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成因(共5篇)
上涨成因 篇1
摘要:近年来, 一些城市房价的非正常上涨, 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试图通过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参与主体的行为来分析当今房价上涨的原因, 同时指出体制的问题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政府,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商,需求,供给
当前, 房价的问题牵动着百姓的心, 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10年4月17日,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对房地产市场实行了严厉的调控措施, 使得一些城市的房价和交易量有所下降。但是, 大中城市的房价仍然偏高, 许多人依然买不起房, 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房价过快上涨呢?从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来说, 就是供需不平衡, 需求大于供给, 导致房价上涨。本文就尝试从供需两方面的参与主体的行为来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
1 供给方面
1.1 政府方面
1.1.1 中央政府
房地产对政策很敏感, 中央政府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 必须整体、全面地考虑房地产业发展, 既要防范金融风险, 又要通过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因此, 在房地产价格方面, 中央政府的目标是保证房价稳步上升, 而不是短期的暴涨暴跌, 所以不希望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
中央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 面临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大量的信息需要地方政府提供, 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 可能会扭曲、选择性的提供信息, 影响中央政府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同时, 中央政府实施调控政策需要通过银行和地方政府来具体实施, 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造成政策扭曲。
1.1.2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热衷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第一重压力来自税收。分税制改革以后, 我国中央政府将更多的支出责任下放到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但是地方政府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收入权利, 导致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比例失调。迫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及地方见的竞争, 地方政府不得不重视财政问题。第二重压力来自于中央或上级政府下达的社会、经济、政治目标。地方政府必须全力配合中央或上级政府达到这些目标, 而这种配合又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得以贯彻执行。
现在, 土地可以说是地方政府名副其实的第二大财政收入。据媒体报道, 2007、2008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为1.2万亿和9600万亿, 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 地方财政收入50%。地方政府能够通过土地供应以及一些财政手段直接影响房市, 是高房价的受益者, 有推高房价的冲动。一些地方政府将低价从百姓手中征来的土地高价售给房地产商, 从中创造财政收入。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的根本利益有着一致性, 它们有着合谋的驱动力, 它们都期望房价不断上升。房价上涨, 开发商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而地方政府能将有限的土地卖出更好的价钱, 获得更大的财力, 能够推高GDP的增长率, 赢得更好的政绩。
1.2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主体, 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 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取优质的资产, 创造最大的盈利。国际研究表明, 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一般低于万分之二, 公认为是安全性较高的信贷业务。所以商业银行增大房贷比重, 只要有地, 有盖房子的图纸, 现金流就马上过来了。房地产持有人可将房地产抵押给银行, 获得贷款后, 继续购买房地产, 然后再抵押再购买, 如此循环, 从而在短期内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正是由于金融资金的支持, 房地产的后继投机资金才会大量跟进, 为房地产泡沫产生提供基础, 大力推动房价上涨。在原有的土地转让中, 多数开发商的土地出让首付款仅为20%, 不少开发商甚至通过销售回款来补缴土地价款。因此, 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 偏好房价上涨和房市繁荣。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多部门政策纷至沓来。09年底以来, 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房地产政策都是针对二套房、多套房的贷款政策和首付比例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房地产金融风险, 减慢了房价上涨的速度。
