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2024-07-02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共7篇)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篇1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营销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社会对专业化的营销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在招聘面试时,企业会着重考察应聘者的某些能力,但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所挑选的人才有足够的能力来胜任职位。营销专业大学生在招聘面试与后期工作所需的能力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工作中展现的不足学校应当引起重视的。

本研究将根据招聘面试的能力需求与大学生在后期实际工作中的胜任力进行对比,找出应届毕业生的不足,以期为高校培养营销专业本科生提供方向性支持,也为在校大学生发展自身能力提供指导。

2营销专业大学生就业面试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本研究对参加招聘面试3次以上的营销专业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招聘面试时被问到的问题,以及该生对问题的回答;②招聘面试时企业对学生技能的考察;③企业对学生的试用期考察。

共发放问卷206份,实收问卷187份,回收率90.7%。本课题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企业在招聘面试时对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和总结,构建了营销专业本科大学生招聘面试选拔性能力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2.1 沟通能力

所谓沟通能力就是营销人员将自己的观念、想法、方案等推销给客户、同事、竞争对手和上下级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谈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沟通能力是毕业生在就业面试中,最需要直接展现的能力之一。面试其实就是推销自我的过程,而推销自我离不开有效的沟通。

首先,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使营销人员在接受对方传递的信息的同时做出准确的分析决策,而且可以使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进行达到影响对方决策的目的。其次,现在不少企业表明,在选拔人才时,对应聘者的专业成绩可以要求不高,但是沟通能力一定要强。营销人员作为企业对外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与顾客进行着第一线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意度,公司的持续性发展。这种能力在后期工作岗位的实践中,更是作为衡量营销员能否胜任职位的标准之一。

2.2 管理能力

营销中的管理能力就是在市场行为中,以赢利为目标,把组织、架构、人员、培训、绩效、考评、薪资等众多要素综合制定、优化实施的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内的员工团结合作,销售人员之间互相帮助以取得整个团队的最大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管理者除了对人员管理外,更多的是对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在全面调查与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决策,促进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最后,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管理者树立创新意识,在产品设计、产品推广等方面创新,使产品脱颖而出。

2.3 操作能力

营销操作能力指的是营销人员在实际营销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市场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营销人员的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然而,由于不少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导致实践基地形同虚设,培养出的营销人才都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2.4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营销人员为了在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以达到企业需求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调节能力等。初入职场,对企业以及市场环境的陌生使得营销新手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发挥受阻,若要顺利进入工作状态,就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3 企业胜任力调查分析

本研究通过某高校营销专业毕业生信息反馈平台,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对近两年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35份数,实收问卷101份,回收率74.8%。问卷采取开放式调研形式,主要涉及毕业生个人发展、工作匹配、领导期望、自我评价、晋升状况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我们构建了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体系,分析如下。

3.1 认知能力

广义的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特征、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营销专业大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市场认知能力、营销认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等。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使营销人员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动态,并对市场信息做出全面的分析。

3.2 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决定管理者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并且提升组织效率的关键。营销专业大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作为管理者,要以实现企业目标为责任,参与企业从制定经营决策到实施决策的全过程。

3.3 学习与创造能力

学习与创造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营销专业大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提升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一方面,市场营销环境瞬息万变,营销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吸取新知识,对自我能力进行提升,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同一行业的营销模式及产品大都相同,企业很难脱颖而出,这是就需要充分发挥创造能力。

3.4 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是指在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能力。营销专业大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营销能力主要包括市场策划能力、销售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对一个营销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就是营销能力,具有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

4 两种能力比较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对营销专业大学生招聘面试能力需求研究和企业胜任力研究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

根据下表营销专业大学生招聘面试能力研究和企业胜任力研究,可以看出两个时期的能力虽然大致相同但不能完全吻合。也就是说,营销专业大学生在招聘面试时所展现的能力在后期企业的发展中还是有所欠缺的。

首先,营销人员不管是在招聘面试时还是后期在企业工作,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营销操作能力、学习适应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面试过程中通过展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来推销自我,一方面,可以在面试中凸显优势;另一方面,强的沟通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后期实践中胜任企业的工作,向客户推销商品,为公司带来持续性发展。其实管理能力不仅表现为对他人他物的管理,我认为还包括对自己的管理,面试过程中流露出对自己的严格管理,能够得到面试官的欣赏,而实际上好的管理能力又是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组织好自己的团队才能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关于营销操作,这是刚刚进入企业对工作能力的最直接表现,但是企业往往更看重有营销工作经验的人才,因此具备这种经验的大学生更符合招聘需求。在企业的后期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具备好的学习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企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这样的大学生也是面试官比较看好的招聘人才。

