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挖掘

2024-05-17

多角度挖掘(精选4篇)

多角度挖掘 篇1

●中小学德育要把握好适应性要求与超越性追求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敢于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关系。

●根据道德哲学,我们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正当、不当、应当”三个层次。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弊端是混淆了培养“他律”道德和培养“自律”道德的区别,缺乏层次性。

[人物简介]

马兰霞,女,1951年9月出生,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1969年赴黑龙江省插队,1970年起参加教育工作,曾在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地的中小学工作。近十年,在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任职。2008年9月起,在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曾被评为上海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在2004年《上海教育》开展的名师评选中被评为“十大年度教育人物”。

我对研究案例萌发兴趣,是基于对现状的考察。一方面新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但这些教育理论却被一线教师所冷落;另一方面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困惑层出不穷,而抽象概括的公共教育理论无法回答丰富具体的实践问题。我在困惑中寻觅,终于找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育案例研究。案例还原了教育的情景性、复杂性特点,比起抽象的教育理论更加接近教育实践的本质。很多案例看似细小,却包含着深奥的哲学命题。这样的研究对于中小学德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在适应性和超越性之间,探索德育的合理性

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后,在道德价值标准上发生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许多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感到困惑。某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学校给学生寝室装电话机,每个寝室有六名学生,每个学生有一张小桌子,为了整齐,电话机都放在最靠门口的那张桌子上。这样一路装过去都没问题,唯独有一名女生,看到电话机放在自己的小桌子上,不由分说地把电话机搬到地上。她说:“为什么不跟我商量就占用我的桌子?”这件事让很多人都感到这个学生太自私。虽然经过教育,这位学生最终还是同意把电话机放在自己桌子上,但是这件事在大家心里留下阴影,在推荐优秀毕业生时她差点因此而落选。

这个案例引起我的思考:这名学生的表现是自私吗?在触及到学生个人利益的时候,不与之商量,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放弃个人利益,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思想好坏的标准,这是否合理呢?我认为承认不承认、尊重不尊重学生个人权益,这可能是现代德育观和传统德育观的分水岭。因为,承认和尊重个人权益,是市场经济伦理的要求,只承认“大公”,不承认个人合法权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伦理观念。从我国特有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大公无私”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德育的主旋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普遍地推行“大公无私”已经无法适应时代要求,但同时它又是社会前进必然要追求的道德理想。正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形,加上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才使我们德育经常陷入一种迷惑状态。

是不是我们在德育中教给学生的东西越“高尚”,就越好呢?不一定。什么样的德育内容是好的?我们要看这种内容是否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是否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公无私、集体主义,是建立在否定个人利益、淹没个人权益意识基础上的,是与鼓励个人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市场经济伦理不相符合的,因而是落后的道德观念。只有建立在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基础之上的大公无私、集体主义,才是真正闪耀人性光辉的理想道德。

德育既要适应现实,又要有超越性品格。培养学生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意识,是德育的适应性要求;提倡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德育的超越性追求。在当代,中小学德育要把握好适应性要求与超越性追求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敢于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关系。

二、在“应当”和“不当”之间探求道德教育的层次性

与德育观念的合理性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德育的层次性问题。根据道德哲学,我们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正当、不当、应当”三个层次。现代道德哲学追求权利与义务、责任的统一和对等。据此,我们把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未能履行责任的行为,谓之“不当”;把履行了所承担的职责,使权利与义务达到对等的行为,称之为“正当”;把所尽义务超越了享有的权利,即“奉献大于索取”或“无私奉献”的行为,称之为符合理想道德境界的“应当”境界。

有一个例子:4名学生做值日,2名男生溜了,剩下2名女生。那2名女生按照“每人扫一组”的分工,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了。第二天,班主任发现因为值日生没完成任务,教室的卫生评分被扣,于是,对逃避值日的2名男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处罚。2名女生因为没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事后,2名女生对那2名男生说:“和你们分在一组真倒霉!下回你们逃跑,我们也逃跑。”班主任批评2名女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她们的觉悟,但是,结果适得其反。类似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并不鲜见。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我们的德育缺乏层次性,混淆了培养他律道德和培养自律道德的区别。