1.3 房地产开发商
对开发商而言, 地产商拍回高价的地块后, 它会通过各种手段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与此同时, 为了谋求长期的发展优势和土地的增殖收益, 实力雄厚的房地厂商通过包括寻租在内的各种方式大量购置土地,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土地被囤积起来, 这就加剧了本来就紧张的土地供需矛盾。网上前段时间公布的数据显示, 大部分房地产商屯有可供三四年开发的土地, 更有大的房地产商屯有十多年的土地的。就像万科——房地产的老大, 一直说房地产有泡沫, 迟早会破灭, 但自己却一直在囤地。“囤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 土地价格的上涨又进一步抬高了房价, 又使更多的房地产商加入“圈地”行列。在这一恶性循环中, 土地价格一升再升, 房地产供给更加紧张。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在一定时段抑制供给, 加剧供求不平衡。此外, 开发商还会运用房地产信息不对称性, 来推动房价走高。开发商或采取各种各样广告手法, 极力渲染企业的品牌价值, 或利用各种促销手段如房价的“低开高走”等来炒作楼盘, 或囤积房源, 采取分段推出楼盘或提前认购, 集中签约来制造抢购场面。
2 需求方面
房地产具有增值性,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可以满足两种不同性质的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 一个是投资需求。也就是说房地产既可以作为消费品, 又可以作为投资品。因此购房者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 有的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 以满足居住需求, 有的则是为了增值价值, 而后者使房地产具有投资乃至投机的性质。
2.1 自住式需求
对于自住的购房者而言, 一部分人对于高房价会采取观望状态, 但是很多一部分人认为如果当前不买将来房价将会更加难以承受, 于是都想方设法将购买行为提前。
房价的不断上涨, 强化了购房者的消费恐慌, 加剧了超前消费、同步消费。本来要租房的, 现在提前买房;本来应该按自身财力理性购房的, 现在是一步到位, 不仅把一家老小的钱全投入到房子里, 还要将未来工资的大部分交给银行。此外, 现在很多人会担心由于房价上涨, 导致现在能买一套房子的钱, 再过几年就只能买一个房间;为了避免这种“货币贬值”, 提前加入了购房者的队伍, 形成一种“被动式房地产储蓄”。
2.2 投资需求
住房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具有投资属性, 其升值空间广阔, 房地产投资需求迅速凸显, 便是必然。由于投资渠道少、投资能力弱, 不少人会将闲钱打入房地产业, 以待资本增值。对于投机者而言, 他们完全不去考虑购买还贷能力, 认为未来房地产价格的上升足够赚取差价;这样需求在短时间会快速膨胀, 而供给却因为土地数量供应的刚性以及生产建设周期长等原因在短期内缺乏弹性, 由此进一步强化人们的预期, 价格就会不断地上升。此外, 许多民间企业家也表示, 资金投入实业有的年收益只有10%左右, 但是投资房地产年收益有时能翻好几番, 因此许多企业家也把原本投入实业的资金抽出汇集起来形成虚拟资金, 打入楼市, 这个资金是很庞大的资金, 促进了各地房价快速上升, 提高了房价的增长力。
总体看来, 房价高涨, 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体制问题。在房价飙升的情况下, 应该首先是房地产行业管理部门站出来喊停。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 管理部门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本位利益, 其次才是解决问题。行业管理部门都希望自己的行业壮大, 所以, 主观上不可能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政府相继出台的措施, 包括收紧土地供应、强化审批程序的措施, 不仅是加剧了供需矛盾, 更强化了权力寻租。从客观效果来看, 他们对房地产业不仅没有起到抑制的作用, 反而起到了逆向调控的作用。同时, 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不少城市GDP的主要支柱, 各地政府当然不希望房价下跌, 所以, 其结果必然是阳奉阴违。银行房贷比例很高, 他自然会千方百计地防止房地产商破产, 不断地给房地产添柴、输血。
《福布斯》近日指出, 世界七大泡沫之中, 来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排在第二位。但这个泡沫可以避免。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走势如何?国家应该如何调控和管理?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余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内生机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 .
[2]张岑遥.城市房地产价格中的地方政府因素:成因、机制和效应[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10) .
[3]牛瑞斌.房地产泡沫成因与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 2002, (5) .
[4]刘福桓.我国房地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源与对策[J].计划与市场探索, 2003, (6) .
