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解读论文

2024-05-24

多角度解读论文(共12篇)

多角度解读论文 篇1

《我与地坛》是一篇厚重的散文作品。说其厚重, 是因为其思想的容量, 不亚于任何一部大部头的长篇巨著。每读此文, 思维的触角便会异常灵敏, 能够捕捉到并且感受着作者对人生世相的诸多思考。

一.有一种信念叫坚强

这是不言而喻的。相信每一位知道史铁生事迹的人, 都会从作者身上读出坚强。21岁, 青春年华, 为了一个时代, 为了一个信仰, 劳动不吝惜力气, 奉献不计较成本, 跳进冰冷、刺骨的寒水, 身染重疾。肿瘤患者、肌肉萎缩、高位截瘫、肾病患者、一度靠透析为生, 这样的一些可怕的疾病, 哪怕是染上一种, 都会致命, 可是作家史铁生却上演了一幕人生的大剧。不但没有唱响生命的绝响, 而且还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安慰着我们世人。他曾经说过:“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 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 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一位残疾之人尚且创造出生命的大成就、大辉煌, 更遑论我们常人了。

二.追忆母爱, 感恩生活

在自己年轻的时候, 作者被命运击昏了头。只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那个人, 而“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只是在母亲去世后, 作者才有余暇设想, 追忆自己的母亲。于是, 自己重又拾起化为碎片的生活往事, 怀念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是一位只想着儿子而没有想着自己生命的一位苦命的母亲, 她在临终的时候, 还牵挂着她的儿女,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是她给了作者活下去的勇气, 给了作者强大的精神支柱。

让人格外痛心的是, 这位母亲没有看到生活的光亮已然照彻黑暗, 更不会听到儿子那发自肺腑的忏悔了。面对着作者的追悔莫及, 我们应该格外珍惜并报答母爱, 否则, 就会如前人一样, 留下“永久的悔”。

在我们常人看来, 作者是最不幸的一个人, 可是他却说, “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他赞美自然四季, 讴歌那对由中年走到老年的爱情甜美的夫妇, 祝福那位练唱的小伙子, 宽慰那位练长跑的人。最应该接受别人同情与宽慰的一个人, 却在这里安慰着我们芸芸众生。他是一位生活的智者、仁者。

三.存在即合理

作者一开始怎么也不能接受, 一位漂亮的小姑娘, 生活何以要那么残酷, 竟然要她弱智;更让人心碎的、气愤难平的是, 那些小混混何以要欺负这样一位不幸的少女。后来作者变得心平气和了, 认识到自然、社会上的一切差别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任何良好的愿望都无法消弭这些差别。也许一切只是源于一些偶然, 可偶然又酝酿出一些必然。生活既然以这种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就要坦然面对。只是我们要用我们的良知去救赎那些作恶者, 用我们的善意去呵护那些生活中的弱者与不幸的人儿。

生活中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 但是会有相对的平等;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正义, 但是天理昭昭, 时间会把一切事实真相呈现在人们面前。生活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 上帝又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 面对生活, 我们一定要隐忍负重, 努力进取, 突出重围。

四.关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在地坛, 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有三个: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面对着废弃但又生生不息的地坛, 面对着地坛里活得有滋有味的小生灵、蓊郁苍翠的古树和整天的南来北往的个性鲜明的那么几个人, 作者最后想清楚了:一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二是既然活着, 就要抓住机会, 就要勇于尝试, 看看自己到底能够碰撞开几条人生的路;三、写作是自己或许与生俱来的一种欲望, 通过写作, “为生存找一些可靠的理由”, 实现人生价值, 证明给自己、给别人看。说到底, 作者思考的是一个人应该怎样存活于世的大命题。

五.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正如地坛是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一样, 我们每一位处在生活现场的人, 都应该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而让心灵获得永久的自由与安宁。减淡一点物质欲望, 看重一些永恒的内在的精神品质;去除一些生活的虚浮与矫饰的繁华, 找到一个可以用一生去追寻的理想。“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 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 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 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周国平如是说。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应当渴求生存, 热爱生活, 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他人的生命, 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 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 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这样, 人生才更有价值, 生活才更加精彩, 生命才能永恒。

多角度解读论文 篇2

《羚羊木雕》既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同时也被编入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少年心事”中,课文的题材十分贴近中学生生活,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坚决要“我”去讨回来,无奈之下,“我”只得硬着头皮让万芳归还羚羊,最终万芳还原谅了“我”,为此“我”感到极不光彩。在进行《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时,师生常常会在主题理解这个环节产生一些争议。我对照了人教版和沪教版教师参考用书中对于此文的重点解读,发现关于文章主旨,两书的描述略有差异。沪教版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固然要为孩子着想,理解孩子;但作为子女,更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文章的教学目标;而人教版在“整体把握”中关于文章的主旨有这样的阐释:“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品词析句,不难揣摩出两者的区别。沪教版的教学目标中用了“固然”、“更要”两词,显然把子女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文本主题把握的重点;而人教版是将父母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以及作者的批评倾向和盘托出,至于孩子应接受的教训则一带而过。

两种版本对于主题解读的差异,其实在实际教学中也是师生产生分歧的关键。那么到底如何把握《羚羊木雕》一文的主旨,能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正确认识生活,获得有价值的收获呢?

我想,首先有必要追根溯源地了解一下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缘起和目的。《羚羊木雕》原名《反悔》,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创作,最初发表于1984年《东方少年》第10期。从作者的角度我们来解读这部作品,显然其创作意图不仅是为了揭示父母与孩子互相沟通理解、相互尊重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想揭示一种文化现象。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远不是个体的独立行为,社会的因素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对师长总是惟命是听的,这似乎约定俗成地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这里,孩子的主导行为不是努力适应社会文化而是恪遵长辈的训诫,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必然会受到冲击以致发生变化。文中的“我”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友情的认识,拿木雕送人正是“我”主体意识的反映,况且这木雕父母已赠予“我”并归属于“我”。但是,文中的父母仍要求孩子以长辈的意志为意志,对孩子和朋友之间的礼物交换和情感交流表现出家长式的限制和训诫,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索:在父母眼中孩子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怎样尊重孩子的情感?而孩子又该如何处理好敬重父母与诚信待友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追根究底,作者似乎是在拷问读者,金钱和友谊孰轻孰重。张之路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羚羊木雕〉》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送礼物的事情可以写成一篇小说,礼物就是眼前这只比较贵重的羚羊木雕。至于是不是告诉孩子要讲信用?是不是表现家长不理解孩子?以至于是不是批评家长重财轻义?说实话,在写作的时候还来不及想,要想的就是写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以及他们的矛盾心理!争取做到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站在他的角度上似乎都是很合理的。文章写得有意思了,意义可能就在其中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在这期间许多杂志的编辑希望我讲讲写这篇作品的背景和动机。我没有动笔,总觉得写作是件很‘偶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书写在作者,而理解在读者!”从作者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同情孩子的,但是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意义可以允许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价值进行丰富的解读。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羚羊木雕》的主题理解就无须受到教师参考用书的限制,不妨将这一故事放在真实生活的背景下,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生活本来就是多维度的、复杂而丰富的,不能够简单地以“对和错”来判断,父母、“我”、万芳等这些人物也都是立体的,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事件的看法、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一旦读者的生活经历与其中某人某一点吻合,便会产生共鸣,进而他就会理解某人的所作所为,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那么我们对于文本的主题解读也就会有更多更丰厚的内涵。

说到这,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张之路这部作品被选入教材后,其文题被改动了,由原先的“反悔”改为了“羚羊木雕”,或许就是因为以“反悔”为题,作者的主观意向太明显,鲜明而强烈的感情已经在题目中显露了出来,这就给学生阅读带来了限制。事实上,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如果过早地在题目上就定下了调子,那么无疑会妨碍学生的多元解读,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在文本阅读中就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而教材改为以“羚羊木雕”为题,用此客观,没有附加上任何主观的情感色彩,这就为学生的文本解读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既然教材的编者如此用心良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更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读。我觉得对于《羚羊木雕》一文的主题把握,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观照:

一是对于友谊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有同学认为友谊应该建立在诚信和平等的基础上,一旦诚信缺失,平等打破,那么友谊将不复存在。从表述本身看,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引导学生细致地品读文本,就会发现文中并非如此。“我”向万芳要回了已经送出的羚羊木雕,没有遵守彼此的承诺;在父母眼中,贵重的羚羊木雕是不该送给像万芳这样的普通而年少的孩子的,原本“我”和万芳平等的朋友关系也遭到了质疑,那么俩人的友谊是否就此土崩瓦解了呢?且看故事的结尾,万芳追上了“我”,将小藏刀塞到“我”手中,然后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样的结尾值得我们好好思索。面对“我”要回送出的羚羊木雕,并且归还作为交换的藏刀这一举动,万芳也有最初的不理解和气愤,甚至她还要遭到妈妈不知原委的训斥,这样的伤心和委屈完全可以打破彼此的友谊,但是万芳最终选择了谅解和宽容,相信她们的友谊会日久弥坚的。如果将万芳作为突破口去解读文本主题,不过多地去评判和指责父母或者“我”是否诚信,是否有代沟,而是通过万芳这一角色从正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去体会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当朋友有不妥当行为时如何面对、怎样正确处理好亲情与友情的关系等,学生一定能够体会到友谊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诚信和平等固然重要,但是摆脱个人的得失,以宽容和谅解之心对待朋友无疑能够使友谊愈加的坚不可摧。相信这一点能让学生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受益匪浅的。

二是对于两代人沟通理解的正确认识。两代人的沟通理解是双向的心灵互动,是心与心最终达成和谐的过程,不是委曲求全的单方面退让,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任性坚持,更不是剑拔弩张的彼此争执。《羚羊木雕》一文中,面对“孩子对于自己的物品是否有支配权”、“贵重的礼物能否送给同学”、“送出的礼物该不该要回”等一系列问题,两代人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就说对于“礼物是否该要回来”这个牵动全文的关键问题吧,绝大多数同学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有的认为羚羊木雕虽然贵重,但友谊更是无价之宝;也有的认为如果要回木雕则破坏了彼此间的诚信;还有的认为对父母的要求也应该有辨别与选择,不是一味听从,毫无原则……即便有个别同学赞成要回木雕,他们也大多觉得是屈从于父母逼迫的无奈之举。从上述绝大多数同学的反应看,他们只是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少顾及到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心理感受,对于文本的解读也没有跳出诚信的视野。究其原因,学生缺乏真实生活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学生还是更多地被告知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在家庭中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一旦孩子与父母遇到问题和矛盾,家长的强势与孩子的个性逆反便会造成强烈的冲突,甚至形成僵持对立的局面。因此,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不妨将礼物事件作为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互换体会人物的不同情感,不过多地纠缠在“礼物该不该要回来”,而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父母、“我”和万芳着想,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文中人物所作所为的动机和原因,最终达成理解和沟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类问题该如何面对于解决。

