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就业论文

2024-09-18

集中就业论文(精选3篇)

集中就业论文 篇1

摘要: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在“农民”变“市民”的转化过程中能否实现安居乐业是令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某市A区30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劳动力就业调查为基础,分析其就业状况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居民,就业率

一、引言

农民集中居住区既可谓平常的社区,又是特殊的社区。说它平常是因为这类社区与都市的其他社区一样履行着社区职责;说它特殊是因为社区主要居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他们因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而迁徙进城,在“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中,由于受观念、文化、技能、经济基础、组织纪律性等多种因素制约,相对艰难地适应着城市化发展进程。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安居兴业,分别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发展。

为了解掌握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就业现状,课题组对某市A区300户以上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行了就业调查,共走访居民户4837户,取得有效问卷7906份。其中,男性4236人,占53.58%,女性3640人,占46.04%;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的占78.7%,职高、高中及各类技术中专学历的占17%,大专及以上的占4.4%。从户口性质看,非农户口占81.9%,农业户口占19.1%。从专业技术看,具有技术特长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占11.3%,其中,初级职称占7%,中级职称占2.4%,高级职称仅占1.9%。从家庭收入看,家庭月平均收入在650元以下的占9.6%,650~2000元的占50%,2000~4000元的占23%,4000元以上的占17.4%。

二、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率概念界定及计算

本调查对于就业的界定是兼顾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关于就业的标准而确定的,将调查对象集中在16~59岁的男性和16~49岁的女性。运用以下公式计算就业率:

劳动力资源总数=已调查劳动力人口总数-无就业意愿的人数

调查计算结果显示,该区居民的就业率为78.1%,而我们认为该区实际就业率应趋近于85%左右。理由有三:①有169人拒绝回答“是否就业”,这部分人实际并未失业,可提高2个百分点。②有482人拒绝回答“失业的原因”,据社区和邻里反映,这部分人中隐性就业的占一半以上,如果将其计入就业,可提高3个百分点。③由于居民对就业的认识与相关部门统计口径有一定差异,结合居民实际生活状况看就业,其实际就业率可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二)就业结构分析

1、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本区内。

区内就业占81.9%,比市外省内、外省市及境(国)外的比例2.3%高出79.6个百分点,比区外市内的比例14.6%高出67.3个百分点。可见A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以就近就业为主。

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大。

从就业产业看,第三产业就业占69%,第二产业就业占26%。从就业社区看,社区就业仅占9.1%,比例偏低,开辟社区就业岗位的压力很大。

3、受雇职工比例近80%。

从工作性质看,受雇职工比例较高。其中,企业管理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聘用人员等受雇职工占50.2%;自由职业者占27.6%。

4、单位就业与非单位就业各占半壁江山。

从就业形式看,单位就业占46.6%,非单位就业占53.4%。非单位就业中,又以灵活就业形式为主,占3_7.6%。从自主创业所属产业看,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占62%。

5、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

从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看,签订劳动合同的仅占21.4%。在签约人员中,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仅占17.8%。其中,期限为1年的占签约人员总数的55.8%;期限为2年的占11.6%,期限为3年的占25.2%,期限为4年及以上的仅占5.2%。这说明多数居民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劳动权益的意识还不强,其就业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

6、就业单位以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居多。

从就业单位类型看,私营企业占32.7%,个体经济占11.0%,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仅占4.3%和3.8%。

7、就业人员月收入偏低。

就业人员月收入大多数集中在500~1000元,占60.4%,高收入比重偏低。

三、调查结论及成因

按照某市及A区各级行政领导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就业管理目标看,要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充分就业,就业率要达到90%以上。可见A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就业管理之路还很艰苦。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有:

(一)居民素质相对较低,持证职业技能人才总置偏小。

从学历结构看,社区居民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4.4%。从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看,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占12.16%。居民存在劳动技能偏低的问题,社会认同度不高。尽管政府各级部门多次进行推荐和培训失业人员,但免费培训的总量有限。此外,居民的主观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水平的高低。有些居民还未作好进城安居兴业的准备,现在还可以拿着补偿金过几年日子,缺乏就业紧迫感。

