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角度论文

2024-05-30

就业角度论文(精选12篇)

就业角度论文 篇1

摘要:就业自助是指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方面所做出的一切主观努力。为了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自助, 高校有必要在提供自助“菜单”、保证学生按需“点菜”、提供必要的引导三方面为大学生搭建就业自助式平台, 从而保证学生的就业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主动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自助式,管理平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毕业生人数年年新高。在我国,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群体, 大学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个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广大公众安居乐业的战略问题。对此, 学者们纷纷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帮扶的主体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由政府、高校、企业以及个人共同承担责任。

政府方面做出的就业援助主要表现在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通过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 在就业的每个节点上释放出强劲的政策手段, 促使各个就业关节能互相协调和依托。高校的就业援助主要表现在具体执行政策。学校一方面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的信心和力度, 拓宽学校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人才的素质, 使毕业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就业援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实习岗位, 加强校企合作, 完善顶岗实习制度, 提供真实的岗位环境, 帮助毕业生提高实践能力。然而, 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内因是根本, 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唤起毕业生的自助意识, 人人讲就业, 讲职业指导, 自己来帮助自己, 才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之道。

二、自助式就业的含义

大学生就业自助是指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方面所做出的主观努力, 包括就业信息的主动获取, 就业信息的斟酌和挑选, 就业岗位的主动体验等。相对于大学生受到的来自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外部帮助而言, 自助涵盖了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直至寻找到自己理想职业的过程中所作的一切努力。我们所说的“就业自助”, 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要做了, 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去解决。显然, “就业自助”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我们千方百计去搭建就业自助平台, 给学生提供有效信息和真实的岗位体验, 提高学生认知自我和工作的能力, 从而能够对职业做出明智的选择和行动。

三、高校就业自助平台开发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 自助式职业管理常应用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能真正引入自助式就业管理的高校并不多, 同样, 研究高校中就业自助平台的学者和文章也比较少。我们认为, 就业自助平台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1.从学生角度来看, 就业自助平台是学生就业、成才, 实现最高就业满意度的需要。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就是为了通过接受高等教育, 获得更好的工作能力和就业机会。一方面, 就业自助平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技能、性格特点及兴趣方向等, 明确个人志向。另一方面, 就业自助平台中有当前产业形势、各种专业岗位职业介绍、实习岗位的招聘等信息, 能够督促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需要和个人能力的强弱方面, 从而在个人的就业道路上少走弯路。

2.从学校角度来看, 就业自助平台是高等院校高效发展的需要。高校中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学生都是具有就业自助能力的。只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和真实的岗位体验, 提高学生认知自我和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就能够对职业做出明智的选择和行动。自助平台的使用, 避免了高校无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行为, 防止了资源的占用, 有利于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 促进学校高效发展。

3.从家庭角度来看, 就业自助平台促进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民生建设的一部分。就业是民生之本, 有时候一名学生的就业行为涉及到该学生家庭的“拼爹”能力, 一人就业, 全家出动, 劳心劳力。就业自助平台的建设能够帮助学生前瞻性地规划自身职业与未来, 从容就业, 使忧心忡忡却无能为力的家长们看到希望。

4.从国家角度来看, 就业自助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是顺应当今时代高速变化的需要。目前,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数量和与日俱增的毕业生数量始终不能成比例。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何对这些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 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呢?努力唤起他们的自助, 是一个明智的策略。“自助”意味着个体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宜的改变, 它强调理智弹性地回应环境, 而不是被动地消极适应。

四、就业自助式平台的开发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并且要在精神生活的所有领域内进行自我教育”。[1]笔者认为, 开发建设就业自助式平台, 可以促使大学生自主进行职业探索和实践,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从而达到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1.学校提供自助“菜单”。所谓“菜单”, 就如顾客到饭店吃饭, 饭店提供菜单, 吃什么由顾客决定, 饭店只有建议权。由于顾客拥有点菜的绝对支配权, 因而可以吃到最合适自己口味的饭菜。[2]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多方整合资源, 尽可能地丰富“菜单”内容, 创新“菜单”形式, 为学生提供自助的环境。第一, 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毕业生登陆该系统, 可以借助科学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完成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技能等方面的测试, 增加学生对自己能力所处的阶段及差距的认识, 更好地评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就业信息系统, 学生还可以根据条件设置筛选符合自己期望值的就业单位来进行岗位应聘。第二, 指导学生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协会”、“创业协会”等专业社团。本着帮助在校大学生“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的目的, 协会针对不同年级分阶段开展各类活动, 从活动的策划到执行全部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活动的尝试来思考和探索职业选择问题。第三, 搭建与校友、企业合作的桥梁, 为学生提供走出校园进行体验式就业的机会。建立校友资源库, 让优秀校友成为在校生了解职场的一个窗口。比起教师的教导, 师哥、师姐们的传授更能起到一个榜样的示范作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 到企业实习, 与企业家座谈等活动, 畅通学生了解企业、行业和岗位的渠道。

2.学生按需“点菜”。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性格、价值观自助“点菜”。建立自助式就业平台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化, 营造群体就业压力氛围能够强化学生的就业自助意识。所谓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作为群体的一个成员, 肯定渴望被群体所接受, 这样, 个人就会倾向于按照群体的规范做事。高校可以利用群体压力强化或改变学生的就业理念和行为。如果学校的整个就业氛围都是助人自助的规则, 学生个人将更能较好地接受并遵守它, 实现人人讲就业, 人人谋就业的局面。

3.学校提供必要的引导。学校学生越来越多, 就业指导教师很难实现一对一就业指导。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自助行为能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学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必要的引导。第一种方式是团体辅导方式。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它是以团体为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 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 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 探讨自我, 接纳自我, 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激发个体潜能, 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每个就业团体由7~10名学生组成, 配一名导师辅导, 定期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活动。小组活动可以开展职业探索的讨论, 或者开展岗位调查, 或者通过模拟面试、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和求职能力。通过这样的团队活动深入地推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关注、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将来的求职择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种方式是记分卡。学校可以给每个“就业菜单”设置分值, 要求学生每个学期都至少要达到一定分值才算合格, 以此督促学生积极地参加“点菜”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工作的展望

1.存在的问题。在我国, 高校的就业自助式平台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绩, 但是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实习、兼职的安全责任问题。一方面, 许多学生都有外出实习、兼职的需求, 许多企业也很欢迎学生顶岗实习, 但是学生的身份决定他们不是一个完全的职业人, 在实习和兼职中如果出现安全问题, 学校和企业都很难承担责任。这一原因导致学校并不是很积极地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兼职单位。 (2) 由于涉及的学校相关部门较多, 其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建立一套与就业自助平台相匹配的机制尤为重要。 (3) 就业指导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学习, 就业理论和技能方面仍有待提高。

2.相关工作的展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全民关注的问题, 相对于就业困难群体来说, 对自助式就业平台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高校自助式就业平台的研究, 扩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的空间, 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在高校搭建自助式就业平台, 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求职就业的主动性和潜能, 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 有益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也有益于高等院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姜励群, 等, 译.北京出版社, 1984.

[2]辛朋涛.道尔顿制与“菜单式”班级授课制的结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5) :43-44.

