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共12篇)
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 篇1
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对高校教育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成人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工作也应坚持人本管理策略,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为推动高校进步提供支持。
一、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 人本管理模式能够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发展。人本管理模式作为“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直接表现, 其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成人学员有着自己的价值观、意识水平、社会经验, 这使得成人教育必须要区别于传统高校教学模式, 这会为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如何得当的管理变得至关重要。人本管理作为以尊重个人需求、特征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其在高校成人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在充分尊重成人学员的基础上, 完成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这既尊重了成人学员又达到了教育管理目标, 所以说人本管理模式能够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发展。
(二) 人本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成人学员学习效果。在高校成人教育活动中, 因为成人学员本身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再加上他们已经离开校园多年, 这使得成人教育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如何提高成人学员的学习效果, 以确保他们能够学有所获, 为实现成人教育目标提供支持, 一直是高校成人教育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人本管理模式下, 高校成人教育能够根据学员的实际学习基础、特征及接受能力来为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接受知识, 进而达到提高成人学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 人本管理模式能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成人教育能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予以展开, 也是影响成人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如今高校教师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而成人学员既包括年轻人, 又包括中年人, 这会导致成人教育师生年龄方面呈现一个逆增长的状态, 容易导致教师无法管理学员的情况。在人本管理模式下, 教师能够给予学员充分的尊重, 让学员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认可的, 认识到教师的教学、管理都是出于为了提高自己、帮助自己的目的, 这会极大程度上消除成人学员心中对年轻教师的芥蒂, 并与他们构建其良好的师生关系, 进而为成人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要改革首先要变革思想观念。成人教育具有类型多、政策性强的特点, 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性, 教学站点分布较广, 管理起来非常困难, 这要求校内各级管理人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 在高校中有部分管理者对于成人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错误地认为成人教育并非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 只是校方传授的一种方式罢了。所以, 在成人教育管理中, 忽视了成人教育的特殊性, 投入管理人员不足, 成人教育管理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提高。高校成人教育要改革发展, 就必须要打破对成人教育的偏见,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将成人教育作为高校办学的重点工作, 掌握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促进成人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 尊重学员个性特征。高校开办成人教育所培养出的是实用型人才, 所以, 成人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 高校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偏离现象严重, 大多采取全日制模式, 这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全日制教育模式相似, 成人学院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学习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因此, 成人教育要保证培养目标, 尊重学员的个性特征, 打破与全日制教育模式相似的教育方式, 建立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
(三) 创新教学考核方法。成人教育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考核方法,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如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等, 培养成教学员的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 要改革考核方法, 成人考试制度要从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彻底的改革, 这样才能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例如开卷或半开卷模式考核模式就可以实施, 只要是能够为实现高校成人教育人本管理目标提供支持的考核方式都值得尝试。
(四) 强化师资队伍素质。成人教育要发展, 需要一支专业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师资队伍。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推动了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基于研究实际问题的研究型学习, 对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创建学习型组织, 将成人教育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成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规律, 强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为高校成人教育的人本管理模式提供最基础的支持。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对于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采取人本管理模式, 不仅是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需求, 更是推动高校教育进步的重要支持。在实际工作当中, 我们必须要在充分分析成人教育特征、教育环境、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的基础上, 制定人本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 以确保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实效性, 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水平的进步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聂玉翠.人本管理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251-252.
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 篇2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渴望成人的肯定,需要成人的鼓励、喝彩和掌声。即使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赏识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要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班主任通过关心、关注、表扬、赞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以激发其学习动力,挖掘其学习潜力,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远比智力因素的影响要大。今天我要提出班级管理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赏识教育,让爱静静的流淌!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同孩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认识,从“学会欣赏”开始
首先因为我们惯常的赏识远没有达到理性的高度和人性的广度。说到理性的高度,大家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往往停留于一事、一时的褒奖与激励,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很少被提及到促进终生发展的高度去强化和发扬,学生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自我反思与独立思考。谈到人性的广度,似乎教育者知晓的往往是对优秀孩子及孩子的优异之处进行“赏识”,对于所谓“另类”、“后进”乃至“不良”孩子及个别孩子身上所谓的“缺点”,缺少积极的认识,从而漠视一些孩子,漠视他们的心理及生命过程!这样缺少“生命关爱”的赏识教育哪有人性的广度可言?在这里我要首先提到魏书生,谈谈他的“赏识观”。魏书生认为,有个别学生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尤其在自己听不懂也听不进去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并肯于坐在教室八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本身就很了不起,说明他们身上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而当他们面对老师的批评、挖苦甚至于情急之下的“拳脚”,过后还能真诚地问候“老师好”时,表现出的又是一种豁达宽广的胸怀!也正是由于魏书生善于从缺失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因而使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很喜欢并敬重他,进而愿意接受他的教导,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对比魏书生来审视我们惯常的赏识教育,是不是在理念上缺失什么?抛开“理性的高度”不说,优秀的孩子及孩子优秀的表现固然值得赏识,然而,对于后进孩子及孩子后进的表现,尤需我们去挖掘“赏识”因素。由此说来,要真正进行赏识教育该从“学会欣赏”开始!
二、透过教师真情赏识,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花蕾渴望阳光,嫩芽渴望雨露,学生心灵的成长更需要呵护。赏识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阳光、雨露。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多是依据他人的评价而来,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而后进生,他们得到的认同是微乎其微的。在他们心灵深处多么强烈的渴求被赏识,这是对爱的呼唤。透过真情赏识,关爱后进生,尊重差异,才是真正地赏识,才能让他们感到心灵的温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世界上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后进生也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他们再差,也有长处。正如:“寸有所短,亦有所长。”作为教师,我坚信后进生,他们有自己特别的才能,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创设教育情境,为后进生搭建被赏识的舞台,尤为重要。不仅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且使后进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在被赏识中,不断从敞开心灵,接受,以至不断成长、发展、提高、切实达到成效逐步完善的品质。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一个学生考了95分,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good!”,中国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一个:“不!”