(二)居民的就业观念尚未转变。

从未找到工作的原因分析,有39.5%的居民认为没有合适的工作,对工作条件比较挑剔。换一种角度说,居民对于就业标准希望甚高,认为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有的居民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自我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的现象并不鲜见。

(三)居民找工作过于依赖政府而缺乏应对用工市场的选择。

从寻找工作希望通过的方式看,有50%的居民选择街委会,21%的居民找亲戚朋友,13.6%的居民通过职介机构,仅有7%的人愿意通过参加职业培训而找工作。这说明由于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特殊性,居民找工作过于依赖政府。从一定程度上讲,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居民应对就业竞争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四)享受失业保险的人数偏少。

正在享受和享受过失业保险待遇的占失业人员总数的22.9%。在失业人员中,有56.5%的人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使有失业人员的家庭感觉经济压力大。同时表明,集中居住区居民对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参保(或续保)意识不强,潜意识里还比较依赖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和解决就业问题。

(五)产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就业分布。

一是社区居民从现有产业发展中进行产业分支和创造产业附加值的意识不强,个人创业的劲头不足;二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占地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等还未能做到协调一致,往往是建成入住后,被动接受企业招聘,从而使因城市建设占地的居民不能充分分享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三是社区的后续发展不配套,居民区未能分享到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产业聚集效应,更难以实现与城市开发区域同步发展;四是由于第二产业对就业人员要求较高,农民集中居住区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难以适应,造成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业。

四、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增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服务管理能力。

在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选址和建设上,要根据当地具体实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要对建设方案和配套规划进行全面评估和论证。将农民集中居住区作为特殊社区,高标准建立健全基层自治、劳动保障、教育卫生、治安管理、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工作机构,配套完善相应设施,对集中居住区进行配套管理,综合服务。要适度控制集中居住区规模,既保证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又便于有效管理。提前规划制定适合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促进集中居住区居民充分就业、自主创业。

(二)产业支撑,搭建社区充分就业的桥梁。

政府有关部门应配套出台相关政策,搭建集中居住区居民充分就业的大平台。如:产业扶持政策,即在征地过程中应划出或置换部分土地,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兴办二、三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灵活就业扶持政策,即在新社区建设的规划中,留出部分配套社区服务(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商店等)的建设用地,为社区灵活就业开辟阵地;企业扶持政策,即对于新引进规划建设区的企业,原则上要求他们优先使用社区居民。

(三)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居民就业竞争力。

要帮助居民转变就业观念,抛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创造条件自主创业和解决就业;同时,在继续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和生产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拓展培训渠道,改进培训方式,并做到定向监测劳动力发展动态,形成循环发展的就业模式。

(四)广开就业渠道,拓展居民的就业空间

1、进一步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让一部分居民在居住区就地就业。

加强集中居住区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就地就业与创造本地财富的良性循环。

2、实行公共就业工程计划,优化社区公共环境。

如实施建筑、道路、绿化、社会建设等劳动密集型工程,或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3、组织劳务输出和劳务协作,把自主无序的外出打工变成有组织的、规范化的劳务输出,从而减轻居民个人的就业压力。

同时,鼓励职业中介机构联合农村职业培训基地,组建劳务输出联合体,坚持劳动力内转外输并进,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努力开辟省内外以及海外劳务市场。

4、以建设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兴办相关产业。

要重视发展集体经济,增强街办和社区自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5、提倡和鼓励自主创业,为居民的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将集中居住区的居民纳入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范围,提高其自由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五)勇于创新,探索社区居民就业新模式

1、“公司+小作坊+居民家庭”就业模式。

公司提供原材料,全部回收成品,小作坊提供生产工具和生产条件,由居民完成生产任务。其优点是集中居住区居民可以就近转移就业,产品销路有保障。

2、“超市+基地+居民家庭”运作模式。

基地是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产业项目,超市是有一定经营、管理层次的销售商,前者在生产方面有规模优势,后者在实现生产价值方面有规模优势,能有效保证居民家庭以最小的生产投入换取最大的生产价值。这既加快了城乡市场一体化进程,又带动了农民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在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的同时,也带动了以社区为背景的物流业和货物运输业的发展。