就业角度论文 篇2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教育水平和程度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大学教育,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日渐严峻。就业问题的造就因素的是多样复杂的,在这我们从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关系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按照市场经济原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一个方面实质上是供求关系问题也就是教育供求均衡问题。教育供求均衡是指教育供求双方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教育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平衡。供求关系基本平衡,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就比较顺利;供求关系失衡,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就比较困难。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当教育供给曲线与教育需求曲线 相交时,教育市场是均衡的。在这个均衡点上,教育活动正常稳定,人尽其才。从教育供求的总体来看,教育供求均衡主要表现为:教育机会供给与个人需求的均衡;教育产品供给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均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当教育供给与需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教育供求矛盾。教育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量失衡、质量失衡、结构性失衡和区域性失衡。

从市场角度来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大学生的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大学生的“卖”方市场。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直至供大于求。

就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此出现了。

从动画教学角度看动画类学生就业 篇3

一、动画类学生就业存在的现状

笔者对8所开设了动画专业的的应用性本科院校中的196名动画专业及方向的毕业生发放了问卷,收回139份,从139份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就职于动画公司、高职院校任动画教师的学生有33人,其中大多数从事原画师、flash动画师、模型师、特效师等工作,占调查总数的23.7%,就职于影视传媒公司、省市电视台、出版社等媒体单位从事动画创意与后期制作的有68人,占调查总数的48.9%,大部分从事剪辑、后期合成、栏目频道包装等工作。就职于各公安机关、中小学教师、各企事业单位、参军入伍、读研、自主创业的有38人:占调查总数的27.3%。从调查结果来看,就职于动画公司的学生比例较少,而就职于动画相关的影视传媒、广告公司和各级省市电视台的学生比例较大。

二、从动画教学的角度来看动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传统动画产业发展缓慢,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动画就业市场错位。

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动画专业都是定位于传统的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所培养的人才多是从事动画编剧、动画设计、模型师、动画师等工作。近期麦可思发布最新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已是二度进入“失业率最高专业的前10名”。从我们的调查可以对麦可思的调查结果做一个解释,正是因为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各不相同,由于缺乏创意人才,动画产业的不成熟,开设传统动画课程的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普遍较低,而目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多的却是一些跟动画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如电视栏目包装动画、游戏原画设定、游戏角色动画、影视广告动画等职位。这就造成了动画就业市场与动画人才培养的错位。

其次,各高校因人设课,缺乏系统的课程规划。

各高校抓住动画的发展形势,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但是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却是五花八门。有的学校引进的师资擅长制作flash动画等,那该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从事网络动画制作的工作;有的学校的动画教师都是绘画类的教师,培养的学生大多从事动画场景工作或转向其他行业,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真正从事过动画专业、对动画行业有深入了解的教师都没有,所开设的只是一些的绘画类和设计类课程,学生难以达到真才实学;再如数字媒体专业下设的动画方向,大多是以影视理论、DV拍摄为主,多数就职于电视台、传媒公司从事影片剪辑工作。

最后,动画教学缺乏各个学科门类的整合。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单从一部动画片的制作上来看,所涉及的剧本、场景设计、角色设计、三维模型、三维灯光、角色动画设计、音效与文学、美学、雕塑、摄影、力学、音乐等诸多的学科门类相关,学生想要学好动画就必须对很多学科门类有所了解和掌握,如果过分偏重相关学科的学习,动画传统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的课时就会减少,这就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懂动画,连基本的动画规律都掌握不到,更不要说能在动画公司谋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国家宏观调控各学校在动画专业上的方向设置

一方面政府应对中国动画行业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分类,对于市场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展开调查,在宏观上对产业进行调控,并在各高校的专业开设、课程设置方面做出针对性指导;避免跟风和无效建设。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标准,对专业设置等进行调研、评估。每年要对学生就业等进行官方调研,统计数据,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趋势预测,由此作为动画专业宏观调控的依据。

(二)地方政府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深入调查动画专业各方向就业

地方政府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广泛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域动画的市场需求,例如一个地区的产业需求偏向于三围动画动画加工制作,所在地方的高校可以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应偏重三维动画制作;

应用型本科院应积极寻求与业内知名培训机构合作的机会,聘请业内专家,定期来校做学术讲座,对本院系的学科进行评估,理智看待“动画热”,客观评估分析本地资源,提出适合自己学校动画专业发展的方案。实时地对一些专业进行资源整合。例如视觉传达专业和动画专业进行整合,向数字媒体、影视广告动画、电视频道栏目包装方向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动画专业整合,开设建筑漫游动画方向。另外本科院校也要改变传统引进人才的方式,不拘一格吸收业内优秀人士。

(三)加强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

无论何种专业与动画进行资源整合,都应该把动画主干课程放到首位,动画单从字面就可以理解到,“动”是关键,就是要掌握好动画运动规律中的时间、空间、节奏这三个要素。我们看到的影视动画广告,如果动画的节奏把握不好,我想大家不会有耐心去观看,游戏中我们调节的动画如果不流畅,我想没有几个玩家愿意玩这样的游戏,只要有动的地方就都和动画有关,都离不开动画的运动规律。另外讲解动画课程的教师还要及时补充动画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动画专业相关知识,并且要有不断自我更新知识自我充电的意识。

就业角度论文 篇4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阶段”确认

阶段的划分是确认我国就业指导理论基础及其模式的前提。为了使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阶段准确明晰, 首先要追述世界就业指导的历史阶段。

世界就业指导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1908—1939) 是职业指导理论提出和基本模式建立时期。主要指导思想是帕森斯 (Parsons) 的“特质—因素”理论, 目的是为就业困难的社会青年提供帮助, 使他们找到合适的职业, 处于“人职匹配”阶段。第二阶段 (1939—1942) 是以咨询者为中心的“指导学派”占统治地位时期。第三阶段 (1942—1953) 是重视个人发展时期。罗杰斯对“指导学派”提出质疑和反驳, 推动了职业指导从重点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技法向职业咨询的方法技术改变。第四阶段 (1953—1971) 是生涯辅导的形成时期。金兹伯格等人提出“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萨帕于1953年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第五阶段 (1971—) 是生涯辅导成熟、完善和国际化时期。在这个时期, 生涯辅导理论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不同学派纷纷进行自己相关的研究, 因此推动了生涯辅导走向正统。

对比世界就业指导阶段, 我国就业指导处于“人职匹配”阶段, 体现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策略。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属于“临时突击型”, 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成功“推销”, 以获得较高的“就业率”。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 甚至灌输学生“先就业, 再择业”的观念, 不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致性, 对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没有大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基础”确认

理论是进行指导模式及方式选择的指导基础, 属于“上位”问题。只有对理论认识透彻, 才能明确如何选择, 这首先需要追述世界就业指导理论的发展。世界就业指导理论经过几次思想变迁, 经历了静态的人职匹配指导理论、动态多样化的发展性理论及生涯辅导理论三个阶段。

人职匹配阶段的指导理论是“特质—因素”理论、“人格类型论”。前者是帕森斯提出的, 后来由威廉姆逊进行发展完善。“特质—因素”理论是指个人的特质要与职业的要求条件相互匹配, 找到适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性理论把人格发展与职业发展理论相融合, 重心开始转向强调其发展性。萨帕于1953年提出终生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是一项需要终生发展的任务。生涯辅导理论采用一种生命全程和生活整体的观点对个人进行职业指导, 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长期发展的过程, 其持续在个人的整个人生过程中。

我国就业指导处于人职匹配阶段。根据世界就业指导理论的发展来看, 与之相应的指导理论应是“特质—因素”理论或者“人格类型”理论。但我国没有成型的本土理论基础, 近期有关就业指导的研究集中在现状及对策研究方面。国内的指导理论多属经验式的介绍或者空洞的就业政策介绍。如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后, 教育部和各省市教委及部分高校先后编辑出版了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丛书, 其内容多有雷同, 主要涉及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就业程序与技巧等。由此可见, 我国有关就业指导理论是薄弱的, 尚未建立与我国高校就业相适应的理论指导体系。

三、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模式”确认

模式是就业指导具体实施的“标杆”, 是就业指导中重要部分。若想对我国就业指导模式确认, 必须与国外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就业指导主体方面, 西方国家指导人员队伍规模大, 专业素质高。如美国哈佛大学12个学院分别单独设置职业指导中心。肯尼迪政府学院平均每50位学生配有1个心理学专家进行指导。此外, 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及专业化程度都很高, 如欧盟国家要求有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 而我国工作人员数量少, 缺乏专业素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变革后, 各高校都设有以一名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就业指导中心, 但就业指导人员数量少。“目前各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例多在1∶700以上, 有些甚至达到11000—1:1500”。就业指导队伍参差不齐, 且缺乏工作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与经验。很多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

