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机构

2024-08-23

公共服务机构(共12篇)

公共服务机构 篇1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或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城市与乡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它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必然发展,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成效直接影响农民的素质与收入,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改善。当前, 为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目标, 必须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本文以烟台为例, 探索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对策。

烟台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举措和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改观, 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显而易见。烟台市作为沿海城市, “城乡协调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 烟台市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烟台市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 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为亮化美化农村环境, 实现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 烟台市从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四方面入手, 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城乡道路网络建设方面, 着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 加速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形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供水体系建设方面, 实施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和乡村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方面, 莱山区用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 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将全区所有村庄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环卫集中处理系统, 让农民体验到了城区居民的生活。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

目前, 烟台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覆盖所有县市区, 覆盖率大大提高, 全市农民参合率已达99.7%。农村义务教育也逐步加强。2008年, 我国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而烟台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教育目标。2010年, 农村中小学还实施了校舍改造、教学仪器更新和“两热一暖一改”工程, 将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400元和600元。另外, 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烟台市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 就业培训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延伸, 社会保障政策向进城农民工延伸, 初步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格局, 实现了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3%以下, 连续五年保持了再就业资金投入总额不断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工作考核全省第一名。

(三) 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优化组织机构

长期以来, 农村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比较薄弱, 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09年以来, 龙口在全市农村中率先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为社区农民就近提供全面、方便的服务, 使他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真正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他们根据“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合并村型社区”三种模式, 在全市606个行政村中统一规划了254个农村社区, 并且每个社区都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原则, 建一处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集办公与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让农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这种“1.5公里服务圈”的建设, 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 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 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烟台市出台多项鼓励政策, 支持搞好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农村五保家庭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等工程建设。2008年, 烟台市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 引导村民主动走进来学知识、学技术, 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等技术问题, 收到了“读书育人”与“读书致富”的双重效益, 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加油站”和“充电器”。去今年上半年, 烟台市所有乡镇街道实现了农村 (社区) 文化大院覆盖率100%。各镇街利用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差距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 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有限, 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建设任务繁重, 资金需求巨大。目前, 农村公共服务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 发展经济依然是第一要务, 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仍然是有限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服务, 以及社会保障等关乎农民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仅仅依靠政府投入, 难以完全满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内在需要。

(二) 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方式不够科学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大部分居民的实际需求, 是衡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一般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大多是由各级政府及村组织自上而下地进行决策, 往往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偏好, 且带有很强的指令性、主观性, 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不能由他们自己做主, 缺乏表达需求的渠道。

(三) 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重“硬”轻“软”、重显性投资轻隐性投资、重视见效快的服务轻见效慢的服务。对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服务较为重视, 而对于农村长远发展的问题则重视不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高于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对于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比较缺乏, 而需求较少的部分非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却相对过剩。

(四) 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考核体制不够科学

有什么样的考核体制, 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目前, 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仍未把公共服务能力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再加上地方政府领导体制方面存在的任期较短问题, 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较多地考虑对上负责的问题, 而忽略公共服务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尤其是乡镇的考核, 指标涉及很多, 有财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社会稳定等方面, 为完成这些考核指标, 乡镇承受着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事务上去。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是, 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一) 创新管理理念, 建立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可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 人均GDP达到2000-2500美元可以建立具有一定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迟福林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政府应创新管理理念, 逐步建立完善的、全面覆盖的、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 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价值上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投资性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与管理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转变, 必须把为农民提供基本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作为首要的职能, 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另一方面, 要转变“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尽力培育“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从而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决策机制。因此, 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 怎么提供, 应先听取民众的意见, 确立依据农民、农村的内部需求来决定公共服务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的制度, 建立体现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意愿的需求表达机制, 让农民参与公共服务决策方案的制定, 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二) 加大财政投入,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集中财力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避免分散投入。引导、鼓励企业、个人和各类社会组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逐步改变农村公共服务投资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 突破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的瓶颈, 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从国际经验来看,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印度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 政府投入的资金约为三分之一,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投入的资金约占三分之二。因此, 应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去做, 建立一种以政府供给为主, 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三) 科学规划,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应科学规划, 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比如, 覆盖英国整个城乡的地下管网设施, 是在100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规划建设的, 但在人口已经增长了50倍的今天, 却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可见其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当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政府应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着眼强化城乡的衔接、互补,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 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官员应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效率。具体来讲:第一, 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二, 要完善包括目标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的评估程序,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框架, 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 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 以公民为中心, 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第四,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 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因此, 政府应从整体上建立起一个有关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估系统, 以评价市、区以及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同时, 对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应做到制度化。将过去“组织考评、上级认可”的奖惩机制改为“综合考核、社会评议”的奖惩机制, 让所有服务人员形成紧迫感。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当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决策方式不够科学;考核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 必须创新理念、转变观念, 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 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多元化机制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2010年4月26日.

[2].烟台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0年1月19日.

[3].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视角[J].财经科学.2010, (1) .

[4].赵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J].党政论坛.2010, (8) 。

公共服务机构 篇2

社会活动舞台 ——都市类媒体公共服务策略思考

口许雄辉

进入社会转型和变革的新时期,新闻媒介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所担负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媒介传播作为社会公共关系诸多环节之一,还起着枢纽的作用。如何发挥好媒体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主观能动性,不负社会对媒体的新期待,给媒体带来了需要解决的理论及实务操作等新课题。

东南商报作为党报衍生出来的新型都市媒体,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转变观念,实行企业化管理,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活动,联系社会各界,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大型公共社会活动。东南商报策划推出的“环保·故乡·山江海”新闻采风系列活动和“宁波市外来务工者节”,均获评2007年宁波市“十大公关事件”。特别是宁波市“外来务工者节”,到2008年已连续举办5年。通过一个读者的建议,点燃了一个媒体的行动策划,引发了政府部门的参与,升华成为持续而广泛的公民行动,而且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外来务工者节”,延伸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浙江新闻界一种独特的媒体现象,荣获“浙江省新闻社会活动奖”。把媒体建成“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活动舞台”是东南商报人的理念,这无疑对媒体在社会转型期树立新形象,产生了积极意义。东南商报媒体人对自身在社会公共活动担当与发展中的理性思考与创新实务,对新闻同行和政府有关部门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搭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媒体天生具有担当社会公共服务角色的职能,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媒体只负责传播新闻,宣传方针政策,忠实履行单向传播的角色定位,被动地发挥着社会传播平台的作用。而在新形势下,媒体的这种单向传播显然已难以适应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2004年,报社试图开展以“关爱外来务工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但感到仅以一般性报道来展现外来务丁人员所受歧视或不公平待遇,难以从根本上引起部门的重视,只有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构建一个职能相关的公共实施体,才能把关爱外来务工者的报道做得有深度,并促进实际工作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为此,报社主动联系了市总工会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媒体作为一个共同的公共关系服务平台,相关职能部门在这个平台上与新闻单位一道,同唱一台“共同关爱外来务丁者”的大戏。

从2004年3月12日起,由东南商报策划,并与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的“展示你的风采,争做务工明星”活动正式启动,拉开了评选首届宁波“十大外来务工明星”大型策划活动的序幕。从3月到I1月,东南商报共刊登了43位外来务丁者的先进事迹报道,期间,还强势推出《打工宁波,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宁波腾飞,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外来务工者,宁波能海纳百川》三篇深度报道。同时开展“为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献计献策”征文、征集“外来务工者之歌”活动。最后从40多位候选人中评选出宁波市首届“十大外来务工明星”,宁波市领导在宁波大剧院为“务工明星”颁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拿出5万元奖励务T明星,隆重的颁奖仪式让外来务工者沉浸在节日般的喜悦中。东南商报以9个版的篇幅全面报道了颁奖盛况,社会反响非常热烈。许多市民评价,在“民工荒”愈演愈烈时,宁波能够在全国率先开展十大外来务工明星评选,表明宁波“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宁波对外来务工者的宽容、关爱和呵护,表明宁波是外来务工者创业的好地方。

这次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人们开始深情关注“外来务工者”这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于是,东南商报与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主办单位商议决定,每两年评选一次“十大务工明星”,把每年12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宁波“外来务工者节”,以固定形式开展相关活动。2005年,东南商报等3家主办单位又联合推出了持续一个多月的为农民工送健康、送温暖、送教育系列活动,并评选出了以环卫和建筑工人为对象的“十大城市美容师”和“十大城市建设者”。2006年,第二届“十大外来务工明星”评选更是备受社会关注,共收到选票10万多张。接下来的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如百场电影送工地、开启农民工专列、慰问农民工春节团拜会等,一浪高过一浪。