三是鼓励学生挖掘故事背后的社会内涵。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品读结尾部分十分重要,作者描述了“我”当时的内心感受:“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我”听从了父母的话向万芳要回了羚羊木雕,这已让我感到难堪,而万芳的宽容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心中满是伤悲、痛苦、内疚、自责……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仅此而已。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以后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这些并没有在孩子的追悔和反省中体现出来。可见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师长必须惟命是听,早已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受这种文化的长期浸染,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容纳它、接受它。虽然爸爸早已将羚羊木雕送给了“我”,但却依然控制着羚羊木雕的赠送权,他没有想过去体会孩子的心理,去尊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而是用家长式高高在上的口吻发号施令;虽然妈妈知道要回礼物是多么的不合适,但是她觉得仅仅用一盒糖便可以解决,在她心中,孩子的友情何其之轻;虽然奶奶通情达理,但是人微言轻。这只是一个小家庭里发生的小故事,但是折射出的却是厚重的社会话题,甚至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深思和反省,值得好好地研读探究。

《我与地坛》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篇3

一、有一种信念叫坚强

这是不言而喻的。相信每一位知道史铁生事迹的人,都会从作者身上读出坚强。21岁,青春年华,为了一个时代,为了一个信仰,劳动不吝惜力气,奉献不计较成本。跳进冰冷、刺骨的寒水,身染重疾。肿瘤患者、肌肉萎缩、高位截瘴、肾病患者、一度靠透析为生,这样的一些可怕的疾病,哪怕是染上一种,都会致命,可是作家史铁生却上演了一幕人生的大剧。不但没有唱响生命的绝响,而且还刨造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安慰着我们世人。他曾经说过:“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一位残疾之人尚且创造出生命的大成就、大辉煌,更遑论我们常人了。

二、追忆母爱,感恩生活

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作者被命运击昏了头。只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那个人,而“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只是在母亲去世后,作者才有余暇设想。追忆自己的母亲。于是,自己重又拾起化为碎片的生活往事,怀念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只想着儿子而没有想着自己生命的一位苦命的母亲,她在临终的时候,还牵挂着她的儿女,“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是她给了作者活下去的勇气,给了作者强大的精神支柱。

让人格外痛心的是。这位母亲没有看到生活的光亮已然照彻黑暗,更不会听到儿子都发自肺腑的忏悔了。面对着作者的追悔莫及,我们应该格外珍惜并报答母爱,否则,就会如前人一样,留下“永久的悔”。

在我们常人看来,作者是最不幸的一个人。可是他却说,“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他赞美自然四季,讴歌那对由中年走到老年的爱情甜美的夫妇,祝福那位练唱的小伙子,宽慰那位练长跑的人。最应该接受别人同情与宽慰的一个人。却在这里安慰着我们芸芸众生。他是一位生活的智者、仁者。

三、存在即合理

作者一开始怎么也不能接受,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生活何以要那么残酷,竟然要她弱智;更让人心碎的、气愤难平的是,那些小混混何以要欺负这样一位不幸的少女。后来作者变得心平气和了,认识到自然、社会上的一切差别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良好的愿望都无法消弭这些差别。也许一切只是源于一些偶然,可偶然又酝酿出一些必然。生活既然以这种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要坦然面对。只是我们要用我们的良知去救赎那些作恶者。用我们的善意去呵护那些生活中的弱者与不幸的人儿。

生活中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但是会有相对的平等;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正义,但是天理昭昭,时间会把一切事实真相呈现在人们面前。生活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上帝又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面对生活,我们一定要隐忍负重,努力进取,突出重围。

四、关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在地坛,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有三个: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面对着废弃但又生生不息的地坛,面对着地坛里活得有滋有味的小生灵、蓊郁苍翠的古树和整天的南来北往的个性鲜明的那么几个人,作者最后想清楚了:一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二是既然活着。就要抓住机会,就要勇于尝试,看看自己到底能够碰撞开几条人生的路;三、写作是自己或许与生俱来的一种欲望,通过写作,“为生存找一些可靠的理由”。实现人生价值,证明给自己、给别人看。说到底,作者思考的是一个人应该怎样存活于世的大命题。

五、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正如地坛是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一样,我们每一位处在生活现场的人,都应该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让心灵获得永久的自由与安宁。减淡一点物质欲望,看重一些永恒的内在的精神品质;去除一些生活的虚浮与矫饰的繁华,找到一个可以用一生去追寻的理想。“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周国平如是说。

高中语文文本要注重多角度解读 篇4

(1) 以教参为本。教参, 只是教学参考, 资料汇编, 或提供教材编订者的一家认识, 不是文本的最终解释, 唯一答案。但有的教师现在却离了教参便无法进行文本解读。教参字字珠玑, 对教参不作深入的探究、分析, 照搬照套, 现买现卖。其实, 生活即教育, 那么生活即教参, 社会即教参, 有字书是教参, 无字书也是教参, 我们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可称之为教参。因此, 教参的参考价值应该是永恒的、鲜活的。

(2) 简单化、标签式。所谓的简单化、标签式, 就是对文本的理解缺少鲜活、生动的人生体验, 消解了审美主体的再创造的过程, 总是用一种相对单一的观念给定论, 用相对简单的善恶、对错、优劣来区分。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这个人物的解析, 许多老师简单地认为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 不值得同情。虚荣心又岂是玛蒂尔德所独有, 不是人类的共性吗?十年中的玛蒂尔德能够勇于面对生活的转变, 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 她的达观, 她的诚实, 她的善良与质朴, 不是又很可爱吗?

那么, 如何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扩展文化视野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曾说:“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 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已呈多元化趋势, 老师渐渐失去了知识权威的地位。因此想让学生信服或尽职地引导学生学习, 老师就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就要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书籍来充盈自己的心灵。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 要融入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 不要指望解读有标准答案, 不要指望有固定的模式, 不要指望通过“捷径”来求得文本解读的“正确”, 要做到“入乎其内, 入乎其外”。正如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如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不能入得书, 则不得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于言下。唯知出知入, 得尽读书之法也。”

二、找准突破口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较高的驾驭能力, 要读进去, 又要走出来。这样他才能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才能引领学生有效地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一个好的突破口, 不仅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身”入文本, 形成“人文”对话, 实现文本的有效多元解读。首先, 以文章标题为突破口。许多文章的标题或与文章内容或与文章主旨有关, 抓住了标题, 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的纲。在教授《我不是个好儿子》一文时, 可先就题目设问:我为什么不是个好儿子?从你的角度评价, 作者到底是不是个好儿子?在教《套中人》时, 可先就题目设问, 谁是套中人?为什么把他称为套中人?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以这些问题导入正文的学习, 不仅能迅速有效地把握课文内容, 而且更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来解读文本。其次, 以关键人物或关键片段为突破口。比如, 以文章细节为突破口。《宝玉挨打》中, 在讲到如何理解贾

重温经典, 感受颇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揭示了杜十娘和李甲的爱情悲剧, 刻画了美丽、聪敏, 热情, 机智沉稳, 颇有心机、心地善良, 轻财好义的杜十娘形象。她早有从良之志, 见李甲忠厚老成, 便把从良的希望和爱情幸福生活寄托在李甲身上。她抓住机会, 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完成从良心愿。当她满怀憧憬幸福生活随李甲返家时, 途中却遇孙富, 他被十娘高超的技艺和婉转亮丽的歌喉吸引, 目睹十娘美貌, 便起祸心, 诱使李甲出卖十娘, 彻底粉碎了十娘的美梦。她怒斥奸商孙富和负心汉李甲, 怒沉百宝箱, 投江自尽。李甲归家后, “终日愧悔, 成为精神疾病, 终身不愈。孙富闭眼就见杜十娘围随身旁, 痛骂淋漓, 他郁郁身亡。”看过之后, 不禁佩服十娘的心机和智慧, 感叹十娘的谈吐不凡, 怒恨李甲的负心与孙富的奸诈。冷静之后便有几点感慨, 想与大家交流。

一、合情合理地考验对方

当她抓住老鸨一时气话, 达成口头协议, 300两银子为自己赎身时, 十娘兴奋异常, 她终于有摆脱苦海的希望。可300两银子对于囊空如洗、借贷无门的李甲来说, 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而对于京都名妓的杜十娘来说, 却是小菜一碟。但十娘却让李甲四处奔波借贷, 也是考验李甲是否对自己真心诚意。百宝箱迟迟不露面, 直到最后自己被李甲卖给孙富, 才拿出自己的百宝箱, 让李甲悔恨不已。百宝箱是自己今后生活的保障, 也是考验李甲的工具, 更是自己想得到李甲父母同意的法宝。假如杜十娘刚开始就把百宝箱让李甲知道, 她就判断不出李甲在乎的是她的容貌、还是自己积蓄八年的财富, 最后可能是人财两空。双方谈恋爱时, 是应该真诚, 但并不是毫无保留地付出。合情合理地考验对方, 是认识对方、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

二、幸福建立在家庭能否接受的基础上

故事从头到尾都交代李甲害怕父亲, 只要想起父亲, 便会心里不安, 一方面自己钱财用尽, 科考无名, 无法向父亲交代;另一方面, 常出入妓院, 怕辱没门风。也就是说李甲和十娘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能否得到家里的承认。十娘也看透李甲心事, 想暂居苏州让朋友帮忙从中周旋, 再以财宝相助, 最终让家里承认他们的婚事。后来卖十娘还是担心父亲不接受妓女出身的十娘。所以, 父母能否承认自己, 是十娘进入李家的障碍, 是她今后能否幸福的基础。女孩子的幸福, 除了两人情投意合外, 还建立在男方家庭接受与和睦的基础上的。造成陆游与唐婉的婚姻悲剧是陆游的母亲不能接受唐婉,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是因为焦母不能接受兰芝, 贾宝玉与林黛玉终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因为贾府不能