从“不当”到“正当”的“纠偏”过程,是一个培养他律道德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诉诸权威的威慑力量。对于2名男生逃避值日的行为,依靠权威的力量,迫使其接受一定的道德准则,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纠正其道德错误,是可以奏效的。2名女生的行为属于“正当”层次,引导她们从“正当”提高到“应当”境界,是一个发展自律道德的过程。这一层次的德育关键在于启发自愿。如果仍诉诸权威力量,那么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三、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探求德育的价值性

“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句生动的比喻曾经激励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经济发展之路。那么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班级管理上来呢?是不是只要能够管住学生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策略呢?有位班主任为了迅速控制班级,发明了在班级安插“眼线”的做法,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我抓住这个案例,研究了教育策略与教育效果的关系。教育策略既有显性效果,也有隐性效果;既有即时效果,也有长远效果。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即时效果和长远效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安插“眼线”的显性效果是好的,但隐性效果是学生防范心理增强,班级凝聚力消解。即时效果是班主任不在,学生也不敢乱说乱动,但长远效果是“眼线”学生在长期角色扮演中会形成阴暗心理和不良人格。

那么正确的教育策略究竟应当具备哪些特征?我认为正确的教育策略的特性应当具备五个特性:合目的性,即能够解决问题;合情境性,即能够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合规律性,即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合伦理性,即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一致性;合价值性,即具有育人价值。一个教育策略只有符合了前面四个特性,它才具有正向的教育价值。用这五个特性来衡量安插“眼线”的方法。它符合目的性,因为它确实能帮助教师达到了遥控班级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的都是中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没有使用的,因为小学生虽然爱打“小报告”,却不具备“保密的素质”,所以这个方法只能在中学生中使用,也合情境性。这种方法显然不符合规律性,因为一个班级要达到“班主任在和不在一个样”,就是要达到班级自我管理,这需要经过班集体建设的过程,通过培养班级骨干,营造班级正确舆论,形成良好班风,从而使班级达到“自律”。用安插“眼线”的方法,只能永远使班级处在“他律”状态。这显然也不符合伦理性。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学生变成自己的助手,而安插“眼线”的方法是把大多数学生变成了自己的对手。经过分析,安插“眼线”的方法产生的负面价值很可能超过正面价值,所以也就不符合价值性。

摘要:中小学德育要把握好适应性要求与超越性追求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敢于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关系。根据道德哲学,我们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正当、不当、应当”三个层次。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弊端是混淆了培养“他律”道德和培养“自律”道德的区别,缺乏层次性。

多角度挖掘 篇2

一、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1 动直线y-1=k (x-2) 与圆 (x-1) 2+ (y+1) 2=6恒相交 (k∈R) .

分析 动直线y-1=k (x-2) 恒过定点A (2, 1) .

又 ∵ (2-1) 2+ (1+1) 2=5<6,

∴定点A (2, 1) 在圆 (x-1) 2+ (y+1) 2=6的内部, 故动直线y-1=k (x-2) 与圆 (x-1) 2+ (y+1) 2=6恒相交.以变与不变来找到突破口, 为解题铺平道路.

二、从等式与等式的关系理解等式

例2 已知x1为方程2x+x-2=0的根, 而x2为方程log2x+x-2=0的根, 那么, x1+x2=____.

分析 两个方程结构相近, 只有2x, log2x不同, 而且它们是一对互为反函数.

解 首先把一个方程结构变形log2x=2-x, 令两个函数y=log2x, y=2-x, 如果方程log2x=2-x有解的话, 则两个函数y=log2x, y=2-x图像就应该有交点A (x1, y1) , 同样方程2x=2-x有解的话, 则两个函数y=2x, y=2-x图像就应该有交点B (x2, y2) 如图:

显然A (x1, y1) , B (x2, y2) 关于y=x对称, 又直线y=2-x与直线y=x的交点

undefined

的点C (1, 1) , 由图可知, 点C为A, B的中点, , 所以x1+x2=2.

反思 当弄清题目条件中两个等式与等式的关系后, 以此为依托, 结合图形, 深入思考, 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三、从全等与恒等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3 已知函数y=f (x) 为一次函数, 并且f[f (x) ]=4x+3, 求f (x) 的解析式.

解 设f (x) =ax+b (a≠0) , 则

f (ax+b) =a (ax+b) +b=a2x+ab+b=4x+3.

又 ∵f[f (x) ]=4x+3对于定义域中每个x都成立,

undefined

或者

undefined

即f (x) =2x+1或者f (x) =-2x-3.