当前物价上涨的成因及其应对措施 篇2
一、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一) 美元持续贬值。
众所周知, 在国际市场上原油和黄金以美元计价, 美元持续贬值, 使得原油和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引发了其他商品的价格也不断攀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上涨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国内商品市场造成冲击。
(二) 美国次贷风波。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时刻反映着全球粮价的变化, 也是国际大型投机资本云集的场所。美国次贷风波爆发后, 从房贷市场逃逸出来的资金纷纷在粮市兴风作浪, 从而制造了此次历史上少见的粮价暴涨。
(三) 人民币升值过快。
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国际上热钱大量流入中国, 流动性继续过剩, 对物价造成冲击。中国社科院目前出具的一份报告测算出五年来流入中国的国际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这些热钱闯进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银行体系、民间借贷市场, 炒高了各类商品的价格。
(四) 自然灾害的影响。
2008年年初发生在南方的雨雪冰冻天气, 使1.78亿亩农作物受灾, 大量的牲畜、家禽、鱼类被冻死, 农产品损失之大历史罕见, 这必将对2008年农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 此外, 保障农民增收, 保持农产品尤其是粮价稳中有升是党和政府惠农、强农的大政方针。
(五) 高成本的自然推动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证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等产品价格都将逐渐上升;再加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品、各项福利以及政府对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的投入日益增加, 都表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高成本时期。成本上升不可避免地推动了物价上涨。
二、抑制物价上涨的应对措施
物价问题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物价上涨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稳定, 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 要积极针对物价上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出台政策鼓励有效供给, 特别是鼓励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 把党和政府采取的扶持粮食、生猪、禽类、奶业生产的政策落到实处。二是颁布法令抑制不合理要求, 倡导节能减排, 减少和清除“高污染、高耗能”产品, 降低产品成本。三是狠抓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囤积、哄抬物价等行为, 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四是准确、真实宣传报道供需信息, 平衡供需关系, 缓解价格涨幅。虽然说价值决定价格, 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更大。目前国内投资增幅依然正增长, 出口仍是顺差, 需求较旺盛。但是, 总供给的扩张也在强势增加。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和农业的劳动效率不断提高, 科技投入持续加大, 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加强, 各种商品日益丰富。这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供给的总量。据权威部门统计, 我国商品市场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的消费品供过于求, 其他商品供求基本平衡, 只有极个别商品供给相对不足。五是郑重详细报道粮食问题, 稳定粮价。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恩格尔系数高, 加上人口众多, 粮食消耗量大, 所以粮食稍一涨价便人心惶惶。其实放眼全球便会发现, 我国的粮价涨幅远远低于国外粮价涨幅。对此, 国家应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颁布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 使我国的粮食生产量逐年增加, 从而稳定粮价。六是加强中美战略对话, 谋求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美元持续贬值, 人民币过快升值, 从长远看, 对双方都是弊大于利。就我国而言, 必须逐步改善外汇储备组成结构, 减少美元比例, 增加欧元等强势币种, 以防止美元继续贬值带来的重大损失。七是想方设法阻击热钱。要想阻击热钱, 首先要搞清楚热钱在哪里。目前国际热钱在国内的藏身之处大致有以下几个领域: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国有银行体系、民间借贷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由于房市、股市近期持续低迷, 所以国际热钱正在进入其余几个领域。热钱到哪里, 哪里就物价虚高, 泡沫成堆, 当其撤离, 财富随之被搜刮一空, 所以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热钱深恶痛绝。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及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 很多发展中国家对热钱的监管往往非常困难。对此, (1) 国有银行系统要严查金额突增或金额持续增加的账户, 并且持续跟踪调查。 (2) 国家对民营企业贷款可酌情松动。热钱之所以能在民间信贷市场见缝插针, 正是钻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空子。政府实行货币从紧政策总的来说是正确的, 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一刀切。 (3) 重要的具有战略性的资源开发引入外资时必须慎之又慎。如金矿开采, 如果外资股权比例相当大, 甚至已到控股地步, 这样对国家的安全会构成一定的威胁。国家应尽早出台相应法律, 贵金属不允许外资染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的物价上涨只是局部的, 且涨幅不大, 也绝对不是供不应求引起的, 不会形成全面的、整体的通货膨胀。但不能掉以轻心, 应该未雨绸缪才能掌控局面。
摘要:当前, 物价上涨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物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调控物价上涨, 缓解人民生活压力, 本文分析了物价上涨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止和应对物价上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物价上涨,人民生活,生活压力,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滚滚海外热钱搅乱百姓生活.燕赵都市报, 2008-7-2