政打宝玉时, 学生始终浮在表面, 不能深入理解。我让学生抓住贾政的三次流泪的细节, 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经过这一点拨, 气氛活跃, 学生不仅把贾政的内心世界剖析得很深, 而且也挖掘出宝玉挨打背后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另外, 还可以以评写、续写、补写各种写作形式为突破口。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驱遣学生大胆想象, 从而在作者、文本、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刻全面而又个性鲜明, 可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为杜十娘写一个颁奖词, 痛惜鲜花的凋零;为项链续写结局, 感受构思的精巧。《最后的常春藤叶》中, 老贝尔曼是如何将常春藤叶画到墙上的情节, 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出来, 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本课的作业设计中, 笔者尝试过以写作形式让学生把空白情节写出来,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感悟人物的精神。

接受林黛玉。他们固然是情投意合、情真意切, 家庭不接受, 纵然是相伴成婚, 最终还是爱情悲剧结束。

三、幸福建立在对方能力、真心基础上

(1) 咱们再看看李甲。十娘见李甲忠厚老成, 才把幸福之宝押在他身上。他有钱时挥金如土, 手头十分阔绰;穷困时, 一点主意也没有, 单靠十娘接济。出身于官宦之家, 没有真才实学, 遇到老鸨的嘲笑和奚落只是羞愧气愤, 却无言辞反驳。看看十娘:抓住老鸨一句气话, 便做好从良的打算, 精心筹划。知道老鸨会反悔, 提前做好打算, 面对老鸨赖账言辞坚决, 让能说会道的老鸨无从辩驳抵赖。国子监的太学生、父亲寄希望顶立门户的李甲, 和十娘相比更显懦弱无能。这种靠家里养, 靠女人养的男人, 家庭富裕时还能度日, 贫困时一点主意技艺也没有。即便他们的婚事得到李父认同, 但如果李甲家庭败落、十娘积蓄用尽, 再有一双儿女, 李甲该如何养家呢?十娘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2) 十娘惊喜自己有赎身之日, 李甲借贷无门。面对柳遇春的分析劝解, 疑惑不定, 半晌无言, 连日不露面。“想起十娘对他的深情厚谊, 只是割舍不下”, 却无实际行动。直到十娘寻来, 拿200两银子, 李甲只是“惊喜过望”。而朋友柳遇春见十娘自献赎金, 钦佩、赞叹, 劝李甲不可辜负十娘一片真情。

(3) 面对孙富巧舌如簧的诱惑, 李甲忘记了十娘的情意、忘记了与十娘的海誓山盟, 忘记了十娘寄予他的深切厚望, 便全然相信孙富的分析。像这样无头无脑、懦弱自私的人, 卖十娘是早晚的事。

(4) 当十娘打开百宝箱, 李甲看到满满的一屉猫儿眼、祖母绿等奇珍异宝, 李甲抱住十娘双腿, 痛哭流涕:“十娘有此宝物, 事情即可挽回!”看来得到父亲的认同不是很难的事, 由此看来十娘的幸福之路有望实现。但李甲却因惧怕父亲, 影响自己的前途功名而卖掉十娘。没有真正去考虑让父母承认他们婚事的具体办法, 怯弱无能至极。

有人说是孙富毁灭了李甲和十娘的幸福, 有人说是李甲父亲挡住了他们幸福的天路。在我看来, 毁灭他们的幸福的是李甲自己, 是李甲没有真正把十娘放在心上。虽木已成舟、拜堂成婚, 但李甲没有真心把十娘当作自己的妻子来对待。

许多文学史上, 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 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对她的欺骗挤压所造成的。但我从中悟到以上几点, 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 仅供交流, 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三、明确解读边界

理解提倡个性化, 可以多元, 但是必须有界。但究竟界是什么?干国祥《确定多元之界的四个维度》中认为: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意义涉及六种要素, 一是阅读者, 二是文本, 三是思维假定, 四是其他阅读者意见, 五是互文性文本, 六是作者无意识。而俞发亮则在《多元有界, 界在哪里》中认为:解读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为前提, 不能脱离文本的“语体”“语境”和文本的关键语句, 解读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和文学艺术的审美。

从修辞的角度解读电影台词 篇5

摘要:电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台词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会经过精心的选择、调整和修饰,会使用多种修辞格,从而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它主要依靠画面和声音传情达意,给人们提供审美享受。但是,电影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性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当我们把电影视为一种语言时,主要是指电影中的台词部分(对话、独白、旁白、字幕等)。台词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表达思想、塑造人物,台词中往往运用大量的修辞格。这些修辞格的使用会使语言表达得更加鲜明、生动、富于文化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为剧情服务。电影中使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修辞格:

一、比喻

比喻是很常见的修辞格,运用比喻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给人鲜明的印象。电影中的很多经典台词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有明喻也有暗喻。如: 1.明喻

(1)幸福就像是玻璃球,跌在地上会变成很多碎片,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捡不完,但只要你努力了,怎么都会捡到一点。——《游龙戏凤》

(2)其实爱情就像等巴士一样,有时候你觉得这巴士好旧,不肯上;有时候你又会觉得这巴士怎么没有空调啊?又不肯上了;有时候你又觉得,哇,这么多人!于是又不上了。等啊,等啊,天又黑了,心也急了,一见到巴士来了,就跳上去了!糟了,搭错车了!——《每天爱你八小时》

例(1)中用“跌碎在地的玻璃球”比喻“幸福”,说明一个人虽然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幸福,但是只要努力争取,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如此比喻令原本抽象的幸福一下子变得具体了。例(2)中把“爱情”比喻成“等巴士”,形象地说明了寻找爱情的人们那种复杂矛盾心理及爱情的可遇不可求。2.暗喻

(3)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GTO》

(4)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例(3)中用“没有彩排”和“现场直播”来暗指人生的不可重来,告诫人们必须走好人生中的每一小步。例(4)采用暗喻的手法,把属于红玫瑰类型的女人比作“蚊子血”和“朱砂痣”,白玫瑰类型的女人比作“饭渣子”和“床前明月光”。婚姻中“蚊子血”和“饭渣子”是平淡乏味甚至可厌的;爱情中的“朱砂痣”和“床前明月光”却是唯美的,如梦似幻的。两个简单的比喻把婚姻与爱情之间抽象的差别变得具体可感。

二、排比

排比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其目的在于增强语势,提高表现效果。在电影台词中常用排比来突出主题,提高表现力。如:

(5)其实爱一个人并不是要和她一辈子的,我喜欢花,难道我摘下来让我闻闻,我喜欢风,难道你让风停下来,我喜欢云,难道我去跳海!——《纵横四海》

(6):“挂居,我一直喜欢着你,一直无法忘记你;即使物转星移,口红改变了;即使明日会四分五裂,我的心一直不变,即使说一定要忘记你,还是办不到,还是那么喜欢你”——《爱情白皮书》

例(5)连用四个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凸显了观点;喜欢不等于自私,不等于要

拥有,要给对方自由的空间。例(6)是三个分句构成的排比,表达了主人公对挂居的深深喜爱之情,情真意切。

三、对比

运用对比,可使两个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给人深刻启示。电影中常用对比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如:

(7)一个人杀了一个人,他是杀人犯,是坏人,当他杀了成千上万的人后,他是大英雄,是好人。——《和平饭店》

(8)人们过去是扒开裤子找屁股,现在成了扒开屁股找裤子。——《王贵与安娜》 例(7)用“杀了一个人的人”同“杀了成千上万人的人”做对比,阐释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例(8)将“过去”和“现在”的短裤做对比,过去人们穿的很保守,所以只能“扒开裤子找屁股”,而如今有些人穿起了丁字内裤,用“扒开屁股找裤子”来形容丁字裤面积小,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之幽默诙谐。

四、反问

反问是明知故问,又叫“激问”,基本特点是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电影台词中常用反问来加强语气。如:

(9)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嘛?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简爱》

(10)做人要是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呀?——《少林足球》

例(9)运用反问的修辞方式,其实是说“我”也是有感情的,强调感情跟美貌和地位没有任何关系。例(10)的意思是说做人若没有理想,没有雄心壮志,将永远只会任人宰割,跟咸鱼没有任何区别,这里用反问来加强语气,显得更有震撼力。

五、反复

反复,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字词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反复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抒情方法,电影台词中常使用反复来抒发某种强烈的情感。如:(11)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快十年了,老大!——《无间道》

(12)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我是跟你研究研究嘛?干嘛这么认真呢,需要吗?——《大话西游》 例(11)反复提及“三年”,强烈地表达了说话人的感情,表现了一种忍无可忍的不满情绪,也是对对方不守信用的一种质问。例(12)可以说是周星驰电影语言的代表,幽默中带着调侃,反复里闪着机智。“需要”与“不需要”的反复运用,逼真地体现了说话者内心的复杂心情。

六、顶真

顶真,即用前一句最后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上递下接地把话说下去,一些电影台词就是借助邻近词语的头尾蝉联,不断顶接出新的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如:(13)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宾馆,她却走进了我的。——《卡萨布兰卡》

(14)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活着》 例(13)表明了二人的相遇乃命中之必然,“她”来到了这个城镇,踏进了“我”的酒店,看似偶然,但是从此也就走入了“我”的生活,踏进了“我”的心里。例(14)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深刻地表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单纯而片面乐观的愿望。幻想鸡变成鹅,鹅再变成羊,羊再变成牛,有了牛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令人心酸。

七、回环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词格叫回环。回环在视觉和语感上都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电影台词中经常有这样的句子,如:(15)我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非你不可》(16)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无间道》

(17)这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唱戏就是把人生拖拖拉拉的痛苦直截了当地给演出来,不过戏演完了还不是人生拖拖拉拉的痛苦?——《胭脂扣》

例(15)中将“寂寞”与“想你”回环往复,突出了“我”非常想你,不是在寂寞的时候想你,而是时时都在想你,想你却不在身边,才会更加寂寞。例(16)中台词借助回环揭示了人和事之间的关系,人只能去顺应社会,适应环境。例(17)中将“戏”和人生回环,将人生的飘渺、痛苦与无奈无情地展现在眼前,同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八、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具体事物的词语巧妙的用于抽象事物,就是拈连。这种修辞格,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如:

(18)抛出的篮球可以巧妙的躲开,那样就不会被打倒。那抛出去的感情呢?——《情定大饭店》

例(18)中的“抛”,本来是用来形容具体事物“篮球”的,这里顺势“拈”来“连”在抽象事物“感情”上,在超语言常规的用法下,巧妙自然地拈连起来,生动别致。

九、移就

把原本属于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用于乙事物,就是移就。移就修辞格的运用,会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在电影台词中这类句子俯拾皆是。如:(19)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2046》(20)“我知道爱情会褪色,就像老照片。而你却会在我的心中永远美丽,谢谢你,再会。”——《8月照相馆》 例(19)中,“潮湿”本是属于触觉的性状,在这里移用于不可触摸的“记忆”;例(20)中,将本属于视觉性状的“褪色”移用于看不见的“爱情”,以上两词的移用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语言的文艺美感。

