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方法

2024-10-06

识图方法(精选12篇)

识图方法 篇1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普遍应用,现代汽车上装备的电子电器设备在数量和技术上都有了增加,汽车电路图也相应的变得复杂。作为一名汽车维修人员,识读汽车电路图已成为必备的技能。如何去认识和看懂一个完整的汽车电路图,是在维修过程中分析故障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对汽车电路图准确快速的识别,才能顺利进行汽车电器故障排除。

1 汽车电路的特点及组成

1.1 汽车电路的特点

1)单线制

汽车电路的电源正极经导线与用电设备一端相连接,用电设备另一端先连到车架的金属体上,再连到电源负极。这种连接方式因为电源和用电设备之间只有一根导线,另一根导线由车架的金属体充当,因此称这种连接方式为单线制。汽车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设备后,不直接流向电源负极,而是通过车架的金属体流回电源负极形成回路。

2)负极搭铁

采用单线制时,将蓄电池的一个电极须接至金属车架上称为搭铁。若是蓄电池的负极与金属车架上相连接则为负极搭铁。由于负极搭铁具有对电子器件干扰少、对车架及车身电化学腐蚀小、连接牢固等优点,所以现在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是负极搭铁。

3)用电设备并联连接

汽车是用并联的连接方式将所有用电设备连在一起的。在用电设备各自的支路中都有相应的开关或控制装置,各用电设备互不影响。

4)双电源

蓄电池和发电机都能为汽车提供电能,所以汽车电路是双电源系统。其中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当发动机在怠速以上正常运转时,发电机向除起动机之外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对蓄电池充电。蓄电池是辅助电源,主要是起动起动机,负荷大时可与发电机一同向负荷供电。两者互补可以有效地使用电设备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正常地工作。

5)低压直流供电

汽车电气设备采用24V或者12V低压直流供电。

1.2 汽车电路的组成

汽车整车电路通常有电源电路、起动电路、点火电路、仪表信息系统电路、照明与灯光信号装置电路、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和辅助装置电路组成。每条电路有自己的负载导线与控制装置或保护装置相连接。

2 汽车电路图

2.1 电气线路图

电气线路图就是汽车电线在车上线束中的走向图,它准确反映了一部汽车的所有电气系统。线路图是以各电气设备在汽车中的实际位置来绘制的,因此在图中很容易查找各线路的分支和接点,线路的走向也基本和车上实际使用一致。

2.2 汽车电路原理图

原理图是把整车的电源、控制装置、所有用电设备等组成部分用电路图形符号来表示,在绘制过程中把各部分单元依次排列。汽车电路原理图不仅简单明了而且能把电路中各部分的控制关系描述清楚,便于从原理上分析和认识汽车电路,有利于快速查找与排除故障。

2.3 电路定位图

电路定位图用于指示各电器及导线的具体位置,能清楚、直观地汽车电器的实际位置在车上表示出来,实用性相当强。常见的电路定位图有汽车电器定位图、汽车线束图、汽车线路连接器插脚图和汽车接线盒(含熔丝盒、继电器盒)平面布置图。

3 汽车电路图的识读技巧

3.1 先熟悉图注、电气图示、标记符号

汽车电路中都会将该汽车所有电气设备的名称、数字代号、技术规范等通过注解标示出来,熟悉电路图的注示方式可以迅速知道哪些电气设备构成了该汽车电路图,并且能够用它的数字代号找到它在电路图中的位置,再通过它前后所连接的其他部件进一步得到它与其他部件的连线和控制关系。

为了方便电路图的绘制和识读,电路图都是以各种不同的电气图形符号来代替实际的电气设备。电器装置和其接线柱上面通常也赋予不同的标志代号来识别。例如“30”接线端子表示不论汽车是否工作都与蓄电池正极连接,是常火线 ;“15”接线端子表示只有在点火开关在正常工作时才与蓄电池正极相连接。熟悉各种电路图示和电路标记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才能看懂电路原理图。

3.2 始终遵循回路原则

任何电路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回路才能正常工作,,即电路必须要由电源、负载、开关、导线等组成。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工作电流是由电源正极流出,经用电设备后回到电源负极。识读、分析电路图的最重要一步就是找到该用电设备正常工作里的回路。寻找回路的思路一般有以下三种 :

思路一 :正向思维,即按从起点到终点的方法寻找。回路路程为电源正极-开关或控制装置-用电设备-电源负极。

思路二 :逆向思维,即按从终点到起点的方法寻找。回路路程为由电源负极(搭铁)-用电设备-开关或控制装置电源正极。

思路三 :由点到面思维,即从用电设备入手去寻找。先找到要分析的用电设备,在用电设备周围把与它相连接的导线、开关、控制装置等找出来,再顺着线路依次找到与它相连的电源正极和负极。

这三种思维方式可在分析识读汽车电路图时视具体电路而采用。例如对于结构比较简单、用电设备比较少的电路,可以用正向思维或逆向思维寻找回路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用电设备比较多的电路,可以考虑从用电设备出发去寻找回路。在寻找回路时要避免从电源正极回到电源的正极的情况,也要避免从一个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另外一电源的负极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现在汽车的大多数电气设备电路的控制是由控制电路完成的,一个电气设备的电路有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之分,读图时要注意区分。

3.3 总体把握、逐个分析

对于复杂的汽车电路图,可以采取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方法。在大致掌握全图基本结构和原理的情况下,把整个电路图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再把子系统按照元件类型或作用分成几个小部分。这样化整体为部分,有重点地进行分析,就容易抓住每一部分的主要功能及特性。

3.4 注意各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联系

在分析汽车电器系统的时候,必须要对该系统所包含的各种元件有所了解,如各自的参数、功能和作用等。特别要注意各种开关、继电器触点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工作状态。这就需要对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有一定基础,这是每个汽车专业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如整流滤波电路、晶体管放大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等。只有把各单元系统电路理解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整个系统的电路工作情况。

掌握汽车电路图的识读方法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完成的。先从图标、符号、电工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入手,由典型电路开始不断练习,在识读过程中不断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不断提高汽车电路图识读能力。

识图方法 篇2

1.1 目的要求...................................................................................................................2 1.2 设计条件...................................................................................................................2 1.3 设计内容和深度.......................................................................................................2 1.4 设计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楼梯构造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目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2.2 设计条件...................................................................................................................3 2.3 设计内容及深度.....................................................................错误!未定义书签。2.4 设计说明...................................................................................................................4 结束语 ················································································································ 6 1 墙体构造设计

目的要求

通过本设计掌握:①墙段与洞口的尺寸如何确定;②强身的剖面组成及构造方式。

设计条件

⑴根据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进行设计,见图1-4-1

⑵采用砖墙承重,砖块尺寸240mm×115mm×53mm,内墙厚均为240mm,外墙240mm(寒冷地区可做370mm外墙),若需加设大梁承重,支撑大梁的砖墙可加壁柱。

⑶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大梁、过梁。⑷采用木门窗,窗洞大小安窗地比计算(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⑸内外墙均做抹灰饰面。⑹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⑺一层室内地坪标高为±0.00.设计内容和深度

本设计用3号绘图纸,工具线绘制完成下列内容:

1.3.1底层局部平面图(具体范围见图1-4-1)