2006-2007年间,又涌现出了明星保洁员徐辉、救人英雄彭维乾、徐义胜等一批优秀外来务工者,使甬城上下为之感动。至此,“以关爱农民工,促进新老宁波人和睦相处共建和谐宁波”的大型策划活动催生了全国首个“宁波市外来务T者节”的诞生。2008年12月7日,第五届宁波市外来务工者节如期举行,这一届无论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新的拓展。除了举办大型劳动就业法律维权、心理咨询、文化服务广场等活动外,还举办了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者创业创新先进事迹报告会,农民工、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宁波峰会,2008最美新宁波人——女性风采大赛总决赛等。

在东南商报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外来务工者节的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宁波市政府专门召开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大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办公室”,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20项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医疗、教育、保险等内容的服务政策。其中像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宁波、免除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学杂费、为外来务工人员打造的“社保套餐”等,都开创了全国先例。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引起了全国关注。2007年11月,国务院专门组织调研组来甬进行专题调研,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称赞宁波市解决农民工问题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连续5年举办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活动,不仅让宁波330多万外来务工者有了自己的节日,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同时也让这些“新宁波人”记住了宁波有一张《东南商报》,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报纸的广告和发行(注:2008年,《东南商报》发行量在连续3年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20%,,广告收益达到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000多万元)。媒体同行也对东南商报的做法给予了很高评价,《人民日报》、《今日早报》、《青年时报》等媒体都把镜头对准了东南商报。时任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伟说,媒体参与策划宁波外来务工者节活动,是媒体拓展功能,参与公共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一家报纸为外来务工者办节,是国内首创,这也显示出东南商报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媒体参与公共服务作出了榜样。

东南商报的做法,也引起了全国新闻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2008年12月6日,“宁波市外来务工者节”媒体行动研讨会召开,专家学者对以东南商报为主策划的这一活动进行研讨。专家们认为,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东南商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以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发现力,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历史前进的轨迹,为在改革开放中从农村山区走进城市的社会劳动者、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建设者设立节日,这是东南商报和相关部门对农民工尊重的标志,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的创举,体现出东南商报是服务大局的 先行者、社会活动的组织者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东南商报策划的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媒体坚持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主基调,始终与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联动,让社会各界参与互动,优势互补,既造声势,又办实事,实实在在推动了宁波社会用_丁 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把媒体真正搭建成了一个社会公共服务的平台。构建社会活动大舞台

与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社会和谐一样,东南商报还注重把媒体构建成社会活动的大舞台,让鲜明的主题宣传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围绕商报与读者,社会与媒体,领导与群众,产生多层面的互动,以达到良好的主题宣传效益和对实际工作的推动作用。东南商报2006年策划的“环保·故乡·山江海”新闻采风系列活动便成为一个精彩案例。

宁波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宁波人均GDP达到6568美元。然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欠账,已成为制约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早在2003年就规划了建设生态宁波的目标。作为宁波都市类早报的《东南商报》,也意识到宣传好市委市政府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性,然而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中央明确提出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了这个大的背景,我们便研究如何找准切入点,想到了策划一场既能宣传好党的大政方针,又能吸引读者志愿参与的环保主题宣传公益活动。以寻访宁波十大山峰为由头,征集志愿者开展捡垃圾、保护母亲河、查处污染企业、姚江源头植树、爱我家园保护海洋等活动。活动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2006年3月6日,征集志愿者探访宁波十大山峰的消息一见报,当天便有532名读者打进热线电话,最终在数千报名者中首选了200多名志愿者。第一届“环保·故乡·山江海”系列采风活动从2006年3月探访山峰开始,连续开展了3个月,成为宁波市当年最具影响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这项活动被评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创新策划一等奖和集团年度10件新事之一。在宁波市2007年创模复查工作中,受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小组专家的充分肯定。

经过精心策划推出的第一、二、三届“环保·故乡·山江海”新闻采风系列活动,由“探山探江探海”、探访宁波绿色文化新景观村新景观小区、评选十大绿色环保人物及绿色文化形象大使 “少开一盏灯,我为环保作贡献”等多项内容组成,始终与宁波市生态办一道主办活动。

东南商报的30多名记者与环保专家、环境工作者和千名志愿者行程千余里,深入宁波偏远乡村及城市社区,宣传环保,探源生态,发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采写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见闻式报道。与此同时,还以“记者手记”的形式,刊发了《给子孙留下青山绿水》、《何时告别白色垃圾》、《守住青山的绿色》、《感恩母亲河》等有建设性的批评报道,向全社会发出“保护地球,呵护家园”、“少开一天车,我为绿色作贡献”的呼唤和倡议,先后发稿600余篇、图片300余幅,形成了强大的环保宣传声势。2009年的第四届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更是推广到绍兴、嘉兴、舟山等长三角南翼的宁波周边城市,形成了一个环杭州湾地区生态宣传的大型区域性公益活动。

东南商报“环保·故乡·山江海”新闻采风系列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多层面互动,成为社会活动的大舞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首先,是报社与读者之间形成互动,第一届有1500名志愿者参与,义务宣传环保;第二届有500多名志愿者白驾车或骑自行 车寻访古村名寨,呼吁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其次,是记者与社会之间形成互动,商报记者走出城市,走进农村进行现场报道和主题采风,既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也与群众建立了密切联系,同时与市环保、生态部门保持了更紧密的联系。再次,是市领导与普通百 姓之间形成互动。第一届活动,宁波市多家媒体都报道了市委书记、市长以志愿者身份与200多名志愿者一起在东钱湖清理垃圾;2007年6月3日,为支持“少开一天车,我为绿色作贡献”倡议,市班子领导成员一律不乘公务军,和市民一道,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充分体现了市领导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市志在必得的信心。许多市民打进热线电话说,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教育意义,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绿色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成为社会时尚看台

通过近几年的反复实践,东南商报以重大主题宣传为导向的大型公共服务活动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模式,即重大主题+时尚活动+读者互动。商报的活动之所以吸引读者,参与者众,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这些活动既是宣传活动,又是时尚的社会活动,读者有兴趣,活动有看头。

比如,借鉴现代人喜欢户外运动这一兴趣点,组织探访宁波十大山峰、三江之源、宁波之海,最后评选出宁波十大绿色山峰,宁波十大绿色环保人物,1500名志愿者直接参加了登山探海活动,10万多读者参加各种评选投票活动。活动开展3个多月,发放环保手册2000余本。整个活动中,记者与志愿者手提垃圾袋,捡白色垃圾,寻找三江源泉,检测水样,顶风踏浪,寻访“象山角”。第二届组织自行车队和白驾车队,探访古村落,发现绿色文化新景观,特别是举行了东钱湖龙舟大赛和田园城市杯环境友好风筝大赛,以及第三届的赛鸟大会等,不但吸引了数千名志愿者参与,还吸引国家青年皮划艇队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外围朋友参加。风筝大赛邀请山东潍坊和北京风筝协会组成的水上放飞表演,吸引了2万多市民观 看,常驻宁波的一些外国专家也带着全家赶来放飞风筝。创新的活动载体和时尚新颖的形式,让广大读者在自愿参与活动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生态环保的责任感。

又如,自2006年以来,东南商报已连续3年举办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广大读者为主旨的中秋新闻文化系列活动。2006年中秋节,商报首次包了一架专机,举办“空中看月亮”活动,同时组织了游船水上赏月,这种创新的活动载体和独特的形式,受到了读者的极大欢迎,成为当年宁波市中秋节最具创意的文化活动样本。2007年中秋节,商报在举行包机赏月和游船水上赏月活动的同时,更是将包机赏月与空中婚礼结合起来,给了读者一个惊喜。2008年,商报策划了“浪漫金秋海上赏月”活动,以其别样的海派特色再次吸引大批读者参与。新颖独特的活动形式,使商报中秋新闻文化活动成为媒体创新的一张名片。

一系列中秋新闻文化活动无意中也影响了市民中秋赏月的习惯。记者采访了不少商报读者,他们都对这些活动赞不绝口,有些读者甚至以此为蓝本,与家人欢度中秋。

“2010年,我参加了商报的中秋抽奖活动,成为一名幸运读者。那年的中秋节,我乘坐专机参加了空中赏月活动。我都50多岁了,这样过中秋节还是第一次,真是终身难忘啊。”家住江东的俞女士说起来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从那年开始,我们全家对中秋节有了一种全新的期待,中秋前的一段时间总是特别关注商报,能有机会参加商报的中秋活动当然更好,如果不能,我们家也会参考商报举办的活动,依样面葫芦自己庆祝。”俞女士告诉记者,2011年由于名额有限,很遗憾没能参加商报的游船赏月活动,全家为此在次日晚,也坐游船玩了一番。去年,商报提前刊登了十大赏月胜地的消息,她们家就以此为参考,选择了其中的月湖,“ 原来想去海边,因为有台风只好选择就近的景点,今年已经想好了,就去商报提到的中国渔村。”

所有这些活动,对读者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东南商报这份都市媒体也真正成为了一个“社会时尚的大看台”。

公共服务机构 篇3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理论 公共图书馆 免费开放服务

分类号 G252

On the Strategies of the Free and Open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y based on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Zheng Beiyi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believes that this theory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the trouble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free and open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free and open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erfecting our country's free and open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based on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Keywords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Public library. Free and open services.