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拿我班上的一个女孩子来说吧,我刚接手教她的时候,她性格有些孤僻,作业常常不交,把自己当做后进生对待。一次偶然的背书,我肯定了她的记忆力强,从此我便成了她心中的偶像。她认真的完成每一次作业,精心地写好每一次的周记,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她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写的作文篇幅较长,我在课堂上都给予了肯定,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了不足,慢慢的,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当她双手捧回征文比赛一等奖奖状时,她已经完全找会了自信,不在认为自己是差孩子,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激发学生的活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深化“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周弘认为“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其实,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不也同样需要赏识教育吗?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构建一个充满向心力的集体。
1。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赏识教育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以赏识学生为出发点,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长处和进步,以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善于尊重学生的意见,使他们不唯书、不唯上,敢于突破古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使教师接近学生,走近学生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培养其自信,激发其活力,让学生找到好感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求知欲、上进心、创造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获得知识技能,锻炼辩证思维。
2。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现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们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
每周班会课时,我们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另外,我们非常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班级管理)如每一年的运动会,我在赛前便鼓励学生们,我们相对于其他班级存在着种种优势,使全班对赢得比赛充满信心。果然,比赛时,运动员们表现的非常卖力,“拉拉队”更是喊破了喉咙,终于夺得了全年级第一名。我为这次获胜特意举行了庆祝活动,评选“最佳运动员”、“最佳拉拉队员”,并颁发奖品,表扬他们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精神。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并逐渐的形成“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教学法,以其他学科的教师相结合施教。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1、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
学生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从动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2、每位教师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以宽容大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深受孩子的敬佩和爱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索最佳教学和班级管理方法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和问题。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 情感教育 弊端 措施
我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深切地感到,情感教育不仅在教学上而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对一个班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视了情感教育,也就实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一、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情感教育存在弊端的表现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忽视师生平等对话,实际上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角色错位。如果班主任总是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师长,忽视了师生的平等对话。这样在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沟通、亲近,班级管理注定要失败。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主人意识,缺乏集体荣誉感。所以,班主任应尽量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如征求意见、吸取建议、协商要求等。
班主任鼓励过少,训斥过多,如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肯定和赞赏少,班会课就是一味的批评,家长会就是告状,长期下来学生经常处于批评中就容易形成一种自我否定和逆反心理。相反,班主任在管理中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你的赞美就如同阳光一样温暖学生的心田,你的赞美或批评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二、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情感是指受外界刺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倾向,如积极、喜欢与讨厌,肯定与否定,愉悦与烦恼等。心理学上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期中情感是三者联系的纽带。它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出现不断深化,又转变为人的意志和行动。班级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情意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师生之间健康的情感交流、体验和深化是班级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课外活动、班会、游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从中接受教育,顺应教育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三、班级管理活动中的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负有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把每个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去尊重、理解,才能把握学生本质,实现学生价值。学生只有作为主体并参加到班级管理中来,才有可能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充满人性、人情,充满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我说,只有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才能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完善学生人格,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扮演好班主任角色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决不可高高在上,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动辄训斥学生。而应该作为学生的朋友,班级管理的参谋和顾问。充分尊重学生对班级管理与众不同的意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班级氛围。
(二)经常性进行单独的思想工作
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必须经常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班主任在学习生活上经常关心他,在班级管理上多倾听其意见、建议。学生犯了错误,一定要冷静,切忌当众大发雷霆。因为这只会严重损害班主任的形象。作为班主任最好单独谈话,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样,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避免了师生正面冲突,有利于维护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感教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管理工作中情感教育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等。