从新批评角度解读《锦瑟》 篇6

關键词:新批评;文本细读;复义;张力;反讽

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文坛上新理论层出不穷,但是新批评作为形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却从未退出过。本文的目的是:在简要分析新批评的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展示“细读”在诗歌解读方面的价值。其细读的方法包括复义、张力、悖论、反讽、隐喻、象征。

《锦瑟》是李商隐诗集的第一篇,也是一道千古谜。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至《锦瑟》问世以来,许多学者研究分析此诗,观点各自不同。

一、复义

“复义”原指语言的多义所形成的复合意义,体现在诗歌中为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然而诗意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正是诗的特殊魅力所在[1]。如李商隐的《锦瑟》。

首先是用字的巧妙性。李商隐的诗有的时候叫做《无题》,有的时候他取开头的两个字作为诗的标题,就如此诗《锦瑟》就文字本身来分析,“瑟”是一种乐器,“锦”是形容 “瑟”上的装饰非常美丽,这就是”锦瑟“的文本含义。”锦瑟“这两个字给人的印象一个就是美好,还有利用音乐来传达情谊。在传统看来,琴瑟指的是你心里边有什么样的感情,你就会弹出什么样的音乐。中国的古人一直以来相信音乐是一定能够把你的内心的情意、品格都表达出来。“无端“这个词在诗中更显得微妙,正是”无端“这个词让整首诗更为复杂,从而使人联想到是诗人听着悲伤的锦瑟,而引发感慨,还是想到华年的流逝而去伤感。显然,”无端“并没有明显的理由,也没有明显的原因。另外,”无端“两个字表明它是无缘无故这样的,并不是自己能选择的。所以更显出一种无奈之感。

其次就是“迷”字和“晓”字,本来的典故是没有这两个字的,但是诗人李商隐用自己的理解加上这两个字,让诗颇有深意。“晓梦”指的是破晓以前的梦,说明梦很短,很快就要醒了。而“迷”字说明诗人是如何的痴迷于蝴蝶翩翩飞舞的梦幻美丽之中,然而这样的美丽却是短暂的,表达出对美好的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和自己无法把握的无奈之感。“此情”两字本身就带有模糊性。“此”字在古代汉语中为代词,在这首诗中指代并不明确,也许是怀才不遇的悲哀,也许是对逝去青春的感慨,或是爱情家庭生活的怅惘,以及人生历程中悔恨和遗憾、伤感和困惑,或者仅仅是作者发一时之感。多种情感的猜测导致主题不明确。

其次,用典的复杂性。《锦瑟》这首诗包含了很多典故,正是由于大量用典,导致诗意的复杂性和主题的多样性。例如开头两个字“锦瑟”就是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指的是素女弹瑟的典故。由于素女弹瑟的声音太过于悲伤,使听者流泪,泣不可止。泰帝说,没有人能够忍受这样悲伤的音乐,就把瑟的弦减少了,“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所以,光是从“锦瑟”两个文字上,在古典的联想中就有那么多的含义。“庄生晓梦迷蝴蝶”中借用“庄生梦蝶”的典故来暗喻自己的人生,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如一场蝴蝶梦,庄周不知是自己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而诗人李商隐比庄周的谜更为厚重,她是对前途和人生的迷茫。“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一句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来感叹自己的人生。“沧海月明珠有泪”利用“鲛人泣泪成珠”的典故表达一种复杂怅惘情怀,既有对美丽的东西和悲伤的情感相结合的一种怅惘情怀,也有自我感伤的愁闷之感。表面上鲛人之泪换成了珍珠,但却是用泣泪的方式点化而成,越是世人看作美好的物体,背后却暗含着难以想象的悲伤和无奈,让这首诗更平添了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和惆怅之感。下一个句子“蓝田日暖玉生烟”借用蓝天山上所产玉石在特殊的环境中显得特别美丽。不管是美玉明珠还是蓝天日暖,看似美好的事物,我们却无法把握和亲近,越是心中向往,想要得到,却越是无法触及,更徒增悲伤之感。

二、张力

“张力”指的是语义学意义上的外延和内涵的协调,它强调的是诗歌语义结构的复杂多样性。诗歌语言既要有内涵,也要有外延;既要有明晰的概念意义,也要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是两种的统一体所构成的张力[1]。 此诗的张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方面,二是诗歌语言结构上的张力。诗人总是沉溺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之中,远大抱负和现实挫折之中,在追求美好又对美好的事物幻灭的不无奈中难以自拔。例如“沧海月明”与“珠有泪”是不和谐的元素,一个是美好的事物,让人联想中的美景,一个是悲伤的泣涕涟涟之状。又将“此情可待”与“成追忆”之间的构成一组矛盾的关系,诗人内心既然有那么多复杂的情感却只能是“成追忆”;而这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与后面的“只是当时已惘然”也是构成了一组矛盾的情感,既然“此情”可以去追忆,却是当时就已惘然,两句之间就可看出诗人内心的纠结、无奈、怅惘哀伤之感。诗人利用字里行间的文字牵制,突出张力效果,让自己的情感在这里如旋转木马般迷失不知所味。其次,全诗在语言上体现出含蓄蕴藉的特点,多处的使用典故让诗人表达的情感是委婉含蓄的,但是典故中所包含的深沉意味却是丰富厚重的,给读者留下一个联想的空白区。

三、反讽

反讽原本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术,及所说的话与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实际的意义与字面意义的对立,使一个符号的能指不再指向确定的所指,而指向另一个能指[1]。锦瑟这种乐器本来只有二十五弦,诗人却说它无端具有“五十弦”,看似荒诞,却是诗人刻意为之,那多出来的二十五弦是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的复杂情感。”无端“表达的是无缘无故的意思,而诗人表面上看似无端生发出来的情感,实则是内心厚重复杂的情感的表象。所以,诗歌的表象的无端与内心的有端形成反讽,更加凸显情感的凄凉。

通过这种抛开诗歌的背景,诗人生平,仅仅从文本本身来解读诗歌的语言和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丰富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在细细品味中让我们领略到诗歌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2]轩袁祺.从新批评复议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J].北方文学.2014(4)

从空间形式角度解读《菊馨》 篇7

一、景物的空间并置, 突出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说开篇, 作者以一种空间蒙太奇的手法,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受工业化污染的大自然。镜头先是射向近处, 马儿、小鸟、鸡群在悠闲地吃草、嬉戏, 然而, 满载货物驶来的蒸汽机车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动物们四散惊慌而逃;紧接着, 作者将视野转向四周的旷野, 满目萧条, 连野草也蒙上了黑黑的煤炭;远处, 是隐约呈现的矿坑坑口, 火焰像血红的创伤那样舔着灰蒙蒙的四侧;更远处, 是高耸着的煤矿烟囱和粗陋、乌黑的头架。

作者的笔触, 就像是一个摄像头, 在不同的画面之间来回切换, 带给读者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亲眼看到一个被工业化蹂躏而变得满目疮痍的大自然。

而作者的独到之处更是体现在对出现的妇女的描述:机车跌跌撞撞地开来, 一个妇女提着篮子沿铁路走着, 看到车来便退到路边树篱旁, 她陷在晃动的机车和树篱之间, 等待着机车缓缓驶过。机车驶过的瞬间, 妇女, 机车和树篱三者在空间上瞬间被定格, 展现给我们一幅意味深长的画面, 暗示了人类处在工业文明和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之间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

二、人物的共时性描述, 强调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

劳伦斯没有对伊丽莎白的丈夫瓦尔特做直接的描写, 而是借不同人物之口建构出了瓦尔特的形象。从沃尔特的妻子和她父亲对话中, 我们得知沃尔特喜欢酗酒, 不顾妻子持家的艰辛, 却拿钱去请客喝酒;文中伊丽莎白多处抱怨, 沃尔特经常下班后直奔小酒馆喝得酩酊大醉, 不顾伊丽莎白和孩子们焦急的等待;在沃尔特母亲的回忆中, 沃尔特曾是一个开朗的人, 刚参加工作时, 还记得将领到的工资交给母亲。

劳伦斯借助不同人物的眼光, 对沃尔特形成了一个多角度的空间描述。这种空间描述, 犹如一个桔子的结构, 桔子由许多相似的瓣组成, 但是它们并不四处散发, 而是集中在中间白色坚韧的茎上。小说中不同人物对沃尔特的评价就像是桔瓣, 它们看似分散实则都服从同一个主题, 即各自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沃尔特的性格,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评价加以组合, 最终在头脑中获得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沃尔特。

早先的沃尔特本来是一个快乐的小伙子, 至于他为什么染上了酗酒的恶习, 小说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从沃尔特母亲的描述, 不难想象其性格转变与工作有关, 身为一个矿工, 他必须每天重复着繁重而单调的劳动, 结婚后, 又要赚更多的钱来维持家庭的开销, 在这种压力下, 他只好奔向小酒馆去寻找温暖。是工业文明的机械化泯灭了沃尔特的天性, 使其性格产生了扭曲。

三、意象的重复, 暗示工业文明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菊花是劳伦斯着力表现的一个意象。菊花首次出现是在伊丽莎白住所旁:“小径旁边, 点缀着一些纷乱的粉红色菊花, 宛如挂在矮树丛上的粉红碎步”。第二次出现是小孩约翰把菊花瓣大把地沿小路扔下。第三次出现是女儿突然发现母亲围裙上的花。当女儿称赞花香时, 伊丽莎白却说:“我不觉得香。我和他结婚的时候, 菊花正开着;你生下来的时候, 菊花也开着;他们第一次把他送回家来, 他喝得烂醉的时候, 纽扣眼里也别着一朵褐色的菊花”。第四次出现是伊丽莎白丈夫的遗体被运回家时。在起居室里, 有两个插着淡红色菊花的花瓶, 房间里有一种寒森森的、死一般的菊花幽香。菊花最后一次出现, 是工人在放担架时, 不小心碰翻了一瓶菊花, 伊丽莎白没有去望她的丈夫, 她等可以挤进那间房之后, 立刻走过去把打破的花瓶和菊花拾起来。

戴维·米切尔森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中说“通过主题或通过一套相互关联的广泛的意象网络, 可以获得一个空间性的程度。”菊花的每一次出现都充满了象征寓意, 它们彼此关联、前后参照, 形成了一个整体, 读者必须在阅读的过程中暂时停住, 记住每一次意象的暗示, 并把各种暗示在空间上连接起来, 逐渐总结出自己的印象。

菊花见证了两人的结婚, 生子, 再到关系的异化。伊丽莎白和沃尔特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 但是受机械工业的影响, 沃尔特原有的自然美好的天性渐渐泯灭, 两人之间也变得形同陌路, 以至于在得知沃尔特可能遇难的消息后, 伊丽莎白心里却计算着靠那一笔小抚恤金和自己挣的那点儿钱能否凑合着过。是工业文明断送了两人的爱情和婚姻, 沃尔特的死亡, 花瓶的破碎, 最终宣告了两人关系的彻底结束。

摘要:通过分析劳伦斯小说《菊馨》中空间形式的运用, 如空间并置、共时性、意象的重复等, 解读其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关键词:劳伦斯,空间形式,工业化

参考文献

[1]、陈惠君.论劳伦斯《菊馨》中的象征手法[J].安徽文学, 2006 (8) .