1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公共图书馆服务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就在于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在文化生产与服务方面的各项需求[1]。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的一部分,承担着智囊职能体现的重要支持地位,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更加突出其主导作用,核心地位,以反映出文化活动的繁荣[2]。新公共服务是以公民为中心应运而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共利益不是单一个体利益的叠加,而是一种有共同利益价值观的整合。管理者应把建立有整合力、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作为工作重点,转变掌舵为划桨的职能,强调具体实施中为公民服务与放权。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政府改变管理方式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应该同样适用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当中,为公共图书馆注入新的服务型价值理念,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从战略角度看,未来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质量将引起各界的关注。如何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突破现有的困境,对公共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而言都将有长远的影响[3]。

2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现状

自2006年杭州图书馆“无权拒绝乞丐拾荒者入馆”的做法让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成为社会热点后,全国各地图书馆先后逐步实现了免费开放,浙江图书馆更是率先免去借阅证工本费等费用,成为国内省级图书馆实行“零门槛”服务“第一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图书馆为科研工作服务为重,到21世纪全国公共图书馆的陆续免费开放,这一路艰辛而又漫长,我们坚信未来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步伐也会越来越快[4]。加快步伐首要任务应是认清当下,因而笔者将各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现状总结如下:一是将免费开放等同于优质服务。认为“免费”服务只是图书馆转型发展“打开大门”的第一步。多数馆只是形式上的免费,而并不优质。二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还存在,截至2009年底,全国两千多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中,无运行经费、无购书经费的比例仍然相当大。许多公共图书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缺乏资源,同时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国际图联推荐标准是每50 000人应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不超过4公里的辐射半径。然而,中国目前的3368平方公里平均46 180 000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5]。

2.2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免费服务。2011年1月26日,财政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归口管理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进一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提出要求。《意见》中指出,“应按‘增加投入、转换机、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建立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以确保中央提供给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能到位,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要给予相应的补助,对东部较发达地区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6]。免费开放之前原有的收费项目,常用于解决工作人员的津贴收入等,免费开放之后这类费用被免除,再加之随免费开放后增多的到馆读者人数,图书借阅量急剧加大,水电费、物业费、办公费、购书经费、读者活动经费也随之增长,目前以国家财政为主要来源的经费保障制度已力不从心。

其次,区域发展差异大,城乡二元对立。一方面地级市、县和乡镇基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图书馆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差,或多或少存在馆舍布局不合理,所处环境差,设施陈旧等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到基本服务项目与阵地活动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处于城市里,乡村地区则很少。乡村居民很难甚至不可能在当地看到公共图书馆,使用图书馆无从谈起。最后,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落后及服务水平滞后。免费开放后增加的读者量和扩大的公共服务管理区域,对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制定相关制度,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以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nlc202309042241

3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对策

3.1 以“公共利益”为主要目标,明确服务职能内容

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民的利益、职业的标准、政府的行为准则。政府应该带头建立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以一种服务责任人的态度行事[7]。

3.1.1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图书馆专门法在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中位于核心地位,与专门法配套的其他规章制度要以专门法为前提,地方性或系统性图书馆法规要以它为准绳,与图书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都要以它为参考。图书馆专门法要能具体分解各方面权利和义务,并严格规定各方面工作权限及其标准。图书馆专门法就其法律内容来说,其内容要清楚明晰、和谐统一、具体可行,应确立基本原则,阐释基本观念,建设基本制度和规范基本环节。但这并不是说图书馆专门法就是含混的规定和空洞的理论。图书馆专门法出台后,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都需要参照制定[8]。任何一部法律的实施,除了它本身以外,都或多或少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下位法或者法律解释来实现它的法律规范、具体落实。这就要求图书馆立法中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缺乏法律责任的图书馆法,也就失去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图书馆专门法的制定,图书馆专门法的制定也将是我国图书馆迈入世界优秀图书馆行列的前提。

3.1.2 公共财政与民间资本投入结合,提供资金保障

在图书馆资金保险方面,首先要明确公共财政保障的主体地位。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毫无疑问显露出公共图书馆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这一性质,因此国家财政的保障尤为重要。国家财政的保障标准应与时俱进,一方面要根据各馆地域与业务需求情况,另一方面要根据各级财政的财力可能,不断调整与完善。实行免费开放服务以后,公共图书馆自身藏书规模、藏书数量、图书更新速度等都受到了新的挑战,想要保质保量地实现免费开放优质服务,国家财政投入给予经济支撑必不可少。如何使国家财政投入适度,可从以下三点加以实施:首先对经费补助机制严格执行;其次完善中央、地方共同承担的经费保障机制;最后则是严加规范公共图书馆需经费补助的服务项目。

另外,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是有限的,因而单靠国家财政投入来支撑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馆舍的正常运行着实有点困难,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模式,让社会资金的注入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以往公共图书馆因为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被大家认为属政府的管辖范畴,其实公共图书馆也需要社会的帮助,扩宽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保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服务的提供[9]。

3.2 图书馆应重视人本精神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管理的目的是服务,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尊重民主的基础上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知识服务,本质就是为了公共利益而负责任地服务[10]。

3.2.1 结合服务现状,完善规章制度

首先,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订,要兼具程序性和原则性,兼具微观措施和宏观架构。它的制定必须要了解馆员工作的特点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必须与国家法律,相关规定保持高度一致。规章制度要有助读者阅读权的行使,有助于公共图书馆各项业务的开展。其次,必须严格准确地执行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坚持始终如一地执行制度,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做好记录,为规章制度的修改完善提供事实材料。最后,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制定追究机制是为了有效预防对规章制度的违反,确保规章制度的畅通执行。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包括图书馆馆员自身都遇到了新的难题,因而在适时修改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重视人本精神,让每一位员工都对图书馆事业充满信心,自觉带头执行,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11]。

3.2.2 提升职业素养,打造优质服务

首先,应该完善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制度。我国至今在这方面仍没有具体完善的规定,因为对此职业资格的制定完善必将对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水平的保障,以及工作人员未来职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其次,进一步加强馆员的服务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客观事实的一种概念,意识会对人行为规范、观点的形成起着突发性的支配作用[12]。因而馆员积极主动的意识和消极怠工的意识会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平时要求馆员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影响服务行为,力争为到馆的每一位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应具备主动创新的服务意思,不断探索新的、好的服务方式,以适应不断提升的服务要求。最后,建设学习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面对智能化数字资源、传输网络的发展趋势、个性化服务、知识管理的应用等诸多新知识、新技能,需要公共图书馆通过引进人才和培养来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努力营造公共图书馆内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学术奖励机制,并鼓励图书馆员主动学习,激励员工的自我学习,提升完善人员管理机制。

3.2.3 完善资源共享体系,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需加快馆际间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所有被授权的成员馆只要将本馆的书刊编目上传到这样一个共享的目录库平台上,就可以免费查询其他成员馆中的书刊目录,这样既可以实现书刊目录资源的共享,又能方便来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查询检索。其次,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因为每个合作成员馆间存在文献资源结构、数量以及读者数量、经济来源不同等多方面差异,需要成立一个权威、稳定的协调组织,即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协调机构来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对全国各地区的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进行统筹规划。最后,各成员馆合作过程中,相互间的资源平衡和权益平衡尤为重要,需要从管理层面、人员及技术以及法律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各成员馆须对服务方式、合作共享的策略、人员及资源建设等问题达成一致。在资源建设方面,可建立联合采购机制,构建网上文献采访业务交流平台。

nlc202309042241

参考文献:

[ 1 ] 曹爱军.民生的逻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23-28.