其次,刚进入企业的营销人员缺乏认知能力。营销人员在经过大学四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进行实际工作。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营销专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分析市场环境,更不知道运用何种营销手段来处理实际问题。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若要继续健康发展,营销员就必须对市场的动态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进行准确把握并做到全面分析。必须要知道市场环境需要什么,企业如何做才能满足市场需要,进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胜出。步入职场的大学生缺乏实际经验,本身对市场关注较少,如果再缺乏认知能力,不能对企业产品的构成、(下转P104)(上接P47)性能、特征、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有很好把握的话,就不可能有比较出色的营销方案。即使眼前方案不错,但不能满足长远利益,也会使企业缺少竞争力,最终淘汰出局。一个人缺乏认知能力,不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不利,同时也会对自己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营销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营销业绩不理想,不仅不利于升职,而且还会让企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当前营销员的工作。所以说,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对企业和个人都有很强的积极影响,需不断提高才能使个人和企业同时进步。

对营销专业本科生选拔性能力的分析,为高校培养营销专业本科生提供了思路,也为营销本科生如何做好自身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邓辉.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J].求索,2008(3).

[2]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3]陈伟.21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4]张向东,孙国志.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能力结构及培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篇2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之间的失衡

大学生的成才观念中认为,大学中学习是首位的,应该做好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则非常的重视,课堂的出勤率也非常高,而对于与专业无关的选修课则选择性的逃课。根据考试成绩的结果来看,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也普遍的好于非专业课,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重视。在对待专业课程学习之外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方面,部分大学生仍然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其他的能力则不重要;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是必须的,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提升自己能力的活动也有必要;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力才是求职过程中胜出的法宝,因而在大学阶段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工作室等来获取实践经验,锻炼实践技能而忽略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在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之间失去相应的平衡。

(二)职业技能需求和职业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失衡

当前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的就业工作,部分高校从大一新生入校第一学期开始,有针对性的开设系列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学生更多的是从功利性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实际的求职技能的学习,如简历制作和面试指导而忽略了对自己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对复合型知识人才,更看重求职者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理论功底,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对应聘的大学生知识的广博度比以前更高。多数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职业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对其他知识面的拓展,知识面狭窄,结构单一,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缺乏

自我管理能力是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一种重要个性品质,“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成功所需要的品质,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2]。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而对这些自我管理的能力则存有轻视,尤其是在面试的环节中,涉及到诸如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主动进取精神等与自我管理技能相关而与专业知识无关的问题时往往表现欠佳而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日益重视,然而多数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缺乏,国内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美国教育科学部开展的社会调查中,提出就业能力框架范围包括有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包括:能适应新环境;能识别别人不易察觉的机会,富有创造力;能生成多种选择项并将想法付诸行动。[3]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只占,0.05%,而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4]

(四)心理素质薄弱,耐挫性和抗压性不强

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心理素质也作为一种隐形的能力加以考察。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越来越注重通过面试过程的设计来考察毕业生在压力状态下的各种能力,并将结果作为最后的录用参照。有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扎实,但是由于在求职的过程中,求职心理认知不足,缺乏求职自信,在压力面试的情景下无法充分展示能力而遭遇求职失败;有些学生在大学里参加了各种不同的社团,担任不同的职务,履历丰富,但在求职的真实压力情境中,出现面试过程中因紧张而引发的思维混乱,表达不清的情况,从而丧失机会;有些学生认为求职的过程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比拼,而忽视了人际关系等方面技能的培养。公司招聘不仅仅是看重专业素养,更关注求职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隐性的素质往往被大学生求职者所忽略,在真正踏入求职市场的时候才意识到此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暂时性失败,也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情绪,往往容易给自己贴上一些负面标签,陷入深度的自责与恐惧之中,有些学生甚至不愿再进入就业市场,以逃避竞争的恐惧。

二、胜任力及其相关理论介绍

胜任力最先由美国学者麦克利兰提出,对其定义和内涵仍是众说纷纭,如麦克利兰将胜任力定义为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斯宾塞则将胜任力定义为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5]而对于此定义的共识主要有三点,一是胜任力与绩效相关联,二是胜任力的发挥受到环境,兴趣,专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具有动态性,三是胜任力可以区分员工优秀与否。

