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学习

2024-11-04

培训与学习(精选11篇)

培训与学习 篇1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两个语言学领域里, 学者们已作了大量有关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例如:O'Malley&Chamot 1990;Oxford 1990;Wen 1996) , 在研究中发现, 语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两个要素, 对语言学习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学习观念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反过来, 学习策略的使用也能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这两个因素一起影响着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将最终决定学生能否成为独立思考者与终身学习者。O'Malley (1990) 在实验报告中还指出, 确定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并把它们明白无误地介绍给学生, 可以明显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课堂上, 教师适时传授各个时期的学习策略, 并把学习策略作为指导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通过有效地应用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1]。本次开展的策略培训是进一步研究学习策略的运用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影响的程度。

2 研究设计

2.1 总体方案

实验主要过程:1)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培训前学生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动态变化;2) 对学生实施具体的学习策略培训;3) 通过测试结果, 分析策略培训对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的影响。

2.2 研究对象

宁夏医科大学2008年入校的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学生被分为实验班与对比班, 接受为期一年的策略培训。

2.3 测量工具

1) 问卷调查

“学习策略培训调查问卷”, 以Oxford的SILL策略培训为基础, 参照O'Malley的问卷测量表, 根据西北地区英语学习者的特点而设计。

2) 个案访谈

采访学生使用的“学生学习策略面谈调查提纲”是研究者为了弥补上述调查问卷的不足而设计的。

2.4 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指导

1) 利用实例与对比分析, 从观念上使学生认识到目前情况下的三个转变: (1) 从以“应试”为目的向以“交际”为目的的转变; (2) 由单纯的知识型学习向知识与技能结合型学习的转变; (3) 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2) 学习策略的认知

(1)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2) 语言技能策略:听力策略、阅读策略、词汇策略;

3) 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4) 分析策略型学习任务的优势;

2.5 学习策略课堂实践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法的知识, 并能否监控自己的过程, 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在第二阶段中, 我们建立了课堂任务型教学与学习策略调控, 分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进行培训。

2.5.1 教学中“认知策略”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认知策略是直接作用于作为学习内容之英语信息加工的编码、保持、提取和运用的学习方法[2]。即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采用“归纳法”训练任务, 即学生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提取与归纳的学习方法实践活动。在精读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 提示关键词句, 一个段落讲解之后,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对该段落进行语句提取与归纳, 并对归纳内容进行复述, 课后要求对整篇文章进行归纳, 并进行复述。每学期进行40次归纳训练活动。在课堂上, 这种归纳法使学生仅用3分钟的时间就能把120字的段落内容轻松地复述出来, 学生直观地看到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改变了以往段落背诵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活动中, 学生通过对认知策略的理解, 学习观念发生转变的同时, 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5.2“交际策略”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 维持交际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

该项培训分为三段:

1) 交际信心的建立

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最初是不敢开口, 也不敢到讲台上来讲英语, 更不敢与外教讲谈话。为了使学生有信心走上讲台来, 我们开设了5分钟Class-Report、游戏、短剧表演、演讲等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专长, 进行选题, 把准备好了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说, 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能够感觉到一种学习的快乐, 在锻炼口语的同时获得一份学习的信心。

2) 交际策略的实践

课堂复述、讨论、辩论是培养交际策略所采用的主要活动方式, 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适时指导, 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表, 包括能力分项评分法 (Ability Analytica Scoring) (占70%) 与总体综合评分法 (Holistic Scoring) (占30%) , 分别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发展性评价。课堂上的学习竞争, 使得学生在压力、对比、反思和成功的体验过程中不断领会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努力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多次成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还使得学生将学习压力最终转变成内在的学习动力[3], 从而为英语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语言技能策略的课堂融入性训练

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应用相关学习策略, 完成一定交叉型课堂教学任务, 在获得知识与能力同时, 获取调整语言技能策略的学习方法。我们不单独设口语技能课, 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设置, 采取“视听说、读写说、写译说”相结合的特有教学形式, 把听的内容、读的内容、写的内容、译的内容都用“说”的方式表达出来, “说”作为主要能力培养, 分别带动听, 读、写、译四种能力的同时提高, 改变传统教学中各项能力分开培养、互不协调的背动局面。

2.6 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策略培训对学生语言学习水平的影响。在一年的策略培训中共采集4次学生成绩, 并进行对比:

说明:差异百分比

如表2所示, 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在一年策略培训后的考试成绩超过了对比班, 培训前的差距只有0.3%, 培训后的差距十分明显, 实验班高出对比班9.7%。

3 结束语

经过一年学习策略培训, 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同时, 利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对学习策略进行相关指导,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 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策略应用能力, 使他们在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过程中, 显得更加自信, 学习更有效率, 自我调控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通得到了提高。面对新型的教学模式,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大量的自主时间, 教师帮助学生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和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 充分利用创新的外部因素来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与策略, 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15.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40.

[3]刘润清.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7.

培训与学习 篇2

第一条 为增强我矿员工的安全知识,改变安全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改变安全习惯,达到期望的安全行为表现,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现状,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对人员培训需求,规范培训管理,严格培训纪律,根据集团公司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矿属所有单位的全体员工。

第三条 新入职人员及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岗前不少于72学时的安全知识、职业病防治等安全知识培训和实操培训,培训结束后,安检科组织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不予录用。

新员工分配到各单位后须与老员工签订四个月的导师带徒合同。新员工在师傅带领下进行实习和操作,掌握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具备一定实操技能后,经操作考核合格,领取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独立工作。

第四条 职工转岗培训:根据生产及工作需要,员工岗位工种发生变化时,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必须经劳资科同意后,将培训计划报送安检科,安检科负责安排相关培训,转岗培训不少于72学时。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 对“三违”人员的培训,依照《三违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之规定执行。

第六条 对《作业规程》的培训:新工作面在开工以前,施工区队要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培训时间组织职工学习,培训结束要组织考试,考试成绩要记录存档。考试不合格者待岗培训,如安排考试不合格者上岗对单位责任领导罚款100元。区队要组织本单位多层次专项培训及实操培训,健全培训资料(纸质版、电子版)按要求报送安检科,安检科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考核、对考核不及格的人员每人每次罚款50元,区队队长和主管培训的技术员每人每次罚款50元。

第七条 安检科依据年、月度培训需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开办班培训,开班前应提前5天以书面形式将培训时间、内容,参加培训人数通知有关单位。

第八条 所有从业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按时参加组织的培(复)审培训,如因单位原因没有参加培训的,少参加1人对单位正职各罚款1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罚款50元,如属个人原因不参加培训的,对本人罚款100元。

第九条 坚持上什么岗位持什么证,做到岗证一致,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没取得相关证件的一律不得上岗,凡发现无证上岗者,罚责任人100元;罚跟班队长50元,区队正职罚款1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罚款50元。

第十条一般员工参加矿安全知识培训、特种作业培训时迟到、早退罚款30元,旷课50元,考试不及格者或缺考者罚款50元。对学员所在区队正职罚1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50元。补考再不及格者罚款100元,对学员所在正职罚2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100元。并待岗培训,直至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外出学习期间的培训费、生活补助费、交通费和工资不予支付,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管理人员参加公司举办安全管理资格证培(复)审训或临时组织考试、迟到、早退罚款100元,旷课200元。考试不及格者或缺考者罚款300元,对学员所在区队正职罚1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50元。补考再不及格者对责任人罚款300元,对学员所在正职罚2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100元。外出学习期间的培训费、生活补助费和工资不予支付,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并待岗培训,直至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 上级领导来矿安全检查中发现无证上岗矿被罚款的,责任区队承担该罚款额的100%。

第十三条参加公司外出培训学习及组织奖励:

⑴安检科每月培训计划各区队必须严格执行,员工证件到期不培训造成证件失效和无证上岗者,严格按照鹤煤公司安全培训责任追究制度处罚。

⑵参加矿培训班,学习期间无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且被评选为优秀学员的,矿给予100元奖励,对所在区队正职及技术员各奖励50元。外出学习被局评为优秀学员者,矿给予200元奖励,对区队正职及主管培训技术员各奖励100元。

⑶凡参加公司抽考人员抽考成绩取得公司第一名奖励500元,第二名奖励400元,第三名奖励300元。

⑷凡工人参加公司抽考成绩不及格对本人罚款100元,对所在区队正职各罚款1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罚款50元,并待岗培训,直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期间不支付工资,每天只支付10元生活费。

⑸凡干部参加公司抽考成绩不及格对本人罚款200元,对所在区队正职罚款1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罚款50元。年度内两次参加公司抽考都不及格对本人罚款200元,对所在区队正职罚款100元,主管培训技术员罚款50元。停岗培训,直至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期间不支付工资,年度内参加公司抽考三次不及格的给予其本人免职处分。

⑹凡参加公司组织分专业抽考,抽考单位人员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给予单位正职奖励500元,技术员奖励400元。抽考单位人员平均成绩在65分以下给予区队正职罚款300元,主管技术员罚款200元。