反思 当弄清题目条件f[f (x) ]=4x+3对于定义域中每个x都成立, a2x+ab+b=4x+3, 即两个式子全等或者恒等, 则式子的对应系数都相等.除了式子的对应系数都相等的方法外, 还可以代两个数值之后解出a, b的值, 之后再进行检验.

四、从方程组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4 已知函数y=f (x) 满足undefined, 求f (x) 的解析式.

解 ∵等式undefined

把x换成undefined, 即undefined

把上下两个式子看成关于f (x) 与undefined两个元的方程组, 3①+②之后解出f (x) 的解析式,

即undefined, 故undefined

反思 根据题目条件undefined, 能够拆分或者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和条件组合成方程组, 再利用整体的思想解方程组, 以此达到我们解题的目的.

五、从函数的角度理解等式

例5 设x, y为实数, 并且满足下面的两个式子

undefined

求x+y.

分析 原方程组可以化为

undefined

结合以上结构, 令函数f (t) =t3+2010t, 所以f (1-y) =f (x-1) , 因为f (t) =t3+2010t在定义域 (-∞, +∞)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1-y=x-1, 即x+y=2.

反思 结合题目条件中两个式子:

undefined

从中提炼出一个三次函数f (t) =t3+2010t, 之后结合函数f (t) =t3+2010t的单调性的特点, x与y为单值对应函数, 故如果有相同的函数值就有相同的自变量, 所以x+y=2.正所谓:思路犹如神来之笔, 结果当然水到渠成.

还可以从不等式的角度、等式的特殊性、等式的和谐性等方面理解等式.

多角度挖掘 篇3

我认为课文的作用无外乎两个:首先, 它是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一个抓手, 其次, 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第一个作用是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思考“传达了什么”的问题;第二个作用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考“如何传达”的问题。目前, 课文作为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材料的作用应该说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我们很多时候上新课, 其实就是单纯地在思考如何把文章的主题、思想、内涵更充分地挖掘出来, 课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为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材料。老师上课更注重作者在文中传达了什么, 而忽视作者是如何传达的。这种构建新课的思维对小学、初中等低年级学生可能比较适合, 但对已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高中生来说, 这种要求是不是太低了呢?课文是理解的材料, 传达的思想固然重要, 但对急需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高中生来说, 如何表达似乎更为重要, 而“如何传达”这种更高级的能力需求却没有得到老师应有的重视, 以致经典课文作为学生写作范文的价值被忽略了, 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一大损失。因此, 课文的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 经典课文作为学生写作范文的价值没有充分实现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要充分重视其自身的范文价值。

除此之外, 教情、学情、考情也都迫切需要充分实现经典课文的写作范文价值。从学生层面来说, 高中生理解能力较强, 可表达能力却急需提高, 这不仅仅表现为“我理解了意思, 可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 更表现为学生高考作文水平多年的止步不前。江苏省近三年高考作文都在四十五六分, 变化幅度不超过1分即为明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核心编委黄厚江老师曾明确提出我们应该重视课文的作用, 我想这里就包含了课文的范文价值。从教学实情上来说, 现在高中课本中的现代文基本不教, 很多老师就是从上了也不考这种阅读角度出发的。上了也不考指的就是课本中现代文在考试中绝不可能原文出现, 很多老师就片面地把课文看成是阅读材料, 而完全忽略课文的范文价值。即使是课本中的经典古文, 也只是从理解意思的角度出发 (积累古文知识) , 却完全忽略了古文的作文范文价值 (当然这种范文价值指的是写作技巧的范文价值, 而不是要求学生学写古文) 。如果这样, 高中课本的价值何在, 这是完全忽略课文范文价值再好不过的说明。从考试情况上来看就更为明显了, 高中阶段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中考作文一般是50分, 而高考作文是70分, 中考阅读是72分, 而高考阅读一般是60分, 导向异常明显: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得到重视。