上涨成因 篇3
近年来, 我国地价持续上涨, 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从2002年的106.9逐年攀升至2007年的112.3 (上年同期价格为100) , 而2008年1季度则再创新高, 达到了116.5。不可否认, 近年地价的持续上涨是城市化加速及经济发展引起土地价值提升后在交易价格上的必然体现, 是土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回归。但地价上涨的长期性及不稳定性也反映出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着深层次的制度性缺陷, 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予以适当调控。
二、我国地价上涨的成因分析
1. 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地价上涨
据统计, 截至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57706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43.9%, 且绝大部分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30%, 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具体来讲城市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影响地价: (1) 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规模越大, 对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高, 交通运输系统也更复杂, 城市环境的营运成本及土地级差收益也越高。 (2) 城市土地用地结构的改变。城市土地价格与商业用地比重成正比, 与工业用地的比重成反比。商业用地比例越高, 城市土地价格也越高。 (3) 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随着城市化发展, 政府更加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得到了很大改善。卫星城镇及新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往往比较齐全、规划比较完备, 地价也较高。并且通过其传递扩散作用, 往往会带动周边地域地价水平的提高。
2. 供需矛盾的深化必然导致地价上涨
一方面,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 决定了土地供给无弹性, 或者说具有弱弹性;另一方面,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投资投机性购房热潮等众多原因都导致了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剧, 直接加剧了地价上涨的动力。
3. 现行的土地供给制度加速了地价上涨
根据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及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这种出让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迫使地价上涨: (1) 竞争机制的引入必然导致地价上涨。价格是绝对的决定因素, 出价完全靠市场调节, 价高者得。 (2) “上不封顶”的出让价格导致新“地王”不断产生。如2007年7月, 北京成开与北辰联合体以92亿元竞得长沙市某地块, 成交价比46.3亿元的起拍价高出近1倍。 (3) 土地垄断供应导致拿地价格上涨。我国土地一级市场只能由政府通过征地来供应, 由于一级市场的不规范, 大量非国营房地产企业不得不从房地产商处获得土地, 导致土地价格二度甚至三度被抬高。
4. 高房价预期带动地价上涨
消费者预期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亿人需要改善住房的巨大潜在需求及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导致了消费者和供给者预期房价上涨。正是因为消费者和开发商都预期房价上涨, 开发商才会以较高的价格拿地。
5. 地方政府存在推动地价上涨的内在冲动
从现行的人事考核机制上可以看出, 快速增长的GDP、招商引资的数量等政绩性的东西是考核地方政府的硬性指标。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缩减了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 而出让土地能够补充财政资金, 缓解财政压力。所以地方政府存在推动地价上涨的内在冲动。它们通过垄断手中的土地和政策舆论引导抬高地价、支持房价, 制造只涨不跌的预期, 从中获益。
三、抑制地价上涨过快的对策
1. 改变土地供给方式
(1) 改变“价高者得”的评价标准。按照这种标准拍卖土地, 其结果就是土地价格节节攀升, 最终开发商会把成本转移到消费者头上, 使得地价推动房价上涨的局面不可避免。 (2) 加大土地招标的比重。招标相对于拍卖更为理性, 它不仅将地价作为考虑因素, 也将开发商的实力、诚信度、方案可行性、对城市建设的贡献等方面纳入了考虑范畴。 (3) 采用土地出让的综合评标。参照上海市的土地挂牌方式, 将商务标和技术标结合起来, 选出开发实力雄厚、经营水平一流的企业。
2. 分流购房需求
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对土地需求的增加, 间接引起地价上涨。因此, 调控地价可从分流购房需求入手: (1) 加快和规范廉租房建设, 扩大廉租房制度的覆盖面, 合理确定廉租对象及保障标准。 (2) 大量建设经济适用房, 打压市场上的投机势力, 平抑房价。 (3) 完善金融政策, 扩大融资渠道, 为住房保障建设打下基础。 (4) 充分运用住房补贴手段, 实行住房补贴和实际居住条件挂钩。
3.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地方政府对土地有绝对的定价权, 土地成交价与底价之间的价格差额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 地方政府对地价和房价的飞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理顺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1) 对土地拍卖, 要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 信息披露要完全和真实, 竞争要充分, 严打暗箱操作。 (2) 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 严厉打击囤积土地行为, 对恶意圈地的要根据相关规定收取土地闲置费或将土地收回。
参考文献
[1]杜诚程李江:浅析我国城市化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J].科协论坛, 2007 (, 9) :90
上涨成因 篇4
一是需求拉动。即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
二是成本推动。由于工资等成本的提高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