麦克利兰在研究胜任力的问题中提出了著名的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按照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将个体特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性的个性特征,一类是隐性的个性特征。显性的特征就像浮出于水面的可见冰山部分,包括知识与技能两大外在表现部分,易被人所观测和了解,隐性部分则像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自我认知、社会动机、个性特质、思维方式、心理定势等,为个体内在而又难以测量的部分,不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个体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胜任力模型作为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全新概念,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并被广泛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之中。根据胜任力模型,将胜任力可以分为七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技能、知识、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会根据企业中的某个职位,根据其职责要求,来设计和考察求职者的胜任力特征。而根据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结果,HR们发现真正对业绩产生区分度的不是个体的显性特征,而是个体的隐性特征。这说明在求职的过程中,求职者不仅需要展示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同时需要去全面的认识自己的求职动机,总结和提炼自己的个性品质,认识自己的内在价值观念,对自己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有清晰的概念,因此,从胜任力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要在激烈的求职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胜任力,包括实践执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情绪调试能力、沟通交际能力。[6]

三、胜任力素质理论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以社团为载体,注重大学生个性培养

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存在着独特性、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特点,需要在了解其个性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个性化档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及自主能动性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引导,通过高校内丰富的社团群体,给大学要创设广阔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个性培养提供更多的教育平台。校园社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创造者,是大学生群体最广泛参与的组织,是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的学生社团如团委、学生会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己的价值认知,形成一种内在的成长动力,促使学生在参与和竞争中更好的去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其中去培养自己的组组能力、社交能力、心理调控能力,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锤炼。

(二)以专业课堂为阵地,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高等学校课堂仍是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的主渠道,通过科学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科学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系统教学与专题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的循序渐进,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的去做好学习的规划,如在大一阶段,着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大二大三阶段,着重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课程的学习中,有些科目是一脉相承的,难度上也是递进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挥主动能动性,一方面要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形成有效的自学体系,另一方面遇到难题需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需要主动向老师请教,培养自己专业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通过与教师的指导与互动,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增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以课后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后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课堂教学外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补充,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全方位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大学生课外学科竞赛,如ACM程序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一载体,使大学生明确课后科技创新训练活动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从而激发参与课后科技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课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已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学科也认识到人才培养环节中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学会组织开展一些专业知识竞赛,如风靡全球的ACM程序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以实习实践活动为补充,强化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第一要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实践性教学课程的比重,提升实验课、实习课的课程地位,将日常教学与企业见习、顶岗培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有机地结合,达到从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转化的目的。第二,高校要积极升华校企合作的内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探索顶岗实习、合作教学、实习实训的培养模式,建立长期的教学见习实习机制。第三,利用好寒暑假,以强化实践能力为目标,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以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为主题,组织好学生广泛的参与社会调查、科技下乡服务、创业等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扩大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困境中不断锤炼自己,学以致用,砥砺品质,提升社会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潜能。

参考文献

[1]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DB/OL][2016-05-10]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6-05-10/doc-ifxryhhh1812893.shtml.

[2]钟谷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4]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72-174.

[5]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理论模型[D].浙江理工大学,2009.46.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篇3

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随之而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校及学生个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调查分析,影响成功就业的因素较多,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就业形势,例如经济发展带动的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变化等;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自身具有的就业能力。为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文章针对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构成因素分析,构建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为以后高校的人才教育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和依据。

二、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即就业胜任力,是指能成功获得职业岗位的能力,是促使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高绩效的知识、技能、素质或特质[1,2]。它不仅包含个体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含个体保持工作的能力。现构建自动化专业的就业胜任力模型,为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模型的方法采用了文献法和实地调查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自动化领域所需人才能力调查分析。当今,自动化学科向着多学科交叉、多层次、开放型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系统也从技术上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多功能集成、多设备集成、大信息量融合的大型复杂工业自动化系统[3]。随之,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过走访广西、广东等地的一些企业,从近期职场行情来看当今社会在自动化领域方面的人才需求特点是: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呈现旺势;高级技能型工人需求量大,具有一线操作和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复合型、实用型、经验型人才是需求重点。这些部门对从业者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如图1所示。