1:100 ⑴画出纵横定位轴线和轴线圈,定义轴线号 ⑵标注轴线尺寸、洞口尺寸、内部墙段尺寸。

⑶按采光要求及立面设计的美观要求开设窗洞口。⑷在外墙处标示散水,标注散水宽度及坡度。设有明沟或暗沟的应同时标注。⑸画出门扇(开启方向一般按内门内开、外门外开)。⑹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⑺选择一处窗洞口进行详图设计并标注详图引出符号。⑻标注图名及比例 1.3.2 墙身剖面节点详图1:10 ⑴按平面图上详图索引位置画三个节点详图(墙角即散水、窗台、过梁),布图时要求按顺序将1、2、3节点布置在一条垂直线上。

⑵标注各点控制标高(防潮层、顶面、过梁底、楼层、地坪等)。⑶画出定位轴线及轴线圈。

⑷按构造层次表示内外抹灰、踢脚板、楼板、地坪、窗框等处的关系。⑸按制图规范表示材料符号并标注各节点处材料、尺寸及做法。⑹标注散水(明沟、暗沟)和窗台等处尺度、坡度、排水方向、。⑺标注详图名及比例。

1.4设计说明

1.4.1 ⑴按采光要求及立面设计的美观要求开设窗洞口(参照参考资料P1)

办公室窗:400×3600/6=32410000 预设窗洞口高为2100则宽:3240000/2100=7071.4 因为窗地比为1/6-1/8,所以办公室窗宽取1500 卫生间窗:(1200+5400)×3600/6=3960000 预设窗洞口高为2100则宽:3960000/2100=1885.7

因为窗地比为1/6-1/8,所以卫生间窗宽取1800.教室窗:(1200+5400)×9000/4=14850000

预设窗洞口高为2100则宽:14850000/2100=7071.4

将其分为两个小窗和一个大窗则小窗宽分别为2100、2100,大窗宽为3000。

⑵确定各墙段尺寸。原则上墙段都要符合砖模即(n×125—10)的倍数,式中n为墙段内包含的半砖数,115是半砖的尺寸,10是标准灰缝的大小。符合砖模倍数的墙段尺寸为365m、490mm、615mm、740mm、865mm、990mm、1125mm、1240mm、1365mm、1490mm等,但这些尺寸都不符合基本模数100mm的倍数,所以允许在确定墙段时对上述标准墙段尺寸作些调整。1000mm以下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为正负10mm,例如740mm的墙段可在730~750mm内调整;1000~1500mm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为正负20mm,例如1365mm的墙段可在1345~1385mm内调整;大于1500mm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更大,无须再考虑砖模。

⑶画建筑平面图稿——定位轴线,墙、柱断面和门窗洞口

⑷标注轴线尺寸,洞口尺寸,内部墙段尺寸。⑸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并选择一处窗洞口进行详图设计并标注详图引出符号

⑹标注图名及比例

⑺铅笔描深

1.4.2 ⑴画出定位轴线及轴线圈。

⑵按平面图上详图索引位置画三个节点详图(墙角、散水、窗台、过梁、圈梁、板、卷材防潮层、地坪)。

⑶按制图规范表示材料符号并标注各节点处材料、尺寸及做法,标注散水、窗台等处尺度、坡度、排水方向。

⑷按构造层次表示内外抹灰、踢脚板、地坪窗框等处的关系。⑸标注详图名及比例。2.楼梯的构造设计

目的要求

通过本设计掌握:①楼梯布置的基本原则;②楼梯的组成及承重结构布置方案;③楼梯的细部连接构造方式;④楼梯的装修特点及基本方式。设计条件

⑴根据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中的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完成该教学楼左端次要楼梯的构造设计,楼梯间的平面尺寸为7200mm,开间3600:;层数3层,层高均为3600mm,女儿墙高1200mm(本次设计中楼梯间不上屋顶)。⑵楼梯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梁承式楼梯。梯段形式、步数、每步高宽、栏杆形式、材料及尺寸由学生自定。

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砖墙承重。⑷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⑸楼梯间窗可用木窗、或采用钢筋混凝土花格。

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设计用3号绘图纸,工具线绘制完成下列内容:

各层楼梯平面图1:30-1:50,标注并表达如下内容:

⑴楼梯开间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开间尺寸、梯段及梯井尺寸; ⑵楼梯进深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进深尺寸、梯段长度及平台尺寸; ⑶上、下方向及踏步宽、踏步数; ⑷各平台标高(标注完成面);

⑸引出楼梯剖面剖切位置及剖面编号。

楼梯剖面图1:30-1:50,画出楼梯从女儿墙顶到室外地面的完整剖面,表达并标注如下内容;

⑴水平方向二道尺寸:楼梯的定位轴线及开间尺寸、顶层及底层的梯段和平台尺寸;

⑵垂直方向三道尺寸:建筑总高度、楼梯对应的楼层层高、各梯段的高度(踏步高×该梯段踏步数=梯段高度);

⑶标注各楼层标高、各平台标高、室内外标高;

⑷标注楼地面装修做法;

⑸引出详图。

楼梯详图1:10 设计楼梯的连接构造及细部装修,选择典型部位进行详图设计,要求详图能基本表达设计意图,并具有可操作性。按图例表示详图的构造层次、材料类型、尺度、连接方式并标注。详图应选用以下部位的做法(2-3节点)⑴扶手-栏杆-梯段的连接(临空扶手); ⑵扶手-墙的连接(靠墙扶手); ⑶栏杆细部构造及装修做法; ⑷踏步防滑条及装修做法; ⑸梯段与平台梁、梯斜梁与踏步板、梯斜梁与平台梁等处的位置关系及联接方式 2.4 设计说明

(1)2.4.1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计算每层楼梯踏步高和宽,楼梯长 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确定楼梯结构和构造方案: ①梯段形式:板式或梁板式(矩形梯斜梁或锯齿形梯梁)、埋步或不埋步。②平台梁形式:等断面或变断面。

③平台板的布置方式:平行于平台梁或垂直于平台梁。

相关计算

①根据层高H和初步选踏步高h确定每层踏步数N 2h+b=600—620mm或h+b=450mm N=H/h 根据书221页表11.1,可得h可取150则根据h+b=450mm,可得b=300mm

N=3600/150=24 ②根据踏步数N和初选踏步宽b决定楼段水平投影长度L L=(0.5N-1)×b L=(0.5N-1)×b=(0.5×24-1)×300=3300 ③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A和楼梯井宽C,确定楼梯宽度B A=3600-240=3360mm,楼梯井宽可设80-200mm,取200mm,则楼梯宽度B=(A-C)/2=1580.④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D1D1B和楼层平台宽D2D2B以及楼段水平投影长度L检验楼梯间进深净长度E D1LD2E 如不能满足可对D1、D2、L值进行调整

E=5400+1200+600-120=7080 经调整得出D1D21890

⑴画出定位轴线及轴线圈。

⑵画出楼梯剖面图并按要求标注尺寸。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高度,首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出梯斜梁高或板式梯段的板厚,确定与平台梁的连接方式(埋步与不埋步),画出平台梁,最后布置两边的平台板(平台板宽度参考当地图集,需要计算布板并做板缝处理),最后画出端墙及门窗。

⑶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和顶层平面图,并按上述要求标注尺寸。⑷最后完善剖面图2结束语