就业指导对象方面, 学生覆盖面广。欧美国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生涯教育。如美国高校, 从新生入学及开始指导, 贯穿到整个大学生涯, 已工作的学生也会给予相应的指导。英国高校在大二时就传授职业生涯管理和就业技能培训等相关课程, 而我国就业指导对象覆盖面小。虽然高校日常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但多数学生认为, 只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 少数学校在大三开设相关的理论指导课。但是毕业生大多在外面为工作而奔波, 听课的人寥寥无几, 效用不大。这与西方把所有大学阶段的学生纳入指导范围来比, 实在是有些狭窄了。

就业指导内容方面, 全面且丰富, 主要包括职业的性质、就业的难易程度、学生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调查、择业准则和技巧等。以美国为例, 大一时教授就业市场状况;大二时帮助学生发现并了解自己的特点, 挖掘出其兴趣和专长;大三时帮助学生收集雇主资料及就业市场需求信息等;大四时指导学生进行求职专题训练。而我国就业指导涉及内容少且狭窄。多集中在就业政策的讲解、就业信息的发布及就业技巧的培训上, 造成学生感觉实用性差、指导性不强。关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引导、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很少涉及甚至没有。

就业方法方面, 主要有心理指导、信息咨询指导和校正性指导。欧盟的许多国家会开展个性测试, 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为学生设计个性化课程模块和素质计划。在英国, 还会与政府、社会和企业三者合作, 聘请校外专家参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 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和模拟招聘活动等。而我国就业指导方式缺乏多样性, 多为专题讲座和报告会, 连续性差, 针对性弱, 不为学生所接受, 使学生不依赖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很多学生都会到网络上寻找适合自己的求职技巧, 然后加以改进, 而国外盛行的心理辅导、职业测评、模拟型面试、体验式培训应用不多甚至没有。

总之, 与世界就业指导体系相比, 我国的就业指导无论从阶段上、理论上还是模式上, 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起步较晚, 至今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 其发展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们也看到, 近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在我国高校实行生涯辅导, 并且也有不少人致力于将西方就业指导中用到的技术方法本土化。所以, 构建我国本土化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罗汉书.职业生涯教育的国际经验剖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2]唐玲, 蒋舜浩.对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 .

[3]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 .

[4]何苗, 张静, 宇业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定位研究——来自南京五所重点大学的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 2007, (6) .

[5]孙英浩.欧美国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1) .

就业角度论文 篇5

三、解决方案那么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跟实践有什么关系呢?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那么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Page ? * *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现实意义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大规模扩招,到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向社会,并在后来的几年里,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03年的毕业生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2004年的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达到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

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再加上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毕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异常严峻了。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前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一直以培养现成专家为目标,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环境单一,基本上是文理分开,学文的人不懂科学技术,学理工的缺乏人文素养。尤其是在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致使一部分理工农医学生只埋头于专业教科书,知识面狭窄,缺乏应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过分“专业化”,只强调技术教育,其严重后果就是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单一技术化和非教养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导致教育侧重于选拔精英,考试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自然倾向于向学生灌输认知性,培养认知性能力。虽然教改的重要内容是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但事实上收效不大。大学教育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现

今的大学生往往为了学分和考试,忽略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且大学教育仍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课程繁重,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教师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偏重于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在我国教育的大形势下,许多 学校学习有大的变革,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宽松,很多在校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的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把时间花费在电脑游戏等其他事情上。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境地上,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都是抱着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对学习不是很上心。到真正毕业时,才发现有太多的东西没学或没学好。在后来企业对就职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考核时,他们根本不能完成的整个过程。许多要找工作的毕业生对将要去求职的公司根本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在面试前,准备不充分。对企业的情况知之甚少,匆匆忙忙赶到面试地点。这对企业来说,他们显然不会希望这样的人到他们公司工作。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追求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一味追求高薪和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在地域选择上,仍然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大部分人认为到基层或西部工作会限制自己的发展,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毕业生怕吃苦,不乐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后果就是到最后,好的工作没签上,而收入相对较少的不愿意去。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近几年来一直在增大扩招比例,大学毕业生年年增多。部分高校盲目增设新的专业和院系。导致本来就不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再加上专业新,就业就更成问题了。还有的学校把资金主要用于扩建校区,减少了对自己优势专业的投资。这样使得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减少,毕业生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另外,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现在大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犹如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目标盲目,不了解单位的招聘信息情况,单位也不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同时现在就业市场往往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有人事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有教育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还有劳动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这就造成了单位和毕业生的重复性“奔跑”,浪费了时间,也没有招到合适的人或找到合适的单位。这一切很大都与政府相应的信息服务和宏观的调控不到位有关。客观原因用实践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实践的观点是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我们必须坚持

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大学生就业,是从认识的积累走向认识的实践第一步(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大学生的意识(即知识结构)与社会、工作的需要有严重断层。实践是改造物质世界,这其中能否把正确的意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很重要。在校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利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创新的培养。用实践的观点择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理论知识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大部分都是正确的理论。这些理论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基础指导作用。因此,在校大学生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学好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为将来的实践做好足够的理论储备,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有很好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能仅拘于书本和课堂,要有目的地参加一些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图书馆、实验室等)加强自己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假期和平时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志愿者活动等,使自己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获取与就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在拥有雄厚的竞争实力和足够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转变观念,灵活择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到基层工作,在那里我们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更好、更宽广的应用与

就业角度论文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当前的就业能力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制约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一是企业认为大学生的实习时间较短,能做的事情较少,因而接受大学生实习的热情不高;二是受师资和教学环境的限制,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不高;三是大学生受证书热、考试热的影响,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公务员、研究生和司法等考试上,无暇去企业打工锻炼自己。另外,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一些决定个人发展潜能的内在素养无法得到锻炼和提升,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不强,职业适应力弱

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能力低下,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大学生成为纸上谈兵的高手。作为人才培养者的高校,一方面,面对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没有针对就业市场的变动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对应地缩减招生或者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产品生产制造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加快,高校专业设置的课程远跟不上企业的步伐。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吻合、教学课程与企业实际脱节是最主要的原因。

(三)就业心理预期过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通过与部分毕业生交谈发现,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定位有一定的误区。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希望找收入高、出力少、一步到位的工作;饭碗没有找到就一心关注发展,喜高攀厌低就。这就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实事求是地从自己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职业取向和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在学校层面,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但就业指导的功能只停留在举办就业讲座、举行招聘会、传达用工信息、办理就业手续等简单层面,很多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非常陌生和被动,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更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将要从事的工作。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是解决就业的根本性问题,更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一)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走校企合作之路,以企业需求科学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高校必须确切了解企业用工要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建立企业信赖的、实用的课程体系。威海职业学院在探索校企合作之路中,与烟台富士康公司合作,由学院老师与公司主管共同授课,80%的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一定的考核后,由学院直接输送到企业中就业。当企业有临时用工需要时,学院召集专业对口学生入职,实现了学习、就业灵活搭配,学生在实习中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加强巩固了专业技能,更锻炼了自己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综合能力。目前威海职业学院已经与大屋房产、信诺威信息网络技术、富士康等几大领域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联合办学,并为合作企业输送了近万名人才。

(二)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环节,通过增设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和研讨课,把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社会调研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学校要倡导“四年实践不断线,实习和就业相依托”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每年寒暑假完成校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实训基地实习等实践活动,下气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发挥就业指导机构作用,突出创业教育,为毕业生作好就职前的准备

要对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创业能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创业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创业切入点,即商机。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就业指导教师或者专业课教师为带头人,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有关调研,不仅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为学生自主创业搜集第一手资料。