[2]、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集[M].主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3]、刘志玉.论《达洛维夫人》人物关系的共时性[D]..四川大学, 2005

[4]、龙迪勇.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10) .

[5]、吕同六.现实中的童话, 童话中的现实——《卡尔维诺文集》序[A].吕同六, 张洁.卡尔维诺文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6]、[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7]、吴晓东.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J].天涯, 2002, (5) .

[8]、余新明.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J].沈阳大学学报, 2008 (4) .

多角度解读论文 篇8

关键词:后殖民时代,文学特色,意象,非洲本土女性,双重压迫

家庭是人类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基本社会形态, 无论这个家是小到个人、家族或家园, 还是大到一个城邦、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家庭永远都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 也是人类文化的主题。那些终年游离在母国和相对他者之外的流亡学者和作家们, 一直游走生活在双重世界的尴尬间隙中, 他们处在自身的民族和集体之外, 却又始终陷于永远无法融入的西方文化的境地之中。流亡学者和作家们面对的是不同的两种文化, 却又无法完全归属于这两种文化;他们或许拥有这两种文化的不同文学素质, 却在内心深处难彻底认同某一种文化。

正确的看待第三和第一世界的关系、东西方的关系、旅居国和母国的关系, 甚至是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正是千万个学者、作家们在后殖民角度下研究的问题。流放 (包括地域、心理和精神的不断移置) 不光造成文化的“移置”和“错位”, 更带有不同的隐喻意义。如何审视后殖民视角下东西方关系中的“看与被看”、“定义与被定义”的关系, 对于奈保尔这样的流亡学者和作家们来说至关重要, 边缘世界的游走者们被迫游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无奈地处于看与被看的两端主体之外;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聊以慰藉, 但却永无定律。

一游走的奈保尔

奈保尔1932 年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查瓜那斯镇 (Chaguanas) 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 那是一个极具浓郁印度传统文化氛围的穆斯林家庭。1950 年, 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殖民地政府丰厚的奖学金资助下, 奈保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1954 年奈保尔结束在牛津的生活, 来到伦敦开始创作, 那时的奈保尔选择了用文学来反映社会生活 (一种遥远的、记忆中的社会生活) , 主要撰写关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生活的小说, 在其作品中总是蕴含一定的道德主题。

奈保尔这个200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存于后殖民时代, 他的经历和思想性格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奈保尔用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殖民地国家受压抑的历史现实, 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体现着后殖民时代的文化特色。奈保尔在其作品中将逼真的叙事艺术和严正的观察能力相结合, 从奈保尔的作品中读者不仅认识到那些被掩盖的历史, 还看到后殖民时代流亡者和移民者的生存共性。长久移民生活让奈保尔有着很强的归属危机:思想上的分裂和精神上的归依之间的矛盾。在英国, 奈保尔受到的是欧洲传统思想的熏陶, 他接受了欧洲的那种个体价值、正义、自由以及理性主义等观念, 但这些却和他的家庭背景、印度传统的宿命论和消极的生活态度、形而上的哲学理论截然不同。在两种矛盾的世界观和文化观里奈保尔不断地试图寻找着那种所谓的认同和寄托, 道路艰难而曲折。

1962 年, 奈保尔第一次回到印度, 并对自己的国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察。首次登陆孟买, 奈保尔依据童年时对印度的印象, 试图近距离地审视和感受自己与母邦的关系。奈保尔走在孟买的街道上, 他第一次惊奇地发现自己可以不因为人种、不因为肤色区别于千千万万的人群;与此同时奈保尔又深切地感受到, 就是这样一个无异于他人的自己, 每每行走在同胞族裔人群中时, 对于这个国家又好像是一个陌生人, 就像《黑暗之地》中所说的:“种族的相似并不意味着什么”。这个有着深厚欧洲教育背景的印度人, 因为多年生活在海外的经历, 可以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价值观上早已被“置换”了, 根本不可能保持那颗纯正的“印度心”;思想和灵魂的撞击, 让奈保尔在灵魂和人格上根本无法获得对这个族群的真正认同。整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他无奈地承认现实与梦境的差距, 他感受到的是故国的不可企及——那不是地理的距离, 而是精神的隔膜, 他明白那个梦中的印度根本就不存在。对于这次游历, 落寞的奈保尔曾痛苦地写道:“这是一次不应当发生的旅行, 它彻底粉碎了我灵魂归宿的梦想!”族群回归和思想寻根的梦想破灭, 他成了一个印度的“海外浪子”, 英国的“外来者”。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种思想文化, 奈保尔都只是一个地道的“他者”, 他“居无定所”, 他的精神家园永远飘零在旅居国之外, 他的灵魂品格始终流散在母国之外。

“自童年时期我就有两个世界的意识:带有褶皱的大铁皮门之外的世界和自己的家园世界……外面的世界漆黑一团, 我们袖手旁观”, 是奈保尔在获诺贝尔奖时在《两个世界》的演讲中对自我的阐述。而这正体现了奈保尔特殊的文化背景:一个带有纯正印度血统的印度教徒后裔, 却远离传统的印度的文化。他出生于特立尼达、生长于多巴哥, 但这个曾经先是西班牙殖民地、后又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岛国, 并没有将其岛国的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奈保尔接受的是西方文化, 从小受英国式的教育、定居于英国, 可无论经过多少年, 在英国眼中, 奈保尔始终是一个外来者、是一个殖民地者。

奈保尔就像马克斯·韦伯曾形容的那样:“人不可能逃出文化之网,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他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真正心甘情愿“悬挂”在上的“意义之网”, 对母国和祖辈的魂牵梦绕, 本应情不自禁或一往情深, 但他感受到的却是无尽的失望:麻木、落后、贫穷、消极、混乱, 让他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却又无可奈何。多年生活在他国的奈保尔, 来到印度是来寻根、是来印证自己童年之梦的, 他希望看到的是那个富于智慧、拥有道德的文化之邦, 可他的“西方之眼”却让他看到的是带有浓厚殖民意识痕迹的社会行为和各种大大小小愚昧落后的世界。1962 年的印度之旅让奈保尔痛苦无奈地认识到, 殖民统治虽已趋没落, 可无论是非洲、拉美, 还是印度、加勒比, 这些前殖民地国家不仅在政治上模仿前殖民帝国, 甚至在思想观念上也效仿西方主流文化。

奈保尔的作品中曾介绍过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可悲情况:“什么东西只有欧洲人认为是重要的, 才能为本民族所看到和重视;甚至如果没有西方的发现和研究, 这些国家和民族就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奈保尔的成长地加勒比, 那是一个文化苍白、唯借来主义至上的地区:那里没有充足的发展动力、“加勒比文化”只能悬置, 所谓的“文化飞地”逐渐缩小最后消失。印度这个奈保尔祖辈的文化之根, 悠久灿烂的印度文化却在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不断厮杀碰撞之后遍体鳞伤。印度次大陆本是文学作者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而就是这样痼疾充斥的印度文化, 让无数个奈保尔们深恶痛绝。即便放眼非洲, 状况同样不容乐观:长期的殖民文化侵略, 让非洲大陆像一个被文明遗忘的地方, 到处是杀戮、野蛮充斥于那片混沌不堪的大陆。

奈保尔崇尚复杂、痛苦, 甚至有时是矛盾的事实真相。他不愿为自己的母国乃至先辈们辩护, 甚至他抨击那些一切所谓的地方美好化、理想化的说法——无论是对母国印度, 还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奈保尔长期频繁地用尖锐苛刻触笔描绘印度、加勒比海沿岸等国, 特别是关于西印度群岛等问题, 使他一直成为第三世界国家集中批判的对象。

二多角度解读《河湾》的后殖民文学特色

1.奈保尔在《河湾》中的意象体现

文学作品在生动描写、细致表达的基础之上, 深刻揭示人物或事件内在的特点并涉及一切感知物体和品质。在文学作品的整个呈现过程中, 不管这些事物和品质是通过描写、比喻 (引喻, 明喻还是暗喻中的类比媒介) 所表达的, 只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等文学特征, 所构成的已经就是意象组合。故意象就是用来分析文学作品重要的文学用语, 它指代的事物带有作者浓厚的主观情感。奈保尔的《河湾》, 其故事发生在摆脱殖民统治后的非洲, 那是一个正处于艰难的现代化进程的国度, 奈保尔用其独特的文学触笔描写着不断变化的社会形态对千万个像他一样的印度族裔的欧洲人、非洲人以及本土非洲人从思想到生活的巨大影响。主人公兼叙述者萨林姆生长于非洲东海岸, 却始终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非洲人, 因为他的先辈是来自于印度西北部的。萨林姆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所熟悉的印度社会, 来到前途未卜、毫无所知的非洲生活。对于萨林姆来说, 他名义上是一个纯正的穆斯林, 但从小却缺少像家人那样的穆斯林宗教概念。在朋友纳扎努丁要将自己在非洲中部某国家的店铺转让给萨林姆时, 他毫不犹豫并欣然应承、最后历经颠簸驱车来到大河转弯处的城镇。这个新近赢得独立的, 因为长期混乱的内战致使民不聊生的地区, 果然不出萨林姆所料的一片凋敝;尽管这个镇子渐渐恢复了生机, 生意有所好转, 但好景不长——动乱再次爆发, 萨林姆只好无奈地与自己适应并熟悉的社会再一次脱离。他找到已移居到英国的朋友纳扎努丁, 和他的女儿凯瑞莎订下婚约。没多久之后萨林姆回到河湾镇并结束那里的生意, 到伦敦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谁知道就在萨林姆不在家时, 极端主义势力以国家信托公司的名义无情地没收了他赖以生存的店铺;之后又因为被人出卖, 非法拥有象牙的萨林姆被捕, 最后经过千辛万苦萨林姆逃脱了。在小说结尾处, 笔者用细致的触笔详细地描写了萨林姆乘一艘汽船逃离城镇的场景——在黑暗中顺流而下、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身在非洲, 奈保尔却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甚至一切关于印度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奈保尔不以印度人而以英美人为理想读者, 他把英国看成是世界的象征并且不加任何掩饰。奈保尔在整部小说中采用黑暗的意象, 让读者十分自然地想到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所呈现出的非洲, 虽然两部作品问世的时间相差80 年, 但意境如此相似。奈保尔在《河湾》的描述中使用了很多不同的意象——面具、新领地、蚂蚁、水葫芦, 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动荡不安、扑朔迷离的介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世界。作品开始之初, “我”开着那辆标致车神气活现地进入到非洲这个新近独立的国家;小说结束时, “我”仓皇出逃时身边陪伴的唯有水葫芦、白茫茫的蛾子和各种飞虫。