现代的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反应快,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如讲座、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达到教育的目标。例如,把情感教育寓于小品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把情感教育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这比正面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优化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优化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中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对老师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意识,把班级的行为准则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达到优化班级管理的目的。
教育管理中的“变脸” 篇4
在教学上, 我们一直强调因材施教, 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育上, 我们也一直强调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特点, 因人而异, 引导学生发展特长。我是一名语文教师, 也是一位班主任, 还是一个高中级部主任, 工作中我的深刻体验是, 在学生管理上、班级管理上、级部管理上同样要因材施教, 因时因事因人而异, 运用“变脸”, 富于变化, 才能使工作活跃而卓有成效。
一个班级中, 学生是主体, 班主任是主导, 班主任只能是主导。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是管理不好的, 要管理好班级, 需要培养好班干部团体, 让学生管理学生, 团结、调动起全体学生。如果班主任把自己摆在主体地位, 单枪匹马地唱独角戏, 那就既不利于学生成长, 还会使自己精疲力尽, 吃力不讨好。让学生作为主体, 每个学生、每个班干部都参与、融入到自己同龄人的事务中, 才能使他们察觉同龄人的特点、察觉自我, 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 建立起自主意识, 培养交往处事的能力。
在组建班委时, 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 因人而异地进行分工, 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培养他们的能力时, 也不要程式化地用同一个方法, 而是要在语气、场合、态度上“看人下菜碟”、分时分事“下菜碟”。有时还可以选择“差生”做班干部。就在去年高一新生刚入校时, 我做班主任的班上, 有一位来自省城的学生, 经过几天的观察、调查, 我得知他的入校成绩很不好, 学习基础差, 脾气暴躁, 爱打架, 但为人豪爽, 讲义气, 很灵活, 很会说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愿意为同学们服务吗?”“愿意。”他的回答很干脆很爽朗。“有你这个态度就行。好, 我委任你担任我们班的班长。同学们, 你们相信他的人品吗?”“相信。”同学们异口同声。就这样, 他做了班长。我告诉他:“身正, 不令而行;身不正, 虽令不从。”“要站在代表50个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班干部不是干部, 不发工资, 没有奖励。班长只是一个学习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机会和平台。这个能力是人生的最大资本。”从此以后, 他似乎懂事了, 成熟了许多, 以身作则, 集体为重, 团结同学, 学习上也迎难而上, 勤奋了许多。在他和其他班委的带动下, 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班内充满正气, 同学们集体观念强, 学习气氛浓厚, 他是全班公认的好班长。
管理班级、处理问题时, 不能一贯“刚”, 师道尊严, 讲道理, 按规章;也不能一贯“柔”, 不管什么人什么事, 坚持循循善诱, 苦口婆心, 动之以情。工作中, 要刚柔相济, 或教导, 或批评, 或暗示, 或激将, 因人因事, 或刚或柔。有的同学吃软不吃硬, 有的同学吃硬不吃软, 我们就要或以柔克刚, 或以刚克柔, 对症下药, 投其所“好”。曾经有一次, 天下大雨, 班里有几个同学旷课, 我认为, 影响几节课的学习是小事, 纪律性约束力概念对他们的成长和生活意义更大。我把他们逐个叫到了办公室, 对其中一位班干部提出了几个问题:“是不是下雨的时候, 所有的工厂、商店、单位都停工停产?”“是不是老师们不来上课、不讲课?”“是不是真的无法到校?”我让这个学生回去考虑这几个问题, 考虑好了来回答我。不长时间, 他返回来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问题。其中一位同学学习成绩很好, 我问他为什么旷课, 他说:“雨很大, 如果落下听课, 自己能看看补上, 如果遭淋雨, 受凉感冒了得不偿失。”他说得振振有词, 听起来很有道理。我跟他讲:“班级是一个集体, 没有整体的良好秩序, 个人的学习和各方面都没有保障, 集体秩序的维护需要的是规章纪律。”“在一个集体中, 只有个人没有集体的人不会受到尊重, 不会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学校教育不只是学习知识、考大学, 还要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习适应群体保持个性。”这个学生很虚心地接受了我的话。其中还有一个学生, 平常就多次迟到, 做事拖沓, 我没训斥他, 只是问他几点起的床, 家里人在干什么。他说父母是赶市场摆摊的, 因为下雨, 父母没去市场, 没有叫他。屋里暗, 他一直沉睡, 醒来后发现晚了, 干脆没到校。我问他, 如果父母按时叫醒他, 他会不会来?他说, 会来。我说, 你肯定?他说, 肯定。我说, 包括以后?他说, 包括以后。我笑了, 他也笑了。我没再说什么。之后, 他真的不再迟到, 当然也没再旷课。我想, 也许是信任的力量改变了他。
我们总以“一视同仁”作为对待学生的良好态度, 我不这样认为, 我觉得应该有所区别, 在教育时有不同的态度。要让同学们在表现好的时候觉察到老师的赏识, 受到鼓励, 得到自信。要使他们在表现不好的方面或犯了错误时, 觉察到老师的不满, 得到暗示, 自我批评, 自我校正。如果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是一个面孔, 他们就会习以为常, 见多不怪, 疏于自律, 我行我素, 没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前段时间, 班上有一位学生在上课时总是跟同桌或前后位说话, 我让班干部提醒了她好几次, 她不以为然。以后, 我上课时, 故意按座位的横排或竖排挨个提问, 每次都落下她, 我是故意冷落她, 让她自己察觉到存在问题。这样了几次, 她主动找到我, 问我为什么这样做, 弄得她很难堪。我说, 我想让你表达的时间你已经都使用了, 并且超时了。她觉察了自己的问题, 改变了许多。
“优生”“差生”都不是绝对的, 也不是永久的。对优生不能宠惯, 要克服马太效应, 有过错不能姑息, 该变脸就变脸;对差生不能歧视, 要克服首因效应, 要抓住机会, 或诱导, 或鼓励, 或暗示, 或激将, 引发出他们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因素, 抓住哪怕一个细小的长处, 让它以点带面被放大。同样是“优生”或同样是“差生”也该有所“另眼相看”, 分析他们的原因、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努力使他们发扬长处, 发展个性, 改善不足。
对学生们的错误或不良表现, 有些应迅速做出反应, 马上予以批评、指正, 绝不纵容、姑息;有些该缓一缓, “欲擒故纵”, 等待也是一种策略, 或许有些学生会自我批评, 这样就给了他们机会。
工作中, 有时我们得“杀一儆百”“杀鸡骇猴”, 有时也遵循“责任自负”的原则, 怨气不能“殃及池鱼”, 无辜受训, 学生是很反感的。
每个学生, 都是一个鲜活的、有思想的个体, 工作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教育, 从来都是一个以爱心为支点, 讲究耐心、技巧的工作。不管如何“变脸”, 都要符合学生的天性,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 篇5
教育管理是指管理主体依国家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教育参与者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有序过程。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就是要确保整个教育过程的政治合格,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和落实,确保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合格。从教育管理的基本定义可以看出,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教育管理的客体是教育参与者和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思想教育对于教育管理来说具有方向性、指导性、保障性的特点。
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篇6
一是真心。所谓真心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面对学生,不管是学习表现好的,还是组织记纪律差的,我不只是批评,更不是以惩罚代替教育,而每次都是怀着一颗帮助他们的真心为他们指明方向,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分析他们的是是非非,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喜怒哀乐与学生的喜怒哀乐密切联系。随着时间推移老师的一片真心换得了学生对老师工作的支持。我班有一名男生,自制力很差,管不住自己,老师批评他的时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且常顶撞科任老师。我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他的教育,而是格外的关心他、爱护他,并常以写信、留言的方式和他交流,但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引起他的任何反应。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次,这位同学有几天没有到校,经了解我知道他的爸爸因病住院,且做大手术,而他的家庭条件较差,知道这一情况后,我抽时间到医院去看望他的爸爸,除安慰外还把自己的钱留给他。这种真心触动了他的心灵,他流着泪说:“老师,谢谢你。”他回校后见到我态度有了改观,好像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而且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像变了个人。我给他的留言“战胜自己,打赢自己”也被他贴到了课桌上,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