三、结语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工作,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发展高層次、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清醒、理性地认识自己的终身职业问题。只有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就业角度论文 篇7

关键词:最低工资,收入分配,就业

一、导言

最低工资制度是由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对经济实行宏观控制与调节, 确保公平分配, 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最低生活的一项有关最低工资问题的立法和管理制度。最低工资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以及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以立法形式确立并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可以说, 最低工资制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做法。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中, 国家没有最低工资的明确规定, 而是实际上表现为等级工资中的起点工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迫切要求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我国原劳动部于1993年就已发布《企业最低工资规定》, 开始建立最低工资制度。1994年7月颁布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确立了这项制度在我国的基本法律地位。1995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劳动法》中, 规定了在我国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具体内容。此后, 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每两年提高一次, 有些地区甚至每年调整一次, 直到2008年新法则规定了明确的调整频率和方法才稳定下来。

二、最低工资制度在劳动力市场上引起的争论

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 最低工资制度会扰乱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减少就业, 从而提高失业率。但也有理论认为, 最低工资制度在产生减少就业的效应的同时, 也会生成扩张就业的效应, 进而两种效应相互抵消。

1946年斯蒂格勒在《最低工资立法经济学》中指出, 最低工资制度不仅不能对减轻贫困起到作用, 反而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加剧失业。此后,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同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在其众多相关经济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竞争性的劳动供求模型。此模型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所有部门都被最低工资制度覆盖的情况;二是同时存在被最低工资覆盖的部门和未被最低工资覆盖的部门。首先说明所有部门都被最低工资制度覆盖的情况。在雇主 (用人单位) 追求利润最大化情况下, 它必须使其边际劳动成本 (指因为新雇佣一名工人需要多支付的劳动成本) 等于其边际收益产品 (指由于新雇佣一名工人所增加的收益)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 用人单位是劳动力价格的接受者, 即市场通行工资的接受者, 因此, 市场通行工资即是边际劳动成本;其次说明同时存在被最低工资覆盖的部门和未被最低工资覆盖的部门的情况。在被覆盖的部门中由于存在最低工资制度, 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失业。这一部分人只能是转移到没有被覆盖的部门去就业。综合上面两种观点, 这些学者认为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会导致就业的减少或就业增长率的降低。

然而, 继斯蒂格勒之后, 一些学者不断深化竞争的劳动供求模型, 对最低工资制度与失业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斯蒂格勒不同的是, 这些新的理论模型解释了, 尽管最低工资制度可能会产生一种减少就业的效应, 但同时也会生成一种扩张就业的效应, 所以不会导致失业率的增加。基于这类解释的理论模型包括:竞争性市场中的冲击效应, 效率工资理论和企业反应模型。

三、我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效应

有关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讨论从15年前就一直存在, 最近一段时间, 伴随新法的实施, 有关讨论更是向白热化发展, 这表明社会各界在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同时, 越来越关心收入分配问题, 重视维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但是, 由于相关人士对情况了解不全面、不深入, 并且所处的角度不同, 在一些认识问题上难免产生纷争。充分认识最低工资制度, 发挥其积极作用, 尽量减弱其消极影响, 对我国这样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不能简单地把西方经典理论模型生搬硬套地用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

我国尚未形成劳动力自由市场, 劳资双方力量悬殊。目前,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不成熟、不完善, 如劳动力不能实现自由流动、市场信息不对称、供求双方力量极度不平衡, 等等。劳工没有组织化, 社会没有保障化, 国家不是完全法制化, 我国形成劳动力自由市场的基础条件尚不成熟。在劳动力市场上, 资方 (企业方) 的力量远远大于劳动者的一方, 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根本没有议价的能力, 工资的高低完全由企业来决定。所以,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不是由供求双方均衡而共同决定的均衡工资。

提要在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 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后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若干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 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建筑工程质量尤为重要。但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 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后果。笔者认为, 我国建筑工程存在若干问题。

一、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其中, 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 在环境噪声源中, 建筑施工噪声占5%, 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 B (A) , 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 B (A) , 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 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 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 引

2004年3月颁布实施的《最低工资规定》在第一条中明确写到:“为了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 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 制定本规定。”说到底, 实行最低工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我国“十五”时期平均贫困人口2, 724万人, 但是贫困标准过低, 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看法, 低收入人口应为6, 000万人。另外, 属于城市贫困人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人数不低于4, 000万人。这样算

现代建筑工程问题探讨

□文/张云龙1朱朝丽2

起视觉紊乱, 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 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二、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首先, 安全技术方面。建筑业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近年来, 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增多, 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出现, 都使施工难度、危险性增大。如, 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奥运会场馆工程、上海卢浦大桥等, 安全技术亟待提高;其次, 是企业安全管理方面。长期以来,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为大中型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设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及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单位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承包方式由国有、集体经济成分, 变为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另外, 建设工程投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 建设工程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 政府是投资主体, 随着改革的深化, 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 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 房地产和市政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各类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大量增加, 企业总量、就业、各类运输工具等大量增加, 以及农民工和非法劳工大量地增加, 由于大部分

来, 我国的贫困人口数已经超过10, 000万人。在今天的劳动力市场上, 劳动者本就是弱者, 而低收入的贫困人口更是弱者中的弱者。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 通过对深化的劳动供求模型的研究, 我们知道, 尽管最低工资制度有时会产生一种减少就业的效应, 但同时也会生成一种扩张就业的效应, 不会导致失业率的增加。此外, 我国劳动力市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没有达到均衡时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 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 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基础薄弱, 企业违背客观规律, 一味强调施工进度, 轻视安全生产, 蛮干、乱干, 抢工期, 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普遍。各方从业人员过分注意自身的经济利益, 忽视自身安全, 致使在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出现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和违反劳动纪律事件处罚不严, 加之当前各级机构改革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致使安全生产监督力量更加薄弱。

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 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有些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 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 给施工带来难度。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 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一些年轻的设计师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 大脑一片空白, 徒手根本不能画图, 不能设计。这样怎能保证设计质量, 这样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如何能成为施

工资水平。所以, 在我国最低工资制不仅能增加就业者的收入, 同时还能降低失业率。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施行仍有待理论界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就业角度论文 篇8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年鉴显示, 2006年农村人口数量为73742万人, 不管是扩大内需还是增加就业, 农村的广阔天地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2008年2月21日, 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普查数据公报中, 全国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仅占0.2%, 是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真的不需要高学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吗?

1.1 乡镇企业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

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促进农村产业链条化发展, 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作为农村、农业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窗口, 乡镇企业的做大做强, 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 拥有现代经济贸易知识的专业人才。

1.2 农村综合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2006年末, 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 其中, 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平均占全国农业从业人口的0.003%, 平均每371人1名农业技术人员, 如果能够达到每200从业人员中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 即比例达到0.005%, 则会新增80.37万人的就业机会。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其中去, 除了能够壮大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之外, 还能给农村带去更多新的知识和技术, 加快农村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

1.3 农村制度建设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

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 需要一大批接受高等教育, 懂经济、会管理、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带头。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的加入, 一些新的管理思想、理念的注入, 更能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 全国目前有68万个行政村, 按照每个行政村2名大学生村官的配置, 广大农村就可给大学毕业生提供136万个就业的机会。

1.4 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需要懂经济、法律、外语的人才

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 制度完善了, 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走向国际, 普遍开展国际合作和竞争, 这时就需要大量的精通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外语的人才。

1.5 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农村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全科医师紧缺, 农民文化生活单一、设施不健全, 农村的教育也刚刚起步, 很多地方的连学校都是空白。这些无疑又是一个增加就业的良好机会。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的进一步发展, 对具有相应方面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亟迫的。对具有这些方面专长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施展自己才华, 实现人生目标的绝好舞台。