游走在世界边缘的奈保尔用其真诚而深刻的想象, 以他对英语语言及传统的运筹帷幄并驾齐驱, 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游离于不同文明世界里的流浪汉形象。现实和理想、现实和虚幻在他身上异常明显地交织着。作为后殖民作家的典型代表, 奈保尔的文学作品揭示了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状况和文化状况。非洲这个神秘的大陆, 它原有着灿烂辉煌悠久的古文化。然而进入14 世纪以后, 这个古老的大陆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烧杀劫掠。奈保尔用带有震撼力的文字, 在文章中对非洲这个丛林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他用“丛林”这一意象来指非洲, 丛林是“野蛮、蛮荒、落后”的代名词。尖锐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非洲大地满目疮痍, 那仿佛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所留下的遗迹;独立后的非洲社会状况并无多大改观, 殖民文化沉渣再次泛起, 政权不稳、社会动荡、人民麻木残忍无望。就像文章中所说“非洲是个很大很大的地方——丛林足以掩盖屠杀的声音、泥泞的河流和湖泊足以冲走淋漓的鲜血……”, 在奈保尔眼中非洲就是一个独裁专制、相互残杀、贫困落后野蛮的原始丛林。河湾小镇上非洲人生活在丛林中, 但遍布非洲大地的除了黑暗、神秘就是无尽的杀戮。

非洲就像是一个“病孩”, 空旷的丛林小镇上生活的是如费尔迪南一样“空心人”的非洲新人类, 他们对于非洲的未来是混沌的、迷茫的、无知的;而河湾小镇的总统, 那个所谓的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独裁者, 在政治上他就是一个道地的拙劣模仿者, 在他的统治下, 非洲社会的状况每况愈下。建在废墟根基上的非洲, 那些“大人物”想打造的现代化的国度根本只能是空中楼阁。在《河湾》中所描绘的非洲内陆河湾国家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可言, 殖民者对于非洲文化的破坏力是空前绝后的。殖民统治瓦解了非洲大陆的所有文化, 他们造成了殖民地民族文化的沦丧, 极大程度地破坏了那里的社会生产力, 阻碍了非洲文化的发展。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他们却用他们的种族谬论、他们的文字瓦解掏空了非洲人的头脑, 使得非洲人根深蒂固地认为没有了欧洲人, 他们的过去就会被冲刷掉, 这就好像沙滩上渔人的印迹一样。

奈保尔的笔下把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后果描写得淋漓尽致:惠斯曼神父虽然多次只身深入丛林里的村庄, 寻觅仅存的面具以及古老的木刻, 但发现它们存在的时间并不一定很长。惠斯曼神父认为“真正的非洲已奄奄一息, 行将就木”, 他所做的只是在真正的非洲消失之前, 把殖民时代的那些遗物和代表非洲古老文化的物品们归类放于储藏室中, 遗憾的是这些“历史的见证”只能永久地在储藏室中等待腐烂。在奈保尔眼中, “愤怒与黑暗”是非洲人民回应残暴的殖民统治恶果的唯一方式, 似乎只有扎贝斯凭借他的魔法才能出入丛林内外的世界。而奈保尔对于扎贝斯也是用神秘的“妖魔化”“他者”等意象手法来书写。奈保尔用他独特的写作手法, 让我们看到了殖民统治下和殖民统治后非洲有的只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无止境的绝望, 故而主人公萨林姆不断地在故事中哀叹现在的非洲已经没有历史;也让我们透过现实明白了这些国度的文化表面和深层次问题——殖民时代结束后, 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所造成的影响一直无形地存在着。

2.奈保尔在《河湾》中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体现

对于奈保尔的作品《河湾》, 除了用后殖民理论对小说人物进行一一解读外, 还需从小说中所提到的非洲本土女性这一角度进行解读, 这也是奈保尔在文中花费大量笔墨所描写的一个特有群体。

第一, 非洲本土女性被本土男性中心主义所压迫。《河湾》中那个跑腿的女孩常到萨林姆的店里来找墨迪, 墨迪是萨林姆店里具有非洲血统的仆人。有时墨迪和她说话, 有时对她态度粗暴, 有时甚至装作弯腰捡石头的样子准备要把小女孩儿吓走。而弯腰捡石头这一动作本身就是人们用来吓唬并赶跑野狗的。奴隶出身的人最擅长辨认其他奴隶, 也知道如何应付。正如小说所说:“这样的女孩看起来低贱到头了, 不管放到哪一个非洲家庭里, 她的地位都近似于奴隶。”从墨迪对待非洲女孩儿的方式, 我们不难看出非洲本土男性并不把女性当成完全意义上的人来看待。

与此同时, 《河湾》中还体现了一个事实:非洲男性对待非洲女性是可怕的, 他们对待妻子的方式更加骇人听闻。小说中描写仆人墨迪有个妻子, 但他的妻子从未在小说中直接出场或发言, 我们只是通过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知道了这个人物的存在:跑腿的女孩告诉萨林姆说墨迪在镇上的什么地方和人生了个孩子、孩子生病了。萨林姆听到这个消息后, 非常震惊, 似乎觉得被骗了。他想如果墨迪在海边的家里会安分守己, 也不会有什么东西瞒住他。要是墨迪和外面的女人生了孩子, 他都应该知道的。看到这里, 我们不禁感慨, 小说中没有提到名字, 甚至根本就没有直接出场的人物——那个所谓的墨迪的妻子, 多么可怜可悲的一位非洲女性。苦难的女人当孩子重病时她找不到孩子的父亲在哪里;而这并不是她苦难的终点!当墨迪发现萨林姆知道他有个非洲妻子后, 他对萨林姆说:“我会离开她的!恩主, 她简直是动物……我也感到很害臊, 她只是个非洲女人!我会离开她的……”非洲女性再一次被降格为动物, 而这次居然是一位非洲妻子!从这可怕无奈的降格中我们看到父权制对于非洲女性的迫害, 在这个男性社会里女性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可言, 非洲的本土女性长久地过着悲惨黑暗的生活。

除了受白人中心主义的压迫外, 非洲本土女性还深受本土男性中心主义的压迫。即使是在本土非洲男性的眼中非洲女性的地位也是十分低下的, 许多时候非洲女性甚至被降格在动物一类中。对于非洲本土女性而言, “问题集中于这样的一个事实, 她们所斗争的对象是两种压迫的产物……剥削的父权制在殖民政权和本土社会普遍存在着。因此, 女性不得不和本土以及殖民形式的父权统治的双重殖民做斗争”。这就是非洲社会男性中心主义与白人中心主义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说中有一段描写说“在萨林姆到达小镇后不久, 他的朋友马赫士告诉他, 这里的女人你只要开口, 她们随时和你睡:男人可以敲开任何一个女人的门和她睡觉。西奥泰姆是当地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他有三四个家, 分布在小镇上不同地方。自从当上国家托管人后和其他托管人一样, 他又多养了几个女人。在非洲, 有钱人可以包养更多的女人, 妇女等同于商品。”遭受双重压迫的广大非洲本土女性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她们在许多方面需要依赖于男性, 特别是在经济方面。除了经济上的附属依赖外, 缺少文化教育也是造成她们受压迫的根源所在。小说中提到的扎贝思是个来自渔村的商贩, 但她是个文盲, 每次买东西她都从小手提包里掏钱出来付, 她不是对银行不信任, 而是她根本不了解什么是银行、银行是做什么的。作为一名商贩, 不知道如何使用银行, 这看起来有些讽刺, 可这并不是她的错, 没有机会受教育的她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知识。奈保尔还在《河湾》中写道:当萨林姆为费尔迪南送别的时候, 他们被一个穿着长长的非洲棉裙的妇女拦住, 她拿着费尔迪南的汽船票 (一张是船票, 一张是餐票) 打量, 明明把船票给拿反了, 却一边认真地看、一边还皱着眉头;在费尔迪南称呼她“公民”后, 妇女紧锁的眉头松开了、露出了微笑。这位非洲妇女的行为让人多么痛心!不识字的女公职人员假装检查票只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她为“公民”, 以显示对她的尊重, 多么可悲……

第二, 非洲本土女性被白人中心主义的压迫。女性通常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价值、民族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的, 与此同时女性也是最能展现美与善良的化身的。而奈保尔的《河湾》中所描绘的非洲本土女性身上却似乎看不见任何美与善良和平的踪迹, 她们慵懒丑陋、缺乏活力, 却拥有浓郁的异域性和魔幻色彩。《河湾》中所有提到的非洲本土女性中, 我们知道名字的只有女商人扎贝思, 她是萨林姆商店的常客之一。奈保尔在小说开始之初, 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萨林姆看到这个气味很浓、很难闻的女商人, 心想她可能是来自某个渔村的, 可仔细观察后发现扎贝思部落里其他人的气味好像不同于她, 甚至有时候非洲本地人都能感觉到她身上特有的异味儿。当客人们走进萨林姆的店里的时候, 如果扎贝思在, 客人们就会皱起鼻子、有时甚至干脆走开。故事中的扎贝思不光是个商人, 她还是个小有名气的魔法师, 可有意思的是别的女人用各种香水吸引人, 扎贝思却用防护油来驱赶别人、警告别人, 因为她身上的那股独特气味就好像是她的防护油。奈保尔用其幽默的文学触笔让我们知道其实我们唯一知道名字的非洲女人却是一个浑身恶臭、无法让人接近的女人, 通过他的笔端我们看到不光是扎贝思, 好像包括其他非洲女性在内也都是丑陋、瘦弱、缺乏活力的形象。斯皮瓦克将第三世界妇女称之为“属下的属下”, 非洲本土女性毋庸置疑地属于这个范畴。