[ 2 ] 许子媛.图书馆联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共建研

究[J].图书馆,2013(4):31-33.

[ 3 ] 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8-30.

[ 4 ] 郭晓敏.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普及现状:从“乞丐入馆案”说起[J].图书馆建设,2011(8):20-25.

[ 5 ] 余胜,吴晞.免费开放:理论追寻、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10-17.

[ 6 ] 文化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EB/OL].(2011-02-10)[2015-02-28].http://www.ccnt.gov.cn/sjzz/sh-whs/whgsy/201102/t2.0110210

-86869.Html.

[ 7 ] 钱再见.现代公共政策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30.

[ 8 ] 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6-17.

[ 9 ] 吴建中.浅谈21世纪图书馆发展趋势[J].图书馆杂志,1997(1):35-37,26.

[10] 张治忠,廖小平.解读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维度: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6):39-42.

[11] 尹美馥.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后出现的问题及对

策[J].新世纪图书馆,2011(3):57-58.

[12] 柯平.图书馆服务提升与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化专业化[J].江西图书学刊,2007(4):3-6.

郑蓓怡 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0018。

(收稿日期:2014-08-04 编校:刘 明)

公共服务机构 篇4

一、我国公民文化权利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文化权利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②享受文化科技进步权;③参与文化生活权;④接受教育和培训权;⑤文化创意权。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公平实现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原则即指每个公民(包括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在获取公共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服务时,享有获得服务机会的公平,服务内容、质量和服务过程的公平。服务机会的公平,主要体现为服务对象的全体性或者说服务必须惠及全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不应有任何地域、城乡、种族、身份等的歧视。所谓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过程的公平,则指不论服务对象为何人,均有权享受到同样的、质量稳定、程序公平的对待,从而享有平等的文化服务。

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原则对政府部门提出了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宏观层面的要求指,政府在进行文化发展战略的制订、文化资源配置、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整体布局调整等重大宏观决策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的需求,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微观层面的要求则是,政府各具体部门,以及政府扶持资助的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提供各项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大家获得机会公平、质量稳定的服务。

三、以图书馆公共服务为例看公平性原则的实现

由于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城市和农村仍然有一支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渴求文化公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公民的文化权利尚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平性原则的提出,很大程度上针对了公共文化服务不够公平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在中国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往往会由于制度与技术的设定使图书馆服务的公平性大打折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49年就发布了旨在推进图书馆公共发展的《公共图书馆宣言(1949)》。该宣言阐述了一个具有国际代表意义的图书馆精神与理念,认为:“公共图书馆是平民教育及国际互谅的生力军,进而推动和平。”以此为标志,图书馆保障公众自由地、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社会功能被突出地强调并付诸实践。

对图书馆业来说,图书馆公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角度而言,政府在进行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制订、资源配置、设施规划建设、整体布局等重大宏观决策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的需求,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努力做到公正公平。二是从微观层面看,图书馆在提供各种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一视同仁,使大家获得机会公平、质量稳定的服务。近两年党和政府实施了很多新措施来改善图书馆公共服务现状。从当前来看,无论是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书屋工程、城市职工书屋建设,还是流动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城市工业区外来工图书馆的建设都体现了以全民为文化服务对象的公平性。城市公共图书馆也开始把农民工纳入他们的服务范围,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图书馆公共服务公平性原则得到一定体现。

参考文献

[1]程焕文.普遍均.惠及全民——关于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的阐释[J].图书与情报,2007,(5):4-7.

公共服务总结 篇5

评议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根据市纠风部门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区在学校、医院等8家公共服务行业个单位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区行评动员会后,各受评单位积极组建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发动、自查自纠,使得行评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广泛开展宣传发动

为更好地传达行评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各受评单位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开发区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行风评议活动的会议和文件精神,使行评动员做到全覆盖。

8家被评单位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单位、本部门开展行评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使行评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例如,开发区中学、三棵树医院以表格形式详细制定了各阶段的行评工作实施计划,明确时间、内容。

在宣传方面,各受评单位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开发区黄河小学专门召开了学生家长会;钟吾医院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以及安保人员参加的行评动员会,做到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确保行评工作不留死角。各受评单位还分别利用简报、LED电子屏幕、横标、专栏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行评工作

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受评单位“各施各法”。4月17日,8月24日,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两次走进市政行风热线,诚意听取基层群众对学校、医院的意见。三棵树中心小学制定意见调查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

在行评工作工作中,部分受评单位编写了行评简报,及时向监察局和区政行风评议员代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整改情况,加深了监察局对各行业开展行评工作的了解。

三、边查边纠 行评工作初见成效

西部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探索 篇6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服务;理论创新

创新是当代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一个组织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图书馆而言关系到它的服务是否与时俱进,关系到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能否进一步提升,还关系到它的持续发展。当代图书馆服务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需求,其服务必须创新。 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读者的需求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必须跟着转变,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手段、管理模式、空间用途和技术装备都要具有时代性、灵活性和多元性。

一、当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服务正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读者到馆率下降。当前,读者到馆率下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据统计,1997-1998年英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数是355973677人,2002-2003年是323048108人。1997-1998年大英图书馆到馆人数是430887人,2002-2003年是407729人。数字阅读的影响是使读者到馆率下降的最大原因,如今大量的文献是通过多元方式来展示的,有的从一产生就以数字资源形式存在。因此,图书借阅量在数字时代将不再是衡量图书馆功用的唯一标准。现在的“80后”“90后”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代人已经习惯了计算机和数字阅读方式,图书馆要适应他们的需要。

2.阅读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传统阅读减少,网络阅读增长。由传统阅读构成的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调查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而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加,已经从1999年的3.7%增长到2005年的27.8%。另一方面,读者走进图书馆的目的不仅仅是看书,而是可以进行知识和信息交流,借助图书馆实现从静态信息到动态知识的交流。

3.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深度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具体到对图书馆的挑战而言,大多数读者在查找某个所需知识点时,首先想到的是直接利用网络搜索即可满足要求,而不再是亲自到图书馆查询,公共的网络搜索引擎和相对专业的数据库基本上可以满足了读者绝大部分对于知识的需求。传统意义上读者对于图书馆的知识依赖正在被网络所逐渐取代。

二、图书馆服务理论的创新及实践

1.图书馆服务理论的创新。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1931年提出的著名的“五定律”,被作为图书馆事业的总原则,实际上这五定律主要是关于图书馆服务的阐述。 “书是为了用的”,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以收藏为使命的观念,确立了以用为根本的服务宗旨。 “每个读者有其书”,是要求图书馆为每一个读者提供图书,强调服务对象。 “每本书有其读者”,要求图书馆藏书发挥作用,强调服务的针对性。“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从根本上确立了图书馆服务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基本思想认识。 “节约读者的时间”,强调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图书馆服务的直接作用就是节约读者的时间。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概括了图书馆的发展观,馆藏在增长 ,需求也在变化,因而图书馆服务也需要不断发展。虽然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图书馆的中心任务仍然是服务,读者服务这一根本任务没有改变,只是服务的项目、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发生了变化。1995年,学者戈曼提出新的图书馆事业五定律:图书馆服务的使命是为人类文化素质服务;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尊重过去,开创未来。突出了图书馆服务在图书馆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对创新图书馆服务极为有利,尤其是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也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根本保障。

2.图书馆服务创新

(1)参考咨询服务。传统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以馆藏文献为基础针对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利用手工式半自动方式,通过个别解答提问,向用户提供具体的文献、文献知识和文献线索。随着知识经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范围。 除解答读者提出的事实性咨询服务问题,开展专题咨询服务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咨询服务。

(2)检索服务。文献检索是利用特定的工具书,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为用户提供检索结果的服务。现代化图书馆的检索服务的发展方向是超文本、多媒体、智能化,检索服务凸显个性化、多元化,除提供检索传统文献,图书馆员还要经常上网浏览,熟悉各种检索技术和检索工具,更要注意网络知识资源的特点,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收集有关知识资源,以提高查全率,同时注意提高检索速度,注重检索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3)互动服务。如今,网上图书馆已成为现实,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过程中,在网上充分征求读者意见,使相当数量的网上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通过信息的不断发布吸引更多读者关心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伙伴关系。图书馆创新服务远不止这些方面,借阅流通服务、专题服務、定题跟踪服务等方面仍待拓展,关键是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要求去积极探索新服务方式。

服务是一种社会教育,读者从服务中提高素养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与服务本身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服务越好,越能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反过来,读者的文化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越高,服务也就越好。有了图书馆服务,知识和信息得以传播,知识信息可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劳动者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而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从长远来说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当代图书馆的服务不仅要改变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理念,还要改变读者或用户的理念。改变全社会的图书馆理念是图书馆服务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肖东发.用大出版的视角认识新媒体[EB/OL] . http://www.edu.cn/renwu_6123/20071106/t20071106_263432.shtml.