第十四条外出考察培训人员,外出前必须持参加培训证明文件或者资料经本区队主管领导书面批准,并填写本矿外出考察申请表,须经分管矿领导、矿长在申请表上签字同意后到培训科登记备案(同时交安检科培训证明文件或者资料复印件存档,否则回来安检科不予报销有关费用),所有外出人员学习后认真撰写考察报告、总结。考察结束10天内,将考察报告、总结分别报送安检科,否则处罚责任人(安检科对管理人员处罚200元/人次,安检科对普通职工处罚100元/人次并早会通报)。

⑴参加外出培训的管理人员及特珠作业人员、取证人员需要考试的等考试结束后,持培训部门颁发的有关证书或成绩单到安检科登记,安检科长签字盖章,持相关证明方可到矿财务科报销,成绩不及格或未取得相关证书者,各种费用自理。

⑵外出培训人员应遵守培训单位的各项培训管理制度,因违规而被培训单位处罚或对公司和矿造成不良影响的,除培训其间发生的各种费用自理外,矿对责任人一律加倍处罚。

第十五条学员因事不能上课,必须提前写请假条,注明请假原因、起止日期等。由班主任签字,管理人员由矿主管负责人批准,特珠作业人员由分管的矿领导批准,事先未请假或请假未被批准而缺课者,视为旷课并在调度会上通报。学员因病不能上课,由矿医院出具证明,最迟于次日交培训部门认定,否则,病假无效。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关掉手机,不能来回走动,保持课堂安静。否则,对学员50元/次罚款。室内严禁吸烟,禁吃零食,保持室内清洁,不乱丢弃废物发现一次罚款20元。自觉遵守学习纪律严禁打架斗殴,讲粗话、骂人等不良行为。违者按矿规矿纪处理。

第十六条 安全资格证及特种作业证复印件丢失的应及时到安检科补办,无证期间一律不得上岗作业。否则,对本人罚款100元。

第十七条 弄虚作假,私造假证下井作业的人员,一经查实,对责任人罚款300元/次,对区队正职罚款100元/次。

第十八条 培(复)训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提前3天通知参加培训,没有参加培训造成证件失效后果自负。

第十九条 培训结束前,安检科对培训人员为依据月底对学员进行效果评价。否则,对责任人罚款50元。

第二十条职工培训档案的内容要齐全,资料包括:培训通知、学员点名册、试题、证书及发放名册、培训有效性评估表等,缺少一项罚责任人50元。

第二十一条授课培训师要熟悉所讲的内容,做到认真备课,授课,按时上、下课,严格课堂纪律。授课培训师自备教案,待培训结束后交矿安检科备案。授课人要服从安检科的课程安排,严格按照下发的课程安排进行授课并保证培训质量。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

培训与学习 篇3

摘 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一体化设计与实施过程,对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展开论述,以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和培训模块,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

关键词:学习领域 培训模块 一体化设计

职业教育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王明伦研究员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一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必须比其他类型的人才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具有更强的群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为此,笔者学院开展了一体化设计学习项目建设。

一、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零件车削加工课程是学习领域课程。通过对学生普通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零件检验、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普通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现场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培养训练,提高学生对机械行业技术工作的适应性,使学生初步具备中级车床操作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中级车工培训课程是培训模块课程。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了解车床操作的工作规范及日常维护的内容,掌握常见车床的安全操作方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制订工作计划、生产准备、零件加工、质量分析的整个过程,从而训练学生产品的工艺制定、加工及质量检验的综合能力,最终学生考取中级车工职业资格证书。

零件车削加工 课程学习重点是能够合理地制定中等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质量分析报告,突出对学生理论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中级车工培训课程模块学习重点是完成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并保证加工精度,突出对学生技术应用与实践环节“一技之长”的培养。从职业出发,以技术应用与技能能力为主线,一体化设计学习项目,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以典型零件的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

二、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

课程设计思路可以参照一个零件的完整生产过程,分析找出各环节对应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并确定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一是领取工作任务与图纸,准确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零件结构特点分析和技术要求分析;二是制订工作计划,合理选用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等,制订加工步骤;三是进行生产准备,准备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其他辅助工具等;四是完成零件的加工;五是正确使用量具检测零件,正确填写质量报告。

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即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典型零件的选取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从单个零件的加工到组合件的加工,由简单到复杂,有理论有实践,合理序化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案的实施

零件的车削加工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采用三个学习阶段,理论学习—实践认证—总结练习。

理论学习阶段,课堂教学:学生完成零件结构分析和技术要求分析;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借助工具书选择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等;初步完成零件加工步骤的制订。实践认证阶段,实训车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等;完成零件的加工和检测。总结练习阶段,课堂教学:进行工艺文件的整理,完善零件加工步骤使其更为合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产品进行质量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产品评估与填写质量报告;进行配套习题练习,突出重点内容,巩固相关知识点。

中级车工培训课程实践模块采用基本技能—中期考核—综合技能集中训练三阶段模式,全部在实训车间进行。

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学生根据任务进行生产准备,在普通车床上独立完成单件零件的加工,注重提高加工精度。中期技能考核阶段,对学生前期学习进行考核,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得以改进。综合技能训练阶段,进行配合件练习,提高加工难度。让学生可以熟练使用工具书合理选取切削参数,优化加工工艺流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是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教学体会

教师团队集体备课,达到了课程实施标准统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采取教师团队集体备课,以学生认知过程设计教学方案,统一教学载体,在分散授课中突出各自的特点,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做到标准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不同角色的转变。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去发展思考力,去领悟寻求真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训练前后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理论讲授与操作示范时教师是主角,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技术纠正时教师是配角。主角和配角的转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施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小结

“教学有法,而教无常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培训与学习 篇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用人成本在不断增加, 在“物联网+”的时代, 对企业和个人都提出了共同的要求, 即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才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 也是企业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正因为如此, 目前企业在选人用人的标准不断提高, 不仅注重专业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更关注具有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发展潜力的人才, 因此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成为企业单位用人关注的重点之一, 而学生在就业选择中也比较倾向于有发展空间的用人单位, 注重企业提供的培训及学习机会, 以争取更好的发展。

本文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利用SPSS软件选择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 分析学生在校成绩与就业后获得培训与学习机会之间的相关性影响是否显著。基本原理如下:

首先提出零假设:H0:两总体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H1:两总体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值即显著性标准值为0.05。

当P值小于等于0.05 时, 拒绝零假设, 说明两者相关性显著;当P值大于0.05时, 不拒绝零假设, 说明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1 样本描述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南京晓庄学院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本次共发放问卷450 份, 回收问卷384 份, 问卷回收率85.3%。

1.1 学生在校成绩样本数据描述

表1 是对被调查对象大学期间成绩的统计, 在此做简要说明, 笔者用分数来体现成绩, 没用GPA即学分绩点是考虑到各高校对学分绩点的折算标准和方法不同, 即同一分数不同学校折算成的绩点不同, 这样不利于横向比较。本样本中成绩的测算公式是成绩= (课程成绩学分) 总学分。

从表1 中可以看出, 8人即2.1%的被调查对象成绩在65~70分, 毕业生成绩在70~75 分的31 人占8.1%, 75~80 分130 人占33.9%, 80~85 分的188 人占49%, 85~90 分的27 人占7%。

1.2 毕业生就业单位样本描述

表2 是被调查对象就业单位分布情况, 其中党政机关40 人占10.4%, 学校及科研院所151 人占39.4%, 著名国企或外企47人占12.3%, 民营企业97 人占25.3%, 其余的6 人为考研或出国占1.6%, 自己创业的15 人占3.9%, 其他就业类别占7%。

1.3 毕业生获得就业培训与学习机会样本描述

表3 是被调查对象在就业过程中获得培训与学习机会的统计, 培训与学习机会非常好的毕业生有80 人占20.9%, 培训与学习机会较好的有169 人占44.2%, 培训与学习机会一般的有124人占32.5%, 培训与学习机会较差、非常差的分别占1.3%和1%。从此表中可以看出, 超过40%的毕业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培训与学习机会, 而培训与学习机会较差的毕业生占被调查对象的2.3%, 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人单位和就业者对学习与培训的重视程度。

2 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对毕业后培训与学习机会的影响分析

表4 可以看到学生在校成绩分布, 70~75 分的有31 人, 80~85 分的有187 人, 他们在培训与学习机会上的均值差为0.35, 表5 中P值为0.018 小于0.05, 那么拒绝H0 假设,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样本数据中在校成绩对工作后的培训与学习机会的影响是显著的, 即在校成绩好, 获得培训与学习机会越多。

3 结果与建议

从以上数据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本样本数据中学生在校成绩与工作中获得的培训与学习机会之间的相关性影响是显著的, 即在校成绩好, 获得的企业培训与学习机会越多。可见, 在校学习成绩虽然只是一个数字, 但是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后在校成绩好的毕业生获得培训与学习机会较多, 有利于毕业生根据职场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观念, 不断补充新知, 学习社会所需的实用知识, 帮助自身迅速适应社会的发展。

(1) 高校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笔者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十几年,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当前大学生毕业就业时基本上都需要3~6 个月的适应期才能达到基本要求, 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学毕业生也普遍认为, 就业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企业要求就业个人一上岗就能立即产生效益, 因此, 在选人时对工作经验要求较高, 这点恰恰是目前大学毕业生缺乏的, 因此, 高校在进行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时, 要不断深入企业调研, 明确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培训, 缩短学生适应社会时间, 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企业, 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提高就业质量。

(2) 高校需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存在听指令被动学习的习惯, 而在企业发展中, 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员工能够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 从而不断提升职业技能, 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 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特别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方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摘要:当下就业形势严峻, 社会飞速发展, 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 毕业生的学习能力能否紧跟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衡量高校就业质量的指标之一。本文利用SPSS软件选择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 将学生在校成绩与就业后获得培训及学习机会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学习成绩,就业培训,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曹同艳, 崔昱, 杨璐.奖学金激励效应与就业薪酬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0.6 (10) .

