于力量的观念。福柯的权力,如同尼采的权力,并非归结为暴力,也就是说,并非归结为力量与生命或客体的关系,而是归结为力量与它所影响的乃至影响它的其他力量(激励、引出、促成、诱发等情感)的关系。其二是力量与形式的关系:一切形式皆是力量的复合。……这更是福柯关于人的消亡的全部主题,是他与尼采的超人的联系。”[2]133

一、作为真理的谎言—权力瓦解知识

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主宰着欧洲人的心灵。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神,是至善,是价值评判的依据;人作为上帝的造物,从始祖那里继承了原罪,因而人需要不断地忏悔赎罪;人对上帝,只能无条件地服从,而不可怀疑、违抗。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尼采让一个疯子宣告了上帝的死亡:“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把他杀了!”

尼采否认了基督教的上帝,也摧毁了相应的天国、原罪、拯救等陈腐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揭示出人类道德、真理、科学背后的心理阴暗和狂妄自大。尼采通过论证知识的起源,得出了“知识的虚假性”“科学是伪善的”这样的结论。如果说“上帝”这一形象来源于中世纪的人为的“创造”,那么知识就是一种经过了历史积淀的“谬误”,而科学则是人类妄自尊大所设置的一个“幻觉”。在尼采看来,“知识的力量不在于真实的程度,而在于知识的古老,被人接受的程度,以及他作为生存条件的特性。”[3]知识并非一定是正确的,而是在更大程度上,这种出于人的本性而造成的错误意识长期被证明是有益的,有助于保持人的本性。这些错误的信条被世代相传,最终成了人性的基本要素,诸如我们以概念来限定事物的种类和姿态。“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分离、界定和限制。关于整体的绝对知识是不存在的。”[4]60而为了保持这种认识是客观的、正确的,人不惜一切地将这些错误的信条原则化,反而对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熟视无睹,或者干脆用双手捂起双眼。这些信条形成了人的判断和信念,于是“真实”和“谎言”就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形成了基本的评判原则,而将这个原则投诸事物的评判时,斗争与权力的欲念也便产生了。“知识为人类开辟了一条美妙的穷途末路”[4]66。

同样,真理作为知识判断的产物也建立在这一错误的信念基础之上,然而真理却是更能体现权力的舞台。从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与神学家一直在争夺掌握真理的权力,真理又成为另一种信念,一种以科学的挂念为前提的对幻觉虔诚的信仰,“是我们已经忘掉其为幻想的幻想,是用旧了的耗尽了感觉力量的隐喻,使磨光了压花现在不再被当作硬币而只被当作金属的硬币。”[5]106在这里,真理不过是一种通过拟人化、转喻、隐喻化了的人类的关系。它们在长期被使用之后,逐渐成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长期习用的并具有约束力和信条化的理念。于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真理就失去了它的客观性、永久性、普适性,这便是尼采的“视角主义”。

首先,从思维的载体—语言来说,“各种不同语言的共存表明,对于语词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真理问题,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确表述问题,否则就不会有如此之多的语言了。”[4]105既然表述的语言并不存在着同一性,那么真理的同一性也就被消解了,不同的语言所创造的世界也是不尽相同的,自然其创造的信念标准也大相径庭,当我们说桌子、书、颜色这些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事物时,实际上我们所拥有的不过只是这个事物的一个表象,一个视角下的表象而已,概念的形成是摒弃了事物所有的保持其个性、差别之后剩余的那部分的总和,由此,概念也将自己边缘化为事物的一个侧面。

其次,“自然把人置于纯粹的幻想之中,使人适得其所。他看到形式感受到刺激但不是真理。他把神一样的人幻想和想象为自然。人通过两种性质的无意配置而偶然地成了一个认识存在,他早晚有一天会不再存在,而当他消失以后,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4]87古希腊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的科学自然规律不过是一堆以人为视角的拟人关系。科学的信念从何而来呢?尼采对于科学的考察源自古希腊的哲学,这个时期哲学掌握着科学的权力,他将哲学与占星术相对比,发现两者有些相似,即两者都是将人作为世界进化的最高等级,世界的命运是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而全部的科学便从这种哲学认识中得到了信念的基础。尼采说:“人类首先罢黜宗教,然后罢黜科学。”[4]58从尼采的“视角主义”知识论出发,任何的知识都被罢黜,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知识这种东西,因此也就无须认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客观的视角存在,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真正的世界,那么“真理”“科学”不过只是一个名词术语而已,包括宗教在内,都是一种“诠释”,而非认识。

“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因此就有各式各样的真理。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真理。”[5]610尼采把知识、真理、科学拉下了客观、普遍的圣坛,打破了启蒙运动以来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知识”“科学”“真理”的信念,破除了基督教的管制,打开了哲学的新局面。

二、权力意志—知识的起源

在解除了知识的管制之后,尼采开始思索知识究竟从何而来,既然他由人的幻觉制造并服务于人的利益,那么人的幻觉又是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迸发对知识的制造呢?他的观点是:“我们声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总是取决于我们的利益和兴趣所在。”[6]换句话说,是“权力意志”创造了我们的“知识意志”。“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是尼采的核心思想之一,他是将物理学中的“力”与哲学相联系,“即贪得无厌的要求显示权力,或者,作为创造性地本能来运用、行使权力。”[5]154在尼采的考察中,“权力意志”是创造世界的最初力量,世界什么都不是,世界就是权力意志,无论是上帝,还是生命,“其中没有价值的顶点,而有权力的顶点。”[5]286因此,一切生命都处在权力的斗争中,我们必须从权力的角度来认识世界,一切人所看到的现象,都可以还原为扩展权力的企图,权力意志就是让我们“相信某物是这样的”,与此同时,“相信某物不是这样的”便被权力意志排除在外,因此,权力意志就是一种排他性的意志,通过对他者的否定来证实自我的存在,尼采认为,个人主义就是“权力意志”的一个形式,因为,在个人看来,他已经从国家权力和教会权力下解脱了出来,他通过与整体的对立去夺取所需,因此,“个人主义是权力意志的起码阶段”[5]339,个体的欲求只能通过排斥他者的欲求才能实现。权力意志意味着压制,一切人类的信念和价值总是压制着其他可能性的结果,而这个压制本身却被掩盖了,譬如启蒙运动,尼采将其看作是一种使人变得更无主见、更无意志的必要手段,在启蒙的“进步”这个幌子压制之下,人变得更为卑贱,也更顺从统治。而这与基督教宣扬的“幸福观”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权力意志同时也意味着创造,创造更多的“压制”,因此,知识和真理是那些战胜了敌对思想的胜利者,而非是面向真实世界的“真理”。于是,“世界的价值就在于我们的解释”“人们不可以问:‘到底由谁来解释?而是要问解释本身。它是权力意志的一种形式,它有生命,生命就是冲动。”[5]205.191-192

之所以将尼采称为“后现代之父”,是因为现代与后现代,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鲜明的差异,一个最显著的区分标准就是对待“元叙事”的态度,用利奥塔的话来讲,“简化到极点,我们可以把对元叙事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7]。尼采对上帝这一最大的元叙事做了证伪之后,道德、真理、科学、理性、国家统统丧失了自明的合法性。他们不仅不能作为评判的依据,而且它们自身的可靠性也必须受到质疑。他将一个有意识的,能够使用一种具有稳定意义的语言进行思考的主体的存在表示怀疑,而唯一靠得住的真理就是永恒的“权力意志”,其中,权力是所有哲学话语的核心。

三、走向话语的权力—从尼采到福柯

尼采使得福柯能够完全站在传统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上,以新的方式思考权力和个人。但福柯又并非是尼采的传声筒,他进一步将知识、真理、道德与权力相连。因为福柯认为,“对于像尼采这样的思想,最合适的表示敬意的办法恰恰就是去使用它、改造它,让它发出痛苦的呻吟和抗议。如果评论家们说我没有忠实于尼采,我绝对会对他们不屑一顾。”[8]

福柯以对主体的考古学研究(话语分析)和谱系学研究(权力分析),既消解了主体,也宣布了“人”的终结。他通过对“人”这一哲学概念的产生与消失的谱系学考察,大声地宣布了“人的死亡”,而这是围绕着语言展开的。古典时期“语言在知识的关系中占据了根本位置:只有通过语言中介,世界上的事物才能被认识。”[1]29619世纪语言与表象分离,语言产生了分化(to disperse),这次分化福柯称之为“降级(demotion)”:语言与其他事物一起成为知识客体。语言的分化也造成“人”的出现和人文科学的诞生:“人”作为一种维系力量和知识主体出现了。但是,语言总要由差异、分化回归自身,由客体和工具回归思想领域。这一任务由尼采首先提了出来。随着语言的复归统一,作为知识保障和价值源泉的“人”将不复存在,因此,“人”的知识也将不复存在,语言重新掌握认识的权力。这其中就包括对真理的解读。