[2] 杨琳. 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出版发行研究, 2012(3):47-49.

[3] 程莲娟,寿叶丽,丁夷. 数字出版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6(2): 113-116.

[4] 唐秀峰. 数字出版与图书馆新服务模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8(35):47-48.

[5]张树华,赵世良,张涵。图书馆读者工作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45.

[6]顾健。美国大学图书馆调查数据及其启示。大学图书馆学院,2005(3):84-85,78.

公共气象服务和决策服务研究 篇7

随着社会的进步, 气象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气象信息通过各种媒体更加快速广泛地服务于社会, 使气象服务的涉及面更广, 更人性化, 更有针对性。丰富多彩的专业气象服务孕育了一个前景巨大的气象市场。由于机制性和观念上的问题, 目前的气象服务还有一定的发展瓶颈, 气象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搞好气象服务的市场开发工作, 使气象服务市场往更好、更快、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是当前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气象服务的概念

气象服务一般是指从事气象业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向社会或某个组织、个人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警报、气候应用分析、气象灾害评估、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资料等多种服务活动的总体。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劳动者向社会所提供的服务性劳动。这种服务性劳动的产出物, 主要是气象科技信息。

在国外, 根据气象服务费用的支付属性将气象服务可分为:基本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三类。

基本气象服务是指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密切的天气预报、警报等气象服务。服务所需的费用由政府支付, 产品“免费”向公众提供。

有偿气象服务是指利用基本气象服务所收集的资料和所生产的气象信息产品, 按用户的特定需求加工处理成其所需的气象信息产品;由基本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由用户支付。

商业气象服务是指利用基本气象服务所收集的资料和所生产的气象信息产品, 按用户的特定需求加工处理成可使其获增值效益的气象信息产品;用户需支付由基本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和相应的“利润”。

在中国, 过去气象部门先按气象服务费用的属性, 将气象服务分为公益服务和科技服务。然后再按气象服务的对象, 将公益服务分为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 将科技服务分为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截至2000年, 在全国气象会议上, 把气象服务分为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性气象服务, 至此商业性气象服务成为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气象服务进入了市场范围。公众气象服务是指利用新闻传媒向社会大众提供天气预报等各种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是指为政府领导抗灾救灾、制定发展规划、组织经济开发和安排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 收取一定标准的服务费用;商业性气象服务则以盈利为目的。一定意义上, 可以说商业性气象服务是公益性气象服务的一种延伸。

二、中国目前气象服务发展的现状

第一, 中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与国外气象服务发展相比, 中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 而此时, 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已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那时, 中国的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15~1∶20;而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这一数字上升为1∶38~1∶40。这虽然说明中国的气象经济已经有所发展, 但与西方相比还差很多。由于气象服务是高科技产业, 需要巨额投入, 中国至今还没有能与国家气象局竞争的私人公司从事商业化的气象服务。长期以来, 气象部门也一直沿用事业单位运作模式, 主要工作还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质的气象服务, 自身参与市场的意识不强。

第二, 中国气象服务发展缓慢。近年来, 虽然气象专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 尤其在防雷、手机短信方面发展较快, 为商业企业等专业客户赢得了利润, 但与国外相比, 中国气象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依然处于“低温”状态。因个性化的气象服务需要利用很多资料和专门人员制作, 但目前国内专业气象服务一是收费较低, 二是客户少, 甚至连人力成本都不够。现在中国的气象部门还是一种以国家投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 气象有偿服务只是补偿了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作特殊产品时付出的成本, 还没有形成商业化气象服务市场, 体制也不健全, 因而使气象经济发展缓慢, 中国的气象服务年产值与其他发达国家比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三、中国气象服务市场发展存在的障碍

现阶段中国气象服务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 这些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从产品本身看, 中国现在的专业气象服务手段还不够健全。一是气象服务的层次较低, 提供的产品多是单纯的气象信息;二是提供气象信息产品的质量、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经营“气象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 缺乏开拓创新思想。这就直接阻碍了竞争市场环境的生成, 导致市场的相对低效和服务体制的不健全。

第二, 从机制上看, 中国气象产业长期事业化经营造成的后遗症, 使得气象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原来发展的烙印, 重视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 淡化了专业气象服务和深层次的商业化的气象服务, 导致气象服务商业化程度不够。

第三, 从产品营销看, 中国气象产业缺乏营销观念。这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对于已开发产品的推销与宣传, 二是缺乏与信息需求者之间更多的沟通和联系, 没有深入了解市场的需要和客户的需求。这就阻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认知度的提高, 也没有唤起相关企业运用气象产品提高经营绩效的意识。

四、中国气象服务市场开发的策略和建议

根据上述气象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 要使中国气象服务得到快速发展, 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依靠科技进步, 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能力, 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气象服务发展的快慢, 关键在于天气预报准确率。因此, 必须依靠先进探测系统及先进的预报方法, 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 让气象信息使用者愿用、会用、好用, 并且能为用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二, 拓展服务领域, 为企业量体裁衣。气象产品供需不对口是气象服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市场已经细分, 各行业与气象的联系所涉及的方面不同, 其所要求得到的信息服务自然有别。气象部门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及其对气象服务的不同需求, 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做到企业需要什么产品, 就提供什么产品, 量体裁衣地为企业服务。比如对机关单位可以安装气象预警无线电子屏;对村镇可以安装气象预警广播;对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可以提供风险评估;对汽车运输公司, 可以给他们提供道路结冰、大雾、雨雪、泥石流等服务, 可以给运输车辆上安装气象信息无线电子屏等。

第三, 加强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气象服务领域, 促进气象服务发展需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人才队伍是人才个体的组合。人才队伍的成员和运动规律是人才个体成长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群体反映, 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气象服务商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我们在商战中急于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面对21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现化代和可持续发展给我们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目前的人才队伍现状以及今后气象服务商业化人才队伍在商战中的战略地位。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现代化建设说到人才的现代化。不搞人才队伍建设, 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希望就很渺茫。

第四, 加快气象服务商业化步伐。加快气象事业结构性战略调整, 积极培育国内商业化气象服务市场, 同时借鉴国外商业气象服务发展的经验, 学习其全新的气象服务理念、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提高中国气象服务业的竞争力。

第五, 将气象信息与商业需求结合进行深加工, 提高气象信息作为商品的科技含量。现阶段, 商业气象服务的层次较低, 提供的产品多是单纯的气象信息和一些气象指数。但是作为商业气象, 不应该局限于气象信息本身, 还需要针对用户的具体情况, 把气象信息加工成用户直接需要的商品, 以此来提高气象信息的附加值, 提升商业气象的服务水平。初级气象信息的价值是有限的, 但如果针对具体的用户, 把这些信息与用户的经营活动结合起来, 把气象信息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决策之中, 那么无疑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比如, 冰雹会对烟叶质量和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可根据这样的气象信息, 来分析预测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结合市场需求, 为经营部门制定相应的种植和购销计划。这种结合气象信息加工出来的新的信息产品, 不但可以直接作用于用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也使得气象信息本身的价值大幅提高。而这种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的气象信息再加工和市场营销过程, 应当是商业气象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利润来源, 这也是商业气象区别于公益气象的根本点。

第六, 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增加气象服务项目。只有转变气象服务体制, 开放气象服务市场, 扩大服务对象, 提供适合用户特殊要求的新产品, 才能在对各行业、各领域的服务中争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只有依靠科技进步, 对气象信息进行深加工, 提高气象信息作为商品的科技含量, 从而增加气象服务的层次。

虽然目前中国气象服务的生产活力还未全面显现, 气象服务市场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气象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气象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气象服务体系的健全, 气象服务必将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气象服务的市场将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使气象服务的涉及面更广, 更人性化, 更有针对性。丰富多彩的专业气象服务孕育了一个前景巨大的气象市场。如何搞好气象服务的市场开发工作, 使气象服务市场往更好、更快、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是当前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气象服务商业化的模式, 对中国气象服务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具体情况, 对中国气象服务的市场开发作简单的设想。