三是国外输入。国外通货膨胀通过产品进口等方式向国内传导, 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
四是流动性过剩。在汇率和美元疲软的情况下, 货币当局向市场注入了大量货币。
五是体制改革时期的政策调整使隐性通胀显性化。
一、当前中国C P I上涨的基本情况与影响
2010年四季度以来, CPI涨幅不断提高, 据2011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 除了猪肉价格, 其他包括粮食、鲜蛋、水产品价格的同比涨幅都在两位数。5月份粮食价格上涨了32.3%, 食品类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8%,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0.4%, 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4.3%。
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这成为CPI走高的又一推动因素。珠三角经济区企业2009-2010年间用工成本普遍上涨30%-40%, 2011年预计仍继续上涨10%-15%。
以猪肉和蔬菜价格为代表的CPI上涨, 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农民得到实惠, 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CPI过快上涨, 直接增加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生活的压力。三是由于政策持续收紧, 处于融资体系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将进一步提高,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四是CPI的上涨也起到警示作用, 势必使国家更加重视粮食生产, 关注食物储备, 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
二、目前中国C P I上涨的成因剖析
2010年下半年, CPI上涨苗头已开始显现, 今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 涨幅再创新高。其成因有以下几点。
1. 粮食和猪肉价格上涨推动CPI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今年6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 影响CPI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 猪肉价格上涨57.1%, 不仅直接影响食品价格, 至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
2. 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成为了CPI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
目前, 工业与农业、沿海与内陆争夺农民工的现象已较为突出, 人力资源的相对紧缺必将导致工资上升, 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趋向上行。劳动工资的上涨不断推升企业的成本, 使产品价格和服务品价格升高, 而物价水平的升高, 反过来还将进一步促进劳动工资的上涨, 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趋势。
3.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型通胀。
中国经济发展对国际上的资源、能源类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一季度, 中国铁矿砂进口量增长14.4%, 价格上涨59.5%;原油进口量增长11.9%, 价格上涨24.3%;成品油进口量增长27.7%, 价格上涨18.8%。这三类产品进口额合计比去年同期增加275亿美元, 其中因价格上涨直接导致进口增加177亿美元, 占比近2/3。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有直接的传导作用, 并会间接影响CPI。
4. 投资需求推动的流动性过剩, 热钱的流入使物价上涨成因趋于复杂。
当前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市场, 推高了货币发行量, 同时中国尚未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对外投资虽然增长迅速, 但还无法对冲掉这部分货币, 成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此外, 由于城市化速度过快, 使得信贷需求急剧上升, 经济热度太高, 这种情况下, 中国出现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5. 房价上涨推动。
近几年房价不断上涨, 引起房租、土地、建筑材料和零售商品等价格上涨, 使得每个相关者社会生活成本都普遍提高了, 都在为房价上涨买单。房价上涨拉动了物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 最终导致了CPI的上涨。
三、控制我国C P I持续上涨的对策
对于本轮物价上涨, 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通过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控制物价上涨、促进农业生产等措施, 已经使情况有所好转。
当然, 在看到上述有利因素的同时, 一些持续推高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 我国经济领域深层次问题与应对金融危机后续不利影响相互叠加, 宏观经济运行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对策, 有效防止CPI上涨过快。
1. 实行严格的货币政策。
减少行政干预, 加强货币紧缩, 这是“有形之手”面对通货膨胀压力时最为有效的迎战策略。流动性泛滥导致的物价快速上涨, 往往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短期调控, 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面对通胀压力时, 央行往往成为政府“有形之手”的集中体现, 这一经验已被发达国家多次验证。
2. 在中长期通过各种制度建设, 缓解市场失灵带来的无序波动。
加强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建设, 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配置失误, 是中国政府着眼于中长期应做的重要功课。如果加强农产品种植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收集与发布, 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 从而避免出现蔬菜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
3. 减少商品交易成本。
缩减行政成本、减轻税收负担, 取消部分公路收费, 对货运车辆实行油补;加强资产市场调控力度, 整顿市场秩序;积极推进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降低流通成本;应成为政府“有形之手”调降物价的主要发力方向。
4. 建立相应保障制度或补偿机制。