经过两星期的磨练,我开始慢慢觉得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真的不是一门好学的科目,更不是一门容易得到的饭碗。从接受任务到执行任务,再到上交任务,这两个星期让我过的好充实,我突然有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也感觉好累,画图的时候刚开始真的不敢下笔,画着画着也就慢慢变好了,只是画完以后图真不怎么好看,又重画,画完以后还得把细小的部分改一改,真的好考验我的耐心,不过累是累了点,但是学到一些东西,房屋的构造基本知道了原理,怎么设计,设计的原理,以及根据什么来设计,比如说窗地比,门的设计,楼梯宽度等等,现在就是上楼的时候我都在想楼梯的设计、建造,观察着周围的建筑。

识图方法 篇3

【关键词】平法识图;钢筋算量;任务驱动教学法

我院通过对建筑行业现状的调查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到由于识图能力的匮乏,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开设了《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旨在加强学生识图、审图能力与钢筋下料能力。在近两年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组老师的不断摸索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获得学生好评。

1.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图纸作为工程师的语言,读懂结构施工图是建工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因此《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成为建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建筑制图、房屋构造、施工技术、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前序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看懂平法表示的结构施工图,能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量、熟练进行钢筋翻样。

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企业调研,我院最终确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分为单项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其中,单项职业能力培养体系,针对施工员的岗位职责,对其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101图集,根据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划分为多个学习领域,具体体现学习情境一: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二:钢筋混凝土板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三:钢筋混凝土柱、墙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四:钢筋混凝土基础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五:钢筋混凝土楼梯、雨篷等其他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在学期末集中实训1周(28学时),教师提供一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践工程图纸,要求学生对其中的一榀框架- 剪力墙进行钢筋翻样计算。

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针对课程特点,我们将任务驱动教学贯穿整个教学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通过小任务来驱动教学组织过程,以大任务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如在学习情境一: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中,将整个任务分解为多个小任务,见表一。

表一 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平法识读与钢筋计算任务分解

其中任务1.1—梁的钢筋种类,梁的钢筋构造比较复杂,为了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视觉认识,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现场参观法。首先布置任务,下发任务工单,学生明确任务后去现场参观,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现场对每根梁内的钢筋进行认识并做好记录,完成任务工单。

任务1.2—梁的平法标注,教师借助二维和三维的效果以多媒体教学讲解梁平法标注的内容,再让学生分组识读梁的平法施工图来强化学生识图能力。

任务1.3—梁的钢筋翻样,学生通过查阅图集和规范,了解梁节点构造要求,在实训室内根据任务工单要求,根据图纸要求对指定梁进行钢筋绑扎。

任务1.4—梁的钢筋,学生分组根据梁平法施工图计算出钢筋用量。每次完成任务后,小组之间交换成果互评,互评完成后进行检查和小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点评。点评过程既是总结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的点评总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不仅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还要比较总结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能力。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专业技能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协助能力得到加强。循序渐进的小任务,环环相扣,驱动了学生对单个构件进行识图和钢筋工程量计算,培养了学生对单个构件的识图能力和钢筋翻样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对整套图纸的识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大任务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识图和钢筋计算能力。在学期末最后一周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由教师提供一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践工程图纸,学生对其中的一榀框架- 剪力墙进行钢筋翻样计算。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使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3.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现在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的考核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打破了传统考核方式,在本课程上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以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占60%,过程考核由平时出勤40%+钢筋翻样30%+钢筋计算30%组成,期末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占40%。采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深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实践真正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以任务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识图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篇4

一、当代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与识图方法

目前, 当代学生主要靠记忆与分析来识读房屋建筑图纸,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记住了大量的图例、代号与符号, 然后回顾自己所学过的知识, 对图纸进行分析, 这种识图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从而培养他们的识图技能, 但是, 这种方法不够灵活, 不利于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识图技能。

二、学校采用的建筑识图训练方法

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识图技能训练的过程中, 主张采用“一线二步三面”的识图技能训练方法。

“一线”是指把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主线, 例如, 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把施工作为主线, 实施工程造价教育的时候以计算工程量为主线。

把识图技能训练分成两步简称为“二步”, 在进行第一步的过程中, 教师要为讲授知识要点, 并做好示范, 将抄绘训练同步进行, 辅助学生掌握形成房屋建筑图的过程, 了解房屋建筑图的基本内容与规定。第二步训练就要按工作过程对学生进行综合阅读技能训练。例如,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 需要按照工作过程, 将识图技能训练分为开工前与开工后的识读训练。教师理应告诉学生在开工前要记住概况、要点与难点等全局性的问题, 开工后, 结合施工情况,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某一专项, 查找相关数据资料, 要记住局部与细节问题。

“三面”是指在识图技能训练过程中所进行的单项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等三个层面。单项基本技能训练只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纸初步了解房屋的大小与形状, 专项技能训练的层次就有所上升, 要求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是通过模拟学生未来的工作流程, 全面识读图纸。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技能的有效训练方法

(一)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好引导工作

目前, 学校采用的“一线二步三面”的识图技能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但是在应用这种训练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好引导工作。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 教师指导学生在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中扮演不同的工作角色, 灵活解决各种问题, 从而辅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而且, 教师要采取鼓励的教育方针, 激发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识图技能训练, 并把训练结果及时告诉学生,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改善不足的地方, 提高学习效率。

(二) 训练难度要由浅入深, 先简后繁

在确定训练方法的时候, 要根据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经验水平来设计训练难度。训练项目的难度理应由浅入深, 先简后繁, 例如, 在让学生识读楼梯详图的时候, 先让学生了解楼梯的基本概念, 然后再描绘楼梯的详图, 最后进行楼梯测绘。这样有层次的设计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技能。

(三) 合理分配训练时间, 提高训练质量

在识图技能训练过程中, 教师理应科学合理地分配训练时间, 刚开始进行训练的时候, 时间不宜过长, 每一次训练都需要时间间隔, 随着学生识图技能的提高再逐渐延长训练时间。而且, 要注重提高训练质量, 在识图技能训练初期, 教师需要采用画图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施工图的画法, 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认知建筑图的基本规定和符号。到了后期, 就要使用填空、计算、判断、改错与简答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训练质量与学生的识图技能。

综上所述, 培养学生的建筑识图技能是建筑设计工程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代学生主要靠记忆与分析来识读房屋建筑图纸,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方法不够灵活。学校主张采用“一线二步三面”的识图技能训练方法, 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技能。科学使用“一线二步三面”方法, 使这种方法发挥最有效的价值,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好引导工作;根据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经验水平来设计训练难度, 训练难度理应由浅入深, 先简后繁;而且, 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配训练时间, 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全面提高训练质量与学生的识图技能。

参考文献

[1]郑庆波.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J].福建建筑工程学院, 2011 (2) .

[2]袁至臻.浅谈怎样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J].教育科学导航, 2011 (1) .

[3]曹敏.建筑工程制图与视图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5) .