二是爱心。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求老师的爱。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入学成绩有多低,作为老师应该善待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像对待知心朋友那样辅导他们,学生有了思想问题循循诱导,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温暖,享受老师的爱心。我校普高的学生几乎都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在入学时的心理很复杂,面对这一特点,高一接班时,我就以慈父般的爱去关怀去鼓励他们。在第一次班会课上,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经历的仅仅是中考的失败,但不是你人生的失败,面对你的挫折,你应勇敢面对并且一定要付出,相信三年后你会有所收获!这三年,不管酸甜苦辣,我会陪你们一起走过,你们有没有决心?”我的话音刚落四十名同学都回答“有”,从此全班同学真的有了好的开端,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气氛,用爱心点燃了学生的自信。
三是细心。班主任的工作小而繁,件件都不惊天动地,但事事需要小心谨慎,因为学生们几乎都是在爱的发溺环境中浸泡着,温度稍微变化,他们的心态就会异常,所以我作学生工作时刻告戒自己细心:细心观察,细心选择方法,甚至话语,细心找准每一个蛛丝马迹,让学生不平衡的心态平衡起来,使学生不坚强的意志坚强起来开学初,我细心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观察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通过一周的观察,我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安排了同学的自我介绍的小演讲,然后根据学生的推荐和选择,确立了我班的班委会.在选定班干部后,我又针对每个干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培养,在工作方法上细心的给以具体指导,在思想上严格要求,使他们成为班级的核心,成为同学的带头人,带领班级在班主任大指导下健康发展。
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篇7
关键词:班级管理,情感教育,弊端,措施
我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深切地感到, 情感教育不仅在教学上而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 对一个班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视了情感教育, 也就实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一、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情感教育存在弊端的表现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过分强调师道尊严, 忽视师生平等对话, 实际上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角色错位。如果班主任总是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师长, 忽视了师生的平等对话。这样在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沟通、亲近, 班级管理注定要失败。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主人意识, 缺乏集体荣誉感。所以, 班主任应尽量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 如征求意见、吸取建议、协商要求等。
班主任鼓励过少, 训斥过多, 如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 对学生肯定和赞赏少, 班会课就是一味的批评, 家长会就是告状, 长期下来学生经常处于批评中就容易形成一种自我否定和逆反心理。相反, 班主任在管理中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你的赞美就如同阳光一样温暖学生的心田, 你的赞美或批评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二、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情感是指受外界刺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倾向, 如积极、喜欢与讨厌, 肯定与否定, 愉悦与烦恼等。心理学上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期中情感是三者联系的纽带。它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出现不断深化, 又转变为人的意志和行动。班级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情意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师生之间健康的情感交流、体验和深化是班级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 班主任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课外活动、班会、游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使学生从中接受教育, 顺应教育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三、班级管理活动中的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1 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 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 负有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班级管理中, 首先要把每个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去尊重、理解, 才能把握学生本质, 实现学生价值。学生只有作为主体并参加到班级管理中来, 才有可能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充满人性、人情, 充满爱心的老师, 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我说, 只有充满爱心的班主任, 才能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 完善学生人格, 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
( 一) 转变教育观念, 扮演好班主任角色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 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决不可高高在上, 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 动辄训斥学生。而应该作为学生的朋友, 班级管理的参谋和顾问。充分尊重学生对班级管理与众不同的意见, 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班级氛围。
( 二) 经常性进行单独的思想工作
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必须经常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班主任在学习生活上经常关心他, 在班级管理上多倾听其意见、建议。学生犯了错误, 一定要冷静, 切忌当众大发雷霆。因为这只会严重损害班主任的形象。作为班主任最好单独谈话,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这样, 既达到教育的目的, 又避免了师生正面冲突, 有利于维护师生之间的感情。
( 三) 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感教育活动, 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管理工作中情感教育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教育, 使学生逐渐形成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等。
现代的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 反应快, 所以,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 如讲座、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情感, 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达到教育的目标。例如, 把情感教育寓于小品之中, 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把情感教育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这比正面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
( 四) 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 优化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优化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中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甚至对老师的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意识, 把班级的行为准则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义务感, 从而达到优化班级管理的目的。
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 篇8
自2010年以来我国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我国的教育事业,但是成人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育有所不同,成人教育的受教者一般是在社会中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他们的自我行动能力与自主意识相对学生较强,因此给成人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将ERP系统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之中,降低了成人教育的松散性与不系统性。下面就简单分析下ERP系统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
1 ERP系统简介及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1 ERP系统
ERP系统是指以IT为基础建立,通过对相对系统的应用,以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教学的管理平台,进而形成现在成人教育管理的基本运行模式,反映了对教育部门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创造教育财富的要求,成了成人教育在信息时代能够稳定发展和生存的基石。成人教育管理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这三个方面。这三大方面在自身内部具有统一性,通过相应的接口能够进行有机的融合和连接,是一个完整的集成体,起到了提升成人教育管理效率的作用。