公共服务机构 篇8

一、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内容和意义

政府职能创新是指政府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而不断地对政府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主要是为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和加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一)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政府公共文化职能的方向。政府必须清楚,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文本, 坚持以文化为本, 坚持以均衡发展为本的方向。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转变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举措, 方向要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体现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和共同价值准则, 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2.确定文化职能服务的范围。如果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不能确定就会造成政府与人民利益的冲突。政府应根据自身能力, 保证社会公平的前提下, 正确处理市场和公共利益。

3.转移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的重心。政府要尽量只制定宏观方向, 而不要过多地去干预市场, 只有采取政策职能和执行适度分离, 引入市场机制, 因为竞争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在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是世界各国比较普遍的做法。这有利于改变原有的政府包揽一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公共服务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

4.调整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结构。“职责同构”一直是许多政府问题的根源, 不调整不足以清除问题的根源, 结构的调整是利益结构的调整, 关键在于政府职能部门权利的划分与规范。要调整结构应首先理清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职能分工。即谁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谁是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其次要改革公共与私有、不同文化组织间的分工。

(二)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意义。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目标, 但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 几乎没什么经济回报, 所以很少有社会资金投入, 因此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就应承担起来这项任务, 因为从国家的角度来讲, 他有着以下的巨大意义。一是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二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创新性国家建设。三是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促进文化公平。

二、公共财政为政府公共文化职能创新提供重要的制度和物质保障

公共财政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 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 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 必有公共财政, 二者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交替推动, 共同前进, 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界定财政职能范围, 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政府作为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其能力水平毫无疑义地要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履行职能的前提, 同时还受公共财政状况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和制约。

(一)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是为了人民的公共文化需要而进行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有以下主要特征: (1)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其主要目标; (2) 促进社会公平; (3) 非营利性; (4) 接受群众监督。

(二) 公共财政与政府公共文化职能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 私人难以通过市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只能由政府提供。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要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实现。公共财政和政府职能是密切相关的,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是推动各项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环节。同时, 财政作为政权运转和政府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财政体制改革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政府职能变化也影响公共财政的建立, 政府职能结构决定着财政支出结构, 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同时反映着政府职能结构的变化, 所以说公共财政建设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面, 由于公共财政的支出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在一些偏远相对不太发达地区, 较高的公共文化服务支出却无法换来等价的经济利益和财政收益, 迫使一些政府放弃了对公共服务尤其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改善和提升。因此, 中央和省级政府能否实现对欠发达地区的公共财政倾斜是平衡公共文化服务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重要条件。

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公共财政制度

党的十七大以来, 政府建立起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财政制度, 其主要表现为:

(一)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更好的为政府提供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环境的公共财政。只有公共服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 才能更好地建立公共财政。

(二) 协调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缺位是指政府在该起作用的地方的监管缺失和服务缺失现象。越位是指政府没有很好地界定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 干了一些在自己权利范围之外的事情。错位就是不同层级的部门之间存在的重复关系。就是政府多花了钱, 却没有多办事, 花钱养闲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真正做到“市场能做的, 政府就不要去做;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 政府就要去做”。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当前要大力培育公共财政理念,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为履行好政府的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必须杜绝以上“三位”现象。

(三)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转移公共财政的支出重心。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心随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入已经发生了变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而我国目前社会分层、社会贫富差异较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政府应增加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使社会分化保持在合理的张力之内, 不同群体的需求与利益能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逐步建立健全“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四) 加大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 提高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对政府财政执行情况监督, 促进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实质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财政行为的约束机制, 使政府各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转变。

四、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和理论界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 本文通过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创新、公共财政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以期望对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视角下看待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创新提供新的观点。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了加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措施。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创新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其中, 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的物质基础。为此笔者就在公共财政视角下政府如何在公共文化服务当中进行创新做了探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介绍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进行创新的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 讲了如何就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提供财政服务;第三部分, 公共财政就促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可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服务,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问题探索 篇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性,创新性,意见

公共文化服务的构想早在2006年就提了出来, 从那之后公共文化服务就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文化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的表现, 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图书馆服务是社会文化服务的一部分,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关乎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对公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组成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独立的建立的图书馆服务的综合, 它主要是建立遍及社会每个公众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惠及每一个人, 它的存在能够更好的普及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组成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看, 纵向主要包括中央、省、市、县、乡镇、村六个级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而横向主要包括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两大组成部分。

2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特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下面几个。

第一, 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图书馆的第一性, 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一个要素。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在于它的公共性, 同时公共性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统一目标。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全民教育的强有力的保障, 它为个人或者是全社会进行终身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它具有使每个人甚至整个社会都受益的作用,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学习的氛围。

第二, 公益性。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最基本的特性, 所谓的公益性就是指它对公众的开放是完全免费的, 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费用。公共图书馆的免费不仅仅是公民拥有免费借阅图书的权利, 还可以免费在图书馆场地进行不限时的阅读、参考资料免费查询、公共图书馆举办的一些关于图书节的活动和讲座面向民众都是免费的, 与此同时网络图书馆也是免费的等等。公益性更好的促进了民众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了文化市场。

第三, 平等性。平等性是公共图书馆公共性的本质, 图书馆要想真正的实现为民众服务的目的, 就一定要保障平等性的服务。所谓的平等性就是指图书馆面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没有级别之分, 没有任何人有特权, 图书的借阅等等其它一切图书馆举行的活动对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人们对图书的选择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来控制对图书的选择。

第四, 公平性。社会生活中公平正义一直以来都是维持社会正常的原则,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公平性的原则同样也是维持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原则, 公平性的原则也写入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中。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有“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的规定。公平不仅表现在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 还包括享有公平的待遇。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进入图书馆看书的人, 不能因为身份、种族、年龄、宗教信仰或者语言的不同而有不公平的待遇, 不能歧视任何人, 对待所有的人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第五, 开放性。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场所, 它对每一个人都完全开放, 人们进入图书馆无需任何证件也不需要任何手续就可以自由的出入, 自由的借阅各种书籍。所谓的开放还包括图书馆的所有书籍都是对读者开放的,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没有任何权利拒绝读者借阅书籍。

第六, 创新性。公共图书馆坚持服务创新, 观念创新, 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不断地建设和完善中。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是区域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比较慢, 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的差距, 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不近相同, 也制约着人们的文化发展。发达地区的人相比较而言就比中西部和农村的人们文化素质和觉悟都过高一些。二是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的问题, 建设规模的大小不一, 对于同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规模的大小不一, 就没有办法同一的执行决策, 一些比较小规模的公共图书馆相对来说就显得比较落后了, 而依靠小规模图书馆的人的文化发展也就受到了影响。三是农村的图书馆规范的问题, 好多的文化书籍由于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 无法进入到农村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四是如何借鉴外国的先进的管理公共图书馆的理念, 让其能够很好的为中国的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服务。

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地区的问题, 政府要对农村的图书馆建设投入更多地关注与帮助, 对农村的经费投入要高于对城市的投入经费, 东部沿海发达的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因为单单靠经费的投入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要想从根部解决问题就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真正的带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尽量统一图书馆的建设规模, 如果实在不行, 要积极地帮助建设统一规模的图书馆。还有就是要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 发展多元化的图书馆, 积极地学习和创新, 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所选择的进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 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进行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事关我国的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文化建设是我们中华民族长兴不衰的基础, 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是我国在世界地位的表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是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公共图书馆建设不仅有利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 还有利于我国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严跃英.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J].探求, 2011 (6) .