1986年德勒兹在与克莱尔·帕内的谈话中指出,“福柯与尼采的根本联系在于对真理的批判:什么是必须以‘正确的推理为前提的真理的‘意志?这种推理只能掩盖些什么?换言之,真理并不是必须建筑在发现真理的方法之上,而是必须建筑在欲求真理的手段、程序和进程之上。我们总是掌握着与我们相应的、与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语言的手段)相应的、与权力的程序相应的、与我们主观化或个人化的进程相应的真理。”[2]132

在福柯看来,尼采第一个真正讨论真理问题,把真理看作一组与权力关系交织在一起的话语规则,认为真理产生于复杂的社会—政治的制度体制,从而否认了真理就是被给定的传统说法。尼采把知识和思想的形成看作“权力意志”的体现,认为知识起着权力工具的作用,权力并非实体,而是一些关系:吸引和排斥关系、统治和服从关系、强迫和接受关系。

同样,福柯认为“真理无疑也是一种权力”,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我们的社会中,真理是如何被赋予价值,以至于把我们置于它的绝对控制之下的”。在福柯看来,所谓真理的“真理性”是由权力赋予的,而权力并非由某些所谓特权阶层所决定和实施的,而是存在于一个由整个社会群体所共同制造的连贯的运作过程,“谁实施权力”不可能与“权力是如何发生”这样的问题割裂开来解决,研究权力就是要“研究权力的策略、网络、机制和所有这些策略赖以实施并被迫使其得到实施的手段”,而这个手段,主要便是“话语”的运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完全是被话语所标示、与话语相交织”,那么归根结底,所谓真理是由话语运作和制造出来的。因此,话语理论的地位在福柯的考古学方法中十分重要。福柯在扬弃连续性主题的基础上,否定传统分类单位如“书”“作品”“作者”等,而代之以话语描述。话语描述不同于语言分析:前者是关于话语如何出现的思考,后者注重规律、系统;话语描述不同于思想史:思想史要在话语表层之下搜寻深层意义,而话语分析关注话语自身(话语的存在条件、极限)。至于话语与主体的关系,福柯并不将话语归属于主体,而是认为主体仅仅作为话语的表述功能而存在。话语不是指向人的意识层次,而是人的无意识层次;不是关心“谁在说话”,而是提出一个极端的口号“作者死了”。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谁在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福柯并非要否定作者的存在及其独创性,相反地,他十分推崇能够开创新的话语规则的作者。

在福柯那里,话语是一种实践活动,在书写、阅读和交换中展开。在他看来,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都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传播。其中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任何话语都是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性话语、法律话语、人文知识乃至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都是如此。而历史正是在话语中展开来的,也是话语自身的实践书写了历史,因此,福柯对于话语权力的分析是通过他对“知识史”的考古式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把知识还原为话语。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以谱系学方法分析了“知识主体”与权力的关系。

福柯逐渐克服从话语层面来理解知识,而是看到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培根说过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福柯却指出了事情的另一面:知识与权力相关。福柯在谈知识-权力的时候,往往指的是人文和社会学科的知识而非自然科学的知识。比如,他列举的往往是精神病学的知识、监狱的知识、癫狂的知识、性的知识等,在考察了监狱的诞生后,围绕着司法程序中精神病学和心理分析的涉入,福柯得出结论:权力在扩散、渗透,产生了一系列自封为“科学”的知识。他激烈地攻击将知识与权力截然二分的传统看法,他有一段名言:“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9]29需要注意的是,福柯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权力理论。他注意的是细节上的、具体的权力运作,他称之为“微观物理学”。

福柯的“微观权力”往往与规训相关,不再是惩罚。这是一种更隐蔽更普遍的权力关系。福柯意义上的权力不是君主权力,也不是某个阶级、团体、党派对另一阶级、团体、党派施加的暴力,而是涉及众多方面的关系网络,它广泛存在于工厂、学校、家庭等。对此,人们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不愿承认或不敢正视。福柯批评了下面的权力观:权力是被占有的;权力是以镇压(压抑)的方式实施的;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他提出了相反的权力观点:首先,“微观权力”不应被看作是一种所有权,他不是被占有的,而是被行使的权力;其次,权力不是固定的,或者说不只是压抑的,而是在运用过程中得以传播、扩散;权力不仅是自上而下的,不仅是集中于某些机构或阶级,而是有无数的作用点,“每一点都有可能发生冲突、斗争,甚至发生暂时的权力关系的颠倒”[9]29。

他认为,没有人能够完全拥有权力,没有人能够站在权力的对面观察、分析、清除它,甚至知识分子也是权力的一部分。福柯曾经以圆形监狱为例说明权力怎样深入犯人的肉体乃至无意识:犯人由于不知道是否被监视、被谁监视,至于谁在行使权力就无关紧要了。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的意识、无意识乃至肉体都留下权力作用的痕迹,而我们浑然不觉,那么福柯对权力的揭示就非常重要了。福柯一再指出,权力不仅压抑,而且制造。传统的监禁通过惩罚来达到目的,会使得罪犯产生逆反心理,给社会增加新的不稳定因素。实施“监狱体制”的社会表面上看来更文明、更人道,实际上更可怕,因为它使得权力自动实施:长久地被规训,使得权力自动实施,使得人们成为自己的看守。这样,社会不必以暴力来对付异类,而是从根本上取消了异类出现的可能性。

四、话语权力理论的产生—谱系学研究的新发现

福柯运用了尼采的“眼光”,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一书中,对“道德”一词做了谱系学的梳理:根本不存在一个客观的、公正的道德标准,只有对道德的不同解释,谱系学家自己的道德观也只不过是众多解释中的一种而已。福柯曾说,他不评论尼采,他只运用尼采的方法。在《尼采、谱系学、历史》一文中,他指出谱系学研究是一项“……文献工作,它处理各种凌乱、残缺、几经转写的古旧书稿。”[10]146“谱系学要求细节知识,要求大量堆砌的材料……它反对理想意义和无限目的论的元历史展开,它反对有关起源的研究。”[10]146-147可见福柯一方面继承了谱系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即注重细节研究,同时也在“反对追溯起源”问题上与尼采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福柯特别指出,历史充满断层和裂缝,谱系学不是要重建连续性,而是要记录这些断层和裂缝。

(一)话语历史的权力分析

福柯认为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恰当方法便是对话语历史做非起源的、非连续性的、个体化的、具体的和实证的考古学描述。“连续的历史是一个关联体,它对于主体的奠基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个主体保证把历史漏掉的一切归还给历史……,将历史分析变成连续的话语,把人类的意识变成每一个变化和每一种实践的原主体,这是同一思维系统的两个方面。”[11]在连续的历史观中,主体将所有历史事件划入一个假想的意义整体,从而确保意识在历史中的稳固地位。他认为历史不说我们什么,而说我们正在与什么不同,历史不是建立同一性,而是驱散同一性,以利于与我们不同者。历史是将我们与自身分离的东西,是我们要考虑自身而必须跨越和穿越的东西。正如保尔·韦诺所说,与时间和永恒相对立的,是实在。

在福柯看来,传统观念史之所以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因为它患有严重的恐话语症。西方文明表面上最尊重话语了,但福柯却认为在这个明显的亲话语症(logophilie)下面隐藏着一种深远的恐话语症(logophobie),即对话语的无序和间断表示出的恐惧。萨特就是恐话语症的代表者之一。福柯欣赏尼采所提倡的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并不信任任何绝对的、超历史的东西,而是依据历史事件最独特的特征、最敏锐的表现形式来探讨历史事件。深受尼采的启发,福柯也认为权力、知识和真理之间存在着关联。他发现“权力已经给知识的维度画出一个不可缩减的第二维,尽管两者都构成了一些无法具体分割的混合体;但是知识是由形式构成的,是可见、可言,总之,是档案,而权力是由力量、力量关系构成的,是曲线图。”[2]106其实,在福柯的著述中,pouvoir一词应该是“力量”(forces)、力量关系的意思,而不是指政治权力。但在当前的汉语界,“权力”译法似乎已是约定俗成的了。论文《尼采、谱系学、历史》赋予德语词汇Entstehung以非起源的特征,挖掘出其谱系学的含义:它有“涌现”的意思,“涌现总是产生于某种力量状态之中。对涌现所做的分析应该揭示出力量的游戏、力量相互间斗争的方式、力量与逆境展开的斗争、力量(通过自我分化)为避免退化并在自己衰弱的基础上获得新生而做出的努力”[10]149。“涌现”是诸力量的出场,是诸力量的涌入,诸力量一跃而从后台跳到前台,无不充满着青春和活力。福柯还把涌现看作强弱两种能量相互较量和对抗的场所。因此,所涌现出的必然是诸力量斗争的一个平台。因此,福柯从由知识创造的原始概念过渡到了由权力创造的新概念,以实现从知识向权力的过渡,从而对尼采做出了某些更正。