2.自动化行业领域就业胜任力因素分析。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专家的通才就业胜任力模型研究结果[4],探究自动化行业的就业胜任力因子及其结构,现将胜任力因子归纳如下:(1)工作心智能力为第一公因子,包括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协调能力、分析与集中型思维能力。这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态特质。(2)专业才能为第二公因子,包括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能力,表达、实践和基本的岗位能力,这代表了职业的适任能力。专业才能首先来源于我们对部门岗位的需要,其次表现为如何以专业才能执行工作并产生影响。(3)改善、创造力为第三公因子,包括应变能力、职业的拓展能力、学习新技术能力与知识转移能力、合格的政治素质、遵守行业规范和法律。具有创造力的人同时需要信守承诺,遵守法律,才能对社会及人类做出贡献。(4)追求卓越的成就导向为第四公因子,包括自信心、成功感、主动性等,也就是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高度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具有高成就导向的人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不懈地追求事业的进步。胜任力是个人与企业部门两个主体关系高度契合形成高绩效、人尽其才的表现,按照他们的契合度,将职业胜任力四大公因子分成四个等级状态:第一级是工作心智能力,是个人与企业两类才能资源状态,他们呈非显性结合;第二级是专业才能,是个人进入岗位职能执行任务的操作能力;第三、四级胜任力因子对高绩效的贡献价值不断增加,等级越高,工作者对岗位胜任力的人性品质越好,其职业素养也越高,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差别就在于第三、四级的改善创造性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三、自动化行业就业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个人与组织相契合的不同胜任力要素被整合的结构体,四大因子以不同的比重影响着自动化行业的就业胜任力,而且因子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相关性。追求卓越成就导向、创造力是个体高绩效水平胜任的核心发展潜质,是现代职业人终生就业必须具备的内隐职业素养,而专业才能、工作心智能力则指基本的职业资格或适任力,它们构成了现代职业人的基本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外在行为或态度被观察和测量。内隐发展潜质只有与外显适任性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才能成为优秀的现代人才。针对自动化专业就业能力分析,可概括为四种特性,即专业性、技能性、发展性和心态性,此四维度特性展开包括了工作心态能力、专业执行能力、人际智慧能力、学习成长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五项胜任力因子,而每个模块又包括多种二级胜任力特征因子:(1)工作心态能力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就业价值认知、敬业精神等;(2)专业执行能力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工操作技能、常规和专用自动化仪表的使用与维护、控制系统识图与制图、生产过程中故障判断与排除、集散系统及总线系统操作技能、项目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等;(3)人际智慧能力包括:沟通、团队协作、洞察力、尊重意识等;(4)学习成长管理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进取心、创新、知识思考与信息整合能力等;(5)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律、自我状态调控、原则性等。

四、就业胜任力模型实证分析

以上述自动化行业通用就业胜任力模型结构中的特征因子为基础编成访谈问卷,就“你认为欲使自己的工作富有成效,应具备哪些能力?”这个中心问题,走访一些具有1~5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从业者(简称社会人)以及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简称大学生),并对调查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后得知,当今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工作胜任力的看法:认为他们应该具备求职心态品质、学习成长管理、人际智慧、专业能力、自我管理等五项胜任力因子,在测试中选取出现频次比较高的19个就业胜任力二级特征因子。按照每个二级胜任力因子满分60分,得分:36分(表示及格)、42分(中等)、48分(良好)、54分(优秀),做出就业胜任力状况调查结果折线如图2。

由图2可知,社会人与大学生相比较,除了探索心和自我激励两项因子不及大学生外,其余都优秀于大学生,并且差异明显,尤其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认知、生涯目标、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分状况比较低,反映出大学生适应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比较差,这也是影响大学生签约就业的关键。因此,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高等教育应该朝着成长其职业胜任能力的方向努力。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标准,既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更关注学生的诚信、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因此,关注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是提升就业率的关键,高等教育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初次就业胜任力的提升,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成长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生存的竞争优势,提升其终身就业胜任能力。

摘要:通过调查近期职场行情,文章阐述了人才市场在现代和未来对自动化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需求特点,探究了自动化行业领域的就业胜任力因子及其结构,构建了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为以后高校的人才培育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构建,就业,自动化

参考文献

[1]Spencer L.M.,Mc Clelland D.C.,&Spencer Competency assessment.methods:History and state of the art[M].Boston:Hay-Mc Ber Research Press,1994.

[2]刘新民,王垒,等.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分析[C]//中国论文,2009,25(4).

[3]侯世瑞.浅谈自动化专业人员具备的能力和素质[J].科技信息,2012,(13).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篇4

当今社会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毕业之后去基层就业, 然而大多数毕业生走向基层工作岗位之后, 有很多困惑, 也遇到很多困难, 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有很多的不适应, 这不仅是当代大学毕业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

目前对刚毕业走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他们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都张显出胜任力不足, 当代大学生不足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 实际工作状况不是十分良好, 部分大学生欠缺良好的完成工作的能力, 适应工作的能力较差, 不能及时的完成领导交予的任务, 此外, 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 选择基层作为今后事业的跳板, 对现阶段的基层工作却敷衍了事, 不认真对待, 工作绩效较差。