1.6 大学生农村创业前途光明

农业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的兴起, 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充足的创业机会。种植、养殖业, 农产品深加工, 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服务产业的开发, 农业机械、消费品市场, 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等等。可以说随着三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将会形成一个绝大的充满商机的消费市场, 这自然也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业平台。

2 面对到农村就业的机会, 毕业生心态的调整

三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先进思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加入, 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真正能够做到到基层去、到农村去, 在农村开辟一片天空。如今的大学生, 需要克服一下心理上的障碍。

2.1 城市本位意识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认为只有在城市发展才算是有出息, 只有摆脱农村, 走出黑土地才算是成功。特别是很多农村学生, 他们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农村走向城市。“宁肯要城市的一张床, 不要农村的一座房”的观念很深。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 是国民经济的根本, 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如果人人都摆脱农村走向城市, 国民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根据, 那么在漂亮的大厦也是会倾倒的。作为大学生, 更该及时调整自己的错误意识, 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毕业后积极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2.2 逃避的心态

近几年,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很多毕业生没有积极地去面对竞争, 而是选择逃避。

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变得更强大, 掌握知识只是我们生存的工具和力量, 而不是仅仅为了一纸文凭让自己苟且地在城市里活着。当就业的压力来临的时候, 要勇敢地面对, 坚强地去迎接挑战, 利用自己对知识能量的储备来创造机会, 赢得人生的辉煌。

2.3 农村不如城市, 喜欢享受而不能吃苦

很大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城市而不去农村,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不如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好, 有漂亮的商店, 便利的道路和花花绿绿的世界。而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卫生条件跟不上, 交通不便利等等。但是正是因为目前城乡的差距比较大, 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中央才决定加大农村发展力度, 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同步发展。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要摒弃舍不得吃苦的心态, 投入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去。正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有差距才需要大批大学生人才去建设, 去发展。没有好的条件和资源, 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好的条件、发掘新的资源出来, 而不是选择无数人去挣强已经很有限的现成的资源。真正的人才善于创造, 没有创造便没有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而创造和垦荒势必要付出多处常人及倍的艰辛和努力。

3 实现毕业生到农村去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3.1 学校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大学生从错误的就业误区中走出来, 向大学生做好中央对农村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 积极倡导广大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到农村, 到三农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广泛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同时, 要注意结合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开展, 注意发现大学生心理上的不良苗头, 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 但不管就业形势如何, 学生们都要避免产生恐慌心理, 不知所措和焦虑不安都无益于成功求职。还是要调整好心态, 积极面对, 争取各种机会。要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勇敢面对, 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彻底抛弃对农村的偏见, 抛弃不能吃苦的心态, 让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和迎接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3.2 政府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三农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 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创业,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才能和激情的平台。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除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挫折承受能力不强之外, 主要还有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 开办企业后贷款难, 政府收费项目多, 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等问题。那么针对对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政府应该有有效的长期的激励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3.3 社会舆论要为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城市情结”的产生, 很大一方面是社会舆论造成的。那么在新时期新的环境下, 正确引导舆论, 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对顺利、快速实现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 实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媒体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在树立三农经济发展成功典型并广泛宣传的同时, 真实向社会反映农村发展的政策和需求, 努力改变社会对农村的不正确认识。对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支持, 使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摘要:通过对农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分析, 提出金融危机下,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毕业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和方向, 实现顺利就业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就业,三农发展

参考文献

就业角度论文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培养,就业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家都认为高智商的人往往在社会竞争中会脱引而出,智商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成就的高低。然而,国内一项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对他们的就业、创业、成才与成功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现今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差距不大,而非智力因素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智商已不再是评价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我们称之为情商的非智力因素日益被社会及用人单位高度重视。

一、情商的内涵诠释

情商(EQ),又称情感智商或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智商相对应的心理学概念,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智商水平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但是情商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研究者们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大学生情商在职业价值观影响职业成熟度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自身情商高低密不可分,高校必须通过树立智商情商教育并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从而进一步改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质量。

二、加强情商培养有利于对大学生成长就业

1. 加强情商培养有利于适应当今时代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重要需求。

当今社会单位招聘流程一般是:(1)招聘单位列出招聘职位要求以及通过笔试进行初选,这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认知能力;(2)招聘单位对入围者进行面试,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且重点考察应聘者的情商素质,这一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聘能否成功;(3)招聘单位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试用,在此期间,更重要的是考察其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也就是应聘者的情商素养。

2. 加强情商培养有利于增强抗挫能力,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

加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压力,拥有坚韧不拔、勇于挑战、开拓进取的品质,最终走向成才成功。情商素养高的毕业生往往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理性的挑选适合的就业岗位,并且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在求职过程中积极主动、客观巧妙地展示优势、推销自己,从众多应聘者中轻易的脱颖而出。

3. 加强情商培养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

情商素养高的毕业生在面试或应聘时,会通过揣摩面试官的心理和意图,适时将自己的观点、理念调整与之相契合,与面试官保持良好的情感沟通;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场合,充分运用沟通技巧,采取适合事宜的交流方式,准确地判断他人和自己的情绪,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尽快让对方理解并达成共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4. 加强情商培养有利于提升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日益将“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作为致胜法宝,应聘者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愈来愈多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加强情商培养能够使大学生们能正确对待自己,又能体恤他人,学会平等、尊重、真诚待人,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辱观,发扬团结、友爱、进取、互助的的团队精神,从而提升其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当前大学生情商水平的现状及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每年毕业生大量涌现,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再加上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重智商轻情商,使得大学生在求学和就业过程中与情商问题日益凸显,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偏低,害怕就业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归纳起来,大学生欠缺情商素养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认知不足,缺乏自信心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总感觉自己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再加上择业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优胜劣汰挫折的影响,有些毕业生原本在校期间成绩变现都平平,性格也偏内向,求职面试中往往不能脱颖而出,几次求职失败后内心遭受创伤和打击,便产生消极萎靡的心理,从而表现出自卑、逃避、退缩的行为,更有甚者形成了就业的心理困惑和障碍,错失了进行公平竞争、平等选择的机会和平台。

2. 自控能力低下,抗挫折能力较弱

大学阶段正值大学生的人格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自控能力差,易冲动,情绪波动大,每年都有学生无故旷课、恋爱交友、沉溺网络、甚至违纪违法,这些原因往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毕业,最终影响就业。另外,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压力或遇到困难后,不能正确对待和承担应聘失败的结果,不但不能及时地调整心态,反思应对,反而会心浮气躁,牢骚满腹,悲观失望,甚至会出现轻生等不良举动,还有的会呈现出消极抵触情绪,不敢或不愿再去尝试应聘新的就业岗位。

3. 缺少人际交往锻炼,社会适应力不足

现实中,不少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谦让品质,团队中不善于同他人合作,缺乏沟通交流的技巧,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这与现代企业要求员工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极不相符。这些情况都说明很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后,由于缺乏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完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职场和社会的需求,更加无法拓展自己的职业空间,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进程。

4. 职业发展目标模糊,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淡薄

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生的大都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压力,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根据自身专业发展、行业企业需求,市场行情变化等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导致在求职过程中,不能理性分析,茫然无措,无所适从,面对压力时悲观失望,望而却步,更有的普遍撒网,反反复复,随意违约,诚信缺失,这些都说明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缺乏自我评估,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化被动为主动,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不具备多元的竞争力和多渠道的就业能力。

四、开拓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成才与就业

如今,高校在大学生情商教育中严重缺位造成人才培养中的“瘸腿”现象越来越明显,要促进大学生成才和就业,就必须确保情商和智商和谐发展,加强情商培养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促使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不仅需要高校的培养教育,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配合,以及毕业生自身的努力。

1. 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1)树立智商和情商并重的理念,营造和谐的情商教育氛围。高校应将情商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根据当代大学生情商素养现状,确立情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作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采取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体,广泛展开情商宣传,适当开设人文、法律、科学、艺术等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普及情商基本知识,营造浓厚的情商教育氛围。