物价上涨给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 低收入人群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非常敏感, 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或补偿机制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补助补贴。调整收入格局, 以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5. 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要抓住宏观环境趋好的机遇, 抓紧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特别要完善相关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加快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6. 继续调控房价。
虽然商品房价格不在CPI中计算, 但是调控房价能够较好的调节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2011年1月26日国家公布了楼市最新政策国八条。这一系列调控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7. 采取必要的措施, 创造良好宏观环境。
加强价格监测监管, 增强通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各项保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不断完善农产品供给安全保障机制, 确保粮食及农副业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合理控制价格改革节奏和力度, 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上涨成因 篇5
国际粮价上涨始于2002年, 2006年下半年开始加速, 仅2007年即上涨42%, 2008年前两个月更是上涨83%……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在粮食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统计, 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 其中被直接用作人类食物的粮食10.1亿吨, 全球消除饥饿所需填补的粮食缺口是0.5亿吨, 共计10.6亿吨, 仅占当年世界粮食产量的将近一半[1]。
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背后动力
(一) 从宏观环境看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产品价格上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上升通道之后, 物价水平也随之升高。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以粮食和食品价格 (特别是猪肉) 的上涨, 成为拉动中国CPI上涨的主导因素。这一轮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讲只能算是补涨[2]。
(二) 从需求领域及需求结构上看农产品价格上涨
1. 需求领域的拓宽。
一方面, 由于人们生活消费品结构的改变导致对肉类需求的增加。以2007年为例, 21.3亿吨粮食中有7.6亿吨被用作饲料, 但饲料的投入与肉类的产出并不是1∶1的, 也就是说, 在人们的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却增加了。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涨势迅猛, 许多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向新能源转移, 特别是以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开发尤其受到重视, 另有1亿吨被用作发展生物燃料, 这一粮食需求结构的改变打破了世界粮食市场维持多年的供需平衡关系[3]。
2. 需求层次的升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以提升速度较慢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例。人们从致力解决温饱问题到肉、蛋、蔬均衡, 再到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的问世, 升级版的农产品要求升级版的技术和设施, 其间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升, 将必然导致升级版的价格。
(三) 从供给方面看农产品价格上涨
1. 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农业生产对生产资料的依赖性增强, 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成为农产品成本的主体。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农民抱怨:“化肥太贵买不起”、“粮价前脚小涨, 农资后脚大涨, 怎么种都是亏。”
2. 农产品供给的地域性失衡。
由于政策上的原因, 中国政府对农业的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 有些地区缩减了粮食种植的面积, 出现了一大批“无粮乡”、“无粮县”, 全局的农产品供应均衡依靠地区间的调配, 一旦调配系统失调, 就会出现生产地区的增产不增收和消费地区价格的居高不下。
3. 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 加上农民获取信息的滞后性, 受到市场风险和自然条件风险的双重压力, 其周期性波动也是在所难免。
4. 农产品生产者总体积极性不高。
农民种地获得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 有些地区种1亩地仅获利100元~200元, 受“比较利益”关系的影响, 部分人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尽管国家有规定要用“保护价”向农民收购粮食, 而提高单产, 需要的是高科技投入的育种和科学施肥这两项投入都会使农民的“边际效益”递减[4], 在粮价过低时, 农民就不会在提高亩产上下工夫了。
5. 投机者炒作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由于全球股市和债市处于低潮, 在次债危机中损失惨重的大批基金从房地产等领域撤出, 急于为手头资金寻找出路的投资者自然转向粮食等大宗商品期货, 导致包括农产品、能源和金属等在内的期货全面涨价。
三、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民增收
(一) 留守务农人员
对于留守务农人员来说, 由于获取信息的滞后性, 加上自然条件和市场价格的双重风险, 农民并未能成为农产品涨价的主要受益者。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 农民利益受到“双重剥夺”——作为生产者, 农民遭遇了农资价格高涨负累, 在去年, 仅化肥的价格就涨了九次;其次, 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利润, 大部分被留在流通环节而非农民手中;再次, 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用于农民的自给性消费, 只有剩余的一部分农产品用于出售, 那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收益只是一小部分。