(二)话语权力生成机制

福柯在《性意识史》第一卷中,通过对“性”一词做语言学的考古学分析,从而对资本主义当代文明中的“压抑假设”提出质疑。福柯面对层层叠叠抱怨“性压抑”的话语,针锋相对地指出,这类抱怨和压抑假设一样,不外是权力机制的一部分。西方当代文明鼓励人们谈论性:医学将所有“性反常”纳入精神病学研究范围;国家将公民的性纳入生产方式;父母密切关注孩子的好奇与早熟。性被视为通向真理的密码,其中弗洛伊德功不可没。人们被告知:通过性,他就可以发现真正的自我。然而这个“本我”是否就是我们所追寻的那个“我”?还是我们当代文明话语的一个陷阱。福柯指出,当代文明绝非制造着性压抑,而是制造了各式机构来强化性、鼓励性,从而将人们置于一个透明玻璃罩内达到统治的目的。“……我们的文明需要并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喋喋不休地制造与性有关的话语的机器。”[12]这台机器产生了大量关于性的话语:它只因人们在性中实现自己、表达自己。而“性”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生理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现象(如同“人”的概念一样),在性话语的包围中,人们完全可以引入福柯式的疑问:“谁在说话?”是真正地自己在说话吗,还是在权力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福柯不同意将性本能作为人类根深蒂固的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理论恰好将自由个体纳入忏悔-分析-治疗的圈套中。他不再拥有创造自己的快乐,他必须压抑内心的欲望魔鬼;他对医生说出心中的秘密,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正常的人;他成为科学分析的对象,不再自己引导自己。因此,福柯根本不会把个体的解放乃至人类的解放寄托于生命本能的改造与释放。福柯既然认定性不过是一种话语的产物,那么“性压抑”的假设和“性解放”的神话都将成为过去,正如“人”作为话语的产物,会被语言分析的锯齿解剖开来一样。

康德在著名的短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指出,我们不需要监护人、牧师、学者代替我们思考和抉择,我们更应该自己去思考和抉择。福柯则提出了“无资格代言”的口号,他分析了19世纪末,随着人文科学的出现,社会对个人“规范化”的程度加深,所以个体保持独立性也更为艰难。学校、公司、政府机关、家庭无一不受“规范化”秩序的影响,这些规训式的个体形式构成了一个“监狱体制”的社会。因此诸如“没有人能够否认……”“大家都会承认……”等类似的代言性质的语言形式便大量出现,医生不再以医生的角度发表意见,而是以患者的角度来说话,任何人的“越界代言”行为都会作为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这同时意味着编制了一个巨大的谎言。福柯认为,知识分子已不再具有普遍性,他们不再以普遍价值的名义说话,而是以自己的资格和地位的名义说话。权力被划定在知识的第二维中,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人们应该反思,怎样学会说,自己是“被压抑的”。

总之,福柯在探讨主体“被构成”的方式时认识到,权力不仅深入意识,而且深入肉体。权力不仅控制人们的政治生活,而且制约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他提出获得解放的方式,就只能是反抗权力的控制。福柯通过对话语的梳理,将知识与权力离析,从而发现了当今文明社会中所谓的“文明”“科学”不过是权力的另一种表现而已,人的“主体”并没有能动性,而是在各种权力网中“被构成”。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全新方法,对后来的思想家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Michel 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s[M].trans,Alan Sheridan.London:Pantheon,1970.

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M].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尼采.快乐的哲学[M].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13-114.

尼采.哲学与真理[M].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戴维·罗宾逊.尼采与后现代主义[M].程炼,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6.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

Foucault.Prison talk[J].trans,Colin Gordon.Radical Philosophy,1977(6):33.

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M]//杜小真.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5.

福柯.性意识史:第1卷[M].尚衡,译.台北:台湾久大、桂冠联合出版,1990:28.

知识和理论 篇7

一、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

1.国际文献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 数据库中, 数据入库时间=所有年份 (实际检索所用文献为1992-2010年6月14日) 。在以下数据库=SCI-EXPANDED (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 ,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A&HCI, CPCI-S (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 , CPCI-SSH (社科与人文会议录引文索引) , 进行下述检索。

第一步, 检索文献。检索式“标题= (strategic management) or标题= (strategy management) or标题= (strategy planning) or标题=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r主题= (strategic management) or主题= (strategy management) or主题= (strategy planning) or主题=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 检索到52235条记录。

第二步, 精炼检索结果。由于本研究主题为“大学战略管理”, 因此以“学科类别”和“主题”为依据, 精炼所检索到的数据, 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以检索式学科类别= (management or business or 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 or planning&development, 主题= (university) , 检索354条记录。为了数据的全面和完整, 更换主题= (higher education) , 检索到178条记录, 上述两部分的文献总和起来共532篇文献。

第三步, 数据导入和运行软件。将下载的数据导入到Cite Space 2.2 R9, 进行时区分割 (Time slicing) 和阈值选择。本研究时间跨度为20年, 即1990-2009年, 单个时间分区为1年, 即20个单个时间分区。最后, 运行软件并生成图。

2.国内文献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 (CNKI) 中, 以“大学战略”或“大学规划”或“高校战略”、“高校规划”为主题词, 检索时间为1985-2010年6月14日, 下载所检索到的728条中文记录。国内和国外文献数据导入和软件运行方法相同。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知识图谱是一种以可视化形式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1]2, 它是跟踪科技前沿、选择科研方向、开展知识管理的工具, 为展示科学前沿的结构与进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1]33。笔者使用Cite Space软件, 采用共词分析 (Coword) 和共被引分析 (Co-citation) 相结合的方法, 绘制大学战略管理的知识图谱, 挖掘和分析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

1.共词分析。共词分析是利用文献的关键词或名词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 来确定文献集所代表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2]。文献的关键词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是作者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的凝练。两个或更多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称为关键词共现。笔者使用关键词共现法, 揭示国内外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内在相关性和微观结构。

2.共被引分析。两篇文献 (作者) 如果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 则可称这两篇文献 (作者) 存在共被引关系。文献 (作者) 共被引的次数越多, 他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距离”也越近[1]41。本文运用作者共被引法ACA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和文献共被引法DCA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来分析国内外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状况。具体做法是统计出两位作者 (两篇文献) 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的次数, 从而形成不同研究方向的作者的共被引可视化聚类分析, 根据聚类结果将一个学科内的重要文献 (作者) 加以分类, 从而鉴别学科内的科学共同体或隐性学术群体。

三、国际上的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与大学战略管理直接相关的研究, 乔治·凯勒 (George Keller) 出版《学术战略: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革命》 (国内译为《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革命》) 标志着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进入21世纪后相关研究文献增长迅速, 如2000-2010年期间有474篇文献, 占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篇数的89.1%。国际上有299家机构研究大学战略管理, 其中主要研究机构是锡比乌大学、密西根大学、康涅狄格大学等。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的主要研究国家是美国、英国、中国 (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研究从21世纪后增长较快)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 美国与加拿大的合作相对较多, 中国与英国的合作相对较多。整体趋势表明大学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一) 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通过作者共被引和文献共被引分析, 采用中间中心性 (between centrality) , 绘制“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作者和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 (图1) 。图中的节点表示作者或文献, 节点的大小表示中间中心性的大小, 节点越大, 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中间中心性是网络中通过某个节点最短路径的总和[1]124, 可以通过挖掘在整个网络中起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 探寻该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及其关键人物。

图1显示出, 最重要的几个节点是提斯 (Teece DJ) 、波特 (Porter ME) 、格兰特 (Grant RM) , 他们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几种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们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表1是按照中间中心性值排序的文献, 从表中可以看出巴尼 (Barney J) 1991年发表的《企业资源可持续竞争优势》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 格兰特1996年发表的《公司的知识基础理论》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 迪马乔 (Dimaggio PJ) 1983年发表的《重温铁笼理论:组织领域中的制度同构与集体理性》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 班杜拉 (Bandura A) 1982年发表的《人类行为重点自我效能机制》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in human agency) 被引频次和中间中心性均较高。以下主要介绍由这些作者 (文献) 所代表的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1.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波特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 以及随后于1985年、1990年分别出版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 使他赢得了“竞争战略之父”的称号。他是目前世界上关于竞争战略研究的最高权威。他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分析的过程, 强调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波特指出企业在考虑竞争战略时, 必须将企业与所处的环境相联系。波特将战略分析的重点由企业转向行业, 构造了产业结构分析的“五力竞争”模型, 提出了诸如公司地位、行业吸引力矩阵、价值链分析等极为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他认为竞争优势是任何战略的核心所在。面对竞争的加剧, 大学应根据竞争优势理论, 从自身的优势、劣势及环境变化情况实施相应的战略, 避免趋同化战略, 实现战略的差异化和多元化, 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2.资源基础理论。巴尼是战略资源理论的主要奠基人。1991年巴尼发表《企业资源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这篇文章的被引频次和中心性均最高 (表1) 。图1显示这篇文章是最大的节点。十几年来其研究成果被国内外主流教材采用, 在全球战略研究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理论指出, 独特的资源是组织建立起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 (Tidd&Trewhella, 1997;Simonin, 1999) 。巴尼认为组织的资源具有价值、稀缺性、难以复制和无法替代等特性, 可以建立起组织的持续性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开启了战略管理的新方向, 促进组织更加重视内部能力建设, 构造了“资源-战略-绩效”的基本框架, 该理论为后来的学者提出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该理论是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 这是因为大学是资源依赖型组织, 高校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对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各种资源的获取上。大学只有通过加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动服务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学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才能调整自身对外部关键资源的依赖程度, 实现可持续发展。