1.2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事业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因为现阶段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不够科学与完善,所以当下的成人教育机构一直在探索成人教育管理的可靠方法,ERP系统恰恰能够适应并完成现阶段的成人教育管理工作,首先,ERP系统能够优化成人教育的内部结构,将办事程序简单化;其次,ERP系统是基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成人教育的管理,能够科学的、实用的为师生提供方便的信息交流,方便管理;最后,ERP系统本身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能够实现管理的约束性和灵活性。所以ERP系统在成人教育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成人教育管理的现实状况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那些在社会已经有了工作的人不得不重新变回受教者重返校园。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开展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教育管理,良好的教育管理能够保障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事业也是这样,但是因为成人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也会不同。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完全以成人的自身条件为基础,有针对性的管理成人,来满足不同类型成人的受教需求,从而达到提升管理的效果。因为来到成人学校受教的文化程度有低有高,道德素质良莠不齐,所以成人教育的管理应更具系统性与艺术性,做到上下兼备,使得成人受教者能够充分的学到理论知识、增强道德素质,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如果教育机构对成人的教育管理工作思想性不足,并且缺乏管理的科学性,那将会导致受教者学不到专业的基础知识,还会对受教者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进而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导致我国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还不完善。其不完善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授课时间主要在假期。因为成人群体的特征,成人的课程开展主要在假期,即使这样,也有部分人因为一些原因而缺课,因为没有应对这些现状的管理者,导致管理水平的低下。
第二,成人自主意识强。因为这个原因成人并不能做到同学之间相互探讨,甚至还会请人代课,这也为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因此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
第三,受教者脱离学校时间长。因为受教者大多是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的成年人,他们已经脱离了学校很长时间,对理论与抽象的知识领悟力不强,导致后期因为跟不上进度而逃课,对管理工作造成了困难。
第四,管理只是形式。因为成人教育在教育工作者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许多的管理方式只是走形式,不能真正地做到管理者应该尽到的责任。根据以上四点,为了让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真正地得到发展,达到让成人受教者真正能够学到文化知识与思想知识的目的,进而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开展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管理方式迫在眉睫。
3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3.1 成人教育行政管理对ERP系统的实际应用
ERP系统主要在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三个方面处理成人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传统的成人机构工作人员的岗位安排和成人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以从上到下的金字塔结构为主的,ERP系统的成人教育行政管理系统与之不同,是以一种先行并列的基本功能结构来呈现的,这种结构方式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致,激发工作热情,让教育工作人员与成人受教者能够积极地参与成人教育活动,并且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相对轻松与稳定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对于人力资源系统模块来说,其主要构成主体就是教师,教师不仅是参与成人教育活动的重要师资力量,也是成人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对象。成人受教者通过上课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也会将产生的疑惑与不解回馈给教师;成人受教者会为了学业而向教育机构缴纳学费,教师也能为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工资,这些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系统,在三个结构中,财务管理系统是成人教育行政管理模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划分出六个小模块,这些小模块能够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来完成各自的分工,达到共同的进步。因此能够看出成人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连接成人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各部分内容,使得成人教育管理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对ERP系统的实际应用
ERP系统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合理的应用于成人教育管理的具体管理环节上,起到优化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成人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以及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的。ERP系统的应用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帮助,能够改善以往教育管理系统的不良情况,优化管理的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其具体数据流程为:进行市场调研一专业设计安排一学生课程安排一教学大纲安排一教学计划安排一教材管理一教育经费管理一教材开发创作一教辅材料一师资管理系统一教学评价系统,各分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循环处理系统。系统应用以后,进入到系统中,就能够对管理工作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通过教学系统能够查询院校的招生信息以及课程课时的安排等内容,因此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成人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对ERP系统的实际应用
我国的成人教育绩效评价工作是对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观察记录,然后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出代表工作人员能力的具体数据,但是这些测评标准忽视了教师所在的岗位以及职务,缺乏考评的系统性。而ERP系统能够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绩效评价,不管身处什么职位,他们的个人工作表现以及职业道德要求都能通过ERP系统获得。为教育机构的绩效管理增强的平等性,也为工作人员自身基本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成果的原因就是ERP系统的绩效评价系统与其他各系统有效的结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是,进行系统规划时,要根据成人教育院师资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评价指标的设计。
4 结语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事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整合优化管理教育工作中的各项资源、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还能够创造出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更好地为成人受教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平台,进而提升社会对成人的认同程度,才能为我国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摘要: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已经出现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成人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工作管理质量效率低、教学效果不显著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ERP管理系统是怎样在成人教育管理中实现规范工作流程、整合优化资源以及提高教育工作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管理,成人教育,ERP系统
参考文献
[1]刘海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1:17-18.
[2]孙勇.关于成人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亚太教育,2016,14:91.