[2]王冬.学习绩效的内涵及其评价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8.23 (2) .

培训与学习 篇5

关键词:管理之道;企业培训

一、方法概述

(一)如何将联想的管理之道融入培训。联想作为一家源自中国的国际化500企业,一向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联想的核心理念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办公司就是办人。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而富有成效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在1996年,柳传志先生根据联想发展总结提出联想要成为百年老店,做到基业常青,联想的管理三要素与企业文化就是支撑其发展的基石。这一思想成为联想的管理理念并被各层干部与员工了解并运用。而笔者做为一名在联想从事培训管理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和团队一起也总结出了一套将此管理方法有机运用在培训中,从而有效提升学员的学习动力与培训效果。这套方法概括来说就是在面授培训中除了通过培训师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与培训外,更要将学员有效的組建成一个团队,并通过(1)建班子:(2)定战略:(3)带队伍:(4)促文化:这四步有效的方法将参训学习有效整合成了一个高效的学习团队。

(二)理论依据。此种培训管理的理论基石是建构主义学习论与成人学习原理。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建构,强调协作学习,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成人学习原理强调成人在愉悦的状态下、在体验式参与式的学习方式下学习效果更佳。

二、具体的操作办法

(一)建班子:组成学习团队与核心班子。首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破冰活动增进学员间的了解与信任。其次要通过大家的竞选与学员互选活动选出学习动力足,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习班子。核心成员有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及组长等。同时要按照企业中的岗位职责书的形式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二)定战略: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策略。由于成人学员都是希望培训更能贴进工作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但每个人的需求也许并不是一样的。为了使学习更有成效,在培训前明确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学习目标与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是有所区别的。它更强调的是如何解决学员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具实用性与落地性,并且要求更加聚焦。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培训开始的第一个阶段要了解学员的工作中的困惑,希望能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分享,选出在此培训主题下达成共识,选出大家最关注的几个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后的交付成果。

通过培训师的引导让大家意识到整个培训过程不仅是向老师学习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学员之间经验智慧的交流、碰撞与分享;要通过设计更多的案例学习、头脑风暴、团队共创、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员融入其中。

(三)带队伍: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苏哥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二十一世纪的,做为企业的学习发展部门,更重要的工作是通过有效的激发手段而提升学员的学习动力与快速学习能力。

在培训一开始,就要设立明确的积分制度:如有效回答老师的问题、给同学提供好的经验、为老师与学员服务、准时与高质量完成作业等等都可以获得培训师与班子成员的奖励。并且每天都会评选当日的学习之星,最后要评选出优秀学习团队与优秀个人。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当然也要对一些迟到、旷课、玩手机等不良现象进行扣分处罚。在培训中设立学习分享贴吧,每天将学员们的学习心得与反思、案例等在里面进行展示,并鼓励学员们通过即时贴进行回贴交流,从而营造交流分享的氛围,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交流学习。

(四)促文化。根据破窗效应的原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团队文化在培训中也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培训开始前就结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带领学员明确学习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并将之落实到纸面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在我们的学习团队中坚持什么行为、鼓励什么行为和反对什么行为。同时要求团队成员通过签名或宣誓等方式进行共同的承诺。通过这个的仪式加强仪式感,有效树立了班级的正面氛围。

三、实践意义

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英语教学 篇6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Rubin (1975) , Wong-Fillmore (1979) 最早研究语言学习策略, 他们试图寻找善学者的共同特征。在过去的近三十年, 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1) 学习策略研究与自主学习研究相结合; (2) 策略培训成效成为研究重点; (3) 学习策略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受到重视。与此同时, 国内外语学习研究者对学习策略做了大量研究, 如秦晓晴 (1997) ;文秋芳 (1996) ; 朱晔 (2010) 。

许多研究人员试图界定“学习策略”, Stern (1983) 认为“根据我们的看法, 策略最好用于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一般趋势和总体特点, 技巧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Rubin (1987) 指出“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 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Oxford (1989) 提出这样的观点:“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为或行动。”这一观点包括了Rod Ellis (1994) 提出的“策略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即学习者采用学习策略是为了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只有问题解决了, 才能学得更成功, 在这一过程中, 需有一系列的具体可视行为, 才更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同时, 学习策略是伴随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安排, 是根据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即时生成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图式, 也是基于一定语言输入、知识积累之上的自发的、目的性强的学习行为。策略的本质是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它是终身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少研究者肯定了语言学习策略的积极意义, 如WongFillmore (1979) 。文秋芳综合了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 , 认为探讨学习者策略有以下现实意义: (1) 能帮助学习者提高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 (2) 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独立自学的能力; (3) 能使教师更明确自己的职责, 即不但教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 使学生掌握一整套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技能; (4) 对教学大纲的制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Oxford, 1990) 。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学习策略, 能对教学有更好的理论指导方向。程晓堂、郑敏 (2002) 认为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探究人们的认知过程、认知条件及各种认知活动, 根据认知过程和认知活动的类别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 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因此, 他们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

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有了明确的概念之后, 对于学习策略研究, 更重要的是探讨哪些因素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 以及如何对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

二、影响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系统的因素

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推理、决策等心理活动, 所有这些心理能力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 它的综合功能就是认知。学习者因为个体差异, 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及具体使用哪种学习策略呈现出各种差异。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性格、智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已有知识、学习风格、学习动机, 以及教师、任务与环境等, 不仅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 还成了影响学习者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主要因素。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 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 或企图实现的目标。由于动机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力量, 因此心理学家常把动机和内驱力视为同义词。David P.Ausubel认为通常所说的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三种成分组成的。学习动机是指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 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能大大促进英语学习, 要想让学生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英语学习, 就要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 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并将学习动机作为英语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之一。

在我国的学习环境中, 教师的素质、教学态度、语言水平、教学方法, 影响着学习者策略的运用, 也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

三、语言学习策略培训

目前已有大量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方面的研究, 如Oxford (1990) ; Wenden (1991) ;文秋芳 (1996) ;程晓堂 , 郑敏 (2002) ;谭晓瑛, 魏立明 (2002)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研究者们认为策略培训应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即将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融为一体。教师结合外语学习的内容演示策略,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策略。策略训练的目标不在掌握策略的本身, 而在于增强学习者的策略意识, 扩大他们策略的选择范围, 锻炼和培养他们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学习本身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也就是常言的“活到老, 学到老”, 自主学习及对策略的运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技巧。根据Oxford, 在很多情况下, 已被培训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比未被培训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较好。

在中国, 大陆的学生由于缺乏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 都是在教室里学习英语。善学者研究提供了能够学习成功的各种学习行为。20世纪70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Rubin (1975) 认为优秀语言学习者一般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共同点:第一, 乐于并善于猜测;第二, 具有较强的交际欲望并从实际中学习知识;第三, 不受第二语言知识的欠缺所约束, 不怕出错出丑;第四, 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第五, 寻找一切机会与本族语者接触, 或通过看电影、参加其他文化活动等进行练习;第六, 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语进行监控;第七, 不仅关心语法或言语的表面形式, 还注意语言形式在社会环境中的意义。

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培训的多种方式。1987年, Pearson和Dole首先提出培训方法应有五个步骤 : (1) 教师介绍某种策略, 包括其用途及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回顾学生已学会的策略。 (4) 学生单个练习。 (5) 把已学策略运用到新的教学任务中。

鉴于此, 教师总结善学者的学习策略并促使学生灵活掌握学习策略, 寻得合适自己的策略就尤为必要。由于中国的学生总是希望整堂课都听老师讲授, 已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 使得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的可行性,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需要长期努力。

四、学习策略培训时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对其进行指导, 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懂得越多的学习策略, 对于学习培训就更有效。策略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内容。采用SBI (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 的教学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 , 而且能够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下是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策略的强烈欲望, 使他们进入学习良性循环的最佳状态。