(二) 部分高校毕业生人际关系较差, 与周围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不是十分融洽, 短时间内很难走进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当中, 不能正视自己的位置的情况, 另外,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人际交际范围不大, 习惯于排资论辈, 有很多毕业生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指导, 与同事、领导关系不融洽。

(三) 很多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环境不能适应, 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来自城市, 而基层工作单位有很多都是县城或者乡镇, 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和城市有着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短时间内很难入乡随俗。

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胜任力不足的原因

针对我们对胜任力的研究, 胜任力来自于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 这就为我们研究高校毕业生为何在基层就业胜任力不足提供的理论基础。究其本质原因, 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 大学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基层中实践的工作相差较远, 首先在所学的知识过于理论化, 缺乏实践性, 很多毕业生就业之后无法将所学的才能施展发挥, 这就让很多毕业生在工作时很难适应。另外, 大学只关注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 并没有针对基层中“三农”等问题进行过学习, 现阶段很多大学生走向基层的岗位大多与支援边远山村、帮扶农村有关, 在农村实际中遇到的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情况, 这都造成了毕业生在基层就业胜任力不足。

(二) 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向工作角色的转变需要时间。大学生在高校的角色是学生, 和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利益关系, 主要任务是学习, 而在工作岗位需要迅速转变工作角色, 不论与同事还是领导, 都需要进行角色上的调整。角色转变中, 可能会给毕业生带来人际关系的困扰, 最终导致对工作成绩的影响。

(三) 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端正。高校的毕业生走出校门, 很多人都愿意留在城市, 而不愿走向基层, 此时国家政策的出台, 给予了选择基层的毕业生一些优惠政策, 比如“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计划”等等, 部分高校毕业生以此作为跳板, 最终要走向更高的舞台, 使得有些人在基层工作时态度不端正, 不认真对待工作, 只是赚取基层工作经验, 等到合适的时机就离开基层, 不对自己负责, 不对工作岗位负责。

三、提高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胜任力的对策

如今, 我们面对当下的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 解决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中胜任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的关注和共同配合。

(一)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就应该有奉献社会, 锻炼自己的思想意识, 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基层工作当中去, 用所学的知识报答社会, 培养对农业、农村的感情, 利用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多了解农民, 建设农村。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

(二) 积极学习三农知识。在大学的公共课中多开设与我国“三农”息息相关的课程, 让学生都了解“三农”, 明白国家农业的基本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倡导大学生走向基层, 让学生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改革前景, 了解国家农业发展动态。

(三)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当利用自身社会资源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基层,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有助于学生对未来事业和专业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让学生提早掌握在基层工作的基本技能, 熟悉工作场合的人际交往关系, 为今后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四) 积极提升自身能力与道德修养。大学生应当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多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实践活动, 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多积累经验, 学会在领导和同事面前虚心求教, 才能有助于学生角色向工作角色的转变。

(五) 国家作为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的政策制定者, 应当继续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配套设施, 加强实施培养人才计划,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吸引广大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在基层就业单位中不断完善工作绩效审核制度和人才流动制度, 奖励优秀的工作人员, 淘汰不称职的人员, 充分调动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角色的转变, 走向基层又有生活环境的转变, 在这之中出现不适应性也是难以避免, 但国家和社会应当全力配合, 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 帮助提高毕业生的工作胜任力, 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随着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问题以及国家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就业的政策引导, 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去基层就业。但是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中暴露出胜任力不足的现象, 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胜任力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毕业生,基层,胜任力

参考文献

[1]赵兰芳, 项中.浅析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02) .

[2]崔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及分析[J].世纪桥, 2010 (07) .

[3]董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今日南国 (理论创新版) , 2010 (01) .

[4]韩冰.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2) .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篇5

一、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现状

为了对现有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胜任力②情况有个整体的把握,通过面对面、电话、QQ聊天等多种方式,对近50名已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访谈,其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胜任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工作状况不佳。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相对较差,不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又缺乏正确的工作目标和动力。许多大学生怀揣着来基层当“跳板”的想法,工作敷衍了事,无所事事,晃时间,混日子。

2.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不融洽。有些大学生怀揣着大学生天之骄子的荣耀感到基层工作,看不起单位中学历低的领导与同事。此外,看不惯或不适应基层的工作方式和身处这种工作方式之中的领导与同事。加之,基层单位中固有的排资论辈惯例,也是这些新到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所不能接受的。这些观念上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与领导、同事之间产生分歧与摩擦,导致关系不融洽。