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 篇9
一、激励理论的概述
激励是指根据人的需要, 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激发人的动机, 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需要;二是激励手段是一定的外部刺激, 运用它去激发人的动机, 使之朝一定目标进行;三是激励过程是从动机到目标实现的过程。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 是指有预见地通过特定的外界刺激激发和引导个体的积极性朝向一定目标进行, 直至目标的达成。激励机制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方式方法, 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 有针对性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去启迪人的心智潜能。高成效地运用激励机制有赖于管理者的高素质和高水平。
激励理论的本质特征是相信人都有一定的潜能, 相信人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是对人类需要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关怀。20世纪以来, 西方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激励理论, 从不同的依据出发可以把这些理论大致划分为三大类:一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相信人都有一定的潜能和积极性, 即内容型激励理论 (Content Theory) ;二是从人性出发, 对人类基本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的理解和尊重, 即过程型激励理论 (Process Theory) ;三是从行为学的观点看待需要与行为的关系, 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 行为则是满足需要的必要条件, 即行为塑造 (修正) 型激励理论 (Behavioral Modification Theory) 。
二、高校教育管理的激励方式
(一) 教师管理的激励方式
激发高校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当前, 高校激发教师积极性最重要的举措主要集中在教师职务聘任制和岗位津贴分配制两个方面。教师职务聘任制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项新的用人制度。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实施的教师职务聘任制, 本质上不是真正的聘任制, 只能说是一种相对封闭条件下具有明显过渡色彩的校内聘任制。它能解决“能上”、“能进”的问题, 却难以解决“能下”、“能出”的问题, 限制了这一制度对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岗位津贴分配制度视高校教师为“经济人”, 这一认识反映了对高校教师人性看法的简单化倾向。从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看, 他们都有对金钱等物质方面的迫切需求, 但在人生价值、事业有成、自我实现的追求上也非常强烈。单纯依靠工资、福利、金钱等物质刺激, 难以构成强烈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调动不了人的积极性。因此, 在高校教师的管理中, 应运用以下几种激励措施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
1.精神激励。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 知识分子的最大特点并不只是物质方面的满足, 而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 也就是精神上得到满足。所以, 在经济条件得到满足之后, 精神激励便成为激励的主导因素。学校应在肯定经济激励对保护教职工积极性的同时, 突出精神因素的激励作用, 把精神激励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统一起来发挥作用。显性因素是指正式的、可感触的精神激励行为, 如公开表彰、个别抚慰等。隐性因素指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职工积极性的因素, 如团结向上的校风, 良好的教学科研设备, 良好的学术气氛、敬业精神, 丰富齐全的图书资料等。特别是蕴含于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 包括教学科研成果得到社会承认, 晋升职务职称, 外出 (包括出国) 进修提高等。这些激励措施都会使教师和科研人员坚定事业心和责任感, 激发教职工的潜能, 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实现人的价值。
2.公平公正的奖惩措施。奖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 “赏不可不平, 罚不可不均”, 就是指管理者要赏罚分明, 善于通过奖励和惩罚这两种激励手段达到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提高绩效的目的。通过奖励, 充分肯定教职工的正确行为, 使之巩固和发扬。通过惩罚, 否定教职工的不良行为, 使之收敛和改正。
3.民主参与激励。民主参与是增强凝聚力, 培养主体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高等学校管理, 必须发扬民主,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增强人的凝聚力。高等学校构建管理激励机制必须有教职工参与, 发扬主人翁精神, 这也是民主参与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民主与公正有密切联系, 在高等教育管理中, 公正意味着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要求做到平等、正大光明, 受到民主的监督。只有重视满足教职工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 鼓励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培养共同的价值观, 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二) 学生管理的激励方式
高等学校管理者要正确运用激励理论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工作和思想方面的积极性, 为国家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工作管理者一般常用以下管理措施:
1.目标激励。根据人的不同需要, 设置不同的目标, 以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许多学生想考取研究生、拿到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各自特点, 设置学年和四年的目标, 对达到目标的学生给予表彰或奖励。
2.关怀激励。学校通过对学生的多方关怀, 激励他们对学校、对事业的热爱, 增强他们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有些学生在高中读书时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到大学成为普通一员, 心理压力很大, 这些学生需要心理关怀。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及时与他们谈心,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关怀。
3.支持激励。学校要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帮助他们制定工作和学习计划, 尊重并支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
4.奖励激励。奖励和处分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目的在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物质奖励有奖学金、奖品, 精神奖励主要有表扬、发奖状和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
5.人才激励。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 勇于实践, 加强修养, 提高素质。各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有一定差距, 有的注重专业知识, 有的注重能力和素质。学校要多方面掌握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及时制定大学生成才的标准, 不断给予指导和激励。
总之, 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等学校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 是产生新知识、新信息的场所, 知识的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中, 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 正确处理好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 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学习和运用激励理论, 适时引进激励机制, 针对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 一定能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人才。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的激励方式主要有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种。在高校教师的管理中, 应采取精神激励、公平公正的奖惩和民主参与激励等措施, 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工作管理者一般常用目标激励、关怀激励、支持激励和奖励激励等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工作和思想方面的积极性, 为国家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激励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彤.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教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 篇10
一、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 学会变通, 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
换位思考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矛盾和冲突, 改变平时惯用的思维方式, 站在对方的角度, 用新的理解和方法指导其行动。
在班级事务中, 教师常常要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批评教育, 直接判定谁是谁非, 学生往往认为教师偏袒对方, 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发生纠纷的双方并不能冰释前嫌、化“敌”为友。
如果我们利用“换位思考”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类问题, 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 而且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换位思考”意识, 为以后再次发生这样的问题起到一个屏障作用, 并且能很好地去协调解决周围其他同学之间的纠纷, 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能力。
教师可通过以下循序渐进的方法, 在提问中将纠纷解决。