2.学生应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 对于英语国家文化、风俗习惯等有更多的了解。

3.让学生弄清学习策略的概念。 对于学习策略掌握, 学生

周刊2014年第56期○外语教学与研究

并不能在短期内就能提高英语水平。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及文化输入, 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进行量的积累, 最后才能达到质变的飞跃。

4.培训前充分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及心理需要 , 对待英语学习持何种态度, 他们较常用哪些策略, 将在哪方面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 (如词汇、阅读) , 介绍策略的用途及重要性。

5.让学生清楚培训的目的。含混不清的培训会使得学生困惑甚至失去兴趣及信心, 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练习, 并进行指导。

6.培训之后 , 教师与学生需要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 , 以使得学习策略培训更有效, 将已学策略运用到新的教学任务中。

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技巧、自主发展能力, 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因此, 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 掌握一定学习策略, 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 我们需要创造培育教师的优良环境, 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及理论与实践水平。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学习策略的定义、意义及影响因素, 强调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重要性, 并提出教师有必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 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与此同时, 创造培育教师的优良环境, 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与理论水平,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训与学习 篇7

一、教育理念大解放

在培训中我知道了“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发展为本”是中幼的办园宗旨, 中华路幼儿园教职工坚持以“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的精神, 以“关注、接纳、尊重、信任”为教育依据, 将不懈追求幼儿的“快乐生活、智慧发展”。因此, 在组织幼儿时“游戏中学数学, 生活中学数学”, 不断彰显“快乐数学”的办园特色, 促帮助幼儿自主、好奇、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专家指导眼界开

严园长的讲座《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仍历历在目。严园长, 33年如一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她以爱为舟, 辛勤耕耘在幼教讲坛, 正是“师情沐浴催桃李, 落红喜作护花泥”, 她的爱心伴随着幼儿园全体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严园长指出绘本是图片配有文字的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连环画, 绘本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又在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包涵着一个深刻道理。而且, 通过绘本孩子们不但可以看图猜测故事内容, 还可以对文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组织绘本教学时, (一) 教师要挖掘绘本的内涵, 引导幼儿参加讨论, 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二)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 起点在一问。”《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进行适当的疑问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老师的设定目标, 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 幼儿教师合理的提问是进行绘本研读活动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案例时就要仔细斟酌, 提出发散性、指向性的问题, 其关键一环是要激发幼儿的思维,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 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 在与教师的互动和引领中, 逐渐的感悟绘本。幼儿在观察画面后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画面中的明亮色彩、动物的丰富表情、很可笑的动作, 还有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节等。这些感兴趣的地方, 幼儿就会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幼儿理解程度并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还要更大胆的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绘本教学, 我们与幼儿共同享受绘本的过程中,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很多的。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一定要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幼儿真正的走进绘本, 理解绘本, 并在绘本学习中获得成长。

学习聆听了谈亦文教授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常见学习障碍的诊断与调适》的讲座。我满怀求助、求知、求进步的心态参与聆听整场讲座。谈教授的讲座艺术氛围浓厚、充分彰显个性、她的魅力使让我由衷地感觉:参加幼儿教师培训受益匪浅!东西部幼儿教师交流更加重要。整个讲座案例丰富充实, 浅显易懂、贴近每个参训教师教师的工作实际。例如:谈教授以小班歌曲《懒惰虫》为例, 引导培训教师处理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活动首先开始“点兵点将“的游戏。 (点兵点将, 点到谁, 谁是孙悟空、花仙子等好听、好汉的名字, 幼儿表现积极, 情绪高, ……) 接下来新授歌曲《懒惰虫》, 还是以“点兵点将“游戏开始, 进行方法迁移, 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落到那个孩子的身上他就是“懒惰虫”。全班孩子对“懒惰虫”哄笑, 被称为“懒惰虫”的孩子的心理肯定委屈、不开心, 这时课堂陷于混乱。紧接着, 谈教授提出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指向教师自己,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诱导,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变。

这是一个显得很简单的活动中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但这个教学策略的调整, 体现了幼儿教师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 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及时改变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真正为孩子们的提高和发展着想, 是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谈教授在讲座中说到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歌唱, 提高音乐能力, 培养音乐素养, 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谈教授的讲座中,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她是个富有很强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知性文人, 综合素质在她本人身上就体现很强。她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很高雅文质;她唱出的一首首儿童歌曲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一言一行都显现出她精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技巧。我深知, 她所流露出的精确的教学语言、得体的教学行为、现代的教育理念, 不是一朝一夕获得,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勤奋加努力、学习加苦练点滴积累而来的。她是教授, 但她没有高高在上俯视幼儿园、俯视教学、俯视教师, 而是把自己经常身居一线, 融入园所, 投入研究, 所以才获得丰富的教学案例, 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 了解教师的心声, 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讲座中才能自如地歌唱、自如地表演、自如地分析, 由点及面,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身体力行地引导教师们接受正确地认识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常见的学习障碍。如教学案例《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中, 教师要求孩子学习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其中一个小男孩在活动中出现了多次失误, 教师在言行、表情给予了不当的表现, 谈教授指出:教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失误, 想办法让孩子的紧张压力得以缓解, 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体会。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认识到:引起一些孩子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并非都在孩子, 也有教师的部分责任。

三、树立信心从头越

赴澳大利亚学习培训的收获与启示 篇8

培训团在澳期间, 先后听了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土壤科学协会等单位专家的理论讲座9次, 实地考察了墨尔本和悉尼皇家植物园、墨尔本Hancock林业公司、布里斯班Bulimba流域协调委员会、Lesey家庭农场、Endeavor奶牛场、皇家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库和DNA实验室、布里斯班奥斯堡地区小流域治理和廷嘎坡湿地恢复现场等11处, 访问了昆士兰州科学、信息技术、创新与艺术部, 澳大利亚皇家植物研究所以及新南威尔士州土地和环境法院等3个政府机构。

通过理论学习、现场参观考察和交流访问等形式, 使笔者对澳大利亚防止土地退化、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增长见识、更新知识、提升理念, 提高环境意识的同时, 也认识到了甘肃省在防止土地退化、环境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持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坚定了全团成员做好甘肃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与决心。此行收获颇丰, 启示深刻。

一、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面积769.2万平方千米, 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全国设6个州和两个领地, 人口2271.4万人 (2012年) , 其中农业人口约31万。澳大利亚国土辽阔, 物产丰富, 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是全球第四大农业出口国, 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2012年, 全国GDP总值约1.54万亿美元。

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 平均海拔350米。沙漠和半沙漠占国土面积的35%。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是澳大利亚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470毫米, 仅相当于全球七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全国有36%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 有32%的地区年降水不足500毫米, 是全球除南极洲外降水最少的洲。农牧业用地约72亿亩, 约占国土面积的63%, 其中天然草场达66亿亩, 占到农用地的90%以上。耕地面积只有7.314亿亩, 其中灌溉面积仅占4%。全澳约有近13万家家庭式农场, 经营着国土面积60%的土地, 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4万亩。

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 农牧业发达, 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 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羊肉出口国, 羊毛、肉类的出口分别为世界第一、二位, 还是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 出口农产品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羊年存栏约1.3亿只, 80%是美利奴羊, 以毛细且韧而著称于世, 羊肉产量约68万吨, 羊毛产量约50万吨。肉牛和奶牛年存栏约2800万头, 牛肉产量约220万吨, 牛奶产量80亿升左右。肉牛有30多个品种, 海福特、安格斯等为主要饲养品种, 奶牛的主要品种是荷斯坦、佛里斯, 约占澳洲奶牛总数的70%。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小麦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谷物, 以质量高和出口量大而著称, 年播种面积约1.77亿亩, 产量约2300万吨。大麦是仅次于小麦的重要谷物, 年种植面积为0.555亿亩, 产量为640万吨。2010年, 澳大利亚农牧业产值274亿澳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2.1%, 其中小麦产值48亿澳元, 大麦14亿澳元, 羊毛19亿澳元。

澳洲森林覆盖率21%, 天然森林面积约24.45亿亩, 主要树种是桉树。渔业资源丰富, 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多16%, 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 有3000多种海水和淡水鱼以及3000多种甲壳及软体类水产品, 其中已进行商业捕捞的约600种, 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牡蛎等。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此次培训虽然时间短, 但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学习, 也有现场考察;既有对政府部门的访问, 也有对民间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参观;既有国内的总体安排, 也有境外的阶段性小结;既有一般性的参观考察, 也有较深层次的学习交流和研讨。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和交流访问, 使全团同志的环境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在丰富知识、提升理念的同时, 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㈠丰富了知识

此次培训分别听取了澳大利亚有关方面专家就澳方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体系、水土资源管理、防止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情况介绍, 使全团成员对澳洲环境保护的基本做法有了初步了解。