失去女性特征的非洲女性自然也失去了女性的美丽, 奈保尔竭力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美丽而又迷人的西方女性与丑陋的非洲本土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河湾》中的女性角色相对较少, 但当我们聚焦在奈保尔笔下的这些女性角色身上时会发现“消隐于历史之中”的非洲女性:大河上划独木舟的女孩瘦骨嶙峋;给墨迪跑腿的小女孩儿身体瘦弱, 或许是周而复始辛苦的劳作、粗劣的食物磨掉了小女孩儿一切女性的特征, 她的头像是秃头一样, 这些使她看起来不男不女, 有时简直就是一个小男孩儿。而当奈保尔在描写在新领地举办的晚会上, 萨林姆与白人雷蒙德的妻子耶苇特相识的场景时, 他写道:萨林姆一眼就被耶苇特所吸引!萨林姆不止一次地注意到耶苇特那双赤裸的雪白的双脚和皎白的纤手;她居然没有穿鞋, 脚露在外面, 白皙而美丽;在黑色裤子的衬托下, 她的一双脚显得如此美丽、如此白皙;耶苇特的手搭在右边的大腿上, 白白的……事实上, 在奈保尔眼中真正吸引萨林姆的并不仅仅是耶苇特的躯体, 还有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迷人的西方文化。小说中的“白色”象征着白人社会以及这个社会赋予白人的一切特权, 耶苇特这个白人妇女, 正是她背后有的那种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强大支撑在萨林姆心中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同时小说中被丑化的非洲本土女性和被美化的欧洲白人女性既体现了非洲女性生活条件的恶劣, 也体现了白人中心主义对非洲国家的持续影响。

小说中对非洲本土女性的描述让读者看到, 非洲很多国家虽然已经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 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对前宗主国的依附关系。本土女性由于性别和种族等诸多原因受到白人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双重权力的压迫, 她们被迫双重边缘化, 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这也是奈保尔成功的创作《河湾》的另一文学特色。

3.《河湾》是第三世界后殖民家园的寓言

《河湾》不仅是后殖民政权的象征, 也是第三世界后殖民家园的寓言。詹明信曾说过:“第三世界的文本, 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 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象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殖民主义时代结束了, 虽然第三世界大部分地区获得了独立, 可后殖民背景下的帝国政治影响仍然存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的操纵依然在进行, 第三世界国家仍处于动荡不安的恶劣处境之中。奈保尔的小说《河湾》具有隐喻和现实两个层面的意义。尽管奈保尔没有在小说中明确指出河湾镇所在国家的名称, 他是为了用其代表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写作手法, 来突出它们正处于在现在与历史之间做出选择的尴尬境地。家园的权力和前途是什么, 亚非拉等后殖民国家仍无法独立自主地轻松回答, 潜在的霸权始终悬置在亚非拉等后殖民国家的上空。如果现实层面的意义让故事的讲述获得一定程度的真实感和沧桑感的话, 那么在隐喻层面上, 小说就是用非洲作为一个类比点, 来象征世界范围内西方殖民秩序的瓦解崩溃及后果。

三结论

文化身份的无法认同和精神灵魂家园破碎无根的状况, 是众多流散学者作家的悲剧所在。从一个层面上来说他们无所归依、流散在思想和精神家园之外;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游离在二者之外的背景经历赋予了他们进步和超越的特质。就像奈保尔说的:“他们都是无家园的世界主义者, 他们必然在同样的深度上拥抱和理解其母国和他者, 因此必将超越两者的差异和歧见, 在相互碰撞的文化和价值中找到共性。”所以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某个流派或某个民族、主义的代表, 他仅仅是一位传统型的小说大师, 他的经历是对后殖民背景下漂泊流亡心理和流散现象的有力证明。奈保尔是被东西方文化割裂、造就和重塑的人, 是这个时代“后殖民文化特色”的代表人物。他把纯小说创作与非小说的旅行游历文学创作集于一身, 其早期的作品体现现实主义的文学特色;随着奈保尔本人对历史和政治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他作品逐渐呈现理想与现实、虚构与写实相结合的特点, 尤其是其后期作品, 越来越把游记体打造成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 不断揭露殖民者的罪恶和后殖民国家的问题所在。故作品中非小说倾向越来越明显, 写作手法逐渐呈现分散的无中心状态, 描写点从散文、游记逐步涉猎到历史、政治等诸多方面, 奈保尔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来为自己的作品寻求更为充分自由的表达空间, 从而体现自己内心的挣扎及对世事的不满和对无奈人生的深度思考。或许正是奈保尔这种独一无二的无范本的创新, 才让其作品思想、意义更为深刻, 那种残酷幽默、冷峻讽刺的刻画手法, 更让读者记忆犹新, 感触颇深。

参考文献

[1]〔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 (杨乃乔等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 白面具 (万冰译) [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3]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

[4]任一民.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6]〔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

[7]纳丁·戈迪默、西默·希尼、君特·格拉斯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四人谈[J].天涯, 2002 (3)

[8]高照成、黄晖.奈保尔创作思想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歧义 篇9

歧义 (ambiguity) 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也存在于英语中。在英语的运用中, 除了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结构歧义之外, 还有一种更微妙、普遍的歧义现象。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可以同时被听者或者读者感知, 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自动消歧;而对语用歧义的理解, 则需要受话人具备相应的语用知识, 经过语用推导, 弄清发话人的意图。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 阐明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在人们日常会话中的应用, 以及对会话含义的理解, 避免语用歧义而成功进行交际。

二、什么是语用歧义

语用歧义的定义, 学界历来争议颇多、意见不一。语用歧义与语用学有密切的联系, 必须在语用学范围内进行研究。英国语言学家Leech认为,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交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研究话语在语境中获得的意义。他提出的语用假设中有一条是这样的: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or logical form) of a sentence is distinct from its interpretation. (Leech 1983) 意即:句子的语义代表 (或逻辑形式) 不同于其语用解释。换句话说, 话语的语用解释就是实际传递的信息往往与句子本身的命题意义不完全相同, 有时甚至完全不同。句子意义来自语言系统内部, 是句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总和。话语的意义是语境及各种语言外因素作用于句子意义之后的产物, 它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比句子意义要丰富得多。有的词和句子在不同的场合用, 就不是同一个意思。比如:“She is so beautiful!”“Beautiful?”在不同语境里表达不同的意义施事行为用意 (illocutionary force, 又称言外之意) 。奥斯汀 (J.C.Austin) 在《论言有所为》 (1962) 一书中指出, 任何话语都具有施事行为用意。例如:Close the door.它实际上是一个歧义句。这里除了句子本身所表达的命题意义之外, 在相应的语境条件下, 还可能隐含有下列施事行为用意:

(i) 命令:You must close the door.

(ii) 指责:Why not close the door.

(iii) 威胁:If you do not close the door, I will beat you.

(iv) 警告:I will catch a cold if you do not close the door.

(v) 请求:Please close the door.

在语言交际中, 类似以上的情况很多。

三、语用歧义的产生根源

语用歧义产生的根源, 归根到底, 是用一个命题话语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施事行为用意, 有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歧义, 有修辞手法引起的语用歧义, 等等。由于语言是信息载体和思想交流工具, 不但有句法和语义信息, 还能够携带语用、社会、文化等内容, 加之语用者的交际方式、社会背景、文化水准不同, 必然会产生一些交际上的语用歧义。因此, 如何准确地对话语做出语用解释, 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施事行为用意,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便成了语用者的首要任务。笔者在此着重分析如何避免由会话含义引起的语用歧义。

在言语交际中, 句子本身的意义和说话人使用这个句子表达的实际意义有时是不同的, 这个实际表达的意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话含义 (implication) 。会话含义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 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 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那么人们如何得知话语者的言外之意呢?

说到言外之意, 即语用学上的“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就必须提到Grice的合作原则。1957年, 哲学家Grice提出meaning-nn的概念, 他认为meaning-nn (nonnatural meaning) 的特征是:

S meant-nn z by uttering U if and only if:

(i) S intended U to cause some effort Z in recipient H

(ii) S intended (i) to be achieved simply by H recognizing that intended (i)

S-speaker, H-hearer, Uttering U-Sentence, Z-Some belief or volition invoked in H.

后来Grice对meaning-nn的理论做了补充和修改, 在此基础上于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的概念, 将其表达为:make your contribution such as is required,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 (Levinson 1983) 他认为合作原则是指导人们进行谈话的一套原则, 包括以下四条准则和一些次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try to make your contribution one that is true, specially,

(i) 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

(ii) do not say that for which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

The maxim of Quantity:

(i) 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s of the exchange,

(ii) do not make your contribution move informative than is required.

The maxim of Relevance:make your contribution relevant.

The maxim of Manner:should be perspicuous, and specifically:

(i) avoid obscurity; (ii) avoid ambiguity; (iii) be brief; (iv) be orderly.

这些原则要求人们说话诚实、相关、清楚, 含有足够的信息。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合下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谈话的。有时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为了使谈话达到某种效果, 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这时, 就要越过说话者表面的话语意义, 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避免歧义的产生, 从而使自己顺利地谈话、成功地交际。这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

Husband:That’s the phone.

Wife:I’m in the bathroom.

Husband:Okay.

从表面上看, 这三句话是完全无关的, 但丈夫和妻子之间仍沟通得很顺利。妻子首先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原则, 她并非只想告诉丈夫她在洗澡这件事, 而是另有他意, 即拒绝接电话, 丈夫理解到了这层意思, 说“Okay”, 他并非对妻子在洗澡这一事实“Okay”, 而是承诺去接电话。还有一个例子:孩子们要吃零食, 母亲同意由父亲去买, 但她讲了这样一句话:“But I Veto C-H-O-C-O-L-A-T-E.”在这句话中, 母亲用了一个不常用的拉丁词, 又把chocolate用拼写的方式列出来, 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原则。除了父亲之外, 孩子们显然听不懂, 而母亲不给孩子们吃巧克力的目的达到了。

仅有合作原则还不能完全解释人们的谈话行为。合作原则解释了会话原则的产生, 但没有说明为什么人们常常不直接说出他们想表达的意思, 由此“礼貌原则”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应运而生。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礼貌原则, Leech又总结出了6条准则和12条此则, 通常礼貌原则被表述为“尽量用礼貌的表述”。礼貌原则在谈话中所起的作用比合作原则还重要, 因为它使人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有效补充, 更全面地解释了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如:

A:Would you go with me to buy a dress?