识图实训总结 篇5

识图实训总结

系部专业

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班级组别

10142(9)

孙常聚

1014219

指导教师

王旭东老师

2011/12/5-2011/12/9

识图实训总结

工程识图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为了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引下有组织、有顺序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识图实训。先以渐进尾声,从中我有所收获,也明白自己颇多不足之处。仅此谈谈自己的所获所感。

本次实训准备四套图纸,分别是本校机加中心和11、12号公寓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12月5日在多媒体是室进行了实习动员,专业主任讲解了平法施工图的读图方法,并从图书馆借了相关规范,实训过程中首先复习了制图的基本知识,明确投影的基本概念,明确专业制图有关标准规定的图示特点、视图名称和配置,比例、图线、尺寸标注、材料符号、图例、编号等的意义。

在识图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图纸目录了解整套图纸的组成,图纸目录可以看出该套图纸中包括了A2、A1、A0等机类图纸。图纸均采用标准图,其上标有名称、所在的标注图集和图号或页次。详细阅读了施工中说明,了解了图样的设计依据、施工要求、批文和相关规范。

在图纸中的项目概况部分包括了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墙体、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面、勒脚、散水、台阶、坡道等部位。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和做法,用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直接在图上引注或加注索引号。这些细部采用索引符号要求我们能正确识别,并能快速找到相关部位放大图的位置

在图纸上门窗表详细说明门窗性能(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等)、用料、颜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设计要求。幕墙工程(包括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殊的屋面工程(包括金属、玻璃、膜结构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平面图、预埋件安装图等以及防火、安全、隔音构造。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作法说明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在实训过程中,老师跟我们讲到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地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识读施工图时,必须掌握正确的识读方法和步骤。在识读整套图纸时,应按照“总体了解、顺序识读、前后对照、重点细读”的读图方法。此外看图必须由大到小,由粗到细;仔细阅读说明或附注;牢记常用符号和图例;注意尺寸的单位......要想熟练地识读施工图除了要掌握投影原理,熟悉国家制图标准外,还必须掌握各专业施工图的用途、图示方法和表达内容。另外还要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对照图纸,观察实物,这也是提高识图能力的重要方法

感悟:我觉得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以后立足本行业增添了一块基石。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

实习中,我们在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使我们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我自认为对建工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我对本专业的热爱度,强化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识图方法 篇6

【关键词】拖动控制电路安装 识图能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06-02

在校的电类职业学校学生要想成为电工,必须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并经过电工技术实训训练达到特种作业(电工)上岗技能水平,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获得由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电工)资格证书。面对相关理论基础薄弱,且多数不喜欢理论学习的职校学生,如何利用实训“支点”来撬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每一个实训教师值得深究的课题。

电工职业标准要求从业人员能熟练掌握电工操作技能且具备一定电路分析能力。电工技术实训中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检修就是训练学生电路分析能力的重点内容。因此,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项目是电工技术实训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也是电工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检修是学生“学”和教师“教”困难度最大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恰恰是电工的关键职业能力。

传统的“示范-模仿”实训教学模式在拖动电路安装项目中大多是训练学生手法和工艺,多数学生只追求电路板外表走线的整齐美观;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小,对电路原理不求甚解,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实训中直接抄背电路安装接线图,以应付考试。因此相当部分学生自己安装电路完毕后都不会操作电路,不想也不会自己检查线路,线路安装有错误时只能等教师指出更正,使得该项目只能训练安装接线的技能,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拖动电路综合故障排除)训练几乎没有办法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具备必要的识图(认识分析电路图)能力。

如何从学生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针对性地使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互相渗透,诱导学生加强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来,使之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经验、技能和技巧,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实践说明识图能力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以下笔者以电力拖动安装实训项目中最基础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正转控制电路为例(原理图如图 1 所示),浅淡训练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与步骤。

一、识别电路图

从实际具体的电路原理图入手,认识电路原理图中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并能与实际元件设备一一对应,具备此能力是正确进行电路安装的前提。如图1所示,要对电路中的图形、文字、符号进行识别,并懂得其意义。

根据图中的文字符号确定电路中所用元件是什么?其件数是多少?再清点检查其对应的实物,并把它们一一填入相关表格。在图 1 电路中有一个KM(接触器):KM1,一个FR(热继电器),两组FU(熔断器):FU1(三个)、FU2(二个),一个QS(组合开关),一个SB(三联按钮):SB1、SB2。

从文字符号联系对应到实物元件,再从电路中的图形符号联系对应到具体元件上的实际接点,检查其好坏,并把它们分别填入表格。以拖动电路中的核心元件KM为例,从图中可看出KM在控制电路中运用了线圈、一对常开辅助接点(),在主电路中运用了三对主触头()。从实物元件KM上找到其对应的接线点,再检查元件及所用接点的好坏。现场给KM通电让学生观察动作情况,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各元件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将图中所有接点检查情况填入表格,并引导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二、将电气原理图转化成安装接线图后进行电路安装

将电气原理图转化成安装接线图后进行电路安装,具有此能力可将实验性知识转化成实用性技术。

虽然电气原理图中的同一元器件的各对接点分散在不同位置,但实际接线则在同一元件上,所以学生只看原理图来连接控制电路时感到十分复杂,具体接线时容易出错。如果将原理图分成不同模块后转化成安装接线图来进行安装,那么就便于理清思路,这是一种既简单又不容易忘记的实践接线安装方法。

1.将安装接线图分为主电路、按钮控制电路、按钮以外的控制电路三部分(实际上由于主电路接线图较为简单,安装很容易进行,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不作要求)。

2.在原理图的控制电路上以“绝对等电位点”为标准进行编号。

3.将电器元件实际位置按俯视图状态标出,再将控制电路中出现的每个元件的每对触点标出其进出点的不同电位标号,如图中FR常闭触点是 1 和 2 点,SB1常闭接点是 2 和 3 点,SB2 常开接点及KM常开接点是 3 和 4 点,以此类推。

4.将相同标号的接点如 1 点与另一个 1 点连成一线,就完成了安装接线图的设计。

5.完全按照安装接线图的设计,按安装工艺要求进行安装接线。安装时,规范工艺要求(尤其是接点的牢固性及电路中不能出现压胶、反圈等问题),注意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此法学生容易入门,也就乐意去完成这个学习步骤,并且会推广使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出安装接线图优点是,在图上可以设计最佳布线路径,让学生增强成本意识,也清楚实际接线时的灵活性,更容易识图接线,最关键的是学会此方法可自主进行更复杂的电路的安装,培养学生变通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根据电气原理图进行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加深学生理解拖动电路中的自锁、联锁等概念。这个环节可以抽签让学生代表上台讲解,然后进行讨论、纠错。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进行电路操作的基础,重要的是为电路安装完毕后的电路检查和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教学经验说明如果实训过程中不对此步骤作特别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就会对此不求甚解。如果让学生明白电路分析的步骤,熟悉其方法,在理解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安装,那么就会渐渐进入知其然的状态,这样做对电路的故障清除具有指导作用。

1.找到控制电路中的常开按钮接点SB2(启动作用),模拟按下,让控制电路接通。

2.找出能得电的继电器线圈KM,逐一分析已得电线圈对应的触点动断状态及导致的结果(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上的触点),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正转启动,KM常开接点闭合,进行自锁,电动机正(反)转持续。

3.模拟按下控制电路上的按钮常闭接点SB1(停止作用),已得电的线圈失电,其对应触点都恢复原状态,电动机停止。

4.电路中的FU起短路保护,FR起过载保护,KM起欠压保护。

四、通电前自检并记录相关情况

要求学生能在分析电路控制原理基础上运用基本测量方法进行通电前自检并记录,鉴于安全因素,采取直流电阻测量法进行自检。(由于主电路的直观性,自检的重点放在控制电路中)

将万用表的两表笔放控制电路的 0和 1 两点上,按下电气原理图上所有具有通断能力的元件如按钮、接触器等来模拟控制元件工作,根据各支路的通断使所控接触器线圈、继电器线圈形成并联或断开等关系,再通过万用表的阻值变化来判断安装电路是否正确。步骤可分为按钮功能、接触器自锁、联锁功能、主电路功能及凡是有通断能力元件的功能等。