3.知识管理理论。1996年格兰特发表《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一文, 阐述了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1) 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 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2) 企业是知识协调机构或社会性社区; (3) 企业的竞争优势或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对有价值的、不易流动的、难以模仿的、无法替代的知识资源的获取、创造、组合、整合和应用。目前, 知识管理从企业向外拓展, 公共管理、医疗、法律和教育等领域都开始引入知识管理理论, 在研究和实践上都有很大发展。高校是生产、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地方, 具有丰富的显性知识, 同时具有丰富的隐性知识的来源。在知识经济中, 知识是大学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战略性资源, 大学的管理工作都是围绕知识进行的, 知识的应用、管理和创新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成为大学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4.动态能力理论。1994年提斯为弥补资源基础理论的不足, 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 (Dynamic Capabilities View, DCV) 。1997年他对该理论做了更为详细地阐述, 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的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能帮助组织实现与快速变化环境的动态匹配, 从而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提斯把企业的资源分为四个层次: (1) 公共资源; (2) 专有资源; (3) 组织与管理能力; (4) 创新能力。他认为这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动态能力理论为大学核心能力建设提供了思路, 对大学战略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的动态能力是指大学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重组、保护知识资源及其他资源的能力。大学面对环境的变化, 可通过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等人力、物质和组织资源进行战略整合, 从而使大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5.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是战略认知学派的基础, 他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 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 而且也包括非理性思维, 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该学派认为判断的偏见对战略制定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战略领导者的认知风格影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西蒙 (Simon) 认为世界很复杂, 与此相比, 人的大脑及其信息处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战略决策的不合理性也是一种合理的现象。社会认知理论为大学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大学战略管理是理性、经济的分析, 心理影响交互作用过程, 大学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中要加强沟通, 加强战略管理的开放性和参与性, 避免认知偏见, 全校上下的广泛认同、教师和管理者的支持是成功实施大学战略管理的关键。

企业和大学在很多方面有共同特点, 在大学管理实践中, 大学表现出与企业趋同的类企业管理行为 (Typedentreprise Management) , 发现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这些成熟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大学, 并且成为了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从作者共被引和文献共被引分析来看, 大学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建立在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 进而研究者依次提出战略资源、知识管理及动态能力理论, 并试图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战略管理过程。21世纪以来, 虽然战略管理研究发表的论文占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篇数89.1%, 但基础理论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2000年后未有新的理论被共引而形成节点。

(二) 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热点

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大学战略管理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 提取关键词1209个, 总词频数为1756次, 每个关键词平均出现频次1.45次。对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 形成以关键词为内容的国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图2) 。

一方面, 根据图2中节点的大小可以揭示研究热点。1990-2009年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战略 (strategy) 、管理 (management) 、绩效 (performance) 、大学 (university) 、创新 (innovation)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战略联盟 (strategic alliances) ”7个聚类。一是战略, 主要包含多样性、高等教育机构、进化、供应链管理、概念地图, 与管理、创新、高等教育等三个聚类的连线最粗。二是管理, 主要包括知识转化、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绩效。三是绩效, 主要包括结果、学生等关键词。四是大学,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五是创新, 主要包括知识、决定因素、创业精神。六是知识管理, 主要包括远程教育。七是战略联盟, 主要包括竞争优势、动态理论、吸收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节点关键词共现频次和中心性, 可以挖掘出在整个网络中起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从表2可以看出, 大学战略管理领域共现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有10个, 其中被引频次前5位的是:管理、绩效、战略、创新和大学, 中心性排在前5位的是:管理、绩效、战略、大学和创新。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 可见绩效、创新、战略联盟、知识管理等是当前大学战略管理中的研究热点。最受研究者关注的是绩效, 反映了研究者最关注实施战略管理的效果和效能如何, 实施大学战略管理能否实现大学的战略目标。其次创新和战略联盟受到关注, 表明研究者关注大学战略管理的实现方式, 除了从大学自身创新外, 大学战略管理越来越重视战略联盟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是, 21世纪以来, 大学之间全球范围内联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管理是大学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 大学作为传播、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场所, 自1990年以来知识管理受到极大的重视。从这4个热点问题来看, 研究者最为关注大学战略管理的效果和目标、大学战略管理的手段和内容。

四、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

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大学战略管理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 提取关键词167个, 总词频数为892次, 每个关键词出现频次5.34次。对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 使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分析, 形成以关键词为内容的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 (图3) 。表3中大学的出现频次是108次, 战略管理的出现频次是86次, 2004年出现在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文献中, 战略规划的频次是45次。

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与国际研究不同, 图3中最大的几个节点是大学、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 主要集中在战略规划、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校长等方面。这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力争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发展战略直接相关, 也体现出国内研究者对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战略管理的重视。国内近几年关于大学战略管理的发文量很大, 国内这一研究自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 2001-2010年为661篇, 占总篇数90.8%, 但已有研究主要是介绍与阐述国外高校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 还没有实现从理论层面到操作层面的转化。目前国内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支撑者较多, 对“大学战略选择是制度和大学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关注甚少。近年来开始重视战略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融合, 但主要还停留在以介绍平衡记分卡等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上。大学战略管理的定性研究较多, 实证研究较少。重视战略规划的研究, 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的研究较少。知识管理理论、制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顾客管理理论没有成为目前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 亟需理论创新与本土化实践。

五、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 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发展较快, 随着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深入, 必将推动我国大学战略管理实践的进程。借鉴国际研究经验, 为我国大学战略管理提出如下建议:第一, 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和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 大学应实施战略管理, 通过创新不断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模式以便获取和维持来自外部环境的资源。第二, 在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方面, 各大学应当根据国情、文化传统、教育制度、院校状况的需要来制定战略规划, 实施战略管理。第三, 大学应更好地配置自己的内部资源, 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如可把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途径, 实施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知识管理战略, 最大限度地整合、创新、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第四, 大学战略管理应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重视战略规划的评价和控制, 定期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规划实施情况调整战略规划目标。第五, 形成战略文化, 增强对战略的认同和支持, 注重发挥情感、意志、领导的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在战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减少战略实施中的阻碍。

参考文献

[1]侯海燕.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Rip A, Courtial J P.Co-word maps of biotechnology:Anexample of cognitive scientometrics.Scienrometrics[J].1984, (06) :381-400.

知识和理论 篇8

首先,针对当前知识转移研究框架静态、单一的问题,该研究纳入了参与主体动态介入的因素,建立了接收方定制化知识接收过程的动态模型。该著作基于知识接收方的视角,从影响接收方知识接收的关键因素———知识客体、知识来源主体以及所在企业情境的角度分析对知识接收方知识接收意向以及最终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收方个体参与程度在知识接收中的作用,从而建立了接收方定制化知识接收过程模型。

其次,针对当前研究中缺乏对知识自身品质的关注,该研究从知识定制化的视角开拓了知识转移理论关于知识自身特性的研究。该著作通过运用定制化程度这一概念描述转移中的知识的适应性、价值性和变化性,提出了知识的定制化程度对知识接收方接收意向以及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实证验证了知识的内容定制化程度对知识接收意向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知识的内容定制化程度和表达定制化程度分别对知识转移获得绩效和创造绩效发挥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第三,针对当前企业间知识转移中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研究较少这一问题,该研究探索了关于个体参与知识转移的微观过程。该著作在关注知识转移中的个体角色时发现,接收方个体的知识接收意向在各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间发挥着中介影响作用,个体的涉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在来源方的任务导向和权威性与知识接收意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其中个体涉入的程度越高,企业成员在知识接收中受到来源方权威性和任务导向的影响越小,而对知识本身的品质和适用性的关注就越多。

第四,针对当前缺乏对来源方主体信赖度的深入分析,该著作分析了外部知识转移背景下初始信任的特性及维度构成,深化了知识转移中关于双方信任关系的研究。该著作分析了外部知识转移背景下初始信任基于任务导向和权威性的信任维度,实证检验了来源方的任务导向和权威性对知识转移获得绩效和创造绩效发挥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任务导向对知识接收意向的正向影响作用。这一研究既刻画了合作信任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也描述了不同阶段下信任基础和维度的差异性。

知识观企业理论模型研究 篇9

知识观战略理论是在对资源基础观各流派观点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知识观战略理论除了继承RBV的观点(RBV是KBV最为直接的渊源)之外广泛吸收了包括纳尔逊与温特的演化经济学,西蒙、马奇、赛耶特的企业行为理论以及波兰尼、野中郁次郎、达文波特等知识理论的观点而综合形成的。知识观战略理论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持续租金的保持以及核心能力的构建从知识观的角度作出自己的解释,认为有形资源对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保持作用有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培养的核心能力或整体能力才是关键,而能力的根源就是知识,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是企业获取成功的根本源泉。这种知识包括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文字表达而传授的“明晰知识”,更主要的是其员工通过不断的试错性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难以表达的“默会知识”。企业知识以经验与记忆的形式存在于员工的头脑当中,以技术资料、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企业惯例甚至企业文化的形式存在与“企业记忆”当中。知识观战略理论十分重视默会知识的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因为建立在明晰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会由于明晰知识的易于传播性而很快失去其持久性,而默会知识由于其难以表达以及同工作环境的紧密结合而难以学习和模仿,这形成了资源基础观所说的“隔绝机制”,使得竞争优势得以保持。