在澳洲, 与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多达50多部。大到水污染、空气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土地开发及城市建设、野生动物保育、水土流失防治、原生植被保护等方面, 小到公园和保护区管理、汽车尾气排放、捕鱼垂钓、垃圾分类等都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甚至农牧民在自己的农场要砍一棵树或开垦一片荒地, 都有明确的法律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法律法规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使其更加具体明确、操作性更强, 处罚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澳洲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在澳洲所有土地都进行了评估分级, 开发必须要按照分级和规划进行。规划一般为10年, 每年根据变化的情况修订一次, 期限后延1年, 既保持了规划的连续性, 也体现了规划的灵活性和超前性。规划详细地划出了未来城市发展、住宅建设、公路管道建设用地, 矿山开发、工业建设用地以及公园和保护区用地等。无论是私人所有, 还是国家所有的土地, 规划一经确定, 都必须无条件服从规划。若公民或法人对出台的规划有意见, 可通过相应的渠道提出修改的建议或通过法律的形式上诉, 要求政府修改规划。

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方面, 澳洲奉行的是严格的植被保护政策。若一块土地上原生植物量超过50%则严禁开荒;若一块土地连续被种植作物10次以上, 即使地下有矿藏也不能开采;若开发商或个人在土地开发、水利建设、开矿建厂等项目建设方面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 或政府出台的有关规定及决策有失公允时, 开发商或个人可通过法律途径上诉到各洲土地与环境法院解决。若一个开发商或农场主违犯原生植被保护法, 未经许可清除1千公顷以上土地的原生植被用于非农业开发, 会被判罚最高40万澳元的罚款。在具体治理措施上, 他们根据不同区域土地的植被状况、降水量及径流量、坡度长度、土壤的属性等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通过沿河建坝拦蓄,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肥力及结构、提高土地渗透力, 恢复表层植被、种植防护林带, 草场围栏、划区轮牧, 严禁开荒, 高茬收割、秸秆及残枝枯叶还田、少耕免耕等措施。这样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持之以恒的努力,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澳大利亚的水土流失状况仅为每公顷每年4吨左右, 远低于我国和甘肃省的水平。

㈡提升了理念

学习考察期间, 笔者深深地感觉到澳大利亚人不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厚, 而且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强烈。这些理念和意识无处不在, 时刻撞击着笔者的心灵, 升华着笔者的理念和意识。

1. 环保意识。

澳洲人环境意识强烈, 人人都是环境保护者。无论你身在何处,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 大家都奉行一条原则, 那就是“除了脚印, 什么都别留下;除了垃圾, 什么都别带走”。澳洲矿产资源丰富, 涉足的企业和个人众多, 但矿山周围的环境如故, 原因是政府严格规定开矿者在开采前要首先充分论证采矿对周围动植物和人居环境的影响, 提交矿山开采后的治理计划并交纳一定的废矿恢复保证金, 确保开矿后矿山的植被能尽快得到恢复, 将开矿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澳大利亚大小的城市绿地随处可见, 草地上到处是休闲的人群, 海滩上晒日光浴的人群如织, 但走后都没有留下一点垃圾。公园里为游人设立的免费烤炉, 人们使用后都自觉地将垃圾带走, 将烤炉打扫得干干净净, 以便别人使用。所有垃圾必须严格分类, 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里。随意破坏植被或未经许可砍树开荒, 都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全民良好的环境意识, 造就了澳大利亚美丽的环境。

2. 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澳洲也深入人心, 大到化肥农药使用的控制, 小到休闲垂钓的标准, 无处不在体现。澳大利亚皇家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库建立于1816年, 保存着自澳大利亚1788年建立殖民地以来发现的7.7万多个植物标本, 其中最珍贵的是英国政府1850年移交给澳洲政府的802份1770年库克船长登陆澳洲大陆时采集的植物标本, 可供世界各国研究之用, 是澳洲的植物博物馆。这些植物都是澳洲的原生植物, 绝大多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对保持澳洲生物的多样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澳洲农作物和树木防病治虫大量使用生物、物理和农艺措施, 通过天敌灭虫或种植特殊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除草。草场每隔几年火烧一次, 既更新了草场, 也清除了木本杂草和害虫。农田大量使用植物的秸秆、树木的残枝枯叶树皮等农业废弃物高温发酵制成的有机堆肥, 城市花坛表层也是厚达十几厘米粉碎的树枝树皮的覆盖, 既肥田又保墒。人工林的砍伐严格按照树木生长的年限和标准进行, 且必须做到伐一棵种一棵。捕鱼垂钓有一定的规格标准, 捕钓到的小鱼必须放生, 否则会被检举罚款。许多公共建筑物都有屋面集雨系统, 接收雨水用于冲厕和浇灌花草。居民家庭若安装屋面集雨利用系统, 可给予一次性抵扣税款900元的奖励。这些看似简单甚至原始的举措, 澳洲人却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确实难能可贵。

3. 质量意识。

澳洲人做事秉承了欧洲人的习惯, 虽然速度缓慢, 但质量却是一流。城市街道随处可见一些年代久远的欧式建筑被完好保存, 有的已超过200年, 今天依然在使用。高速公路建成几十年很少见到维修的“补丁”, 人行道基本都是沥青铺设, 虽然没有道板砖的华丽, 但非常通畅, 给人安全、方便、坚固的感觉。即使修建一个停车场的地坪, 也要布上钢筋网后再浇灌水泥, 并用震动器将水泥夯实。建设销售的商品房, 从建筑物的总体质量, 到建筑材料的选择、油漆及墙面涂料使用等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要求顾客购买后十年内不得接到任何质量问题的投诉, 包括墙面起泡、管道漏水等看似很小的质量事故, 若被投诉, 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问题严重的会被吊销建房资格证书, 进入黑名单, 终生不得再从事建筑行业。食品药品监管更是十分严格, 若发生较大的质量事故, 也将终生不得再踏入本行业。

4. 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在澳洲也是无处不在体现。培训团所到之处, 无论是听取讲座, 还是参观访问, 接待方第一时间都是告知建筑物消防通道的位置, 要求大家在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时, 不要慌乱, 跟着他有序地撤离。街上行走随处可见车让人的现象。游人嬉戏的海滩水域都设有安全警界标志, 在此区域内游泳冲浪一般是安全的, 且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立一个安全观察哨, 驻有专业救生人员, 以防不测。高速公路车流大速度快, 却很少发生交通事故, 原因是大家都自觉地遵守交规。酒后驾车被查将吊销驾照并终生不得再次申领。为培训团服务的大巴司机, 上车第一件事也是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 不得在行车途中吃食品、开窗户、丢垃圾等, 而且自己要将每天的行车情况, 包括出发时间、到达时间、中途在何处休息、休息的时间、晚上在何处住宿, 第二天几点启程、前往何处等, 一一详细记录在案, 备交管部门检查, 行车记录还要完好保存至少5年不得销毁。这些细小的事情, 澳洲法律都有明文规定, 大家必须自觉遵守。

5. 健康意识。

澳洲人酷爱锻炼, 健康意识强烈。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刮风下雨, 无论是早晨晚上还是中午, 无论是年轻的少年学生还是年长的退休年老人, 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 马路上、公园里随处可见跑步、散步、踢球、骑自行车锻炼的人群, 海边沙滩到处是游泳、冲浪、晒日光浴的人。无论何时何地, 总有许多人在锻炼身体。正是澳洲人全民注重锻炼的原因, 使澳大利亚成为全球体育强国, 每年都有许多国际体育赛事固定在澳洲举办。

㈢坚定了信心

学习考察期间, 全团成员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学习澳大利亚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做好甘肃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澳大利亚与甘肃的自然生态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 农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都是水, 都面临着干旱和土地草场退化的威胁, 但澳大利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生态环境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使澳洲成为全球环境最美的国家之一。这源于澳大利亚科学的发展理念、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全民浓厚的环境意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 这与其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也有直接的关系。澳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也坚定了全团成员的信心和决心。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 位于黄河、长江上游, 紧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 在全国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由于干旱少雨, 植被稀疏, 自然灾害频发, 全省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 全省45%的国土面积荒漠化, 28%的国土面积沙化, 水土流失面积20.12万平方千米, 森林覆盖率仅13.42%,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 且时空分布不均, 缺水问题尤其是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供需矛盾尖锐。每年自产水资源人均1100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的二分之一, 亩均367立方米, 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加之工矿企业较多, 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已影响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要学习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和经验,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的理念, 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抓住甘肃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机遇, 实施好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力打造河西走廊生态建设与保护区、中东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南部江河水源涵养保护与建设功能区, 夯实生态保护建设的基础, 努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集中力量搞好扶贫开发, 就一定能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 彻底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三、学习考察得到的几点启示

在澳大利亚学习培训期间, 培训团感触最深、议论最多的是澳大利亚良好的生态环境。笔者也想通过短暂的学习考察, 弄清澳洲为何能在如此干旱的条件下, 长期保持天蓝地绿水净的优美环境。虽然由于时间关系, 了解的情况不够全面, 不敢妄下结论, 但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㈠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是基础