五、通电试车,让学生将自检结果与通电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在电路安装完毕进行通电试车时要求学生同时上交前几步骤的结果:元件触点检查记录、电路工作原理分析说明、安装接线图及自检情况说明表。教师以通电成功的绝对标准来判定学生是否完成其学习任务。实践表明,教学中设定这些硬性要求对减少学生不动脑思考,抄袭他人作业的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六、故障的排除

以前的教学中当电路出现故障时,绝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方法是等待老师和他人来排除或根本就是抄袭通电成功的操作盘电路,而浪费了锻炼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分析方法,教会学生利用原理图进行分析找出通电时出现故障的原因,再运用仪表确认故障点,最后排除故障,对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可低估的效果。

1.采取小组的形式记录通电故障现象。

2.根据通电故障现象(特别注意按钮功能、接触器自锁、联锁功能是否实现)、学习小组成员在原理图上讨论分析来圈定可能出现故障的最小范围。

3.在保证元件良好情况下,运用与通电前自检类似的方法,用万用表分段测量电路的电阻来验证故障点存在范围并排除故障。

4.让学生归纳总结其小组排除故障的思路和方法。

5.因接线工艺(接头松动、压胶等)导致故障的现象要重点讲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往往认为按图接对线就完成任务了,而并不注重线路工艺。找到此类故障对学生建立工艺规范性的概念很有说服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质量意识。

实践表明经过重复训练后,学生的识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能自主完成拖动电路安装,并能排查故障的人数增多,学生的成就感大大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也间接带动了其他学生,课堂气氛活跃。

教无定法,实践表明采用这套详细的启发式方法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复杂电路的安装技能的可能性增大。最重要的是学生还能以较快的速度,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检查所接电路是否正确,若有故障也能较快找到并正确处理,从而具有了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阮小江.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践安装方法的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09(9)

【作者简介】毛广哲(1967— ),男,陕西蓝田人,中技学历,二级实习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电工实训教学。

识图方法 篇7

关键词: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方法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实践性很强其中包括识图与构造两部分, 主要介绍建筑制图、识图的基本知识, 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部分的构造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和使用建筑工程图的能力, 并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特点, 针对现在中专学生基础差, 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直观的实物模型、典型的工程案例和施工现场进行教学, 形象生动直观有趣, 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真备课

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的备课过程中首先, 要领会教学大纲, 结合国家标准和图集通读教材, 吃透教材, 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学大纲中所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 认真研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多参阅一些不同版本的教材, 多查阅相关资料;自己事先要多做制图练习, 多识读工程图纸。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十分清晰明了, 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建筑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 这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 充实自己, 时常到工程一线, 了解新的建筑材料及构造做法, 在教学时就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 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备课。一个班内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高低不同, 备课时要注意全面性, 包括内容上的全面和对不同层次学生照顾上的全面。

2 充分利用直观模型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的识图部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这门课所面对的学生往往又是刚入学的新生, 怎样才能使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建立起空间立体感呢?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把那些结构复杂的物体让学生准确想出其立体形状呢?仅仅依靠一块黑板很难得到理想效果, 也是不可能讲清楚的。只有充分选择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模型,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再经过教师引导、启发、讲解, 才能学懂、学通。比如在讲解投影的概念、规律前, 可以用粉笔盒和手电筒配合来演示影子的形成,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水杯或者书本在太阳光下形成影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重点讲授建筑工程中的投影, 它既来源于影子也不同于影子。教具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讲授的内容。

同时, 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 通过录像或幻灯片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 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过程, 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 把细致入微之处和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另外, 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 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比如投影规律、三面正投影的建立、投影作图、剖面图和房屋构造详图等都可自制幻灯片用于教学中。

3 合理安排习题

习题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 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在进行建筑识图部分的教学过程中, 讲解例题之后, 选择一些难度适中, 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习题让学生在做课堂练习, 教师随时指导, 难度较大的习题在黑板上演示, 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4 增加实践环节

在建筑构造部分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结合工程图例, 还要配合适当的实习、实践活动, 带学生在校外参观已经建好的房屋的构造形式, 与教材中内容进行比对, 增加认识, 在适当的条件下, 还可以提供给学生已有建筑的施工图, 在工程现场进行构造讲解, 这样对学生理解并学好识图与构造课有很大的帮助。

识图方法 篇8

关键词:轻钢结构,识图,算量

1 研究背景

轻钢结构自重较轻、强度较高、施工周期较短, 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仓库、轻钢别墅、大跨度结构等, 而且工程造价比同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对较低, 经济效益较好, 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应用前景比较广。通过对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很多高职类学生实习后或者毕业后从事轻钢结构工程施工, 但是因为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轻钢结构的相关知识, 入门比较困难, 普遍反应该类工程的识图难度较大, 需要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摸索或者请教别人, 他们建议学校开设与之相适应的课程, 由此可知, 如何让高职学生掌握轻钢结构识图及算量的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大部分本科院校开设《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 课程着重讲述钢结构的基本原理, 包括钢结构材性, 连接和各种基本构件的设计, 单层厂房钢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钢结构塑性设计和抗震设计方法等内容。但是我们高职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轻钢结构施工, 而不是轻钢结构设计, 所以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识读图纸、如何掌握施工技术上。市面上也有《钢结构识图技术》之类的自学书籍, 但是学习此类书籍需要一定的钢结构基础, 高职学生自学此类书籍有一定难度, 目前国内还没有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生现状系统开设《轻钢结构识图及算量》课程。

2 具体实施阶段

主要研究内容:以门式刚架为例, 让高职学生掌握钢轻结构施工图的形成原理、图示内容、识图方法, 且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轻钢结构工程量的方法。

目标:学生会识读轻钢结构图纸, 通过学习钢结构算量方法, 以是否能较准确计算出某套轻钢图纸的用钢量, 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轻钢结构识图。

实施:在大二学生中开设《轻钢结构识图及算量》公共选修课, 每周2课时, 历时一学期, 以某几套轻钢图纸为载体, 并借鉴结合《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授课技巧, 利用1:1模型展示室的钢结构部分、第三实训馆的轻钢结构屋顶, 学生可以对照实物进行轻钢结构识图, 重点阐述钢轻结构施工图的形成原理、图示内容、识图方法, 且在此基础上讲授计算轻钢结构工程量的方法。

2.1 轻钢结构识图阶段

开始授课前, 教师根据我校1:1模型展示室的钢结构部分和第三实训馆的轻钢结构屋顶, 设计出符合规范标准的轻钢结构图纸, 钢结构施工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 设计图由设计单位提供, 施工详图通常由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在整个识图的过程中, 经常带学生去参观我校1:1模型展示室的钢结构部分和第三实训馆的轻钢结构屋顶, 图纸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识图, 加深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2.1.1 轻钢结构设计说明识读内容:识图方法与建筑设计总说明的识图方法类似, 重点讲解不同之处。

围护说明里面包含的内容:屋面坡度、屋面的做法 (比如采用单层板+保温棉+不锈钢丝网的轻质压型钢板屋面) 、墙面的做法 (比如单层板轻质压型钢板墙面) 。

材料说明里面包含的内容:吊车梁、钢架梁、钢架柱等主材的材质;檩条支撑、隅撑、拉条、抗风柱的材质;螺栓、锚栓的材质;焊接材料的材质 (让学生明确E50XX型焊条、E43XX型焊条所表示的意义) 。