二、知识观企业理论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批判与吸收

知识观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是因为生产过程客观上需要一种机制能起到协调不同知识的功能,而知识的特性使得市场难以完成这种功能,相反企业能够通过权威机制协调知识的配合。对此,交易成本理论反驳道,生产需要的多种知识可以通过交换来取得,而这种交换之所以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市场来进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默会知识的难以转移和明晰知识的易被盗用导致其市场交易成本相对于劳动的交易成本较高而造成的,是用劳力的买卖代替中间产品(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的买卖的结果。因此知识观理论所论述的知识特性对企业存在的影响,只不过是强调了一种与特定知识相关的特殊交易成本,因而属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一个特例而已;同样,企业内部剩余权与权威的分配也只不过是管理内部交易成本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知识观所强调的“协调知识之间的配合”。知识观企业理论以一个极端假设对此做出回应道,即便不存在机会主义(即没有市场交易成本),我们仍然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充分利用默会知识。因此,不是机会主义带来的交易成本导致企业存在,而是企业的存在可能导致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产生交易成本。

知识观理论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企业是作为管理团队生产而不是管理交易成本而存在的一种机制;而交易成本理论在论述雇佣劳动与交易成本的关系时,是假定雇佣劳动已经解决了协调问题,因此它忽略了因为知识的有效聚集与整合而导致的生产过程的发生或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活动的中心任务是如何节约生产成本而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实际上在企业内部完全可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内部交易成本较高,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改善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或创造出更高价值,在后者的效应超过前者的效应时企业仍然存在。

因此企业的存在是其生产功能与交易功能系统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倘若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并没有要求多种知识的整合,或者企业不能提供有效整合知识的机制来完成生产功能,企业不会产生;另一方面,有时尽管生产过程要求用权威体系来整合知识,但由于由此导致的偷懒、怠工、机会主义等代理问题导致内部交易成本过高,那么交易功能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协作生产过程难以实现。由此,我们可以把企业职能分为两种类型(尽管这两种职能在实际情况中大多结合在一起):完成生产功能要求各种知识紧密配合,这是企业的协调(Coordination)问题;完成交易功能要求解决激励与代理问题,这称之为企业的合作(Cooperatoin)问题,二者共同决定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在企业的交易职能上,市场与企业存在替代关系,而在企业生产这一职能上,市场与企业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尽管在某一企业现象的解释上知识观企业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存在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截然对立的关系,只是出发角度不同,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更为系统的企业理论模型。因此本文认为知识观企业理论应当充分吸收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只不过评价代理问题的标准不应当仅仅是交易成本的节约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对生产、对价值创造过程的促进程度。

三、知识观企业理论综合模型:企业是生产与交易的结合体

通过以上说明,本文提供一个思考企业问题的系统框架,即知识观企业理论综合模型:企业是知识的整合与创造的结合体,其长期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整合与创造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按照知识在企业内部如何整合、利用与发展的价值创造过程来设置相应的组织结构与决策权分布,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而企业的代理机制也应作为实现这一知识运作过程的重要的激励手段。本文认为这一生产知识与交易知识结合企业框架可以有效解释竞争优势来源,企业组织形式与内部结构问题以及企业内部决策权的分布等企业现象,并为实际应用提供规范性指导。

1、模型总结

在知识观企业理论综合模型的理解中,企业不仅是整合知识进行协作生产的社会组织,也是一个知识创造、知识存储与共享、知识吸收与转化以及知识创新机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其中需要强调的是,代理问题或激励问题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倘若企业各参与方(这种说法包括各种形式的委托方与代理方,包括上下级、总部与分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因为利益目标的不对称而导致代理成本过高,那么即便企业这种知识整合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生产功能的效率,也会因为交易功能的低效率而使这种合作机制难以达成。但是企业并不是仅仅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存在的控制机制,企业代理机制的设定应当以促进知识运作过程、创造价值为准则,在此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

2、模型应用展望

知识观企业理论综合模型可以为企业各种战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例如对于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以及纵向一体化决策问题(这里以供应商关系为例),按照波特的观点,企业处理与供应商关系的问题应当定位于尽量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以削弱其市场力量,同时人为塑造自身侃价能力,其做法包括同时选择多个供应商,提高采购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等等。这种观点将供应商看作是价值的争夺者,而知识观企业理论则促使我们思考企业能否通过与供应商知识的整合更好的创造价值的问题。

摘要:企业理论是为解释和预测企业结构与行为而对现实中企业所作的概念化与模型化的抽象,本文将企业视为兼具有生产功能与交易功能的结合体,将交易成本理论与知识观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系统的企业理论模型.并对企业内部知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企业理论,知识基础观,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知识表征的概念图表理论 篇10

一 知识表征的语义系统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知识表征成为人工智能独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考察知识表征必然会考虑到对知识进行编码的规范语言和对世界的描述。选择一种规范语言对于知识表征至关重要,因为所选语言的表达充分性将会限制它所描述的信息类型。换言之,规范语言的表达充分性必须与表征项目所能表征的东西相对应。然而,知识表征项目仅仅对于某个特定的定义域是充足有效的,当这个定义域发生改变时,以原来的结构和程序处理新知识就立即变得棘手和无效。为了使任何知识表征项目都能够充分表达关于世界的意义,必定有一个相关的语义学理论,语义学指称了符号与它们所表征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符号与结构自身之间的关系,语义学规则不仅仅是由知识到“语义”表征的转换,这些表征的意义,即它们所指称的对象也必须被具体说明。只依靠直觉和“有意义的”标签来解释一个项目是很容易的。然而,如果不对符号公约的意义进行清晰描述,那么该语言所表达的隐喻意义就不清晰,因此,任何知识表征项目不仅要说明结构语法、结构中包含的对象以及结构的组合方式,而且要说明语义学结构所要表征的东西。

(一)元语言层次

任何系统的元语言都是知识表征藉以建立的信息结构,因此,元语言可能是目录结构或项目排列。然而,元语言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普遍知识应以何种方式被表征?由于“元语言”这个概念往往是相对于具体定义域而言的,因此,在建构人工智能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灵活地选择元语言集,然而,这样的元语言集并不必然指称人类思想或知识,选择元语言集也仅仅是为了使得某个具体程序在其具体层次上操作方便而已。因此,这个“元语言”层次与表征项目自身的基本术语和机制有关,而不是要对项目所包含知识作出论断。威廉·伍兹(William Woods)强调元语言的表达充分性:“在探寻一个表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避免选择这样的一套元语言:它们或者消除了在诸如‘行走’、‘跑步’、‘漫步’、‘驾车’和‘飞行’等词语之间的差别,或者忽略了在这些特殊概念和普遍概念‘移动’之间的共同性。”[4]66

事实上,语义根词是知识表征中的元语言概念,“根词即哲学原子,它超越了在知识表征项目中的直接应用,举谓词演算的例子来说明:根词集由不可被分解为其他简单的意义元的原子命题组成,同时,根词集可能由包含真值运算符(比如:‘和’、‘或’、‘非’等)的原子事实综合而成,这样,复杂命题可以通过将根词综合起来而被表征。”[5]112-115许多语言学者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已经试图建构起类似的根词系统,从而使得话语的意义可以由有限的条件集所解释。而且,我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义根词集或概念根词集来陈述应用语词的充足条件。然而,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宣称:真正普遍的根词集是不存在的。罗格·沙克(Roger Schank)曾试图建构一个最普遍的根词集,他的概念从属(Concept Dependency)理论包含一个原始行为集,他宣称这些原始行为具有支撑所有动词的语言中立的意义。事实上,对于真正普遍的意义原词集而言,并不存在语言学或心理学上的证据,普遍意义原词这个概念是被误导的概念,因为概念的意义应该根据它所指称的属性与我们关于世界的模型的其他属性相对应的方式来显现,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存在任何原词,那么它就是被语言使用者所应用的模型。

(二)认知层次

任何与真实世界有关的系统都有更新和调整其知识库的方式,因为关于世界的知识不是静态不变的,新信息需要不断地被整合。知识表征的知识习得问题是: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而动态地获取知识并且将现存知识正确地进行整合?如果我们将知识表征体系看做由一个世界模型所组成,那么,尽管我们的模型注定是不充分或不完善的,系统都应有一种进化方式上渐趋于真实的模型。这个程序中所涉及的论题包括:如何确认和创造关于个体事实的恰当概括,以及如何确认和解决由新知识所引发的矛盾。最后,与变化有关的任何系统都必须能处理被称为“框架问题”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期,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就程序中的智能知识所起的作用引发了热议。程序主义者认为:知识主要是“懂得怎么样”,即懂得知识应用的程序;陈述主义者则宣称知识的本质是“懂得它本身”,具有一系列就具体事实和一般注释程序而进行推理的定义域。程序化地表征知识以埃夫龙·巴尔(Avron Barr)和爱德华·费根鲍姆(Edward Feigenbaum)为代表,他们以字母的表征方式为例:“程序通过比较和排列每个字母的数字计算密码将条目整理为字母化的顺序,例如‘A排在B之前’所表征的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知识,而不是这个知识本身;但是在陈述的程序中,‘A排在B之前,B排在C之前,C排在D之前’等等这些信息将会被清晰地表征出来。”[6]这表明:一方面,按字母顺序排序可被说明为一个简单的生成式程序;另一方面,按字母顺序排序的陈述方法是冗长而累赘的,涉及描述每个字母及其与下一个字母的关系。可见,有些事情操作比描述容易得多。