(2)建立一支高情商的教师队伍,师生互动发挥激励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知识技能、处事原则等对大学生的情商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方面高校要把教职工的情商教育作为师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广开渠道为教职员工创造良好的情商教育条件,使教职员工的情商素养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广大教职工要通过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积极参与学生活动,通过自身优秀的情商素养表现,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良好情商的养成。

(3)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情商素质。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服务过程中,就业指导人员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除了向毕业生介绍有关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择业技巧以外,还应加入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正确的对待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增强调节情绪、人际交往、抵抗挫折、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引导大学生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一切。

(4)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通过社团活动促进大学生情商的发展。大学生在社团组织中有较强的自主权,容易激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气氛。为此,高校要充分调动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各种学生社团,大力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大学生们自我管理、自由沟通、广泛交流,形成了良好人际关系,增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求能等多方面的需要。

2. 大学生作为情商的求知者和践行者,要积极努力完善自我

(1)不断健全自我意识,明确发展目标。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往、与别人比较以及分析自己等途径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性格、智力、能力等做出多维度的客观分析,了解自己具备和欠缺什么,优点和缺点有什么,擅长和准备从事什么,通过分析自我进一步明确自己需要培养和强化什么,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以及怎样去努力等,从而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冷静理智地看待得与失、成与败,积极悦纳自我,充满自信的面对未来人生的挑战。

(2)增强自信心和耐挫力,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在现代社会,拥有自信健康的心理越来越重要,大学生须学会心理调适,学会管理自身情绪,及时消除不良心理,排解心理压力,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社会适应性,丰富和健全自身的心智与人格。同时,还要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既然确定职业目标就必须要勇往直前。只有平时不断积累和提升自身的情商素养,才能在面试的关键时刻凭借自己完美的表现取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3)培养同理心,树立敢于竞争、乐于合作的精神。大学生们在校期间要重视和体谅同学的想法,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养成同理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大学们要想在今后求职应聘中赢得理想的职位,首先必须要勇于竞争,明确学习目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累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迎接严峻的就业挑战;其次要通过积极参与评奖评优、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企业单位实习等来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锻炼交流沟通、乐于合作的能力。

(4)在实习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情商素质,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尽可能多去参与各项校园活动和校外实践。勤工俭学、志愿服务、顶岗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以及自主创新创业等,都是大学生积累经验和职业演练的机会。大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融入社会,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来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知自我,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标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精神、增强自己在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商素养,为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EQ)[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48.

[2]俞涔曦.浅析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以“90后”大学生为例[J].教育科研,2012(16).

[3]陈火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呼唤职前情商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

[4]曹润花美国社会情绪学习对我国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启示[J].环球瞭望,2012(09).

就业角度论文 篇10

2015年11月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 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 李克强总理指出, 要坚持就业优先, 以创业带动就业, 针对大学生要多渠道促进就业。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已从2003年的212万人增至2015年的765万人, 再加上职业技术学校和初中高中后不再继续读书的学生大约有700万人, 总计下, 2015年全国新增青年劳动力约为1500万人。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属于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在70%左右, 这就使得每年全国大学生的待业人数在逐年增加。2014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52万, 当前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对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与复旦, 也是国家人才的损失与浪费。从大学生自身方面, 调整大学生自身就业供给方面的情况, 将有利于缓到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促进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就业期望过高,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异, 造成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相对于非自愿性失业而提出的, 是指由于不接受现行工资或者不接受比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引起的失业现象。对于家庭富裕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小, 即使毕业后不工作, 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满足其自身的生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的就业期望相对较高, 当招聘企业的薪水达不到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时, 他们宁愿不工作也不会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90后”是当前大学毕业生的主体, 他们中大多为独身子女, 家庭条件相对优越, 这就造成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自愿失业。面对这种情况,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找工作时, 根据自身能力合理制定期望工资, 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

除了家庭经济条件以外, 大学生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异也是造成大学生自愿失业的重要原因。当前大学生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 使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尴尬的就业情形, 从而使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自愿性失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投入包括资金、时间等方面。资金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大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一些教育性的支出。按照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4000元, 1个月的生活费1000元, 在加上住宿费和其他一些费用, 大学四年的费用约为6万元左右, 其费用相对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较高。而且在教育部2007年出台的关于高校学费的5年“限长令”到期后, 从2013年开始, 全国各省份上调高校学费, 部分增幅高达百分之四五十, 被公众称为“报复性上涨”。而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平均1个月工资为3000元左右, 与前期投入的资金相比差距较大。从时间上看,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用四年的时间进行知识的积累, 从而缺乏了工作经验, 而四年的工作经验在找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大学生的前期投入相比, 大学生的产出主要表现为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在大学生毕业的前5年里工资的涨幅较小。在参加工作5~10年后, 大学生预期薪资的达到率也只有67%左右。所以投入与产出的差异也是大学生自愿失业或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考研、考公务员盲目跟风, 增加就业的机会成本

2015年, 研究生报考人数约为164.9万, 国家拟招生人数约为57.4万。同样参加2015年11月份公务员报考人数约为139.46万, 国家拟录取人数约为2.7万人。以上数据表明, 在新一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参加了研究生与公务员考试失利后, 失去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增加了就业的机会成本。所以大学生在面对就业与考研、考公务员时要根据自身能力做好取舍, 减少就业的机会成本。例如, 在考研与择业中, 大学生可以利用经济学当中的最优选择进行分析。假定把学生上大学的投入以及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看做是大学生的预算成本C, 择业看做消费品X, 深造看做消费品Y。择业和深造看做是完全替代品, 即如果消费者愿意按固定的比率用一种商品代替另一种商品, 那么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

当深造和择业为完全替代品时, 其无差异曲线如上图所示, 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偏好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当大学生的偏好如图所示, 在一定的预算成本下, 大学生的最优选择是继续深造。在现实社会中,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而不能盲目跟风。如果其自身喜欢科研, 擅于研究, 那么大学生就应该专心考研, 不要被大学中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所影响而动摇;相反, 如果不喜欢搞科研, 即在X与Y之间大学生更偏好与X, 则大学生就不要盲目跟风考研, 要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找工作中, 减少考研失利而增加的机会成本, 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 减少大学生失业。同样, 2016年虽然国家预计公务员招录的人数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加5000人, 但相对于逐年增加的毕业生数量以及每年递增的报考人数上来看, 公务员的供求矛盾让然较大。考生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做好取舍, 不能盲目跟风, 减少就业的机会成本。

(三) 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 导致“柠檬问题”的存在

“柠檬问题”又称“柠檬原理”是指在次品交易市场上, 交易双方对质量信息的获得是不对称的, 卖者知道产品确切的真实质量, 而买着却不知道产品确切的真实质量。在劳动力市场上, 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分为掌握专业技术较强的大学生和掌握专业技术较差的学生。当劳动总供给量等于劳动总需求量是, 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 均衡时所对应的工资为当期实际工资。当市场上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不变时, 劳动供给量的增加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 从而使劳动者的均衡工资下降, 即高等教育的过快发展使得大学生的文凭开始贬值。在高校扩招后, 学生普遍重视自己的学分以及自己的期末成绩, 在学期末, 学生突击专业课知识只为自己不挂科或者应奖学金, 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学课程与自己以后工作的相关性, 从而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在工作中没有专业知识或技能上的优势, 从而使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工资降低。在这一过程中, 掌握专业知识较强的学生对工资的期望较高, 而企业在开始是根据学生的学历来聘用学生, 其工资待遇相差不大, 对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来说, 因为企业不愿支付较高的工资, 所以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其应有的报酬而造成就业难。而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来说, 他们对可以接受现行市场较低的工资水平, 但是后期因为他们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而造成频繁跳槽。在企业的招聘面试中, 企业不能全面的了解求职者的能力, 在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上, 企业会按照低于市场实际均衡工资的薪酬来招聘大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掌握较差的学生其期望工资一般低于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 所以大学生就业中存在“质”的问题。为此, 使学生在学习时目标更明确,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四) 大学生就业流向偏好的高度一致性, 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偏好指在几个城市的比较中, 大学生喜欢到其中一个城市就业, 而没有去其他城市就业的现象。在大学生供求不平衡的现状中, 大学生就业偏好的高度一致性加剧了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在大学生毕业后流向的过程中,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展现了巨大的吸引力。其中,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江苏、浙江、山东等这几个省和直辖市,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这里。例如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本地的比例为51%和62%, 而广州和浙江则分别为50%和80%。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流入东部大城市, 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东部地区人口较多, 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的矛盾。近几年国家致力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政策实施, 然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仅吸纳了大约20%的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流向偏好的高度一致性使得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适时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流向, 鼓励一部分学生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将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