1. 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 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开始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 且情绪都较激动, 但通过倾诉和教师耐心的倾听, 他们的激动情绪能得到相对缓解。
2. 问学生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这时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 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 也是为下一步做必要的铺垫。
3. 问学生:“如果你是他, 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教师又把球踢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 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颇, 对自己的行为就不会那么理直气壮。
4. 问学生:“如果他是你, 他该怎么办?”当把对方换成自己后, 经过进一步的换位思考, 这时学生已经能较全面地考虑双方的需要, 理解或谅解对方的行为。
5. 问学生:“如果你是老师, 应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学生往往已经不生气了, 大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纠纷已经不了了之。这时教师可以再趁热打铁, 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妥善处理日常纠纷和矛盾。
二、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感受到学生的情绪, 将沟通进行到底。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有自己的理想和尊严, 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各种权利, 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这种自尊心正是进步的内驱力, 如果这种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有的学生就会“破罐破摔”。
教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 才会主动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只有知其所想, 知其所爱, 知其所难, 才能想办法去打开他们的心扉, 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 学其理, 信其道”。当你了解学生, 就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明白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教师怎样去做。
只要教师从学生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 如从学生的内心世界、接受程度、生活方式、承受能力等方面考虑问题, 就可和学生在心理上更加接近, 在感情上更加融洽, 学生就会以同样的爱回报教师, 并把这份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课上, 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上, 教师的教学工作就能顺利完成, 学生的成绩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以心换心, 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 珍爱学生的每一份自尊。教师面对的是聪明而敏感的青少年, 他们更需心灵的抚慰, 更需体贴入微的爱心。
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 做到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 取得大家的共识才付诸实施, 寻找机会与学生对话、交流, 如课间与学生聊聊天, 谈谈他们所关心的足球、歌星等话题, 以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和共同语言。这个时候, 他们就愿意把烦恼、喜悦、成功、失败等告诉我们, 我们就能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动态, 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教师在教育中, 要仔细审查自己的言行, 任何针对学生的表扬、批评、鼓励, 都要始终为学生着想, 多一些鼓励, 多一些理解, 多体验学生的感受, 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三、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揣摩到学生的心理, 达到说服学生的目的。
今天, 整个社会已越来越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我们就是置身其中的无数个小齿轮。当这台机器高速运转时, 齿轮之间的偶尔摩擦在所难免, 如果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多一份包容与理解, 多一点体谅与信任, 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那么就有可能避免更大摩擦的发生。
学生毕竟是年少, 他们会有很多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行为, 我们要善于发现, 善于批评, 帮助他们改正。学生犯了错误, 有时是不自觉的, 事先并不能意识到, 也有的犯了错误还振振有词, 那么我们就要换个角度,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一些现象, 一定要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下结论。即使需要批评也要就事论事, 有根有据, 以理服人。
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世故”、“圆滑”, 讲起话来“三分是真, 七分为假”, 有时甚至是满口谎言。一般来说, 我们对这类学生比较反感, 甚至恨铁不成钢。那么, 学生为什么会说谎呢?
从学生的角度看: (1) 由于某种原因, 不愿或不敢说出事实真相。如学习成绩差, 做了不应该做的错事, 谈话的对方比较专断, 这时, 学生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 (2) 当时情况对自己十分不利, 如果说出真话会危及自身利益, 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 (3)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而说谎。 (4) 为了讲“江湖义气”“哥们义气”而说谎。 (5)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得到家长或教师的表扬而说谎。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采取换位的方法, 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说谎问题, 平心静气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 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依靠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我们要坚持说服而不压服, 绝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对待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一方面, 我们要理解学生说谎, 另一方面, 我们要根据事实真相采取相应的方法来阻止学生说谎, 引导他们讲真话, 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欣赏到学生的优点, 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 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学生个体都有优点和缺点, 而且这些优点和缺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中小学生缺乏稳定性和自控能力。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是儿童式的行为。作为学生都有希望被人欣赏、肯定的心理欲望, 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 会大大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
教师通过换位思考, 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的成长, 不断强化学生的优势, 使学生增强学习、活动的信心, 使学生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教师会看到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 也会增强教育信心, 使自己每天的工作精神都是舒畅的。
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换位思考, 积极地创造条件, 发扬学生的优点、特长, 克服他们的缺点, 使缺点向优点方面转化, 使先进的更先进, 落后的赶上先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常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待学生取得的成绩, 看重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地、适度地加以赞赏和肯定。这样, 他们将会在教师的宽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五、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服务”定位, 成功销售“产品”。
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想:“为什么这种类型的题我讲了许多遍, 学生还是出错,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尝试进行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所学知识, 分析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应该怎样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争取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求知欲很强, 喜欢接受新事物,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他们课本上的知识, 应深入挖掘教材, 备课中要突出一个“新”字, 讲课要抓重点、找规律、讲技巧, 针对他们的需求补充知识, 以精彩的讲课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来说, 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自信, 有的甚至存在厌学情绪, 但他们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老师和他人的肯定。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 采用“低起点、小坡度、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 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感官刺激学生, 对他们实施赏识教育, 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拥护;通过换位思考, 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器重, 获得学习的成功, 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晨.换位思考与教育教学.
[2]张旭东, 乔力会.教师换位思考浅议.
[3]聂薇.“换位思考”的黄金法则.