约翰·索瓦(John Sowa)引用了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画圆的两个方法”为例:“第一是陈述方法:任一圆圈都是从一个给定点到所有等距的点的轨迹,第二是程序方法:要画出一个圆,将圆规的一只臂固定,同时旋转圆规的另一只臂直到其回到起点。”[7]23第二个方法即程序化方法缺陷表现在:程序化方法不仅更冗长,而且所给定的方法当然也不是画圆的唯一方法。例如,可能某个程序通过描摹咖啡杯的底部或者使用一个塑料模型对圆圈进行了详尽说明,然而,这种说明并未对普遍的圆进行定义,而且,既然程序表征必须详尽地说明某条知识的应用方式,那么,如果那个知识有多种用法,则它们都必须被分别说明。陈述性方法就允许简单的知识具有多种用法,因此它更模块化且更易于校正和更新。总之,每个方法各有利弊,将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对于任何知识系统都是必要的,因为没有任何系统可以具有完全排除陈述形式的程序知识;同样的,没有任何系统能够只靠陈述知识而不具有操作系统所理解的程序。

(三)语义网层次

尽管人工智能中使用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语义网(Semantic networks),但是它们都能通过节点(图示为点、圈或方框)和联接节点的弧线(图示为箭头)而被综合起来,节点符号通常表征物体、概念或情境,而弧线表征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常规略图在各种网状表征系统之间普遍存在。类型层级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义网,它是根据普遍性的等级组织起来的类型或概念的复杂网络,在这里,当向上移动等级时,概念会变得更为抽象,在类型等级最低层的节点指示特殊的个体或记号,而较高层次的节点指示个体或类型的范畴。将类型根据普遍性的等级组织起来的语义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即继承性。在按照等级建构起来的语义网中,任意给定类型的属性和联系可能被其所有子类型所继承。例如,“如果我们知道金丝雀是鸟类的子类型,并且假设鲍勃是一只金丝雀,于是我们可得出结论:鲍勃也是一只鸟,而且它继承了鸟类所具有的所有特性。”[8]99这被称做是一种继承性等级。这种语义学等级体现了默认值推理的形式,因为具体实例继承的特性正是该实例所属类型的特性。那么,除非我们被清楚地告知“鲍勃”是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假定“鲍勃”也是有翅膀的;然而,如果我们被告知这只金丝雀“鲍勃”是畸形的且没有翅膀,那么子类型层级上的这个信息会从超类型“鸟”的层次上将“有翅膀”这个特性的继承性阻断。

当超类型的特性适用于大部分而非所有子类型时,例外就产生了。以企鹅、鸵鸟为例,我们将取消对于“所有鸟会飞”这个普遍特性的继承,这就导致非单一性,因为如果某个特殊的鸟被发现是个例外,那么“它会飞”的结论将会被撤销。例外的存在弱化了类型层级中的“继承性等级”的联系,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实体并未继承意料之外的例外。帕特里克·海斯(Patrick Hayes)宣称“所有已知的表征项目实际上都等同于一阶逻辑,例如,语义网可被看做是一阶逻辑的符号化变体”[9]469。等级中的联系可以被蕴涵的陈述所表征,而且一个给定的子类型的超类型可以通过对普遍规则和肯定前件式假言推理的反复应用而被发现。语义网通过一系列以“x”表示变量且以“→”表示喻意的一阶公理而被表征。“如果我们以信息‘猫(萨姆)’开始,那么,通过x到‘萨姆’的普遍规则和肯定前件式,我们就能演绎出有生命的(萨姆)或者是物(萨姆)。”[8]100属性可以通过元谓词被表征出来,例如(x)哺乳动物(x)→有皮肤(x,皮肤)。

(x)狗(x)→哺乳动物(x)

(x)猫(x)→哺乳动物(x)

(x)哺乳动物(x)→有生命的(x)

(x)爬行动物(x)→有生命的(x)

(x)有生命的(x)→物(x)

(x)无生命的(x)→物(x)

一阶公理(First-Order Axioms)[8]101

然而,许多研究者发现,语义网结构比一阶谓词演算中的相关表征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能更好地促进推理。语义网根据普遍化项目清晰地组织信息,而这些普遍化项目并非清晰地来源于隐喻。

二 概念图表理论的本质与特征

表征知识需要一种能够把握相关差异性的发展完善的“语言”,理解隐喻则会涉及我们关于世界的许多最基本信念以及语言的句法和组织结构;而约翰·索瓦的概念图表理论体系可以极好地表征语言的特点、我们的知识基础以及知识间相关联的方式。换言之,隐喻和知识表征的方法即在“概念图表”的框架之内,而概念图表是对有关程序化自然语言的现存理论的扩展。“尽管符号是概念图表最明显的部分,概念图表的完整部分却不只是符号:它包括标准的逻辑和计算程序,将语言规划到图表中并且从图表中抽象出语言的定理规则,关于图表意义的假设,以及将图表和真实世界情境相联系起来的语义学理论。”[10]为此,首先需要考察对该领域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的知识表征项目,因为概念图表理论将所有重要的表征项目综合起来并整合为一个完整理论。

(一)概念从属论

由罗格·沙克发展而来的概念从属论表征了以一个小元语集为基础的句子的意义。在沙克看来,概念从属论的图表是独立于用以陈述其所表征的句子的语言的。沙克提出了6个概念范畴:真实世界客体、真实世界行为、行为修饰语、客体的修饰语、时间、地点,以及若干念语法规则,这些规则阐释了这些范畴是如何彼此相关的,这些语法规则包含一套符号标记,通常是各种不同的箭头,它们指明各种不同关系。概念从属论也使用4个概念格:主格、宾格、指令和工具格。每个句子的“概念化”包含这些元语言行为和各种联系或语义规则,这表明了行为和客体或语义规则之间的关系。沙克以非谓词演算的方式来处理结论,例如,在“约翰喜欢巧克力”这个句子中,吃的动作是模糊不清的,于是,一个行为结论就发生了,因为主体(约翰)和客体(巧克力)之间的发生的行为并不清晰。这个缺省的“行为”被假定为是“吞咽”,因为这正是人们通常对他们喜欢的食物的处理方式。这个假定也可能被误解,因为约翰可能喜欢用巧克力色进行绘画;不过,由于没有更清晰的信息,它只是一个可能的推论。

可以说,沙克的表征理论体现了元语言在人工智能中最全面的运用。例如,所有的知识都应该被解构为低一级的元语言,这个必要条件引发了一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对元语言中复杂概念的表征通常非常冗长,而且在计算上是无效的。此外,某些话语或者概念不可能使它们自身通过一个小的元语言集而被表达出来;如果能的话,它们就不可能有一个独特的表征。

(二)框架与脚本理论

“框架”(frames)概念由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于1975年提出,用来表征旧的刻板知识和因系统给未来信息加入相关性而产生的期望值。“框架”这个术语本身来源于一个简单的电影画面的观念,而且明斯基认为框架是一种被嵌入相互关联的检索网中的知识的信息包,它既可以是一个极大的知识信息包:一种新情境加上结构;然而,它也可以足够小:仅仅是一个大数据库的可变模块。当我们获得一个框架时,获取其他可能相关的框架的联系也是可能的。例如,如果我们拥有一个房子的框架,相关联的框架如厨房、卧室和客厅等也就有了;如果我们获取了厨房框架,那么其他的联系如煮饭、洗碗和冰箱等将成为可能。

“脚本”(scripts)是由沙克于1977年发展而来的,是用来表征典型的或者预期的一系列事件的类框架结构。“脚本”以戏剧中的脚本观念为基础,在戏剧中给予演员一系列有序的事件。例如“饭店”脚本,它详尽描述了当你去饭店时的一系列事件和预期行为,进入饭店、坐在桌子旁、看菜单、叫服务员点餐等等,这些信息都将成为脚注的一部分。框架和脚本两者都是以直接关注和辅助回忆与推论的方式来组织知识表征的方法,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依赖从以前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并且运用这种知识来处理新的略微不同的情境。因此,框架和脚本提供一种结构或构架,在这种结构中,关于特殊事件或经验的知识和期望值可以被组织应用到新情境中。