(五) 缺乏职业规划, 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 盲目就业, 造成频繁跳槽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对大学生的就业也至关重要。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 以至于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使自己眼花缭乱, 没有方向感, 一味追求高薪岗位, 跟风随大流, 导致许多大学生签约之后才发现自己职业决策错误, 毁约现象频频出现, 造成大量人才浪费。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 其中98%为主动提出离职申请。许多大学生在求职前未对自身的能力做充分的客观评价, 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有的低估自身的能力, 面对大企业的招聘或高薪的职位总是望而却步, 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不足, 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错失良机;有的则高估自己的能力, 一味追求高新职位, 在真正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 时常感到工作的压力, 因此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为应对上述现象, 大学生应提早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注重知识的储备和实践的积累, 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从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措施

(一) 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

面对家庭条件优越而导致的自愿性失业的大学生来说, 要适度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 大学生是国家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只有在工作过程中才能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对于投入与产出的差异, 大学生要学会用边际效用分析, 把眼光放长远, 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边际效用分析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 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 它是最后消费的那一单位的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在大学生刚毕业的几年中其收入相对较低, 从短期来看, 其收入的满足程度不高。但大学生的眼光应放长远,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有利政策的制定, 未来个人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工作收入的边际效用会在以后时间内不断增加, 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是要看到自身的长远利益。

(二) 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偏好做出有利于自身的最优选择

面对每年的考研、考公务员热, 每个大学生应从自身角度出发, 客观评价自己是否适合深造, 不要盲目跟风, 这样既节省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又抓住了有利的就业机会, 减少了就业的机会成本, 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面对每年的大批考公务员热, 大学生也要理性对待, 从自身出发, 考虑公务员工作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 不要为了所谓的“铁饭碗”而盲目跟风。

(三) 面对每年递增的大学生数量以及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 大学生再追求自身高学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同时也要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 利用假期在相关企业进行实习, 将自己所学真正运用到工作中, 同时要擅于发现自己所学与企业要求的差距,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擅于约束自己的行为, 培养良好的习惯, 以便在工作中展现自身良好的大学生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四) 针对大学生毕业流向的高度一致性, 毕业生应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特性以及企业的真实需要, 去往适合自己的城市, 而不应该盲目跟风, 只流向经济发达和工资较高的大城市

同时大学生应该关注国家的政策, 在国家大力开发西部, 促进中部崛起时, 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去往更有发展前景或更需要的地方。在适合自己发展的同时, 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人才的供求矛盾。

(五) 要制定充分的职业规划, 提高对自我能力的认识

面对大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的现象, 大学生应尽早根据自身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自己以后要有什么样的职业发展等, 提高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质量, 减少大学生频繁跳槽。

四、小结

面对当前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 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解决当前的就业形势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解决其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面对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导致的自愿性失业, 盲目跟风增加就业的机会成本, 能力与素质的良莠不齐, 大学生毕业后流向的高度一致性以及对自己的认识能力不足而导致的频繁跳槽的现象, 大学生应适当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 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要更加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在各种决策中找到对自己来说最有利的决策, 不要盲目跟风, 减少自身的机会成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注重自己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面对众多学生选择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 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所学以及国家的需要, 选择最适合最能发挥自己所学的地方去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良好解决,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知识才能, 将有利于创新型经济体系的建立, 能够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文洁, 戴子刚.高校毕业生为何就业难[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0, 213-214.

[2]张浩宇.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自愿失业的成因及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3]陈学颖, 赵阳阳.大学生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差异分析及其建议[J].经营管理者, 2014, 01.

[4]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5]伯南克.中级宏观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6]高原.中国经济增长下大学生失业原因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D].云南财经大学, 2012, 33-34.

就业角度论文 篇11

[关键词]人力资本;科学技术;就业;劳动力

自18世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200多年间,以资本为主要战略资源的制造业凭借其大规模、标准化和装配线式的生产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20世纪末,信息技术在全球迅速扩散,工业化由传统的“用机器生产机器”发展为“由机器控制机器”模式。科技进步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国家经济结构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越来越倾向于在生产过程当中用自动化设备逐渐取代劳动力,这种现象是会导致就业问题的加剧,还是会有利于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

一、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关于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就业关系的理论

1、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者斯密的学说

亚当斯密认为随着生产性劳动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扩张,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和数量不断变化,工人总会找到另外的工作,或者去新的行业制造新的机器,或者从中间部门间接获得收益,因此技术进步是不会减少就业的。

2、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说

马克思(1897)在《资本论》屮不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技术进步创造就业机会的观点,而且探讨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在技术进步对就业促进作用和机理中指出:首先技术进步能够为工厂创造更多的利润和剩余产品,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其次个别企业率先运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利润,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降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增加就业弹性,扩大就业规模。也就是说虽然应用机器的劳动部门排挤了工人,但能够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劳动力就业的增加。

3、新经济增长理论学说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外生的技术进步变革为内生,认为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可以促进就业。如宇泽弘文(Hirofumi Uzawa)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生产人力资源的教育部门,将索落模型中的外生技术进步内生化。由于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函数具有线性的规模收益不变的形式,并且经济中不存在任何固定的生产要素,经济将实现平衡增长。Fernando del Rio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方向取决于物化和非物化技术进步比例的变化,技术进步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率,物化的技术进步通过减缓经济增长速度而降低了工作的分离率,减少了失业。

二、当今科学技术进步下劳动力就业模式特点

以创新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引领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组织倾向于扁平化,劳动力就业的模式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

1、从劳动性质上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边界正在模糊化,许多工作是披着脑力劳动外皮的简单操作性工作,比如流水线操作与维护的人员,而现代企业中最稀缺的劳动资源是具有创新特征的专业技能劳动者。

2、从劳动内容上看,劳动力就业由专业化转变为部分专业化部分全面化,交叉边缘学科人才需求增加。

3、从劳动场所上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企业的办公成本正在逐步降低,劳动力的就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4、从劳动时间上看,劳动力由终身就业开始变为阶段性就业,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意味着一些岗位的缩减或消失,另一些岗位的增加和新设,劳动力的就业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5、从劳动力的部门转移来看,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劳动力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逐次从第一产业向第三產业转移,而呈现出跳跃性和多向性。比如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行业,其劳动力来源尽管也有一部分由前一级的基础产业,但更多的却是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

6、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来看,在技术进步初期,资本家购买高效率的机器设备,投资在不变成本的比重逐渐增大,而投资在劳动力上的可变成本在不断降低,劳动力需求下降,但随着当代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规模化生产已经成为熟练生产,创新劳动需求增加,这就更需要人而不是机器,即企业的投资向劳动力要素倾斜。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充分就业新模式的协调