公共服务机构 篇10

一、当前社会公共需求变化的主要特点

(一) 公共需求领域不断扩展。

公共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并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 000美元向1万美元提升的阶段, 从国际经验看, 这一阶段也是公共服务需求激增、各种矛盾凸显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发展与转型的特定时期, 需求类型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人们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已呈现持续、全面增长特征。因此, 能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迫切的公共需求, 是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更是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二) 公共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引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 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在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满足之后, 社会成员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旅游、安全等方面的支出远远大于基本的生存支出 (如基本食品支出等) , 开始由注重生活的量向注重生活的质方面转变, 开始关注和追求生活环境、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新需求, 公共安全、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已经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掌握社会公共需求变化的规律, 积极回应公众不断变化的公共需求,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

(三) 公共需求意愿日益强烈。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需求主体不但日益扩大而且呈现出多元化。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把社会保障看成是生存的基本权利, 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对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公共需求日益强烈, 广大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已发展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之一。而中高收入群体则更多的是偏向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渴望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其基本公共需求日益强烈, 必然导致公共需求的直线上升;三是由于历史原因, 农村的公共需求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居民基本被排除在享受公共服务的主体之外,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公共需求在各个领域都将被逐步激活, 广大农村居民开始成为公共需求的重要主体之一。

二、当前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 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相比, 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一) 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总体上看, 改革开放之初吃饭、穿衣等私人产品的严重短缺逐步成为历史, 全社会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这突出地反映在城乡居民的发展性消费支出比例明显超过生存性消费支出比例, 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公共安全、资源环境等这些公共产品的短缺成为社会的突出矛盾。近年来, 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投入总量上虽有明显增加, 但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及占GDP的比重相对来说还是偏低的。比如, 我国教育支出的绝对数在明显加大, 但是相对比例却一直偏低。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以及公共服务的不到位, 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因此,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扩大公共服务供給, 满足基本公共需求, 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公共服务供给不但总量不足, 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领域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 社会发展成果还不能惠及全体人群, 公共产品供给有欠公平。

由于城乡水平地区水平差异较大, 公共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和中心城镇, 城市居民享受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以及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社会保障,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较难享受。以教育为例, 义务教育人口的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25%的资源用在农村, 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在公共卫生资源方面, 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大医院, 农村和社区卫生发展缓慢。

(三) 公共服务方式较为单一。

公共领域的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长期以来, 由于行政改革尚欠完善, 公共领域的许多资源由部门所有、地区分割管理, 制约了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在运行机制上, 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现象较为严重, 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性公共部门, 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公共服务信息不透明, 造成公共服务效率低下, 影响了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四) 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从公共教育看, 基础教育普及以后, 人民群众已不满足于“有书读”, 更要“读好书”, 名校等稀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从公共医疗看, 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虽有扩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病负担, 但总体保障水平并不高, 特别是遇到大病、重病更是无法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从公共安全看, 公共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最关注的大事。科教文卫等公共产品的总体水平明显滞后于社会公共需求, 公众满意度不高。

三、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公共服务供給能否满足基本公共需求不仅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之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毕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朝着正确的改革方向, 持之以恒, 扎实推进,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会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 成为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突出矛盾。适应公共需求深刻变化和全面增长的客观要求, 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基本需求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 经济建设型政府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 既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又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重要的是要加快推动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 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因此, 我们要从解决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出发, 及时确立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 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合理界定公共服务边界, 明确公共服务范围, 把与民生关系密切、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作为核心公共服务, 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倾斜, 把管理力量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上, 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作用, 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增加公共服务投入。

公共财政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基础。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要的是要适应社会公共需求变化, 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体制。为此, 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以公共支出为重点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和结构, 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 特别是要向社会低收入群体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 让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同时, 要逐年增加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比例, 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在服务供给方面的作用。此外, 要加强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制约, 提高财政运行的社会参与度, 逐步实现财政预算和管理的透明化、制度化, 保证公共服务投入真正落到实处。

(三)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国外的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单纯凭政府的力量,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公共需要。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打破行政垄断, 实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才能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一是引入市场机制。面对公共服务供求之间的矛盾, 要扩大市场参与度, 允许私人部门介入提供或生产公共产品,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在西方国家, 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并驾齐驱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并成为西方社会公共服务改革的组织保证。国际经验表明, 采取“社会化”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中心治理结构, 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不仅有利于拓展公共服务资源, 而且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改革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载体, 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 大力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 以有效地延伸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扩展公共管理的力量。

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政府服务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政务不透明是传统管制型政府行政的重要特点, 容易造成极高的交易成本和为政府官员提供“寻租”的机会。因此, 要加快建设透明政府, 完善政务信息发布制度, 切实保障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知情权、表达权、选择权、监督权。

四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将进一步简化政府事务运作的环节和程序, 促进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 既提高办事效率, 又降低行政成本。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 才能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服务作用。随着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 政府公共服务将进一步贴近服务对象, 使公众更加及时地获得政府公共服务。

(四)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激发公共服务活力。

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主体部分, 决定着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质量、效率。我国事业单位分布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 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 事业单位改革虽取得一定进展, 但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中仍旧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事业单位改革要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 强化公益属性, 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 统筹设计改革方案,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加快推进分类改革, 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特别是在事业单位的基本制度、功能定位、机构分类转型、产权制度改革以及运行机制、监管体制、法律框架、政府角色和治理结构等方面要进行系统的配套改革, 建立机制灵活、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公益性服务体系, 强化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 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同时, 要制定奖勤罚懒的政策, 强化政府监管, 规范和约束公益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 保证其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五)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确保公共服务质量。

绩效考评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约束制度, 有助于落实政府的公共责任, 使政府更加重视行政活动的产出和结果, 更加重视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此, 要加快建立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将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作为评价和考核干部的基本尺度, 充分发挥绩效评估考核的导向作用与激励约束作用。要建立多重绩效评估机制, 扩大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参与, 大力开展公民评议活动, 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建立专门的社会评估组织对各级政府绩效进行科学的诊断和评估。要建立公共服务责任机制, 强化行政问责, 追究公共服务方面的失职责任。要加强绩效考评的宣传和引导, 形成科学考评政府绩效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矛盾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公共服务质量才有保证。

摘要:面对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为此,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关键词: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1]迟福林.第二次改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2]王东京, 田清旺, 赵锦辉.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公共服务机构 篇11

1.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假设

公共选择理论由詹姆斯·布坎南等人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非市场管理的经济学研究。它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用于研究集体的或非市场的政治管理过程。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为基本行为的基本假设前提,依据自由的交易能使交易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公众的公共选择,揭示政府管理行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理论有两个基本理论假设,即“经济人”假设和交易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同经济人一样是有理性的、自私的人,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自利的动机。这种动机使官员像在经济市场上一样,在政治过程中追求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并导致公众利益的扭曲。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政治就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选民在选举中以政治本身为手段,把估价和喜爱投入交易并利用政治规则把个人效用加总为主流民意,向政府施压,以期得到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政治家与官僚则获得了权力以及由权力衍生的其他好处。公共选择的经济人假设和政治交易理论,将人类行为的两个方面——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纳入了统一的框架。[1]

2.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与需求

按照满足需求的不同,公共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性公共服务和公益性公共服务,基础性公共服务满足的是衣食住行等基础性需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等则属于公益性公共服务的范畴。公共服务的产出即提供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因此某种公共服务一般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特性,这种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农村公共服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

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来看,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由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资,进行农村公共服务的统一决策、统一提供;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把农村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转为私人供给;培育政府和市场之外的民间组织来提供农村公共服务。[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自身资源和地缘条件的限制,农业、农村、农民天然地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三农”的天然弱势和与市场相伴而生的各种市场风险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很难简单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来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此外,在村庄共同意识欠缺的文化背景之下,寄希望于农民的自主合作意识,通过培育民间组织来提供农村公共服务,至少在目前缺乏厚实的政治文化基础,短时间内难以达成。因此,由政府保证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种由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模式也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的主要模式。

从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来看,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数量上大幅增长,结构调整明显。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人均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和文教娱乐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3.25%和5.37%上升到2008年的6.87%和11.10%,说明农民对基本公共产品需求的数量在增加(见表1)。

在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农民对基础性公共服务的需求仍然很高,如供水、供电、路况改进等等,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农民对

公益性公共服务的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如表2所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农民的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例大大下降,对教育、医疗、养老支出明显增加。[4]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1979~2006)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通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与需求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个供给过程同样面临着政府失灵的风险;另一方面,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借助一个基于公共选择的民主的利益诉求机制来得以满足。政府和农民群体可以看作为进行农村公共服务交易活动的交易双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这场交易中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公共选择理论为研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

3.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现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央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面貌,保障衣食住行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和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益性公共服务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我们更应看到,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多方面问题。

3.1 农村公共服务总体提供不足,提供结构不合理

公共产品的最佳提供规模,是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生产单位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虽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呈现出总体不足的状况,多年来国家对农业基础建设投资不足,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底子薄弱,农村大部分人口未能享受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5]

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结构不合理。在能增加政府福利和官员政绩的公共服务提供上,呈现出一种过高的超过农民需求度和实际承受能力的提供热情。而另一方面,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公共服务,如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则提供短缺,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2 农村公共服务提供责任划分不清,提供主体错位、缺位