海斯受框架表征的启示而开始研究框架对于一阶谓词演算的表征和推理作用,其结论为:大部分框架表征可以被看做是一阶逻辑的一种新语法,而谓词演算的作用就在于:任意的形式系统都能通过将其发展而被描述,对特殊的知识表征项目的这种重述可能是有用的,尤其是当这个表征项目原本缺乏一个清晰的语义时。按照海斯的分析,一个框架实例代表一个个体,而每个空位代表个体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于是,框架根本上就是被实例化的特殊个体和情境的大量特性包。因此,如果我们将关于特殊情境的谓词演算陈述聚集起来,我们就能模拟一个框架系统的结构。

(三)概念图表的架构

概念图表理论包含从其他规范的图表中得出新的规范图表的构架规则,有4个基本规则:模仿、限定、联接和简化,还有一些派生的构架规则,比如“最大联接”(“the largest link”)。索瓦定义了4个基本的标准构架规则:模仿、限定、联接和简化,这4个基本的架构规则将概念图表的大部分特征综合起来,我们可以通过这4个架构规则从两个概念图表中得出一个新的概念图表,在得出新的概念图表过程中,类型格架和概念指称就开始起作用了,索瓦举例:“一个女孩正在快速吃东西”,和“一个名叫Sue的人正在吃馅饼”[8]115,这两个句子可以用两个标准图表描述如图1所示:

为了得出新的概念图表,首先模仿两个图表,同时,通过以其子类型的类型标签代替其类型标签,我们将概念“人”限定到它的子类型“女孩”。然而,概念[人:Sue]的指称域并非类属的,因此,在我们能够真正地取代[人]的类型标签之前,我们必须确保[女孩]的概念域与[人:Sue]的指称域相一致。从[人:Sue] 到[女孩:Sue]的这种限定是允许的,因为Sue是个女孩。那么,正如图2所示,图1中第二个图表中的概念就被限定到“女孩”。

接着,联接规则合并了相同的概念:图2中的两个图表中有一个相同概念“吃”,尽管“女孩”(类属概念)与“女孩:Sue”(个别概念)并不相同,但是当它们的类型标签相同时,属概念可以被限定到个别概念,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把一个图表叠加到另一个图表之上并使相同概念合并而将两个图表联接起来:

当概念被叠加以后,某些概念关系就可能变得多余,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简化原则而消除重复的概念关系,于是得出下图:

当消除多余关系中的一个概念(“主体”)之后,最终的图表就变成图4,它读做:“一个女孩Sue正在快速吃馅饼”。于是,我们发现:类型层级决定了一个普遍概念何时可被限定到一个较为特殊的概念,以及概念类型何时相一致。类型层级对于概念类型的普遍化和特殊化也有重要作用。标准的构架规则是特殊化规则,据此,一个概念可以被限定到其子类型。因此,特殊化是指用概念的子类型标签取代其类型标签,并且用个别指称代替其类属指称。

普遍化是指用概念的超类型标签取代其类型标签,并且消除任何个别标记。而类型格架的结构对这些操作非常重要。如果类型格架的结构发生变化,这将影响哪个概念被限定为或普遍化为哪个概念,以及与什么类型相一致。例如,如果概念“女孩”不是概念“人”的子类型,那么以上图表将会有完全不同的显示:名叫Sue的那个人吃馅饼,并且某个非特指的女孩快速吃东西。当我们考察隐喻对于类型层级的影响时,这些变化将有重要意义。

三 概念图表理论的意义

概念图表是包含知识表征语言的有限的、连贯的二进制特殊指令图表,呈现在一个图表中的两种节点是概念节点和概念间关系的节点,通常以方框和圆圈表示。概念节点表征实体、属性、状态和事件,而关系节点表明概念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每个概念关系有一个或更多的弧线,每个弧线都必须被链接到某个概念。据此,索瓦提出了一个线性表征形式。在线性注释中,方括号代表概念节点,而括弧代表概念关系,概念节点之后的破折号指所有相关联的关系都被附加到这个概念上,然后,用一个句号终结这个图表。例如:“一只猴子正在用胡桃核制成的勺子吃胡桃”。这种图表用线性形式表示如下:

[勺子]有两个与其相关的关系:(工具)和(材料),而[吃]与(客体)和(主体)这两个有关。这些关系是通过紧随这些概念之后的连字符而表示的。列在概念[核]后面的变量*y表明两个概念都指向同一个(未指定的)特殊核。因为概念可能指称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实体、行为、性质或者事件,每个概念都有一个类型域和一个指称域,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概念都必须指称某物,以上概念图表中所使用的许多概念都是属概念,即没有特殊指称的一般概念。在以上的概念[核:*y]中,“核”就属于类型域,而“*y”则属于指称域。“*”放在“y”之前表明核是一个种属的核,但是“y”表明两个实例中都是相同的一般核。像以上的[勺子]、[吃]和[猴子]这些概念,都被认为是属概念或现存概念的简称;另一方面,个体概念确认独一无二的个体,比如[人:诺曼]。

关系域表明一个概念是否是属概念或者它是否指称某个个体或者个体集。当一个关系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时,它断言了它们的关系项之间的某种关系,一个概念和与它相关的N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对应于形式逻辑中的一个N位谓词。将概念和概念关系联系起来的箭头称作弧线,弧线的方向与谓语中论证的次序具有同类的意义,即它纯粹是传统的。以名词关系为例,当按照箭头的方向阅读图表时,指向圆圈的弧线就被读做“有一”,而背离圆圈的弧线则被读做“哪一个是”。当按照箭头的反方向读图表时,背离圆圈的弧线就被读做“是”,而指向圆圈的弧线则被称做“属于(的)”。因此,以 “一只猫坐在垫子上”为例,如果按照弧线箭头的方向读图,图6读做:一只猫有一个坐着的状态,坐的位置是在一个垫子上;如果按箭头的反方向读图时,图6读做:垫子是坐的位置,并且坐着是一只猫的状态。

这里只有一个原生的(非派生的)关系:链接。所有其他关系都是通过定义而导入的,语言中的普遍关系包括格关系、空间关系和属性。格关系,又被称为“语义角色”,是以菲尔莫尔引入的“格”概念为基础的。一个格就是一个名词短语或者其他关系项在句中的动词所表达的状态或者活动中所承担的特殊角色的名称,其他的格关系包括施动者、受动者、经验者、接受者工具和目的。图1也包含空间关系“位置”,其他的空间关系包括“在……之内”、“在……之上”和“超越……之上”。属性包括普遍性和特殊性、颜色以及部分。

概念图表依赖于其概念和知识库中其他概念和图表之间的关系而存在,在概念图表理论中,类型对应于思维的范畴而不是事物的集合。类型层级也具有继承性,即一个普遍类型的所有属性会被其子类型所继承。

四 结束语

作为对有关程序化自然语言的现存理论的一种扩展,索瓦的概念图表理论将目前流行的知识表征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类型层级、继承性、图式、原型和实例关系等与逻辑体系(包括语义网的形式,概念的依赖性和框架,以及脚本)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体系,以便对人工智能系统中的知识进行模型化的解析。通过将概念图表作为自然语言和逻辑之间的媒介物来使用,可以避免逻辑表征的许多问题。此外,概念图表还能够表征那些尚未解决的语境相关的指称,例如,谓词演算不能处理的定指或者索引。当谓词演算被分解为一个常量或者一个限定变量时,它们就只能表征语境相关项;而概念图表允许延迟分解直到所有证据都能指向分析。因此,索瓦对隐喻和知识表征的方法即在“概念图表”的框架之内,而知识表征的概念图表理论为处理文字语言和静态知识展现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体系,从而为利用隐喻机制考察动态知识表征体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Cercone N,McCalla G.The Knowledge Frontier:essays in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M].New York:Springer,1987.

[2]Dennett D.Brainstorms:Philosophical Essays on Mind andPsychology[J].Montgomery,Vermont:Bradford Books,1978.

[3]Brachman R J,Levesque H J.Readings i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J].New York:SIGART Newsletter,1985.

[4]Woods W A.Knowledge Representation:what’s important a-bout it?[J].Los Alamitos,CA:IEEE Computer SocietyPress,1983.

[5]Jackendoff R S.Semantics and Cognition[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83.

[6]Barr A,Feigenbaum E A.The Handbook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Volume I[M].Los Altos,CA:William KaufmannInc.&Heuris Tech Press,1981.

[7]Sowa J.Conceptual Structures: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Mind and Machine[M].Boston,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ress,1985.

[8]Cornell Way E.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Metaphor[M].Bristol,United Kindom:Intellect Books,1994.

[9]Patrick J.Hayes:The frame problem and related problems inartificial intelligen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1973.