科技进步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模式,使劳动力就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技术进步速度加快背景下,科技进步与充分就业模式的协调问题就聚焦在人力资本。任何一次大的技术进步都在淘汰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在其它相关领域必然要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从这个层面上说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的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长短。当技术进步突然降临,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时,结构性失业必然发生;反之,如果劳动者对预期的技术进步事先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或接受了相关培训,那么新的技术进步就不一定减少就业甚至可能增加劳动力就业。无论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角度,都可以通过增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来解除劳动力本身的束缚,进行劳动力升级,使劳动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每一次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模式变化而引起的充分就业问题会被相应配套的人力资本投资来抵消甚至创造就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梅.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其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作者简介

闫嘉妮,女,1995年4月,汉,山西吕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从就业角度谈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 篇12

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档案学教育应根据社会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 结合社会需求, 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 面向社会需求办学。

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是直接影响就业竞争力主要因素, 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指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社会对档案学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多元化, 对技能要求也更具体。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要考虑到新时代新技术对档案工作和档案技术的新要求, 比如档案实验室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缩微复制技术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实践操作,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辅助就业为目的, 善于把技术应用于档案实际工作中来,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帮助学生在现代化大潮中占据有利位置。为此, 档案学教育必须面对社会需求办学, 紧跟时代步伐调整办学理念。

2. 探索“订单式”就业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已在各地兴起并初具规模。这种“订单”, 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 而且是涵盖整个教育流程的一整套培养计划, 是学校按用人单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 制订教学计划。这种模式是档案学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全新路径, 不仅降低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 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途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明确的档案学教育目标、专业的档案学教育形式、科学的培养方式, 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 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 逐步从档案学教育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学历轻能力的“闭门造车”式育人框架中解脱出来, 培养出既有动脑能力, 又有动手能力的实用人才。

二、优化教学与专业结构

调整档案学专业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 优化专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 更新教学内容与手段。

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应该是一个“市场化”调节的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与信息管理相关的科目, 适当增加经济管理、网络科学、法律知识、高科技知识等科目。 (1) 更新教学内容。档案教育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与档案人员知识广博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档案文献编纂学要加入新型档案的文献编研问题, 注重档案的信息价值。“重点可以加强经济史料编纂问题的研究, 加强科技档案编研问题的研究。”[1]这要求课堂教学:既要针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特点, 加强和生产实践的结合, 又要防止内容老化, 及时修订。 (2) 改革教学方法。过去的档案学教育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与个人研究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 注重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传统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学生脑海中难以形成创新知识, 对新鲜事物的猎取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在知识爆炸的年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现代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让学生提炼所学知识, 进而创造知识。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课堂讨论部分, 开放式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教师“除了它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 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2]。

2. 调整专业结构与课程。

目前的培养模式目标定位在“专业对口”上, 向社会供应的是“窄深型的专家”。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调整专业结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根据社会需求, 适当调整专业方向。文秘与档案管理方向, 许多中小单位档案是由秘书或办公室人员兼管。如果档案与文秘相结合, 可以实现机关工作的规范化。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加强文秘方面的知识;信息资源方面, 信息一体化逐步深入人心, 图情档联系紧密。为此, 在档案学专业教育中要增加图书馆和情报学的知识教育;电子政务管理方向, 各级电子政府系统的建立需要档案信息管理人才。专业若能结合电子政务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来培养人才, 必有用武之地。 (2)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理论结合实践, 课堂内容结合课外实习, 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动员师生开始广泛课外调查等实践课程, 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教学, 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国的档案专业授课形式单一, 注重理论知识,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档案馆可为学生教学实习提供经过整合的各项教育资源, 如:辅导教师、档案材料、资料、信息和设施等。档案馆的辅导教师是在档案战线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档案工作者, 他们给学生档案工作实践方面的指导。”[3]

3. 拓宽学生知识结构。

“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同属一个一级学科的意见已在国家的专业目录中得到肯定。”[4]拓宽学生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在以档案学为主要课程内容的同时, 课程设置要积极向相邻的课程靠拢。扩大选修课比重, 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选择相关的选修课。其次, 在传统的教学中,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教材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 同一问题反复在几门课程中讲授”[5]。因此, 规范相关教学的课程内容, 浓缩和精炼教材中不必要的重复部分,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最后, 优化知识结构。加强信息管理的知识教育, 强化在现代化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在档案学专业改革问题上, 有研究者指出以文件和档案管理为主要技能的档案学毕业生, 他们“在就业方面具有很宽阔的适应性”[6]。培养既是人文学者又是技术专家的档案专业人才, 加强各种知识的融通, 基础与特长并茂。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档案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 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化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

1. 建立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的构建不仅要联合档案馆等单位, 还要加强与企业单位、事业机构等社会其他单位组织的联系, 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丰富实习内容与形式。实习基地的构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这需要与单位培养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这个增加信任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自身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两点:首先, 是合作方式。校方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实习单位的领导或业务负责人来校讲学, 合作相关项目, 深化合作深度;其次, 是保证双方利益。合作是在满足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满足实习单位利益的同时, 更要注重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2. 培养现代化管理能力。

有学者指出:新时代的档案管理以“管理手段运用新技术, 档案专业人员参与市场经济运作为特征”[5]。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广泛应用, 无纸化办公必然大规模地取代部分传统形式的档案, 激增数量惊人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文件, 档案专业教育一定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更新, 特别是要“将文件和档案视为一种信息资源, 而非图书、资料等一般信息资源”[7]。为此, 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必须提高对文件管理和电子文件管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计算机教学上, 应增加以计算机技术为重点的技能课程和现代化新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

3. 培养科研能力。

档案学术研究是档案教育联系社会的桥梁, 学术研究活动服务社会, 繁荣档案事业的发展, 是档案学教师充实教学内容与深度的工具, 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科研能力, 让学生具备对各种档案理论和方法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档案人才的培养有必要把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并纳入档案教育规划中。档案教学部门应为学生提供参与课题研究的契机, 为学生研究档案工作提供真实的材料案例、各种档案工作信息, 提供参与各类研究项目的机会, 让学生逐步拥有独立科研的能力,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和独立科研和合作科研的能力, 从而提升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四、完善就业指导

1. 培养就业意识。

在就业市场中, 毕业生面对形式各样, 职位众多的就业市场, 不能从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单位也找不到心仪的人才, 究其原因是毕业生缺乏职业意识。要改善这一问题, 在学生进入学校时, 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让他们敢于担当, 能承受工作压力, 主动去完成任务, 对社会负起责任。让学生在认清自己特点的前提下, 对职业发展作出规划, 在四年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断加强自己所应具备的能力和气质, 从而保证就业的最终胜利。

2. 增加职前教育。

一般刚刚毕业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的。档案工作是实践性工作, 它要求学生入职时就要具备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单位反馈看, 毕业生在短期内无法适应工作强度。在毕业生走上职场前, 需要专家的指导, 以明确自己的需求与特长, 强化培训工作的动手能力。在学生的求职阶段, 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实施职前培训能让档案学专业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要求。在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毕业生要敢于表现自己, 推销自己。

3. 建立“招回制度”。

“招回制度”是采用输送驳回原理, 在校期间采取学校、用人单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对学生素质、职业能力进行把关。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招回”, 针对学生不足进行强化培训, 提供补偿教育计划, 建立单位的录用信心。学生可能会因为专业技能不够扎实、职业素质不完善、就业心理问题等造成失业, 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不计一切损失主动将学生接回学校, 并针对其不足予以相应强化培训, 待完全符合学校、用人单位的要求时方可再次就业。

摘要:档案学专业毕业生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 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一整套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方案, 培养适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档案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档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

参考文献

[1]金波.面向21世纪的档案专业高等教育[J].档案管理, 1998 (1) .

[2]张建平.全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的建立与发展[J].中国档案, 2000 (6) .

[3]王艳艳.档案教育改革之我见[J].档案学研究, 2006 (4) .

[4]李海英.档案馆教学实习基地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03 (2) .

[5]樊如霞.高校档案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0 (2) .

[6]乔健.管理学院背景下档案学专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问题[J].档案学通讯, 2004 (1) .

上一篇:专业实践能力下一篇:心电信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