(二) 进城务工人员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 如果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则相关工业产品价格也将上涨, 他们是对物价最敏感的一个群体。以河南省鲁山县来京务工人员李民花和他的丈夫解虎生11月的一份账单为例, 月收入:李民花1 150元 (含双休日加班) 、解虎生1 000元;全家饭费:550元;烟钱:103元;看病:125.8元 (小孩感冒一次) ;房租:450元;坐公交车:30元 (经常走着上班) ;买冬装:80元 (给孩子买) ;买日用品:30元;孩子学习费用:每学期一次性支出, 月均不好计算。
(三) 流通领域的几个利益主体
1. 价值链两端。
农产品的流通以农产品生产者为始端, 以农产品消费者为终端。相对于作为始端的农民来说, 农产品消费者也只是将支出的一部分用于农产品消费, 理论界称之为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
2. 价值链中间环节。
再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利润分配来看。中国8亿农民都是农产品的生产者, 13亿人口都是农产品的消费者, 而对于每一个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 他们都是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而并非决定者, 真正有定价话语权的是那些中间流通环节。
四、对策探析
(一) 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经费, 通过科技进步, 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
饥饿是人类最早的敌人。在有限的土地上丰收更多的粮食, 就成为人类一个美好的愿望。粮食产量最简单的式子:粮食亩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但土地相对于需求来说是稀缺资源, 在耕地面积基本持衡的前提下, 粮食产量还主要仰仗粮食的单产。袁隆平一颗种子改变世界诠释了科技兴农的神奇力量。1958年全国年平均亩产最高的高产田也就在400公斤左右;从1976年开始, 袁隆平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比常规稻平均亩增产20%左右;2000年, 他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实现;2004年, 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2005年, 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二) 要严格地控制耕地总量, 维持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
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资料显示, 自1996—2003年的七年间, 中国耕地面积已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 七年减少了1亿亩, 平均每年约减少14 729万亩, 比两个海南省的耕地还要多。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43亩,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2003年, 在全国11个省、区、市中, 人均耕地低于0.8亩警戒线的已有六个。与此并存的另一问题是,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污染等原因, 现有耕地的质量在逐年下降, 耕地后备资源也不足。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目标, 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 中国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耕地总体质量有所提高, 农业地特别是耕地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整治。到2010年,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347.8万公顷以上,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000万公顷, 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 200万公顷, 改造坡耕地666.7万公顷, 扣除生态退耕等因素, 中国耕地面积将保持在1.28亿公顷以上。
(三) 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1. 实行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配备。
一是农村经营渠道混乱。一些乡 (镇) 的种子、农技等单位为了追求利润无证经营。二是价格不一。利用虚假广告或其他手段对农资产品质量、服务、功效进行虚假宣传, 误导消费者;有的非法提等提价, 造成同一地区同一品种不同价格, 增加农民负担。三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农资生产小厂家, 唯利是图, 生产出不合格化肥、农药流入市场;有的制假者在小作坊中生产假冒伪劣化肥、农药, 严重冲击农资市场, 坑害农民兄弟。
2. 效仿历史上盐的改制历程, 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农产品上涨并不能使农民增收的一大原因就是流通环节太多, 并且在此流通过程中, 农民都是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而并非决定者, 不具备定价话语权。
(四) 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审慎发展生物能源, 争取化挑战为机遇
首先, 要清楚的看到这一轮全球性粮价上仅仅是短期因素所致, 未来几年国际粮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转, 所以相关的粮食政策要有长远计划;其次, 要牢固树立靠自己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自力更生的粮食政策, 加强粮食应急储备和战略储备, 限制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补贴, 确保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第三, 要清醒的认识这样一个矛盾:当前的能源多元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是大势所趋, 但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首要的民生问题。中国应该积极开展适应国情的非粮食作物生物燃料、核能、太阳能等, 以减少对石油等矿物能源的依赖, 同时致力缓解“乙醇挤占口粮”危机。
参考文献
[1]朱险峰.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回顾及2008年预测[J].中国经贸导刊, 2008, (3) .
[2]刘刚, 周锦秀, 许海曦.粮食价格分析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7) .
[3]万小妹, 罗安军.不稳定粮食价格的成因及影响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