教育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篇11
关键词:教育;批评;艺术
一则寓言故事这样说:太阳和北风比赛,看谁能让一个过路人脱掉衣服。北风刮起刺骨的寒风,企图刮掉人们身上的衣服,但人们却将衣服裹得越来越紧。太阳用柔和的阳光温暖人,天气渐渐暖和了,人们也就把衣服脱了。批评也要像太阳那样,用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应用强制的手段,生硬的话语。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教育中讲究点说话的艺术,让话语像三春的太阳温暖人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戒老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因此,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讲究批评的艺术。
一、要注意批评的环境
教师在集体场合表扬学生,会使学生受到一定的鼓舞和激励。相反,如果教师在集体场合严厉批评学生,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但起不到了批评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二、要掌握好批评的时机
记得卢棱在《爱弥儿》一书中曾说过:“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们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批评学生更要如此,有的教师在没有确凿了解学生犯何种错误,为什么犯错误的情况下就贸然批评学生,既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起不了批评的效果。所以,教师的批评更要把握好时机,应在了解情况之后,再作断言,做到有理有据,对症下药。而且,找学生做思想工作要在双方关系融洽时进行,使谈话或批评入耳入脑,避免发生冲突。
三、要运用幽默的批评术
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姓黄的老师去听同年级李老师的课。铃声响过后,他们刚走到教室的门口,冷不防,从教室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他俩中间穿过。当时黄老师心里惊讶:“完了,这堂课肯定上不好!”同学们一个个伸舌缩颈,目不转睛地看着李老师。只见李老师慢慢地回身把足球捡起来,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不过要想练就射门的基本功,还得到操场上去。以后谁再到教室里踢球,我就要出示黄牌警告了。”同学们听后会意地笑了,教室里的气氛得到了缓和,那位踢球的同学羞涩地低下了头。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幽默的批评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又能起到直截了当批评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如果当时李老师大发脾气,效果不但不好,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
有位名家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这话很值得我们思索。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如不讲究点艺术,学生虽然被老师“降服”了,战战兢兢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但因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与老师产生一種心理隔阂,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可见,批评时讲究点艺术,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四、要注意运用在表扬中批评的艺术
一年前我接手一个课堂纪律较差的班级,上了两节化学课,最让我感到头疼的是班里的一个男生,一向坐不端正,而且因他个子高、身体壮、脾气倔,既不好对付,又影响课堂气氛。听说,因为他的坐姿,在高一时各科任老师没少提醒他,但他依旧旁若无人,我行我素。我决定试一试我的方法,即“在表扬中批评”的做法,又是一节化学课,他又躺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我压着心里的火,走到他面前,平静而不乏幽默地笑着说:“你真像个大经理!不过,这副派头若过几年再摆出来,我想会更有风度。”他听后,脸都红了,马上调整坐姿。这堂课,他始终听得很认真,坐姿也很端正。课后,我找他到我办公室。我笑着问他:“听说,你以前总是喜欢和老师顶牛,今天为什么给我面子?”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您给了我面子呀!别的老师总是气势汹汹地吼:‘×××,坐端正,看你这副样子!’我一听就心烦。”交谈过后,我趁势又给他提了新的要求,他都欣然接受了。一个人在得到别人尊重的同时,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尊重对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批评”寓于表扬中,就一定会有特殊的效果。
总之,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责任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诱导他们用积极的东西克服消极的东西,要给予不同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心得以强化。
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 篇12
自从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性不断突出, 其应用范围扩大到社会的不同行业当中去, 加强科学管理是社会发展对于每一个行业的要求。控制论原本是科学技术的一个新学科, 其在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只有有效的控制得到实施, 才能使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因此, 笔者选择控制论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1.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控制过程分析
1.1 明确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
建立一个明确的控制目标是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前提。每一个成人学校的教学情况不同, 因此, 其要达到的控制目标也不尽相同。在制定控制目标的时候, 学校要对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的需求进行分析, 制定一个可行性较高的具体目标。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的成人教育学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当代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使其利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是成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 更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对成人学生以及教师进行管理与协调,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 要加强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力度, 必须要明确控制目标。
1.2 制定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计划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控制行为是需要计划的指导的, 只有计划做得够具体, 控制的效果才能得到提高。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计划需要依据控制目标进行制定, 计划需要分级与分类。比如, 成人学校的教务处要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计划的制定, 而教务处的下属科室则需要针对这个整体计划进行细致计划的制定。每一个科室都要根据自己的职能明确自己的教学管理计划。另外, 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计划可以按照埋单分为年度控制计划与学期控制计划等等。制定好成人教育教学管理计划是控制论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首要条件。
2. 控制论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1 针对成人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控制
对成人学校教学过程的控制包括许多内容, 教学大纲的控制、教学计划的控制以及教学方式的控制对于教学控制效果都有直接影响。对成人教育的过程进行控制, 与其它学校的教学控制工作不尽相同。首先, 成人教育的教学控制首先要具有针对性。成人教育与其它教育活动相比, 教学对象存在明显不同。因此, 成人教学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的工作服务, 具有较强针对性。其次, 成人教育教学控制要具有实用性。许多成人学校的学生都已经具有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生活, 因此, 教育的实效性是成人教育对于他们的吸引点。另外, 成人教育还要具有实践性。成人教育的内容以技术与操作性知识为主, 理论知识的教学应当为这些知识的教学而服务。教育工作者要将实践与理论进行结果, 提高成人学生的实践性与应用能力。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 对成人教学过程进行控制, 要以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为基础, 综合考虑到教学任务, 制定有利于成人学生特定时间内个人发展的繁体发。另外, 教学控制者要选择最优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参与工作实践与生产实践, 给成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提高成人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管理控制者还要尽自己所能改变成人教育的设施与条件, 使多媒体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承载。
2.2 对成人教育中的人进行有效控制
同传统教育一样, 成人教育的目标也是育人。因此, 教学管理者需要对成人教育中的参与者进行有效控制。成人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说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等等, 而这也是成人教育管理控制者的重要任务。每一个成人教育管理控制者都是个教育工作者, 他们要利用自己正当的行为影响每一个学员。在对学员进行控制之时, 方法不能过于机械, 要利用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育者与学员的行为, 制定出教育者手册与学员行为规范等等。除此之外, 管理者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奖惩制度, 对于不按规定参加学习与考试的学生进行惩罚, 使其重视起成人教育活动。只有这样,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成人教育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 成人教育对于社会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希望控制论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完善成人教育管理系统, 促进成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管理学已经广泛应用于成人教育当中, 加强成人教育教学管理, 对于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成果的增效具有重要影响。控制论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对于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为了实现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需要进行高效的控制管理工作。因此, 本文以控制论在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为题, 对控制论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控制论,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廷哲.控制论视野下的成人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优化策略[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 (06) .
[2]杨立峰, 张卫平, 曾云昆.优化和完善电大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5 (06) .
[3]何军.论新时期成人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1 (01) .
【成人教育中的管理工作】推荐阅读:
成人继续教育管理09-11
成人教育工作计划10-20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06-18
农机成人教育培训工作09-15
学校成人教育工作总结05-31
职业成人教育工作计划09-04
成人高等教育档案管理08-30
成人高等教育教务管理09-03
成人继续教育管理办法08-17
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论文05-10