补充说明: (1) 焊缝本图中未注明的焊缝, 施工时应根据其连接形式分别采用如下几种形式施工, 焊缝高度拟取两构件中较薄构件厚度, 焊缝长度为满焊。1) 相同厚度的钢板与钢板的平接见图1;2) 不相同厚度的钢板与钢板的平接见图2;3) 钢板与钢板的顶接;4) 钢板与钢板的剖口顶接 (全熔透) 见图4;5) 钢板与钢板或角钢的搭接见图5, 图6。 (2) 螺栓; (3) 附加说明。

2.1.2 轻钢结构平面布置图识图:GJ—刚架:门式刚架为一种传统的结构体系, 该类结构的上部主构架包括刚架斜梁、刚架柱、支撑、檩条、系杆、山墙骨架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具有受力简单、传力路径明确、构件制作快捷、便于工厂化加工、施工周期短等特点, 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及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等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起源于美国, 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设计、制作与施工标准相对完善的一种结构体系。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属轻型钢结构的一个分枝, 这种结构型式的主要特点是:体现轻钢结构轻型、快速、高效的特点, 应用节能环保型新型建材, 实现工厂化加工制作、现场施工组装、方便快捷、节约建设周期;结构坚固耐用、建筑外型新颖美观、质优价宜、经济效益明显;柱网尺寸布置自由灵活、能满足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施工和使用要求。

SC—屋面支撑:支撑一般布置在第一或第二个柱距位置, 支撑的间距最大为60米。超过60米应该考虑增设支撑。

ZC—柱间支撑:为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提高侧向刚度和传递纵向水平力而在相邻两柱之间设置的连系杆件。

XG—系杆:系杆在柱顶及屋脊的位置必须设置, 其他视情况而定。

识图步骤 (结合具体图纸) :

(1) 图名、比例。

(2) 平面布置。了解本层功能, 纵横向轴线根数, 楼梯、卫生间、台阶等。

(3) 平面图上的尺寸。外部尺寸三道, 分别讲解;内部尺寸举例讲解。

(4) 各组成部分的标高情况。室外地面、室外台阶、地面标高等, 及相关差值。

(5) 门窗的位置及编号。M、C;C-1、M-1。结合门窗表———总门窗数]。

(6) 建筑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索引标志、剖切位置、编号等。

(7) 各专业设备的布置情况。卫生设备的位置形式尺寸等。

即:图名、比例→朝向→结构形式→平面布置→尺寸→标高情况→位置及编号→剖切位置、索引标志、布置情况等。

2.1.3 刚架及节点详图识图:结合我校1:1模型展示

室的钢结构部分和第三实训馆的轻钢结构屋顶, 对照设计好的图纸现场讲解各部分的的连接方式。在识图过程中, 注意明确钢梁、钢柱等构件的截面形式, 注意连接方式, 如螺栓的连接、焊缝的连接方式。通过节点详图明确钢柱、钢梁、节点中各钢板的位置、尺寸大小、作用。

阅读刚架及节点详图识图的一般步骤: (1) 了解图名、比例。 (2) 了解被剖切到的墙体、楼板、楼梯和屋顶。 (3) 了解可见的部分。 (4) 了解剖面图上的尺寸标注。 (5) 了解详图索引符号的位置和编号。

2.2 轻钢结构算量阶段

通过前面的识图阶段训练, 学生已经有较好的空间想象力, 明确了钢梁、钢柱、檩条、系杆、柱间支撑、水平支撑、隅撑等构件的截面形式, 明确了构造节点的连接方式, 为后续的用钢量计算打下了具体的基础。

(1) 让学生学会利用Detail截面计算软件。打开软件→选择截面特性→选择所需要的截面类型→输入参数→算出每米的重量。

(2) 掌握用钢量的计算公式。钢板的体积×钢材的密度=钢材的质量 (mm×mm×m×g/cm3=Kg)

钢材的长度×钢材每米的重量=钢材的质量

(3) 计算思路:钢梁、钢柱、抗风柱的用钢量计算 (厚度不同的钢板、材质不同的钢板Q345、Q235应分别计算) →连接板、加劲板、柱脚垫板用钢量计算→垂直支撑、水平支撑用钢量计算→吊车梁用钢量计算→檩条用钢量计算→隅撑用钢量计算→拉条、套管用钢量计算→钢天沟用钢量计算。

(4) 计算柱脚锚栓、高强螺栓、普通螺栓的用量。

(5) 计算泛水、彩钢板、采光带、雨水管等的用量。

3 成果及效益

通过本次选修课的开设, 结合《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识图技巧及授课思路, 充分利用学校的1:1模型展示室的钢结构部分和第三实训馆的轻钢结构屋顶等资源, 学生边看图边对照实物模型, 提高了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 引起了学生对轻钢结构的兴趣, 使学生对轻钢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掌握了轻钢结构的识图技巧, 并且能较准确计算出某套轻钢图纸的用钢量, 为将来从事轻钢结构类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检验出本次探索教学方法正确, 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效果明显, 各高职类学校可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张耀春.钢结构设计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7-1.

[2]宋琦, 刘平.钢结构识图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1.

识图方法 篇9

关键词:平法识图,钢筋计算,教学方法

0 引言

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均采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 (简称平法) [1], 它极大地简化了设计, 出施工图时只需出平面图, 不再出构造详图, 加快了设计的速度与周期, 提高了结构设计质量, 降低了设计成本与消耗、节约了自然资源。然而设计过程的简化, 带来了施工、监理和工程预算的复杂化, 增加了结构施工图识图的难度。此外, 由于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没有开设《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 导致学生识图能力与钢筋算量能力匮乏, 毕业后到了设计、施工、监理、造价等单位, 看不懂平法施工图, 不会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无法立即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 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 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

1 平法定义及优点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

概括来讲, 平法的表达形式就是把结构构件编号、尺寸、配筋和标高等, 按照平法设计规则, 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 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 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它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结构、构件从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 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2,3,4]。目前由国家重点推广、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即G101平法图集) , 已在全国广泛使用。

平法采用数字化、符号化、标准化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使结构施工图的信息量集中, 构件分类明确, 层次清晰、直观易懂, 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成倍提高, 设计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与传统方法相比图纸量可减少70%以上, 节约了宝贵的森林资源。

2 在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这门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复杂, 内容抽象枯燥, 信息量高而集中, 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 这些年来在该课程教学中, 仍采用传统的“老师讲, 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对学生的“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 存在脱节现象, 而且师生相互沟通交流少, 课堂气氛凝滞, 导致许多学生失去对平法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发挥, 严重制约教学效果, 影响着教学质量。如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学习的热情,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 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针对该课程的这一实际情况, 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3 革新教学方法, 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软件。

运用互联网、多媒体和数码录像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将《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构造制作成形象、直观、动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视频动画, 通过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能够有效解决图片无立体感, 看不见细节, 有效解决学生对工程实际情况了解少, 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形象、最生动的直观效果, 更加容易理解、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兴趣。

2) 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

通过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发现, 现在的高职学生基础不扎实, 抽象能力较差,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 厌倦枯燥乏味的说教, 但思维比较活跃, 好奇心较强, 动手操作能力较好。因此, 在课程教学中特意安排了钢筋骨架模型的制作环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 对照图纸利用钢筋、铁丝扎制简易的结构构件模型,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其配筋有更直观的感受, 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实际动手操作的具体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模型制作环节, 老师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进行点拨指导, 同时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更好的互动与交流和更深入的了解与沟通, 课堂讨论热烈, 气氛浓厚, 课后不少学生之间仍争论不休,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及团队协调精神[5]。