B:I think Rose has a better taste than I do.

B违反了量的原则和关系原则, 她用转移视线的方法为自己脱身, 遵守了礼貌准则中的同意次则 (agreement maxim) , 即尽量减少与别人的分歧, 尽量增大与别人的共同点。

共知性会话含义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接电话例子中, 丈夫和妻子的共知信息是在洗澡间不能接电话;在吃零食那个例子中, 谈话双方的共知信息是两人都知道拉丁词Veto表示“反对”, C-H-O-C-O-L-A-T-E是巧克力。

总之, Grice的“合作原则”与Leech的“礼貌原则”可以使说话者清楚讲话者的意图而不伤害对方, 而且可以推断出对方的言外之意, 避免歧义, 使得交际顺利进行。

摘要: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语用歧义的含义, 分析了语用歧义产生的根源, 并分析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有效避免语用歧义成功进行交际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语用歧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Leech G.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1983.

[2]Stephen C.Levinson.Pragma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4]戴炜栋等.简明语言学教程 (修订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5]陈光伟.英语语用歧义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1997 (10) .

从范畴角度解读“我想XX” 篇10

一、范畴理论与“想”的语义范畴

世界是广大而又复杂的,为了认识世界,人类必须合理的对各种事物进行分类和定位。然而,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而其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就已经开始对范畴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于“游戏”一例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在此基础之上,Berlin和Kay通过对于语言中的颜色词汇,Rosch对于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论证了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是该范畴的代表,为该范畴的原型,而其他非原型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范畴成员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体。

对于一个范畴的成员,人们通过完形原则对其进行感知,其中最明显,最显著,首先其完形意象被人类掌握和记忆,使用频率最高的事物属于基本范畴,其具有最大相似性和完整易辨性,在数量上也占据巨大优势。与此同时,范畴等级中还包括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其中,上义范畴包含了下级范畴成员,并且突出了所有成员的共同属性,而下属范畴是基本范畴下的进一步深入和区分。

在“我想XX”这一句式中,我们首先通过查阅《新华字典》对于“想”进行范畴的下义区分,以获得“想”一词下的基本范畴含义和下属范畴含义:1.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2.思考,思索。3.希望,想要。4.料想,猜想。5.想象。6.好像,如同。7.怀念,回想。由此可见,“想”一词的基本范畴含义为想念,怀想,羡慕,而其他含义为“想”的下属范畴含义。

二、“VV”与“V一V”的语用学探讨

汉语中,单音节动词叠用,常会表现为“VV”或者“V一V”的形式,虽然其内部构造不同,但是他们在很多句子里可以互换。在可以互换这点上,可以说“VV”从“V一V”中来,“VV”是“V一V”的变体(萧国政、李汛1988)。邢福义(2002)也认为,通过句法格局和语义关系的考察,知道“V一V”同“VV”之间确实存在若干不同之处。但是,从全局来看,两者的细微差异主要还是表现为在说话口气上有着不同的语用价值。

蒋湘平对于“VV”和“V一V”进行了语用差异的探索,通过语料统计,认为“VV”出现在命令、请求、祈使、建议、陈述、责备六种言语行为中。经过对“V一V”在五大基本言语行为中出现次数的分析,“V一V”也可以出现在陈述这一断言行为句中,其含义为,说话人提出某一命题,相信其真实性,并且通过言语行为对其真实性承担责任。

在本文所探讨的“静静”与“静一静”这一点上,根据上述作者观点,其语用功能在于陈述命题,因此,“VV”与“V一V”基本可以互换,差异主要是口气上有所不同。

三、姓名用字的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根据钱进对于姓名用字和性别差异的统计分析,本文对于网络流行语“我想XX”中所出现的可作为名字的动词或其谐音词进行分析,其中,女性名字中“静”的出现次数为472,“婷”为360,“琳”为98,“雯”为69;相比较而言,男性名字中“静”的出现次数为37,“婷”为1,“琳”为7,“雯”为0。

由此可以看出,男性名字和女性名字在选字上的区别非常大,其在性别领域中有非常明显的标记,男女人名用字频率呈负相关,即女性人名用字频率越高,男性相应用字频率越低,因此,男性人名和女性人名的差异非常显著。

四、范畴理论对于“我想XX”的解析

原型理论认为,在人类大脑对于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原则:1.认知经济性原则;2.感知世界结构原则。认知经济性原则即以最小认知努力和资源获取信息最大化,这样人们不需要对于单个事物进行独立记忆,只是将其划归为某一个范畴中属性相近的成员。而感知世界结构原则则认为,世界的结构是彼此相关联的,人们依靠关联结构形成以及组织范畴。

“我想XX”一例中,“想”的基本范畴含义为其本意:想念、怀念、羡慕,其他含义为其下属范畴。从认知经济性原则来看,人们最小的认知努力即为理解“想”为“想念”的含义,而从感知世界结构原则来看,“想”的其他含义都为“想念”的关联含义而来。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范畴理论使得人们对于“想”的意义理解趋近于“想念”,其他意义需要人们做出认知努力之后才能得出。

通过对于“V一V”和“VV”的解析,其两者意义基本在语用上属于陈述功能,两者基本可以互换,因此“静一静”和“静静”等词在口气上稍微有一些差距,大体意义是基本一致的。再从姓名性别差异统计来看,“VV”结构中“V”词和其谐音词出现在女性用字和男性用字中的差距成负相关,女性名字中“V”和谐音词出现的越多,男性名字中该词出现的频率就越小。

再通过认知经济性来看,因为“想”一词的基本范畴含义为“想念”,其后的词义理解应为想念人、事物等。因为“静静”、“琳琳”等作为非常典型的女性名字,人们不需要做过多的认知努力就可以知道“我想静静”是指“我想一个叫静静的女性”;而“希望、想要”作为“想”中基本范畴含义“想念”的下属范畴含义,需要人们做出一些认知努力才能得出这个意思,同时,需要进行认知努力才能得出“XX”是“V一V”的“VV”形式,而并非女性名字,所以“静(一)静”、“停(一)停”、“淋(一)淋”、“闻(一)闻”需要人们做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才能够不会认为其是女性名字“静静”、“婷婷”、“琳琳”、“雯雯”的。

《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篇11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3];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5];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文本解读角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由选文、学情、价值取向交互影响着的多元机制。在《再别康桥》“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两种课例的对比关照下,基于二者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侧重点,需要凸显出二者从不同解读角度所呈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彰显人文是‘非知识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6]。因此应力求将文学理论融合到张扬学生的自我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实现自我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立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并聚焦于文本艺术性的表达,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语文特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2]韦丽.离歌一曲笙箫意 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J].语文建设,2012(4):27.

[3]郑逸农,周晓天.《荷塘月色》“非指示性”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11):31-33.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5]郑逸农.对“泛语文课”的严峻现实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兼答杨先武老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3(6):28.

[6]金心红,徐学福.彰显人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43.

解读高考对玻尔理论的考查角度 篇12

1. 考查氢原子的总能量E、电子的动能Ek、电势能Ep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规律

讨论氢原子能级时, 由于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很多, 可认为原子核是静止的, 电子绕核做高速运转。原子中的电子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时, 对应着这些状态的电子便具有不同的能量值。氢原子的总能量E就是原子核与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E, 和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Ek之和。

根据玻尔理论, 在氢原子中, 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引力作用下沿圆轨道绕核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e2/r2=υ2/r, 解得则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Ek=mυ2/2=ke2/2r。

而电子在各可能圆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时所具有的电势能Ep, 可根据经典电磁理论计算, 取无穷远处电势能为0, 则Ep--ke2/r。因此氢原子能量:E-Ek+Ep--ke2/2r。可见电子在可能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时, r增大, 则Ek减小, Ep增大、E增大;反之, r减小, 则Ek增大, Ep减小, E减小。

例1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状态时的能量值, 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o, 氢原子的电子从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

A.氢原子能量减小, 电子动能增加

B.氢原子能量增加, 电子动能增加

C.氢原子能量减小, 电子动能减小

D.氢原子能量增加, 电子动能减小

解析:氢原子的电子从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 即半径r减小。由Ek=ke2/2r可知电子动能增加, 由E=-ke2/2r可知,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正确答案为A。

2. 考查原子的跃迁假设hv-Em-Ep

当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时, 满足公式hv=Em-Ek, 也就是说, 原子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不是任意的, 一定等于原子产生跃迁的2个能级间的能量差。

例2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 变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 V,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 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40.8eV B.43.2eV C.51.0eV D.54.4eV

解析:因为E2-E1=40.8eV, 所以具有40.8eV能量的光子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跃迁到E2能级上, 即可排除选项A;同理, 因为E4-E1=51.OeV, 可排除选项C;对于选项D, 因为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54.4eV, 它能吸收能量为54.4eV的光子而刚好发生电离, 故也不能选D。氦离子没有哪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刚好等于43.2eV, 故不能吸收43.2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 答案应选B。

值得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只有当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时, 须满足公式hv=Em-Ek, 而对于光子与原子作用使原子电离, 或实物粒子与原子作用而使原子激发的情况就不受此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旦电离, 原子的结构就被破坏, 因而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实物粒子与原子碰撞时, 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 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原子的某两定态间的能量之差, 都可能使原子受激发而产生能级跃迁, 但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仍不是任意的, 一定等于原子产生跃迁的2个能级间的能量差。

例3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10.2eV的光子照射B.用lleV的光子照射

C.用14eV的光子照射D.用lleV的电子碰撞

解析:对于该题由以上分析可知:10.2eV的光子能被吸收, 而lleV的光子不能被吸收。对于14eV的光子, 其能量大于氢原子的电离能 (13.6eV) 可以使氢原子电离, 使电子脱离核的束缚, 成为自由电子, 而不受跃迁条件限制, 且自由电子动能为0.4e V。而电子为实物粒子, 它的能量大于氢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的能量差, 可部分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激发。因而正确答案为A、C、D。

3. 考查一群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 可能产生的谱线的条数

例4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 可能产生的谱线有___________条。

上一篇:流动性能下一篇:中职英语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