汽车租赁:知识到理论的提升 篇11

在2009年初北京科委提出的‘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已经把汽车租赁列为科技交通项目中的主要项目,汽车租赁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模式。

从1989年我国第一家汽车租赁企业的诞生到现在提为政府议程,汽车租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易及繁,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历程。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发展,尤其是一个产业的兴起和繁荣,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离不开行业实践与创新、人才支撑,但汽车租赁方面的培训书籍至今凤毛麟角。

2005年,应中国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最大的汽车研究机构邀请,张一兵负责主编了《汽车租赁》一书,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汽车租赁项目决策”、“汽车租赁经营管理业务”、“汽车租赁管理技术”等章节,从从业业务方面介绍了汽车租赁具体操作流程;“汽车租赁工作内容及技能”章节中,作者根据汽车租赁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将汽车租赁工作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介绍了汽车租赁业务需要的各项技能。

教材中所引用的数据、图表、公司实例,全部由作者专门搜集、整理。“这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张一兵介绍道,“数据一方面来源于业内相关部门的公开数据,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搜集和索要。比如关于美国汽车租赁行业各公司主要经营状况,都是我们主动和他们联系获得。有些国外数据,我们还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这些零散的资料需要整合,是一个大海捞针的过程。”

“现在汽车租赁行业有很大的问题,”张一兵说道,“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关于这个行业的统一的准入门槛,很多小的汽车租赁公司有三五万的固定资产就开业,这样很容易导致金融诈骗;另一方面,我国在这个行业方面的法规还不够完善,租赁双方的连带责任很不清楚。比如:我租了你的车,交通违章是谁的错?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还有关于租赁汽车的报废年限等问题,都是行业内的从业隐患和阻碍行业发展的障碍。”

“汽车租赁行业相对于其它的交通服务业来说,对从业者的业务水平要求更高。除了基本的业务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之外,还应当掌握汽车维修使用、汽车流通、汽车保险、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礼仪方面的知识。2009年1月,汽车租赁职业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这个职业正走向正规化。”谈到行业发展趋势,张一兵说。

“现在整个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虽然收金融风暴的影响有发展上升幅度下降甚至回落的趋势,不过从长远来看还是大有希望的。与其说金融危机对行业发展有影响,不如说是行业腾飞的一次契机。”张一兵认为,在这种形势下,将行业规范化、理论化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2005年,这本书的初稿跟湖北汽车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工程和运输交通专业的学生“初次见面”。至今已经有四届学子学习了这门课程,并随后进入汽车租赁行业。

张一兵作为湖北汽车技术学院的汽车租赁课程的教师,看到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有帮助,感到非常高兴。将汽车租赁行业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在国内高职高专学校使用,在全国尚属首例。

“北京汽车租赁处处长马斌曾经对我说,‘现在这个行业内人员更新、知识更新都很快,这种书真的很有必要。’至尊租赁的老总也告诉我,他们公司从老总到员工都阅读了这本书,觉得理论知识很系统,对全面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帮助。”

西方几种知识分子理论 篇12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

在大众政治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的今天, 关于知识分子范畴的划定、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的定位等一系列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分子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很有必要,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分子理论的理解。

一、知识分子的词源

“知识分子”一词最早来源于19世纪的俄国:“有一批属于上流社会但接受西方教育的人, 他们不满于俄国社会落后的专制制度, 从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特别是道德批判意识。这群人并不是一个职业的存在, 而是精神的存在, 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 有的是教师, 有的是军官, 还有的则无业。”[1]但他们在精神气质上则有着共通之处, 一般具有几个相互关联的特点:一是他们深切地关心一切有关公共利益之事;二是他们将国家及一切公益之事都视为他们个人的责任;三是他们倾向于把政治、社会问题视为道德问题。

从这个起源我们可以看到, 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职业性的存在, 而是一个精神上的共同体;这种精神, 则主要是指批判性和社会责任感。

二、知识分子理论的发展

“知识分子”一词从产生开始, 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 西方人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和认识颇为不同。

1.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

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 是西方知识分子理论发展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是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在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市民社会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 如何夺取政治和经济社会权力深入思考的结果。

(1) 知识分子的界定标准。

传统的以知识活动的本质为标准, 实际是以知识、智力为标准。葛兰西认为, 这是一种过于宽泛的标准, 它不能把某一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区分开来, 如果根据这种标准, 那么, “人人都是知识分子”。应以知识活动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标准, 也就是说,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执行某种职能才可称得上是知识分子。这种标准可以把一定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区别开来, 从而把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区别开来, 使我们弄清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2) 知识分子的分类。

葛兰西依据生产方式的历史性特点, 把知识分子区分为“有机的知识分子”和“传统的知识分子”两种类型。 有机的知识分子更密切地同他们赖以产生的阶层相联系, 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他们的出身与他们代表的集团的出身是一致的, 与他们所服务的集团是“同质的”。二是他们既从本阶级的经验中吸取材料, 又把己经内在于所属阶级的活动中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和连贯起来, 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明确表达他们那个阶级的集体意识。 传统知识分子通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宣传基本上是保守的思想方法, 他们的一切思想或言论多少是为某个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当一个阶级在它成熟到有自己的自治权力的地位时, 用有机的知识分子改造和取代传统的知识分子的问题越来越重要, “对任何正在走向统治的集团来说, 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从‘意识形态’上竭力同化并征服传统知识分子。这种同化或征服工作做得越快越有成效, 则该集团在精神造就自己有组织的知识分子的工作中越有成果”。 [2]

(3) 知识分子的主要作用。

葛兰西指出, 知识分子在社会关系中执行的是“组织”职能, 这种组织职能的范围既在生产领域, 又在文化领域和行政领域, 后者为主要方面, 所以说, 知识分子是综合上层建筑的“工作人员”。 [2] 知识分子在文化和生产领域中, 是统治阶级的“管家”, 第一, 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同意基本统治集团所提供的社会生活方向及准则。第二, 执行国家机关的强制作用, 合法地实施对那些不积极或消极“表示同意”的集团的制裁。也就是说, 知识分子, 作为国家内部即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协调者, 通过某种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体系, 使国家具有伦理和文化上的意义, 使外在的政治、法律约束内化为伦理、信念和心智结构。统治阶级正是通过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活动来制造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环境, 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对压抑性的现实社会给予自发的同意和忍受, 从而行使社会的领导权和政治领导的特殊职能。而工人阶级要把自己从一个从属阶级上升为接管国家领导权的阶级, 夺回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持的市民社会的领导权。

2.爱德华·萨义德的“业余知识分子”理论

(1) 萨义德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

他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是具有“向 (to) ”公众以及“为 (for) ”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信息观念、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而且这个角色也有尖锐的一面, 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必须意识到其处境就是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 对抗 (而不是制造) 正统与教导, 轻易不被政府或集团收编, 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惯常被遗忘或被弃置不顾的人们或课题。

(2) 知识分子的超越性。

真正的知识分子应集中于超越的价值, 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的价值, 而不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和社群的认同。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重大责任在于明确地把危机普遍化, 从更宽广的人类范围去理解特定的种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难, 把那个经验连接上其他人的苦难。”[3] 据此, 知识分子不应该以某种基本上调和的方式存在着, 以此支撑公共生活中的可生存的延续, 而应该反对盛行的准则, 这才是真正知识分子的角色。他们应执着于知识的探究和重新检讨。知识分子必须穿越当下集体的经验之屏幕, 甚至于不惜搅动其他民族文化的宏伟的沉静、高高在上的传统。

(3) 流亡的知识分子。

“在自己家中没有如归的安适自在之感, 这是道德的一部分”, 这是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最深刻的理解。流亡是知识分子的生存要求模式。处于流亡环境中的知识分子总是能离开中央集权的权威, 走向边缘。这种边缘的状态常常可以使人从传统、世俗与权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而不必迁就适应、唯唯诺诺, 甚至被围困和压制。

3.新左派的知识分子理论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欧学生造反运动的新左派, 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精神的直接继承者。 在新左派看来, 当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因而有必要把阶级意识和知识分子的理论加以重新探讨。一是“工人阶级的绝大部分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同化”, [4]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很大程度上已不取决于由经济地位决定的阶级利益的对立。二是政治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 政府加强了对意识形态的全面控制。三是很大一部分“职业科学家”即技术型知识分子, 已被国家机器所吸收, 成为技术官僚。四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达到人和自然的解放”, 反而使得“越来越有效地被控制的自然已经成了扩大对人的控制的一个因素”。因而, 新左派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在发起“意识形态的革命”方面的特殊作用, 认为知识分子“是新思想的当仁不让的负荷者和传播者”。

三、结语

无论葛兰西对立于传统知识分子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 还是萨义德所宣扬的边缘化的流亡的知识分子, 亦或是新左派眼中的具有批判性的自我意识的知识分子, 无疑对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问题作了有益的思考。总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诸多观点看来, 占多数的观点还是要避免知识分子与政治活动或争斗的接触, 尽可能地避免其对知识分子的同化, 也防止知识分子本身异化。同时为了使知识分子保持本身独立的思考方式和独特的视角, 能够及时地发现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 多数理论家希望知识分子能够尽可能地摆脱现实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超脱地看待世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对于知识分子的责任的确认,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知识分子是先进知识和文化的承担者和主要传承者。他们的责任主要表现在培育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同盟, 不断提升其整体素质, 提高同盟者同旧阶级的斗争力。

参考文献

[1]许纪霖.新世纪的思想地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10.

[2]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228.

[3]爱德华.赛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 译.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2:41.

上一篇:玻璃体视网膜下一篇:望闻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