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少数村民自治组织之间,公共服务提供的权责划分不明晰、交叉重叠严重,造成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错位或缺位。

3.3 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缺失,导致服务提供效率低下

农村公共服务并不是通过市场来提供的,在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于需求表达机制的缺失,提供者难以取得需求者的需求信息,无法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优供给。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自上而下的提供模式,使得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很容易被忽视,农民始终做为公共服务的“被动消费者”,而不是“主动需求者”。这造成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浪费了有限的乡村财力资源。

4.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原因探析

公共选择是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服务需求、供给和结构,将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和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以满足需求的过程就是一种公共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本身是一种实现民主性的过程,农民作为公共服务的消费者,通过对公共服务的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并达到对提供主体的控制。然而,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的现状来看,这种民主价值的实现过程却受到了重重阻碍,上文所述问题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公共选择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4.1 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的“经济人”行为取向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官员也是理性的,其动机在于追求更多的报酬、地位、权力和威望,具体而言不外乎薪金、职务津贴、社会名望、权力、人事权、较大影响力、轻松的工作负担等。敦利威指出:“每个官员至少都部分地根据其自我利益行事,某些官员则只受其自我利益的驱使,甚至在以纯官方的身份行事时也是如此。”[6]弗里德曼等人指出:“高级官僚非常老练地运用拖拉的办事程序来耽搁和破坏他们不赞成的计划;他们善于以‘解释’法令为名颁布各种条例和规章,这些解释事实上巧妙地、有时赤裸裸地改变了原法令的意图;他们善于拖延执行他们不赞成的法令,同时加紧执行他们赞成的法令。”[7]

在具体执行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时,受政治目标最大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激励,政府倾向于提供甚至超出需求的那些能增加政府福利和官员政绩的公共服务,因此,不少“形象工程”式公共服务出现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这种由于政府失灵带来的农村公共服务过剩提供不但不能发挥促进生产的作用,反而造成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益性公共服务可能因为其经济收效甚微,难以满足政府“政绩”的需要,而得不到财政的支持,供给短缺,从而造成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结构不合理。

4.2 农村公共服务交易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导致真实需求难以实现

公共选择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假设即交易理论认为政治过程的基础是交易行为,如同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交易一样,选民和政府在这场平等的政治交易中通过交换获得各自追求的利益。

然而,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交易中,农民的需求和政府的单方服务提供却处在一个不平衡的天平两端,农民群体难以通过集体行动的公共选择向服务提供者即政府施压,其对农村基础性和公益性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便难以得到实现。首先,薄弱的“三农”利益集团无法主张其对农业保护的需求。与个人行动不同,集体行动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充分的沟通交流、有效地避免“搭便车”等条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低下的集体行动力成为“三农”利益集团争取支农政策的桎梏。仅从“三农”利益集团本身的游说活动来说,当游说的收益固定时,游说成本的差异将导致不同强度的游说活动和不同水平的“三农”支持。从发展中国家的“三农”现实来看,导致其“三农”集团集体行动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游说成本十分高昂,尤其是初始成本很高。其次,在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缺乏能有效整合农民利益并为农民争取应得利益的组织。农民个体在国家权力机构面前,缺乏对政治资源的控制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利益表达能力,在“三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农民群体却往往被边缘化。[8]

5.结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现状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两个基本假设适用于分析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即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行为取向,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方,其利益诉求难以通过集体行动得到表达的深层原因。在剖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现状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之上,我们更应看到,加快建立民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更有效地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得以满足是当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紧要任务。解决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供求平衡、基于民主公共选择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界定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范围,划清责任。相应地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特别是改革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地方政府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供给能力。同时,启动和规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问责制,政府公共职能必须以公平实现农民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为转移,以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为改革取向。

其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和需求表达机制。要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村委会不仅是办事机构,更应该是运转成熟的村民自治团体,应不断完善组织职能,增强其对农民需求的代表性和诉求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的公共服务代言人。

参考文献

[1]祝新桂.公共选择理论:框架、局限及启示[J].工会论坛,2007.9.

[2]迟福林.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J].开放导报,2004.12.

[3]曾莉.政府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行为选择[J].商业时代,2008.10.

[4]夏锋.农村人口公共需求变化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J].人口与经济,2008.2.

[5]明年区域经济应重点解决公共服务差距,源自中国证券报http://www.p5w.net/news/gncj/200812/t2072980.htm,2008-12-23.

[6]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张庆东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7]弗里德曼.自由选择(胡骑译)[M].商务印书馆,1999.

公共服务机构 篇12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围绕企业和劳动者而开展,协调企业和劳动者关系,从政策和法规上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咨询服务,保证劳动关系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更加从企业和劳动者两个层面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真正为企业和劳动者创造平台,为了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职业指导管理制度,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当前,就业工作面临两个基本矛盾,一个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一个是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解决供大于求的矛盾,关键是要找岗位。我国的就业岗位还属于稀缺资源,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岗位挖掘出来,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第一位的问题。衡量一个场所的服务业绩,首先要看能收集多少岗位信息,然后是看能解决多少岗位与人的对接和匹配,这是最主要的指标。

解决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是人员与岗位间的匹配问题。服务功能的设置要以提高匹配成功率为目标,在满足单位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在对求职者分类服务上下功夫。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专门的服务方案,使服务更细致,更贴近服务对象,努力实现人员与岗位间的最佳匹配。只有通过对象的细分、服务的细分,才可能“对症下药”,真正解决问题。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的不同特点,设置专门的服务项目,使他们得到切实有效的服务。技能岗位对接活动是针对企业招聘技能劳动者的要求和技能劳动者与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特点专门设计的。

第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网络,为求职者顺利就业提供有效服务。一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人才供求信息网站和当地的职业介绍机构,搭建信息平台,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建立一种沟通渠道,加快信息透明化的工作,在找工作过程,第一时间能够掌握第一手信息。二是组织人才供需见面会,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创造双向选择的便利条件,主要是发挥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功能。三是争取劳动部门等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创造条件,协助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派遣异地或到国外就业,创造多种就业渠道,进行国际化的职业指导方向,对外输出人才和劳务,顺应社会发展的新用工方式,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道路。

第三,加强公共服务机构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督促并提高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建立一定监督和管理培训机制,提高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更好地做好职业指导,使需要就业的人员对本身职业的认知、职业的理想、职业的学习、职业的技能形成、职业的道德的培养、职业实践及体会更深刻。更深入一层的体现职业“生涯咨询”的理念及精神。也就是对就职人员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职业生涯历程提供整体的、连续的、终身的服务与协助。让每个人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资源,创造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当前,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的培训。职业指导人员除了应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保持清晰的自我意识,较强的职业敏感性,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力争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外,相关部门应重视职业指导的工作,使指导人员的素质能够通过各种有组织的培训而得到提高,使所有需要就业的人群,能得到更多的“心理、学习、生活、实践、交往、就业与创业”等有各项指导的工作,从而提高社会劳动力就业率,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加大求职技巧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工作。我们都应该多些宣传掌握好求职技巧的意义,甚至多些设立求职技巧的培训机构,一方面可以增强人们掌握求职技巧的意识,引导社会对求职技巧的重要性的关注;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有需要进行求职技巧培训的人们有培训的场所,为进行求职技巧培训提供很好的训练平台。?

最后,强化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法律法规支持力度,构建企业和劳动者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正确引导企业用工理性化和劳动者择业科学化。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工作既要服务于企业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又要服务于劳动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按照我们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协调双方关系。我们要创新职业指导工作方法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内容是核心,方法是关键,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指导开展工作的进行。要根据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职业指导工作方法,多渠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要以职业指导课为载体,结合相关的职业道德,对其开展职业指导,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的主渠道作用,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思想和个人价值观上来引导职业指导工作。在针对企业方面,我们要有计划组织负责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人进行相关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更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模式来保证企业用人高效率,减少频繁的人员流动;在针对劳动者方面,我们要向劳动者进行权利和义务宣传,学会维护自身的利益,引导劳动者要正确处理劳动关系,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需求来择业,合理化地解决劳动纠纷,积极去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摘要:阐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分析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工作围绕企业和劳动者而开展相关职业指导工作;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的制度、队伍建设和宣传力度及法律法规支持等方面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职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祥鸿.职业指导应用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5

[2]、罗双平编著.职业生涯规划.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

上一篇:终端现场数据下一篇:数据整合技术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