再从教学现状来看, 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基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无序作文教学, 每次只是出个题目让学生写, 布置的题目没有针对性, 训练没有针对性, 毫无疑问, 这种方式的作文没有任何好处。第二种是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 这种方式虽然针对性较强, 但训练时间较集中, 且教学多为单纯的理论指导, 学生缺少有价值的范文, 属突击式强化。作文水平不是靠突击能提高的。第三种形式就是本文所提到的把作文训练内化在平常的教学行为当中。在注重阅读的同时, 更多地从作文范文的角度解读课文, 既克服了无积累突击提高的弊端, 又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极为优秀的写作范例, 抓作文在平常也符合学生实际, 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譬如选修的《唐宋八大家散文》、《现代散文阅读》、《史记选读》, 必修当中像《拿来主义》这样的经典课文, 不仅是阅读材料, 更是绝好的学生写作范文。课文本来就是各个时代最经典的作品的集合, 具有无可比拟的示范作用, 这种示范效应客观地存在于学生当中却没有被老师充分发掘。另外, 从写作角度来解读课文, 在课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其实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进行阅读实践, 是另一种阅读方式, 是对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强化。我们姑且称之为以写促读, 它也许不失为阅读教学的另一种有益尝试。

多角度挖掘 篇4

期货市场的主要作用可概括如下:提供分散、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有效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利用期货价格信号,组织安排现货生产;拓展现货销售和采购渠道;促使企业关注产品质量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企业争夺国际定价权,提高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而其由收盘价等数据形成的时间序列,即金融时间序列即是其规律特征的真实体现。

金融时间序列挖掘方法主要包括:关联分析、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相似性查找、异常检测等。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监控可疑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数据中存在的,包含丰富属性信息的表和关系,数据量巨大,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联规则。充分发现这些关联规则,可以用于反洗钱工作中的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等,为有效开展可疑金融交易识别提供有益参考。

1.2 识别市场操纵行为

通过分析市场操作行为序列识别市场操纵行为在数据挖掘的框架下成为了可能。

1.3 金融市场特征分析

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可通过数据挖掘显现,主要为潜在的规律和投资者感兴趣的模式,在多序列中找到有相似波动规律的时间序列等。

1.4 上市公司分析

从大量的金融数据中挖掘规律及潜在的联系,使用户可以对公司之间的相似关系有较深的了解,从而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1.5 特殊投资机会发掘

异常的存在极可能影响到后续产生的数据,从而导致一波异常数据的发生,并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数据的趋势。而异常数据往往涵盖了重要的有价值的投资信息。

2 辩证角度下期货市场数据挖掘

第一,变化是永恒的,没有统一适用模型,在时间纵向和个体品种横向上都有体现。市场不会做数学模型的“乖孩子”,用单纯的一种方法或思想本质上无法达到良好的挖掘效果。且对于永恒变化的期货类金融市场,单纯的数理统计方法也无法诠释出理想的类似对经济时间序列的研究效果。例如金融市场并不具有类似于经济时间序列的典型的整体周期性。同样的数据挖掘方法对不同的期货品种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种类的品种,例如金属及农产品,相差较大,而对于同种类的品种,如金属中的铜、银等,挖掘结果虽具有相似性,但仍存在个性化差异。

第二,变与不变二分或对立,有不变因素与自身规律,可表示、可预测,而变化则体现在预测要适应变化,跟随学习。在变化的基础上把握住“变中不变”的特征规律,是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纷繁复杂,而单边模式及震荡情形却可从较高层次对其进行概括,此即为其“不变”的特性。而在此基础上,单边模式的趋势、深度、序列组合等却时刻处在变化之中。

第三,区分可知与不可知,不是什么都可预测的,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预测。数据挖掘的理论方法虽已在众多领域有极大的建树,但金融市场的多变性使得其在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时,存在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例如,不是所有的内容均可通过各类挖掘算法得出预测结果,比如市场精确的价格。但却可以选取恰当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改进,对单边运行的趋势方向及深度等进行预测,如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模等。

3 结 语

金融市场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庞大的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运动规律,金融时间序列中必定蕴含了金融系统诸多客观规律信息。采用辩证的观点诠释金融市场的特征,将为后续金融时间序列挖掘起到良好的数据处理作用,提高后续金融时间序列挖掘的效率。同时,采用辩证的观点诠释典型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的特性,可以客观充分还原期货市场的运行特征,为后续对期货市场的规律发现起到真实的约束作用,提高实用价值。

摘要: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期货市场,其规避风险及价格发现的功能,发展至今,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创新性的提出辩证角度下对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的研究思想。

关键词: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挖掘,辩证

参考文献

[1]周勇.时间序列时序关联规则挖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2]胡晓青,王波.基于数据挖掘的金融时序频繁模式的快速发现[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4).

上一篇:马雅可夫斯基下一篇:多元化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