3) 以工程图纸为主线开展教学。

针对现实中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在离校时看不懂图纸, 企业没有时间培训学生识图图纸的情况下, 在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一套完整的平法施工图纸引进课堂, 以此图纸为载体贯穿于各章节, 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让学生熟悉实际工程图纸, 同时让学生直接使用当前执行的G101和G901系列图集, 确定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 绘制立面钢筋排布图和截面钢筋排布图, 并计算钢筋工程量, 以提高识图能力和钢筋算量能力。具体到课程教学中, 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即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图及钢筋算量实操训练中, 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述为辅, 学生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同时, 作为教学载体的实际工程图纸, 要具有代表性, 难易适中, 符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4) 现场参观教学法。

目前该课程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 而课堂教学也只是停留在课堂上, 通常采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其讲述的配筋构造也都是静态、抽象的, 老师通过传统的方法很难讲清楚, 学生对理论内容也缺乏感性认识, 一知半解、模糊不清, 很难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期间, 结合相关章节内容, 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并进行现场教学, 让学生到真实的工程情景中去体验, 以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直观认识, 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加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6]。目前现场教学已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是很多高职院校因为实训条件的原因, 其实训基地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授课要求, 所以安排学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教学。把“教室”设在工地, 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也可以让学生在其指导下进行实地操作, 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 真正做到了教、学、做的统一。

5)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 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平法制图规则快速识图平法施工图, 准确进行钢筋量的计算。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工程造价基本技能项目, 同时每年也在工程造价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中举办“工程造价技能比武”, 技能比武从结构构件的平法设计规则、钢筋节点构造、钢筋排布图、平法施工图的识图、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及计算机模拟 (广联达、斯维尔工程造价模拟软件) 等方面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大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学风建设, 打造专业特色,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办法。

4 结语

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为落脚点, 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宗旨, 我们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积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亲身实践,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结合, 从而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岗位工作状态, 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燕, 李剑慧.平法图集11G101-1钢筋构造问题探讨[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3 (4) :13-16.

[2]陈青来.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J].中国建设报, 2006 (9) :25.

[3]郑文忠, 王英, 周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标注补充建议[J].建筑结构, 2002 (10) :40-41.

[4]韦坚.平法框架柱钢筋表达模型及信息获取和识别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2.

[5]夏巧丽, 张红蕾, 张海燕, 等.对《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课程教学的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3) :55-56.

识图方法 篇10

下面就我多年从事机床线路故障检修生产实习教学以及维修电工技师培训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结合实际生产应用, 谈谈电气识图方法在机床设备故障检修过程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应用, 以便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1 正确识读电气图中所反馈的信息

机床线路中的电气图根据它所表示的电气设备、工程内容及表达形式, 主要由系统图、电路原理图、器件安装布置图、实物接线图、电器元器件图表等组成。电气图是机床线路检修的核心, 它是电气工程中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信息的载体, 也是电气技术人员分析、检修实际机床电气设备的电路蓝图, 它表达了电路系统中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设备的关联性及设计对象的主要功能。通过对电气图的识读、分析, 为人们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工作过程及原理, 了解设备的运动情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电气图是联系工程技术人员与机床线路间的纽带。对维修技术人员来说, 在维修设备过程中, 要求电气技术人员快速、准确的找到元件所在的位置。正确识读电气图中的电路原理图的图幅分区信息可以缩短维修过程的时间, 图幅分区将电路原理图按功能划分成若干等分, 指出了电路原理图中某一器件或某一项目的具体功能位置。在图幅中各分区内竖边的方向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横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这样检修人员就很容易确定每个电气元件的位置以便更好的维护这些设备。

例如图1中, 图幅分成4行 (A~D) 、12列 (1~12) 组成。A1就表示短路保护熔断器与电源开关QF所在的位置。最上面一行的每个方格中的文字, 表示电路图中各方格垂直方向上机床线路中的各部分功能名称。在每个继电器线圈的下方将其动断、动合触头的形式用数字表示出其在电路图中所在的位置。如KM1下方的三个2表示KM1接触器的三个主触头分布在2区, 中间的8与10表示有两个常开的辅助触头分别分布在第8区与第10区, 最右边的两个“X”表示KM1的常闭辅助触头没有用到。对于电气维护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图幅分区上所表达的重要信息, 避免出现在故障检修过程中, 盲目查找元件所处的位置。

2 理清读图构思、循序渐进分析电路组成

一个比较复杂的机床设备, 通常还有机械、液压、气压等外围设备组成。识图过程中可遵循:先外围设备后电气设备→先初始状态后动作状态→先公共部分后专用部分→先简单线路后复杂线路→先一般状况后特殊状况的原则。识图中可以先排除照明电路或指示电路等与机床设备控制关系不密切的电路, 再集中精力进行分析电路的组成原理。

在一个实际机床线路中, 首先要分清电动机是采用何种的控制方式, 比如是用正反转控制还是顺序控制形式, 是反接制动还是能耗制动等方式;弄清电气控制元件的组成, 如接触器控制还是继电器或转换开关控制, 弄清主电路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的器件。其次通过看辅助电路是由哪些开关、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 认真搞清辅助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动作状况。分析辅助电路中各个元器件构成的闭合回路的工作情况及对主电路的控制关系, 进而读懂整个电路图的详细工作原理, 为进行机床线路故障检修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图1中识读CA6140电路图的方法。可根据图表功能框图1区中的电源由三个主熔断器FU作短路保护, 电源开关由低压断路器QF控制, 主轴电机M1的运动由KM1的主触头控制, 由KH1作M1的过载保护。冷却泵电机M2与刀架电机M3分别由继电器KA1与KA2控制。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先撇开11区与12区的信号灯及照明灯电路, 理清公共电源电路, 然后重点识读主轴电机及刀架电机等控制电路。

3 统观电路全局、化整为零查找故障位置

统观全局、化整为零:就是综合考虑机床电气图的特性, 将电气图中的电路原理图按相应的功能、用途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单元回路逐一进行分解。这些单元回路基本上都是由典型电路派生组合出来的。常见的典型电路有:点动控制电路、连续运转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联锁控制电路、顺序控制电路、行程控制电路、多地控制电路、Y-△降压启动电路等。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可对电路进行分解, 对故障点进行分析试验, 缩小故障范围, 加快故障点排除的速度。例如在图1中电路可分解成KM1控制的主轴电动机连续运转电路, KA2控制的刀架快速移动的点动控制电路, KA1控制的冷却泵电机的顺序控制电路, 以及照明、指示和相关的保护电路等典型的基本电路组成。例如, CA6140车床线路中出现主轴电动机正常工作而冷却泵电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如果维修人员在不了解线路组成特点的情况下, 就拿着相关的工具到处查找, 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如果能熟悉典型电路特点掌握正确识图方法, 就可从图中得出冷却泵电机与主轴电机构成的是顺序控制的典型电路。控制冷却泵电机的元件是分布在3区与10区上, 主轴电机正常运转说明电源部分是正常的, 冷却泵电机控制电路与主轴电机控制电路的公共部分电路是正常的。电路可能产生的故障可以大致判断在3区的主电路上或使KA1线圈得电的回路上 (图中虚线部分) , 即。根据主轴电机正常运转, 因此, 控制回路上只要查找线号3—8—9—10—0组成的元件的就可以快速查找到故障所在位置。此时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可以做到排除故障既省时又省力。