澳大利亚之所以如此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是有其惨痛的历史教训的。1859年, 澳大利亚一农场主从英国引进了24只灰兔子, 与当地的野兔进行杂交, 产生了F1代, 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兔子的繁殖能力, 使澳洲的兔子成倍地增长, 到1950年, 全澳洲的兔子数量一度达到创纪录的6亿多只。如此众多的兔子, 对澳洲的草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使澳洲的草场严重退化, 出现了兔子与牛羊争草场的局面, 载畜量大幅度下降, 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澳洲政府花费了很大的气力和很长的时间, 才将兔子的危害控制住, 并逐步恢复了草场的生态环境。

“兔子事件”引发了澳大利亚国人的深入思考, 促进了澳大利亚国人环境意识的全面提升。惨痛的教训使澳洲人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政府因势利导, 提出了“人人保护环境, 打造绿色澳大利亚”的口号, 使全民的环境意识不断得到提高。澳大利亚还在全国开展环保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环保专家到学校和社区讲解环保知识法规, 学生和居民到社区做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和宣传者, 形成了良性互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是由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 使全社会形成了人人重视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澳洲的“兔子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是, 任何物种的迁移或引进既有可能给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也有可能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致命的危害, 关键是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维持生物链的平衡。为此, 建议甘肃省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来生物物种引进的监管, 保护好本省原生动植物物种, 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 维持生物链的基本平衡。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环保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加强对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 从娃娃抓起, 发挥“小手拉大手”效应, 努力打造人人重视和保护环保的社会氛围。

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

澳洲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且以具体明确、操作性强、惩处力度大而著称。法律体系分两个层次, 联邦政府层面的法律, 主要是有关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的履行及国家环境总体战略方面的规定, 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开发、大气污染防治、野生动物保育及原生植被保护、国家公园和海洋公园的管理等;各州政府层面的法律, 主要是各州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的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土地开发与草场保护、水土流失防治与小流域治理、城市建设与规划、州级公园和保护区管理等。澳洲的法律体系还包括举报人制度的建立, 在澳洲每人都是环境保护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发现环境污染事件都可以举报, 且对举报人有保护措施和一定的奖励。大到管理者决策失误或开发商蓄意开发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小到高速公路上汽车尾气超标或乱丢垃圾、在停车场占用残疾人停车位等, 都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若举报不被受理或无处理结果, 有关部门也会受到处罚。正是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使澳洲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都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比较而言, 甘肃虽然也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草原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但大多数比较笼统, 操作性不强, 处罚措施也没有力度, 导致违法成本较低, 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为此, 应该借鉴澳大利亚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在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 进一步修改完善已出台的法律法规, 使其更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 使违法者不敢违法。同时, 积极探索建立全民举报制度, 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环境建设者和保护者, 人人都是环境污染或破坏事件的举报者和监督者的良好风尚。

㈢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是关键

澳洲虽然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而两大洋并没有给澳大利亚带来丰沛的降水, 除空气湿度比较大之外, 澳洲的降水几乎与甘肃相当, 但生态环境却比甘肃省好得多。除了人口与资源的优势, 对全团成员启发最大的是其科学的发展理念。在澳洲, 无论是私人农场或牧场的生产, 还是开矿开荒伐树及道路管道建设, 都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坚持以保护环境为重,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 确保生产或开发不以环境破坏为前提。同时坚持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注重发挥民众及民间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 宁可项目晚实施或不实施, 也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充分修改论证建设方案, 力争把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培训团在Bulimba流域协调委员会考察时, 委员会主管迈克先生告诉培训团一件事, 使全团成员对澳洲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有了切身的体验。2004年, 昆士兰州政府计划修建的一条高速公路穿过Bulimba流域时, 需要截断一条小河建一个大坝, 当地居民竭力反对建坝修高速公路, 甚至上街游行, 流域协调委员会积极与政府沟通, 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当地民众的意愿和这样做对环境的影响, 后来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了民众和委员会的意见, 重新修改了建设方案, 将原来建设大坝的计划变为建高架公路, 虽然增加了财政支出, 却把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受到了当地民众的一致拥护。

与澳洲相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实现了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但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虽然我国在总结多年发展经验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 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行动指南, 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力求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发展严重不足, 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急于加快发展、摆脱贫困的愿望强烈, 在发展中就会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取得了经济发展一时的高速度, 最后却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此, 我们要借鉴澳大利亚科学发展的理念,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更新发展理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不能再走以单纯的GDP论英雄的老路, 无论是谋划地区发展或实施重大项目, 都要首先做好环境影响的评价, 在做决策前要尽量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力争使决策的程序更科学、更民主、更完善, 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㈣推广先进技术是支撑

澳大利亚在加强环境保护、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许多先进实用的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昆士兰州科学、信息技术、创新与艺术部 (相当于国内省级科技厅) , Ken Day组长和张百森博士向培训团介绍了季节性气候预报、遥感和信息传送系统在昆士兰州草地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使全团成员受益匪浅。该系统与气象部门直接联网, 每天可以将气象局固定观察点的降水、蒸发、辐射、温度、气压等数据直接传输到科技厅, 科技厅再利用气象局的数据, 将未设立固定观察点的数据通过估算补充上去, 形成全澳洲的气候数据库, 提供给科研、教学和其他各州政府。通过该数据库可以查阅到澳大利亚全国从1900年建国到现在每天任何地点的气候资料数据。在此基础上, 他们开发出了季节性气候预报及草地和环境管理系统, 包括季节性降水预测、草地系统模型、遥感监测技术及信息传递4个支系统, 尤以季节性降水预测和草地系统模型最受欢迎。该系统不仅可以预报某一地区当前及短期、中期的气候情况, 还可以预测未来20年~3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除气候数据库资料运用需要付费外, 其余所有资料、包括预测信息和模型都是免费服务的。

1. 季节性降水预测。

从每年4月1日开始, 到10月31日止, 每天预测并修正出各点当年11月到次年4月的降水趋势信息, 提供给各农场主, 作为他们决定当年载畜量的参考。

2. 草地系统模型。

将全国所有农牧场进行编号, 从水分、养分的循环, 光照、温度等因子的变化, 综合开发出点模型, 由点模型再开发出农场模型, 通过模型可计算出一个农场的牧草产量和适宜的载畜量, 供农场主增减牲畜饲养量时参考。在农场模型的基础上再开发区域模型, 通过区域模型可以预测一个较大的区域3个月的牧草产量及与历史同期的比较、地表的径流量、干旱程度和火灾发生的概率等。

3. 遥感监测技术。

可以对一个地区土地覆盖 (森林) 、地表覆盖 (草地) 、土地利用 (农田、耕地) 、火烧痕迹 (人为烧草地或森林火灾) 、水体 (河流、湖泊) 等变化情况, 通过遥感卫星资料的实时对比进行全面监控, 提供权威报告给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4. 信息传递系统。

实行双向网络传递, 十分便捷。区域预测信息和模型通过科技厅的中心网站发布, 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上网查阅;具体到某一个农场的预测信息及模型, 需要农场主将自己的农场编号、经纬度等信息通过邮件发送到中心网站, 中心根据相关数据做好预测模型及报告后, 再通过邮件发送给农场主。

季节性气候预报及草地和环境管理系统的运用, 极大地提高了澳大利亚草地和环境监测保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除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外, 澳洲政府还积极推广实用的环保技术, 如鼓励农场主尽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 提倡施用有机堆肥和生物、物理、农艺措施防病灭虫, 种植豆科作物及绿肥肥田, 推广高茬收割、秸秆还田及滴灌、管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实行草场围栏、划区轮牧和禁止开荒砍树等可能破坏植被的制度等。这些简单又实用的技术, 在澳洲已经被农场主广泛接受并应用, 对防止土地和草场退化、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省是全国6大牧区之一, 草场面积达2.68亿亩, 但目前在草原管理方面的手段仍然比较落后, 特别在草场遥感监测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与澳大利亚差距较大。建议省上加大投入, 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协作, 借鉴澳大利亚经验, 尽快建立起甘肃气候信息预测、草地和环境遥感监测管理系统, 大力推广保护环境与植被的实用技术, 为甘肃省草地与环境保护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㈤环境保护工作无论什么时候做都不晚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培训时, Robert Edis教授的一个观点———“环境保护工作无论什么时候做都不晚”, 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二十世纪中期澳洲发生“兔子事件”后, 澳大利亚人才真正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包括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建立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和制度, 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推行环境保护的先进实用技术等, 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取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效。

培训与学习 篇9

在我国, 教师之间开展互助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早在上世纪50年代, 我国就逐步建立了中小学的学科教研组制度。[1]在同年级建立备课组 (年级组) , 每门学科各个不同年级的备课组共同组成该学科的教学教研组。各省 (市) 和县 (区) 也建立了相应的教研室, 由此形成了一个纵 (学科教研组) 、横 (年级备课组) 结合的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中小学的学科教研组制度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最便利、最快速、最直接的帮助, 对教师提升教学素养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特别是新一轮课程发展的不断深入,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得到共识,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研修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小学的学科教研组制度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 在新时期不仅没有衰退, 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强化。这一制度的背后渗透着合作学习的理念, 变得越发清晰和系统, 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助学习成为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校长培训中应用的意义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教学理念。[2]根据这一理论, 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行学习, 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促进者 (facilitator)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用斯莱文的话说,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形式相互帮助进行学习的各种教学方法。[3]