3.对基层生活不适应。大学生大学四年大多都在城市里度过,城市中各种配套设施都很健全完善,如饮食、娱乐、休闲、交通、购物等都非常便捷,而且可选择性非常大。而到基层之后,这些方面都很难如愿。交通不便,休闲娱乐场所设施少,饮食结构单一,购物不方便且物品种类少,和朋友联系也不方便及对工作地的饮食不习惯,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不适应等。

二、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胜任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参考戴维·麦克利兰关于胜任力的分析维度,我们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来分析。

1.能力上的欠缺。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胜任一份工作最主要的标准,对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从校门到基层,在缺乏经践实验的同时又很难协调工作之中的人际关系。

大学校园里,学生都是平等主体,彼此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而工作中,同事之间除了合作还存在一种不同于学业的竞争关系。大学生长期在校园生活,习惯了校园里单纯的人际关系,加上缺少工作锻炼与磨砺,造成对基层单位人际关系的了解不足,驾驭能力不足,不能恰当地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与周围人关系不融洽,自然影响工作上的发挥与表现。

2.相关知识上的不足。在基层就业,就要具有对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工作岗位的基本知识。如对“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知识的欠缺,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胜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基层工作需要近距离地和农民兄弟接触,和农村接触,和农业接触,因此就需要有丰富的三农知识做基础,需要了解大量的有关三农的政策,需要不断关注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新走向、新态势。大学生在学校长期接受专业知识与理论教育,很少或根本未提及三农及基层知识,造成大学生对三农及基层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

3.态度价值观上的不端正。从整体上看,大学生自愿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意愿还是非常低的,普遍缺乏扎根基层的工作精神。选择去基层就业的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的价值观、就业观并不是很端正,他们大多都是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才选择到基层就业。作出这个选择,只是为了先就业,只不过是为自己“镀金”。先选择基层就业,既能养活自己,独立生活,还能赚取基层工作经验,等时机合适了就拍屁股走人。价值观、就业观上的不端正,造成了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工作动机不端正,工作态度不积极,其工作效果便可想而知。

三、提高大学生基层就业胜任力的对策

提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胜任力,需要毕业生、高校、国家及社会多方面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1.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念。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抛弃城市一切都好的错误观念,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要加强对自我主观世界的改造,培养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形成对基层正确的认识与态度,树立扎根基层的精神。在基层中体验农民的生活、农村的现状、农业的困境,拉近大学生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距离,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加强对三农知识的了解。广大高校毕业生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广泛阅读有关三农的书籍与材料,加深对三农及基层的了解。首先,要通过相关书籍了解我们农村的现状与主要问题,了解农民生存面临的主要困难,了解农业发展与改革的动态与障碍。其次,加强对社会上热点三农问题的关注。通过报纸、电视、书籍等途径了解和关注社会上的热点三农问题,了解摆在广大农民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大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面对基层工作,还要多关注社会动态,从众多的问题解决中了解、学习他人解决基层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此外,还可与已经参加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4.学会正确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工作之中的人际关系,必须要在工作之中不断培养和形成。这就要求广大高校毕业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一些兼职工作,在工作中体验处理工作之中人际关系的诀窍。同时,在工作中要谦虚,积极主动和领导同事沟通交流,向他们学习讨教。与领导和同事产生摩擦时,更应该主动沟通,积极交流,以求获得领导同事的理解。此外,还应该向已经参加基层工作的朋友、学长讨教,因为他们已经参加基层工作,在这方面的经验肯定要比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要多得多。高校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好朋友和学长这一资源。

5.提升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里所指的环境,既包括工作环境,也包括生活环境。对于工作环境,高校毕业生要加快社会角色转变,即由学生向社会工作者转变,再也不能停留于大学期间的状态,时刻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即将参加或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来看待。对于生活环境,要加快自我角色转变,要学会独立生活,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同时对生活树立理性的态度,脚踏实地,不要奢望过高的生活质量。

6.实施课程改革,增加教学内容。广大高校应该面向就业,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以“三农”及基层知识、就业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等为主,课程类型为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增加学生对三农及基层的知识与了解,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层就业的技能。同时,在开设“大学生就业辅导”课时,以求职就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必须注意的事项、就业引导、面试技巧等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做好就业辅导,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授课的形式,在技能上为大学生做好基层就业的准备,在知识上为大学生打好基层就业的基础,在心态上为大学生基层就业做好必要的引导。

7.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广大高校要积极引导号召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联系用人单位,充分利用周末、寒暑假等空闲时间,通过学校组织、系部组织、班级组织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到周边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等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熟悉工作场合的人际关系,为基层就业打下基础。