在实际的机床故障检修工作中, 往往思考问题的时间比动手的时间还长。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 正确进行故障的分析和判断, 再利用相关的仪器、仪表结合静态电阻分段测量法、电压测量法、电流测量法、线路短接法对所怀疑的线路或器件做进一步的检测排除, 一旦找出故障点, 相对而言, 修复是比较简单。

总之, 机床线路的故障分析及其检修过程是个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我们在平常的实践中, 应注意提高电气识图能力, 正确掌握电路原理图读图方法, 多进行分析故障、排除故障能力的训练, 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电气识图的方法、技巧, 就能做到快捷、高效的分析和排除机床线路的故障。

摘要:正确的电气识图的方法可以在机床线路故障检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实际生产及相关电路实例, 针对机床故障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电气识图的方法、技巧及故障检修分析的思路, 提高分析故障、解决故障的能力。

关键词:电气识图,故障检修,信息,高效,化整为零

参考文献

[1]张宪, 张大鹏.电气制图与识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王兵.常用机床电气检修[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3]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网上开店 识图协助 篇11

站内识图 淘宝图想

识别盗图,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盗图之后,登录http://service.taobao.com/support/onlinecs/script_center.htm,出示两张以上不同角度的原始图片(未被处理过的图片)作为证据,投诉几乎百发百中。被投诉商店则面临着扣分、下架甚至网店关门的后果。

聪明的盗图者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通过改变称谓(关键字),挂羊头卖狗肉(图贴到其它商品上)的方法,弄得大家一筹莫展。

淘宝网内,当然首选的识图工具是淘宝图想(http://imagine.taobao.com/)。淘宝图想是专门为淘宝交易而设计的识图工具。

进入淘宝图想,单击“本地上传图片”,把图片上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框选商品图片的区域,选择完成后,需要选择商品的分类,单击“相似搜索”即可。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格类似、不同价格的商品被一一列出,不用关键字,即使改了名称,谁是盗图,是不是一目了然?借鉴类似产品的优点,单击图标即可进入相应的商家。

全网搜索 谷歌识图

淘宝图想使用范围仅限于淘宝,为了更大范围内发现盗图,或者撞衫,使用图想则力不从心了。谷歌识图(http://www.google.com.hk/imghp?hl=zh-CN&tab=wi)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单击上传图片后,出现识图结果,谷歌识图前几项结果包括拍拍、淘宝、当当,还有一些鞋业批发网站。如果是结果太多,可以进一步使用文字描述,尽量缩小结果范围。

识图方法 篇12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 对于刚踏入建筑行业门槛的学生来说, 如何学好该门课程, 并为今后的《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支撑, 不仅是教师探索的问题, 也是建筑行业对学生毕业后实现“无缝对接”的呼吁。但就目前来说,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薄弱等矛盾体的出现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另外, 虽然学了, 却不会实际运用和遇到新图不知从何下手等种种现象的出现, “忠实”地按部就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收效已显得微不足道, 并已远远不能满足中职教育的培养要求。因此,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实施改革已成为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 教学顺序的重新设计

立足课程内容改革, 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精选课程教学内容, 删除课程教学中理论性较强而应用性较弱的内容, 例如对一些传统教材中较复杂的线面相交问题和相贯体等纯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删减, 这样既可以优化授课内容, 又能适应中职教育应用性强的特点;另外, 针对教材中文字较多, 篇幅过长, 学生阅读起来枯燥乏味的现象, 对传统教材中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图表对比分析, 例如形体的剖面和断面, 冗长的文字让学生很难明白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采用图表对比的方法, 从剖切位置、投射方向、投影图、区别、画法规定等方面进行列图表对比, 用简单明了的图表清晰的表达剖面图与断面图这一内容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 也便于学生观看、加深理解与记忆。这种实用的处理方式, 更符合中职教育的教学特点。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的制图部分的课程结构是“点-线-面-体”。课程首先讲解“点的投影知识”, 这对从未学过立体几何缺乏空间感的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是难以理解的知识, 因此, 在课程教学中, 从身边感知到的“体”出发, 理解图和物的内在联系, 再从物体上抽象出点、线、面。这样, 学生的学习难度就大大降低, 也能较全面地把握本章节的知识点, 较快地获得相关的知识。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

教无定法, 我们并不会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它在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是适用而有成效的。但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引入针对性、实用性更强, 能将“教、学、做”紧密结合在一起, 并能体现互动性, 与工作过程接轨的多种教学方法。这样, 教学手段才能更加灵活, 教学过程才能更加生动有趣,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虚拟现实教学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建筑世界的计算机系统, 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虚拟, 并从视、听、触觉等方面加以综合运用, 通过虚拟实现课件的引导, 带领学生畅游建筑物, 学生犹如进入施工现场一样, 接受施工现场的各种知识熏陶, 这种声形并茂虚拟现实动画的呈现, 不仅弥补了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的缺陷,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2、讲练结合教学

针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厌学, 基础薄弱, 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等特点, 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以讲为辅、以练为主, 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课时教师讲授10分, 学生自己动手练习30分钟, 通过练习, 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并且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 也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引导文教学

针对目前学生虽在识图, 但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意义上读懂图纸内容的现象, 教师可为每个学习情境编写详尽的工作页, 学生自主学习时, 可以依据工作页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 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学生有工作页的引导,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就能对建筑的轴线尺寸、主要承重构件、前提门窗等进行全面的研究, 对建筑设计总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进行反复对照识读, 在反复识读的基础上将二维图纸逐步立体化、实物化。

4、角色扮演

在识图的最后环节, 教师可引入图纸会审,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让学生分别代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 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 进行切身体验, 不仅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也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更好、更快地接受和掌握了本课程的新知识。

5、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开发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充分展示中职教育提倡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工作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立被提上日程, 这种模式将改变排椅教室的布局, 各类建筑模型、标准图集以及蓝图等随手可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方便地参考建筑模型, 也可以随时识读翻阅工程蓝图和查阅相关的标准图集, 可完成接受任务——识图——图纸会审——展示评价等工作的全部过程。

四、实训环节对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百闻不如一见”, 建筑这种在课堂上一言两语很难讲清楚的,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也无法亲身感受的, 如果是施工现场可能就能很快解决, 但由于受工程项目数量、交通不便等条件限制, 很难将学生带到建设施工现场进行教学讲解, 为解决这样的困境, 模拟施工现场的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现场和实训场教学, 可让空洞的专业名词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和对课程学习的排斥, 强化学生对课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模拟施工现场的场景完全参照施工现场的建设, 从安全、施工到构建的设置摆放等, 均与实际施工现场相照应, 通过模拟的职业环境, 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 并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识图所要求的主要知识、技能、态度和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五、以展示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考试内容和方式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示灯。传统的考试以一纸定乾坤的理论考试给学生带上了镣铐, 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识图能力。现在采用一种全新的过程化考核方式, 把权重较大的成绩分配到学生平时完成每个识读工程图的子任务中。这种重过程、轻结果、重技能、轻理论的考核方式, 使教师和学生都重视逐步培养识读能力, 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分, 避免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六、结束语

《建筑识图与构造》作为建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尝试改革, 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才能达到学习与工作的零对接, 在工作岗位上更快、更健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初艳鲲, 苏晓华.房屋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7) .

[2]谢桂英, 夏云涛.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改革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

[3]孙武, 等.高职《建筑试图与绘图》课程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 2012 (12) .

上一篇:旅游翻译建设下一篇:日用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