根据合作学习理论, 在校长培训中应提供全体校长共同学习的机会, 加强校长之间的相互交流, 从而达到校长们共同发展的目的。在这种培训模式中, 培训者是培训的设计者和促进者, 培训以校长为中心, 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的培训形式。这种培训模式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校长培训的实效。

(一) 有利于校长摆脱经验和视野的限制。

传统的校长培训习惯于发挥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单向作用, 专家讲座是最流行的培训形式, 专家传递信息、解释理论、分享思想等都是单向甚至单一作用于对象, 校长被动地倾听信息并作个人的思考, 偶尔也有机会参与研讨, 慢慢地形成了比较封闭的受训系统。基于合作学习的校长培训中, 校长不仅依赖个人的经验去理解和吸收专家思想, 而且有更多机会聆听到其他校长的理解与思考, 从而整合于自己的思想体系, 超越个人经验和视野的限制, 这种多向互动的模式对校长个体专业成长有积极意义。

(二) 有利于校长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 解决实践问题。

每一位校长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自身就是宝贵的培训资源。校长们大都经历了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从普通教师到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发展过程, 积累了大量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对教育实践理性认识的财富, 这些财富本身为校长今后学校管理问题的解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 校长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智慧, 而且思想在这里得到了碰撞, 产生了更多的火花。学校管理问题大都是复杂问题, 每一位校长的思考是基于个人经验的, 也就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的解决。合作学习提供了一种机会, 让校长以不同视角来探讨同一问题, 解决实践问题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并更加全面。

(三) 有利于校长形成与发展合作技巧。

合作学习促进合作, 因为它重视并能促进“交往———交流智力”的发展, 这是加德纳的八维智力之一。[4]这些是社会中的重要技能, 也是校长工作中的重要技能。而合作学习正是校长形成团队精神, 产生集体荣誉感的有效培训模式。学校很多活动都是集体活动, 只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只能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完成。合作学习可以让校长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能培养集体荣誉感, 更重要的是把这种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带到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去。

三、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校长培训实践

基于对合作学习上述积极意义的认识和对传统的校长培训合作缺失的反思, 合作学习在校长培训中的提出和强调也是必然趋势。

(一) 校长培训中合作学习的目标。

基于合作学习的校长培训至少需要实现三个重要的目标:学校管理实践问题解决;对多元化的包容与接纳, 合作技能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主题的选择主要围绕校长学校管理实践中典型问题展开, 这些问题解决的经验交流与探讨, 无疑为校长目前或将来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模拟性或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探讨极大地提升了校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发生在小组内不同校长之间, 有来自于农村或城市、中学或小学, 高级或初级等不同类型、层次学校校长组成的合作团队, 这种客观存在着的差异会使合作变得有挑战, 校长之间只有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与接纳才能更好地完成共同的任务。

合作学习中合作技能的发展是目标也是手段。一方面, 合作学习中校长之间全方位交流与互动促进合作技能的提升, 另一方面, 随着合作技能提高, 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当然培训中习得的合作技能将会迁移到校长今后的学校管理合作实践中去。

(二) 合作小组的分工与合作。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 科学的分组分工为校长合作提供前提。同时, 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 以提高校长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荣誉感。为了使组内团队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校长任召集人。为了避免少数人主宰整个小组,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 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 可以定时间轮换, 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按不同学校类型及层次把校长分成若干小组, 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深入。由于校长属于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的学校, 有了更多共同的学校背景, 因此合作学习的目标变得更为统一, 合作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当然, 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也是必要的, 它可以使不同的学校背景的校长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互相启发与借鉴。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每个校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理解所学的内容, 并为小组的共同学习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为了理解和掌握一个内容, 以及最后完成全组的学习任务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讨论问题, 倾听他人的意见, 从他人那里学习到自己不懂的内容, 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 同他人辩论, 填补相互间在理解方面的不足。

(三) 合作学习在校长培训中实践层次。

1. 经验分享

校长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是不容质疑的, 但没有公开之前, 这些经验只是个人的财富。在合作学习中经验分享有利于把这财富公开化, 变成更多人的财富。经验分享的前提就是校长对自身学校管理经验与教训的系统总结与反思, 选取比较典型而具有价值的经验, 这个过程本身有利于校长专业成长。经验的分享重在共享, 每位校长把自身学校管理经验公开, 由于基于不同视角, 使经验变得多样与丰富;每位校长也同样可以吸收他人在学校管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基于这种认识, 培训前要求校长根据自身及学校状况提前做好书面准备并汇总成册, 为后续的有效交流奠定基础。

2. 专题研讨

校长个体经验的对象有差异也有共性。在个性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寻找校长共同的关注点将有助于合作学习的深入。专题研讨就是在系统筛选校长个体经验的基础上, 将校长共同关注的学校管理问题作为研讨对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校长关注的差异是专题研讨分组的依据, 同时也提供校长依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的机会。校长们围绕共同的话题, 结合自身经验展开深入的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围绕同一问题系统思考与探索, 为校长解决学校管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相信校长一定会把这种合作学习形式移植到今后学校管理问题的解决中去。“有效管理”“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都将成为校长的关注, 当然, 随着研讨的深入专题还可以变得更细、更专一。

3. 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是合作学习的高级形式, 面对的是未知的问题, 更具挑战性的同时也是具有高度影响力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缺少现成经验。校长们根据社会与学校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趁势预测, 寻找现在和未来比较典型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对校长的要求不满足于现成的经验、知识, 更需要凝聚团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合作研究依托小组课题的形式开展, 也可纳入各种形式的正式课题申请中去。合作研究的成果具有更高水平和更高的价值, 理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交流, 培训中设计的校长论坛就是不错的选择。

(四) 培训者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促进者。

在传统的校长培训中, 培训者充当主要角色, 这种角色的定位, 使他们认为只要扮演好了这种角色, 培训者就不辱使命, 就自然会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然而, 却忽视了接受培训的校长角色, 在这里接受培训的校长才应是主角, 培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接受培训校长学校管理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 而不是其他。因此, 培训者要做的是如何使校长成为学习主角, 如何为校长提供学习支持, 如教学过程环境的创设与提供一定的支持, 这才是培训者所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对于培训者来说, 维持与推进合作小组学习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合作前, 要求培训者在小组中确定学习目标, 明确分工, 分步实施。合作时, 培训者为每一合作组配备相应专业方向的专家, 并给予适当点拨, 引导校长积极讨论并实践, 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为合作学习提供情报也是培训者对合作学习的促进。校长的合作学习不纯粹依赖于经验, 毕竟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超越经验的束缚必须进行更广泛的理论学习, 结合校长讨论的专题及时提供校长需要的资料变得极为必要。培训者通过一些数据库收集和处理为校长合作学习提供了针对性的理论供给, 也为更深入与理性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16.

[2][3]秦国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其借鉴意义.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9) .

培训与学习 篇10

一、追求理想与现实相融——帮助教师树立教育理想

理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而人生的最大快乐莫过于把理想变成现实。如果每一位教师拥有教育的理想,并付诸实践,就能真正实现工作并快乐着。

(一)确立办园理念和办园目标

事业的发展目标与教师的成长目标、幼儿的成长目标要三合为一,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教师的工作就会有强大的内动力。我们引领教师进行如下思考:什么是教育,要办怎样的幼儿园,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幼儿园怎样发展,由此确立了集团发展的办园理念:以人为本,快乐教学,体验幸福,为发展而教育。核心是追求人文精神,尊重教师和幼儿的主体,采用快乐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幼儿身心潜能、个性特长得到开发和培养,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能,享受快乐,体验幸福。在“为发展而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集团发展的各种目标整合成一个办园目标:给孩子一片乐土,给教师一个平台,打造师幼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

(二)形成了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

集团的发展规划代表了组织发展的利益,是人心所向,是民意的体现。在2012年—2014年集团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抓住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时机,认真解读各种政策,分析规模扩大、口碑良好的原因,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征求多方意见,群策群力,努力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共同制定、修改和调整集团的发展规划。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集团发展规划,寻求自己的合理定位,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与教师进行交流、修改,帮助教师树立理想和奋斗目标。根据《集团教师期末工作成果汇报的办法》,每学期对教师的分阶段的发展规划进行考评,不断实践教师的教育理想。

二、追求学习与实践同存——帮助教师提升理论素养

教师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的技能,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提升每一个层次教师的理论修养。

(一)制订计划,建章立制,营造读书活动的氛围

1.制订读书计划,明确个人目标。每位教师根据集团的读书活动的方案,结合集团的业务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建立规章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将教师的读书活动纳入集团教师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并将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的成果纳入教学六认真检查的范畴,真正使读书活动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3.建教工图书室,提供学习资源。根据上级教育部门以及教师推荐的书目购买教师用书,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网络等途径购买适合幼儿教师阅读的刊物,每年度允许教师自行购买金额在200元的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作为集团教工图书室的藏书。