8.国家是各项就业政策的制定者与组织实施者,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过程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国家要继续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吸引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营造唯才是举、以才取人、公正公平的工作环境,为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后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基础。要不断完善工作绩效审核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科学合理的竞争环境、管理制度和人才流动制度,奖励工作优秀的人员,淘汰不称职的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

9.基层单位在提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胜任力、改变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的过程中也应发挥一定的作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其所处的基层单位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与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基层单位领导要改变对大学生的一些不正确认识,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优缺点,提高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培训培养,使其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胜任本职工作。要着手改变基层松弛闲散的工作观念,营造高效快捷的竞争环境,确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加强工作成绩考核,通过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多层考核制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10.社会也要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胜任力作出贡献。社会上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也是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不愿意扎根基层的重要原因。如社会上盛行的官本位思想、家长眼里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般人眼里的西部落后农村艰苦等思想。这些意识、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去西部、去农村、去基层,不愿意在艰苦的地区从事艰苦的工作,近些年的公务员热、“蚁族”等现象就是这些思想的最好体现。所以,社会要倡导敢于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实干的精神,倡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扎根基层。

参考文献

[1]董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今日南国,2010,(1).

[2]杨德根,彭贤鸿.谈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与对策[J].理论导报,2006,(2).

[3]赵兰芳,项中.浅析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4]陈希宁,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9).

[5]韩并.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胜任力,评价体系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大学生作为竞争主体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所积累的能力素养与竞争对手博弈去争取、适应意愿就业岗位、满足社会需求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 具体包括岗位获得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1]。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 或者说是职业胜任力的竞争[2]。因此, 通过胜任力理论构建评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模型, 为大学生的客观评价自我以促进就业、高校贯彻落实“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理论框架

“胜任力 (competency) ”由著名的组织行为研究者David Mc Clellan首先提出[3], 目前被人广泛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由Spencer给出:“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 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员工的个体的特征[4]。”Spencer将胜任力分为两大类: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基准性胜任力是较为表层的显性因素, 具体指那些较容易通过培训、教育来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这是对任职者的基本要求, 但它无法区分表现优秀和平平者;鉴别性胜任力则是较为深层的隐性因素, 指那些在短期内较难改变和发展的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等, 是高绩效者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它是实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 是区分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的关键指标[5]。

“胜任力模型 (competency model) ”, 又称为素质模型, 是指在组织中有效地充当一个角色所要求的与高绩效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性格特点等素质能力的特殊组合[6]。公认的胜任力模型, 是由Spencer等提出的素质“冰山模型”, 它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 (Knowledge) 、基本技能 (Skill) , 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外显部分, 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 (SocialRoles) 、自我形象 (Self-Concept) 、特质 (Traits) 和动机 (Motives) , 是难以测量的内隐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7]。

根据胜任力理论, 就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职业胜任力, 其中, 专业能力就是基准性胜任力, 而职业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鉴别性胜任力。由此, 可以构建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

2 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数据,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模型。

对浙江某高职学院经贸系的2010届、2011届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1088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759份, 有效回收率达到69.76%。调查对象为录用该系毕业生的用人单位, 调查主要内容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 (就业竞争力) 的评价。

问卷设计除了调查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以及录用毕业生的姓名和岗位, 重点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单项评分;岗位专业能力的单项评分;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单项评分。采取5分制评价标准:很强5, 强4, 一般3, 差2, 较差1。

根据有效问卷所获得的数据, 整理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3 构建就业竞争力的多元回归评价模型

根据统计数据的折线图发现:就业竞争力分值与各评价指标得分之间是趋近于线性的。因此, 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

将“评价分值 (PJFZ) ”作为因变量, 将“专业能力 (ZYNL) ”、“与人交流 (YRJL) ”、“与人合作 (YRHZ) ”、“自我学习 (ZWXX) ”、“解决问题 (JJWT) ”、“创新革新 (CXGX) ”、“信息处理 (XXCL) ”、“数字应用 (SZYY) ”以及“外语应用 (WYYY) ”作为自变量。采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 具体采用“向后删除法 (Backward) ”方法剔除变量, 得到如下结果。

a.All requested variables entered.b.Dependent Variable:评价分值

表2给出了“输入/移去变量”的情况, 通过“向后删除法 (Backward) ”依次剔除对就业竞争力没有显著影响的3个变量:“数字应用 (SZYY) ”、“外语应用 (WYYY) ”和“信息处理 (XXCL) ”, 得到符合要求的模型4 (鉴于篇幅, 模型2和模型3的相关数据略去, 下同) 。

a.Predictors: (Constant) , 外语应用, 与人合作, 创新革新, 信息处理, 自我学习, 数字应用, 解决问题, 专业能力, 与人交流。d.Predictors: (Constant) , 与人合作, 创新革新, 自我学习, 解决问题, 专业能力, 与人交流。e.Dependent Variable:评价分值。