3、“市场富民”的就业吸纳模式。

一是政府投资兴建农贸市场和大型专业市场;二是引进社会投资兴建农贸市场和大型专业市场,社区进行管理;三是社区居民集体投资兴建农贸市场,由社区统一经营管理。

(六)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特色农民集中居住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调查中发现,有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及发展自有特色,社区公共服务机构齐备,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居民就业率高,自主创业劲头足,居民在生产、建设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积极融入城市,这些社区因其劳动就业工作卓有成效而成为当地的建设示范社区。

集中就业论文 篇2

充分就业特色工作汇报

2011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方洪的指导下,利民社区开展充分就业工作,加强和创新了社会管理,实施了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怡和新城C区为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1178户,共计4174人,劳动力1575人、就业1536人,就业率达97.5%。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明确职责,细致分工

我们把社区人力资源入户调查作为充分就业的工作重点,为详细掌握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情况,社区将18名工作人员进行分组,书记、主任作为总负责人、三位小区劳动保障专职人员作为组长,把工作人员分到每栋每单元每户进行C1区、C2区、C3区的入户摸底调查。在摸底过程中,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

二、高度重视,街办督查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方洪带领张继红、万顺富、周洪龙、肖文斌等新市民服务中心同志,每周到社区进行抽样督查。肖文斌为C区抽样督查员,调查社区分组工作人员是否对未就业人员进行了就业服务,是否确实了解了失业人员的最新动态等情况。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逐一对未就业人员进行电话联系,登门询问,还对情况不实的未就业人员进行登记。同时要求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对情况不是很清楚的未就业人员,进行再次的走访调查,做到基本情况准确无误。

三、实名收集,定向服务

根据入户调查的实际情况,怡和新城C区有未就业人员282人,其中C1区155人,C2区55人,C3区72人,和不同的个体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对未就业人员量身定做培训、就业指导。通过开展劳动就业个性化服务、订单式就业服务、推荐式就业服务,在街道和新市民服务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使未就业人员技

能水平得到了提升,就业培训质量得到了提高,从而使社区实现了充分就业。

四、试点工作,卓见成效

集中就业论文 篇3

为全面落实保就业政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决定制订《XX镇开展保就业政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集中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宣传保就业政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镇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XX镇落实保就业中央巡视XX省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组,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各村(街)主要负责人为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镇人社所、残联、巡役军人服务站职责分工指导各单位开展好保就业政策宣传。

二、明确宣传内容和目标

宣传内容就是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农民工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补贴、失业保险、创业担保贷款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目标就是提升以上政策知晓率,确保政策知晓率达60%以上。

三、宣传要求

第一阶段要求:2021年3月,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各类宣传物品,扩大各项政策的知晓面,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指导整改,扩大各项政策的知晓面。

第二阶段要求:2021年4月,开展随机督查,相关部门确保各项宣传工作如期完成,宣传工作取得卓越成效。

四、宣传方法

1、网络宣传。利用村(街)集体、村民组微信群,每天定时在微信群投放相关政策信息;同时通过加强与主流网络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合作,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推送相关政策。

2、广播、广播车宣传。利用村(街)广播和广播车每日定时播放宣传政策。

3、固定场所宣传。在镇村(街)人员流动量大、人员密集处,如公交站台、超市、广场、村址、主干道等地方张贴海报、横幅、贴画等,利用滚动LED屏幕播放宣传标语。

4、宣传品宣传。将纸杯、海报等宣传品通过入户解答政策的方式发放到每家每户。

5、多部门合作宣传。利用护林员、退役军人、残疾人、共青团等各部门的活动,在会议和活动中向广大群众集中开展政策宣传。

6、人员宣传。组织镇、村政策培训班,对镇村(街)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利用入户、入企业发放明白纸、海报等时机,加强入户面对面宣讲。

7、定向精准投放宣传。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低保户,人社所、民政办、退役军人事务站、村(街)委会要对上述人员进行专项政策宣传解释,同时积极组织政策宣传培训会,扩大特殊群体政策知晓率。

五、责任落实

上一篇:工作面优化下一篇:云计算中心运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