(二)搭建平台,丰富形式,开展多层次的读书活动

1.结合师德学习的读书活动——做一个价值观健康的教师。师德学习贵在交心,真正地能触动教师的心灵。我们购买了一套教师人文读本,在政治学习、教师会上,让每个教师一起阅读分享,关于理想、关于人生、关于追求、关于价值的认识。健康的价值观让老师对平平凡凡的工作多了几分激情、快乐和满足。

2.结合实现办园目标的读书活动——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为了实现“给孩子一片乐土,给教师一个平台,打造师幼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的办园目标,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快乐的教学方法,《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为每一位教师购买了书籍,制定了读书活动方案,分章节阅读:对每个章节进行相关问题的学习、探讨。便签条摘录:每位老师根据阅读的感受,摘录书中经典语录,或将每章节内容进行概括。理想的教学点子搜集:每位教师根据自身阅读的体验和感悟,结合教育实际案例,设计理想的教学点子。读书成果展示:便签条摘录汇编成册,理想的教学点子汇编成册。通过这些活动将这本书读深读透,逐渐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践快乐教学。

3.结合业务学习的读书活动——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集团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实际,以及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制定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引导教师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通过自学、研讨、论坛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4.结合培养个性鲜明教师的读书活动——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为了培养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个性鲜明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帮助教师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三、追求培训与成功共享——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集团以教师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师的成长为服务方向构建立体化的园本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有一高:师德高尚,两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团队精神和自主发展相结合;三会:会学习思考,会研究探索,会实践创新的个性鲜明的教师队伍。结合市级课题《构建立体化的园本培训,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的研究,通过一个中心、两个阵地、三个层次、四个方案、五个平台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一)一个中心——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集团积极开展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典型模范教师的学习宣传活动,制定了《宗汉街道星光幼教集团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通过礼仪文化建设年的活动践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开展“感动一刻”师德学习系列报告会,感动来自于我们的同伴、感动来自于我们的孩子、感动来自于我们的家长。

(二)两个阵地——集团培训和园本培训

根据培养一支“一高两结合三会”教师队伍的要求,为教师提供培训的菜单。集团培训侧重理论和分层的培训,园本培训则注重基本功的操练及一日活动的组织,重在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三个层次——新手组、新秀组、骨干组的分层培训

以集团的教学部为中心结合“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行动计划,继续实施《集团教师分层培训的方案》分别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新手组、新秀组、骨干组教师在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专业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四个方案——《青蓝工程的实施方案》《骨干教师的管理方案》《教学“六认真”的考评方案》《集团教师考核方案》

《青蓝工程的实施方案》中对师傅、徒弟的职责进行详尽的规定,并采用捆绑式的考核。实施《骨干教师的管理方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学“六认真”的考评方案》注重对教师的日常工作的评价。《集团教师考核方案》以量化的方式评价教师的工作,将考核的积分与本学期的绩效考核奖挂钩,与教师的晋级、评优挂钩,与下学期的聘用挂钩,将竞争机制引入各园各班。四个方案共同实施,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保证了整个幼教集团保教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五个平台——新教师演讲台、集体教学展示月、骨干论坛、集体备课、网络教研

构建立体化的园本培训,通过新教师演讲台、集体教学展示月、骨干论坛、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等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集团化办园的优势,克服园区分散、集中培训困难的劣势,我们充分发挥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利用网站中教师内部交流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发到教学研讨区,其他教师给予解答帮助,根据发帖的质量进行考核,实现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努力追求理想与现实相融、学习与实践同存、培训与成功共享,我们将引领教师看到一份憧憬,拥有一份执著,经历一份跋涉,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校长最需要的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08.

[2]肖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2.

培训与学习 篇1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倡导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听力在语言习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听力水平差成为不少中国大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一大障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必要的听力策略和方法。

反思活动关注学习过程,使得行为主体能够以批判性的眼光全面审视学习过程,而反思性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以及反思能力的发展则有赖于扎实有效的训练与培养。

国内外针对学生反思策略的研究基本聚焦于传统课堂环境,[2,7]对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反思策略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研究试图探索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反思策略培训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影响。

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1)通过实验前后网络自主听力成绩的对比研究,分析反思能力培训是否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与反思行为运用的情况有何不同?何种反思行为影响网络自主学习成效?

2.研究对象

受试者为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共248人。实验班128人,对照班120人。实验班教学引入反思策略培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班都采用课堂听力教学与新时代视听说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听力教学每周2课时,网络教学平台规定每周完成1个单元。所用教材一致。

3.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听力考试成绩、反思问卷和访谈。

(1)听力考试试卷

鉴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的信度和效度,运用已考真题的听力部分作为测量工具,试题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听写填空,满分为35分。

(2)反思问卷

问卷借用了Kember et al[1]的“测量反思水平的问卷”。

(3)访谈

为了切实了解问卷分析中的问题,在实验中期(第一学期末)和后期(第二学期末),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中分、低分组各3名学生进行访谈。

4.教学实践

教学采用显性方式,培训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导,相关内容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培训形式包括:课堂内外对于反思的讲解和网络平台上的辅导、电子档案袋、合作学习、反思作业和同伴评估。

5.数据收集和处理

听力成绩取自2011年9月、2012年1月和2012年7月的听力测试。客观题均采用机器阅卷,听写填空的阅卷由不担任受试教学任务的教师承担。问卷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填写并当场收回。实验班发放135份,收回有效问卷128份,对照班发放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48份。采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及成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

1.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分析

根据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第一次听力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都很接近,t检验表明,前测听力成绩间无显著差异(t=-0.299,p=0.766>0.05)。根据第一学期末数据统计分析,两班在平均数和标准差上均体现出较显著差异(t=3.391,p=0.001<0.01),即培训对听力成绩有显著影响。第二学期末数据统计显示,两班差异更为显著(t=5.172,p=0.000<0.001),即培训对听力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表明经过两学期的学习,实验班的听力学习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班,反思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学习成绩。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与反思行为运用的情况

表2列举了三个语言水平(高、中、低)学生4类反思行为使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及t检验结果。

分析表明,在习惯性行为、理解性行为和反思行为中,两班高分组和中分组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低分组只在习惯性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深层反思行为方面,两班只有中分组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班高、中、低分组的理解性、反思和深层反思行为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对照班相应组。三类反思策略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分组、中分组和低分组,而对照班各组的行为无规律,培训提高了反思策略的运用水平。

实验班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的反思策略排序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理解性行为、反思行为、深层反思行为和习惯性行为。高分组和中分组的理解性行为为高频,而低分组为中频,表明实验班高分组和中分组能有选择地、有意识地利用所听材料的语言和语境等信息,对主题思想和重要细节进行预测和理解,填补漏听或没听懂的信息。但两班低分组无显著差异。访谈表明,可能是由于低分组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反思行为方面,实验班中分组比对照班均数高0.345,可见策略培训大幅提高了其反思行为的运用能力。两班高分组的反思行为差异不如中分组对比显著,可能因为高分组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意无意地使用了反思策略。低分组的反思行为有一定提高,但与对照班相比无显著差异,是由于他们缺乏管理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训并未促使其反思行为发生质变。

深层反思行为方面,实验班高分组为高频,而中分组和低分组为中频。实验班能较客观地进行深层反思,对学习态度、注意力、动机、情绪等进行监测和调控,并能监控和评价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策略、学习材料、学习结果。

习惯性行为方面,低分组使用最频繁,中分组其次,高分组最后。实验班高分组习惯性行为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班,说明经过培训,高分组减少了无意识行为,增加了有意识的反思行为。中分组的习惯性行为有明显改善,而低分组仍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监控意识。

结语

研究表明:(1)实验班英语听力成绩进步明显优于对照班,反思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成绩;(2)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培训前后的反思能力呈现显著差异;(3)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使用反思行为的水平差异较大,相对于中分组和低分组,实验班高分组各类反思行为的使用更频繁。

摘要:文章研究了在计算机和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下,运用反思策略对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反思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听力学习的成绩;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培训前后的反思能力呈现出显著差异;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使用反思行为的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相对于中、低分组,实验班高分组对各类反思行为的使用更加频繁。

关键词:反思能力,自主学习,听力,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Kember,D.“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reflective thinking,”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5(2000).

[2]Lor,W.,“Study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s’experience of writing their reflection journals with the use of a webbased system”(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8).

[3]Nunan,D.“Learner strategy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an action research,”TESOL Journal 6(1996).

[4]Whitney,M.D.“Critical reflec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hrough audiotaped journals,”System 30(2002).

[5]孙立立、钱小陵:《元认知指导下的反思性物理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年第3期。

[6]杨静:《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操作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6期。

上一篇:内结构件下一篇:中小学数学实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