表3给出了评价模型4的检验统计量:R、R2、调整的R2、标准统计的误差及Durbin-Watson统计量。其中, 调整的R2是0.819, 说明回归的拟合度非常高, 模型4中Durbin-Watson值为1.804, 比较接近2,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残差是独立的。

a.Predictors: (Constant) , 外语应用, 与人合作, 创新革新, 信息处理, 自我学习, 数字应用, 解决问题, 专业能力, 与人交流。d.Predictors: (Constant) , 与人合作, 创新革新, 自我学习, 解决问题, 专业能力, 与人交流。e.Dependent Variable:评价分值。

表4是方差分析的结果。由模型4可以得到回归部分的F值为572.751, 相应的P值为0.000, 小于显著水平0.05, 因此可以断定因变量和自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可以建立线性模型。

从模型4可以得到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常数、自变量的系数和t值, 其相应的概率均小于显著水平0.05, 说明系数非常显著。

由此, 可以得到就业竞争力 (5分制) 的回归方程为: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由上述模型可见, 所有自变量的系数都是正数, 说明这些因素都对就业竞争力产生正面影响。

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ZYNL) 对其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影响。一方面, 高校之间办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趋同, 导致毕业生同质竞争过分激烈, 专业能力不再成为决定其就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 可能是高校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所致。

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 (YRJL) 和与人合作能力 (YRHZ) , 这两项能力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影响非常显著。因此, 提高大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是当前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两个最为有效的方法。

信息处理能力 (XXCL) 、数字应用能力 (SZYY) 和外语应用能力 (WYYY) 没有通过检验。而毕业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ZWXX) 、解决问题能力 (JJWT) 和创新革新能力 (CXGX) 对就业竞争力有正面影响, 但不显著。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用人单位对员工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这3项能力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革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就业胜任能力论文 篇7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 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能不能及时就业, 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虽然, 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能力和素质不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关于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晚。Mc Clelland ( 1973) 在 《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中首次提出 “胜任力”的概念, 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Boyatzis ( 1982) 著作的 《胜任的经理: 高绩效模型》一书出版, 标志着胜任力模型方法问世。随着胜任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出于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的目的, 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大量值得思考与借鉴的胜任力模型。焦静 ( 2010) 等人以胜任力为理论基础, 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六维度模型。张皓 ( 2014) 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时引入胜任力模型, 构建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结构模型。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岗位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 它是针对岗位要求整合起来的一组胜任力。

3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目前, 对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已有60 多年的历史。在20 世纪50年代Weenig率先提出 “就业竞争力”这一概念, 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人能够受到雇佣的潜能。Fuguate ( 2004) 把就业竞争力定义为个体能够明确和实现就职机会的能力。楼锡锦 ( 2005) 根据各要素对学生就业的重要程度, 把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从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两个角度, 给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定义: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 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王麒凯、李志、刘霜 ( 2012) 在梳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 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与竞争对手相比较体现出的相对竞争优势, 可以通过就业率高低、质量好坏等指标体系予以衡量。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劳动市场上, 高于其他竞争者, 能够全面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的能力。

4 岗位胜任力模型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构建大学生专业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4. 1 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参考,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在根据通用胜任力模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应参考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 重新全面审视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研究更多的专业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动态, 进一步让更多专业的大学生都能清楚明白未来自身努力的方向。同时, 以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指导, 整合优化具体专业课程的实施, 把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落实到实处,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和社会生存能力, 切实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参考, 坚持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聘用具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并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职业生涯辅导训练的老师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按照不同年级同学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让学生根据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 进行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 增强就业竞争力, 从而以求实现职业生涯中的人职匹配。

4. 2 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目标, 加强实践教育

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实践经验, 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单位往往把具有实践经历的大学生作为首选目标。高校在探索改进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应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同时了解社会与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从业的要求。高校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同时大力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切实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3 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框架,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全面竞争的时代, 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要求, 社会发展和变化必将更注重人的道德品质, 尤其是职业素质。高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高校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框架,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确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恪守诚信、忠诚、责任的职业精神,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6 (5) :486-491.

[2]赵起超.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招聘研究[J].学术交流, 2013, (6) :79-81.

上一篇:现代建筑照明节能设计下一篇:服务搜索引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